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

2024-07-06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精选6篇)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 第1篇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

【摘要】云计算在引领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本文在介绍云计算概念、概括云计算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云计算;云计算技术;图书馆;云计算技术应用

【Abstract】Cloud computing is the trend of the internet, the digital Library was affected inevitably.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cloud

computing and its technical features, discussed cloud computing ’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libraries and related issues.【Key words】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Library;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1问题的提出

在互联网普及的现代信息化社会中, 尤其是当前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Web2.0 的发展成熟, 信息数据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们对于图书馆这一传统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在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而与此同时图书馆面临着主要信息资源纸质书刊文献的价值在联机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的冲击下不断的淡化, 机器设备的更新速度也跟不上读者需求的困境。【10】尤其是云计算的产生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云计算为图书馆带来怎样的优势,又将带来怎样的问题?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云计算的挑战、促进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2云计算

2.1云计算的产生

云计算产生的契机目前,谷歌、微软、IBM、亚马逊等公司都在着手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但是以卖书著称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却是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及最早提供成熟云计算服务的公司。非IT 企业的亚马逊首先提出影响IT 行业深刻变革的云计算概念,这得从亚马逊自身的业务说起,亚马逊在设计和规划自身的IT架构时,为了应对销售峰值必需购买足够多的IT 设备,但这些设备平时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亚马逊就想借自身在网站优化上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利用富裕的设备、技术和经验去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让闲置的IT 设备“动”起来,为企业创造价值[1]。这就是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的初衷。【8】

2.2云计算的定义

Matrix 曾总结了云计算的20 个定义, 但仍远远不能涵盖已有定义。Google 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的定义为“所谓云计算, 就是要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1】

3云计算技术为高校图书馆所带来的优势

3.1“云”保证图书馆的安全。数字图书馆一般都拥有着庞大的信息,资源,目前的数字图书馆都是将这些数据集中保存在某一架设的服务器上,一旦服务器出现了故障或者被恶意攻击,就会使用户信息及图书馆资料丢失,从而给数字图书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如今有了云计算技术,可以确保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的可靠性,避免了因服务器出错而导致的资源丢失现象,同时也保证了在不理想的网络安全环境下一旦发生信息丢失后,数字图书馆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是因为在“云”中有无数的服务器,就算有一台服务器出现问题,那么其他服务器也可以将其备份的数据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转移到别的服务器中,并启动该服务

器来提供服务,同时也避免了一台服务器在网络中长时间暴露受到攻击后瘫痪的问题,从而使数字图书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间断安全服务。【4】

3.2云计算与图书馆数据存储

网络时代中,信息爆炸使得信息量呈指数型增加,而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磁盘存储系统的容量更是每年以将近80%的速度递增。如此高速增长的信息对图书馆的资源存储提出了挑战,如何更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长效保存和资源共享,成为图书馆人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的商业计算模式,云计算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功能对图书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云计算的模式之下,图书馆的海量数据可以存储在通过互联网连接的任何一台电脑或终端设备,并通过网络来高度共享。在图书馆海

量数据存储中的云计算技术是以计算服务器为核心,动态部署虚拟的硬件服务器。用户可以实现“无所不在”的访问,同时也和Web 云上的用户共享流量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对图书馆数据存储主要通过分布式存储与冗余存储来实现,将图书馆的所有数字资源都存储在“云”中,并由“云”来管理和调度这些数据。【5】

3.3降低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本。当今社会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使数字图书馆能够正常地运做下去,就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另外数据库系统和硬件的维护同样需要不小的开销。如果高校数字图书馆采用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将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云计算环境下,一般的图书馆用户只需作为终端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系统,并且此终端设备无需高的配置,无需自己安装应用系统软件,要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直接使用相应的软件系统,因此可以节约初期数字只图书馆建设中硬件设备的投1 云计算技术概述入。同时各种软件系统及各类数据库的使用都需要再费时费力的为所有计算机安装所有图书管理系统需要使用的软件。软件的升级、维护可由厂商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图书馆彻底摆脱缺少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困境。【4】

3.4有利于“泛在”图书馆的实现。“泛在”图书馆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服务的图书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这种未来的图书馆形式奠定了技术基础。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泛在”图书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9】。

4应用云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4.1云计算缺乏标准,软件成熟度不够。虽然目前IBM、Amazon、Google 及国内的瑞星等公司已开始提供“云”计算服务,IBM 公司还成立了无锡“云”计算中心。但总体而言,当前“云”计算仍缺乏统一标准,图书馆在改换“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时候可能还需要重新编写应用程序。另外,由于“云”软件对可靠性、可扩展性、服务质量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现有的“云”软件仍不够成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9】

4.2公共图书馆应用云计算应重视版权保护

在云计算模式中,各个加入云计算模式的公共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有关的协议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云计算服务商可能会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些数据,并以数据整合、数据挖掘、知识服务的名义使用户数

据利用合法化,进而谋取利益,侵犯版权,且用户使用本馆的电子资源与使用他馆的电子资源都很方便,也很可能带来版权纠纷问题。另外,云计算提供商一般将能够提供的服务列在网上,让用户自行选择需要运行的程序,而这些程序都可以设置参数,记录用户的姓名、喜好甚至过去的行为,用户的隐私信息无形之中会成为厂商的资产。如果公共图书馆利用云计算管理用户的信息,那么用户信息也会被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掌握,可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因此,公共图书馆界应针对在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资源共享中可能引发的版权纠纷问题制定

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方便用户利用各馆的信息资源。【7】

4.3资源的存放问题

云计算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前景,利用云技术,用户只需要通过本地终端就能使用图书馆的相关资源。而对于图书馆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哪些资源应该放在“云”中。从理论上讲,现有的电子资源都能放在“云”平台上,但实际上,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是“云”服务的基础,如果服务中断或失

效,将会影响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因此为了保证图书馆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提供相关的服务,显然不能将所有的数据资源都存放在“云”中,应在本地终端上保存一些重要的数据备份,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到来。因此,图书馆云计算并不是完全推翻图书馆现有的数据部署模式,而是在保留原有数据模式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将云计算作为现有数据存储模式的有效补充。而对于哪些资源能够放到“云”中,则需要图书馆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梳理、研究和论证来取得。【5】

5结束语

云计算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服务支持,为图书馆提供更全面的用户服务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当然,云计算不仅带来了机遇,更是给高校图书馆带了了挑战。尽管目前图书馆界对云计算的应用带来的利弊谁大谁小存在很多质疑,但谁也不能否认一但合理的利用云计算,将会给图书馆带来巨大的利益。相信随着图书馆界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必定有着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云计算影响下的图书馆

【篇名(英)】Cloud compu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ibrary

【作者姓名】张建平龙旭梅 刘鹏年 马明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

【刊物卷期】科技信息2010 年第31期

【中文摘要】云 计 算 在 引 领 着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趋 势,数 字 化 图 书 馆 进 程 也 不 可 避 免 的 受 到 影 响。本 文 在 介 绍 云 计 算 概 念、概 括 云 计 算 技 术 特 点 的基 础 上,探 讨 了 云 计 算 技 术 在 图 书 馆 中 的 应 用 及 相 关 问 题。

【2】.【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篇名(英)】Based on the “cloud computing”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mode

【作者姓名】李惠琴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图书馆

【刊物卷期】科技创新导报 2010NO.31

【中文摘要】云计算是继网格技术后产生的新型计算模式,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2.0时代的附属品,而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改变。本文

从云计算的概念入手,分析数字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可行性,并根据云计算的特征和构成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要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平台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式的云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3】【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篇名(英)】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of library service model research

【作者姓名】周 波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图书馆

【刊物卷期】现代情报2010 年10 月第30 卷第10 期

【中文摘要】伴随着资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图书馆服务也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元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

在面对图书馆发展新的形势下,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通过以云计算方式为手段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变

革、改进和扩展, / 云0 图书馆服务模式将最大化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更加贴近用户不同需求, 并衍生出更多新的服务项目。

【4】【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篇名(中)】云计算技术与高校数字图书馆

【篇名(英)】Cloud computing and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作者姓名】刘金娥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44;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刊物卷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文摘要】云计算作为一项迅速发展的新型信息技术目前已应用在国内外诸多领域,同样也会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介绍云

计算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云计算技术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影响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5】【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篇名(中)】云计算与图书馆关系初探

【篇名(英)】Cloud comput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brary Taiwan

【作者姓名】肖景文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刊物卷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年第20 卷第30 期

【中文摘要】:以云计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云计算与图书馆的若干关系,在基于国内现有的云服务研究成果与实践的基础上,从图书馆的角度,分析了云计算的基本理论,结合图

书馆的实际情况,探讨云计算与图书馆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云计算对图书馆的影响。

【6】【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云计算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篇名(英)】Cloud computing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library

【作者姓名】罗永禄 肖洁1 2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胶南市委党校

【刊物卷期】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0月(中旬)第09卷第29期总第226期

【中文摘要】::云计算技术已经在某些商业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不需要太长时间云计算技术就能在图书馆界得到普及和应用。

文章在概述云计算概念、归纳云计算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结合云计算技术在企业

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图书馆应用云计算技术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7】【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公共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策略研究

【篇名(英)】Public library application computing clouds strategy research

【作者姓名】高青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图书馆,山东潍坊261061)

.【刊物卷期】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

【中文摘要】: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云计算正逐步在图书馆界研究并得到应用。公共图书馆与云计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云计算时代到来之际,公共图书馆应该适应云计算潮流,正确定位,采取新举措,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提升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

【8】【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篇名(英)】Research about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Digital Resources of Library under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作者姓名】杨颖Yang Ying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

【刊物卷期】价值工程:1006-4311(2010)31-0195-03

【中文摘要】:概述云计算产生的契机、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主要障碍,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探讨

了解除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障碍的对策。

【9】【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云计算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篇名(英)】Cloud computing to the libra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作者姓名】干林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图书馆

.【刊物卷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年第20 卷第31 期

【中文摘要】::云计算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代表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式和人们 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必将在图书馆中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应用。

在介绍云计算概念、技术特点、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云计算技术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0】【数 据 库】超星数据库

【篇名(中)】云计算与图书馆建设 【篇名(英)】Cloud computing and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作者姓名】朱 勇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刊物卷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第15 期总第217 期2010 年8 月

【中文摘要】文章阐述了云计算和云存储的概念, 探讨了未来计算机云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 第2篇

摘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互联网技术发展促进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对于我国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大便利。许多高校已经初步建立起高校的信息化系统, 但是对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利用还不够充分, 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都不够完善与科学等, 给高校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对当前大数据与云计算背景之下高校的信息化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找出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例如, 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够完善、信息资源贡献程度较低等等, 并根据相关建设经验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希望高校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带来的优势, 促进整体办学能力和地位的提高, 促进高校教育朝着现代化教育方向更好地迈进。

关键词:大数据; 云计算; 高校教育; 信息化

1 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高校信息化教育现状

1.1 初步建立高校信息化系统

当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建立有高校信息化系统, 例如, 高校的一卡通系统, 通过刷卡可以实现对学生出入校园的控制, 出入自习室、图书馆等地方的监控等;网络校园系统, 在这里学生可以实现自由选课, 实现成绩的查询、网络课的观看、对教师的评价等等;教职工管理系统, 通过联网的工作方式, 学校可以统一对教师进行管理, 实现信息的高速下达。但是, 这些都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初步阶段, 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层的领域, 甚至有些院校以上几个方面还尚未实现。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的信息化系统常常出现系统错误和问题, 并且长时间不能恢复, 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1.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信息化基础设施最基础的就是计算机与校园网络, 还包括一些音响、投影仪、转换器等多媒体设备等等。我国大多数院校当前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基本都能实现这一水平。但是, 这些设备应当算作是更新换代比较快的设施, 很多院校的设备已经比较老旧了, 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技术人员维修速度还比较慢。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关系到众多的学生和教师, 因此, 不仅要建设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 还应当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化程度高的、效果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1.3 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一些方面投入使用

“云”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词, 云计算也比较火热。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与处理, 实现高校教学和管理效率的大大提高。当前, 高校应用云计算普遍是用在财务工作方面, 由于云计算难度相对较大、成本较高, 大部分高校尚未将其利用在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方面。

2 高校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

2.1 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使用使得高校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制度要求难以满足对其管理的需要, 因此, 需要相关的配套的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再加上互联网上存在很多不良行为, 需要对其进行制约, 这更加需要完善相关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建设。但是,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制度还比较薄弱。重视硬件的投入使用, 忽视“软件”的使用是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只管安装设备, 却忽视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与制度。

2.2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和教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不满的一个问题。在资源共享方面, 很多网络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了限制, 例如, 每学年只能选择几门课进行学习, 或者直接限制了学生选择课程的种类, 明明有庞大的网络课程数据库资源, 学生却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有, 很多教学资料教师将其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 学生却无法观看和下载, 这也降低了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次数。总之, 高校想要实现信息化发展, 就应当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2.3 缺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用

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撑的, 前期的设备投入, 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 还有一些资源的购买, 后期的设备维护与更换等等, 这需要高校长期的、较大的资金作为支持。但是, 有些高校就会因为耗费较大成本而不愿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发展。

2.4 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不高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对信息化设备的态度和使用情况。很多教师习惯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 对于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还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利用, 很多教师也不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 不能实现利用网络进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等, 这反映出整体上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不能够适应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3 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3.1 完善大数据与云计算利用相关的制度法规

完善的制度法规是高校大数据与云计算利用的保障。对于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引发的矛盾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根据国内外院校的发展经验, 制定完善的制度法规, 限制一些情况的发生, 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也能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

3.2 提高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程度

提高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 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与教师对信息化发展的支持。高校教育的本质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既然学生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学校可以放开对选课以及资源利用的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培养。不同的院系由于在某些方面也有共通的地方, 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等等, 全面满足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兴趣。

3.3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用

高校应当对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全面的规划, 并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对于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资金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并留出充足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避免因为资金不足带来的信息化发展受到阻碍的问题。

3.4 加大培训力度,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不高, 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自身的态度问题, 他们认为教学应当固守传统, 规规矩矩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来进行, 不需要追随潮流, “赶时尚”, 因此, 他们不愿意将信息化的设备与方式运用到教学中来。二是教师对于互联网与多媒体产品使用的能力问题, 不太会使用这些产品。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学校应当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从态度和能力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 以提升机信息化教学素养, 全面适应高校信息化发展。

4 总结

高校信息化发展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是大数据与云计算背景之下高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高校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能够对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 就能够帮助高校实现信息化改革的目的, 促进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进步。但是, 就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 由于对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认识不清, 不能有效把握, 使得高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因此, 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 高校应当深入把握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深刻含义, 深入领会它们带来的深刻改变, 完善大数据与云计算利用的相关制度法规, 提高信息化资源开放和共享的程度,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用,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等等, 促进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陶玉杰.信息时代高师院校转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与重构[J].考试周刊, .

[2]张茂.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纳税, 2017.

[3]周云霞, 栗磊, 齐平.计算机辅助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17.

[4]朱宝珠.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探析[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7.

[5]杨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

[6]陈飞, 陈丽芳, 谢振平, 王晓锋.面向云应用创新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 第3篇

1 云计算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机遇

1.1 资金管理方面

云计算提供的服务能够大大降低运行成本,解诀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还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服务方面的拓展,实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云计算把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由于所有服务都在云上运行,各类资源随时获取、按需付费,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只需花少量的费用即可亨受云计算中百万台服务器提供的高性能服务,用户的请求可在毫秒的时间内获得响应,而且不会因用户的数量过大而导致服务器的瘫痪,从而使高校图书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益;同时因为“云”中有百万台服务器,因此即使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服务器也可以快速将某台服务器中的数据完全拷贝到别的服务器上,并启动新的服务器来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务器的出错概率,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真正实现无间断的安全服务。另一方面因为所需要的软硬件及其维护都由云计算服务商提供,也就省去了高校图书馆更换添置硬件设备的费用以及软件升级维护的费用,意味着可以大大节约设备维护所需要的人力以及物力。

1.2 资源管理方面

1.2.1 资源存储方面

云计算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存储提供了无限大的存储空间,超大规模的计算机群可以容纳海量的数据,井可以随时进行动态更新和增加,不仅能满足海量信息的增长,其超强的计算能力还能实现云中资源更高速、高效地存取。在云环境中,云中心通过一定的协调调度策略,可以将数万甚至上百万的普通计算机联合来,可以容纳海量数据,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超强的计算能力。

1.2.2 资源保障和共享方面

云计算通过调用分布在各地的上百万台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将不同地域的信息资源集成在一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调用分布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其海量信息资源使用户的信息需求获得极大的满足。由于云计算技术屏蔽了信息资源的多样性格式,支持文献资源的无障碍传输,它将网上所有资源连通,消除了信息孤岛,全世界范围内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都可以聚合到“云”端的存储服务器中,参加合作的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云”中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时地获得其他高校图书馆的资料,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可以全球存取,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台电脑或终端设备来访问“云”,这不仅实现了高校图书馆的泛在、用户信息平等,而且使每个用户个体具有信息提供和信息使用的双重身份。

1.2.3 资源安全方面

在云计算模式中,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分配资源、均衡负载、部署软件、控制安全,并进行可靠的安全实时监测,而且“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即使某个端口坏了,某些节点断裂了,也不会影响到“云”自身的功能。同时,“云”的升级更新,是通过各个端口的自主调整而自我实现的。因而,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可使用户的数据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1.3 服务管理方面

云计算改变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各个数据库分布式访问的状况,将复杂的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将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和跨库集成检索界面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资源检索入口,实现一站式服务。系统可以自动追踪、分析用户需求,如通过RSS技术跟踪指定学术期刊、杂志、出版社、研究机构或者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及时获取最新科研动态,通过分析用户信息行为为其提供智能服务,真正实现“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这一高校图书馆人梦寐以求的服务境界,而且其无时无处不在的服务,能像供电供水供气一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各种虚拟交互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2 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挑战

云计算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强大的服务能力、经济低廉的运行成本、简单方便且随手可用的便捷服务,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高校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及各要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却制约了云计算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2.1 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挑战

我国现行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历来是按行政隶属关系设立与管理的,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致使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在宏观上没有全国统一的机构来对其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整个国家的高校图书情报系统未形成统一的最高层次的管理部门。各系统之间相互分割、自成体系、高校图书馆间联系松散、各自为政,不能形成规模的联合服务体系,因而在资源建设方面也造成了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整体服务功能的相对落后,这与云计算所倡导的“联合、集中、共亨”的核心理念正好是相悖的。而且高校图书馆一旦选择了云计算,就需要重新大规模部署其原有信息系统的管理与服务,这将导致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变化,甚至是整个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变化。

2.2 资源管理的挑战

2.2.1 资源整合方面

由于各种数字资源建设缺乏协调与合作,不同数据商的数据库和不同高校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采用不用的检索技术和权限认证机制,导致各种数字资源的兼容性较差,各数据库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接,无法对多个不同的资源库进行知识汇聚和知识关联,而且由于信息资源分散,无法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组织,使得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整合程度较低。

2.2.2 资源保障方面

由于在资源建设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长期发展战略,各高校图书馆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导致各馆之间信息调度困难,信息资源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各馆对信息收集、处理的需求不同,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也不同,出于数据安全或数据保密的原因,各馆无法形成统一的应用接口,因而造成馆际之间无法进行统一的系统维护和更新,信息集成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孤岛,无法顺畅地在各馆中进行流通和共亨。

2.2.3 资源版权方面

在云计算模式中,各个加入云模式的高校图书馆之问可以通过有关的协议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也就是说“云”中的用户像使用本馆的电子资源一样使用他馆的电子资源,各图书馆利用云模式在方便用户、提高信息资源共享自南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纠纷问题。

2.3 服务管理的挑战

云技术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泛在的知识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用户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仅希望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多途径、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资源,而且要求提供的服务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主动化、具有针对性、能解诀实际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必须向集约型、经营型模式转变,延伸服务空间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群体,甚至可以把服务推向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重要成员,云计算在给高校图书馆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云计算为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构筑高校图书馆数字联盟、聚合资源、实现共同协作,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撑,这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S

摘要:在分析云计算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云计算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一些机遇,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应用云计算技术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图书馆,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永先,栾旭伦,李森森.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105.

[2]张雨涛.云计算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2:8-9.

[3]杨明.关于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8):119.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 第4篇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图书馆;功能;管理对策

[作者简介]徐军玲,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

2009年9月,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了有关“云计算与图书馆”专题研讨会,在图书馆利用云计算的问题上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这次会议毕竟可以标志着我国图书馆业应用云计算的开始,使高校图书馆进入一个新的过渡时期。这一新的过渡时期,以图书馆采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建立自己的服务架构为主要标志。三年来,高校图书馆正在试图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重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推动图书馆一系列重大变革,阔步迈入云计算的新时代。随着云计算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将从根本上改变信息资料获取、存储、检索等操作方式和服务架构,不仅使基于互联网的图书借阅、信息浏览、个性化服务等可以延伸到读者的移动终端上,云计算更使跨馆甚至跨国借阅、交流、定制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一、关于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影响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一词自2006年8月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以来,目前仍没有一个业界公认的定义。Google的“云计算”源于Google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亚所做的“Google 101”项目。2009年2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David A. Patterson等人在《云计算白皮书》中这样描述云计算:“云计算包含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及在数据中心提供这些服务的软硬件设施。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一直被称作软件即服务,所以我们使用这个术语。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就是我们称作的云(Cloud)。当云以即用即付的方式提供给公众的时候,我们称其为公共云,这里出售的是效用计算。当前典型的效用计算有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AppEngine和微软的Azure。不对公众开放的企业或组织内部数据中心的资源称作私有云。因此云计算就是SaaS和效用计算,但通常不包括私有云。”[1]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云计算:

从计算设施方面来说,云计算是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各种服务及这些服务所依赖的软硬件设施。这些服务一般是指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Service,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或“硬件即服务”( Hardware as a Service,HaaS) 。

从计算技术方面来说,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综合。

从服务模式来说,云计算是一种依赖互联网的即用即付方式的计算服务模式。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负责软件的安装、维护,并提供相关服务,云计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服务,共享数据,并将数据安全地存储在基础系统中。

毫无疑问,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了无限的商机。Google、Amazon、Saleforce、Sun、微软等大型IT企业先后推出了云计算服务平台,成为第一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云计算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一致重视。2008年5月,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OCLC)率先与Google公司签订协议,实现图书数据互换共享,由Google提供Worldcat电子图书链接,并依靠OCLC Worldcat资源共享网络,使其用户可以搜索包括我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170多个国家数万所成员图书馆中的15亿多条馆藏数据,接着又推出了Worldcat Mobile测试版程序,实现了移动终端访问该馆数据的可能,一举成为第一个应用云计算的国家级大型图书馆[2]。

我国图书馆利用云计算起步相对较晚。如前文所述,2009年首次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云计算与图书馆”的专题研讨会,标志我国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开始。同年10月,杭州市图书馆正式与美国OCLC签约,成为我国图书馆中首家OCLC管理性会员,实现数据共享。一方面,杭州市图书馆将本馆所有书目数据向全世界开放,另一方面,OCLC向其开放4个付费项目,通过OCLC的系列数据库,读者可以在国内查询到世界上14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2000所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及信息机构的馆藏资源,这可以算是国内图书馆通过OCLC利用云计算的首例。我国高校图书馆云计算应用尚处于理论研讨阶段,离形成我国自己的图书馆云,并加入全球“图书馆云俱乐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高校图书馆主动适应科技的发展,迈向“云端”的脚步不能停。随着云计算的应用,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人必须适应这一改变,才能达到“腾云驾雾,翱翔九天”的理想境界。

二、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拓展与转变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研机构。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收集、整理各类文献并提供咨询和使用。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一致认为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一个特殊的教育科研机构,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服务教育教学,提供情报咨询,收集、保存科研成果,推广科技创新。由于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将发生一系列巨大的拓展与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nlc202309031407

1. 馆藏文献载体由纸质文献向网络电子文献(数字文献)转变

高校图书馆经过十余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各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载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数字文献已经在馆藏文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旦图书馆加入“云计算俱乐部”,图书馆内部的“私有云”数据量和“公共云”中的数据相比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到那时,衡量一个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量,只统计“私有云”数据显然是不合适的,馆藏文献数量统计将由计算馆内文献数量向计算云文献数量转变。国家的评估机关在高校办学基础设施评估过程中,对图书馆馆藏的评估标准一定会作相应的修改。不管从办学设施评估还是为教学科研服务方面来说,通过交换、购买来扩大云文献拥有量是每个高校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的重要投资方向。

2. 文献出借业务将主要体现为文献下载,文献流通量的统计将以统计下载次数为主

随着云计算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传统的以纸质图书出借为主的图书馆业务,将是图书馆文献出借业务(如果还称为“出借”的话)中很小的一部分。因而纸质图书出借将不再是图书馆的主要业务,文献流通量的统计将不仅要统计传统图书流通量,更重要的是统计云文献(包括私有云和公共云)的流通量,即云文献下载次数统计。随之改变的是除了上文提到的图书馆投资方向的改变,还要注意图书馆机构部门的调整与人员的培养、调配,如图书馆是否还需要庞大的采编部门等。

3. 文献阅览业务将逐步由纸质文献阅览为主拓展至浏览网络文献为主

传统图书馆的阅览业务,向来以阅览纸质期刊和文献为主,数字图书馆建设使各高校图书馆拥有数字电子阅览室,但还没有达到超越纸质文献阅览的境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浏览图书馆拥有的任何文献,可以预见图书馆一旦走上“云端”,文献阅览业务将由阅览纸质文献为主转为浏览网络文献为主。这是因为“云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将远远超越图书馆拥有的纸质文献。这里只以万方数据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万方数据拥有学位论文36万篇、会议论文40万篇、成果专利170多万项、科技文献40多个数据库960万条记录、政策法规14000条、中外标准16个数据库20多万条记录、企业公司及产品信息20多万家、2500种科技类核心期刊、500种社科核心期刊。即使如此,万方数据一旦走上“云端”,它的数据量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由此可见一斑。

4. 情报服务范围将逐步由校内、国内拓展至校外、国外

情报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业务,是高校教学科研无可替代的保障。云计算的到来,将大大扩展图书馆情报服务的范围。一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展。只要图书馆走上“云端”,将和国内外的众多图书馆联网,图书馆的情报服务人员面对的不仅是本学校内部的师生,还有国内其他学校或国外的人员。图书馆的情报服务人员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接到一个老外关于中国道教起源或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课题绝不是天方夜谭。二是情报范围的扩展。目前,我们的情报服务人员情报搜索的范围主要是本馆拥有的科技情报,少量的是国内其他图书馆或科技信息部门的情报。一旦走上“云端”,情报搜索的范围将大大扩展,花不多的钱我们就能检索利用全世界浩如烟海的科技信息。当然,不对外开放的“私有云”的信息除外。为适应这一改变,图书馆情报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待提高。

5. 图书馆安全保障由物理安全为主转向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并重

如果说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那么安全就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保障。随着云计算的应用,网络安全、云安全的问题将提上图书馆人的议事日程。有人说在“云端”是绝对安全的,殊不知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往复循环才是永恒。因此,未雨绸缪,及早重视、规划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才能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009年10月,微软的Danger发生重大断线事件,由于Sidekick几乎将所有资料存在云端,造成大规模资料毁损,导致大部分用户资料无法恢复[3]。无独有偶,2008年7月Amazon s3服务曾断网6小时;2009年2月,Google Gmail邮箱爆发的全球性故障,使服务中断时间长达4小时,同年3月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停止运行约22个小时,使大量的用户蒙受巨大损失[4]。这一切都说明云计算并不是绝对安全。

因此,图书馆的安全保障由过去的物理安全为主转向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并重是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唯一正确的选择。网络安全或云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运行即硬件的安全性,二是网络或云本身的安全性,三是网络或云服务的安全性。只有软硬兼施,从云物一体去考虑,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图书馆在云环境下的安全,把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对策

如果把图书馆的所有数据也看作物的话,那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对象就是人、财、物,管理的目标就是人尽其才,财尽其值,物尽其用,管理的重点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就是服务。面对高校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功能的拓展与转变,高校图书馆管理如何改变才能适应云计算环境,这里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1.“云馆员”引进和培养是图书馆实施“云服务”的保障

在任何管理过程当中,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云计算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情,对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人来说,云计算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因此,高校图书馆“云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云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进行全员云计算普及“扫盲”,使图书馆全体成员知道云计算是怎么回事,图书馆与云计算结合会有哪些变化,自己应该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另一方面,对于“云服务”平台建设,要引进、培养“云安全”保障等需要的专业人员。另外,由于情报服务范围的拓展,情报服务部门的人员要加强外语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随着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强,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云馆员”的引进与培训将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图书馆适应云计算的重要保障。

nlc202309031407

2. 适当调整部门机构是图书馆适应云计算的有力措施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部门机构设置大都是传统图书馆的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部、情报部等,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深入,这样的部门设置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图书馆的数字化、移动化建设,当图书馆迈步“云端”,这样的设置无疑是雪上加霜,更难以适应云计算带来的图书馆变革。例如现在的图书供应商大都在出售图书的同时提供书目数据,图书到货后只要加上少许馆藏信息即可。这里是否还需要一个庞大的采编部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建立,日常的开发、维护是不是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何适应这一变革,要在云计算应用、发展过程中逐步调整、优化。

3. 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是图书馆“云发展”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自始至终存在一方面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的问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图书馆资金短缺的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彻底的解决。有人说,因为具体的硬件配置和更新都是由云服务提供商来提供,用户只要一个终端浏览器就能享受云服务提供的信息、知识、服务等,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这不仅可以为图书馆解决一些经费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工作强度。 有人估计云计算还可以帮助图书馆节约80%的使用面积,60%的电源和制冷消耗, 预计将达到三倍的设施利用率[5]。希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在“云端”一样没有免费的“午餐”,杭州市图书馆与OCLC的签约,在交换其积累了50年数据的基础上,OCLC向其开放4个项目,但这4个项目的使用要付费就是明证。因此,立足自己有限的资金,合理利用好这有限的资金就是高校图书馆“云发展”战略最根本的保证。

4. 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平台是图书馆走向“云端”的第一步

尽管云计算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但云计算毕竟走到了高校图书馆人的面前,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接纳而不是拒绝。因此,高校图书馆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平台就是走向“云端”的第一步。在迈出这一步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图书馆外部条件来说,国家或行业有关云计算的政策、标准、协议等有待建立和完善,国际上类似的问题也一样存在,但云计算浪潮汹涌澎湃,相信不用很长时间这一切都可以很快解决。从图书馆内部来说,人员的引进与培训,部门机构的调整,资金的筹措,馆藏数据的整理、整合,数据的备份与云安全的考虑等都要一一做好。特别是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设计与规划,从硬件上考虑现有网络及存储设备是否需要更新换代,网络带宽是否需要增加等;从软件上考虑现有馆藏数据格式是否需要统一,数据接口是否适合,国内外云计算发展的动态等;从平台构思与实现方面要考虑网络功能的拓展,终端设备的了解、整合、设定,一般图书馆业务和个性化服务的设想、实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了解、选择,接入的先后次序等。这些无一不需要高校图书馆人团结一致、相互合作,向云计算迈出踏实的一步。

云计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高校图书馆技术进步、服务升级进而战略发展的一个绝好契机。它为高校图书馆克服资金短缺而又重复低水平建设的弊端,扩充信息资源,完善服务机制提供了可能。当然,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许多技术方面的挑战,如安全性、兼容性、可移植性、标准化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和完善。但是,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前景是那么的美好,完全值得高校图书馆人为此付出百倍的努力,我们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勇于进取,相信基于云计算的具有崭新功能的图书馆将在我们这一代高校图书馆人手中实现。

参考文献

[1] 卢大勇等译. 伯克利云计算白皮书(节选)[J]. 高性能计算发展与应用,2009(1):10-15.

[2] OCLC News Releases.OCLC and Google to exchange data,link digitized books to WorldCat[EB/OL] ,http://www.oclc. org/asiapacific/zhcn/news/releases/200811. Htm, 2008-05-09.

[3] 51 Testing微软云计算遭质疑 Sidekick断线资料毁损谁来买单? [EB/OL]. http://www. 51testing. com/html/74/n-170374.htm1,2009-l0-16.

[4] 朱一红. 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与潜在风险[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3): 32-35.

[5] 云计算与图书馆(二)[EB/OL]. http://hi.baidu.com/silversand1014/blog/item/99fd03f37886545a342acc6d.html,2012-08-30.

高校云计算研究情况总结 第5篇

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针对云计算的不同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例如,清华大学的云存储平台着力于构建存储云,武汉大学侧重于面向云计算的互操作国际标准,中科院计算所利用云计算开展数据挖掘与云安全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关注虚拟化技术与云安全,上海交通大学注重于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关键性技术研究,合肥工业大学侧重将人工智能和信息管理研究成果迁移到云计算环境中,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致力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解放军理工大学侧重于云存储研发与应用,东北大学侧重于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大规模图数据处理问题,山东大学侧重于研究SaaS软件交付平台的问题。

清华大学在云存储研究方面,以分布式文件系统为基础的云存储平台,为校园网用户设计开发了用于数据存储与共享的云存储服务,利用底层云存储平台所提供的基础存储服务,提供用户管理与目录管理的功能,增加了文件检索功能,并对数据传输进行了优化,为用户提供简单实用的云存储访问接口。针对于越来越多的移动计算需求,基于云存储平台设计开发了多种手机云存储应用,包括基于云存储服务的电话号码簿应用、可在手机上进行文件存储与共享的文件管理应用、基于云存储服务的视频点播应用以及基于云存储服务的相片管理应用。在海量数据挖掘研究方面,结合云计算架构和海量数据对象,开展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数据挖掘研究,设计并实现面向海量数据挖掘的分布存储和并行编程模型框架,提出基于群体智能的海量数据挖掘算法,以维基百科为载体,对维基百科及其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提供基于维基百科的深层次知识服务。

武汉大学在面向云计算的互操作标准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在云计算环境中,信息资源和服务是通过即用即付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需要对不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用户需求正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征,使得满足大众用户需求的服务定制也需要跨领域/组织的资源和服务通过共享、交互、互操作等方式共同完成。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许多企业或组织已经构建了云计算平台,并提供了大量的内部数据和服务,但这些云计算平台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交换,造成了“孤立云”的产生,如何利用开放的互操作性标准实现云-端以及云-云之间的互操作显得十分重要。针对这一现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正在研制“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的国际标准-ISO/IEC 19763: Information

Technology-Metamodel Framework for Interoperability(简称MFI)。其主要目标是为已注册的异构信息资源和服务提供统一的注册和管理机制,促进它们之间的互操作。MFI标准从模型注册、本体注册、模型映射的角度对注册信息资源的基本管理信息提供了参考,促进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武汉大学代表中国参加了该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主持了其中5项标准的研制任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Hadoop基础上开发实现了并行数据挖掘工具平台。该平台已经用于中国移动TB级电信数据的挖掘,其数据处理规模远远超出商用软件,在商用软件能承受的相同数据规模下,采用相同方法和相同参数设置、获得了一致的挖掘结果,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的海量数据挖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基于虚拟机架构的可信计算环境与可信软件设计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基于虚拟机的可信计算平台研究与设计(TRainbow);面向管理域虚拟机完整性的实时检测技术(VMGuard);可信可控用户虚拟计算环境构建方法研究(TRIOB);面向虚拟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透明检测技术(Tapwire);虚拟化全局内存优化技术(TMemCanal);分布化IO资源的全局可见与共享技术;Xen虚拟计算环境下的可信接入控制技术。中国科学院软件技术研究所围绕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针对云存储中敏感数据的机密性保护问题,在基于属性的加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密文访问控制方法HCRE;在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应用场景下,实现了云存储中高效、精细、灵活的密文访问控制方案等。

华中科技大学也在云计算方面进行了很多实践,包括:设计出了一个面向科学计算与企业信息化的云计算平台GRANE;实现了一个面向云环境的虚拟化桌面CloudDesk,它能动态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易用的云资源访问的桌面环境;从任务并行调度,数据组织与压缩,备份服务可信及容错模型三方面着手,研究出了一个云备份系统B-Cloud;基于云模式的大规模主动安全防御系统CloudFence,它是采用安全检测与防御相分离的原则,充分利用云端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针对云计算中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利用密码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编码理论等方向所取得的成果,解决数据安全存在的一基础问题,提高云计算的安全性,并开展了下一代互联网安全与隐私关键性技术研究。另外,上海交通大学与微软合作,共同搭建国内高校第一个基于最新虚拟化技术和System Center的私有云,为教学与科研项目提供可伸缩的计算资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分布式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方法和可信计算信任模型方面的研究基础,致力于面向云计算的自含式数据安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提高云安全性。

解放军理工大学在云计算存储应用方面,研发MassCloud云存储平台在节能与集成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巨大成效。目前,360公司在解放军理工大学成立了云计算联合实验室。

东北大学基于BSP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了社会网络中的大规模图数据查询与分析,研究了大规模图数据的划分与定位问题、大规模图数据的磁盘存储问题、大规模图的分布并行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问题以及云环境下的执行保障问题,设计并实现了BeeGraph系统,支持大规模图数据的处理。

山东大学对面向多租户的SaaS平台开展了研究,包括支持多租户数据隔离的存储与索引机制,基于Chunk Folding的自适应多租户缓存管理机制,支持租户业务流程定制行为建模及验证的框架,以及面向SaaS应用的数据组合隐私保护机制,为面向多租户的SaaS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 第6篇

郑 鹰

(江汉大学高校图书馆 武汉 430056)

〔摘要〕 云环境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网络环境。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及相关标准的成熟,云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模式。本文指出了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联盟构建的运作方式,并提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云环境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联盟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云计算是在IT行业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是一种使用IT基础设施及信息服务的全新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信息资源服务的实现方式。其中提供服务的网络被称为“云”,这种网络环境可以被称为“云环境”。

[1]

高校图书馆联盟主要是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把具有相同利益需求的区域高校图书馆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处理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特质,通过云方式,满足读者日益激增的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解决信息量与日倍增和图书馆经费短缺的矛盾,从而拓展图书馆“云服务”功能,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区域性的文献保障和信息中心。1. 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现状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水平低、发展不平衡,除了东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比较快以外,全国许多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缓慢,有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还没开展。

我国建立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有全国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综合性的图书馆联盟、地区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和行业性的联盟。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主要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从国家层面上看,主要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三个方面积极展开。这3个联盟机构分属教育系统、科研系统和公共图书馆系统,它们在各自的系统内搭建本系统的技术平台,采用各类技术标准,依托不同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和提供信息服务;从地区层面上看,国家级图书馆联盟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鼓励和带动了我国以省、市为单位的地区性图书馆联盟的不断发展,有些地区如上海、江苏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他多数省市如广东、湖北、浙江、福建、天津、海南、河南等地

正在加紧建设和规划中,有些联盟已能提供完善的资源和信息整合服务。多数图书馆网页上提供的书目检索可以实现跨馆检索,可以实现无缝链接,可以直接检索其他图书馆内的书目而不仅仅是提供链接。我国已投放运营并获得良好社会评价的国家级图书馆联盟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工程(又称“金图工程”);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有: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电子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网络、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2 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观念认识不足。

受传统观念和思维影响,没有把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上升到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联合协作,资源共享”认识不足,封闭自守,贪大求全,重藏轻用,没有把联合协作、资源共享看作是一种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馆藏的有效方法。还有一些大馆本位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同小馆联盟共享资源会吃亏,由此导致许多地区发展高校图书馆联盟积极性不高。

2.2管理体制先天不足。

高校图书馆没有相应的图书情报中心来协调各个图书馆之间关系。由于管理不善,即使建立的协作组织也流于形式,组织松散,协作活动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且对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没有从法律上、制度上加以引导和制约,在资源共享方面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和措施,使地区高校图书馆间联合协作,资源共享受到影响。2.3合作经费投入不足。

建立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浪费,节约经费,但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才能搞好各项工作。如建立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网络,建立协调机构等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但我国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政府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经济支持,联合协作、资源共享工作难以开展。2.4云平台构建不足。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网络来实现的。我国各地高校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地区范围内高校图书馆发展也不平衡。东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省市和省级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在西部一些边缘地区和中小型高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低,书目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网络没有全面建成,远程通讯比较落后,限制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开展。

[3]

[2]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长效机制构想 3.1 制定整体发展目标。

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总体目标是充分挖掘各馆现有资源,整合各单位的信息资源,实现各校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的一体化,不断提高文献保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读者权利公平、服务公平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3.2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树立和推行全局观念、资源观念、合作观念、双赢观念、创新观念和服务观念,提高馆员对共建共享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使共建共享理念真正深入人心。3.3 通过协议及章程等构建运作机制。

建设高校图书馆联盟必须要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包括制定合作协议、联盟章程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合法合同的形式明确加盟馆的权、责、利; 联盟的章程则可借鉴京、沪、浙等地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经验; 需明确其非营利性质,经费来源由各学校支付,应采取董事会的管理制度,形成统一管理的机制,每一加盟单位派相同名额的代表参加董事会; 工作班子则视具体情况确定人员额度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出联盟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保证联盟正常运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成员馆积极参与的氛围。3.4书目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联盟开展活动的前提是书目资源共建共享,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建立分布式联合目录可以利用 Z39.50 协议沟通不同高校图书馆系统之间的书目数据,并通过统一网络界面实现对各成员馆的书目数据查询,变一馆资源为联盟馆集体资源。用户可从任何一成员馆所设终端出发,查找某一文献是否入藏,藏于何馆,并得到详尽的文献线索乃至全文。这样既能为加盟馆开展业务工作准备理想的平台,又为文献资源的公共获得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3.5 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构建一个满足信息用户需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首先必须建设一个相适应的、具有不同载体类型和使用方法的文献资源体系;其次要通过网络对联盟成员馆进行协调采购和合作收藏,系统收藏利用率高的核心期刊和学科文献; 第三要充分利用电子资源集团购买合约,各成员馆有选择地采购各类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3.6实现云推送。

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拓展、延伸服务功能,如定时向用户发送其本人的书刊到期应还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对所有用户发送如图书搬迁、书库调整、节假日开放、新书推介等信息;

[4]

在线实时咨询等。实现高校图书馆联盟长效发展的几点思考 4.1加大组织管理力度。

高校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联盟成员紧密联系与组织运作。对紧密型联盟而言,机构的设置一般呈金字塔形层级结构,以联盟体最高决策层为权威,以专业门类为层次展开,以协作成员馆为最基层。这种组织机构不具有行政职能,而是以文献资源保障为基础的协作式组织机构,但各层次机构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与专业技能,共同担负着维持联盟体正常运作的职责。联盟体的成功运作还有赖于各种规章制度的设立与行使,并具有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与监督制度。在联盟实施的过程中,联盟成员单位应本着“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共享资源”的宗旨,共同规划和联合建设图书馆联盟。4.2保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资金可靠性与稳定性是推动联盟合作和联盟成功的必备条件。充足、稳定、持久、稳步增长的财政支持是联盟发展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资金客观上为联盟的诞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和必要保障。图书馆联盟所需资金靠任何一家或几家图书馆,或者仅依赖政府投资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资金筹集策略。联盟应寻求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比如申请外部基金的资助、要求成员机构共同分担购买资源使用权和创建新型资源共享的费用。还可以采用合作共建、成果分享或信息服务收费等方式吸纳外界企业单位的基金作为必要补充。4.3充分协调采购和馆际互借。

协调采购是指各成员馆根据馆际分工,明确各自的文献收藏范围和采集重点,既可提高整体藏书的完备性,改善单个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成分与结构,增加信息容量,又能克服藏书量的盲目增长,有利于合理有效地使用购书经费,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馆际互借是各成员馆间根据某种协议相互利用对方馆藏以满足本馆读者需求的一种服务。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无论其拥有多么丰富的馆藏资源,都无法满足本馆读者的需求,而且现在高校图书馆建设正朝着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开展馆际互借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读者对各类文献资源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文献重复购置的浪费。

4.4建立标准规范的网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作为一种主要的电子资源,其独特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日益突显。它将是高校图书馆今后发展电子馆藏、开展电子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与基础。因此,建立标准规范的网络数据库有助于各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评估、引进及开发利用。网络数据库的生产

标准、规范,即采用超文本、多媒体等先进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遵循 Z39.50 等通用的标准、协议与规范,使用 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等通用、标准浏览器,以及PDF 格式文档标准阅读器 Acrobat Reader 等,既便于用户的操作使用,又便于数据的交换与系统的扩展整合,也为数据库的稳定、畅通使用提供了保证。目前,网络数据库数据文档常用的格式有 PDF,ASCII 及 HTML,可满足不同的需要。此外,Word,PostScript 格式文档亦常见。高校图书馆及其终端用户只需熟悉常见、通用计算机解读软件的使用,无需特别加以培训,即可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浏览、打印、下载所需信息资源。4.5努力实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知识管理战略及其模式应当成为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管理的首选模式。图书馆联盟通过知识管理调整联盟结构和战略,科学配置知识资源,有助于联盟有效地实施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项目,最终满足各成员馆的利益要求。因此图书馆联盟加强知识管理,实施用户满意战略,建立新型的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联盟和用户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见图1)

图1云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型

[5]

4.6加强联合馆员培训和用户教育。

人才是图书馆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单独进行的馆员培训,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效果不甚理想。在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中,通过联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在成员馆中逐渐形成一批有专业、懂技术、会管理的各级干部队伍,以及在数据库建设、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学有专长的骨干队伍,从而推动图书馆联盟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开展联合馆员培训以外,还可以进行联合用户教育。从“图书馆利用教育”转向“信息认知能力教育”,提高用户在“云环境下”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云计算网[EB/OL].[2009-07-07].http:///.5

[2] 范德清.网络环境下西部高校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四川高校图书馆学报,2003,(1).[3] 吴慰慈.网络环境下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的发展.四川高校图书馆学报,2003,(1).[4] 邱燕燕.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J].图书与情报,2004(6):87-90.[5] 张辉,隋佳.基于 Z39.5 的元搜索引擎优化策略[ J].中国高校图书馆学报,2006(2): 66.作者简介

郑鹰,男,1970.10,江汉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主任,馆员,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从事情报学研究。

上一篇:幼师经验总结下一篇:李清照点绛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