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4-06-04

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精选6篇)

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1篇

1前言

随着历史的指针指向21世纪,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不但在汽车的产量上不断攀升,所产出的车辆在档次上也有明确的提升。由于汽车工业的相关新颖技术的不断涌现,所以对从事汽车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也就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中,汽车维修专业是一种融合了机械、电子、以及计算机等学科于一身的专业学科,其具有理论性强与专业知识深的特点。由于多方的限制导致学生实践机会比较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吸收与消化,往往是囫囵吞枣,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孤立的学习现状,不少同学付出了大量的经历却还是成绩平平,长此以往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劲头和信心。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在课程中采取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已是势在必行,其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超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受企业青睐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

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2篇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不仅汽车产量急剧增加,汽车档次也有很大提高。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领域不断涌现的先进技术,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是融汽车、机械、电子、液压及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专业,理论性强,专业知识深。在实践较少的情况下,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总是一知半解,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成绩平平,不少学生对汽车专业逐渐失去了信心。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面向学生,以技能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受企业青睐的出色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理实一体化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行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融入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重视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

理实一体化要求在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两者并行,在技能训练中理解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讲解中训练技能。如在学习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时,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汽车实训室进行,教学思路是理论讲解、动手实践、实践中针对各部件分析讲解、总结提高。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各部件;教师再针对各实物部件具体讲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样,教师就能在学生操作时及时发现他们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缺陷,纠正学生组装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解答学生组装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开展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时,学生有相对的自由,他们可以只是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有效管理,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的最终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在变速器拆装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掌握拆装的顺序和注意事项;对于提前完成变速器拆装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拆装其他形式的变速器,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应秉着不放弃培养任何一个学生的态度,尽量不让个别学生的不好表现影响课堂教学。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教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就会一无所获。通常情况下,经过几次课的操作训练,学生应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如果教师不讲究课堂教学质量,不讲效率,允许学生操作时边练边讲话,边练边玩,装错了只需重新返工,学生就没有紧迫感,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可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比赛,自己在一旁给学生计时打分,并挑选几个好学生协助教师当裁判,表扬干得好的学生,鼓励干得差一些的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使干得好的学生信心百倍,更想露一手,干得不好的学生也不甘落后,想努力赶上。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以往单调、枯燥的理论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许多实践知识在教材中是没有的,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距。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讲授必须结合实践。例如,汽车维修中怠速不良是一个典型且常见的故障,其检修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先介绍实践中怠速不良的处理过程,分析哪些故障原因是最常见的,再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实践操作过程,就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排除办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需要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才能将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为自觉的学习,才能使自身得到知识和智能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维修曲轴是汽车维修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教材只是介绍了如何进行磨修,却没有提到在磨修曲轴后还需对曲轴进行打磨处理,而这一环节却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汽修企业都因为忽视了这一环节而造成大的事故。当与学生谈到这些事情时,学生表现得异常认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由此看来,如果能把理论内容延伸到实践中,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

三、总结

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3篇

一、必须加强课堂管理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里的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 动手记笔记。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 况且实习场地也不可能保证学生每人都有一件实物进行操作, 如一些大型的总成:汽车变速器或汽车发动机, 一般3—4人一台, 所以实习场地上总有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同学, 并且场地上也不可能没有实物操作的响声。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度, 如果老师放任他们, 那么总有些不守纪律的学生, 要么在实习场地上乱跑、哄闹, 要么乱拿工具或实物零件乱砸或当作玩具, 扰乱课堂纪律, 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 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 维持好课堂秩序。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 同时也会保证课堂纪律, 老师也少费精力, 使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当然, 老师必须巡视指导, 加强学生的管理。

二、不能学生动手, 老师旁观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 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 老师自己就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 学生拿到实物就动手, 能拆的就拆, 拧不动或拆不下来的就用锤子敲, 先后顺序谈不上, 学生根本不知道哪些零件该拆, 哪些零件不能拆, 结果需拆的不拆, 不能拆的倒是强制拆了下来, 零件洒落了一地, 装时就更乱了, 要么乱装或错装, 要么装不上的不装。老师却视而不见, 不管不问。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 有形式无实质, 只重形式不重本质, 学生学不如不学, 因为学得使学生更糊涂。

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应讲清拆、装的顺序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并将拆装步骤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进行操作演示。如离合器拆装, 首先让学生知道该用哪些工具, 该怎样使用工具, 然后边讲边按顺序拆卸, 拆时注意做记号, 拆下一个零件, 就说出零件的名称, 让学生在一旁记住, 并将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整齐地放置在工件盘里, 让学生意识到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规范操作。这样, 学生既能认识零件结构, 又能大体清楚拆装步骤。通过老师的演示, 学生会跃跃欲试, 非常想自己动手, 既便于学生思考, 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 老师选一个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 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学生操作时可参考黑板上的步骤进行, 不懂或不会的地方老师及时指导, 然后学生分成3—4人一组进行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 提醒学生并引起学生重视, 对一些学生作个别辅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之处,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操作。老师应督促学生人人动手, 个个参与, 并加强指导。经几次拆装练习, 学生的熟练程度才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如果学生想干就干, 不干也无所谓, 老师不督促。这样, 一学期下来, 有的学生就会一无所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几次课的操作训练, 应能学到很多东西, 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物的操作。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 学生没有时间观念, 操作时边练边讲话, 边练边玩, 装错了重新返工, 接着再来, 学生在操作时就没有紧迫感, 况且总是重复一种机械动作, 一是会感到没兴趣, 二是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了。老师应改变这种状态, 在操作过程中可分组进行操作比赛, 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 并挑选几个学优生来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 同时给干得好的学生以表扬, 干得差一些的学生以鼓励, 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 使干得好的学生更想露一手, 信心百倍, 干得不好的学生也想努力赶上, 不甘落后,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激发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质量。

四、要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进行分类,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有的学生很聪明, 但很贪玩、好动, 个性散漫, 我们就需要对他们施加压力, 进行引导和督促, 课前和他们进行谈心、教育, 端正其学习态度, 使其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课堂上多提醒, 让其集中精力听好课, 课后多督促, 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辅导。有的学生埋头学习, 两耳不闻窗外事, 只管自己, 不管别人, 我们应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既协助老师进行课堂管理, 又可帮助班级里成绩差的同学, 培养他们在工作中有效组织、协调的管理能力, 使潜能得以有效地发挥。还有一类学生胆小怕事, 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觉得实习操作是件很难的事情, 怕干不好或干得不如别人好。我们应多加引导, 激励他们树立信心, 磨练意志,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敢于拼搏, 勇于进取, 面对现实。另有一部分学生性情懒惰, 怕脏怕累, 不愿动手干, 我们应加以督促, 并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 强制他们动手。总之, 对于个性各异的学生, 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这种分类教学, 才能使所有学生各有所获, 成绩均有提高。

总之,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地勤于思考, 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 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北生.教学艺术.河南大学出版社.

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4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 理实一体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35-01

一、理实一体化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理实一体化,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它有机结合了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模式讲解的过程,打破传统学科授课体系和教学教育方法,根据国家、社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及要求来重新分配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弥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步的短板,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减少了理论课之间及其实践操作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的参与作用,有利于提高职业教学的质量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前进,各个地区的各个专业、学科生源质量高低不齐,加之这类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学习理解能力优于纯理论讲解。而且相当部分学生的人生规划不明确、学习习惯较差、自信心缺乏、学习兴趣低下。如果在学习专业课知识上任然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方法,同学们很难达到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的。而且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中教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职业针对性,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上岗前的实践训练,毕业后直接胜任就业岗位的要求,往往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要从施教人(老师)着手,设计具有具体学科针对用性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而形成教育体系。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注意事项

首先学习中不能主抓练,轻视理论,实践操作往往具有其独特的趣味性,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更热衷于实践技能操作,而不愿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研究,因此教师必须加以指导,并在适当时候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但会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学习产生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法成为传统的“师徒模式”,这种弊端不仅会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的力度,也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潜力;其次是教学实施中的两面化现象: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两者的相互相融,不能变成在相同地点、相同时间进行的教学,这必然会出现理论和实践两面化,传授者的每次授课要必须有明确的理论认知目标和技能方向,同时应该及时传授给学员,可以选择中途重点讲授,也可以在自习时总结,或是课前预习的时候集中讲授,或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讲授;最后是训练中的“缺氧”:在训练初期,往往由于没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铺垫,就出现了学生在训练后期(即到一定程度以后)无法向更高出探索,这必然会很大程度上挫伤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引与引导,由浅入深、有表及里的向他们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协助他们平稳的度过学习缺氧阶段。让学生即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又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体系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应该有与专业和规模匹配的相关课程设置。理论教学主要以教材、课程大纲、教学计划为改革对象。课程是集中体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的载体。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不同于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它将教学计划中的三年制“2+1”模式制定,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综合素质课程模块。其中在专业核心课模块化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进行传授。按照国家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阶段性的学习以完成教学任务。相同或者相似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应该尽量安排一个教师主讲,同时实践教学还根据具体课程安排两至三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辅助同学们的实践教学模块。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汽车专业的教学与汽车实际操作内容相匹配,着力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适应技能型紧缺人才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关教材书籍的改革,书籍在学习知识中是必不可少的。汽车维修教学也亦如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配套相应专业相配套的教材。该教材应该要突出理论知识删繁就简的特点,而且应该通俗易懂,让同学们实践技能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理实一体化教材应该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训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力求达到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补充,使学生更加理解,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组织在汽车教学中有丰富经验教师编写了一套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现实一体化教材。教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主体,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优化,根据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根据实际教学体系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相关的调整,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材中,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教材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为一体的职教思想,学生学什么、将来做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四、结语

教学应更多的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学习与探索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理实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的能力,在汽车维修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全面等,这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入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克服、不断完善,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海涛.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5篇

1存在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

1.1汽车行业人才需求

目前,汽车所含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各个机构及系统,使汽车维修对象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汽车维修作业,已由传统机械维修转变为强制保养和视情修理,工作强度减低,工作效率提高。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机、电修理人员分离的现象,已逐渐被具有机电一体化维修的复合型人才取代。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急需的是既懂机械又懂电器、电控技术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人才。

1.2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以往,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方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实施,学生学过理论知识后在实践环节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不符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2005年,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在专业主干课程后增设了综合实训课程,自实施以来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时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以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大部分学生对汽车电器的结构认识很模糊,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原理与结构知识;而进入实训环节时,又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汽车维修中的实际问题。这种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3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弊端,我们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完成一个知识教学内容即安排相应的实践项目。以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项目为例,教师在上课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场景,并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讲解起动机的结构和拆装要领,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左右对起动机进行拆装,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本课程教师利用实物、模型、课件等教学设施,边操作、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教学做合一、心口手并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2课程改革与实践

我们聘请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汽车行业专家及能工巧匠参加课程改革工作,以培养学生具有汽车维修工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考核要求,重新梳理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对主干专业课和实训课全面整合,开发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项目教学课程,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汽车维修工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确定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技能。

2.1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没有配套教材,结合学院的教学条件,开始编写校本教材,将整个课程内容按不同模块重组后,形成了汽车电源系统的检修、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汽车点火系统的检修、汽车辅助电器的检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等五个项目。我们将以往单独开设的汽车电器实训融合到相应的教学项目中,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中包含汽车维修人员必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在进行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观察、检查、检测、分析及排除过程中掌握该项目包含的应知应会知识,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掌握相应部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应用到分析和排除汽车电器的故障中。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趋势,将课程的五个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结构、故障诊断及排除为主线,紧紧抓住现代汽车维修的关键,同时也显现了该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超出传统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范围,强化了现代汽车新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熟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环境的引入中,我们运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评述等方法,使得学生较自然的进入到教学环境中,通过在教学环境中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部分产生兴趣。在教师讲解完某一教学内容后学生即进入到实践环节,并填写对应的项目单、写出学习体会。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教学环节提出反馈建议。

2.3改革教学形式、考核模式,建立课程题库和技能考核规范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尽可能贴近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教学后即进行考核,该项目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重要程度而定,各个项目考核都设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技能考核占成绩的60%,课程结束时,根据个项目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

理论考核内容为学习完课程后的期末理论考试,是对全部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采用“教考分离”考核方式,授课教师不参与出题,由教研室负责出题,学生独立完成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

实践技能考核为过程考核,是以学生在各项目模块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3课程改革成效

3.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实施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时,学生按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学生制定方案,查找资料、开展讨论,评价学习效果。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3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高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在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班级试点后,学生普遍认为这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汽车电器故障的检测诊断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案例评述、分组讨论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等等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08级学生企业实习反馈情况,通过此模式教学后的学生能较快的适应汽车维修岗位,对常见的技术故障能准确有效的排除。

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6篇

作者:高广乐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职校为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之路的做法。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 理论实践一体化 教学体系

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现在我们更多需要的是技能型人才。为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育,我校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理论学习后随即对理论学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训练,或者是以实践教学的形式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通俗地讲,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相应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个体或小组通过主动、全面和合作式学习。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实践技能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实践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注重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笔者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比较适合采取项目模块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即以模块教学为理论,一体化教学为主体的授课模式。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首先本课程主要包含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和演示文稿PowerPoint三个部分。每部分专业课程均包括四大模块进行教学,即基础知识模块、上机操作模块、实例训练模块、综合运用模块。整个模块分布,以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环节明确为原则。其次,同步制作一体化课程教案、课件并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具,讲解符合实践操作实例,把任务分成几个项目逐一进行,在授课方式上也由以往的灌输式、注入式改为带动式。由教师针对本节任务提出问题,学生自己通过教材或互联网去搜索、总结后上讲台演示。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节的设置

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节设置中,教师将专业理论知识的模块教学程序按项目驱动合作学习来组织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如下所示。1.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

此环节需要班级学生以自愿方式组成学习成长小组,每节课由各组组长汇报组内成员出勤情况。目的是增强各小组组长岗位责任意识,团结组内成员共同进步。2.复习提问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演示。

此环节是由学生以口答或上讲台演示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复习问题。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将问题分为抢答题和必答题两类。目的是强化巩固学过的知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导入新任务,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可按题目难易程度适当增加学分,以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明确任务

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在这一环节首先要进行实例展示,以个人简历的制作为例,教师主要让学生明确个人简历的含义、个人简历的用途、个人简历包含哪些基本信息,以及如何来制作个人简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前做好一篇完整的个人简历样张,以便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操作。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做什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与目标。4.引导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教学。

此环节由教师提出,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根据本任务难易程度及所涉及的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对该任务的理解。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任务可以用于解决哪些问题。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维,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来引出任务,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知识讲解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演示。

此环节,教师要通过必要的理论讲解和演示操作,让学生观看任务效果。在教学中若包含前面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操作所学过的内容,复习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点,然后再由教学演示操作新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即明确所学任务的操作步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6.任务实施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

此环节是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自己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可根据任务量和难易程度规定完成时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其目的是通过学生思考和讨论确定任务完成的操作方案和步骤,让学生从理论认知环节转入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经验和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在操作练习中学生一边用实践操作验证理论,一边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7.学生自评

此部分分为两个环节:

一是学生自评,在规定时间到达后,各小组推荐组内优秀作品依次上台展示,组内成员说出该任务完成的优缺点,也可以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是学生互评。在各小组作品展示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点评本组与其他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也可借鉴其他小组的优点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任务。在遇到共同问题时,教师可留出讨论的时间,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自评与互评,使学生个人或小组认识到自身及其他小组的不足及优秀之处,改进和完善自身。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以往学生作业只有教师查看,而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的作品都将作为案例展示给大家。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点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体化教学体制的特点——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优化学生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目的。8.教师总结

教学方法:教师点评。

此环节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的点评。针对学生作品,在点评时教师注重激励学生,强调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据学生作品,教师总结本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课堂表现,帮助学生消化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评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扬先进生,带动后进生,最后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四、教学的实施成效 1.教师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教师对教学工作更加投入,能够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设计更加用心。教师已从传统的教案编写理念向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转变,重视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以“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形式实施教学任务。第二,教辅手段多样化。任课教师主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精炼、易懂,制作的电子教案越来越精美、生动。第三,教学形式多样化。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教学过程与工作实践结合得更好,分组作业、评价、讨论与反馈形式等灵活多样。2.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和兴趣得到了激发,对新课程、新教法、新学习环境存在较强的好奇心,且学生多有好动习惯,纷纷按分组要求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教师们普遍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师注入了兴奋剂,教师开始积极思考,用心设计教学环节,认真组织各环节的教学过程,制定与时俱进的实训操作方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了各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3.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优异成果

在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后,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业成果,并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活动、优秀学业成果展、学校一体化教学成果展、技能节等平台上得到展示,使师生们深受鼓舞。实践证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成效是显著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便能很快进入角色,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上一篇:推理与证明复习题下一篇:中学学业导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