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2024-06-22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精选8篇)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第1篇

地区发展模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杨星宇 社会工作2012级 1210010221要探讨地区发展模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首先要搞明白地区发展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社区发展模式的定义:是指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级政府和外界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沟通,注重居民在参与守区发展过程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

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1、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2、注意通过培养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所介入社区的社区成员参与意识淡漠,缺乏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

3、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许多地方和地区发展模式不谋而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

(一)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关键,生活宽裕是目标,乡风文明是保障,村容整洁是形象,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既鲜明而具体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中国社会有着和谐共识的传统文化基础,注重乡土意识和邻里互助,又加上中

国政府对基层社区高度重视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建设,这些都是适合社区发展模式的有利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可以通过地区发展模式的工作方法得以实现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第2篇

产业集聚理论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应用分析

产业集聚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已成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产业成长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聚的本质是外部经济,这一外部经济的主要来源有劳动市场的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产业集聚可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形成创业空间集聚的正反馈效应,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我国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差、总量小、比重低,空间上的分散配置存在着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溢出效应损失,服务产品需求的市场外效应损失,信息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损失.改变这一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重点地区实现产业集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水平.

作 者:魏红江 Wei Hongjing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石家庄,050051 刊 名: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COLLEGE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F035.2 关键词:产业集聚理论   中西部地区   民营经济发展   应用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第3篇

一、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1. 社会保险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首先颁布了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单位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各省市都执行了这项条例。但经过之后几十年的探索, 我国西部地区真正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是从1980年开始。1980年1月-1991年6月是西部地区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逐渐开始探索新的养老保险方式, 但具体的改革方案并未出台;1991年6月-1995年3月进入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的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成为了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 1992年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随后又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初步确定了西部地区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1995年3月-1997年7月进入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该阶段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并进一步统一了对前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及运作模式的不同理解;1997年7月至今是西部地区社会保险制度正历经着的第四个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国家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各省也相继出台了本省的社会保险政策法规, 这进一步解决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问题和工作问题, 为统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社会福利

在社会福利方面, 西部地区主要历经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1958年, 该阶段初步建立起了社会福利院、儿童教养院、敬老院等等;第二个阶段是自1958年-1978年, 该阶段我国逐步扩大了社会福利项目的实施范围, 并适当提高了多项困难补助标准, 然而随着“文革”的出现, 社会福利事业遭受了很大重创, 之前在全国建立起的几百个福利院、疗养院等福利机构纷纷覆灭, 整个社会福利事业停滞不前;第三个阶段是自1978年-上个世纪90年代, 该阶段迎来了我国福利事业发展的新曙光, 国家一再通过相关政策法规来加强托儿所、食堂等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 并且将社会福利事业改革也提上了议程, 西部地区亦遵从中央的指示开展了相应工作;第四个阶段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 在这一阶段, 随着《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等的颁布, 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很大进展。

3. 社会救济

与其他国家情况类似, 我国的社会救济制度起初只是一种慈善性质的济贫救困, 而随着救济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救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断增多, 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固定的社会救济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西部地区逐渐建立起了多项社会救济制度, 例如城乡困难户救济、自然灾害救济等等, 不过这些救济制度大多都只是临时性的、松散的救治措施, 不足以满足西部地区的救济需要。这主要是受限于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经济落后、财政状况较差, 所以社会救济能力也不足。1989年, 我国首次出台了关于社会救济的条例——《关于加强灾情信息工作及时准确上报灾情的通知》, 该条例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社会救济的政策法规。1998年国家再次颁布了《关于对受灾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生活进行救助的通知》, 至本世纪又相继颁布了《灾情统计、核定、报告暂行办法》《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 逐渐完善了我国的社会救济制度。

4. 社会优抚

我国西部地区各省的社会优抚一直与其他地区同步进行, 总体来看, 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已经历经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期间, 中央就颁布了《红军优抚条例》《红军优待条例》等, 至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相继颁布了《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逐步开始建立国家、社会及群众三者结合的社会优抚制度, 并为社会优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后, 我国又一再提高了军人、民兵、民工牺牲及病故的抚恤金标准, 逐渐改进了对烈属和复员退伍军人等的定期补助, 以及有计划地改善了对农村义兵家属的优待办法。另外, 为了进一步加强军人复退安置, 我国还成立了军地两用人才开发培训中心, 不断建立完善军人复退接收安置管理制度, 改进了相关安置办法。

二、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

1.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①覆盖面较窄:在养老保险方面, 近年来全国城镇的参保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但西部地区却基本持平, 甚至期间还有所下降, 并且近五年来西部地区养老保险金的支出水平与全国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这说明了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失业保险方面, 西部地区的年参保人数增长速度缓慢, 整体水平与全国相差甚远, 这说明了西部地区的失业保险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医疗保险方面, 近年来全国和西部地区的年参保人数均有所下降, 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 这说明西部地区的医疗保险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水平增长缓慢:对比全国来看, 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余和收支水平均远逊于全国增长速度, 这说明西部地区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2. 社会福利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所以导致其社会福利事业比较落后, 目前仍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完善的体系制度。从福利彩票销售额、老年福利机构床位数以及收养型单位覆盖率等方面不难看出, 西部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较全国而言仍有很大差距。

3. 社会救济

我国社会救济的最主要问题表现在城乡失衡及东西部地区失衡。西部地区人口占我国的大多数, 但是该地区的人口却大多属于文盲或半文盲, 这大大增加了人口自我脱贫的难度, 按理说, 国家应当重点投放对西部地区的社会救济。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受救济数却远远少于全国水平, 且二者之间的差距正不断加大, 这说明我国还需大力加强对西部地区社会救济的投放力度。

4. 社会优抚

我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情况类似, 也是本该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的水平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在这方面仍需继续加强。

三、影响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因素

由于西部地区气候环境及地形等因素所限, 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人口基本文化素质较低, 这点在西部一些中小城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 西部地区人口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及接受程度也普遍不够, 并且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也素质不高, 这些都影响了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2. 经济因素

越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其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水平越落后, 而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正远逊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地区聚集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 各省财政收入也有限, 因此大大抑制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3. 政治因素

在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优先发展了东部地区, 这使得东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拉开了距离。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 国家优先发展东部地区而忽略了西部地区, 导致了各种生产要素只流入东部地区, 而西部地区失去了发展先机。再者, 受限于地理条件, 我国很多关于“沿海开放”的发展战略无法适用于西部地区, 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加强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 加快法制化建设及制度定位

由于长期以来, 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立法方面远滞后于东部地区, 因此导致了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广不足、覆盖面积小、发展程度差等问题, 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 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健全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法律制度, 加快法制化建设, 以使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 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制化建设也促进了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建设进程。

2. 优先解决人口贫困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贫困问题非常凸出, 西部地区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部分西部农村地区和山区的农民, 由于其居住环境的恶劣和当地资源的贫乏, 导致子女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非常严重, 并且这些问题是无法依靠单人的力量而有效解决的, 还需要依靠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才能够改善情况。为此, 国家应当优先解决西部地区的人口贫困问题, 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期就让农民真切感受到实惠和受益, 从而使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支持和拥护这项事业。另外,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导致一些原本小康的城镇居民返贫, 对于这些人口国家也要重点给予保障。

3. 重点加强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也是需要在我国西部地区全面落实的内容。当前西部农村地区普遍尚对社会保险的认识不足, 且西部地区社会保险的资金筹集和建立实施等都存在较大的困难,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地区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对此, 国家应当将重点放在加强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险体系上面, 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项基本社会保持为突破口, 逐步推进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 首先解决农民的养老和看病问题, 再进一步解决被征地农民及农民工的保障问题。

4. 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根据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规定, 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应当涉及到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当中, 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 虽然社保部门为此进行了很大努力、做出了很多工作, 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仍旧有很大一部分非国有企业不愿意遵守养老保险制度, 从而导致劳资问题层出不穷。为此, 我国仍需加大对这方面的立法和管理力度, 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并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等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之内。

结语

对于我国而言,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各地区的普遍经济繁荣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既是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而若想实现这一目标, 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创新其模式设计与理论, 使其尽快赶上全国发展速度。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西部地区的经济也获得了较大增长, 然而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 这就对该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国家所举办和承担的、由党中央和政府以立法形式而确定的, 其旨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并以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几个重要指标为出发点, 分析和评估了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绩效及其原因, 探讨了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设计与理论创新问题。

关键词: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模式设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温海红, 肖子越, 吴丹.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设计与理论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 2009, 02:40-50.

[2]林毓铭, 夏林林.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义与复杂性视阈[J].社会保障研究, 2011, 01:14-25.

[3]顾金喜.西部地区养老保险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甘肃等地的调研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 2011, 02:46-54.

[4]雷晓康, 胡佳, 孙嘉临.中国西部地区新农保问题研究:基于多中心理论的视角[J].文化与传播, 2015, 02:47-54.

[5]郑牧民, 史新雨.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怀化学院学报, 2012, 04:48-50.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国外经验;理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1-0086-03

目前,辽宁的农产品技术标准水平偏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比较薄弱,技术含量低,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加之对国外标准信息动态掌握有限,导致农产品生产技术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如果此种生产方式得不到改善,辽宁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将受到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实施及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1 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实施农产品标准化、按标准化流程进行生产,其目的是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投入。把标准化生产流程贯穿到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中,有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1.1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實施农业标准化,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再配合名牌培育,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变单位面积农产品收益递减趋势为递增趋势,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及实现农民增收。目前,辽宁的苹果种植面积近22.4万hm2,是辽宁一大特色产业。这充分说明瓜果业已成为辽宁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来源,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1.2 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把生产标准纳入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只有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才能生产出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食品生产标准化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

对生产者而言,适度规模的基地化生产有利于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技术系统,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更有利于在过硬的技术和健全的管理队伍基础上树立企业品牌。

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就没有标准化产品,没有标准化产品就很难取得消费者信任而在市场立足,在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的今天更是如此。

对于监管者而言,城市食品实行基地化生产有利于对食品问题从源头起实施有效的检查、监督和管理。相对于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而言,政府部门更容易对各种形式的基地进行监管和指导:对于有问题的无知者,在监管之外加强技术培训和帮扶;对于有问题的无良者,实施严厉打击。

1.3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包括区域布局、品种种植、基地管理、虫病防治、冷藏运输等,同时又与产品深加工等密切相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二、三产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农产品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科技水平,增加产量,从而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为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农产品基地建设能拉动育种、肥料、医药、机械、食品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

1.4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关键是农业标准化生产。长期的实践表明,标准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加快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农业标准化生产包括农产品投入品选择、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及包装,其各个生产流程都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要求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因此,研究农业标准化生产问题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农业产业标准化的过程,既是农产品投入品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过程,过程非常漫长,不可一蹴而就。农业标准化与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就难以实现。因为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市场规范化,也要求信息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过程标准化。因此,农业现代化也是标准化的过程,没有农业标准化,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

2 国外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经验

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方面的质量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有大量的官方及民间组织从事相关工作,并制定一系列促进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则。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其专门负责协调与制定农产品生与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同时,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欧美国家都有其自己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安全体系,值得我国及辽宁省借鉴与学习。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较强,因而在农产品安全及标准问题上要求较为严格。

2.1 种类繁多,要求较为具体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标准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等多个方面。例如,美国对肉类食品进行检测时,不仅检测其农药残留量,还检查原产地的卫生状况;欧盟对进口肉制品的配方、添加剂种类及工作环境有严格要求。

此外,发达国家一般设有标准化协会,可随时规范国内外农产品技术规程。如美国油脂化学会(AOAC)、美国小麦协会(AACC)、加拿大谷物协会、澳大利亚小麦协会等,这些协会每年都通过公告向世界发布标准信息,对世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起着重要作用。

2.2 与国际接轨,操作性强

在制定农产品标准时,参照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标准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有机食品标准等国际先进标准。这样既能适应国际市场要求,又能结合本国或地区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正,以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标准。

2.3 重视有机农业,内容不断完善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十分关注有机食品的发展。1991年6月24日,欧盟通过有机农业条例2092/91,标志着农业有机规则正式颁布。之后,随着国内农业的不断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该标准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有机产品标识。

nlc202309080849

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也十分重视有机食品。1990年美国通过有机食品法案,1992年成立国家有机食品标准委员会,2000年底农业部正式确定有机农业标准。

3 辽宁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相关理论

党的“十八大”提出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开始起步。辽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狠抓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和农业标准化建设,聘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方面的专家授课,以提高自治区的农业标准化水平。以苹果生产为例,探讨辽宁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相关理论及其具体内容。

3.1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

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2 农业标准化基本理论

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特点为: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有机体,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复杂性。

标准化生产应遵循农业标准化理论,从生产环境、种苗、生产方法等方面控制苹果的标准化生产,并且把成熟的管理经验制定成相应的标准,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3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包括生产、消费、市场、价格等因素。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苹果标准化生产的组织模式,政府、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应遵循产业组织理论,改革技术,完善经营理念,使标准化生产模式发挥最大效用。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方面,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生态和谐及社会公平,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发展原则为: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苹果标准化生产是指依据标准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其在全过程控制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选地、育种、培育、种植各个生产环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

参考文献

[1] 刘云茹,吕杰,谭爱花.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J].农业经济,2015(5):29-30.

[2] 李静,樊铭勇,朱道军.对新时期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0):207-209.

[3] 周一.标准化促进辽宁现代农业发展[J].品牌与标准化,2014(14):22-24.

Abstract: For the situation of low agricultural products technology standard level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wa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in foreign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needed by developing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in Liaoning Area,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andardization in Liaoning are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foreign experience;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第5篇

(谭建湘 广州体育学院理论教研室 广州510076)

摘 要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分析了当前向社 会主义市场转制过程中体育发展面临的矛盾,提出了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和加快我国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 若干措施。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第6篇

1、《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提出三大抓手是指()、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

A、经济持续发展

B、产业结构建设

C、交通基础设施

回答正确

2、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机制建设中的通过产业转移园实现的是()层面的合作。

A、经济

B、市场

C、内控

回答正确3、2014年1月12日,省第十届三次全会决议提出:构建区域互动发展机制,其中一项是“东西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A、2020年

B、2030年

C、2040年

回答正确

4、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中属于经济运行基础的是()。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回答正确

5、区域合作发展机制中,()机制是关键?

A、政府统筹机制

B、社会管理机制

C、商业发展机制

回答正确

6、《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中提出制订五个专项规划包括制订东西两翼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和城镇化。

A、产业化

B、市场化

C、工业化

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 第7篇

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可以从社区概念和社区发展概念中推导出来。从社区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冲突模式和社会场域模式;从社区发展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计划变迁模式、政府授权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文化创新模式。前三个模式是从社区的存在状态中引申出来的,所以叫社区发展的存在模式,后四个模式都是促使社区发展变化的,所以叫社区发展的功能模式。

一、社会体系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社区是一个持续的社会体系,具有相互依赖、共生共荣和均衡发展的特点。按照此模式规划社区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联动、功能互补、互动沟通和整体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取向。这一模式还认为,社区同时是一个变迁的体系,社区发展必须做好“动态的平衡”工作,处理好持续与间断、历史与现实、新生与衰亡、老人与新人、分工与合作、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稳定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社区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常新的面貌。

二、社会冲突模式

这—模式认为,与其把社区看作是一个稳定体系的持续,不如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冲突,冲突及由此而引起的变迁是社区发展的常规。按照此模式引导社区发展,必须认清社区内的基本矛盾及其在不同时空中的主要表现,解决好诸如利益分配、权力追求、资源占有、社会分化、文化冲突、民族矛盾、代际隔阂、人员更迭、压力适应和认知失调等问题,不仅要在统—中把握好对立,更要在对立中把握好统一。这一模式同时认为,功能有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有些冲突,其显功能是不好的,但其潜功能却是好的;有些冲突,其显功能是好的,但其潜功能却是不好的。社区发展领导者要充分认识由冲突所产生的社区动力学及其显、潜功能的相互转换,整合社区所有力量为实现社区的目标而命斗。

三、社会场域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与其把社区看作是一个持续的社会体系或看作一个由各种矛盾冲突所组成的社会复合体,不如把它看作是一个社会场域,它为社区中的个人、群体、组织、机构和制度提供了活动和互动的舞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单是空间范围的延展,而且是时间范围的溯逆,包含着历史文化的积淀。虽然它不是体系模式,又不是冲突模式.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它们二者的结合,按照此模式设计社区发展,必须充分调动社区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处理好个人空间和组织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水平(社区)空间和垂直(制度)空间、局部空间和整体空间、现实空间和历史空间以及地方空间和国际空间的关系,立足社区,放

眼世界,兼容并包,吸纳英才,把社区建成居民所向、心灵所归的精神性家园。

四、计划变迁模式

社会变迁分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飞跃的和渐进的、进步的和倒退的、有计划的和无计划的种种类型。社区发展是一个自觉的、飞跃的、进步的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一句话是理性意志的产物。因此,要搞好社区发展,首先必须制定好社区发展规划。我们希望明天的社区是什么样子,就要在今天把它规划成什么样子。未来社区是现在社区的理性延伸和规划实现。

五、政府授权模式

政府授权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典型社区发展模式。联合国的文件规定,社会发展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政府支持,二是人民参与。政府授权与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人民双边合作的定义是一致的,反映了社区发展是—种自上而下的社区政策执行过程。发达国家的中央政府用社区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地方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除了行政上的领导、政策上的优惠和动员银行等金融部门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支持外,它本身也从中央财政里拿出了相当可观的启动资金,这对调动地方人民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对于中央政府取得社区发展的领导资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把使用这笔福利资金的权力让渡给地方,地方就有义务必须按照它的要求去做,这是发达国家社区发展取得很大实效而没有流于形式的关键所在。

六、社会参与模式

社会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与联合国把人民富有创造力的参与作为社区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是一致的,反映了社区发展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发展过程。社会参与模式包括对社区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全面调动。社会资本就是社区居民作为民主国家公民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和责任,是社区居民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激活它们,就会变成社区发展的无穷力量。

七、文化创新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理论 第8篇

关键词: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理论构建

德育管理是依据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通过有效组织、调动、改善和利用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 形成德育合力, 增强德育实效性, 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中校外力量资源是重要资源, 驻校社工是链接校内外资源的重要途径, 可以很好地发挥枢纽作用, 引进社会德育资源服务学生与学校发展。“驻校社工”服务内容有个案服务、咨询服务、小组及活动服务、社区服务等, 所采取的工作方法有:通过个案服务为问题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以小组及活动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教育, 通过社区服务拓展学校德育资源。引入社区德育力量, 切合了学校德育管理目标与需求。笔者在他人研究基础上, 借鉴香港地区的经验, 基于驻校社工项目管理实践, 通过反思、思辨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尝试在构建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方面做些有益探索。

一、关于模式构建的相关概念

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是新生概念。它引入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 以驻校社工形式介入学校德育管理, 把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工作融合起来, 成为一种德育创新举措与途径。为准确界定这个新生概念, 需要对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包括德育模式、德育管理模式和驻校社工。

(一) 德育模式

模式简单来说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可供他者照着做的操作范式。德育模式也就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德育范式。在 《教育大辞典》 中, 德育模式被定义为包括一定观点和理论, 一系列原则和策略方法在内的德育实施体系。它可以是现实德育原型客体的再现, 也可以通过假设而构建。[1]中小学德育模式向来受到学者关注, 由于在道德、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等方面所持观点和理论不同, 出现不同模式建立并使用于德育工作。[2]不同研究者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程序、德育过程中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等侧重点和关注点不同, 把中小学德育模式分类为多样。有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模式从概念到模型都做了梳理分析, 结合德育模式相近概念进行比较分析, 形成关于德育模式的概念界定, 即“德育模式是为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而设计的有理论依据的, 并配套实施系统的操作步骤的德育体系”。[3]也有研究者把学校主要德育模式分类为德育接受模式、德育启发模式、知情意行统一模式、德育管理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4]上述观点从教育理念与思潮、功能与管理的视角进行德育模式分类, 为我们构建新德育管理实践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 德育管理模式

既然德育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德育体系, 那么德育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德育管理体系。德育管理模式在本质上具有德育模式的全部内涵与外延特征, 并侧重从管理的视角, 构建出具有理论支撑、有方法、有目标、有实施操作流程及管理评价等系列的德育管理体系。在德育管理模式构成要素上, 有学者概述为包括目标导向、系统管理、网络监察和综合测评的四要素构成主体说。[5]尽管这种说法把德育管理模式阶段划分显得过于宏大, 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 但是为我们构建新德育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思路。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德育管理模式的概念内涵, 扩充发展为包括理念与目标、方法与途径、组织与实施、反馈与评价四个维度八个方面构成的新德育管理模式。这种新德育管理模式, 既涵盖了德育模式中的理论支持、原则与方法、实施体系核心要素, 又充分参考了以目标导向、系统管理、网络监察和综合评价为核心要素构建的德育管理模式, 把管理与监察更具体化为途径、方法、组织与实施等, 更利于提高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就是基于这样四个维度八个方面构建的德育管理模式。

(三) 驻校社工及其德育模式

驻校社工源于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自1971 年, 香港开始推行学校社会工作, 至1982 年, 全港中学获得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至2000 年, 全港学校全部实行“一校一社工”制度。[6]21 世纪初,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上海、北京、深圳、中山等地区兴起, 并借鉴香港地区经验与做法, 派专业社会工作者进驻学校工作, 并把从事这项工作的学校社工称为驻校社工。驻校社工接受过社会工作学专业教育, 通晓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原理, 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介入学校工作后, 可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构建, 是基于驻校社工服务项目, 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把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原理等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 借助社会工作专业手段与资源, 与学校德育机制互融互通, 形成学校德育实施的新机制。新构建的德育管理模式涵盖四个维度八个方面, 即其核心要素包括理念与目标、方法与途径、组织与实施、反馈与评价。模式中各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关联的整体。理念是依据, 是支持理论、观点和观念, 实践行为的根基。目标是方向。方法是关键, 决定着模式在实践运用中的成效。途经是实践运用模式的方式。组织与实施是保障, 是实践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组织与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模式实践应用水平的高低。反馈与评价能把握模式实践应用效果情况, 并依据评价结果及时做出模式优化与调整。

二、新德育管理模式的理念与目标

德育模式构建需要观点与理论支持, 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所基于的理论、观点和观念来自社会工作学领域。社会工作自产生至今数百年, 已然成为高等教育专业学科, 有专门的研究领域, 如教育学领域一样, 其间也形成了各种思想流派,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理论包括社会系统理论、生态视角、优势视角、赋权和语言、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人文视角、动机式访谈、认知行为疗法、寻解治疗、任务中心模式和危机干预等。[7]这些工作理论成为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与德育管理目标密切相关。基于不同的德育管理目标, 其支持理论各不相同。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既含有面向学生个人的目标 (学生个人行为问题解决可能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理论) , 又有面向小组和学生全体的目标 (学生品格培养和良好习惯养成可能基于优势视角理论, 关注学生群体的优点和闪光点) , 还有面向家庭、社区等目标 (可能基于社会系统理论) 。

驻校社工德育管理目标旨在通过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并与学校常规德育管理相结合, 达到帮助学校解决学生个体和面向全体的德育发展问题和困境, 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 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具体来看, 德育管理目标落脚点在学生, 学生是德育管理与服务的主体。一方面驻校社工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业、情绪、交际等方面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建构与改善个体品德, 改变学生问题行为, 其工作内容与学校德育内容有一致性。另一方面驻校社工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及活动、社区活动等工作方法, 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强调学生实践体验,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与成效, 尤其在补救性德育方面填补了学校德育的不足。

三、新德育管理模式的方法与途径

香港地区学校社工是一个在学校特设专责处理学生福利事宜的职位, 关注学生, 并将其家庭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来提供服务, 主要的角色是辅导者、咨询者、统筹者和社区及社会教育工作者。其服务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与个案、小组及活动有关的专业工作。二是与行政、专业分享及培训有关的工作。[8]工作方法包括个案服务、小组及活动、咨询服务、协调和推进社区资源。以个案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影响他们在学业及个人发展的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等问题。通过小组及活动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识, 发展个人潜能, 建立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咨询服务协助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寻求相应学生需要的方法, 又在学校会议, 包括家长教师会、与学生有关的委员会及教师会议, 提供专业意见。发挥协调和推动社区资源的作用, 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和家长得以受惠。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与方法是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 也是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的主要方法构成。借鉴香港地区的经验与做法, 我们把驻校社工德育模式工作方法划分为四大类 (见图1) 。其一, 个案服务面向学生主体, 主要在于为问题学生提供服务, 帮助问题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早恋、学生心理障碍症、学生暴力、逃学、网瘾等。个案服务内容以问题解决为主, 通过社会工作者干预学生学习与生活, 了解并能逐步改善学生问题。其二, 小组及活动 (包括团体活动、学校主题活动、工作坊等) 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形成良好品格为目的。基于小组活动方法下的德育工作以问题预防性为主。其三, 咨询服务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等, 从咨询内容划分包括方法咨询、心理咨询、情感咨询等。咨询服务以个体为主, 在问题暂未呈现前由案主自行选择而实现德育目标, 问题预防性特点突出。其四, 社区服务是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中最具特点的工作方法。社区服务面向学校和社会,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协调和推进社区资源建设, 并将其引入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中, 实现家校和社区等多方资源整合, 丰富学校德育资源, 形成德育合力。

四、新德育管理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构建也充分借鉴了香港地区的社会工作经验与模式, 其组织与管理最显著的特点是“政府购买服务”。如香港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管理模式, 政府不直接参与社会工作服务, 但由“政府主导”能时刻把握社会工作服务教育的方向和质量, 由“民间运作”降低管理成本, 由“社工服务”保证社会服务的综合质量, 即形成“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社工服务、公众获益”的运作模式。[9]在这种德育模式下, 教育局 (政府) 、社会机构组织 (民间组织) 、公众 (学生、教师等) 三者可各司其职,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良性互动。学校作为直接参与者, 可协助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 组织策划与实施开展各类德育活动, 并在德育活动中进行全程指导。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督导与评价, 把控驻校社工德育机制的良好运作, 并及时给予反馈评价, 调整工作方法与手段, 确保工作实效并取得成果。

如图2 所示, 在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中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关系, 包括政府、社工机构、学校和第三方机构。政府在整个管理架构中属于顶层, 发挥着主导作用, 不直接参与管理与指导。政府与社工机构、第三方机构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并通过购买服务形式由第三方机构承担起驻校社工德育项目运作的督导与评价功能, 从而让第三方机构与社工机构、学校形成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社工机构派专职社会工作者进驻学校, 介入学校德育, 并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提供服务。学校在驻校社工德育运行中要协助社工机构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 并为派驻学校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工作指导。

五、新德育管理模式的反馈与评价

模式的实践应用是否有成效, 是否能出成果, 需要实践者通过及时的反馈加以了解和掌握信息, 通过评价分析实践效果。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在学校实践应用的反馈渠道包括社会影响力反馈 (主要表现在新闻宣传报告) , 利益相关主体机构反馈, 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反馈。这些既是反馈的渠道, 又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 是检验我们构建的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环节。在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中, 我们构建起多评价主体、多评价形式的指标体系, 即制定 《顺德区社工进校园工作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借鉴香港地区的经验, 成立由中小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组成的评估专家小组, 项目评估邀请多方主体参与评价, 包括提供项目服务的社会机构与驻校社工个人、试点项目学校、绩效评估专家小组。评价内容包括3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和28 个三级指标 (见表1) 。评价方式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既有提供项目服务的社会机构自我评价, 又有试点项目学校评价, 还有专家组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充分关注项目实施过程, 通过实施中期评价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动态, 并结合项目终期评价成绩, 综合确定项目实施最终评价结果。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融合发展, 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在实践探索中, 以驻校社工项目为切入点, 探索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模式, 两者间构建起的互补与融合发展运行机制, 优化了学校德育管理格局, 整合了学校内外资源, 把学校教职员、家长和社区人士, 甚至是社会人士纳入学校德育服务队伍, 强大了德育力量, 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驻校社工德育管理模式来源于实践探索中的提炼与总结, 更是对实施项目价值与意义的深入挖掘、提升, 并形成了可推广的工作实践模式, 可应用于更广泛的区域。

参考文献

[1]李丽.从建国以来我国德育模式发展看现代德育模式的构建[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7.

[2]李伯黍.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黄晓萍.中小学德育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 2012 (Z1) .

[4][5]汪刘生, 白莉.中小学德育模式评析[J].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5 (Z2) .

[6]赵静, 安娜.北京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析[J].中国社会工作, 2013 (30) .

[7][英]Barbra Teater.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M].余潇, 刘艳霞, 黄玺, 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8]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综合专业指引工作小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跨专业合作指引[EB/OL].[2016-2-10].http://www.docin.com/p-649865833.html.

上一篇:初中荷塘月色阅读感悟下一篇:一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