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心得体会

2024-06-07

基督山伯爵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基督山伯爵心得体会 第1篇

最近我听了首很好听的歌,在评论区有人提到了这首歌其实和著名的《基督山伯爵》有感,于是我就去把这本书找来看了。

在大仲马笔下,基督山伯爵是一位血肉丰满、十全十美的人物,他有着金子般高贵的灵魂。他知恩图报又疾恶如仇,虽受尽了折磨却仍然不愿向命运低头。他满怀复仇之志,却始终保有仁爱之心……

十九岁的邓蒂斯是一个水手,他有着爱他的父亲和美丽的妻子。可正当他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时,他却遭受小人陷害入狱,幸福戛然而止,他绝望的想要自杀,一位神甫救了他并告诉了他一堆宝藏的地点。邓蒂斯成功越狱并找到了宝藏。改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

他首先报达了大恩人莫雷尔的恩,随后又证识了害他的人。他找到了那些人,并给了他们惩罚,或死,或疯,或被亲人抛弃。恩仇都报完后,邓蒂斯便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邓蒂斯报恩也彻底,报仇也彻底,的确令人佩服,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么多次的报仇行动中,他都没有殃及无辜。

是的,不管你遭受了怎样的不公,都要相信这世界上还有希望,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听了我的介绍,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就去读一读这本书吧!

基督山伯爵心得体会 第2篇

这部小说问世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尽管如此,他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国流传不衰,成为名垂千古的佳作,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中的扛鼎之作。

小说的主人公唐太斯,他是一位英俊潇洒并且卓而不群得人,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在被人陷害入狱的时候,仍然刚正不阿,坚持着无私的正义。在狱里,他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积极的寻找逃出狱中的机会。

但是逃出狱后的唐太斯,我并不开中他的做法,因为我认为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应该抱着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某事、某人、某物,即使他做乐再大的错事,自会有上天来惩罚他,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这部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险象跌生,出乎想象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此,它扣人心弦,让读者难以释卷,实在是不足为怪。

小说的情节安排的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同时繁而不乱,环环相扣,充分显示了大仲马作为杰出小说家和剧作家的想象天才和结构能力。

在这部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唐太斯越狱的情景,它是全书最能予以人以生活启示的部分,因为它向我们诏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生活的斗争不能没有智慧,阳光下的温暖,铁窗外蓝天下的自由,正因为这种生的希望使他挺住了,并且成功了。

如果唐太斯没有被复仇所蒙蔽,我想他应该会过得很舒服,抱着淡定豁达的生活态度,如水一般清澈,却如水一般坚定,永不止息。

观电影《基督山伯爵》有感 第3篇

“你以为我愿意成为基督山伯爵吗?实际上我害怕以这种身份对待朋友, 它是一个可怕、冷酷无情的人, 可是并不是我愿意成为这个人, 我只想做埃德蒙·唐泰斯, 我对生活别无他求, 但他们阻止我这样, 威尔福, 莫克塞弗, 堂戈拉尔, 就连那个恶鬼卡特鲁斯, 也早就知道这一切, 可是却只字不提, 他们想治我这个年轻无辜的水手于死地, 于是他们制造出了找他们算帐的复仇者, 这是他们的报应!”

说这番话的人, 正是基督山伯爵。

他本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水手, 他本该享受他该拥有的一切, 事业、爱情、财富以及名誉, 度过平静美好的人生, 然而一切都在订婚宴上成为泡影。

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能让仇恨在心中累积呢?在结婚之际, 却因为被称之为“朋友”的人的陷害, 被警察所带走;在被维尔福审问的时候, 却因为维尔福的一己之私, 为了保护自己的父亲而被陷害入狱;在不见天日的死牢中关押了十四年, 最后逃脱牢狱获得新生时, 却发现自己的未婚妻已成了仇人的妻子, 而那些仇人们反而一个个飞黄腾达。

有人觉得复仇让一个人变得可怕, 一个将复仇当做事业的人, 愤懑与不平的情感, 被仇恨所占据的心灵, 为报复而生的决心, 所有这些都让他成为一个“可怕”的人。然而看看他的悲惨遭遇, 看看他被夺走了一切, 光明, 自由, 爱情, 如果身处这样的境遇依然没有丝毫仇恨之心, 那是不现实的。假如不是在狱中结识了法里亚长老, 他只能带着痛苦和绝望一步步走向地狱。从囚徒变为自由人, 从懵懂变为睿智, 从一无所有变为拥有一切, 从热情变为冷漠, 从埃德蒙·唐泰斯变为基督山伯爵, 他除了复仇还能干什么??相反的是, 真正可怕的人不是为寻求公正而报恩与复仇的人, 可怕的是为名誉和财富而利欲熏心, 为达到目的不折手段的人。

基督山伯爵敢爱敢恨、豪爽气派, 同时也聪慧过人, 由于饱经沧桑, 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他可以是布索尼神父, 可以是银行的职员, 可以是水手辛巴达, 可以是基督山伯爵, 可以是埃德蒙·唐泰斯, 这些复杂的身份让他看清了世间丑恶之人的嘴脸, 也让他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而正是他的这种性格,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复仇过程中勇敢, 执着同时懂得感恩的人。他报答对他有恩的莫雷尔一家, 惩罚陷他于不义的三个仇人们, 对待好人与坏人截然不同。在他心中, 爱与恨之间的界限如此清晰。

一个曾经阳光、天真、充满憧憬与理想的年轻水手, 靠着自己十四年来的等待, 熬到了越狱的那一天, 但是感情的崩溃却指引他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复仇之路。的确, 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充满着复仇的味道, 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部小说想要反映的本质。埃德蒙·唐泰斯不仅仅只是一个复仇的使者, 他的内心依然有爱与希望。他帮助了关心过他父亲的莫雷尔;他拯救了马克西米连与瓦郎提娜的爱情;他为自己复仇时的狠辣而忏悔;他也为他爱的女子放弃了决斗。这部小说或者电影中, 依然有希望与光明照亮着, 与复仇的主题相制衡。或许现实中的我们, 看到的更多的是主人公在的仇恨, 而忽视了人性的美好。可是当我在电影中看到埃德蒙·唐泰斯对待身边人的友好与宽容时, 我觉得他是一个敢作敢当, 值得钦佩的人。

这部电影给我另一个最深的感受是:财富, 地位和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维尔福自私自利, 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 为了金钱, 他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 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 她不惜毒死四个人。金钱让人性都泯灭了!但这个世界并不是绝对的, 莫雷尔一家就是在金钱面前不动摇的人, 为了信用与声誉, 老莫雷尔甚至可以选择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获取清白, 最后上帝在暗中帮助了他们。小说原文中有一段话:“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 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基督山伯爵的报恩与复仇似乎就是在这两个词之中完成的, 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

《基督山伯爵》 第4篇

作者: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年),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又被称为大仲马。其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

概要:

1815年2月底,“埃及王”号远洋货船年轻的代理船长爱德蒙·邓蒂斯回到马塞港。老船长病死在途中,他曾托邓蒂斯把船开到一个小岛上去见囚禁中的拿破仑。拿破仑委托邓蒂斯带一封密信给在巴黎的亲信。邓蒂斯这次回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已经准备好要和相爱多年的女友结婚,然后一同前往巴黎。但他没有想到,一场厄运正在等着他。在货船上当押运员的邓格拉斯一心要取代邓蒂斯的船长地位,邓蒂斯的情敌——弗南对他又嫉又恨。结果这两个人勾结到一起,弗南把邓格拉斯的一张告密条送到了当局的手中。5月,正当邓蒂斯举行婚礼之际,他被捕了。审理这个案子的是代理检察官维尔弗,他发现密信的收信人就是自己的父亲。为了确保自己的前途,他宣判邓蒂斯为极度危险的政治犯,将其投入了孤岛上的死牢。

邓蒂斯在死牢里度过了14年的时光。开始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清白,总以为检察官有一天会出现在他面前,宣布他无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望了,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只有对未婚妻的思念支撑着他活下去。有一天,他突然听见有人在近旁挖掘的声音,原来是隔壁牢房的老神甫在挖地道,却因为计算错误,地道的出口控在了邓蒂斯的牢房。两人相遇后,老神甫帮助他分析了自己的遭遇,邓蒂斯开始意识到陷害自己的仇人是谁了。在神甫的教授下,邓蒂斯还学会了好几种语言,并得知了一个秘密:在一个叫作基督山的小岛上埋藏着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一天,老神甫病死了。邓蒂斯灵机一动,钻进了盛入神甫尸体的麻袋中,结果狱卒将他当作神甫扔进了大海。邓蒂斯用刀划破麻袋,游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岛上。次日,一只走私船救了他,他很快和船员们成了朋友。他利用四处游荡的机会,在基督山岛发现了宝藏:一个大柜分隔成3个部分,分别装着古金币、金块以及钻石、珍珠和宝石。邓蒂斯一下子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他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复仇,为此,他要回到社会里去重新获得地位、势力和威望,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钱才能使人获得这一切,钱是支配人类最有效和最伟大的力量。此时的邓蒂斯已经是一个新人了:有渊博的知识、高雅的仪态和无数的财富,深谋远虑,内心充满了仇恨。

在复仇之前,邓蒂斯决定先要报恩。“埃及王”号的船主是一个忠厚、勇敢而且热情的人,他曾在邓蒂斯落难时为他四处奔走,还照顾过邓蒂斯的老父亲。后来他破产了,绝望当中,他准备自杀。邓蒂斯知道之后,替他还清了债务,还送给他女儿一笔优厚的嫁妆,以及一艘新的“埃及王”号。然后,邓蒂斯说:“我已经代天报偿了善人。现在复仇之神授我以他的权力,命我去惩罚恶人!”在报答了曾在他危难之际给过他无私帮助的人之后,邓蒂斯开始一步步准备自己的复仇计划了。

通过多方打探,他证实了邓格拉斯、弗南和维尔弗陷害自己的详情,并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已经同弗南结了婚,而自己的老父亲在病中抑郁而死。他的仇恨之火越燃越旺,但他还要为复仇做许多准备工作!8年之后,邓蒂斯回到了巴黎。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身份是银行家。此时,维尔弗是巴黎法院检察官,邓格拉斯成了银行家,弗南成了伯爵、议员,3人都飞黄腾达,地位显赫。

基督山伯爵的目标首先是弗南。弗南为了谋取一切私利可以说是坏事做尽,此时他更名换姓,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基督山伯爵早就摸清了他的过往,现在假他人之手在报纸上披露了弗南20年代在希腊出卖和杀害了阿里总督的事实,引起了议员们的质询。在听证会上,基督山伯爵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出席作证,揭发了弗南在与土耳其人的无耻交易的种种罪行。审查委员会断定弗南犯了判逆罪和暴行迫害罪,这使得弗南名誉扫地,狼狈不堪。弗南本来寄希望于儿子同基督山伯爵决斗,以雪此“耻”,但他的妻子(邓蒂斯的未婚妻)早就认出了基督山伯爵就是邓蒂斯,她把真相告诉了儿子。最后儿子不顾自己的名声,与基督山伯爵讲和,并决定同母亲一起抛弃沾满了鲜血的家产,不辞而别。无奈之下,弗南只有自己去找基督山伯爵决斗。决斗时,基督山伯爵用很冷淡的口吻嘲讽地说:“您不就是那个在滑铁卢之战前夕开小差逃走的小兵弗南吗?您不就是那个在西班牙当法军向导和间谍的弗南中尉吗?您不就是那个背叛、出卖并谋害自己恩主的弗南中将吗?而这些个弗南加起来,不就是现在身为法国贵族议员的您吗?”最后,基督山伯爵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弗南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在极度害怕与绝望中,他开枪自杀了。

基督山伯爵的第二个仇人就是邓格拉斯。邓格拉斯在法军入侵西班牙时靠供应军需品发了横财,他的银行现在可以支配几百万法郎的资产。基督山伯爵为了取得邓格拉斯的信任,拿出欧洲大银行家的3封信在邓肯拉斯那里开了3个可以“无限透支”的账户,慑服了邓格拉斯。之后他收买了电报局的雇员,发了一份虚报军情的电报,诱使邓格拉斯出售债券,折损了一笔巨款。基督山伯爵于是将一个逃犯—— 维尔弗和邓格拉斯夫人的私生子打扮成意大利亲王的儿子,介绍给邓格拉斯。为了避免银行倒闭,邓格拉斯将女儿嫁给了“亲王之子”。在婚礼上,宪兵逮捕了这个逃犯,让邓格拉斯出了大丑。在无奈之下,邓格拉斯窃取了济贫机构的500万法郎逃往意大利。途中,他落在了基督山伯爵强盗朋友的手上。他们先把他饿得半死,然后以10万法郎的高价向他出售一顿饭,直到把他的500万法郎全部榨光。邓格拉斯被迫为自己所犯的罪行忏悔。此时基督山伯爵出现了,向他公开了身份:“我就是那个被你出卖和污蔑的人。我的未婚妻被迫改嫁,我的父亲被你害得饿死。我本来也应该让你死于饥饿,但我饶恕你。”邓格拉斯听后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缩成一团。随后,基督山伯爵给了他5万法郎让他自谋生路。邓格拉斯饱受折磨和惊吓,他的头发全白了。

基督山伯爵最大的仇人是维尔弗,他决定用更残忍的手段全面摧毁维尔弗的一切。他先买下了维尔弗以前的一所处所,在这里维尔弗曾企图残忍地活埋自己和邓格拉斯夫人的私生子。然后他巧妙地将两人引到这里,并点出了两人当年的丑事。结果,邓格拉斯夫人当场晕倒,维尔弗不得不靠在墙上喘息。经过一番较量,维尔弗对基督山伯爵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找到了基督山伯爵的两个密友询问,但这两个密友都是基督山伯爵一个人扮演的,自然一无所获。此时,基督山伯爵注意到了维尔弗家庭内部的一个破绽:维尔弗的后妻企图让自己的孩子独自继承遗产。于是他假装无意之中透露给了她一个毒药配方,后者利用这种毒药毒死了维尔弗的前岳母、老仆人,并阴谋毒死前妻的孩子。由于曾经的因缘关系,基督山伯爵对后者暗中保护,并让她暗中观察到了继母下毒的过程。最后,基督山伯爵将这个孩子送到了基督山岛上。在审理那个险些成了邓格拉斯女婿的逃犯杀人案中,检察官就是维尔弗。在基督山伯爵的授意下,逃犯当众说出了自己的身世。维尔弗知道自己已落到一个复仇之神的手里,被迫承认“无须证据,这个青年人所说的话都是真的……从此刻起,我悉听下任检察官的发落”。这时,维尔弗的脸色像死人一样苍白,牙齿像一个发寒热的人那样“格格”打颤。他仑皇地回到家里,想在这里寻找一处避风港,但他发现妻子因为罪行败露已经服毒身死,并毒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巨大的打击之下,维尔弗疯了。

基督山伯爵大仇已报,他深深地感谢上帝。在他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秉承上帝的旨意。他说:“现在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的使命终止了。巴黎,告别了!”于是,他同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海蒂远走高飞了。

阅读基督山伯爵心得体会 第5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唐泰斯被人陷害,他才有机会获得那笔巨大的宝藏,他才有机会学到丰富的知识,虽然他收了14年的牢狱之灾。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分析,唐泰斯应该感谢陷害他的人还是憎恨陷害他的人呢?

1、当初陷害唐泰斯的三个人分别是嫉恨他要当船长的腾格拉尔,他的情敌费尔南多,审理他的、恰好那封回信是送给其父亲的检察官维尔福。他们三个后来都成为了贵族,成为了巴黎的上层人物。当然他们都是靠各种肮脏勾当得来的头衔。如果但从这一层面来看,唐泰斯之所以要报复他们,是因为他们通过肮脏勾当得来了头衔、财富的话,未免太过片面了。毕竟唐泰斯只报复了他们三个家族,其它的贪官污吏唐泰斯并没有去惩治。当然从整篇小说来看,这一观点也是无法成立的,至少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当然如果这三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发家,并对人民、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泰斯也许只会稍微惩罚他们一下。

2、如果说是因为腾格拉尔饿死了唐泰斯的父亲、费尔南多娶了唐泰斯的未婚妻而进行报复的话,我觉得也不够严谨,这是其中的一些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比如说维尔福并没用直接导致唐泰斯的父亲或者未婚妻怎样怎样,他收到的报复应当轻一点才对,但他仍然家破人亡,本人也变疯了,当然这个是从一般逻辑上来分析的。所以这个也不是主要原因。

3、最后,只能总结到,他们三个人陷害唐泰斯,导致唐泰斯家破人亡,本人身陷囹囵14年,所以唐泰斯要报复他们。我想,这个原因还是比较正确的,至少符合整本书的主线。

但是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正是因为唐泰斯被人陷害,他才有机会获得那笔巨大的宝藏,他才有机会学到丰富的知识,虽然他收了14年的牢狱之灾。那么唐泰斯之所以能成为伯爵,他能获得巨大的宝藏,他能拥有极其渊博的学识,都是拜三个陷害他的人所赐。可以说,没有被陷害,就没有唐泰斯的未来。如果他没有被陷害,他就能当上船长,但也许他这一辈子也就是船长了,成为伯爵,拥有宝藏和渊博的知识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那么,唐泰斯应该去报复吗?送某个层面上来看,这三个陷害他的人是他的“恩人”,是他能有今天的“恩人”。在某个层面上来看,他不应该去报复,反而应该去感谢他们。

也许你看到这里会觉得好笑,仇人变恩人了。但在逻辑上貌似也没出什么大的问题。或者从其它的事例来看吧。当年日本侵华,有人去抗日,杀敌立功,成为了英雄。那么从某方面上看,这英雄是因为抗日有功而成为英雄的,那么这日本侵略者是不是变成了这英雄的“恩人”了?至少正式因为这些日本人才让他成为英雄的啊。从这里发现,这种逻辑是错误的。不能单凭这些人让他们攻击的人得到了好处就可以免去他的罪过。因为这些人使别人得到了灾难,他们的最初目的是让别人陷入困境,而其对象的所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想要给的。所以他们得到的报复是理所当然的。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作恶当然会得到报复。看到最后腾格拉尔、费尔南多和维尔福被成为基督山伯爵的唐泰斯玩弄于股掌之间,不禁让人大快人心,让人越看越兴奋。唐泰斯对他的仇人使用了如慢性毒药的方法,一个又一个的计谋相互扣合在一起,不禁使我格外佩服、赞叹。

说到这,不禁又想多扯两句。中国有句古话,有仇不报非君子。《基督山伯爵》的故事还是符合中国人观点的。也许有人恶意地对你造成了灾难,但有一天你发现这个灾难其实对你有好处,我想,你不要对这个人感恩,不要忘记他的罪过,因为这不是他要给你的,是你自己得到的!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P话。如果大家都这样子,坏人永远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正是有了报应的威胁,才减少了很多的坏人的。、

我想,活在这个世界,首先还是不要去先恶意地攻击别人,但也不能傻傻地、懦弱地挨别人的恶意攻击。有时候是可以以德报怨的,这是出于一种感化,一般都有较深的战略目的;有时候有了时机还是要拿起武器反击的。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当然,这个时机还是很重要的。盲目的、无计划、无目的的反击往往会让自己伤害更深。我想基督山伯爵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越狱出来后,虽然日日夜夜地想要报仇,但他按耐住了,为自己的计划铺了一条宽阔无比的大道。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第6篇

关键词:复仇 等待 希望

首先引述美国畅销小说《冰与火之歌》中的一段故事:瓦里斯是一个国家的情报总管,他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眼线,掌握着全国的信息,处在权力的核心部分。但他的经历却是一个复仇的过程:年幼的时候,瓦里斯是一个无知的小男孩,他被男巫拐卖,并且割掉了他的生殖器。悲惨的童年让瓦里斯的复仇心熊熊燃烧。他一开始做了小偷,透些物品钱财,后来他发现,信中的内容更值钱,于是他开始偷信息,凭借自己的智力和复仇心,他一步一步登上了权力的舞台。几十年过去了,而就在这时,瓦里斯找到了当年切掉他生殖器的男巫,于是他收网了。瓦里斯是这样说的:希望是支持他一步一步的进步的动力,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只要你不放弃希望。

这种想法在基督山伯爵身上也同样体现着。埃德蒙唐泰斯在职业生涯上是一个成功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成为法老好的储备经理,虽然家境不怎么样,但是一个好的职业发加一个漂亮的新娘,算是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了。但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却遭到了他人的政治陷害。一个觊觎他储备经理这个职位的人,一个垂涎他美丽妻子的人,加上一个发现政治秘密将要影响自己前途的人,合谋讲埃德蒙唐泰斯陷害入狱。

我小时候读到这里的时候感到十分生气,期盼着那几个卑鄙的人某天变成埃德蒙的刀下鬼,我想这种想法也正是人们对伤害的一种本能反应,伤害激怒了人们,人们要做的就是反击。可能反击后人们的内心就平复了。

故事继续,埃德蒙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德蒙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复仇的希望。然而就在埃德蒙决定自尽的时候,法里亚神甫出现了,法里亚神甫帮埃德蒙分析了他的人生,理清了思路和复仇的心。并将自己关于生的希望传递给了埃德蒙,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藏有宝藏的基督山岛上的秘密告诉了埃德蒙,让他去复仇。

法里亚这个角色无疑是书中很重要的,他的引导就好像天父一样。但也很难所埃德蒙受到了这种引导到底是变得有希望了还是更黑暗了。一方面,埃德蒙得到了关于自由和希望的力量,另一方面,心中也燃起了关于复仇的熊熊烈火。埃德蒙找到了宝藏,步步为营,控制了仇家的银行,步步为营,把仇人一个个送进了绝望的深渊。

当我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我觉得,埃德蒙的做法似乎过于残忍,以暴制暴应该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可能基督山伯爵已经在复仇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种满含恶意的复仇并不能让他更快乐,可能只有黑暗的快感。埃德蒙失去的一切通过复仇都不能再次得到。 可是这种想法在我再长大一点的时候消失了。基督山伯爵在书中这样说:“世上与其说存在幸福和不幸,不如说只存在两者的对比。因此要理解生命的价值。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对死亡的渴望,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所有的馈赠。

埃德蒙复仇时的狠心是十分坚定的,这种坚定让人觉得他好像只要一步不慎就会堕入深渊,就好像在墙和篱笆上行走,同黑夜和白天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但埃德蒙的复仇是必要的,也是绝对要完成的。就好像不经历黑暗的自我就不可能体会到生命的复苏,埃德蒙的狂轰滥炸式的黑暗风暴也是对自己的洗礼。

在电影汉尼拔中,年幼的汉尼拔目睹了德国兵将自己的小妹妹煮汤吃了,而且分了他一碗。汉尼拔就种下了黑暗的种子,长大后汉尼拔成为了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他逐一找到了当年夺走他妹妹的德国兵,并一个接一个异常血腥地残杀了他们。表面上,这好像是一件变态残忍的事情,但是对于汉尼拔来说,这正是自己人性的解脱。是希望和少年时没有获得的自由和掌控权的宣泄,是一种补完。 自从安迪杜弗仑经过斯蒂芬·金的笔,面世。他就在所有的文评、剧评中都具有基督山伯爵的灵魂。是,那应该是成熟的离开时的基督山伯爵的灵魂。斯蒂芬·金忠诚的践行了大仲马放下仇恨的要义。 然而《肖》却突破藩篱,同样含冤入狱,同样度日如年,同样智慧越狱,甚至同样全取宝藏,进行复仇。但是这里没有伯爵腥风血雨般的极端,而是刻画出了罕见的性情哲理与人生况味,成为代表“希望”和“自由”的电影“圣经”。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第7篇

《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大家好!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是大仲马写的《基督山伯爵》。故事是这样的:在法国的马赛,有一个正直的青年水手叫爱德蒙。唐泰斯,当他将要迎娶美丽的梅塞苔丝的时候,却因为他带了一封拿破仑的信,而被唐格拉和费尔南趁机告发,而被关进了臭名昭著的伊夫堡监狱。他的一生并非就毁在这监狱之中了,他奇迹般的遇到了同样蒙受不白之冤的好心的神甫。这位神甫视爱德蒙如亲生儿子一般,教授他知识,可是好景不长,神甫因一种家传的怪病而瘫痪在床。虽然他瘫痪在床,依旧念念不忘爱德蒙,在弥留之际传给他一笔巨额财富。没多久便死去了,看着神甫的尸体,爱德蒙突然想出了假冒尸体逃出监狱的办法。经过一番周折,他也终于逃出了困扰他十三年的伊夫堡监狱。人就是这样,有着有限的力量,却有无穷的欲望。爱德蒙有了自由和财富,又想着去复仇。他决定抛弃一切“对”与“错”,一心复仇。凭着他的冷酷和机智,巧妙地挤进了巴黎上流社会,变成了富有的基督山伯爵。通过他的精心算计,终于将三个仇人弄得:一个自杀,一个疯,一个破产。

读完这册书,我觉得大仲马对人物的描写十分值得借鉴。尤其是主人公爱德蒙,他在环境中,性格一点点变化着。先后有两种性格,先是正直单纯的水手爱德蒙,后是老谋深算手段凶狠的基督山伯爵。三个仇人更是各有特点。一个是凶狠毒辣,一个是性格粗野狡诈略有不足,一个是害人于不知不觉中。大仲马的写作风格更是通俗易懂。全书中都是大篇的对话,但是一点点描绘出了整个故事,又不让人觉得太麻烦,像是在观看一部影片。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文中的一句话:“痛苦呀你不是祸殃!”从中可以看出唐泰斯对于痛苦的坦然面对。对呀,痛苦并不是什么祸,人往往在痛苦中历练在痛苦中成长。看看那些顶天立地名扬四海的大名人,无不是从苦海中走出来才成就如此一番事业。想想霍金,不是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能动,才激励他做得更出色吗?我们也应该不畏挫折,迎难而上,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奋斗再奋斗!

《基督山伯爵》的复仇艺术 第8篇

章太炎在《复仇是非论》一文中指出, “平不平以使平者, 斯谓复仇”。这就道出了复仇最原始的公平正义的自然法则。一般来说, 复仇是指人在自身或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人受到损害后, 而采取的同样甚至更为激烈的手段, 使对方受到惩罚的行为。复仇, 也是古今中外常见的文学主题。《基督山伯爵》之所以吸引众多的读者, 情节曲折复杂是一个重要原因。爱与恨是人类最根本的两种情感, 一般情况下, 爱憎可以区分开。但是对于复仇者来说, 爱与恨常常纠缠在一起, 无法分开[1]。整部小说以复仇为主体, 从开篇对因爱而生的复仇到因为复仇而复仇, 可以说复仇作为全剧情的引线, 层层递进, 完美诠释了“复仇”这一美妙而又有趣的主题。在复仇中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 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之处。复仇, 仿佛一场游戏, 大仲马抽丝剥茧之下,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面。

2、复仇的法则

2.1 第一条复仇法则

基督山伯爵的复仇目标首先是费尔南, 其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式, 在费尔南不知情的情况下, 逐步取得了信任之后, 搜集其犯罪的证据, 并最终给予致命一击。即复仇第一法则: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假他人之手将对方逼入绝境。

基督山伯爵与费尔南的对话、接触是隐隐约约, 就连最终对于其行为的透露都是以旁敲侧击的形式透露给其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海黛[2]。如此含沙射影的复仇是大仲马的独创, 并非是一般的刀光剑影的复仇, 以一种谋略和技巧的复仇, 让我们在微笑中体会到了一丝寒意。

2.2 第二条复仇法则

基督山伯爵的第二个仇人就是唐格拉尔, 唐格拉尔在法军入侵西班牙时靠供应军需品发了横财。对于其复仇是一件相对苦难的事, 因为对象有钱、有势, 在当地具有良好的声望。因而, 对于唐格拉尔必然需要周祥的部署以及安排, 需要环环相扣。同时, 也需要复仇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观察能力, 要了解对方的弱点和自身的优势, 从而寻求致命一击。即复仇第二法则:复仇, 你需要足够的胆识和敏锐的观察力[3]。

基督山伯爵为了取得唐格拉尔的信任, 不仅仅是收买了其身边的人, 更是与其客户以及合作者都一一打通关系, 形成了全方位的布局。并利用自身“无限透支”的帐户将其所有的客户全部占为己有, 步步紧逼, 将唐格拉尔所有的生意伙伴都逐个分化。最后, 用自己的慷慨设计了一个陷阱, 最终让唐格拉尔生意失败并破产。对于唐格拉尔的复仇堪称是基督山伯爵人格魅力发挥的极致, 借助于自身的名望以及生意场上的手腕, 获得所有人的信任, 让所有的计划都全盘掌控在其手中, 将唐格拉尔玩弄于鼓掌之中。

2.3 第三条复仇法则

基督山伯爵最大的仇人是维尔福, 他决定用更残忍的手段全面摧毁维尔福的一切。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滋生的可怕复仇情绪, 我们感受到的是伯爵前所未有的憎恶。不过在复仇中我们看到, 伯爵并未因为维尔福所犯下的罪行而迁怒于他人, 给予其周边的人是一种宽容以及慈爱。当检察官维尔福被绳之于法之后, 对于其家人给予了关爱。即复仇第三法则:爱恨要分明!从维尔福的复仇中, 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之处, 看到了基督山伯爵复仇中的理性一面, 而非是由复仇之火愈烧愈烈, 以致不可收拾。

通过上述复仇三法则的分析可以看到, 基督山伯爵的复仇是遵循一定的原则, 并非是毫无顾忌的复仇。这也是大仲马在复仇中所希望传达的, 没有人可以决定别人的命运, 没有人是天生的刽子手。所欲复仇都有因有果, 而当复仇使我们不幸时, 宽恕使我们落泪。

3、复仇的局限

基督山伯爵的报恩复仇行动, 蕴涵着大仲马所要弘扬的社会哲理。相对于前人的作品而言, 其复仇虽然是引导小说的主线, 但并非是文章的主旨, 复仇仅仅是过程, 并非是结果。正如小说最后“两个年轻人的眼睛向水手所指的地方望去, 在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 他们看见一小片白色的帆, 小得象海鸟的翅膀。”复仇的人最终释怀了, 看透了复仇的本质, 回归到生活中, 享受如海洋般安宁的美好时光。

正如大仲马自己所说:“我爱我爱的人, 我恨我恨的人”。每一次的复仇都看是有着正当的理由, 有着公众的达摩斯之剑作为指引。但最终复仇的行为也依然是“犯罪”而告终。因而, 在《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中, 其虽然秉持赏善罚恶的标准, 不过依然没有逃脱人性丑陋背后的肮脏, 没有办法真正从复仇的阴霾下走出。伯爵复仇的正当性依然有待深思, 其利用金钱、权利的复仇行为也展现了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在复仇中依然是对于金钱的绝对服从, 缺乏合理的制度以及秩序的介入。由此显示了大仲马对于复仇主题解读以及阐述的局限性。

结语:

“文学显然不是在简单还原生活, 毋宁说是在扭曲生活, 把生活推到极致, 由此来创造美学上的颠覆效果[4]”。无论是鲁迅、莫言都对“复仇”主题进行了创新与探索, 用“复仇”进行抗争, 在抗争中批判、反思。大仲马借基督山伯爵之手淋漓尽致的诠释的复仇之美, 虽然其复仇主题有一定的局限性, 依然有法国上层社会金钱至上的理念。但是, 作品中展现了复仇艺术下的人性思考, 充满了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同时, 也是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一种思考, 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的借鉴与品位。

摘要:整部小说以复仇为主体, 从开篇对因爱而生的复仇到因为复仇而复仇, 可以说复仇作为全剧情的引线, 层层递进, 完美诠释了“复仇”这一美妙而又有趣的主题。本文就对其复仇艺术进行分析, 以深入剖析大仲马复仇主旨下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基督山伯爵,复仇艺术,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向丽华.天神亦或恶魔--《基督山伯爵》与《呼啸山庄》中复仇者形象比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2) :88-90.

[2]韦文华.《基督山伯爵》复仇主题的人道主义思想解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S1) :111-112.

[3]李丹.浅析《基督山伯爵》的思想成就[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34) :39-40.

我读《基督山伯爵》 第9篇

我也对自己早早的爱上文学感到莫大的欣慰。早些年,大概是初二的时候,因为知识储备到一定的水准,就看懂了《三国演义》,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相继收入囊中,成为生活中的最爱。甚至可以说古典文学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渐渐的,年纪高些,就接触了西方文学。现在回忆起来,依稀能感到鲁滨逊探索人生的大胆和果敢,守财奴爱财胜于亲的吝啬和愚昧,以及马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为假项链苦苦奋斗十余年的不可思议。

这些种种,让我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纷乱复杂和东方社会为追求和平而斗争不断的汹涌澎湃。

提及这些,不是在夸耀自己的博览群书,而是要坦诚布公的告诉大家,读书不仅能让人穿越时空,打破国界,进行智慧探索,更能开阔视野,以史为鉴。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不忘前世之师。

我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一直以来,床头文学名著不缺,不同书籍更换不迭。

刚刚过去的寒假,大仲马的名著《基督山伯爵》就进入我的文学视野。

这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而创作的西方《三国演义》。小说以朴实的语言,机智的对话,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演绎了主人翁唐泰斯起伏跌宕的不幸人生。

我觉得要谈此书,话题非常之多。

譬如,故事情节的严谨构思,语言的特征,以及人物的刻画等等,都言之不尽,说之不完。

但我认为无论如何,都是在为一个主题服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除了此一点,我还有自己的浅识陋见。

首先,从故事的情节说起。简单介绍一下:小人物唐格拉尔和前途光明的大副唐泰斯结下梁子,嫉恨、恐惧唐泰斯成为船长,就借机和主人翁情敌费尔南设计谋害埃德蒙。没想到弄巧成拙,因爱成魔成疯的费尔南真的去诬告唐泰斯,并获成功。在唐泰斯新婚之日,唐泰斯被捕。紧接着是代理检察官维尔福。维尔福的父亲诺瓦谛埃是波拿巴分子,波旁王朝复辟后,维尔福转而成保王党人。为了前途,他大义灭亲,并深得大臣信任。他烧毁唐泰斯从厄尔巴岛路过携带的给其父的信,心生邪念,就将此事上报,获取功勋,并将唐泰斯定罪下狱。更戏剧的是,入狱后与学者法里亚神捕相遇,从而获得宝藏秘密和人生上层智慧,及入狱缘由。当神捕去世后,唐泰斯偷梁换柱,奇迹出狱。搜到宝藏,唐泰斯开始慢慢的人生复仇之路,并最终获取成功。这一切的布局,可谓匠心独运,精彩纷呈。我觉得除了好看以外,就是在说明一个通俗的道理,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同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说的直白些就是:好人一时遇难,而终将得福。

其次,是语言特征。读了此书后,我深感大仲马的叙事能力的高超。这让我想起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围城》的事儿。据老人家后来回忆,是在两年之内,锱铢积累而成。我看了大仲马的大事年表,也是用两年完成。此二者,皆拜读过。我觉得无论从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和语言的艺术性,还有篇幅之广,《基督山伯爵》都在《围城》之上。就语言方面讲,我在读此书时,并没有一丝的刀工斧凿的痕迹,几乎是一挥而就。只是感觉在和一位年迈老者近距离交谈。而老人娓娓道来,不急不躁,思路清晰打条。可以说是用最朴实通俗,老少咸宜的生动文字讲述法兰西民族的动人伟大而又平凡可信的故事。同时表明了法国人民嫉恶如仇,追求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可见,大仲马的文字思想的伟大,而不仅是小说语言的成功。

俄国作家别林斯基盛赞大仲马为“一名天才小说家”。我觉得他当之无愧。用现在人的评判标准是,A+实至名归。

再谈谈人物刻画。我觉得以我的水准去评价这方面的技巧,显得力不从心。当别人问起我在书中看到什么时,我只能说,我看到了善良的卡德鲁斯,睿智的意大利学者法里亚神捕,以及从无知走向成熟博学的善良人爱德蒙,还有利欲熏心的维尔福,为了爱成魔成疯置别人生死于不顾的社会渣滓费尔南,万恶的唐格拉尔等。这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的刻画,足以证明大仲马小说的成功。因为我是东方的无名小卒,尚且有如此的认识,可想而知,小说人物刻画的成功有多大的说服力。

读了《基督山伯爵》,不仅提高了我的文学水平,更直接的是提高了我的生存能力。因为一个人是孤独的,力量是有限的,时间是短暂的,而社会不顾及这一切,依然复杂多变,矛盾重重,要应对坎坷的人生旅途上的种种磨难,就要汲取历史智慧来消除人的愚昧。我相信《基督山伯爵》可以做到这一点,至少我深受其益。

(苏州市盛泽南二环盛友纺织厂)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第10篇

一、我与《基督山伯爵》

尽管许多人认为小仲马的文学造诣比大仲马更胜一筹,但我还是更喜欢读大仲马的作品。从《基督山伯爵》到《三个火枪手》,带有着浓重的历史笔墨、曲折离奇的情节故事,人我分不清是历史造就了小说,还是小说改写了历史,然而,我最爱的还是《基督山伯爵》。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基督山伯爵》时,我才高二,我熬了三天三夜读完了这本书,眼前都模糊一片了,心里却是挥之不去的酣畅淋漓。随着主人公埃德蒙 唐代斯而喜悦、愤慨、悲伤。我敢肯定我对《基督山伯爵》所起的共鸣,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武侠情怀。基督山伯爵敢爱敢恨,他的复仇,都和中国武侠的精神不谋而合。

二、大仲马与《基督山伯爵》

据《仲马父子》,1842年,大仲马曾与一个王子去厄尔巴岛旅行。在旅行过程中,他们被邀请去一个名叫基督山的小岛打猎。大仲马立刻被基督山这个名字所吸引,并声称要写一部以基督山为名的小说来纪念这次旅行。

然而当看完《基督山伯爵》之后,却没有发现一点与王子旅行的影子,而且《基督山伯爵》与基督山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反而《基督山伯爵》倒是和拿破仑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整个故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拿破仑的兴衰。例如,《基督山伯爵》就是从拿破仑百日政变开始的。

可能出于对拿破仑的崇敬与热爱,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大气、聪明过人、执着,可以说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笔下非常完美的一个人物形象,大仲马也曾表示过基督山伯爵是他最最喜爱的一个形象。

其实生活中的.大仲马倒是与基督山伯爵很相似,大仲马也是一个敢爱敢恨、豪爽、大气、聪明过人、执着的人。大仲马在其官邸有一个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其实对于这句座右铭,我从《基督山伯爵》看到了它的后半句我很恨我的人。《基督山伯爵》对我爱爱我的人,我很恨我的人做出了很好的阐释,他让背叛、出卖他的人受到了应有甚至过分的惩罚,而有恩于他的人则得到了上百倍的回报。

三、基督山伯爵的等待与希望

离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

回顾全书,基督山伯爵就是在等待和希望中得到重生的!

被朋友出卖、被敌人陷害、心爱的人远离、无期黑暗的地牢这一切的一切将埃德蒙唐代斯从云端打入了地狱。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绝望过,也许是遇到贵人法利亚神甫,埃德蒙唐代斯坚持下来了,他耐心的等待,他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在等待和希望中韬光养晦。在这无尽的黑暗中,让若干年后的他拥有一对能够在黑暗中洞悉一切的眼睛。

当他逃出监狱并得到宝藏之后,他也并没有着急去报仇,他仍然韬光养晦、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并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深入到敌人的生活。最后,等时机成熟他便实施了复仇计划,让仇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基督山伯爵正是靠着希望和等待度过了他最艰苦的岁月。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希望和等待,耐心的等待加上希望的动力,必能带来胜利的曙光。

四、基督山伯爵复仇记之我见

整本书最令人拍手称快的就是基督山伯爵复仇的部分,然而,在他复仇之后的远去却令我心中暗暗地忧伤。复仇将一个天真、积极向上的埃德蒙唐代斯变成了一个心如磐石的基督山伯爵。的确,基督山伯爵复仇成功,但是这很完美吗?埃德蒙唐代斯为了复仇也牺牲了许多。

多少年后,当埃德蒙唐代斯在遇见昔时的未婚妻时,他已失去了年少轻狂的热血沸腾,他不再拥有冲动。面对未婚妻,他最多能做到的是不伤害她,仅此而已。然而,基督山伯爵的出现已经伤害到她了,她失去了丈夫,离开了儿子,家庭支离破碎。而埃德蒙唐代斯得到了什么?他只得到了复仇的快感,这种快感是一种扭曲的心理,他无法拥有常人的快乐。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优秀 第11篇

在得知爱德蒙要复仇时,我一直悬着一颗心,担心他处心积虑的报完仇后,在愧疚与绝望中虚掷余生,或玉石俱焚。我不希望如此。用爱德蒙的话说,就是该受到报应的人生活得快快乐乐,善良无辜的人却死于饥饿和痛苦。这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他的报复进展的很顺利,而我一直忧心忡忡,之后呢?他以后的人生呢?当我把书读到最后三页的时候,那个场面,那些话,竟让我泪流满面。海黛是爱德蒙的惊喜,而这个情节是我的惊喜。

这本书讲的是复仇,可我总觉得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仇。爱德蒙说,他只是上帝的工具,是在冥冥之中被指使着去完成一个使命。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也如他所说,他并没有因一己之私而滥用这个权利,也许,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却解释了我心中的部分疑惑,可笑我当初竟然觉得他复仇后懊恼自责。

假如爱德蒙当初在蒙冤入狱后草草结束生命,就不会遇上那位神甫,不会重获自由,不会奇迹般的拥有丰富的学识,不会寻到让人难以置信的财富,不会完成自己的誓言,更不会拥有海黛,他的安慰和爱。他说,凭着愚钝的悟性摸索了二十年,也不如她的几句话使他心中亮堂。

小说《基督山伯爵》满分心得 第12篇

可能我们都曾认为感情的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但却不曾想它竟如此脆弱,脆弱得如同一面玻璃镜子,你冲它微笑,它还你以微笑,你冲它做鬼脸,它也还你以鬼脸,你一旦发怒了,向那面玻璃镜挥拳打去,镜子碎裂了,它还你以破碎且狰狞的嘴脸。你为它茫然、为它沉溺、为它落寞、为它迷惑,为何你自己所拥有的表象,却被它映射出另一幅面庞。

但是镜子也有另一面,可能在狰狞的背后,隐藏着相反的温存的善良的心灵:基督山伯爵,他也并不全然是一个执行复仇的天神,他感恩,拯救了曾经有恩于他的老船主的公司;他善良,挽回了马克西米兰与瓦郎提娜的爱情;他也为自己复仇时的狠辣而忏悔,宽恕了发疯的维尔福与破产的堂哥拉斯;他也为爱他女子而动容甚至愿意牺牲性命,放弃了与阿尔贝的决斗。由此可见,他的等待,他的希望其实一直都没有消失,只要他曾顾念的人还在,那他也就会继续等待,那就还有新的希望。

虽然心中那面破碎的镜子也终究会有重圆的时刻,但是终究抹不掉那上面的裂痕:最后,虽然所有**都已经过去,梅塞苔丝失去了丈夫,进了修道院;阿尔贝抛弃了所有家产,甚至抛弃了父亲的姓氏,参军入伍;瓦郎提娜虽然嫁给了马克西米兰,他们一起照顾中风的爷爷,但她失去了几乎所有亲人;而爱德蒙最后在海蒂的哀求下带着她黯然离开了法国。

浅析《基督山伯爵》的思想成就 第13篇

大仲马的祖母是个黑人女奴。尽管他当时是巴黎的一个出色的青年剧作家, 但那些巴黎的贵族和一些文坛名家们仍然不接受他, 蔑视他的家庭出身, 嘲讽他的黑奴姓氏。就连他的作品也被那些学院气浓重的法国文学研究界认为是“越是大众化, 其价值越是受到怀疑”。然而这部不朽作品的读者却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 这一切用事实推翻了那些守旧派们对作品的否定, 更承认和肯定了这部作品的价值。

下面仅从思想方面来分析一下作品《基督山伯爵》

1 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人们评判一部书的好坏, 总是首先检验他对人民的态度, 看它在历史上有无进步的作用。《基督山伯爵》的中心内容, 是水手邓蒂斯被告密而遭迫害, 越狱后化名基督山伯爵报恩复仇的故事。按主人公邓蒂斯——基督山伯爵的经历, 全书可分为蒙冤和报恩复仇两大部分, 跨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作品正是通过对历史的描述与揭露表现其进步的社会意义。

一八一四年, 欧洲封建君主的反法联盟搞垮了拿破仑帝国, 把在一七八九年资产阶级革命中被赶下台的波旁王室重新扶上王位。拿破仑帝国政府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政府。波旁王朝的复辟是历史的一个严重倒退。人民痛恨复辟政权, 于是把流放在爱尔巴岛的拿破仑当作反复辟的象征, 盼他回来。但拿破仑的“百日”终于未坐稳, 被赶下了历史舞台由“七月王朝”取而代之。

就在波旁王朝复辟近一年后, 拿破仑从爱尔巴岛回国“百日”复辟前夕, 邓蒂斯因为在返航途中, 曾去过爱尔巴岛, 替那不勒斯国王穆拉特 (拿破仑的妹夫) 送上一个包裹给拿破仑, 并且受拿破仑之托, 还将送一封密信给正在策划起事的巴黎拿破仑党人, 不幸被人告密并被打入死牢。邓蒂斯的蒙冤, 像个腾越的浪花, 以小见大的反映了激荡复辟王朝社会的政治波涛。

七月王朝的金融贵族不过是“流氓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再生”。让我们看到了资产阶级的罪恶。从邓蒂斯蒙冤到复仇的二十三年里, 他的三大仇家步步高升。邓蒂斯化名为基督山伯爵来到巴黎时, 他们正是七月王朝金融贵族统治集团中红得发紫的人物:邓格拉司是金融界巨头、众议员, 弗尔南以马瑟夫伯爵的名义从事实业置身于贵族院, 维尔福高居于巴黎首席检察官的宝座。这三位金融、政治、司法界的显贵构成七月王朝统治集团的一个典型的缩影。

对于这些被七月王朝上流社会引以为傲的“精华”, 大仲马以犀利的笔勾画了他们每个人发迹的丑恶历史。邓格拉司在拿破仑从爱尔巴岛归来后就畏罪逃到西班牙, 靠倒卖军粮成为暴发户。复辟王朝末年, 他为行将垮台的国王筹款而得宠, 受封为男爵。在金融贵族掌权的七月王朝, 这位银行家更是纵横捭阖, 大显神通, 甚至让妻子勾搭内政部长的秘书, 探测政治风向, 以利金融投机。弗尔南于拿破仑“百日”复位期间在战场投敌。波旁复辟时他成为少尉, 获伯爵头衔。土希战争中, 他身为希腊总督的三军总监, 当上了中将。维尔福在一手铸成邓蒂斯冤案以后, 就去向国王报告拿破仑打回法国的计划, 受到嘉奖。第二次复辟期间, 他更卖力的为王室效命, 向人民实行反攻倒算, 步步升迁。此刻, 他又成为七月王朝镇压人民的刽子手。在大仲马笔下, 这些当权者的历史满纸卑行, 他们的金钱、徽章和顶冠, 无不渗透着人民的鲜血。

《基督山伯爵》写作和发表于1844~1845年, 那时是七月王朝统治的后期, 他敢于通过这三个反面人物的刻画, 对本朝统治阶级的罪恶作这样切中要害的针砭, 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2 具有反封建性。

大仲马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位著名的将领家庭。对父亲的崇拜和家庭因素使他从小就对资产阶级革命怀着亲切的感情, 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在第一章《船到马塞》中, 我们可以看到, 水手邓蒂斯和船长摩莱尔对拿破仑的敬爱之情溢于言表, 波旁王朝复辟后, 他曾冒险去狱中, 给两个密谋反对路易十八而被监禁的前帝国将军送去武器和金钱。“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爆发, 他又拿起枪参加过街头的战斗”。大仲马把他的资产阶级革命信念和反封建复辟的强烈情绪, 都渗透到邓蒂斯蒙冤的故事中。小说一开始, 他笔下的正直、善良的邓蒂斯就博得读者的好感, 而阴险狡诈爱拨开是非的邓格拉司则引起读者的嫌恶。随着邓蒂斯冤案的铸成和发展, 读者对蒙受飞来横祸的邓蒂斯越是同情, 对耍弄阴谋手段的邓格拉司、维尔福之流越是痛恨。维尔福是封建复辟势力的代表, 作品中正是通过对维尔福虚伪的揭露表现出对封建势力的憎恶。在邓蒂斯蒙冤故事的描写中, 大仲马鲜明的站在反封建的进步立场。

3 对人道主义的赞颂

基督山伯爵的报恩复仇行动, 蕴涵着大仲马所要弘扬的社会哲理, 也就是说小说主题思想:赏善罚恶、人性的复归, 这正是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

赏善罚恶的观念, 古已有之。不过,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乃至不同个人, 分辨善恶的标准和赏善罚恶的主张也是千差万别的。中世纪法国宗教文学把笃信虔诚、安贫守命视为善, 而把不敬神灵、犯上作乱视为恶。他的“赏善罚恶”是维护古代封建社会的理论。大仲马同时代人欧仁.苏在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中, 也宣扬赏善罚恶, 但他要罚的大多是社会底层的人, 而且他不仅把惩罚的权柄、也把奖赏的权柄交给司法部门。这种依赖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赏善罚恶的方法, 显然是虚伪的。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则不同。他的主人公专门惩罚反动统治集团中的人物, 这些人是他的私敌, 也是广大人民的公敌;他以“复仇之神”的姿态, 对那些坏事做尽而没有受惩罚的统治阶级“施行我的法律”, 这恰恰是反动统治阶级赏善罚恶的否定。总之, 小说《基督山伯爵》通过主人公的赏善罚恶, 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七月王朝赏善罚恶的不平世道的愤懑, 表达了他们对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赏善罚恶后基督山伯爵已经达到目的了, 满足了自己的欲望, 这是他的人性的灵的一面就会显露出来。不然, 他又怎么会在面对爱德华的尸体时开始怀疑自己?是否, 人类只有满足欲望时才能去追求灵魂的平静, 满足灵魂的精神享受呢?至此他人性的开始复归, 他最终饶恕了邓格拉司, 因为邓格拉司知道错了, 他对邓格拉司说“我曾是被您出卖过, 被人送进牢, 被糟蹋的不成样子的那个人;这个人本想判处你死于饥饿罪, 但今天他饶恕了您, 因为他也需要饶恕, 这个人就是爱德蒙.邓蒂斯!”可见这是的爱德蒙.邓蒂斯恢复身份之时也是其人性复归的时刻。作品中的人性的复归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世界的温情的一面对社会具有健康的进步意义。

一百多年来, 小说《基督山伯爵》的读者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称赞它是一部“令人精神焕发的书”;而革命导师马克思最喜爱的小说家之一就是《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马。这一切表明, 人们早已给这部小说作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肯定评价。《基督山伯爵》虽然不具备高超深奥的哲理和光芒万丈的气势, 但它却用通俗的文学形式表达了人内心的衡量价值尺度的标准。“通俗小说”———资产阶级轻蔑的这样称呼他。“通俗小说”———我们也这样称呼他, 但带着赞赏的意味, 因为这是一部在思想上有进步意义在艺术有创意的书, 更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为读者所喜爱的书。

摘要:《基督山伯爵》作为一部“通俗”小说, 虽然它不被学院派人士所接受但我们不可否认它仍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在思想方面, 揭露了波旁王朝的黑暗统治, 讽刺了七月王朝腐朽的社会生活, 赞颂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人物。通过对历史的描述和揭露以及对人道主义的赞颂表现了进步的思想。

关键词:历史,人道,抒情,奇幻

参考文献

[1]阿·莫鲁阿著, 李栀译.三仲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2]马克思, 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安·莫洛亚著, 秦关根译.大仲马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

[4]高尔基著, 程同平译.文学书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基督山伯爵做不得 第14篇

这里曾经是20年前北京城“倒爷”(倒买倒卖)和专拿“老票”(废钞票或藏宝图之类)说事儿的地方,当然啦,干这事儿的不止此处,东城也有。这儿不是离咱们家近吗?所以我知道这里的故事就海了去啦,如果时间它能倒流的话。嘿,就瞧好儿吧您呐!

“总理亲戚”当街叫卖导弹

那会儿呀,每天只要太阳一出来,这条街上的各色买卖人等就开始聚会了,一直能挨到日头落山。像什么倒腾钢材、煤炭、水泥之流的,那都得说是小买卖儿了。

您瞧——打南边开过来一辆破车,这种车现在都找不着了,好像叫“126P”,一路的黑烟。打开车门下来的这位是西服革履,左手提着一只黑色的、精致的、纯皮的密码箱,右手攥着一款“大哥大”,裤腰带上还别着个“BB机”——数字显示的。“BB机”一响,拿“大哥大”回电,这套程序做起来是贼帅,谁见了都得说这主儿他“非同凡响”,够15个人馋半拉月。

接下来这位大爷就“工作”上了,与另一位和他差不多装束的人“不期而遇”,俩人就开始在暴土扬场的大街上“谈判”。彼此先是寒暄一番,时不时地打开密码箱,那里边确实有不少的“红头文件”,然后“恰到好处”地,那爷儿的“BB机”就响起来了,接着他就冲着四面八方,转着圈儿地、认真而又潇洒地按动“大哥大”上的按键——

“喂——喂?是国务院办公室吗?对——对,我是小、赵啊,对一对,就是总理家的那个远房亲戚……不客气,问总理好啊!哎,我说,上次跟您谈的事情办好了吗?什么事情?忘了不是!就是苏联解体前剩下的那批‘萨姆’导弹呀。对——对!我不要‘皮儿’,就要‘馅儿’。要多少?咳,我现在手头儿挺紧,也就有个十来亿美金,您就看着给吧。直接运到我们家后院来啊,得离天安门远点儿,这玩意儿有放射性……”

买卖谈到这份儿上,估计旁听的人就不老少了,保不齐就真有愿意靠前苏联“萨姆”导弹发财的主儿,忍不住参上一股。如果您闲着没事儿,明天您不妨再来一趟,一准儿还能看见这几位。而且您会发现今儿个这买卖不是前苏联的“萨姆”导弹了,有人要是追问:“大爷哎!咱昨天说好的那批导弹怎么着啦?”他们会连磕巴儿都不打地告诉买主:“您瞧这事儿弄的,那批‘萨姆’导弹受潮了,不好使。今天咱们改买卖美国的自由女神了,买回来后立马儿就可以开办旅游,卖票参观。得嘞,我把地方都选好啦,就在八大处……”

日本刀里有

冈村宁次的“联络图”

听着是不是挺邪乎的?这还不算什么。

您再瞧——打北边又过来一位,披着件不知道从哪儿淘换来的日本黄呢子大衣,头上戴着个破草帽,压得低低的,看不清面目神情。腰里挎着一把日本战刀,手按刀把,气宇轩昂。少顷,照例也得有个腰里挎着刀或者剑的人要跟他对“暗号”。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二人拽燕翅、按绷簧,仓啷啷宝刀出鞘。嘿,这两把刀那叫一个晃眼!是“刀背厚来刃儿飞薄,杀人不见血光豪。紫微微、蓝洼洼,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大庭广众之下,都以为这俩人是带着杀父之仇,准备着刀来剑往的要拼命呢,没想到各自都把刀把儿给拧了下来,那刀把儿里边是空的。他们各自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张都发了黄的纸,嗯,有点儿像老北京人过去擦屁股用的草纸。

这草纸上就跟“鬼画符”似的画着乱七八糟的图案,有日本字儿、箭头指向、路线、坐标、地形、数码儿……这二位是各执一半,神神秘秘地对在了一起,然后俩人热烈拥抱。他们攮着的是一张完整的地图,更确切地告诉你吧,这就是丫挺王八蛋侵华日军司令官冈树宁次的藏宝图!了得吗?

不少人就把脑袋探过来了,这个关于藏宝图的“评书”也就开场啦——话说,当年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曾经把抢来的大量金银财宝藏匿了起来,尤其金子,据说都给溶化成了金锭,藏在太行山的某个深处。那些参加过藏宝的中国民工都被杀了,唯有我们俩的祖爷爷逃了出来,跑的时候还偷了人家两把日本战刀防身用,结果您猜怎么着嘿?不承想是冈村宁次和他副官的!后来这事儿又被国民党知道了,他们也想寻宝呀!就到处逮我们这两位祖宗,没辙,他俩人就各持一把刀,各奔东西了。那地方我太爷爷带着我爷爷去过,我爷爷带着我爹去过,我爹带着我去过。但是都没找对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半张地图呗。所以呀,我们哥儿俩今天的见面,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也可以说是天意!有了这张完整的地图,咱可就能看明白啦,你们看啊——翻过仨山头,趟过两条河,再进入那个叫什么什么的沟,在一棵老松树下歇会儿,然后沿着老松树先往前走100步,往后再退回来80步,冲左边拍三下巴掌、咳嗽两声,再朝右边拍三下巴掌、咳嗽两声。您最好听明白了,这儿的巴掌声和咳嗽声跟别处不一样,有回音儿!哎,差不多就是藏宝的地方了。这事情不好自己干,人多力量大,参加者都有份儿。什么——您问这具体地方在哪儿?想知道吗?那好办呀——掏钱您呐。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基督山”,哥儿几个,咱谁肯投资谁就是“基督山伯爵”啦!

有不少“听书”的人保不齐就入了迷,一位曾陷入过这个骗局的主儿事后反应过来说,按照他们的描述,在老松树下“往前走100步,再后退80步。”这不是有毛病吗?直接沿着松树走20步不就结啦!另外,在哪儿拍巴掌、咳嗽没有回音儿呀?找一间空屋子拍拍巴掌咳嗽两声照样出回音儿。可是当时谁也没往这儿多想,满脑袋里都是几铁锹挖下去之后,就能看见成箱成捆的金子,规格大小个个都得跟板儿砖似的,在太阳光底下发出万丈光芒!然而,等大家伙儿把钱凑齐了,把定金交了,据说还得选个“黄道吉日”准备出发的时候,就再也找不着那俩“太君”了……

“藏宝图”能找到“心魔”

说这些故事的人叫老黄,也是在上述这个局中最先“事后反应过来”的那位,此人是我一个关系不远不近的“老同学”,打小就知道,他们家就住在城西边,后来成长为这一带的“小倒爷”之一。据说他当年倒腾“钢筋”挺有一套,可能也真发了点儿小财。那时候他找过我,问我:“要不要钢筋”?

我嬉皮笑脸地说:“这钢筋是干吗用的呀?我拿它做个绷弓子吧?太硬了。拿它盖楼房吧?我没这个实力。”

后来听说他去了南方,有段时期不是时兴一种叫“片仔黄”的药吗?据说专治肝硬化或癌症之类的绝症,但确实没见谁用它吃好过。这黄大爷当然是奔着野药儿去的,因为他姓黄,回北京后他还得着个外号,好像就叫“片仔黄”?

那会儿他又找过我,忽悠道:“片仔黄这东西,里边都是牛黄、麝香之类的稀有成分。留几盒吧,那可是保命的仙丹呀!”

我问他:“怎么卖?”

他说:“不贵,我给你打足了折扣,1800元一盒。原价可是好几千呢!”

我说:“偶尔我倒是有大便干燥的时候,一般吃丸牛黄解毒就管事儿,花不了几毛钱。您这可是大凉之药呀,一来我这个面条脑袋是以吃素为主,肚子里没那么大的‘食火’。二来嘛——我是害怕吃了您这仙丹以后,真的就长生不老啦!回头都二百多岁了还没死,这不是给我们家的子孙后代添麻烦吗?”

就是这么一位倒爷,后来开始玩儿“老票”了,这才给我讲了上面“天方夜谭”的故事。不过他一再强调:“我上边讲的这些故事,现在听着就跟天方夜谭似的,其实都是过去我经过、我见过的,不是瞎说八道啊!”

上一篇:与秋千相伴初二作文下一篇:以民族团结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