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2024-07-05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精选7篇)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第1篇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第2篇

提问方式:⑴这首语文古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语文古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语文古诗词的答题步骤: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把握不同的语文古诗词的题材

就语文古诗词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 读书的古文名言

★ 李白著名古诗 古文诗词

★ 关于读书的古诗

★ 古文自传范文

★ 经典古文辞职信参考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第3篇

一、题型特点

共七种题型,分值为25分。考查的重点为字音、字形、病句修改、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对应、语言表达准确得体、语句上下句衔接及课内外古诗文默写七种类型。

二、考查重点

1. 字音。语音是语言的外壳,是交流表达的重要载体。作为中考开篇第一题,辨析拼音正确与否,历年来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它的考查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1)多音字:读音不准的主要原因在于多音误读,特别是作为方块字的汉字,存在很多多音多义字,即在不同场合字的读音不同,意义也不相同。如:B项中“归省”的“省”(xǐng)与“省会”的省(shěng);D项中的“拮据”的“据”(jū)与“收据”的“据”(jù)意义完全不同。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B项中“重荷”的“荷”(hè)与“荷花”的“荷’(hé)意义也完全不同。

(2)形近字:形近字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如A项中“嶙峋”的“峋”(xún)与“殉葬”的“殉”(xùn);B项中的“翩然”的“翩”(piān)与“编辑”的“编”(biān)。2015年中考题此部分C项中“蓬蒿”的“蒿”(hāo)与“竹篙”的篙”(gāo)就属于形近音异字考查范围。

(3)声旁误读:汉字中形声字比较多,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很多时候只读形旁或声旁。如A项中“炽热”的“炽”(chì)不能读成“zhì”;C项中“诘问”的“诘”(jié)不能读成“jí”。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D项中“嗥鸣”的“嗥”(háo)不能读成“gāo”。

(4)习惯性误读。由于日常生活习惯和方言的影响,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习惯性误读的词。如C项中“束缚”的“束”(shù)不能读成“sù”;D项中“鄙夷”的“鄙”(bǐ)不能读成“bì”。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克扣”的“克”(kè),不能读成“kē”,“拆散”的“拆”(chāi)不能读成“cāi”。

总而言之,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字音题都是双音节词语,而且考查范围明确,都出自教材“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注释。

2. 字形。历年中考,字形辨析题都出现在“积累与运用”部分第二题,而且也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2 0 1 5 年开始词语类型稍有变化,都变成了四字词语(过去都是双音节词语和四字词语混杂出题)。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形近字的辨析:如:骇(赅)人听闻、引颈受戮(戳)、变幻(幼)多姿;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中的大彻(砌)大悟、怏怏(泱)不乐、一反既(即)往。此项内容考查学生通过形近字组词、释义来辨析成语的能力。

(2)同音字的辨析:在成语书写中,学生常常不理解其意思,望文生义,从而张冠李戴,如:妇孺(儒)皆知、无与伦(轮)比、通宵(霄)达旦、玲珑剔(踢)透、顾名思义(议)、人迹罕至(致)、根深蒂(缔)固、正襟危(威)坐、无可置(质)疑。2015年哈尔滨中考题中的一叶(页)孤舟、刚毅不屈(曲)、齐心协(携)力、精血诚(成)聚、拖(脱)泥带水、更胜一筹(畴)、转弯抹角(脚)、勇(永)往直前。

此项内容考查学生理解词义,正确书写的能力。考查范围与字音题一样,都出自教材“读一读,写一写”和书下注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带领学生打好基础,顺利地完成此题就不会出现问题。

3. 病句修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它是写作中语言表达训练的基础项目。过去几年,这道题都是以辨析句子是否有语病的选择题形式出现。从去年开始,此题题干有所改变,变成了对病句修改是否正确的选项题形式,难度相对降低。但由于病句类型较多,还带有语法知识,所以相对前两道题来说,稍有难度。但只要学生认真分析,得分也不难。

考查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前后矛盾)、重复累赘等。

(1)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主宾搭配、肯否搭配等,因此考查词语间的搭配问题。如A项“领会(领悟)……形象”。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的“提高(加强)……习惯”都属动宾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的掌握情况。如C项“通过……使……”、(主语残缺),所以去掉“通过”或“使”;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缓解……交通拥堵”(宾语中心词残缺),所以要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3)语序不当:考查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是否合理,或句子的顺序是否合逻辑、语法及习惯。如B项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与“在国内产生强烈共鸣”互换位置。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才合乎逻辑。

(4)不合逻辑:考查句子表达是否自相矛盾、是否混乱等现象。如D项中“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应删掉“防止”或“不”。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大约有……左右”,应删掉“大约”或“左右”。

4. 名著中人物与情节对应。此题考查范围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和中外七名篇(《红岩》《骆驼祥子》《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名著的熟悉情况,能否将著作中的重要人物与相关情节进行对应,最近几年,这类题降低了难度,只考查专人专事,只要学生阅读过这些名著,对其中的人物及情节内容有所了解,就一定不会丢分。

此题四个选项分别出自《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西游记》,人物情节也非常简单,其中B选项:周瑜———舌战群儒,学生看一眼就能判断出此选项错误,因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学生耳熟能详。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武松———倒拔垂杨柳,也属于此类。

5. 语言表达。考试说明中要求“能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此题主要考查在特定的情境下,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得体。今年的这道题与去年相比稍有难度,在表达准确上设置了陷阱,但所给情境中,重要的语言点下面用实心点以提示考生特别注意。这样既强调了所要表达的要点,又降低了难度。只要学生认真审题,仔细理清情境内容,确定要点,再去分析选项就非常容易辨析哪一项表达最准确得体。

6. 语句上下句衔接。考试说明中指出“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此题考查点非常清晰,严格遵照考试说明来设题。重点考查前后句的照应。与去年相比难度相当。C选项中“微风拂面”与所给第一句中的“狂风……呼啸”照应;“屋檐滴水”与所给第二个语句中“暴雨……倾泻”照应;“萤火流逝”与所给第三个语句中“闪电……肆虐”照应,此题难度不大。其他选项的顺序都有误,学生稍作分析定能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此类型题C选项中“唤醒黎明的沉默”与第一句中“昂首高歌的雄鸡”相照应;“挣脱千年的羁绊”与第二句中“奋蹄疾驰的骏马”相照应;“叱咤时代的风云”与第三句中“冲天飞腾的巨龙”相照应。其他选项都有语序不对应现象,所以,也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而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就稍难,考查点是选项中句子之间顺序的调整问题,从而照应所给语句中“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这个过程,所以C选项“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得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顺序更合乎逻辑。

7. 按原文填空。古诗文默写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常见题,它是考查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一种好方式。全国中考古诗文默写一般有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性默写、串联性默写、开放性默写等几种。2 0 1 6 年哈尔滨市中考这道题主要是直接默写、理解性默两种形式,五个按原文填空(各一分),一个含义理解填空(共两分)。默写范围严格遵照考试说明规定的38篇课内外古诗文必考篇目。考查点有以下两方面:

(1)直接性默写:考查学生对必备篇目的熟练背诵程度和书写准确规范度,如:“只有香如故”(固),“树木丛生”(重),“不以疾也”(及),“了却君王天下事”(确)。如果不理解意思,就容易写错字。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断肠人在天涯”(崖)“,野芳发而幽香”(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仇),也属此类。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第4篇

一、题型特点

共七种题型,分值为25分。考查的重点为字音、字形、病句修改、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对应、语言表达准确得体、语句上下句衔接及课内外古诗文默写七种类型。

二、考查重点

1. 字音。语音是语言的外壳,是交流表达的重要载体。作为中考开篇第一题,辨析拼音正确与否,历年来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它的考查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1)多音字:读音不准的主要原因在于多音误读,特别是作为方块字的汉字,存在很多多音多义字,即在不同场合字的读音不同,意义也不相同。如:B项中“归省”的“省”(xǐng)与“省会”的省(shěng);D项中的“拮据”的“据”(jū)与“收据”的“据”(jù)意义完全不同。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B项中“重荷”的“荷”(hè)与“荷花”的“荷(hé)意义也完全不同。

(2)形近字:形近字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如A项中“嶙峋”的“峋”(xún)与“殉葬”的“殉”(xùn);B项中的“翩然”的“翩”(piān)与“编辑”的“编”(biān)。2015年中考题此部分C项中“蓬蒿”的“蒿”(hāo)与“竹篙”的“篙”(gāo)就属于形近音异字考查范围。

(3)声旁误读:汉字中形声字比较多,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很多时候只读形旁或声旁。如A项中“炽热”的“炽”(chì)不能读成“zhì”;C项中“诘问”的“诘”(jié)不能读成“jí”。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D项中“嗥鸣”的“嗥”(háo)不能读成“gāo”。

(4)习惯性误读。由于日常生活习惯和方言的影响,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习惯性误读的词。如C项中“束缚”的“束”(shù)不能读成“sù”;D项中“鄙夷”的“鄙”(bǐ)不能读成“bì”。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克扣”的“克”(kè),不能读成“kē”,“拆散”的“拆”(chāi)不能读成“cāi”。

总而言之,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字音题都是双音节词语,而且考查范围明确,都出自教材“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注释。

2. 字形。历年中考,字形辨析题都出现在“积累与运用”部分第二题,而且也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2015年开始词语类型稍有变化,都变成了四字词语(过去都是双音节词语和四字词语混杂出题)。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形近字的辨析:如:骇(赅)人听闻、引颈受戮(戳)、变幻(幼)多姿;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中的大彻(砌)大悟、怏怏(泱)不乐、一反既(即)往。此项内容考查学生通过形近字组词、释义来辨析成语的能力。

(2)同音字的辨析:在成语书写中,学生常常不理解其意思,望文生义,从而张冠李戴,如:妇孺(儒)皆知、无与伦(轮)比、通宵(霄)达旦、玲珑剔(踢)透、顾名思义(议)、人迹罕至(致)、根深蒂(缔)固、正襟危(威)坐、无可置(质)疑。2015年哈尔滨中考题中的一叶(页)孤舟、刚毅不屈(曲)、齐心协(携)力、精血诚(成)聚、拖(脱)泥带水、更胜一筹(畴)、转弯抹角(脚)、勇(永)往直前。

此项内容考查学生理解词义,正确书写的能力。考查范围与字音题一样,都出自教材“读一读,写一写”和书下注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带领学生打好基础,顺利地完成此题就不会出现问题。

3.病句修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它是写作中语言表达训练的基础项目。过去几年,这道题都是以辨析句子是否有语病的选择题形式出现。从去年开始,此题题干有所改变,变成了对病句修改是否正确的选项题形式,难度相对降低。但由于病句类型较多,还带有语法知识,所以相对前两道题来说,稍有难度。但只要学生认真分析,得分也不难。

考查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前后矛盾)、重复累赘等。

(1)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主宾搭配、肯否搭配等,因此考查词语间的搭配问题。如A项“领会(领悟)……形象”。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的“提高(加强)……习惯”都属动宾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的掌握情况。如C项“通过……使……”、(主语残缺),所以去掉“通过”或“使”;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缓解……交通拥堵”(宾语中心词残缺),所以要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3)语序不当:考查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是否合理,或句子的顺序是否合逻辑、语法及习惯。如B项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与“在国内产生强烈共鸣”互换位置。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才合乎逻辑。

(4)不合逻辑:考查句子表达是否自相矛盾、是否混乱等现象。如D项中“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应删掉“防止”或“不”。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大约有……左右”,应删掉“大约”或“左右”。

4.名著中人物与情节对应。此题考查范围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和中外七名篇(《红岩》《骆驼祥子》《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名著的熟悉情况,能否将著作中的重要人物与相关情节进行对应,最近几年,这类题降低了难度,只考查专人专事,只要学生阅读过这些名著,对其中的人物及情节内容有所了解,就一定不会丢分。

此题四个选项分别出自《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西游记》,人物情节也非常简单,其中B选项:周瑜——舌战群儒,学生看一眼就能判断出此选项错误,因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学生耳熟能详。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武松——倒拔垂杨柳,也属于此类。

5. 语言表达。考试说明中要求“能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此题主要考查在特定的情境下,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得体。今年的这道题与去年相比稍有难度,在表达准确上设置了陷阱,但所给情境中,重要的语言点下面用实心点以提示考生特别注意。这样既强调了所要表达的要点,又降低了难度。只要学生认真审题,仔细理清情境内容,确定要点,再去分析选项就非常容易辨析哪一项表达最准确得体。

6. 语句上下句衔接。考试说明中指出“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此题考查点非常清晰,严格遵照考试说明来设题。重点考查前后句的照应。与去年相比难度相当。C选项中“微风拂面”与所给第一句中的“狂风……呼啸”照应;“屋檐滴水”与所给第二个语句中“暴雨……倾泻”照应;“萤火流逝”与所给第三个语句中“闪电……肆虐”照应,此题难度不大。其他选项的顺序都有误,学生稍作分析定能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此类型题C选项中“唤醒黎明的沉默”与第一句中“昂首高歌的雄鸡”相照应;“挣脱千年的羁绊”与第二句中“奋蹄疾驰的骏马”相照应;“叱咤时代的风云”与第三句中“冲天飞腾的巨龙”相照应。其他选项都有语序不对应现象,所以,也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而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就稍难,考查点是选项中句子之间顺序的调整问题,从而照应所给语句中“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这个过程,所以C选项“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得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顺序更合乎逻辑。

7.按原文填空。古诗文默写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常见题,它是考查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一种好方式。全国中考古诗文默写一般有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性默写、串联性默写、开放性默写等几种。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这道题主要是直接默写、理解性默两种形式,五个按原文填空(各一分),一个含义理解填空(共两分)。默写范围严格遵照考试说明规定的38篇课内外古诗文必考篇目。考查点有以下两方面:

(1)直接性默写:考查学生对必备篇目的熟练背诵程度和书写准确规范度,如:“只有香如故”(固),“树木丛生”(重),“不以疾也”(及),“了却君王天下事”(确)。如果不理解意思,就容易写错字。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断肠人在天涯”(崖),“野芳发而幽香”(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仇),也属此类。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第5篇

在对“民族性”的培养过程中, 文言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次, 文言文作品为汉语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在生活中, 一般人很少能接触到文言文, 文言文的陌生化使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 学生缺少足够的语境去建构知识。因此传统的背诵方法成为积累文言文语境的最高效的方法。但这里的背诵并不是要死记硬背, 而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老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只是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而已。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追求成为教师选择教育方式的准则之一。

基于上述对文言文教育的分析, 我们对新人教版和沪教版的古文部分课后练习进行了类型统计 (如表1、表2) 。

一、图表分析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 两版教材对于文言文教学不同方式兼收并蓄的态度。与人教版相比, 沪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题采用了大致相同的课后练习构成。其中, “理解”类型的题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体现出编撰者对于“意义学习”和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另外, 两版教材都没有盲目摒弃传统的“背诵”方式, 也没有过分强调“应用”题型的神奇效应, 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但从数据分布的差异性中还是可以看出两版教材的引导倾向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的识记类型和应用类型比例大致相等, 分别占所有题型的19%和18%;而沪教版的识记类型题只占了7.5%, 应用类型题则高达21.5%。从中可以看到人教更重视知识的积累, 而沪教更重视知识的迁移。在实际生活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量要高于使用沪教版教材的学生。人教版的应用类题型可以大致分为7种, 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拓展思考与表述上, 题型较为单一, 新颖的题型很少, 从题型来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沪教版应用类的题型较多, 大致分为思考和实际运用两大类, 而实际运用方面有比较丰富的题型。例如:

“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 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试用线状图标出成名命运的起伏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 举出几处对比描写, 分析成名的性格特征。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为什么?” (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促织》课后练习第二题)

二、具体内容分析

结合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沪教版课后练习的表述和人教版表述的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在题干中出现大量“外显知识”, 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 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这一部分属于“外显知识”, 这部分叙述提供给了学生至少两个知识信息:一为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二为小说的阅读和创作方法“对比”。同时这两个信息还起到明确做题目与指导做题方法的作用, 如果删掉这一部分, 剩下的问题就显得突兀很多。

其次是题干都显示出一种尊重认知规律的态度。人教版表现出识记、理解水平的递进融合 (上一篇有分析) , 沪教版练习则体现出一种由具体操作到抽象思考的过度。例如:“用线状图标出”→“举出几处对比描写”→“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

再次是沪版练习也体现引导学生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教育理念。《师说》这篇文言文入选了两版的教材, 其课后练习对比如下:

●文中“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说法是否适合今天的教育?请谈谈你的看法。 (沪教版高中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 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人教版必修3)

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 但都对学生的思考方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人教版的题干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中庸式的思考角度;沪教版的题干没有给出要求, 也就是说没有限制, 学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然而两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也存在着很多教育理念差异。

首先, 两版教材课后练习对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

人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部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 这些资料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随着题干一起出现 (如例一) ;另一种是在练习题后用深色框区别开来的相关文学资料 (如例二) 。

例一: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 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例二: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 在乎地滔滔汩汩, 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 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摘自《苏轼文集》卷六十六)

(以上两例皆出于人教版必修2《赤壁赋》)

例一当中“穷而后工”“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这种形式的资料提供, 其作用有点类似“外显知识”。例二当中的一段文字是《苏轼文集》的节选, 其一, 这一段是对苏轼对自己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此段描述中, 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才情与文学创作理念, 从而对苏轼及其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其二, 作为一段较为完整的有出处的选段出现在语文课本当中, 其意义在于文学素养的展示———有文献资料意识 (一者知道古代文学有很多文献资料可查询, 二者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资料性著作有哪些) 。如例二这样的节选在人教版的绝大多数课文后面都有附录, 这部分附录尤其是古文部分有很高的质量, 基本都是代表性与文学性与相关性和而为一的, 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都会对这一部分更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此部分加以利用, 其作用将大大减少。

沪教版的背景资料也有两种呈现方式, 一种是显性的, 另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的方式跟人教版练习例一类似;隐性的资料呈现方式即化陈述性为程序性。

在沪教版练习题当中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或者查背景资料的题较多, 如:

●这是一篇带有寓言及政论色彩的传记文。请查阅柳宗元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 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 解释下列实词。

(两道题均来自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种树郭橐驼传》)

汉语的特点是:兼容性强, 内涵极其丰富, 有说不尽的成语和典故;模糊性强, 各种“无达诂”。但汉语的复杂性并不等于汉语教学的无序和混乱。沪教版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 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陈述性知识, 更要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 这个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容易遗忘的, 但程序性知识则不然, 掌握这种程序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陈述性知识。换句话说, 沪版教材强调了学习过程, 相比之下, 人教版则更侧重学习结果。虽然在学习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学习过程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的明晰须要建立在大量无效学习的基础之上, 其教学效率远没有方法的明确告知来得快。

其次, 两版教材课后练习的构架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是以文体为单元编写的, 每个文言文单元以时间为序安排文章, 从文学史的角度对该文体进行联系, 使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在此种编排模式下, 人教版教材更强调学生拥有一种历时性的思维方式, 能理解文学作品存在一种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这种编排意图相适应, 人教版的课后练习也体现出对学生文学史意识的引导。如, 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在单元小序部分说明了这一时期诗歌的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在学习中应该关注的方面, 下面以“创作手法”为例具体说明。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 好在哪里?

●《采薇》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结合诗句, 说说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

(以上两题来自《诗经》两首)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 又多用对偶手法, 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 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 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 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以上两题来自《离骚》)

《诗经》和《离骚》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创作手法的特点和发展从上面两组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端倪。两篇课文的第三题可以看出从《诗经》到《离骚》的句式变化;比兴手法的使用在《诗经》中已经出现, 但对于“比、兴”的概念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 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因此在《诗经》的课后练习题中只用了“打比方”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创作手法, 在《离骚》中才明确说明了此篇使用了比兴手法, 并用王逸之语加以解释, 其实是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 有了3篇诗做积累, 学生能够对“比”有一定的理解, 然后题目中要求学生“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 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比”这种手法的掌握程度。另外, 对这种创作手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情感表达。

沪教版的教材则是以专题为单元, 专题不同, 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不同, 练习题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单元教学目标, 但从文学史角度出发的不多, 有些单元的古文并没有统一的文体。例如, 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专题为“山川草木”, 单元小序说明了与“山川草木”相关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这个单元的课文有《蒹葭》《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和诗二首, 共3首诗, 两篇散文。从课后练习题的内容来看其共同点是:都有关于主旨的理解的题。对主旨的理解是学习每篇文章都需要了解的一方面, 而其在此统一明确提出就起到了引导教学对比主旨的作用, 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

除了主旨之外, 还有关于创作手法的练习 (《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诗二首课后有) , 有关于字词解释或翻译的题 (《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课后有) 。虽然题目中提到的创作手法选文中有典型运用, 但这些方法之间没有一种系联性, 更多的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例如: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3种。赋是直接叙述铺陈;比是比喻;兴即起兴, 就是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 然后再转到正题, 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 有的相关, 有的有关, 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 称作比兴。另外, 重章 (或叫复沓) 、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 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哪些特点?请具体分析。 (《蒹葭》课后题)

●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种树郭橐驼传》课后题)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请说说《咏史》一诗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其表达效果如何? (诗二首《咏史》课后题)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源头作用在此没有体现出来, 因为到《咏史》诗的用典手法的跳跃性很大;对于不同文体, 手法的使用可比性就更小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 在《诗经》中学习到的方法在《咏史》中不能得到有效地迁移, 学生容易遗忘, 不利于评价和检测。另外, 《蒹葭》课后题中给出了大量定义性信息, 这些信息并不能被高一的学生所理解, 比如对兴的解释, 在没有大量例子积累的前提下, 学生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兴。所以对于这一单元来说手法的讲解就不应作为重点内容或者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病梅馆记》的课后第二题“有人评价本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想通之处。相同之处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表现出了对学生迁移分析能力的鼓励引导。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第6篇

下面就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部分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说明文《菊花》试题分析

《考试说明》对初中生阅读说明文的要求是:“能把握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今年说明文的四道题都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进行考查的。

第11题和第12题考查感知内容的能力,题干把学生目光引向文章具体内容信息的提取,要关注分值,归纳要点。全面考查学生审题后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这与2014《紫檀》中问“紫檀有哪些特性?(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相同。同时,在题干设置中突出概括能力的考查,如第12题“阅读三至五段,说说菊花具有哪些特点?(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与2015年的第14题相同“紫檀没有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25个字)”,既要求答案的准确又要求简洁。

第13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识,涉及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用等,该题顺接了前几年试题灵活、宽泛的特点,又能突出重点,涵盖全面,是无难度的题型。

第14题,题干为“读完本文后,请你给准备栽培菊花的朋友三条建议”。采取了半开放的形式来命题,题型设置上略有变化,要求答案源自文本,又能以建议形式表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记叙文《父亲的城池》试题分析

《考试说明》中要求记叙文阅读“能整体感知所阅读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能理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五道题就考查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描写语句来感知分析人物心理,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主题,以及对标题的含义理解。

第15题为考查主要人物的心理,该题易中有难,题干有限定、有所指,如:“母亲应该是怎样想的”“父亲当时是怎样想的”,必须在“父母亲的话语行为”中去分析,要有文本意识。

第16题考查人物的心理活动,依据情节问,“当大哥来时,父亲为什么‘笑个不停”? 这正符合“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理念。

第17题为理解类题型,有一定难度。要结合具体的词语理解我的心中感悟有哪些。此题既难在审题,要审出答题“角度”,又要由果寻因,有理有据的答题。

第18题为“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考查的是对作品思想感情倾向的理解,题干在设置上很独特,这与2015年《橡树之谜》中“通过文中‘我的经历和啄木鸟的做法,分别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来探究文旨的形式不同,而是通过“昨夜幽梦”引出,答题时一定要化“虚”为“实”,灵活应对。

第19题为标题的含义。题干指向清楚,如“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什么,又指什么”。答题时要注意对词语比喻义的理解。

议论文《要和谐必有诚》试题分析

《考试说明》中提到“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以其为指导,所设计的题目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中心论点的把握、论证方法的辨析、句子含义的理解以及围绕作者观点筛选相关信息。并且从选材来看,能选择联系现实生活,给学生带来思想启迪的文章。

第20题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指向明确,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与2015年《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题型位置相同,题干设置相同,难度系数相同。

第21题为对论证方法的考查,考生可依托考试说明中的四种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方法来答题。

第23题为“第三段画线句子的含义”,答题时要结合文本把比喻义还原为文中义,这与2014《丈量幸福的尺寸》“如何理解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都是因为超出了自己双脚所占的地面尺寸,这句话的含义”的思考方式、答题方式相同。

第23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要依据文章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再条理清楚地表述作答即可。

在我看来,通过客观的试卷分析来把握命题方向,从而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这才是分析试题的作用所在,因此,试卷分析给我如下启示:

1.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文章体裁,掌握系统的文体知识和阅读的方法技巧。例如:说明文阅读题一般考查的是学生对说明内容、说明方法、提取信息的掌握情况,这几类都是简单的题,要引导学生依分值在文中找出体现信息的内容,得到满分;记叙文阅读考查的角度极广,既考查学生对整体文本的把握,又考查对内容、语句的具体分析,还要关注文题特点。题型既有限制类,又有开放式。考生要强化审题,善于辨析,由表及里,寻觅最佳答案;议论文阅读要具备提取中心论点的能力。先弄清中心论点的位置,或是文题,或在文首,或在篇末,有时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要善于随题型的变化变通答题的思维方法,但要注意万变不离其宗。

2. 日常阅读教学中给足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学生只有读进去,才能进入角色,有所感悟和思考,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不求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

3. 结合历年真题,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概括能力的训练。

4.品味语言、句子理解等是阅读试题中较难的题目,要教会学生从修辞手法、语言效果、刻画形象、表达作者或人物情感等角度去赏析。

5.要让学生了解文章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知识,如;联想想象、对比反衬、烘托渲染、象征比喻、先抑后扬、借景抒情等。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部分 第7篇

在对“民族性”的培养过程中,文言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次,文言文作品为汉语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在生活中,一般人很少能接触到文言文,文言文的陌生化使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学生缺少足够的语境去建构知识。因此传统的背诵方法成为积累文言文语境的最高效的方法。但这里的背诵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老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只是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而已。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追求成为教师选择教育方式的准则之一。

基于上述对文言文教育的分析,我们对新人教版和沪教版的古文部分课后练习进行了类型统计(如表1、表2)。

一、图表分析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两版教材对于文言文教学不同方式兼收并蓄的态度。与人教版相比,沪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题采用了大致相同的课后练习构成。其中,“理解”类型的题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体现出编撰者对于“意义学习”和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另外,两版教材都没有盲目摒弃传统的“背诵”方式,也没有过分强调“应用”题型的神奇效应,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但从数据分布的差异性中还是可以看出两版教材的引导倾向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的识记类型和应用类型比例大致相等,分别占所有题型的 19%和18%;而沪教版的识记类型题只占了7.5%,应用类型题则高达21.5%。从中可以看到人教更重视知识的积累,而沪教更重视知识的迁移。在实际生活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量要高于使用沪教版教材的学生。人教版的应用类题型可以大致分为7种,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拓展思考与表述上,题型较为单一,新颖的题型很少,从题型来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沪教版应用类的题型较多,大致分为思考和实际运用两大类,而实际运用方面有比较丰富的题型。例如:

“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试用线状图标出成名命运的起伏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举出几处对比描写,分析成名的性格特征。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为什么?”(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促织》课后练习第二题)

二、 具体内容分析

结合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沪教版课后练习的表述和人教版表述的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在题干中出现大量“外显知识”,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这一部分属于“外显知识”,这部分叙述提供给了学生至少两个知识信息:一为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二为小说的阅读和创作方法“对比”。同时这两个信息还起到明确做题目与指导做题方法的作用,如果删掉这一部分,剩下的问题就显得突兀很多。

其次是题干都显示出一种尊重认知规律的态度。人教版表现出识记、理解水平的递进融合(上一篇有分析),沪教版练习则体现出一种由具体操作到抽象思考的过度。例如:“用线状图标出”→“举出几处对比描写”→“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

再次是沪版练习也体现引导学生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教育理念。《师说》这篇文言文入选了两版的教材,其课后练习对比如下:

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说法是否适合今天的教育?请谈谈你的看法。(沪教版高中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人教版必修3)

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但都对学生的思考方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人教版的题干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中庸式的思考角度;沪教版的题干没有给出要求,也就是说没有限制,学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然而两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也存在着很多教育理念差异。

首先,两版教材课后练习对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

人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部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随着题干一起出现(如例一);另一种是在练习题后用深色框区别开来的相关文学资料(如例二)。

例一: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例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摘自《苏轼文集》卷六十六)

(以上两例皆出于人教版必修2《赤壁赋》)

例一当中“穷而后工”“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这种形式的资料提供,其作用有点类似“外显知识”。例二当中的一段文字是《苏轼文集》的节选,其一,这一段是对苏轼对自己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此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才情与文学创作理念,从而对苏轼及其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其二,作为一段较为完整的有出处的选段出现在语文课本当中,其意义在于文学素养的展示——有文献资料意识(一者知道古代文学有很多文献资料可查询,二者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资料性著作有哪些)。如例二这样的节选在人教版的绝大多数课文后面都有附录,这部分附录尤其是古文部分有很高的质量,基本都是代表性与文学性与相关性和而为一的,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都会对这一部分更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此部分加以利用,其作用将大大减少。

沪教版的背景资料也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的方式跟人教版练习例一类似;隐性的资料呈现方式即化陈述性为程序性。

在沪教版练习题当中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或者查背景资料的题较多,如:

这是一篇带有寓言及政论色彩的传记文。请查阅柳宗元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实词。

(两道题均来自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种树郭橐驼传》)

汉语的特点是:兼容性强,内涵极其丰富,有说不尽的成语和典故;模糊性强,各种“无达诂”。但汉语的复杂性并不等于汉语教学的无序和混乱。沪教版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陈述性知识,更要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容易遗忘的,但程序性知识则不然,掌握这种程序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陈述性知识。换句话说,沪版教材强调了学习过程,相比之下,人教版则更侧重学习结果。虽然在学习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学习过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明晰须要建立在大量无效学习的基础之上,其教学效率远没有方法的明确告知来得快。

其次,两版教材课后练习的构架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是以文体为单元编写的,每个文言文单元以时间为序安排文章,从文学史的角度对该文体进行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在此种编排模式下,人教版教材更强调学生拥有一种历时性的思维方式,能理解文学作品存在一种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这种编排意图相适应,人教版的课后练习也体现出对学生文学史意识的引导。如,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单元小序部分说明了这一时期诗歌的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在学习中应该关注的方面,下面以“创作手法”为例具体说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好在哪里?

《采薇》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

(以上两题来自《诗经》两首)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以上两题来自《离骚》)

《诗经》和《离骚》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创作手法的特点和发展从上面两组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端倪。两篇课文的第三题可以看出从《诗经》到《离骚》的句式变化;比兴手法的使用在《诗经》中已经出现,但对于“比、兴”的概念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因此在《诗经》的课后练习题中只用了“打比方”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创作手法,在《离骚》中才明确说明了此篇使用了比兴手法,并用王逸之语加以解释,其实是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有了3篇诗做积累,学生能够对“比”有一定的理解,然后题目中要求学生“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比”这种手法的掌握程度。另外,对这种创作手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情感表达。

沪教版的教材则是以专题为单元,专题不同,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不同,练习题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单元教学目标,但从文学史角度出发的不多,有些单元的古文并没有统一的文体。例如,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专题为“山川草木”,单元小序说明了与“山川草木”相关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这个单元的课文有《蒹葭》《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和诗二首,共3首诗,两篇散文。从课后练习题的内容来看其共同点是:都有关于主旨的理解的题。对主旨的理解是学习每篇文章都需要了解的一方面,而其在此统一明确提出就起到了引导教学对比主旨的作用,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

除了主旨之外,还有关于创作手法的练习(《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诗二首课后有),有关于字词解释或翻译的题(《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课后有)。虽然题目中提到的创作手法选文中有典型运用,但这些方法之间没有一种系联性,更多的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例如: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3种。赋是直接叙述铺陈;比是比喻;兴即起兴,就是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然后再转到正题,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有的相关,有的有关,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称作比兴。另外,

重章(或叫复沓)、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哪些特点?请具体分析。(《蒹葭》课后题)

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有什么作用?(《种树郭橐驼传》课后题)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说说《咏史》一诗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其表达效果如何?(诗二首《咏史》课后题)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源头作用在此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到《咏史》诗的用典手法的跳跃性很大;对于不同文体,手法的使用可比性就更小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在《诗经》中学习到的方法在《咏史》中不能得到有效地迁移,学生容易遗忘,不利于评价和检测。另外,《蒹葭》课后题中给出了大量定义性信息,这些信息并不能被高一的学生所理解,比如对兴的解释,在没有大量例子积累的前提下,学生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兴。所以对于这一单元来说手法的讲解就不应作为重点内容或者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病梅馆记》的课后第二题“有人评价本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想通之处。相同之处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表现出了对学生迁移分析能力的鼓励引导。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羽毛球运动员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