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2024-07-04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精选10篇)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第1篇

暑期实践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通过前几日对河北xx乡县xx镇xx村的幸福情况调查和近几日在河北xx市xx村的调研,实践队员对这两个地区的农民幸福观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8月7日,实践队员对这一星期的调研内容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实践队员到达实践的第一站――河北省xx市xx县xx镇xx村,在xx村街头随机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村民,了解了他们对现在生活的看法和意见,将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及时向村委会反映了大家的建议。

活动的第二天,实践队员在xx村和邻村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将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并保留结果以便于日后与河北xx地区的问卷结果相比较。

活动的第三天,实践队员深入xx店镇xx村的地头进行调研,随机选取了正在耕种的村民进行采访,了解了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展望。

活动的第四天,实践队转战河北xx市xx村进行实践,实践队员拜访了村委会的老干部,并与老干部进行了交谈,了解了xx村的整体情况及村里的一些政策措施。

活动的第五天,实践队在xx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村民们对现有生活的看法,并将问卷结果与前期固城店镇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

活动第六天,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xx村两个低保户家庭进行调研,了解了低保村民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度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并了解到低保村民对村里政策和村委会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的第七天即今天,实践队员对一星期的实践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河北师范大学邯郸之邢实践队对河北省xx市xx县xx镇xx村和河北省xx市xx村村民的幸福观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此实践活动收集了两个地区的村民们对村里各项政策和措施实施状况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记录了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展望,收获颇多,实践活动也得以圆满落幕。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第2篇

妈妈在城里卖东西,一天也能挣个几十块钱,不舍得耽误,于是施肥就由我和妹妹包了。一般施肥都是采用丢的方式,就是一棵玉米旁边丢一小堆,但是鉴于土地过多,一棵一棵丢到妹妹开学也丢不完,就采用了撒的方式,这样就效率多了。虽然以前每年也都参与给玉米施肥,但是仍然还是缺少经验,量多量少难以把握。本来妈妈告诉我沟西那块地一袋化肥用不完还会剩一些,但是我们用完了一袋肥料不说,一块地还落下一大截没肥料可撒了。妹妹问肿么办,我说到家后就说一块地刚好用完一袋儿,反正撒下去的肥料也收不回来了,妈也不会来检查的。撒后来两块地的时候就有经验了,正好按照妈说的用量。

话说这干地里的活儿真的是又累有苦。开始丢沙子药时玉米还不是太高,能到肩膀高。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叶子都是长条状的,叶子边缘都有细小的排刺。由于大夏天的没有长袖薄衣服可穿,丢沙子药时叶子会把胳膊刮得通红,回到家里上面都是红疙瘩,奇痒难忍,好几天都过不来。到后来丢撒化肥时上玉米比我还高出一头,这时玉米的天花也冒出来了,每棵上面都有千百粒花药。不光胳膊被刮得通红了,脸上也是一道道红印子,更难受的是头上、脖子里落了好多花粉粒,再加上大夏天的天比较热,满身大汗,那更是浑身难受了。转一想父母都是这样过来的,累一点儿又算什么呢!

在土地上锻炼让我学到了好多。身体得到了锻炼,心理得到了磨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含辛茹苦,明白了父母几十年的不易。这段经历如同当头一棒让我从一年来大一安逸的生活中清醒过来——生活还是很残酷的!让我懂得了坚持,学会了埋头苦干。只要这块玉米地还有头,我就要马不停蹄地冲过挡在前面的玉米叶,完成自己的使命。

二、罐头厂做工

我的眼睛激光治疗二十多天后,看着妹妹每天忙活着去罐头厂干活,能挣些外快。想想自己自从回到家里以来,几次同学聚会,又买了个足球,花了不少钱,还不能挣钱,还不如妹妹。想想自己眼睛也差不多了,于是就合计着去罐头厂干点儿活儿去。妹妹做的活儿是在罐头厂装罐儿,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一起干,正好和妹妹一起干活的那个小姑娘要开学了,她辞职不干了,我正好就替补上去了。

我去做活儿的那个厂子离村子挺近的,其实也不怎么正规,卫生设施等都比较落后。不管怎样,老板挺好的,她不会拖欠工资,这对临时做几天工就要去上学的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做工之前心想罐头厂都是女人做的活儿,让一个爷们儿干肯定是轻而易举。

第二天早吃过早饭,到罐头厂一看,果然是挺简陋的。到厂里我知道了我们所做的活儿是装罐儿。黄桃经过破桃-挖核-去皮-修整-低压,然后就是装罐了,后来是封装-擦罐,工序结束。要是销售还要贴上商标。我们装罐儿是按罐子捆的个数记工的,罐有大罐小罐之分,一捆里有大罐19个,小罐三十几个。装完一捆罐八毛钱,每一捆罐都有一条绳系着,下班时数一下绳子数就知道当天做工的多少了。

三、卖手机卡

这个工作是在几个月前由同专业的老乡介绍的,这位老乡做一个推销小组的组长,我交了30块钱押金,名义上是交给移动公司,卖够三张卡之后说是会退还回来。得知这个工作时以为这要有多好做哇,哪位新生入学不需要办理手机卡呢,而且工作是高利润,新生人数五千多,卖出三张应该很简单吧,随便卖出去几张就够直到开学的饭钱了吧。

我是21号到的学校,老乡是和我一个镇的,我们住城南,陇海铁路南边,车站在铁路北边。我们要想坐上火车或长途汽车需要越过陇海铁路。悲剧的是21号前夕下了一场暴雨,把过铁路的地下通道都给淹了,上面有护栏,那位老乡晚上三点的车,过不了火车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那辆火车从眼前向东驶去,却坐不上去。幸好我20号下午就到了过了火车道,住在了城里,这才有缘自己的火车。

到这里之后才发现原来所说的推销小组不复存在,组长被水挡了,另外一个学院的老乡也没来,其他人不甚了解了。只有我和我们班的小强如期而至,来到之后也真的是很迷茫啊,完全不明白如何去做。后来渐渐发现了推销手机卡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其一是直接在路上做推销,对走在路上的新生进行询问,解说等;其二是从以学校迎新人员的身份从北门或图书馆接到新生,帮忙拿着行李,从北门来的领他们到图书馆注册,在图书馆注册过的领他们到宿舍,在路上询问他们是否已办过卡,没办过顺路就带他们去办。第一种方式很费嘴皮子,而且成功率很低。原因是新生来到都在忙着报到,对办手机卡还持观望态度,或者是在他们刚下车就已经办过了。第二种方式成功率较高,但对团队合作的要求很高,在北门有载着新生的出租车或者公交车到达时就有一群人围上去强行李,然后:是新生报到吗?跟我走。一个团队往往是六七个人,一个人在前面询问车里的人,确认是新生报到后另外的人在后面打开后备箱,取出行李。这种形式一两个人是很难有机会的。另外是在图书馆接人,这对认识人的多少和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推销手机卡的可以和官方迎新人员合作,迎新过程中迎新人员可以在注册过程中询问清楚新生是否已办卡,若未办则在注册结束之后交给推销者,由推销者带路找到宿舍,途中根据新生自己意愿是否要办手机卡。这种方式成功率一般是很高的,记得去年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办的手机卡。但由于本人认识人数有限,也难以有充足的新生等待接应。后来安大开学迎新时我吸取了这些教训,组成三人小团队,比在合工大成功许多。

暑期的实践中这件事带给我的收获是最大的了。它让我从微观上看到了现代商业竞争的激烈,明白了生存的不易。卖手机卡听似简单的几个字,其中却蕴含着千丝万缕微妙的关系,企业与学校,业务员与业务员,摊位与保安等等。拥有高昂利润的商业竞争使竞争者无孔不入,渗透到迎新过程的方方面面。我意识到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是多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稍微从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解脱出来,相对来说没有这种竞争激烈、浑浊,一直生活在这种模式下人回变得麻木不仁,无所不用其极,失去原本应有的道德。虽然两天里我没有卖出去几张卡,但我已经尽力了,从开始到结束,和我一起的小强却在第一天上午知难而退。两天里我都是五六点钟就起床,中午吃顿饭之后继续奔波,这个活儿不同于罐头厂,它不仅要我一天里站着、走着、跑着,还要放下自己的尊严,用笑容面对对方冷漠甚至鄙夷的眼神。我认为这个是对我最大的考验和锻炼。另外关于竞争上的收获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限于篇幅,例子就不列举了:①要善于组织团队,团结才能力量大;②一旦发现一个可能客户,就要紧抓不放,不能坐这山望那山,看着这个有戏,看着那个也有戏;③客户不可以跟丢了,尽力避免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这件事带给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友谊,过程中仅限于认识的人称不上友谊。特别是在安大卖手机卡,过程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乡音的甜美,收获的喜悦。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明晰责任、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高校人才培养任务,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第一, 学校、社会支持力度欠缺。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走向社会的活动, 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实现, 需要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的关注与支持。然而, 在高校与社会的接触中, 很多单位疲于对本单位工作的处理, 无暇顾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这一与己无关的事, 很多单位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很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依靠团委老师人际关系, 使社会实践成为团委老师的一种负担。

许多高校已经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 但仍存在个别高校不重视暑期社会实践, 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来抓。很多高校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配套经费不及时, 资金无法满足社会实践开支, 致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大缩水, 搞起形式主义。

第二, 活动形式单一, 缺乏科技性、趣味性。虽然团中央每年根据社会热点, 突出重点确定一些主题, 但各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展中, 很难完全与自身结合, 大多数高校依然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个别行为, 因而很难控制学生所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所涉及的方向, 除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可以贯彻实施团中央精神, 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很难联系社会热点, 且形式大都局限在参观、调查、访谈等。从而造成暑期社会实践效果不理想, 缺乏创新性。

高校团委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虽然可以紧密围绕团中央文件精神开展活动, 但是基本上以团委老师带队, 缺乏专业技术支持, 形成了送知识下乡学生自己并不精通的现象。没有真正地把文化科技卫生送下乡, 且活动每年形式基本相同, 参与者存在厌倦情绪。

第三, 学生缺乏意识教育, 对社会实践必要性认识不足。如今大部分高校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教育, 忽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知识停留在纯理论上, 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个测评标准, 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对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予以对待。大部分学生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 忽视了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 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

三、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 切实加强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暑期社会实践是走向社会的活动, 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无法完成。政府领导必须重视起来, 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放入地区发展规划中, 积极配合高校开展活动, 为暑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 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在社会上开展, 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各高校更应该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发展纲要, 主要领导亲自负责, 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支持, 抓好关系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二,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加大对科技的重视。鼓励大学生选准项目, 根据地方需求, 将创业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借助暑期实践平台, 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组织学生深入见习基地, 展开见习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 把握就业方向,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同时, 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 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鼓励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项目等相结合, 支持学生带科研课题到农村、下基层、入企业、进社区, 开展实地社会调查研究, 增加实践的学术、科研含量, 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 支持专业教师吸收并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课题建设。

第三,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加强学生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坚持一体化分层次教育思路, 有的放矢地安排不同年级学生参加不同项目活动。对于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的低年级学生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活动, 高年级学生可以开展社会调查, 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如此安排更具人性化, 更具合理性。

完善学生社会实践考评体系, 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通过创新学分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 对于出色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的学生采取认定创新学分的策略予以肯定。

参考文献

[1]、陈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转型改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实践 活动机制

一、高校教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了解社会、明晰责任,增长才干、进一步教书育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自我学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目标,实现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新世纪的高校教师肩负着培育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全面综合教育,使广大高校教师可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完美园丁。

二、 “三下乡”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社会支持力度欠缺。

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走向社会的活动,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在高校与社会的接触中,很多单位疲于对本单位工作的处理,无暇顾及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这一于己无关的事,很多学校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很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依靠老师人际关系,使社会实践成为老师的一种负担。

当前,一些走在前沿的高校虽然已经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但是还是存在着个别高校不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高校教师第二课堂活动来抓。很多高校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配套经费不及时,资金无法满足社会实践开支,致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大缩水,搞起形式主义。

(二)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科技性、趣味性。

虽然团中央每年根据社会热点,突出重点确定一些主题,但是各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展中,很难完全与自身结合,大多数高校依然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青年教师个别行为,因而很难控制高校青年教师所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所涉及的方向,除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可以贯彻实施团中央精神,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很难联系社会热点,且形式大都局限在参观、调查、访谈等。从而造成暑期社会实践效果不理想,缺乏创新性。

高校团委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虽然可以紧密围绕团中央文件精神开展活动,但是基本上以团委青年老师为主,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形成了送知识下乡高校教师自己并不精通的现象。没有真正的把文化科技卫生送下乡,且活动每年形式基本相同,参与者存在厌倦情绪。

(三)高校教师缺乏意识教育,对社会实践必要性认识不足。

如今大部分高校注重高校教师的文化课教育,忽视对高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停留在纯理论上,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个测评标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对高校教师社会实践工作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予以对待。大部分高校教师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却忽视了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师处理事情的能力匮乏,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妥当。

三、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

暑期社会实践是走向社会的活动,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无法完成。政府领导必须重视起来,将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放入地区发展规划中,积极配合高校开展活动,为暑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在社会上开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各高校更应该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发展纲要,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支持,抓好关系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提升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科技的重视。

鼓励高校教师选准项目,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借助暑期实践平台,拓展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高校教师深入见习基地,展开见习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引导高校教师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找出差距,认清不足,以此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鼓励将社会实践与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项目等相结合,支持高校教师带科研课题到农村、下基层、入企业、进社区,开展实地社会调查研究,增加实践的学术、科研含量,提升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支持专业教师吸收并带领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课题建设。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高校教师意识教育,提高高校教师主观能动性。

坚持一体化分层次教育思路,有的放矢地安排不同年级高校教师参加不同项目活动。对于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的低年级高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活动,高年级高校教师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如此安排更具人性化,更具合理性。

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考评体系,纳入教师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创新学分等形式激励高校教师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对于出色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的高校教师采取认定创新学分的策略予以肯定。大力倡导高校教师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大表彰力度,对优秀调研报告、成果编印成集,树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型,隐射全体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书 第5篇

调查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11年7月5日至2011年7月9日

二、调研地点

巩义市紫荆路街道,米河镇、竹林镇和西村镇等村镇

三、调研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党委、团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意义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乘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劲风,在院团委悉心指导下,管理学系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志愿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农村,深入基层,了解大学生“村官”现状,感受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新气象,体会热火朝天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非凡意义。

四、调研目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进入农村,在另一片天空下创造人生价值,然而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如何?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让志愿者深刻了解中国大学生村官现状,提升全面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深入基层发掘学习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智慧。

五、具体内容

7月5日上午九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出席启动仪式的有张平之院长、赵亚宏副院长、潘德明副院长、刑坤学务长以及各系党总支书记、老师以和各位志愿者。张平之院长指出学生要扎实掌握好书本知识的同时,鼓励各系志愿者代表要走出校园,多参加社会实践,希望各志愿者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锤炼自己、积累经验,为以后自己的长远发展储藏一笔财富。随后院长张平之教授隆重宣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作为全院志愿者代表的管理学系志愿者梁超从院长手中接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大旗,至此此次启动仪式圆满结束,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们十四名志愿者在团总支李帅老师的带领下在管理学系会议室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会议,并且对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做了更细致的安排,我们将相继对巩义市紫荆路街道、米河镇、竹林镇和西村镇的部分村官进行了采访,希望从中

得到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资料,发现问题,使我们的调研活动更有价值。微博组、摄像组、稿件组、后勤组等工作小组的合理分工将使活动工作更为范化,更加细致,更为高效。

7月5日下午,在李帅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找到了米河镇东竹园村的大学生村官贺志超同志,他不但是一名出色的大学生村官代表,更是自主创业者中的佼佼者。首先,李帅老师简单的向贺志超同志介绍了此次采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请他做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村官的问卷调查。之后我们进行了深刻交谈,在这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贺志超同志对我们说当村官这几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在处理村中烦琐事务时,他学会了与朴实村民相处要考真诚,在受到质疑时,学会了及时进行调整自我······作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的典型,贺志超同志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做一名为村民干实事,带村民开辟财富的领路人,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急不躁,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放下架子,摆正姿态,一定要有颗平常心。当我们谈到一部分大学生面对未来严峻的就业,要自主创业现象时,作为成功的创业大学生他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他支持青年创业,但指出理想是丰满的的,现实是骨感的残酷现实,凡事不要太过理想化,因为这个社会是现实的。但仍激励我们如果有创业的想法一定要勇敢去做。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主创业的艰辛和前景,同时也明白了凡事不能太理想化化,成功创业凭借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要有强大的心理作支撑,理性思考作动力的,成功绝非一件易事。在最后贺志超同志与我们约定两天后到他创业基地——波尔山羊养殖基地参观。

7月6日上午,我们志愿者们分成两队,第一小队在李帅老师的带领下到西村镇采访,第二小队在庞艳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黄冶村。第一小队与西村镇书记王科昂,团委副书记赵伟伟以及各位大学生村官李明等进行了气氛热烈的交流。赵书记很高兴的给我们介绍西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养殖业,开采矿石和经营管道耐火材料。接着,我们采访了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官——李明,李明是巩义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典范,一位切实为村民办实事的好村官。当同学们问道她成功的秘诀时,她很朴实的说,自己没啥成功的秘诀,自己能走到这一步离不开上级,村民的支持与家人,爱人的理解。因为五岭村地处偏远而且很缺水,李明总有些不适应,但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村民的热情淳朴深深的打动了她,从那之后她下定决心要留下,切实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她不断探索五岭村的未来发展之路。起初她想利用村里的环境搞旅游,但考虑到没有特色景点而放弃了。之后开发矿石的想法也破灭了。就在她非常失望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几乎每家农户都有兔笼,这让她突然有了灵感:对,就带领大家养獭兔。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并不积极。李明只好以身试法,相信自己的成功会激发大家的热情。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

放弃,终于在09年5月时,第一批獭兔出笼,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探索与努力后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有了成功的先例后,村民们的热情就比较高涨,主动地向李明要兔种,请教问题,村民们尝到了收获的的成果后,就想扩大规模,李明又忙着为村民跑贷款,找销路。如今五岭村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有獭兔专业户,还发展起来了养猪专业户,养羊专业户。她劝诫年轻人珍惜大学时光,脚踏实地,培养独立意识,最忌讳眼高手低,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要放下架子,在基层的岗位最能锻炼人,要想成功就要从基层做起,基层是一个很广阔的舞台,等待你去探索发现。

另一小组志愿者在庞艳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紫荆路街道办大黄冶村,宋林鸽同志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村官的工作环境,并带领我们参观了村委办公大楼,她介绍到一楼主要是计生和民政工作的办公室,二楼是领导办公室,三楼是会议室和图书室。三楼大会议室的远程教育设施让我们感到震撼,图书室的书籍和报刊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个村子的设施是如此的完善。在会议室我们见到了另一名优秀村官代表王文浩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交流。宋林鸽同志还给我们介绍了近期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庆祝“七·一建党九十周年”的工作,慰问老党员,以茶花会的形式庆祝。宋林鸽同志在回忆自己刚来到大黄冶村的时候,她说道,刚来时根本不知道从何做起,老百姓认为你是上级派来的官,他们疏远你,工作没有办法开展,但村民都很朴实,只要你能给他们办点实事,他们就信任你,依靠你,工作也就越来越容易开展了。村官的这两年经历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大到国家建设,小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位好的领导,要有一位有眼光有远见的领导。王文浩同志说,你们大学生“三下乡”对我们大学生“村官”进行采访,应该多走访一些村子,因为每个村子的客观条件不一样,只了解一两个村子是不全面的,是得不到你们想要的东西的。今年已经是我在这儿的第三个年头了,我认为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执行下去,让它具有持久性,让我们这些“村官”看到前途是光明的,不让我们再为任期满后的出路担忧。他还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村官”,第一,要热爱农村,希望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第二,要有理想,有抱负;第三,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经过交谈后,我们一同离开了会议室,在村委办公楼前合影留念。宋林鸽同志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黄冶村以及他们的工作,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村的紫荆公园,新农村试点居民小区以及唐三彩遗址。这天上午的实践活动,不论是第一小组还是第二小组,大家都受益匪浅。

7月7日上午8:30紫荆路街道办在巩义市环保局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贾国庆,纪委书记李凌晨,党工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跃举,参加会议的有各村和各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成功学院管理学系大学生志

愿者也受邀到场。首先纪委书记李凌晨发表讲话,在国家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下,我们更应搞好各村文明建设,大家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紧迫感与责任感,突出重点扎实创建基础。接着,综治办主任王跃举着重指出“消防安全问题”,要求开展“火灾隐患集中清查、整治活动”。最后办事处主任贾国庆总结了创建文明城市验收及安排部署消防安全工作,同时要加强夏季防汛工作。其中贾副书记多次强调此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性,为巩义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贡献力量,争取在蝉联两次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向申请国家级文明城市迈进。自此,此次动员大会圆满结束。成功学院管理学系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动员大会之后,积极响应号召,决定在巩义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紫荆路街道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会”结束之后,我们一行人在李帅老师、庞艳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沟村村委办公大楼,与大学生村官刘洁同志进行了交谈。刘书记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她工作的这个村子——新沟村,共有3600多户人,16个村民小组,经济较发达,在90年代初与华西村是“姊妹村”,2009年的人均收入达到10372元,较好的经济基础使村子的上层建筑也相对完善,“4+2”工作法在村子里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这个村子很有自己的特色,为了使村民不铺张浪费,设置了红白理事会来监督村民们红白事的置办,民风很好。之后,她向我们介绍自己06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在巩义市烟草局有两年的工作经历,后来参加了大学生村官考试,08年正式成为了新沟村村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真正下到基层主要从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现代党员远程教育和团组织建设工作,并定期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培养政治素养。万事开头难,她为了改变村民心中的大学生村官形象,就每天拿着小本跟在别人后面一点一点的了解村里的情况,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融进了这个大家庭里。当我们问到在工作的三年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的时候,她回忆到:有一次,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在将近月底时找到我办理养老保险,我提醒她尽量在月底前就把手续办理妥当,但老太太忘记了交钱,导致那个月没有拿到养老金,她就到我的办公室责备我不负责任,当时我很委屈,但还是拿着票据耐心的给她解释,最后老太太弄清楚了原因并叫我不要把这件事放到心上,从那以后我更加及时的催促他们办理手续。刘书记告诉我们她这三年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工作经验,从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到现在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她获得的经验不仅仅是办公软件的应用、书写稿件的能力,更多的是站到这个工作岗位上、站到一个村官的角度上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走进农村、走进农民。还有就是这里的村民们,如果我还有机会留到新沟村,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这里的村民,他们很善良、很好,时间久了,就真的像是一家人了。

7月8日志愿者们在李帅老师、肖洋老师、庞艳华老师和张喜丽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米河镇,采访了小李河村的张静怡、东竹园村的荣飞燕和汇龙村的李慧宁三位大学生村官。三位都向我们介绍了本村放的发展情况与工作经验。

张静怡同志是08年7月作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来到这里,在此之前有三年的工作经历,真正到了村里以后发现是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在刚来的前半年是比较清闲的,后来就逐渐忙了起来.她说要时刻保持一份虚心学习的心态,边做边摸索着经验,只有这样以后不管做什么才能驾轻就熟。

东竹园村的荣飞燕同志是我们这次采访比较特别的一位,首先她不是巩义本地人,是安阳的一位小姑娘;其次,她身兼两职,除了在村里是村官外,还在村里的企业里工作。她告诉我们这样的工作很充实,也着实得到了锻炼,每项工作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就努力去做,自我挑战,不要局限于你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并鼓励我们在大学里培养社会实践的能力。李慧宁同志在谈到自己在这三年里的体会时,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和工作刚开始时都是很困难的,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真心的对待你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与时俱进。

交谈结束后,我们与东竹园村得贺志超同志在约定的地点——东竹园村文化活动中心见面。贺志超同志带领我们参观了文化活动中心的综合展览室、科技科普活动站、现代远程教育室和广播宣传室。结束了文化中心的参观后,我们在贺志超的带领下来到了他的波尔山羊养殖基地。在进入养殖基地之前我们做好了卫生防范措施,集体戴上了口罩,我们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波尔山羊,都十分激动。边参观贺志超同志边向我们介绍关于波尔山羊的养殖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家不仅长了见识也由衷的佩服这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

7月9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在李帅老师、肖洋老师、庞艳华老师和张喜丽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竹林镇。竹林镇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经济相对发达,拥有较多企业,很多产品销往国外。在李帅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进养蜂场,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无法接触的知识。在养蜂场主人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产蜜过程,了解蜜蜂的品种,并且我们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第一次的蜂场之旅,让志愿者们大开眼界。

随后我们来到了竹林镇三A级旅游景点——长寿山,肖洋老师担任我们的导游,一路上的讲解让我们陶醉于长寿山的迷人景色,让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长寿山之旅结束后,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接近了尾声,针对几天来的生动实践,我们对其作了深刻总结。此次调研,除了采取与大学生村官座谈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外,还以问卷调查形式辅助配合,全面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村官现状。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整体来说,我们采访的这些大学生村官都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是真正融入农村为农民办事的。

但从中也不免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家普遍反映的是三年任期满后,除了续签外,国家有没有更好的政策,帮助大学生村官成功转型呢。我们认为针对国家与村官管理脱节这一状况,政府应该出台明确的政策,让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村稳步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能达到实惠,让大学生村官能看到希望。从通过调研也让我们认识到,大学生深入基层是很好的想法,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一方面又为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希望村官制度更加完善,从而让在校大学生能放心地走这条为人民服务的大道。

六、调研总结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第6篇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今年暑期,为切实响应校团委的号召,我院围绕“关心百姓生计,共建和谐农村”这一主题,牢记服务和成长的宗旨,秉承“实践、实干、实效”的三实理念,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与外国语学院、成职教学院共同组建“青年志愿者”,赴沾益县盘江镇松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前期准备:精心组织,缜密规划

一、筹备

首先,暑假“三下乡”活动的筹备工作是在每年7月份就开始的,7月份,我院成功开展了一次“三下乡”的交流会,并邀请往年参加“三下乡”的队员参与,交流一些过往经验,以及讨论一些工作创想,主要是希望对以往的下乡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吸收一些对下乡有帮助的创想,丰富下乡内容,为今年的三下乡工作打下良好开端。

二、联系实践地、申请审批

6月初-7月,我院开始发动身边同学,联系各个可以联系的下乡地点,在与实践地联系的时候强调:1.要让对方知道我们“三下乡”

活动的性质,是学生自愿参与服务的,并不是学校硬性规定的任务。2.要让对方清楚我们“三下乡”的活动内容,是积极向上的,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同时我们还进行下乡活动的策划,商量下乡具体的事项,最后我们确定了下乡地点——沾益县盘江松林。

三、挑选队员、明确分工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暑假开展的,但却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生的积极响应。早在6月份,我院就已经在开始为三下乡进行宣传,并组织学生积极报名。6月底,我院进行了一轮面试会来挑选队员,最终确定8位同学和我们的团总支副书记邓吉飞老师一同参加此次实践活动。并对8名同学进行了科学明确的分工,其中又细分为家电维修小组、支教小组、宣传小组等,让每个参与的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然后由队员们一起设计,最终挑选、确定下乡使用方案,调研组负责把下乡所须的调研材料准备好,采购组负责采集所需物品。总的来说,今年“三下乡”前期我们做足了充分的准备,队员们整装待发。

下乡期间: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院与其他两个学院于7月X号包车出发,参观了玉林红色革命基地,进行爱国教育活动,并与当地环卫工人共同举行趣味拔河比赛。之后,深入松林教育基地、农业基地及当地村庄,结合我院物理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开展了家电维修、社会调查、爱心支教、科普知识宣传、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热情为百姓服务的同时,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确实做到周本贞院长所提出的要求:一要把社会实践当成接受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的过程中尽显青年学子靓丽的青春风采。

二要带着专业技能去下乡,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建功立业的成才志向。三要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实际行动展现曲师学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现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四要贴近基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竭力服务群众,在学习实践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这次下乡活动其间,各实践地都十分欢迎我们学院学生到贵地进行社会实践,地方学校、政府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鼓励与帮助,使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下乡回来:收获颇丰、展望未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 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今年是我院第一次联合其他学院共同组建服务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一次的三下乡社会暑期实践活动,时间只有在这匆匆的X天里,但却感受到志愿者工作的真正意义,虽然下乡非常匆忙,但是队员们与老百姓之情的浓烈却缓缓的传到他们彼此的未来甚至永远,给他们留下的回忆是如此美好。每一个队员都当上了老师,都积累了做老师的经验;当上了村民,深深体会了三农问题。整个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方面活动得到了我院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科学安排下,活动的社会效应较好,受到了当地居民、村民的一致欢迎,志愿者们用青春的微笑、辛勤的汗水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他们的充分赞誉。此外,我校校园网对本次活动也进行了新闻报道。队员们感悟颇多,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接触了农村,了解了农村,服务了农村,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第7篇

xx多次勉励广大青年,要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学习和宣传科学发展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既促进社会的发展、先进文化的传播,也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社会发展要求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却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在城市里,他们得到了比务农所得要多得多的物质财富,然而他们家中的孩子却失去了更多亲人的关爱和呵护。

给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带去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南团省委已经连续多年举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系列活动。湖南大学经贸学院分团委在学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精心策划和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宁乡行”活动。

二、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宁乡行”活动顺利实施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是一个有着13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其中少年儿童11万余人,而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达到40%,有4XX多人。活动的具体地点位于宁乡县城郊乡三联小学以及城郊乡所辖的锁匙村、木佳村、刁子潭村等村庄。

在活动开展的前期,经贸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亲自挂帅,指导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活动详细方案、号召全体党员、团员向留守儿童献爱心、选拔和培训 “三下乡”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排练文艺节目等。活动共招募志愿者十八名,捐赠给留守儿童的一批文具、书籍、学习用具、体育用品达数百件,价值近千元。活动方案报送当地有关部门之后,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宁乡县委组织部安排专人负责配合我们活动的开展,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

为了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让志愿者充分接触了解留守儿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也让志愿者们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关爱留守儿童宁乡行”活动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活动项目。

1、听取题为“共享阳光快乐成长”的湖南省宁乡县教育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听取城郊乡中心小学——三联学校关于2010年上学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听取三联学校校长题为“关爱留守儿童,共撑起教育蓝天” ——三联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2、与当地留守儿童一对一的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3、分层次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学习辅导;

4、组织一场文艺汇演,与留守儿童同台联欢;

5、向留守儿童分发文具、有益书籍等学习用品;向三联学校捐赠书籍、体育用品;

6、深入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访问,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

四、活动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长才干

一个信封,一份承诺。在丰富的活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充满欢声笑语,有的时候场面感人至深。活动更有不少的亮点,其中之一就是志愿者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准备了一个帖了邮票的信封,并写上了自己的通信地址,这封信就是活动后留守儿童与志愿者“哥哥姐姐”联系的通道,志愿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他们传达一个信息,“你们一定要和我们保持联系,我们会一直关心和关注你们的”。小小一个信封是志愿者们对留守儿童的承诺,也是志愿者对自己的承诺。通过这个形式,可以与留守儿童、学校及其家庭保持长期的联系,真正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象,保证效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一次家访,声声感谢。志愿者顶着烈日,从营地出发徒步走到留守儿童家里,家访的情景更是感人。留守儿童独立的生活能力让我们吃惊,不仅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件家务事,有的父母都不在家,自己还主动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大多数照顾留守儿童的是他们的爷爷奶奶,老人们对志愿者们的到访十分高兴和感激,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们,用他们的话来说,我的孙子太需要人关照了,我们年纪大了,能给他们的太少了,太感谢你们了。志愿者们关切地问小孩子在家里一言一行,每一个生活细节,老人们也为志愿者的真诚打动,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他们表示会更加地关心自己的孙子、孙女,想尽办法也要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个时刻,志愿者们深切感觉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深入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作贡献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宁乡行”活动受到宁乡县县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他们想尽办法,调动各方面力量协助我们活动的开展,其中参加“湖南大学生与城郊乡留守儿童见面会”以及“湖南大学学生与留守儿童联欢会”的当地主要领导就有宁乡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熊志扬同志、宁乡县教育局副局长兼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周胜规同志、城郊乡党委书记彭欣荣同志、城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贺立权同志、三联学校校长余凡平同志等,另外还有五名村干部代表,三名留守儿童家长代表。在我问路家访过程中,还有多名当地群众主动为我们指路或提供其他帮助。正是有了当地领导群众理解、支持与帮助,“关爱留守儿童宁乡行”活动才取得了完满的成功。

熊志扬部长评价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湖南大学学子个个年轻有为,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在这次“关爱留守儿童宁乡行”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风采,为宁乡留守儿童送来了温暖和关怀,为新农村建设献言献策,宁向人民会记住并感谢你们。活动结束时熊部长再次向我们活动的成功表示祝贺,邀请同学们有空多到宁乡做客,将来毕业了到宁乡工作。

周胜规主任深情说到,湖南大学的同学们为了“关爱留守儿童宁乡行”活动成功开展充分筹划,精心准备,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动;同学们不畏炎热、刻苦实践、勇于担当重任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只要全社会一起努力,留守儿童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留守儿童的明天一样美好!

三联学校余凡平校长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湖南大学同学们的到来,不仅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精神上的关怀,也给予了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这些关怀和帮助一定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每个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希望我们利用写信、打电话、联谊等形式,将活动长期开展下去,最后还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撑起留守儿童教育的一片蓝天”。

为我们指路的一位退休的小学老教师,对我们的活动十分支持,他说亲自到家里看望走访学生,对一名普通的教师而言也是很难做到的,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做到了难能可贵啊!小学教育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希望我们更多地开展这样的活动。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第8篇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

(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巩固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发挥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 还要在观念上提高认识,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国情的认识, 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主动性。

目前,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滞后、拖延的情况,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查找到自身的不足, 激发学习知识的渴望。同时,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会促使学生加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从而, 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 高校大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居多, 缺乏组织协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大家互相配合, 形成合作意识, 培育团队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 克服困难, 奉献爱心, 锤炼意志, 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的发展打坚实的基础。

(四)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国情, 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大学的校园中, 难免会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对国情的认识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把握。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也随之变化。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思想认识, 提高实践活动参与度。

目前,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状态大部分是由高校共青团委或学生团体组织发起, 在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愿进行报名参加, 由于思想意识淡薄, 宣传力对不够, 导致参与规模比较小。同时, 由于一些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高校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小。

(二) 缺乏有效组织, 创新性不够。

部分高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三下乡”实践的活动组织单位多为高校共青团组织, 同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多以学生干部等精英学生为主, 其他同学参与程度不高, 缺乏组织的时效性。另外,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内容匮乏, 形式单一, 导致活动的创新性不够新颖。

(三) 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是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的实践经验有机的联系起来, 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 也通过社会实践更多的了解社会, 更好的服务社会, 使自己的情商、智商得到提升。由于文理科知识的差异性, 导致在活动中,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而失去活动本身应有的实际意义。

为了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建议如下:

(一)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高校有关部门和领导要从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高度, 重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 认真组织实施。

(二) 健全机构, 协调运作。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联系实践单位、实地调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请教专家、实际数据的采集、实践人员的考核与选拔等。只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协调运作, 才能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三) 要组建高素质的“三下乡”服务队伍。为了落实“三下乡”活动的服务宗旨, 首先应建设一支思想意识高, 组织纪律强, 工作态度勤奋、高效的服务团队;其次应加强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夯实专业基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使“三下乡”活动开展的高质高效。

(四) 政策支持, 资金投入。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要取得学校相应政策的倾斜, 肯定“三下乡”活动群体所得出的成果, 同时要予以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 保证“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 认真策划, 保证安全。

计划的制定是保证“三下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制定计划之前要对实践活动的地点进行充分的调研, 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在保证安全第一的基础上, 力所能及地开展相关活动。

结束语

总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同果, 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高教研究, 2006, 4:88-92.

[2]郭玉宾.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与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 23 (5) :62-65.

[3]李惠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才的需求[J].人力资源研究, 2005, (9) :41-42.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第9篇

【摘要】医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有利于树立服务农村基层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处事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医学生;三下乡;问题;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261-01

①项目来源:长沙医学院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项目,长医团[2014]11号;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资助项目,长医团[2014]10号。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医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其深入了解农村现状,了解国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1]。

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

1.1 指导老师应该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当好角色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指导教师仅仅是对实践活动起到技术指导的作用[2]。如果一切活动都是由指导老师策划,那么这样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性,使得老师变成了活动的主体,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指导老师在活动中,应该充当的是一个顾问的角色,做好专业知识的指导,以及强调好各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2 团队在出发之前应该充分强调安全问题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以农村基层实践地为依托,所以广大大学生都要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面临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我们在活动开展之前,包括开展之中必须多次并充分强调。在出发之前,應该就安全问题,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部署安全工作。

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2.1 对医学生的意义

2.1.1 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分为支教组、支医组、调研组、后勤组等,每个同学都在不同的组,小组组内通过一起互帮互助开展工作。每一个小组在开展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内集体讨论,小组内积极交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小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1.2 有利于提高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医学生有着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可能缺乏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暑期送医下乡的活动,有利于医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查漏补缺,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3]。

2.1.3 有利于树立服务农村基层的意识

医学生通过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基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的所有学知识,亲身投入到义务支医、支教以及调研等活动中,有利于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

2.1.4 有利于提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与实践地居民相互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团队成员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通过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提高了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对“三下乡”实践地的意义

2.2.1 有利于丰富空巢老人的生活

暑期“三下乡”开展关注空巢老人的活动,走进敬老院,陪老人们下棋以及聊天,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并且给老人们带去了精彩的文艺活动,丰富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

2.2.2 有利于丰富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

暑期“三下乡”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走进教室,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原本农村基层放暑假只能呆在家的学生,因为我们的到来,故在暑期能够走进教室,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

2.2.3 有利于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暑期“三下乡”开展支医以及调研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活动。通过给农村居民做一些基本的检查,有利于其更加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状况,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有利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3 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可以把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运用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医学生积极服务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利于丰富医学生的暑期生活。

参考文献

[1]周福阳.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169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第10篇

7月10日,来到长寿的第三天。今天我们去到长寿湖追随红色足迹,感受曾经在此地发生的点点滴滴。首先是到长寿湖广场,在老师的指导和引路下,我们看到了写有“恩来寿湖,德临寿湖”字样的雕塑,雕塑体现了曾经周恩来、朱德不同时期视察长寿湖时在此题词,在此与乡亲们亲如一家的场景,尽显国家领导人的亲民爱民情怀。随后,我们来到了长寿湖风景区里的一座凉亭,凉亭里坐落着一块写有恩来同志五八年给水电站的题词,同时也有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同志的题词以及狮子滩水电站的有关信息。这个凉亭以及这块石碑被视为国家级文化遗产。我想正是因为领导人们对水电站的重视,使得长寿湖的水电项目工程发展高效的提高,并且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业绩突飞猛进,并造福了当地的人民。

当然,今天除了追随红色足迹,我们还亲身经历了“三进三同”的实践活动。我们一行人风风火火的乘车有徒步经过了漫长的爬坡和过河过程后,来到了邻封镇的一位汤老师家里,汤老师是一为刚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在工作的同时也回到家乡进行农业的种植和开发,是是一位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积极分子。我们在汤老师的地里帮他锄地、松土、浇粪,亲自体验了一把农民种植粮食时的基本劳动,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辛苦以及作为我们大学生在农业方面所要做的事和所要发展的方向。其次,我们在采访汤老师的时候,他谈到了很多对我们大学生建议,与中国的农业相结合谈到了大学生对农业发展的一个态度,说到“农业相当需要年轻人”,就是希望今后有更多得大学生能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实作为这一点,我们作为大学生也是深有感触的,因为现在国家在飞速的发展,工业化的规模远远强于农业,所以,当代大学生一心只想要在城市里安居乐业,而从不想到回到农村开发和扩大农业规模,这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在今后就业方面也需要将视线投向农村。农村生活虽然辛苦,但收获是丰厚的,丰收时心情是激动兴奋的,是有成就感的!我想,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目的,我们有收获了,这就是一次有意义得活动,至少我们今后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可以想到转向农村,投身农村,开发农村规模,扩大农业经济!

上一篇:幕墙工程施工准备下一篇:关于一些读书心得体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