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2024-08-06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精选8篇)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第1篇

本次小教研的课,我选择了《看菊花》这一课。为此我和组内的老师们共同备课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的原因3。理解“一朵朵、一丛一丛、一片片”的`意思。4。学会用“……一边……一边”造句。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手段力求实现目标。

在《看菊花》这一课上完后,我对在抓住课堂纪律、词句和培养学生练习造句方面是比较满意的。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菊花的颜色美我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展现各种菊花,使学生进入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体验到人们看菊花时的喜悦心情。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菊花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理解确实好看极了的意思。又如教学“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三个数量词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公园里的菊花数量之多,我让学生在看图运用中,生动、形象地感知到“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所表达的语意,最后在想一想,连一连的连线题上引导学生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点。再如教学“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我先让学生说说菊花是怎样开放的再让学生上台扮演一朵“迎着寒风开放”的菊花,最后全班小朋友起立扮演在寒风中开放的菊花。

“好的评价是动力”,对学生的评价应充满个性。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了些,同时,候主任,组长,师傅张冬梅和组内的老师们对这节课的总的评价是:教师范读多一些,趣味性加强一些会更好,还有每一个环节的目的性不够,应该要整合和注意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向多元化发展等,总结老师们的建议,今后在教学中我会在这些方面下工夫的。

总之,上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了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很有收获。希望下次的小教研我会再次收获更多,成长更快,加油!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第2篇

教材简析:

本课讲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二自然段讲大家都很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田字格里的9个范字是本课要学会的生字,插图描绘了五颜六色的菊花迎着寒风开放的样子以及我跟爸爸妈妈看菊花的情景。

菊花,斗雪凌霜,香气远播,被人们喻为“花中君子”,自古就受到了人们的喜欢与赞美。

本文以看菊花为题,具体描写了“我”和爸爸妈妈看菊花的情景以及爸爸对菊花的赞美。课文第二自然段着力描画了菊花之美。“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写菊花的色彩,黄白绿红,色泽明丽,和谐相致;写菊花的繁多,由一朵朵到一丛丛到一片片,随着游人视线由近及远,铺展开去,呈现了菊花竞相开放的喜人形象;写菊花的活力,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显示了蓬勃生机,性格坚强!

“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都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这一句是看菊花过程中爸爸的议论。深秋时节,百花凋谢,经不住冷的考验,只有菊花还迎寒开放,毫不畏惧,通过对比,菊花高贵的品质就不言而喻了,这是人们喜欢它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才会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认识一种新的笔画,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但是因为他好看,更是因为它不怕寒冷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爸爸说的话,人们喜爱菊花不但是因为好看,更重要的是菊花不怕寒冷的精神。

教学流程 修改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想知道吗?

公园里的菊花开啦!你听了这个好消息想干什么呢?

(揭示课题:)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菊花。

随机出示:看菊花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心情。

看菊花(注意一个看字是生字)。

二读准字音

师:有一个小朋友他和我们一样,在星期天也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看到了美丽的菊花,它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自由的读一读。边读边划出生字和自然段,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老师巡视指导

(出示一类生字词:公园开放不许一点儿也不怕听了)

出示二类生字词:看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离去很喜爱听话更好看)

(出示词组:边走边看天冷了舍不得离去星期天早晨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

(出示长句子:1.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2.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3.天冷了,许多花都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

4.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各种形式的读)(读准前后鼻音)

(分自然段朗读重点朗读第二段和第三段)

(再读全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

师:小朋友读的很好!

那么现在要认真的听老师读课文,听完以后思考这样的问题!

(出示填空:我喜欢菊花,因为菊花不但(),而且()。)

(学生欣赏动画片,并完成填空一起读填空)

师:是啊!因为菊花不但美丽好看,而且在深秋季节不拍寒冷的开放,这样勇敢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让我们一起带着对菊花的喜爱读全文吧)(一起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词

说说怎么记住生字

形近字:开升

区别工公

分解法:放许听

加偏旁法:也占

学习新的笔画:横折提

说说每一笔容易写错的地方

容易写错的字:听不点也

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老师示范写,学生书空

在习字册上练习写这些生字描红和临帖

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评议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去公园看菊花(出示课题: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这课的生字词,你们还记得吗?一起读一读吧!(点生字词)

二、学习第一段

师:你们读的真好!现在我们就要去公园欣赏美丽的菊花了!瞧!老师已经把去公园的门票都准备好了(点击出现门票)

这张门票上有一句话(出示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好了,谁就可以得到这张门票。

(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一读)

师:读了真棒!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是:星期天人物:爸爸妈妈和我地点:去公园干什么:看菊花)

师:这就是文章的开头,我们在说一段完整的话时,也要一开始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事情!

师;课文中的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心情怎么样?

(指名说)

师:你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吗?(各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现在就让我们和课文中的我一起去公园欣赏美丽的菊花吧!

(欣赏录像)

1.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名学生说)

师:是啊!读一读这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指名学生有感情的读)

师:好看极了还可以怎么说?(美丽极了,漂亮极了)

什么叫“极了”?(就是非常特别十分。)

师:是啊!菊花太美了!一起读这一句话(学生一起读)

师:为什么课文中的我认为菊花美丽极了呢?请你自由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菊花美丽极了的句子或者是词语划出来,再读一读!(出示自读要求学生划句子再读)

2.检查自读

师:你认为哪些词语和句子是表示菊花美丽极了的?

(学生说颜色)

老师相机出现下划线:黄色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看书上的图,你找到这几种颜色的菊花了吗?(学生看图说一说)

师:其实菊花不单单是这几种颜色,瞧!老师在公园里也拍摄了许多其他颜色的菊花!

(出示其他颜色的菊花让学生说一说菊花的颜色)

师:是啊!菊花的颜色真多啊!

(板书:颜色多)

你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菊花的颜色?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请你来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菊花穿着五彩的衣裳,有(),有()还有()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好像在--……)

师:这么多颜色的菊花中,我最喜欢白的和紫红的,你们听!(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范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菊花?能读出来吗?(指名读一起读)

3.师:参加比美的菊花那么多!用朵来数一数!(老师数一朵两朵)

呀!一朵朵的菊花太多了!(一起读一朵朵)

师:一朵朵也数不清了,老师送你们一个从字,你们一丛丛的数数看!(出示一丛丛学生读)

一丛一丛也数不过来,那我们只能用“片”字来数了(出示一片片字)。谁来读?

是啊,菊花的数量真多啊!(板书:数量多)

数都数不清,瞧这“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菊花真美啊!

(相继出现图片)

(出示,范读,声音渐渐变高)我们一齐来数。

师:像这样一后面的两个字是重复的词语我们叫它们叠词,表示数量很多!你能说一说类似这样的词语吗?(分别出示小鱼鸭子水牛学生说一说一条条一只只一头头等等)

4.师: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了,寒风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衣服,我们来看看这些菊花,它们有没有穿衣服?多勇敢的菊花呀!谁来读这句话?(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练读。

这句话说明菊花怎么样?(板书:不怕冷勇敢)

5.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美丽又勇敢的菊花吧!(读第二自然的第二句)

一片片的菊花在一起,到处都是花的海洋,一起读:

(拿书读第二段)

(学生一起读)

6.师:眼前一片片这么好看、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大家都很喜爱它,(老师引读:人们--……

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喜欢菊花?

(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师:人们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话)

师:是啊!不知不觉了到了公园门口,我们还没有看过瘾呢!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美丽的菊花吧!

(引背: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师: 看到这些迎着寒风怒放的菊花,爸爸是怎么说的呢?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你能学着爸爸平时说话的样子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吗?

师:什么叫花谢了?(就是许多的花都凋谢枯萎了)

是啊!在这样寒冷的秋季里,只有菊花傲然挺立,迎风怒放,

一点儿也不怕冷,所以-(学生:大家都很喜爱它)

师:回到我们刚才学习的第二段,哪句话说明了菊花不怕冷呢?

(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再读这一句体会菊花的勇敢)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学生读最后一段)

师:为什么我会觉得菊花更好看了呢?(指名学生说)

师(手指板书)本来菊花就很美丽,一朵朵的更加好看,但是就是因为菊花还有不怕冷,勇敢的精神,才让课文中的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板书:更好看)

比较句子(哪一句喜欢的程度更深一些?为什么?)

用更说一句话!(学生造句)

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想对美丽的菊花说什么呢?

(出示:我想对菊花说:()。)

五总结全文

师:菊花的美丽固然逗人喜爱,但是这样勇敢的精神就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一起把对菊花的喜爱读出来吧!(学生一起读课文)

六课外延伸

师:其实不但我们喜欢菊花,连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爷爷也写过一首诗赞美又美丽又勇敢的菊花,请跟老师读《秋菊》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菊花到底好看在哪儿呢?,自己去第二小节里找一找,指名说。(点击出示句子: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图片: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菊花)

谁能这样来说一说(示句式:公园里的菊花有,有,有,还有,真是!)

板书设计:

8看菊花

颜色多

更好看数量多

不怕冷勇敢

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菊花的词语文章古诗诗歌

收集还有哪些不怕冷的植物和同学交流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第3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一对一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在一对一网络环境下, 语文教学在积极探索着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最佳模式, 但一直蹒跚前进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 “语文教学难以构建简明易学的可操作性知识和能力体系, 首先是因为没有明确清晰的概念体系作支撑。学生最基本的概念不明, 是语文教学的硬伤”。[1]所以积极探索一对一网络教学环境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是提高语文教学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构建一对一网络教学平台

我校实行一对一网络教学, 是在深圳市福田区政府推动下进行的, 我校参与网络教学实验班的学生使用的是e Class网络平台。

●思维导图在一对一教学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

1.有利于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训练

思维导图有一定的形式, 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提示, 不同的学生可以做出形式不一的思维导图, 这样, 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一对一环境下的思维导图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平台、提供媒介。学生们针对某思维导图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对作品中出现的缺少知识点或知识层次等问题, 及时提出建议, 作品的作者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或订正, 实现了作品时时交流, 打破了传统教学条件下, 学生作品只能由教师评改的限制。

3.有利于形成资源共享的开放空间

登录e Class平台的“互动课堂”, 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思维导图后, 点击“提交”, 教师的网络平台就会呈现每位学生所作的思维导图。想查看哪位学生的作品, 只需点开通过“投射”, 全班即能欣赏到这位学生的作品, 大家可以对其作品进行点评、补充。这样, 教学空间实现了开放, 也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4.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e Class网络平台是个性化学习平台, 特别是思维导图功能区, 不仅有文字叙述, 还兼带画板、画笔、橡皮擦、各种颜色、符号、小装饰等功能。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 可以随心所欲, 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语, 如读后感、体会等;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贴图装饰, 满足自己的视觉。

●思维导图在一对一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1.教师的设计策略

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 (单元整合) 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 以思维导图为线, 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 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渗透, 有机整合。在分享教材上有关动物的感人故事的同时, 唤起学生热爱动物, 保护动物, 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笔者的班级从五年级上学期便开始充分利用一对一网络平台进行常态教学,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 笔者又开始尝试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列习作提纲, 升入六年级后, 一直在尝试单元整合教学, 即把整个单元的课文用思维导图贯穿起来, 有了前面几个单元做铺垫, 笔者认为在本单元 (整合) 用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可行性很强。

导学目标:1继续练习用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学习作者将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3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引起人们自觉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制作网络教学“互动课堂”: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课堂”, 笔者设计了“本单元学习目标、思维导图理解本组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感、学习内容及时检测、欣赏图片说故事、谈感受、及时上网找相关新闻与故事并交流分享”等学习活动。尤其是针对课文用思维导图理解, 笔者依托e Class网络平台的思维导图功能给出了学习支架。

2.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前, 笔者提前进入“互动课堂”, 学生用自己的账号也登录进入。

师: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 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细心呵护, 怕人的珍珠鸟能和他和谐相处, 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生命, 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 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就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走进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主题阅读。 (生齐读课题, 默读并知晓本组课文学习要求)

(1) 自主学习提素质

要想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特别对于小学生,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慢慢形成, 给学生的导学案不能过难, 也不能过于简单, 并且要求一定要具体。目标要能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组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导学案, 自己在书上或本子上提前圈点标注, 写体会;有的小组做成了简单的PPT。课堂上, 根据本组课文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给出了做思维导图的三点提示:每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每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每篇课文的写作有什么特点?

(2) 小组合作促交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笔者从四年级接班始, 就积极探讨小组合作学习, 班级现有39人, 6~7人为一组, 每组都有从1~6 (7) 号的编号。这样笔者的班级按异质分为六组, 每组有学习组长、纪律组长、作业组长及成员。针对本组课文,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了思维导图。因为“概念图是实现课堂互动、开展协作学习的有力工具”。[2]所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从1~6 (7) 号逐个交流, 大家对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 笔者来回巡视, 给予指导与补充。最后各组向全班推荐做得比较好的思维导图, 和全班学生交流、讨论、修正, 在互相质疑中达到学习效果。

(3) 学习效果——迁移学习拓思维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全班质疑、讨论修正, 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本组课文的基本结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写作特色。这样, 使用一对一教学平台,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达到了目前各个地方提倡的高效教学。当然, 学生用思维导图理解文章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迁移到了其他学科、其他领域, 如习作、英语课、复习课等, 学生也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梳理习作提纲、理解概念、梳理课文, 这就大大开拓了学生思维能力。

3.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整合的一节课。课前学生充分预习, 组长分配任务, 组员各司其职进行找句子、说体会、诵感情、制作PPT等。课中, 制作思维导图的环节充分显示出一对一网络教学作品共享的特色。

一对一网络环境下, 思维导图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 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帮助学习者建立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的工具, 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管是新授课、复习课或其他学科的课, 最终都能促使学生快乐、高效、有创造、个性化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迎春.概念图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改教学·课堂, 2011, (12) :62-64.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第4篇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第5篇

一天早上,我发现为了美化环境校园里一下子多了许多花卉。其中有一片摆放的全是菊花,黄白绿红,色泽鲜明,和谐有致,尽管在瑟瑟的秋风中止不住地摇摆,但那依然挺起的腰杆却在无声地向人们展示着它们蓬勃的生机和坚强的性格。看着看着,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这自然气候和校园环境不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吗?”于是,我走进了教室……

师:深秋时节,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呢?我们走出教室,在校园了观察观察,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师生带着书来到室外,大家边看边讨论。)

生:老师,你看,小草枯萎了,树上的叶子也快落光了。

师:你真会观察。

生:快看,天上飞来了几只大雁,我想它们一定是准备飞到南方去。

生:老师,深秋的风吹在身上有点冷,我今天都穿毛线衣和外套了。

生:我知道小树要裹上冬衣,还有青蛙要冬眠了,是前一课《秋姑娘的信》告诉我的。

师: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来讲,真了不起!可是有一种植物,它们在深秋的寒风中一点儿也不怕冷,你们能找到吗?

生:(环顾四周,异口同声地说)菊花!

(在对“大自然有什么变化”的讨论中,学生对词语“深秋”有了直观形象的理解,同时,不漏痕迹地将眼前和身边的一些事物与菊花进行了对照,使学生对菊花的“不畏寒冷”不再感到遥远。)

师:大家读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句话,再看看校园里这些菊花的样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读、议,畅所欲言。)

生:菊花真行,不像有些花草天一冷就枯萎了。

生:是的,天都这么冷了,菊花还开得这么漂亮,它们真勇敢!

生:我刚才还想把外套上的帽子往头上戴,现在看到菊花不怕冷,我也不想戴了。

师:说得真好!那谁来扮演一朵“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的菊花?

(一生在大家争先恐后的“我来”、“我来”声中,背对着风站立。)

生:不对,书上说“迎着”,应该这样。(面对着风站得笔直。)

师:是呀,迎风开放!

生:老师,我看到菊花是这样的。(挺胸抬头、伸展双臂)

师:棒极了,好一朵迎风菊!来,我们大家一起演!

(学生在操场上争相表演,生动地表现了菊花一朵朵、一匆匆、一片片迎着寒风竟相开放的情景。当学习内容与生活体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之后,接下来的朗读声情并茂。孩子们在用自己专注的表情和动情的朗读表达着他们对语言的感悟、对菊花的赞美!)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第6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看菊花》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有不怕冷的品质。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天气渐渐冷了,许多花儿都躲起来了,但是有种花不怕严寒,依然开放的十分艳丽。你知道是什么花儿吗?(菊花)今天我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看菊花》

2、板书:

8、看菊花。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读书姿势)

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画出生字词,反复多读几遍。

3、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词语带拼音的字词:

gong kai fang bu xu dian ye 公园 开 放 不怕冷 许多 一点儿 也许 hua kan baba mama zi 听话 看菊花 爸爸 妈妈 紫色

li hen geng 离开 很喜爱 更好看(1)自由读(2)指名读(3)小老师带读(4)开火车读(5)去拼音读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提醒注意轻声和“一”的变调。)

5、小组内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横折提”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也、开、不、公、许、听、放、点。也:独体字,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的舒展一些,把整个字包住。许:左窄右宽,第二笔是“横折提” 听: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稍微偏上。

点:下面的四点不一样,第一点是左点,其它都是右点。

4、学生自学书后笔顺。

5、小组交流: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6、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纠正。(提醒书写姿势要正确。)

三、延伸拓展

选字填空

公 工

1、星期天,我去()园玩。

2、妈妈正在()作。

3、爸爸是一名()人。

4、我的外()六十岁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二、情景体验

公园到了,你瞧,公园里的菊花美吗?

3、你能说说菊花哪儿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菊花? 出示菊花图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4、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菊花?这么多颜色的菊花在一起,你能用一个词来赞美它们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菊花颜色,然后再用一个词来描绘菊花颜色之多是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和拓展。“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5、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菊花,你能把这些美丽的颜色读出来吗?(指名读)

6、公园里的菊花不光颜色多,还各有各的姿态呢?你能用上这个句式说一说菊花的姿态吗?

(学生认真观察菊花图)填空

公园里的菊花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真是好看极了。

【设计意图:拓展练说菊花的姿态美,加深学生对菊花美丽的印象。】 7、参加比美的菊花可真多呀,我们来数一数:

我们先用“朵”来数,一朵朵的菊花真漂亮呀!菊花越来越多了,怎么办呢?送你个“丛”字,继续数吧!菊花更多了,同学们范难了,一丛一丛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来数了。

⑵ 公园里的菊花多不多呀?是呀,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老师范读,声音逐渐变高)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菊花的多吧!(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数菊花数,观察菊花图,来更好的理解“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8、过渡: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了,寒风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是这些正开放的菊花有没有穿衣服?你觉得菊花怎么样呀? 不怕冷

多勇敢的菊花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学生练读)

9、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公园门口,舍得离开菊花吗?那就让我们再回头欣赏一番吧!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把课文第二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在品文、入境、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再次感情朗读,能进一步升华情感体验】 10、学习三、四段:

看到这些迎着寒风怒放的菊花,爸爸是怎么说的?(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你能学着爸爸平时说话的样子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吗? 听了爸爸的话,你觉得菊花怎么样呀?(让学生交流感受)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1、看完菊花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你能用上下面的两个句式来表达你的感受吗?

出示:

“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喜欢菊花。”和“我喜欢菊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你对菊花有了什么认识?除了菊花你还想夸夸谁?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迁移说话。】

四、作业设置

1、喜欢画画的同学把你最喜欢的菊花画下来。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第7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菊花不怕寒冷。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菊花不怕寒冷。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种花,什么花呢?小朋友能否根据老师给的谜面猜一猜?瓣儿红,瓣儿黄,斗狂风,战严霜,秋风一起扑鼻香。谁猜出来了?(指名回答。板书:菊 花 指名读、齐读)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小作者“我”的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出示书第一幅图)在菊花面前补写:看。(指名读:看菊花)

3、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公园里的菊花好看吗?(出示书上的第二、三幅图)能看着图把眼前看到的菊花说一说吗?随机贴生字卡片(卡片贴在相应的颜色处)

⑴引述:黄 的,白 的,紫 的、淡 绿 的,小朋友,瞧,这儿菊花的颜色真漂亮,能看着图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读准确吗?注意读好轻声。⑵学生练习:自己先练一下

⑶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师适当点评)

4、随机贴生字卡片:一朵 朵(贴在六朵菊花的下面)

一 丛 丛(贴在第三幅处)一 片 片(贴在第三幅图处)

⑴引述:这儿的菊花真多,聚在一起,真是菊花的世界,小朋友你能看着图,读好这三个词。

⑵生练习;自己先练一下

⑶指名读(师适当点评),同桌相互读、齐读。

5、小结过渡:公园里的菊花不光颜色美,而且简直成了菊花的世界,小作者把看菊花的经过全写下来了。你们能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吗?

二、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见过渡部分(生读文,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

第一组:读通第一节 ⑴引述:什么时候,谁带我去看菊花,师边说边在“看菊花”前打上()?看菊花

⑵指名回答:师出示第一节课文

⑶注意读好:晨、妈、爸这三个轻声。生再练读,指名读(适当评点)

第二组:话 许多 一点 儿 也 不怕 冷 开放 ⑴边引述边学习生字词:在公园里,小作者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出示“话”,这个生字谁来读?)(指名学生读)(给“话”找个朋友)了解到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小黑板出示第二组生字词:许多、一点儿、也、不怕,能读准这些字的音吗?(生练习,指名读)师适当点评。

⑵含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会读吗?

出示: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不怕冷,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些句子都带拼音)

生练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师适当点评)

第三组:很 舍不得 离去 ⑴边引述边学习生字词:

这菊花迎着深秋的寒风开得那么旺盛,那么美丽,大家很喜爱它。出示“很”(开火车读、齐读)。⑵给“很”找个朋友。

⑶所以人们在欣赏菊花时,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这句话带拼音)

出示:“舍不得” “离去”(教师随机点评、齐读)

⑷还有这些带生字的句子会读吗? 小黑板出示:大家都很喜爱它。

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句子带拼音)

3、整篇文章能读通读顺吗?(生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学生分节朗读)

三、学习生字词

1、提出写字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写五个生字

卡片出示:“也、开、不、许、放”

2、认识新笔画:在今天学的字中,“许”这个字有了一个新笔画“ ”横折提。集体书空。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⑴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指名练习。⑵提示注意点:

许:左窄右宽,第二笔横折提,第五笔横略长。也:第一笔横折钩要稍稍抬起。

4、学生描红仿影练习。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揭题

1、读生字词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8、看菊花

3、过渡:今天我们将再次跟随小作者和她的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贴第一幅图)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节

⑴文对照:课文哪一节就写了这幅图的内容(打开课文找一找)

⑵看图说话:能去公园看菊花,心情该有多么的高兴,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姑娘,你会怎么说,怎么做?(生表述,师点评)

小黑板出示: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这句句子带拼音)⑶就用你们刚才说时的神情,语气来读好小黑板上的这句话。(生练习:指名读、师点评、再齐读)

⑷过渡:小作者去看菊花,不光用眼睛去看,更用耳朵去听。用眼睛看觉得菊花好看极了,用耳朵听觉得菊花更好看了。板书:看 菊花好看极了

听 菊花更好看了(菊花两字那儿用图来板画)

2、精读第二节

⑴ 过渡:提出自读要求。为什么小作者有时觉得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请小朋友反复边读第二节再看看图,然后思考这个问题。(师贴二、三幅图)⑵ 生自读:师巡视检查。

⑶指名回答:为什么小作者觉得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你们能看着图说一说吗?

⑷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随机出示:

①黄的,白的,淡红的,紫红的„„

小朋友细细地读,谁能读出菊花颜色的多。[范读、自读、指名读(适当点评)] ②一朵朵 一丛丛 一片片

读好这三个词,让人感觉菊花一朵又一朵聚在一起,简直成了菊花的世界。[范读、练读、指名读(适当点评)] ③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句话说明什么?(菊花不怕寒冷)表演:老师是寒风,你们是不怕冷的菊花,看谁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师嘴里发出西北风的的吼叫,生随即表演菊花开放。)

(师稍稍点评一下)

读好这句话。

④出示:“黄的,白的,„„开放呢。”

能看着图,试着把菊花颜色多数量多,不怕冷介绍给大家听吗? 生准备。指名看图介绍。

⑸菊花那么好看,难怪人们如此留恋菊花。

出示: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句子带拼音)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人们不忍离去的心情。[练读 指名读(师适当点评)] ⑹看图试背:现在请小朋友看着图,不看书,介绍公园里的菊花,好吗? ⑺小结过渡:看菊花让我感到好看极了,听爸爸说菊花,使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这是为什么呢?

3、精读第三节

⑴自读第三节,思考上面的问题。⑵指名回答。出示爸爸说的话。

⑶指导读:谁读出爸爸亲切的语气。练练,指名读。

⑷试背:现在老师就是小作者,你们就是爸爸,能告诉我大家喜欢菊花的原因了吗?(齐背爸爸说的话)

⑸说原因:现在老师听了你们这些爸爸们的话,就觉得菊花更好看了,你能猜猜为什么吗?

三、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跟随小作者来到公园,看到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看菊花,你们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词

1、提出学习任务:这节课学习四个生字:

生字卡片出示:话、点、看,很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⑴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指名练习。

⑵提示注意点:

点:四点底一点往左,三点往右。

话:左窄右宽,第二笔是横折提,第三笔是撇,怎么记住这个字?

很:左窄右宽,末笔是捺。

看:左上包围结构。资料链接:

1、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卵形,边缘有缺或锯齿,秋季开花,经人工培育,品种很多,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是观赏植物,有的品种可入药。

2、咏菊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届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王安石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看菊花》教学反思 第8篇

一、盯住题目,解悬念之密

童话里藏着许多秘密,教师的任务是引出秘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探秘潜能,使悬念和奥秘在孩子心中自然地埋下神奇的种子。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和我一起写下课题,然后问:为什么这个故事要用“从现在开始”这五个字作题目呢?请学生自己去读读《从现在开始》整篇课文,帮助老师解开这个秘密。孩子们带着问题读得很起劲,我从他们的眉宇间感受到了寻找答案的认真和疑惑不解的苦闷。

读后,大家发现:这五个字的短语从头到尾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

“真是会动脑筋啊!你们发现了童话的第一个秘密——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短句就可以作为故事的题目。”孩子们喜不自禁,脸上写满了胜利者的喜悦。

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发现‘万兽之王’ 这个词语在课文里也重复出现了好几次,为什么不用它做课题呢?”孩子们听他这么一说,又陷入了疑惑之中。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读课文,这次只要求读动物们说的话。

读后,大家一番议论、交流,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在每个动物说话的开头都会用上“从现在开始”这五个字,这是选“万兽之王”的规定,也是这个故事中动物语言的显著特点,比“万兽之王” 更吸引人,因此用“从现在开始”做课题更好。

悬念以及揭示悬念所带来的“神奇”感受,让学习变得饶有趣味。

二、关注语言,解多元之密

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在谈到创造性人才的因素——好奇心的重要性时,明确提出,“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阅读童话正是极富创造性的过程。孩子们基于好奇心的观察、探索、询问、交流、操作,如能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就会逐渐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人格特征。

“不仅仅是题目,这篇课文里还藏着许多秘密。你能挑战一下,做个杰出的解密员吗?”我用充满诱惑力与鼓动性的话语,引得孩子们群情激动,跃跃欲试。

1. 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微

如果说朗读是从整体上感知童话的内容,解读词语则是局部的探微揽胜。一组又一组的词语,为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发现每一次动物说话,开头都是‘从现在开始’,一共有六个。”

“以前老师告诉我们,用词不要重复,可这篇课文却用了六个‘从现在开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猫头鹰很神气,他要学狮子大王宣布命令。”

“因为袋鼠当上大王太激动了,所以要用大王的语气来说话。”

……

“你们不但善于发现秘密,还善于思考秘密背后藏着的秘密。注意‘从现在开始’,咱们来当当故事里的动物,我们去读一读他们的语言。”

六个“从现在开始”是孩子们发现的第一个关于词语的秘密。以前老师教的,与课文中所不断重复出现的“从现在开始”,产生了认识上的错位,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乐趣。他们发现了六个“从现在开始”,更要去探寻六个“从现在开始”背后的秘密——语文课思维的过程有时比思维的结果更重要。

2. 从文辞解读到符号研讨

标点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实现了标点由文法规则向审美变异的研究转变,从而提升了标点作为文本符号的价值。小小标点学问大,与文本的主题思想密不可分。这篇童话,也不例外。

“老师,我还发现,猫头鹰和袋鼠说完话之后的标点是感叹号,小猴子却是句号。”

“你可以当小老师了,发现了这么多。你们猜猜看,这是为什么?大胆猜!”

“猫头鹰说话用感叹号是因为他神气极了,课文里有这个词。”

“袋鼠当上大王很激动,所以说话也是感叹号, 课文里有‘激动’这个词。”

“小猴子不神气也不激动,他很冷静,所以他是句号。”

……

“没想到小小的标点符号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它还能与前面的提示语联系起来!拿起语文书,我们一起来演演神气极了的猫头鹰、激动的袋鼠和冷静的小猴子。”

用猜一猜的方法解密,没有对错的界限,只有准与不准的区别。孩子们通过猜一猜,联系课文,从标点符号中获得了潜在的语言信息,与文本要传递的意义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效应,在与教师、 文本的对话之间获得了更有厚度也更有趣味的阅读体验。

三、拉大缝隙,解语用之密

学生的模仿力是惊人的,尤其是面对他们喜爱的作品。每当读完一个故事,他们总会沉湎其间,回味遐想,产生许许多多的“如果”,在脑子里进行第二次创作,久久“难以自拔”。因此,我常常对童话文本进行切割开发,拉大缝隙,鼓励学生续写、仿编故事,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

课上到这儿,让学生复述故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我不这么处理,我的课堂始终要带给孩子们“柳暗花明”的“惊奇感”,让他们在“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之中,体验到探寻与创造的乐趣。

“猫头鹰习惯白天休息,夜里做事,他就让动物们也——(生答:白天休息,夜里做事);袋鼠习惯跳着走路,就让动物们也——(生答:跳着走路)。 他俩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你们知道吗,一开始呀, 小猴子也发生了这样的错误,他想到自己当了万兽之王,又神气又激动。”我神秘的提示让孩子们情绪高涨“。你们知道一开始小猴子想宣布的命令是什么吗?”我边说边出示小猴子爬树、吃桃子和用尾巴荡来荡去的图片。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天天在树上爬来爬去!”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

……

“除了小猴子,原本小熊、小白兔等等也要轮到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他们也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要宣布的命令。你们来猜猜,他们又会宣布怎样荒唐可笑的命令呢?这是老师最想知道的秘密。”

孩子们在小组里讨论得不亦乐乎,五分钟后争着开始交流。

小鱼儿神气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在水里生活!”

小蛇娇声娇气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拥有苗条的身材,优雅地扭着走路!”

……

上一篇:何平九论学习体会下一篇: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个人感想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