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大党建工作计划

2024-05-30

1n大党建工作计划(精选8篇)

1n大党建工作计划 第1篇

高河镇苏楼小学

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计划

根据金乡县教体局文件精神的通知,严格按照《方案》和要求,认真落实每日晨检制度、因病缺席登记制度、宣传教育、通风换气等措施。为确保学校有效应对、规范处置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预防工作要求:

1、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

2、工作要细而又细,标准要严而又严,力度要强而又强;

二、学生在校期间防控措施

1、严格体温测试:

1)学生每天在家期间,在家长的监督之下认真完成体温测试,并填写学校体温记录单;

2)所有学生入校严格体温晨检制度,上交体温记录单,一天1次向学校汇报体温情况;

3)所有入校之时在校门口进行再次体温检查,体温超过37.5度以上学生不准入校上课,就地隔离检查;

2、完善学生考勤追踪机制:

1)确立缺勤学生第一时间上报教导处的机制,不得延误; 2)凡是缺勤不能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必须电话追踪到学生本人,了解学生确切情况,并将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教导处,不得延误; 3)严格学生复课手续:缺勤学生复课必须持有正规医院的诊断书及复课意见、家长复课意见到教导处办理复课手续,教导处在学生复课意见上盖章签字后方可进班上课; 4)缺勤学生复课手续不完整,班主任不得随意允许学生复课;

3、建立健全防范甲流宣传和信息沟通机制

1)教导处要通过广播、宣传栏、橱窗等定期向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通报甲型流感的最新信息;

2)通过广播、宣传栏、橱窗等多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和学生介绍预防甲流感的预防方法;

3)通过预防甲流告家长书等形式及时通报学校的甲流感预防措施要求、政府规定等,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4、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

1)由总务处对校园、教室定期消毒;

2)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并保持教室卫生清洁,随时通风; 3)由总务处备齐消毒液、口罩、电子测温仪等必备物品,确保学校防范措施到位;

5,信息通报制度必须到位

1)明确信息上报的责任制度,不得有瞒报、漏报、错报、迟报的现象;

2)明确信息上报的时间和程序,发现问题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

3)明确信息上报的通畅和准确性;

三、防控措施信息联络电话

学校电话: 0537-8960646

2011.3

1n大党建工作计划 第2篇

关于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省(区、市)项目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项目办: 为了防范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扩散,切实保障广大志愿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各相关项目办切实按照通知要求,加强对志愿者集中活动的监管,提高防范意识,提升防控能力。 一、各项目办应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尽快摸清本项目办负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集中活动情况,对计划开展的活动,应依据“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核;对于必须举办的`活动,尽可能缩小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和规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应尽可能停止志愿者集中活动。 二、对于正在举办的志愿者集中培训等活动,坚持“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必须按要求严格制定疫情防控预案或工作方案,及时将活动安排报当地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配备医务人员,做好志愿者身体健康状况监察工作。发现异常情况,科学处理,及时报告。 三、志愿者集中活动中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当地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降低重症病例发生率,防范疫情扩散,必要时立即终止活动举办。漏报甚至瞒报,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直接负责同志的责任。 四、各级项目办要及时提醒西部计划各用人单位做好防疫工作,切实保障好志愿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对志愿者开展健康防范宣传,增强志愿者自身的防范意识。 五、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各级项目办要严格按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安全健康管理责任书》的相关要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对本辖区内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安全、健康管理负总责,每月集中检查一次基层项目办西部计划志愿者安全健康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切实保障好志愿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项目管理办公室 7月29日

1n大党建工作计划 第3篇

1 工作回顾

1.1 第一阶段:

防控工作的启动针对自北半球迅速扩散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1.1 组织管理层面

以政府为中心成立防控指挥部,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 建立24小时疫情应急机制。

1.1.2信息收集与预警分析

从墨西哥、美国等地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来看, 特别是5~7月, 中国出现了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第一次高峰。疾控中心启动了每日疫情信息收集机制, 同时, 实行发热症状监测日报告机制, 及时动态跟踪疫情发展, 及时分析数据进行预警。

1.1.3 技术与物资储备

在对疾控、临床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基层干部及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专 (兼) 职卫生保健人员开展基本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应急演练;储备了防护服、医用手套、N95口罩、护目镜等物资。

1.1.4 健康教育与宣传

通过制作《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单, 印制《标准洗手六步法》彩色贴图等资料, 发动各医疗卫生单位采取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设置宣传专栏和宣传咨询点、社区责任医生深入家庭等形式正面宣传甲型H1N1流感, 并利用卫生信息网络和电视台等媒体宣传防控知识。

1.1.5 启示

本阶段主要是发挥疾控机构的预防职能, 特别针对在发病前期数据资料较少, 认识不全面的情况下, 防控工作从严展开有利于应对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 达到了唤起政府及公众防患意识的目的, 从思想意识、组织策略、技术技能及防治物资上应对可能到来的流感大流行进行战略性储备。

1.2 第二阶段:

国内首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随着疫情的蔓延, 2009年5月10日, 成都出现了国内首例确诊的输入性病例, 按卫生部2009年5月8日颁布的《人感染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的判定原则, 出现了一名该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按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预案要求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机制。对该密切接触者采取送定点医院医学观察,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确定了该例密切接触者的二代接触者11人, 进行了为期7天的居家医学观察。在医学观察期间, 所有人员情绪稳定, 饮食、起居无异常, 体温监测无异常, 无流感样临床表现, 且其他密切接触者无新发病报告。根据《成都市解除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工作方案》的精神, 2009年5月16日成功解除医学观察。

1.2.1 启示

随着疫情的发展, 收集资料的增多, 对该疾病危害性的认识逐渐客观准确, 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应进行相应调整, 但是, 本阶段防控工作存在明显的误区或有争议之处: (1) 对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二代接触者, 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支持依据; (2) 防控措施严于卫生部颁布的方案要求, 没有科学性; (3) 结合后期疫情的演变过程来看, 防控预案只考虑了发生病例与地域范围的定性要求, 没有考虑随着疫情的发展、阶段不同尤其是出现重点人群暴发/社区流行/大流行等不同阶段的定量要求, 预案有待完善。

1.3 第三阶段:

中高考、大型社会活动及开学前后学校的防控工作

1.3.1 制定防控方案, 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进入6-7月, 南半球疫情仍不断飙升, 我国输入性疫情不断增多、并出现了二代病例及本土病例的情况下, 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生中、高考, 以及伴随的8月底9月初的学生返校情况, 同时, 大型社会活动也时有发生。防控工作难度加大。

保障各类活动的顺利进行, 前提是确保不出现疫情或出现疫情后不发生暴发流行, 不发生危重或死亡病例, 防控工作即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制定详细的防控方案, 将防控工作按组织管理网络进行细化落实, 具体分解到班、组及个人, 通过活动前指导、活动中检查落实等措施, 做到了零疫情, 保障了各类活动的顺利进行。

1.3.2 启示

发挥社会组织网络开展防控工作有利于阻止或延缓疫情的发生、流行, 保障社会活动的顺利实施。但是, 大量动员各方面参与防病工作, 由于没有开展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容易造成人力、物资及财力的浪费。

1.4 第四阶段:应急与控制

1.4.1 输入性疫情阶段

9月12日, 区某高校在多例发热病例中采样2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 并确定为输入性病例。根据预案, 启动了三级 (最高级) 应急响应机制, 报告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采取的措施: (1) 对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按《卫生部甲型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的规定进行救治; (2) 对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按该高校从严管理的原则界定为155人) 开展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 (3) 指导学校开展筛查及症状监测工作、宣传健康教育及爱国卫生教育。9月18日, 2例患者治愈出院。密切接触者中未发生二代病例, 未发生医院内感染。首次疫情的成功处置为以后的防控工作积累了经验。

1.4.2 本地病例及暴发疫情阶段

进入9月份, 随着中国内地学生返校潮的到来, 多所学校报告了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加之气温逐渐转凉, 季节性流感发病呈现周期性上升趋势。在社会及自然双重因素的影响下, 流感样病例急剧增加。甲型H1N1流感报告病例数聚集上升, 并出现了多例死亡病例。成都继某高校检测出2例确诊病例后, 在多所学校陆续确诊了更多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 即本地疫情呈现与全国基本一致的情况。但是, 如果甲型H1N1流感如普通流感一样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那么着手应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流行高峰将是工作重点。

1.4.3 启示

对流感样病例实行分类管理已经势在必行。随着秋冬季的到来, 甲型H1N1流感的发展趋势, 是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 疫情得到遏制, 再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于明年冬春之交出现第三波疫情, 还是随着病毒的变异暴发新的流感亚型, 仍有待进一步观察。随着国家防疫防控策略从早期的适度从严调整到现在的适度宽松这一转变, 就目前而言, 调整甲型H1N1流感构成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仍按卫生部在2009年4月30日颁布的标准已不适应新的形式。

2 工作思考

2.1 政府防控策略与公众防疫意识、防疫行动脱节

甲型流感前期, 有报道称该病致死率高达2%~6%仅次于非典 (8%~10%) , 曾一度引起公众的警觉、甚至恐慌, 此时国家采取的适度从紧的防疫策略如“严防死守”的策略得到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但是, 随着报道发病数的增加, 及由此计算的病死率的降低 (目前估计0.05%~0.2%, 甚至更低) , 公众放松了警惕;加之北半球很快进入了夏季高温季节, 得益于有利的自然因素, 加之国家采取的从严防疫政策这样的人为因素, 甲型流感疫情保持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进一步麻痹了公众的神经, 忽略了对该病的正确深入的认识。此时国家没有及时主动进行相应的防疫策略宣传, 即使在秋冬开学前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及方案, 但均没有得到公众足够的认识, 出现了松懈现象。政府的防疫策略没有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如在一些学校出现的开学前测量体温工作就遭遇到了流于形式等多种的问题。

2.2 防病治病工作与政府民生工程的联系既是对患者的福音也是对政府工作的考验

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就某种疾病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 (如地震灾后伤员的免费救治) 由政府买单进行医治, 是政府施行民生工程的具体表现, 是患者遇到特定困难后的福音。但是, 由于政府在出台政策时多仓促上马, 没有较好的兼顾业务需求, 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与要求, 必然导致各地在政策理解与贯彻执行上的偏离与差异, 如患者或医学观察人员的过诊过治问题, 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大量病患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爆发性增加问题。而我国现有医疗资源不能提供需求而发生尖锐的冲突, 甚至可能引起医院功能的瘫痪, 进而引发恶性循环, 考验政府职能。如能借鉴目前我国开展较好的结核病进行项目化规范管理, 必将有力地推进政府施行民生的工程。

2.3 疾控体系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我国自2003年经历“非典”疫情后, 政府意识到了疾控工作的薄弱, 加强了疾控体系建设, 通过多年发展, 在职能转换、软硬件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 在应对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考验疾控核心能力问题上, 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针对单个病例或疫情的人海战术以及处置疫情时资料收集的无条理性, 直接导致了疫情处置工作效率的低下, 这与前期对甲型H1N1流感病的认识不到位有关, 也与疾控机构内部业务条块分割, 没有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整合及缺少演练有关。

2.4 认清形势, 保持对疫情的敏锐性,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特别是9月份以来, 全国疫情数据剧集上升。但是, 进入10月, 特别是11月份以来, 全国疫情数据增速明显放缓。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与认识, 由于中国国情的限制, 特别是在季节性流感流行高峰来临的情况下, 不可能对发生的每一例流感病例均采样检测,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数据的不准确性, 由此计算出的病死率 (用于衡量疾病致病率的指标, 也是估算、预测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指标) 失去了意义。结合专家的意见, 应该保持相应警惕: (1) 疫情的波及范围没有确切的数据计算, 可能直接导致公共卫生决策严重脱离实际; (2) 随着甲型流感感染人群向社区高危人群的转移, 发病数和病死数增加将是必然, 结合呼吸道感染病的季节性流行特点, 公共卫生人员应正确认识当前疫情相对温和这一情况, 进而对明年春季气温转暖之际可能出现的疫情严峻性保持警惕; (3) 高度重视病毒变异对整个疫情的影响, 如出现与动物病毒偶合致病, 并形成传播链, 如与禽流感病毒的偶合、病毒出现高流行及高致死性、高危性将大大增加。

2.5 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使用社会资源

在本次甲型流感防控工作中, 尤其在开学前后一段时间内, 出于防控工作的需要, 体温计、防护口罩、消毒药品等物资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需求, 导致部分商品价格飙升, 甚至市场一度无货可供。出现这种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 既是当时防控形势 (媒体报道多处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 并出现死亡病例) 所需, 在部分地区, 也是过于注重防控形式的结果。如部分学校坚持要对每班或每个学生宿舍配备一支快速红外体温测量仪, 但是在使用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 部分人员甚至不知道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 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2.6 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正确应对

在实际防控工作中, 过度保护、过度治疗、不规范处置的情况不仅存在于甲型流感防控工作中, 也存在于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中, 如何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 让公众积极参与, 专业人员掌握基本技能, 进而规范操作, 科学正确应对, 将最大限度减少发病, 降低病死率。

2.7疫苗应用的有效性

与必要性由于我国在相对短的时期内领先其他国家生产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 导致公众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产生怀疑;并导致一个尖锐问题的提出, 即在明知一种新型病毒导致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 而实际危害性及病死率不高的情况下, 注射疫苗的必要性受到怀疑, 而对于公共卫生人员而论, 注射疫苗的成本效益到底有多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孙丁.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初探[G].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2]人感染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S].卫生部.2009.5.8.

[3]《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第三版) 》[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4]《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 (实行) 》[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n大党建工作计划 第4篇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他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等参照本方案执行。

一、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

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但未发现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7.5℃],或有明显的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者。

(三)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1周内,在同一学校(或同一校区、高校同一学院)发现10例及以上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且其中至少有2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二、职能分工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格局。

(一)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技术层面具体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并与辖区内学校建立信息联动机制;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按照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三)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等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学校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制度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检查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需的物资、经费等保障;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四)学校。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需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五)其他相关部门。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和做好相关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

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要积极开展以下常规预防措施:

1.制订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

2.组织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学校应在厕所(洗手间)、食堂、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配备充分的洗手设施。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员工都知晓甲型H1N1预防知识,包括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以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锻炼身体;自觉监测自我健康状况,有病及时就医,不带病上课等。倡导师生保持健康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特别是教室每一课间都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积极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的环境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7.坚持晨检制度。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应每日开展晨检,特别是新学期开学或长假返校后一周内应强化晨检工作。高等学校要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寝室长等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学,并及时就医。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症状消失24小时后,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学,无需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

8.做好学生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一旦发现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缺勤异常增多的现象,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9.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10.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当地政府及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部署,在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本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应坚持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具体参见卫生部现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

(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

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后,应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

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

1.指导患者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居家(在校)休息治疗或住院治疗。

2.做好患者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的医学指导和病情跟踪工作。

3.指导、协助当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加强学校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原则上不必对散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者)进行判定、追踪、登记和医学观察。

5.接到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送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检测。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学校应对病例做好登记。

2.加强与居家休息治疗患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告知患者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必须接触时应戴口罩。

3.高等学校应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下划分独立场所,安排无条件居家的患者自我休息治疗,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如必须接触,应做好防护如戴口罩。学校应指定专人照顾其日常生活,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患者的相关治疗工作。患者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住院治疗。

4.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后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课,无须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住院的患者应持有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出院证据方可上课。

5.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可正常上课、上班,但学校应要求其进行健康状况的自我观察。观察期限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后5天,一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学校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出现确诊病例的班级在加强晨检工作的同时,应增加午检,以及时发现、报告可疑病例。

7.1周内,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应在强化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强化疫情监测、病例管理、感染控制、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等综合防控措施,减轻疫情危害。

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

1.对暴发疫情中发现的确诊、临床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参照上述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管理。

2.对出现轻症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无需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可指导其采取上述散发病例的管理措施;指导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重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或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高危人群及时就医。

高危人群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妊娠妇女;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指导、协助当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

4.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强化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如健康告知书、宣传材料、电话、短信、黑板报等)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

2.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做好每日晨检和缺勤登记的同时,应增加午检,并每日向当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高等学校应加强晨检工作,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

3.加强学校的环境、玩具、教学用具等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

4.学校出现暴发疫情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尽量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关防控措施,如保持良好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同时尽可能缩短人群聚集的时间。社团和学生团体应尽量避免参加校外的活动。

5.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

6.停课措施。疫情达到以下标准时,可采取停课措施。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

(1)班级停课。

①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该班可实施停课,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②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通知学校继续实施停课,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排除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学校可根据卫生部门建议予以复课。

③班级停课由学校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决定实施,同时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④高校班级停课由高校自行决定。

(2)学校停课。

①如一所学校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休息治疗的学生过多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全校停课措施。

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停课期限满后,如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需症状完全消失24小时后方可恢复上课。

②如当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强度或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增强趋势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专家组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疫情所在地学校停课措施。

(3)各地可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科学研判,酌情调整班级和学校停课标准。

(4)停课期间管理。

①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②中小学校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外管理,学生应减少外出,并避免校外的聚集和其他集体活动。高校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

大大班工作计划 第5篇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23人,由于我园今年才新开办,幼儿来自四面八方,但他们来到这新的环境,或多或少出现一些胆小、哭闹等现象。因此我们将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他们饱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胆、大方地展示自我。大班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年,幼小衔接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幼儿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从本学期就对幼儿和家长进行幼小衔接的指导工作。针对以上情况,和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制订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二、领域教育目标

(一)、健康

1、在群体生活中,保持愉快情绪。准时来园,不随便缺勤。

2、形成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做事有条理。活动后能迅速收拾、整理物品。

3、幼儿有一定的自制、合作、遵守纪律、秩序的意识,有初步的责任感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4、能关注自己的健康,会及时、准确地表述自己的健

康状况,乐意接受医生的治疗。

5、有关心他人的意识。

6、学习适当的社交礼仪。养成坐立行等姿势和轻声交流的习惯。

7、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二)、语言和拼音

1、大方、乐意地进行语言交谈,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同时能安静而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说话。

2、培养幼儿有条理地叙述日常经验和见闻,会用语言来推理和解释自己的行为和世界,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从阅读中增进知识,丰富情感体验,并能用文字符号或非文字符号表达所见所闻及想法。

4、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及书写姿势。了解字的结构、偏旁等。

5、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及常用句子。

6、学习单韵母和部分声母,能掌握简单的一口呼和双拼的方法。

三、家长工作:

1、根据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向家长进行半日活动和亲子活动及教育环境的创设。

2、有针对性地召开家长会,配合幼儿园有关的家长学

校和教育研讨会。

3、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表现,及时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4、对生病幼儿能及时进行家访和电话联系,必要时在幼儿园进行个别照顾。

5、对特殊幼儿老师应该主动找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教育幼儿,使其有所进步。

6、在幼小衔接工作上加强互动,对家长的建议虚心听取。

四、卫生保健:

1、认真搞好班级卫生,定期消毒、清洗。

2、提醒幼儿剪指甲,要求幼儿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保持衣服、手脸干净。

3、对生病幼儿及时处理,个别对待,必要时进行隔离。

4、配合医生做好体检及疾病预防工作,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5、给幼儿一定的换牙护齿的常识,和保护视力的意识。

6、加大活动量,加强密度和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和培养。

7、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有自己解决的勇气和能力。

五、幼小衔接工作:

1、加强幼儿阅读、认字,书写汉字。学习拼音书写拼音。

2、培养幼儿能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和坐姿。

4、在活动中适当地延长活动时间。

综合大组工作计划 第6篇

一、具体目标

突出课程改革工作中心,加强课改研究、指导、服务的力度,不断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新课程试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课改文件和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新课程的功能、性质、结构、内容等,更好地了解使用新教材。充分利用新课标的实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主要工作

1、积极参加每周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岗的自觉性。

2、积极配合校长室、教导处、科研室的教研科研活动,同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热爱学生,正确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家长关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发展。

4、协调教师与教师之间、正副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学,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5、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6、重点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

7、体育组: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区运动会和三跳比赛。

8、音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准备,积极 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各项活动。

9、美术组:继续搞好书法教学工作,更好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美术:认真备课,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上好每一节课,在“元旦”前举办一次各班、每位学生都要参加的主题绘画活动,评奖并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参加由各类学生画展,并争取获奖。

10、科学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扎实上好课,树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大教育观并坚持把这一理念贯穿到每一堂课中。让学生养成热爱科学喜欢探究的好习惯并学会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兴趣小组筹备,科技活动,准备迎接学校的科普系列活动。参加区评优课活动

11、电脑:认真备课,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分组进行网页制作,分层进行幻灯片、动画、板报制作。精品放入学校网站进行进一步展示。积极参加上级各部门的活动。

11、英语组:尽快适应教学步调,初步形成英语教学的特色。

二、工作月历

8月:期始准备工作。校园文化建设

9月:期始教育、庆祝教师节、组建兴趣小组、运动队、舞蹈队等并正式开始活动。

10月:庆祝国庆、落实达标工作,兴趣小组活动

11月:达标工作,艺术节准备,校园文化建设。兴趣小组活动

12月:达标工作,兴趣小组活动

大宣讲活动工作计划 第7篇

一、工作要求

第一条 认真学习、增强工作效力

全体职工必须认真学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文件、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确保自己的工作和言行,既不违反大政方针,又能切合具体实际,保障工作与言行不存在麻痹大意、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现象,保持部门和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共建互信机制,遇事能及时商量、有效沟通、合情处理,不酿造和蓄积社会矛盾和隐患性问题。

第二条 一岗双责、坚持发展稳定两促进

无论领导或是职工,无论是从事分管领导工作或是具体经办事项,都必须把工作推进与维护社会稳定相融合,不能只求工作进度而不讲工作规范,不能只求工作结果而不讲工作程序,更不能只图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治安隐患问题的发生。无论领导或职工解决问题、作出决定、发表观点意见等都要力求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作依据,不能有违法、违规言行侵犯当事人的利益引起争端,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产生。

第三条 严格实行重要节日,重要会议等重要时期的值班工作制度。凡元旦、春节及各种法定长假节日,凡国家及省、市、县“党代会”、人大政协“两会”、等重要时期都要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单位领导全天不能关机,单位职工也应随时保持在可联系状态。值班任务是及时发现动向或苗头,及时处理或报告。无论是自己处理或报告的事项都应作好全程记录以便事后检验并能向有可能前来争执,质询的人提供全面的备查资料。

第四条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特别注重信访引发的源头性问题 信访工作首先必须坚持“管行业、必须兼顾管信访”的原则。处理涉及群体利益的工作,必须要疏通群众的思想,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自己分管的工作产生信访,分管领导要注重分析根源或苗头性问题,分析运用法律法规规定和适用政策是不是运用准确的问题,对群众不服、思想不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组织听证、或者提起行政复议甚至是法律诉讼的权利,引导其通过合法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确属无理取闹的,要收集好证据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对自己和单位不能处理的,提交证据以及相关事实资料申报公安机关参与解决。对文化素质不高,政策法律知识欠缺的群众来访要宽容,要耐心倾听其呼声,合情、合理及时地解决好他们反映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对即是公务员指使还有其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或背后指使的随意性缠访,无理信访,粗暴信访,依程序先做其思想工作,后告知其可要求进行听证及向法院起诉的正当渠道,对不按正当方式正常行为反映要求解决问题的,要及早告公安机关依照治安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处罚,同时呈报县监察局按相关规定处罚。第五条:加强防邪反邪工作,全体职工必须远离“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活动,自己坚决不参与,教育帮助身边熟人与亲友不参与,发现和知晓有邪教活动的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二、责任追究

第五条 综治与社会稳定工作采取产生于哪个岗位,问责到哪个岗位责任人的方式追究责任,责任追究暂不作细分量化责任追究。但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取消其评定先进或优秀的年终考核评定资格。

(一)因工作行为产生重大过失,有吃拿卡要,推诿扯皮行为,被当事人有证据申诉到法定职权机关受理和认定的。

(二)擅自以个人表态,承诺并以个人意见解决处理问题引起争执、争议、影响到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

(三)有法不依、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等引起越级信访、引发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的。

第六条 其他不明显的行为由职工在考核中,作为参与民主考核成员的“自由裁量权”对被考核的对象进行评定打分考核,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监督权与评判权。

第七条 有重大违纪违法行为的,送交县纪委监察局或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条 本制度自2012年1月起执行。

第九条 对受到本制度规定处罚或者处理的职工,如有合法,合理的理由申辩和争议,由单位党组或者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决定改变或者维持原处罚、处理决定。

英吉沙县经贸局

大大班个人工作计划 第8篇

苗苗一班:吴祥蓉

在本学期,我们学前班开已经是第二学期了,因此有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必须再接再厉,自己找机会不断去寻找,去探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一定会以积极的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取到更好的成绩。因此,我结合本班的情况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整个班级幼儿面貌是活泼向上的, 班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喜欢表演,但存在着浮躁、规则意识不强、上厕所不请示、爱大声说话等问题。

二、本学期幼儿能力的培养重点和措施 :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前班,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随后他们将进入小学。如何让孩子很好地适应小学,为小学的学习打基础?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主要的条件之一。

a: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准备多与家长联系,常和家长商量孩子的一些不良好因素,如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多吃饭等。

b:培养孩子看书的能力与爱看书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是我们班的孩子已经不再只对事物的表面感兴趣了,他们喜欢追根问底,不但问“这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这样”。他们的问题很广,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在活动中多设计和孩子有关的一些智力活动和兴趣活动。

3、提高孩子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进入学前班以后,孩子的集体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常常以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而自豪,也常常以为自己的班集体取得的胜利而欢呼跳跃。集体主义情感是一种积极而强大的道德力量,他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集体意识的培养也成了本学期的教育培养重点之一。

a: 多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性的活动。在班与班之间、组与组之间开展比赛,让幼儿从胜利和失败中体会领悟到:团结协助、互帮互进的重要性。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取得胜利。

b: 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合作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技能,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备的能力。合作行为是岁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的。在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时,首先教孩子掌握合作的技能,学会处理合作时出现的问题。班上的孩子已有了合作的意识,但缺乏合作的技能。合作水平较差,常常会出现不欢而散的情况。

因此,我们将多与孩子一起讨论,协商如何开展合作活动;在合作中出现问题应如何解决?我们还将增加合作性游戏,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同伴合作。

三、教学各领域具体安排:

五大领域的教学是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语言”通过本领域培养幼儿能自由阅读儿歌;认识儿歌中的重点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培养幼儿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社会”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健康”培养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艺术”(美工、音乐、手工)培养幼儿的审美观,能通过绘画和手工的形式表现处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具体安排如下:

数学领域

1、数数1--100,正确的书写数字1-50。

2、会10以内数的混合加减法。

4、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5、会进行图形的分割和拼合。

6、认识人民币,并会兑换。

艺术领域

1、喜欢各种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特点及优美旋律。

2、能独立的、有表情的唱歌。

3、能正确协调的随歌曲演奏乐器,有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

4、会根据音乐节奏准确地做动作。

5、培养幼儿合作绘画、制做的乐趣,能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会较合理的布置画面。

6、能利用废旧材料与自然物制作玩具及装饰品。

7、能欣赏和评价自己及同班的作品。

四、保育工作

本班孩子已经过三年的幼儿园教育的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已经形成。但有个别孩子因为家人的娇惯,独立性较差。因此我们准备在本学期加强独立性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a: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管理自己的物品。

b: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会根据气候的变化或自己的需要穿脱衣服。c:遇到困难会请求大人的帮助。

d:学会自我保护等安全意识

五、家长工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本期,我们仍然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做好幼儿知识的宣传工作、做好交流工作(要多了解

幼儿在家情况)、当幼儿在幼儿园出现任何情况后,做到及时的处理并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开放日活动。1.发挥家长园地和家园信息栏的功用,详细公开展示我班的教育计划,活动安排以及部分内容,需要您配合的事情,让家长了解我班活动的进程和要求,以便更好的配合我们开展活动。

2.对部分是家中长辈来接孩子的情况,我们不仅会口头传达,还会根据情况留便条或主动与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以免出现传话不清或口误情况。

上一篇:开展残疾人康复帮扶指导活动报告下一篇:委托代理合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