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2024-09-06

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精选9篇)

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第1篇

针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问题来说,应该按照电力企业自身市场化以及社会化的要求进行人才,资金以及技术的更新和完善,在市场要求中进行自身经营模式的改革。在电力企业模式的改革中,主要的原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形式,人力的使用是现代电力企业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员工资源的利用是任何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中,对电力人员的安排应该按照员工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在工作的展现中,应该尽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力,有效的挖掘员工自身的潜能。在企业中应该尊重每一位员工,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在自我创新能力的展现上,也时刻的为企业着想,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企业中,对于员工的管理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的激励可以保证员工在工作时,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对企业进行服务,保证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

1.2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应该保证民主观点

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中,随着新形势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社会中人员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身为电力企业的领导者,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动向,在社会的发展中,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这种改革的方向应该让电力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进行思考。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推进中,应该将大家集合到一起进行讨论,按照企业民主的观点进行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建立,只有这种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符合电气企业现在的状况。在大家的讨论中,应该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将讨论的意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民主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保证相关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1.3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应该顺应服务市场的理念

在现有的市场状况下,想要将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较为完善的改革,就应该顺应现在服务市场的理念,在相关管理模式的创建上,也有进一步的体现。在企业经营模式的管理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生产销售的产品,这样的经营模式,才能较大程度的迎合市场的需求,保证电力企业的产品满足相对应客户的需要。

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第2篇

一、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南方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导致了大量电网设备损毁,电力系统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华中、华东地区电网中共37个地市545个县市供电受影响,其中有80个县市供电几乎完全中断,涉及停电用户高达2705.78万,电站停运884座,输电线路累计停运15284条,配电线路受损累计达到15.26万km,倒杆51.86万根,电网设施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4.5亿元。笔者相信,良好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部分损失的。而上述的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应急物质管理工作还有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为了处理大面积的停电状况,各地区的政府部门编制了相关电力应急预案并且颁布和实施,但还是有很多地区没有针对突发性的.停电制定相应的电力应急预案,而基层电力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并没有覆盖所有地区,导致企业中的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电力企业应急预案;此外,普通的电力用户不会针对电力运行状况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还有一些地区的应急预案并没有严格的按照整个部门的要求实施备案,也没有对电力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导致紧急事故发生的情况下缺乏有效地解决措施。

(二)缺乏专业的应急物资管理队伍

电力应急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应急管理队伍。但是在实际电力企业管理中,应急管理队伍都是由电力部门紧急调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兼职人员,对应急装备的使用不熟练,往往会拖延应急抢修的时间。同时,兼职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没有充分意识到电网停电对人民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造成的影响。所以,导致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效率很难有大的提升。

(三)电力应急管理重点不明确

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电力应急管理重点不明确,企业中的应急预案仅仅局限于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严重忽略了电力事故的调整以及预警机制,并且没有对救援之后的电力系统进行预防性的检查,更是忽略了电力系统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大大降低了应急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预案体系

对电力企业而言,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开展电力应急管理的基本路线,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起点,因此,企业必须以促进电网建设为目标,结合电力运输的实际状况以及输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制定电力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能够全面的覆盖所有地区。其次,在应急预案内容制定方面,需要注意重点内容的设置,应该将突发性事件发生前后的各个环节作为工作的重心。针对事情发生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且有效落实工作,能够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从而调动电力企业中的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到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促进预案的有效实施,快速排除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每隔一段时间组织预案演练,这样方便对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实施改善,使其能够体现科学性。

(二)形成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指挥部

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力,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增强应急施工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此外,需要加强电力行业内部的协调,成立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指挥部,打破以往工作过程中受到地域和部门的限制,应急管理指挥部人员统一听从应急总指挥的协调,确保各电力部门的救灾工作的及时性,从而实现紧急状态下的物资保障作用。

(三)明确应急物资管理工作重点

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对事故前后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改进和完善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使其能够形成高效运转的大系统,建立的应急系统中包括对应急物资的采购、物资发放机制、资金筹集渠道和资金的发放及监督。应急管理中心应该根据灾害的具体分布状况以及电网运营的现状来确定物资储备定额,并且确定应急储备物资的数量、种类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根据相关资料和实际需要编制年度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制定合理的资金需求计划。但物资采购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不能够满足实际物资需求时,可以采用非招标采购的方式加强物资数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物资的需求。对于紧急采购协议中规定的主要设备材料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到相关应急部门。为了应对气候突发状况,确保应急物资的顺利供应,需要做好应急物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筹备应急物资,设定专门的物资储备库房,对物资进行存储。其次,需要定期检查应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运行处于良好状态,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若电网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将应急物资及时运送到现场,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再次,需要健全物资采购配送机制,实现物资灵活、快速的配送。最后,需加强应急物资的维修和保养,将退库物资进行归档管理,以此提高应急物资管理水平。物资储备单位在接到调用通知后,需及时完成储备物资的发放工作,必要情况下可以引入第三方物流作为物资配送的渠道。应急物资使用单位在物资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点和验收,确保物资安全。

(四)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是对原有正常运行状态下物资管理系统的补充,同时也是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应急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物资存储以及物资调配都要与传统的物资管理系统区分开。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详细的记录各种物资设备的品种、规格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当发生灾情的情况下,物资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便捷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统计出物资的需求量以及需要物资的种类,从而为物资抢修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结语

电力行业企业软件运维管理 第3篇

关键词:管理模式,运维,调控,发展

0 引言

企业的日常工作对IT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对IT基础设施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日渐提高。信息运维管理工作不再等同于简单的系统维修、系统故障排除, 其核心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几年来随着电力公司对信息工作逐渐重视和不断开展, 信息运维管理工作在各二级单位中发展的也比较快。试验研究院不断总结以往经验, 继承和发扬北京市电力公司的先进理念, 学习新的技术, 改善管理模式, 相比过去简单的管理方法有了巨大的飞跃。信息工作发展变化非常快, 新的工作需求对信息运维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考验。试验研究院在信息运维管理模式上着重对职能、设备、网络、系统、应用的管理。学习并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 以人为根本, 精益化管理, 构建智慧性组织结构, 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这五部分目前组成了信息运维系统的整体架构。它们之间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稳定运行的设备和网络是基础, 之上才能有系统、应用的发展, 职能发挥是根本性保障。应用这种管理模式, 信息工作将更加安全稳定, 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保障性服务, 为信息工作的发展铺平道路。以下, 对管理模式包含的内容和相互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1 管理模式的内容

1.1 职能管理

电力信息运维管理工作的职能管理突出信息维护人员及工作的作用, 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依据。

职能管理包括信息运维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考核, 对企业职工进行信息的专业培训和自我提高, 对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的调控分配, 对取得成效的信息工作进行宣传推广, 主动式的定期信息运维巡检工作。

1.2 制度考核

为了规范信息管理工作, 试验研究院相继制订了各项管理制度, 并且不断加以完善。以往虽然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 执行的不彻底, 很多成果并没有得以实施贯彻下去, 给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经过这几年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执行力的提高, 试验研究院管理上严格也严谨了很多, 许多工作目标依靠制度考核得以实现, 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极大提高了员工的信息工作意识。

基于以上现实情况, 我们会依赖信息化系统, 网上自动化对员工的相关考勤、工作不定期检查等以此监督员工从而使得考核机制更合理化人性化。

1.3 专业培训

这里包括对企业职工的培训, 也包括对信息工作者自身提高的培训。以往, 只有对入企大学生的培训、计算机基础的培训和办公自动化OA的培训工作。现在,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了。基础知识是一方面, 更着重于应用。针对不同的专业, 不同的需求进行培训, 听取职工反馈的意见, 改进培训方案。

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工作者,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 这样才能在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 接受每一项挑战。信息培训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 提高企业的整体信息水平。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 我们会在共享网络域内提供专业话的培训视频、课件和教育电影, 以使得电力行业职业化安全素养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1.4 资源调配

资源调配是其他管理模块中的设备调控、网络调控、升级优化、权限调整的统一名称。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各种IT设备, 软件资源包括系统及应用软件, 应用系统的权限等等。试验研究院对资源调配的管理比起以往更加严格, 每一项都建立了相关的流程。例如, 设备申请、升级的流程、应用系统权限的申请、变更的流程等等。通过资源的合理化调配, 精益化管理,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电力行业资源调配的业务相对企业行业是比较复杂的, 这里我们同样是依赖信息化资源, 现代化硬件设备权限设置, 使得有权限的人才能使用相应的设备资源, 从而合理、高效地实现资源的调配。

1.5 宣传推广

信息工作的宣传不仅能把工作的进度和成果进行通报, 而且为开展工作做一良好的铺垫。让职工看到信息工作人员的工作, 提高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同时, 对已经取得成绩的工作加以推广, 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电力门户网站上, 我们会设定专门的版块来, 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推广。

1.6 定期巡检

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 统计维护记录的类型、处理方法, 实施定期的巡检工作。这里巡检的工作包括其他管理模块中的设备维护、网络维护、系统维护和应用维护。使得维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在计划安排下, 执行统一性操作,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降低故障发生率。试验研究院自去前年开展巡检工作以来, 发现了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各类故障发生率明显下降, 也为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节约出了宝贵时间。

2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 是对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掌握。为随时发生的需求提供资源, 为重要系统提供可靠地后备保障。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统一采购、库存的管理、设备资源的调控、设备的性能优化与定期保养、定期维护。

2.1 采购管理

采购主要包括计算机等设备、配件耗材及软件等。采购资金走ERP系统, 提前预报资金计划。虽然步骤比之前多了, 但是更加严谨。采购计划根据需求制定, 厂商货比三家, 价格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2.2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对象包括新购设备、维修的设备、备品备件、借用设备及退运设备。

(1) 新购设备做好出入库记录, 设备明细登入台帐。

(2) 维修的设备做好标记和维护记录, 需更换更新时提交采购申请。

(3) 备品备件经过测试, 定期检查, 随时接替运行设备工作。

(4) 借用设备主要是不能够按需分配的, 不经常使用的重要设备。借用时做好相关记录, 借用借出人员要求签字。

(5) 退运设备做好登记, 统一保管统一处理。

2.3 设备调控

设备调控是在设备变更申请被批准的情况下, 由信息职能部门根据用户的申报需求和工作需要进行统一调配。体现了IT设备的归口管理。同时, 也包含信息职能部门根据信息发展变化统一计划调配设备。

2.4 优化保养

优化保养也是定期巡检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更新配件而优化设备的整体性能, 关注运行中设备的健康状况, 主动做好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工作。例如, 上半年试验研究院对全院的打印机设备进行了全面的保养工作, 极大地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同时宣传打印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

2.5 设备维护

做好设备维护关键在于对设备维护记录的数据积累, 避免故障重复发生。

3 系统管理

系统运行的重点在于稳定地、高性能地运行多种应用。包括系统的安装维护、升级优化性能、安全加固, 以及推行桌面标准化。

3.1 系统安装

对于新购置的计算机设备, 安装系统相关的软件及应用软件。

3.2 安全加固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包括补丁升级、安全设置。

3.3 升级优化

定期对系统进行整理和调整系统参数以优化性能。

3.4 桌面标准化

桌面管理标准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问题, 涉及管理计算机本身、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操作者、计算机使用单位规范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性因素。从终端状态、行为、事件三个方面来进行防御。强化了对网络计算机终端状态、行为以及事件的处理。

3.5 系统维护

系统的安装、升级优化都属于维护范畴, 还包括一般性的故障处理, 操作问题。

4 应用管理

包括应用系统的自行开发, 数据资源的共享, 应用系统权限的调整, 数据备份保护和应用系统维护。

4.1 应用开发

随着工作量、标准化、流程化需求的增加, 需依靠信息系统来解决。信息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开发能力, 体现职能管理, 通过对业务部门的需求调研、分析, 来建立信息平台为解决方案。

4.2 数据共享

人员不断变化, 数据资源不断积累, 建立文件服务器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数据资源交流的空间。并且对资源进行权限控制, 加强保密性。

4.3 权限调整

通过建立申请流程, 对各应用系统的权限, 根据变更进行调整。

4.4 数据保护

建立备份方案, 对重要的数据资源进行24小时备份, 同时对数据的导出加以控制, 遵守数据保密协议。

4.5 应用维护

协助各部门为应用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5 结语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探讨 第4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供应

【中图分类号】TM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26-01

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取得了极大成就,基本上实现了业务计划和采购的分离、采购物资和保管物资的分离、采购金额和付款对帐的分离。这些情况充分的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在整个物资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牵制和制约作用明显。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仍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运行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供应商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品供应商的监管在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中一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在管理上,分级分类的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在合作时不稳定的状态占据很大的比例。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采购中,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充分的发挥监督职能,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多数企业没有很好的发挥好监督功能。

2.物资采购方面的约束力有待加强,尤其是价格方面。目前在不少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部门中在价格采购方面没有一定统一的标准,在很多企业的采购计划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情况,那就是虚报价格。主要原因是计划中提供采购价格与历史采购价格往往不一致,是其加权平均价格,这就大大降低了对采购价格的约束力。

二、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措施

1.供应商管理是指企业的采购部门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企业需要用物资的供应厂商进行了解、选择、考核、评估以及使用的不断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体系中做好供应商的管理是一个关键部分,这一环节进行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基础工作。

2.供应商是指直接向零售商提供商品及相应的服务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或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供应商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包括制造商、经销商和其他中介商,或称为“厂商”,即供应商品的个人或法人。

3.电力系统物资主渠道作用:电力系统物资采购的渠道多种多样,但主要是通过一些生产建设的直供单位,这样能有效的保证产品的优质性,为整个电力物资系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为了更好的加强管理,合理控制采购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合理利用投资效益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电力系统的物资供应主要是遵循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获得相关的供应渠道,为生产建设服务。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要从多方面加强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来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三、管理范围

物资部门负责物资供应管理的工程项目范围: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重点技措、技术改造及生产维修项目;其他有关项目物资归口管理的具体范围,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物资品种(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本着生产、基建、大修项目管住、批量和重要物资集中,零星物资分散的原则。

1.物资计划工作。直属直供单位的物资部门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项目以及管理范围的物资计划编制。负责组织参与订货、合同订购、特种储备物资计划。基层单位对归口管理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定额、工程进度、投资等,编制物资需求计划,经平衡库存后,按主管单位的具体要求,编报申请计划。相关的物资部门一定要重视编报计划,充分的做好计划管理,保证编报的准确及时。

2.物资的采购管理。物资部门是物资采购的归口负责单位。在物资采购中为了更好的保证质量和价格,应该遵循集中的原则。基层单位是重点,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因为过多的环节,影响到采购价格,因此,基层单位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政策统一执行。在采购上,一定要实行责任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为了更好的实现物资供应的稳定性,大型品牌企业是首选,发挥好整体的优势。物资采购时,如果一些单位要进行变更调整,一定要征求相关主管物资部门的同意才能进行,并将其作为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

3.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合理控制好工程造价,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在收费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收费标准进行,物资部门和相关的承包部门要按照相关的政策应该进行联合收费,在分配上要结合不同的部门从自身具体的实际出发来确定。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充分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任务,物资部门要与财务以及生产等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好,充分利用好采购资金。在一些地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财务部门可以直接给物资部门划拨预付款,再由物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使用,实现整个物资的合理有效供应。涉及到维修方面的物资资金,财务部门可以结合不同的情况,交给物资部门管理,同时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面的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四、加强物资管理工作

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一定要制订相关统一的标准,将责任落实到人。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包括对质量以及价格的管理。各级物资部门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选择有许可证信得过的企业,通过招标采购等方式在价格上进行比较,确保价格的合理。同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众所周知,信息对一个部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掌握好信息,一定程度上就把握了市场。要以物资公司为中心,逐步建立起各级各层的物资市场,形成价格、市场信息网。做好相关的统计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计划,及时准确的将报表进行上报,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要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好各个部门的有利条件,从根本上做好整个系统的物资管理工作。

五、强化服务竞争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的加剧,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强化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是重点。不论是服务还是竞争,质量是根本,一切围绕着质量展开工作,做好物资管理。

结束语

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电力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电网公司的物资集约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电网的物资管理工作,首先要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保证工作流程的顺畅,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要对供应商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建立相关的电网经营企业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体系。做好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不仅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满足人们对电力行业提出更高要求的重要措施。做好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意义重大,各级相关的部门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布静,刘希玉.SA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在电力企业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2,(09):174-179

[2] 郝洁.简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制作, 2013,(04):177

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第5篇

2.1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相平衡原则

我国电力企业是国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电力服务提供者的角色,需要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能目标,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的时候,尤其是在设定企业绩效目标的时候,既要强调经济绩效方面的目标,还要注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电力企业应该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纳入全员绩效管理体系中,设定具体的指标、规范和考评制度。

2.2企业绩效与个人绩效相协调原则

目前电力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往往更多地关注企业生产的绩效,而对员工个人绩效,尤其是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特殊需求关注不够。这容易导致员工和企业组织之间目标、意识和动力方向的不一致,从而造成企业整体目标的偏差。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企业绩效和员工的个人绩效协调起来,在追求企业目标的同时,促进员工的发展,满足员工的需求,实现员工的个人成长,综合性、全面性地对员工绩效加以考评,人性化地进行员工绩效管理。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绩效考评结果为员工的个人提升和发展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引,为员工提供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寻找其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契合点。

2.3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原则

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时,要树立相关的管理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对企业全员绩效加以考核与评价。但是这些指标不能一成不变,而应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具有灵活性的发展性,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的动态最优。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绩效管理绝不仅是一种封闭的制度体系,它还是一个开放的与企业其他各种制度和组织运行状态相联接的一个过程。在推进全员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不仅要关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还要关注其实施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动态中使其更加完善。只有这样,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才不是孤立于企业实际运营其他环节的一个枝节,而是嵌入整个企业治理体系全景中的有机模块。

2.4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相并重原则

电力企业的全员绩效管理是为了实现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而展开的,这些目标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组织的高效运转等、岗位职能的妥善运行等,这是全员绩效管理的实体价值。但是在追求这些实体价值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绩效管理的程序价值,即为员工绩效的考核与评定提供更加客观、公平的考评制度与程序,进而达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考评结果。程序的公正是使员工接受考评结果的基础,只有重视绩效管理的程序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绩效管理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员工通过绩效管理实现个人的进步,并最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2.5量化管理和质性管理相统筹原则

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的实践中有一个倾向便是尝试对一切指标进行量化,对一切行为和绩效采用量化考评和管理,并且将这种量化管理的方法扩展到企业所有岗位所有工作环节之上。诚然,量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它并非全员绩效管理的全部。量化管理在部分岗位部分工作环节上并不适用,量化指标也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貌。因此,在适当的领域采用质性管理方法,比如360度反馈评价法等,是完善全员绩效管理的重要方向。区分量化管理和质性管理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二者的结合模式,是全员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2.6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相配合原则

电力企业在推进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中还有一种倾向是过于强调惩罚,将管理等同与威吓。事实上激励与惩罚同为绩效管理中的两端,二者相互间不可取代,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重惩罚轻激励的绩效管理体系必然带来一种失衡的状态,影响绩效管理体系的效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也要避免过于重视激励,激励措施过于优厚而忽视惩罚机制。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员工对于激励的期待将大为下降,从而抑制了激励体制的作用。总之,激励和惩罚是一机两翼的构成,在全员绩效管理中应该讲求二者的配合使用。

3结语

全员绩效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升自身市场化水平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管理体制和外部经营环境,遵循全员绩效管理若干原则,尽快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全员绩效管理在电网企业管理中具体应用和改进,这对促进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能源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祥亮.国网电力全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提升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4X):60-61.

[2]徐柏城.电力企业管理现状与创新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35):272.

[3]周英杰,孟凡明,孙佳梅.全员绩效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81.

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第6篇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培训工作是电力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关键。近几年来,电力企业在全国突飞猛进发展,需要有一大批素质高、技术好的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通过对电力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当前电力企业职工培训教育重要内容和教育培训发展趋势。电力企业人才资源开发重点是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以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为内容,把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将员工素质转化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经济行为能力。电力企业要建立一支一流员工队伍,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关键词:

电力企业;培训;人才

一、创建有效电力企业培训系统

第一,创建有效培训系统就要从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系统出发,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加强规划,结合人力资本发展战略,量身定做出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系统。

第二,评价企业开展员工培训要求和详细计划,依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预测人力资本需求量和分布情况。采取评价培训计划,确保培训项目和内容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切实可行地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需要问题,提前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本培育和储备工作。

第三,有效培训系统也要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在自我发展方面要求。所以,企业在设置培训项目时,既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也要想到和人力资本个人职业生涯相融合,体现人力资本素质提升与企业经营战略相一致,将人力资本个人发展投入到企业发展轨道中,充分激发人力资本参加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培训成效。

第四,执行培训时要和考核相结合,并提升对培训进程的注重程度。在培训进程中,需充分调动受训者参加互动、交流研讨。在培训内容上,培训要聚焦企业实际问题,在培训进程中对培训和受训者一起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充分贯彻让培训和考核紧密结合的原则,使企业能通过培训获得利益。

二、设置有效电力企业培训方案

1.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内容、教师、对象、日期和时间、场所和设备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通过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大致架构出培训方案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实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设置。

培训目标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通过需求分析明确员工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岗位职能,而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从而来确定培训对象。

(2)培训内容选择。

在明确培训目标和期望后,就应该确保培训中所要涵盖传授的信息。虽然具体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涵盖三个层面,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应选择哪些层次培训内容需依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特征和培训需求分析来抉择。

(3)培训指导老师确定。

培训资源可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他们都有其特征、缺点,最终究竟选择何种资源要由培训内容及可运用资源来决定。

外聘老师选择范围大,可获取高品质培训师,对培训对象有吸引力,可提升培训档次,引起企业各方面注意,营造气氛推进成效。其缺点是缺乏了解有风险,且可能使适用性降低,成本较高。

内聘老师主要资源是公司领导、专责、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其优点是有针对性,且有助于培训成效提升,互相熟悉交流顺畅,培训易于控制,成本低。缺点是内部人员不易于在培训对象中树立威望,可能影响培训对象在培训中的参加态度。

(4)确认培训对象。

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不同需求决定不同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认不同培训对象。在最需要的时间里选最需要的人进行培训,依据岗位在组织中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同时坚持员工愿望与组织需要相结合原则。

(5)培训日期的选择。

通常状况下,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时就要进行培训。

新进员工培训。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他们定要掌握企业运作中一些差别,并掌握一些技能;回避培训对象工作高峰期,选择不影响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比如:避开每月规定抄表日期、抢修高峰等。

新技术培训。如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购进新软件等都要求对原有职工培训。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认需要培训哪些知识和技能,依据以往经验对这些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出日程安排,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时间,进而判断培训提前期长短,依据电力行业工作特征对普及性培训采用“短、小、精”培训方式比较合适。

(6)培训方法的选择。

培训方法有多种,单对工作人员来说,比较适合的可分为三类。适宜知识类培训的有讲授法、专题讲座法、研讨法;以掌握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性培训有工作指导法、演示法、工作轮换、个别指导;适宜综合性能力提升和开发参与式培训的有自学、案例分析法、事件处理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

培训方案具体实施计划

(1)改善企业各种编制员工技术技能,完善激励体制。主要是健全电力企业基层单位员工培训、评价、使用、待遇、职业发展一体化体制,给广大员工创造一个干事创业舞台,激起员工潜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要改善员工档案资料,让他们有归属感。

(2)健全培训目的考核办法、积分管理办法、持证上岗等制度,将培训和人才评价、岗位晋升、薪酬待遇融合起来,同时,拓展员工发展途径,开辟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职业发展渠道,激励员工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快乐工作。

(3)重视培训师和培训管理者建设。针对培训师资,可定期选拔生产岗位技术技能骨干,通过培训后回到单位担任培训师,也可以选出班组技能手担任本班组培训师。

(4)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培训,可运用工作例会、交接班、班前班后会、设备安装调试、项目验收等契机,围绕岗位工作中难点问题实行学习交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师带徒等活动。

(5)建设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单位要建设培训基地,基地配备各专业工种实操设备、仪器工机具,开发相关课件、集中资源、整合师资力量为员工实操学习培训提供场所。重点满足一线人员实操培训需求和任务,课程设计要依据各类专业岗位体系有序地开发。

(6)切实将培训内容转化为生产力。对培训机构和企业来说,均是一项大难度任务。首先,需要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有深入研究和实践,对重点部分要有深入了解,可以从各种繁乱情况中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其次,对企业来说,定要由真正熟悉岗位工作的人员负责培训。对培训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有的培训转化为生产力可能要花费1-2年时间,并且这个转变一般将衍生成企业文化,这可能极大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进行电力企业培训方案评估和完善

培训方案测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虑,培训方案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传授信息是否能被培训对象吸收,否则要考虑从传授方法和培训对象学习特征等各个方面因素来进行改进。从培训对象角度来考虑,观察学员培训前后行为转变是否与期望相同,掌握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度,学员在工作中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转变。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虑,即培训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成本需涵盖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培训方案收益则涵盖企业收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

四、电力企业培训不求回报

应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培训效果,短期内不一定能看到效果,并且培训进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培训对象素质不高、培训流程有阻碍、培训对象学习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要使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感兴趣,培训效果应与绩效挂钩,培训内容以技能为主。需提倡普及性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相融合,前面所阐述的根本是普及性教育,还需强调个性化教育,如:

(1)培训如何装表接电、业扩、输电线路、变电修试就需按照个性化方式培训,约见会谈。通过和学员个性化沟通,确定个人学习目标。

(2)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明确学习内容、时间进度、学习步调等。

(3)监督指导。教师要掌握学习进度,并实行进度检查。学员有什么需要,或发现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4)能力评价和测试。每个学员学习一个阶段或学习结束时应有总结性评价。

(5)跟踪反馈,做好培训评估工作。

五、结语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专业性强的行业,电力企业在人才比例、人才数量上不容乐观。一定要积极探索、不断归纳出学员教育管理新途径、新方法,为电力企业培育出更多、更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增值,实现员工和企业良性互动,实现电力企业和员工持续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对员工培训历来非常注重,有着完善的培训组织机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经费逐年增加,培训基地配套设施日趋齐全,基本上形成一套较为稳固、成熟的员工教育培训系统,并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第7篇

摘要: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内容,主要是指对物资管理全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物资运动轨迹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组织、指挥、调度、协调与监控的管理。精细化的物资管理涵盖了对物资采购的计划、预算、招标、订购、运输、仓储、备用、发放和结算的全过程。通过对企业物资管理全过程设置特定的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和管理机制,达到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电力企业;物资采购

1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意义

企业物资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通过计划、预算、招标、订购、运输、储备、发放、结算等方式,对企业在基建、生产和技术、环保改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组织与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精细化,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科学合理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物资,也有益于保证企业基建、发电和技改质量,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回流与周转速度,降低基建、技改和生产成本,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有利于企业降低基建、技改和生产成本。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电力基建项目、生产和技改的前提条件,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物资准备工作。尤其是在电力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开工之前,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基建、生产和技改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价格是千变万化的,价格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基建、施工、生产和技改的质量。而电力物资在建设项目的总成本中的消耗大约占65%,在电力企业技术、环保改造项目和日常的检修维护中的物资消耗,更是占到技改和检修成本的70%以上。

2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内容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实现精细化,要遵循制度健全、结构精简、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要将不必要的各部门分散采购业务和采购权进行重组整合,统一交由一个物资采购部门或单位进行集中采购。同时,各物资需求部门或单位要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确保准确高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约化统一采购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做到降本增效。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有进出口资格、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甲级资质、国际招标甲级资质、设备监理甲级资质、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甲级资格、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甲级资格以及煤炭经营等20项国家级经营资质的,并通过国内贸易部首批认证的全国物资流通(综合经营)大型一类企业。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有一流的物资管理经验和精英团队,组建以来一直服务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系统和国内外众多的特大型电力生产和建设单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符合委托方要求的物资招标、采购、保管和监理任务,也得到国内外厂商的广泛认可,我们也在物资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3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方法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方法和手段很多,首先应当遵循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要以法律为准绳建立起完善可行、符合标准的企业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和体系。如:建立物资采购的质量监督与评价管理体系,对采购从业人员进行监督评价;建立物资管理供应商数据库,对供应商的信誉、质量、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完善的运输、入库验收管理机制,建立保管和发放管理机制等,以期对物资管理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就电力企业在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方法中,建立供应商数据库的精细化管理以及运用ABC分类法对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分别进行简要阐述。建立供应商数据库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精细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降低物资管理的采购费用。在企业物资采购的供应商群体选定后,还要根据物资采购情况,建立起精细化的物资供应商数据管理库。供应商数据管理库,是对市场供应商群体进行科学的、精细化分类,一般将供应商分为3类,即:一类为核心供应商、二类为优秀供应商、三类为一般供应商。当然还可以根据物资供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进行精细化分类。要结合物资供应情况分层次的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特别是要巩固与一、二类供应商(核心、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维持与三类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的关系,并参照供货情况及时调整三类供应商数量。建立精细化的物资供应商管理数据库,就是要创建一条拥有优秀的供应商群体、通畅的物资采购运转流程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通道的供应渠道,实现企业内部的物资需求部门、物资采购部门与物资供应商的高效合作。通过建立起精细化的物资供应商管理数据库,可以整合各类物质、信息和市场关系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和运转效率,保证企业物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满足物资需求和规避从业人员廉洁风险,进而实现共生共赢的目标。运用ABC分类法对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物资库存管理精细化的主要目的,也是要降低物资管理的库存费用。我们运用ABC分类法,对库存进行分类,就是物资库存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ABC分类法,是把在物资的总体价值中占相当大比重的物品,且在数量上只占很小的比例,也就是说把物资组类中的少数项目占总值的大部分的物资作为管理的重点进行有效管控的方法。这一方法对电力物资库存管理是特别适合的。电力物资中的电力设备等大宗物资对电力系统最重要,且具有数量少和价值高的特点,而一般的电力物资,就是数量和品种繁多而价值量相对较少的物资。ABC分类法,就是将库存的物资分为A、B、C3个等级。A类物资是少数项目的价值占整个库存量总值特别高的物资,通常为15%~20%的物资占75%~80%的总值;B类物资是指数量较多而总值不高的物资,通常有30%~40%的物资约占15%的总值;C类物资是指数量很多而价值占总量很少的物资,通常为40%~50%的物资仅占5%~10%的总值。将库存物资分为A、B、C3类,也不是绝对固定的,也可以根据情况分为多个类别,只是为了对不同类型的物资更有效的控制。多年来,电力企业在物资仓储保管和发放上,运用A、B、C分类法的精细化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结语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及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生产维护和技术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利润源”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家大型水电物资综合经营企业,不但要实现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还要做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才能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慧芳.浅谈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9):108.

[2]王旭.浅议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205-206.

[3]陈觉非.浅谈我国供电企业物资零库存的可行性分析及管理策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77-79.

[4]蒋劲勇.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3(17):13-14.[5]王延文.浅析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J].知识经济,(19):134.

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第8篇

在电力系统领域内, 随着电力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软件资产数量及项目工程不断的增多,每一个软件项目都必须经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集成测试、部署、维护和支持等过程,对软件的管理贯穿软件的生命周期。随着软件复用的概念在不断完善,面向对象技术和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 软件构件技术应运而生,如何实现软件生命周期内的资产复用以及对当前庞大的电力领域内的软件进行构件标准化,以达到构件复用效果,对当前的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

2 现状分析

现今,在电力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及后期维护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将生成各种各样的文档、源程序、可执行代码、支持库,这些工作产品的特点是可重用性以及在开发过程中会出现频繁的变更。如何在开发过程中使其高效的存放和便于开发人员合作开发以及提高其复用性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电力系统初级版本软件存在不稳定、缺乏全面的技术支持,以及集中于单用户等问题,如何对现有系统进行完善,并及时通知用户更新信息;以及利用现有资源来提高生产力和性能,支持新的业务机遇,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是对于反复完善的软件版本,在用到电力工程部署中是会出现版本不统一、不兼容问题,如何能够做到版本兼容统一,要求提供统一的运行版本控制对项目进行支持。

四是现有的信息平台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内部组织越来越复杂,严重制约了业务应用分解开发与实施。如业务变更需加载新模块支持业务,如何利用已有的构件资源实现快速查找、分组与重新组装,提高软件重用性,成为电力软件公司的加快产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

3 软件资产管理实现方法

针对以上电网领域内存在的软件问题,要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及质量,实现构件的复用,必须要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上在软件生命周期内的各环节中对软构件产品进行管理与控制。

3.1 SVN 系统

SVN全称Subversion, 主要针对部门开发人员使用,功能是方便开发人员对代码、文档等的重复修改,是目前开发工程中使用较多的开源的版本控制工具。

SVN对版本的控制 , 是在一台服务器上建立SVN版本库,库中存放许多不同的项目资源,由配置管理员根据项目的配置管理计划,为项目组成人员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SVN通过URL来表示版本库中的资源。SVN为协同开发, 即接受多个用户提交的不同版本的源码,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我们称之为:锁定 - 修改 - 解锁方案,另一种为:拷贝 - 修改 - 合并方案。在锁定 - 修改解锁方案中版本控制工具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程序员锁定并修改同一文件,只有当这个程序员提交他的版本后才能解锁其他程序员才可以修改该文件,这个方案操作简便但产生了工作的排队, 等待问题。而在拷贝修改 - 合并方案中,允许同一时间有多个程序员修改同一文件,由最后提交的程序员决定如何解决和先提交版本之间的冲突, 这样很好的解决了锁定 - 修改 - 解锁方案带来的工作排队等待的问题。

SVN的特点是针对代码编写人员提供便利。SVN能很好的解决项目开发人员的频繁修改代码,版本混乱等问题。实现多重版本在共同开发中的管理。SVN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3.2 PLM 系统

PLM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对产品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生产、投运、维护和后期服务直到产品退出市场并消亡的完整生命周期的管理。是对PDM的扩充,纵向涵盖需求到后期服务,横向涵盖合作伙伴、客户等。

PLM管理人员通过项目管理系统 (TC Project)制订计划,各项具体任务通过接口传递到数据管理系统(TCEnterprise), 具体的任务承担人员在数据管理系统中接受任务,当一个项目进行到测试阶段,或可提交给工程阶段时, 开发人员将已自测过的程序按照PLM系统要求进行提交,并提交相应的文档、测试代码、版本信息等工作产品,由公司特定中试人员对代码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则将代码返回开发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后代码重新进入PLM系统重新进行测试, 直至最后测试通过,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任务将自动更新任务已完成,标示当前构件版本信息,并通知相关人员。PLM测试阶段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PLM系统在公司内部主要针对中试部门和科研管理者使用。PLM不仅包含软件系统, 还包括硬件类,针对软硬件及文档类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定义。

3.3 OCP 系统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一条有效的、实际的软件复用的实现途径, 且基于构件开发的基础是有一个合理而高效的可复用构件管理系统 ,OCP开放构件管理平台 (Open Component Platform)的提出即将其定义为面向电网领域可复用软构件库管理系统。主要业务是管理、查询及发布电力领域内的构件。OCP系统基于Web技术能够快速的查找、组装构件系统,并且当技术和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可以进行反馈及修改。此方法更加易于构件发布、构件查询和进行构件的复用组装。如图3所示为OCP系统功能结构图。

3.3.1 构件概念

OCP构件库中不仅存储构件 , 还存储构件应用系统。构件和构件应用系统概念:构件是用于复用的各个软件生命阶段的工作产品,包括需求构件、分析构件、源代码等。构件应用系统是具有某种关联的构件和子构件系统的集合,如可以把密切关联、经常一同复用以实现某个常用功能的构件组织成为一个构件应用系统,它是构件库存储的又一基本单位。构件应用系统自身称为父构件系统,作为其构成元素的构件或构件应用系统称为子构件或子构件系统。

对构件库管理流程进行分析, 明确用户对构件管理库操作权限的要求,设计OCP系统用户的角色权限。OCP系统用户示意图如图4所示。软件资产管理者负责对OCP系统用户进行权限管理, 赋予不同领域内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使用权限, 并进行构件的分类及相应的版本管理;基础技术开发者提供基础构件入库,并对其进行构建属性描述及维护, 基础技术开发者是构件库核心内容提供者; 应用产品开发者和第三方开发者可基于构件库进行构件查找、信息查看、组装构件并可反馈构件使用信息给构件提供者,进行基于构件的软件二次开发。

3.3.3 构件描述

构件的分类和储存是构件检索的关键,传统的方法难以精确查找构件资源, 本文引入本体的概念对构件进行描述和检索。OCP系统使用OWL本体语言进行构件描述。OWL总结了RDF、XML等语言基础上提出的,它继承了这些语言的开发经验,添加了更多新的逻辑关系、属性约束,使其具有更丰富的语义和逻辑表达能力。

构件描述的刻面主要涉及类有: 构件基本信息、构件环境信息、构件分类信息、构件功能信息等。下面以描述构件基本信息为例, 说明如何用OWL语言来对构件进行描述。

构件基本信息(CBlnfo)类的定义:

<owl:Class rdf:aboul=" CBlnfo">

<rdfs:sub Class Of rdf:resource="#Component"/>

</owl: Class〉

构件基本信息的子类构件标识(CBlnfo Id)及构件作者(CBlnfo Author) 的定义:

<owl:Class rdf:about=" CBlnfo Id“〉

<rdfs:sub Class Of rdf:resource="# CBlnfo "/〉

</owl: Class〉

<owl:Class rdf:about="CBInfo Author“〉

<rdfs:sub Class Of rdf:resource="#CBInfo "/>

</owl:Class>

3.3.4 构件检索方法

本体中的概念为语义的基本单位, 每个概念通过概念之间的属性和关系来表达, 语义相似度用以衡量语义的相似程度,语义相似度满足一定域值的称为相关概念。在检索时,相似度反映与用户查询在语义上的匹配程度,语义相似度越高, 说明本体库中的数据与用户查询请求越接近,当相似度高于某个阀值时,说明本体库中的数据符合用户查询请求,当相似度低于某个阀值时,说明本体库中的数据与用户查询无关联, 不能作为结果集返回给用户。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度定义为:

其中,x和y表示本体中的两个概念,n表示X和y在本体中所具有的最大深度,θ表示权重,我们可以暂时简单的取θi=1/n,δi(x,y)的取值定义为 :

由此可知,Sim (x, y)返回[0,1]间的数来表示两个概念间的语义相似度。

同样, 我们也可以表示两个集合间的语义相似度,设两个集合分别为X和Y,X= {x1,x2,...,xn} ,Y={y1,y2,...,yn},则两个集合间的语义相似度为:

在查询扩展时,通过将用户的查询请求与本体进行语义匹配,来扩展用户的查询条件,给出用户请求的隐性信息。

4 结束语

探讨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 第9篇

关键词:现代管理技术;供电企业;物资管理

一、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与理由

1、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大多是机械性地按照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和领导要求直接进行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没有科学严谨的采购计划作指导,没有标准的预算和成本估计,缺乏对物资采购必要性和时间合理性的科学深思与判断,具有很大盲目性,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有效制约,更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传统采购管理的理由

(1)对采购重要性认识不准确

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价格一致、质量相当,企业只需将所需物资买回来、储存好以保障生产供应,采购管理工作简单、机械,不存在成本管理的需要,只能算后勤三线工作。这种烙印令电力这种老牌国有工业企业长时间不能准确认识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采购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采购工作存在纵向上分层次采购、横向上多部门交叉采购的多头领导现象,严重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效率[2]。而且采购管理职责分工不清,采购部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与配合,只能孤军奋战,工作量大而繁琐,严重影响了采购质量与效率。

(3)注重具体操作,缺乏整体把控

采购部门过于注重价格、质量、合同履行等具体工作,而对采购策略、市场供应分析及采购预算和成本制约等宏观管理把控性不足,致使精力大都耗在了日常理由中,忽略了对企业采购管理的长远性深思。

(4)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采购部门缺乏与供应商的合作意识,过于重视当次采购的成本制约,强调供应商多头竞争的利我局面,将供应商引入多轮报价、还价的谈判循环中,追求最低价格,却不考虑与供应商持续合作的供货稳定、价格优惠等长期效益。

二、现代管理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的结合,实现行业低成本战略。供应链管理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它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在铁路物资传统管理中,比较注重供应链管理,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了很多管理的经验,提高了铁路物资供应的效率,降低了物资供应成本。在今天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单独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价值链管理应运而生。免费论文。由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服务企业、零售企业等关系的日益密切,企业需要把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和后续服务等整个过程,看作一条价值链,并对整个价值链实施有效的管理,达到企业总成本的最低。价值链的概念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企业要从总成本的角度考虑其整体营运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采购、生产或销售等功能的个体成本与个体效益。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企业对价值链各个环节加以协调,实现最佳的效绩,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高效的价值链设计、价值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库存的可见性、生产的良好协调,会达到企业库存水平的降低、物流作业更有效等目的。价值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

价值链管理理论对于物资管理同样重要。我们传统的物资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在质量成本一定的前提下,力求使物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三者之和达到最低,这只是站在物资供应的角度所要求的目标。比如,在日常采购中,我们物资部门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按照规定的规格、质量、数量,经过招标等手段,采购回达标的物资,入库检验后,由生产单位领用出库,就算完成了一个管理循环。我们不需要过多考虑采购计划的制订和物资使用的效果与效率。如果把物资管理作为行业整个价值链管理中的一个链条来考虑,物资管理追求的目标就需要与企业整体发展的目标一致,要求物资管理具备适应性、多极化、协作性等特征。如果按照传统的物资供应理念,物资部门已经尽力保证了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费用的最低,应该已经完成了管理使命。企业管理层发出指令,物资部门将会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到能否采购低能耗、低污染的替代原料或者进行生产工艺的改造等一系列优化方案的决策中,最终取得最优方案。

(二)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模块化管理相结合,提升物资管理系统的效率与应急能力。现如今,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沟通的手段与技术也不断升级。难怪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对于铁路企业物资管理来说,网络技术与远程控制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管理地域加大的问题,而且对压缩库存,提高存货周转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电力企业供应链条件下物资采购管理的实施要点

1、加强采购决策与计划管理

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深远作用,提高对企业采购计划必要性、科学性的辨识、判断能力,对于必要的采购,科学计算其数量、质量标准;对于不必要的采购,果断否决,避开盲目性采购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制约。

对探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模式于必要的采购,采购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工作的适时、适量、高质、高效,避开过量采购占用资金和库存。同时要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情况和企业生产状况,对企业所需能源、材料、设备、技术、服务等实行动态把控,避开因时机把握不好或信息掌握不建全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优化组织结构要依据结构精简、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4]。首先,将不必要的各部门分散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重组整合,统一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同时,各需求部门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确保准确高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

着重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避开不必要的人力资本成本投入。然后组成业务骨干的精英团队,按照权责明确的原则进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具体责任到个人;同时又协力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

3、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采购部门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需求与质检、研发、信息技术等企业内相关部门的意见与标准等,设立供应商选择与考核体系,深入调查供应商的质量、信誉、顾客满意度及其生产运作、成本制约、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能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慎重选择供应商群体。

在供应商群体选定后,还要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根据需要选择维持与一般供应商的关系或更换供应商。利用供应链与供应商群体集合成一个合作组织,共同进行成本制约、利益开发,提高整体竞争力,努力实现共生共赢。

四、结语、

上一篇:《壮壮老师与插班生》读后感下一篇:销售价格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