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2024-09-15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精选11篇)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第1篇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主 题 班 会

策勒乡托格拉克艾格勒学校

二年级二年级 古丽娜尔 学好国语,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学好国家通用语言能增强“五个认同”,增强“三个离不开”思想,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感受党的恩情,感受伟大祖国带来的荣光,享受祖国强盛带来的尊严。要形成民族团结的生动局面,形成彼此相互包容、相互依靠,在生活上、感情上、联系上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通用语言的黏合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国家在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保护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权利。关于双语教育,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顶层设计,制定了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并且为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学习国语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双语教育工作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群众对国语学习的重要认识不够,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双语教学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且不均衡。因此,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民汉兼通”型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要发挥示范效应,让每一位新疆人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深刻认识到学好国语的非凡意义,从内心接受双语教育,增强学好国语的责任感、紧迫感;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增加双语教师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师的质量,满足双语教育的需求;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推动“嵌入式”交流学习,形成学习国语的浓厚氛围。

个人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富强,国家富强离不开安定团结,安定团结离不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语言相通。只有我们每个人对待学习国语的态度端正,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才能汇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第2篇

巴州石油二中 陈 小 峰

学习、掌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作为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爱党的具体表现,是做好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各族群众广泛就业、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形势需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始于发明创造,始于文明进步,始于和平安康,始于幸福生活。维吾尔族干部群众和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维吾尔民族自强的根本所在。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只有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展现本民族的特点,学习各兄弟民族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更好地促进民族大团结。

近些年新疆断断续续的发生的这样那样的暴恐事件,让我们那么多无辜的同胞家破人亡,同时也给其他民族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创伤。现在有极少数人排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教育,特别是别有用心的“两面人”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毒害了很多群众和青少年,我们要对这种行为开展斗争!打到“三股势力”的七寸,决不让他们破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自我封闭、愚昧落后的思想认识,使少数民族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不论哪个民族,不掌握、不学习、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说不过去的,要活用好、掌握好汉语,不但能提高各族干部群众汉语水平、文化素质、就业技能和生活能力,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各族人民群众,它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为什么学习汉语如此重要,因为汉语是国语,如果我们生活在中国却连国语都没有掌握,不但说不过去,也对不起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通往心灵的必经之路,是增进各民族之间感情的良药。其实很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都是很小的一些误会,有些时候这些误会就来源于语言的不通,对彼此文化的不了解。如果汉语言学好了,语言相通,互相之间就会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那么可恶的“三股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就不会有机可乘。而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应该从国家通用语言入手,就我们新疆的少数民族来说,掌握汉语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门语言,更是打开了如何与其他兄弟民族相亲相爱的新世界。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他们深深体会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是为了促进中国各民族之间广泛的交流与沟通。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不仅仅是掌握了语言,而是打开了一个通向广阔世界的通道,打开了一扇通向不同知识领域的大门。

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相互理解的基础是交流沟通,交流沟通的工具是语言。各民族只有学好用好汉语,才能够交往交流交融、加深友谊,互相帮助,才能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于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就是认识新世界、文化知识的桥梁。我们要以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三股势力”、彻底消灭“两面人”和“两面派”、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团结上立标树旗、以身垂范,团结带领各族师生员工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把汉语言学习与“五个认同”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的祖国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特殊重要性,要从中小学抓起,增强做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同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满足需求的师资队伍。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四个意识”、“五个认同”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形成各民族共同维护新疆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贡献力量。

汉语是我国的国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之一,对于一个中国国民、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教师,如果不懂国语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理解政策,更执行不好政策,工作能力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就不能给学生很好的教育,甚至是误人子弟,必然使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不能得到正确的贯彻,这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懂国语,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范围就会缩小,就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的途径就比较窄,比较慢,就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学好国语,首先要认识到学习国语的重要意义。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又是一个沟通的桥梁,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学习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对于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少数民族教师,不但要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更应该熟练地了解和掌握国语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为当地的发展,稳定、和谐,民族之间的交流搭建一个良好,健康的平台。

学好国语,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学好国家通用语言能增强“五个认同”,增强“三个离不开”思想,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感受党的恩情,感受伟大祖国带来的荣光,享受祖国强盛带来的尊严。要形成民族团结的生动局面,形成彼此相互包容、相互依靠,在生活上、感情上、联系上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通用语言的黏合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更好的开展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民族教师的国语水平,发挥好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更好的学习国语,坚持做到:

1.保证每天一定量的国语文章阅读。2.每天学习一定数量新的词语,句子。

3.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使用国语与教师同学交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国语学习环境。

4.课堂上用国语来讲课;每位任课教师在进入课堂后,跟学生说一遍今天所学习的国语口语强化训练,然后再进入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对国语口语强化训练有很大的巩固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对今天所学习国语口语强化训练的熟练掌握度。

5.生活中用国语来交流;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国语学习环境。

国语学习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只有我们每个人对待学习国语在态度上端正,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才能汇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第3篇

一、经学视角下《国语》的接受与研究

在汉代前期, 《国语》就已引起知识界的注意, 如韦昭在《国语解叙》中就指出, “贾生、史迁颇综述焉”[2]661考诸贾谊《新书·礼容语下》, “叔向论单靖公事”系采自《国语·周语下》“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单襄公告鲁成公晋将有乱事”系采自《国语·周语下》“单襄公论晋将有乱”。[3]170考诸《史记》,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曾提到“予观《春秋》《国语》”[4], 非常推许《国语》, 并屡屡在《史记》中运用《国语》史料, 我们在下文将要论及, 这足以表明司马迁对《国语》研习之精深。但《国语》研究的蔚然勃兴则与汉代今古文经学兴衰嬗变直接相关。西汉前期讲究经世致用的今文经学占据主导地位, 到西汉后期, 今文经学穿凿附会解经方法的弊端开始出现, 如《汉书·儒林传》说其时“一经说至百余万言”[5], 桓谭《新论·正经》称“秦近君能说《尧典》, 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曰若稽古‘三万言’。”[6]12随着今文经学日趋烦琐的局限导致其学术生命力的萎缩, 一些有着渊博学识和通达眼光的今文经学家开始从古文经学那里吸纳新鲜营养。就《春秋》学而言, 古文经学派的《左传》开始受到重视, 开此风气的是刘向、刘歆父子。桓谭《新论·识通》云:“刘子政、子骏、子骏兄伯玉, 三人俱是通人, 尤珍重《左氏》, 教授子孙, 下至妇女, 无不读诵者。”[6]38, 刘向父子对《左传》之喜爱, 可见一斑。尤其是刘歆, 《汉书·刘歆传》载:

歆及向始皆治《易》, 宣帝时, 诏向受《谷梁春秋》, 十余年, 大明习。及歆校秘书, 见古文《春秋左氏传》, 歆大好之。时丞相史尹咸以能治《左氏》, 与歆共校经传。歆略从咸及丞相翟方进受, 质问大义。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 学者传训故而已, 及歆治《左氏》, 引传文以解经, 转相发明, 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亦湛靖有谋, 父子俱好古, 博见强志, 过绝于人。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 亲见夫子, 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 传闻之与亲见之, 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 向不能非间也, 然犹自持其《谷梁》义。及歆亲近, 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

刘歆认为, 既然《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如《论语》中孔子所说“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好恶与圣人同, 那么他的言论自然更能体现圣人的观念。《左传》自然更应该被立于学官。由刘歆所倡导的欲立《左传》于学官的努力是汉代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成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斗争的风向标。正是从标举《左氏春秋》为传《春秋》之作的角度出发, 《国语》被经学家们认为是由左丘明创作辅翼《左传》阐释《春秋》。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国语》被称为《春秋外传》。而刘歆可以说是从经学角度研究《国语》的第一人, 《汉书·韦贤传》载朝议武帝庙是否迭毁时, 他的观点是:

礼, 去事有杀, 故《春秋外传》曰:“日祭, 月祀, 时享, 岁贡, 终王”, 祖祢则日祭, 曾高则月祀, 二祧则时享, 坛墠则岁贡, 大禘则终王。德盛而游广, 亲亲之杀也;弥远则弥尊, 故禘为重矣。孙居王父之处, 正昭穆, 则孙常与祖相代, 此迁庙之杀也。圣人于其祖, 出于情矣, 礼无所不顺, 故无毁庙。自贡禹建迭毁之议, 惠、景及太上寝园废而为虚, 失礼意矣。

在这以后, 这个说法得到了汉代知识界的认同。如班固《汉书·律历志》就称引《春秋外传》。王充《论衡·案书》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国语》, 左氏之外传也, 左氏解经, 辞语尚略, 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7]1754汉人将《国语》视为《春秋》外传的接受视角, 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 提升了《国语》在汉代经学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有助于《国语》的传播。从消极的一方面来说, 视《国语》为《左传》附骥的观念也就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将《国语》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研究理念的形成。

从经学角度研究《国语》的一个鲜明特色是注重训诂,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 汉代《左传》学的兴起本身就是侧重训诂疏解的古文经学勃兴的标志。和《左传》研究相伴的《国语》研究自然也着重于训诂文字、疏通文义的小学研究。其中成就最著者当属郑众和贾逵。郑众作《国语章句》, 贾逵作《国语解诂》。可以说, 他们是《国语》训诂学的开山鼻祖。尤其是贾逵可谓首屈一指, 《后汉书·贾逵传》载其“尤明《左氏传》、《国语》, 为之《解诂》五十一篇”, 韦昭《国语解叙》云:“至于章帝, 郑大司农为之训注, 解疑释滞, 昭晰可观, 至于细碎, 有所阙略。侍中贾君敷而衍之, 其所发明, 大义略举, 为已憭矣, 然于文闲时有遗忘。”[3]661高度肯定了他们对《国语》训诂注解的巨大贡献, 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疏漏之处。毫无疑问的是, 他们的工作对韦昭的《国语解》起了重大的奠基作用。

二、汉代《国语》研究的史学及其他视角

与汉儒从经学的角度观照《国语》不同的是, 汉代史家更倾向于把《国语》作为史书来看, 如就《史记》来看, 《国语》就构成其重要的史料来源。这一点已经被汉代史学家所注意。《后汉书.班彪传》载东汉史学家班彪语:“孝武之世, 太史令司马迁采《左氏》、《国语》, 删《世本》、《战国策》, 据楚汉列国时事, 上自黄帝, 下讫获麟, 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凡百三十篇, ”[8]他的儿子班固继承了这种看法。《汉书·司马迁传赞》指出:“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 述《楚汉春秋》, 接其后事, 讫于大汉……”[5]明末陈仁锡《策语选评》指出:“其该博, 其悠远, 虽以太史公之雄才, 犹必有所藉焉, 以抒其蕴, 而况后学者乎?”[9]45有的学者更作了具体的统计工作, 如刘节《左传国语史记之比较研究》指出, 《史记·周本纪》有十分之三四出于《国语·周语》, 《史记》中的《郑世家》和《越世家》也有参用《郑语》和《越语》的痕迹[10]。我们细读《国语》文本, 不难发现《周本纪》所载史事多采自《国语》, 有的几乎是整篇移入, 如“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必亡”“邵公谏厉王弭谤”“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等。韩兆琦先生指出:“司马迁写《越世家》, 所叙范蠡事迹多采自《越语下》, 但较之《越语下》又有许多新发展。”[11]《越语下》几为范蠡的人物传记, 而在先秦典籍中, 范蠡主要出现在《国语·越语下》, 《左传》中则连他的名字都没出现。由此可见《越语下》对《越世家》取材影响之巨。不唯大量的史料取鉴于《国语》, 司马迁还从《国语》的写作方法中撷取有益的养分, 如《史记》体例。陈造指出:“《国语》要是传体, 而其文壮, 其辞奇。”[12]元代戴表元指出:“此书不专载事, 遂称《国语》。先儒奇太史公变编年为杂体, 有作古之材, 以余观之, 殆仿《国语》而为之。”[12]指出《史记》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形成和对编年体的突破有赖于《国语》的影响。谭家健先生曾将《国语》的人物表现方法概括为集锦式, 即以人为中心相对集中, 并指出“有将某个人言行集中一起, 向人物传记过渡的趋势。”[13]如世家体例, 司马贞《史记索隐》序亦云:“又其属橐, 先据左氏《国语》、《系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 而后贯穿经传, 驰骋古今, 错综隐括, 各使成一国一家之事。”[4]就具体人物形象塑造而言, 也正如季镇淮先生所指出:“《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等历史制作中也往往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秋战国时代人物活动的片段形象, 这些对司马迁写历史人物传记无疑也有所启发。”[14]83由此可见, 司马迁对《国语》研习之精熟。

刘向的杂史杂传类著作也是如此。关于杂史杂传, 尹彩霞女士曾给出过系统归纳:“杂史杂传又称‘野史’, 之所以称‘杂’‘野’, 是与正史之‘正’相对而言的, ‘杂’‘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编著者不是政府指派的编撰史官, 而往往是在野的著述私家, 编著的不是严格受官方控制并坚决贯彻统治思想意图的正史, 而往往只为表述编著者个人思想感情的私家著述。形式上往往不是固定的或纪传或编年的皇皇巨著, 而是不拘于成系统体例的杂著。”[15]《新序》和《列女传》是刘向的两部重要著作, 它们大量从《国语》取材, 如《新序》的“密康公母”“晋伯宗妻”等章的材料明显取自《国语》。再如《列女传》中“密康公母”章, 主体部分基本上采用的是《周语》“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章的内容;“曹氏妻章”本于《晋语四》之“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胼肋”章;“晋献骊姬”章则根据《左传》有关史料、《晋语一》“优施教骊姬谮申生”和《晋语二》“骊姬谮杀太子申生”章编排而成。赵晔的《吴越春秋》也大量取资于《国语》。正如明人钱福《重刊吴越春秋序》所指出:“《吴越春秋》乃作于东汉赵晔, 后世补亡之书耳。大抵本《国语》、《史记》, 而附以所传闻者为之。”[16]黄仁生先生也明确指出:“《吴越春秋》的写作, 明显地受到了《国语》和《史记》的影响, 这不仅指它的内容多以二书为依据, 而且在表层结构形式上”[17]《吴越春秋》的许多人物, 如范蠡、伍子胥、勾践、夫差等人都是在《国语》同名人物基础上进一步增华、润饰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而且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也如同《国语》主要采用对话描写和对比手法, 赵晔对《国语》的熟谙, 由此可见一斑。

除却经学视角和史学视角为外, 汉代的知识分子还对《国语》作者进行了考察,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首次指出“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这成为汉代学术界的共识, 此后班彪也提到鲁君子左丘明“作《左氏传》三十篇, 又撰异同, 号曰《国语》, 二十一篇”[8]。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亦云:“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 又纂异同为《国语》。”这个共识是将《国语》视为辅翼《左传》解经观念的立论基础。“左丘明为《国语》作者”的观念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 汉代是《国语》学的发端期。在这个时期, 对《国语》作者的研究、对《国语》文献的整理考订、对《国语》的训诂考释、对《国语》的史学研究, 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并对后世《国语》学发生了深远影响。

摘要:本文对两汉时期的《国语》接受与研究状况进行钩稽缕述, 以期有助于读者对汉代《国语》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第4篇

关键词:就业;南疆地区职业学生;国语水平

【中图分类号】H10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新疆地区的职业教育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学校一般都采取双语教学,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众多,学生的汉语水成为影响学习质量的瓶颈。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新疆地区职业学校学生的汉语水平与就业率成正相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国语水平。

一、南疆地区职业学校学生汉语水平对于就业的重要性

新疆南疆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广泛分布着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南疆地区的职业院校大多属于民汉合校,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职能。要保证全校学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做好汉语教学工作,要重视汉语教学的质量。

在职业学校中,学生的汉语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很难和其它民族的学生实现良好的交流,在课堂上难以听懂教师的授课,学习成绩较差,此外也看不懂汉语书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学生的就业;此外,汉语表达能力的欠缺导致职业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挑剔和歧视,影响就业率[1]。

二、影响南疆地区职业学校学生国语水平的因素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很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顾一言堂,没有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汉语基础能力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也经常听不懂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专业教学都没有与实际企业、社会需求相结合,教材的编写、课程的改革等都没有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表达与实际生产脱轨,学生到了企业或者社会上工作后,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汉语表达并不适用。

(二)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进取心

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思维传统,他们希望希望在获得职业培训证书之后就在家乡找一份工作,不愿意远走他乡,因此不重视汉语的学习,缺乏学习汉语的动力,仅靠授课教师强调汉语水平的重要性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汉语学习效率较低。

(三)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水平较差

南疆地区职业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虽然从小就接受双语教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缺乏汉语交流的机会,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基本还是采用本族语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校也更加重视学生汉语笔试成绩,忽视汉语的实际及应用能力培养,养成学生只会看、只会写的习惯,学生的汉语水平得不到提高。

(四)汉语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

首先,在汉语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中,职业学校没有深入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缺乏对岗位的分析和论证,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汉语课程,导致汉语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在汉语课程的建设上,南疆地区的职业学校没有充分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理念,没有建立真正的校企合作机制。最后,南疆地区的多数职业学校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体系,没有体现出学校汉语教学的办学特色[2]。

(五)汉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缺失

南疆地区的职业学校大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具有民族职业教育特色的汉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职业院校中不同专业学生的汉语水平考核与汉语学科型专业的考核在本质上大同小异,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核,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此外,汉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教学质量只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检验,不利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三、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南疆地区职业学校学生国语水平的对策

第一,汉语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理论,也要重视实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要给而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通过课堂发言培养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其次,要注重校企合作,要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在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让学生意识到汉语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3]。

第二,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告诉学生汉语学习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对就业的重要性,要主动向学生提供提高汉语水平的方法和途径,要向学生灌输汉语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学生要坚持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进行交流和写作,要求学生经常阅读汉语书籍。对于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要及时解答,重视学生学习信心和决心的培养。

第三,课程体系构建要与用人单位需求和专业特色挂钩。首先,在课程的构建上,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对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要重视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次,在课程的设置上,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实际岗位需求进行调整,不同专业的汉语教学侧重点应当有所不同。

第四,要重视学校汉语环境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南疆地區的职业学校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利用汉语进行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将枯燥的语言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授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第五,要建立汉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汉语水平考核上要与汉语学科型专业的考核有所区别,要重视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此外,要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验,督促授课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结语

南疆地区职业学校学生国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更直接关系到我国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间的和谐相处,是维系当地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各个职业学校要充分承担自身的教育职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国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璐洁.新疆中等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和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122-123.

[2]王新霞.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2.

外国语学院团学总结大会策划书 第5篇

二、活动宗旨:

为充分调动团学各部门的积极性,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提高团学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为今后各部门密切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加深彼此的了解,树立团队意识,使各部门在总结中提高,在评优中进步。特此组织举办团学总结大会。

三、活动时间:待定

四、活动地点:主C 606

五、活动流程:

每人在进门之前可从抽奖箱内抽取一张抽奖券,抽中即中奖。

(一)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

(二)老师上台做总结寄语

(三)各部门PPT总结展示及答辩(2-3分钟)

(四)优秀团学干事代表上台演讲(同时进行算分)

(五)主席上台做团学工作总结(同时进行算分)

(六)颁奖

(七)老师上台与获奖同学部门合影

(八)主持人宣布大会结束

六、奖项设置

(一)优秀团学干部8名(授予证书及奖品)

(二)优秀团学干事 12名(授予证书及奖品)

(三)优秀团学部门 2个(授予流动红旗)

(四)抽奖环节奖项设置: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七、活动人员分配:

活动总负责人:主席团

算分负责:学习部(打分表设计打印,证书制作)

PPT放映负责:组织部(带电脑)

物品采购负责:办公室(奖品)

抽奖箱负责:生活部(制作抽奖签)

宣传工作负责:宣传部

会场主持负责:文艺部 礼仪:外联部

八、活动预算

九、附件

附件一:评选办法:

一、优秀部门评选办法

范文TOP100优秀团学部门的评选考察部门平时表现和PPT现场答辩;评委由主席团及协助嘉宾组成。

(一)平时表现(占40%)

主要考察例会出勤情况、活动参与的积极度、工作完成的质量、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度等等

(二)现场答辩(占60%)

1.“优秀部门”答辩包括工作述职和评委提问,此部分施行百分制标准;

2.答辩PPT应该涵盖部门职能理解、部门内部管理机制、部门所承办活动总结(图文)、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案等等(仅供参考)

二、优秀干部及优秀干事评选办法

1、团学成员积极主动并高效有创新地完成所分配的工作,在工作中发现 问题并能及时提出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在部门活动中起到带头表率作用者可作为优秀干部或干事推选的依据。

2、团学部员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并得到相关部门负责人 认可者可作为优秀干部或干事推选的依据。

3、所有团学主席、部长及部员可自愿填写优秀干部或干事申请表(部员每部至少1-2名,部长可以推荐)

4、评委团由部长团和主席团组成。主要考察例会出勤、活动参与度、工作完成度、思想创意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附件二:优秀团学干事申请表

团学会优秀干事申请表

加强国语提高教学质量 第6篇

一、培训对象 全体任课教师;

二、培训内容

以普通话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为重点,全面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培训方式 强制培训。

(1)教师按水平分两组,慢班和快班。

(2)培训期间不得缺勤,按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记入个人考勤档案并与结构工资挂钩。

四、以教师普通话培训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师国语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师的国语话水平,我校每学期初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国语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在辅导过程中,我校推行了推普“1+1”工程,即一位国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带两名较低的教师,建立相应机制,定时举行国语演讲比赛,并相应记入教师素质考评中。

1、自学自练为主与辅导教师的指导相结合。教师的国语学习训练主要靠自己挤时间学习,自己学、自己练、自觉的学,自觉的练,当然也离不开指导。给各科教师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达标要求。

2、突出“练口”与精通理论相结合。

口语是声音传递的,教师的普通话培训,突出“练口”内容,遵照口语训练的规律,严格训练,要克服不好意思说,拉不下脸的现象,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种活动。课堂教学中突出普通话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求高一些。在注重练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读理论,以达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对于全体学生的加强国语强化:

1.在校园内一律用国语交流(班里,操场,食堂,图书馆,各功能室),积极参加5+1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2.每个班级已选出来5名学生指导和监督班里的学习国语情况和用国语交流情况,在学国语过程中起带头作用。3.双语教师上课过程中必须用国家通用语言来讲课,不能违反纪律,学生要好好配合。

4.从今后把国语交流常态化,认真学习,态度明确,思想端正。

5.加强国语从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6.低年级学生重点训练学生用国语听、说的能力,以做游戏、唱儿歌、讲故事等趣味性的方式进行,期间应渗透一些简单的国学知识和数学专业术语的学习,为一年级人教版语文的学习做好铺垫;数学课可针对一年级数学课本中的专业术语开展学习。

7.重点训练学生用国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做游戏、讲故事、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方式进行。期间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例如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的学习,可适当诵读、背诵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古诗、古文等,其它学科可针对课本中的专业词汇,基本概念等进行学习内容的设置,为9月份起始年级使用国语教学做好准备。8.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国语水平和授课能力,要求全体维吾尔族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暑期国语强化活动,按个人国语水平的高低分别编入不同班级,除完成当天的课堂学习任务外,还需完成其他的课外作业,安排专人负责检查。、注意培训安全,严格考勤管理。提高认识,紧抓培训重点。要充分利用暑期国语强化培训,重点加强学生国语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各年级国语教学打好基础。加强督查,确保学习效果。教务处将成立督查小组对本次培训活动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好的经验做法在全校予以通报。

高昌区胜金乡木头沟中学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第7篇

根据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切合学校实际。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掀起“爱国语、学国语、用国语”的良好氛围。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营造“我爱国语”良好氛围

(一)2017年9月28日举办全教育系统的“我爱国语日”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主题活动。

(二)利用微信群、QQ群等,通过家长传播教师指令,让其孩子在微信群中说国语,听精彩国语故事、看缤纷多彩画面,让全社会参与到学国语用国语热潮中来。

(三)通过校园广播广泛宣传“我爱国语”活动,营造国语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相关要求:

(一)“我爱国语”主题活动是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要求教职工要有学习国语的积极性。校领导要带头做表率,将教育教学和国语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习教学两不误、两促进。

(二)利用学校社团活动开展“我爱国语日”快乐阅读活动。

(三)各班安排捐赠国语图书,并把捐献的数量报教研办。

(四)9月28日上报信息、图片、总结、捐国语书总结。

《韩国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探析 第8篇

1.《韩国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组织

我院《韩国语视听说》课程安排在大二上、下学期,每周2课时,共64课时。教学按授课背景、单词讲解、语法剖析、特殊语法及文中体现的韩国文化的讲解、视听相关课题内容及回答课后问题的顺序进行。以第7课《》为例,其教学组织的安排如下:分小组进行,让学生抢答,速度越快越好,表达要清楚准确,不要留给学生用汉语思维的时间,应要求学生用英语想、用英语答,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加分,还可进行适当的奖励。在练习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活动和思路,应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在浓浓的英语环境中迫使学生用英语思维,从而达到自然表达的目的。

从上面的教学组织可以看得出,该课程的着重点主要放在学生的自主发表讨论当中,以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的结合运用。

2. 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韩国语视听说》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一、第二学期。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基础上,开设了该课程。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掌握单词量不足。学习外语,单词量是基础。单词量不足,导致无法完整地听出其对话内容并解析该内容。

第二,听力弱势。在开设一年的韩语听力课程之后,学生的听力能力应该达到接近中级的水平。但是在教学过程发现,学生的听力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的弱势情况。刚开设《韩语视听说》课程的时候,一篇37秒的对话内容,要听五、六遍才能听出大概内容。当然,学生的单词量不足也是其原因之一,但更多的是听力能力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理解缓慢。单词量不足和听力能力的限制是造成理解缓慢的直接因素。

3. 教学建议

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提倡实施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等的教学方法。

3.1 情景模拟

在每一阶段,可设置相关情景,使学生在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自行编剧对话,完成情景对话。给予的情景不仅是以韩国文化为铺垫,还需跟课堂教学内容相吻合,要形成教学内容的拓展。

3.2 角色扮演

在设定的情景当中,使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能够顺利完成相关任务。角色不同,选择的对话内容也不同,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点支撑并完成对话。

4. 结语

韩国语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就职方向是韩资企业。为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顺利就业,我院韩国语专业开设了很多相关课程,如《综合韩语》、《韩语翻译》、《韩语阅读》、《韩语听力》等课程。《韩国语视听说》课程以《韩语听力》和《韩语口语》课程为基础,重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结合运用,为能够更好地胜任其要职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学习《韩国语视听说》课程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望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广大学者能够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卢星华.初级韩国语视听说(上).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9.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第9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抓实抓好,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持续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外国语大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正确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方向

1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

学校“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把北外建设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高层次,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2007年12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再次强调了这一建设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学校党委结合“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集思广益,凝聚众智,将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2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

通过“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特别是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为“外”“特”“精”。即以“外”为本,进一步丰富“外”的内涵,充分挖掘外语学科的人文价值,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外语教育的示范园地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以“特”为重,进一步提升“特”的层次,坚持特色发展战略,不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之路,在人才培养、高级外语翻译、出版、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完善复合型、复语型的独特教学模式;以“精”为要,进一步制定精品战略,坚持外语专业小班教学的精细培养模式,培育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系列品牌,靠质量和内涵形成的竞争力取胜。

3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晰

学校提出“一体两翼”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即以学科建设为主体,以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为两翼,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具体来说,在学科建设定位上,继续保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同时大力推进哲学、法学、经济学、外交学、新闻学、对外汉语等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在队伍建设上,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好岗位设置与管理工作,并通过进一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建设一支博雅通达、静水流深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塑造一支训练有素、充满激情、踏实肯干的管理团队;在校园建设上,按照校园整体规划,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继续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绿化美化校园。

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实现了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整合资源,突出优势,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在“外、特、精”办学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学校不断整合资源,突出比较优势,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学校新增设了15个外语语种,使外语语种数量达到49个,基本涵盖了世界上主要地区语种群的语言;国家重点学科由两个增加到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由两个增加到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由15个增至18个(含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点由9个增至12个。在保持原有优势学科专业的前提下,学校大力建设和发展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新学科,新建了翻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新闻传播学5个一级学科正在努力加强建设,实现战略升级,与传统优势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形成互补之势,并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工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2强化特色,狠抓质量,务实教学立校基础

学校以“本科为本、质量取胜、培育精英”为基本方针,注重凝练和总结以“严格要求、精细训练”为特色、国内领先的外语教学模式。坚持小班上课,狠抓语言基本功训练;将语言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积淀、中西跨文化视野的拓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有机结合,实施“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这种外语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普遍范例,为培养大批不出国门也能交流无碍的外语人才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学校以“国家战略亟需非通语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启动“欧盟国家官方语言整体教学平台”建设工作,加大非通用语专业教材建设力度,建立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短期海外留学机制,开展“7+1”项目。

以“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项目为依托,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总体培养方案》等规章制度46项;新建研究生管理信息平台,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学校被批准为北京市中外联合培养人才基地。

3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搭建学术强校平台

以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为龙头,坚持学科前沿研究与服务国家需求相对接,扎实开展学术研究工作。2007年,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张西平教授联合全校多语种专家成功获得了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成为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建设和搭建跨学科攻关团队的范例。以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为动力,创新管理理念,不断完善项目体系,形成了立体化、全覆盖的校级项目体系。通过“校级项目先行培育、项目成熟冲击高级别项目”的成长模式,以校级项目为基本平台,孵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校级项目培育作用突出。以“211工程”三期建设为契机,打破学科壁垒,组建一批跨院系、跨学科且具有坚强攻关实力的学术创新团队,代表性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4积极引进,重点培养,推进人才兴校战略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努力推进人才兴校战略的实施。聘请李肇星、厉以宁、汤一介、陈昊苏等各界优秀专家学者和大使110余人,担任教学科研机构的名誉院长、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在加快学科建设尤其是新建专业建设的同时,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引进模式,每年聘请高水平外国专家、教师130余名。制定并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北京外国语大学

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计划”,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日渐壮大,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5科学规划,集中整治,提升和谐理校能力

学校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和谐理校能力的重要举措,按照校园建设整体规划,本着建设“绿化、美化、数字化、人文化、国际化、低碳化”校园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学校东院新建了大学生食堂、综合体育馆、新办公楼、8号和9号学生公寓楼,扩建了中文学院楼,改造了1号、2号学生公寓,并将地热井温泉水引入学生宿舍楼,在每个楼层安装洗浴热水器,为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校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发挥多语言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践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

1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学术支撑

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多语言优势,在“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同时,积极承担“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学校在全世界展开对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研究,从全球视域考察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学术支撑。2009年~2010年,受教育部委托,学校完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规划。受中宣部委托,学校正着手策划“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数据库”的建设方案。2010年8月,学校海外汉学中心撰写的《关于中国学术、文化“走出去”的思考和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受到中宣部表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介绍中国语言文化的著作300余种,涉及近50种语言,为“将中国介绍给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

2为国家公共外交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适应国家外交形势发展需要,成立国内首家公共外交研究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多语言、多学科优势,整合公共外交资源,通过开展基本理论和政策应用性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普及宣传“公共外交”、举办公共外交社会活动和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等方面工作,推动我国公共外交研究,向政府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公众参与公共外交活动的平台。

3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作出贡献

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需要,学校创办了18所海外孔子学院,成为国内承办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高校。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于2009年在学校正式启动。即把学校建设成非通用语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储备基地,非通用语种国别教材研发、出版重镇,有力缓解非通用语种国家汉语师资及国别教材短缺的现状,为汉语国际推广在全球的均衡发展以及在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创建品牌,奉献社会,培育实践育人载体

1打遣“歆语工程”优质品牌,促进外语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歆语工程”是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优质品牌。学校先后派出师生志愿者760多人次,赴北京、河北、四川、湖南、甘肃、辽宁等12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支教和文化交流活动,并对当地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直接受益群体达3.9万余人。

2围绕奥运等重大活动推动志愿者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学校先后派出2,429名奥运志愿者和1,396名残奥志愿者。学校还成立北京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24小时不间断提供414个语种的电话翻译,共计3,000余次,创造了奥运史上提供语言服务种类最多、值守时间最长的记录,为奥运会和残奥会提供了高水平、全方位的专业语言服务,被党中央和国务院评为先进集体。

凝聚人心,合力共进,充分发挥统战、老干部和群众团体作用

1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

认真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专门设立民主党派活动室,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每年定期召开民主党派负责人、党外代表人士隋况通报会、座谈会。

2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

成立由知名老教授和专家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心学生和青年教师健康成长;返聘一批老教授继续为学生讲课和开展学术研究;聘请具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老教授组成教学督导组,深入一线开展教学调研;聘请具有党务工作经验的退休处级干部担任组织员,协助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标准及时全额拨付老干部公用事业费、特许经费和活动经费,并与在职教职工同步提高生活待遇,让老同志共享学校改革与发展成果。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或一些老同志的生日,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各院系负责人都开展走访和慰问活动,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3发挥工会、教代会、共青团作用

发挥工会和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科学决策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党务、校务公开中的载体作用。根据《教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办法》,开展关心困难教职工、慰问老教授等活动。汶川、玉树、舟曲等地发生自然灾害后,及时组织全校教职员工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形成“党建带团建、双建促发展”的良好态势。围绕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武搏会等重大活动,全面开展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2009年第十次团代会为契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以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为阵地,开展校园精品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富于时代内涵和学校特色的高尚校园文化氛围;以“歆语工程”“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为实践平台,坚持“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培养青年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理想远大、肯于实践、善于创造的高素质专业外语人才。

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是学校不断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是学校事业稳步前进的重要基础;打造立场坚定、视野开阔、业务精湛、勤政廉洁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是学校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围绕高层次人才培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是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学校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如何提高国语教学质量[推荐] 第10篇

兰干镇萨依小学:努热古丽·太瓦库力

2018年4月5日

兰干镇萨依小学如何提高国语教学质量

国语是母语非国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国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是国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学习掌握自己祖国的国语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各个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虽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语的热情日渐增长,家长也全力支持,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国语教学质量却仍然较低。这样一来,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共同发展就受到了严重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中小学国语教学质量呢?本人根据在民族中学工作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国语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国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国语业务知识。作为国语教师,要想提高国语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因为,现在少数民族中学的国语课程不仅内容丰富、难度较大,还和化学、物理、地理、历史、生物,数学等课程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国语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因此,国语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初中阶段各个学科的知识,还应该熟悉高中阶段的知识。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同时,教师的基本功要扎实,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要全面具备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学生心服口服。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提高国语教学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重视教案设计。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跟教学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国语教师首先得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学生、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师生活动、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怎样解决疑难点、课堂教学效果、怎样减少课堂教学的枯燥性等等。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得合理,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国语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国语教师应该实行集体备课、集体批课、集体听课,教师之间多交流教学经验,重视不断补充教学方法上的不足。除此之外,国语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后,应该认真写好课后反思,总结每一节课的经验教训,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不足的环节。除此之外,国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做到课堂教学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法。通过单独引导和集体引导相结合、集体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教材里的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等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国语的学习兴趣。4.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相结合。国语教学中常用的教法有:讲解法、引导法、鼓励法、启发法、纠正法、示范法、提问法等。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要选择好教法,同时要引导学生选择相适应的学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民族中小学国语教学中,存在语言环境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率低,优化国语教学环境落实难等现象。要想学好某种语言,它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尤其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环境对学习者作用很大。比如说,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在南疆,受条件的限制,除了部分民考汉学生以外,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的,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北疆地区的学生条件要相对比南疆好得多,他们思维开阔,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好。

在南疆地区国语教学环境差,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差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国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热爱国语,常讲国语,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多说国语,如在教学班级和校园国语学习环境的创设方面,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国语,巩固课堂国语教学的成果。

5.创设浓厚的国语言学习环境。是否让学生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就要看教师怎样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语言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和语言材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克服“听和说”过程中的困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稳定的教师队伍,特别是明确教师的要求。不同等级的国语教师既要各司其职,也要互相联系,不但要了解自己承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必须了解相邻等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清楚的了解国语教学的整体目标,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当发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承担不同等级不同程度国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还应当经常就学习进度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问题的性质,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能仅凭感觉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几种方式给学生创设学习国语言的环境: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用国语进行交流,用国语请假,该说的话都必须用国语表达,比如:上课迟到的原因,生活中的日常谈话,同学们白天的一切活动等。如果学生说错了,老师应帮助他们纠正,常常对学生说一些带鼓励性的词和句子,让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国语。总而言之,在班里教师要提倡让学生用国语来表达自己的要求。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习国语;

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和让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在课外活动中互相交流,并积极参加国语口语表达实践活动。课余时间要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比如参观商店和市场,接触社会。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内容结合到实际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口语训练的经常性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

③让学生多进行会话练习;

会话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一种双向传输语言信息的言语活动,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堂上的会话练习是培养学生会话能力的手段,直接为提高交际能力的根本目的服务。在会话练习中,学生们在一定情景中交流信息,双方互为听者;既练习听,又练习说;既训练听力理解能力,又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一边学一边用,学用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会话练习不像词语和句子练习那样目的单一。会话练习的着眼点应该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快速组织语言内容的能力,正确选词造句组句成段的能力,恰当选取表达方式的能力和善于运用声音技巧的能力等口头表达微技能。同时还应该包括掌握开始谈话、轮流谈话、结束谈话以及提出、控制和转换话题等会话技巧。

④在国语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游戏独具魅力; 游戏、歌曲是使教学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如伴有MP3韵律节奏国语歌曲总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也最能满足他们的好动欲,课前的热身操表演,幽默故事,小品仿佛给国语课注入了润滑剂,此外还可以创造比较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看一些电视节目,看一些课外书等等 ⑤让学生们多背课文,背词汇;

如果词汇量少的话,不可能成句会话,更谈不上提高说话能力。在学习国语过程中,词汇量的积累很重要。如果是复述某件事的话,复述时要求精心选择最恰当,最确切的词汇,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表达时应尽量使用国语口语,利于语言的流畅自然,贴近生活,缩短与听说者之间的距离,产生亲切感。也可以使用典故,富有哲理的格言或适当地运用修辞等,使语言丰富多彩,具有深度和韵味,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⑥常听广播、看电影或看书;

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就要常常听广播,要选择一些经典影片或小故事。在练习听力的过程中,大脑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产生疲劳感,所以听力训练的时间并非越长越有效,每次最好在30--40分钟左右。看电影或看书,每天安排几个时间段进行,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次做听力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少数民族学生看电影的时候都是先看母语,然后看国语。这样对比可有效地提高听力能力,或者一边听一边看下面的提示,也可以提高听说能力。6.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国语教师上每一节,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精神饱满地去给学生上课。最好不要带着情绪去上课,如果教师的情绪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也绝对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国语 说国语 提高国语水平 第11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题汇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戴炜栋

(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外全体师生员工,诚挚地欢迎各位光临我校指导工作。一年来,我校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评估原则为指导方针,认真组织迎评工作,成效显著。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质量意识得到空前强化和提高。下面我就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发展概况和目标定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已经成为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长期以来,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领导下,学校的发展与时俱进、日新月异。我校现有虹口和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系“上外之根”,文化底蕴深厚。松江校区主要集中进行本科教学。学校拥有结构较为合理的优质师资队伍和设臵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专业与学科点包括文、教、经、管、法五大门类,25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14个),有19个硕士点、10个博士点(其中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本科生4863名,研究生858名,留学生700多名。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9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先后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次开展了“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的主题研讨,逐步形成了现代高等教育观念,确定了战略发展目标,即建设多学科特色鲜明,若干重点学科初具国际一流水平,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外国语大学;确定了学校发展定位,即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确定了层次定位,即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确定了学科定位,即积极发展文、教、经、管、法五大学科门类,形成学科结构合理、专业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格局;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确定了服务面向定位,即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和全国,面向世界,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深化教学建设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我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凸现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理念,不断深化教学建设和改革。

1、优化教学计划。我校教学计划注重本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通识性教育,提倡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特点包括:1)以外语教学为基础,增加应用学科知识教学。2)实行“二·二”分段,前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期完成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模式。3)分别规定了语言类专业和非语言类专业的学分。4)增加自学型、零课时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我校建立课程建设基金,至今已批准项目154个,投入资金120多万元;确立阶段性改革重点,2001年重点为“双语教学”,2003年重点为“多媒体教学”;着力提高新专业建设水平,建设了新专业实验室;努力打造一批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校级和市级精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日语》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提名。

3、加强教材建设。我校历来注重教材建设,制定和实施了教材建设规划。“九五”和“十五”期间,共编写教材图书380部,纳入教育部“十五”教材规划8项,获教育部、上海市优秀教材13部。出版了一系列在国内高校有影响的教材,如《新编英语教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新编日语》荣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选用强调“优”中选“精”,并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外原版教材49部。

4、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我校积极探索四种教学法的改革,即零课时学分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大力推进教学手段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在两个校区建立了国际卫星转播中心,进行多语种声音、图像、动画等教学。开设多媒体课程95门,必修课程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大大超过了15%。双语教学起步早、比例高,在182门非语言类专业课中,双语教学课程有31门,超过17%,80%以上的双语课程使用原版教材。

5、重视教学实践。我校建立了长期协作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设立了实习基金,建造了各类实验室,为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我校大学生凭借独特的外语优势和出色的复合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大型国际活动,如财富论坛、五国首脑上海会议、APEC会议、申博等志愿服务,广受好评。

6、建设师资队伍。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如,实施“21世纪学术骨干梯队创新工程”;建立每年100万元的学科骨干专项引进基金;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部分新进人员人事代理制”、“新进教师试用期签约制”、“学科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引进绿色通道制”、“部分非语言类专业或新建专业师资联聘或兼聘制”;采取规范岗前培训、促进在职培训、鼓励学历升级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等等。

目前我校正副教授占教师比例超过43%,非本校毕业教师超过39%,生师比为15.49:1。我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超过47%,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超过80%。

7、改善教学条件。我校大力加强教学设施基础建设,改善教学条件。1)改建虹口校区,建设松江校区。近三年来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共投入4.5亿元,新建了松江校区;两校区改建与新建面积达38万多平方米,初步形成虹口老校区精致典雅,松江新校区多姿大气的环境风格。2)完善优化教学基础设施。包括教室生均面积、实验室生均面积、风雨操场生均面积、图书馆和校舍生均面积都已完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3)确保教学经费投入增加,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比例逐年提高,三年来总额增长了22%。4)高起点建设“数字化校园”,两个校区共敷设光缆25公里,信息点达1万个。松江校区学生上机上网全部实现“一卡通”,在全市高校中领先。5)高标准建设多媒体教室,已建成多媒体教室43间,座位达5000多个。6)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图书采集经费逐年递增。2003年生均文献资料采集费为361元,生均各类图书131册。

8、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督体系。首先,我们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的改革及研究,如开发使用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软件,深化学分制改革、开拓第二课堂、跨校选修、互认学分,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诸多环节,制订了比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基本文件,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教师工作规范》、《教学事故处理条例》等。第三,确立严格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介绍》等对教学各环节分别提出了要求。第四,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形成教学规范、组织保障、监控运行、信息反馈等四大系统和常规检查制度、英语协作组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务处长信箱与热线、评教与评学等六项制度。

9、营造良好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我校每年都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如4月的校纪校规宣传教育,9月的新生入学教育和老生报到首日教育,期末的考试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等,成效显著。近三年来,本科学生违纪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因违反校纪校规退学的仅1人。同时,每年组织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短剧大赛、莎士比亚戏剧节、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学术节、读书节、文化艺术节、院系周节,扶持各类社团活动,鼓励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校园文化中,展现专业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开设“教授助你成才”、“世界文化教授论坛”、“博士伴你成长”、“健康、快乐、成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丰富了校园的学术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发挥办学传统优势,打造教学品牌特色。

我校外语教学历经55年的传承、沿革,形成了历史积淀比较深厚、特色鲜明的教学品牌优势,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探索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专业+外语的新型培养模式。至今已有11个非语言类专业、6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90年代中期,又率先提出“四型一辅”教学模式,即外语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专业+外语型和主辅修制,注重在加强外语技能学习与操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甚至可以参加跨学科辅修专业学习。同时,积极发挥外语专业教学优势,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积极向“两头扩展”。一方面向下延伸,建立附属外语小学、中学;另一方面向上延伸,建立了大学本(专)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

四、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

我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与培养目标是相符合的,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表现在:

1、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平较高。历年来我校英语专业高低阶段的四级、八级测试成绩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他专业的外语教学质量也保持了很高的水准。例如,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法学专业和经贸专业学生曾先后荣获第一名。自2000年以来,经贸专业每年都有学生以其过硬的英语能力和出众的专业素养撰写论文,参加瑞士圣加仑国际学生管理论坛(该论坛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250名学生参加)。仅2002年至2003年我校就有7人入选并应邀参加论坛。今年又有6人入选应邀与会。

2、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我校学生参加2002年上海市“张江高科技杯”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铜奖及优秀组织奖;参加上海市“苏建杯”环保大赛,两项作品荣获一等奖。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以其出色的外语服务获得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2001、2002、2003年连续荣获上海志愿者活动优秀集体奖。

3、毕业生当年就业率高。近三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当年总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一次就业率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上海市高校中名列前茅。2004年本科生就业签约率已达70%以上,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新办专业教学质量良好,如广告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100%。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学生总体评价为“很好”和“良好”的超过95%。200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至今已达70%,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五、展望未来,与时俱进。

我校本科教学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师资队伍建设、新设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与时俱进。一是要全面启动“名师名课工程”,加大师资学缘结构调整,争取在未来3—5年时间内,使学科骨干梯队扩充到180人左右,辐射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绿色通道”的使用率,加强新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积极资助新专业教师的培养与进修,争取在未来五年内,把新专业建设成为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三是要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今后五年内,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或辅助教学占教学总时数的20%以上;要求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应积极制作教学课件;提倡并积极引导教师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或辅导,形成课内课外互动、网上网下对接的崭新学习氛围。四是要适应上海市和国家建设需要,“十五”期间,我校将提高专业与学科建设力度,使本科专业达到30个左右,增设4—5个硕士点,2—3个博士点。

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211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三支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障,适当扩大办学规模,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办学效益,多出、快出高质量、复合型涉外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服务。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以上是我的简要汇报,请各位专家、领导审阅我校的《自评报告》等文件,并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予以评估、指正。谢谢。

上一篇:办信用卡流程下一篇:一师一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