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论文范文

2024-07-26

城乡规划论文范文(精选6篇)

城乡规划论文 第1篇

城乡规划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时,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地区的形象。本文先对城乡规划以及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改善措施

1引言

现阶段,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时,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质量对于促进城乡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它也可以反映出现阶段国内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以及不同地区的优良传统。此外,生态建筑也是历史产生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人文、自然环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的概述

2.1城乡规划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城乡规划,指的是有关建设部门对于本地区城乡发展情况的一个规划、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空间结构的布局合理、科学,同时还要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科学、高效的利用。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城乡发展中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和政治要素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进而可以促进各个因素之间的和谐、整体发展。这样一来,就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提供一系列的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性、科学性。

2.2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的重要意义

2.2.1促进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问题,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比如说在进行生态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太阳光的利用,因而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照明设备的使用;同时,生态建筑也利用水池、喷水系统等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减少对制冷设备的使用。

2.2.2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高效利用

目前,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与施工中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应用。通过这些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而,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新技术、新材料的利用,进而可以降低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功能。

2.2.3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

对于生态建筑来说,它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提升了使用者的健康度以及舒适度,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建筑对人的关怀,提升了建筑使用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①生态建筑在使用功能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完善,进而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对于建筑的`不同需求。②生态建筑对于采光设计以及通风设计、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细节进行了仔细、全面的思考,这样一来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高质、舒适、健康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3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

3.1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

现阶段,规划设计人员对于生态建筑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精准性、统一性的认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生态建筑建设的定义还不是很统一,因而在将设计转化到实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异。另外,各个区域有着不同的环境模式,并且建筑建设过程中也会受到生态环境以及人为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印象,因而生态建筑也很难进行统一。

3.2没有对农村状态进行仔细研究

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并且生态系统在总体形式上也呈现出高度的不均衡性,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时,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农村的规划设计,因而也就影响到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3.3资源利用不合理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乡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开发单位在进行开发过程中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甚至在开发的过程中占有了一些优质的耕地。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了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的出现:①不同区域在进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只依据自身的思想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②房地产商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开发过程中对于相关资源的供应量也存在不足的问题。伴随着城乡区域的不断扩张,许多地区与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拆迁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导致资源利用率下降。

4提升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质量的措施

4.1深化城乡规划设计的制度改革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体制上的创新与革命,进而促进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规划设计体系,可以将先进、成熟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本地区、本城市的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不断的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的运用与发展。在进行具体的体制、制度的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底蕴等不同因素对于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节省问题,进而可以提高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城乡建筑水平。

4.2注重观念、方法的创新

在进行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时,要不断进行规划设计观念以及方法的创新,进而可以发挥出生态建筑设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①参与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人员要积极吸收优秀、先进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设计经验,并且将这些经验与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②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时,要注重实地的考察工作,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时,要注重建立天空、地面、地下全面的立体系统,进而可以高效的发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最佳功能;另外,还要敢于打破以往建筑设计中的老套理念与方式,同时还要将多种先进的设计思路与方式融合到设计规划工作中。这样一来,可以在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中注入新思维、新概念,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人文情怀。

4.3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生态建筑的优势在于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之一就在于建筑物调节气候的能力。生态建筑在设计时,会留有一定的备用空间,以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整改。生态建筑的布局要兼顾采光与通气性,可以多布置绿色植物来净化环境、调节温度湿度,同时也要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抗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来说,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③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对于湿地公园来说,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遗传的基因库以及生物演替的温床;②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③滞留有害物质,净化水体。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来说,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还要满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在就要求对建筑建造、使用、维修的过程中,要对建筑进行实时地调整,同时还要对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进行不断的增强。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建筑空间的科学、合理布局,同时也可以提升城乡居民居住的舒适度与健康程度。要确保建筑可以有效的与生态环境进行沟通,首先要不断提高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采光能力,这样可以提高生态平衡的调节效果;其次,还要不断增强建筑的抵御、防御能力,即使该地区有了较强的地质灾害,也能确保建筑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另外,在建筑物的内部可以尽可能多的设置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有害气体,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的功能。

4.4将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紧密的结合起来

建筑工程在其建设施工期间,要注重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紧密结合,同时还要确保建筑物的总体设计框架满足当地环境的不同需求。一旦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规划设计与当地环境出现了冲突与矛盾,要及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另外,还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遇到问题多从整体方面进行考虑,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5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由于城乡生态建设涉及到国家、政府、各机构以及公众等不同方面的利益与权益,因而在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工作时,要将具体实际作为立足点,同时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生态建筑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瑞峰.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59~61.

[2]齐冠宇.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2):6~7.

[3]李海英.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城乡规划论文 第2篇

生由于其专业的独特性课程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往往无暇顾及其他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以致许多毕业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清不能客观分析就业环境对就业方向和领域不能深入了解就业的方向和目标不明确导致盲目投递简历 在跳槽和转业中不断发现自身优势最终才能较为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走了不少弯路。1.3.2 对客观环境分析不明确 作为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行业从事医疗卫生单位似乎成了医学生就业的不二选择。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医学生均认为自己毕业后会成为一名医生或医务工作者而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如行政、金融、外贸等。而由于对当前就业市场的形势分析不够明确对工作岗位期望值太高加之对自身认识程度不高往往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同时盲目地跻身于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呈现“大医院饱和中小医院或边缘地区医院有岗无人就”的现象。医生是一个要求具有较强专业理论基础及技术水平的职业为了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少医学本科生在读期间均希望能够继续升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然而当他们看到其他同学就业且自己也有能力胜任某单位的职位时他们升学的决心动摇了随波逐流加入了就业的竞争行列。据调查分析截至2010年5月底某医学院校2010届毕业生中有180人收到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接收函其中有30人因 报考时的仓促抉择导致读研专业不理想而后悔而有5人则选择放弃读研走上工作岗位。出现这种读研专业不理想或考上研仍然选择放弃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在升学以及就业的方向上更迷茫无法树立更高更远的价值观往往出现无所适从逐步失去个人努力、发展的动力。1.3.3 综合素质能力薄弱就业竞争力不强 当前医学生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的倾向已成普遍现象。医学院校的学生因其学科的复杂性及专业内容的艰深对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文学、艺术等知识关注明显不足。据调查分析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当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

78。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部分同学注重培养了英语、计算机技术等技能但也仅限于常规应用。同时医学生因其学科单一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彼此间缺乏人际沟通与交流强大的劳动强度负荷使他们身体素质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造成部分同学存在心理健康隐患影响就业竞争力。2.对策分析 2.1 加强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组建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医学院校在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前提下应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程时间及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职业指导机构设置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工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建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队伍成为目前各医学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职业咨询师队伍在医学生群体中普及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作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2.2 利用标准化或非标准化职业测评工具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合理、正确使用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等测评工具量化医学生职业兴趣及职业倾向等指标通过专业的咨询访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剖析和了解自己更为真实地认识自身的内心世界理清自身发展的潜力走出职业选择的彷徨与迷茫对未来职业生涯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6。2.3 加强医学生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引导其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 帮助医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引导学生正确择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力争在以优胜劣汰、竞争角逐为特点“择业自主双向选择”的市场经济下拥有立足之地。对于医学生而言医院仍然是就业的主要场所但并非是唯一的场所而这里所说的“医院”也并不单单是指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医学生就业拥有多层次、多元化的渠道应积极鼓励医学生到其他中小医院、乡镇医院以及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医院参与就业。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型医学必然向基础性、边缘性相关学科深入发展医学研究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国家提倡大学生发展自主创业跨行业就业这些无疑均为医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2.4 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掌握高端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也要求其具有创新开拓能力身心健康、德才兼备、视野开拓且能融洽地与患者沟通与交流为人类健康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必须全面培养和提 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加强社会实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等。医学院校通过建立

实习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与专业结合的社区、街道咨询“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深化对社会的认识明确职业需求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提高职业能力如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城乡规划论文 第3篇

毕业论文 (设计) 是大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也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环节。通过毕业论文 (设计) , 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这对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勇于开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设计) 现状进行分析, 就课题选择和指导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现行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 毕业论文 (设计) 时间安排存在缺陷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设计) 主要安排在最后两个学期进行, 其中, 大四第一学期主要进行资料的收集等前期工作。这一安排方式存在一些缺陷, 主要表现在:

(1) 由于最后两个学期是学生找工作和考研的关键时期, 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与找工作及考研互相影响, 不能安心做毕业论文 (设计) 。

(2) 部分毕业学生有多门课程补考或学分不够需补修课程, 影响了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和预期任务的完成。

(3) 时间仓促, 学生不能深刻理解题义, 成果粗糙。如学生在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研究论文中, 对问题的剖析不够深入, 而且在答辩环节不能很好回答老师提出的基本原理性问题。

2.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目前师资较为缺乏, 师生比达到了28:1, 专业教师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致使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精力投入不够;同时, 师资缺乏致使每个专业老师要负责多名学生的毕业指导工作, 指导效果差, 也出现了部分学生不能选择本专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的现象, 据统计, 2005年到2008年四届毕业生250名毕业生中, 每年大约10%左右的学生所做的课题为森林经理、测量等方面内容, 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也无多大帮助。另外, 毕业论文 (设计) 要求指导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阅历, 而本专业的青年教师比例较大 (占了70%) , 这也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

教学改革探讨

1.毕业论文 (设计) 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

毕业论文 (设计) 与科研相结合模式属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真题真做, 它既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 并有利于形成师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良性互动。在科研课题转化为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时, 承担指导毕业论文 (设计) 的教师必须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将科研内容合理地分解成若干个难度适中且又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另外, 项目经费还可以补充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经费的不足。一般将这类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提前到三年级开始进行, 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 (设计) , 更加深入地完成课题。

2. 毕业论文 (设计) 与学生创新课题相结合

目前, 本专业所在的环境科技学院大一学生就可以申请学院的“励志成才”创新课题。毕业论文 (设计) 可以在原有创新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指导教师引导, 对研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3. 毕业论文 (设计) 与大型竞赛相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组织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 如居住小区设计学生竞赛、全国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大赛等, 根据毕业论文 (设计) 要求, 做出相应的完善和补充之后, 作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的题目。这类毕业论文 (设计) 目的明确, 但是难度也比较大, 需要挑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参与, 另外, 这类毕业论文 (设计) 对学生的训练强度也比较大。

4. 毕业论文 (设计) 与就业结合

目前, 在学生进入毕业论文 (设计) 时, 部分学生已确定了工作去向或发展方向。对于已确定了导师的学生, 可把其研究生所做的方向与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有机结合起来, 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作为其硕士论文的前期研究。对于已找到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 明确自己发展方向的同学, 可选择与自己将来工作相关的题目, 这不仅可缓解目前指导教师过少的矛盾,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但要注意毕业论文 (设计) 与本专业的相关性。

5. 指导教师负责, 课题组联合指导

吸收其他学科教师, 成立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课题组, 根据教师所长, 分工合作, 由一位指导教师负责, 其他教师协助, 进行联合指导。这样可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的督促、指导, 帮助年轻教师指导好毕业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 , 也可解决指导老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问题。如在毕业生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 以往在园林景观的处理上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会出现构思和方案的不合理, 通过联合指导, 由园林专业老师进行这方面的指导, 可使规划设计更加完善, 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结语

本文就课题选择和指导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设计) 教学改革方案, 但要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 教学质量, 探索出能适应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设计) 教学模式, 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基金来源:浙江林学院教改项目 (yb0808) 。

参考文献

[1]董克权, 陈英俊, 钱灿荣.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2) :119-122.

[2]戴洪萍.以就业为导向的工科毕业设计教改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6) :98-100.

[3]吕静.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05, 14 (2) :76-78.

[4]隗剑秋.关于四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 (1) :102-104.

浅谈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第4篇

一、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差异。这两者在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及规划部门、规划时间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资源供给为出发点,依照上级所下达的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为限制,按计划进行的土地规划编制,其指导思想是制约供给和引导需求,重点在于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上。城乡规划是对社会发展、经济状况、产业政策及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市场经济下城镇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进行编制的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以满足需求和方便生活为出发点,重在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是以规划期的耕地和其他主要农用地的保有量、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及控制规模、土地的开发,整理及复垦规模、总体布局要求及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的提高等方面为主要目标。城镇规划则主要目标则是在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确立的条件下,对城镇的规划区范围及拟定分期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确定。

二、 统筹两种规划的整体思路。

城乡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而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又是区域规划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两个规划要统筹编制,城乡规划的编制要兼顾土地规划,因为土地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发展,土地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规划也要兼顾城乡规划,城乡的土地规划是否有效要看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标准。在空间上,两个规划要互补互利,在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必须要坚持城市规划指导与土地规划,必须要坚持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即前者的发展是为后者的发展做铺垫,后者的发展是为了前者的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到弹性规划。无论是城乡规划,或土地规划都要具有可量化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弹性规划能够有效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适时调整,避免规划失灵以及出现重复规划。第二,做到协调规划。在整个城市区域规划中,不能片面强调城乡规划,也不能一贯重视城乡规划。第三,做到多元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具体编制中,对规划的目标要明确,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第四,做到效益规划。没有价值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规划,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效益高低决定市场成败,为此,在两个规划的编制中,一定要注重规划的效益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大一统。第五,做到整体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实施中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好整体布局,既要搞好物质方面的规划,也要搞好非物质方面的规划,既要做好整体规划,又要做好局部规划。第六,做到实用规划。任何规划都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所以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得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为城市的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三、 统筹两个规划,做到制度创新。

我国到现在都还没有为土地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在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城乡规划比土地规划更加严肃、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而从管理角度看,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两个行政级别对等的管理部门加以编制,这必然导致两个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行政指令措施无法进行统一,效率低下、浪费资源。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规划的行政属性 还相当浓厚,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 常常忽略市场经济规律,不考虑客观的供求状况,主观行事,造成规划与经济规律不服,与市场经济脱轨的严重后果。基于以上的种种制度诟病,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创新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土地规划法》来为土地的实际规划保驾护航,使得两个规划都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庇护,为统筹战略提供法律保障。二、要创新管理制度,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合二为一,统一政令,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经济效应,为统筹战略提供管理保障。三、要创新环境制度,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主导,市场为次的管理方法,坚持市场运行为基础行政干预为辅助的管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为统籌战略提供环境保障。

四、走集约型的城乡建设道路

城乡建设规划应从过去的粗放式建设方式转变为充分发挥城乡可利用空间的集约型建设方式。城乡规划要树立建设用地紧张的观念,对土地进行更加科学、精密、详尽的安排规划,对城乡空间充分利用,适当提高建筑的密度、高度及容积率。当前许多城乡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都比较低,有着很大的开发改造潜力。同时也可通过加强旧城改造,提高旧城用地在布局、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紧促性与合理性来提高旧城土地的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压缩农村的居民点及村镇企业用地,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标。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虽然在概念上各不相同,但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上,而这却是可以统筹的,它们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城乡规划离不开土地规划,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规划也离不开城乡规划,前者需要以后者为坐标,为其前进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统筹两个规划,不论是在发展思路上,还是在发展途径、制度创新上,都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共同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城乡规划兼顾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参照城乡规划。统筹两种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士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2]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1998,(1):29-33.

我国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新思路论文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生态敏感分析经济敏感分析空间管治发展与保护的协调

论文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突出特点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况,以及“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的客观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中立”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相融合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其具体的融合点为空间管治规划.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到一方面保护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仍然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所面临的挑战.

1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在生态目标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y.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理论就是针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侧重从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的角度来探索作用于空间规划的理论Cz7.本文所指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应用生态思维和生态学理论,对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协同共进的物质空间规划,是一种落实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虽然引进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生态规划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弱势”地位);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留出大片的绿地作为纯粹的自然景观;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又使得生态空间时常受到蚕食和冲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生态规划要求

2.1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

2.1.1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快速向城市景观演替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乡村景观不断向城市建设景观演替,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性质和生态系统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一方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规划不能对此简单的“打压”;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发展又给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带来强烈的冲击.

2.1.2继续支持小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极快,小城镇已成为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小城镇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遍地开花式的小城镇布局,使得人工建设斑块更加分散化,自然生境破碎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落实难度.

2.1.3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

近几十年,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路网)迅猛发展,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地截断,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人为切断了野生动植物的流通路线,将自然生态区变为一个个越来越小的孤岛,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也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触角伸向地球各个角落,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空前加大.

这些发展特征使得生态问题从以前人们认知的城市或乡村个体的局部问题拓展到涵盖整个城乡系统的地区问题.此时,不是一个城市进行生态规划与建设就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二流的区域环境孕育不出一流的城市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必须统筹城市、乡村和生态空间协同共进.

2.2生态规划必须同时满足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需要

2.2.1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仍然要贯彻此精神(3].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才处于中期阶段的前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仍然是各级政府的.要务,限制经济发展的生态规划是不合时宜的,也是难以落实的.2.2.2保护特珠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空间

目前,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的控制角色逐渐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力量更加强大,此时生态规划必须能够强有力地保护区域内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并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优化生态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传统区域、城市规划在生态方面的缺陷

受工业化时期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思想影响过多,我国传统规划体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或者是以城市为核心而展开的,并且主要以中心地理论、区位论、增长极等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以发展为重的规划方案在地方政府还是具有一定执行力度的.然而,也正是这种偏重发展的规划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生态规划在空间的落实情况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被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牵着鼻子走,为了总体规划内容的完整性,所做的生态专项规划也只是“有名无实”的附属品.甚至很多规划中,总体的城镇建设扩张、产业布局方案已经形成定论,要生态规划从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来为总方案提供支撑.另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傲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脱节,虽然应用一些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区域、城市生态空间优化,但是由于其对发展的限制,勾画的完美图景根本得不到实现.

4自然生态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过于理想化

所谓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规划川.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对乡村景观、农业用地和生态空间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加之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正成为威胁我国特别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生态优先”的理念和方法,试图提高自然生态、乡村景观的地位,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反规划”将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它从建设规划方法论转向不建设规划方法论;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向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被动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4J

可以看出,“反(逆)规划”类似于空间管制,主要是针对生态战略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进行控制,这种偏重于生态保护的初衷会使得实践中出现管制与发展的矛盾.其结果要么是给发展戴上“紧箍咒”,要么是“生态优先”根本无从落实.

另外,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潜力最大化,不是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谁先被规划的问题,而是两者有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传统的先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可以因为发展的需要把范围扩大化;同样“反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发展的压力,把非建设空间缩小化规划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次序,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目前在我国发展仍然是主流,生态规划又与城市规划相脱节,因此缺乏实际效力,致使美好的生态规划图景终成空.

5与空间管治相结合―城乡空间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出路

不管是一味重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传统城市规划还是“自然优先”的“反规划”都是一种极端,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仍然是“发展”,只是其发展方式是节约的、高效的、可持续的).在这方面,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s],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人诊释,只是由于其规划目标体系太过庞杂,从学科体系、资料收集、规划人员出发的知识结构等都远远超出了“生态规划”所能达到的境地,以至于在城乡空间难以落实.

但是,如果精深的生态专项规划和广博的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融合为相互反馈和协商的整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各自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些(生态规划的时候不要一味保护,给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设发展规划,考虑生态的需求),那么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有学者探索和研究[[n.笔者通过对规划的实践总结,结合理论的可能性,认为空间管治是城乡空间规划与总体规划的重要结合点,解决空间管治(其实质是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的意志体现)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各自为政的病疾,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调.

5.1规划原则

5.1.1整体性原则

从保护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整体要求出发,统筹城乡空间生态保护区体系,融城郊绿化、田野景观、生态用地于一体,构筑大地园林景观.芒福德特别强调区域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对城市生存的重要性,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退,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61.

5.1.2重要的生态资源首要保护原则

虽然这种方法提倡生态优化发展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进行,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生态战略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还是要强制性保护的.

5.1.3保护与发展协调原则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特别是发展初期};.从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来看,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既不能像《增长的极限》中悲观地主张“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增长(零增长)”;也不能像《没有极限的增长》中过度乐观,认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会使环境污染得到遏制[s].因此,城乡空间生态规划除了使生态空间得到保障,还应该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5.1.4景观生态学原则

在总的空间管治框架下,充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化城乡空间自然斑块、廊道、网络、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的空间格局;尽可能通过廊道的规划与建设将相邻保护区连接起来,在穿越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上建设动物通道,防止生境破碎化,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空间确定的方法―经济敏感性和生态敏感性盛加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选用对区域开发建设、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植被、水系、坡度、高程、农田等自然生态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按重要性程度划分等级,赋予分值,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自然生态敏感区划.生态敏感性越高的地区越需要保护,不适合经济开发建设.

经济敏感性的实质是对投人产出的分析,主要是指在相同的经济投资、资源占用的条件下,预期带来的经济增长,经济敏感性愈强的地区开发的潜力愈大.经济敏感性分析的指标一般可以选择经济实力基础、产业基础、城镇建设基础、交通区位条件等因子,分级赋值,进行叠加分析.

根据生态敏感分区和经济敏感分区(发展潜力分区)协调生态保护空间和城镇建设、产业空间的协调,结合一般的生态目标(生态总量平衡、重要生态资源得到保护、建设空间隔离带等)进行总体空间管治规划.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再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区域生态景观格局进行优化.

5.3生态规划与空间管治相融合的编制步骤

这种融合不是把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简单地归拢在一起,眉毛胡子一把抓,仍然是分工明确的工作组,只是他们对各专项的分析、评价、方案是要相互反馈和循环前进的.

5.3.1生态调查

生态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翔实的资料是全面掌握区域内重要生态资源、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演替过程分析等工作的关键,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十年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实际规划中,经济发展资料往往比较充裕,而自然生态资料显得匾乏和不成系统.因此,生态调查往往需要反复的补充调查(调查目的逐渐明晰,需要的资料逐渐具体化),需要书面资料搜集、政府工作人员座谈、当地高校相关研究所座谈、当地居民调查等多种途径. 5.3.2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对区域内生态演替过程分析、重要生态资源识别、生态敏感性分析等,以了解和认识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该过程为区域重要生态资源强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空间管治提供参考、也是最终的城乡空间生态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5.3.3经济分析

主要是经济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哪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最大、投资回报率较高,不仅能使经济发展相对集中(避免遍地开花式的、高投人、高消耗、低回报的随意建设与开发),又能使经济集中在效率制高点.如前面所述,经济分析如同生态敏感分析一样选取一定的指标,在空间上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区域经济敏感分区图,为空间管治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5.3.4空间管治区划

主要是结合生态敏感分区与经济敏感分区,作出城乡空间总体管治分区.其中在生态分析与评价步骤中确认的重要生态资源,在这里要首先强制性作为生态保护空间.

5.3.5生态规划

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之下(注意,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简单的服从于发展,空间管治本身已经充分结合了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敏感分区),应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设想.

5.3.6融入区域、城市规划

从前面可以看出,生态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其灵魂已经融人了区域、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空间是相互反馈和协调的,在最后把规划成果(也是表现形式)融人总体规划中,完善总体规划成果的内容,便于城市管理者执行(图1).

5.4城乡空间生态规划落实的政策引领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对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体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必要创新现有的规划实施体系,针对性地建立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使生态规划实效得以保障[2].本文所提倡的以空间管治为结合点,与城市规划相融合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亦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引领全区域不同行政主体、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

5.4.1政绩考核差别化

传统的政绩考核强调“GDP至上”,如果继续如此,势必会造成各个层次的行政主体都在大搞工业,形成遍地开花式的污染;从全区域城乡空间高度划定的生态保护用地也会受到冲击.因此,要实行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同功能定位的行政单元其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有所不同.

5.4.2生态环境准入门槛差别化

根据不同空间主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意向,通过规定性政策限制和税收差别引导两种方式,实行差别化的生态准人门槛.

5.4.3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因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空间可以优化周边建设空间环境从而使其增值,但现行价格体系下绿化、农业本身的经济收益相对低下.所以,需要对生态、农业和各类建设空间采取差别化管理,如采用税收、财政、直接补贴等手段,使建设空间收益的一部分反哺绿化、农业等.

5.4.4加强管理与监督

城乡居民收入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第6篇

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在1996年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方程。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支出 泰尔指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图1可以看出。而由图2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逐渐增加,尤其是在1996年之后,无论是在财政收支还是在GDP中社会保障的投入比重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保障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剖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有助于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化。

一、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费(税)是一种有指定用途的专款专用的资金,以保险救济金的形式再分配给符合条件、真正需要它的人。这种再分配本身体现了社会

公平的原则,形成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因而在实践中常常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国外学者对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做了广泛的研究,一般认为前者可以极大地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如传统凯恩斯主义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转移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来改变收入格局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派认为,基于便利效应递减规律,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将收入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里,达到收入分配均等化,最终增加了社会总福利。以希克斯、萨缪尔森等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认为,通过社会保障进行收入再分配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增加社会总效应。而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各种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但是对于社会保障支出与收入差距扩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即使是在这些较少的研究中,学者们的观点结论也各不相同。王一江(2011)认为,国民在医疗等方面的差距是决定中国收入差距的四个因素之一。孙文基、李建强(2011)通过分析基尼系数、泰尔熵指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何立新、佐藤宏(2008)利用城镇居民住户的调差数据发现,总体上看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个人收入差距,但这种缩小的作用相较以前在下降。而杨翠迎(2004)则发现1991至2001年间,中国城乡居民差距呈倒S曲线状,现行的社

会保障制度加剧了曲线上升的趋势。华娇(2006)与胡宝娣、刘伟、刘新(2011)也认为两者之间呈正向关系。本文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通过收集相关数据、构建模型来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1、基本模型与数据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之间的关系。为此,建立关于这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的计量模型。而古典计量模型难以避免“伪回归”现象的产生。为此,一般的做法是运用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因果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及其具体形式。本文也采用此种方法。由上文分析可见,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在1996年后经历了一次突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导致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故本文截取1996年至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被解释变量为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用各年城乡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泰尔熵指数T表示,这一指标综合考虑了城乡的人口比重,能够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和总人口。解释变量为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用每年中央和地方社会保障支出的占GDP的比重S来表示。通过分析这两者从1996年起的关系,发现它们均呈增长趋势,同时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5,表明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同时,所有相关变量以1996年为基准进行了价格调整。

其中在《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没有2009年的GDP平减指数,故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2009年的消费价格指数对当年GDP进行调整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所有变量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单位根检验

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验证各变量的平稳性。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采用ADF法和KPSS法对各个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无论是ADF还是KPSS都显示LNT和LNS均为一阶单整的。

3、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来,这种检验方法被普遍地应用于各种模型分析中以避免变量之间存在伪相关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也运用这种方法对T与S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由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对于滞后期的选择较为敏感,滞后期的选择不同,就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为了保证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分别选择1至4阶的滞后期进行Granger检验。由表3可见,滞后阶数为1和3时,在1%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说明S对T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而在滞后阶数为2和4时,在10%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表明S对T有Granger影响。而无论选择滞后阶数为几,T都不会Granger引起S。由此可见,T与S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S是T的Granger原因而T不是S的Granger原因。

4、长期均衡方程及短期波动方程

为了进一步研究T与S之间的定量关系,需要进行两者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方程的检验回归分析。首先构建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方法是以当期T为被解释变量,以多阶滞后的T与S为解释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估计,然后逐步剔除其中不显著的变量,最终形成的长期方程为:

接下来,以T的一阶差分为被解释变量,以上述长期方程的残差ecm和T与S的多阶滞后项的一阶差分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方程,然后同样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形成的短期波动方程如下:

最后,对以上两个方程进行Breusch-Godfrey的自相关检验和ARCH的异方差检验。结果见表4。

从各检验结果来看,一方面,模型系数的t值较显著,而且拟合优度也较好;另一方面,对残差的分析显示模型不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和异方差。

从长期结果上看,当年社会保障支出增加1个单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0.914个单位,而且这个关系较为显著;而前一期的社保支出也对当期收入拉大有助推作用。从短期结果来看,当社保支出的滞后三阶短期波动1个单位时,社保支出短期正向波动2.1个单位,这也表明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以上都充分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拉大了这种差距。而调整项ecm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调节机制原理,即当短期波动偏离

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1.4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社会保障支出的提高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首先,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恶化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分配状况。在中国,受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观念的影响,城市偏向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存在,社保覆盖面未能触及到农村。财政社保支出资金大部分被投入到了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去。其次,社会保障的筹资存在很大问题。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实施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个人账户实际上扮演的是强制储蓄的角色,并不具有调节收入的作用,而社会统筹则恰恰相反,其基本功能就是收入再分配,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中很大一部分由前者组成,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这种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相当于在再分配层面上再次扩大了收入差距。最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社保资金仍然是多头管理。这种分散化管理模式导致社保资金被挪用、贪污现象严重,有限的社保资金未能足额按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为此,首先需要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整合一体化的脚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障个人账号制度,将之与个人身

份证挂钩,无论个人如何在城镇或乡村间流动,保证个人账户积累的保险金可以随之划拨。其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根据农业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如设立农作物风险金等以减轻农民因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引起的损失,分散风险。再次,缩小个人账户规模保证城乡居民收入越低,获得的社会保障资金越高。最后,增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资金的管理统筹,提高社会统筹比例。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2007.[2] 李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3] 王一江:民富论:关于发展与分配问题的探讨[M].中信出版社,2010.[4] 孙文基、李建强: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2).[5] 何立新、佐藤宏:不同视角下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再分配──基于收入和终身收入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8(5).

[6] 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7] 华娇: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6(12).

上一篇:中1安全教案下一篇:城南,城南张籍,城南的意思,城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