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中心日常工作

2024-08-29

辅导中心日常工作(精选9篇)

辅导中心日常工作 第1篇

新航向辅导中心工作

十不准

一、不准迟到、早退、旷工

二、不准在校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三、不准在办公区说脏话

四、不准依着不振、废话不断、情绪低落

五、不准在上班期间闲谈与教学、招生无关的事情

六、不准使用公用电话进行私人闲聊

七、不准在办公区吸烟

八、不准教职工在工作期间躺靠沙发、依靠桌子、玩游戏、看与教学无关的视频

九、不准在办公室内高声喧哗(接听电话也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

十、不准以任何借口拖延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

辅导中心日常工作 第2篇

辅导员工作案例撰写说明

一、辅导员工作案例的含义

辅导员工作案例是对包含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工作情境案例的描述,案例中渗透辅导员工作理念,展现在辅导员工作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可以按照辅导员工作的内容进行分类。

二、辅导员工作案例的六要素

鲜明的案例主题、清晰的案例背景、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启示、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构成了优秀的学生工作案例。

1.主题。案例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案例必须要有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背景。案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案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案例问题事件。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对案例问题产生、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案例问题事件是案例反映主题所包含的各种问题的事件。

4.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要理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精细化、具体化,客观全面的呈现问题解决的效果。

5.分析与启示。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辅导员工作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理性分析,找出案例反映出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规律,为辅导员工作提供现实的借鉴与启示。

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方式的探析 第3篇

当前, 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实际问题日益突出, 共性特征日益明显:有着较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但理想信念薄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但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有着较强烈的竞争意识, 但抗压心理不足;有着较高的活动热情, 但自律意识淡薄。然而, 不同群体自身的思想行为的个性特征也日益显现:家庭经济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违纪违规学生的迷茫困惑、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化、学生干部的考前焦虑症等问题层出不穷, 这一切迫切要求以深度辅导为渠道, 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一、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专业理论, 特别是心理专业知识的缺乏

目前, 高校辅导员队伍来自各个专业领域, 大多数辅导员是从学生直接转变成教育管理者, 许多辅导员的学科背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继较远, 这便成为了深度辅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例如, 在宿舍小组成员团体辅导中, 有同学在游戏环节中接受不了舍友对自己的“缺点轰炸”, 便脱离团体, 躲在角落哭泣。由于相关辅导理论知识的匮乏, 没有在辅导前进行团体目标和规则的制定, 并且没有提前考虑学生在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担心, 也没有及时观察到个别情绪低落的学生, 导致在辅导过程中遇到状况措手不及。因此, 辅导员要学习和掌握深度辅导相关理论知识, 提高辅导技能, 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群体的差异做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度辅导, 努力将辅导工作做深做细。另外, 与学生的交流中注重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 这就需要加强心理专业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边学习边思考, 努力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辅导工作中, 更好地指导实践。其次, 要加强和其他辅导员的交流和学习, 在相互学习和探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性, 为以后顺利开展辅导工作增加创新思路。

2. 没有充分结合校园活动, 拓展深度辅导平台

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平台较为单一, 或是单一地开展深入式谈话, 或是单一地举办学生活动, 没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要将深度辅导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将深度辅导理念融入学生各项活动中, 注重活动后学生的总结和心得, 以此为契机, 拓展深度辅导的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育人功能。

3. 缺少辅导后的记录和跟踪, 需建立健全反馈机制

辅导员在深度辅导工作中过度重视辅导内容和过程, 而忽视辅导后的工作记录以及归纳、整理。辅导记录是辅导工作的一部分, 也是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的重要内容。深度辅导群体多样、个性复杂, 需根据不同辅导对象的辅导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并建立长期反馈机制, 持续跟踪辅导对象的后期状态, 注重对象辅导前后的变化, 以及学生对辅导内容满意度的调查, 只有这样, 才能按类别划分辅导对象, 按需求制定辅导内容和目标, 将辅导工作细致化和深度化, 赢得学生对深度辅导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二、建立学生基本信息档案, 制定切实可行的深度辅导方案

深度辅导一直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用心关注学生, 倾听她们内心的想法, 引导她们健康成长, 才能真正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 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在学期开学初, 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深度辅导计划和目标, 通过建立学生基本信息档案, 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在进行深度辅导工作前, 要对所辅导的对象具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特点、成长历程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个别辅导, 发现共性问题, 然而通过集体辅导, 发现个别问题, 两者相辅相成, 从而要采取个别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辅导方式。对于个别辅导, 主要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违纪违规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等学生采取线上线下访谈方式, 通过深入了解她们的内心, 鼓励她们敞开心扉, 肯定她们的优势和长处, 帮助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引导自信自律;对于集体辅导, 主要通过团体辅导方式可对宿舍小组成员、学生会、班级骨干、各班级分别进行团体辅导, 在辅导中融入体验式活动, 通过设计具体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和反思, 激发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促进沟通和交流。为了达到预期效果, 要长期坚持每一次辅导后写总结记录, 持续关注和跟踪个别学生或群体的思想动态, 建立一套具有时效性的反馈机制。

三、积极探讨构建深度辅导方式的新模式

1. 采取“一对一”的面谈模式

“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方式是开展深度辅导工作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而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有特殊需要的个体, 通过和特殊学生深入交流, 在细微中体现关爱, 解其心锁, 立其心志, 助其发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当今许多“90后”大学生的思想很新颖, 学生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 针对不同思维、不同行为、不同情况的大学生要做到兼容并包, 尊重个体差异, 用一颗包容、热情之心理解学生, 真诚交流, 在交流中以肯定、赞扬和鼓励为主, 极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吐露自己的心声, 正确认识自我, 促进健康成长, 推动平等沟通的平台。只有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信任关系,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亲情化的引导和教育, 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倾注全部耐心、爱心和细心, 善于倾听与提问, 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与学生面对面访谈的时候, 辅导员要从教育者向倾听者转变, 要以共情的态度深入到学生的感受中去, 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 体验学生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 尊重和信任学生, 通过学生真诚诉说, 及时给与回应, 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在交流中, 尽量避免“你不要”、“你不许”等严厉、果断的否定词, 而应该通过更多的提问, 如“为什么”、“如果那样做, 可不可以”等委婉、建议词, 让学生自主接受老师的提议, 并用心采纳, 促进自我完善。

2. 采取“一对多”的团体辅导方式

辅导员要善于从个别深度辅导中总结出学生的共性问题, 针对这些共性问题开展团体辅导, 在辅导中融入体验式活动, 通过设计具体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和反思, 激发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促进沟通和交流。如针对大一新生入学时期的迷茫和不适应之感, 以班级为单位, 组织开展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 首先利用轻松的暖身活动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其次通过各种关于职业选择的小游戏, 协助成员生涯决策。在团体辅导中, 注重游戏背后的反思, 引导学生积极分享。再如针对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现状, 以宿舍为单位, 组织开展以建立和谐雅舍为主题的团体辅导, 重视学生在辅导中的体验和反思, 不重说教,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彼此的温暖和友善, 推动和谐宿舍的建立。

3. 善于利用周边资源, 采取“多对一”、“多对多”的辅导模式

一方面, 要利用学生干部、宿舍长、班级同学、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家长建立一支信息联络队伍, 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信息反馈机制, 从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和成长背景, 更利于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 针对个别学生或学生干部问题, 不仅局限于个人层面的面谈或团体辅导, 还应主动邀请心理专业老师、班主任或专业老师以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辅导, 尽力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困惑和需求。

4. 利用网络资源, 探索线上辅导新模式

采用QQ.MSN.E-mail.飞信等网络沟通通媒介进行深度辅导, 符合“9900后”学生的个个性需求, 便于辅导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面, 通过网络沟通媒介, 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走进学生的内心心世界,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 有些些学生比较内向, 不善于与老师交流, 通过过线上交流, 更利于打开学生心扉, 促进交交流。

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航者、思想品德德塑造者、生活帮助者, 是导师更是挚友, 因因此, 要将深度辅导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重中之重, 坚持围绕学生的困惑和需求等心心理健康发展, 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展深度辅导工作, 将自身的教育热情融入到到对学生的交流、引导和关爱中。通过深度度辅导, 搭建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走进进学生内心, 达到彼此心灵的碰撞, 帮助学学生解决切身需求, 引导学生自我成长、自自我管理, 加强自律、自信、自强。同时, 坚坚持以身作则, 加强自我管理, 以强烈的事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 以温暖的爱心和和细微的耐心对待学生, 努力寻求严与爱的的平衡。

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引路人, 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陪伴者,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者和服务者。深度辅导作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要充分认识深度辅导工作的必要性, 注意提升自身深度辅导能力水平, 讲究科学辅导方法, 采取丰富多样的辅导方式, 始终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教育热情融入深度辅导工作中, 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辅导员工作与高校心理辅导 第4篇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与高校心理咨询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述了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况及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进而分析辅导员的心理辅导与高校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的主要区别和共同点,高校辅导员工作和高校心理咨询的关系,并就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辅导员;心理辅导;高校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94—0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是国家科学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建设和谐校园也是高校自身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改革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当突出的新问题。

一、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及心理辅导的任务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愈来愈激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高。当前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

高校德育工作最主要的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德育,强调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从而培养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高度文明,高度道德修养的人。也就是说,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着重于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同时,又由于社会变革的加速,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技术更新和转换越来越快,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到各种竞争当中去,这就必然会给人们带来种种心理障碍,造成各种心理疾病,而这种状态当然会反映到学生群体上,也必然会反映到学校工作中。

学校心理辅导就其辅导的内容来说,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生修养辅导、性格修养辅导、择业辅导等等。这些方面,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心理困扰和实际的心理需要,也是他们内心最直接的呼唤。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技巧,帮助学生减轻他们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习面对、分析、排除困扰的能力,使他们在困惑中学会前进,促进自我完善。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的心理辅导与高校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的主要区别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是高校的一支特殊的政工队伍。他们是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老师,是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协调者,是高校各级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得力助手。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扮演着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做着心理辅导的工作。

而心理辅导中心是高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设立的专门机构,是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的体现。

首先,应该说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心理咨询员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建立在来访者主动求助的基础上,是来访者出自于内心的一种愿望,希望通过与咨询员的谈话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平日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沟通,并不是建立在这种主动求助的基础上。辅导员和学生的这种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往往是辅导员,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了学生某一方面的思想问题后,觉得有必要去找学生谈谈时,采取主动的方式找学生,通过谈话,解决学生思想行为某些的实际问题。

其次,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没有利害关系。它是一种不能被利用的特殊的关系,并且咨询员和来访者除了建立这种特殊的咨、访关系外,不可能发展这之外的利害关系。另外,它与普通的人际关系相比较,更加地深入化、个别化。学校的每一位咨询员在进行咨询时所采用的方式,技巧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咨询员在不同的时间、背景下,处理同一问题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再者,每一位咨询员,特别是一名优秀的咨询员他所看到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并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往往能挖掘出来访者潜意识的东西来。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在进行思想辅导时,首先,他与谈话者并不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他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做工作。第二,他与谈话者有着利害关系,谈话者的平时表现,将成为日常鉴定评优,甚至毕业分配的条件。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通常不可能去挖掘更深一层次的东西。基于这几点,来访者往往不会将内心存在的问题和盘托出,他有着许多的顾虑,害怕自己的一些心理障碍会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再次,心理辅导中的这种咨、访关系本身就具有一个治疗的功能。如果这种咨、访关系建立好了,来访者就会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的所在,并得到逐步的化解。而辅导员在做思想辅导工作中,如果不能象咨、访关系那样,与谈话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工作则往往不能取得很明显的效果,甚至会走向另一种极端,那就是谈话者对辅导员产生一种害怕感甚至想回避。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心理辅导与高校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工作的共同点

第一,辅导对象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且这些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群健康的人群。

第二,最终目标都是帮助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辅导员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校园活动、氛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心理辅导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最终实现自己改变自己。通过这一途径达到帮助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心理咨询员就象一面镜子,并且是一面非常客观的镜子,来访者通过这一面镜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不足、存在的问题,甚至思想深处一些潜意识的东西,重新地、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可以自己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咨询员在其中起着一种协助的作用,他们是协助学生去认识,协助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四、高校政治辅导员如何做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教育如何将心理教育机制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关键在辅导员,因为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者,高校政治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应当作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即从心理健康的“辅导”、“咨询”和“治疗”三个环节来看,高校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辅导这个环节,适当地参与咨询与治疗环节。那么,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如何实现把学生教育成为健全心理机制的合格人才呢?

首先,要把政治辅导员培养成为“兼职”心理辅导员。把政治辅导员培养成心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政治辅导的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其效果将是最好的,因为辅导员既是严师又是知心朋友,有着其他老师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号召力。辅导员与学生应该成为相互理解、信任、体贴、帮助的兄长式的知心人。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努力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能手。

辅导员应深入学生,贴近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活动,知晓学生的心声,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群体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扰,不同阶段会有带普遍性的关键问题。如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考试焦虑问题、恋爱问题、毕业与择业问题等各种问题,都处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心理辅导应抓住各个时期的关键来开展工作。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这个体制可由党委领导,由各院系党、团总支及心理教研室组成联合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做工作,就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起到最佳效果。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应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坦然面对并正确处理在学习、成长、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辅导中心日常工作 第5篇

作为以培养“有德人”为己任的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肩负着将国家方针政策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要言传身教让学生们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后的职业道德的良好行为习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而新生班辅导员面对的是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的思维、学习、生活方式还带着有明显的中学痕迹,加上大一新生大都第一次离家独立过集体生活,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新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辅导员做好新生工作无论对于大一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还是对于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都有着十分的意义,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新生辅导员工作的若干体会。

一、见好第一面: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报到的第一天对于新生来说是终生难忘的,辅导员在见新生时,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也是难以磨灭的。因此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见好第一面,无论是穿着的服装,还是言谈举止都要注意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要让第一次远离家人的外地新生感觉到辅导员就像亲人一下

二、组建好的第一届班委:根据入学教育阶段的考察,新生辅导员应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好第一批班干部,第一届班委的组建效果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影响到整个班级今后的班风和学风,组建班委会的核心问题是干部的,由于资料少,时间短,能否选准并用好班干部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我带过的05级护理护理(10)班由于她们都是初中毕业后考入我院的,底子薄,素质比较差,我就通阅读档案,综合初中三年的成绩和任职经历、特长以及获奖情况作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安排,其中选择了一名中考分数达到重点高中的分数的同学任学习委员,另外一名初中担任过两年班干部的同学任班长由于安排使用得当,这届班委在适合各自特点的岗位上发挥了应用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成为我得力助手,班集体建设迅速打开了局面。

三、让每位同学都有一个锻炼的岗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不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实现其自身的社会化。实践证明担任社会工作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有着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更对我们高职学院的学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式,因此根据自身特点与班主任相互配合积极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锻炼的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承担责任的经历和体验。在岗位上实现社会化,然而班级里能提供的锻炼的岗位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辅导员配合班主任做好统筹安排。比如学生干部岗位设置不拘泥于传统,可以因人设岗,如(舍长、各科课课代表等)都是锻炼岗位,已经担任班干部的不得兼任,积极向各学生会组织推荐学生并定期轮换。

四、为学生过大学的第一生日:根据五年制学生渴望得到归属感,渴望得到关心和关注的特点,她们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生日也因此具有其殊的纪念意义,也往往为新同学所重视。因此作为辅导员把同学们的生日记在心里及时组织活动,如:过集体生日,送上我们的贺卡等。既满足了他们爱的需要,也增进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今后更加互相关心和团结友爱。

五、构建一组沟通的平台:新生辅导员要做好新生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但辅导员不可能每天都和学生见面即使参加班会也不会很频繁,为了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增进师生的交流和沟通作为辅导员就应该拓展思路,除了传统的班会、周记以及班干部定期汇报外,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E-mail等沟通方式以外,组建QQ群,这样就可以接受学生的匿名交流,这样的组合平台在具有便捷性的同时,还实现了立体式的多重覆盖。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渠道的畅通,也更便于辅导员及辅导员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针对性。这项工作在敏感时期体现出了它的独到之处。

六、和每个学生单独做一次深入的谈心:谈心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能容易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能让学生得到最直接的教育和帮助。但往往许多辅导员找学生谈话的对象比较单一倾向与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一些较困生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所谓“哭声大的孩子有奶吃”这样一来就忽视另外一部分平时默默无闻不显山露水的同学思想政治工作容易出现盲点,因此和每一个同学都做一次深入谈心,地点可以选择在操场等比较轻松的地方。经过半个学期的时间基本保证和每个同学单独做了一次深入谈话,掌握每一位同学的思想状况,并对处在青春期的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做到及时指点和帮助,让每位同学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的信任以及情感得到了加深。这种方式还能传达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老师关注的,因此,也就会更努力,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可谓一举多得。

七、策划好一次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是指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主题鲜明的活动便于集中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五年制的新生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往往感到无可适从,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普遍有迷惘和失落感,而辅导员在此时因势利导就这些问题开展主题教育,及时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大学学习目的,合理规划学习生涯。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总结范文 第6篇

二一班

我校心理辅导室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心理辅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为广大师生舒解心结做了许多工作,也解决了不少易于发生的冲突甚至极端的事件,先后接待教职员工360多人次(包括业余时间辅导),成了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队伍建设和机构设置

在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被纳入学校行政工作计划中,学校建立了一支由4名专职和62名兼职辅导教师(各班班主任)组成的强有力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将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得温馨、典雅,该室集阅览、松弛、咨询于一体。

二、心理辅导工作

1、继续执行心理值班制度,辅导室每周三、六、日下午4:30——6:30定时开放。晚上20:00——21:00点,按时做记录。

2、建立“知心朋友”信箱,做到有信必回。

3、开设心理辅导课,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心理辅导室成立以后,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授课内容包括学习、人际交往、应对不良情绪等。对心理辅导课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采用教学与心理测试相结合、注重师生互动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4、对高三年级部分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辅导老师对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辅导。

5、进行课题研究,找出心理辅导的新思路。

6、进行了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研,向学生发出问卷材料1400多份,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7、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画展,使学生在欣赏中受到了教育。

8、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踊跃向校报《蒲公英》投稿,畅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带给他们的动力。

宣传中心财务中心工作计划 第7篇

宣传中心财务中心工作计划

宣传中心   在本学期,我宣传中心将一切围绕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活动安排密切合作。争取在这学期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我将把握宣传中心成员团结起来,让各成员能把志工部当作一个大家庭来对待,让大家充分在这一个团体中获得进步。   其次,我将制定一定的中心制度。改善目前涣散的状态。   第三,多能和成员们接触,多了解她们的想法。采集好的想法,进而改善。   第四,在本学期,我宣传中心将一切围绕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活动安排密切合作。争取在这学期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财务中心   财务中心通过对上一年的工作总结,针对中心相关情况及各种活动情况做出如下报告:   第一、首先做好新生的招录情况,吸收有责任心、做事认真、更具备志愿者该有的有爱心的优质成员加入财务中心。   第二、通过会议等形式让新成员了解财务中心的工作情况。通过老成员带动新成员积极开展财务中心的工作。   第三、每周或不定期的召开例会,报告每一阶段的活动内容,并做总结报告等。制定好下一次的.目标。   第四、在期末通过评比表彰等小活动对工作突出的成员给与物质或精神的鼓励。  在下一年度中,我们财务中心将对我们的财务管理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更好的为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服务。加强与其他中心的交流与沟通。另外,由于财务中心人员较少,通常无法实行正式而规范的活动方案,但我们财务中心会努力积极配合其他各中心的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辅导中心日常工作 第8篇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向会议传达了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 并通报了国家节能中心2010年的工作情况和2011年的工作考虑。各地节能中心的代表就2010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思路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围绕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中的节能减排相关内容进行了研讨, 并就协同开展节能目标现场评价考核、节能能力建设、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措施研究、固定资产能评工作、强化节能工作基础等八个方面的工作达成了共识。

员分别做了题为《再制造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表面工程中的激光技术———金属材料表面的激光微区冶金技术与应用》的专题报告,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特点, 激光表面工程的现状、工业应用和重要进展。

沈阳大陆企业集团等公司分别在大会上介绍了激光再制造核心技术以及激光再制造技术在冶金轧辊、热连轧机等关键部件和汽轮机等动力设备的应用实例和实践经验。

31日, 各地节能中心的代表还在云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安排下对节能现场进行了考察。

三部门组织召开会议积极筹备201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推进会

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做好201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推进会准备工作的指示精神, 2010年12月24日和12月28日, 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组织召开201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推进会预汇报会, 集中听取各专项准备情况的汇报。科技部部长万钢主持会议,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副部长王伟中、中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组长郭向远, 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刘艳荣 (代张晓强副主任) , 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巡视员居昊 (代张少春副部长) 出席会议。

辅导中心日常工作 第9篇

【关键词】辅导员 深度辅导 育人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33-03

深度辅导是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首先提出并率先进行尝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从此,它作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途径、新方法逐渐推广应用。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广西8所高校辅导员为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广西地区深度辅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调查设计与调查对象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与访谈。其中辅导员有效问卷99份,回收有效率为99%;同时对16名辅导员进行了访谈。此次调查采用的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反馈,此次问卷调查问卷有效比例、对象分布、数据对比分布均比较合理,具有参考价值。

(二)调查对象

辅导员男女比例为53∶47;50%以上的辅导员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所学专业呈多样化分布,思政与心理专业仅占22%;辅导员工作三年以上的占62%;大多负责学生数量较多,超过1∶200比例的辅导员就达到7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深度辅导育人效果的辅导员因素

1.多数辅导员对深度辅导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深度辅导指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政治、思想、学业、情感、发展、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的帮助和指导。针对这一定义,尽管调查显示72%的辅导员能够完全理解,但结合实际访谈发现,个人理解差异还是很大。可以预见,在没有充分理解其内涵的背景下开展具体工作势必会影响育人效果。因此,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充分认识深度辅导的内涵、要求与操作技能是必要的。

2.大多数辅导员愿意进行深度辅导。调查显示,92%的辅导员开展深度工作的原因是基于对学生成长的真正关心,但也有部分辅导员言语中透露出只是责任所在,履行工作职责。深度辅导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的重要体现和工作方式,其实与学生的单独沟通一直都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只不过“深度辅导”更为科学、专业,因此,“深度辅导”一经提出便受到关注与认可。但是根据调查结果与实际访谈发现,仍然有部分辅导员主动性还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辅导员的认识不够全面、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其他学生事务的影响。因此,必要的宣传以及认知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辅导员自觉、自愿地去做好这项工作。

3.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深度辅导工作的效果。为此我们专门设计多项题目针对辅导员综合素质进行调查。第一,根据调查与访谈结果发现,每位辅导员都参加过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其中,“心理咨询”方面的最多,达到72%;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分别占56%、53%。其他如新媒体技术、法律法规、管理等方面也占到较大比例。实践证明,辅导员进行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是有助于深度辅导工作开展的。尤其以“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最为突出,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直接影响到育人效果。第二,根据辅导员业务提升的形式调查发现,通过“专题培训”与“座谈会”是最多的,分别占到72%、65%。其次还有45%的辅导员是通过“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但访谈中问到“你觉得那种形式最有效?”绝大多数辅导员认为“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最有效,而对于实际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专题培训”与“座谈会”却没有得到更高的认可。其实辅导员作为年轻人,日常工作繁忙,有时节假日也无法休息,与传统的培训、座谈会相比,一些精心组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可能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第三,综合调查与访谈发现,绝大多数辅导员都承认要想更好地开展深度辅导工作,个体必须具备多种能力素质(其中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亲和度最为重要,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相关技术等)。但实际情况是多数辅导员工作时间短、社会阅历浅(访谈中很多人认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是实现良好沟通的重要资源);年轻辅导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水平无法满足深度辅导工作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述,尽管每位辅导员参加过不同种类的学习培训,但所调查的辅导员中也没有百分之百参加过两种以上的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方面达到76%、72%),其他诸如职业规划指导、危机事件处理等比例更低,这明显达不到岗位要求。而且,多数辅导员还是“半路出家”,真正思政相关专业的很少。许多辅导员虽然都意识到专业知识与技巧对于开展深度辅导工作非常重要,但却“无可奈何”。

(二)影响深度辅导育人效果的过程因素

1.深度辅导前期准备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一,辅导员了解学生的途径比较单一,调查显示选择“通过自我观察了解”、“通过周围其他学生侧面了解”是最主要渠道,分别是90%、91%;其次“通过查阅档案了解”、“通过家长了解”,分别占45%、46%;选择“通过任课教师了解”最少,仅占37%。从每种途径的百分比来看,大多数辅导员主要凭借自我观察以及观察周围学生来获取信息,没有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对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是最为熟悉的。无疑,这对深度辅导的最终效果是不利的。第二,深度辅导前期准备不够充分。辅导员在前期应该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制订详细的辅导提纲,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方向,达到预期效果。调查显示在辅导提纲准备方面,只有少数辅导员会制订详细提纲(16%),大多数辅导员要么只是制订简单提纲(45%),要么只有基本方向根本无提纲(34%),甚至还有部分辅导员是“即兴发挥无目的”。第三,大多数辅导员均没有安排固定的时间。调查显示大多数辅导员要么是“根据学生情况随时安排”(49%),或者是“根据自身工作情况安排”(23%),还有随机安排(25%)。该情况一方面说明辅导员日常工作确实繁忙;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辅导员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2.深度辅导时间、地点情况。第一,大多数辅导员深度辅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分钟。调查显示,完成一次深度辅导,27%的辅导员是在“30分钟以内”,61%的辅导员是30-60分钟。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深度辅导工作除去操作流程与技术之外,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无法实现的,少于30分钟只能了解到皮毛,无法深入本质,更谈不上达到效果。因此,深度辅导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证。第二,专业的深度辅导室是开展深度辅导的最佳地点。调查显示当前广西大部分高校深度辅导地点主要集中在办公室(占57%),或者自己选择合适地方(21%),仅有16%选择专门辅导工作室(其他选择可能是没有专门辅导室选择)。根据当前广西高校办公条件,基层辅导员基本是多人(最多甚至10人)共用一间办公室,谈话过程中随时有电话进来、学生或者同事找寻,即使没有这些干扰,也很难让其他辅导员都回避因而很难真正进行一对一沟通,这样很容易造成沟通不够深入、透彻,影响辅导效果。所以,良好的环境、愉悦的氛围和私密的空间对深度辅导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

3.深度辅导后续跟进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在后续跟进方面,只有20%的辅导员会全部跟进,大部分辅导员只跟进存在“问题”的学生(跟进存在严重问题的占45%,跟进所有存在问题的占32%),还有少部分辅导员只跟进“主动要求再次辅导的”学生。从服务学生的角度来讲,辅导员进行深度辅导时既要做到重点关注,又要注重全体,照顾到全体。因为普通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变化与影响也有可能发展为重点关注。因此,每年只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度辅导是远远不够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辅导员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深度辅导效果。

(三)深度辅导效果评价

1.大多数辅导员认为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是必要的。调查显示,98%的辅导员认为“必要”。因为深度辅导不仅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开展深度工作刻不容缓。

2.大多数辅导员认为开展深度辅导工作作用很大。调查显示,83%认为深度辅导作用很大。同时在访谈中,辅导员也谈到“深度辅导能更好地取得学生信任,有利于今后工作开展;深度辅导可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找出学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帮助他们制定管理、指导和服务学生的方式方法、制度和机制……”

3.大多数辅导员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深度辅导工作开展一般。调查显示,谈到本校深度辅导整体效果时,45%的辅导员认为“一般”,还有6%的辅导员认为“不理想”。综上所述,尽管调查中大多数辅导员都认为深度辅导必要且作用很大,但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不能不说明学校层面的关注与重视是非常重要的。

三、提高深度辅导育人效果的建议

(一)辅导员个体角度

1.辅导员要永远保持一颗“爱”心。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这里的爱是指“大爱”,是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尊重、宽容、信任与奉献精神。深度辅导的开展本身就是一种爱的沟通、爱的指导与帮扶。如果辅导员是本着一颗“大爱”的心去开展深度辅导,就不会因为所遭遇的困难与阻碍产生牢骚与抱怨,相反会因为学生的一点进步与快乐而感到无限幸福。

2.辅导员要充分认识深度辅导的重要意义。深度辅导的开展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深度、精度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所在,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投入到深度辅导工作当中,将深度辅导工作真正落细、落小、落实。

3.辅导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角度,还是具体方法与技术的创新,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我。辅导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自我学习、专题培训、分享交流与实践锻炼等途径,加强专业能力提升。就深度辅导而言,需要重点提升的方面主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新媒体技术开展教育引导的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等。同时,辅导员还应努力提升创新与团队合作意识,善于总结,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二)学校整体角度

1.强化辅导员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认识、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面对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能够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学习指导、呵护身心健康、规划人生的专家和关心生活的朋友。这对于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应该逐步建立、完善辅导员学习培训机制,通过机制让学习培训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常态。通过常态化的学习与培训让辅导员认识到深度辅导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提升自我的重要性,认识到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无比骄傲与自豪,将辅导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因此,各高校应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培训方式。例如,可以适当增加深受辅导员喜欢的素质拓展、社会实践以及专题培训的学习方式,让辅导员有更多选择;对于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的“心理咨询”、“人际沟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内容适当增加培训力度与频率;定期组织专题交流会、案例分析研讨会、经验分享交流会、辅导员沙龙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让辅导员有更多机会坐在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排解困惑,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让辅导员逐步成长为学生工作领域的专家。

2.强化资源整合力度,逐步建立完善专兼职相结合的深度辅导队伍。当前各高校辅导员大多身兼数职(如协会指导老师、党团负责人等),工作强度大;但相对应的却是辅导员自身阅历简单、精力与时间明显不够。因此各高校应不断完善基层辅导员的选配机制。第一,努力在数量上达到1∶200的配备,并对辅导员工作职责进行较为清晰的界定。第二,逐步建立一支以辅导员为主,党政部门领导、专业教师以及其他人员为辅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深度辅导队伍,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开展深度辅导工作,以确保深度辅导的质量和水平。

3.强化深度辅导制度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一,建立深度辅导督导机制。随着深度辅导工作的持续展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辅导员知识与技能的缺乏,同时辅导员也会因为负面情绪的滋生影响深度辅导工作,因此,需要较为专业的资深人员组成专家队伍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督导,一方面有助于更新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有助于辅导员负面情绪的释放,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第二,建立深度辅导检查反馈机制。以定期听取辅导员汇报、检查深度辅导记录为主,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发放问卷与随机访谈学生为辅助措施全面了解深度辅导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结果反馈辅导员,以便总结经验,改正不足,提高业务水平。第三,建立深度辅导考评机制。根据本校深度辅导工作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深度辅导考评体系,明确考评指标,如深度辅导时间和人数、辅导笔记与进度安排、师生评价等;通过不同层面的评价检查深度辅导效果。第四,建立深度辅导激励机制。在科学合理的考评基础上,不断建立有助于调动辅导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励机制。例如绩效补贴、荣誉称号等,给辅导员提供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通过为表现优秀的辅导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及职称评定、职业发展、外出进修学习等机会,增强辅导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4.强化硬件配套建设,积极改善深度辅导工作条件。良好的沟通环境、轻松的沟通氛围以及私密的空间对深度辅导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整合校内资源,不断改善学校硬件设施,通过现有会议室或者活动室进行改造和布置,提升其作为深度辅导室的功能,或者单独建设一些专门的深度辅导室,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参考文献】

[1]王艳洁,倪潇潇.首都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6)

[2]姜恩来.深度辅导工作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3]王伟,车阳,郑睿.关于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现状调研——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

[4]王民忠.青春引航——北京高校深度辅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实务工作模式研究与实践”(2015LSZ027)

上一篇:三年级班级活动计划方案下一篇:大班教师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