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炒股现象

2024-05-26

谈大学生炒股现象(精选8篇)

谈大学生炒股现象 第1篇

谈大学生炒股现象

说实话,股票两个字对于我个人而言目前为止是是一件与我无关的事情。但自从有一次我发现一坐在我旁边的同学经在用手机在上网炒股时,我猛然意识到其实在当今炒股人群中已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根据对南京和上海两地所选取的学生样本的统计,大学生股民数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约为13.5%。于是,大学生为什么炒股,资金来源是哪里,炒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上有无影响,到底大学生应不应该炒股等连锁问题从我脑海中蹦出。

首先,对于大学生炒股的原因,我通过对身边炒股同学的调查后得出了不少原因。有同学是想在“牛市”中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有同学是为了小赚一笔来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有同学是想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并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同学是想提前体验社会,积累经验。对于以上种种原因,我认为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努力成为一个成年人,不再只会伸手问父母拿钱。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和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和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

那么,人不可能空手炒股,他们的本金是如何得到的呢?在我认识的同学中大多数都是用自己积下的压岁钱和零用钱以及做兼职赚来的钱来炒股。我相信由于这些是他们“自己的钱”他们会在炒股时格外慎重的。

然而,炒股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想要做到能赢而不亏是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正如古人所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付出是不可能有回报的。那么是不是每个炒股的大学生都能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对股市的研究呢?我想这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据调查,在翘课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炒股。这必然会影响学习。甚至有同学认为学校奖学金只需小“炒”一次就可以轻松的来,从而完全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我想这是老师和家长们绝不愿看到的。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炒股是会对大学生学习带来不良影响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能把握好分寸,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炒股的时间。例如,有同学只有在课余时间进行股票研究和交易,反而由于股票市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迅速的应变能力,清晰的运算功底和分析能力,为此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这让我坚信只要大学生有理智和清晰的头脑,就一定能将炒股转换成为一个既有物质收获又有精神收获的事情。

不过,在当今社会,关于大学生应不应该炒股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众

人的看法褒贬不一。

反方的观点如下:首先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大学生的主业是读书,他们需要集中精力对付功课。而一个人一旦进入股市,不可避免地会被股指曲线的上上下下所牵引和折磨,并且交易时段往往是周一到周五学生上课的时间段,难免会耽误上课时间。其次,影响学生的财富观甚至人生观。如果个别学生靠炒股就能赚大钱,就能轻易发家致富,这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会造成混乱,甚至颠覆性的破坏他们既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者,危害大学生的劳动就业观。认为在股市里投机,赚钱轻松、可以不劳而获,把炒股当做职业,而不再想找份依靠诚实劳动的塌实工作了。第四,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过去有部电影叫做《股疯》,炒股对心理的冲击和刺激,有时候的确会令人疯狂,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承受能力很差,容易沉迷其中,甚至做出傻事,从此误入歧途,后悔终生。

而正方则看到了大学生炒股的必然性和积极性。首先,通过股市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股市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股票买和卖,它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投影。股票价格的涨跌与上市公司本身有关,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与整个宏观经济动态密切相关,因此股票的买卖绝对不是抓阄式的随机选择,而是需要对公司、行业、宏观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过程实际上就是更深认识社会的过程。其次,炒股是学习证券投资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一本证券投资学教材学一学期,许多同学也记不住或者无法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知识,但是一旦投入到股市之中,往往几天功夫就能把相关证券投资学的知识弄得一清二楚的。通过炒股学习证券投资专业知识,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是一种满怀兴趣的学习,而且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对其理解,绝对好于对课本的死记硬背。第三,炒股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股市即人生,涨涨跌跌,酸甜苦辣尽含其中。大学生炒股总比无所事事要好得多,有助于大学生掌握社会的脉搏,理解人生的真谛,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总体而言,股市既是一本最好的军事教科书,又是一个真刀真枪的战场。它强迫我们的大学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于正反两方的观点,我认为都各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大学生炒股应是利大于弊的。虽然股市中有不少诱惑,但如果大学生们能理智冷静的分析应对,这必然对他们的自制力,应变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有大大的提高。我想这绝对有利于他们将来踏入复杂的社会时能从容应对挫折。同时,在股市里的经历对财经专

业绝对是一个将理论付之于实践的好机会,而对于非财经专业则可以培养“财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投资能力、学会理财,否则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相信大学生能利用在股市积累的经验及成果,更好的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对于炒股的种种弊端,我认为需要对大学生有正确的引导来避免其受影响。我觉得采取引导的应是学校及家庭。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股市知识的讲座,学生可以通过讲座了解到股市的一些基本知识,认识到股市的风险,树立起风险意识,也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或鼓励学生多参与有关股市问题的讨论。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炒股。而父母则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作风。据有关调查,很多大学生都是在父母带动下炒股的。那么父母应一方面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性,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监督。

相信大学生炒股这一现象一定能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良性发展,“培养”出有实际经验的新一代大学生!

谈大学生炒股现象 第2篇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股市, 不经意间,资本市场迸发出的激情也照耀到了当代的大学生。曾几何时,在这个庞大的炒股队伍中,大学生的身影也开始频频出现其中,平静的校园充斥着股市的喧哗。对于他们的参与,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的称之为“不务正业”,而有的却认为是“培养金融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股市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这是每个股民都应该知道,就现在而言,中国股市正处在非常时期。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油价高涨、美元贬值等因素是主要原因,周边的股市也因此下降。2006年的这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让许多股民大赚了一笔,这让其他没进入股票的人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也分分进入股票这一行,其中包括不少大学生。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目前内地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

A、B股及场基金开户总数已超过1亿户,一举超过美国7600万户的股民数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10万户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也让很多人都惊呼全民炒股时代即将来临1。当这股炒股热还在继续高涨时,中国股票在2007、2008年大幅下降从6000多点跌到2500多点,至使不少股民对中国股票失去了信心,以前的炒股热已不在。虽然中国政府几次救市,通过降低利息率、手续费来增长股票指数,但时间不长。股票还是继续下降。中国股市今后将如何发展下去,股民们现在都不知道。

近几年来,大学生炒股的热情高涨,和校园外的气氛一样,炒股热席卷了大江南北的各高校。炒股似乎已经成为如今大学生的又一门必修课。

一、大学生炒股票的成因

1、股票市场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应变能力和锻炼魄力的机会与场所,再加上股票市场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它的每天都充满着变数,机遇和挑战。因此学会投资与炒股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目标。

2、炒股票可以锻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应变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股票市场风云变幻,险象环生,而这正是培养大学生应变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的场所。

3、挣的一些生活费、积累经验,有些大学生炒股纯粹就是赚点钱,觉得股票来钱比别的快,还有大学生认为炒股票既能够赚到些钱,还能够把老师所教的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能在这个过程(炒股票)中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和理财能力,算得上 “一举数得”。

风险意识、竞争意识、理财意识、投资意识都应该成为现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而炒股票就是一种很实际的培养方法。

二、大学生炒股的利与弊

凡事物必有其两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大学生炒股也一样。

好的一面在于:在股票市场中,培养各种能力,让大学生的心态和应变、做事上有所加强。无论大学生从事何种工作,大学生想要成功必须具有魄力,在处理事情时必须具有当机立断的果敢作风。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的大风大浪中悉心培养。股票证券交易所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场地;

反之不好的一面在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炒股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研究股市行情,必然占用了本应该用于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学生炒股影响了在校的课程学习,导致成绩下降等问题。还有就是股市有风险,没有经济来源或者说做兼职的工资并不多的大学生对于炒股风险的承受能力又有多高呢?将父母或自己仅有的工资投入股市之中,加之大学生由于初入股市经验有限,较易炒股失败,这意味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可能受到了威胁,也是给父母带来进一步的经济负担。这时大学生可能想方设法去获取资金:向他人借钱,做兼职,甚至是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取钱财。总之炒股毕竟是一种投机行为,无助于获得社会经验,只会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三、社会上各阶层对大学生炒股的观点

1、学生家长:大学生炒股绝对不支持。他们认为,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经济上有多少困难,父母绝对都会解决。他们认为炒股票就如同赌博,如果想增加社会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去做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没有必要去炒股票。

2、学校:正确引导大学生炒股。与家长反对孩子炒股相反的是,省外的许多大学都将炒股票定为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有的学校还定期举办“炒股大赛”。每年湖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举办的炒股大赛,都会吸引众多学生参加。这些学校在举办炒股大赛的时候,都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明确表示,这种校园炒股比赛,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理财能力,让他们增加金融知识。

3、专家:需要正确引导。一方面是学校已经开设了金融课,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极力反对,最重要的是法律上也没有明确大学生能不能炒股票,所以大学生炒股已经成为社会争论较大的问题之一。对此云南大学新闻系教授庄晓东认为,炒股是个人行为,禁止是不行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大学生不能炒股票,而且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18),所以大学生要是有多余的资金和时间,可以去炒股票的。”庄晓东教授建议,炒股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盈亏,学生的承受力还很差,需要全社会去给他们引导。

四、引导大学生正确炒股的有效途经

1、学生:炒股的毕竟是他们,他们自身的引导很重要。首先是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炒股时间,因为股票的时间是早上9点30分到11点30分,下午1点到3点。这段时间刚好是学生上课的时间,所以就要合理分配,晚上学习之后再分析下股票,了解股票今天的走势,听听专家的意见。

2、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炒股,首先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宣传与教育的工作,可以开展几次演讲,可以在校搭设展区,让大学生认识炒股的好与坏。然后学校可以开设金融课,让在校炒股的学生一起了解国内外的经济状况,也可以一起探讨股票。加强对股票的认识。还可以一学期开展几次讲座,请学生与老师一起研究股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炒股的管理。学校每年可以举办一次炒股比赛,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

3、证券公司:也须正确引导。证券公司可以派人到学校进行炒股的介绍,与学校合作在大学里开展交流会,与学经济的学生交流,开展讲座活动。放假时,证券公司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实习。到证券公司里增加知识。

4、政府:教育优先,以后在谈炒股。如果大学生要炒股,政府希望学生在真正了解股票之后再进行炒股。政府可以督促各级大学要求学校正确引导学生炒股,多参加课外实践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少炒股。

五、大学生炒股之我见

我认为大学生炒股票还是要看他们自己。我并不反对大学生炒股票但什么都要有个度。知道什么最重要什么应该现在做。如果你想炒股,最好合理安排好时间。我觉得大学生炒股应该具备三点,第1:你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我建议你们现在不要炒股,毕竟父母负担你们上学很不容易。花光他们的钱,你怎么面对你的父母啊;如果你的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可以试着炒股票,不要投入过多。有些学生拿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炒股票,我反对。那些钱是你父母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为的是让你吃好、穿好、好好的照顾好自己。学

费是用来上学的,不是拿来炒股票的。其实你可以拿些过年的压岁钱和奖学金来炒股票,也可以拿做兼职的钱。这都是你额外的钱。

第2:你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股票知识。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知识,也是赚不到钱的。我发现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盲目的将钱投入到股票中,完全不知股票中的一些知识。到最后只有亏损。其实你可以去学校的图书管去借几本有关股票的书,也可以去网上了解。知道股票中各个图线的意思,分析投资回报,以及各个公司财务报表与业绩。多听听分析师的评论,向股票炒的好的人请教学习,再去定论你要买的股票。

第3:别贪财别上瘾用理智的心态去炒股票。如果你在股票市场中赚到些钱就抛掉,针对市场在进行下一步的决定,赚的钱可以把它们先存起来。万一以后用钱。不要因为赚到钱尝到甜头,就大量成本的投入。反而全部亏进去。什么东西一到上瘾就不好了,要有个限度,知道学生的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有些学生因为亏了钱想把钱赚回来,就投入不断,到最后上瘾。没有钱了,就去偷去骗去抢,走上了违法的道路。学会适可而止。理智的心态去炒股,不要根据别人的评论,就去买卖,好好想再做决定。炒股本来就有风险,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承受力比起工作后相对较弱,面对炒股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不足,这很可能对大学生造成心理、身体造成各种伤害,即使是已经毕业的人炒股失败影响心理健康甚至跳楼者也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大学生呢?所以好的心态去炒股很重要。我想具备这三点大学生不会在意自己赚钱或亏钱,真正的学会了理财的能力,真正的从中获益。

六、综述大学生炒股

炒股不是玩游戏,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赚到钱。而且大学生炒股票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通过炒股票来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与投资能力,为自己走上社会先打好一定的基础。对大学生的炒股行为关键是加强全面正确的引导,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大学生炒股票并加强引导,才能趋利避害,才能将危害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使炒股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服务。

七、对大学生炒股情况的调查

1、你在学校学的什么专业?

A 金融专业B 证券专业C 和金融相关的专业D其它专业

2、你现在读大几?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现在每个月生活费多少?

A.500以下B.500-800C.800-1000D.1000以上

4、你了解股票市场吗?

A.非常了解B.了解C.大概了解D.完全不了解

5、你是从哪些渠道了解股票的?

A.上课B.周围的人C.自学D.其它

6、你认为大学生应该炒股吗?

A.不应该,还没有风险承担能力B.可以尝试学习C.有钱就可以炒D.其它

7、你认为大学生炒股一般投入多少算合理?

A.1000以下B.1000-3000C.3000-5000D.5000以上对大学生炒股情

8、你炒过股吗?

A.正在炒B.曾经炒过C.只是模拟炒过D.没有炒过

9、你认为现在股市风险大吗?

A.非常大B.一般C.有,但不大D.没有风险

10、你对当今大学生炒股持什么看法?

A.支持B.顺其自然C.不提倡D.禁止

11、你认为大学生炒股是出于哪种原因?

A.想赚钱B.随众C.学习D.寻求刺激E.其它

8、你炒过股吗?

A.正在炒B.曾经炒过C.只是模拟炒过D.没有炒过

9、你认为现在股市风险大吗?

A.非常大B.一般C.有,但不大D.没有风险

10、你对当今大学生炒股持什么看法?

A.支持B.顺其自然C.不提倡D.禁止

11、你认为大学生炒股是出于哪种原因?

浅谈在校大学生经商现象 第3篇

在校大学生的经商范围十分广泛, 多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得到启发。

学习类——

卖二手书。学校通常会不定期举办二手书市场, 既能使闲置的书籍加以利用不浪费, 又使面对昂贵书籍而烦恼的学生获得了实惠。另外, 因为多是高年级卖给低年级, 有了学习上和选择书籍上的经验, 买二手书无不是获得高效学习资料的捷径。

家教。大学生做家教并不罕见, 但是, 现在家教也做到了自己的学校中。学艺术的学生教乐器, 学小语种的学生教语言, 大家利用节假日和时间比较充裕的短学期上门授课甚至开班讲课。这样的家教课既比外面的便宜, 作为同龄人有更容易交流, 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培训班代理。目前, 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培训班众多, 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竞争激烈。因此, 培训班招生也出现了学生代理。他们奔波于各种讲座, 学生宿舍楼, 获得一定的提成。

生活类——

卡类代理和销售。这是生活类最主流的形式。几乎全年都有尤以开学时期最盛的电话卡销售, 信用卡、打折卡…需求高、容易操作、提成高等, 都是卡类销售的优点。但是, 也是一件不小的体力活。锻炼口才、脸皮的同时, 有足够的体力在宿舍楼跑上跑下也是必需的。很多甚至在街边摆起了直销摊。

送外卖和发传单。这还算不上经商, 因为收入微薄, 还要顶着风风雨雨奔波在校内校外, 十分辛苦。因此, 这种形式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成为学生的最后选择。

日用品销售。这种形式有一定的周期性, 多在新生入学时最盛。在街边摆摊的, 直接进宿舍推销的, 水壶、脸盆、扫把、笔记本…这些新生入学必不可少的日用品都有销售, 价格也比市场上的便宜。虽然竞争激烈, 但历年显示, 这仍是一个利润不小的经营方式。

开网店。这一形式越来越火热。对这一行业的好奇, 前景的看好, 和本身自己对其的狂热兴趣, 这些都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网店, 并作为自己的创业选择。目前学生经营的网店还以服饰、化妆品等为主, 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范围会越来越广。

除了网店, 多数用品是现实中直销的。电子产品和零件、化妆品、眼镜、职业装、夜宵…种类繁多, 只要有需求的, 几乎都能找得到。二手闲置物也很有市场, 乐器、运动器材等等。

电子产品安装维修。这一类多以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主, 既应用自己的所学, 又能赚一点外快。

经营店面——

此种方式多需要足够的资金以租借店面和投入其他经营成本, 而对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开业几天就关门的有很多, 红红火火几年的也有很多, 有些学生甚至毕业后就以此作为自己的失业了。因为学校周边往往能成为一定范围的商圈, 给有意开店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化妆品、服饰、餐厅、酒吧、旅馆、各种DIY物品定做、轮滑…创意无限, 只要形成一定市场, 妥善经营, 经营小店是可以形成稳定收入的, 也是许多学生憧憬的。但是, 这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去打理, 不能协调好学习与经营, 将弊大于利。

资金理财——

这种形式正在深入到更多的学生中, 不再是经济金融专业学生的专利。炒股票、买基金…作为专业学生, 这是最直接的实践所学的途径, 而投资证券在社会中的热潮也很深刻得影响着学生。

在校大学生经商, 已经出现了没有做不到, 只有想不到的发展态势, 日渐红火。例如, 因为学校超市的电池很贵, 就会有人想到自己批发出售。每逢考试期间图书馆和教室的自习座位供不应求, 就会有人想到专业占座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由此还延伸到了专业排队专业买饭等等。

大学生炒股现象探讨 第4篇

摘 要:分析大学生炒股的原因,谈论大学生炒股的利与弊,介绍社会上各阶层对大学生炒股的观点,通过多个方面阐述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炒股的有效途径,根据自己的认识与感受对大学生炒股提出几点要求,综述大学生炒股。

关键词:大学生;炒股;金融;引导

1 大学生炒股票的成因

(1)股票市场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应变能力和锻炼魄力的机会与场所,再加上股票市场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它的每天都充满着变数,机遇和挑战。因此学会投资与炒股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目标。

(2)炒股票可以锻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应变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股票市场风云变幻,险象环生,而这正是培养大学生应变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的场所。

(3)挣得一些生活费、积累经验,有些大学生炒股纯粹就是赚点钱,觉得股票来钱比别的快,还有大学生认为炒股票既能够赚到些钱,还能够把老师所教的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能在这个过程(炒股票)中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和理财能力,算得上 “一举数得”。

风险意识、竞争意识、理财意识、投资意识都应该成为现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而炒股票就是一种很实际的培养方法。

2 大学生炒股的利与弊

凡事物必有其两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大学生炒股也一样,好的一面在于:在股票市场中,培养各种能力,让大学生的心态和应变、做事上有所加强。无论大学生从事何种工作,大学生想要成功必须具有魄力,在处理事情时必须具有当机立断的果敢作风。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的大风大浪中悉心培养。股票证券交易所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场地;反之不好的一面在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炒股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研究股市行情,必然占用了本应该用于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学生炒股影响了在校的课程学习,导致成绩下降等问题。还有就是股市有风险,没有经济来源或者说做兼职的工资并不多的大学生对于炒股风险的承受能力又有多高呢?将父母或自己仅有的工资投入股市之中,加之大学生由于初入股市经验有限,较易炒股失败,这意味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可能受到了影响,也会给父母带来进一步的经济负担。这时大学生可能想方设法去获取资金:向他人借钱,做兼职,甚至是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取钱财。总之炒股毕竟是一种投机行为,无助于获得社会经验,只会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3 社会上各阶层对大学生炒股的观点

(1)学生家长:大学生炒股绝对不支持。他们认为,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经济上有多少困难,父母绝对都会解决。他们认为炒股票就如同赌博,如果想增加社会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去做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没有必要去炒股票。

(2)学校:正确引导大学生炒股。与家长反对孩子炒股相反的是,省外的许多大学都将炒股票定为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有的学校还定期举办“炒股大赛”。每年湖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举办的炒股大赛,都会吸引众多学生参加。这些学校在举办炒股大赛的时候,都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明确表示,这种校园炒股比赛,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理财能力,让他们增加金融知识。

(3)专家:需要正确引导。一方面是学校已经开设了金融课,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极力反对,最重要的是法律上也没有明确大学生能不能炒股票,所以大学生炒股已经成为社会争论较大的问题之一。对此云南大学新闻系教授庄晓东认为,炒股是个人行为,禁止是不行的。炒股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盈亏,学生的承受力还很差,需要全社会去给他们引导。

4 引导大学生正确炒股的有效途经

(1)学生:炒股的毕竟是他们,他们自身的引导很重要。首先是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炒股时间,因为股票的时间是早上9点30分到11点30分,下午1点到3点。这段时间刚好是学生上课的时间,所以就要合理分配,晚上学习之后再分析下股票,了解股票今天的走势,听听专家的意见。

(2)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炒股,首先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宣传与教育的工作,可以开展几次演讲,可以在校搭设展区,让大学生认识炒股的好与坏。然后学校可以开设金融课,让在校炒股的学生一起了解国内外的经济状况,也可以一起探讨股票。加强对股票的认识。还可以开展讲座,请学生与老师一起研究股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炒股的管理。学校每年可以举办一次炒股比赛,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

(3)证券公司:也须正确引导。证券公司可以派人到学校进行炒股的介绍,与学校合作在大学里开展交流会,与学经济的学生交流,开展讲座活动。放假时,证券公司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实习,到证券公司里增加知识。

(4)政府:教育优先,以后在谈炒股。如果大学生要炒股,政府希望学生在真正了解股票之后再进行炒股。政府可以督促各级大学要求学校正确引导学生炒股,多参加课外实践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少炒股。

5 对大学生炒股的建议

作文 浅谈大学生打工受骗现象 第5篇

不少于800字

浅谈“大学生打工受骗”现象

大学生打工被拖欠工资,被骗取中介费等大学生在打工时受骗现象频繁出现。对于这个现象,有人认为是负面的,他们认为大学生应该受到社会的保护不应该在还没走入社会就“见识”到它那么黑暗的一面。

其实不然,我认为“大学生打工受骗”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社会中,大学生受到的“优待”已经够多了。在家里,他们大多数都是“千金小姐”“大少爷”,而当他们被赋予“大学生”的荣誉称号后,他们似乎又高人一等了。正是周围这些“优待”将他们保护在象牙塔里,使得他们一旦受到一点点风吹雨打就招架不住了。

然而,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风吹雨打,才能见到阳光。因此,在大学期间去打工是在为自己找风雨。更进一步说,“打工被骗,遭冷遇”何尝不让你提早的见识一些骗人的高招呢?也许你现在不经历,那么在你毕业之后甚至工作后也会经历。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何不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被骗?他们是怎样骗的?以后自己应该补充哪方面的能力才能不被骗?如果每位被骗的大学生在自己受骗之后认真思考一下,进而不断吸取经验,那么我想“大学生被骗”现象会越来越少。

其实,当我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所获得的也截然不同。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然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正视这种所谓的“负面现象”。有调查表明:59.6%的大学生打工为了挣钱,30.8%的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既然准备去打工,那就应该有接受困难和挑战的心态。即使不被骗在打工的过程中也会受很多苦,而这些苦才会让大学生们真正的成长。然而“被骗,遭冷遇”必是“大苦”,当我们经历这个“大苦”之后就会有“后福”。从打工中挣的不仅仅是钱而是一种经历,是为以后的成功铺下的垫脚石。

大学生如何学习炒股 第6篇

道富投资股票分析师特别提醒广大股民朋友,股票就是赌场,它有可能赚钱,更有可能输钱。它只是一个投机的工具,,而股票买入的时机却是十分重要,而且不是每天都需要买进的。有的时候,是买进的大好时机比如低迷后即将启动涨势之时;有时只能是卖出,比如火爆后即将回调下跌之初,满仓持股并不是好的投资方法。

2.挪用生活资金

道富投资股票分析师提醒,炒股以闲钱为主,不要将生活资金挪来投入股市,股票投资风险很大,一旦全军覆没会给投资者心理带来极大压力。

3.盲目买卖股票

浅谈我校大学生族化现象 第7篇

王胜军

(重庆科技学院 石油学院地质学2011)

摘要:在分析“族化”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社会化存在的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严重问题,并认为通过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和大学生活规划的整合,促成积极负责,可持续的社会化而非被既有的社会浮躁之风所同化。

关键词:“族”;就业焦虑;就业;途径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某某族”来概括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诉求等总体独特而内在趋同的某一特定群体,这些词基本上是对中国某类青年群体的特殊符号化解读。与社会学上的的社会群体不一样,族内个体间关系式松散的,彼此之间不存在持续的互动,没有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更谈不上一致行动的能力,为了统计分析上的需要,人为划分的并名称化了的说法。

一、大学校园族现象原因分析

大学校园“族化”现象现在已呈蔓延之势,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顽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就业相关的考试族,草签族,名目甚多,不胜枚举。

族化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青年性,青年时期对于我们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们主体意识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种种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反映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另一方面,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固有的生活方式在消解,社会许多群体的生活方式出现了“不稳定性”,“族”和“奴”现象正是典型表现。

就业压力剧增及引起的就业焦虑成为族现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近几年就业压力表现出常态化导致就业焦虑泛化。这种焦虑、情绪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于大

三、大四的学生中,甚至影响到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这种现象主要来自于种种“听说”,自己并未亲身经历,反映出学生们心理的脆弱。

二、族现象的解决途径

就业是族现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想找份好工作,单有漂亮的成绩单是肯定不够的。大学生就业事关高校的声誉与发展,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提高大学生就业,需要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学校方面首先要考虑社会需求完成学科建设;其次教育模式要随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改变;最后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对学生自己准确定位,提高就业能力。学生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在校大学生要在四年的时间内努力锻炼各种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累就业的砝码。对自己有正确的就业观,不攀比,不自卑,定准目标,提高应聘能力。

面对“族化”现象,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如何做好就业准备

大学校园“族化”现象现在已呈蔓延之势,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顽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就业相关的考试族,草签族,名目甚多,不胜枚举。族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一是青年性,青年时期对于我们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们主体意识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种种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反映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另一方面,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固有的生活方式在消解,“族”和“奴”现象是表现,这正是就业形势严峻的导致的。

族化现象产生直接原因是就业压力的增大,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在就业问题上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即使没有到就业的时候,也有必要光顾一下为毕业生举办的人才招聘会,只有亲历那种场合,才能知道自己该为四年后的职场竞技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企业咄咄逼人的需求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足形成了巨大反差。面对这种反差,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大学期间抓住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还要系统掌握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能力,能阅读一般英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好的计算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资料,熟练运用主要投资分析软件,具有股票、期货、债券、房地产、外汇等投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能力,具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和投、融资管理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资产重组、产权交易实际操作能力。

明白了这些就可以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清晰的定位,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决定是否专转本、专升本、专接本。毕业是否工作。因为没有追求很高的成绩,可以在学习和兼职之间合理地分配了自己的时间、精力。

2.知识的掌握,首先要利用四年时间好好学习,做到不挂科,考过专业技术证书:大学英语A级证书、计算机高校一级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证券分析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从业资格证书。

3.经验的积累,在学校的四年要不计较报酬的进行一些个兼职工作。假期和双休日,还当地的一家大酒店做兼职服务员,以及一些企业的有关金融理财方面的工作。

在大学做好了准备,为自己的就业付出了的努力。就能得到企业的青睐,企业看中的正是我们日积月累形成的职业能力。

做好了准备,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你未来的状况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我们如果能抢在毕业之前准确定位适合自己的职业,有目标的进行职业能力积累,就可以在迈入职场门槛的时候获得优势。大学,是成就职业梦想的地方,把握现在,就能为自己未来参与职场竞技准备得更加充分。

作为大学生如何理解蚁族现象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体。同名图书《蚁族》群就是描述这一群体的读物。

“蚁族”,是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廉思日前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却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主要居住在城乡接合部或近郊农村;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月均收入低于2000元;年龄集中在22岁至29岁之间。他们中有九成人是童年时曾被称为家中“小太阳”“小皇帝”的“80后”。

研究调查

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等城市研究调查显示,每个城市的蚁族聚居的人群数量都相当惊人。与就业、教育相比,该人群的性危机凸显。作为80~90后,他们处于性活跃期,然而,蚁族婚姻状况与同居状况对比。未婚的人数占到被调查总体的93%,结婚的为7%,与异性同居的只有23%,这比农民工性危机还令人忧虑。

‘蚁族’的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93%未婚人群中有恋人的人占51%,其中的23%的人选择了同居的生活方式,只有33%的人在最近一个月内有过性生活。就全国成年人而言,平均性生活频率是在每星期1次左右。然而该群体的67%的人最近一个月没有性生活。对比之下,‘蚁族’在性需求方面难以得到满足,人际性活动的缺失很可能会通过独自性生活(如:自慰)或其他途径进行宣泄,如果通过其他途径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社会问题。”不论是“啃老族”,“月光族”,还是“蚁族”,它们指的是当前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大学生们的几种生活观念和生活状态。我且把它们统称“三族”。其实这些“三族”现象不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它在国外早已普遍存在。只是我国每年涌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数以百万计,每年流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年轻人成千上万。规模上外国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所以,在国外这个现象也就不显得那么突出了。

尽管如此,国外的“三族”现象早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美国这个群体有个比较好听的名称--“youngworkers“(青年打工者)。美国的一家专业机构(Peter

D.HartResearchAssociates)曾经对这个群体从1999年至2009年做过一项跟踪调查,调查涉及该群体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就业、收入、医疗保险、家庭生活等。

根据调查他们发表了一份报告,题目为“YoungWorkers--A Lost Decade”(青年打工者--迷失的十年)。报告显示青年打工者一族在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道路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当然,报告调查的“青年打工者”与我们的“三族”不一定完全吻合,但是报告反映的情况与我们的“三族”,特别是类似“蚁族”年轻人面临的困惑和挑战是相似的。

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蚁族”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蚁族”聚居处社会问题

与现实生活中“蚁族”的庞大数量相比,在社会关注度上,“蚁族”却是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群体。现在社会上经常出现的是以“农民工、下岗职工、农民”为主题的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而有关“蚁族”的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都寥寥无几。在外来流动人口成为新闻

媒体和文学作品(特别是打工文学)关注的主题,同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和焦点时,“蚁族”却埋没于“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们既没有纳入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也很少出现在学者、新闻记者的视野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这是一个少有人关注和同情的群体!

“蚁族”在主流话语中的缺失,并不代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重要!

2010年,“蚁族”的主要聚居区——北京市唐家岭村面临拆迁。大约5万唐家岭租客不得不另觅他处。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浅谈从大学生角度如何解决“族化”现象

在开始谈论大学生角度如何解决“族化”现象这一问题时,请先来阅读一篇报道:2014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他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在开篇即引入如此大篇幅的报道,颇有懒惰的嫌疑,然而,如果您细看这篇报道,那么您就发现这篇报道与我所要论述的话题之间的关系。

这篇文章报道了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所做的重要讲话。我从新闻里获取资讯中,习近平同志所讲的两个点记忆犹新。第一点他说: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第二点他说:“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习总书记所作的这两点论述,使我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字,就是其中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那么,这篇报道与我所要论述的话题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想简略的介绍一下大学生“族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来回答这一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运动都是由内外因的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大学生“族化”现象的产生当然也是符合这一客观规律的,也就是说,大学生“族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方面的因素,当然,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占据主导作用的。.来源于《深圳晚报》.2014年5月5日.1、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低迷阶段,虽然中国在总体上依旧保持着稳步上升的态势,但增长幅度还是有所放缓。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则是相当低迷,其中西欧的冰岛、挪威等政府更是到达破产或已经破产的境地。而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了解;(2).政府对各行各业的政策;(3).所选职业的前景和该行业面临的形势;(4).寻找就业实训基地,积累实践操作经验;(5)迫于压力引起的通胀;(6).中国的海外资产处于风险。其中对就业带来的压力,是刚毕业的许多大学生无法找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族化”问题。2、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出现阶段性困难。改革开放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始终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态势,但在2009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近两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稳点在百分之七以内。经济增速放缓,使得用人单位的需求下降,从而导致了阶段性失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不利的。

3、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4、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当前我国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催生了一系列的二元制。这些二元制度在客观上就对农村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大学生持续扩招,但高校存在的问题却依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高等教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缺乏特色。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这些导致了大学的课程在社会实际当中缺乏用武之地,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主要就是大学生能力与素质不匹配。这主要体现在:1.对自己个人定位不足。某些大学生妄自尊大,大学生在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时候,经常过分高估自己,抱着攀比的心理找工作,认为自己一定要在大城市找一份体面、高新的工作;同时,某些大学生也妄自菲薄,认为上完大学工作的底薪是那么的低,完全不符预期,从而失去进取心,开始自暴自弃。

2. 思想观念过于极端。过分依赖考研,以为研究生就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殊不知这些年研究生的就业难比本科生是难上加难。价值取向模糊,求职时紧盯着一线城市、高工资、高福利、高职位。过于强调专业对口,总想着寻找一份与所学专业完全切合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实际上却是可遇而不一定可求。急于一步到位找到理想工作,这就犯了找工作的大忌—急于求成,凡事都需要步步为营,慢慢成功,一下子就找到理想工作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3.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是很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即没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就算部分同学做了职业规划,但规划不具备针对性,也就导致大学生在四年的生涯中并没有学到与就业有关的很

多知识。

4. 心理素质有待加强。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极不稳定,承受挫折的能力弱、自信心不足、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在遇到困哪无法解决时习惯寻找外因。这样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容易失业,极为容易产生“族化”现象。

做到德才兼备,技能于一身。

了解了“族化”现象产生的内外因,也就很容易提出解决的办法。我认为,提出解决办法必须要从大学生自身着手,只有解决了大学生自身问题才能在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族化”现象。而总书记所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就是极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勤学,就是要以知识奠定青春奉献的基础。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尤其要勤奋学习。不学就要落伍,就会被时代淘汰。青年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希望要求,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i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勤学,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业余知识,只有掌握了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才能在就业中减少阻力。

修德,就是要确保青年的才华要用得其所。当代青年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也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应当更重品德修养,树立新一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按照总书记的希望要求,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既要修好公德,又要修好私德,努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ii作为大学生,必须要认真“修德”,诚实信用,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减少失业情况的发生。同时,大学发生也要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一种直面困难、压力的勇气和毫不气馁、奋发向上的精神。明辨,就是要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明辨是非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高低。目标远大、积极上进的人,每走一步都是三思而后行,这样误入歧途的情况就少一些。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希望要求,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iii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就业时,不能好高骛远,要辨明当前的局势和环境,到最能发挥自身长处、展现自身实力的地方和岗位上去。

笃实,就是要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中国梦需要青年接力奋斗才能变为现实。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艰苦创业精神。“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必须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必须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于实处用力,方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重托的业绩。

iv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做到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学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有极大地抱负,但不能为实现这种抱负去弄虚作假,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干出成绩,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浅谈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 第8篇

1. 逃课的定义及特点

目前对于逃课的定义有很多种。赵新峰等将其定义为“‘逃课’是学生主观意愿决定的行为, 即在非特定条件下 (因病或客观性紧急事务) 学生做出逃避课程的决定并付诸实施。”而刘长江等对逃课的定义则为“逃课, 指的就是没有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 有课不去上的行为”。二者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不过前者将逃课行为的主观性及条件具体化了。

大学生逃课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从课程上说, 基础课逃课率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逃课率高于必修课、文科逃课率高于理工课;从学校层次上说, 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普通本科高校高于985或者211高校;从年级上说, 高年级的逃课率高于低年级;从性别上说, 男生比女生的逃课率高;另外, 学生逃课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呈现不平衡性。目前高校防止逃课的主要措施是点名, 而这种方法导致了学生隐形逃课现象的出现, 比如当前有些学生让别人替自己签到, 甚至有的学生虽然人去了课堂, 可心思不在课堂上, 以致于老师在上面一个人口若悬河的讲, 下面的学生都在玩手机、打瞌睡或者看闲书。

2. 逃课的原因及后果

学生逃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 (1) 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2) 态度不端正, 学习目的功利性; (3) 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 就业心理定位不准确; (4) 学习倦怠, 追求个性的叛逆心理。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 (1) 严进宽出的高校管理体制; (2)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3) 课程考核及考试方法不当; (4) 学生的家庭条件影响。

其他对大学生逃课的心理缘由可归纳为: (1) 价值观影响; (2) 存在不尊师、不守纪的品德心理缺陷; (3) 受学习情绪或心理障碍疾病的影响; (4) 从众心理。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 人们对于大学生逃课问题原因的认识是比较深入和全面的。

大学生逃课产生的后果是消极的, 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逃课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逃课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风、校纪, 同时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逃课造成大学教育质量下降。高校在面对教学评估、招生等方面的压力下, 对毕业生逃课往往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 直接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 教学质量大幅下滑。

3. 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途径和对策

很多人对于大学生逃课的现象提出了许多对策, 但这些方法都略显空洞。遏制逃课现象, 确实需要学校, 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但我认为教师应该是重中之重。“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师的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做人做事做学问, 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德育人, 要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我认为在教师上课时, 可以采用下面的措施来预防逃课。

(1) 带“奖励”的点名。点名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逃课, 但它是被动的。如果学生仅为了点名而去上课的话, 那么它便失去了意义。目前很多高校已经不将期末考试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唯一指标, 而是从总分 (100分) 中取出部分成绩 (假如30%) 作为平时成绩, 用以提高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平时成绩中取出部分成绩 (比如10分) 用于点名。每次课堂点名答到的学生得1分, 一个学期共点名10次, 一次点名未到的扣一分, 满分共10分, 并计入期末成绩。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到课率。

(2) 师生良好的互动。一般情况下, 教师每次上课之间, 都要对上一次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如果回顾的过程老师只用几句话概括的话, 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对于这个过程, 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即每次上课之前, 对于上次课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准确, 则可根据准确程度给予5~10分的平时成绩作为奖励。为了公平起见, 每个同学回答问题的机会只有一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也从另一方面抑制了逃课现象。

(3) 培养良好的纪律观念。军队是培养纪律观念最好的地方。虽然大学生入学前高校均组织军训, 但效果确实一般。军训期间大学生的纪律观念都很强, 可一旦军训结束, 自由、散漫的作风重新弥漫。军队生活, 而不是军训, 是每个人都无法忘记的记忆, 能在我们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我认为, 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 还应该在课堂上培养自己作为军队首长的形象。比如, 每次布置的作业, 按时交的最高可给10分的平时成绩, 迟一个星期交的最高可给9分的平时成绩, 依次类推, 用来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以上的措施都是激励的措施, 如果要想大幅减少逃课现象, 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是关键。

4. 结语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因此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有研究表明, 逃课现象与学习成绩是不相关的, 彼此之间没有很大的影响。很明显, 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不逃课, 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一定是在逃课的。但是教师本着对学生及其家长负责的态度, 不应该对逃课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

大学生逃课现象表面上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 深入研究后则是个体性格、教师教学、学校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 针对这种现象, 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还要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减少逃课;同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田正学.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办公室装修合同经典版下一篇:暑期挂职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