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学设计

2024-06-16

溶解度教学设计(精选8篇)

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课程标准如此阐述,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以及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教材地位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既是上节饱和溶液的延续,又为接下来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做铺垫。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限度问题,为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打基础。同时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四个要素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物质在常温状态下的溶解性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了解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并能通过表格初步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2)能够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物质的相关溶解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和绘制曲线图,进一步了解数与形的相互应用,并在操作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教学重点

(1)掌握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5.教学难点

(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明确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能够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物质的相关溶解信息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利用已取得的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形成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为将来学习打下厚实基础。整节课的技能训练尤其溶解度曲线的数据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引导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为适应未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三、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与认知特点

初三学生思维活跃,观察和总结能力较强,对事物与实际生活感兴趣。

(2)学生知识储备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定性的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并掌握了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

四、教学法设计

(1)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比较食盐和硝酸钾溶解在水中的能力大小的方案是否可行?”,从而提出假设“如果要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从而引出溶解度的定义以及四要素。设置另外一个情景“未打开的可乐用手压,打开后,喝下去后生理反应”一气呵成突破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活动探究法: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再根据学生亲自画出的溶解度曲线,详细而且全面的从“点”、“线”、“面”三个方面阐述溶解度曲线的信息、意义。

(2)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探究环节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学生通过溶解度曲线描绘以及对溶解度曲线的合作探究,掌握溶解度曲线的画法以及能够很好的把握溶解度曲线的相关意义。

讨论法:学生通过对如何比较蔗糖和食盐溶解能力讨论,对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以及应用的讨论,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新知过程的体验,从而有学习新知的体验。

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

【交流回答】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活动与探究1】

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NaCl与KN03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liuxue86.com

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归纳总结】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溶质的质量。

【提出问题】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课件展示】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课件展示】

教材P36表9-1

【分析小结】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按教材P36~P37要求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0H),。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提出问题】

我们研究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

【课件展示】

1.展示教材P38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回答】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练习讨论】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学生活动】

利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教材P38~P39资料讨论回答。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并且通过 活动与探究总结出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我们还可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课后习题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溶解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工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 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猜想)1.能 2.不

(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

(小结)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

(板书)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 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讨论、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

(提问)1.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讨论、总结)

(板书)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提问)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分析、讨论)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讨论)

(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耐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

(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

(活动与探究2)

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板书)一般情况下:

课后小结

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3篇

一、课堂引入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如何定量比较不同种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呢?我们以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为例进行学习,请你参与活动1。

二、形成“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学生活动1: 学习比较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方法。

学生阅读表1。

思考交流:(1) 表1中,4位同学定量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研究的变量是什么?(2)哪位学生控制了单一变量,使得方案最合理?(3)要使“学生4的方案”最优化,还可以作出怎样的调整?

教学过渡: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就是“固体的溶解度”,投影“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请你通过默读,领悟“固体溶解度概念”中的4个要点。

表达交流:固体溶解度概念中4个要点。

笔者追问:“控制变量比较所用溶剂质量的方法”可行吗?怎样控制变量?

讨论交流:控制温度、溶质质量和溶液状态均相同,比较溶质完全溶解时需要用水的质量。

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学生在阅读表1和对引导性问题的思考、分析与交流过程中,可深入领悟4个方案中研究的变量是“被溶解的溶质质量”,知晓“学生4控制了‘温度、溶剂质量和溶液状态均相同’,是最合理的”,从而加深了对“对比法”的理解与运用。其中对方案的优化调整,促使学生懂得“溶剂质量定为100g更好”,顺应了“固体的溶解度概念”,从而便于他们形成概念。教学至此,学生水到渠成地悟出了“固体的溶解度概念”中的4个要点(一定温度、溶剂质量为100g、饱和状态、单位为g),表明他们已经将其初步建构。之后的追问,是学习活动1的延续和强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使得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更全面。

教学过渡:如何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内涵呢?请你在活动2中进行领悟。

学生活动2: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内涵。

思考交流:我们可以把“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理解为:⑴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钠固体?⑵20℃时,36g固体氯化钠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多少克水?⑶20℃时,36g固体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什么状态的?

讨论汇报:说出你的一些其他理解。

此学习活动中,在3个初级理解的启迪下,学生经过讨论后,不但生成了“(1)20℃时,将氯化钠与水以36∶10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时,所得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2)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36∶100”等中级理解,而且还生成了“(1)20℃时,从足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100g水,将会析出36g固体氯化钠;(2)20℃时,若恒温蒸发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掉的水与析出氯化钠的质量比恒等于100∶36”等高级理解,后者就连笔者课前也未曾想到。这种“高端”学习活动,让学生尝足了“讨论汇报”的甜头,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过渡:从课堂表现看,虽然大家已经建立了“固体的溶解度概念”,但在表述时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请你参与活动3进行感悟。

学生活动3:认识固体溶解度的表述注意点。

思考判断:判断“(1)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26.5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5g;(3)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5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5g;(4)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判断4个说法的正误,错误的指出原因。

表达交流:判断结果与固体溶解度的表述注意点。

以上活动中,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独立判断和提炼后,顺利表达了“表述‘固体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含有100g溶剂的溶液、饱和状态、勿忘单位’等注意点”。

教学过渡:投影表2,请你在阅读表2后画出数轴并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正确标于数轴的相应位置上。

学生活动4: 识记溶解性与溶解度大小的关系。

(20℃)

板演修正:20℃,

此活动除能引导学生识记“溶解性与溶解度大小的关系”外,还自然导出了“固体的溶解度呈现方式”,使得教学内容的转换更为自然。

三、认知“固体的溶解度呈现方式”

教学过渡:固体溶解度的数据除可以标注于数轴上之外,还可以将其列入表格中。

学生活动5:认知列表法。

教师投影表3。

查找并思考:(1)依据上表,请你查出80℃时KNO3的溶解度具体数据;(2)你能查出85℃时Na Cl的溶解度具体数值吗?数值范围呢?若我们需要具体数值而非范围,你有解决办法吗?

借助此活动,可促进学生学会从表 格中查找具体数据,感知列表 法的不足之处(如数据不全),同时依托需要 解决的疑难问题,将学习活动 过渡到学生作图。

教学过渡:请用数学 上的“描点作 图法”试试 (注意:用铅笔、要仔细)。

学习活动6:体验作图法。

学生作图:依据表3数据,在上图中绘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教师评价:展示、评价两位学生所作的溶解度曲线图。

此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品质;感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渡:接下来,请你在参与活动7中领会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

学生活动7:领会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略)

学生活动8:认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略)

四、反思

本案例是“让学生‘带得走’的‘经历教育’”课题组的教学实践课,课后专家与同行们作出的评价是:(1)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做”的过程,“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经历中学”,促成所安排的学习活动多次产生了课堂生成,课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2)课堂中问题的设计注重了梯度性、指向性和简练性,并重视通过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学习活动主线明朗,教学过渡自然流畅。从学生的课堂反映看,“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呈现方式”已被他们“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是一节有“让学生带得走的东西”的示范课……

“让学生‘带得走’的‘经历教育’”倡导“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本课中,笔者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探究和发现问题,设计了8个学习活动,丰富了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强调扭转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高密度的沟通、对话、交流与合作,学生自主“带走”了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并进行深入理解,学会了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并能触类旁通,学习能力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新课改精神,同时教师也是“经历教育”台阶的搭设者。

摘要:让学生“带得走”的“经历教学”需要突出“学生总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以“固体的溶解度”教学设计为例,简析了“让课堂从学习经历出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合作生成”的具体过程。

溶解度单元的教学策略选择 第4篇

【关键词】溶解度单元 教学 策略 认知理论 学生 学习

一、学生溶解度单元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溶解度概念是实现这个转折的重要依据,是描述饱和溶液质量组成的比较标准。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学生会出现较大的困难,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表述,虽然认识其中的文字,但不能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客观含义。

(2)较多的学生不能理解溶解度与溶剂量无关这一事实,认为溶剂量的改变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即使教师进行了分析,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在观念上认同,只是机械地记住教师的话并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

(3)部分学生能陈述溶解度的定义,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不能有效建立起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公式或不理解有关的公式。对溶质、溶剂、溶质质量的比例关系认识模糊,对溶解度公式的应用条件弄不清楚,以至张冠李戴,乱套数据。

(4)对有关应用溶解度计算的公式缺乏概念的支持。当问题情景发生变化时就不会灵活应用,也不能理解公式的变形所包含的逻辑根据。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1)为溶解度概念的教学设置上位的观念,使溶解度概念的教学成为意义学习。虽然溶液、饱和溶液与溶解度不存在三种有意义的联系,但学生其他的生活经验、观念也有可能与溶解度概念存在意义关系。根据意义学习的同化理论,可以当作上位知识的可以是概念、规则、命题、观念、信念的等。仔细分析教材的内容,有这样一句话“这说明溶质在一定温度下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根据这句话推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质量有一定的限度(最大质量)。”如果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它就会以观念或命题的形式建构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成为同化溶解度概念的上位知识,溶解度概念的学习成为最容易的下位学习。

(2)利用实验探索的策略,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根据知识学习的过程理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的过程。教师的演示,讲解对有些学生可能作用不大,如看不清楚、教师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停留时间过短,这都不利于对新信息的编码和贮存,不利于信息从工作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实验探索能较好地引起学生持久的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实验,感受客观真实,通过合作讨论发现共同特征,并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在溶解度知识学习后,对结晶的两个方法我们通过结合学生实验《实验6晶体的制备》让学生感受溶剂质量减少和温度降低后溶质的变化情况,并要求学生形成解释。这就进一步巩固了溶解度的概念,细化、扩展了原有的知识。这个过程的学习是下位学习,学习难度不大,但要学生形成解释,进行复述,学生必须对习得的知识要进行分析、比较、整理,然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呈现,这样必然引起学生头脑中命题网络重建与改组。

(4)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有关计算,抓住核心概念进行变式练习。在具体方法上提出以下几点:①向学生提供一个普遍的计算规则,如要求学生分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并按一定顺序排列,然后填入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代替),再与溶解度发生联系,找到适当的比例式。②向学生提供设置标准溶液的方法,其他饱和溶液与之相比较。其意思是根据溶解度含义,在一定温度下,把含有100克溶剂,溶有溶解度克数的溶质所组成的溶液定为标准溶液,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其他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与标准溶液可以不同,但对应的溶质、溶剂、溶液质量的比例是相同的,然后告诉学生列比例的方法。③向学生传授设置与题意相符的饱和溶液的方法。在教科书提供的三种方法的基础上,还有很多关于蒸发、结晶、加入溶质或溶剂,分步蒸发等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变例。

(5)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是一种认知策略,因此也属于程序性知识。元认知是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关注并调控认知活动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分析和调节,就无法进行方法的选择、无法提高策略水平。在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方法中,一般来说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不能期望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自动化水平,所以这个知识是一个难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这时这个程序性知识就转化为对内调控的认知策略。

(6)不断总结,加深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关系图,促进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命题、命题网络宜于解释小的知识单元的表征,整块的系统知识是由图式表征的。在一个图式中,往往既含有概念或命题的网络结构,也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甚至还有表象。而知识的构建和组织遵循渐进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因此,在复习旧知识时,不要忘记材料的组织性问题。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们要利用图式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在溶解度单元中我们可以按知识的内在逻辑,设计出直观的概念、知识关系图。对溶解度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形成简单明了的图式结构。

总之,在溶解度单元的教学问题上,有了正确的策略,就保证了教学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高效性,并且在策略指导下还要开发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对教与学的各要素都要按科学的原理组合。

溶解度教学片段2:溶解度 第5篇

教学纪要

【课 题】 溶解度 【适用学生】 普通中学初三学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对溶解度的定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能够理解提出溶解度的实际意义。

(3)知道溶解度的含义和表达方式,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溶解度比较和判断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会正确运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物质的溶解度信息。3.方法目标:

学会正确的比较方式,认识对比的基本要素。【内容分析】 1.重点:溶解度。2.难点:溶解度曲线。

教学过程

一、溶解度提出的背景

[教师引入]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题目是:食盐与硝酸钠的对话。有一天,食盐与硝酸钠在比谁的溶解能力强。食盐说:“我溶解能力大,20℃时,在每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g。” 硝酸钠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能够溶解在水中,10℃时,我在100g水最多能够溶解20g呢。”

食盐又说:“你的20g是溶解在100g水里,当然我比你强。”

硝酸钠却说:“但是你的温度比我高,我在6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55g。” 食盐说:“那在20℃时你怎么不说?” 硝酸钠说:“那么,你在60℃时,是多少呢?” „„

究竟谁的溶解能力强,大家给他们评一评吧。[学生评论]

学生1:没法比,食盐与硝酸钠的比较没有一个共同起点。学生2:我也同意。它们不在一条起跑线,没有可比性。[教师引导]如果要让它们比较清楚,该怎么办呢?

[学生提议]在相同温度下,相同质量的水中,看谁溶解得最多。

[教师小结]这就是溶解度概念提出的背景。确定了温度与溶剂的量后,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多少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

二、溶解度的定义 [教师板书并讲解] 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g数。

定义要素:

100g水

最多

几g

2.单位:g

3.表示方法:例,20℃,S(NaCl)=36g。

4.表达含义:在20℃时,氯化钠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一)快速反应练习——对还是错?

1.在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硝酸钠20g,则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2.10℃时,在100g水完全溶解硝酸钠20g,则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

3.1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钠20g,则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

4.10℃时,100g水溶解硝酸钠20g后正好饱和,则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

(二)选择题

1.t℃时,向盛有80g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晶体20g,充分溶解成硝酸钾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A.25g

B.20g

C.32g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t1℃时,20g水最多能溶解15g的X;t2℃时,50g水最多能溶解37.5g的Y,则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A.X>Y

B.X=Y

C.X<Y

D.无法比较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教师提出要求]

某同学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钠溶解度,数据如下:

T(℃)S(g)

0 15 20 25 30 35 40 17 20 26 32 37 46 52 64 以温度为X坐标轴,溶解度为Y坐标轴,在坐标中找出硝酸钠的位置。[学生画图]略(大约5分钟)

[教师假设]如果把0℃—40℃分成40等份,每个温度下都有一个对应的溶解度,在坐标中会有几个点? [学生回答]40个。

[教师引导]由这40个点可以画成一条曲线,我们叫它溶解度曲线。[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溶解度曲线表)1.在图中,共有几条溶解度曲线?

2.查:在80℃时,食盐、硝酸钠、硝酸钾的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有什么含义? 4.比较:0℃时,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教师指导学生思考]

有的曲线向上延伸,有的向下,有的平稳。这些又反映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说明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不同。[教师指导学生笔记]

T增大,S减小。

T增大,S变化不大。

T增大,S增大。

如气体、氢氧化钙。

如食盐。

如硝酸钠、硝酸钾。

温度的变化

【教学说明】

溶解度是溶液学习的关键期,通常也是容易产生学习障碍的阶段。其原因是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同时有着大量的计算。如果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强加给学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不少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溶解度的实际意义,容易遗忘。因此,关键是设计合适的情境,由学生自己探索溶解度的含义,学会应用。

【评 论】

一段拟人化的故事,使溶解度的学习习近平添了几分兴趣,而在过去,学生往往感到溶解度的学习太抽象,太枯燥,这段故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又巧妙地为后续的讨论做好了准备。

溶解度教学片段3:溶解度的计算 第6篇

教学纪要

【课 题】 溶解度的计算 【适用学生】 普通中学初三学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溶解度计算的公式,掌握溶解度的计算并判断溶液的饱和情况。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理解比例运算的实际应用。3.情感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计算格式,培养学生仔细、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溶解度计算方法;关于不饱和溶液的计算。【技术媒体】 投影、电脑幻灯片。【教学程式】

基础计算→小结(1)

难度计算→小结(2)理解定义→公式推导

→总结溶解度计算

教学过程

一、溶解度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师引入]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配制常温下的饱和食盐溶液。甲同学问:我有18g食盐,要溶解在多少g水中正好饱和?乙同学问:我有200g水,需要溶解多少g食盐能形成饱和溶液?丙同学问:我需要配制34g饱和食盐溶液,需食盐和水各多少克?

同学们,你能够帮助他们吗? [学生讨论]

学生1:我把常温处理成20℃,查溶解度表可知,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也就是说,在每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g的食盐。甲有18g食盐,是36g的一半,所以需要水是100g的一半,就是50g。

学生2:同理,乙有200g水,那么需要的食盐就是36g的2倍,是72g。(对丙的问题,学生回答有困难。)

[教师提供分析图表]根据此表,我们把溶质的质量比上溶剂的质量,看有什么结果? 表1

20℃时 溶解度的含义 甲的要求 乙的要求

溶质的质量(g)

36 18(72)

溶剂的质量(g)

100(50)200

[学生回答]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36/100=18/50=72/200,它们的比值一样。

[教师提示]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可以通过什么来计算? [学生回答]通过溶解度进行计算。[教师组织学生笔记]计算公式:

在饱和溶液中,[教师提供分析图表]根据表1演变为表2,看与它们对应的溶液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分析]溶液的质量是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和。表2 20℃时 溶解度的含义 甲的要求 乙的要求

溶质的质量(g)

36 18(72)

溶剂的质量(g)

100(50)200

溶液的质量(g)(136)(68)(272)

[教师提示]看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36/136=18/68=72/272,它们的比值也是一样。

[教师提供分析图表]那么丙的问题可以解决吗?(同时把表2再演变为表3)表3 20℃时 溶解度的含义 甲的要求 乙的要求 丙的要求

溶质的质量(g)

36 18 72 溶剂的质量(g)

100 50 200

溶液的质量(g)

136 68 272 34

[学生回答]丙需要9g食盐,25g水。[教师组织学生笔记]计算公式:

在饱和溶液中,二、基本计算公式的熟悉 [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1.某温度时,0.9gB物质溶解在2.5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求该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将30g食盐充分溶解到50g水中,可得食盐溶液()。

A.36g

B.18g

C.80g

D.68g [学生练习] 学生1:题1.解:根据溶解度公式

S=36g

答:该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是36g。学生2:题2的答案是C。学生3:题2的答案是D。

[教师提问]你们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学生回答]

学生2:因为溶液的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和,而且30g食盐是充分溶解到50g水中,所以这道题中给出的溶解度是多余的条件。

学生3:这种想法有问题。充分溶解是指能够溶解的物质都要溶解。对溶质来说,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全部溶解,没有剩余,二是无法再溶,有剩余,所以本题要通过溶解度来判断。

[教师过渡]同学3说的不错,请到前面来演示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学生3板演]

解:根据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设在50g水中最多溶 解Xg。

X=18g

因为18<30,无法溶解30g的食盐,而18g已经饱和,所以溶液质量=18+50=68g。[教师组织学生小结]

在根据溶解度公式计算时,一般已知两个量,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量。当条件多于两个时,需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溶质是否多余,然后再进行计算。

溶解的描述不同,含义也不同: 完全溶解,说明没有固体物质剩余,但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充分溶解,说明能溶的全部溶解,溶质可能溶解完,也可能有剩余。

三、有难度的计算——提高分析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3.某温度时,把100gA的不饱和溶液等分为两份,一份恒温蒸发了5g水后,正好饱和;另一份加了2gA物质后,也正好饱和。求该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

4.20℃,B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了10g水,得到了1gB物质,第二次继续恒温蒸发10g水,得到了3gB物质。求该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练习题3](学生能够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很少,大多数用设X、Y列方程组来计算)

学生4:解:

S=40g

答:该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教师反问]2g的A与5g的水为什么成饱和关系? [学生回答] 学生4:(说不清)

学生5: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100gA的不饱和溶液等分为两份,每一份都是50g,它们的不饱和程度是一样的。一份中多余的水也是另一份中多余的水量,所以加的2gA物质相当于加在多余的水中。

[教师板演]学生5的分析得很好,我们再回顾一遍。

[学生练习题4] 解:第一种答案

答:溶解度在20℃时为10g。第二种答案

S=10g

答:溶解度在20℃时为30g。

S=30g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种答案正确?为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6:第二种正确。学生7:为什么?

学生6:第二组数据说明溶液已饱和,而第一组不是。学生7:第一组也有物质析出,说明溶液已经饱和。

学生6:有物质析出,说明剩下的溶液已经饱和,而在等量的水中两次析出的物质质量不一样,说明有一种是不饱和的。

[教师板演]让我们再回顾一遍。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溶解度公式的应用范围是在溶液饱和情况下,因此,不饱和溶液中无法直接使用,一定要找对饱和溶液对应的数据。

[布置作业] 补 充:

1.20℃时,B的不饱和溶液等分为两份。

甲同学取一份恒温蒸发了10g水,得到了2gB物质。乙同学取一份恒温蒸发了20g水,得到了5gB物质。求该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

2.20℃时,将50g硝酸钾饱和溶液X与250g硝酸钾饱和溶液Y分别蒸发10g水,再冷却到20℃,则X,Y分别析出晶体质量的关系是()。

A.X>Y

B.X=Y

C.X<Y

D.无法比较 【评 论】

《溶解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溶液知识的基础,本课题所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有关概念。因此本节课从生活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获得知识后,又去解释生活中的实例,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解决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建立,既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又逐步培养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推断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题属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二级主题下水与常见的溶液中的内容,是溶液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是联系化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的纽带。本课题是在课题1溶液的基础上,定量研究溶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本课题包括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内容。通过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溶解性和溶液的认识。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符合化学学科的逻辑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功能与价值分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内容在化学知识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加深对溶液的认识,又为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实验,既能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结论推断等能力,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通过实验认识溶质溶解是有限度的,饱和与不饱和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改变条件可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结合海水晒盐加深对这种转化关系的认识,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本节课的设计基于课本实验,在课本实验基础上加以拓展,既体现了对比实验法的魅力,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情况的认识,为下节课定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做铺垫。

2.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对溶液的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有了定性的认识。本课题以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对溶液的定量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提高了,学生能力的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饱和溶液,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溶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本节课的实验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认识饱和不饱和转化关系的基础。而学生在之前已有了实验探究的体验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了突破学生对饱和溶液认识的难点,应用动画软件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另外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出变化条件、建立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

2.通过实验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结论推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海水制盐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产与生活。

2.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用具

设备及软件: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powerpoint、电子课本、动画软件;

药品:硝酸钾、食盐、水;

仪器:烧杯、玻璃棒、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洗瓶、酒精灯、量筒。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讲述】妈妈为贝贝同学准备了一碗汤,贝贝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贝贝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能否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思考

从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形成概念

【提问】除食盐外,其它的物质呢?硝酸钾是实验室常见的物质,它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呢?请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提问】用什么方法使不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继续溶解呢?

【提问】那如果给氯化钠加热,给硝酸钾加水呢?氯化钠和硝酸钾能否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将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案综合在一起,先加热后冷却,再加水,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体验。

【提问】我们把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给出的定义是否精准?如不,请给出严密的定义。

【讲解】溶质溶解是有限度的。大多数固体如硝酸钾,溶解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通过不断地增加溶剂或者升温,最终可以使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一定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形成的。

【板书】

【探究实验】

1、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借助软件,展示方案。

提供20ml水和5g一包的固体及相关仪器,通过拖拽动画上的仪器药品来展示实验方案。

回答:加水或者加热

2、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汇报现象和结论。

步骤

加5g固体

再加5g

固体

加热(如溶解再加5g固体)

冷却至室温

加入

20mL水

氯化钠

硝酸钾

3、归纳出饱和溶液定义。

1.通过设计实验,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

2.通过实验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结论推断的能力。

3.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感受物质的溶解过程,及影响物质溶解的外界条件。

出结论。

分类。

1、实验后,学会归纳、总结获得的信息,得

2、认识影响溶质溶解的两个条件。

3、对溶液从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的角度进行

理解概念

【提问】判断A-C,①-⑤所代表的的溶液中,哪些一定是饱和溶液,并说明理由。

【提问】能否总结出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

借助软件,完成练习;

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有固体剩余的为饱和溶液。

【小结】思考分析回答:有固体剩余或者析出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对于固体全部溶解的溶液,再加入该溶质,不能再溶解为饱和,否则为不饱和。

通过活动练习,加深对饱和溶液含义的理解,学会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应用概念

【提问】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使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呢?

【讲解】溶液4-5的变化中,硝酸钾析出。我们把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提问】还有其它的方法从溶液将溶质分离出来吗?

【展示】电子课本“海水晒盐”

【举例】出汗后衣服上白色斑迹

【板书】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代表发言。

回答:不饱和到饱和:

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

阅读资料:海水晒盐

思考、回答:

用蒸发溶剂的办法可以获得氯化钠。

【小结】结晶的方法有两种: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者是蒸发溶剂。

1、感受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2、培养学生获取、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

3、通过生活情境,体会NaCl的结晶过程,激发兴趣。

4、通过对比、比较获得硝酸钾和氯化钠的不同的结晶方法。

总结

提升

【提问】研究方法的总结。

作业:制取白糖晶体

回答、记录

注意方法指导

学以致用,趣味延伸。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问题驱动学生,得出概念、理解并应用概念。

2、精设学生活动,发展学生能力。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学生活动:活动一,借助动画软件,设计并展示实验方案,借助探究实验及小组合作,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信息,运用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活动二,通过饱和溶液的判断及方法的总结,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活动三,通过饱和与不饱和转化方式和结晶方法的总结,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三个学生活动的设计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意科研方法的总结。在总结提升阶段,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分析法提炼出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又收获了研究方法。

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8篇

化学核心概念是居于化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方法,在化学学科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化学运动规律、本质属性,是一种能对化学现象和事实概括与抽象的思维形式,更是化学学科体系的精髓和命脉.

核心概念的习得是以事实性知识为工具和载体,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地概括和提炼,从而把握同类事物关键特征的有意义学习过程,最终形成深层的可迁移的化学观念和观念性知识.这个过程有助于发展和传递更深层的理解力.由于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解释空间和迁移性,运用核心概念可以解释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构建丰富知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核心概念能对新情境、新问题作出预测.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核心概念的习得强调在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解决问题和活动探究构建观念,积极引导运用超越事实的思维,对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综合思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变化过程涉及的原理较多,只有揭示其过程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学生才能基于一般原理、核心概念,解决多样化的具体问题.本节课力图用化学平衡的原理统摄形成沉淀溶解平衡的模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基本事实:沉淀的生成、沉淀的转化、沉淀的溶解.其核心概念是可逆过程中化学平衡的存在,以及化学平衡的的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原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原理,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此内容安排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紧跟化学平衡,实现了化学平衡理论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指导.教材采用理论推理与实验研究研相结合逐步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反应的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三者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学生认识了易溶性的强、弱电解质的特征之后,再学习难溶电解质的特征,利于作横向比较.通过全面认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使学生能体会到它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2.核心概念及表述(如图1所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关注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初步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特征,理解Ksp的含义及其初步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出课题,结合实验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通过化学平衡理论认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主要特征.学会从浓度积Qc与Ksp大小关系上判断解释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通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迁移到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解决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污水处理的过程,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全面思考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移动.从Qc与Ksp大小关系上判断解释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用符号表征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

学习难点: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

四、教学流程图(如图2所示)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提供:北京周边某河流被污染的水.经过几年的治理,由原来的臭气熏天变成了一派潺潺流水绿植茂密湿地景观.其治理方法怎样呢?如图3所示.简单阐述过其中的二次沉淀是除去或回收可溶性离子.经检验此河流中含有Ag+、Cu2+、NH4+、Fe3+、Na+,要分别除去或回收.

【学生思考】你如果作为技术指导,首先除去Ag+,如何除去呢?除去的方法和原理?

【回答问题】氯化银是沉淀,可以加入氯化钠生成沉淀.

【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Cl-=Ag Cl

【教师阐述】这是一种生成沉淀的方法,其中的加入的氯化钠叫沉淀剂.那如何才能将Ag+除干净呢?

【思考并回答】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

【提供实验用品】污染的河水、氯化钠溶液、试管.

【思考并讨论】填写表1,并回答如何判断其中的Ag+除干净了?

方法1:沉降,在溶液中再加入Cl-,观察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方法2:沉降,在溶液中再加入Ag+,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方法3:沉降,在溶液中再加入I-,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碘化银的颜色为黄色,更易于观察,选择方法3.

【学生设计实验】见表2

【师生分析】加入过量的Cl-,可是仍然检验出Ag+,即体系中存在Ag Cl(s)、Ag+、Cl-.说明体系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即固体与溶解的离子共存于同一体系中,从而证明可逆过程的存在、平衡体系的存在.

【根据事实解释】Ag+、Cl-沉淀会完全吗?是否存在绝对不溶的物质?

【结论】:沉淀型的离子反应,其中的某一离子的浓度不能为零,即不会反应完全.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

【结论】电解质溶解性的定量标准(见表3)

【书写】沉淀溶解平衡的符号

环节一提供解决问题的情景,激发解决问题的思考.根据实验的事实形成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体系的概念.根据实验的事实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沉淀类型的离子反应的可逆性.用化学平衡理论去同化沉淀溶解平衡的问题.在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在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解决问题和活动探究构建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超越事实的思维,对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综合思维.

环节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观察图示总结】播放图4,总结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的特征

讨论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学生回答:V(溶解)=V(沉淀)Ksp=c(Ag+)·c(Cl-)溶度积常数

【思考总结】相同类型沉淀,Ksp越大,溶解度越大;Ksp越小,溶解度越小.

环节二提出了核心概念———化学平衡,为沉淀溶解平衡新知识的获取提供了组织结构.有助于学生迅速的理解与之的相关的事件和现象.获取新知识,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环节三沉淀溶解平衡转化的理论研究

【观察图示】观察图5,对于

【根据图5所示判断】:沉淀体系中微观速率,Q、K关系,宏观表现过程.并填写表4.

环节三从宏观、微观和定量的角度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与难溶电解质的生成、溶解、转化.化学不仅从宏观上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进行观察和描述,更重要的是从微观对其进行解释,以深刻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规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具体到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可以通过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迁移到这里.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符合K与Q关系.

环节四沉淀溶解平衡转化的实践研究

【学生讨论】可以向其中加入碘离子

【学生实验】见表5

将下层的沉淀体系加入KI(aq),结果产生了黄色沉淀,且比检验时清液产生的沉淀量较大.生成Ag I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最终由Ag Cl转化为Ag I.

【根据表6总结】沉淀平衡移动的方向,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形成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概念.并证明和链接又一次证明的核心理论:勒夏特列原理.

【书写过程】符号表述:

分析沉淀转化的规律: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向溶解度小的方向转化.

利用化学平衡的理论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

【根据表7预测】向上述沉淀中体系中加入硫化钠(aq),会有何现象,并进行验证.

【实验报告】填写表8.

【思考】污水中含有Ag+、Cu2+、Fe3+、NH4+、Na+若除去Ag+,根据表9所列溶度积常数,选择哪种物质作沉淀剂?实际处理过程中,银离子的除去,常用氯化钠法,为什么不采取硫化物的沉淀.

【回答】解决共沉淀的问题,硫化物的沉淀很多.而氯化物只有氯化银沉淀.防止沉淀的分离问题.

环节四是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践研究,通过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如何再降低污水中的Ag+浓度来实现的.核心概念重要功能:对新情境新问题作出预测,巩固沉淀转化的规律.体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辩证的看待问题.此环节实现了化学平衡核心概念的的功能价值.

环节五自然界的沉淀溶解平衡

PPT展示自然界矿物之间的转化:

原生铜矿→硫酸铜→闪锌矿→铜篮

通过以上转化关系给出自然界发生着溶解度小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从自然界的角度体会沉淀的溶解平衡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2]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兰英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普莱斯顿.D费德恩等著.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王锦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上一篇:如何落实本企业安全教育制度下一篇:尚义县八道沟镇中心小学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