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报告

2024-07-24

《朝花夕拾》读书报告(精选9篇)

《朝花夕拾》读书报告 第1篇

《朝花夕拾》读书报告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所做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从北京到厦门颠沛流离的辗转时期,回忆了这些对自己影响深刻人和事。而文章又不单纯辄止与回忆的美好或者辛酸,鲁迅在回忆这些对他成长有所影响的大小事的同时,有意无意地结合封建时代背景极具讽刺地勾画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现了他所处时代的世态人情和风俗文化。这部小说中学时代读过,并没有什么特殊感受,而今再读,贴近那个社会,联系着现实,总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猫狗鼠》写了作者对猫的憎恶原因,实则把猫比喻为那些号称为“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的一些假装革命和具有时代前瞻性却言行不一,只知哗众取宠之流。他们像作者憎恶的猫一样,自恃聪明却“厚颜又忸怩”。作者在文末写道:“假若我出而为人民驱逐这憎恶,打伤或杀害了它,它立刻变为可怜,那憎恶倒移在我身上了”,我觉得实则是在表现作者的无奈,他看到那些暗地里耍手段的小人的卑劣行径,希望撕破他们的嘴脸,让他们无法再为虎作伥,危害人民,却在辛辣讽刺的同时被人带上不好惹的“高帽”,反而引发了对自己的不满。作者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的那些打着先进革新的旗帜,却言行不一,只知哄骗人民的丑恶行径的深恶痛绝,并且决心不与这些伪君子同流合污。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回忆了儿时那位虽然啰嗦、封建迷信却朴实善良的长妈妈,鲁迅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位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初中读这篇文章时,只是模糊感觉到她的可笑和可爱,今天再读,更多的是对下层朴实善良却又愚昧的百姓的感触,受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她们迷信愚昧,但是即使现在社会,消解了迷信和封建,束缚他们的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似乎永远是被动者,被强加的意识形态所包围,不知不觉地融在这可悲的狭小世界中。

《二十四孝图》一文,鲁迅回忆了小时候读的一本记录了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坚决地抨击了这些过于封建的孝道,阐明了孝道的原则。这些孝子故事的宣扬和古代妇女的三从四德本质一样,打着所谓孝或忠贞的旗号,压制着人性的自由。关于孝道,在封建统治下过多用于政治包装,而让很多人忽略人性的权利。

《五猖会》回忆的是作者和父亲的一段故事,父亲在他渴望去观看迎神赛会时强迫他背书,消除了他的兴奋和快乐。实则反应的是封建家长专制的环境下对孩子天性的压迫。即便今天在现代化社会里,这样的家长制依旧在压迫着孩子,而且不减反增,封建时代过去了,这样的家长专制思想,联合着这个时代的背景,反复喧嚣,导致了一代代孩子天性的被打压。鲁迅利用儿时的模糊认识,阐释了这若干年后他也许早已清醒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根源,启发着我们现代人的思考。

《无常》承载了很多作者小时候关于鬼神的记忆,但更多的是对于公正光明的追求。“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表现的是作者对现实复杂黑暗的生活的反感和无奈。当把“公正的裁判”寄托在阴间的时候,更多的反应了作者对现

实黑暗的愤慨,希望冥冥中可以看到些许的光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自己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童趣。年幼时的作者并不为枯燥的私塾教育所束缚,反之,在枯燥中寻找些许的乐趣,也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小说最后提到纸糊的盔甲套,以及现在拥有它的人的现状,不确定的变迁,物是人非的感叹,更增加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父亲的病》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个年幼的孩童,纯真的世界里看到庸医的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孩子对父亲的依赖和希望被这些黑暗的社会现状所破灭,这是对孩子心灵最沉重的打击。有人说过,鲁迅先生其实是憎恶中国人的,我想不完全是,但是小时候遇到的这些世态炎凉以及封建迷信,对他的思想观念是有本质性的影响的。也许作者现在回忆父亲生病时的情景都很难释怀,但放到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又更加映射出作者对中国现状的担忧和无奈,以及辛辣的揭示和讽刺。

《锁记》记叙了作者从小时候遇到的邻家衍太太对孩子们的笑里藏刀,暗中使坏,到作者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最后决定出国留学的种种“琐事”。也许这中间有很多对人心奸诈自私的讽刺,有对洋务派办学种种弊端的揭示。但我觉得作者把这些“琐事”串在一起,也是为了表达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初步认识的抉择,衍太太和沈太太的行为,被当时的作者正好误解,被衍太太唆使,作者一步步开始模糊认识这些行为卑劣。在求学过程中看到的封建迷信,以及邂逅的新知,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对比中又开始清醒,直到最后去日本留学前的准备,都在无形中幻化成了作者在青少年时期对这个世界的模糊认识。世界观和人生观在逐渐被这些琐事所影响,作者的认识也在不断清醒,逐渐看到这个社会和自己的方向。

《藤野先生》表达的是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作者在异国他乡,却遇到了一个没有种族歧视,还非常关心他的老师,对比在家乡遇到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不禁让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更加浓烈。这篇文章也涉及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打算,但更多的是最这位恩师的怀念和感恩。

《范爱农》描写了一位追求革命,不满现状的有志之士,但他的思想毕竟是局限的,在日本和鲁迅处处作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他思想的局限性,知识分子渴望改变世界却又无可奈何的悲哀。作者在这里表达的也是对整个社会像范爱农一样的看到社会现状却无能为力知识分子的同情和悼念。

这十篇文章一个很明显的艺术形式就是用淡淡的悲哀揭示最可悲的现实。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我发觉许多作品里力的成分大于美的成分,力是快乐的,美确实悲哀的两者不能独立存在”。在回忆很多范爱农死亡的时候,明明描写的是一种很平静的死亡,这种平静却成为最剧烈的讽刺,不断放大,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范爱农”的凄惨下场。

大量的反讽和自嘲中,鲁迅其实在道出很多可笑又可恨的世相。例如在《猫狗鼠》中,鲁迅自嘲自己的打猫行为,而且说以后要像那些“名人教授”学会大声叱责,又不再“打猫”。

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的手法。在写长妈妈的时候,作者先描写了阿长的啰嗦、迷信,与之后她对作者的关心构成对比,有个性的本质的多面性好坏,更加真实地突出了对长妈妈的感激。同时在写衍太太的时候,作者对衍太太的最初印象是很好的,随着作者的不断成熟,他逐渐意识到衍太太的自私和奸诈。

形散神不散。小说的很多地方运笔很自由,比如在《无常》中,作者意在写迎神赛会上的神却笔锋一转用大量笔墨来写现实生活中的“神”,之后又转而回到赛会。作者很好地把握了主题的伸张,而且句句精炼,感情信马由缰而发又不过度冗杂,随性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观点,尊重回忆的真实性。

总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结合着自己的成长背景,或感恩,或仇视或同情或抨击,思想认识地很深入到位,对个人的感情又有很好的把握。一个人的成长,见证者一个时代的背景,历数了社会的各层人物各层观念。

就现实意义而言,我觉得鲁迅先生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思想自由的启发,他的个人一直在抨击社会的黑暗面,封建时代过去了,现代社会种种问题却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常常被各种意识形态所包围,酿成的是一个个现实的悲剧。社会永远是一道道坎,我们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思想价值的自由,辩证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当然包括写作上的启发,灵魂是一个作品的核心,一旦文章没有了最深层的灵魂,任何华词丽藻都会成为空壳,而所谓的灵魂,就是要对现实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在不断思考中深刻懂得。

《朝花夕拾》读书报告 第2篇

这不仅仅只是一本书它更是一个百味瓶,其中有苦、有甜……它的每一种心情都会惹人深思!

它甜得可以温暖人的心坎,让人忘记烦恼,沉浸在甜美的回忆之中。就如同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那段日子,欣赏美好的事物,聆听神秘的故事,捕捉雪天的饥鸟,与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为伴……那一刻,书卷中的天真烂漫着实让我感动不已,似乎它散发着什么魔力,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眼眸,探入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共鸣,或许这正是鲁迅先生文章的魅力,虽然用的是朴实的话语,但炽热的情感展露无疑。通过他的文章更让我懂得了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细细品味,就会觉得妙趣横生。在灿烂的春光中有儿童的天真,在无味的冬天里也能寻觅到几许童趣;在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在枯燥的学习中也不乏乐趣。

但它的苦,可谓是苦不堪言。当鲁迅看到父亲被庸医治死时那一定是苦的;当永别藤野先生时那一定是苦的;当看到国内社会浑浊不堪时,看到人民痛苦不堪时,那更是苦的!让我们的心弦也被牵动起来,也让我不禁感叹到鲁迅先生的伟大,他虽然生活在一个腐朽冷漠的社会之中,但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笔为武器,同整个封建社会做斗争。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读书与治学》读书报告 第3篇

第二卷,“漫谈教学”。就教学这一块看法,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黄谷仙论文审查报告》《谈谈大学》《大学的生活》《教师的模范》等六篇文章,主要讲述中学国文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的历史以及学科选择的重要性、教师的模范作用等等。

第三卷,“确立志趣”。它摘取了《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赠言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纪念》《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等五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作为一个学生不管他毕业与否,都不能抛弃学问,即使毕业之后也应该培养一种“业余”兴趣。

第四卷,主要从“训练思想”上来进行阐述。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少年中国之精神》《思想的方法》《智识的准备》《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谈谈四健会的哲学》等五篇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谈论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思想;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接受,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且用事实去证明。

第五卷,主要阐述的是“治理国学”。其摘取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考证学方法之来历》《校勘学方法论——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阐述的,治理国学需要一套科学的治学、考证方法。

第六卷,“论学书简”。欧阳教授在本卷主要摘取胡适先生的一些书信,主要包括:《做人与读书—致胡祖望》《要“小题大做”—复吴晗》《只有真话可使这个民族独立自主—答陶希圣》《文字不可轻作—致罗尔纲》《龟兔之喻—致吴健雄》《学术工作的“为人”与“为己”—致王重民》《思想不可变成宗教—答陈之藩》《存疑精神与宗教信仰—答朱文》《训练良好的工作习惯—复陈之藩》。胡适以这些书信与朋友谈论读书与治学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还应该找到科学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去接受,应该具有自由的思想。

读后心得

在这些文章当中,有教人们怎样读书的,有教人们怎样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还有教人们怎样获得科学的治学方法的经验总结;同样,他的这些文章当中还有对我国传统学术当中的科学精神与方法的提炼以及对年轻人即使步入了社会也要坚持自我学习的劝诫等等。这些浅显易懂的话语都是出自胡适先生的切身体验,他将深刻的道理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这些话语当中包含了非常强烈的科学精神,体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我国下一代的深深的关切之情。胡适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人们在读书的时候需要“勤、谨、和、缓”以及“不苟且”,还需要做到“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这些发自肺腑的经验之谈不仅对莘莘学子有很大“点醒”作用,对于那些已经毕业并踏入社会开始进入工作岗位的有志青年来说同样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胡适先生的这些至理名言对于现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学风,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以及极度的夸饰等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与学习的习惯有着很好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评价

胡适先生不愧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以及思想家,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就像孔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德国的康德在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我们可以对他进行赞美甚至批判,但是他的成就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的。

《读书与治学》这本书是胡适先生一些与读书、治学有关的代表性文章的汇总,这些文字都是胡适先生终身积累的丰富的读书与治学经验以及研究。在文章当中,他的一些关于怎样读书、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对年轻人的劝诫和治理国学等等的见解非常的独到与精辟,值得人们去借鉴与学习。但是,同样他文章中的有一些观点与思想是不值得提倡与学习的,例如他将大学毕业生列为少数特权分子以及逃往台湾之后言论中对大陆的敌视与诋毁等等。

附注

本书虽为欧阳哲生教授汇编而成,但其中的文章都为胡适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所创作。

摘要:《读书与治学》一书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从胡适先生一生丰富的论著、演讲以及书信中摘取文章三十余篇汇编而成。这本书专门谈论青年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治学,全书共分为“怎样读书”“漫谈教学”“确立志趣”“训练思想”“治理国学”“论学书简”六卷。

《读书与治学》读书报告 第4篇

而成。这本书专门谈论青年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治学,全书共分为“怎样读书”“漫谈教学”“确立志趣”“训练思想”“治理国学”“论学书简”六卷。

【关键词】读书;胡适;治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第一卷,就“怎样读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于怎样读书,胡适在书中主要从什么是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以及找书的快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例如,胡适在《读书》一文中就读书的方法讲到读书的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还有就是他在《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中讲到“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

第二卷,“漫谈教学”。就教学这一块看法,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黄谷仙论文审查报告》《谈谈大学》《大学的生活》《教师的模范》等六篇文章,主要讲述中学国文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的历史以及学科选择的重要性、教师的模范作用等等。

第三卷,“确立志趣”。它摘取了《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赠言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纪念》《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等五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作为一个学生不管他毕业与否,都不能抛弃学问,即使毕业之后也应该培养一种“业余”兴趣。

第四卷,主要从“训练思想”上来进行阐述。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少年中国之精神》《思想的方法》《智识的准备》《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谈谈四健会的哲学》等五篇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谈论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思想;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接受,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且用事实去证明。

第五卷,主要阐述的是“治理国学”。其摘取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考证学方法之来历》《校勘学方法论——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阐述的,治理国学需要一套科学的治学、考证方法。

第六卷,“论学书简”。欧阳教授在本卷主要摘取胡适先生的一些书信,主要包括:《做人与读书—致胡祖望》《要“小题大 做”—复吴晗》《只有真话可使这个民族独立自主—答陶希圣》《文字不可轻作—致罗尔纲》《龟兔之喻—致吴健雄》《学术工作的“为人”与“为己”—致王重民》《思想不可变成宗教—答陈之藩》《存疑精神与宗教信仰—答朱文》《训练良好的工作习惯—复陈之藩》。胡适以这些书信与朋友谈论读书与治学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还应该找到科学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去接受,应该具有自由的思想。

读后心得

在这些文章当中,有教人们怎样读书的,有教人们怎样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还有教人们怎样获得科学的治学方法的经验总结;同样,他的这些文章当中还有对我国传统学术当中的科学精神与方法的提炼以及对年轻人即使步入了社会也要坚持自我学习的劝诫等等。这些浅显易懂的话语都是出自胡适先生的切身体验,他将深刻的道理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这些话语当中包含了非常强烈的科学精神,体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我国下一代的深深的关切之情。胡适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人们在读书的时候需要“勤、谨、和、缓”以及“不苟且”,还需要做到“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这些发自肺腑的经验之谈不仅对莘莘学子有很大“点醒”作用,对于那些已经毕业并踏入社会开始进入工作岗位的有志青年来说同样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胡适先生的这些至理名言对于现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学风,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以及极度的夸饰等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与学习的习惯有着很好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评价

胡适先生不愧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以及思想家,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就像孔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德国的康德在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我们可以对他进行赞美甚至批判,但是他的成就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的。

《读书与治学》这本书是胡适先生一些与读书、治学有关的代表性文章的汇总,这些文字都是胡适先生终身积累的丰富的读书与治学经验以及研究。在文章当中,他的一些关于怎样读书、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对年轻人的劝诫和治理国学等等的见解非常的独到与精辟,值得人们去借鉴与学习。但是,同样他文章中的有一些观点与思想是不值得提倡与学习的,例如他将大学毕业生列为少数特权分子以及逃往台湾之后言论中对大陆的敌视与诋毁等等。

附注

本书虽为欧阳哲生教授汇编而成,但其中的文章都为胡适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所创作。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第5篇

初一时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在这本书里,文章反映的是鲁迅小时候与大自然共度的乐趣和在书屋里烦闷的讲学对比。他提倡了当时要给孩子足够玩的时间,让我们会玩,会自己动手,看样子鲁迅不经意间预见到了如今——一个充斥着可悲教育——的时代,相信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像他那样冀望的。

让我感觉比较难理解的就是《二十四孝图》了,里面描写的是那个封建时代禁止儿童看“不好的书”,所谓不好的书就是那些插画本,那些“绅士们”尽力阻止白话(普通话)的流传,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鲁迅说“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在《二十四孝图》里的一个小故事老莱倒是让我哭笑不得:莱子已经老了,但手里还拿着一个拨浪鼓。鲁迅觉得他是装的,侮辱了孩子。老莱子已经七十,但又“言不称老”,经常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令人最反感的就是“诈跌仆地”,让人觉得更可笑不解的是后面的“以娱亲意”。让人反感的部分在假,无论男女老少,都不会从心里喜欢假的东西,这让人觉得虚伪难受。

我想鲁迅的被人敬重,直到如今,确实是因为他尖锐的笔触、流利的措辞,但我认为还会有他对自我的坚持,对自己理想的尊重。

日子是繁琐的,一个人,一个举动,可能就会让我们感动很久,回味很久。《朝花夕拾》中,大都是写爱与回忆,其中给我感触最大的是反抗旧势力的散文《狗·猫·鼠》了。这篇文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鲁迅讥讽他们散布的“流言”、表面上戴着的面具,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好处罢了,只为了自己的好处假装成一幅正义的化身的样子,也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恨,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个人物。长妈妈是鲁迅的保姆。长,并不是她的姓氏,只是鲁迅家人改不了对以前保姆的称呼。这个到现在人们仍不知她叫什么的人,就是我在读《朝花夕拾》中,印象最深刻的人。若要问为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长妈妈身上的气质,我想是无人能比的。并不是说抬头挺胸像天鹅。而是她身上那些繁琐的规矩,以及对于孩子的爱。

长妈妈是很典型的妇女。头脑里没有知识,规矩却比谁都多。个性啰哩叭嗦。我相信鲁迅一开始是不喜欢她的。从她踩死隐鼠开始。或者可以说,我也是不喜欢她的。直到她买了“三哼经”。她的简单纯朴的话语,让我开始喜欢她。她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以为,对她说了与没说无区别。但殊不知,细心的长妈妈,竟给他买了。

十三岁时,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以及父亲的病,使他饱尝了冷眼和污蔑的滋味。医学报国到文艺报国,他始终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在异国他乡看见同胞为中国人被杀欢呼雀跃,感到疑惑并且愤恨,他不满于这些“华夏子女”,气愤他们背叛祖国的行为,这些墙头草和落井下石的人,他的心不甘于他们为伍。在日本,他遇到了一位令他尊敬的日本医学教授,这位藤野先生必是一位热心的医学传承者,他无私地教授学问给鲁迅,“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鲁迅对教自己解剖学的教授道别,“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他的性格,在我的心里是十分伟大的。虽然他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初二14班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第6篇

和老师一样,我也一直向往冬天下雪。乍一看,一望无际的白色总是让我感到幸福。和老师不一样的是,拍雪人更有趣,因为现在朋友多了,但是偶尔六七岁的孩子也可以用面包屑抓鸟。

鲁迅到了三池映月,不能乱问,和现在不一样。当时鲁迅的老师博学多才,严于律己,总是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好好教书,体现了封建教育对孩子思想的束缚。至于描摹绣像,我小时候做过,但没有像鲁迅那样坚持描摹一本大书。

都说初中生有三怕,周树人是其中最怕的。但就我而言,我所拥有的只是对这位伟大老师的尊敬。他总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最真实的感情。我觉得这就是写文章的能力。甚至讽刺“一个绅士”的《狗猫鼠》也让我产生了共鸣。我们应该学会同情弱者,但永远不要原谅暴君。而《阿长与山海经》里的指挥官让我想起了奶奶。小时候,外婆的形象和阿昌几乎一模一样。她善良、单纯、迷信。她总是不信任我,唠唠叨叨,但她为我付出了很多。她愿意到处借我西游记的图片。《二十四孝图》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她把我抱在腿上,打开橘黄色的台灯。虽然当时不懂,但也知道孝道的重要性。今天回过头来看《二十四孝图》,发现有些行为真的很残忍,封建孝道不懂得照顾后辈的生死,让人心寒。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 第7篇

在这本书里,鲁迅为他留下了童年和难忘的人和事,甚至像许多年后一样记忆犹新。他年轻的时候,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得到成年人的认可。我父亲无法理解他。

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不仅构思严谨,文章中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可能是因为研究过这篇文章,所以每次看这篇文章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好像我也是一样,渴望自由而不是被束缚。它也能唤起我童年的许多记忆。那时候,我也玩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是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很好,是一篇好文章。

《语言与文化》读书报告 第8篇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语言越来越完善。但任何民族的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只有与其他民族语言不断碰撞和交融,才能更加丰富。

罗先生《语言与文化》一书以语词的涵义为切入点,联系人类学与社会学,跨越语言学、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领域,丰富了语言研究的内容,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较全面地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陈章太曾评价此书:“《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出版,开拓了我国语言研究的新领域,标志着我国社会语言学进入了预备、草创阶段,其意义是很大的。”

先生将全书内容分为六段:第一,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第二,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第五,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浏览全书,我个人对第二、第三章有一点初浅的体会。

第二章: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他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接着通过大量举例详细分析说明。比如英语中“pen、wall、window、style、needle”等单词的词源及其所反映的文化遗迹;北美印第安语中反映文化遗迹的例子。

对于中国古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者主要从文字的角度,通过分析古代汉字的字形结构,探讨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文化的关系。

作者首先列举出以“贝”为部首的字,考察其与钱币有关的原因,主要源于古代曾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作者引用《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进行考证。尽管现在早已不用“贝”作为交换媒介,但在文字形体上还能看出古代货币制度的痕迹。

另外,作者参照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明“安”“家”等字与古代观念、古代习俗等的文化关系。“安”《说文》注:“静也,从女在宀下”,是个会意字。意为女孩子安静地呆在家里。从汉字结构,可见中国古代对女性的束缚。

对于“家”字,作者见解更是大胆独特:他认为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未免牵强,而肯定段玉裁的注解。作者从古汉语中“家”的字形分析,从而推测原始民居建筑上面住人,下面养猪,这一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

语言文字是表达和反映思想的符号,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的确可以寻求其中蕴含的文化发生发展的种种迹象。

第三章: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过程中。语言因人类认识事物和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它发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的轨迹。

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动因。社会发展越快,语言中词汇的新旧交替、词义的改变和语法改进的速度也就越快。作者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的见解有其合理性。文中列举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把妻叫做“穿针婆”,称结婚为“买女人”等等,通过这些词语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经济落后、文明程度低的事实。

中国古代重视畜牧业,表示牲畜的词语大量出现。犙:三岁的牛;牭:四岁的牛;羜:五个月的羊。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作如此细致的分类,这部分词语已逐渐消失。

罗先生“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的观点我很认同。但我个人有些困惑,中国有许多方言区,是否所有的词语都能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探究。如陕西方言中把“蹲”叫“圪蹴”,把“观察”称为“相端”等,这从造词心理角度如何解释其文化程度呢?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同一事物,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故其称谓也不尽相同。这涉及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问题,不单单是民族文化程度的原因。

《语言与文化》一书最独到之处,是罗先生在最后一章《总结》中,对前面论述内容作了简明的概括。通过作者的总结,读者能够整理杂乱的思绪,加深对书中要点的认识。这样的布局可谓匠心独具。

王均先生在2004年再版的《语言与文化》序言中说道:罗常培先生没有家学渊源的门第优势。他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全凭“玩儿命的苦干”。罗先生始终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正是先生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才成就了他语言大师的地位。

王均先生称赞罗常培先生为“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这是丝毫不过分的。罗常培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发现了许多我们司空见惯而又不以为意的事物和现象,运用语言学、社会学加以阐释,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中华文化的载体汉语和汉字, 是迄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最丰富的语言文字之一。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罗常培先生著写的《语言与文化》一书, 涉及传统文字、音韵、训诂学知识, 又有对少数民族、西方民族语言的研究。它从语言学研究扩展到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 可谓新颖独特, 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罗常培先生的著作, 篇幅不长, 但资料丰富, 角度新颖, 见解独特。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体会,收获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2]陈明远编著《语言学和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

官员读书报告 第9篇

官员们,爱听汇报,还是爱自己读书?《非普通读者》里的英女王如此区分听汇报和自己阅读:“听汇报和自己看书说穿了是两回事……汇报的用意在于浓缩、切割、提纲挈领,阅读则是广博采纳、铺陈扩散,并且持续不断地增长、延展;汇报是一个终结的动作,而阅读,则是开启。”

那阵子,英国女王与书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中国读者的眼球,于是喜欢八卦的人开始猜测,如果把小说中英国女王“你最近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抛给中国的“非普通读者”群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呢?在2011年,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和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当诸多官员直面这一问题时,他们的表情是轻松、淡定,还是疑惑、尴尬呢?

两个经济大省的“劝学运动”

一本名叫《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的图书,在这个冬天,卖得很火。2011年12月22日,此书其中一位作者、以色列人索尔•辛格第一次踏上南京这块土地的时候,这本书在中国已经销售了10万册。

在正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江苏省,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将《创业的国度》和《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最新阐释》、《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起,摆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因为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郑重地推荐了这三本书。在会上,罗志军特意讲了推荐这三本书的目的:要求各位干部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坚信江苏“两个率先”一定能实现。

对于《创业的国度》,罗志军还给出了推荐词:江苏的省情“人多地少、资源紧缺”与以色列颇为相似,因此,江苏除了学习新加坡“创优环境吸引投资”做法外,也要学习以色列“自己创业、创新”的做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罗志军推荐这本书的前后,江苏省内至少有3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在公开场合向其手下的干部推荐这本书。但他们的推荐词的侧重点不同于省委书记。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认为,“以色列人不安于现状、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南京人学习。”他还向南京市的官员们推荐了本土作家叶兆言的《南京人》,并评价说,“在作家眼中,‘南京是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南京人好客,不排外,习惯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南京人听天由命的懒惰性格’。作家说的可能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杨卫泽表示,作为南京人,他从书里读出了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干部们能读读《南京人》,反思懒惰的习性。

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则认为,“《创业的国度》揭开了以色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以色列的崛起是依靠技术创新的经济腾飞,值得苏州学习借鉴。”此外,蒋宏坤还向苏州市的领导干部们推荐了3本书,分别是《“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和《中国未来30年》。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则专门在《宿迁日报》上发表了“开启激情创业的新时代——读《创业的国度》有感”一文,他写道:学习以色列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始终保持“我能我行我成功、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宿迁气质……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创業发家致富,让宿迁的经济社会通过创业加快发展。

在省、市主要领导的带动下,江苏省各级官员中出现了读书热潮,党政机关、单位纷纷团购省委书记推荐的书,不少地方的书店甚至卖到脱销。而这样自上而下的“劝学运动”并非只是江苏省的“专利”。与江苏省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的广东省,也活跃着一大批重量级的“非普通读者”。

在今年1月3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透露,前段时间,他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到江苏考察,与当地讨论了两地面临的共同问题。他说,按有关部门的测算,按照这几年两省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算,江苏要超过广东大概在2017年,“当然,我们现在也不打这个仗了,你愿意超就超吧,我们首先要把结构调整好。”

汪洋“不打经济增长速度这个仗”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他致信省直机关干部和各市党政主要领导,推荐大家阅读两本阐述幸福的书籍,一本是《幸福的方法》,另一本是《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有评论认为,这两本书均体现了汪洋的施政理念。

在重庆做市委书记的时候,汪洋就要求领导干部“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他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从中央党校带到了重庆,又带到现在主政的广东。他还邀请该书的作者弗里德曼到广东访问,并对弗里徳曼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通过阅读《世界是平的》,加深了对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对指导工作很有帮助。” 弗里德曼回国后,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称汪洋是“当今中国领导层中最具创新意识的思想者之一”。

而汪洋到广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则专门推荐了当时正在读的一本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当时吴南生看到汕头很穷,向省委请缨去办特区,说,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汪洋现场朗读道。

在汪洋的带动下,广东官员开始集体读书,在“2010图书漂流迎亚运”活动中,广东省的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并“放漂”了自己的书籍,其中有《经典广东》、《中国机遇:强国之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等。广东还出台规定,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集中读书应不少于五天,而其他干部则不少于三天,以建立“学习型的党组织”。

不学习?也许你就“out”了!

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自上而下推动的“劝学运动”,只是中国官员掀起读书、学习热潮的一个缩影。

在《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一项书面调查中,多达87%的受访官员告诉《小康》记者,自己的上级领导向自己推荐过必读书目;75%的受访官员说,自己也向下属推荐过必读书目。而在官员的“荐书录”中,《追逐日光》、《世界是平的》、《曾国藩全集》、《细节决定成败》、《资治通鉴》、《激荡三十年》、《政府新闻学》等书籍被频频提及。

《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的调查显示,官员喜爱的图书种类覆盖面相当广泛,喜欢“传记”的最多,占受访官员的60.9%;其次是“文学”和“政治”著作,均达到了52.2%的比例;第三“受捧”的是“哲学”类书籍,43.5%的官员表示“喜欢读”;“修养”和“历史”类书籍同样受到青睐,均占到了39.1%的比重;接下来依次是“经济”(30.4%)、“生活”和“社会科学”(均为26.1%),“保健”、“旅游”和“体育”(均为17.4%),“职场”、“沟通”、“法律”、“金融”和“科技”(均为13.0%),“成功”、“军事”和“人力资源”(均为8.7%),“美食”、“收藏”、“心理”和“教育”(均为4.3%)。只有“营销”类书籍的得票数为“0”。

“官员读书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会选择自己专业和工作领域内的书籍读。”谈及官员读书的特点,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总结道。

《小康》杂志的调查结果印证了王长江的说法,超过半数的受访官员表示自己的购书习惯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买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委书记对《小康》记者说,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他买来了思想家梁漱溟的著作以及《世界大趋势》、《苦难辉煌》、《致加西亚的信》等书籍。“不读书?不学习?怎么可能呢!再不学习可就‘out’(网络用语,落伍了)了!”这位区委书记坦承,“以前对读书、学习重视不够,感觉工作已经很忙、很累了,压力也很大,所以一有空就想自娱自乐一下,后来因为市里出台了干部读书的相关规定,我开始加强阅读,从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充了电之后,工作反而轻松了许多。”

nlc202309011550

官员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在用于读书的时间上也体现得颇为明显。官员们每周会花多长时间读书呢?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关于党政干部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为3~6小时。3年之后,官员们每周读书的时间延长了。《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状况的调查显示,每周花10~14个小时读书的官员最多,达到了35.1%的比例,其次是7~9个小时,占受访者的26.0%。

王长江认为,对于官员来说,不读书是有压力的,因为“读了书才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为了促进官员读书,中央党校的学员们有一个内部交流的活动,每个人发言15分钟,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例如最近看了哪本书,这本书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先是小组交流,讲得好就再到全班去交流,“这项活动的推动力挺大,因为还有竞争的因素。”

在给官员们授课的过程中,王长江还发现了一个悄然而又有趣的变化。

中央党校对上课老师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在讲课的时候和官员们有互动,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学生们有没有听进去,他们关心并且在思考哪些问题,师生们之间需要一个“有来有往”的交流。

按照王长江的习惯,有时候他会把课堂中间的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或者20分钟,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他“聊聊”;他还会在两小时课程中留下最后15到20分钟,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交流互动。

去成都参加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之前,王长江刚刚给一个“省部班”授过课,上课的时候,王长江照例给最后的互动环节留出了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话音未落,两只手举了起来,王长江感到有些吃惊。他开始回答问题,但没等解答完第二个学生的问题,又有人跃跃欲试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提问题了。当他回答完三个学生的问题后,竟然还有第四个提问的学生。

“他们还真的挺活跃。”王长江有些没想到,因为往常给官员们上课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开口说话,“只要我一让大家提问,座位上就全是摇头的动作,这种现象在‘省部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王长江看来,官员们现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说明他们平时在思考问题。“而思考问题的前提是看书。”王长江说。

读书成为既传统又现代的休闲方式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写给外甥的信里有一段关于人生规划的感悟:“尺璧之阴,以三分之一治公事,一以读书,一以为棋酒,则公私皆办。”他觉得人生的光阴有限,应当把时间合理用于事业、读书和下棋喝酒。

按照古人的妙论,读书应该与立业、休闲并重,而在现代社会,有人提出,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因为这是一种“美丽的精神休闲”。对于“忙碌背后身不由己”的非普通读者——官员来说,读书可以作为他们的休闲方式吗?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常乘坐高铁往返于南京和北京之间。他说,每次飞机上都放那几部电影,没意思,在来回8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如看书,“每次出差的时候,我都会带上自己要读的书,也包括一些杂志,闲暇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运动和摄影。”陈刚认为,对于官员来说,读书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通过阅读,自己可以间接获得别人的思考结果,以及别人的休闲状态。

淮安市信访局长邱金义读的大部分书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但他同样对“读书也算是一种休闲方式”的观点表示认可,他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把逛类似于北京单向街之类的特色书店当作是一种享受,在机场候机时他一般都会去逛机场书店。

在乘飞机或者坐火车的时候读书,成为很多官员“挤时间”的有效方式,云南红河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皓曾在微博上展示自己在候机时所读的书,“一本《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本新版的《苏联的最后一年》。两个特殊的年份,分别折射两个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在改革,改革的路径又应怎样?鉴古知今,居安思危。”

从书中获取了思想、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在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下,读书也不再成为官员的负担。在参与《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書状况调查的官员中,超过半数的官员表示,读书是他们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你喜欢读书吗?”这个问题,34.8%的官员表示“非常喜欢”,65.2%的官员表示“喜欢”,没有官员认为自己对读书的兴趣“一般”,或是“不喜欢”,甚至“非常不喜欢”。

曾写下“闭户长思难为句,登高放怀易为联”、“医病医贫医天下,徐徐大爱到人间”这些诗句的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博览群书、研究问题,他一直保持着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了100多万字记录他的所读、所思、所想、所悟。

在“您对官员读书有何建议”这个问题后面,他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大字:博览。

中国的这些非普通读者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享受着读书生活,《小康》调查显示,习惯于去逛综合性书店的官员比例远远超过了在网上购书,或者是逛特色书店和专业性书店的官员。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注重“与时俱进”的官员们也普遍开始倾向于网上阅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建设学习型社会,要随时随地学。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是学习,上网浏览信息也是学习。”

国家领导人的读书清单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长达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是毛泽东最喜爱的书之一,《资治通鉴》则是他的床头书之一,他去世之前阅读的最后一部书是《容斋随笔》。

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他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熟读过《资治通鉴》、通读过《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他是武侠大师金庸在内地最早的一批“粉丝”,他还喜欢看写鬼的书,特别是《聊斋志异》。

江泽民对美国《时代》周刊谈及自己关于读书的兴趣爱好时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在担任上海市长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就有超过3000本书籍。

胡锦涛曾在接见来访的俄罗斯青年访华团时说:“我清楚地记得,在青少年时代,我们曾满怀激情地阅读过贵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演唱过贵国的歌曲《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我们熟知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上一篇:自主招生考试发展概述下一篇:学校教务处处长2010年工作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