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长城作文范文

2024-07-16

爬上长城作文范文(精选12篇)

爬上长城作文 第1篇

爬上长城当好汉小学生作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月光笼罩下的长城苍茫而神秘。扶着古老的城墙漫游,登上写满沧桑的烽火台,坐在冰凉的`石头上一览众山小……我不止一次想象着登临长城的那一刻。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当我站在蜿蜒雄伟的长城脚下,才发觉现实与想象大相径庭。想悠闲游玩是不可能了,看啊!45厘米高的台阶,渐次铺上燕山,像崇山峻岭的脊梁骨,坡度,少说也有八十来度,抬眼上望,视线随着最高一级石梯消失。如果将手垂下,即可成为类人猿,够得着上面的台阶了。我胸怀壮志,一咬牙,跟着弓腰的人流一步一步向上挨。每上一步,我的恐惧就多一分。向下一看,头重脚轻仿佛即将坠入深渊,脑海里一副画面挥之不去:掉下去摔死,脑浆四溢,血肉模糊……思想被这些驱不走的想法缠住。定定神,闷头继续向前走,瞧着后面黑压压的人群,我知道无路可退。烽火台的顶已经看见,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我的体力已消耗殆尽,腿脚不听使唤,艰难地抬起,机械挪动。身体大部分力量集中于右手,紧紧地抓住救命稻草—栏杆……唉唉唉,何处是归宿?

天公作美,一直阴着,但我背上脸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汗珠。好在终于到了第一座烽火台,可以休息一下,重温童年旧梦。烽火台完全是一座迷宫,从小门进去,走廊上方横梁层层叠叠,到处是门洞!随便挑一个进入,又是一堆门洞!又是一条走廊!每条走廊拐弯,无数门洞让人目不暇接。炮台像别致的窗,古时的大炮就架在上面,士兵躲在这里作战,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站在垛口极目远眺:山脊上的长城盘亘起伏,崎岖不易行,一段一段用烽火台连接着伸向远方,烽火台星罗棋布,迷失在薄雾中……俯身下探,山谷深不见底,真不敢相信自己已爬了这么高!

上山容易下山难,直面八十多度的台阶一阵眩晕,加上腿脚发麻打颤,我们只好学螃蟹步倒退下来。无论如何,今天圆了好汉梦!

爬上长城作文 第2篇

自从我同学王曦能爬上那堵墙后,我就既妒嫉,又羡慕。以前那些比我大一点的孩子爬上去,我从不觉得有什么羡慕的,总认为他们手脚麻利,爬上去是理所当然的,但王曦却不一样了,他和我年龄相当,而且骨架子大,还有点胖,爬上去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为了能和王曦一决高低,我早早地来到我们楼后的那堵墙下。我的天呢,这墙实在是高不可攀,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又湿又滑,我从来没有爬过墙,上过树,不由得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正想离开。这时,王曦来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故作轻松。

我们找来了好朋友孟永浩当裁判,只听他说:“宋宁与王曦对战,到底谁会赢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比赛正式开始。下面有请王曦选手先爬!”

王曦开始爬了,只见他的脚踩着墙上凸起的半块砖,轻轻一跃,便上去了,并且轻松地在墙上走了几步,再一看时间,哇!My god,十五秒,看到这样的成绩,我不禁垂头丧气。

接下来该我了,我一只脚踩着砖,试着跨到上面,一次,二次,三次……等我满头大汗攀上墙时竟然用了五分多钟,我输得真惨啊!我也想像他一样故作轻松地走几步,可是看着地面我吓得浑身直冒冷汗,狼狈地蹲在那里。

为了爬墙能像他一样灵巧,我用几块糖果作为学费,拜王曦为师。他先教我怎样爬墙,然后又教我怎样站在墙上,怎样在墙上走。我站在墙上向下一看,妈呀!如果在墙上走,掉下去会摔得粉身碎骨。但在他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学会了在墙上走。带着裤子上磨出的大洞我美滋滋地回家了。

爬上窗台的绿色 第3篇

1.“唯一心愿”是指“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概括起来说就是:“(绿色)用自己积极蓬勃的生命,让人心情爽快。”第(2)小题答案就是前半句的“(绿色)爬上窗台。”

2.(1)示例:山岭巍峨起伏,显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草原纵横千里,袒露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人类拦江筑坝,展现的是自己豪迈的气魄。(2)以此说明自然不是冷漠无情的。或说明“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

3.反衬(衬托)了(来自黄瓜和莓豆的)绿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4.(1)①积极蓬勃(的生命力)②坚强向上(的意志)③奉献(爱)④执着追求(向往自由、追逐光明)⑤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2)示例:“绿色营销”中的“绿色”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不择手段的行为;“绿色盐城”中的“绿色”指的是打造生态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让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绿色食品”中的“绿色”指不受污染、体现自然本性。

5.D

爬上豆蔓看自己 第4篇

爬上豆蔓看自己

品味着《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体会着书中洋溢着理性和感性色彩的教育故事,可能是对于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新鲜的缘故吧,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像风儿吹起时的一阵阵轻轻抚慰,云儿散去时的明亮初始。因为它的朴实言语;因为它的贴近生活;因为它的真情实感,让人产生很想坚持读下去的欲望。

品读着书中承载着一位普通幼儿教师的美好想法,记录着一位普通一线幼儿教师和孩子、家长及同事之间发生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记录了这位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点点滴滴。不时地透露着生活中浓浓的真情实感,给人一种深有体会的感觉。从不断的思索中洋溢着这位教师对孩子们细腻的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挚爱。看着一篇篇的日记,虽说不上是心灵上的震撼,但对自身来说的确是一种意志的磨练,坚持着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前行,把原本琐碎的幼儿一日生活,变成了是一种人格的陶冶。在不断的描述中整理思绪,整理得纯白明净,就像在听一首清澈明净的纯音乐曲子,不惨和杂质的坦露着内心的心情。在细细浏览一篇篇文章的同时,慢慢地也在转变自己的一些想法,原来身边平平淡淡的一日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在观察中每天都会发现有一个个小插曲。书中一句句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着让人学习的方方面面,如何去面对不同事情的发生,如何采取相应的行为措施去合理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品读这位教师的日记,再想想自己在实际生活教学当中,观察的太少,可以说还不怎么会深入地去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在反思、观察的程度上还达不到这位幼儿教师的细心斟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自己不断尝试着去思索,在成长历程中旁观自己;在回忆一日生活当中,反思自己;观察自己和孩子们之间的表现是否呼应。比如:在教学中的随机应变、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育是种处处充满智慧的生活,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自己也应该去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朝着“为人师表”这个目标去努力!

爬上豆蔓看自己8 第5篇

朋友,如果您选择舒坦、安逸的生活,也许您将在平地上走一辈子,但是如果您能稍稍向上爬,哪怕只往上挪了半步,您也已经站在平地的高处了。那么,您是否尝试过,爬上豆蔓,拨开云朵从高处审视自己,听听自己的声音呢?

“作为一个老师,爱孩子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给每个孩子公平和公正。只有了解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懂得宽容和等待。”这就是《爬上豆蔓看自己》作者的真实写照。这本书从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我的日常教育生活、我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我在教学中的感悟、我和家长的爱心联系、我的读书和生活随感六部分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点点滴滴,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与体会。其中虽有彷徨、迷茫甚至抱怨,但这些情绪最终被无私细腻的爱所取代。

教育是什么?书中说:教育不是一个偶尔的灵感顿生而成的论文,教育是一种行为日复一日的坚持。“坚持”,多么普通的词语,多么难以企及的高度。有哲人这样说:人最珍贵也最能实现的品质是坚持,在坚持中,平凡到伟大不到半步之遥。我合上书本,让思绪停顿,让心灵安静,我在宁静中看到一个依然迷惘的自己,有个声音在问:你在坚持你的教育事业吗?

几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我怀着满腔热情,带着对心中的“梦想教育”的无限向往,主动申请到九寨沟支教。踏上那神奇的土地,我不禁为那里的青山绿水迷倒,真不愧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呀!天

真无邪的孩子点燃了我那年轻的心,淳朴真诚的家长唤起了我奉献青春的热情。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逐渐成为不变的规律之后,年轻的我已经无法让自己火热的心安顿下来。那种与群山相看两不厌的诗意逐渐远去,而日益渐浓的乡愁慢慢溢满自己心田。我感觉自己就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受了上帝的惩罚,日复一日地推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山,而那石头每天都会滚下来。九寨沟在我眼中不再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而成了我心中的悲惨世界。

迷茫的我,偶然翻开了《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走入高美霞的教育日记。“让我们心中的那个我慢慢地爬上豆蔓,一直爬上豆蔓伸到云端上面,再拨开云朵看看下面生活的自己„„”在书中,我看到了高美霞,看到做为一个自然人日复一日的对教育的坚持;看到了作者坐在阳光里给野菊花剪枝,一朵朵金灿灿的花朵从手头飘落,阵阵幽香从手指间不经意飘过,生活原本就这样悠悠悄悄的滑过。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犹如淡淡的野菊花,有着不经意的惊喜;看到了因为爱而幸福的与家长的爱心联系;看到了采了一把清新欲滴的狗尾巴草,看着被狗尾巴草包围的草坪,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读书和生活随感。发现琐碎的教育的每一天都可以精彩,不动声色的精彩,书中的随笔更是篇篇精彩。无论是关于理论的《理论的用处在哪里》,还是讲述与孩子一起画画的《发现孩子画中的美》,和个别家长沟通的《忧虑》、六一演出排练《感受的不同》、《登上舞台的日子》,孩子搭积木时教师看似不经意地观察,教学活动后的思考都《乐在其中》。作者用教育敏感捕捉与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老师不同于妈妈》、《读

孩子的心》《孩子心,天上星》让内向的孩子来审视你、了解你,不输给任性的孩子„„《新进的两个孩子》一种幼儿教师所特有感受童真的幸福浮在人眼前。

相比之下,我自叹不如。工作的每一天我努力做到了勤恳。但在生活上却平平淡淡,更多地为了工作而工作;近乎索然无味。读了《爬上豆蔓看自己》,看到作者诗样生活的工作态度,才发觉我们工作原来也可以这么的有成就感,这么的有意思,而不是单纯的日复一日、枯燥无味。仔细想来,作者的工作状态似成相识,原来的我们平时也经历这样工作的,只是我不是一个有心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迷茫和困惑。我环顾身边,发现也有这样一个用爱和坚持践行的老师,记得那天是星期五,雨下得特别大,孩子们在教室里坐等天晴,但天似乎有意与人作对,雨就是下个不停。孩子们于是决定冒雨回家,左老师显然是不放心的,决定护送孩子回家,我也跟着去了。漫长泥泞的山路上留下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噼里啪啦,又湿又冷,我真后悔跟着出来。我心里想:孩子的家长都不管他们,我们也只要尽到教书的责任就行了,何必要冒那么大的雨送他们回家呢,还不如回寝室享受难得的安逸?左老师在我陌生的道上熟练的前行。走在我前面的左老师不知为什么滑了下去,我连忙去拉可没有拉住,眼睁睁地看往山下滚。幸好有个弯道挡住了她,我们所有人都吓哭了。左老师满身是伤但仍笑笑,“没事,刚才脚没有踩稳,你们可要加倍小心啊!”雨很大,天很冷,左老师很淡定,不知道她在这条路上摔了多少回„„孩子们终于安全到家了。孩子们和家长都

不擅长语言的表达,但我们还是从他们的眼神中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感激之情,我突然明白了,这不就是书中提到的坚持?这不就是平凡中的精彩?这不就是我要的答案吗?

回望在脑海中渐行渐远的左老师,再看看手中的书,我突然意识到,记忆中的左老师不就是那个不断爬上豆蔓,不断审视自己的好老师吗?而我,我曾经想爬上豆蔓吗?我在往上爬吗?我爬到哪里了呢?我能爬上那豆蔓的顶端吗?„„

已经在幼教岗位上工作了多年的我,不再是当年那个容易热血沸腾的青年,现在的我更善于反思自己,更习惯于用理智牵引热情,使热情更持久、更永恒。每次一个活动结束后,总有很多感触,有的是关于活动中的回应策略方面,有的是关于教学设计方面,有的是教学活动准备方面,随着每次的积累,也越来越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怎样的效果,就如书中作者所说的:“老师丰实的体验,富足的见识,常常不经意地在教育活动中自然迸发和流露,为活动增添精彩。活动中有了机智发挥,活动之后的自己常常很开心,很充实。”翻开《爬上豆蔓看自己》,它的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细微,那么朴素。翻开我的教师生活,它的每一个片段也是如此细微,如此朴素。是啊,幼教工作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它甚至可以说是异常繁琐的,但生命敢于在这些枯燥、无味中寻找乐趣和意义,这难道不是是生命的伟大、教育的崇高吗?

还是很喜欢书中那句话:“教育不是一个偶尔的灵感顿生而成的论文,教育是一种行为日复一日的坚持。”正因为高老师对理想教育的坚持、对平淡生活的坚持、对睿智教育的坚持、对与孩子沟通的坚持、对爱的教育的坚持、坚持不断的反思,坚持不断的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所以她收获了孩子的爱,收获了教育的思考,收获了思考形成的智慧。

别爬上餐桌寓言故事 第6篇

今天,鳄鱼妈妈给小鳄鱼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小鳄鱼别提有多高兴了,一屁股坐在餐椅上,拿起筷子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可是吃着吃着,小鳄鱼发现自己的胳膊很短,只能够到离自己近的几盘菜。而远处的几盘菜,自己根本够不到,眼巴巴地看着它们留着流水,飘来香味,小鳄鱼沮丧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要吃到它们。于是,它趁妈妈去厨房的空档,站在餐椅上,伸长手臂去够。可是,更让它沮丧的.是,即便这样,它还是够不到。小鳄鱼朝厨房一看,嘿,妈妈还没来,我趁机爬上桌子,它想:下我就能够到盘子里的菜了。

就在这时,妈妈转身从厨房走来,看到小鳄鱼那副模样,妈妈连忙摆手:“孩子,不能这样,多不文明。”吃得正香的小鳄鱼被妈妈的话惊了一跳,一个不小心,把桌子打翻了。顿时,桌上的饭菜全部撒了一地,盘子也扣在了小鳄鱼的头上。那场面,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妈妈气得直跺脚:“孩子,你让妈妈说你什么好呢?”

读《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 第7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1

20xx年下学期末,幼儿园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每位老师派发了两本专业书籍,其中一本《爬上豆蔓看自己》的书,光看书名就有让我想快点翻阅它的冲动,拿到书后我了解了一下书的作者和前言,从而知道《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是一位叫高美霞的一线幼儿教师写的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我不是曾经也尝试过写教育日记吗?将自己工作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吗?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出一本书吗?为何我却没能坚持下来呢?而高美霞却做到了呢?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仔细地阅读了这本书。阅读之中,我不时的与她产生共鸣;阅读之后,我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感觉自己受到了一次教育的洗礼,思维更加活跃,有了要向她学习也写一本教育日记的决心。

《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共分六大部分,分别是: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淡淡的野菊花——我的日常教育生活;眼神中的意味——我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活动中的机智——我在教学中的感悟;因为爱而幸福——我和家长的爱心联系;生命的感怀——我的读书和生活随感。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工作、生活、理想、情感、学习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高老师是个善于观察、感悟、记录和思考的人。没有对生活敏感而细腻的感受,是捕捉不到这么多灵感的火花的,而能把这么多火花擦亮,发出灿烂的光芒,更需要耐心和坚持。

书中高老师谈到的每一个部分,我都有同感,都能与她产生共鸣,都能激起我对教育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将让我深受启发。

共鸣一: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许多教育的理念已经传承了多少年,但是有人仍然没有参透它的内涵,仍然没有将这种理念内化成一日复一日的行为。许多人在工作中能参悟很多的教育理念,但理念与行为之间又有很多脱节,行为更是难以形成习惯,人们常常满足于一刹那的顿悟,却不知道教育的顿悟价值在于日复一日的运用。”这是高老师在书的第一部分所谈到的,理论、道理我们都懂,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和理念背道而驰,或者是”明知故犯“,难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个正确的教育行为。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孩子的进餐,如厕,饮水等常规,每天都要说:“要保持桌面,地面,衣服干净”,“要排队如厕”,有时我在想每天都大声大气地说,孩子会不会觉得太唠叨,老师的嗓音变噪音啊。又比如我教孩子儿歌,先是示范,再引导又是提示,再请孩子跟老师一起念时,只有很少的孩子会跟着念下来……当时对自己的教育效果感到怀疑,是不是泛读的次数太少,是不是儿歌的内容他们没兴趣?后来才知道,孩子哪能这么快就接受,在平时要不断地重复,复习……只能说老师的教育的确要日复一日地坚持。

共鸣二:做个静静的旁观者。

不管对待什么样子的孩子都需要老师一颗细腻的心,细腻到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个细节,细腻到利用每一个细节化成有效的教育资源。

在日常活动中,我是很乐意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的,然而你会发现孩子们乐在其中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老师的参与,特别是一些新来的孩子和性格内向的孩子。区域活动中,乐乐正在用橡皮泥捏脸谱同时还哼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我走过去问:“乐乐,你唱的什么歌呀?他抬起头看了看我,好像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一样不做声了,低头做起他的脸谱,偶尔还是会抬起头看看我,但再也听不到他好听的歌声了。我开始后悔,我不该打断他的,我应该保持沉默,有应该让那个好听的声音留在我的耳边,我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向小朋友们提起这个伟大的创作发现,让乐乐了惊讶于我的发现,感动于我的发现,让孩子们重现看待身边的朋友,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也能创作歌曲。有时候我们做个静静的旁观者细细的观察和体会孩子,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惊喜。

共鸣三:活动中的机智。

书中第四部分,谈到的是高老师在教学中的感悟,我将之成为教学中的反思。看完这一部分,我有些自愧不如,因为几年的教学并没让我有所成就,除了每学期的一些特定领域教学比赛时,有勾起我思维火花外,平时的教学花费的功夫不是很多,活动中教育机智的发挥也不常见。

高老师在笔记中提到的“谁大谁小”“比比高矮”活动的内容更加接近幼儿生活了,但又产生一种困惑:孩子似乎也会积极发言,但总感觉这样的活动缺少了一种使活动有生命力的东西。在活动中请小朋友说出谁是大的,谁是小的,谁是最高的,谁是最矮的,大家都来排一排,有不同的排法,就像在排练一场戏,因为谁都知道孩子们一定都能回答的,活动前也能预见孩子应该能正确操作。似乎数学活动完成成了对幼儿生活中已有经验的一种总结或者说是一种展现、一种验证,而并不能说是一种提升。活动中总感觉到孩子和老师都没有一种探索的劲头,淡淡的、浅浅的就这么结束了。数学应该是一种探究活动,应该充满着好奇、疑问。而有些东西只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就行了,再搬到课堂里的时候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和意义。数学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思维的活动,是否有助于开启和拓展孩子的智慧和思维?是否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这是教师进行数学活动前应思考的东西。思维是依赖一定的知识来培养的,没有适当难度的知识是不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的,活动的内容要能激发孩子思考的热情,燃起孩子眼中专注的火花,能引发孩子思考更深的问题。

高老师思考的问题或许是我们老师都已经发现并思考过的问题,但我们却没有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应该反思啊!

共鸣四:“爱心家园”促共育

作为一班长,除了管理好班级的大小事务意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每学期的开始初、学期末都会召开家长会,而家长会就是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好时机。xxxx年下学期结束时,我也准备了家长会,尽管因为一场大雪的到来更改了计划,但家长会的内容、方式我将会继续引用。那是我阅读了《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之后得到的最好启发书中第五部份写的就是高老师与家长的爱心联系,其中的《爱心家园》将是值得大家借鉴的,我们可以每周拟定一个主题,可以是家长需要解决的困惑,也可以是一次教学案列,更可以是一次育儿心得的交流。以板报、问卷调查、书信的方式增进家园共育,引起家长的彻底思考,促进家长和我们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读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它能让我们保持平淡的心境,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爬上豆蔓看自己》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值得我们大家熟读,感谢幼儿园为我们老师提供阅读的机会。

读《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2

为了充实自己,于是就到书店逛逛,在书店中发现了有这么一本书《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是高xx老师自己工作时写的教育日记,这本书有六大部分: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淡淡的野菊花——我的日常教育生活;眼神中的意味——我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活动中的机智——我在教学中的感悟;因为爱而幸福——我和家长的爱心联系;生命的感怀——我的读书和生活随感。

看着高xx老师的教育日记,眼前浮现的是我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酸甜苦辣尽享其中,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默默地佩服所有的幼儿教师。让我对教学也有了一些感悟:

一、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高老师告诉我们:“许多教育的理念已经传承了多少年,但是有人仍然没有参透它的内涵,仍然没有将这种理念内化成——日复一日的行为。许多人在工作中能参悟很多的教育理念,但理念与行为之间又有很多脱节,行为更是难以形成习惯,人们常常满足于一刹那的顿悟,却不知道教育的顿悟价值在于日复一日的运用。”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只是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个正确的教育行为。如:每次和孩子们学唱歌曲的时候我都先让孩子们听一遍音乐,感受一下音乐,再慢慢地引导,请孩子跟老师一起学唱,当时只有很少的孩子会学的来,当时对自己的教育效果感到怀疑,是不是学唱的次数太少,是不是活动的内容他们没兴趣?后来才知道,孩子哪能这么快就接受,在平时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复习,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又如孩子的一日常规,吃饭,上厕所,不是一下子孩子们就会的,也是要日复一日地学习,进步。只能说教育是一种行为日复一日的坚持,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有反思的习惯。

有人说:“反思是个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的过程。”高老师在书中第四部分,谈到的是在教学中的反思和感悟。看完这一部分,我有些自愧不如,因为任教了这么多年,除了每学期的教师公开课和外出观摩时,有反思,平时的教学的活动没有反思的习惯。高老师在笔记中提到的“爱唱歌的小麻雀”活动,她告诉我们要上好一节课,我们教师应该选择更加接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创造幼儿一个体验情感的氛围和环境。要真正以孩子为本,不要着急让孩子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高老师经过听一节课可以思考很多的问题并把适合自己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该有像高老师这样的思考和反思的习惯。

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有学习的精神。

看了高老师在书中第六部分“生病的感怀——我的读书和生活随感”中,提到的《放牛班的春天》和《与幼儿教师对话》,我觉得高老师是一个爱学习的教师,可见高老师的阅读面很广,对其书能用心的研读,用心的感悟,而且可以把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教育中,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该多学习,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其他老师和家长学,多看书,多反思,多动笔。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书笔记 第8篇

同是幼教工作者,写的都是我们最熟悉的,每看一篇,生活中的.某一片段就会跳出来。如有一篇随笔是《爱唱歌的小麻雀》,讲了她上午因为一直在纠正孩子的常规,结果该上的课都没有上,下午又受老师之邀去听课。回到教室以后正好课程安排是讲故事活动就给孩子讲述《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是临时决定的,没有任何的教具,但是她调整了教学方法,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故事,再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故事,最后以小麻雀的口吻把早晨没有唱的歌唱给小鹿宝宝听,其实就是唱给孩子们听,后来孩子们也跟着唱起来,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这也让我想起公开课,她的做法可能就是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做法可能比她更好,但是我们因为公开课结束就过去了,时间长了可能就忘记了,但是这位老师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感悟,再次打开的时候也是一种经验的借鉴。其实好多的东西我们都在做,但是我们都没有及时留下足迹,没有像幼儿园开展过的很多活动写下一点反思,一些报道,日后翻开的时候看看原来我们做过那么多,做得那么好。读完此书,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和老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反思是个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的过程。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脾气暴躁,对孩子缺少耐心,如果能经常反思,就会逐渐增强自我监督的力量,进而逐渐控制自己的脾气,处理问题时更趋平和与理智。

第二,有反思的职业习惯。

本书是一个教师不断反思的文本。对幼儿教师而言,人人都在实践,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在反思。这些日记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反思精神,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意味着对自己有一种审视和批判的精神。

第三,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真正的关注。

家长应该爱“真实”的孩子,而不是仅仅爱大人理想的或期待的孩子。经常听家长对孩子这样说:“你再哭/闹/撒谎/不好好吃饭……妈妈(或爸爸)就不喜欢你了!”家长的本意是要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却领会成:爸爸妈妈根本不爱我,除非我不犯一点点错误,否则他们就会骂我、讨厌我,甚至不要我了。

爬上富士山才能来面试 第9篇

日本的一家公司日前别出心裁的打出广告,要求应聘者只有爬上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顶,才会获得面试资格,招聘公司说严酷的环境中接受面试的人是对事业充满热情的人。

编者:现在正是日本职业学校、短期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段。比起日本这家公司,我们的某些公司刁难毕业生的办法看来还比较“温和”。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 第10篇

桃幼秦霞

当拿到《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后,我把序、代自序、目录先看了一遍,心中不由佩服作者对教育的有心。这些教育生活日记把作者对孩子充满爱,充满关怀,对孩子给予宽容,给予理解,给予展现自我的机会的这种新的儿童观引领的职业态度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幼儿园的教育生活是烦琐的,每天的工作都在认真实在的开展着,可是一说要思考、反思日常工作中的教育,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思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我又显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该说些什么。这次有幸来爬上这棵由一线教师栽种的豆蔓,我希望能在学习中收获到豆子!

于是,每天临睡前,我就开始读起了《爬上豆蔓看自己》,书中的一篇篇教育日记反映的是教师与孩子的生活,是对幼儿园日常生活的叙述,也是教师生活感悟的叙述。在日记里,描述的一个个鲜活的教育和生活场景似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文中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活力,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和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我羡慕瑞拉老师那高水平的文笔,文笔中透着平实和优美,把一件件在别人眼里十分平常的生活或教育事件描述得非常有情趣,让人感受到我们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是那么的富有诗意与情趣。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说说自己的对此书的感受:

其一:书名给我的感受很深

一看书名就已经很吸引人,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看了自序才知道,原来是杰克种的那个仙豆已经长到了云端上面,让我们心中的那个我慢慢地爬上豆蔓,一直爬到豆蔓伸到云端的上面,再拨看云朵看看下面生活的自己,下面正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自己。是啊,我们现在一直提倡要反思,但是怎样反思自己呢?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反思的时候也要爬上豆蔓看自己!

其二: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真的是非常烦琐的,能每天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就不错了!很欣赏作者能有美好的职业理想,去享受职业,而不是忍受职业;去迎接职业生活的挑战,而不是回避职业生活中的困难。

其实我们也和她一样:一样在教书、一样教幼儿数或多或少的班级,一样处理幼儿每天发生的事,每天一样有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发生,经常有教育机智时教育热情的突然膨胀……,但不一样的是,辛黛瑞拉把每天的教学心得和情感都写出来,一天如此两天如此,天天如此,坚持不懈,这些是我所佩服的。我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没有写教学日记的习惯,只是用教育理论笔记随时记下自己的反思或者是平时学到的一些理论,没有养成好习惯,现在想想,真得有很多缺憾!我要学瑞拉,学习她的学习热情,学习她对教育实践有高度的敏感性,学习她勇于对自身的教育行为的进行分析,学习她用心研读各种教育专著用心感悟。这种学习精神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值得称赞的是瑞拉将学习与实践以及个人生活结合起

来,在实践与生活中学习,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努力用先进的理念引领自己。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书笔记摘抄 第11篇

“作为一个老师,爱孩子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给每个孩子公平和公正。只有了解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懂得宽容和等待。”这就是《爬上豆蔓看自己》作者的真实写照。这本书从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我的日常教育生活、我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我在教学中的感悟、我和家长的爱心联系、我的读书和生活随感六部分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点点滴滴,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与体会。其中虽有彷徨、迷茫甚至抱怨,但这些情绪最终被无私细腻的爱所取代。

教育是什么?书中说:教育不是一个偶尔的灵感顿生而成的论文,教育是一种行为日复一日的坚持。“坚持”,多么普通的词语,多么难以企及的高度。有哲人这样说:人最珍贵也最能实现的品质是坚持,在坚持中,平凡到伟大不到半步之遥。我合上书本,让思绪停顿,让心灵安静,我在宁静中看到一个依然迷惘的自己,有个声音在问:你在坚持你的教育事业吗?

几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我怀着满腔热情,带着对心中的“梦想教育”的无限向往,主动申请到九寨沟支教。踏上那神奇的土地,我不禁为那里的青山绿水迷倒,真不愧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呀!天真无邪的孩子点燃了我那年轻的心,淳朴真诚的家长唤起了我奉献青春的热情。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逐渐成为不变的规律之后,年轻的我已经无法让自己火热的心安顿下来。那种与群山相看两不厌的诗意逐渐远去,而日益渐浓的乡愁慢慢溢满自己心田。我感觉自己就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受了上帝的惩罚,日复一日地推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山,而那石头每天都会滚下来。九寨沟在我眼中不再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而成了我心中的悲惨世界。

迷茫的我,偶然翻开了《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走入高美霞的教育日记。“让我们心中的那个我慢慢地爬上豆蔓,一直爬上豆蔓伸到云端上面,再拨开云朵看看下面生活的自己……”在书中,我看到了高美霞,看到做为一个自然人日复一日的对教育的坚持;看到了作者坐在阳光里给野菊花剪枝,一朵朵金灿灿的花朵从手头飘落,阵阵幽香从手指间不经意飘过,生活原本就这样悠悠悄悄的滑过。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犹如淡淡的野菊花,有着不经意的惊喜;看到了因为爱而幸福的与家长的爱心联系;看到了采了一把清新欲滴的狗尾巴草,看着被狗尾巴草包围的草坪,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读书和生活随感。发现琐碎的教育的每一天都可以精彩,不动声色的精彩,书中的随笔更是篇篇精彩。无论是关于理论的《理论的用处在哪里》,还是讲述与孩子一起画画的《发现孩子画中的美》,和个别家长沟通的《忧虑》、六一演出排练《感受的不同》、《登上舞台的日子》,孩子搭积木时教师看似不经意地观察,教学活动后的思考都《乐在其中》。作者用教育敏感捕捉与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老师不同于妈妈》、《读孩子的心》《孩子心,天上星》让内向的孩子来审视你、了解你,不输给任性的孩子……《新进的两个孩子》一种幼儿教师所特有感受童真的幸福浮在人眼前。

相比之下,我自叹不如。工作的每一天我努力做到了勤恳。但在生活上却平平淡淡,更多地为了工作而工作;近乎索然无味。读了《爬上豆蔓看自己》,看到作者诗样生活的工作态度,才发觉我们工作原来也可以这么的有成就感,这么的有意思,而不是单纯的日复一日、枯燥无味。仔细想来,作者的工作状态似成相识,原来的我们平时也经历这样工作的,只是我不是一个有心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迷茫和困惑。我环顾身边,发现也有这样一个用爱和坚持践行的老师,记得那天是星期五,雨下得特别大,孩子们在教室里坐等天晴,但天似乎有意与人作对,雨就是下个不停。孩子们于是决定冒雨回家,左老师显然是不放心的,决定护送孩子回家,我也跟着去了。漫长泥泞的山路上留下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噼里啪啦,又湿又冷,我真后悔跟着出来。我心里想:孩子的家长都不管他们,我们也只要尽到教书的责任就行了,何必要冒那么大的雨送他们回家呢,还不如回寝室享受难得的安逸?左老师在我陌生的道上熟练的前行。走在我前面的左老师不知为什么滑了下去,我连忙去拉可没有拉住,眼睁睁地看往山下滚。幸好有个弯道挡住了她,我们所有人都吓哭了。左老师满身是伤但仍笑笑,“没事,刚才脚没有踩稳,你们可要加倍小心啊!”雨很大,天很冷,左老师很淡定,不知道她在这条路上摔了多少回……孩子们终于安全到家了。孩子们和家长都不擅长语言的表达,但我们还是从他们的眼神中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感激之情,我突然明白了,这不就是书中提到的坚持?这不就是平凡中的精彩?这不就是我要的答案吗?

回望在脑海中渐行渐远的左老师,再看看手中的书,我突然意识到,记忆中的左老师不就是那个不断爬上豆蔓,不断审视自己的好老师吗?而我,我曾经想爬上豆蔓吗?我在往上爬吗?我爬到哪里了呢?我能爬上那豆蔓的顶端吗?……

已经在幼教岗位上工作了多年的我,不再是当年那个容易热血沸腾的青年,现在的我更善于反思自己,更习惯于用理智牵引热情,使热情更持久、更永恒。每次一个活动结束后,总有很多感触,有的是关于活动中的回应策略方面,有的是关于教学设计方面,有的是教学活动准备方面,随着每次的积累,也越来越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怎样的效果,就如书中作者所说的:“老师丰实的体验,富足的见识,常常不经意地在教育活动中自然迸发和流露,为活动增添精彩。活动中有了机智发挥,活动之后的自己常常很开心,很充实。”

翻开《爬上豆蔓看自己》,它的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细微,那么朴素。翻开我的教师生活,它的每一个片段也是如此细微,如此朴素。是啊,幼教工作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它甚至可以说是异常繁琐的,但生命敢于在这些枯燥、无味中寻找乐趣和意义,这难道不是是生命的伟大、教育的崇高吗?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 第12篇

因为是一线,所以作者也和我们一样有着苦恼与欢乐,有着困惑与不解。也和我们一样体验着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篇篇的教育日记在向我们诉说着幼儿老师的甜与苦。

教育既生活,教育既成长。生活不可能去作秀,成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有太多让我们去抓住的契机。想起前几天虫儿妈妈说的事情,因为是秋天,窗台上摆放了许多孩子们收集来的秋天的种子,没事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围在放种子的瓶子前叽叽喳喳。发现孩子们对种子的兴趣已经转变的时候,是一个早上,许多孩子围在瓶子前,在讨论大种子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大还是小种子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大……讨论热烈地进行着,还没有深入探究的时候,上课的铃声响起,接下来的事情就和平常一样,上着规定的内容,老师的心里却充满着内疚,无法让孩子的活动深入下去。教育有时候也是无奈的。

做早操的时候,听秋思说起她们班里最调皮的孩子续编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我不愿落到水里,变成一块冰;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我不原落到小螃蟹的身上,让它夹我;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我愿意落到小朋友的脸上,亲亲它。孩子们的想象是我们无法企及的。假如把这些假如编成一首长长的诗,那该是多么令人陶醉的诗啊,假如把这些诗画成一册画册,那又该是多么迷人的画面呀。也象豆蔓一样,喜欢这样一句话:教育的上品,往往不着痕迹,将自己融入教育,将教育融入自然。教育真的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于自然而然中教育,又于自然而然的教育中获得成长,获得快乐。

假如我们的老师也有不满也有抱怨,我希望我们能以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她们。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只要面对孩子时你是快乐的,那你就是个富有爱心的好老师。每次看老师们组织活动时,听着她们“宝贝”“孩子们”的称呼,心里真是感动极了,无论结果如何,这个称呼足以表达你们的爱。

与豆蔓交流教育活动,竟然也有许多共通之处。教育内容的选择,又有多少人是从孩子的角度去进行呢?豆蔓如我们一样经常和自己班内的老师交流,以达成共识。想起前一段我和老师们在办公室内的谈话,主题是怎么样的一节活动才是好的成功的活动。大家在平等的氛围中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不怕被批评。有老师说有知识点,目标准确,也有老师说看孩子活动的程度。为此专门查了资料;一节好的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而最主要的是看孩子,孩子是否感兴趣,孩子是否注意力集中,孩子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而在这些活动之中,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科学活动了,科学活动不需要老师费力地用劲维持纪律,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投入到活动之中。而这样的活动往往不被看好,因为它在观摩中看不到老师表演的成份。更多的是孩子的活动。教育活动中不是看老师做了什么,而是看孩子做了什么。丽莲。凯兹说不一定是惊天动地地进行教育改革才算是好的、成功的。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设计那些让孩子应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及养成专心学习的态度的,能培养孩子兴趣并能使其持之以恒的,可能是平淡无奇的教育活动。

很多时候,教育活动如同量体裁衣,每个教育活动都是为孩子服务的,而不是让孩子为活动服务的。比如爱美是孩子们的天性,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美,美术,音乐,服饰……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前几天,我剪了头发,离园的时候,几个小男孩子好象刚发现我变了样子,惊呼:”呀!Y老师剪了头发了。”另一个孩子立刻接着反应:“难看死了。”忍俊不禁,和老师们说起这件事情,这么小的孩子也懂得欣赏了。而在我们的活动中缺少的也恰恰是这种欣赏美的教育,没有那个老师敢大胆地去选择欣赏音乐欣赏绘画,大概是怕不出彩吧。教育仅仅是为了出彩的话,那也太可悲了。而你如果不去尝试,你在欣赏方面永远也不会出彩。没有几次失败那儿来的成功。教育不是给别人观赏的,而是为孩子成长服务的。

上一篇:以“疑”贯穿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下一篇:高校党代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