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2024-06-01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精选8篇)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第1篇

传统文化课程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开展好传统文化课程对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对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学生的人生积淀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区教研室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厚重学生的人生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传统文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自觉拓展学习视野。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事、治家等各方面的经典章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自省能力,自我批判能力,具备判断是非和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具备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能力,具备通过所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形成自觉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三、教学要求

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把握课程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基础,是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1、做到学期备课。系统了解学期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科学制定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

2、做到单元和章节备课。掌握本单元和本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学的要求和重点。

3、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特点、焦点、盲点,并确定与学生认知特点,生活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充分开掘,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教材。

4、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渴望,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照顾学生个体差异。

5、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创设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扬长避短。

6、加强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固定每单元一次在教研活动室进行

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提前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二)上课要求:传统文化课堂共5套教材,每年级各一套。建议每课采用1课时处理,个别内容可以适当增加或合并课时,但不能减少课时,更不能挪用,挤占课时。课时的处理与要求:

(1)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古人的世界,体会古人的情怀。

(2)指导学生通过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自主解决教材中的疑难。

(3)要通过范读,齐读,领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要适时交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精妙,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4)在熟读的基础上,要强化学生的背诵训练,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段落要烂熟于心,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

(5)要加强对学生诵读效果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改善方法。

(6)要依托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引申、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要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课的学习从古人身上学会认识世界,丰富人生。

(7)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并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

(8)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开展讨论,反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9)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过参观、访问、游览的形式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三)教研要求: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管理的重点环节,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

作用,推动学校传统文化课的实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由教研组长负责,每两周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动,总结交流在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新做法,新经验。

2、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传统文化优质课评选”和“传统文化课程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1、传统文化课程为学生必修课程,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表按时上课,不得随意挪用,挤占课时,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必须及时填写调课单,报教导处审批后方可调课。

2、教师必须按学校规定认真备课,不得不带教案进课堂,学校将对备课情况进行随机检查,每发现一次,扣教师责任制考核1分。

3、教师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供全区公开课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教师,在评先树优,责任制考核上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予优先奖励。

4、学校将传统文化课程培训纳入校本培训,定期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教师要按时参加,做好记录,学习结束后,学校将统一组织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要给予责任制扣分处理。

5、教师应积极上传优秀教学案例和课件,丰富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学期末,学校将根据上传情况给予奖惩。

6、教师应具有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通过网络、图书、社会文化设施、人文景观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

五、评价方法

1、评价过程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建立学生学习记录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文化积累、情感体验、活动表现等进行过程性记录;要采用等级制评价,使用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活动情况记录等形式,避免笔试形式,要将评价结果纳入《快乐成长》手册。

2、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3、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

4、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5、要通过“经典诵读”、“名篇赏析”、“知识竞赛”等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

6、要通过“书画比赛”、“传统文化考察”、“传统节日体验”等活动,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以及活动过程中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第2篇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我县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全面掌握我县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生存状态,是认定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的重要依据,是摸清并记录我县传统文化家底的重要工作。

二、调查对象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村落列为调查对象:

1、传统建筑风貌完整

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2、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

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良好。

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该传统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地域特色鲜明,或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三、进度安排

1、组织学习阶段(4月28至5月5日)组织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财政局以及各乡镇政府学习研究住建部建村58号《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同时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财政局4家联合成立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传统村落调查小组,负责全县传统村落调查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2、深入调查阶段(205月6日至6月1日),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申报材料等资料,确定需要

调查的村落。对符合条件的村,开展入村调查,并按“一村一表”的要求如实完整填写登记表,拍摄相应照片和收集有关图件。调查村落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具体见《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附件)。

3、组织上报(2012年6月2日至6月20日)整理调查成果,组织材料、装订成册上报市建设局。

四、推进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充分提高对“传统村落调查”的认识,要积极向政府汇报调查工作进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次调查工作。

2、积极筹资,保障经费

根据国家四部联合文件要求此次传统村落调查经费原则上由地方解决,县财政部门要筹措资金、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用于此次调查的经费,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协调配合。

传统村落调查实施工作,是住建局、文化部、文物局、财政局四家联合办公,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抽调业务骨干,在工作组的领导下,共同完成此次调查任务。

五、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传统村落调查实施工作力度,顺利推进工作进展,特成立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 县政府县长

副 组 长: 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单位:肇源县住建局

肇源县文化局

肇源县文物局

肇源县财政局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传统村落边界空间保护初探 第3篇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聚居集合, 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的时空单元和系统。中国传统村落由于地域、气候、社会、文化的差异性, 构成各具特色的聚落形态, 并在其内部形成相对封闭且内向性的世界观和人文观。

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 这种时空与文化的距离感被缩减, 现代空间理论打破原有的乡野聚落空间秩序, 传统村落的特征性和差异性逐渐被后工业文明的标准程式破坏或取代。

边界空间保护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村落整体系统的维护。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是诸多要素结合的过程, 看似偶发形成的风格, 其实都是各种因素与人类技艺经过周密繁衍后产生的结果[1]。数百年的传承和洗礼, 传统村落内部不仅具有统一的形态风貌, 更具有一致的性格与文化, 并随时间持续地、自然地发展着 (图1) 。边界空间的完整对于维护传统村落的整体性及内部有机性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 边界空间保护可以抵御外界环境变化对传统村落造成的影响。例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 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及大城市周边的传统村落首先受到冲击, 村落的外围空间不断被新建筑突破侵入, 界面破损, 进而逐渐被城市化侵蚀 (图2) 。另外新建道桥、旅游开发、开山拓荒等发展政策引起的自然环境与人流因素变化都会引发边界空间的改变, 进而造成传统村落内部的破坏。

图1充满田园风光的传统村落风貌 (江西婺源某村落)

此外, 虽然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已经开始有序保护, 部分村落已制定保护规划, 但目前大部分保护规划按照传统保护区进行划分[2], 这种中心向外层层弱化的保护理念导致核心区的保护最为关键, 而边界空间往往因为距离核心区最远而缺乏保护, 年久失修进而坍塌破落, 成为危房或被划定为可拆除类。在经济破坏和保护理念薄弱的双重冲击下, 传统村落边界空间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田野中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的和谐景观即将消失殆尽。

关注传统村落边界空间, 因为边界空间与传统村落的同源性可强化村落在信息、文化及形态方面的稳定性;同时, 边界空间作为与外界环境的分界点, 是保护村落不受外来因素破坏的区域。本文期望通过边界空间的重视和保护, 在形态、文化、景观及感受等几个方面对村落的整体保护提供支持, 完善保护体系与保护理念。

2 传统村落边界空间的分类

村落可通过模糊的或明显的边界来限定[3], 根据传统村落最初外界环境的不同, 本文将传统村落的边界界面划分为三种形式:

开放渗透型:即传统村落边界外侧为完全自然空间。指传统村落与自然山水或地势地貌相接壤, 村落受自然元素包围隐于山林之中, 耕作区域不与村落相邻, 一般由一条通路连接外界。这种传统村落一般位置偏远, 经济落后, 受城市化冲击较小;或者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 如悬崖峭壁或岛屿激流, 传统村落与自然界紧密相连, 城市化进程无法抵达, 从而较好地保存了传统形态和文化 (图3) 。

半开敞互为补给型:即传统村落边界外侧为半自然空间。指与村落相邻空间为人工开凿的水塘、河道、生产性农田或种植林区等一系列经过改造的自然环境空间。这种情况下, 边界空间的众多元素具有风水导向、交通运输、生产生活、防火防灾等功能, 这些元素作为媒介不断与村落和外界发生双向互动。整个边界区域如同一层过渡空间, 将传统村落与自然界联系起来, 使村落虽然没有明确的界线, 却也有内外的区别 (图4) 。

内向封闭型:即传统村落边界为全人工界面, 由城墙、院墙、碉楼等建筑或构筑物组成。这种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村落边界及入口位置, 防御能力强 (图5) 。

受中国农耕经济影响, 传统村落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 村落与生产性农田相连, 故而第二种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同时由于第一种村落的地理位置影响及第三种村落的自我防御性, 目前最容易遭受破坏的也是第二种类型。

3 边界空间的功能

3.1 边界的象征与标识

传统村落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群, 但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人们通过了解周围的地形、水源等条件, 设想构思着传统村落的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村落自古在建造选址中就有仿生象形理论, 比如宏村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 东莞塘尾村以鱼塘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 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村落和千亩良田, 肇庆高要黎槎村按照八卦阵布局, 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活文物。此外还存在以城墙为界的“军事性”传统村落如深圳大鹏所城、饶平大埕所城, “城堡式”传统村落如陕北姜氏庄园、山西王家大院, 以及“府第式”民居村落如潮州许附马府等等。

此类传统村落的边界空间可以体现我国传统风水理论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通过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调整逐渐稳定并存续下去。它们或具有仿生、象形、象征的图案形式;或其边界形态可以构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最主要特征, 如拓扑式、向心、直线形态等;或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形态特色, 如圆形、方形、聚合、发散等, 均为传统村落整体形态特征的重要表现。这些边界空间不仅以典型形态作为标示和特征为人们所记忆, 其形态背后的寓意还代表了古代建造者对村落及后人的殷切期望, 是村落文化及精神的象征。

图3隐于黄土高原中的传统村落 (陕北姜氏庄园)

图4以水塘围合的传统村落 (广东肇庆黎槎村)

3.2 边界的统一与协调

源于本土的古老文明和生活方式体现着村落的个性和独创性, 村落形态和风俗上的差异性更突出了传统村落的多样性。与此同时, 传统村落内部的社会性、家庭制度给村落带来联系性, 构成空间体系化, 形成统一的肌理和聚落。这种一致性和秩序性是传统村落空间所共有的东西, 不会因为所处外围空间而改变, 相反, 边界空间的存留更有利于认识传统村落并保持传统风貌。

人们可通过边界空间的变化趋势了解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律及规模大小, 可通过界面空间的屋檐式样、山墙形状、技术风格、外部色彩等村落形态的特征性感受村落。这些带有明显地域特色及历史特征的形态符号可在人们对村落解读过程中激发人们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和记忆, 将物质信息叠加于视觉感知中, 加深村落传统元素的标识作用[4]。

边界空间是村落“内部”与“外部”的分界区域。犹如建筑中的玄关空间一样, 边界空间在传统村落也可起到引入、过渡、协调的作用, 这虽然是比较抽象的空间, 但人们可在通过边界区域时逐渐剥离城市模式, 了解传统村落的生产劳动及生活状态, 融入传统村落本身。生动完整的边界空间能够让村落与周围环境更好的协调, 增加传统村落价值, 使村民在情感上更容易对村落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也让游客增加对传统村落的感受和体验 (图6) 。

3.3 边界的抵御与限制

凯文•林奇对边界作这样的描述:“边界是两个部分的界线, 是连续过程中的线性中断”[5]。传统村落与自然界就是这两个部分, 而边界空间就是区别两者的参照。它同时对内部村落和外部环境双向发生作用, 对内可以抵御城市化的侵入, 对外可以抑制村落的盲目扩张。

边界空间作为传统村落的外向界面, 是第一层受破坏的区域, 随着界面破损, 大量城市建筑将对传统村落进行渗透。这种破坏源自生产力进步以及技术的革新。古时村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变迁, 如今依靠现代拆装技术若干月就可完成。在工业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传统村落的界面变得脆弱无比。刻意强化边界空间的这种区分性作用, 是为了打断目前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村落快速侵蚀的节奏, 给村落保护留以更充分的时间。

另一方面, 边界空间除了保护外界环境对传统村落的侵蚀,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传统村落自身的盲目发展。传统村落具有小巧的肌理与尺度, 但在技术革命之后, 这些原则容易被忽略。村民渴望改善居住条件而随意加建改造, 希望获得更多补偿而肆意占地为宅, 这种缺乏保护意识并且迅速滥造施工的状况, 可轻易突破传统村落的原有界面和发展格局, 由内向外破坏传统村落。对边界空间的圈定和隔断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乱改乱建情况下传统村落的肆意扩张。

传统村落的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改变, 新建建筑与传统民居在建筑风格和形态尺度上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在村民保护意识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按照一定肌理结构和风貌特征进行村落发展前, 对原有村落范围进行严格划定, 是对传统村落原有形态的一种维护, 它不等同于阻止传统村落发展, 而是对整体形态进行控制。

4 边界空间保护原则

4.1 界面的连续性

在众多传统村落调研中, 我们发现外围具有城墙、院墙等围合物或河流水系等阻隔因素的传统村落受到的城市化破坏程度较小, 外围局部具有遮挡物或边界特征的村落受损其次, 边界空间完全打散的村落受损最为严重。这说明具有完整连续的边界空间对村落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连续的界面空间可以更鲜明的表现村落形象并带给人们美好印象, 为此需要强调传统村落边界界面的连续性 (图7) 。

界面的连续性体现在自然空间关系以及平面、立面的连续等几个方面。

自然空间关系主要指自然环境形成的界面, 比如边界清晰的山丘、水系、台地高差等, 它们可以形成强烈且完整的边界。只要在村落发展或者保护时不做破坏, 这类边界空间将提供最为自然的引导和保护。

对于平面来说, 组成连续性的元素包括村落外侧结构肌理、地面细部、建筑组合形式、使用功能、维护程度等。建议将严重影响整体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建筑予以拆除;个别位置的坍塌、受损, 建议按照原始资料以“修旧如旧”原则修缮复原;对于无法获得原有详细资料的部分, 提倡用“碎片整理”的方法先对坍塌位置周边的建构单元进行提炼, 然后按照原有尺度和肌理移植到受损位置进行填补[6]。

立面连续性元素包括立面式样、建筑材料、装饰特点、界面色彩、轮廓线以及相似的开窗方式等等。以相似的主题元素形成连续特征, 可在平面基础上对边界空间连续性进行强化, 增加视觉力量, 进而以鲜明的边界, 分割村落与城市区域。

图6村落边界的协调作用以及碉楼建筑的标示感 (开平自力村)

图7连续性形成的村落边界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图8新建区紧贴村落, 村落景观风貌不协调 (珠海会同村)

图9过渡区域充足, 村落边界清晰优美 (梅州侨乡村)

4.2 空间的清晰性

尽管清晰完整的村落景观不是一个美丽村落唯一的重要特征, 但在村民及游客的感受中, 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此处的清晰性主要是指边界空间应具有明晰的过渡阶段和场所环境, 使城市和村落之间不会突兀的直接相连, 也为村民和体验者提供一个观察、欣赏的区间 (图8、9) 。此时边界空间是一个“面”的衔接和延续, 而不是“线”性隔断。

在保护边界空间清晰性时, 一是对空间的范围做出划定。环境场所对于视觉的缓冲和提示非常重要, 而清晰的边界空间就是为进入村落的人们提供一个逐渐接近观察村落的区域。以施普赖雷根的理论, 观察一组建筑, 最好的观赏距离是对象高度的三倍距离, 或者是一个18°的夹角。低于18°夹角的极限, 物体就会失去视野中的优势。以凯文•林奇的理论, 广场的尺度为25~100m, 而格尔认为是从70~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综合这些场所视觉研究, 边界区域尺度为三倍界面高度以上为佳。以普通民居作为界面时, 其过渡区域应大于30m, 以城墙等构筑物作为界面时, 过渡区域应超过50m。

二是尽可能保留村落边界空间内的田野、古树、小桥、石凳、水塘、老井等元素。它们保留着村落清晰强烈的记忆, 触摸到这些不同类型的“边界空间”要素, [7]可以领悟该地域的文化、自然环境、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另外这些元素对村落边界系统具有节点作用, 通过界面的连续性使这些元素彼此联系, 也是村落符号的代言。

5 结语

传统村落生长于环境中, 各种自然因素决定了村落的特征和属性。传统村落利用边界空间隔绝外界破坏, 也通过边界空间对周边环境取得协调, 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价值。边界可把一区域和其他区域相隔离, 也可把沿线两边有关地区连接起来[7], 这就是边界空间在传统村落与环境两者关系中扮演的保护与联系的角色。本文将传统村落的边界空间纳入保护范围, 试图通过外围界面和环境空间的重建, 对新建区进程做出阻拦, 并在新建区或自然环境和村落中间划定过渡空间给予固化, 期望这个类似建筑灰空间的边界区域, 可以使人们洗褪城市的喧嚣, 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传承。

图片来源

图1:http://www.wylyw.com/photo/photo_pages.asp?Photo ID=154;

图2、3、5、7~9:作者拍摄;

图4:肇庆旅游局提供;

图6:江门规划局提供。

参考文献

[1][日]藤井明.聚落探访[M].宁晶, 译, 王昀, 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张玫英, 董卫,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6]袁媛, 肖大威, 许吉航, 李婧.碎片整理——历史文化村镇街区形态保护研究[J].新建筑, 2011 (04) :119-121.

[7][日]片山和俊, 新明健.都市空间作法笔记[M].陶新中, 译, 董新生, 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传统村落应加强保护发展 第4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

我们国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根基在农村,传承了非常丰富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是我们民族的魂、文化的根,是国家的财富、世界的瑰宝。它不可再生,但是现在也面临着危机。特别是随着前二三十年我们国家快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全国经调查上报的12000多个传统村落,它们仅占我们国家行政村的1.9%,自然村落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已经不到5000个。

习总书记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今年5月习总书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出重要指示,明确了目标、原则和方法。7月份习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还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10月9日中央有关部门在浙江召开了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李克强对会议专门作出批示,其中强调要弘扬传统文化。汪洋副总理在会议讲话中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抓紧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至今有了一定起色。一是组织了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这个在我们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二是成立了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三是建立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目前共有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到传统村落名录中。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任重道远,也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传统村落是活态的、发展的,保护工作的难度比单项的文化遗产保护要难得多。当前还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传统村落发展滞后。很多传统村落为什么留到现在,它是分布在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落后。二是支持力度不足。三是管理十分薄弱。有法不依、破坏性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民众及基层的保护意识淡薄。

比如,在这一过程中,处理好旅游开发利用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两者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这也是全世界普遍性的问题,至今各国还在继续研究和探索。应该讲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的尚有缺陷,缺陷比较明显的就是旅游利用过度开发。我们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呢?传统村落可以搞一些旅游开发,但是传统村落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世界文化组织定义的文化遗产其概念已经讲得非常全面。文化遗产也好、传统村落也好,是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功能,旅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我们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体现和利用发挥它的经济功能,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体现和发挥它的历史文化功能、艺术功能,以及科学功能、社会功能,包括进行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些科学、艺术、文化功能要加强研究挖掘,社会经济功能要合理的利用。

过度旅游开发现象的解决,除了我们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面积、业态在规划上做一些限定以外,还要给它一个疏导的出路,因为这些地方都比较贫困。我们国家这些问题出在哪?旅游过度开发比较低层次,大部分是一般的普通餐饮店、商店,面搞得很大,但是收入并不高,所以在旅游业态上要加以引导,比如对传统产品进行开发研究,提升其生产和加工水平,把一些古建筑开发作为较高档次的客栈等等,只有这样把它的业态和效益提高起来,才能避免大规模低层次过度旅游开发。

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政府必须加大支持。二是这些贫困地区要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利用已有的资源,发现已有的资源,利用当地的优势发展经济。不搞大规模建设,而是紧紧依靠当地资源进行类似日本的“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不是搞大规模的导入性产业,而是挖掘本地的优势,有些东西看着不是宝,但是挖掘出来,做成了本地的东西,就成了宝。比如对本地的石材进行加工,只有这个地方有这种石材,加工出来东西就可以卖出去,当然这些也需要相应的技术和人才。这就需要国家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上,将农业部门和其它部门的产业支持政策结合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当中。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第5篇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1.整体实施方案要根据本地区自身条件,结合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和方向,实事求是确定本地区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任务,不提过高要求。

2.整体实施方案要在各村落提交的保护发展规划基础上,汇总本地区项目需求,主要汇总各村落提出的传统建筑修缮示范、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改善、历史环境要素修复、防灾安全保障、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可实施的具体项目,要包括项目内容、任务总量以及预算等。

3.整体实施方案要提出组织实施方式和支持措施,明确保护责任主体以及各级责任与分工,提出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安排。

4.整体实施方案要提出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包括保护发展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办法、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制度等。

申论热点:传统村落保护 第6篇

【热点背景】

2016年11月,住建部对1602个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进行公示。加上之前三批列入此项名单的2555个村落,目前共有4157个村落进入国家保护名录,正在获得“抢救性”保护。这标示着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又成功迈进一步。农耕文明诞生于农耕经济,农耕文明也是城市文明的基石,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农村文化失根问题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下所担忧的产物,因此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对传承文明载体传统村落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评析】

传统村落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村落,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

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

1.从数据显示,传统村落在不断的消失。在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

2.传统村落的保护趋向雷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保护者让冯骥总结出了十大雷同旅游为纲、腾笼换鸟、开店招商、化妆景点、公园化、发展民宿业态、编创“伪民间故事”、“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使得传统村落商业化严重。

3.传统村落空巢化、老龄化严峻。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人走房空,人口老老龄化严峻。

4.村民自身对于村庄及传统的冷漠。部分村民不知何为传统村落,对于国家层面的保护存在上热下冷,上快下慢的问题。

保护传统村落的对策

1.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培养和重视“乡贤”的力量。乡贤具有一定的文化认知和专业思想,有力量且有时间参与传统村落的建设和保护。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第7篇

一: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者:周建明

传统村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村落,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成了社会发展建设的绊脚石。在房地产开发时,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村落,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今天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保护、文化资产活用、地方特色维护等课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大量的文物古迹、近代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遭遇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假古董泛滥成灾、欧陆风盛行不衰,人造景观蔓延各地;大广场,大草坪,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成为少数领导者与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等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设计手法,城市管理目标,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本书的写作即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在对中国传统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我认为全书可以是分为四部分来阐述的。分别是 ①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② 传统村落的保护 ③ 传统村落的发展

对全书进行概述和总结如下:

二: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村落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程,尤其是农耕文明历程的最佳见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产生地和传承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创造性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文化以及周边环境的独特优势,并围绕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同时,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选址、布局业务不显示出高超的技术和智慧。传统村落正是我国传统营造文化最重要得载体。

1.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2013年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评选时,专家们发现评选材料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楚。②有较多存疑的村落。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概念模糊。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所谓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好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较大变动,保存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人们仍聚族而居的村落。作为完整的生活单元,他们由于历史发展中偶然兴衰因素的影响,至今空间结构保持完整,留有众多传统建筑遗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为新型的活文物。所以,传统村落是历史遗存,却不是遗址,是农村乡土文化的活文物。2.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2.1传统理念

梁漱溟认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伦理观念关系到人与人、人 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中表达的淋漓尽致。2.2空间逻辑

传统村落的布局讲究伦理关系,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崇尚“中”的空间意识。祠堂宗庙作为宗族权威的载体,大多占据村落的中 心位置。建筑的群体组合往往强调一种源于伦理关系的结构秩序。2.3社会形态

与现代社会“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不同,在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它主要体现在同宗同源的血浓于水,和谐互助的友邻关系,人与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突、患难相恤”的传统道德准则。2.4特殊需求与风水民俗

由于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些传统村落需要满足居民的一些特殊需求,例如防御需求。例如村落选址在周围起伏变化得丘陵地形,有效地阻碍着入侵者的长驱直入。与水为邻,天然屏障明显,防御性大大增强。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从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形态结构、建筑朝向以及理水的走势都深深地打上了风水的烙印。其布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得水为上”而非常重视水的营造。与风水相关而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是民俗信仰。如同氏族聚落的祠堂宗庙一样,民俗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占据中心地位,如侗族的鼓楼、回族的清真寺,它们往往在空间上起着统领全村的作用。3.传统村落价值评析

传统村落的价值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①情感价值②景观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艺术价值⑤科学价值⑥社会价值⑦经济价值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

1.传统村落的生存保护现状及问题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00年时拥有363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时只剩271万个自然村。2012年缩减为230万个,村落消亡迅猛势头不可阻挡。

1.1传统村落的“自然性损毁”

长期以来,对传统村落稀缺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了乡土建筑“自然性损毁”。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有的地方对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传统村落建筑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蚀及灾害能力差。由于受到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众多已无人居住的民宅、祠堂面临着倒塌的威胁。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1.2传统村落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状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传统村落的老龄化、空巢化,使得传统村落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动力,传统村落发难以为继。很多村落的现状是:交通闭塞,许多田地长满了杂草,村里只有几栋被遗弃多年的破旧农舍,残垣断壁横亘在高高低低的草丛里,很多民居已经人去屋空,村落偶尔可看到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大都搬到附近的镇上去住。许多村庄由于无人居住面临着消失的困境。

1.3大量并村导致传统村落迁移消失

村落规划无序性使传统村落频遭撤并扩张性破坏,失去了可印象性。异地脱贫、下山移民、海岛和库区整村搬迁,使不少传统村落迁移消失;城镇化扩张性发展使许多村落被圈进城中村;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误区及其对传统村落实行萎缩管理,使不少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和衰败。

2.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框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3.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

3.1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保护

传统村落的选址一般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方景观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村落布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包括沿江、抱湖、靠山等几种选址类型,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和地域背景,并与维系村民生产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的保护,首先要对传统村落的选址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村落的选址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山体、河流、植被等要素,通过图解分析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特点、轴线对位、视觉廊道等;其次应该对村落的自然景观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村落有直接的视觉关联的山形水系、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农作物等的形态和种类特征进行考察与分析,对主要景观特征及其内容构成、形态特征、人文内涵等进行分析。

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进行保护分析应该至少得出如下成果: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分析图、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影响因素分析图。通过对环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识别,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2传统建筑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传统的乡土建筑往往是最能体现传统村村落特征的关键要素。这些传统乡土建筑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结,是美丽中国的核心景区和 景观基因,具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

在传统建筑中,民居是最主要也是特色最鲜明的建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因此传统民族在不同地域间有巨大的差异。基本上按照地域可以分为:华北民居、东北民族、西北民居、西北窑洞、江南民居、西南民居、闽粤民居。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如维吾尔族阿以旺、藏族土库房和碉房、彝族土掌房等民居。

对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制定保护措施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的以下特征进行分析:①类型分析:对传统建筑的时代功能形制构造类型等进行分类归纳。②布局与形制特征:对传统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尺度、屋顶形式等进行分析。③构造特征:对传统建筑的台基、地面、墙体、构架等特征进行分析。④材料与工艺特征:对传统建筑的主要建造材料及建造工艺特点进行分析。⑤装饰装修特征:对传统的装饰装修细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⑥相关民俗特征⑦建筑综合特征:通过对前面的布局形制、构造、材料、装饰等特征的梳理,总结出建筑最鲜明的特征。

传统建筑特征分析成果包括:传统建筑形制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构造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材料及工艺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装饰装修细节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营建风俗特征分析图档。3.3村落形态保护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营造文化,同时能够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村落整体格局保持完整的乡土特征。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包括:①村落传统格局演变分析②格局特色分析爱③街巷河道分析④公共空间分析⑤整体风貌特征分析⑥影响因素分析。

3.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内容包括: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内容,以及其他所依托的场所和建筑、用具实物的保护;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等。

四:传统村落的发展

“村落的发展是永恒的,他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或急或缓,但新与旧、传统与更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传统村落之中(吴良镛,1994)

1.传统村落发展的内涵

中共十八大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村落的发展尤其重要。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村居空间,他们一般都依山傍水,其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空间布局非常完美,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内涵。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保障传统村落健康发展的基础。2.传统村落发展的特殊性

2.1历史原真性与外来文明的矛盾 历史原真性是国际评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真实而原生态的风貌。但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现代文明和外来人员的冲击与碰撞,外来文化入侵逐步破坏传统村落原生态平衡机制,进而破坏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2传统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

如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传统村落原生道路产生较大的破坏,村落居民改造房屋多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割断了建筑风貌的延续,新住宅的建造多采用现代风格,影响整体景观风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2.3原生态与商业化的矛盾

在商业化过程中,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各相关利益方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回报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导致只注重开发而不顾保护的局面,造成传统村落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

3.传统村落发展原则 3.1原真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首先必须体现历史环境原真性保护的原则。封尘的历史遗存携带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信息,是古村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载体。如果失去了这些真实的载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3.2整体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要遵循保护历史风貌完整性的原则。风貌保护的对象是有特性的组群景观,其中不一定有特别重要的文物或古迹,但作为一个整体,这种景观的载体、形象已成为某个地点、区域,或某种文化的标志。风貌保护的目标则是基于对文献和遗存实物的研究来反映历史场景,以获得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整体性原则正是要求注重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功能的完整,建筑环境的完整,新与旧在整体上的平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向平衡。

3.3因地制宜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地方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的调配合理利用资源,对传统村落的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管理。

3.4持续发展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以服务民生、提升效益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核心,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的保护”的良性循环,其宗旨是技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参考文献: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我国有着几千年农业文化的发展历史, 随着时间的沉淀和社会的发展, 形成了各地独具特点和人文特色的传统村落景观、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兼史书库[1]。传统村落历经几百年甚至更漫长的岁月, 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具有传统村落特征的乡村文化景观正在大量的退化甚至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柏油路和混凝土建筑等千篇一律的人造景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传统乡村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作为历史遗留的不可复制的景观遗产,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需要受到保护。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 既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更要以科学的方法防止其损毁, 保存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完整性。

目前, 我国并没有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专项法规,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法规也多数是零星的出现在其它的法规中。而且由于村民保护观念错误或者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 传统乡村景观没有得到完善有效的保护。为更好地保护传统乡村文化景观遗产, 应该制定相应的保护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和标准。这些条例是国家对设计行业的制约性文件, 是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技术条文, 对于设计人员既是一种参照, 也是一种依据,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的制约。如何在法律的监督下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1 村落文化景观的相关概念

1.1 文化景观

景观最初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村落土地[2]。17~18世纪, 景观一词开始被园林设计师们所采用, 成为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一个总称。19世纪初, A·洪堡德把景观引入了地理学, 探讨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文景观的过程[3]。

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领域在1992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类型, 1992年1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将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景观由此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类型, 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关注。UNESCO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社会和聚落随着时间在自然环境提供的自然限制和机会以及延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影响下的有形证据。1994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作品, 既是产物又是过程, 是人们生活方式、民族身份和信仰系统的象征, 扩展了关于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相互交叉关系的思维[4]。文化景观概念的出现, 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涵, 填补了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一类特殊遗产类型的空白。文化景观作为特殊类型的文化财产, 从1992年至今, 保护实践仅有20a, 其保护理念和实践的特殊性仍在认知和阐释的过程中[5]。

1.2 村落文化景观

我国的村落保护研究, 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8年的“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次提出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会议上提出的村落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作品, 是人类行为创造的, 并包括人类行为在内的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 体现了村落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 折射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区别于人类有意设计的景观和鲜有人类改造印记的自然景观, 是农业文明的结晶。无论何种提法或概念, 何种研究及关注点, 一旦与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 (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 相遇, 都将不可避免地归结到一个核心要义, 那就是对于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一类村落文化景观, 如何将其文化与自然保护融入到村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并实现村落尽可能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6]。

2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由于时代的发展,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许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已经受到影响, 甚至是严重的破坏, 亟待保护和修复。中国古村落的分布以浙江、安徽和江西3省遗存较多, 尤其以浙江古村落保护最好, 遗存最多[7]。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 浙江省许多传统村落的景观也已经受到破坏或者损毁, 失去了原貌或者不复存在。

2.1 诸暨市斯宅村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斯宅村位于诸暨市东南部, 东接嵊州, 东南毗东阳, 属于典型的山区。斯氏自唐至今已经历经千余年, 村落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斯宅现存清代斯姓居民建筑群14处, 占地面积都在3 000m2以上, 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千柱屋、发祥居和华国公寓别墅等, 且均是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建筑群。重视教育是斯宅从古到今的传统, “笔锋书屋”就是证据。斯宅的民间艺术也很丰富, 较有特色者当数“龙灯”与“扬扬马”。

由于斯宅民居建筑群潜藏于山脉之中, 又地处诸暨、东阳和嵊县3市 (县) 接壤处, 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同时由于这里民风淳朴, 斯氏后代对于祖居的珍惜, 许多民居得以完好保存下来。但是由于年代已久, 斯宅村的古建筑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自然及人为的破坏, 部分外墙面开始风化、剥落, 墙面长满青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的楼房取代了许多老建筑, 一些建筑虽然受到了保护, 但是却被换上了崭新的外墙, 失去了历史的味道 (见图1, 图2) 。许多民间传统手工艺由于不符合时代特点, 已经被遗弃。斯宅村的一些古建筑上保留的特殊历史文字符号、留下的特殊的时代印记多数已经被覆盖。

2.2 杭州市新叶村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新叶村位于浙江杭州建德西南大慈岩镇, 2000年被批准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叶村始建于宋末元初, 从玉华叶氏第1代到这里安居后, 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 共计30余代, 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关系的聚落。新叶村排斥了各种外界的干扰, 避开了战乱灾祸, 在一块并不算富饶的土地上, 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8]。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筑有规划, 建筑质量好, 村落发育程度相当高, 建筑类型多, 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9] (见图3) 。新叶村从元末明初开始衰落, 整个的历史过程中都在不同时期构建的房舍中和聚落的规划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新叶村的建筑年代久远, 祠堂众多。新叶村建筑墙面的破坏程度不同, 一些甚至露出了砖砌结构 (见图4) 。在调查中得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 新叶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随着旅游的发展, 新叶村的一些景观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但是随着年轻人口的流失, 新叶村的古建并没有得到完善的保护, 而且这些祭祖典礼等传统的文化项目也随着年轻人的流失而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国古村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传统历史文化的接力, 在经济发展的潮水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2.3 温州市芙蓉村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芙蓉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岸, 始建于唐代末年, 距今已有1 000多年, 但仍然保存着600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因村西南有三崖摩天, 赤白相映, 宛若芙蓉, 遂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14.3hm2, 现有443户人家, 明清古民居30余处, 大小宗祠18座, 四周保留有用卵石砌成的寨墙, 使得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

芙蓉村毗邻海域, 古民居多建于明朝初年, 建筑风格与传统的江南建筑有很大区别, 建筑墙体是轻盈通风的竹笆墙面。现在有些古建筑白粉层已经脱落, 露出了竹笆结构, 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 已经出现倾斜歪曲, 外墙也出现了膨胀的情况, 在一些建筑上甚至已经挂上了“危房”的警告牌 (见图5, 图6) 。芙蓉村已经开发了旅游, 但却没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使得芙蓉村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村落文化景观是地域性的文化标志, 体现了村落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 折射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农业文明的结晶和见证[10]。在现代文明的冲刷下, 传统历史村落的风土人情和山水环境等特征逐渐消失殆尽[11]。由诸暨市斯宅村、杭州市新叶村及温州市芙蓉村的3个村落的现实状况可以看出, 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3.1 未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 大量凝聚着重要历史文化信息和遗产价值的传统村落建筑被推倒, 原有的和谐自然的传统村落景观遭到破坏。一些木结构的古建筑和火宅等不可预知的因素更成了其最大的威胁。为了追求整齐的农村新面貌, 许多古建筑被重新粉刷, 失去了原本的面貌, 变成了千篇一律的风格, 致使以后的许多保护工作难以进行或实施。尤其是村落文化景观中的非物质因素, 由于没有物质的载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 许多非物质因素已经消失, 而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一旦消失就不可复制。

3.2 缺乏科学的保护标准

随着人们对传统村落建筑和传统聚落存在价值的认识, 民居建筑的修葺和传统聚落的整治工程也逐渐增多。许多传统村落建筑自建成以来经历过破败、整修、改造和翻建等过程, 甚至用途也曾改变。由于年代久远, 在古建筑的保护中, 应该“修旧如旧”还是“修旧如新”, 应该“恢复原状”还是“保存现状”经常会引起争议, 特别是传统村落建筑并没有科学完整的建筑资料留存, 保护相对更加困难。另外, 对于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究竟如何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对于传统手工艺和民风民俗等究竟应该如何保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在法规体系的空白或漏洞, 使一些传统村落的保护陷入了无章可循, 无法可依的境地。

3.3 保护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当传统村落发展成旅游景区时, 村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会按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这些传统村落景观的面貌, 没有形成保护与发展乡土景观的整体意识。随着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昔日的村落历史文化风貌正在迅速改变, 许多富有历史文化信息的乡土建筑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12]。

4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策略与建议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典型例证。与其它类型的文化遗产不同, 村落文化景观只有充分结合自然与人的共同作用之后, 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13];以完善的法制来带动人们的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保护方法, 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4.1 加强法制意识建设

村落文化景观的构成当中, 当地村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也是村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只有通过村民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只有考虑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把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分去整体考虑, 才能算是对村落文化景观的真正保护[14]。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 并要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自觉自愿地来完成。在村落景观的保护中, 人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15]。因此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进程中, 要加强人们的法制意识建设, 增加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 使村民和游人都能树立起科学的保护观念。

4.2 完善村落景观保护制度

村落文化景观不但是人类创造的有形的物质作品, 同时包括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等无形的或动态的非物质的内容。这些都是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16]。在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工作中, 能够主动采取保存修缮的方式对待传统村落景观的房主极少, 这不仅要有经济条件, 还要有正确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态度。正确的保护技术方法和意识对房主来说不管在村落还是城市都是相当专业的知识[17]。因此要增加专业人士的指导, 完善村落景观保护制度, 制定出合理的保护规范, 对于在保护修缮中有特殊限制的, 要明确提出科学的保护方法。

4.3 建立法制监督体系

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建设要提升管理部门对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度, 争取国家部门和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在法制层面重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性, 加强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可以成立第三方监督机制, 由专业人士、民间学者等组成, 统筹制定监督委员会, 统一管理标准化事务, 同时负责协调相关专业之间法规的交叉、重复问题。

5 结论

上一篇:话语分析的语用学基础下一篇:作文 诗一般的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