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2024-06-23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精选8篇)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第1篇

作业

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1)知识、(2)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相比不难看出,标准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性质的分析更加深入和精辟;对于21世纪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标准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一样,都强调“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标准还强调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到了课程理念的高度,使高中生物课程理念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一下几点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

1.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3.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关乎祖国的未来。新课改是振兴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新课改理念应超前与现实并在现实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师作为课改的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新理念,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知识,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细化课标要求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三维目标”,在课改中实现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与新课程同行,与新课改一起成长。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作者就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上的一点体会,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强化学习,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具体表现是: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即平等对待、同等机会、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活”与“动” 的统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因此作者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开始,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和实施与评价,结合学校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1.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同时,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实践方式上及时进行观念更新,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新课改课堂,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摒弃观望和等待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的心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多元化,就是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体验式学习,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中情感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编者、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对话的文本,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法,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过于对工具学科的重视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的升级,而生物学科课堂则比较适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生物学家艰辛的劳动和大胆的创造,他们给人类留下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财富,他们的科学理念、人格品德,同样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开掘,合理利用,将这些典型的科学史实与生物学科知识相融合,让生物课堂演绎人文情怀。时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也在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精神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研究与探究,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探究,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人的学习能力有多种,有记忆、阅读、感知、计算、推理、分析、归纳、判断等,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学校教育中有相当一些能力不仅难以考查,也难有培养的机会,如设计、组织、个性、合作、表达等。其学科课堂重视的只是记忆、阅读、感知、计算和判断能力,其他的学习经验者十分缺乏,更谈不上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二、立足课堂,把课改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决策与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并为之付诸于实践:

1.融进去,蹲下来,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要与学生一道寻找道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融进去,然后蹲下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确定参与的方向,激发强烈兴趣,形成主体参与的明确目标,我越来越体会到导语的重要作用,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精彩巧妙的导语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如学习“矿质营养”前导问:“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其次是让学生课堂上敢说多说、敢问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我在新课改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课堂上敢说敢问,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堂质疑探究,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钻研知识的兴趣。再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学习内容,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用谈话、交流的方式,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反馈,增强教师语言、表情等教态的亲合力,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变知识点的灌输为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的思考。

2.拓展教材外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训练体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大胆尝试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将“给出知识”转向“引向知识”,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只有动起来,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以实践者的行动改革教学,才能在困惑中追求,在研究中豁然开朗,在实践中分享成功。多年来,我总是要求自己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每节课上都有亮点,经常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切入的角度,如讲“无性生殖”时,我以绵羊“多利”入题;讲述遗传物质章节时,则从介绍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引入正题。使学生入课便有新鲜感。而在教法设计上则主要是单元整体教学和课堂教学。单元目标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内课文处理的课时、教法及整个单元的节奏作统筹安排,经过累积――整合--提升――迁移的途径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实验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安排分组实验时,我改过去的随机分组为有目的分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新课标分享与合作的理念要求。课后练习分章节训练和单元训练,建立灵活的训练体系,包括巧妙的题目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标本测试、多媒体图象制作测试以及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3.加强外语和信息科学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新课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都是提前数周或数天开始备课,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外文资源,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巧妙设计出人与计算机的“对话”,用不同语音提示答题的对与错,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一系列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的目的。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整个课堂充满智慧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学生们都情绪饱满、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勇于表现,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通过新课标教学,我还体会到加强外语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维习惯,拓宽思维方式,我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还要和引导求学生跟我走,在诸如生物进化、动物行为以及遗传生殖等一些具有开放性内容的教学中,我总是采用让学生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然后再进行课堂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一个共同效果:外语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信息技术增强了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知识量与日俱增,对学习生物兴趣的人数也倍增。

4.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恰当评价和正确引导学生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从而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也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合理公正的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的体会是:课堂评价要细化、要具体化,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成绩好的、对成绩暂时后进的;对性格内向的、对性格外向的等都应注意根据对象、场合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测试评价应灵活,我尝试建立了同学间自评与互评、教师的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这个评价体系使学生们把学到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得到巩固和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探求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应用新知识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一章节的知识测试中,我就没有以书本上现成的知识结论作为测试对象,而是利用多媒体制作图象,表现心脏的外部结构和形状,提出“直接出入心脏的血管有几根?”,“哪几根?” “它们里边分别流动着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其生理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围绕课本内容思考,结合人体生理发挥想象,收效非常明显。

以上是我实践新课改的点滴体会。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践者,坚定新课改方向不动摇,对生物学课改的过程进行一点探索,伴随着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一路实践一路总结,深深体会到课改带来的春风。我在课改中成长,也在课改中收获,我所带的班连续两年位居会考榜首,辅导的学生多人取得生物科学实践活动优秀奖。同时我也深深品尝到了课改带给我的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无奈。但我坚信新课改是振兴国家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只有改革旧课程才是教育的出路,我会继续发挥新课改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课改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愈.新课程理念的创新及教育教学行为指南.中学生物教学.2006(7):9-10.2.童庆年.新课改理念及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中学生物教学.2006(11):9-10.3.胡继飞.论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的观念转变.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薛广林.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中学生物学.2004年02期

5.杨守菊.人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追求.中学生物教学.2006(4):9-11.6.夏献平.课改理念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学生物教学.2006(3):12-13.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第2篇

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与理念相关的问题

1.生物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对高中生物课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是要增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构建更合理的知识体系

二是要增进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模型方法和教学方法在探究中的运用

三是要增进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突出科技意识培养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发展

2.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意味着降低教学水准?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一是精心设计问题,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

二是课堂提问及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全面性

三是努力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根据难易程度分级编组

3.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有什么价值

4.为什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三、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

2.扩大知识面

3.转变教师角色 传授者与促进者;管理者与引导者;居高临下与"平等中的首席

4.调整教学策略 知识传授与学生发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果与过程;统一规格与差异性教育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第3篇

1. 引言

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而实验探究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促进他们在观察、动手操作、科学思维、识图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而且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课标》中提出11项具体要求, 其中的许多方面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实现。本文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课堂教学阶段实施生物实验有效性的若干措施, 旨在促进学生在课堂实验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设计、动手操作、交流探讨, 以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质量, 落实《课标》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目标。

2.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特点及现存的问题

2.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课标》建议开设的实验内容在必修模块增加到了27个, 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教学

中考命题既包括生产生活实际, 又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挖掘的实验素材。化学反应由于反应条件、反应量、观察角度、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诸多不同, 常常会有“意外现象”发生, 这些都为探究提供了命题依据。在教学中, 要完整地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平时善于激发问题意识, 将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有效结合起来, 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考试题更多地出现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 而这方面正是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部分学校连学生应做的实验也没法开展或没完全开展, 更谈不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这是造成实验探究题得分低下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想方设法, 不仅要让学生去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分组实验外, 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去独自完成其能力限度内可完成的实验。

五、引导释疑—————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九年级化学是中考科目,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 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 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

1.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抓基础知识, 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 要力求每章节过关。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 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更是教师编选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阶段, 要继续读好课本, 用好课本, 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2.关于联想总结, 使知识网络化。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具有哪些特征呢?第一, 倡导探究实验, 强调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教师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具体环节, 让他们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形成学习的兴趣, 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 新课程的生物实验教学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不是讲授生物实验现象及结论, 而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和探究来解决问题, 从而主动构建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体系。第三, 新课程的生物实验教学倡导多元评价, 注重生物实验技能的训练。生物实验课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生物实验基本技能, 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需要教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客观地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生物实验操作, 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实施了5年, 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实验课堂效率低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不能合理分配实验课堂中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探究的时间。有的生物实验课堂, 教师受传统思想的限制, 以教师为中心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实践时间;有的实验课堂教师放弃应有的主导地位, 什么问题都交给学生自主探究, 造成教学目标流于形式;二是实验课上还存在着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明确, 课堂纪律涣散,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三是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 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现象的记录;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只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 而不重视分析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在近年的生物实验会考中, 仍然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实验课学习效率低, 而表现出对实验考察的畏惧心理, 甚至认为抽到考显微镜操作就是倒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 中考考试得分, 学习不仅是一方面, 而且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 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 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 化学学习, 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 化学难学, 要记的东西太多了, 这话不全对。实际上, 关键在于怎样记。实践证明, 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

3. 讲究方法, 归纳技巧。

教师应提高解题速度仔细研究中考说明, 捕捉、研究中考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化学与社会, 生活, 生产实践的联系, 按照新课标要求, 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而且要学生学会分析思考,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 对中考试题“陈”题新做, 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 推陈出新,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4. 把握重点, 消除盲点。

我们要切实做好纠错分析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 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 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 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 及时反思, 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 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 找出错误根源, 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 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

霉的事。可见低效的实验教学, 连最起码的显微镜操作都没能让学生充分掌握, 更不用说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了。

3.生物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3.1多途径反馈评价机制是实验有效教学的保证

实验课上授课教师要及时完整地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是不现实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 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自评是促进学生自我监控, 对本节实验课操作过程性反思和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的有效途径;互评能够让他们互相学习交流, 有所分析和借鉴启发。同时可以委任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 让他们组织评价并成为小组实验的“顾问”。这样既提高了小组长的学习热情, 又能通过组内的同伴互助学习促进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帮助教师把握课堂实验状态, 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多途径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重新审视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而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把目标和评价标准告诉学生”, 在实验过程和结束时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即实验开始前明确告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有哪些行为结果, 实验结束时应该呈现哪些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针对性地设计实验课堂评价表, 对课前准备、实验设计、仪器药品使用、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结果记录等环节进行过程性评价, 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落到实处。

教师在实验课的巡视过程, 应积极参与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支持与辅导;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 观察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和实验结果。多元评价能激活实验教学过程, 让学生能集中精力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和实验结果。实践证明, 实验课堂上实施具体的评价标准, 进行及时的多元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完成效果。课堂多元评价比教师扯着嗓子维持纪律, 强迫学生认真实验的效果要好得多。在评价制度下, 学生在实验课结束时呈递的有效实验结果的数量明显增加。

3.2多起点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现象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学生实验, 不单是通过实验结果来证实课堂知识, 也不单单是为了学会某种仪器、器具的使用方法, 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 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培养研究生物学的能力。所以, 在学生实验中, 不能单纯用课本中的实验步骤生搬硬套, 教师应该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 每个处理的意义, 以及各实验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因此, 在实验中, 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 精心设计一些新颖独特、多起点、多层次的问题刺激学生积极思考, 努力解决实验问题。要让学生既要知道实验方法怎么做, 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如:观察植物细胞的DNA与RNA的分布这一实验中, 可以针对实验原理、实验的选材和实验步骤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1) 甲基绿和砒罗红的作用是什么? (2) 为什么要用一定浓度盐酸处理样品? (3) 为什么口腔上皮细胞要浸润在0.9%的氯化钠溶液中, 而不能用清水?这样让学生边动脑边动手, 做到手脑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同时课堂提问与个别实验辅导要顾及实验室内每一个位置的学生, 正视实验课堂中学生的情感需求, 绝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我关注到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在实验课中受到任课教师的辅导与交流而失去实验兴趣, 学习动机减弱, 实验效率不高甚至无法提交实验结果, 导致无效学习。另外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是否善于进行正确、深入的分析,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是生物学实验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在实验过程中, 指导和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 在质壁分离实验中, 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按要求做了, 却没有看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该引导这些学生寻找原因:引流方法是否正确, 洋葱表皮细胞是否浸润在30%蔗糖溶液中?是否蔗糖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取材时是否把洋葱表皮细胞扯破?是否由于视野太亮、反差过小而未能看清?是否取到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等等。经过教师的启发, 促进学生不断查找产生误差的原因, 纠正改进操作方法, 直至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3.3注重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实验思维是实验课培养的重要目标, 而探究实验就是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创设条件把教材中较为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的同时实现了探究方法和探究思维的训练。例如, 在“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一节中, 如果按照教材设置为验证性实验, 很多能力较强的学生实验速度很快, 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转换成探究性实验后, 我没有事先告诉学生桌面上样品的成分, 而是告诉他们在三份液体样品中分别有稀蛋清、葡萄汁、淀粉溶液, 要求他们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实验思维, 先用双缩脲试剂把稀蛋清与其他两种糖类分开, 再用斐林试剂把葡萄汁和淀粉溶液区分开。这对于刚开始高中生物实验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事实证明, 把验证性实验转换为探究性实验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

4.结语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高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将手、眼、脑有机地结合起来, 获得了感性认识, 深化了理论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生物实验获得生物知识、认识生物规律、形成生物概念, 提高各种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实验, 教学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 如教师实验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 学生实验预习的引导与监督, 充分的实验器材准备及学校的实验室配置, 等等。本文仅从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等方面对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析。教师在实验课准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才能把握好课堂实验教学, 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摘要:生物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 提出多元评价反馈机制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多起点问题引导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有效教学的核心。高效的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落实《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刘恩山, 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生物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陈伙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8]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北京:教育研究, 2007, (6) .

[9]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模式;创新;导学提纲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1.存在不够重视,课时分配不足,大多数都是在“讲”实验、“背”实验等;存在实验内容增加与课时紧、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难以完成的矛盾。

2.做实验时,习惯按照教科书上或者是实验报告册上的实验步骤教条地进行实验,而对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的地方不知道加以改进;还有很多学生做实验,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培养科学的实验思维、实验技能,更不要谈在实践中可以创新了。

二、改变实验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得到很好的理论指导

针对以上提出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认真学习、研究了李金池校长的“6+1”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大胆地改进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并创新实验教学。

具体模式如下:学生4人一组,每组有实验负责人,按下列程序进行实验:

第一步:导学(约5分钟)。

教师任务:发放导学提纲,“导学提纲”也即教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点和供学生使用的思考题。思考题分两部分提供: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一是供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的拓展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规定不同的自学时间。

学生任务:课前准备: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预习,收集相关素材—负责人拟订初步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修改—拟订初步实验设计—预习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分工进行相关实验准备。

第二步:合作互学(约5分钟)。

学生任务: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找出难以解决的焦点问题。

教师任务: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第三步:实验操作(约20分钟)。

按实验设计进行初步实验—小组成员间讨论—补充进行实验—收集统计实验现象、数据—初步比较,分析原理、方法、现象、数据—小组讨论—负责人初步完成实验报告。

学生任务:按导学提纲进行,在此过程中,对于焦点与疑难问题,老师不要急于解答。

教师任务:教师引导。

第四步:展与评(约10分钟)。

学生任务:融会贯通。各组负责人展示实验教学过程,其他组员模仿、质疑。

教师任务:顺学而导,能放能收,点拨学生展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导学提纲预设的问题和学生通过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切记是“导”不是“给”。

第五步:检测(约3分钟)。

学生任务:独立完成导学提纲上的任务。理解知识点的实质和内涵,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训练,当堂达标。

教师任务:总结本节课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尚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自学、合作、参与度及达标等方面评价小组。

作业:独立完成导学提纲。

三、上述实验教学模式的使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实验项目负责人的培养,让学生指导学生

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选派一人为实验项目负责人(小组每人轮流主持一个实验)。实验课前一天,让他们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既培养了负责人的担当意识,又培养他们团队精神,激发了学习兴趣。

2.“导学提纲”替代了实验报告册,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导学提纲”也是教学案。我们的学生做实验时,喜欢听老师一步一步地教或完全按照书上的要求来操作实验,殊不知,书本上所提供的某些实验方法也会因各学校的实验条件不一样而结果也不统一。所以对于某些实验可以进行简化。比如,还原性糖的鉴定,书上要求学生加热时,用酒精灯加热,但是用酒精灯加热比较麻烦,而且比较耗费时间和材料,所以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可以提前用水壶将水烧开,然后分给各组,用大烧杯装盛加热即可。

3.合作互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学习是创新能力的良好开始

此模式中第二步骤:合作互学(约5分钟)。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找出焦点问题。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如:在有关酶的实验课完成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同学们总结:①底物应先加入试管中,所以上述实验中程序应调整为3、1、2、4、5。②水浴应调整为10分钟。③在碱性条件下,碘液不能起到指示剂的作用,应改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通过学习,培养了团队精神,使技能有所发展。合作学习也是创新能力的良好开始。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实验设计的优化来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大胆质疑,而不应以现成的数据、结论为模板,按部就班地进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尽力开拓智慧,积极尝试各种方法,力争实践出一套切实可行又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益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案。以上是本人就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点滴尝试,不到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5篇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教材,作为学校英语教学的核心材料。英语教材除了包括学生课堂用书以外,还应该配有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挂图、卡片、音像带、多媒体光盘和配套读物等。学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选择经教育部门审定或审查的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应该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应该做到语言真实、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教材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学校可以适当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课程资源,例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与学的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英语课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和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英语课程提供这些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该为英语教学配备电视机、录像机和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建立视听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或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

除了开发本校资源以外,学校之间还可以合作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和大学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注意开发多层次和多类型的英语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而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更不能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具备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要杜绝课程资源闲置的现象;要不断地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和补充。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要坚决制止编写、销售和使用粗制滥造的教辅材料;严格禁止学校和教师购买或向学生推荐非法出版印刷的模拟试题、同步练习等材料。

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

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等。高中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英语教材要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内容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一)教材编写原则

1.时代性原则

教材所选语言素材要具有时代性,即既要反映语言的发展,又要满足时代发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既要反映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又要使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材体现的教学指导思想也要具有时代性,要反映当代外语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教材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2.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首先要体现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原则,即保证绝大多数高中学生的共同基础。此外,教材要充分体现选择性原则。教材的组成部分(如学生课本、练习册、音像带和电子材料)要具有选择性;教学内容要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有选择的余地。

3.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英语教材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要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为此,教材应该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材要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并有利于他们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4.科学性原则

英语教材的编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材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各有侧重。教材在内容、目标和要求等方面应具有系统性。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和目标要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语言学习对语言材料的再现率有

较高的要求,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保证重要语言现象的再现率。教材应尽可能选择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

5.思想性原则

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国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材既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提高鉴别能力。

(二)教材使用建议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师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取舍时,不应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为了考试而随意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如有可能,应尽量与学生一起协商补充或取舍哪些内容。

2.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例如: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单元的阅读文章适用,但阅读理解练习题设计得不合理或不适合自己的学生,则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练习题替换原有的练习题。如果教师认为某部分的语言不够规范或缺乏真实性,则可以选用其它语言材料取而代之。

3.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在某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可以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如果活动太容易,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增加词汇训练或进行写作训练等。

4.调整教学顺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件重要的事情,教材中有一个内容相关的单元,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后,原来的顺序也可能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5.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

6.总结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及时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使用是否实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

(2)教材的使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满意程度?

(4)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明显的优缺点?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第6篇

张大昌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高中教育的定位

·从我国的社会需要来看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使我国由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大国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不可能在学校学得将来所需的所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过去,过分重视知识教育,没能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来看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普通高中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与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创造力源于人的个性,教育不能培养没有头脑的机器零件。

·从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

高中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文化教育转变,这使得高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都要有所改变。

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

它超越了“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定位于形成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或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

2.国际对比研究

研究不同文化圈的共性。

英美文化圈: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欧洲大陆文化圈: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瑞士、瑞典等

东亚文化圈:日本、韩国等

印度文化圈:印度等

法国──使每个青年人实现其个人定向,培养学生独立工作、推理和判断、交往与集体合作等能力和责任感。

日本──培养对国家及社会有作为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素质,使学生适应个性和未来的发展,提高一般的文化素养,培养对社会具有广泛深入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

俄罗斯──强调个性的成熟和自主意识的确立,使学生获得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接受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分化教育。

芬兰──培养综合素质高、个性健康全面发展、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探求知识、热爱和平的社会成员。

共同点:

·注重社会责任感、强调个性发展、重视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重视与人交流与合作;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使学生享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

3.我国物理课程的现状

1997年前

1978年,在拨乱反正、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与教学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物理教学大纲》。这个大纲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比现行大纲的要求要高。例如,欧姆表、惠斯通电桥、电源的输出功率、含反电动势的电路,都在要求之列。

1983年又颁布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的教学纲要,把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与之对应,出现了“甲种本”、“乙种本”两种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盲目追求高要求的倾向。在这之后,由于高考命题以乙种本为标准,多数学校以高考为目的进行教学,出现了过早划分文理科的现象,许多学生只学过力学之后就停止了物理课的学习。

1990年为了改变许多学生不能学到“较完全的物理知识”的现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规定高

一、高二两年全体学生学习“必修物理课”,高三年级中,报考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学习“选修物理课”。这个办法在实施上有些困难,因为许多内容,例如圆周运动,在高一物理课中只能学角速度、线速度,而向心力等内容则要到高三再学。教师说这种情况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多数学校都是把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打通”学习的。

“两省一市”课改方案中的物理课

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开始试验新课程计划,1999年在进行修订之后,这个课程计划及各科教学大纲的“试验修订本”扩大到10个省市试用,2001年扩大到25个省市,成为我国当前高中课程的主流结构。

在这个计划中,物理课由“二一分段”改为“两类物理课”,开始出现“分类型”、“有选择性”的思想。学生可以选择学习Ⅰ类物理课和Ⅱ类物理课。Ⅰ类物理课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标准,是高中毕业会考的依据,Ⅱ类物理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是理工科大学入学考试的依据。

由于学生入学时对自己的能力倾向不完全了解,也难以决定将来是否报考理工科大学,所以,两类物理课在高一的学习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同时由于学习Ⅱ类物理课的学生要按Ⅰ类物理课进行会考,Ⅱ类物理课的内容完全覆盖Ⅰ类物理课。

“两省一市”大纲的进步意义

·它首次体现了分种类、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意图,尽管不够彻底,而且在操作性方面还需要改进,但它仍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1999年的试验修订版大纲增加了“课题研究”,并且规定为必学内容。它的出现引起了广大物理教师极大的兴趣,全国许多地方进行了尝试并获得相应的经验。它与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一起成为这一课程方案的亮点。

·两省一市物理大纲与过去的大纲相比,第一次提出了物理课程“在观念、态度领域的教育功能”,第一次提出物理课程“要注意联系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两省一市”大纲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知识的教学。

在当时的大纲中,明确写出要“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为了追求“完全”,什么都舍不得丢,必修物理课门(一类)内容饱和,内容与学时的矛盾突出,不可能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同时,这也使数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

·没有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中基本上仍是被动式的学习。

·对于教学内容(包括学生实验)的规定仍与过去历届教学大纲一样,过死过细,在课程建设方面没有给教师留出空间。

二、物理课程的结构

1.模块化、分系列

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强烈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每个模块40课时(含本模块的复习考试),半学期(1周)学完。

2.各系列的特点

物理1和物理2(共同必修模块):学习中要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1: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价值,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2: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3:较全面地、综合地展示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强调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体现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以各系列对电磁波内容的要求为例,说明不同系列的区别。

·选修1

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体会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意义。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列举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了解电磁波的技术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发表见解。

例 讨论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现代生活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对科学、技术及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 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选修2

了解电磁波及其发射、传播和接收原理。知道光的电磁本性和电磁波谱。举例说明电磁波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例 比较无线电波中的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的不同传播特点。

收集资料,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模式、常用术语和移动电话的常用功能。

例 了解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

初步了解电视、广播和电视机的工作模式,知道电视机的主要结构。了解电视、广播技术的新进展。

例 了解高清晰度电视与普通电视的主要区别。

·选修3

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通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光是电磁波。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和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三个系列分别是为哪些学生准备的?

为喜欢这些内容的学生准备的!

例如30页(选修2-3):

了解照相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的含义。

例 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改变景深。

与“文理分科”的不同点在于,学生可以在不同系列中选择学习内容。除了三个系列外,还有“物理实验专题”和“物理专题研修”。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以后的高校招生模式一定与现在完全一样。

三、物理课程的特点

1.明确提出并落实了三维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8~9页明确地、可操作地阐述了三维课程目标。

·课标在各模块的具体要求中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例如:

12页“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13页“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14页“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15页“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6页“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过程与方法有双重意义)

·学生学过科学课程之后将:

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看世界;

提高了认识世界的能力。

2.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1.对达到知识目标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做出了要求

上面已经有例。

又例:15页“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又例:19页“对科学、技术及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观点”(选修1-1)

2.对知识要求的阐述比较宽泛

例如15页: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例 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

不刻意区分平抛和斜抛,强调的是科学方法。

3.以“例”和“活动建议”的形式对标准做进一步描述

上面就是一例。

“例”和“活动建议”不是必须执行的。

4.学生实验的项目分布在各条标准中,同时有实验总体要求

例如:

·12页“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明显地要求学生做实验。

·29页“会测定凸透镜的焦距(选修2-3)”明显地要求学生做实验。

·12页活动建议中“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则不要求学生或教师一定做实验,但是建议去做。

·10页“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总体要求”

例如:“尝试选择实验方法”、“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

与过去对实验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具体的器材、操作的要求少了,实验思想、方法的要求高了很多。

5.对于教学、教科书编写、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有建议

这部分是课程理念的再次体现,它表明,标准不是只规定物理内容。

五、避免进入误区

不要尝试对知识要求的“目标”做出刚性的解释,这是无法做到的。

“刚性的解释”指是否要求计算、所用公式能否变形、综合应用时解题过程不能超过几步„„

例如:有人指出:10页要求“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而在6页关于行为动词的说明中,“知道”与“计算”不是同一层次的要求。由此得出结论:对于万有引力定律不要求计算。这在高中阶段显然不合适。于是说课标应该修改万有引力定律要求的表述,或者修改行为动词的解释。

如果“知道”层次排除计算,13页“知道胡克定律”怎么办?

如果“知道”层次要求计算,47页“知道电子云”怎么办?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7篇

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

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的著录做起。著录过程是认真观察、理解、研究作品与作者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熟悉该美术门类艺术特点的过程。本教科书每课都有一些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品评,可作为学生学习鉴赏不同门类美术作品的参照。

第二、三、四课属于工艺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玉器、彩陶、瓷器、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1课时)1.从石器制造的发展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发展,包括对物质材料形体、质感、色彩,以及对称、秩序感等造型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将玉材从石头中区分开来,是人类审美认识上一个重要的发展。

2.古代对玉的材料之美的欣赏与加工,不同时代体现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原始社会后期和夏商周时代,玉器被赋予特殊的社会意义,成为贵族社会地位与财富的象征。而汉代以后,特别被人们所看重的是它的珍宝性。

3.对玉的审美在中国文化中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根据与玉有关的故事、词汇体会包含玉器在内的各类工艺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相关链接:现代玉石、牙骨雕刻。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1课时)

1.原始社会彩陶与素陶两方面的艺术成就。彩陶的主要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彩陶作品。素陶的主要代表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与白陶器。原始社会陶器制作已充分掌握了工艺美术造型与装饰的规律。

2.中国古代瓷器制造对世界文化有重要影响。古代瓷器艺术的成就突出体现在青瓷、青花瓷和彩瓷的作品上。

3.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工艺)(选修)》第十课,陶瓷造型工艺制作,可以使学生从陶瓷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理解陶瓷艺术作品设计、制作的特点,从中体会工艺美术的一般规律。相关链接:中国现代陶瓷作品。

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器艺术》(1课时)

1.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商后期至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都达到很高的成就,而又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

2.青铜器艺术的成就具体体现于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青铜器中的礼器是奴隶主贵族政权、军权、神权和财富的象征。青铜器中的铭文(金文)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3.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青铜器种类和代表性作品,对其造型和装饰作出初步的分析。

第五、六课属于古代建筑。课程涉及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两方面内容。具体介绍的北京故宫、天坛、苏州园林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1课时)

1.北京明清故宫紫禁城为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宫殿建筑群,是明清皇室绝对王权的体现。以三大殿为主体的紫禁城也是北京城市的中心。2.北京天坛是坛庙建筑的代表,其主要建筑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年殿运用多种象征手法体现祭天的功能,造型瑰丽而崇高。应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加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相关链接: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建筑类型;②故宫与北京城市布局的关系。③中国现代建筑。

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1课时)

1.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有北京的北海和颐和园。私家园林的主要代表是苏州园林。

2.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造园经验,其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为明代计成《园冶》。中国园林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园林设计多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表现效果,而在现代园林管理中往往由于对古代园林设计思想缺乏理解而损害了园林景观。需要结合当地园林环境建设,启发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点。相关链接:①现当代建筑;②民居。

第七、八、九课属于雕塑艺术,中国古代雕塑主要有宗教雕塑,陵墓雕塑、建筑雕塑、肖像雕塑,以及各种民俗性雕塑等。在近世,传统雕塑艺术的传承发生中断,现当代雕塑是在接受西方雕塑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

第七课《视死如视生──古代陵墓雕塑》(1课时)

1.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地上纪念性雕塑多为石雕,雕刻手法比较概括,突出其在广场上的观瞻效果。

2.俑类作品有陶、木、石、铜等各种材质,除秦始皇陵兵马俑外,一般形体较小,对现实生活有多方面的反映,形象比较生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比较这两类雕塑作品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加深对雕塑语言的理解。

第八课《妙相庄严──宗教雕塑》(1课时)

1.宗教雕塑包括佛教、道教等不同内容,而起主导作用的是佛教雕塑。

2.宗教雕塑的遗存主要有:石窟寺雕塑。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最为杰出的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群。石窟寺将建筑、雕塑、壁画综合为一体,修建年代多延续很久,清楚地反映了艺术发展阶段性变化。20世纪前期,一些著名的石窟寺雕塑曾遭受帝国主义分子的劫掠、破坏。

3.寺观雕塑有泥塑、木雕、夹芝等多种材质,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装銮对作品的表现效果有重要作用。

4.中国宗教雕塑的作者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在教学中需要启发学生将宗教美术中的迷信成分与成功的艺术创造区分开来。第九课《与时俱进──现代雕塑》(1课时)

1.包括大型纪念性雕塑在内的城市环境雕塑,由于设置于广场环境,要求雕塑语言概括,形式感强、能够适应从多角度去观赏。大型雕塑与环境的配合,和谐十分重要。2.架上雕塑: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欣赏,体会它们与大型雕塑在取材、表现和艺术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再就是体会不同材料的作品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第十至十五课属于中国画。课程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十、十一课为古代墓室壁画与宗教壁画,这两课与第七、八课陵墓雕塑与宗教雕塑有密切关联。相关链接为中国现代壁画。第十二至十五课为传统中国画的人物画(包括肖像画)、山水、花鸟三个主要画种。涉及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教学中要尽量结合这几课内容,使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1课时)

1.汉唐时代将绘画视为“成教化、助人伦”的宣教工具。汉唐两代朝廷曾组织过以表彰功臣垂范后世为主旨的宫殿壁画创作,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可惜未能保存下来。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内容和绘画面貌的是东汉以来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及画像砖。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介于绘画与雕塑之间的一种美术样式,而主要是画。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石刻线画或砖画(如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

2.贵族墓中的壁画内容涉及当时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和生活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而其表现技巧也比较充分地显示了当时的画风特点。是研究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实物。

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1课时)

1.宗教壁画的重要代表是敦煌莫高窟所保存的十六国至元代的佛教壁画。与雕塑作品相配合,遍绘于洞窟四壁、过道和窟顶。佛教壁画的主要题材有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供养人、藻井图等等。以唐代的佛画作品最为灿烂辉煌。

2.寺观壁画的突出代表是山西永乐宫元代道教壁画。作者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的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内气象宏伟的朝元图和连环图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1课时)

1.人物画中的肖像画在中国古代称为“传神”,强调要表现出对象的内在性情,是古代画论中精彩的部分。本课所选的图像,有的是直接写生的,如明清人物肖像;有的是具有肖像特点的历史画,如《步辇图》;有的虽然也是直接写生,但将对象加以理想化,如禹三鼎作的王士祯像。至于《韩熙载夜宴图》则是画家默记默画的作品。

2.现代人物画吸收了西画造型因素,加强了表现力,在表现现实生活,反映当代人物的精神面貌方面达到很高成就。第十三课《咫尺千里──古代山水画》(1课时)

1.山水画兴起很早,山水画创作理论也就成熟得很早,《林泉高致》为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五代两宋是山水画发展高度成熟时期。元代以后浅绛山水、水墨山水兴起,文人画家成为画坛主流。

2.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古代绘画的巨构。画中以汴河为主线,表现了清明时节,北宋首都汴梁(今开封)的城乡生活,歌颂了工商业的繁荣。是一幅纪实性、民俗性题材的作品。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江山”就是祖国,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寄寓着对祖国河山的深深眷恋之情。当北宋被金人所灭亡之后,记录了首都繁华景象的《清明上河图》成为宋代遗民寄托故国之思的珍贵纪念物,并被一再复制。

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1课时)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新的山水画创作有较大的突破。画家继承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到生活中去,开辟新的绘画意境。突破已往的创作模式,形成新的山水画画风。

2.中国画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态转变,除了内容、表现手法之外,在形式上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设置环境作出相应的变革,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一画在这方面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1课时)

1.花鸟画家为百花写照,为百虫传神,不是画动植物的写生标本,而是缘物寄情,借花鸟寄托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心灵感受,表达情操。

2.花鸟画创作有工笔、写意、白描、没骨等技法,教学中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和传统中国画绘画技巧的丰富性。

第十六课《时代丰采──中国油画》(1课时)

1.油画作为外来画种,很快在中国得到认同并发展为与中国画齐肩的重要画种,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二十世纪中我国出现许多具有代表性画家与作品。2.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这不单是一个外来画种的引入问题,而是两种文化背景,两种艺术观念、两种造型观和表现语言的相互碰撞、交融,相互吸收借鉴。欧洲传统油画的造型基础训练、西方近代艺术思潮对中国当代美术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要启发学生对世界文化有兼容并包、取长舍短的胸怀。

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1课时)

1.本课以介绍版画、漫画的特点为主要内容,阐述了木刻是版画的重要门类,且版画还包括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漫画也不仅只是幽默画,而且画法是多种多样的。2.木刻与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发挥过有力的宣传、鼓动作用,是现代美术史中光辉的一页。当时条件艰苦,许多不同画种的画家也都参与了木刻、漫画、宣传画的创作活动。在教学中可通过这些内容启发学生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应有的使命感。相关链接:抗战戏剧。

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1课时)

1.民间美术品类丰富,渊远流长,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如民间剪纸,已继昆曲、古琴之后,列入2005年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代表作品名录。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有不少民间美术已濒于消亡,收集、研究、保存民间美术作品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2.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调查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活动情况,民间美术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环境,民俗生活的内在关系。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朴素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精神,懂得珍惜、保护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相关链接:民间戏剧、民间文学。

四、外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 第一课《大河之源一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本课内容分为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和相关链接三部分。史前美术部分,着重介绍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洞穴岩画和人物小雕像,同时涉及有关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理论,.以引发学生对艺术起源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古埃及美术部分,着重介绍古埃及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加深对古代埃及文明以至整个世界文明的理解。相关链接部分,是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特别设计的一个内容。它是作为每一课课程内容的补充与适当延伸,以扩大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作为学生自学或课外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

本课内容分成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和相关链接三部分。古希腊美术部分,着重鉴赏古希腊美术中最突出、且最具影响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艺术中的经典作品,包括作为西方古典建筑重要基础的、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模式。古罗马美术部分,着重鉴赏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古罗马的多种建筑类型,同时鉴赏古罗马雕塑艺术最富有特色的肖像雕塑的代表作品。相关链接部分,选择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的受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影响最明显的人体雕塑和古典建筑的经典作品,以加深学生对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的认识,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术的艺术传统。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本课内容,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先后,分成三部分,分别鉴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达到初步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尤其是了解建筑艺术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本课内容也有“相关链接”,以扩大学生的视野。第四课《“巨人”辈出──欧洲文艺复兴美术》

本课采用突出重点人物、重点分析经典作品的方法,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个美术家、特别是被称为“巨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每人单列一节,重点分析他们的经典作品,从中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西方古典美术中的经典作品的方法。本课的“相关链接”部分,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他一些重要美术家和经典作品,以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欧洲文艺复兴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和理解,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

本课内容较多,分成巴洛克艺术、17世纪荷兰绘画、法国古典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等五个部分,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和园林艺术等领域。它们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即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和主要艺术成就。对于了解这一时期欧洲美术的演变和发展、特别是了解和初步掌握这些外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进一步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本课着重欣赏对我国美术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一些经典作品。分成“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们”、“以罗丹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雕塑”三部分,另有“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重要的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感受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初步掌握欣赏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本课的内容,表面上看比较单纯,只介绍两个流派,但是,这两个流派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不仅是它们对后世的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正如本课标题所展示的,它们是使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具有关键性的流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同时也针对国内有些美术史论书籍中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不确切解释,特地将本课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另外,本课也设有“相关链接”,使学生有可能了解其他一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及其代表作品。通过本课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而且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

本课的内容分成:现代绘画、现代雕塑和工业设计三部分,是外国现代美术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领域。与外国传统美术相比,它们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些现象,并能对这些现象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分析,既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本课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使学生对西方现代前卫艺术及其艺术思潮,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本课所选作品中,也包括一些并不是完全值得肯定、甚至需要加以批判的作品。第九课《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第8篇

一人教版选修一模块

以“课题”的形式编写教材。将《标准》中列出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归纳为6个专题, 下设16个课题。各个专题相对独立, 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除非特别说明, 各个课题也相对独立, 所以, 师生在选择实验时, 无需顾虑教材编排的顺序, 只需先从专题层面选择某项生物技术, 再从课题层面选择实验就可以了。本教材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 把“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内容分成两个专题, 同时也把“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分为两个专题, 使内容排列更为条理化。在呈现方式上, 各个专题和课题都遵循以下原则:

1“课题背景”创设了初始的探究情境, 通过突出生物技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自主研习和设计实验方案。此外, 教材还有大量的旁栏问题, 大多是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对于探究的结果, 教材以“结果分析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和表达, 不断进取。“课题延伸”和“相关链接”则体现探究的开放性, 鼓励有潜质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栏目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为学生自主探究留下较充分的空间, 避免让学生“照方抓药”。

3鉴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需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 并通过画出操作流程图等方式, 引导学生理清探究思路, 操作中需特别注意的地方给予适当提示。

4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浙科版选修一模块

完全按照《标准》中内容标准的顺序来安排教材内容, 围绕《标准》活动建议编排实验, 体现“实验”模块特色, 共分四部分, 13个实验。在呈现方式上, 教材的版面和栏目非常简洁明了, 遵循以下原则:

1开宗明义, 提出实验室工作守则,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这不仅是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的, 也有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包括日常生活, 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2介绍了生物技术的定义, 概述生物技术的内涵、历史、发展过程、应用、前景、以及与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关系, 让学生对于生物技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生物技术的热情, 培养学习兴趣。

3每一部分开篇点明研究的现实意义, 每一部分都由若干个实验组成, 每个实验首先指明实验目的, 包括知识方面和技能方面的。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也有利于学生的自评、他评和老师的评价。

4以很少的文字进行了简单的知识铺垫, 然后介绍实验的设备及用品、材料和步骤, 步骤介绍的比较简单, 而且和其他版本的教材比较, 省略了很多步骤及技能的指导。

三中图版选修一模块

以“章节”的形式编写教材。内容全面具体, 增加了更多可选择的探究内容。各章节的编写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1每章的开始都设有“课题研究”, 开篇点题, 在“研究计划”中明确本章的主要内容, 在“总结交流”中指出本章的重点, 这样让学生从宏观走进去, 又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掌握什么, 从而明确本章的学习目标。

2每节通过“背景知识”栏目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知识的铺垫, 包括最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等, 叙述简洁、图文并茂。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做好技能的铺垫, 在“实践案例”中完成相关实验。“实践案例”是该教材的特有栏目, 包括材料器具、活动程序、结果分析等。通过介绍较为详尽的实验操作过程,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提供一个可参照、可借鉴或者可模仿的具体案例, 其目的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动手的机会, 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教学条件尚差的学校, 可基本按照“实践案例”的程序, 完成实验操作。而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 则可参照“实践案例”, 选择性地进行重组和调整, 设计出可行性更强的实践活动方案。

3中图版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每节都有若干个“探究活动”, 具有较强探究性和开放性。如果说“实践案例”是属于模仿水平的技能训练, 那“探究活动”则是对“实践案例”的一种变通和认知层次上的提高, 属于独立操作水平的技能训练, 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育, 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形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在“探究活动”栏目中, 提供2~3个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建议”。该栏目的设计,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 扩大实验研究的范围, 拓展思维的空间。

四河北版选修一模块

以“章节”的形式编写教材。各章节的编写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1本套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发展史的教育。每章的开篇设置了“技术发展历程”栏目, 介绍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历史。每章开篇还介绍了每节的主要内容, 明确每节的学习目标。

2河北版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是采取先呈现“实验”或“探究”, 然后总结知识, 后面又安排了“课外实践”栏目, 秉承了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思想。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技能卡”的设置, 突出了对实验技能的指导。如, 手提式高压蒸汽消毒器的使用、环境中微生物的接种方法等都是以“技能卡”的形式呈现的。

五苏教版选修一模块

以“章节”的形式编写教材。苏教版教材内容的确定, 主要根据《标准》的体系, 但有较明显的创新之处。不只是按照《标准》提出的13个实验的具体内容编排教科书, 而是重新将实验内容进行分类, 分为生物无菌培养技术实践、发酵技术实践、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4个部分。各章节的编写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1教材的开篇是“学习指南”栏目, 通过和学生一起阅读,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要求,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帮助学生利用好教材,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绪论”中介绍了生物科学是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强调实验是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激发了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兴趣, 明确了科学实验对于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学习目标”和“关键词”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具有显著特色的小栏目, 对于学生初步确定“核心学习”这一意识有好处。关键词一般出现在正规的学术论文中, 中学教材中设置关键词还是罕见的。通过关键词与《标准》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它们之间相互对应程度是比较高的。作为“学习目标”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具有更简洁、明了、易记的特征, 而且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使用关键词进行阅读和检索的良好习惯。

4苏教版基础知识介绍得比较详细、全面, “边做边学”和“课题研究”的栏目实践活动采用身边容易取得的材料, 降低了实践活动开展的难度, 提高活动的开出率, 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训练学生动手的能力。

5苏教版延伸相关链接, 链接了权威文献, 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 有心的同学可以便捷地搜寻到此书籍。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五个版本教科书各具特点, 形式多样, 均渗透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思想, 新教材在设计和编写上给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感受, 为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教师, 应该充分研究教材, 利用好教材, 看到每个版本教材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毕鹏.山东省高中生物新教材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郭永峰.中图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特点简析[J].生物学教学, 2006 (10. (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吴兢勤, 朱正威.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简析和教学建议[J].生物学通报, 2005, 40 (6) :28-30.

[5]王宪国.中图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色[J].生物学教学, 2006 (5) .

[6]吴相钰, 刘恩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 2007 (3) .

[7]钟启泉, 崔允淳,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中考英语满分作文 北京申奥成功的作文下一篇:反分裂反渗透,建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