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故事

2024-07-13

高中美术教学故事(精选6篇)

高中美术教学故事 第1篇

高中美术教学故事

沂南一中美术组明 磊

在高中的课堂里,美术鉴赏一直是被人忽视的学课之一。为了让学生对美术鉴赏课感兴趣,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表现方法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同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上美术鉴赏课时,最高兴的是看着学生们在课堂里快乐地学习,与他们交流着想法,一起完成鉴赏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成为他们认知世界优秀艺术的开始,珍藏着我们许多的回忆。

一直记得一些有趣的故事……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到高一新的班去上美术鉴赏课。为了让学生们明白美术鉴赏的一些基本知识,我照例抱着一大堆自己珍藏的画册去上课。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基础,同时也有一些亲近感,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对美术鉴赏的认识,或者可以说一说自己对美术鉴赏有什么疑问。刚说完,一个男孩儿高高地举起手,站起来问我:“老师,有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但一直不知道问谁,正好今天问您:我们为什么要学美术鉴赏呢?看看这些图片对我们有用吗?我们为什么不出去上课呢?” 问题一出,我立刻看到很多学生偷偷地在座位上笑,然后又偷偷地看着,静静地等着我回答。我说:“这位同学叫什么名,我们认识一下吧。”(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应该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他很大方地告诉我他的名字,下面有同学大声地补充说,他是我们的班长!“你问的问题非常好,是一个很高深也很专业的问题,说明你有比较广的课外知识,而且很喜欢思考,这是个好习惯,希望你好好地保持。” “事实上,你问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美术鉴赏课上找到答案的,在我们美术鉴赏课里,我们要学习的是怎么样发现美和理解美,你知道什么东西是美的吗?“ 七嘴八舌一通说。“世界上美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每个人对美的感觉都不一样,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美的东西,我们如何去理解古人的优秀作品呢,这是需要从好多的方面来说。例如欣赏和理解了优秀的作品之后,我们就会跟懂得了热爱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课件是介绍优秀古画的作品,加深学生的理解。这节课,把我原来准备的内容一扫而光,我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讨论着优秀的作品。直到下课,还有一大群学生围在我的身边。

高中美术教学故事 第2篇

从事语文教学已十来个年头,从高一教到高三,又从高三应届班教到高三补习班。虽不能说自己已是行家,至少对语文教与学有些了解,就好像常在水中游,虽不是游泳健将,但多少熟悉一些水性一样。

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课文之文学性),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此,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枯燥乏味的教学,学生不愿听,又有多少效果可言呢?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呢?我以为,处于语文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文章。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因为,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要让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文学素养低的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途径,不外乎“三多”:

1.多读。2.多写。3.多体验生活。

二、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

过去,对语文教学,我们过于强调以本为本,也即不能丝毫脱离教材、教学参考书,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学性。这就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可想而知,如此缺乏创造性、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只能造成文学性、生动性的“缺席”,难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产生不了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国家教育部对语文教学大纲作了调整,强调整体感知课文,要求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学语文教师松了绑,使之在教学中发挥独创性、突出文学性变成了可能。如何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至少要做到“三新”:

1.教学理念新。2.教学语言新。3.教学方法新。

高中美术教学故事 第3篇

一、运用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性把握

1.力求历史故事的真实性。

历史故事的教学引入必须是真实的、 客观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虽然历史人物或事件无法重现和复原, 然而, 历史故事的教学要以规范的史料为依据, 以此为前提进行分析和拓展, 切不可随意编造。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 要抱着严谨的研究态度, 在对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加以考证之后, 才能进行教学。 而对于诸如神话故事、传说故事等内容, 它们尽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 然而它们不能等同于历史故事, 不能随意用于教学。

2.针对性原则。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 要注意选取历史故事的针对性, 要使这些历史故事深刻地揭示教学主题, 还要基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 对学生进行启发, 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历史故事中, 得到更多的发散思维启迪,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3.生动有趣性的教学原则。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要有生动的情节, 让学生有新奇的感受, 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情节中, 学生可以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情的境界, 同时, 要使历史故事具有新鲜感, 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内容, 并以此设计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4.简洁性原则。

历史故事是用来创设教学中的历史情境的,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故事要言简意赅, 将繁杂的历史史料内容加以简化, 使生僻繁冗的历史史料变得通俗易懂, 在对杂乱的情节加以裁剪的前提下, 对历史故事进行集中性讲述和展示, 从而确保历史故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二、高中历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呈现历史故事, 导入课堂教学。

在高中历史的新课导入教学环节中, 要采用历史故事的导入策略, 使学生产生新奇、探究的学习欲望, 从而进入历史学习过程之中。 同时, 对于历史故事的新课导入教学, 要将其与教学内容迅速相连, 快速进入正题, 不可拖延时间过长。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一课中, 可以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处死查理一世的真实历史故事, 让学生知道在英国历史上, 查理一世是唯一被处死的国王, 这是对国王权力的宣战,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而, 使学生在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背后, 进入课文的主题, 学习和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过程, 分析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又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工人阶级的救国救民的伟大使命, 并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推动历史的进程的重大意义, 可以选取历史故事“28门礼炮”作为新课导入内容, 在这个历史故事中, 教师可以抓住“28响”这个细节进行引导, 让学生明白: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为什么要鸣28响呢? 结合历史, 我们知道1921年到1949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 这28年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28年, 是艰苦奋斗的28年, 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学生在这个细节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故事中, 开始进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学习。

2.以历史故事引发质疑, 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借用历史故事中的内容, 设计问题, 引发质疑, 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课中, 可以借助历史故事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案”, 让学生感受中国建国初期艰难的外交处境,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国民党特务要暗杀周总理? 他们背后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国民党的暗杀计划得逞, 对中国的历史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新中国建国初期不利的外交形势, 并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增进对历史内容的了解。

3.以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人物及历史进程, 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对于历史的信息来源于一些历史人物传记, 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传记, 可以对特定历史时代的人物性格和特征加以了解, 并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和探究, 从中追寻历史的轨迹。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 对于“皇帝”的称谓认知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 通过历史故事 “嬴政称始皇帝”, 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皇位世袭制度, 并在历史故事中渗透秦始皇虚荣自大、专断独裁的性格特征, 加深对历史的印象和认知。

三、结语

在典型性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之中, 我们可以以此为素材, 使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 了解和认知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在对历史故事进行认真解读的过程中, 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提升其有效性, 与历史故事相结合, 在历史教学与历史故事融合性的讲解过程中, 增强历史教学的通俗性与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探索历史故事在历史事件中的关联性, 从而借助重要的历史教学素材, 推动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内容, 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故事,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军.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姜涛.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巧用历史故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 第4篇

一、巧用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大部分高中生在小学时代都喜欢听《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故事,也爱看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的电影或电视剧。而历史故事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故事。运用历史故事是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途径去展现历史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历史。只有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他们才会对学习历史有高度的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正如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确,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巧用历史故事就是其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讲到“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任命县尉和县丞,逐步削弱旧贵族的势力范围”的内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个改革家在变法前,担心人民不相信,就在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城北门,赏给十金。人们感到很奇怪,只是观望,没有人去搬。他又下令把赏金增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城北门,果然获得五十金的重赏。这说明政令一旦下达,就要坚决执行。这位改革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而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就有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推行县制,用中央委派的官员来治理地方。这样巧用历史故事能够使学生对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识记,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巧用历史故事能活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死的、静态的、抽象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如果教师再以机械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课堂教学就会沉闷,没有吸引力。要想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教师应活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将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揭示出来,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1第六单元第2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中“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内容时,我运用了以下案例:罗莫洛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早期,他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罗莫洛生前立下遗嘱:希望他死后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将其家人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法官会怎样判呢?这样,原本沉闷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就活化了,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

三、巧用故事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利用故事教学要以教育目的为核心,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去选用素材。所选用的历史故事一定要注意简短、真实而典型,切不可虚假乱造、冗长。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比如,有的教师在讲“文化大革命”这一史实时,向学生讲一些当时造反派如何造反的故事,学生们是听得饶有兴趣,但这有什么教育目的呢?学生听了又有什么益处呢?可见,所选取的故事内容要与教材息息相关,要为教育目的服务。如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内容时,插入一段戚继光亲自参战的动人故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戚继光跨上战马挥舞双剑,东砍西杀,他的部下大声疾呼:“主帅冲锋了!,,士兵们听到喊声,顿时精神大振,英勇无比。经过四年的战斗,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基本被肃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驱走倭寇的斗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必然对民族英雄戚继光产生无比敬佩的心情,从而对他的英雄事迹产生兴趣,达到无意识记的目的。这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的选用不仅达到了教学要求,还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奇特的故事。由于有些历史知识本身枯燥无味且难记,若把其改造得有滋有味,则可使学生充满浓厚的兴趣,如可把“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相关内容做如下编制:在一个漆黑的地下室,堆放着大量美元,突然,砰砰!两声巨响,通天(北)大门微微拉开,红太阳光芒照射进来,黑暗顿时变光明……这个奇特的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这一主体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掌握了这段历史知识。如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把历史故事编排成历史情景剧进行表演,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且记忆深刻。

我的高中英语教学故事 第5篇

林口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徐世亮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此作为工作的重点,并在教学中积累了许多教学故事。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如举办英语角、讲故事、各类竞赛等。老师课后应当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体育运动。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然后再到学校进行交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批改作业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被忽视的环节。在此,我总结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对批改作业的看法。

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

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合格人才。课内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学生多,时间少,而学生主动活动机会则不多。所以,课外作业便是学生个体完成作业的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独立钻研,这对学生有充分的实际锻炼机会。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和责任心,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下工夫,不仅要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唯一性,还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如,学了高二上册Unit9的Saving the earth, 我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world?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列举身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事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如何由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及时对学生信息进行反馈,认真调整教学环节

每个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会在作业中直接反映出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作业,教师批语应多加鼓励,并且在讲解时要具体详细,对课堂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难度较小,作业一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批语应该严肃恳切,并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同时,教师可利用批语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征求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单元教学的意见,使自己对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学生主动接受性、新知识,提出新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作业里用批语征求意见:Do you think this unit is difficult for you?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ifficult point? 或者 What’s your suggestion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next unit?坚持这样做一段时间后,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反映上一个单元中还没有弄清的教学内容和在新课文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交流师生感情 促进学生的求知欲

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6篇

“学好历史知兴替”,“以史为鉴明古今”,学好历史非常重要。因而历史课的教学要采取好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时,如何让学生更有兴趣,这是历史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其实,每门课题都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让学生感兴趣的亮点,而历史故事正是历史课中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因而如何利用这一点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课特点

我们先看历史课的特点,高中历史知识包括古今中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发展状况,涉及的时间很久远,从人类活动开始,时空跨越度非常大。与别的课程不同,它内容丰富,空间感特别强。因而高中历史知识需要阅读、理解、记忆,其中记忆最重要,然而众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多个要素,光靠阅读、讲解、死记硬背是不行的,那会让学生感觉历史课索然无味,因而历史课教学要想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就得采用形象的、鲜活的历史故事教学法。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作用

1.中国历史的历史故事教学法分析

历史故事教学法可以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例如,关于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电视和小说,因而历史课可以通过三国的历史故事,形象地描绘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变化状况。然而通过三国众多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使学生明白东汉末年政权的腐朽,民不聊生,军阀混战,群雄割据,政权的解体,国家的分裂的社会状况,最后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三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变化状况,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理解中国统一是古往今来的历史趋势。

2.世界历史的历史故事教学法分析

历史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国外也有很多经典历史故事。通过历史人物恺撒的故事,就能形象地描绘出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变化状况,使学生理解罗马帝国在欧洲的再扩张、罗马军团入侵埃及、罗马军团对希腊文化的破坏、罗马帝国内部权力争夺发生政变等等历史事件。

三、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故事教学方法的作用,达到对历史知识整合、贯通的目的,就要求高中历史的历史故事教学方法要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点面结合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内在线索连贯古今中外历史脉络,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社会矛盾的发展线索等。

例如,我们从初中历史课本上就见到过我国的历史大事年表,朝代更替歌等。事实上历史本来就是按照时间来推进的,以时间为坐标轴,关注这个坐标轴的其他因素,可以将历史时间有机结合起来。每个历史时期,古今中外都一样,其发展和进步都是由“导火索”来推进的,把这些矛盾焦点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点也就有了结果,因为历史故事往往就是对社会矛盾激化的生动描述。教师将这些故事讲述给学生,学生会更易接受,印象也会更深。

历史故事作为教学的指路标,能给教师以更清晰的教学思路。对于教师来讲,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如何以最优方式运用这些历史事件需要下功夫。对此,可以将历史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并将这些素材的关键点与教学方法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历史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高中历史课的历史故事教学法最好采用点面交叉法,将历史故事与历史时期、地理地域空间、当时社会环境等结合。学生的各种知识都需要积累,历史知识面的拓宽不仅仅在历史课上,平时读书习惯的培养,文学书籍的积累,这些都能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宽。有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积累还要对历史课的内容进行提炼,着重讲解重点教学内容,达到对知识的深度发掘。对此教师上课时,可以抓住典型历史故事反映这些历史知识点。

关于横向联系的交叉点的历史故事例子,比如讲西方世界史资本主义社会大革命时期可以联系中国清朝封建社会时期,不同的是前者是资本主义社会,后者是个封建制社会,二者的交汇点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可以拓展讲述犹太人的苦难历史故事、阿拉伯国家故事、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知识。这种点面交叉的历史故事教学法,大大丰富课堂历史教学的知识量。

上一篇:信用社助农口号下一篇:感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