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自我鉴定

2024-07-12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精选9篇)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 第1篇

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地通过对自身的审视来提升自己,可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员工自我鉴定,欢迎大家阅读!公司员工自我鉴定(一)

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

工作方面,本人自工作以来,先后在不同部门工作过,不管走到哪里,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争当行家里手。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已熟练掌握储蓄、会计、计划、信用卡、个贷等业务,成为优秀员工。

记得刚进银行时,为了尽快掌握业务,我每天都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岗,练习点钞、打算盘、储蓄业务。虽然那时住处离工作单位要坐车1个多小时,但我每天都风雨无阻,特别是冬天,冰天雪地,怕挤不上车,我常常要提前两、三个小时上班。就是那时起,我养成了早到单位的习惯,现在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行里,先打扫卫生,再看看业务书或准备准备一天的工作,也是这个习惯,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业务知识,为我几年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工作过的岗位大部分在前台,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客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我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服务。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一位客户,当我了解到他要贷款买二手房时,由于他不知该怎么办,只是有个想法,我便详细地向他介绍了个贷的所有手续。除了在服务客户上我尽心尽力,在行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也积极响应,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竞赛,展示自我,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单位的嘉奖。

学习上,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没有放弃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由于我毕业财校属于中专,刚工作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大专,并于xx年毕业,但我没有满足于现状,又于xx年自修东北大学金融本科。

由于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学习中受到老师充分肯定,目前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不但掌握和提高了金融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完全达到了本科生所具有的水准。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加钻研业务,把学到的金融知识融会到工作中去,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并于xx年参加全国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顺利通过同时被行里聘为中级师。在多年的业务知识考核当中,每次会计业务资格考试都达到1级水平。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面只是我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这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始终坚信一句话:“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柴,则会熊熊燃烧。”我希望用我亮丽的青春,去点燃周围每个人的激情,感召激励着同事们一起为我们的事业奉献、进取、立功、建业。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二)

转眼间,我进公司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中,我在领导及老员工的关心、指导、帮助下,慢慢地融入了义博展览这个大家庭。俗话话:“吾日三省吾身”,适时总结一下这三个月的经历,不仅是对自己努力付出的肯定,让自己更有信心和激情投入以后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帮助我找出之前工作中的不足,并在今后加以改进,从而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因此,在我们新员工试用转正之际,在激动之余,我觉得也有必要对自己的各方面做个小结。

在思想上,我刚开始觉得这份工作可以随随便便就能做好。但是在和部门经理、老员工交流以及自己亲身体会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我意识到要想做好手头的工作,决不能马马虎虎,只有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才能在工作中不出差错。

同时,我也发觉对于客服工作,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只有用心为客户服务,倾听客户的需求,发挥做事细心周到、有耐心的品质,与时俱进,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地精益求精,这样才能把客服工作越做越好。

在平时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对于领导交代的工作,我也是饱含热情地积极完成。遇到不清楚不会处理的事情时,我都会自己先试着找解决办法,如果实在束手无策,那么我会虚心地向老员工请教,并在事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具体来说,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协助部门里的一位老员工进行六月份进口展的招展和招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老员工积极沟通,明确自己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同时,我隔三差五就把自己的工作进度及时反馈给她,以便我们配合得更默契,从而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在生活中,我乐观开朗,进公司没多久,我就和新老员工很快打成一片。午间休息时,我们经常像兄弟姐妹一样坐在一起开心地聊天,拉家常,办公室里常常能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如马拉松比赛和公司运动会等。

总的来说,通过这三个月的锻炼,我对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实战的经验。但是,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在转正之后,我将以更加锐意进取的姿态,谦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争取早日胜任工作!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三)

在过去一年中,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高标准应求自己,做了很多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做以下个人鉴定:

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在很多前辈的关心帮助下,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质检与管理,使我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争取做的更好。

因为工作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我对待工作不能人浮于事,做老好人,而要以踏实、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懂的东西要善于学习,已懂的东西更要精益求精。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辅以求精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方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切工作过程中,技术和质检工作贯穿始终,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逐步培养自己的预见性。

在平时工作中,首先做好日常工作,我与车间其他技术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坚持经常和其他技术员进行工作交流,充分发扬民—主,杜绝独断专行,统一思想统一步骤,从而圆满完成车间各项生产任务。

每月将车间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及时将总结上交到技术处,将车间主材消耗进行总结,及时上交计划处。做好统计技术分析工作,将车间生产中出现异常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写出纠正措施报告。

电力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从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 第2篇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有较高的政治理论觉悟,平时积极地向给水排水工程班委团委组织靠拢,参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集体社区服务活动。在生活中,本人遵纪守法,经常关心和帮助给水排水工程班其他同学,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与给水排水工程知识公益宣传。

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所就读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各门基础公共课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此外,我还参加给水排水工程相关资格考试__(列举自己获得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证书)。

公司和员工的交易 第3篇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是个软件企业, 不知道是不是软件行业的特点, 反正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 而且养老保险也不是以正常的基本工资为基数缴, 只是按一个很低的基数。

在这个公司, 工资在整个行业里算是很高的, 不过加班也是最“凶狠”的——我最“骄人”的战绩是连续一个多月, 每天工作到半夜3点以后。每天回家的时候媳妇都睡得正香, 媳妇早上上班的时候我又睡得正香……公司正常的下班时间是晚上9点, 有项目就要到11点, 只要项目需要, 项目经理一声令下, 往往一个月都是11点下班。那时, 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开发和测试, 开始的时候, 我对加班很有抵触, 不过大家都在一起干, 慢慢也就适应了。媳妇也是, 开始还因为我没有时间陪她和我吵架, 后来也默默地支持我了。

后来跳到第二家公司, 也是没有加班费, 保险、公积金之类的都是按照1000块钱做基数缴。我媳妇公司福利待遇比较好, 所以, 尽管论工资我基本上是她的两倍, 她却可以经常拿着我的工资条埋汰我说:看看你的这点钱吧, 我都快赶上你了……

我把踏入职场的前四年奉献给了第一家软件公司, 又把接下来的两年奉献给了上面所说的第二家公司, 就这样度过了我美好的青春年华, 说起来有点可悲。有一句话叫“40岁之前用健康换金钱, 40岁之后用金钱换健康”。我在第一个公司的经历就可算得上是在用健康换金钱。离开公司前, 只是一次小小的感冒, 就让我在家里躺了一个星期。

没有加班费, 福利待遇也不好, 还有长期“非人”的加班……不过, 我就是在加班加得快受不了的时候, 也没有想过要和公司闹翻, 或把那些违反劳动法的事情揭出来。我觉得, 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没什么用的, 全国的这个行业几乎都是这样, 自己哪里能改变!没想过“闹事”其实还有一个根源——就是那种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想法:工资还可以, 还有项目奖金, 能干就干着吧!

在第二家公司, 我更不会和公司对簿公堂。作为公司的中层, 我更不能拆领导的台, 除非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干了, 因为对簿公堂的结果也只能是不欢而散。其实, 对簿公堂往往需要一个导火索, 一个让人无法继续忍受的导火索。进入公司的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善良的, 或者说是忍让的, 要么他会在进入公司之前就退却, 要么就忍受, 要么就到期走人, 很少有人去把公司的弊端拿到法庭上来说。

一方面, 签约前公司都会明确告诉你公司的政策, 哪怕实习期没有工资这样不合理的条款也会当面告诉你;另外一方面, 在中国, 打官司被认为是一件很麻烦 (实际上也确实很麻烦) 的事情。再说, 人家总经理的人脉总比自己的强, 所以我也就成了众多默默接受现实者中的一个……倒是有个“小朋友”, 看不惯公司的行为, 在实习期辞职, 被扣了工资以后找到了劳动部门, 他反正都不干了, 合法找回自己的损失是件可以想象的事情。

现在想来, 其实公司和员工是在做交易:公司为你提供工作的机会, 尽管这个机会所提供的条件并不优厚, 但是总有很多人, 想要挑战这个机会, 反正还年轻, 条件虽然苛刻了些, 不过还是能得到点东西, 所以一个交易就达成了。只是各自的目的不同:公司借这些人的青春, 实现自己的利益, 没有一个公司不讲究利益和成本;个人则借公司给予的机会来获得生存发展和学习的途径。

在公司和个人的较量中, 个人完全没有优势, 也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要么就珍惜这个机会, 要么就继续去寻找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 在这点上来说, 完全是买家市场。个人在进入公司前, 对于没有加班费、福利待遇不好之类的问题都已经被告知, 这种告知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员工日后不会与公司对簿公堂的原由, 虽然这种告知是在一种不对称情况下出现的, 也不应成为企业免责的理由。我想很多人大概也是怀着类似的心理, 对那些不公平的待遇, 选择默默忍受, 等到自己的实力强了, 再去选择一份更合理的待遇!

员工的选择:拒绝沉默 自我维权 第4篇

那么即便是留在原企业,对自己的权利遭到侵害而保持沉默就是这些员工的必然选择、其权利就只能任由企业侵害吗?不是的。

加班费、带薪休假等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企业拒绝支付加班费,拒绝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带薪休假规定均属违法,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依法执行,如果企业拒绝劳动者的要求,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里的关键是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作为理性经济人,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一些企业往往不顾员工的利益、把损害员工的利益当作获利的手段,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劳动者的权利确定下来可以有效地制约企业侵害劳动者权利以谋利的行为,法律是劳动者维护自己利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劳动者在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有权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讨回公道、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人们维护自己权利的最正确、最有效的选择。

但是,由于担心无力同企业抗衡、对簿公堂难以胜诉,结果不仅讨不回公道,还可能因此后患无穷使企业对自己不利,许多员工选择了忍受和沉默。

一方面,对员工这种做法的预期,是企业之所以敢置国家的法律制度规定于不顾侵害员工权利的重要根据;另一方面,受损员工的这种做法,客观上使企业的违法行为变得肆无忌惮,忍受和沉默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相反,却只会使权利遭到更大程度的损害。

在这个意义上说,员工权利受损得不到解决、企业损害员工权利的行为能够不受法律的制裁,受损员工自身是有责任的。这并不是往员工的伤口上撒盐。那些选择忍受和沉默的员工并非甘于权利受损、并非不想讨回公道,而只是不想承担维权的风险和成本,担心自己受到企业的报复而把维权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或者是希望他人采取行动维权而使自己的问题因此得到解决——搭便车;或者是希望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出面救助。

无论哪一种情况,他们都放弃了自己作为权力主体和权利主体的资格——前者是只想得到维权的好处,却不想承担维权的风险和成本而放弃了维权的权力;后者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权力主体。

在有一个能够代表自己权力的政府、在自己的权利被规定为法律的条件下,作为公民的员工其权力和权利是具有现实性和现实保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员工的权利全部当然地就能实现,在现实利害面前,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最大利益而损害员工权利是客观事实,所谓员工权利的现实性和现实保障,只是说在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员工要求自己的权利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并因此使权利得到实现。但是如果员工不要求,法律往往不会介入,也就无法维护员工的权利。

员工要求并维护自己的权利是员工之为权力和权利主体的确证,而主体的资格是人生活的价值所在,放弃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就失去了人的价值。所以,对于自己的权利,不能消极地等待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救助,也不能采取“搭便车”的态度,必须自己积极地争取和维护。因此,要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只有自己起来争取,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才不会因为人为的损害而成为一纸空文、自己就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权力主体,自己的权利的实现和维护就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一味地忍受或沉默的结果只能是任由权利受损。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 第5篇

工作一个月,感想很多,我想经过这一个月我已经把心塌下来了,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了。此刻才明白能人是那么的多,自我是那么的渺小,要学的东西都能够堆成山长白山了,甚至不明白从哪里下手开始学习,人都说社会是残酷的,也许的确如此,虽然在我身上没有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可是我身边的人经历却让我觉得如果不努力真的是没有出路。并且没有内涵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真后悔上学时没有多读几本书。

参加工作了才明白,自我很笨,学东西很慢,鉴定这一个月以来学到了什么,虽说学东西慢可是并不是一点收获也没有,一个月的生活足以让我变成另外一个人,将我在学校的那一点点的优越感磨得所剩无几,在那里让我觉得自我就是一个差生,优秀的学生遥遥领先,我在后面吃力的追,我和同伴在一齐有的时候觉得自我真的很自卑,我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不喜欢跟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被人超越,可是社会上的能人那么多,我必须是十倍二十倍的努力,可是还好他们都会帮忙我,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团队里的领先者。重拾我的那种优越感,我不喜欢没有自信的自我,我不喜欢被人落在后面的自我。

参加工作了才明白原先自我的总是那么粗心大意,我们老总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我的同伴也是一个很细心的人,这让我觉得自我二十二的生活过的都很糙,而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什么事都不懂的细心的人,我想和他们在一块我会逐渐学到很多的东西,不论是知识层面还是内涵甚至是生活方面会有逐渐地改变。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 第6篇

自我鉴定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个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自我鉴定可以使我们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自我鉴定哦。我们该怎么写自我鉴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员工自我鉴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1

三个月的试用期转眼就到了,在这三个月中,我较快地适应了新的工作,融入了新的团队里,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想这些都值得自己去总结,去思考,去提高。在本部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地完成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并虚心向同事学习,不断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对于集团及公司的制度和规定都是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另外,本人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很好的协调及沟通,配合各部门负责人落实及完成公司各项工作,并热心帮助其他同事,与人相处和谐融洽。

记得刚来的时候对各方面都不是很熟悉,周围的同事和领导都给与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尽快地完成团队角色的定位。现在的工作岗位是销售统计分析和结算,主要负责编制每天的掌控表推移表,由于以前从事过相关岗位的工作,对erp系统的操作以及excel的数据处理还算比较熟练,所以上手起来比较快,仅1周的时间就可以独自担当起每日销售报表的编制工作。虽然每天的报表编制比较机械和重复,但是我认识到了在重复工作中可以挖掘许多不重复的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新的专有名词,学习到怎样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在结算工作中,除了高要求地完成结算表的编制以外,还努力做好销售部和财务部之间的沟通,配合财务部的复核工作。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例如市场部的每月销售数据包都是我帮他们更新新的数据包,其实这些工作其他部门可以独自完成,但是他们对于订交提数据,车型以及18位码都不太熟悉,花的时间更多,如果我花一个小时能为他人节约2个小时,这件事是值得做的。

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对销售结算这块还不能做到100%的胸有成竹,其实每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熟悉,去沉淀,这3个月中,专营店实习就占了2周,后面的销售精英大赛和新员工培训,再除去假期,真正去操作本岗位的时间其实并不多,现在仅仅能够完成硬体折扣和简单的促销结算,我想这是我不足的地方,也是我以后要加强的地方。

总之,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我认为我能够积极、主动、熟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全面的配合公司的`要求来展开工作,与同事能够很好的配合和协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继往,对人:与人为善,对工作:力求完美,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及综合素质,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转正不是意味着待遇上会好一些,更重要的是从此刻起自己已经是东风日产的一名正式员工,在工作上必须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真诚沟通,做好份内事。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2

我与20xx年9月加入佳美和有限公司,在这期间我很快地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团体中。不知不觉已经三个多月了,现将这三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非常注意的向周围的老同事学习,在工作中处处留意,多看,多思考,多学习,以较快的速度熟悉着公司的情况,较好的融入到了我们的这个团体中。

二、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发现有的单据在处理上存在问题,便首先同同事进行沟通,与同事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能解决的就解决掉,不能解决的就提交上级,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提供参考。

三.热心回答同事询问的问题。我认为大家的能力都提高了,我们的公司才会整体提高。

在这三个月的使用期里,我认为我能够积极、主动、熟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全面的配合公司的要求来展开工作,与同事能够很好的配合和协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继往,对人:与人为善,对工作:力求完美,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及综合素质,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司员工自我鉴定3

时间匆匆转走,现在的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一个多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在各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做好统筹及上传下达工作,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思想素质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公司宣传、人事管理、职工培训、档案管理、后勤服务及公司保卫等多方面的任务。为了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我完善了过去的各种管理制度,突出制度管理,严格照章办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公章使用、纸张使用、电脑使用、请假、值班等各种常规管理,充分体现了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思想,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公司员工工作自我鉴定 第7篇

为了更好的看清现在的自己,为自己定下未来的目标,我在此对自己鉴定如下,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进步,努力的提升自己。我的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方面

通过这段时间在工作中的感受,自己改变了过去学校的那种想法,将心思从学习提升自己为主,转移到了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为主。尽管在工作内外还是在不停的思考着该怎么提升自己,更好更快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但是我也开始在工作的时候,专注于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怎样让领导和顾客都能满意。

在这个阶段,自己通过学习公司的发展路线,了解公司的进步方向。努力的在自己的思想和计划上靠近公司的发展理念,让自己更加的贴合公司的需求去发展。目前来说,尽管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坚定,但是依然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努力在改变自己。

二、工作方面

这段时间和领导们学习了不少,偶尔也能在同事们身上学到些改善自己工作的东西。说实话,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自己基本上完全都是在别人身上学东西,光是从领导身上学到的东西,都足够我在工作中不断的钻研和练习。目前自己已经能顺利的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在领导布置的额外任务上,也能很好的接受,并及时的转变自己,让自己能更适应这样的工作变化。

此外,从同事们身上学会的一些工作技巧,很好的优化了我的工作效率,让自己在工作中有了不少的提升和进步,但是想要将工作更好的完成,还是需要自己努力的锻炼和学习,这样才能好的进步。

三、个人的不足

作为一名新人,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工作经验方面,在人际关系上,面对不顾客的交流上,和同事们之间的沟通问题,这些都是自己需要及时去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总结

公关公司员工培训 第8篇

但是, 公关公司的员工培训, 在理念与方式上存在一些令人困惑或者担忧的问题。譬如, 我们看到并非所有的公关公司都将人才竞争的着力点放在员工的培训提升上, “挖角”仍是他们的惯性思维;而对于员工培训的方向、方法和内容的侧重, 各公关公司的选择更是南辕北辙。为此, 本期杂志就员工培训的若干问题, 请三位在内部培训上下过苦功夫的著名公关公司总裁作一探讨。

主持人:

丁来峰:《国际公关》杂志常务副主编

《国际公关》:公关公司为什么需要加强内部培训?请各位从行业特点、市场需求、服务竞争的情况, 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李英:我们是服务行业, 实际上, 公司有多少有能力的人, 决定我们的生意可以做到多大。但是, 公关行业是一个实战型行业, 很多知识和能力是学校和书本里学不到的, 而且它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所以, 我觉得对于公关公司来说, 内部的人才培训和知识管理, 是一个战略性任务, 必须长期坚持, 而不是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就学习什么。

李辂:我同意李总的观点, 公关公司的培训是一个长期战略任务。抗美援朝的时候, 美国人有空军, 中国没有, 天上飞的全是美国飞机, 追着解放军满地跑。后来我们就在东北请苏联人训练空军, 训练6个月后上战场。但是, 这6个月你就必须忍受。做公关公司也一样, 经营要跟人才搭配, 人还没培训上来, 就只能先忍着, 要不然方案做不好, 或者服务不专业, 天天被客户骂。当然, 如果挖人可以解决问题也行, 但我们现在讲培训, 我觉得培训要有等待的耐心。

谭明:目前公关行业的发展, 实际上是需求推动起来的, 现在很多公司都是伴随着市场而成长起来的。但企业包括整个行业, 逐渐变得成熟的时候, 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是人才推动的, 也就是你有什么样的人才, 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而言, 培训成为各家公司越来越看重的战略, 其核心意义是来自客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为我们这个行业, 一边是受到客户的培训, 一边培训客户。所以, 我觉得, 培训成为公关公司的重中之重, 是发展的必然。

《国际公关》:各位所在公司内部培训的情况如何?

谭明:我们把培训分成三块, 一块是个体的素质提升, 比如说养成什么样的工作习惯, 要有什么样的作业方法, 什么样的性格塑造, 等等;另外一块是管理提升, 包括时间管理、项目管理、领导力等等;还有一块是专业培训, 我们围绕公关和整合营销传播的一系列专业方法, 对员工进行系统而严谨的培训。实际上我们过去的培训也是这三个系统, 只不过以前更加注重于从专业到个人, 再到管理, 现在是从管理到个人, 再到专业, 因为公司人数庞大, 缺少管理干部, 管理能力成为公司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基本上, 所有的公关公司都会有这个过程, 公司发展初期, 一切围绕客户的需求去培训, 业务先上, 培训跟进, 这是后知后觉;现在, 我们希望变得先知先觉, 也就是说我们的战略要往哪儿打, 我们的培训就先向哪儿推进。

今年6月初, 我们发布了灵思“天阶计划”, 这个计划最底层的培训已经展开了, 两个多月时间, 我们已为这个培训计划投入了接近200万元。“天阶计划”就是围绕刚刚讲的三个模块进行全员培训, 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和外训, 我们会与一些高院合作, 去培养一些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 比如管理思想等等, 还有一类是商业培训, 包含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等等。

李英:福莱全球有80个分公司, 所以我们的培训是分层分级的, 主要是培训的组织方不同。我们最高一层培训的组织方是福莱大学, 这是福莱在全球的培训, 内容会关乎到公关行业或者是公共事务领域一些趋势性的东西, 比如前一阵我们都在说的网络传播和数字传播。

第二个层次是福莱亚太区, 我们亚太区一般是把各个办公室表现比较好的员工, 或者总经理, 或者明星员工, 根据他们的特长, 请他们设计培训内容。福莱全球和亚太区的培训, 主要是通过电话会议或网络会议的形式覆盖培训的受众。

第三个层次是分公司, 比如在福莱中国区, 我们HR也牵头做很多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有专业知识、实操技能、管理等等几个方面。比如说福莱中国区去年做了一年的“心灵厨房”培训, 就是利用中午时间把全公司的人召集起来, 一般都是在北京, 上海和广州召开电话会议, 我们会请北大的教授, 清华的教授, 一些媒体的资深人士, 给大家讲课, 比如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怎么看待这30年改革开放, 等等。

第四个层次是业务团队。我们每个小组聚集的客户领域可能不同, 有做消费品的, 也有做公共事务的, 或是做数字传播的, 我们每一个小组都会把自己的案例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经验和心得。

李辂:我们去年年初搞了一个企业内部训练营, 目的是在干中学, 这个训练营每期45个小时, 我们开发了一个系统课程, 从职业心态到专业技能再到思考等等。这些课程以实际训练为主, 尤其是参与和练习, 不仅仅是宣讲。现场训练之后, 就发下去一些题目, 或者现场就做一些模拟实战操作的题目, 然后由公司比较资深的专业人来点评, 给他们一些启发。

课程给受训员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课后作业也比较重, 但是整个培训下来, 他们就对公共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实战能力也提高了。当然, 光靠这几天不够, 他们在培训中学到的东西, 还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消化。这种培训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副产品”, 就是公司容易从学员里挑到一些“尖子”, 很有发展潜力, 于是我们就重点投资在这些人身上, 送他们出去培训, 作为公司骨干去培养。去年, 这个训练营我们每季度开一次, 把全公司的人都轮训一遍, 包括我们的行政、财务人员, 全部都得参加。这一年下来, 公司整体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都有了很大提高。

另外, 嘉利还有一个我们称之为Mini MBA的高管培训项目。公关行业有一个特点, 就是公司中层以上的负责人, 经营上的经验不够。这些管理人员有些是媒体出身, 有些是从低层一路干上来的, 他们精于专业, 但大都疏于管理和经营。所以, 我们就开了一个管理和经营的课, 按照MBA的课程去选了一些很重要的必修课, 培训公司管理层, 包括行为学、经济学以及整合营销等方面的课程。

关于公司内部分享方面, 我羡慕福莱的全球体系和资源, 我们没有, 但形式差不多, 比如我们北京的一些项目, 要跟上海公司和广州公司的同事分享, 反之亦然。

《国际公关》:你们认为目前中国的公关公司在人才战略和员工培训上, 有哪些问题?

李辂: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挑战在于, 我们培训了这个人, 他可能很快就走了。我是从一个人的公司做起来的, 所以我很清楚这种心路历程, 你会担心花了十几万的培训费用, 这个人有一天走了怎么办?其实这件事情, 还是个哲学问题。如果做得好的话, 我认为他赢面居大。第一, 培训是你做的, 所以他的价值观跟你更像;第二, 你付出的越多, 他在你这儿得到的东西, 换一个地方未必能有这样的好机会。对员工的培训, 看起来好像风险蛮大的, 因为走了一个人以后, 你前面所有的投资都付之东流了, 但是事实上如果你把这些投资做下去的话, 不可能没有回报。当然不能说我们培训的人才一个都不会流失, 肯定有, 但是你必须做, 必须承担这个成本。

谭明:不足肯定有, 因为培训是一个战略跟战术的结合, 从战略角度而言它见效慢, 但是这是建基的;从战术角度而言见效快, 但光讲战术, 可能会打错方向。所以, 灵思在培训上逐渐从战术向战略转型。以前公司发展快, 只能用到什么就培训什么。但是, 我们现在计划的核心是要系统化, 用一个战略思想去梳理我们的培训体系。总而言之, 目前中国的公关公司还有很多是过多地根据业务需要去培训专业知识, 战略性的培训不够。我们发现, 凡是达到一定水平的人, 往上走得越高的人, 知识面越宽。也就是说, 谁的知识面宽, 谁在这个职场上未来的空间就越大, 所以我们也是想方设法用不同的方式拓宽员工的知识面。

《国际公关》:培训是手段, 成长是目的。那么, 对于员工来说, 培训是公司客观施加的, 如何从公司文化和机制上, 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 促使员工享受培训、渴望知识, 持续成长?

李辂:员工其实心理挺复杂的, 他们挺想培训的, 但是他们又烦培训。从短期来看, 他们会认为你最好少给我找事, 我每天8个小时工作, 你就让我轻轻松松下班就很好了。所以, 培训有时候就像叶公好龙, 都觉得挺好, 但是你说来吧, 真干一回, 周六周日来学习培训, 就又犯难了。但是, 如果他们通过一些培训, 确实得到好处, 就会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 我认为对于员工的培训, 需要软硬兼施。一方面, 我们要大会小会说培训, 管理层要说, 中层要说, 另一方面, 参加培训的人给奖励。

李英:我觉得我同意李总的观点, 对公关公司来说培训蛮难的。其实我们的培训时间挺长的, 当你有客户的事情要做, 客户事情当然变成最重要的, 最紧急的;但是培训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 因为每一个咨询公司都必须树立一个学习型企业的观念, 你如果不能与时俱进, 你对客户就没价值。在中国, 其实好多事情变的特别快, 媒体在变, 政府在变, 客户也在变, 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学, 很快就会落伍。另外, 我们每天接触不同的客户, 客户所在行业也大不同, 公司不可能给你三年时间去精通这个行业, 但是你必须立即投入学习, 马上总结归纳出这个行业的关键问题, 帮助客户找出关键症结在哪里。所以, 我们在请人的时候, 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维度, 如果你不是一个很快能学新事物的人, 那你其实不太合适这个行业。

谭明:应该是这样, 我觉得一个是拉动, 一个是推动。我觉得从推动的角度而言, 公司要形成一种价值观, 也就是说通过培训, 谁的水平能力得到提升, 谁就应该在应有的位置上;所谓拉动, 实际上是调动员工的兴奋点, 培训完了之后, 大家觉得收获不大的时候, 谁也不愿意再来参加这种培训了, 这就需要有一个统筹设计, 每一次培训能够让组织内部都形成一种对培训效果自发的弘扬。我们曾经做过很多培训, 也有一些经验了, 什么样的培训员工是欢迎的, 什么样的是不受欢迎的, 所以我们拿出来的培训, 不敢说100%, 但起码90%都是员工渴望的。这样, 我们的培训就有足够的拉动力。

我们的培训不是完全强制性的, 但是就像你最后一个问题, 跟企业文化和机制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职位分六级十五等, 三级以上是经理级, 有些培训是强制性的, 有些不是强制性的。同时, 灵思有一个多年沉淀下来的知识平台, 通过发达完美的IT系统, 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 不同层级的人可以在这个系统上共享不同的知识。

《国际公关》:公关公司培训的方向与内容, 向来非常多元化, 有些着重宏观思维、相关知识, 有些着重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对此, 你们怎么看?

谭明:不同公司不一样。对我们而言, 主要是三个领域, 第一个就是战略, 我希望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有战略眼光, 无论是理解我们公司的战略, 还是理解客户的战略;第二是管理;第三是流程再造。

李辂:我觉得分人, 在我们公司, 客户经理以下的人, 培训还是以实操为主, 同时给他们一些见世面的机会, 比如我们请外面的老师来公司跟他们座谈交流, 跟媒体高层面对面等等。但是, 越往高了走, 越不需要专业上的东西。比如说我本人, 也在不断地学习, 但可能更加注重学习一些哲学层面上的东西。

李英:我觉得好像这几方面都比较重要, 很难说孰重孰轻。总的来说, 公关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比较全面, 比如我们要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创意能力、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等等。从基本素质来讲, 我们会要求这个人得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还要能写, 写东西要能击中要害。

《国际公关》:你们是倾向于内部培训中高管理层, 还是空降?

李辂:两方面都有, 但我更倾向于公司内部培养和提拔。我们公司原来中高层空降的多, 但是, 公关公司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价值观, 不同背景出身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 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不一样, 这有好处, 但有时候由于在价值观和专业上很难达成一致, 最后一个部门形成一个体系, 也蛮可怕的。后来, 我们不断地进行策略调整, 同时发现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更容易培养, 价值观和专业也容易一致, 大家彼此之间的沟通很默契。

谭明:我认为, 公司应该是一个各方面背景的人都有, 这样的组织就比较好。纯粹自己培养人才, 弊端在于团队成员的视野比较窄;但要纯粹空降, 企业文化很难树立。所以, 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大体比例恰当比较好。因为这里面再细分, 会有更多的纬度, 有人可能擅长专业, 有人擅长管理, 有人擅长沟通。一个优秀的组织, 应该让不同的人都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施展他的强项。

对员工自我管理的一些思考 第9篇

关键词:员工;自我管理;管理

李开复先生在《做最好的自己》中写道:“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成为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大小和相貌,而是要做最好的自己。”目前很多员工缺乏自律性、没有积极主动精神、缺少方向和目标,这些原因的根本在于员工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什么是自我管理呢,就是对自己进行管理,管理内容涉及的心态、目标、时间、学习、行动等,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管理自己,约束自己,激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完成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目前,在企业内部总出现一些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员工不敬业、执行力度不够等等问题,最大因素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员工,还有就是缺少企业文化的引领。随经济转型、行业竞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客户需求变化,我们的管理职能也要变化而转型,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要关注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素质,更要将管理者和员工的自我管理提上日程。如何将自我管理的潜能有效利用和升华,将自我管理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实现形式,催化我们的管理,助力我们自我成长,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有一些思考。

一、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自我管理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管理模式,必将成为突破企业管理瓶颈的重要因素。自我管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心态管理: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个人发展的内在动

力,个人的思维、行动受心态的影响和引导,如何让积极的心态成为自己的主导,具有坚定而正向的信念,树立核心价值观,把握规则,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可能为零,因此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成败。

(二)目标管理: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工作和生活都没有捷径可以走,持续不断的目标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目标循环设立和修正,与时俱进,方能达成企业的愿景。

(三)时间管理:当下是时间就是财富和资源的时代,我们要将有限的时间资源和精力加以分配,依据企业和个人的需要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和规划,争取最大的利用和发展效率,从而更好地加以自我管理,从容地工作和生活。

(四)学习管理:文凭代表的知识时代已过去,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为个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企业也同样重要。因此每个人都应采取不同的学习途径学习各类知识和积累经验,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学习力已成为个人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能力。

(五)行动管理:行动管理在我认为就是执行力管理,是对我们制定的长、中、短计划有效实施,达成目标的一种能力管理。如何让个人自动自发地行动起来,需要个人对自己进行行动力管理。

二、自我管理的现状、制约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丰富,“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但人力资源的效能到底发挥了多少呢,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发表的2013年“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研究”报告称,中国敬业员工比例仅为6%,远低于全球13%的平均水平,这就意为着只有少数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处于“从业”状态的人占了63%,24%的员工处于怠工状态。因此如何运用更加人性化、更有激励性的途径帮助企业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将是极具挑战的工作。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一切管理效果最终由员工自我决定。通过自我管理员工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种理想状态的设想,是否能够实现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是我们目前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激励方式单一,人力物力监控力度大,无法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其次是大多数企业和员工之间仅以物质利益交换的形式合作,双方处于一种对立博弈的状态,企业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员工希望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高的收入;再者是新成长起来的80、90后的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学校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被安排被监督下,缺乏自我认知、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无法形成自我管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三、激发员工自我管理的具体措施

首先引导员工进行自我管理,企业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员工自我管理制度,指导和引导员工建立自我管理意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鼓励员工积极发挥才智,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自主操作和控制,管理者充当指导和建议的角色。二是构建互动式工作模式。沟通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管理者要善于沟通,通过恰当地沟通得到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员工积极的启示,并且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员工与其上级沟通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同时又会带来一些心理压力,员工则会为不定期、经常化的沟通自我充电和学习,并且主动思考和改进,或反思工作过程中是否有违规之处。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本身就可以提高员工自我管理的觉悟,将员工自我管理放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而不是强制推行。三是适度轮岗成就员工自我管理。单调的工作会使员工的工作激情变低,适度调整工作岗位可以提高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使之享有更多的机会来协调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在岗位中获得新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更好地培养个人的专业能力,使员工在集体中成熟成长。四是建立约束机制增强自我管理效果。建立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考核机制,通过管理者和员工同时进行自我管理,让管理者员工明确考核标准的变化和重点,设立自我管理的目标,进行自我考核。自我考核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信任和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让企业的价值观和个人理念融为一体,让员工形成一种自律习惯,通过员的的内在控制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获得个人的成长,让企业也在个人的成长中获得最大利益,达成企业和个人的和谐双赢。

自我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对自己人生和实践的一种自我调节,也是人生成功的催化剂。达到自我管理,就要了解我们自身的优势,了解自身的行为方式,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已应该贡献什么,对个人的发展负责。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志向、个性特征,全面客观评估自己。从而帮助自己设计未来的自我规划,在实施规划过程中,自我激励,发挥潜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在实现自我规划的道路上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学习,给自我发展注入新的知识和力量,个人的发展将无往而不胜了。

参考文献:

[1]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M],2005-1-1出版

[2] 赵子良,《员工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M] ,2006-6-1出版

上一篇:编者按与宣传手册下一篇:以成功为话题的记叙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