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

2024-05-12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精选3篇)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 第1篇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尤其是她那自成一格的词作,最为后世人所称道,是宋代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婉约派的“一代宗师。她的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语言清新自然、淳朴易懂。李清照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中,个人的心里历程也经历了前后不同的变化,这表现在她的词作中,就是前后期词风的巨大差异。其前期的词风表现为清新明快、活泼婉媚、真挚缠绵的特点;而后期的词风则表现为苍凉沉郁、凄咽悲楚、浓哀苦愁的特点。

一、李清照前期的词创作

1、婚前部分

在北宋末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父亲仕途稳步升迁的稳定家庭环境下,她的爽直、自由不羁的个性逐渐被培养起来。相对宽松开明的家庭环境,使她天真少女的身心得到相对自由的发展。率真的心灵较少受到扭曲。明辨这一点,方能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一时期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他的学术思想、人生态度都深受苏轼的影响。表现在家庭管理与子女教育方面,李格非并不 轻视或束缚女性,任随李清照自由发展身心,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母亲是名门闺秀出身,博雅能文,不仅传授给她渊博的学识,同时也培养出作为一个大词人所必须具备的艺术才能。在父母人格性格的潜移默化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天赋得以充分挖掘。书香门第的耳濡目染和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使得她视野开阔、气质高贵、性格洒脱、性情率真、超越尘俗,也同样铸就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与卓尔不凡的文学修养。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阁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到大自然的环抱之中,因此,她少女时期写出来的词,语言欢乐明快,感情清新自然,具有天真烂漫的率真美。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作者以白描手法引出新意、用淳朴语言度入音律的脍炙人口的小令。语言自然流畅,笔调极其轻松欢快。用“日暮”、“藕花”、“鸥鹭”等一系列客观事物,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的荷花日暮图。又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在这幅画面上渲染上一层迷离灵动的愉悦气氛。把景、物、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唤起读者的美好想象,创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同时,一位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率真洒脱的少女形象也跃然纸上。除此而外,渴望美满爱情生活是李清照追求人生美好幸福的又一集中反映,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从这首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清照的闺中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充满了开心与快乐。这首词的上片描写少女荡秋千尽情嬉戏的场面。自由自在的少女宛如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露浓花瘦”的暮春时节,气候冷暖适宜,着“轻衣”而荡秋千,以致浑身“薄汗”玩得酣畅淋漓。下片写客人来访,少女匆忙躲入闺中这样一个忙乱的小场面。“蹴罢秋千”,稍作休息,却正好碰上了客人来访,为了躲避来客,慌张不知所措到“袜刬金钗溜”。像李清照这样大胆、真率、任性的少女,有如此过度的害羞与紧张,暗示着来客与她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清照毕竟不是一般少女,临进闺房之门的一刹那,她寻找借口“依门回首”,峰回路转,佯装“却把青梅嗅”,暗地里端详来客。“嗅青梅”这一动作描写,把这位天真活泼、爽朗可爱的少女,从急切希望看清来人是谁,到发现令人爱慕的少年郎时那种芳心欲动,心潮难抑的难以言传的内心活动,细致传神地勾画了出来,真是细致入微,做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首词形象抒情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一个“细”,描写细腻传神,特别是心理描写。

[1]

2、婚后部分

在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格局中,李清照可谓是幸运至极,她和赵明诚的结合可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相对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为李清照个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又一种良好的氛围环境。李清照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其自主、自强、自信的性格最终走向定型。爱情使得新婚燕尔的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沓而至,她在诗作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个新婚女子特有的真挚缠绵的柔情。如《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作者以活泼、清新、浅俗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姿容,反映了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实际上,她并不担心丈夫分心到梅花上,只不过借这样一个题目与丈夫逗趣撒娇。少妇的柔情婉娈在这些夫妻日常生活画面中得到徐徐展示。但是,随着赵明诚的宦海起伏,他们夫妻不得不面对离别之苦。尤其是在结婚十几年之后的一次长时间离别,让李清照受尽了相思之苦。离别就在眼前,而相聚却遥遥无期。离情别思汹涌而来,她被相思愁绪所包围了。李清照许多抒写相思之苦的名作,大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中饱含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夫妻团圆的期盼。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凋零殆尽,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的凉意。自古以来,冷落的秋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悲伤怀人的环境。在这萧瑟的秋景中,隐约透露出了作者孤寂愁闷的心情。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又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幸福的期待与自信,对丈夫的深情眷恋,对美满婚姻的回味,让她在期待的失望中又满怀希望。下片写别后的相思,脱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于是,这种恋情、别思再也没有办法排解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情“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以消失,它可以从外在形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情不自禁地钻入“心头”。

这首词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挚情感,吐露了不忍离别之情以及别后的相思之苦,将一位沉湎于夫妻恩爱中独守空阁倍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作品的语言自然流畅,清丽俊爽,明白的叙述中包蕴了无尽的情思。

夫妻分离,这给多情的李清照带来了极大的悲愁与苦闷,于是她把这些情感倾诉于笔端,并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悟人生,去抒发内心的情感。因此这一时期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女性的柔情美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除上面提到的《一剪梅》之外,这时期词中还有许多著名之作。如《醉花阴》、《小重山》、《凤凰台上忆吹箫》等词。在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这段时期是生活在希望与焦灼的等待之苦中的。但是,在这些词中,虽是写生离之愁苦,但悲伤中仍包含着期盼,冷清中也有热烈的渴望。

总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前期的词作,因为社会安定,家庭环境宽松,婚姻美满,内容多写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以及闺阁之情,多体现生活的悠闲方面,即使在写他们夫妻之间离别相思的词作中,我们仍能看到希望。因此,这一时期的词风主要表现出来的是清新明快,活泼婉媚,真挚缠绵的特点,而南渡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了清新明快的调子。词人从生离的希望走向了死别的绝望。

二、李清照后期的词创作

随着“靖康之变”后的社会由和平转向战乱,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和饱尝背井离乡、漂泊动荡的生活之苦后,其词主要抒发伤时感旧、怀古悼亡之感,词风表现出的是苍凉沉郁、凄咽悲楚、浓哀苦愁的的特点。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往日曾写到的“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那种活泼俏丽,“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如梦令》)那种逸兴消失了。有的只是国破家亡,孤身流落他乡的凄楚与忧愁。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写于作者南逃后寓居金华的晚年,其时,作者已年逾五旬。词中所写暮春的景色是非常迷人的:天气转暖,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但由于已是“物是人非”,词人仍然是“愁永昼”,从早到晚精神颓靡,懒得梳头打扮。“事事休”既指丈夫早逝,残生孤寂无比,也指山河破碎,内心无比伤痛,二者糅合在一起,因而“欲语泪先流”。作者曾几度打起精神,像他人一样“也拟泛轻舟”,但终因“载不动”的愁情而打消了这一念头。

历来诗家喻愁的种种形式,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也有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这里李清照却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不落俗套,别开生面。船能载重,而说载不动愁,则其愁之多,不言而喻。

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也是她后期词中抒发愁情的经典之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形象地描绘出残秋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饱经忧患,家破人亡的之后的悲痛。这里,既有诗人与当时人们所共同感受到的国破家亡之恨,背井离乡之愁,又有个人所具有的晚年丧夫,没有儿女,孤苦寂寞,辛酸艰难的生活体验。全词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形象地再现了词人南渡后孤苦无依,走投无路的处境和百计难解,欲说还休的国难家愁,低沉的调子中微露愤激的情感。这首词的开头连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字,这是作者在声调艺术上的大胆创新,这样的开端,在宋词中是绝无仅有的,博得了人们的称赞。和李清照同时代的罗大经说:“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2]周济也认为“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3]的确,这七个叠字用的非常好,它不仅使词在声调上抑扬顿挫,和谐悦耳,而且在表达感情上也层层深入,步步加深,细腻地表现了词人的心境。“乍暖还寒”是九十月之交的暮秋时节,此时人们特别容易得病,其实这是词人情绪恶劣的曲折表现。词人不说环境之冷清,心情之凄惨,而将身体不适的一切原因都归之为外界的“乍暖还寒”的气候,词人故意避开现实环境和内心深愁,想借口外界原因而自我安慰。其作用是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哀愁。既然归之外界,词人就用“三杯两盏淡酒”来抵寒,事实上还是在借酒浇愁。恶劣的情绪终究难以回避,所以,词人借“雁过也”,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在这时候,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在周围一片沉寂的冷漠中,大雁蓦然闯入,使人有“空谷足音”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不是喜悦,而是“伤心”。因为大雁到了秋天,由北而南,躲避严寒,李清照也是北方人,避乱南下,与大雁似乎是“旧时相识”,于是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把投向秋日长空的目光收回到空寂幽静的院落内,映入眼帘的却是“满地黄花堆积”的凄凉景象。这里满地憔悴,无人赏识的菊花,不也象征着词人晚年孤独无依,寂寞忧愁的处境吗?无论是“旧时相识”的大雁,还是“满地黄花”的新知,引起的都是物是人非的感觉,光景今昔不同的愁苦。“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白天凄苦无聊,夜晚总可以在睡梦中忘却,词人于是盼望着黑夜的到来。但是,愁苦煎熬中的词人,到夜晚真的就能入睡吗?

结句是全词各种描写的总结。面对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黄昏细雨,这一连串的光景,以及在这种光景中的万般滋味,就非一个“愁”字所能概括。所以,词人喊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哀鸣,便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的深思。

整首词从头到尾全是写景,可是,人们并不认为它是景物词,而认为它是一首极好的抒怀词。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地把感情寓于景物中,达到了古人所要求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4]在这些好像纯属写景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词人无限的愁情。

整首词通篇突出了一个“愁”字。而这首词中的“愁”已经大不相同于早期作品中的“愁”了。她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所道的是“闲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说的是一种对丈夫思念的“离愁”、“相 思之愁”。这种愁都只是儿女情长的个人之愁,而且在那种“愁”的心绪中,她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对爱情仍给予了无限的希望。而这首词所笼罩的“愁”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前“愁”的范围,不再只是个人的闲愁离愁,而是把国破家亡的痛苦,颠沛流离的生活苦难,自己对国家时局动荡不安,社会政治风雨飘摇的堪忧都融合、浓缩于这个哀怨缠绵、无穷无尽的“愁”中了。这也正是李清照前后期词情感上的差异。南渡之前,是写生离之愁苦,悲伤中包含着期盼,冷清中又有热烈的渴望。而南渡之后词作表现的则是一种死别之悲苦,是人生了无趣味的生不如死的煎熬,是一种彻底的绝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寡居,孤苦无告的命运巨变后,她的心境和词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期间,她的词风表现出的是苍凉沉郁,凄咽悲楚,浓哀苦愁的特点。

总之,特定的社会生活及个性心理历程对李清照的词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词在前后时期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美:由活泼灵动,温馨缠绵到哀怨低沉,苍凉沉郁。艺术上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描写抒情真挚感人,意境优美深远,语言平淡出奇却又耐人寻味,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与一般婉约词有明显的不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注释:

[1]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鹤林玉露》转引自《李清照词赏析》。

[3]《介存斋论词杂著》,转引自《李清照词赏析》。[4]《人间词话》,转引自《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参考文献

1.诸葛忆兵《李清照与赵明诚》 中华书局 2004.5.1 2.侯健《李清照诗词评注》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8.8 3.罗宗强 陈洪 《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10 4.郑孟彤《唐宋诗词赏析》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6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 第2篇

武汉长山学校 高朝云

浮沉的李后主

李煜(937-978)字重光,李璟之子,南唐后主,是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他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擅于作词。李煜的性格本来不合适做政治家,而南唐的军事力量也根本不能与宋相提并论,所以他二十五岁当了国君以后,只能在年年向宋朝称臣纳贡的情况下,苟安于一隅之地。他三十九岁时,南唐终于为宋所灭,已经投降的李煜也被押到汴京,开始了其后半生的软禁生活,两年多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的一生,以南唐灭亡(公元975年)为界发生了巨变,其前后两期的词风也有很大的变化。本文拟就李煜具体生活境遇把他词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并对他不同时期的词作风格作一粗浅的探析。以便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赏析古词。

柔靡的前期词

词,源于民间,中唐文人取而加以改造,至晚唐温庭筠而趋向成熟。到五代时,富庶的南唐和西蜀文人填词之风大行。李煜之父李璟就是名家之一。早期的词,大多为应时娱乐 之作,写尽男女恋情、风花雪月,多艳丽之作,属闲居文人之雅兴,李煜早期创作也免为其俗。李煜的前半生,尽管当的是宋朝附属国的儿皇帝,但毕竟是富庶的南唐的一国之主,生

活相当豪华奢侈。他的词作的题材范围,也没有超出花间词人、冯延已及其父李璟,大多是写宫廷生活歌舞宴饮,或是男女恋情以及“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所谓“离愁别恨”。这时的李词,更多的是一种闺阁之气,脂粉之味,语言艳丽,甜赋柔密,虽于抒情表达方式上比前人进了一步,但是未免脱离生活而略显做作之意。

如他的词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待踏马蹄清夜月。”无数肌肤白嫩明丽的嫔娥,在春宵良辰,精心妆扮之后,纷纷列队,来到宫殿之上。她们在音乐声中,或委婉而歌,或翩翩起舞,直到踏月归去。这是李煜表现其豪华生活的词作,这些作品声色豪奢,格调较低。特别是“别殿遥闻箫鼓奏”,概括了当时帝王宫院里普遍存在着的荒唐生活方式及生活在那里面的人们的生活情趣。再如他的《清平乐》一首:“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换生。”写出了较美的意境,但传递的是一种想象中的离愁别恨,文句中的恨,扭扭捏捏,如握帕少女之态,远不如他日后写作之中的那种真情实感的愁恨悔别之意。宫廷生活的舒适,如同温室中美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晓妆初了明肌雪”(《玉楼春》),写出了一种慵懒与无聊,而文中的女子又不正是李煜自己的写照吗?这种美,是人工之作、雕饰之感,是一种近乎病态之美,如同当时很多“花间词”,没有什么太大的艺术价值,只不过是一种华丽的语言标本而已。

总之,这一时期由于李煜特殊的地位和生活环境,形成了他以豪奢香艳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得他这时的词作还呈现出一种富贵之态,华丽之彩。尽管李煜这一时期的词作具有不少特色,但总体上还没跳出“花间”樊篱,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情调都与当时香艳而柔软的词坛世风是一脉承的。

沉郁的后期词

公元975年南唐在赵宋的铁蹄下沦丧,李煜从一个小国之君,变成南冠之客,阶下之囚,对于他的命运来说,这是一种大不幸,而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却是一种绝好的转机。成了亡国之君,被拘于汴京的李煜,“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铚《默记》),亡国的悔恨,对江南故国的思念,伴着孤寂、悲凉的心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的深哀巨痛。反映到他的词作上,促进了他文学创作上的一次大的飞跃。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破阵子》写与他亡国之时,与前期的词风已大不一样:“四十年来家国,„„挥泪对宫娥。”在这首词中,李煜的写作没有了昨日的浮华,矫揉,用真实的心情打动读者的心。那种对故国的思念代替了矫情,对过去的悔恨代替了风花雪月的温情与华美,只有一纸伤心泪,满眼里乡情。“挥泪对宫娥”在他的词作中,我们第一次看到流泪的李煜的形象。

李煜在汴梁除了没有人生自由外,还要时常忍受别人对他人格和尊严的百般凌辱。据《默记》传:小周后随李煜入宋,归宋后,常被征诏入宫,一留数日,遭受宋太宗恣肆凌辱,周后肢体纤弱,痛苦不堪,每回禁处,“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还有什么比这更甚的人格侮辱呢?这无疑是对李煜残破心灵的铁蹄践踏,他羞愧、恼怒、痛恨、懊悔、无奈,无尽无止,各种愁苦盘结于胸,使他无法排解,这就更激发了他对往日生活的追忆和对故土的悠悠思念。如《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又:“闲梦远,南国正清愁: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这两首词是词人入宋之后眷念南唐故士的作品。词人抓住南国芳春与清秋这的景物作精细的刻画,体现了整个南国的美妙境界,凝练的表达了词人对它的追念怀想。可是这种这种追念怀想非不能让其郁积的情怀有所缓解,反而更激起词人的深哀巨痛。《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五更梦回,雨声潺潺,薄薄的衣被抵御不了浓重的春寒,现实已是如此冷酷,可梦里自已竟一时忘形,贪恋着帝王般的欢乐生活。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怎不使词人倍觉凄苦,而心痛如割呢?

特殊的生活境况,促使词人把眼界从周围生活的小圈子扩展到大自然,使得他的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首先,那些娇花新月,秋衰春长的自然现象,往往成为触发词人郁苦情怀的导火索,如“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使得他“凭栏半日独无言;“昨夜风兼雨,簾帏飒飒秋声”使得他“起坐不能平”。其次,大量的景物被染上了词人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进入词中,成为他抒情言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几树惊秋,昼雨新愁”,“雁来音信无凭”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再次,词人还常常把自己无常的苦难人生结合着永恒不变的自然景物进行思考,在这种对比性的思考中产生了许多生动、形象、新颖、贴切的佳句,如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等。这一时期几乎每首词都由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国愁家恨编织而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故国之思,并把亡国之痛和人事无常的悲慨融合在一起,永恒不变的春花秋月与变幻莫测的世事人生、去而复至的春风与失而不可复得的故国、永在的雕栏玉砌与易于改变的朱貌红颜的对比之中把“往事”、“故国”、“朱颜”等长逝不返的悲哀,扩展得极深极广,滔滔无尽。一任沛然莫御的愁情奔涌,自然汇成“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景象气势,形成强大的感染力。再如《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上阕虽写景,但这大自然的岁华变迁无一不是抒写人生的岁华变迁,朝雨晚风苦苦相逼,摧残着春意,也销磨人的青春;下阕写人,而人也与自然一样,在风风雨雨中韶华消尽,所以末句说“人生长恨水长东”。没有一点秾丽香艳的修饰,没有一点镶金嵌玉的词藻,完全是直率地倾吐情怀。亡国之后亲身的体验,真情的流露,使李煜的词更真挚、更深切。他将自己的切身感受扩展为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因此,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引起普遍的共鸣。

出自真情的词并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因此,李煜后期的词完全脱去了浓丽色彩与脂粉气味,也减少了对于感情直接显露的阻碍,胸中的真情一泄而出, 文随意出,用情真挚。词中呈现出来的景象也多不拘于眼前身边的实景,大多是渺远阔大的虚象,直让人觉得世间之景皆役于其情了,景因情生。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应该说,李煜前后期词在艺术上是有些一致之处的,即它的动态的显露为词的意脉,因而使词显得流畅连贯;它以抒情为词的目的,因而词中不多用辞藻;它的意象选择很精心,常能与情感表现融为一体;它的结构设计也很巧妙,能使词的感情基调鲜明突出。但是,李煜的前期词题材比较陈旧,不脱“花间”习气,语言上受唐五代词人影响较多,而且有些并非出自切身体验,有时不免有点做作;而后词则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君主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幻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有的白描手法,比喻精妙,语言清新,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特别是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词风兼有刚柔之美,对宋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李煜特殊经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李煜词的思想内容,更好地品味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 第3篇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

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 (1127年) 为界, 分为前后期。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思想内容都有很多不同。

1. 悠闲风雅的前期词

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表现她贵族少女、少妇的幸福生活, 也有伤春, 别情之作, 表现出悠闲风雅的情调。大胆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少女对自然的热爱, 以及幽居离别的相思之苦。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用白描手法描写了“沉醉不知归路”流连忘返的活泼少女的形象;描绘了归舟惊起水鸟, 粉红的藕花上飞翔着雪白的鸥鹭, 画面色彩明丽而富有生趣, 令人感受到词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开朗活泼的性格, 表现出她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 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

李清照前期的生活也有因与丈夫离别而产生的寂寞与忧愁, 《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 则是李清照抒写闺情的名篇。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相思离愁, 竟然使女主人公感到时光难熬, 怅然若失, 乃至到了“人比黄花瘦”的地步。这是李清照在重阳佳节怀念丈夫的作品, 词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思妇形象, 表现了她刻骨的相思。一个“瘦”字传神地写出了词人憔悴形象和凄苦的心境。

2.凄婉悲怆的后期词

李清照后期的词写靖康之难以后, 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夫死以及颠沛流离的苦痛, 词的主要内容也多抒写她对国家的忧思和生活沦落的痛苦, 心境凄凉而孤寂, 其中融入了极深的爱国之情, 词风凄婉悲怆。

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为著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典型的寡妇心境的写照, 通过残秋向晚时分的生活感受抒写词人南渡以后悲剧人生的一个缩影, 反映了动乱时代妇女的不幸遭遇, 虽写个人感受, 却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上片“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三句, 由七组叠词组成, 刻画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苦难, 如泣如诉, 浓烈地渲染了词人在国破夫死之后, 长期积聚于内心的深沉的悲哀愁苦之情,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作者借酒御寒, 但酒却敌不过寒意, 借酒消愁愁更愁。无意中看到北雁南飞, 词人由此想起由北方南逃的灾民, 不禁唤起了她对故土的思念, 于是禁不住伤心不已。下片继续铺叙, 把内心的愁绪和细微的感受, 层层展开, 自然贴切。“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三句, 写菊花满地, 开得很盛, 但词人已憔悴不堪, 哀伤至极, 所以没有心情去采摘了。“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写词人由于爱侣已逝, 而自己独自一人孤单只影, 孤独忧伤之情难于排遣。而黄昏时分, 天又下起淅淅沥沥的细雨, 声声敲打着梧桐树叶, 景象凄迷, 声音凄切, 词人更难受了, 终于忍奈不住, 说出了这是“愁”。啊, 这挥之不去的愁情!整首词因愁起, 以愁结, 满纸皆愁。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还有《永遇乐》 (落日熔金)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 、《清平乐》 (年年雾里) 等, 词中所表现出的愁苦之情写出了流亡南方的北方人的共同心声与感受, 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二.造成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的五个方面原因

李清照前后期词无论是从艺术手法上看, 还是从思想内容上去探求, 都有着质的区别:前期的词大抵不过哀而不伤, 与后期词的哀伤痛哭, 悲痛欲绝迥然不同。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呢?其实造成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1.李清照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 文学的熏陶。

李清照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厚的封建官僚家庭里,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官至礼部员外郎, 是颇受苏轼赏识的“后四学士”之一。他富有学问, 风格高雅, 在两宋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不仅散文写得出色, 而且有着很高的诗词修养。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 她也能作诗善文, 很有学问。她给李清照所树立的不仅是封建时代那种三从四德的典范, 在诗词创作方面, 也给予女儿以深远的影响, 使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李清照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学和艺术气气氛都很浓厚的家庭里, 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李清照有这样的父母, 是她一生的幸运, 这对她后来成为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是极有关系的。

2. 李清照天资聪慧, 与众不同, 才华横溢。

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文学熏陶使得李清照自小便才华出众, 诗、词样样精通, 擅长丹青、书法、弹琴, 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女。据说她10来岁时便作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五坊供奉斗鸡儿, 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 逆胡亦是奸雄才。”“夏商有鉴当深戒, 简册汗青今具在。” (3) 总结唐代统治者骄奢淫逸导致安史之乱的教训, 劝戒宋朝统治者要清除党争, 政治清明, 表现出过人的见解。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凭着多才多艺的天资, 用词抒写了多姿多彩的闺中生活, 引人入胜。反映了她活泼、乐观的性格, 以及她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的思想, 所作词构思巧妙, 语言明净,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类作品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点绛唇》 (蹴罢秋千) 等。

3.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结婚后, 婚姻幸福美满, 李清照的词就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 当时赵明诚二十一岁, 时为太学生。赵明诚读书广博, 藏书万卷, 并能作诗词写文章, 且自幼喜爱金石书画。李清照与他有着共同的志趣, 可谓志同道合, 而且都热爱文学艺术, 使得他们在诗词吟唱之余, 最大的乐趣就是收集和研究金石书画, 因此李清照的婚姻生活十分幸福而美满。李清照的诗词就是她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种生活在李清照所写的《金石录后序》中是有真实的记录的:“余建中辛已始归赵氏。”“赵、李族寒, 素贫俭, 每朔望谒告出, 质衣, 取半千钱, 步入相国寺, 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 自谓葛天氏之民也。”他们的志趣高雅脱俗, 爱情热烈真挚。赵明诚之所以能著出《金石录》与李清照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后来赵明诚外出做官, 多次离别, 令李清照思念不已。这种炽烈、诚挚的爱情, 反映到词中就成为缠绵悱恻、委婉动人的题材。这时她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其中《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萧》, 《一剪梅》, 就是李清照抒写闺情的名篇。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形象而又委婉地表达了李清照不忍赵明诚负笈远游, 思夫之愁无计可消除的感叹, 表现了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这首词问世后, 一直为世人赞叹不已, 更有现代著名作曲家苏越将此词谱之以曲, 更名为《月满西楼》, 一时广为流传, 唱遍大江南北, 使《一剪梅》真正成为千古绝唱。

4. 李清照还是一位感情细腻、多愁善感、争强好胜, 有强烈的正义感和事业心的女子。

在李清照的感情世界里, 归雁鸥鹭、落花月影、秋千笛声都能激起她心中涟漪, 或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或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 或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又或勾起了她的无限思恋之情。因此她前期的词文多描写自然景物、爱情生活, 表现出悠闲风雅的情调。

李清照还是一位争强好胜, 有强烈的正义感和事业心的女性。由于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与苏轼交往甚密, 友好往来, 属于旧党, 被列入元祐党籍而罢官;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却依附蔡京而升官为尚书左丞, 由于朝内激烈的竞争, 以及李赵两家的政敌关系, 使她深深地感受到人世间的冷酷无情, 世态炎凉, 从而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而又巨大的影响。李清照曾在诗中指出李与赵的关系是“炙手可热心可寒”, 表面上打得火热, 实际上是危机四伏。李清照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态度与看法, 反映了她不畏权贵的正直品格和高尚情操。

在封建社会里, 李清照是无法像男人一样抛头露面, 大张旗鼓地干一番事业的。但她有着自己的抱负, 她不愧是一位奇女子。试看她的《渔家傲》词中的豪情:“学诗漫有惊人句”, 表现了她卓尔不群的抱负和伟丈夫的气概, 争强好胜之心溢于言表。在李清照的支持和帮助下, 赵明诚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记载丰富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录》。因此, 她的事业就是通过帮助丈夫共同研究整理金石书画进行学术研究, 从而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5. 靖康之耻, 使李清照一下

子国破家亡, 如此惨痛的经历, 她用词来诉说她内心的悲怆, 表现了她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对亡夫的怀念, 词中充满了爱国的激情。这是促使李清照词风转变的最主要的原因。

李清照后期的辛酸苦难与她早年的美满幸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苦难深重的原因在于国难与家难的同时发生:随着局势的动荡, 他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由于金兵南下, 他们在青州的众多书籍字画器物等全部被洗劫劫一空, 他们的半生心血都化成了灰烬。建炎三年 (公元1130年) 五月, 赵明成奔赴建康接受皇帝的召见。由于天气炎热, 过度劳累, 不幸染病身亡。李清照在丈夫死后, 心情极度哀痛, 整日以泪洗面, 并且大病一场。赵明诚的离去, 给李清照的身体和精神以沉重的打击。从此, 夫妻二人恩爱和谐的美好生活结束了, 开始了她一人四处漂泊、孤苦伶仃、无限凄凉悲苦的生活。正是由于国破、家亡、夫死, 如此惨痛的变故, 使得李清照后期的词, 内容与感情都有着很大的变化, 既有流落飘零之悲, 又有惨遭兵荒马乱之苦;既有个人身世之悲, 又有国破家亡之痛。感叹沦落, 悼亡怀乡, 成了她后期作品的主要内容。因此, 她的词风也由悠闲风雅转为凄婉悲怆, 虽然主要的风格还是婉约的。后期的词显著的特点是作品中也反映了国破家亡之感, 更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如《菩萨蛮》中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乡愁和国愁在李清照的词中是融为一体的, 故乡在北方, 而北方由于金兵的入侵沦陷了, 思乡即怀念故国, 盼望回归故乡就是盼望光复祖国的河山。这种情感并不局限在个人或者是家庭方面, 其中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民众的心声, 闪耀着爱国的火花。这在后期词《武陵春》、《永遇乐》、《声声慢》等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 在李清照的诗中表现得更直接, 如《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综上所述, 李清照的创作词风总的来说是属于婉约派的, 但由于时局的变动, 生活的变迁, 使她的前后期词风有了显著不同。前期词风悠闲风雅, 后期词风凄婉悲怆。正是由于如此截然不同的前后期生活经历, 以及她个人的学识、修养和过人的胆识, 才使李清照创造出别具一格且流芳千古的易安词。

参考文献

①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74页。

②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第339页。

③罗斯宁、彭玉平:《宋辽金元文学史》,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154-155页。

①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第1版。

②罗斯宁、彭玉平:《宋辽金元文学史》,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③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相关文章:

浅谈李清照的爱情观10-10

李清照诗词08-14

李清照作文素材05-24

李清照经典诗06-16

李清照诗词精选06-23

作者李清照诗词06-28

《菩萨蛮》李清照07-14

李清照词二首07-28

李清照论文题目04-09

李清照诗词全集全07-18

上一篇:商务礼仪:自助餐的9个礼仪细节下一篇:在实践中探索街道人大工委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