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哲学名言

2024-07-21

人生感悟哲学名言(精选8篇)

人生感悟哲学名言 第1篇

1、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3、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牛顿

4、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5、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森村诚一

6、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7、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时。——居里夫人

8、处处热心的人生,是事事满意的人生。——帕克

9、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罗曼——罗兰

10、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内疚。——郭小川

11、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1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

13、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14、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5、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16、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维尼

17、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18、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9、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20、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伏尔泰

21、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列夫·托尔斯泰

22、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吴运铎

23、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2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25、公正,一定会打倒那些说假话和假作证的人。——赫拉克利特

26、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7、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28、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29、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30、人就个人而言终有一死,就整体而言则是不朽的。——艾普利亚

31、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32、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33、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34、我一向憎恶为自己的温饱打算的人。人是高于温饱的。——高尔基

35、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36、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37、呵!高尚的风度!多可怕的东西!风度乃是创造力的敌人。——毕加索

38、磨灭一切事物,唯独恩德,时间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大。——拉柏雷

39、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40、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丘

41、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苏格拉底

42、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杰弗逊

43、人生照例是一场值得一搏的争衡,然而它的奖品是拼斗。——拉尔夫·詹

44、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4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46、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伏契克

47、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48、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49、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爱默生

50、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51、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52、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巴尔扎克

53、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54、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莎士比亚

55、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6、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57、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58、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9、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德谟克里特

60、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61、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弗洛伊德

62、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63、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64、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65、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66、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谢觉哉

67、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68、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伊索

69、那些不能牢记着自己的过去的人,命中注定要一再地重复自己的过去。——桑塔雅娜

70、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贝多芬

71、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塞涅卡

72、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73、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74、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毕达哥拉斯

75、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人生感悟哲学名言 第2篇

1、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我说:仇恨不重要,快乐最重要,心态平和,方能笑看人生。

2、女人,自己强,比什么都强,要知道,寻找一棵大树好乘凉,不如自栽自养自乘凉,别人给的,随时有可能收回去!只有自己创造的才会永远留下来!

3、未来是美好的,但也许它只是跟今天一样,不一定有我们想要的一切。每一个今天,都是我们想要的全部世界,别把所有的希望和约定都寄放在明天,过好每一个今天,明天才会更有价值。

4、这个世界,有的人你莫名好感,有的人你完全忽视,也有的人你就是厌恶。同样,也有人对你莫名好感,自然有人对你完全忽视,更有人对你厌恶,都是正常的。

5、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机会发掘天拓的人。

6、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必须得有真才实学。有本事的人站到哪里也不用道歉,靠本事吃饭饭最香。

7、一个人要么掌握很好的专业技能,要么掌握在生活中无孔不入的本领。这两者都是生财之道。

8、每个人都有很艰难的岁月。但是大多数时候,那些艰难的岁月最后会变成整个生命中最精彩的日子,如果你挺过来的话。

9、理想是帆,风浪中为我把握方向。或许曾经迷失在昨天,今天还是一片混沌,但是明天终将来临。就像向日葵永远追随太阳的光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0、结束了长假的潇洒,回到工作的考验,停止了放松的心怀,回到努力的羁绊,终止了悠哉的天地,回到办公桌的依赖,长假结束,调整心态,努力工作!

11、不要认为取胜就是一切,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念。倘若你没有信念,那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

12、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战争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的繁荣。

13、如果做一粒尘埃,就用飞舞诠释生命的内涵;如果是一滴雨,就倾尽温柔滋润大地。人生多磨难,要为自己鼓掌,别让犹豫阻滞了脚步,别让忧伤苍白了心灵。

14、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多年后你会惊讶地发现生活中发现的变化,每次一点点的进步,最终都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的行动,始终坚持自已的信念,才会看到成功的影子,才能追逐成功的方向。

15、决定心理的那片天空是否阴霾甚至是乌云密布的唯一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心情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失败。

16、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在成长。

17、一个创业的人,没经历过起起伏伏,餐风宿露,那不叫创业;一个专注的人,没经历过拒绝嘲笑,冷言冷语,那不叫专注;一个拼搏的人,没经过脚走出泡,手磨出茧,眼里充满血丝却又累得睡不着,那不叫拼搏。

18、抱怨是一种毒药。它摧毁你的意志,削减你的热情。抱怨命运不如改变命运,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毕竟抱怨不等于解决。凡事多找方法,少找借口,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在奔跑!

19、坚强的人并非不会哭泣,而是懂得安静下来,哭上一会,然后又重拾武器继续奋斗。

20、天底下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多大的苦你要吃,多大的罪你要受,只要你吃苦受罪,好日子就会来了。

21、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安康。人生最不幸的是妒忌。人生最大的仇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运是放得下。

22、人生是海,诱惑万丈深,抵制住诱惑便前程似锦;暗流波涛汹涌,小心暗藏的小人;心胸海纳百川,坐看天边风气云涌。

23、人心,只有一拳那么大,装下了忧伤就装不下快乐;所谓的幸福指数不是绝对值,不是通用公式,好好对待我们的心,让心轻装前行。

24、一千多个日夜已出头,毕业找工作为首,相信自己的实力,定位好自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搞好同事的关系,祝你工作顺顺利。

25、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机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26、一根最细小的鱼刺也可以扎破喉咙。一只麻雀大小的肉也可能挽救一条危弱的生命。生存无小事,珍惜每一口食物,把它当作救命的一口。

27、如果不能相爱,我喜欢被宠爱和纵容。在永不可挽回的无常里,我渴望相信有一个男人会永无止境的爱我。

28、相传幸福是个美丽的玻璃球,跌碎散落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有的人捡到多些,有的人捡到少些,却没有人能拥有全部。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29、水的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30、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活着不是靠泪水博得同情,而是靠汗水赢得掌声。努力的最大意义,是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

31.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中寂寞的角落深处,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

32.难过时,吃一粒糖,告诉自己生活是甜的!

33.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34.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程,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勇往直前。

35.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36.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能帮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37.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那就是成功。

38.活得失败的原因就是: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

39.答应自己,不要去在乎一些么必要的人和事。

4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1.只要比竞争对手活得长,你就赢了。

42.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43.平静的湖面只有呆板的倒映,奔腾的激流才有美丽的浪花!幸福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生命的意义在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44.输了就是输了,没什么好去解释的,不过是一盘棋,何必去计较。

45.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46.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e人才会看得起你。

47.人生需要耐心和等待。在等待中煎熬,在等待中获取所求,在等待中成就,在的等待中喜悦!

48.人生试题一共有四道题目:学业事业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任一题目上。

49.人生的无奈不在于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恰恰是因为需要作出太多的抉择。

50.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5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52.人生是一次旅程,有上坡也有下坡。我不在乎自己的终点是坡顶还是谷底,只在乎沿路的风景美丽而富有生机!

53.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一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更多。

54.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55.比别人多一点努力,你就会多一份成绩;比别人多一点志气,你就会多一份出息;比别人多一点坚持,你就会夺取胜利;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56.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57.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58.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59.人们常嘲笑别人,但那样是无知的,在嘲笑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心里看不起你。

60.你若将过去抱的太紧,怎么能腾出手来拥抱现在?

61.现在不努力,将来拿什么向曾经抛弃你的人证明它有多瞎。

62.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

63.眼泪不是答案,拼搏才是选择。只有回不了的过去,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64.跟自己说声对不起,因为曾经为了别人难为了自己。

65.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66.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

67.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68.宁可笑着流泪,绝不哭着后悔。

69.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70.没有人能一路单纯到底,但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71.不要指望谁陪你一辈子,没光的时候连影子都会离开你。

72.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变没变只有自己才懂。不要问我过得好不好,死不了就还好。

73.若现在就觉得失望无力,未来那么远你该怎么扛。

74.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75.我不敢休息,因为我没有存款。我不敢说累,因为我没有成就。我不敢偷懒,因为我还要生活。我能放弃选择,但是我不能选择放弃。坚强、拼搏是我唯一的选择。

76.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生命中的看客。

77.成功不是得到多少东西,而是看你把身上多余的东西扔掉多少。

78.总有人比你好看,比你聪明,比你年轻,但没人能取代你。

79.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80.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81.路靠自己走,就算再坎坷,也要自己过。

82.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83.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

84.记住:你是你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它。

85.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

86.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和在乎自己梦想。

87.没有人可以打倒我,除非我自己先趴下!

88.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

89.这场游戏,并不是由你来决定输赢,决定我们的命运。

再析道家的人生哲学与人生美学 第3篇

1、自然才美, 人为的不美。老子提出了“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1]和“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2】的观点, 抨击当时统治者:“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3]的倒行逆施, 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的观点, 充分体现出尊重客观规律、坚守天道自然的思想。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中的美的极至是天地的美, 天地的美可谓之大美, 但自然并不到处向人宣告这美。老子说“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大”即是道, 即是整体, “大音”是最好的音乐, 它却很少有声音 (“希”同“稀”) ;“大象”是最美的图形, 但肉眼看不见它。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 音乐天籁, 地籁, 人籁;人籁和地籁都有声, 而天籁, 它就是自然本身, 是无声的, 但却是大音, 最美的音乐。

老庄皆强调人之自然, 追求自然之美。但不同之处在于“老子思考问题的重点还是社会之治乱。从社会角度、从社会治乱之角度立论而观人, 老子突出人之自然, 从而强调‘虚心’。庄子立论之出发点则是个体之人。庄子虽肯定人之自然, 但庄子更推崇和强调者, 则是人之自由。”[5]这样, 老庄思想恰好形成互补, 一方面从社会人的角度又一方面从人作为独立自由个体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人生美的理解。后来人们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之美, 正是老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2、有无相生、相对主义的人生认识论。老子认为人不能偏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6】在老子看来, 对于世间一切事物的看法都不是绝对的, 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没有绝对的标准。庄子说:“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耶?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耶?”[7]他的目的在于立于“道”的角度, 客观的看待万事万物, 从而脱离物论之累, 去除自己主观的态度。庄子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认为世间的认知都是片面的、不可信的, 只有站在“道”的角度看待问题, 才能不被迷惑, 认识事物的本质。以上虽是二人对认知的看法, 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主张消灭认知, 他们对认知都是相当重视的。

3、淡泊为本的人生观。老子主张淡泊, 是因为他认为当荣华富贵发展到极致时, 非但不会使人们感到幸福, 反而会使人们感到痛苦。因为人们有了欲望而引起争斗, 会使他们变得精疲神竭。庄子生活穷困, 他主张的淡泊只能是一种超然的设想。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而后超脱物累。想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 就必须保持淡泊的态度, 做到无待无求。如果以“道“的立场来看, 万物齐一, 生死无辨, 则无论竞争、荣华, 都不能入其心。在生与死的问题上, 庄子看的很开, 把生死看做是一种“命”。“命”, 是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 其意义是一种自然地主宰力量, 非人力所能胜任。倘若与“命”相争, 非但不能将之改变, 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祸患, 既然如此, 还不如安命乐道、顺乎自然, 不与“命”争的好。在他的思想中, 只有顺其自然, 尽其年命, 才可谓之圆满。而老子的思想中透露出一种不肯安于天命的态度。老子虽主张柔弱、不争, 但其柔弱的目的在于胜刚强, 其不争的目的在于求“天下莫能与之争”。

二、人生审美化的内涵及方式方法

1、“涤除玄鉴”及“心斋”、“坐忘”

所谓“涤除玄鉴”, 是一种对“道”的观照。其中“涤除”指洗涤、驱逐, 具体是指驱除内心的各种世俗欲念, 做到无知、无欲、无为。无知就是不要有分别之心, 无欲就是不要有利害之心, 无为就是不要有成心。而分别之心、利害之心和成心, 都是审美活动中的杂念, 是与美感无关的。“玄鉴”一词, 又写为“玄览”, 是指对“道”的观照。“涤除玄鉴”就是把受世俗功利遮蔽的心彰显出来, 即洗去心灵上的尘埃, 让人进入无功利的境界, 才能达到对“道”的观照。

庄子将老子的“涤除玄鉴”, 发展成“心斋”、“坐忘”的命题。所谓的“心斋”、“坐忘”, 实际就是一种审美的心胸, 只有这样才能欣赏到真正的美。

审美性既是老庄人生哲学的生存性根基, 也是他们人生哲学的特质。人类在漫长的审美发展历程中不断地从日常功利性、工具性行为的限定及束缚中解脱出来, 升华到一种独立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促进人的内在发展与提升。老庄哲学就是这样启示我们从美的角度建设自己的生活, 努力完善存在的意义。

2、以丑为美——德充与精神自由

关于美丑的辩证关系, 老子是这样论述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8]意思是说, 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 是因为有丑陋的东西存在;都知道什么是善, 是因为有邪恶的存在。老子思想这种朴素辩证法, 源自于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辩证分析。而庄子对“丑”与“美”的关系的理解则更为独特。庄子在《庄子·内篇》中描绘了一大批形貌丑陋、肢体残缺不全之人, 如《养生主》中的右师, 《人间世》中的支离疏, 尤其是《德充符》中的几位形体残缺而“德充”的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殆它、闉跂支离无脣和甕盎大瘿等。陈应鼓先生对此的解释是:“畸形人, 同奇人, 指不合于俗的人。”[9]庄子这里所说的“德”, 是指一种摆脱世俗、不役于物的心态, “充”指充实, “符”则是证验的意思。这些丑陋者因为“德充”而精神自由, 因为精神自由而化丑为美。足见, 庄子思想理论体系的中心在人的哲学上, 即对人的个体价值、个体精神的开拓与探求, 旨在破除外形残缺、完整的观念, 树立注重内在心灵美的思想。

摘要:道家哲学与美学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论”的思想, 表达着崇高的生存理想和对真、美的追求, 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包含如下含义:一, 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人生的真谛;二, 给出人生审美化的内涵及方式方法, 特别是用“丑”美塑造中国人的文化人格。

关键词:道家,人生,美学丑

参考文献

[1]《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2]《道德经第四十章》

[3]《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5]罗安宪《虚静与逍遥》, 人民出版社, 第53页。

[6][8]《道德经第二章》

[7]《庄子齐物论》

论中国哲学人生   第4篇

关键词:阴阳观念哲学人生三大流派特点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4—1—4

法家的哲学人生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李斯。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以其政治实践鲜明地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他们共同的老师是战国后期的著名学者苟子。苟子是儒、法兼重的思想家,由于战国时期崇尚武力的特殊背景,他在承传儒家学说的基础上,采纳了法家的思想成份,而提出了王霸兼用的主张。孔、孟都是重王道而轻霸道的。所谓王道,是以仁义统一天下,霸道是以武力统一天下。从唐尧、虞舜、夏禹都是以举贤、禅让的方式相继为天子的。他们是王道的榜样,因而孔、孟都主张“法先王”。但荀子则公然主张“法后王”。这里指的后王,就是指以武力推翻夏王朝的殷王成汤,与以武力推翻殷王朝的周武王。所以荀子在王霸兼用的招牌下,实际上是更倾向于法家的。荀子是“性恶论”的倡导者,但他更强调后天的努力与改造。他并不认为“性恶,,是法家人生哲学的动力。不过,在他的学生李斯身上,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据《史记》的《李斯列传》的记载,李斯看到米仓里的老鼠又白又胖,生活安逸而自在,而阴沟中老鼠则又瘦又脏,李斯由此得到启发,做人也必须善于选择。从而李斯决定拜荀子为师,学帝王之术,以彻底改变仓库小官吏的暗淡命运,最后他终于依靠他的努力与才华,成为秦始皇的宰相。从李斯的人生实践可知,治国平天下,不一定要修身、齐家,依靠个人奋斗,从一己之私利出发,同样可以走上人生的辉煌之路。

法家人物从来不讲仁慈与兼爱,他们崇尚阳刚之气,主张强力与奋斗,不断地向权势进展,为了辉煌的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计较动机与后果。

法家的哲学人生,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尼采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强力,扩张自我,要有坚强的毅力与意志,做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超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只是超人实现其强力意志的工具。

以历史人物为例证明,秦始皇自以为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以超人自居,以其强大的武力,并吞六国、筑长城、修驰道、起阿房宫,使用了众多的民力,把民众当作实施其意志的工具。秦始皇统一天下,虽有其客观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从其“始皇”的称号来看,他的意图是创立万世的基业,以其并吞六国的方式来看,曾一次活埋赵军四十万,加上其滥用民力,无仁慈与善心可言,其动机是出于一己之私利。他没有以仁与礼修身完善自己,但他确实做到了治国、平天下。秦国素以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的宰相,又是著名的法家人物李斯。可见秦始皇是法家的哲学人生的一个成功实践者。

再如汉武帝,他好大喜功,驱逐匈奴、开拓疆域,威震四方,他表面上“独尊儒术”,骨子里是“外儒内法”,他也没有修身、齐家,但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成功的历史人物。

再说,三国时期的曹操,论其道德修身而言,他远不如诸葛亮,但以治国、平天下而言,最终统一天下的毕竟是曹魏政权,而不是诸葛亮辅佐的西蜀政权。秦始皇、汉武帝与曹操都是以法家哲学人生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功人物。

荀子虽然没有主张“恶”是人生成功的动力,但他毕竟是性恶论的创导者。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性恶论比性善论深刻得多,恶是创造历史的扛杆,很多大企业,创造了大批物美价廉的商品,似乎是我为人人,但实质上是达到人人为我的目的。

“性恶”,似乎很难听,不像性善那样能使人欣然接受,但黑格尔老人的论述毕竟是有见地的,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有哪一个不是为丰厚的利润而建立的?

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以其强悍的骑兵,攻占了欧亚大陆的绝大部份土地;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占领了埃及与印度,是否出于善心,让占领地人们共存共荣?这些著名历史人物所作所为,使人感觉到在强力意志的背后,其动力并非出于善而是更多地带有性恶的成份。

如果以成功论英雄的话,请问以明德至善为动力的英雄是多数还是少数?如果客观地说以性善为动力的英雄毕竟是少数。由此可见、法家的哲学人生,尼采的超人哲学,他们共同强调的强力意志的背后,带有浓厚的个人利益的色彩,他们是以一己之利出发,通过个人奋斗的方式,而走上成功之路的。

中国法家的哲学人生,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我们并不完全赞成,应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学说,但也不宜鄙弃这些学说,因为在这红尘滚滚的现实世界中,个人利益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将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就凡人而言,他们的成功之路的背后总会带有一定的个人奋斗的成份。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是否正视现实的问题。

道家的哲学人生

如果说法家的哲学人生,是阳刚性的强力哲学的话,道家的哲学人生,便是阴柔性的弱势者、失意者的哲学。道家哲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与庄子,本文更偏重于庄子。老子认为阴柔终胜阳刚,并非指阴柔直接战胜阳刚,而是阴柔的状态比阳刚更富于生命力。老子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即舌头是柔软的,牙齿是刚强的,但人到了老年之后,坚强的牙齿都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尚保持完好。所以道家哲学崇阴柔而贬低阳刚,其本意是指保持生命更长更久的一种手段与方法。阴柔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在实际运用时,可以变化成很多形态。法家人生哲学是做超人,鼓励人们向权势靠拢,人往高处走。道家哲学人生则相反,认为人与人相处,应懂得谦让,要像水一样,能往低处流。能居于人所不争之处,就更有安全感。法家的哲学人生,要人们向权势靠拢,因为权势对人生大有作用。而道家的哲学人生,则强调“无用之用”。如有些大树,木质不行,虽枝叶茂盛,而无所用之,匠人弃而不顾,但可栖息树影之下,逍遥于丰草之上,这就是无用之用。又如人生的残疾,固然是灾祸,令人痛苦。但平时,可以因残疾而避免劳役,战争时期,因残疾而免去兵役。这是祸中有福,也是无用之用。道家哲学人生又认为,生与死只是一个自然过程。故生而不足喜,死不足悲。如果一个帝王,白天虽享有无穷的富贵,但晚上天天做恶梦,穷饿潦倒,乞丐不如。而一个乞丐,白天虽穷饿不堪,而晚上做梦,则锦衣玉食,不可一世。因此帝王与乞丐等同。庄子一生清贫,但他视富贵如浮云,他告知来聘请他出任高官的使者说,我不愿作高供于庙堂之上的死龟,而宁作曳尾于泥中的活龟。庄子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哲人,他不相信有绝对的权威与圣人。因为与天地宇宙的悠悠无穷和博大无比相比,万物之一的人类,芸芸众生中一个

个人,如孔子又算得是什么呢?所以道家的哲学人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观,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人生观,他要求弱势者、失意者不必为没有高官厚禄而沮丧,应该自尊、自信,为精神自由而悠闲地活着,强调天人合一。能真正做到“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并生”,人就超越于生死之外了。

道家哲学人生成功的实践者,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的阮籍与嵇康,读一读嵇康著名的散文作品《与山巨源绝交书》,就知道他对官场的深恶痛绝和对大自然的深情向往,他追求的是远离政治的精神自由。

晋、宋之交的隐逸诗人陶渊明,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隐退,他以饮酒自居,陶醉于自然风光之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他对人生、对生死有很洒脱的看法,“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悲”,“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悠悠人生,不过如此而己。

唐代诗人李白就其才思敏捷、天才英发而言,就其个性豪放、不拘一格而言,原本就是一个精神自由的追求者,仕途失意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就更强烈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独立的人格精神的充分展示,显示了李白特有的人格魅力。他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高度自信,他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他的豪饮,他的浪漫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个传奇式的诗人,也唯有李白得了“诗仙”的称号。

北宋的苏东坡,原是意气风发的儒家信奉者,政治上遭受多次沉重的打击后,转而信奉道家庄子的哲学,写出《前赤壁赋》那么优美而潇洒的文章,成为庄子《逍遥游》与《齐物论》最好的文学解读。苏轼一生最好的作品,都是他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述。

清代的曹雪芹亦是道家哲学人生的成功实践者,《红楼梦》一书对科举仕途、功名利禄的攻击,可谓不遗余力。对荣华富贵,只视作为南柯一梦。曹雪芹感悟到,真正的人生便是归真返朴。曹雪芹以其天才的作品,证明了他对庄子的哲学人生,有最透彻的了解。

现实世界中,真正重量级的超人只是少数,秦汉以来,人们称道的也只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而己。相对而言,失意者、失势者却是不可胜数,但富有天才的失意者、失势者也只是少数,如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他们都是一流的天才作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受了种种挫折,转而信奉道家的哲学人生,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自由。他们千古不朽的作品,就是这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真实记录。

道家的哲学人生之所以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因为道家的哲学人生,不同于法家、儒家的哲学人生。法家和儒家的哲学人生,都是功利的,而道家的哲学人生是超功利的。所以英国著名的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评价道家的哲学人生说:“道家学说对社会来说是超然的,……然而,正是由于不切实际,道家学说才在中国影响久远。作为中国思想家占主导地位的实用倾向进行抗衡的力量,道家学说有着自身的天地和社会对它的需求。因为实用倾向的哲学在表述主导的中国人思想态度时,忽略了或没有满足中国思想中某种精神上的东西”(《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99页)。汤因比又说:“孔子关心的是作为社会参与者,而不是理智的人或精神的人。(同上,196页)。这就是说,道家的哲学人生,特别关注精神自由的追求,法家关注的是权势与地位,儒家关注的是治国平天下,这两家都忽略了精神上的东西,而道家的哲学人生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恰恰是社会的失势者与失意者唯一能追求的目标。前苏联的一位著名学者,因为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被斯大林点名批判后,他自称为“内心的流浪者”。这是一种很贴切的表述,道家哲学人生关注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正是社会中一切“内心流浪者”的一贴药方。道家哲学人生的意义,就是提出了一个精神的人,它正好弥补了儒、法两家不该忽略的空白。

儒家的哲学人生

儒家的哲学人生,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流派。其所以能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儒家学说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一、立足于中庸之道,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一视同仁,均衡对待。如法家偏重阳刚,道家注重阴柔,儒家认为有所偏,即有所失,有所重必有所轻,而阴阳两极是相辅相成的,对立又统一的,因此该学派阴阳兼重,刚柔并济。这种兼顾融合的处理方法,就能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如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礼是维护现有的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是等级制度的规范,其作用是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而“仁”则强调爱人,以人为本,即是兼顾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融和沟通,避免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的不安与冲突,具有相当的进步性。而孔子就是抓到这两个关键性东西,以“和为贵”作为稳定、发展社会的催化剂,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

二、儒家的学说,起点较高,目标明确,步骤得当。其哲学人生的四个阶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点就是以“仁”与“礼”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成为道德上的完人。第二阶段,就是处好家庭的内部关系。处理的原则是,做父母的要慈爱,做子女的要孝顺,做兄长的要友爱,做弟弟的要恭敬。家庭是小社会,只有把家庭内部关系搞顺了,搞和谐了,才能证明你有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样进一步就能治国、平天下。这种模式的建立,是以虞舜的事迹为榜样而建立的。据《史记》说,舜以孝为天下闻,而“孝为百善先”,故舜善于修身,以明德至善闻名于天下,唐尧举舜于民间而嫁以二女。舜父昏愦而双目失明,舜的后母狠毒而嚣张,其弟象贪婪而不择手段,舜多次遭杀身之祸而脱险,然舜终以孝敬和友爱感化了父母与弟弟,以“齐家”的完美结局,显示了舜第二阶段的成功。然后,舜作为大臣,治国有方,最终尧禅位于舜,舜以天子之位而天下大治。

但儒家的哲学人生,修齐治平的模式,并非人人都能完全做到。以夏禹为例,禹确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为了治水,他三过家们而不入,家门都不进,他如何齐家。可见,修身是关键,齐家并非是一个非有不可的环节,而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亦可因人因事而异,有所调整。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主要指道德修养,而并非指人人可以当君王当天子。

儒家的哲学人生,并非只有修齐治平一个模式,重在道德修养,而且也关注到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会有所不同。如处于盛世,则要求能做到达则兼善天下;而处于乱世,则要求能穷则独善其身。

信奉儒家哲学人生的著名人物,大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将。如汉代的苏武,忠贞报国,身为使节而牧羊十九年,终于荣归故国。南宋的岳飞,抗金名将,精忠报国,宁死而不改初衷。浩然正气的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愧是千古长存的民族英雄。

信奉儒家哲学人生的历史名人,均以其崇高的道德精神、坚贞的民族气节,感人至深。所以从总体看,儒家的哲学人生,在中国哲学人生中,始终居于正宗的地位。

大体而言,法家的哲学人生,其成功以帝王居多,诸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等。因为他们成功的路上,不可能只靠明德至善取胜,若宋太祖是靠“黄袍加身”而身居帝位的。如果讲究仁与礼,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一个宋太祖。凡非常时期成就伟业者,必走不拘一格的道路。信奉道家的哲学人生,都是失势、失意的天才文人,也只有他们能坚持不懈地追求精神的自由。信奉儒家哲学人生的大都是忠臣良将,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哲学人生名言警句 第5篇

2.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3.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

4.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5.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6.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7.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8.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9.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10. 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列昂尼多娃

11. 对于亚当,天堂使他的家,而他的后裔,家就是天堂。——伏尔泰

12. 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 ——奥斯瓦尔德·施瓦茨

13. 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黑格尔

14. 婚姻就好比桥梁,沟通了两个全然孤寂的世界。——基尔·凯丝勒

1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16.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胡塞尔

17. 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泰戈尔

18. 婚姻不是一张彩票,即使输了也不能一撕了事。——诺尔斯

19. 婚姻的持久靠的是两颗心,而不是双方的肉体。——绪儒斯

20. 承担义务是幸福而长久的婚姻关系的基础。——弗罗伦斯·伊萨克斯

21. 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巴法利·尼克斯

22. 没有冲突的婚姻,几乎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难以想象。——莫鲁瓦

23.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24.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人生哲学名言 第6篇

2.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

3.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4.人家说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莎士比亚

5.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歌德

6.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7.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8.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9.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

哲学人生名言 第7篇

关于爱情的哲学名言

幽默哲学性的名言欣赏

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名言

哲学古代诗句

哲学励志名言警句

学习鲁迅哲学,迈向人生旅途 第8篇

《野草》是一部鲁迅的散文诗集,也是大家公认的鲁迅最难读懂的作品之一,阅读鲁迅,学习品味鲁迅的人生哲学,从《野草》入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鲁迅的老友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里说:“至于《野草》,可以说是鲁迅的哲学。”[1]哲学是抽象的、难以定义的,胡适曾对什么是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2]那么鲁迅用整个人生来经营的哲学便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胡适先生还对哲学进行了分类:“因为人生切要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只是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2]显而易见鲁迅先生《野草》所表达的正是第三类,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如何行为的人生哲学,是“90后”青年值得学习、值得倾听的人生指导。

胡适先生说过:“儒学久已消失,我确信中国哲学的将来有赖于从儒学的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枷锁中得到解放。”[3]其实这一观点早已和鲁迅先生改革国民性的本质思想不谋而合。鲁迅先生有很多的作品都是对国民劣根性、对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批驳。而《野草》就通过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写下了鲁迅对人生的深刻探讨,对自我生命的解剖,对改造国民性的深刻思索。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诙谐睿智、反抗绝望的文章,还有他对青年们痛心疾首的告诫。“我想,我们总得将青年从牢狱中引出来。路上的危险,当然是有的,但这是求生的偶然的危险,无从逃避。”[4]他愿为青年们引路,但路上却险阻重重。他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他曾对青年满怀期待,给了青年很多宽容和指导。“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5]即使在他目睹了广东青年分属两大阵营并且进行了血腥的明争暗斗后,他开始失望了,对青年产生怀疑,“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然而此后也还为初初上阵的青年们呐喊几声,不过也没有什么大帮助。”[5]他从没有放弃过青年,他还是一直为青年指路,给青年以鼓励。

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反抗绝望,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生”的哲学。在《生命的路》中鲁迅写道:“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永远有路。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6]鲁迅先生在给青年指路的同时也不忘给予青年一些实际的建议:“一要温饱,二要生存,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反抗他,扑灭他。”“我之所谓生存, 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4]在《忽然想到〈五〉》中写道:“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7]这些都是他对我们最真诚的嘱咐与告诫。让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还要勇于反抗,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不畏阻挠,但也不苟活,不奢侈,不放纵。我觉得这就够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路”,也是鲁迅先生希望我们青年当走的“路”。有着独立人格,勇于反抗,追求自由,坚持原则。这是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期望,也是我们“90后”青年阅读鲁迅的作品,学习鲁迅人生哲学的意义所在。

《野草》是鲁迅作品中最为难懂、也是最璀璨的篇目,所以在这里就从我们“90后”大学生的角度来重读《野草》,感悟其中的哲学智慧。

二、活在当下:永怀希望,反抗绝望

《野草》中包含着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其中“希望”与“绝望”是《野草》中一对既对立又并存的词语。而“永怀希望, 反抗绝望”是贯穿《野草》的永恒主题,也是鲁迅用整个人生来诠释的人生哲学。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8]这是《希望》中鲁迅借裴多菲的话语对希望与绝望的阐释,这句话在《希望》中出现了两次,但是不难发现这同样的两句话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ǒ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他描述了桀骜英勇的裴多菲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东方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所以这句更像是有着一种消极的感觉,认为人生的希望就是一种不知自己身处绝望中的虚妄, 所有的希望都是徒劳,都只不过是一个虚妄。而相反的是第二次引用这句话时,出现于文章结尾,并以“!”收尾。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恰恰相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心情。这里是鲁迅先生一种反抗绝望,与暗夜相搏后的高呼,所以这里的表述更像是一种明知自己身处绝望之中,身处于没有星和月光的暗夜之中,但是也要在这绝望之中心怀希望、哪怕是虚妄。因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就是鲁迅的反抗绝望的精神所在,明知身处绝望,却还是永怀希望,这样的意思也常常出现于鲁迅先生后来创作的很多作品之中。

《希望》所包含的思想是很复杂的,鲁迅先生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9]有了这样的经历后,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开始弃医从文、创办《新生》时满腔热情的青年了。他在《希望》里写道:“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曾经的努力只是曾经,青春耗尽但是希望的盾后面还是空虚的暗夜,于是他开始失望,开始疑虑,所以对青年对自己发出了疑问:“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对于《希望》,鲁迅先生曾说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10]所以《希望》写出的不只是那种反抗绝望,永怀希望的精神,还写出了鲁迅先生对青春的感慨,对青年的疑虑,还有对未来的担忧,这才会发出那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反抗绝望的呼声。然而不只是从前,现在的青年也正需要这样的呼唤,很多“90后”青年都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奋斗精神,想要有所作为却总是一事无成,对生活多是消沉又迷茫的。鲁迅先生一直对青年很友善,满怀期待,也一直在努力唤醒更多的国人,一生致力于改造国民性,所以在经历了这些变化后不得不产生怀疑,但最后还是回归自我内心:“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鲁迅对于永怀希望、反抗绝望的诠释,还有很多,如《秋夜》里的那两棵枣树,它们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明知生命、四季的轮回但还是坚韧的站在那里。历经风霜,落尽了叶子,被打枣的杆子打去了所有的果子,只有打枣杆子留下的皮伤,但却正因为这样原本被压弯的弧形却伸得更直了,直刺向凛冽的高空。这不正是对生命的敬畏,反抗绝望的精神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道:“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11]《野草》中有不少篇章包含了这种思想,《秋夜》就是其中之一,鲁迅先生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反抗绝望的精神,一方面在呼吁青年们对黑暗势力要进行韧的战斗。

《秋夜》中小花有梦,叶子有梦,枣树也有梦。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 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12]。

那笑声是花儿的笑,是枣树的笑,是生命的笑。鲁迅先生曾说过:“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灭亡的人们向前进。”所以这忽而传来的笑声是生命的笑声,在生命面前我们不怕死,怀着希望向前走,即使面对绝望也要乐观向上,就像《野草·题辞》中所写的:“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13]鲁迅的人生哲学在这里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反抗绝望,韧的战斗的意义了,还通过他对生与死的看法,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对于现在的我们比较实际的人生哲理:“要活在当下”,人生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昨天”和“明天”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要像枣树一样虽然也有小粉红花一样的梦,梦着青葱的弯成弧形,但是现在哪怕是寒冬,哪怕掉光了枝叶也要站得直直的,直插苍穹,发出生命的欢笑。

三、冻灭与烧完:明知前面是坟仍然向前走

《过客》是鲁迅人生哲学最好的诠释,是对“生命”最清晰的表白,生命的过程中,在人生的路上像过客一样,即使未知,哪怕前方是坟,都毅然向前。鲁迅在给读者赵其文的信中也谈道:“《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14]

《过客》是《野草》中被研究讨论得最多的作品之一了,它反抗绝望的主题不只是《野草》这本散文诗集的思想主旨,更是鲁迅先生整个人生的精神写照。《过客》以独幕剧的形式出现,人物设置简洁,只有三个人:小孩、老人和过客,实则代表了三种人,不谙世事、天真幼稚的青年,历尽沧桑随波逐流的老人,而过客,像是鲁迅自己,一个经历世事黑暗但还是坚持自我独立,清醒的孤独向前的反抗绝望的战士。

《过客》中老翁向过客提出了:“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三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过客给出的答案都是“不知道”。在常人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但是在《过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就包含了鲁迅的人生哲学。过客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是他很明确自己要去向何处,即使不知道自己要去往的地方会遇到什么,哪怕是坟也要向前。

过客与老翁有这样一段对话: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15]。

过客拒绝停下休息,拒绝了布施,但是拒绝不了那个在前面叫他,让他向前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是老翁也曾听到过的声音。其实很多人都可以听到反抗绝望的叫喊,但却渐渐都麻木了,不愿也不敢坚持地跨出那一步,向前走去,因为前面是坟,是未知,所以就退缩了,最终像老翁一样在路途中老去,并一直绝望地相信前面是坟,却从不知不想坟的后面会是什么?而生活于现在的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因为我们很多人都过着别人所期盼的人生,没有自己的信念,没有向前走的动力,安于现状,这也是“90后”很多大学生的弊病。来到大学只是想着可以毕业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却没有想过该如何提升自我。《过客》中的人生哲学就是鲁迅先生给我们很好的指导。

有人说鲁迅是一个孤独者,孤独地反抗绝望,孤独地走着。但我觉得不够恰当,他既不是麻木庸俗的凡人,也非积极乐观不谙世事的青年。他不像那些没有出过象牙塔的青年不谙世事,随波逐流,冲动盲从,他是经历了世事黑暗后仍旧坚持自我,明知前面是坟也要向前走的行者。这样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也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有的人成长于温室,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还没有出发就迷失方向。也有的人走得太久了,忘记了自己的本心,庸庸碌碌地度过生命。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鲁迅的人生哲学,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而当读到《死火》,我们对于生命的选择又会有一个全新的感悟。《死火》以“我”的口吻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幻的梦境,而“我”是“奔驰”而来,坠于冰谷,然后遇到了“死火”。“火”这种元素我们是都见到过的,要么烧成灰烬要么被人为地扑灭,这也是我们平日间可以体会到的常识。而鲁迅就用这每个人都见识过的“火”作为主角描画出了我们没见识过的“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动摇,全体结冰, 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15]而后“死火”被“我”唤醒,被唤醒的“死火”由全体冰洁的珊瑚枝变成了流动的红焰并与“我”对话: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16]

这样的“死火”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些曾经麻木的、被蒙蔽了内心的人,被唤醒后决心度过一个“烧完”而非“冻灭”的人生。“死火”与“我”的对话是鲁迅的心理活动,是他作出的人生选择,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有的人说死火代表的是鲁迅自己,有人说代表的是革命者,也有人认为这里说的是青年。然而我认为“死火”象征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当阅读《死火》时我们其实都像死火一般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冻灭”还是“烧完”,并不是像“To be or not to be.”[17]这样一个生与死的是非题。在《死火》中可以看到生与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所有的生必将走向死亡,那么我们不可以选择生与死,但是可以选择如何度过由生到死之间的这个过程。鲁迅先生的作品高超之处就在于,他并不直接与我们讨论这个生死的大命题,而是用“死火”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我们应该选择的生命的形式。

《死火》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鲁迅对“生”与“死”的哲思,提出了是平静无为的“冻灭”还是奋起一搏的“烧完”的选择题, 最后毅然说出“那我就不如烧完”。从“生”到“死”的道路上, 我们的生命没有选择的余地。生的尽头便是死,这谁又能摆脱呢,但是就算不能摆脱,那我们也有选择如何死去的权利———冻灭亦或是烧完。而鲁迅便是那一团死火,选择了以烧完的方式与黑暗同归于尽,用他向死而生的精神给与我们方向。“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18]鲁迅便是那位活在我们心中,永存的人。这正是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其冻灭不如烧完,要让生命发出光辉,没有白活白死的,生死都要有价值。

四、孤独的战士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19]而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战士。没有人可以站到他的那个思想高度,所以他是孤独的,但是也是坚强的。反抗绝望可算是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而他所反抗的“绝望”很大程度上是他对国民性的绝望,鲁迅尽其所能的为改造国民性奋斗着,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从鲁迅作品中所表现的对青年的期望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态度,从满怀希望到失望怀疑。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痛彻,越来越无奈。最后改造国民性的工作还是没有在鲁迅先生生前得以完成。

在《野草》中也不乏表现鲁迅对中国国民性批判的作品, 《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幽默诙谐却很巧妙地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一大特点“瞒和骗”,而瞒和骗的背后就是根深蒂固的奴性。《立论》简洁精辟,却用简单的故事情节道出了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互相恭维,互相说假话奉承,说真话的反而被人责备,最后鲁迅还教了大家一个巧妙又讽刺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说,只要附和着“呵呵”带过。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就道出了根深蒂固的奴性,真正帮忙的“傻子”却得到了奴才的背叛,而在一旁说空话的却被视为“聪明人”。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缺少的便是“诚”与“爱”,中国人与人之间弥漫着“瞒和骗”、“自欺欺人”,并逐渐变成“怯弱”、“贪婪”,这离不开中国由古至今的等级制度下的“愚民政策”。《论皇帝》中就提到过,皇帝对人民用的是“愚民政策”, 但是人民也不傻,也对皇帝用“愚君政策”来应付皇帝,那么国家就“太平”了。中国人就是这样自欺欺人,互相欺瞒。最后对于不好的方面谁都避而不谈,就像《立论》里说的:“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是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10]每个人都明知道是空话谎话,却也偏偏爱听,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狗的驳洁》又以一个梦境开头,用简单而寓意深刻的故事道出中国国民性“势利”的一面,“我”与狗的对话,看似荒诞实则很现实,势利的人以自己高“狗”一等的姿态来指责、呵斥狗势利,反被狗嘲笑最终落荒而逃,归根结底反映的也是“奴性”的一面。鲁迅先生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20]。抨击中国人的“看客”心理是鲁迅先生笔下常常出现的题材,有名的作品还有小说《示众》、《药》等,在这些作品中都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看客形象。不过《复仇》又有所不同,因为其他的作品多是写看客“看成”的状态,而在《复仇》中写的就是看客“看而不成”的状态。路人们从四面奔来“,拼命地伸长脖子,想要鉴赏这场拥抱或杀戮”[21],但是“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最后路人无聊散去,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这也许就是文中对“旁观者”的复仇吧。而《死后》又从一个死在路边的人的视角出发,极强烈地表现了对“看客”“、文人论客”的批判,并且从另一个方面也表现了鲁迅刚烈的性情,“就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即使死去也不愿给敌人哪怕一点快意,要作最彻底的斗争。

《墓碣文》里有一句“抉心自食,欲知本味”[22]。鲁迅自我解剖的精神让人钦佩,他用不断追求探索,跳出牢笼寻求真实自我的精神,告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直面人生。无论生活如何困顿,前路如何绝望,但也要敢于面对坚持下去。就像鲁迅改造国民性一样,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也为其倾尽一生精力。所以我们要认识中国国民性的优缺点,为改革国民性继续努力。然而要改革国民性就要先看清楚什么是国民性,从自身做起,先做到清楚地认识自己。鲁迅的改革中国国民性思想是失败了,甚至在20世纪中国国民性可算是倒退的,但是我认为鲁迅精神还在,他的文章、思想仍在指引着我们。即使不能改变所有或很多,但是我们仍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这也是当今我们学习鲁迅的意义所在。

五、对《野草》的误读:以“爱情说”为例

《野草》写于鲁迅人生中最为动荡的几年里,在这段时间里鲁迅经历了很多事情,有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从北京到了厦门大学任教后来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而在广东任教时又目睹了革命阵营分裂的血腥,这让他为之震动。这些动荡、这些变迁也让鲁迅的内心有了更多的想法,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对于这段时期不可忽略的就是他与许广平的爱情,在这段时间里萌芽并成长成为可以支撑之后在一起长长久久的情感。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情感可能会流露于《野草》中,如《腊叶》。有的人就此做文章,并举出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例子将《野草》曲解成为一个爱情散文诗集,这是很不合适的。

《野草》是含蓄隐晦的散文诗,是用象征主义艺术方法表现鲁迅的人生哲学。所以对于《野草》的解读就众说纷纭,对其象征的意义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现在有些研究鲁迅作品的学者、专家在研究鲁迅大流中开始走猎奇路线,有人去挖掘鲁迅的私人生活情感,甚至有人从情爱的角度来解读鲁迅的《野草》,将《野草》定义为爱情诗集。一篇学术论文还就《风筝》所表述的是兄弟情还是爱情提出了讨论,认为文中的“小兄弟”其实代表的是许广平,而围绕风筝发生的故事说的则是他们之间在讨论公布恋情的事情。这是很荒谬的说法,时间节点也是不符合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25日,而许广平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写于1925年3月11日[23],也就是说在作《风筝》时,鲁迅与许广平根本没有开始通信,更别说两人需要讨论是否公布恋情[24]。

加拿大华人李天明博士的《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25]一书,甚至将《秋夜》、《影的告别》、《死火》等篇目都归入爱情诗,将其解释为鲁迅在婚姻道德与自由爱情之间的纠结。这都是过于主观的、不切实际没有证据的解读。许广平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写于1925年3月11日[23],而《野草》中很多篇目都是写于鲁迅与许广平开始通信之前的。比如《秋夜》中对两颗枣树并没有分别描写,都是落尽了叶直刺高空的样子,并且全文都是积极乐观反抗绝望的,枣树直刺奇怪而高的夜空,小粉红花还在开着,瑟缩地做着梦,并没有一点表现鲁迅对婚姻不满的形象。李天明则认为:“这两株分别描绘的枣树,不但是鲁迅寂寞孤独感的形象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婚姻形态不满、沮丧和无奈复杂心情的形象体现,他们可以被视为鲁迅窘困夫妻生活的象征。”[26]这样片面、主观的看法是毫无依据的,明明文章中枣树直刺夜空,而花也在冷气中开放,满怀梦想,却被解读为寂寞孤独的体现、对婚姻的不满无奈,曲解了鲁迅的本意。鲁迅在《秋夜》最后写道:“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12]把小青虫看作是“苍翠精致的英雄”,说明文中的这些形象是正面的,态度是乐观的。我们研究鲁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鲁迅,让更多的人读懂鲁迅,但是为了所谓的“创新”从而曲解鲁迅的思想精神的做法是必须反对的。

对于这种荒谬的见解,论者褒贬不一,表面上出现了鲁迅研究的一种创新,满足了世俗对于名人爱情的八卦、好奇心理,但却掩饰不了过于世俗化的肤浅走向。从爱情的角度来解读《野草》虽然打破了常规的思考,但却不知不觉走上一条超出学术范畴的路。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特别是《野草》这样比较难读懂的作品,更需要好的导师的正确引导,而不可被这种猎奇作伪以求文章新颖的学者误导。

摘要:《野草》包含着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90后”青年通过阅读《野草》来学习鲁迅哲学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告诉了我们永怀希望,反抗绝望;《死火》阐释了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其冻灭不如烧完,要让生命发出光辉,没有白活白死,生死都要有价值;《过客》则讲述了过客明知前面是坟,都要坚持向前的那种向死而生的精神。

上一篇:克罗恩病的护理查房下一篇:团支部岗位职责(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