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2024-06-11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精选8篇)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1篇

摘要: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作为技术型人才,首要的一点就是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主动接受体育精神与体育理念,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丰富可能就是内容基础上,提升体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本文简要探讨了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体育教学;价值;实施策略

1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

1.1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教学模式的信息化。素质教育背景下,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要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更有利于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近年来,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翻转教学的教学实践,不受教学时间的限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根据自身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增强体育学习效果。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学生的个性很难发挥出来。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资料,可以说翻转课堂的引入,既有效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体育学习效率显著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模式信息化,更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视频、PPT等,增强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讲解,利用翻转课堂,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外延,以便于在体育教学中展现出体育教学的人文情怀。1.2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沟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效率。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整个课堂,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因此,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完全颠覆了这一教学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同时,针对课堂一些要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安排相关实践活动巩固知识。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效利用互联网优势,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化效率,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使其印象更加深刻。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学生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可以采用匿名的形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建议评价。有效利用互联网,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及时回复,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单一评判主体,体育课堂教学评判更加理性化。

2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建设完备的在线网络平台,寻找优秀的视频资源。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要想丰富多彩,必须建设完备的在线网络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在这方面资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各种视频,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建设完备的在线网络平台,不仅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予有效引导,还需要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自主自觉的完成线上课程,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技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交流模块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要想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教师还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在感受,使体育教学回归学生自己。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在课前,教师要注重寻找优秀的视频资源,使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重复观看感兴趣的内容。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体育翻转课堂的开展,丰富的视频资源,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之一,因此,体育教师要提高教学认识,为学生寻找更多优秀的视频资源,以便于适应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2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考核标准,促进教师队伍精锐化。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依据学生年终体育教学考试获得学分。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进一步创新了体育教学考核标准,促进了弹性的多方面考核。在体育教学考核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平时课堂表现获取分数,还可以将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转换,实现多方面弹性考核。对于学生的考核评定,必须明确化,具体化,减少理论知识传授内容,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在互联网环境下,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有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压力。,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不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非常关键,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在聘任体育教师时,要注重师资队伍的精锐化,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技术规范展开教学活动,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3结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因此,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才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国亮,詹建国.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2).[2]李平平,王雷.机遇与挑战———翻转课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3]朱静.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5):45-47,89.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2篇

调查得知,儿童的2-6岁和12-15岁是开发音乐潜能的黄金阶段,由于后者较晚,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而对于前者,在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时,音乐游戏则是最有效的方式。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内容和动作要与音乐的性质、曲调、内容和节拍相吻合,音乐游戏并非杂乱无章,毫无章法,它有内在的规则。音乐游戏对儿童音乐的感知能力、动作的学习、乐观积极性格和想象力的培养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情绪性,与儿童此阶段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因此,儿童对音乐游戏不会有排斥心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初衷。[1]

一、提高游戏组织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1.正确认识音乐游戏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游戏就是玩物丧志,劳民伤财,而且还浪费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支持音乐游戏的开展。改善当前现状,校方务必要改变对音乐游戏的看法,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还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年人看来,音乐游戏是一种极其无聊的娱乐形式,而对学生而言则是学前音乐启蒙的重要阶段。[2]

2.对音乐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提供机会进修

提高教W质量,培养一支专业、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是首要前提。因此学校应定时对音乐教师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以为其提供进修的机会,拓展其知识面,增进其对音乐的认知。

3.多与学生互动,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教学质量便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占绝对主导地位,与学生之间很少沟通交流,以至于对学生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了解甚少,继而教学质量越发低下。同理,想要提高音乐游戏组织的有效性,老师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3]

二、适宜的音乐材料

音乐游戏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何选择适宜的音乐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选材时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特点和班级的实际水平进行选定,根据教育目标进行挑选和改编。选材要具有趣味性的音乐。小班幼儿年纪小,能力相对较弱,选择活动内容要具有生活化的特性,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生活中的事物,他们的学习特点以模仿为主。因此我在选择音乐的时候,要考虑幼儿年纪的特点,选择幼儿熟悉的、喜爱的、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由于孩子生活经验中常常听到家人的哼唱,所以选择为音乐游戏的内容,幼儿感到亲切熟悉。歌曲《小鸭和小鸡》,歌曲中有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幼儿又有一定的认识经验,很容易让孩子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当幼儿有了兴趣,便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从而较好达成活动目标。中大班幼儿发展快、能力较强。在为中、大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材料的时候要以重复性小,节奏感强为标准。音乐游戏中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加深环节。游戏的情节应为幼儿所理解,角色的活动应贴近幼儿生活。例如大班音乐游戏《买菜》中,幼儿通过对唱歌曲,来确定自己在音乐游戏中的角色,通过分工表演角色,感受歌曲的内容,更好的达成目标。因此,在选择游戏音乐时,通常选择旋律容易记忆的音乐。

三、音乐游戏的分类把握

对音乐游戏进行归类和整理,归纳各类的特点和玩法,按类别抓关键,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根据多年来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将音乐游戏归纳为且大类来开展活动:

1.唱类游戏:以歌唱为主导,通过对歌曲的演唱、表现和声音来进行的趣味性活动的一类游戏。如“头发、肩膀、膝盖、脚”和“张家爷爷的小花狗”及“快来拍拍”等。这类游戏除了可以通过动作进行表现外,还可以用默唱的方法进行游戏。如,在心里默唱规定好的某个字,在唱到那个字时,用拍手的方法空出它的节奏。这种游戏方法可以增强歌曲的趣味性,更能够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自控能力,适合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2.动作类游戏:即以动作来作为游戏的重点的一类游戏,目的是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如“大家来打麦”、“猜领头人”、“杀鸡宰鸭”等。这类游戏的重点是,动作要与节奏相吻合。对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要求颇高。随着游戏的熟练程度提高,可以逐渐加快速度,这对幼儿是一种挑战,所以这类游戏较适用于中、大班的幼儿。

3.表演类游戏:以扮演角色进行表演为主的一类游戏。如“熊和石头人”、“找小猫”、“三只猴子”等。这类游戏的表演性较强,幼儿可以根据歌词扮演角色,自编动作,自由发挥,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可,适合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4.追逐类游戏:以最后的追逐来决出输赢的一种游戏。如“逛公园”、“开锁”、“丢手绢”等。追逐类游戏是幼儿较为喜欢的一类游戏,这类游戏的规则性和竞技性较强,比较适用于中、大班的幼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情绪特别高,往往会忽略音乐游戏的规则,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规则的强调,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教师要学会根据场地情况和幼儿的特点进行合理调控。

5.邀请类游戏:以舞蹈动作为主要元素,促进幼儿交往合作的一类游戏。如“找朋友”、“我们邀请一个人”、“接龙游戏舞”、“猜拳游戏舞”等。这类游戏类似于集体舞,主要是靠舞步、动作来表现的。通过各种各样的邀请,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能够合理调整游戏的规则和玩法,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

总之,幼儿的学前音乐启蒙至关重要,对于激发其音乐艺术方面的潜能和才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音乐游戏则是音乐教学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虽然现在的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种种不足,相信通过学校和老师的共同探索、努力,其有效性一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颜云娥.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音乐游戏[J].才智,,15:318.

[2]冯凤英.论教师在幼儿音乐游戏中的指导[J].长三角,,04(6):129-130.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3篇

1 认识体育游戏

1.1 内涵

所谓体育游戏,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及规则所进行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意识、有创造性的活动,其基本特征为:大众性、普及性及娱乐性。

1.2 分类

(1)以热身为目的的准备性游戏。

此类游戏如报数、反向动作、快速反应及韵律等游戏,可促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提升大脑皮层兴奋性,尽快地进入上课状态。

(2)以配合教学内容为目的的辅助性游戏。

该类游戏目的是帮助有关的肌群、关节、韧带及器官获得充分活动,从而为技术学习做好铺垫。

(3)以提高技能为目的的专项游戏。

(4)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放松游戏。

1.3 高校排球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的理论依据

1.3.1 社会学依据

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有效增加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1.3.2 教育学依据

通过参与体育游戏,尤其是专门创编的游戏来辅助排球教学,可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排球技能。

1.3.3 生理学依据

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可促使身体机能发生良好的变化,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及运动,提升健康水平。

1.3.4 心理学依据

游戏过程中参与者可进行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友爱、赞扬及激励等等,从而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责任感、人生观及世界观。

2 高校排球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的价值

2.1 有益于克服机体惰性

在排球教学的准备阶段,运用体育游戏这一有效手段,能够起到伸展关节及韧带作用,增强身体各器官的活动能力,克服机能惰性,有利于使机体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2.2 有助于排球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单调实施排球技术教学,大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而结合体育游戏来实施教学,则可促使大学生在欢乐有趣的活动中主动掌握排球技能,提升教学效果。

2.3 有利于智力发展

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有效发展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及运动表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从而促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其认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娱乐身心

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有趣,富有一定的情节,所以可极大地满足大学生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参与者在精神方面可获得某种欢娱,陶冶人的情操,满足人们的社会归属感,有效激发参与者的自尊心。

2.5 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体育游戏的参与主体是平等的,同样受到游戏规则的约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促使大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平易近人,从而使其产生排球学习的兴趣,更快地投入新动作的学习。

2.6 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设立一定的奖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困难,勇于拼搏,体验成功的乐趣,所以,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3 高校排球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的策略

3.1 在准备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准备活动作为一堂课的关键,准备活动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大学生就不容易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教学中若采用如定位操、慢跑等传统的准备活动,学生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课堂气氛也显得呆板沉闷,而若采用体育游戏教学,如有助于发展灵活素质的游戏:“躲避击球”“贴膏药”等等;有助于球性练习的游戏:“自抛转身接反弹球”“俯撑8字绕球”等,可促使大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可以达到最适宜状态,从而为接下来的基本部分教学做好准备。

3.2 在基本部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排球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可改变排球技术学习惯有的枯燥学习形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排球学习兴趣,在创新的情境下强化动作技能,从而有助于动力定型的形成。如在脚步移动练习中可采用“愚公移山”游戏;在传球技术教学中可运用“自传比多”及“越网传球”等游戏;在排球垫球技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迎面自垫球接力赛”“自垫高低球赛”等游戏;在发球技术教学中可运用“发球比远”“发球打靶”等游戏,将排球技术游戏化,丰富排球教学方法,增加练习趣味性,从而吸引大学生全身心投入练习。

3.3 在结束部分的具体运用

将体育游戏法运用于放松活动,可有效消除疲劳,促使机体更快地由紧张状态调整到安静状态。放松活动的游戏内容力求轻松、活泼,促使机体得到充分放松。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大学生喜欢,在高校排球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全面地考虑游戏的目的、特点及环境,并结合大学生的个体条件实施游戏教学,从而将体育游戏教学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帮助大学生体会到排球技能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高校排球教学质量,促进排球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珍.浅谈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50-152.

[2]杨柳青.浅谈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科技信息,2009(32):670.

[3]姜秀英.试论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111-113.

[4]苏毅.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研究与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91.

[5]马永明.游戏在排球垫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4):54-55.

[6]杨钰.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岱宗学刊,2009,13(2):104-106.

[7]沈艳.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积极效应[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265.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4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体育教学 价值探析 实施策略

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研究热点,2011年引入我国,随即在教育界得到高度关注,部分学科对翻转课堂的探讨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展开。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的今天,为什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得到了教育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该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理念和操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应用该模式对体育教学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倡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探讨这些问题无疑是有价值的。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

国内外的学者对翻转课堂的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起来分为两种。一种解释倾向于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解释内涵,例如,刘小晶等人认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而师生在课堂时间则是面对面一起解答疑惑、开展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1]以概述流程的形式解释翻转课堂,虽然有助于常人的理解,却偏离了概念界定的规范性。另一种解释方法是用翻转课堂的功能来替换概念,误读了概念、功能和本质之间的区别。例如,翻转课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地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课堂翻转。[2]这种解释是从学生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的不同来说明翻转课堂与传统模式的区别,但显然是片面和浅显的。事实上,翻转课堂的功能并不限于改变学生知识学习和内化的顺序,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兴趣以及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可见,这种解释有以偏概全之嫌。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个人的认识,笔者将翻转课堂的内涵理解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信息化网络和课堂为中介,以分组学习为基础,注重课前知识技能学习,课中、课后知识技能内化和应用的个性化教学形态。以能力为培养目标,实现了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契合;以信息化网络和课堂为中介,体现了信息化教育技术在翻转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分组学习为基础体现了翻转课堂注重合作学习;课前学习,课中、课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内化,体现了翻转课堂的课堂结构和实施流程。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

翻转课堂在实施流程上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从时间序列上分三个部分,即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确立教学任务,再依据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切割,然后将录制或精选的微视频上传至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并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与教学相关的网络学习环境,以增加网络教学平台的吸引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学生则通过观看视频和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课前学习,并达到初步学会的要求。课中,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实践和学习成果展示等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课后,教师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总结并优化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并改善学习过程。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师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双向交流,教师既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并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又可以通过学生的各种反馈全面了解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价值探析

1.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混乱

教学指导思想反映的是体育教师的理念问题,它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主旨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以及整个教学组织管理过程,最终影响教学实效。“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各种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出,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但也会让体育教师感觉无所适从,众多的体育指导思想让体育教师很容易迷失教学的主旨,最后只能依据个人理解众里挑一并从一而终。可见,混乱的教学指导思想很容易让体育教师片面理解体育教学,最终会影响我国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教学目标讲究三个维度,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现了体育的工具性,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了体育的人文性。体育课堂教学的工具性重实用、重实践;人文性重精神、重情感。当前的体育教学在工具性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人文性方面却疏于重视,体育教师往往只重视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否学会等问题,而对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人格需求等方面却很少关注。结果,学生虽然学生会了体育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但学生的体育实践意识以及整体体育素养却未能增强,学生对体育教师、体育课表现出情感较为淡漠“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现象的出现便不足为奇。显然,传统体育教学“重工具,轻人文”的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个性与人本化的缺失

对于今天我国体育实践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持续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以求解决,但是这些问题却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并进入瓶颈状态,这一点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从主观出发,表现出"一刀切"的特点,看似"面对全体学生",事实上却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略;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递,体育教师始终居于中心地位,讲解与示范几乎占据了课堂的全部,受课堂容量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中根本无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更谈不上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际中,体育教师所面对的学习群体是非常复杂的,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知识基础、性格特征、学习需要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千差万别,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并区别对待,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个性化教学。传统教学中个性化与人本化的缺失使因材施教成为空谈,学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好的无法更好,差的越来越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毫无主体性和独立性可言,这与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严重背离的。

(4)学习评价结果的失真

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纸笔测试和技能考核是评价的一贯方法,学生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考核,教师依据标准打分,这种评价方法看似客观公正,却难以反映出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学习效果,更难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学生遇到考试如同大难临头,考前临阵磨枪,考后惶惶不安,课程结束后如同从地狱中得以解脱。传统评价模式既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又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反而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抵触情绪,毫无意义可言。

2.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核心价值

当前,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兴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于翻转课堂的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似乎还未引起理论层面的重视。[3]为了更好地应用和推广翻转课堂,对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核心价值予以探讨。

(1)翻转课堂实现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借助手机、电脑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已经成为日常习惯,为适应学生在行为和习惯上的变化,教学信息化在所难免。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它使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有机结合,高度迎合了学生的日常习惯,改变了传统课堂呆板的模式和形象,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然和有趣。体育教师通过上传视频、三维动画、PPT等丰富而直观的教学材料,设置系统有序的学习导航,加上教师对学生客观而有趣的在线评价和在线交流,一个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被创建出来,这不仅有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自主性,也为体育教师有效组织课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这对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利的。

(2)翻转课堂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精讲多练

学生课中学习和练习的时间总量是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耗时过多,学生从事体育练习的时间势必减少,体育课的健身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内化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精讲多练符合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体育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对体育学习中的难点深有感受,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学生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及时反映给体育教师,这样教师就会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有所把握;课中,体育教师依据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极强的讲解或个别指导,不需要每个问题都进行讲解,这样就省去了很多讲解的时间,学生在课中进行体育实践的时间就被延长,精讲多练的目的自然达到。

(3)翻转课堂实现了体育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

翻转课堂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要素的构成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通过教学要素的合理重构来实现教学效能增值的。翻转课堂之所以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创新,是因为该模式在准确定位教学各要素功能的前提下,转换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了课程资源,调整了教学目的、反馈机制和方法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从而使教学表现出的形态和结果出现了质的改变。而且,翻转课堂对体育教学要素的组合是动态的而非固化的,是灵活的而非呆板的,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把翻转课堂看作固定的范式,从而避免将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流于形式。

(4)翻转课堂有助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当作目的[4],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的个性的培养。完善个性既是素质教育的价值理念,又是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5]培养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真谛。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既有统一的学习目标,还有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的个体目标,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在线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观看的次数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定,观看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在问题反馈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随时向教师反映学习中的问题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在学习评价方面,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进步程度,同时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融入到最终评价结果之中,这种评价模式有助于让学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时刻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提高。可见,翻转课堂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沟通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5)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

首先,与传统的“预习、学习、复习”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课前学习、课中实践、课后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是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教师详细而具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线虚拟课堂的加入为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提供了条件。其次,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以微视频的形式课前在虚拟课堂进行讲解与示范,拓展了学生在课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课中学与练时间的增加为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提供了条件。再次,翻转课堂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向“面向学生个体”的转变,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

四、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做好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

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平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上传模块、师生交流与答疑模块、在线测试与评价模块、学习跟踪与监控模块以及学习总结与成果展示模块等。通过这一平台,体育教师就可以将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微视频、PPT、各种音频等教学材料上传至在线虚拟教学平台,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作业发布、在线交流、在线测验、监控督促、在线评价等;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学习材料下载或在线学习,并实现与体育教师的及时交流与沟通。

2.注重评价机制的创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不能限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都应区别于传统教学,否则,翻转课堂的实施就会流于形式。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把“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作为评价的主要目的,并将学生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并注重多元化评价的采用,只有这样,评价才能既有针对性又不失全面性。多元化评价主要表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阶段等方面,紧紧围绕促进学生的学和促进教师的教两个方面,最终将提高教学实效作为评价的主旨。

3.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无论何种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始终是改革成败的核心与关键。[6]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既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育教师既是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搭建者、设计者和使用者;又是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上传者;既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设计者和评价者;既是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监控者和督促者,又是教学设计的完善者。可见,翻转课堂实施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做好自身的角色转换。体育教师不同的教学观念会影响到教学形态,例如,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学的过程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相反,如果体育教师认为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学习为基础的能力培养过程,教学过程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翻转课堂模式下,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独裁者,其角色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换为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和体育课程学习的推动者。师生在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环境中和谐相处,这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创设了条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会得到凸显。

其次,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学生的一切学习和实践行为都是在教师的引导和设计下进行的。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课前与课中的知识、技能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内化,这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更高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另外,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线上还在真实的课堂中,师生交流频繁,这对体育教师的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再次,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翻转课堂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体育教师既是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者,又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上传者,还是在线虚拟教学平台各个模块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这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4.追求体育课堂实效,避免翻转课堂异化

翻转课堂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虽然它顺应了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但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科学实施模式,各个学科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各类研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避免过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弱化体育教师的作用。翻转课堂模式下,体育教师虽然把课堂讲解与示范的时间让位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了,事实上,体育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弱化,反而变得更加关键。课前教学视频的录制和搜集、教学资料的优化与整合、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课中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后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与评价、教学方案的优化与修订等,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如果过度弱化体育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就会失去系统性和效能,体育教学最终难逃沦为“放羊式”的结果。

第二,要避免高估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学生课前学习的跟踪和监测。翻转课堂是基于“掌握学习”理论而建构的,它的实施有赖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是现实社会中的复杂的人,课前在线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对每次体育教学内容都能够进行自觉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进行适当的跟踪与监测是必要的,它不仅能促使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要避免过度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被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除了该模式从形式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更重要的是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学中,我们在设计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时,不能仅仅将目光盯到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上,而应该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要避免一味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而忽视学科的差异。当前,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多来源于其他学科,针对体育学科的理论与研究还非常薄弱,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中的应用问题时,我们难免要借鉴其他学科的实践经验。然而,学科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经验不一定就完全适用于体育学科,实施翻转课堂时,我们要把握好体育学科的特点,选择性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经验,避免生搬硬套。

第五,要避免过度追求形式而偏离翻转课堂的本质。实施翻转课堂的最终目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体育教学的存在要援以价值来丰富和支持[7],贯彻既正当又有效的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教学一种至高境界,如果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体育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实施就毫无意义。

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举手无措的今天,我们还是要以谨慎的态度审视翻转课堂的优势与缺陷,特别要避免过度追求形式而偏离翻转课堂的本质。

五、结语

翻转课堂是教育界探索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赢得了全球教育界的青睐,表现出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翻转课堂是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形态出现的适应性变化,它对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目标与任务、内容与方法、结果与评价、课内与课外等各种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与思考,应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创新性的组合,意在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新生事物,在体育教学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实施于体育教学无疑存在较高的价值,但难免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对翻转课堂的内涵、核心理念、理论基础、实施流程等有个清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教育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问题与改进方法,从而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有理有据的参考。

————————

参考文献

[1]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2] 马俊臣.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6).

[3] 叶波.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论翻转课堂的价值与限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4] 苏君阳.素质教育认识论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6).

[5] 吕秋芳,邢永富.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

[6] 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7] 常先厚,肖玉新.体育教学本体论[J].体育与科学,2006(2).

[作者:王国亮(1978-),男,河南长垣人,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法,既符合幼儿年龄与学习特点,同时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进而提升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通过游戏化教学法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习,享受其中乐趣进而提升对音乐的感悟,教师教学效率也得以提升。游戏化教学法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要求每一名幼儿都参与到游戏中。然而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该怎样引入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教师应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存在的弊端

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基础阶段,主要教育任务就是对幼儿进行预备教育,让幼儿在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深对自然以及社会的认识。幼儿年龄小,对待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同时幼儿天性活泼、喜欢活动,可以对各种行为进行模仿与探索。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游戏化教学法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类型。但是,现阶段一些幼儿教师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仍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观念与形式,创设的音乐活动呆板,无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音乐活动中添加游戏环节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活动缺乏趣味性,无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导致音乐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充分理解游戏化教学法的内在涵义

对幼儿教师来说,在音乐活动中转变之前的传统教学观念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的首要条件。目前,幼儿园教学应该进行观念的更新,转变传统方式,进而充分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将培养幼儿性格特点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音乐活动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法,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加快乐及简单的童年。教师应该紧随幼儿园发展的大方向,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法,应该充分了解并且分析游戏化教学法的内在含义,深刻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法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音乐活动中的唱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与幼儿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中享受音乐的乐趣,帮助幼儿音乐细胞形成与发展。教学中采用的歌曲通常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对幼儿起到引导与启发的作用。在幼儿学习之后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理解能力,并在教师的努力引导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将游戏化教学法与音乐活动完美融合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发展幼儿听觉能力成为重点教学内容,在音乐游戏的引导下,可以将游戏与听觉进行完美的结合。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相继完成对音乐的听、唱以及表现的学习任务,提高音乐学习效果。

在音乐活动开始之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幼儿的特点,进而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坚持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主要任务,在音乐活动中巧妙地引入游戏项目。另外,幼儿教师可以按照即将教授的音乐内容展开设计,按照歌曲内容引入游戏形式,在幼儿游戏中渗透音乐教学,最终实现对幼儿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扮家家》这首儿歌时,教师为了加深幼儿印象及激发幼儿兴趣,可以让幼儿进行“扮家家”的游戏活动。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必要的工具,使幼儿按照歌词中的内容进行分角色扮演,进而形成与我们生活相近的场景,做出相对应的肢体动作。通过这种游戏教学方式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幼儿通过一边唱歌一边游戏的方式,既可以掌握这首歌的唱法,同时对歌词描绘的场景记忆深刻,进而完成一系列相关联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符合幼儿本身特点,同时还容易被幼儿接受,提高学习效率。

(三)选择恰当的游戏内容

教师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是否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主要取决教师选择的游戏活动内容是否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内容,将设定好的游戏内容进行健全与完善,确保游戏化教学具有高效性。在选择游戏内容之前,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发展能力,听取幼儿的意见,从幼儿兴趣爱好出发,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的游戏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幼儿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进而给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与分析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而将游戏化教学法与音乐活动进行完美融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要按照幼儿特点选择恰当的游戏内容,确保游戏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与时效性特点,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兰.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未来英才,(14).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6篇

[摘要]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中的重要方面,它具有四种属性:协同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共益性。教学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确保教师责任的履行,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保证教学和谐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学生合理的发展。教学公平的主要实施策略有:教师交往要公平,教师评价要公平,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要公平,学生参与机会要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学公平;教学过程

培养具有公平意识与精神的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无歧视原则”就认为所有儿童都应当受到平等对待,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教育公平应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主要就是教学公平问题。现在我国教育起点公平问题正在越来越好地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公平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从教学公平的内涵与属性、意义和实施策略三部分对教学公平进行阐释。

一、教学公平的内涵与属性

教学公平是指教学主体在教学态度、教学参与机会、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方法选用、教学评价等方面所采取的比较合理性行为。教学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要求与体现,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它具有以下四种属性。

(一)协同性

协同性是营造教学公平氛围的前提,也是教学公平显示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学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影响教学公平。

第一,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太弱,就会在教学中缺乏热情、缺乏创造,影响教学有效性。若教师主体性发挥过当,学生就可能失去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的机会,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有失公平。同理,如果学生主体性发挥过当,就有可能出现过分自由,影响教师指导。因此,教学公平应该表现在师生主体性协同发挥上。第二,生生主体性发挥的协同问题。课堂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学生失当的主体性都会影响其他学生,进而影响教学有效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既需要同振,也需要倚让。第三,师生主体性发挥与教学其他因素的协同关系。师生主体性的发挥要与社会大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协同,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师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手段也应与师生的主体性相匹配。

(二)差异性

真正的教学公平必须是基于差异发展的公平。尤其在我们重视教学有效性的今天,差异发展更应得到重视。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们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充满差异,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教师的教学也有差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个体在已有发展水平、发展的潜能、发展的优势领域、追求的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差异会形成教学动力以及较为活跃的教学局面。只有正视并尊重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公平。

(三)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历时性过程的连续状态与共时性参与主体发展的全面状态。只有历时性过程的连续状态才能保证共时性参与主体发展的全面状态,也才能保证教学的公平。历时性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公平都会影响整体教学有效性。目前在教学起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起点不公平,即按照分数作为分班的依据。过程不公平,即分在重点班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与分在普通班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公平,教学过程不公平会导致“好生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差”等教学结果的不公平。为了实现整体优化,教学中应保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的公平性。此外,教师在全面发展思想指导下,采取了目的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果这些活动是连续的,则有利于实现学生最终的全面发展;如果随意放弃一些活动,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能使他们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四)共益性

共益性既是达到教学公平的努力标准,也是教学达到公平状态的重要属性。这里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全体学生受益,既突出了全体性与共时性,又突出了效益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赋予每个学生发展权利;关注每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差异发展。教师还应该从效率、效果、效益三个维度考虑教学有效性,如果只是某一个方面,例如只考虑其效果而不考虑效率、效益,则对学生而言也会是不公平的,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二、教学公平的意义

(一)教学公平确保教师责任的履行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与岗位责任。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其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家长、学校以及学生对教师都有很高期待,教师的志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志向。因此教师不但应该有追求公平的志向,还应坚持公平信念,在教学中践行公平原则,促使学生逐渐掌握公平的要义。这是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效益的体现。如果教师无法承担教学公平的重担,教学公平就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

(二)教学公平保证教学和谐

首先,教学公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学和谐。教学公平使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减少教学中的冲突与不和谐因素,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教学公平有利于活跃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学和谐发展:第一,教学公平使更多学生获得自主和自由,教师的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以及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第二,教学公平有利于教学主体间的互相理解和谅解,提高彼此的包容度;第三,教学公平能保障教学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公平以及教师对学生态度的公平。所有这些都促成良好教学氛围的产生,为有效教学提供环境保障。

(三)教学公平保证教学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教学资源公平利用是教学公平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学资源公平利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维持学生的积极性起正向作用,对其不公平利用会使学生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形成与教师的对立冲突,严重影响教学有效性。其次,有利于教学资源利用的广泛性与充分性。广泛性是教学资源利用的共时性特点,它是对全体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的状态描述。充分性是教学资源利用的历时性特点,是每个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的度。这两方面都决定着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程度,学生的积极参与决定教学资源使用的充分性,而公平则解决教学资源使用的广泛性。只有充分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确保教学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四)教学公平有利于实现学生合理的发展

教学公平关注学生合理的发展。第一,合理的发展是关注学生需要的发展,教学公平能满足学生不同需要。教学公平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给予学生及时鼓励,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主参与及表现的机会,满足了自身各层次需要,实现了发展。第二,合理的发展是一种个性发展,教学公平能确保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学公平的基本要求。差异教学就是为了体现教学公平,保护与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第三,合理的发展必然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发展,公平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教学公平重视学生参与,给予学生充分自主,保障他们个性化和自主学习,这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

三、教学公平的实施策略

基于教学公平的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以保障教学公平的顺利实施。

(一)教师与学生交往要公平

交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能力、提高其智力、使其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交往的范围应该是全覆盖的,他们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虽然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在某一时间片段上具有选择性,但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的保证,在一个总的时间阶段。他们与学生的交往应该是非选择性的全体交往。在教师与学生公平交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公平的认识,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公平公正,为今后自身践行公平以及公正对待他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教师评价要公平

为保证教师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教师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正向评价原则,以鼓励引导为主。教师应多鼓励表扬学生,少采用负向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第二,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实际进行评价。教师应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及个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理公正的评价。第三,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最新变化,给予适切性评价。第四,评价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评价应当使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感受到上进的动力。第五,应当把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教师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能自我评价,还能客观评价他人。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品质的塑造。

(三)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要公平

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对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不公平的现象,要消除这类现象,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诸如,教室后排同学看不清黑板,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变换座位,简明扼要书写板书或边写边读进行说明使情况得以改善。实验教学中的不公平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教师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提倡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第二,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学生实验能力;第三,学生在实验时的角色分工不断变化,使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第四,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和实验课程比例,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

课堂教学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有研究者从人化和个性化时间概念出发,对时间进行了具有某种逻辑先在性的性质划分,大致有三种情况:“正时间”“零时间”“负时间”。相对应,教学中的时间也分为三种:“零时间”,即学生处于一种游离状态,教学活动对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没有任何意义;“负时间”,对学生发展不但无益,反而损害其积极性或自尊心的时间;“正时间”,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时间。为保证教学有效性,教学中应尽可能减少零时间和负时间,增加正时间,使课堂时间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加强教学设计。在内容设计方面,突出问题性,强调情境性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注意学生参与的全体性、全面性。第二,要始终处于对学生活动的关注状态。教师的关注是教师的一种主体参与形态,也是一种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教师,课堂就会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教学时间就会是一种零时间或负时间。

(四)学生参与机会要公平

学生参与机会公平有助于更多学生获得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小班化教学是实现学生参与机会公平的主要策略。

首先,小班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教师有机会倾听更多学生的见解,并据此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就使教学不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是师生和谐共创的结果。教学中充满了变化,充满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这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为活跃,积极参与,并以较高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小班化教学还带来了课堂组织结构和学生座位等变化,这些灵活多样的变化有助于更多学生获得参与机会及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7篇

生态观点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大力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教育生态学也应运而生,成为构建生态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石。体育生态教育作为生态学和教育学的交叉与融合学科[1],将生态理念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以整体论和系统全面的观点对体育课程进行审视,探索体育教育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途径与对策,体现了人与自然及社会相互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问题,已成为当今体育教育工作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拓宽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领域,为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教育生态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旨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生态结构的最优化和学生身、心、人格与社会适应力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佳发挥。

一、教育的生态环境与体育教学的生态化

教育生态环境是把教育与生态环境相连接,以教育为中心,以教师教学组织、学生个体发展为主线,以学校相关教育为中轴,结合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系统,构成的具有相互关联与作用机理的复合教育系统[2].它不仅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教学手段、内容、教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等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反映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及社会适应力等在复合教育生态环境内的个体发展因素。

体育教学生态化是从体育课程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教师利用系统资源,积极营造教学情境,组织与协调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外因素,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技能学习置于不断互动的教育生态环境系统之中,运用均衡理论、协同学理论研究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师生互动、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学生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推动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体育教学生态化教育不仅要求体育教学中的各因素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而且使学生、家庭与社会等相关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形成一个有益于学生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3].另外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环境中需要加强主客体间教学生态系统因素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和学生是系统的主体,教学内容是客体;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实行者,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实施生态式的教学,无论从教学理念与风格、课堂言语表述,还是教学手段与肢体动作交流,都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理解、宽容、关怀与支持的教师情怀,为学生营造宽松、温馨的教学的环境以及充足的运动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与完善,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二、影响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因素

(一)教学形式落后

目前,山东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形式落后,课程仍以技能学习为主,设置统一化的技术与考核标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新形势下的教育理相脱节。许多高校虽然提倡学生自主选课,仍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体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是以技能学习为手段,全面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不在“教”,而在“学”,学生学习了就掌握了知识;教师要从“课堂、教材”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转变,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什么?改变单一的、枯燥的技能学习,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将周期性教学结果反馈给教师,以改进教学质量;这样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生态系统,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缺失、从属被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无自主性,不能提起学习的兴趣;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满堂灌的落后课堂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找不到知识、技术、方法的创新切入点,结果是窒息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思维。因此,在生态化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选择,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能力进行多元化教学,开展自主学习,以多阶学习、高阶思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推动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

由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具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促进能力的发展。我省多数普通高校教师没能将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内容和方法纳入教学情境,去营造温馨、宽松与和谐体育教学环境,难以形成师生间的“和谐、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场景以及师生双边的“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与“趣味、实际、活泼、新颖”的良好课堂教学气氛。

因此体育生态化教学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的人本精神,避免课堂学习及运动时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才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体育教学环境还要考虑到天气、场地、器材、自然形态(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等)等因素,根据环境要素的变化及时合理地改换教学计划与内容。因此体育教学环境系统内的各要素保持一定“动态平衡”,是维持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基础保障。

(四)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外部教育生态环境,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主客体、价值取向、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等体育课堂教学因素。受政治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山东多数普通高校注重文化教育及科技能力等课程的教学,而体育课程仍是文化教育的附属体,没能形成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的教育生态大环境下,滞后的校园体育文化,已严重的阻碍了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发展,影响了在《新课程》背景下生态体育的教学改革。因此,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会给体育教学带来多元化变革,促进体育理论与校园文化教育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生态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生态化体育教学的理念

体育课程教学是对人体健康与生命的诠释,体育课程教学生态理念的建立,标志着在教育生态大环境下体育教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化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将课程视为教与学的主客体参与与课程的发展和谐统一的生态体系,在教育生态体系与社会环境间保持动态平衡[4].生态化体育教学目的:其一就是追求学生健康的根本价值,在健康的基础上提高生命活力与创造力。其二最大限度地遵循人体的自然规律、社会行为规律去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成为能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生态化体育教学实践性、开放性强与课程多样性,教学过程中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因此教学生态体系既要保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生态理念开展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生态化课程体系

体育教育应树立专业理论、能力与终生意识培养的整体观念,课程生态化系统的构建在教学与评价实践全过程基础上,各阶段不同侧重,明确各阶段实施计划与相应的手段,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生态化教学体系中突出体育学科的手、脑并用的实践特性,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教学综合设计和多元学习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出教学场景中的知、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增进教学效果。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以学生健康价值取向为基础,评价的内容、方法上与形式要与学生的“三维健康(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应,转变以学生成绩“优良差”等级性区分的课程评价,以健身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为目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潜能、增强体育意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塑造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学生态化的核心,通过校园网络及广播站为学生积极传播健康上进、拼搏奋进的顽强体育精神,以校园多阶体育竞赛内化体育的价值与意义,渲染与烘托体育锻炼对人健康与生命的价值,促进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的有效连接,使体育教学、运动锻炼校园体育竞赛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高校体育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体育制度的文化建设,督促体育制度的规范与落实。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中掌握体育锻炼知识与技巧,促进个性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山东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重塑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高校生态化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与主体作用,体现着系统内教与学的生态化共生性。教师应放下传统的“仰视”尊位理念,以立德树人、启迪智慧、启迪文化的教学目的,以教师的“真情、宽容、友善”教学模式,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以鼓励与欣赏的教学态度,进行师生双边的“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交流与对话,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内心想法与需求,形成一个“和谐、趣味、活泼、新颖”的良好教学场景,重塑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反馈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而且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助推作用。

在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教育的大环境中,山东普通高校体育生态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增强学生健康、提高生命活力、培养健全人格与创新力为教学目标,构建生态化体育教学体系,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增进多元化教学形式,重塑和谐师生关系,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生态化体育教学的可持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振伟。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探析[J].运动,2014,(1)。

[2]李正贤。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3)。

[3]沈逢元。实施生态化教学策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体育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探析论文 第8篇

一、四步阅读教学法

所谓“四步阅读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四个步骤有效地推进英语阅读教学,包括预习、学习、复习及练习。实践证明,四部教学法不仅有益于开发初中生智力,培养英语阅读能力,而且对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一 )做 好 预 习

教师在开始一节新课之前, 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材料,建立起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初步印象和了解。引导学生预习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学生自主独立地预习内容,也可以是多人合作的方式共同预习。预习环节的有效设置,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探究性及合作能力,更为新课的开始奠定了基础。学生在预习环节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建构起自己的学习框架, 为教师教学省下了不少时间,并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做 好课 堂 教 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尽量创造出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对文本知识的讲解,而要循序渐进地引导。比如笔者在教学新课时,就先通过对文本材料背景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相结合,如播放听读录音、主题视频等,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熟悉文本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熟读,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积极鼓励他们提出相关问题,与教师一道讨论并解答。最后要做好通读,教师要对学生通读全文进行有效的指导, 如学生阅读过程中对语音语调、停顿、节奏等的把握,或是结合一些课堂小游戏和小比赛辅助阅读。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具体分析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总结文章中的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质量。

(三 )做 好复 习

当学生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不同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时,要充分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设置不同的复习方案和任务,使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 )做 好 练 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学习英语的主要是为了语言的运用。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练习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这里所说的练习,除了对学生课堂上口语能力的练习及对阅读文章的朗读操练之外, 还包括对阅读文本中的重点生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的测试,以便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为更好地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服务。

二、四步阅读教学法实施策略探析

(一 )自 学 指 导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智力发展和知识获得必要的技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由于初中英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二 )启 发 思 维

教师在完成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指导后, 应着眼于发展学生思维,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和探究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过程。一般地,学生在经过对课本熟悉阅读并自主探索之后,对其中所涉及的词汇、语法、句型功能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但在对这些内容更进一步的运用毫无头绪。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分析、掌握这些知识,并从中感受到阅读英语的乐趣。

(三 )做 好 检 测

当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之后,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自信心,渴望通过测试肯定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期盼获得教师的表扬与称赞。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做到积极响应,通过一些日常检测或是小考试,验收学生学习的成果, 并采用一定的奖励手段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 )强 化 练 习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和运用能力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吸纳知识, 拓宽视野的基础上,应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指引学生有效复习课本内容的同时,也要强化练习,及时锻炼学生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摘要: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为:预习、学习、复习及练习四个部分。本文以阅读教学的四个步骤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四步阅读教学法,以此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此基础上,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能力。

上一篇:业务部门工作报告下一篇:教师事迹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