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教学教案

2024-06-19

吕氏春秋教学教案(精选6篇)

吕氏春秋教学教案 第1篇

天时不如地利和吕氏春秋教案

cong-yanli.blog.163.com/blog/#m=0&t=1&c=fks_087064083082080065087083095095092083088071081094083065 教学课题 《吕氏春秋》两则(一) 引婴投江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朗读成诵,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并能形象生动地复述主要内容。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3.从叙议结合的表达中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两个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疏通文义基础上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 理解寓意,懂得随着对象或情况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酿成大错,进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启迪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 理解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难点 了解寓言的特点 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教具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 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绿色教育结合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年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2、作者简介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王孙异人(后改为嬴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二、朗读感知“引婴投江”的故事 1. 范读。 2. 评价指导学生齐读。 三、研读课文,思考探究。 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 作者(编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 词解: 过:经过 有...者:有....(什么样的)人 方:正在,正要 婴儿:这里指小孩 引:牵拉 故:原因,缘故 善:擅长,善于 虽:即使 岂:难道 遽(jù):就,遂 任:处理 悖(bèi):荒谬 2、译文:引婴投江 译文:有个路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人正拉着小孩想将那小孩丢进江中。小孩在啼哭。过江人问那人为什么这么做(要把婴儿丢进江中),回答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泳。”他的父亲虽然善于游泳,他的儿子难道就善于游泳(了)吗?这样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3.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4.对学生的感想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决不能强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 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就会酿成大祸。 五、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讽刺那些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是主观判断的人 六、布置作业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2. 人问其故 3. 其子岂遽善游哉 4.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二)充分展开想象,借助描写,用现代汉语扩写。 课后小结 (二)刻舟求剑 教学目标: 1、熟读浅近文言文,通过理解意思,理清层次,来背诵古文 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具有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成语故事两则》,大家还记得是哪两个成语吗?(狐假虎威、揠苗助长)成语有何特点?(言简意赅,以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二、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1、读文、正音 涉坠遽契惑 2、复述故事大意 三、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词义 1、掌握下列词的意思 涉江:渡江 其:他 坠:落、掉 遽:急忙,快 契:同“锲”,刻 是:这里 所成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寻找 行:走 不亦DD乎:不也是吗 惑:糊涂 2、再读课文 四、学生逐句朗读,译文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航行”,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五、理清层次,弄清句子的关系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结果找到了吗?没有 3、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议论背诵全文 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讲讲与刻舟求剑相类似的事,加深理解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2、实词解释、译文。 教学课题 天时不如地利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3)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互相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掌握基本文言词语、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习文章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 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 学习文章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教具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 “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 绿色教育结合点 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这篇文章。 1、作者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3、检查预习,了解内容。齐读课文 (1)正音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2)指导朗读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二、质疑释疑 1、借助工具书,在翻译的基础上叙述课文梗概。 2、以小组为单位,分段翻译全文,要求遵循“逐字翻译”的原则。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实词解释(投影) 2.结合注解理解课文内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段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提出观点,提挈全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fú,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段译:(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吕氏春秋教学教案 第2篇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5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自然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末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订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订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订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订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订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订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订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6.师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7.布置作业:

书面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通过检查订正作业,让学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实词的不同用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师生研究订正书面作业: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陈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做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吕氏春秋》的生态智慧 第3篇

一、天人一体的生态系统观

《吕氏春秋》的生态系统观念集中体现在《十二纪》所构筑的天人一体的生态图式中。如果把这一图式的分类加以抽象, 可以看到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天”, 一类是“人”。如果把天作为天文、地理、气候、动物、植物等意义来使用, 则天是相对于人生存的自然环境总体。这样,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如果把天作为统一体来看待, 则天包括了人, 这样, 天人一体的宇宙图式, 就是一副有机的生态的世界图式, 世界是由天人所构成的超级生态系统。

《十二纪》中, 天人一体的生态系统观念首先表现为由阴阳五行所构架的时空范围。其中时间构架是由一年四时十二月所组成, 这是由阴阳消长的秩序和过程所决定的。其空间构架是由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所组成, 其根据是五行运转的程序与过程。时间与空间结合, 四时与五行相配合, 构成一个天人一体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 依据阴阳五行、时空运行的规律安排了天道、地道、人事的活动。其核心内容包括:按照天地人的顺序, 逐月描述了天道、地道的生态变化与特征, 然后与之配合安排相宜的人事活动, 并配以生态律令, 对违反生态律令的行为提出警告。

这里以《十二纪·孟春》为例。文中说:“孟春之月:日在营室, 昏参中, 旦尾中。其日甲乙,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獭祭鱼, 候燕北。”

从“日在……”, 到“其日……”是人们观察到的孟春的天象、星宿运行情况。而“东风解冻……候燕北”则点出了孟春时节的地象、气候的特点和动物的生态, 再把天象特征与物候特征相结合, 确定当月所处的节气, 孟春之月“立春”, 按照五行顺序, 立春表明“盛德在木”。

根据天道与地道的生态特征, 安排孟春时节的人事活动, 文中讲到:

是月也, 以立春。……立春之日, 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命相布德和令, 行庆施惠, 下及兆民。……

是月也, 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

是月也, 天气下降, 地气上腾, 天地和同, 草木繁动。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 皆修封疆, 审端径术, 善相丘陵阪险原隰, 土地所宜, 五谷所殖, 以教道民, 必躬亲之。田事既饬, 先定准直, 农乃不惑。

是月也, 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 命祀山林川泽。……

人事活动的内容包括立春之时的祭祀、天子政令、农业生产、音乐艺术等等, 其中的主线是农业生产, 这是古代国家的经济基础与命脉。同时, 根据孟春时节的生态状况, 规定了禁忌之事。文中讲到:“禁止伐木, 无覆巢, 无杀孩虫胎夭飞鸟, ……”并对违背时令的行为提出了警告:

孟春行夏令, 则风雨不时, 草木早槁, 国乃有恐。行秋令, 则民大疫, 疾风暴雨数至, 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 则水潦为败, 霜雪大挚, 首种不入。

整个《十二纪》都贯穿着与《孟春》类似的模式。都是先讲天道、再讲地道, 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确定时间节气。然后再讲人道作为——根据时节的特点, 规定了宜行与禁忌之事, 并以天子政令的形式做了类似生态律令、生态法规的硬性要求, 还对违背生态律令的行为提出了警告。警告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违背生态规律的行为而发出的, 文中认为, 除了自然灾害外, 违背生态律令, 还会导致人的疾病以及国家混乱等人事灾祸。

因此, 《吕氏春秋》反复强调:“无变天之道, 无绝地之理” (《十二纪·孟春》) ;一再重申:“凡举事无逆天数, 必顺其时, 乃因其类。” (《十二纪·仲秋》) 主张无论君主还是百姓都要顺守自然生态律令, 才能享有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二、人法天地的生态协同观

1. 人法天地, 尊重生态规律

从《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纪首来看, 宇宙万物的运行都与有固定节律的时间相顺应, 由月份的变化引导出一系列与之同步的天地动植人的活动。对于人事活动如政令、宗教、生活起居、刑罚、礼乐、农业、军事、贸易等, 都是按照时间的流动变化, 按照季节节律而进行的。这实际上是将人看做自然生态链条上的一环, 认识到人类应自觉地遵守宇宙大系统的统一节律, 使人类行为与整个系统保持和谐、良性循环互动的关系。

例如, 春天大地复苏, 万物萌生之时, 人类就应因遵循这个大趋势, 举办与生命萌动相一致的事功。孟春纪纪首从天子起居、农业生产到资源管理、社会事务的安排, 都是根据春天的自然特点而进行的。

同样, 根据春夏秋冬——生长衰藏的自然节律特点, 人事活动也与之相协同。在春天万物萌发之时, 安排礼乐活动;夏天是万物成长之时, 安排学习、教育;秋天是万物凋零之时, 安排军事、刑狱;冬天是万物收藏之时, 安排丧葬等活动。这样的安排都是依据当时人们所观察到的自然节律的变化特点而进行的, 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节律的尊重与顺应, 具有粗朴的生态协同意识。尤其是每纪纪首对天子活动的安排, 非常显明地具有法天地、因时而为的特点。

再以“孟春”为例, 《十二纪·孟春》讲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 昏参中, 旦尾中。其日甲乙,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獭祭鱼, 候燕北。天子居青阳左个, 乘鸾骆, 驾苍龙, 载青旗, 衣青衣, 服青玉, 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从“日在……”到“候燕北”, 点出了当时的天象特征与物候特征。紧接着, 就是对天子的活动, 包括衣、食、住、行、用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其用意是要天子配合孟春时节的特点从事活动。其实质是将天子作为人类的代表置于自然生态网络中, 要求其行动要与时间、空间所范围的自然节律、生物气象、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的主张, 在《六论·开春》中也有强调, 文中说:“开春始雷, 则蛰虫动矣;时雨降, 则草木育矣;饮食居处适, 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都是要求人要与时偕行, 行动要符合生态规律。

2. 因时因地, 保护自然资源

《吕氏春秋》十分重视对动物、植物、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十二纪》以及《六论》中都谈到了因时因地保护自然资源的举措, 主张将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相结合, 在今天来看, 蕴含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

(1) 保护森林资源。在《十二纪》每纪纪首的《孟春》《孟夏》《仲秋》《仲冬》等都谈到了关于对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认为, 按照季节节律, 春夏是树木生长、森林成材的关键时节。因此, 要禁止采伐树木;到了秋冬时节, 林木进入了生长停滞期, 可以采伐。用途是为人提供燃料, 以满足取暖烧饭等生活以及祭祀之需。文中主张要将人类的需要与植物的生长周期相结合, 不是单纯强调对资源的保护, 而是主张以用养结合的方式对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2) 保护动物资源。在《十二纪》每纪纪首的《孟春》《孟夏》《季秋》《孟冬》等都谈到了对动物资源的保护问题。认为春夏之季, 动物处于繁衍、孕育生长期, 所以对动物主要在“养”, 不能覆巢毁卵, 损伤幼小动物;秋冬之季, 动物基本已长成, 因此, 可以“用”:一是用于生活所需, 二是用于祭祀。这一用途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中, 是很重要的方面——以牺牲祭祀, 祈求上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但即便如此, 在仲春时节, 祭祀也不用牺牲, 而是用玉圭、玉璧或皮毛束帛代替。

(3) 保护土地资源。在《十二纪》每纪纪首《孟春》《季春》《孟夏》《仲夏》《孟秋》《孟冬》等篇章中都谈到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问题。文中认为春夏之时, 是农作物的生长时期, 所以应根据土地的情况安排作物种植。同时, 不要起土功, 以免破坏作物生长的环境;冬季是土地整墒之际, 不起土功, 为土地保养肥力、休眠提供条件。在《六论》的《任地》《辩土》篇中还对如何根据时节, 利用土地资源搞好农作物生产做了详尽的规定。《任地》中讲到耕作的大原则:“耕之大方:力者欲柔, 柔者欲力;息者欲缓, 缓者欲急;湿者欲燥, 燥者欲湿……。”这是要人根据土壤情况, 选择适宜的耕作技术。应用阴阳互济的原则, 对休闲的土地要频种, 让频种的土地休闲, 将用与养结合起来。

摘要:《吕氏春秋》是先秦末期一部综合百家的思想巨著, 生态智慧是其重要的思想特色。《吕氏春秋》的生态智慧包括天人一体的生态系统观、人法天地的生态协同观。《吕氏春秋》的生态智慧是体现古代中华生态文明追求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吕氏春秋》,生态,天,人

参考文献

吕氏校长 历城春秋 第4篇

历城的冬夜,北国的寒风张狂肆虐。学校宿舍里几个男孩一边哆嗦一边“卧谈”。

“我盖了三层被子,脚还是两根冰棒,好冷呀!”“怎么办呀,这样下去,咱该给冻死了。”“要不,咱给强哥反映反映?”

漆黑中,一个平时被叫做“老大”的孩子正义凛然地拿出了手机,发短信跟“强哥”交流了起来。剩下的男孩抓紧被子,边竖着耳朵听动静,边迫不及待问“强哥说啥?”

老大“哒”一声关掉手机,神气得不行:“强哥叫咱们先睡,这个问题他会想办法的。”

几个孩子拥着一份寒冷中的期冀渐渐入梦。

第二年冬天,所有学生宿舍都安装了空调……

这几个男孩都是济南历城二职专的学生,而他们口里的“强哥”就是历城二职专的校长——吕学强。用手机短信和学生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也反作用于学校建设,这算是吕学强这位“80后”校长在学校管理举措上的首创。当然,执校四年,将历城二职专从落寞惨淡引向欣荣发展,“强哥”的制胜奇招绝非仅止于此。

你别无选择

2008年8月29日,吕学强永远记得这个日子,因为自己的人生轨迹至此折转。那时他还是历城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刚从震乱痛伤的汶川接护一批学生回来。

教育局开会,他就安安分分地端坐聆听,当领导在发言中提到“任命吕学强为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专校长”时,不知是否汶川之行带给他的惊惶疲惫尚未平息,他竟半天没有反应,直到身边的同事一再推搡提醒,他才慌乱地站起身,对着周围领导示以尴尬的微笑。

待到吕学强把整件事情从头到尾捋清之后,“请辞不做”是他的第一个想法,因为这是绝对的明智选择:

其一,历城二职专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的工业经济潮短暂地“热”了一把之后,就一直处于冷寂的边缘,师资弱、环境差、生源短、关系杂。

其二,吕学强当时只有28岁,在教育局工作颇得同事信服领导赏识,自己也很享受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起做事的状态,快乐而有前途。但自己这样年纪轻轻,如果要去一个几乎“龙潭虎穴”的学校,管理那帮早已刀枪不入的老教师和快要上天入地的野孩子,如何招架?

这校长当不得!但领导只有一句话:你年轻,你不当谁当?

当天下午,吕学强就被教育局的领导推到了历城二职专大会议室的讲台上。在场的老师们多少有些傻眼:这么个小伙子就是我们的新校长?

这个别无选择的校长就此已成定局。

潜伏

吕学强告诉记者,最后学校能成功地转变,自己也没什么秘诀,就是性格里有一股劲儿,做一件事就把一件事做好的劲儿,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劲儿。

在历城二职专担任校长的第一学期,吕学强说自己没干什么正事,就只是演着正在热播的连续剧“潜伏”。

潜伏才能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

汽修实训室里,王老师正在清理东西,准备锁门。吕学强乐呵呵走进来。“老王等会,我来看看。”老王有点慌张,殷勤地不住应承。吕学强发现很多机子都是坏的,有的还生锈了,问老王是怎么回事。老王有些支吾。吕学强拍拍他的肩,有什么情况说给我听吧,不怕问题大,就怕瞒着,瞒到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学校就毁了。老王叹了口气……

就这样,跟老教师“拉呱”,了解学校的教育生态,理解老师们的心理状态和形成因素。偷溜进教室听课,观察老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分析总结他们的弊病。和学生及家长聊天,听他们谈对学校的看法和期望……

通过大半学期的调查,吕学强把清了历城二职专的“病脉”:往高处说是学校缺乏教育理念,老师缺乏发展方向,学生缺乏人生信心:说实在点就是风气不正,缺人情味。

迷途星光

和为根基,爱为灵魂。吕学强一直认为改变学校人心温度是改变学校整个风气,最终让学校获得发展的前提。

新学期开始,学校的老师们人人都收到一份神秘礼物,打开盒子一看,不觉讶异:一瓶鞋油,一把梳子,一面小镜子——以往很多老师在穿着形象上极为随意甚至邋遢,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不好示范。老师们领会了校长的关心和用心,以后便注意在着装仪态上“为人师表”。

学校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冷漠恶劣,见面形同陌路,背后闲话脏话。吕学强带头向每一个见面的学生、老师主动问好,一开始很多人都感到可笑或尴尬,但渐渐地有学生老师开始模仿,一年下来,配合“和爱”文化的渗透,学校人际关系变得舒畅和睦。

一件事情让吕学强触动很深。

他无意中翻看学生周记,发现内容不是秋天黑夜就是离别哀伤,基调悲凉。中职学生大多是所谓“输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不是按通常标准来看“智力迟钝”,就是“问题少年”。心理往往自卑、叛逆、冷漠、绝望。

“四心育人”德育管理机制是一种努力,希图用爱将孩子心灵的茧剥开。吕学强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微笑面对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做朋友;班级管理实行专职班主任亲情化管理……

很多老师习惯了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与学生相对立的教师姿态,一时很难转变,吕学强就做给老师们看:和学生称兄道弟“拉呱”;和学生一起打篮球,体力不支时认输受罚;遇到上课捣乱的学生偷偷提醒,并和他达成好好学习就保证不告诉班主任的“秘密承诺”;开通“校长在线”短信通道,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心声,为他们解决问题……老师们慢慢跟着学,放下“先生”架子以后,突然觉得很轻松,孩子们不再是天兵神将牛鬼蛇神,再皮再野不过是个孩子。

学生把心打开了,还没有把人生打开,因为缺乏建设人生大厦的基石——自信。

“校园满天星”文化活动是吕学强一个用心良苦的愿望,他带领老师们几乎拿着放大镜在这群曾经被社会和自己放弃了的孩子身上找闪光点:歌唱之星、技能之星、勤学之星,甚至踢毽子之星、洗衣服之星……

nlc202309021300

一次颁奖典礼结束后,有位家长打电话给吕学强,几乎哭了半个小时,他言语笨拙,大致意思是以前每次被老师叫到学校都是批评孩子,这是第一次例外。

“双百方针”

学校学为本。

吕学强“偷听”一个老师讲课,发现老师教学刻板僵硬,底下学生三分之二在打瞌睡。有点憋不住火,冲进去把老师请到一边自己上起来——他在进教育局前当过老师,什么课都教,课堂有声有色,学生也来了精神。

这种情况在学校里不少见,也成为了吕学强的一块心病,直到他琢磨出教学改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双百方针”。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就是要把课堂弄得有趣,让孩子们喜欢、感兴趣,我要看到他们在教室里是切切实实学习而不是打瞌睡。”

校长“诏令”一下,老师们心领神会以后也都开始想方设法创新课堂。开头很难,但几经试验打磨之后,教学改革居然小有所成,老师们总结出了诸如“四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师生互换教学法”、“滚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尤以“滚动式教学法”最具特点。

滚动式教学法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项任务,所有小组的组合就是本堂课的全部内容;一个小组完成任务,下一个小组跟上,这就突破了教材、专业、场地的限制,使教学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让学生学习更有新鲜感,更有探知欲。目前,“滚动式教学法”已被确定为济南市职业学校重点研究课题,省内外有11个地市专程来观摩学习。

2012年历程二职专像经过了一季苦心耕耘的园丁一样,终于收获了她沉甸甸又甜蜜蜜的教育果实:

学生由08年不足800人发展到超过4000人,就业率四年保持100%,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单位……

在济南的冬天里,有残雪暖阳,记者跟着孙主任参观历城二职专校园。虽然寒气肃然,但校园里一些飘散着浓浓人文气和书卷香的建筑景观却让人心生温馨。弘毅楼,自强路,感恩亭。一面学生通往食堂会看到的墙壁上写着:梦开始的地方。孙主任指着一处有人物琴棋雕塑设计的“琴韵阁”说:当年这里还是一堆垃圾……记者感受着这些变化和时间,也想象着孩子们在这样润物无声的园地里慢慢舒展开来的微笑和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之路也恰如是语。吕学强说学校发展到今天算是度过了生存危机,但前路还是充满挑战:如何从规模扩张转战到内涵探索,学校的品牌价值如何提炼提升,老师因为学生膨胀而产生的发展瓶颈问题……这都是“强哥”接下来不得不应对的现实,问他是否“压力山大”,他憨实一笑,“还能怎么样呢,见招拆招呗!”

一校一世界,一长一春秋,岁月与教育相逢,吕学强便依从了这缘分,认真前行,没有功夫苦思梦想几何,意义几多——“我就是盼着孩子们将来好”——而梦想、意义却早已真水无香,自居其中。

编辑 李丰池

吕氏春秋读书笔记 第5篇

尽管是集体编写,但还是完美体现了吕不韦的政治理想和认知水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应天时,察人情,观地利,结合吕不韦及其门客丰富的从政经验和为官心得,博采诸子百家成一家之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和处世哲学。

推崇《吕氏春秋》的认为它集各家所长自成一派又青出于蓝。而反对的则认为不过是杂货铺,不足以成一家之言。

吕不韦是具有“立君建国”和以理一统天下的理想的伟大政治家;《吕氏春秋》也是以“理”为标准,兼容并蓄,融合各家学派之长的不朽著作,是先秦百家争鸣的完美收官之作。

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夫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圣人矣乎!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习,不足以成也。

石之坚、丹之赤,本乎天然,“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并不是石和赤本身之选择。而人则不同,“豪士之自好者”,就看个人的志向和气节了。

韩非指出,君主不要显示自己的欲望,若君主显示出欲望,臣下将千方百计满足君主的欲望以献媚;君主不要暴露心意,若君主暴露心意,臣下将显示其异能以投其所好。所以君主能隐蔽好恶之情,臣下就能现出本质。君主要避免臣下伺察君主的欲望和好恶,投君主所好,设诱饵以钓君主。这样,君主才能根据臣下的`秉性委任不同的官职。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

要物为人用,不能人为物役。江南愤青陈宇曾开北京吉普与开路虎的朋友去西藏,陈宇十几万的车怎么舒服怎么开,返程时在半路跟一个小卖店老板谈妥等老板方便出藏时帮他开到成都,陈宇自己则乘机乘火车轻松走了。而他开路虎的朋友因为车只能加高标号油,而一路能加这种油的地方很少,再加上心疼豪车,因而一路上几乎因为伺候车子而生出大量烦恼。

李嘉诚戴300美元的西铁城表也是类似原因。尽管李也有百达翡丽等豪表,但戴那些表时要经常注意防磕防撞防汤水腐蚀,反而让人被物给束缚住了。而戴西铁城在磕碰下水洗澡时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不用费心考虑表的要求,这才是物为人用。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

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先知先觉,是因为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抓住了最关键的征兆表象,其实这并不是神奇也不是侥幸,而是体察出了事物必然的逻辑。

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人之心隐匿难见,渊深难测,故圣人于事志焉。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征表,无征表而欲先知,尧、舜与众人同等。征虽易,表虽难,圣人则不可以飘矣,众人则无道至焉。无道至则以为神,以为幸。非神非幸,其数不得不然。郈成子、吴起近之矣。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渫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笑。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门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是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鄙相月尻,投伐褐相胸胁,管青相月贲月勿,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后。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其所以相者不同,见马之一征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这长短。非独相马然也,人亦有征,事与国皆有征。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非意之也,盖有自云也。绿图幡薄,从此生矣。

“不知而自以为知”,个人的困厄往往是弄不清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国家的乱局十之八九是由执政者自以为比市场比百姓比企业家更高明而随意指导决策的乱作为所致。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名不徙立,功不自成,国不虚存,必有贤者。贤者之道,牟而难知,妙而难见。故见贤者而不耸则不惕于心,不惕于心则知之不深。不深知贤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

富、贵者和贫、贱者谁更有底线、更讲信誉,是判断时代、制度好坏的精准试纸。所谓“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人类有勇猛精进、好大喜功的本能冲动,但又往往高估自己的见识智慧,不知道不承认自己的愚昧无知。 人世间的大悲剧,十之八九是自大无知导致的,或少量别有用心的人裹挟愚昧无知的决策者造成的,例如乌托邦、计划生育、计划经济、大月进、火葬与殡改、住宅用地管制、难民移民问题等等。

吕氏春秋原文翻译 第6篇

原文: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子张【1】,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2】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3】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注释:

【1】子张、颜涿聚、段干木、高何、县子石、索卢参、禽滑黎等,皆为古人名。

【2】驵(zǎng),市场经纪人。

【3】齿:排列。

译文:

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文种为师。圣人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的尊贵没有达到帝王,才智没有达到圣人,却想不尊奉老师,(那)通过什么能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呢?这就是五帝废绝、三代灭绝的原因。

况且上天造就人,使人的耳朵可以听见,(如果)不学习,人耳朵能听见还不如耳聋(听不见);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如果)不学习,人眼睛能看见还不如眼瞎(看不见);使人的嘴可以说话,(如果)不学习,人嘴能说话还不如口里有病说不出话;使人的心可以认知事物,(如果)不学习,人心能认知还不如狂乱(无知)。因此凡是学习,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能够保全上天赋予人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伤害,这叫作善于学习。

子张是鲁国的鄙俗小人,颜涿聚是梁父山上的大盗,(他们)向孔子学习。段干木是晋国的市场经纪人,向子夏学习。高何、县子石,是齐国的凶恶残暴的人,在乡里受指责,向墨子学习。索卢参是东方闻名的狡猾之人,向禽滑黎学习。这六个人,是(该受到)刑罚、处死、侮辱的人。如今,(他们)不仅免于受到刑罚、处死、侮辱,(还)从此成为天下知名的人,终其天年,王公大人跟随他们并礼待他们,这些(都是)从学习中得到的啊。

君子学习,谈论道理一定称引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听从(教诲)一定尽心竭力来发扬光大。听从(老师的教诲)而不尽心竭力(去发扬它),称这种行为为“背”;谈论道理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称这种行为为“叛”。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在朝廷上不会接纳他们,君子不会和(他们)交往为友。

上一篇:电信工程公司员工年度总结下一篇:运用生态学原理管理住校生初探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