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8-13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10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二)、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难点:

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

二、指名读古诗。学生评价。

三、自己练习读,自学不认识的字娃娃。

四、汇报自己识字情况。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六、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七、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评价。

1、师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的节奏与韵律。

2、生读。自评,指名请小伙伴评一评。

配乐朗诵。请其他同学闭目遐想。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爱惜粮食?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

1、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写汗、知、午、禾。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着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辨字组词:

尾()炊()歇()诲()

娓()吹()息()海()

二、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 第3篇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我们从中提取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确立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依据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认知特点和人生发展的需求,着力培养以下六种意识。

1.生命意识。古人的生命意识,可以上溯到中华传统文化元典《周易》。《周易·颐卦》:“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这一论述,透露出古老的中华文化一开始就关注生命,认识到生命供养的自然规律,形成一种特有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的保存,更在于生命本质的实现,即对生命精神的关怀,对个性精神的张扬。这种意识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弘扬,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 :艰难困苦中则表现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人格完善上则表现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滕文公下》);实现理想的奋斗则表现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世道衰微之时则“硬着脊梁,无所屈挠”(朱熹《近思录》);个人生命的各种际遇之中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生命意识既充溢着古老的文化传统之美,又在不同的时期折射出特有的时代光芒,是人性的起点,是人类所有美好感情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责任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入世调整社会关系为主导的文化。古人为了争取自我与群体的和谐,把外在的社会责任感、调节群体的使命感转化成内心的自觉追求,形成一种坚定的责任意识,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进取精神。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内圣外王”,既克己养性,以道德人格的主体自觉为趋向目标,又积极主动地与天地奋斗,把建功立业、匡世济民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这种思想具体到特定的个人身上就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历史上有很多圣哲为了坚守这种责任意识而倾尽心血,孔子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一生颠沛流离,忍饥熬难,用自己的苦行,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忠于理想,忠于国家,坚贞不屈,从被怀王怒而疏之到汩罗自沉,历经三十多年痛苦磨难,遭尽打击和迫害,但他始终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而且越是在最痛苦的时候越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喊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之有责焉”。古今无数旷达的文人志士,禀承这一民族传统,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责任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是现代社会中每个具有正常感情和理智的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格,是人本教育优先考虑的内容。

3.礼法意识。中华文化又是以礼法思想为主导的政治文化。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礼法并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形成民族特有的礼法意识。在国家治理层面上,一方面,古人将礼义廉耻的道德教化作为定国安邦的柱石。管子在《牧民》中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积极提倡“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和谐稳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强调以法治国,力求通过人伦纲常和家国律法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韩非子认为“治民无常,唯法为治”(《韩非子·心度》),《史记》记载秦始皇“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纲纪”。荀子强调“礼以定伦,法以定分”(《大略》),从而形成“礼法兼施、王霸统一”的政治文化。诚如荀子所言“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礼治可以成就王道,法治可以开创霸业,唯有二者高度结合,才能实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持久、稳固的发展。礼法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和谐稳定的基础,是人本教育的重要内容。

4.宽容意识。中华文化的另一精神特质是崇尚宽厚、仁爱的美德,宽大为怀,反映出一种含弘光大、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形成独具民族特征的宽容意识。易经坤卦的卦象内外都是地,地体坤厚,故而能包容一切,承载一切,涵养一切。大象辞说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仁人君子观此卦象,遂生“厚德载物”的古老意识。受此启发,中国古代文人把自然界的属性与人的品格修养联系起来,努力追求一种以主客和谐、主体内充为首要的人格精神,表现在行为上则为超然、旷达、淡泊、宁静、虚融,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他们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来审视外物,努力从对方身上找到“自我”的影子,从而接纳对方。他们又站在外物的立场上来审视外物,努力从对方身上找到“非我”的依据,从而容忍对方,保持与对方的和谐共荣,形成一种克己容人、涵宏养大的宽容意识。宽容意识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保证,是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立命的基础,是人本教育关注的重要方面。

5.超越意识。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势基本上可视为从总体上把握生命,观照自我,谋求生命与造化的同体。映照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灵深处的是一种以心灵境界的拓展为特征的超越意识,表现为恰适自恣、旷达淡远的超越精神。在古代文人中,有一个命运多舛、磨难多多的失势群体,他们或在政治上屡遭不幸,或在生活上久经磨难,或在肉体上倍受摧残。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曾经忧怨过,悲愤过,然而最终当他们冷静下来,把自己置于宇宙大化中来观照,才发现个体的生命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荣辱得失,苦乐遭遇又算什么呢? 经过这种心灵的净化,最终他们大彻大悟,实现精神上的自我超越。这种超然的心态,在古今许多文人身上共演,并经不同形式的书面记载,以文化的形态固定下来,传播开去。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被更多的人效仿,深深地积淀在民族文化的传统里,发展成一种特有的民族精神——从宇宙本体的角度来认识生命,观照人生,就是超越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是一个人在现实社会中无路可走时,应该想到的一种精神。所以,人本教育也把它纳入重要的教育范畴。

6.清高意识。清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在古代,清士是作为圣贤被尊敬的,清高是圣贤的一种品格。孟子在《万章》中列举古代“四圣”时,开篇就说“伯夷,圣之清者也”,把伯夷尊为四圣之首。几千年来,清高作为一条品评人物的标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 ;作为一种调适人物心理的杠杆,帮助无数落魄之士在精神上找到平衡。由此可见清高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不断膨胀,真正的清高之人已很难找到,也就很少有人能懂得它的真义,清高的概念正在从主流文化中淡出,这种文化缺失,直接导致现代人的人格猥琐和精神贫乏。人本教育培养学生的清高意识,重塑价值观,就是要把学生从卑污的物欲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涵养一种高洁精神。

二、语文人本教学的主要方法

语文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通过现行语文教材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两条途径来实施,依靠语文必修课、语文课外阅读和综合实践活动来落实。

1.教材教学。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最直接的载体,收录了不少蕴含传统文化思想的名篇,我们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用于传统文化教育。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一篇记载古代文人集会、歌咏酬唱的序文,又是一篇感怀生命本质的哲思名篇。教学中我们不是像一般的语文教学那样,满足于就文讲文,止于文本的文言文知识教学,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中所包含的生命意识上,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教育学生珍视生命,把握当下,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这类课文还不少,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诗经·采薇》、《荀子·劝学》、曹操的《短歌行》等,都可用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屈原的《离骚》,是一篇记载诗人忠贞爱国、九死无悔心路历程的名篇,全诗饱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确立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以后,屈原的诗歌教学,就成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责任意识教育。《荆轲刺秦王》、《五人墓碑记》等课文,表现了一批下层士民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蹈死的牺牲精神,从最广大民众的角度深刻地反映出“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的责任意识。教读这些课文,我们从文本的语言品读开始,深入探究这些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作为国人应该具有的一种责任意识。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代诤臣魏徵针对唐太宗登基定国以后,日渐骄奢忘本的情况,从实行“仁政”,修身治国的高度向太宗力谏“十思”的奏疏,传达出作者希望国君继承古代明君礼法治国优良传统的美好意愿。王安石《伶官传序》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用伶人,身死国灭的教训,阐发“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道理,从反面阐述礼法治国的重要性。人本教学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礼法意识教育,形成对礼义和法律的敬畏,启迪学生的政治智慧。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内容异常丰富,作者关于生命本体的认识独出机杼,为我们塑造了一种理想人物,这种人能顺应自然规律以游于变化之途,可以说是超越意识的高端展示。人本教学在文本阅读中启发学生感悟庄子的智慧心机,思考当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应该怎样超越自我,走出人生的逆旅,接受超越意识。

苏轼博学多才,但他生平有志莫伸,屡遭贬谪,他能坦然以适、宽容以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黄州写下了一批名篇。我们在教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游沙湖》等课文时,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包容意识,体会苏轼面对强大的政敌时是怎样以包容之心克己容人的。深刻认识到,苏轼凭借卓越的超越意识,把政敌的攻伐和现实的磨难,作为一种成就自我的资源,最终育出了自己美丽的人生之花。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公认的清士,他鄙弃黑暗官场,向往清净无为的田园生活,弃官归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志行高洁、归田守拙的清高典范。我们从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去开发利用,用以培养学生的清高意识。

2.课外阅读。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文化阅读,为语文人本教学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着眼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对传统文化的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科学筛选,合理配伍,分期实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文化经典阅读。

(1)儒家经典阅读。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生命意识、责任意识、礼法意识又是一个人积极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学生升入高中以后的前两个学期,优先选择优秀的儒家经典,供学生阅读。主要形式如下 :

《论语》全读。在高一上学期进行。主要步骤和做法是 :1读前指导。教师给学生推荐适宜的版本,对孔子、孔门弟子、《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历代学者的研究概况,做一些基本介绍,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读原著。学生每次早读用20分钟诵读《论语》,既读原文,又读注释。有了感想,随读随记,写在书的旁边。每天晚上睡觉前再用十分钟,对照《论语》检查自己一天的行为 ;3撰写心得。阅读《论语》以后,学生每周写一篇心得,放到教室,设专区供相互阅览,取长补短 ;4公开驳难。阅读一段时间后,在班上举办论坛,组织全班学生对《论语》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公开辩论,相互质疑问难。5重读原著。初读完全著,再用一段时间,让学生对原著做整体观照,全面把握《论语》的思想内容。

《孟子》《大学》《中庸》选读。在高一下学期举行。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化基础,结合时代发展和做人教育的需要,节选《孟子》《大学》和《中庸》的一些重要篇章,引导学生阅读,并适时展开讨论。

《孟子》选文 :《梁惠王上》、《告子上》、《万章上》。《梁惠王》是《孟子》的开篇之作,针对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的形势,孟子指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道出古今战乱征伐的根源。他千里而来见梁惠王,就是为了游说惠王,摒弃“利争”,奉行“仁义”。《万章上》主要论述圣贤问题,提出“四圣说”及其代表人物,即清圣伯夷,任圣伊尹,和圣柳下惠,时圣孔子,为后世树立万代师表。《告子上》集中论述人性问题,提出“四心说”,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说、四圣说、四心说都是孟子的著名学说,学习这些篇章对学生了解孟子的思想,吸取做人的智慧,树立终身学习的师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庸》提出“至诚”、“至善”、“至中和”,“与天地参”等天人合一的著名学说,鼓励人们自觉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育养了中华历史上无数的圣贤,是整个儒家哲学的基础,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大学》全文很短,只有十二短章,开篇即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儒家修己、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三大纲领,进而阐释“仁、敬、孝、慈、信”五条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为人为事的基本原则。

这些作品文辞精美,思想深邃,气势磅礴,理据充分,代表儒家文化的最高成就,学生有了阅读《论语》的基础,适宜在这一阶段继续阅读。

(2)墨、法经典阅读。墨家以“兼爱”作为学说的基础,大力提倡宽容待人。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法家提倡“法治”,主张“以法定分”,强调依法治国。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个相互对立的学派,二者都有很强的学理性。高二上学期,我们在学生有了儒家文化根底的基础上,引入墨、法两家的一些经典篇章,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比较思考,贯通理解,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多元文化观的形成。墨家著作,我们主要向学生推荐阅读墨子的《非攻》、《尚贤》。法家的著作提倡学生阅读《管子》的《牧民》和《韩非子·外储说》中的一些小故事,并在课内讲授顾炎武的《廉耻》。教学形式以课外自读、课内研讨为主,特别重要的篇目才放到语文课堂上讲授。

(3)道家经典阅读。道家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观,老庄为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庄子提倡“逍遥遁世”,都包含着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人生的大智慧。处于青春旺季的中学生,当然应该鼓励他们奋勇向上,积极用世。但是,考虑到中学阶段也是人生最桀骜的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道家文化,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走向理智和成熟。所以,我们从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向学生推荐一些道家经典名篇和相关人物的传记,供学生阅读、品评。推荐作品 :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萧统的《陶渊明传》、《宋史·隐逸·林逋》等。

3.文化实践。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重视经典阅读,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实践。教师应借助本地的文化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史料搜集、文物观赏等实践活动,追溯历史文化,了解相关人物,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下面介绍相关案例。

清代文学家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是一部影响很大、十分畅销的劝世力作,书中包含传统文化教育的众多内容。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阅读收益,我们组织了以下实践活动。

笔者向学生介绍民国版《围炉夜话》,出示了相关的照片。首页显示著者 :“枝江,王永彬,宜山”;末页标明 :“男,鉴洋,海琴缮写 ;门人杨惟春、梅坡校字”。

学生由此知道了王永彬是湖北枝江人。然后,引导学生翻看中华书局出版的《围炉夜话》。开篇作者自序的落款是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

有学生问 :“这‘桥西馆’、‘一经堂’在哪里?”笔者趁机告诉他们就在我们宜都。现在的宜都市枝城镇城区,原为枝江县治所,一九六二年,枝、宜划江分治,枝江县城迁往江北马家店镇,设枝城镇,才归属宜都。王永彬就是我们宜都人,他的家乡就在距老枝江县城十五里的今枝城镇石门村。王永彬的墓葬、墓碑现在都还完好。

笔者早年在桥西馆旁工作过,现在还藏有王永彬先生读过的书。于是现场出示了盖有“王海琴(王永彬长子)珍藏”印章的《纲鉴易知录》,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读记,学生兴致大增,纷纷要求前去寻访。

2011年8月1日,笔者带领部分学生前去探寻,我们在近似原始的森林中,披荆斩棘,探索了三个多小时,才找到王永彬的墓地。

王永彬安卧在石门坎笔架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前对砚窝淌,背靠笔架山,含笑深山。登上山顶,看到墓碑。碑身正面镌有“敕授修职郎王公宜山之墓”十一个大字,上书 :“垂裕后昆”,两旁分列“著述高风青山含笑,俯仰陈迹绛云在霄”的联句。“垂裕后昆”语出《尚书》,联句表其治功。再看背面,书有前清进士、刑部主事、著名学者王柏心撰稿的《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碑文虽已斑驳,文字依稀可见,学生惊奇不已。笔者给学生分发了带来的相关资料 :

独柱山,在县西十五里石门村,孤耸云际,直立若柱 ;魏家桥在石门村 ;龙王洞在县西十六里,檀木园,林岩幽邃,泉出石窟,涟漪清洁,北流,过石门村,入芭芒河,居人建龙王祠于洞口,祷雨辄验。(同治五年《枝江县志﹒地理志》)

接着,我们游览了石门村、独柱山、魏家桥、龙王洞,寻到了桥西馆故址。途中,笔者还给学生介绍了自己与桥西山馆结缘的一段传奇故事 :

1982年8月21日,笔者从师范学校毕业,只身来到独柱山下的石门坎村校当教员,无意间得知学校有一位民办教师,是前清著名文学家王永彬的第六世孙,家中藏有王永彬先生读过的古籍。从此与山馆结缘,受到王永彬的深刻影响。在那里工作了四年,笔者有幸读到王永彬先生留下的一批“十三经”的残本和历史古籍,引发了三十年的经典阅读,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听了笔者的介绍,学生对王永彬、对《围炉夜话》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从此,学生视《围炉夜话》为至宝,每日吟诵,数月不绝。不但得到语言文学方面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在心目中竖起一位乡贤楷模,开启了新的人生。

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文化探访、作家研究、教师说法,经典阅读、人生实践等重要内容,对学生是一次全新的语文学习,影响终身。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文明演化、汇集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意识、情感倾向、价值体系等观念形态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风俗和习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人本教育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在综合考虑中学生精神文化需求、阅读理解能力和个人成长所应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确立教学目标,精选经典文本,提供相关研究资料,采用人本教育的方法用于语文学科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之四点 第4篇

【关键词】备课 提高 教育工作 课堂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笔者就个人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本人的粗浅之见。

一、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的事业真心热爱、执著追求的结果。如果抱着混天度日、谋求生存的想法是教不好书的。因此要有乐教爱教思想,以终生献身教育事业为理想目标,这样工作起来才有热情,才能投入。备课总感觉很多地方需要补充,讲授课文总感觉精彩处还需反复玩味,批改作业总能发现不足,整天想着如何把书教好,如何教出点名堂,这样教育才会越教越好。著名语文教师魏书生之所以大名鼎鼎,请教者甚多,他的秘诀就是爱教书。从一个工厂工人申请改行当教师,教学中不断琢磨,把语文的魅力和精彩献给了学生,怎么能不倍受学生欢迎?我们中国人能坐下来做学问的不多,爱学习的人也不多,大多数是迫于生计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找工作到工作,真正能按自己的特长爱好找准位子的寥寥无几。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的,就是谋生这种观念,要把教书看成一种追求,一种乐趣,没有怨言,沒有惰性,看见学生是一种喜欢,想方设法把书教好,这样的教师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从兴趣中得到精神激励,在自己的小天地创出一片大世界,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耕耘在教书育人的沃土中,用自己的创造换来桃李园中丰硕的果实。

二、上课前备好课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一堂课仅45分钟,如果课前不作认真准备,没有酝酿推敲,势必会让课堂杂乱无章,或者顾此失彼,教学效果没有保证。

一是备透教材。我们不能就课本这点内容来备这点内容,要备出课文的隐性东西。如课文《边城》,这是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反映湘西一带纯朴民风的作品。课文只节选了七、八、九三个精彩内容,而全文共十六回,注释里只是对小说的大概做了介绍,若围绕这三个节选去讲,肯定讲不出这篇小说更深层次内容。学生对湖南凤凰地区民风民俗,如端午节放鸭子、赛龙舟、唱山歌的情节了解不够,对翠翠怀春、爷爷忧郁而死的悲伤结局同样也会了解得不够透彻,精彩片断没有淋漓尽致,遗憾同情无法因文而生。要达到与作品中人物共鸣,就必须通读《沈从文文集》和《边城》的全文,把许多课文中没有的东西补充出来,使得授课全面丰富生动,老师娓娓道来,学生听得认真,至于课文中许多难点和不易明白的地方也随之化解。所以说备课要备大课,就是说对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切不可讲一点备一点,断章取义,这样讲起来不系统不完整,线索也不清晰。

二是围绕学生兴趣备课。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我们要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意识。精心设置导语,紧紧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给学生以强烈的求知欲望。遇到说教性强的政论文尽量用事例说服,克服枯燥无味。遇到较难科技文、普通说明文,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古典诗词、人物轶事来冲淡内容,增添趣味,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潜移默化,掌握要点;多联系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个人经历,用事实说话打动学生心扉。这是高质量的备课,需我们查找许多资料,翻阅大量图书。

三是熟练内容。有些老师自以为对课本熟悉,随便看看,结果真正讲起来却磕磕绊绊,越讲越难受,学生的问题越提越多,最后连老师也应付不了。所以语文老师一定要将所讲内容烂熟于心,这样才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四是备学生。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这都得益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那么我们备课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考虑大多数,留少量难题供尖子生思考,既不能把学生估价得太高,也不能估得太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挖掘潜能,调动其积极性。

三、向课堂要效益

有了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精心备课,课堂上的授课老师才会胸有成竹、有条不紊。老师讲得有道理、有深度、有创意,学生才会听得认真、深入和有创新,教师若无精打采,语言生硬,教条空洞,主次不分,学生就会不爱听、不想听和讨厌听。所以,作为课堂上的授课老师,要想自己的课堂有效益,须做到: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不断有源头活水出现,声音抑扬顿挫,高低适中,且忌啰嗦重复。对每一篇课文要讲出新意,围绕学以致用,把书本知识与写作、做人、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广泛联系,旁征博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围绕老师的指挥棒旋转。提问要精心设计,问得有价值有意义,可以分组讨论最后派代表回答,也可以单独提问,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搞一言堂,新课标新在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开发他们评论、鉴赏、审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教学相长,珠联璧合。

四、利用各种辅助工具,使课堂丰富多彩

利用录音磁带愉悦学生的听觉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朱自清的《春》,配乐朗读,声音优美婉转,舒缓有致,仿佛把人带进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诗情画意之中。标准的普通话,略带感情的朗读节奏,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激情,从而达到创新、别致的教学效果。利用放电影或录像愉悦学生的视觉,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白毛女》《泰坦尼克号》《雷雨》《阿Q正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红楼梦》等课文都可以放电影,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故事情节、掌握主人公性格特征。课本只节选一部分,给讲解和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影片一看一切都豁然开朗,外加适当点拨,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全面,而且深刻。另外电教课直观性强,操作简单,收到效益非同一般,大家都有这方面体会不必赘述。

除以上罗列四点外,一个语文老师还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得当,授课多观察学生情绪变化,若学生情绪高涨,反应灵敏、回答问题踊跃,证明教学成功;若学生迷惘消沉注意力分散,则要及时调整教法和提醒学生。课后多听取学生意见或自己对每节课进行总结、扬长避短。布置作业要适当,当堂解决的不留课外。一句话,课堂效果好坏,关键在设计者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功底深厚,专业知识过硬,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善于跟学生沟通,善于改进,善于学习。若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会误人子弟。愿老师们携手共进,集思广益,采纳雅言,用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在教育这片田地中结出累累硕果。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 第5篇

1、初步认读10个词语,能展开合理想像,学会模仿编诗,学会自编动作。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读识记方法,采用以图导义的手段,培养孩子们倾听习惯,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促发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从小家到大家的感悟、体认,联系生活经历,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渗透爱动物,爱自然,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几个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师简要说明。

师:你们觉得这些房子怎么样?

生:这些房子很漂亮。生:这些房子都不一样。生:这些房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进去瞧一瞧。

(学生很少看到这么美的房子,忍不住发出赞叹,教师有意创造一个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艺术美的雏形)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领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那你们知道吗?不仅我们人有不同的家,白云、小鸟、鱼儿也分别有不同的家,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生:白云的家在蓝天上。生:小鱼的家在河里。生:小鱼的家在大海里。生:小鸟的家在森林里。生:小鸟的家在树上。生:燕子的家在屋檐底下。

(二)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看看书本是怎么写的?首先,我们来听听录音。

1、配乐听朗读

师:请同学们闭眼边听边想像: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鸟儿在林间唱歌。生:我好像看到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生:我好像看到种子在发芽&&

(通过配乐听朗读,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放飞思绪的自由空间,在轻柔、愉悦的曲调感染下,学生们真切地听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强烈倾诉的欲望。)

2、游戏

师:这是什么?(一个个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生(集体回答)

师(出示这四个词语)引读,强调轻声读法鱼儿。

师:这些小家伙很贪玩,太阳下山了,它们却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出示背景图,让学生贴画)

师:谁能看着这张图画说说这(师分别指着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谁的家?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生:树林是小鸟的家。生:小河是鱼儿的家。

生:泥土是种子的家。

师:说得真好,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叫祖国(出示祖国一词卡片)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而你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把你们说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你们看(贴出课文内容)

(通过运用直观、形象、趣味的贴图游戏,既激发了孩子的思维情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达到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

3、朗读学文

①听师范读;②跟师习读;③小老师带读;④同桌互读;⑤齐读;⑥找自己喜爱的诗句读。

(朗读的形式,层次化,多样化,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既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又促发孩子在活泼、自由的空间里尽情舒展,在引导、激励、唤醒中展示自我。在学生的正音校句中体验语感,在教师的再创重读机会中体验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三)拓展延伸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乌云、太阳、月亮、星星、小鸟、卫星、飞机&&)

(2)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老虎、狮子、杜鹃、老鹰、树、草、花&&)

(3)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小虾、鲤鱼、小蝌蚪、青蛙、荷花、水&&)

(4)泥土除了是种子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花生、地瓜、白菜、蚯蚓、小草、萝卜、小树&&)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说别的。

生:书包是书本的家。生:文具盒是铅笔的家。生:学校是学生的家。生:衣柜是衣服的家。生:大海是轮船的家&&

(立足于用教材的课改理念上,大胆地拓展教材进行构思创新。充分体现从教师的创意中激发孩子的思维创新,让知识从学习、积累到创新、运用。整个应答过程活跃而思绪万千。)

四、放飞思绪

1、表演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小小的舞蹈家,请你们为这首诗编一段舞蹈好吗?(学生自编舞蹈动作,教师适时指导,然后请编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并鼓励他们)

(既让学生当舞蹈家,又让学生当小诗人,完全把学生看成一个有思想有才能的主体。既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当小诗人

师:同学们想像力真丰富。你们有没有兴趣当一回小诗人?(有)那好,把你们所说的句子编成一首小诗。(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进行整理)

蓝天是太阳的家。

书包是书本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文具盒是铅笔的家。

小河是青蛙的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泥土是小草的家。

校园是师生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绿苗,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五、布置作业

1、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许多小动物和植物的家,你们回去把它画出来,然后我们一起评出几个小画家,好吗?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2个生字,拓展学习部分新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

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

春天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

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4、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

1)、我来给大家介绍认识“晓”的姐妹“烧”,(学生随即把“烧”板书在黑板上)这个“烧”字,我是昨天刚认识的,因为昨天我妈妈买来了一只“不粘烧锅”,很特别,我就把商标上的“烧”字记住了。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晓”和“烧”哪儿像,哪儿不像?你还能给“烧”组个词吗?

2)、我也来给大家介绍“晓”的另一个姐妹“浇”。(学生也把“浇”字板书在黑板上)这是浇花的“浇”,请小朋友一起跟我读。(齐读“浇”。)这个“浇”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我天天给它们浇水。哪个小朋友能运用办法很快记住它?

3)、老师,我还有呢!(边说边走到黑板跟前板书“绕”)我认识“绕”字。咱么学校附近前几天施工,那儿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请绕道而行。”我就把这个“绕”字介绍给大家,你们知道这“绕”为什么用了“绞丝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5、指名诵读古诗。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以下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互动过程,均以学生的实际研读情况作出弹性处理。学生解释一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交流的质量,并适时教给正确的交流方法。)

●处处闻啼鸟

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

2)、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夜来风雨声

1)、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来”的意思。

3)、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2)、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3)、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基础上学习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导语:我们已经理解了后三句诗写的是诗人听到鸟叫声,想到昨夜的风雨声,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落花的忧伤,那么我们再来理解第一句就不难了。

1)、“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2)、这里的“晓”与题目中的“晓”有什么不同?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4、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习。

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孟浩然带着淡淡的忧伤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诗人

在春天的夜晚听到了风雨声后,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诗人的心情。(课件出示古诗: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诗的色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中都浸透着诗人的感情。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 第7篇

一|、导入

(一) 引导学生举出自己觉得最伟大的爱,并询问原因,举出具体的事例。

(二) 引出母爱,并播放《烛光中的妈妈》渲染气氛。

二、研读文本

(一)引导学生找寻文章的主人公--“我”、妈妈、地坛。

地坛

板书:“我”妈妈

(1) ①引导学生找出前后两章的过渡句--第一自然段。并进一步分析哪一步乘上、哪一步启下。②让学生带着“曾经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阅读第二自然段

(2) ①回答第一自然段的问题。②母亲的形象(疼爱并理解)--这两个词暗含着矛盾。因为疼爱,她渴望知道“我”在想什么,因为理解,他知道她不宜询问;因为疼爱,他渴望陪伴去地坛,因为理解她知道自己不能去。每一天,母亲都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挣扎煎熬。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也不知道尽头又将是什么。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我们已经按捺不住,要为这为疼苦的母亲呐喊。③提问:作者的笔触是平静的,但作者的心情是否也是平静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平静。此平静非彼平静,是一种内化了的淡然,升华了的忏悔它宛如一眼清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湿润着作者的心田。它已经淡去了最初的冲动,不像那暴风骤雨,席卷过后,土地依然干裂。

(3) ①为什么母亲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映?--说明作者经常是一去就很少回头。其次母亲此时在思考作者将在地坛里想什么、做什么。②让深刻体会并深情朗读“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无奈,疼爱。③提问学生为什么“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此句中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他”。“我”是叙述故事的旁观者,“他”是母亲的儿子,“我”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诉说自己的故事。如换成“我”则显得不太自然。④提问学生: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的最苦的母亲。”--已在了解破折号和分号的用法。

① 让学生概括本自然段的大意--我与一位作家朋友的谈话。②提问学生:在两人的谈话中,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朋友比我幸福、坦率;他母亲比我母亲幸运、幸福。③提问:作者在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其作用:使好的更好,使坏的更坏:使好的更好。《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初高中常见的修辞: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映衬、顶真、通感、歇后语、互文。表达技巧: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想象等。修辞方式与表达技巧的区别:表达技巧侧重于从宏观上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方式而侧重于从微观上增强文章句子的表达效果,着眼于句子的修饰。界限不是绝对的。

(4) ①提问:概括本段大意--“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②提问:作者主要采用哪种修辞方式表达这种情感:“莫非她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反问。同时有作为“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几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的答案,形成设问。意在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③提问:“她心里太苦,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这句话来自哪里?--上帝吗?不是。来自作者的内心--自我的安慰。④提问:“小公园,也是地坛。”--作者一直在写母爱,问什么在此再次引出地坛?:启示下文。

(5) 略过。

(6) ①与学生齐读本段。“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物是人非:太阳依旧沿着亘古不变的路途升起和落下,虫儿依旧悠然的歌唱,鸟儿依旧在傍晚时分准时的归巢。然而不同的是,母亲再也不会来找我了,因为她已经不在了。②让学生品味“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园中找我了”这三句话的情感--他们之间的感情基调是否都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请分别说出这三句话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悲从中来。第二句:浓溢强烈。第三句:无奈地接受,趋于平缓。并用抛物线描绘。

(7) ①与其他自然段相比较本段相比,本段依然是写母爱,但不同的是本段更加注重细节描写,用一定的时间快速浏览本段,并找出感动你的一个细节惊,说明为什么它感动自己。②选择一个曾经或者现在还一直感动你的细节与大家分享。

(8) ①齐读本段,提问:“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只要“我”找到人生的意义,其实做什么职业,在母亲看来并不重要,只要我活得快乐幸福就可以了。这就是母爱。②“母亲生前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大音希声,大爱无言,把爱化作点点滴滴的关怀,而不是语言。当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说百遍不如做一遍,真正影响儿女的是我们的行为,而不是言语。

(9) ①齐读本段。这么多你过去了,作者是否还来地坛吗?为什么他还要来,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来说明。--“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依然常来地坛,应为这里有母亲走过的脚印,有我和母亲的故事,走进地坛宛如又走进了母亲的怀抱。地坛此时已经成为了作者的母亲的化身。所以,作者再也离不开地坛。②提问:作者在本段使用了一种什么写作技巧?--拉开时空的距离--让读者迅速的进入故事的情境,引人入胜。从现实生活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应该如此的,当一件事情过去了几年之后,我们再去回想反思它,这时候更加的平和理智,当我们把它写进作品的时候,笔触是平静的,但情感却是浓溢的。

总结板书:

一、全文脉络

第一章:地坛启示“我”对人生的思考--生、死、活着--人生知己、命运导师;精神家园,心灵港湾。

我的悔

第二章:我与母亲在地坛发生的故事地坛成为“我”的母亲

母亲的爱

二、知识点总结

(1) 修辞手法:

① 拟人: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② 对比: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③ 设问:提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④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2) 表达技巧:

① 象征:形象生动

(3) 修辞方式与表达技巧的区别:

表达技巧--宏观--整体或部分的表达效果

修辞方式--微观--句子的表达效果界限不是绝对的。

(4) 写作技巧

①拉开时空的距离--引人入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文章的第二部分。

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导入: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母亲形象。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呢?母亲的什么品质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部分。

请同学接力朗读第二部分。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从母亲面对难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阅读2、3、8段。“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板书:送--理解、忧--坚忍、找--关爱)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理解儿子,关心儿子,意志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可回答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等)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4、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教师小结: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6、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7、你是否能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小结:

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文最后的这句话中的“车辙”“脚印”都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第一次涅。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小结: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最后一段叙述,似与前面不相承,其实是随情感的起伏而安排,读来不仅没有杂乱之感,反而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总结话题--《母爱--至醇的真情》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

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拓展延伸:(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我开始认识到”“我了解到”“我感受到了”等句型来表达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就此布置作业,写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荒芜冷落双腿残疾,失魂落魄

地坛精神的家园

并不衰败生命感悟,走出轻生生命的意义

我与地坛(节选)

“我”去地坛为“我”准备母爱的见证

母亲坚忍的意志

“我”在地坛悄悄找“我”毫不张扬的爱

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我与地坛》记叙了作者在经历第一次打击时对生与死的思考:“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想出的结果是:“死是一件不必争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可以在他的《一封家书》中读到最直接的阐释:“只是为了引出一个美丽的过程,人才设置一个美丽的目的,或理想。理想原就为是为了实现.而只是为了引出过程罢了。”具体到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中,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他要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们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中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中来”。

的年底,在病得厉害时,他写了一首诗歌,其中一段是: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中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他在2月25日写给李健呜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锻炼之地,便有了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经这里!……我们途经这里,那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比如说极乐世界。”

有人会这样认为:“生死同一”以及“原罪”的概念染上了宿命的色彩。但是淡漠“死”,并不等于淡漠“生”。史铁生强调追求过程的美丽,强调投入过程的姿态,是“满怀激情”“生龙活虎,不屈不挠”的,这就超越了“宿命”的无奈和沮丧。“生死同一”的感悟,没有“或重于泰山,或于鸿毛的”豪言,也没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壮语,他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思想的斗士或精神的圣徒,而是把一个凡人灵与肉真诚的痛苦。把面对生与死艰难而执著的思考和抉择呈现给我们。正因为有了他对生命的冷静和超脱,才有了他写作中的宁静和执著的风格,他才能在《我与地坛》中触摸到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

二、关于残疾的思考

刘易斯是史铁生一往情深的崇拜者,他在《我的梦想》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想若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变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病的折磨也就得到了足够的报偿。”但是刘易斯与史铁生相见于北京的照片上,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因为在史铁生的思考中他发现了所有的人都存在残缺,或者叫做局限。即使是面对他崇拜的刘易斯,史铁生也能理性地认识到:“即使人可以跑出9秒99,也仍然意味着局限。”不仅发现局限是不可能消除的,还认识到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疾更需要人们关注。奥运会上,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曾令史铁生很伤心,但真想大白后,史铁生在《我的梦想》一文中写道:“后来得知,约翰逊跑出了9秒79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由此可见,如果要深入理解《我与地坛》的爱心,就不仅要强调关心肢体残疾者,更要呼吁关心心灵残缺者,包括用爱的追求健全自己的心灵。

史铁生说:“你尽了浑身力气仅仅表达了它的很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心里永远存在一些巨大的迷惑,简直是说不通也说不清楚的。”笔者拿起笔想表达自己对《我对地坛》的解读,其感觉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但我仍然企图勾勒出史铁生心灵思索的轨迹。因为只有这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才有可能不流于肤浅。作为一名读者,我热爱史铁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让我的学生们能贴近他的心灵。

上一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