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历史背景

2024-08-18

伊丽莎白一世历史背景(精选8篇)

伊丽莎白一世历史背景 第1篇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伊丽莎白时代,她使英国历史变样。

英格兰女王,在位时间长达44年,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处女女王”,“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是英格兰趋向强盛和国家建立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大体相当于16世纪后半期(1558~1603年),那时是英国社会变化剧烈的时期,....同时,也标志着英国正向着近代化的道路迈进.....。在她的统治期内英格兰文化达到了一个顶锋,通过羊毛交易国家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内长期保持稳定。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

军事上伊丽莎白不但成功地维持了国内的统一,避免了宗教问题造成国家分裂,还战胜了苏格兰。伊丽莎白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了英国的海军。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确立了世界海军强国的地位,并在此位置上一直占据到20世纪。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人还进行了许多探险活动,如前往俄国,发现到达远东的西北路线,远航北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英国人对世界认知的进程。

文化上,伊丽莎白时代,可谓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人文主义文化在英国也繁荣起来,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近代唯物主义的鼻祖弗朗西斯·培根都是这个时代产生的。伊丽莎白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在她的领导之下,整个英国的文化,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当时,文学,尤其是诗歌和话剧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诞生了英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世。她在位期间,英国正处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英国专制统治的强盛时期。伊丽莎白一世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推行的宗教改革政策以及“海上掠夺”和“贩奴”政策,满足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巩固了英国的君主专制政权,使得英国君主专制主义政权得以加强,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以迅速发展,经济迅速发展,伦敦成了工商业和金融的重要中心,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丽莎白一世历史背景 第2篇

公元1533~公元1603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在她当政的45年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灿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只充当傀儡的角色,因此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伊丽莎白于1533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她父亲是领导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亲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个妻子。1536年安娜被斩首,几个月以后英国国会宣布当时三岁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子(这一直是大多数英国天主教徒的看法,因为他们认为亨利和原配妻子离婚是非法的)。尽管遭到了英国国会的这种挫折,伊丽莎白还是在皇室中哺育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1547年当伊丽莎白13岁的时候,亨利八世死了。在随后的十一年中英国统治者的功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兄长爱德华六世从1547年执政一直到1553年。在他的统治下,政府推行坚决支持英国新教的政策。玛丽女王一世在其随后当政的五年期间,支持罗马教皇的至高权力,恢复了罗马天主教。

在玛丽统治期间,英国国教徒遭到迫害,约有300人被处以死刑(这使女王有了一个不光彩的绰号“血腥玛丽”)。伊丽莎白被逮捕,并被押在伦敦塔,虽然后来被释放,但在一个时期内生命仍处于危险之中。1558年当玛丽死去由25岁的伊丽莎白继位时,举国一片欢腾。

年轻的女王即刻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法国的战争;与苏格兰和西班牙的紧张关系;尤其突出的是英国国内的宗教派别之间的尖锐矛盾。

后一个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伊丽莎白执政不久就通过了“至高权力与同一性法案”(1559年),确立英国圣公教为正式的英国宗教。这使温和的英国国教徒感到满意,然而清教徒想要进行一场更激进的改革。但是伊丽莎白在其整个统治期间使1559年的折中法案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处境使宗教形势复杂化了。玛丽被迫离开苏格兰,来到英格兰避难。在那里她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了伊丽莎白的阶下囚。伊丽莎白没有采取武断行为。玛丽是罗马天主教徒,也完全有权继承英国王位。这意味着在叛乱或暗杀得逞的情况下,英国还会再有一个天主教女王。事实上在玛丽被监禁的期间,发生了几起反对伊丽莎白的阴谋,而且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玛丽参与了这些阴谋。1587年玛丽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伊丽莎白勉强在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字。她的大臣和大多数议员巴不得早就把玛丽处以死刑。

宗教斗争不可避免地给伊丽莎白带来了危险。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把她逐出教会,下令废除她的王位。1580年格列哥里教皇八世宣布暗杀伊丽莎白不算犯罪。但是形势也有对伊丽莎白有利的一面。她执政期间英国教徒总是担心天主教会在英格兰复辟,而伊丽莎白对此有所防御。这确实是她受广大教徒欢迎的主要原因。

伊丽莎白开展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1560年她缔结了爱丁堡条约,该条约提出了一个与苏格兰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英国与法国的战争结束了,而且两国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形势却迫使英国与西班牙发生了冲突。伊丽莎白企图避免战争,但是由于16世纪西班牙有好战的天主教势力,西班牙和新教徒的英国之间的战争大概是无法避免。发生在荷兰的一场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叛乱是起积极作用的一个因素。荷兰的叛乱分子大多数是新教徒,西班牙企图平息这场叛乱,于是伊丽莎白就对荷兰叛乱分子予以援助。伊丽莎白本人并不十分热衷于战争,但是大多数英国人以及她的大臣和议会倒比她更热衷于战争。因此当与西班牙的战争最终在16世纪80年代末期爆发时,英国人民是坚决支持伊丽莎白的。

伊丽莎白长年不断地发展英国海军。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为了入侵英国迅速发展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无敌舰队所拥有的舰只几乎和英国舰队相差无几,但是水兵的数目却比后者少得多;况且英国水兵训练有素,船只的质量较好,并拥有更多的火力装备。1588年双方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地位。

伊丽莎白总是勤俭持国。在她早期执政的岁月里,英国国王政府的财政状况很好。但是由于与西班牙战争耗资巨大,在她晚期执政的岁月里,国库状况不佳。但由于国王政府保持廉洁,整个国家还是比她登基时繁荣昌盛。

伊丽莎白在位的45年(从1558到16)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一些最著名的英国作家如威廉·莎士比亚就产生在这个时代。这一成就中当然包含着她的一份功劳:她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但是音乐和绘画却不如文学那样光彩夺目。

伊丽莎白时代也是英国探险的时代。有开往俄国的探险,有马丁·弗罗比歇和约翰·戴维斯发现通往远东的西北之路的创举,有弗朗西斯·德克雷爵士路过加州的环球航行,有沃尔特·罗利爵士和其他人在北美无意中发现了英国移民的奇遇。

伊丽莎白的最大过错也许就是她不愿意提出王位继承人。她不仅仅一生未嫁,而且总是回避指定继承人。这也许是因为她担心无论谁被指定为继承人都会很快成为她的危险对手。不论伊丽莎白未提继承人的理由是什么,她假如早亡(假设真的死在苏格兰的玛丽之前任何时候),英国也许会为继承人问题陷入一场内战。但是英国是幸运的,因为伊丽莎白一直活到70岁。她在临终遗嘱中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苏格兰玛丽之子)为她的继承人。虽然这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并属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却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选择。詹姆斯和他的儿子都是独裁者,在大不列颠不得民心,结果在该世纪中期爆发了一场内战。

伊丽莎白是个智慧超群的女子,敏捷过人的政治家。她保守谨慎。她显然讨厌战争和流血,但是需要时她毫不犹豫。她同父亲一样是通过与议会合作而不是与它对立来掌握政权。她公开宣称操守贞洁终身不嫁是有可能的,但因此认为她是异性的憎恨者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她喜欢男子,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伊丽莎白在挑选大臣方面颇具匠心。当然她的功绩的一部分应归功威廉·塞梭(伯弗利勋爵),他从1558年直到15死时一直是她的首席顾问。

伊丽莎白的主要功绩可归纳如下。第一,她领导英国在没有严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了宗教改革的第二阶段。这与德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那里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使百分之二十五之多的人口丧生。由于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除了英国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的深仇大恨,她成功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第二,她执政的45年是世界上伟大民族之一的黄金时代。第三,在她执政期间,英国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列强国,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一直保持着这种列强国的地位。

伊丽莎白在本册中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本书列入的人物基本上是伟大的发明家和创立新思想或改变政策的人物。伊丽莎白不是发明家,她的政策基本上谨慎保守,但是在她的统治下所取得的进步远远超过了那些认真实行改革的大多数统治者在当权中所取得的进步。

伊丽莎白无心处理议会和国王之间相对权力这个棘手的问题。她从不当暴君,这对于发展不列颠民主也许比她颁布一部民主宪法更有利。伊丽莎白不追逐军事功勋,对建立庞大帝国也不感兴趣。的确,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英国不是一个帝国。但是她给英国留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为随后发展起来的大不列颠帝国奠定了基础。

不列颠在海外众多附属国是在伊丽莎白死后获取的──大多数是在她死后很久获取的。许多其他人为大不列颠帝国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无论如何都可以看作是欧洲的全盘扩张和英国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应该注意到,在大西洋海岸的其它重要的欧洲国家(法国、西班牙以至葡萄牙)也成为巨大的海外帝国。

同样,伊丽莎白在反对西班牙的威胁、保卫英国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也容易被夸大。回过头来看,西班牙似乎未曾对英国的独立构成真正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记得英国舰队和无敌舰队之间的战斗根本没有完结(英方未损失一只军舰)。进一步来说,即使西班牙军队在英格兰登陆成功,也极不可能会征服该国,西班牙军队在欧洲其它地区也未取得显著的成功。如果西班牙未能平定小小的荷兰所发生的一场叛乱,实际上它就不会有征服英国的机会,这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到了16世纪英格兰的民族主义非常强大;西班牙人的征服是不可能的。

简析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政策 第3篇

在中世纪的欧洲, 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仅是个人的信仰问题, 同时也牵扯到经济利益和社会秩序, 宗教上的分歧往往就是政治分裂的导火线。宗教问题的焦点是新旧教的矛盾, 在16世纪, 英国也兴起了王权与教权之争。英国原是一个天主教国家, 但亨利八世因离婚问题与罗马教廷发生冲突, 开始了宗教改革, 并最终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 建立了独立的英国国教。爱德华六世时期, 真正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英国国教会的新教倾向更明显了。但是在“血腥玛丽”时代, 新教徒遭到残酷迫害, 罗马天主教在英国重新确立起权威。

英国的宗教改革经历了停滞、前进、天主教复辟的曲折而又艰难的历程, 以致到伊丽莎白即位后, 最紧迫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英国已持续25年之久的宗教冲突问题, 实现宗教和解。女王的辅臣中以倾向新教者居多, 而她本人对于罗马教廷也有种种可以抱怨的理由, 因为罗马教廷视她为私生女, 不具备合法的王位继承权。但作为一位明智的君主, 女王从未将宗教政策仅视为是个人的信仰问题, 相反, 她更多考虑的是国家利益, 以致把教会当作了一个政治武器, 把宗教这种超然的力量看成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工具。所以, 在看到欧陆天主教世界的威胁、强大的国内天主教贵族的势力、部分普通英国民众对天主教的依恋以及议会的压力后, 她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中立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新教徒, 也不是一个天主教徒, 并实施了温和折中大的宗教改革路线, 试图运用政府的力量来化解一个国家的宗教矛盾的。

此外, 英国能较顺利的走向宗教宽容还和其自身的民族特性有关。英国是个务实、开放的民族, 一直将宗教事务看成是政治问题, 而缺少基督徒那种特有的神秘感和虔诚心。所以, 我们就不难理解英国人可以做到教义和宗教崇拜的仪式变化不大, 但英国教会必须独立, 英国的君主应该成为国教的管理者这一事实。

二、宗教宽容政策的措施

因为伊丽莎白的期待是让英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而当时国内天主教徒的势力也还强大, 所以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宽容政策的主要做法是坚持英国教会的独立和不让新教改革走向极端, 大致分为三步实行。

首先, 伊丽莎白既不立即明显地恢复新教也不取缔旧教, 以便争得时间来稳固自己的权力与地位。等到政治权利日益稳固后, 她便着手进行恢复国教。从信仰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中挑选出可以改信新教的人, 并挑选新教徒人员来补上空缺的12个主教的位置。

其次, 1559年伊丽莎白召开议会, 正式宣布废除前玛丽女王的反动法案, 恢复玛丽所废除的《至尊法案》规定和《统一法令》。

《至尊法案》规定:“女王陛下乃是本国唯一的最高统治者, 无论在宗教及宗教事务上, 均如此, 在本王国国境之内, 任何外国君主、个人、主教、国家或统治者在教会或宗教上均不得享有、也不应当享有管理权、统治权、领导权或权威……”。这个法令重申了王权在世俗和宗教事务上的至尊地位, 否定了外国对于英国宗教的干涉。伊丽莎白也被称为英国国教的“最高管理人”, 而不再是“最高首脑”。

《统一法令》则重申爱德华六世时期颁布的宗教法规, 声明人们应当按照1552年颁布的第二版的《公祷书》来举行宗教仪式, 强烈攻击教皇的词句也被巧妙地删除了, 以不激怒天主教徒。所有的僧侣必须服从这个法令, 并按这个法令所规定的仪式来进行崇拜和布道。通过这两个法令, 伊丽莎白女王期望把所有的基督徒都统一在英国国教之内。

此外, 为了实现温和的新教原则, 女王又对爱德华时代所颁布的《四十二条信纲》进行修改, 颁布了新角钢《三十九条信纲》。这是一个折中、温和的文件, 它用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宗教仪式, 企图消除各种教派之争。

可以说, 伊丽莎白的宗教宽容政策就既有斗争的一面, 也有妥协的一面, 其主要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政府管理宗教的模式, 同时又保证在自己的国家中, 各种信仰不同宗教的人都能够存在, 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国家服务。

总之, 伊丽莎白在新教与旧教、国内与国际的双重压力下选择了宗教宽容这条中庸之道, 并且竭力推行, 使这一政策成功地得到了大多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支持, 进而使英国避免了因宗教矛盾而导致的分裂危机、捍卫了国家利益, 成为英国史上不得不提的亮丽一笔。

参考文献

[1]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2]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之谜 第4篇

婚姻的风险

伊丽莎白一世贵为大英女王,可谓是英国最尊贵的女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在婚姻问题上可以随心所欲。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生活在16世纪,在当时的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男权时代中,丈夫主宰着一切,妻子对丈夫必须柔顺和服从,遵从婚姻的誓约。即便她是女王也应该和别的女人一样,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特权。因此,女王结婚有着很大风险,可能使自己的权力受到影响甚至威胁。

伊丽莎白一世的姐姐、亨利八世的大女儿玛丽女王就是一个例子。玛丽与西班牙王储腓力于1554年结婚。婚后,玛丽将自己和英国都拱手奉送给了丈夫。她在一系列内政外交问题上都追随腓力二世。玛丽在国内推行反宗教改革政策,无情迫害新教徒,在国内恢复天主教信仰并将被亨利八世没收并已低价卖给新贵族的教产收回。在外交上,她也追随西班牙,与法国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英国却没有获得太多利益,还因此失去了“百年战争”期间从法国夺得的加莱地区。这些举动使英国的国际声誉几乎化为乌有。英国俨然成为了西班牙的财产和附庸,英国的国家利益也受到严重损害。

伊丽莎白一世英明睿智,她发现自己如果嫁给外国的君主,那么自己和整个英国就会成为别人的财产,这样不仅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幸,也会使英国及自己的臣民受到损害。这样的婚姻有着太大风险,自己和整个国家都难以承担。

当然,伊丽莎白一世也可以选择嫁给一位大臣,这也是许多英国臣民对她的期望。但是女王本人不愿意这样,因为她认为这样可能引起国内与宫廷内危险的对立情形,导致像“玫瑰战争”时期的派系之争,更严重的是会引发内战。类似的事件在英国不是没有发生过,前车之鉴让伊丽莎白一世在下嫁臣子的问题上止步了。

独立的个性

伊丽莎白一世本人性格独立,也倾向于维持单身。英国作家艾莉森·威尔这样评价道:“她杰出的智能与皇室血统的骄傲,让她难以屈就任何男人。她天生就是独立的统治者,不想让任何人干扰她的特权。如果她结婚了,她的独立和特权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1559年,伊丽莎白一世曾告诉一位德国大使:“我觉得独身生活非常愉快,而且自己也非常习惯维持独身,甚至宁愿进入女修道院生活,就算受到压力,也要誓死保护自己独身的地位。”女王也曾亲口告诉一位英国的驻外使节,说自己宁愿“在街上乞讨但维持单身,也不要当个被迫结婚的女王”。又有一次,她表示自己非常认真地看待婚姻大事,这对她来说是件很严肃的事,因此她不想和别人一样凑合着踏入婚姻。

心里的阴影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来,幼年时的经历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继而会影响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历史学家认为,伊丽莎白一世对于婚姻如此消极反感的行为背后,必定有着更加深刻的原因。她之所以如此讨厌婚姻,是因为幼年时的经历和遭遇在她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在伊丽莎白一世两岁零八个月的时候,父亲亨利八世以不贞为名将她的母亲处死;在她8岁那年,父亲亨利八世又将他的第五任妻子以通奸的罪名处死。这两件事情对伊丽莎白一世影响极大,让她对婚姻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和排斥感。后来,她的大臣罗伯特·达德利曾告诉一位法国大使:从8岁起,女王陛下就宣告了自己绝不踏入婚姻的决心。在15岁的时候,伊丽莎白一世遇到了第一个让她心动的男人——托马斯·西摩将军,但是托马斯却因为企图发动叛乱,被关进了伦敦塔。

这些痛苦的经历使伊丽莎白一世在内心深处逐渐将婚姻和死亡划上了等号。1561年,她本人就曾向一位苏格兰大使表示,青少年时期的某些经验让她无法将婚姻等闲视之,也不认为结婚会带来安全感,相反却会引发恐惧。

结婚、生子是两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婚姻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繁衍后代。在16世纪的英国,妇女怀孕生育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由于医疗条件极差、接生技术落后,孕妇在生产时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对此,伊丽莎白一世也曾耳闻目睹,她的多位亲人都死于生育。她的姐姐玛丽女王因为两度精神性假妊娠而成为举国笑柄;许多年轻的贵族新娘们都在婚后不久便死于难产。这些见闻使得伊丽莎白一世对婚姻和生育更加恐惧。

外交的需要

理想的婚姻应当以真实的爱情为基础,然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主的婚姻往往只是其扩大领地和增加权势的筹码而已。恩格斯说过:“对于骑士或男爵,以及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条件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谁与伊丽莎白一世结婚,实际上就意味着谁获得了英国,因此,欧洲众多国家的国王和贵族都想与她联姻。

伊丽莎白一世利用各国君主、贵族对自己的热烈追求,展开了独具特色的“婚姻外交”。她先后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法国的安茹公爵等人就婚姻问题展开谈判,实际上,伊丽莎白一世并不想和任何人结婚,因此每次婚姻谈判都以失败告终。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英国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避免实力上处于劣势的英国与他国发生战争,为国家的发展营造难得的和平环境,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英国的国家利益。

她初期联西制法,之后联法制西,在欧洲诸大国之间谋求均势,以利于英国自身的发展,事实上这也开创了英国“均势外交”的传统。总之,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有着复杂多样的原因。她的婚姻问题如同三棱镜,折射着历史的复杂多样性。

伊丽莎白一世演讲稿 第5篇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这句名言出自西方最伟大的戏剧家之口,它引起后人许多争论;不过人们未必想到,当哈姆莱特在舞台上讲出这话的时候,旁边就坐着一位属于“脆弱”的人物,但她实际上却掌有至高无上的权势,而且意志坚定、智慧超群,建立了不世之功。

这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今年是这位女王逝世400周年和诞辰470周年,在英国,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人纪念她,她有许多崇拜者。不同领域的专家推选出100位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这位女王就在其中,人们公认,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如果没有她,英国和西方的历史,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真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哈姆莱特的这句话用于女王之前的英格兰也很适合,甚至可以说,这之前几百年,英国就没有平静过,各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宫廷内外充满阴谋诡计和血腥杀戮。亨利八世1509年登基以后,国外征战不休,农民破产、贫富对立、盗贼四起,最大的麻烦则是他的婚姻问题引起的宗教纷争。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为了有个儿子继承王位,立过6位王后,第三位终于给他生了儿子,至于前面的女儿,他好像就忘掉了,照管伊丽莎白的宫女看到这位小公主一天天长大,衣服越来越不合身,不得不给国王写信,要求给她做一些新衣服。

从这里可以想象,伊丽莎白童年时代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1547年亨利八世死了,他惟一的儿子、也是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继位,这个小国王只有10岁,身体孱弱,过了6年就病死。继任王位的是玛丽,她是被亨利八世杀掉的第一位王后的女儿,她对新教徒进行残酷镇压,短短3年间,伦敦等地就被她烧死300多人,史称“血腥玛丽”。新教徒不堪压迫,他们拥护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这自然引起“血腥玛丽”的嫉恨,她把妹妹投进了伦敦塔。

“血腥玛丽”也没有孩子,1558年她还不到40岁就死了。这时本来被认为是私生女、谁也不看好的伊丽莎白成了王位惟一的继承人。1558年,25岁的伊丽莎白在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终于登上了英国的王位。在前去加冕经过伦敦城时,她特意停留片刻,对夹道欢迎的人群作了简短的演讲。她激动地说:“是时间把我带到这里,并承认我为女王。”

就是在这个瞧不起女人的时代,一位孤女成了国王,统治英国45年之久。而且在她的统治下,腥风血雨的英格兰大体稳定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从偏安一隅的岛国成为欧洲先进,为未来“日不落”的大不列颠王国奠定了基础。也是在这时,英格兰进入文艺复兴盛期,即以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一批巨人为代表的辉煌时代。

伊利莎白一世是英国人最欢迎的君主,她在位45年,终身未嫁。自她即位后,议会一次次恳求女王择婿,期望她能为王室留下继承人。然而,女王对此无动于衷。后来,当议会代表团再次恳求女王时,她戴上了结婚戒指,并说:“我已经献身于一个丈夫,这就是英国。” 后代的历史学家常常感到费解:这位女王是依靠什么来统治、并带领动荡不安的英格兰走向兴盛的?人们有种种解释,但是恐怕无法否认,女王的能力和才华是重要的因素。从女王的画像看,她的前额很高,那时普遍的看法是,前额高是聪明的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化妆的结果。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已无法考证,但确实可以说,女王是一位有着极高智慧的人物,她依靠智慧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取得稳定和平衡。

女王的智慧表现在她明白自己作为女人的弱点,并且非常聪明地把这种弱点变成了优势。她登基以后,几乎所有的大臣和国民都认为,她应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她已经25岁,已过了结婚年龄,而且毫无治国经验,有个丈夫就可以帮她治理国家,而且可以生下孩子,作为王位合法的继承人,国家才能稳定。

伊丽莎白一岁时就有了第一位求婚者,到登上王位,她就成了欧洲未婚女人中最有价值的一位。英格兰王位不知道有多少人觊觎着,现在却在一个年轻姑娘的手中,这就更刺激着他们的野心,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是同女王结婚。因此女王的求婚者络绎不绝,到女王52岁,重要的求婚活动有近30次,其中包括英格兰最强大的两个敌手:法国国王查尔斯九世和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菲力在同血腥玛丽结婚之前,就以王子身份向伊丽莎白求过婚,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后,他为自己的儿子来求婚,他的王后死了,他又亲自出马,以西班牙国王的身份向英格兰女王求婚。这3次求婚中的任何一次成功了,就不会有无敌舰队的覆没和西班牙王国的衰落,欧洲的历史就会改写。历史却证明,那些求婚者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多少才华和作为;同女王相比,他们黯淡无光。很难想象,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成了女王的丈夫,英国还能出现那个伟大的时代。

在国内,女王同样依靠智慧来化解矛盾、治理国家,她面临的有那些老奸巨滑、野心勃勃的权臣,时时牵制、难以驾驭的国会,闹独立的爱尔兰,无家可归的穷人和兴风作浪的黑社会,最棘手的则是天主教问题。女王登基不久就正式宣布新教为国教,罗马教庭恨透了她,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宣布把她逐出教会,废除她的王位。女王知道“血腥玛丽”那样的残酷镇压是没有效果的,她没有报复天主教徒,她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在女王统治期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基本相安无事,他们之间的仇恨得到缓解,英格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

女王对国家的治理更善于依靠智慧而不是凭借暴力,表现出更多的宽容而不是专制。政治文明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人们常常强调民主和法治,不过,民主的真谛不只是少数服从多数,还包含着对少数派的宽容和尊重。智慧和宽容是现代政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封建君王,伊丽莎白自然不能避免其局限,但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那个时代,她也为现代政治文明作出了最初的榜样。

我认为,能够拥有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英国的幸运,也是世界的幸运。但是,政治上的辉煌,生活上的孤单,她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却是不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她最终在孤独寂寞中走向终点,当她匍匐着向死亡爬行的时候,长寿成了一种煎熬。繁华背后,不过是一掬细沙。历史就是这样,有得也有失,或许我们对这个伟大的女人充满了崇敬之心,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对待一切需要双客观的眼睛。

帝王故事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第6篇

我们在说伊丽莎白一世女工的故事之前,先得说说她的姐姐玛丽一世。

玛丽是父王亨利八世和王后凯瑟琳所生的女儿。后来王后凯瑟琳失宠,新王后安妮十分忌恨玛丽,剥夺了她的威尔士公主称号,还经常恶狠狠地骂玛丽是“不要脸的私生子”。当安妮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后,玛丽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她住在一间十分简陋的房间里,没有女佣也没有人同她来往,安妮甚至要她给自己的女儿当侍女。玛丽对此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埋下仇恨的种子,伊丽莎白后来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玛丽还有个同母所生的弟弟。父王驾崩后,弟弟登上皇位,为爱德华六世。玛丽知道爱德华六世身体多病,她安然住在伦敦郊区,静候爱德华六世驾崩。国王果然不久就驾崩了,诺森公爵在伦敦拥立亨利八世的外甥女、他自己的儿媳格雷郡主为女王。格雷只当了9天女王,就被拥立玛丽当女王的人关进伦敦塔,上了断头台。

玛丽一世女王于1554年7月,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但婚后一直没有孩子。玛丽一世对童年的不幸一直怀恨在心,与妹妹伊丽莎白的关系相当紧张。

1554年,她指责伊丽莎白与在肯特郡发动起义的托马斯·怀亚特有联系,将伊丽莎白关进伦敦塔,此后又流放到伍德斯托克。在玛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姐妹俩的关系稍稍缓和。在最后一次重病中,她与西班牙大使和摄政委员会达成协议,答应由伊丽莎白继承王位。

玛丽一世女王临终前,要求伊丽莎白保持天主教信仰,作为继承王位的先决条件,伊丽莎白答应了。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女王去世,终年42岁,遵照她临终遗言,她的五脏和躯壳,分别葬在两座教堂里,以此固执地向英格兰人表示,她的一半属于婆家西班牙。

玛丽女王一死,伊丽莎白就不再信守诺言了,实际上她从未信仰过天主教。伊丽莎白比姐姐小17岁,如果不是玛丽重病而死的话,她还会吃更多的苦头。尽管如此,年轻的伊丽莎白已饱受坐牢和流放之苦了。

在那些日子里,伊丽莎白的处境同当年的玛丽几乎一模一样,由于父母亲的婚姻从未得到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承认,所以她一直被视为私生女。

她的姐姐玛丽女王笃信天主教,因此尤其痛恨她信仰新教。

为了免遭女王和她的谋臣的迫害,聪明机智的伊丽莎白被迫处处假意顺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有一次玛丽女王派了个密探,装扮成过路的一位绅士,在伊丽莎白住的庄园附近马车坏了,请求借宿一夜。喝咖啡的时候,密探故意流露出对天主教和玛丽女王的不满之意,可伊丽莎白却装得茫然不知的样子,说她从不谈国事。伊丽莎白就是靠着机智和伪装才幸存下来,在庄园里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直到玛丽女王去世。

玛丽女王去世的当天,伊丽莎白继位成为女王,尊号为伊丽莎白一世。

全国顿时一片欢腾,也顾不得正在国丧期间了。人们庆幸玛丽女王去世,因为这位女王是个宗教狂, 笃信天主教,她曾把300名新教徒送上火刑柱活活烧死,其中包括克兰默大主教、格洛斯特、里德利、拉铁摩尔主教等知名人士。人们甚至称她为“血腥的玛丽”。人们庆幸火饶异教徒的时代已成了过去,欢呼又有了一位新教女王。

1558年11月24日,女王在1000名禁卫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从哈特菲尔德离宫出发,奔赴首都伦敦。从车窗里,她看到沿途家家户户门口都飘着国旗,表示向她效忠。进了伦敦城,城里更是万人空巷,临街的阳台上、房顶上都站满了人,争相一睹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风采。欢呼声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

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大典,使伦敦的市民、贵族及各阶层群众沉浸在狂欢之中。英国编年史曾有这样的记载:“玛丽一世女王狂风暴雨般的统治时代结束后,不愉快的愁云被驱散,难忍的痛苦像迷雾一样消失,迫害成为过去。感谢上帝给英格兰送来一个平静的季节、一个明媚的太阳、一个受到伊丽莎白女王保佑的世界。”

望着狂欢的百姓,坐在豪华上室专用马车里的伊丽莎白,止不住热泪盈眶。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童年的不幸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在她2岁8个月时,母亲安妮·博林因与一位宫廷乐师关系暧昧,被残暴的父王处决。

父王因渴望有儿子继承王位,对她一直极为冷淡,她甚至很少有机会见到亨利八世,但却对父王忠心不二。1543年,亨利八世又与33岁的女学者凯瑟琳·帕尔结婚,在新王后的建议下,亨利八世前面5位王后留下的3个孩子,即玛丽、爱德华和伊丽莎白都回到了宫廷。

伊丽莎白一世历史背景 第7篇

夏继果

关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商业扩张,我国史学界已有不少成果问世。本文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外交政策方面研究这一问题,试图说明:伊丽莎白政府外交上的成功为商业扩张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在商业扩张的过程中,政府通过外交政策,起到了指导、扶植的作用;商业扩张推动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实施。

(一)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即位时,英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前任女王玛丽一世不遗余力地恢复天主教,造成了国内宗派林立,人心涣散。在外交上,玛丽一世孤注一掷地投靠西班牙,而且不顾英国人民的反对,介入了西班牙的对法战争,致使英国丢掉了在大陆上的唯一堡垒——加莱。伊丽莎白登基时,与法国的战争还在继续。在财政方面,早在亨利八世时期,国王为应付旷日持久的欧洲战争,不惜发行劣币以增加收入,使英国的财政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爱德华六世在位期间,货币进一步贬值,财政混乱不堪。玛丽一世时期的对法战争更加剧了这种局面,到玛丽去世时,英国的债务已达200,000镑。[①]反观欧洲大陆的西班牙和法国,英国就愈显弱小了。除西班牙本土外,西班牙国王还统治着尼德兰、意大利的部分地区、美洲殖民地。仅西班牙本土的人口就大约是英国的2到3倍。财政上,美洲金银源源不断流入西班牙,英国更是望尘莫及。法国人口至少是英国的3到4倍。从地理位置上说,法国比西班牙更具威胁性。因为,从玛丽一世手中夺走加莱后,法国完全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南侧的上风海岸。考虑到当时的船只逆风航行还很困难,而英吉利海峡盛行西南风,英国海军时常被封锁在港内达几天或几星期这类情况,法国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面对危险形势,伊丽莎白政府推行了“大陆均势”政策,不但在长时间内避免了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投入,而且实现并维护了国内安定团结的局面。

伊丽莎白即位不久,法国、西班牙和英国间的和平谈判在卡托——康布雷西斯进行。谈判期间,伊丽莎白想方设法在法西间制造矛盾。结果,弱小的英国非但没有投靠法西任何一方,相反,法西却为了得到英国的友谊而争先恐后。英国虽然实际上放弃了加莱,但却为重建英格兰国教会赢得了时间。在伊丽莎白统治的前十年,由于法国更具威胁性,英国利用各种手段维持着与西班牙的友好。伊丽莎白重建的国教会具有明显的新教倾向,为了减少天主教西班牙的敌意,她故意掩饰,给大陆天主教徒造成了一种错觉,以致于他们在呈给罗马教皇的报告书中认为:英国人势不可挡地忠于古老信仰,宗教革命只不过是少数贪婪贵族、叛教神父和冒险家所为,他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国家,但伊丽莎白本人并不仇恨教会,如果她能被解除顾问们的邪恶劝谏,也许可以引导她恢复天主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也再三劝罗马教皇忍耐,不要急于开除伊丽莎白的教籍。1567年8月,阿尔发公爵率领西班牙军队前往尼德兰镇压叛乱。这支军队是参加过意大利战争的主要陆军力量,它的到来意味着西班牙军事重心的重大转移。不仅如此,尼德兰与英国只有英法海峡相隔,最近的地方离伦敦只有100海里,如果让阿尔发成为尼德兰的主人,他随时可以利用尼德兰的财富和船只进攻英国。这正如1586—1587年英国议会上议员们一致认为的:“如果低地国家被西班牙国王征服,低地国家将加封他为风和英法海峡的伊俄勒斯和尼普顿(风神和海神——作者)”。[②]这是伊丽莎白政府所不能容许的。从此,尼德兰问题成为英国外交的中心环节。1568年12月,给阿尔发提供援助的西班牙运金船到英国港口避难,在以国务大臣威廉·塞西尔为首的政治家推动下,英国没收了所运黄金,试图迫使西班牙从尼德兰撤军。不久,英国北方叛乱和里多尔菲阴谋相继发生,使伊丽莎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西班牙威胁的存在,从而走上了与法国友好的道路,最终于1572年4月签订了英法布鲁瓦条约。英国签订该条约的宗旨不在于谋取与法国的永久友好,而在于给西班牙施加压力,最终恢复与西班牙的友好关系。1572年尼德兰革命高潮的到来改变了英国的对西班牙政策。布鲁瓦条约本来就是为了向西班牙施加压力而签订,现在西班牙在尼德兰取胜的可能性减小了,与西班牙的关系自然也要改善。同时,布鲁瓦条约作为有益但无害的工具保存了下来。既然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的关系以尼德兰为中心而展开,随着时间推移,伊丽莎白政府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对尼德兰政策:恢复尼德兰在查理五世时期的半独立地位,防止法国人染指尼德兰各省,特别是沿海地区;既要实现这些目的,又不至于使英国陷入战争或难以负担的花费。1585年之前,伊丽莎白政府始终推行这一政策,维持了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保护了英国的独立与安全,为英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

(二)伊丽莎白政府殚精竭虑地避免战争、谋求和平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英国。威廉·塞西尔的言论可资证明。他崇拜这句名言:“一个国家在一年和平中的所得大于战争中的十年。并坚信:如果战争最终不可避免,拖一年就增加一份对英国的有利因素,英国的国力将不断增强,军备将日益改善,而西班牙的国力则会由于应付镇压尼德兰反叛和与土耳其的战争而日益枯竭。[③]伊丽莎白时期英国的发展明显地表现在海外贸易市场的扩大。

16世纪前期,英国呢绒的海外销售额持续上升。但是,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因为海外销售市场过于集中在安特卫普。到伊丽莎白统治初期,英国的对外贸易仍有2/3与安特卫普进行,另有1/3主要集中在法国和西班牙。与安特卫普的贸易被英国的贸易组织冒险商人公司垄断。对于这种贸易状况,威廉·塞西尔有形象的比喻:“这就等于把过多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把英国的贸易繁荣建立在西班牙国王仁慈的基础上,一旦发生战争,整篮子的鸡蛋都会打破。”[④]

正如塞西尔所担心的,1563—1564年,英尼发生冲突,贸易中止。在这次冲突的过程中,伊丽莎白政府和冒险商人开始了寻找新市场。他们首先把目标转向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14世纪到15世纪前期,这一地区的贸易为汉撒同盟垄断。但从15世纪后期开始,由于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的兴起、尼德兰的竞争以及其它非汉撒同盟的德国城市的嫉妒,汉撒同盟衰落了。与此同时,新崛起的城市正努力取得与海外商人的联系。伊丽莎白政府和商人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使英国商业扩张到了这一地区。

最先开辟的是埃姆登市场。埃姆登不是汉撒同盟的成员,是一新崛起的城市。它地处德国北部的东弗里斯兰省,毗邻低地国家,但政治上不受低地国家控制。1560年在苏格兰与法国作战时,英国政府曾在北部德国安置一代理人,监督法国人在那里的行动,维持德国小诸候对英国的友好态度。此人的指挥部就设在埃姆登,直到1561年8月。在埃姆登市场开辟中有直接贡献的是厄顿霍夫。按出身来说,他是佛来米人。作为一个狂热的新教徒,他在爱德华六世时长居英国。爱德华死后,他逃出英国,来到埃姆登。伊丽莎白继位不久,他回到英国,建立了英国与东弗里斯兰的联系。1563年3月,在塞西尔的鼓动下,他充当了东弗里斯兰伯爵夫人与英国政府间的中介人。按照他1563年3月22日写给塞西尔的信件,伯爵夫人准备派一代理人去英国讨论“某项事务”。4月,西班牙驻伦敦大使夸德拉声称,英国商人图谋在埃姆登建立一呢绒贸易中心。无论如何,有资料表明,到1563年底,塞西尔已正式请求厄顿霍夫帮助在伯爵夫人与冒险商人之间达成协议,在埃姆登建立英国呢绒的销售市场。[⑤]1564年2月,协议正式达成。3月23日,冒险商人的船队抵达埃姆登,运来75,000匹呢绒。埃姆登市场开通了。埃姆登市场的开通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英国历史学家G.D.拉姆齐所说:“如果说英国商业史上有一转折点的话,这一转折点现在出现了。事实上,英国人正有意识地拒绝重新回到安特卫普市场的请求,并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在其它地方寻找贸易市场。”[⑥]

稍后,英国与汉堡建立了商业联系。1567年3月,冒险商人致函汉堡,声称已派两名伦敦商人前去谈判,开拓在那里的贸易市场。与此同时,伊丽莎白女王也致函汉堡,表达了建立商业往来的愿望。拉丁文是当时英国与汉撒外交的官方语言,所有这些信函都是由伊丽莎白的拉丁文秘书罗杰·阿夏姆拟定的。[⑦]这说明这些信件首先经过了女王的审阅,充分显示了女王在汉堡市场开拓中的指导作用。经过几个月的谈判,1567年7月19日,冒险商人公司与汉堡签订了十年的贸易合同。1569年,合同开始生效。在1569—1573年的英尼冲突中,阿尔发曾试图抢夺去汉堡途中的英国船队,伊丽莎白和枢密院及时组织了护航舰队,保证了贸易的畅通。

在冒险商人公司与汉撒同盟争夺德国市场的同时,以伦敦富商为首的英国商人大批渗入波罗的海地区,并集中到波兰城市埃尔平。随着在埃尔平的英国商人人数的增加,他们日益感到需要一个组织,以保护共同的商业利益,并在必要时进行政治和外交活动。从伊丽莎白女王1579年5月22日写给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克二世的信中可以看出,在那时,英国政府已开始与一伙商人协商组建东地公司的问题。[⑧]两个月后,在波罗的海地区从事贸易活动的英国商人通过枢密院正式向女王提出了组建贸易公司的请求。1579年8月17日,伊丽莎白女王批准成立东地公司,并向公司颁发了特许证书,明确宣布由该公司垄断英国对丹麦、挪威、瑞典、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一个月后,乔治·鲁赫斯等人作为公司的代表前往埃尔平,与市议会商讨给英国商人的贸易优惠问题。埃尔平市议会在1579年11月24日给沃尔星干的信中明确表示,愿意给英国商人贸易自由,免除一切新税。1580年1月27日,英国枢密院发布命令:从伦敦、赫尔、纽卡斯尔、伊普斯威奇和林恩出发驶向波罗的海的英国船只只能在埃尔平卸货。[⑨]从此,埃尔平成为英国在波罗的海的唯一货物集散地。80年代,东地公司迅速繁荣起来。虽然它的贸易额明显低于冒险商人公司,但它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它出口的呢绒一般是成品,而冒险商人出口的呢绒大部分是半成品;它的进口主要是造船材料,有助于英国海上事业的发展。

英国贸易由安特卫普向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转移为英国呢绒找到了新的销路。但是,与安特卫普不同,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缺乏地中海地区的产品,如豪华织物、酒、水果等,也缺乏由葡萄牙船只贩运的东方产品。因此,贸易转移后,伦敦奇缺地中海商品和东方商品,诱使英国商人去开拓地中海市场。

1573年开始,在托斯卡那大公的邀请下,满载呢绒、铅、锡的英国船只定期前往里窝那。从此,他们成为西部和中部地中海的固定贸易商,并在女王的特许下于1583年成立了威尼斯公司。[⑩]与此同时,英国正努力建立与土耳其帝国的直接贸易联系,以获取得到东方奢侈品的途径。1578年10月,伦敦大商人爱德华·奥斯伯内爵士和理查得·斯泰普派代理商威廉·哈伯内前往君士坦丁堡,拜见土耳其索丹穆拉德三世。1580年,穆拉德三世同意给英国商人21条贸易优惠。正当哈伯内等人着手开通这一贸易的时候,国务大臣沃尔星干于1580年起草了一文件,题目是“关于与土耳其的贸易”,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这一贸易的好处及应注意的问题。[①①]沃尔星干首先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贸易将带来的好处,“相当数量的大船将派上用场,由此,海军将得到维持,否则就可能衰败下去。”他还列举了更直接的好处,指出,英国此前在土耳其出卖的商品由外国商人经营,开通直接贸易可以减掉这些外国中介人,并把外国人从前赚的那部分钱装进英国人的腰包。沃尔星干接着指出了英国与土耳其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垄断这一贸易的外国商人不会轻易同意英国竞争者加入。在这些外商中,沃尔星干提到了威尼斯人、拉克萨人、马赛的法国商人。其次,西班牙国王肯定会反对这一贸易,因为他的宿敌土耳其人将从中获取好处,特别是得到铅、锡等制造武器的原料。因此,沃尔星干提醒英国商人准备好应付来自各方的“以手腕和暴力形式”出现的敌对行为。“手腕”指的是外交阴谋,这些外商将通过在君士坦丁堡的常驻大使竭力阻止英国商人。“暴力”指的是在地中海直接袭击英国船只,这可能来自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而西班牙也可能在直布罗陀海峡进行阻截。如何对付呢?沃尔星干指出,应派一“聪慧之人”常驻君士坦丁堡,以彻底揭露敌对国家的阴谋,并且,派遣应当是秘密的,以免他在到达之前就遭到诋毁。至于如何应付直接的袭击,沃尔星干建议英国商人选择精良的船只,船队至少由20艘帆船组成。从上述文件足以看出英国政府对土耳其贸易的重视。与土耳其的贸易开通后,英土友好关系逐渐建立起来。但有时也发生冲突。1581年,一艘英国船只运货物到希腊的赞特岛,空船而归。归途中,它抢劫了两艘满载货物的土耳其船只。得知这一消息,伊丽莎白女王马上于6月26日致函穆拉德三世。她首先就这一事件的发生深表歉意,“最诚挚地恳请皇帝陛下„„不要收回对我们的友好情谊”,不要中止正在建立起的贸易。她最后表示,“我们以后将特别注意,谨防臣民再出现类似的冒犯行为”。[①②]1581年9月11日,伊丽莎白女王批准与土耳其进行贸易的英国商人组建土耳其公司,并颁发特许状,允许他们垄断对土耳其的贸易。土耳其公司建立初期是一个合股公司,上自女王、枢密院的高级官吏,下至地方议员和大商人,都广泛支持公司的活动。其中许多人向公司投资,女王本人贷款白银1万磅,折合英币4万镑,分5年偿还。土耳其公司成立后迅速繁荣起来。1592年,它与威尼斯公司合并,组成利凡特公司,势力更加强大,到1599年,它仅仅在意大利水域就有20艘船只。利凡特公司的英商并不以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为满足,他们企图通过更直接的手段得到东方产品,组织了对南亚、东南亚的考察,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从以上分析完全可以看出,在英国商业扩张的过程中,伊丽莎白政府的外交政策起到了指导、扶植的作用。在政府的作用中,历史学家们又特别强调威廉·塞西尔的功劳,正如乔治·昂温所说:“一系列的全国性公司得到了他慈父般的关怀。正是他使得英国国家为商人们服务,正是他设法使商人们成为王国政府的代理人。这样,不列颠的商业繁荣和不列颠的世界统治地位的基础奠定了。”[①③]

(三)在伊丽莎白政府的关怀下,英国对外贸易成功地转移到了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地中海地区,组建了东地公司和利凡特公司。同一时期,50年代开通的与俄罗斯、北非的贸易依旧保持繁荣,并为东印度公司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商业扩张与外交政策相辅相承。商业扩张推动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第一,对外贸易的转移与扩大为英国呢绒找到了新的贸易市场,保证了女王的收入,成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重要前提。羊毛纺织业是英国的民族工业,倘若呢绒找不到销路,肯定会导致许多人失业,破坏社会稳定,而一个“后院失火”的国家在外交上必然陷于被动。另外,呢绒出口的关税是伊丽莎白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制定外交政策的经济基础。由于新的贸易市场的开拓,英国16世纪后半期的呢绒出口在安特卫普市场关闭的情况下维持了稳中有增的势头。[①④]

第二,减少了对西班牙、汉撒同盟的依赖,甚至具备了主动打击它们的能力。长期以来,西班牙企图利用英国对安特卫普市场的依赖把英国纳入其政策的轨道,而汉撒同盟则企图凭借对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的垄断夺回在英国失去的贸易优惠。英国新的海外市场使它们的这些打算成为空想。不仅如此,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英国的海外同盟者增多了。贸易一般由外交相随,贸易伙伴往往是政治上的同盟者。英国商人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长期的贸易活动,进一步破坏了已在衰落中的汉撒同盟的凝聚力,使英国与德国的某些城市、丹麦和瑞典、波兰的部分地区建立起了友好关系。有了新的贸易伙伴与政治同盟者,伊丽莎白政府更加大胆地打击西班牙和汉撒同盟的势力,在英吉利海峡上实行封锁,切断了西班牙从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进口粮食和造船物资的通道。

第三,商业活动为英国外交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物质帮助。伊丽莎白时期,在欧洲,临时性地派遣使节已不能适应国际政治交往的需要,互派大使在各国成为必要。但是,在英国这样一个弱小的国家,要寻找一个受过训练的自愿者作为大使派遣国外还相当困难,因为他们在那里将面临语言、气候、食物、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大贵族或许愿意到外国处理一些特别事务,但他们不会停留太长的时间,至于那些地位较低的绅士,他们或许愿意前往,但女王要为他们付出庞大的开支。适逢此时,对外贸易活动培养了一批干练的外交家,他们长居海外,逐渐承担起英国驻外大使的职位,最具代表性的是驻土耳其大使威廉·哈伯内。不仅如此,这些人的开支大部分由商业组织负担。同时,海外的贸易网络还可以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及时把外交信息传回国内。不仅英国商人,外国商人也派上了用场。比如,热那亚商人霍雷肖·帕拉米西诺就曾充当伊丽莎白女王在欧洲大陆的财政甚至政治代理人。[①⑤]

第四,对外贸易刺激了英国造船业和海运业的发展,英国的海上力量得以壮大,外交事务中的威慑力增强。在与安特卫普的贸易中,甚至在与汉堡的贸易中,所使用的都是一些50吨至100吨的小船,其船员也没有太多的海上经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在利凡特公司的贸易中,由于航程远,又需要在地中海应付穆斯林海盗,所有船只排水量较大,武装精良,其中最大的船“王家商人”号(400吨)并不太逊色于女王的“复仇”号(450吨)。由于这种远洋贸易的刺激,加上政府的鼓励,英国出现了民间造船热潮,许多贵族和乡绅视造船为最好的投资方式。1571年到1576年,英国建造了适于远洋的百吨以上的船只51艘。到1601—1602年,进入伦敦港的船只几乎一半属于英国。1562—1563年,运往波罗的海地区的呢绒有2/3是使用的英国船只,而在1599—160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99.9%。在地中海,英国船只不仅运送英国货物,而且在外国之间运送货物。[①⑥]这支庞大的商船队伍成为真正的“王家海军后备队”,在1588年与女王的战船并肩作战,是一支重要的威慑力量。

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外交政策与商业扩张的相互关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政府的政策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注: ①弗里德里克.C.迪茨:《英国公共财政,1558—1641》,伦敦1932年版,第7页。

②J.E.尼尔:《伊丽莎白一世和她的议会,1584—1601》,伦敦1957年版,第180页。

③A.D.英尼斯:《十位都铎政治家》,伦敦1971年版,第231页。

④R.H.托尼等编:《都铎经济文献》,朗曼1924年版,第45页。

⑤C.里德:《国务大臣塞西尔先生与伊丽莎白女王》,伦敦1956年版,第291页。

⑥G.D.拉姆齐:《伊丽莎白·都铎即位时国际政治中的伦敦城》,曼彻斯特1975年版,第210页。

⑦G.D.拉姆齐:《女王的商人与尼德兰反叛》,曼彻斯特1986年版,第125页。

⑧、⑨H.津斯:《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与波罗的海》,曼彻斯特1972年版,第66、67页。

⑩、①⑥D.M.帕利泽:《伊丽莎白时代》,朗曼1983年版,第289、297页。

①①C.里德:《国务大臣沃尔星干先生与伊丽莎白女王的政策》,牛津1925年版,第三卷,第373—375页。

①②S.A.斯基里特《威廉·哈伯内与土耳其贸易》,伦敦1977年版,第166—167页。

①③昂温:“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冒险商人公司”,引自R.H.托尼编《经济史研究,乔治·昂温选集》,麦克米伦1927年版,第215页。

①④P.S.克劳森:《都铎外交政策》,纽约1973年版,第248页。

伊丽莎白一世历史背景 第8篇

一、伊丽莎白时期斗兽活动概况

伊丽莎白时期的斗兽与前代相比,规模扩大了,涉及观众范围广泛得多,而且由斗兽衍生出了赌博活动。

这一时期有专门用做斗兽的场地,被称为熊园,每个熊园都有一个环形的由高高的篱笆制成的兽栏, 在这里有脚手架制成的简易看台可供站立。熊园是剧院的先驱,当时伦敦著名的熊园是巴黎花园,但巴黎花园有时也上演戏剧。当时一位来自威尼斯的游客亚历山德罗·马格诺记录:“每只犬都单独被关在木制狗舍中, 这些犬是我们在威尼斯用做斗牛的犬……场地中间有一个带有遮阳挡雨篷的站台围成的开放的环形场地, 在那里每周日人们都从驯狗中寻找乐趣……这一娱乐活动从黄昏一直持续到晚上。”伊丽莎白后期随着剧院兴起,有些剧院同时也用做斗兽场。

斗兽吸引了当时英国社会上下的注意力, 上至女王和贵族的庇护,下至底层群众的追随。外国大使造访、女王出游等重要场合往往和斗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些贵族还专门饲养动物进行搏斗以供自我娱乐, 但是围在斗兽场的主要还是地位比较低下的人群。根据记载,1583年巴黎花园一个简易看台的倒塌造成的伤亡中有“皮革商亚当·斯宾塞,面包师威廉·考克,职员约翰·伯顿、马修·梅森,南华克的一个仆人和他的主人加兰德·托马斯,伦巴第街的取水工,一个无人认识的妇女和她的小孩”[3]。托马斯·卡特莱特1572年写道:“如果下午有斗兽活动……牧师会以一种不体面的方式匆忙完成自己的任务,为的就是出席表演。”可见斗兽在当时观众面之广。

除了围在兽栏外观看斗兽之外, 有点积蓄的观众还会对自己看好的动物下赌注,在这些赌徒的欢呼声中,动物们往往表现得更勇猛,常常斗得遍体鳞伤,然而也有一些动物熬过长时间的血腥生涯最终成为明星。那时候甚至针对斗牛普遍认为,未参与搏斗的公牛的肉质难以消化且有损健康,因而取胜的公牛往往非常受欢迎。

伊丽莎白时代的斗兽主要是斗熊和斗牛、斗马及斗鸡,前三种一般指英国獒犬和这些动物间的搏斗。关于斗熊和斗牛的具体情形的记载相对较多, 比较详细的是一个德国旅行家Hentzner1598年的记载 :“他们被拴在木桩上 ,受到一群体型较大的英国斗牛犬的攻击,但是这些猛犬也是冒着极大危险的,因为常常受到牛角或熊齿的威胁。有时斗牛犬在现场就被斗死,新的斗牛犬马上会代替受伤的或精疲力竭的斗牛犬。”[4]斗马活动则略显有趣:“它们被带了进来, 一匹缀以马饰的可怜马,一只在马鞍上的猴子,四到六只幼犬,犬和马进行搏斗。接着这些幼犬被更有经验的犬类代替上台,在这场搏斗中马儿奔跑、踢腿和撕咬及猴子紧紧抓住马鞍、多次被攻击并大声尖叫都是精彩的场面。通常因为马的死亡使管理员不得不介入一段时间,接着把马移出斗兽场。”[5]“斗鸡活动中,公鸡的主人会把锋利的刀片绑在鸡腿上, 接着把它们放至斗兽场中搏斗。公鸡会不停地用它们的刀片厮杀对手直到其中一方死亡”[6]。

这些斗兽活动无不充斥着暴力和血腥,却成为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活动,它的盛行绝不是偶然的,下面探讨这一活动在当时盛行的缘由。

二、斗兽活动在伊丽莎白时期盛行的原因

斗兽在当时盛行的主要三大因素———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女王为首的贵族的喜好及中央和地方的支持。

(一 )首先 ,娱乐活动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人立足于世上 ,首先必须解决基本生活资料———衣、食、住、行等问题,然后才会寻求心理和生理上的放松。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坚持民族自立,大力发展工商业,积极推行重商主义,经济得以高度发展,加上海外扩张活动积累了大量财富,英国逐渐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国家的富强同民众的努力密不可分,这一时期大部分人尤其城市人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 促使他们有机会把注意力转向斗兽这些娱乐活动上。此外,政治上有一个较为安定的国内环境。伊丽莎白统治伊始面对大量统治难题,但是英明的女王最终得以一一解决。最首要的是大刀阔斧地进行宗教改革,牢固树立英国君主的最高权威,挽救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对于聚集在她身边又对巩固统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各种社会成分的人, 女王一律平等视之并加以巧妙利用,做到人尽其才,克服他们的离心倾向,使君主政体得以不断强化。这些政治上的措施都有利于英国社会秩序稳定,而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为斗兽等娱乐活动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 )以女王为首的贵族对斗兽活动的喜爱 , 就女王个人来讲,对斗熊有种特别的狂热。斗兽曾是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 他把这种爱好传给了他的女儿们,伊丽莎白即位后,斗兽成为宫廷定期举行的活动之一,还是女王招待外国大使的娱乐活动之一。1559年5月在宴请完法国大使后, 就带他到此观看斗兽,“高贵的女王和大使站在走廊上观看表演,一直持续到晚上六点”[7]。第二天大使和随从穿过泰晤士河到达巴黎花园, 在这里又观看了一场斗牛和斗熊表演,大使回国时还带回了一些英国獒犬。二十七年后女王在格林威治会见丹麦大使时,同样以一场斗兽表演招待。

女王每年的出游活动中少不了斗兽,据罗伯特·拉纳哈姆记载, 在1575年女王对他的肯尼沃斯城堡进行的长达十九日的访问期间,为供她消遣他安排了至少十三只熊同猛犬搏斗。“熊用它的红眼睥睨着敌人的到来 ,而猛犬也敏锐地利用它的有利条件等待着,熊再次利用它的力量和经验躲避攻击:如果它在一处被咬,下一处就会收缩以避免受伤;如果它一次被攻击,它会又是咬,又是抓,又是扔,又是摔地挣脱敌人;当它挣脱后,它会带着满脸血和口水摇起耳朵”[8]。皇室、贵族本身作为最权威的消费群体起了极大的诱导作用, 因此这项活动得以传播至各个阶层、各个地方。但是在伦敦之外的城市,斗兽一般只在节日上演。

伊丽莎白对斗兽的狂热自然少不了政策上的支持。1561年10月11日这种娱乐活动被公然认可,女王授予桑德斯·邓库姆爵士唯 一能在英 国境内从 事十四年 斗兽活动 的特许状 。1583年巴黎花园发生看台倒塌事件后 , 一直对斗兽持反对意见的清教徒借此机会向议会递交了一项禁止周日斗熊的议案,然而,遭到了斗熊活动的坚定倡导者伊丽莎白一世的断然否决,她坚决要求在礼拜日开放斗兽场,这使得当时英国一周七天都可以斗兽, 这项史无前例的法令给伊丽莎白留下了一个不朽的恶名,并使她拥有了“斗熊大师”的称谓。

(三 )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伊丽莎白时期是戏剧高度繁荣的时期,戏剧繁荣吸引了大批观众,很多人把目光从斗兽转向了戏剧,熊园在这些剧院面前黯然失色。1591年枢密院下令禁止周四上演戏剧,因为斗兽活动一般都是在那天举行。四天后伦敦市长发布了类似禁令, 对安息日上演戏剧进行了一番指责,并且补充道:“在许多地方,演员上演的戏剧深深损害及破坏斗熊及这一类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女王乐意支持的。”[9]因此,当时一些剧院,如亨斯娄的希望剧院兼戏剧表演和斗兽活动为一体不足为怪。

此外, 这一时期还设置了专门的官职管理斗兽事宜———即熊倌,他的日薪是16便士,女王的国库则为斗兽提供一切物资, 拉尔夫和爱德华·鲍斯是伊丽莎白前期巴黎花园的熊倌。著名的剧院经营者菲利普·亨斯娄和著名演员爱德华·阿莱恩自1594年后是此项活动的两大主要人物, 因为巴黎 花园后来相继租给他们管理,于是他们相继成为熊倌。只要女王有需要, 熊倌就必须提供动物并指挥搏斗, 他拥有无限权力,如发布命令、委派下属到英国各郡抓熊、公牛或犬只。女王常定期召唤熊倌来宫廷取悦一些外国显要。此外,许多显赫的家族和市政府也供养自己的熊和熊倌,以此昭显他们的财富和地位。

上一篇:520朋友圈说说心情短语下一篇:科室护士奖金分配方案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