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2024-05-28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精选8篇)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第1篇

《秋水》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和古汉语知识。

2、通过诵读、比较、质疑、拓展,训练查阅资料、把握情绪、合作探究、质疑问难的能力。

3、初步感受庄子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教学重点】

1、学会积累、归纳文言词语和文言文特殊句式。

2、通过河伯认识前后变化的对比,理解本文寓意。【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进一步体味庄子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悟、比较,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寓意。

2、比较法。通过河伯前后态度的对比,通过节选的文段和全文的比较来理解寓意,领悟庄子的思想。

3、质疑法。联系庄子的思想和《秋水》全文对文章做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样孟子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还有一个人,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的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究竟是什么人让鼎鼎大名的闻一多先生也崇拜到痴狂的地步呢?他就是?(庄子)其魅力魅力跨越千年,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秋水》开一扇小小的窗来走近庄子。2.谁来简单介绍庄子其人好不好?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人,曾任小官,不愿和统治者合作,不久辞去。他一生贫困,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用心 爱心 专心 寿天、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他的思想有消极之处,但其相对性的思想却于后世的一伟大物理学家接通,那个人是(爱因斯坦)。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构思奇特,想像丰富,汪洋恣肆,仪态万千。

二、教学生读准

《秋水》这篇课文节选了《秋水》的第一段。(板书:秋水)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多媒体显示:给加点的词注音并加以解释。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

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 则殆矣(指名2位同学口头回答)(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

三、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体现独自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理念)

1、找出通假字,并理解

2、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3、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和特殊用法,并理解。

4、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5、找出固定结构,并理解

6、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7、找出文中的虚词,并解释 小结:(幻灯片)(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2)古今异义: 古 今

百川灌河 特指黄河 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至于北海 到了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脸 脸的形状,相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深明大义的人,或 ①不吝啬

用心 爱心 专心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3)词性活用及特殊用法:

秋水时至 名词做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 名词做状语,向东。东面而视 名词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4)特殊句式:

闻道百 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5)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6)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嘲笑。(7)虚词

泾流之大 欣然自喜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望洋向若而叹 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四、教学生读顺 范读,学生互相听读,确保学生把每一句都读顺。

五、教学生读懂。“懂”就是能知道每句、每节、全文写了什么。

1.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

用心 爱心 专心 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3.“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5.用了一种手法,让文章很有力量,齐读《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了何种手法?对比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优劣得以辨明,正谬得以彰显,主题得以突出。文中运用了多种对比,现分述如下:

1、两次所见情形之比

第一次所见,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

2、两次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第一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二次,‘以为莫若己者’,我之谓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感叹。“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神态之比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顺”字反映连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那种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将“见笑于大方之家”

总之,大胆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思维空间,强烈的文学色彩撞击着读者的灵魂,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

六、质疑探寻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秋水不大呀?

(古今水量有别,跟历法有关,周朝历法农历十一月为一年之始,周朝时的秋相当于现在的夏)

2.河伯为何还要顺流而东下?

(坐井观天,青蛙与河伯的区别,有虚荣心,炫耀,为后文改变铺垫)3.对孔子和伯夷的态度?

(伯夷辞(辞让王位)之以为名,仲尼语(谈论)之以为博,此其自多(夸耀,满足)也,不似尔向(先前)之自多于水(对河水的自夸)乎? 4.本文的真正寓意是什么?

(天下之大,莫大于海,万川归之„„吾在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正为自身的存在感到渺小),又奚以自多(凭什么自己以为满足)!

七、教学生读透 学生齐读

八、课前同学们已自行搜集和研读了有关《庄子》一书的资料。说说《庄子》一书中你最最感兴趣的是寓言故事及其所阐发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堤岸)之上(1)。庄子曰:“儵(tiáo,白)鱼出游从容(2),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用心 爱心 专心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世界是认识不尽的,是不可知的,人应该从中解脱出来,不为外物所束缚,物我合一,达到精神自由独立的境界。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像李白苏轼等)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便是庄子。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更是像闻一多说得那样对庄子的浪漫和自由痴狂,让我们合上《秋水》,闭上双眼,在齐声诵读中重新进入到庄子的自由世界!

九、生尝试背诵。

十、板书(阶梯式)自由 相对主义 不可知论 秋水

用心 爱心 专心 6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第2篇

版必修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教时:一课时。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词语、句式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教法:

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

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

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学时学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启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读第二教材P116)(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翻译: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以管理全国的重任相委任。”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整体感知,梳理语言知识。

1.范读。正音:灌(ɡuàn,注入)泾(jīnɡ,同“径”)涘(sì,水边)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望洋(wànɡyánɡ,仰视而望的样子)难(nán,难以)旋(xuán,掉转)殆(dài,危险)2.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

1、重点字词。灌、涘、渚、焉(语气词,无义)

2、通假字:泾(同“径”,直。)辩(同“辨”,分辨,辨别。)②词类活用。时(名状,随时令,按时)美(形名,美景)③古今异义。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古义,在这时,这时候;今义,表承接)3.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①重点字词。②词类活用。东(名状,向东)东面(名动,面对)少,轻(意动,认为„少,小看;认为„轻,轻视)③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我国一部分海域,即东海的北部)东面(古义,面朝东;今义,东边)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④特殊句式。定后:闻道百;宾前: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⑤固定格式:1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被„„所)⑥成语。1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3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之人)

四、理解思想内容。

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

提示: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 3自大由于无知; 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四、指导背诵。

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是焉”。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1河与海的比较;2河伯认识的变化。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课上背诵练习:个人默记一两篇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第3篇

一、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部分的编排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主题内容, 包括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套教材作文部分的安排, 现将各模块写作观和写作指导整理如下:

从上表内容可以看出, 现行苏教版教材在作文编排上有了新的举措:一是改变了传统以文体为体例或者以写作能力点为体例的编排方式, 依托阅读专题, 以人文精神为母线, 构成写作实践板块。二是试图颠覆过去模式化、没有个性、没有情感的写作方式, 重视创设写作情境, 重视学生个体的特征, 体现了开放性和选择性。三是尝试用“写作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这些举措的意义在于,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把学生的写作看成个体的表达需要, 把个性的表达看成生命成长的必须与必然。简而言之,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部分的编排, 沿袭了阅读部分编排的基本特点——诗意和浪漫, 体现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诸如以人为本、生活作文等。

当然, 正如黑塞所说“教养是需要可教养的客体作为前提的”, 诗意和浪漫也是要以诗意和浪漫的客体为前提的。遗憾的是, 现阶段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少有这样的诗意——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部分的编排也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尴尬。

于是, 有论者非常现实地提出, “这些内容分散在五册教材中, 从教学角度而言, 时间跨度大, 很难形成写作指导的系统性、连续性, 分析也不够具体, 适用性也不强”;“教材的写作目标指向与高考《考纲》写作目标指向不完全一致。教材写作训练的设计, 着力于写作观念的确立, 着重于写作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而《考纲》的写作要求, 内容偏向于能力与技能;文体上偏重于记叙、议论。”“作文还是在为阅读服务, 或者说是阅读的拓展”。 (陈旭强《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 作文序列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也有论者更理性地指出, “只在大范围内涉及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向度, 没有广泛引导学生更自由自在地去认识和探讨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具体现象和问题, 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既说不上紧密更谈不上彻底”;“苏教版每个写作专题的人文指向难免使其依托的作文教学承担上了过多无形的人文负荷, 这不利于学生的真实表达”;“一味强调人文性, 淡化序列化训练和形式训练, 能不能真正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 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王新伟《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编写体系的创新与不足》, 《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2008年第1期)

脱离现实的诗意和浪漫是虚空的, 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然而诗意和浪漫中折射出的理想和智慧的光芒还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接近它。对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作文教学进行整合, 就成了在现实中拯救诗意和浪漫的有效举措。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部分的整合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从学生的角度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要求:“教科书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换言之, 在整合教材内容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知识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笔者在两轮的苏教版教材教学中尝试了以下的整合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以文体知识为序列整合

教学中, 记叙类文章的“点 (细节描写) 、线 (物线情线) 、面 (场景与生活切面) 、法 (虚与实、联想与想象) ”, 论述类文章的立论鲜明、有理有据、论证方法运用、横式与纵式结构、叙和议处理、思辨能力培养等, “均可形成序列化的写作知识和方法体系” (袁春波《“有序”才能“有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5期) 。以文体知识为序列整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作文教学内容 (见下表) 看起来走了传统的老路, 但其现实意义不容忽视。文体意识淡薄是当下高中生的常见弊病。这种体系的训练对作文水平处于中等以下的同学是极为有利的。当然, 这里文体训练的次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如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 调整。

2.以思维训练为序列整合

“观察——思考——表达”是作文成文的基本思维过程。作文的真正基本功, 是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观察和思考习得, 表现美的能力通过表达训练习得。观察和思考可以解决“没什么可写”的问题, 表达训练可以解决“不会写”的问题。以思维训练为序列整合 (见下表) , 借助于“写作观”, 内容排列打破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组合训练体系。

3.以写作能力为序列整合

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 选材能力, 谋篇布局能力, 修改文章的能力等。与这些能力要求相对应的是作文成文的基本操作过程。以写作能力为序列整合 (见下表, 表格里的部分内容可交叉) , 同样打破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并且隐藏了思维品质的基本要求。如此整合, 我们需要调整 (增或删) 的内容更多 (教材中提供的写作指导只能作为材料之一) 。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

1.对于整合的理解

整合不是一种妥协, 而是一种创造。以上所列三种整合的角度, 都重视了写作指导的序列化问题, 但这不是退回到过去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阶段, 更不会消解学生的写作兴趣, 而是在诗意和浪漫的花朵上培上现实的土壤, 让花朵有艳丽或者持续艳丽的可能。这种整合的创造性或许就在于当编者和教者各执一端的时候, 可以稳稳当当地将学生带到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彼岸。所以, 当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形成思想、自我表达的时候, 我们更要积极地引导鼓励, 让思考成为他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生活, 让表达成为他们的一种需求、一种习惯。

2.关于整合的时机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彭玮说:“教师进行教材整合的前提, 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本质、把握学科知识和能力体系”。这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教学来说同样适用。从笔者的实践看, 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高中学生来说, 按文体知识为序列进行的整合, 在教完所有五本必修教材以后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因为联系本套教材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编排特点, 当我们学完所有课文以后, 学生对教材的熟练程度会有利于整合教学的效果, 对阅读教学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而思维训练、能力训练的整合最好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这样有助于习惯的养成和写作素养的提升。

3.关于教学的方法

一是要注意保护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调动起来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先写“放胆文”, 再写“规范文”, 在此基础上达到“我手写我心”的自由状态。通过放胆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规范文引导学生的发展, 通过自由文鼓励学生的创作。

二是要循序渐进, 保护整合带来的效果。不管是哪一种整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都不能操之过急, 每一次作文训练, 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即可。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 逐渐累加写作的要求。尤其是以写作能力为序列进行整合训练的时候, 要注意每次批改或评讲侧重其中的一到两个方面, 等到这一到两个能力点训练结束的时候再提进一步的要求。

三是要尊重编者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编写意图。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话题组元是苏教版的创举, 也是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从整合教学的角度看, 经过整合, 一些作文训练会与阅读教学不再吻合。这个时候, 我们可以通过随笔的方式弥补这个不足 (随笔每周两篇, 完全可以与阅读教学匹配起来) 。当然, 要特别强调的是, 阅读教材提供给读者的只是一个话题, 而非思想。我们可以在这个话题的提示下进行我们的写作, 但千万不能模仿甚至移用只能是表面理解的“思想”, 否则, 真要陷于“不利于真实表达”“伪崇高”“伪神圣” (王新伟《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编写体系的创新与不足》) 的境地了。

参考文献

[1].陈旭强《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 作文序列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2].王新伟《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编写体系的创新与不足》, 《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2008年第1期。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第4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进入这个模块的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导言。

学生大声朗读

师:从这段导言中我们知道本专题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解说的呢?

生:大自然有很多美,我们要欣赏它。

生:人们可以在自然中体味人生。

生:如何与自然相处。

师:这三位同学回答地很好。这也是本专题三个板块的内容:谛听天籁——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在自然中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今天我们首先一同进入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去感受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景特有的味道。(板书: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师:《江南的冬景》,从文章题目来看,作者写的是江南这一特定区域冬天的景象。为了突出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哪些地方与其进行比较。请大家阅读文本的第1小节,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很快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北国冬天,北国夏夜,闽粤冬天

师:(板书:北国冬天北国夏夜 闽粤冬天)这几组比较说明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看。

生:江南冬景与众不同。比北国冬天暖和、可爱,比北国夏夜更给人一种明朗的情调,又比闽粤冬天更像冬天。

师:其实我们通过比较,也只能对江南冬天有一个大体的感受,而江南冬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来重点研读文章的第5——10小节,具体感受这份与众不同的魅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这几小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了江南的冬景?

学生自读

生:植被、散步、冬雨、冬雪、旱冬。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散步不是。散步是由上一小节引发的联想,是为了说明江南冬天给人舒适的感觉。

师: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学生笑)

(板书:植被冬雨冬雪旱冬)

师:画家刘海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过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散文,就画不了江浙的山水。”可见,郁达夫散文行文如一幅幅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这四幅画。

如何欣赏:

①给每一段文字取一个既优美又恰当的题目。

②每段文字中分别刻画了哪些景物?

③这幅画面表现了江南冬景怎样的特征?

操作步骤:分组讨论

①每大组同学按次序分别讨论一幅画面。

②每位同学先静下心,将这段文字反复朗读几遍,并把自己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思考和体会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③四人小组进行交流,选出取得最好的一个题目和表达最美的一段文字。

④最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地朗读起来,并不时地在书上圈圈点点,随后在课堂记录本上快速地写着。接着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有的小组还不时有掌声响起,也有的为了一个题目,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在讨论着,反复推敲着……)

全班交流

第一幅画:

师:同学们讨论得那么热烈,可见,已渐渐走进了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美景。谁先来为我们描画一下第一幅画呢?

生:(一生主动站起交流)风和日暖的午后,到冬郊去走走。你看到的将会是一幅明丽的江南冬景图:成片的雪白芦花昂然挺立,红叶迎风颤动,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乌桕树上点缀着雪白的乌桕子,小草虽然大都变成了赭色,根部依然带着绿意。江南的冬天不会使你感到冬的肃杀,反而会感到莫名的含蓄,那里的生机,仿佛在告诉大家春天快来了。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抓住了江南冬天植物色彩的特点,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生:有。(一同学站起。)江南由于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即使已至冬至,依然有不败的芦花,火红的枫叶。草虽有赭色,但根部还带着绿意,可谓秋去花还在。不像北国的冬天,一入冬,立即冰天雪地,纯白得耀眼,安静得可怕,一片肃杀之气,没有一点生机,人们只能过着蛰居生活。江南的冬是春的前奏,依然会有丛丛绿意,仿佛预示着春天马上要来。不像北国的冬春两季完全是两个断章,似乎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故我称这之为“春的前奏”。

师:(学生鼓掌)好一幅“春的前奏”啊!我不禁想到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闭上眼睛,感受到的是一幅鲜活而真实,与色彩单调而肃杀的北国冬景截然不同的明丽且富有生气的“春的前奏”图,你们感受到了吗?

(有的学生自然地闭上了眼睛,有的不住地点头。)

第二幅画:

师:好,当我们还沉浸在这一幅“春的前奏”中时,第二组同学早已等不及了,你们也一定有好的作品要奉献给我们吧!

生:(第二组同学)对。(大家鼓掌)

师:好,来吧。

生:我们小组的题目是:江村暮雨图。纯正的江南小村,清澈见底的小河从远处像一条丝带飘来。两旁的树木虽没有了绿意,却不失几分生气。几间小屋里人们正在闲谈,他们坐在一起,显得十分高兴。屋外下着绵绵的细雨,雨声和谈话声交错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师:江南的冬雨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只是既然题目叫:江村暮雨图,“暮”字从你的文字中如何体现呢?作者又为何把冬雨放在垂暮?

(学生同桌讨论起来)

生:(同组另一同学站起,大家停止讨论。)文中写到“一味红黄”、“月晕”暗示天渐渐暗下,并写出了灯火的颜色和效果,显得很柔和,在屋外淅淅沥沥的微雨衬托下,给人一种很温馨,悠闲的感觉。而把冬雨放在垂暮,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整个环境的静谧。

师:从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这份静谧呢?

生:(又一学生发言)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大家笑)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江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天已垂暮,江南农村,人们早已回家,更何况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雨中。屋外惟有被微寒的濛濛冬雨浸润了的小桥、远山和那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还在那静静地享受着。门前泊了一只乌篷小船,在雨中独自摇摆。江南的冬雨洒脱却不失柔美,微寒却不失温馨,在这垂暮时分,灰白蒙蒙,整个儿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她的降临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飘逸的薄纱。这时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躲在家中静静品味这份朦胧与细腻。或者两三知己,斟上酒尽情谈笑,任凭灯光与喧哗点缀屋外的一片静谧。环境的静谧,其实也是更好地展现了人心灵的宁静。江南的冬雨就应该是这样美,而我们生活的江南,也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师:(学生和听课老师鼓掌)这真是一番灵魂的享受啊!此般如诗如画的境界,怎能不令人为之陶醉?怪不得作者在这江南微雨寒村中会发出如此感慨:“人到了这样的境界,自然得会胸襟洒脱起来,终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这里还提到了一句诗,“暮雨潇潇江上村”,请大家看大屏幕有关介绍。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幻灯片:唐五代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曾官至太学博士,颇有诗名。一天夜里,江上遇群盗,盗首问:“来者何人?”李涉随从答道:“李涉博士也。”盗首云:“若是李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学生思考片刻)

师:让我们想象诗人与绿林豪客相遇的场面,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人们印象中性格彪悍、暴躁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平淡温和了,而诗人也那么客气地赠诗一切是那么宁静而悠闲,这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表现潇潇暮雨笼罩下的静谧江村迷人的魅力吗?

第三幅画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第5篇

司马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司马迁的思想,积累课文所涉及的实词、虚词和句式。2.难点:文中体现的司马迁的高贵人格和生死观。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还委婉述说了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报任安书》不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而且由于作者作者真诚坦率的自我剖白,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充满感情的叙述,使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古代散文中不朽的名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司马迁留给后世的惟一书信──《报任安书》。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司马迁10岁时随父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时南游江淮,之后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又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汉疆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更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无封三年出任太史令后,正式着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因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获罪而受腐刑。司马迁受此大辱后,愤不欲生,但为了完成已经著手的著述,他决心隐忍苟活。

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虽是比太史令品秩更高的官职,但由于这一职务当时通常由宦官充任,更使司马迁时时想起自己受腐刑的耻辱,因而对朝廷的一切事物毫无兴味,专心于自己的著述。他的朋友任安写信给他,鼓励他能有所作为,为此,司马迁写了有名的《报任安书》,信中沉痛地叙述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而得祸的经过以及忍辱含垢的心情,并告诉任安:“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他的《史记》于此时已基本完成。以后,司马迁的事迹无可考,据王国维等人判断,大约死于汉武帝末年。

三、任安简介: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推荐,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不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四、课文串讲: 太史公牛马走⑵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⑶辱赐书⑷,教以

供驱使的人 致意 从前 委曲你给写信 教导

太史公:太史令的通称 牛马走:供驱使的人,如牛马一般,这里是作者的谦称 者:助词,无义 辱:犹言降低了对方的身份,使对方蒙受了耻辱,属于信中的客套话 慎于接物⑸,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⑹,若望⑺仆不相师⑻,而

慎重 待人接物 务必 情意 诚挚恳切 埋怨 没照你说的去做

推、进:同义,推荐 贤、士:同义 相:一方对另一方的指代,你 师:效法,做 用 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 陈 固 陋⑼。阙然久不 报⑽, 采用 看法 不 像这样 略微陈述固塞鄙陋的意见 拖了很久没有回信 幸勿为过⑾。责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起任安来信中要自己“推贤进士”,对久未回信请求谅解。

“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仆之先⑿,非有剖符丹书⒀ 之 功,文 史

先人 没 获得丹书、铁券那样的功劳 我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文:文书 史:史料 星 历⒁,近乎卜祝⒂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 优

记录天文、编制历法的工作 接近于占卜和祭祀的官 本来 被当做乐师优伶来 星:天文 历:历法 卜:占卜 祝:祭祀 倡:乐师 优:优伶 畜之⒃,流俗之所轻也。假令⒄仆伏 法 受诛,若 九牛 一 毛, 畜养 是世俗 轻视的人 接受法律制裁被处死刑 好像 失去 根

流俗:世俗 假令:同义复词假使

与蚁蝼 何以异? 而世 又不与⒅ 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

(之死)有什么不同 人 认可我把我与能 同等看待 只 认为 力穷

死节:为节操而死 比:等同 特:只

罪 极,不能自免,卒 就死⑴耳。何也? 素 所自 树立⑵ 使然

尽罪过极大 解脱 终于去死 这是平常 自己立身处世的东西

就死:接受死

也。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太山⑶,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 异也

有人(死得)因为 追求的不一样 太山:即泰山 用:因为 趋:趋求 ⑷。太上⑸不辱 先,其次不辱身⑹,其次不辱理色⑺, 其次不辱辞令, 最上 辱没先人 自己 颜面

太:最 理色:肌理和脸面 其次诎体⑻受辱,其次易 服⑼受辱,其次关木索⑽、被 楚⑾受辱, 其

卑躬屈膝 换上囚服 戴上刑具 遭受刑杖

诎通屈 关:贯:戴上 木:枷 索:绳索 次剔毛发⑿、婴金铁⒀受辱,其次毁 肌肤、断肢体⒁受辱,最下腐刑

剃光头发 脖子套上铁链 毁伤 断残

剔通剃 婴:绕 腐刑:宫刑 ⒂极矣!传⒃曰:“刑不上(于)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 到极点了 这是说 节操 保持

刑不上:不上刑

深山,百兽震 恐,及 在槛 阱⒄之中,摇尾而求食,积 威

(的时候)非常害怕 等到被关在笼子或掉入陷阱 讨吃 长时间的威力 槛:兽圈 阱:陷阱 威:威力 约 之渐⒅也。故士有 画地为牢,势 不可入;削木 约束所逐渐形成的结果 对士人来说(即使是)那情势也叫人 约:约束 渐:渐进

为吏,议 不可对⒆,定 计 于鲜也⒇。今交手足,受木索, 暴肌肤, 审讯 回答 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手脚被捆起来 脱掉衣服

议:法官的审讯和判决 对:回答审讯 鲜:不以寿终 暴:暴露 受榜,幽于圜墙(21)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 头枪(22)地, 视徒隶

接受杖责 关在监狱 在 以 碰 狱卒

幽:关闭 圜墙:指监狱 枪通抢,碰撞 徒隶:狱卒 则心惕息(23)。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24)至是,言不辱者, 胆战心惊 逐步发展的结果 已经 到这一步

惕:恐惧 息:喘息 以通已

所谓强颜(25)耳。曷 足 贵 乎!且西伯(26),伯也,拘 于 里

是 厚脸皮 哪里说得上尊贵呢 是一方诸侯之长 拘禁在西伯:周文王姬昌 伯:方伯,一方诸侯之长(27);李斯,相也,具于五刑(28);淮阴(29),王也,受械于陈(30);

丞相 受到 处置 侯韩信 封为楚王 戴上刑具 彭越、张敖(31),南面 称孤,系狱抵(32)罪;绛侯(33)诛诸吕, 权倾

在王位上 道寡 抵当 周勃 吕氏党羽 超过

倾:超过(34)五伯,囚于请室(35);魏其(36),大将也, 衣赭衣(37), 关三木(38), 春秋五位霸主 请罪之室 侯窦婴 穿着罪衣 颈手足都戴上刑具

五伯:春秋五霸 衣:名作动,穿着 三木:枷、桎、梏 季布(39)为朱家钳 奴(40);灌夫受辱于居室(41)。此人皆身至王侯

用铁束颈当奴隶 这些 居 奴:名作动

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⑴,不能引决自裁⑵。在尘埃之中⑶,古

名声 受到法律制裁 自杀 一般轻贱的境地

闻:使动用法,知道 罔加:受到法律制裁 罔通网,法网 引决、自裁:都指自杀 决通诀 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 怯,势也;强弱,形也。

一样 怎么能 或 都是由形势决定的其:语气副词 之:音节助词 势、形:同义复词 审:明白 审矣, 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于)绳墨⑷之外, 以稍陵迟⑸, 明白了这个道理 值得 法律 因而志气渐渐衰微

足:值得 绳墨:指法律 以:因而 稍:渐 陵迟:衰微 至于鞭 之间,乃欲引节⑹,斯 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⑺施刑于

受杖刑才 死节 那(离名节)慎重 至于:到,同义复词 大夫者,殆 为此也。

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 不然,乃

性 怕 怀念 顾恋 为正义和公理激奋的人 那 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 失 父母,无 兄弟之亲,孤身独立,少卿视仆 是有 的原因 早年失去 没有亲兄弟 独自一人 于妻子何如哉⑻?且勇者不必死节⑼,怯夫 慕 义,何处不勉焉⑽!士 怯懦的人仰慕道义 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自己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 去就⑾之分矣,何至(于)自沉溺缧绁

不受辱 很懂得舍生就死道理 甘心接受绳索捆

去就:舍生就死 缧:大绳 绁:长绳 ⑿之辱哉!且夫臧获⒀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 绑的侮辱呢 再说 奴婢这一类人

臧:骂奴曰臧 获:骂婢曰获

幽 于粪土之中⒁而不辞者,恨⒂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而

被囚禁在 一样的牢狱 辞别人世 遗撼是我的心愿还未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 文采不表 于后世也⒃。

显露 代 第二部分(2─3自然段)申述自己遭受极辱不自杀的原因。

分三层

第一层:(“仆之先”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的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第二层(“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第三层(3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古者富贵而名摩⒄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⒅。盖文王

代 姓名埋没的人 数 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摩通磨 倜傥:卓越超群 称:称道 拘而演《周易》⒆;仲尼厄⒇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21)《离 被拘 推演 困穷 编写 被 才创作 骚》;左丘失明(22),厥有《国语》;孙子膑脚(23),《兵法》修列(24);不韦

瞎了 才写出 接受膑刑 编著 吕 修列:编著 迁蜀(25),世传《吕览》;韩非囚秦(26),《说难》《孤愤》;《诗》 被贬 传世 被囚 写下

三百篇,大底(27)圣贤发 愤(28)之所为作也。此 人皆意 有所郁结(29), 抵 抒发郁愤 写出来的 这些 心中 抑郁不舒畅的事

底通抵 郁结:抑郁不舒畅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30)。乃如左丘无目,(他们的思想观念)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 让后世了解 例如

通:沟通 思:使动用法 乃如:例如 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31)。

能为世所用 回家著书 来 想留下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退:回家 书策:同义复词 空文: 是与具体的功业相对而言

仆窃不逊⑴,近自 托于 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⑵, 谦逊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 案 搜集 散乱的文献

能:用 放失旧闻:散乱的文献 失通佚 略 考 其 行 事,综 其 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⑶,粗略考证历史人物的行身处事 统观他们由始到终的过程 考查他们成功失败振兴衰落的规律

综:统观 稽:考查 纪:纲纪,规律 上计轩辕⑷,下至于兹⑸,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

起 写成计:起 兹:现在

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 究 天 人之际⑹,通⑺古今之变,成

用来探究 道和人道的规律 通晓 成就 际:规律 通:通晓 一家之言。草创⑻未就,会 遭此祸,惜 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

学说 完成 恰巧 惋惜 写成 因此 怨怒

草创:起草稿

色。仆诚 以著此书,藏之(于)名山,传之其人⑼,通邑⑽大都, 则仆 的表情 确实 可传的人 流行于大城市 这样

通:指四通八达

偿 前 辱之责⑾,虽 万 被 戮,岂 有 悔 哉!然 此 可 为

就补偿了前番下狱所受的腐刑 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 哪里有 后悔呢 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给

责通债 智者 道,难为俗人言也。有见识的人听

第三部分(4-5自然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4自然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第二层(5自然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圣贤”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且 负下⑿ 未易 居,下流 多谤议⒀,仆以 口语遇遭此

况且在屈辱的地位不容易处世 处于卑贱的地位多受指责 因为说话

负:居处 下:低下的地位 下流:指负罪受辱的处境 谤议:讥评议论 祸,重为乡党所笑⒁,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虽

更被邻里、乡亲耻笑 以致 我 颜面 再为父母扫墓呢 即使

污辱:使动用法

累⒂百世,垢 弥甚耳⒃!是以肠一日而九 ⒄,居 则忽忽⒅若有所亡

再过 一百代 耻辱更甚 心思重重,痛苦不堪 在家时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 累:积累,经历 垢:污垢,耻辱 亡:失 ⒆,出 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 之

出外时 去的地方 自己 是宫禁中的闺、:宫中小门,代宫禁 臣⒇,宁 得 自 引深藏于岩穴邪(21)?故且从俗沉浮,与时俯仰(22),臣仆 怎么能够自身引退过山居穴处的生活呢 所以跟随一般人 跟着时代形势行事

岩穴:指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处 以通其狂惑(23)。今少卿乃(24)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25)来 抒发 悲愤 却 推荐贤士 这难道不是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

通:达,抒发 乃:却 剌谬:违背

乎?今虽欲自 雕琢,曼辞(26)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 适足 取

背吗 自我打扮 用好听的话来粉饰自己 不能取信于人 恰恰是只能招致

雕琢:打扮 曼:美 辱耳。要之(27)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 意(28),略 陈

侮辱 到死的那一天 才有定论 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 简略陈述 悉意: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 固 陋。谨再 拜。固塞而鄙陋的想法 谨 再次致意 第四部分(6自然段)书信的结尾。

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五、谈谈司马迁的人生观: 《报任安书》是发自一颗伟大心灵的沉痛自白。它所以能强烈地震动后世读者的心弦,首先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司马迁那不畏强暴的峻洁人格和献身精神。课文节选部分集中体现了司马迁虽遭奇耻大辱,犹砥砺志节、发愤著书的伟大精神。

1.“自古英雄多磨难”,这是生活的哲理。逆境是痛苦的,有时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逆境能锻炼人的坚强性格,能培养百折不挠的强者。司马迁正是这样的强者。

2.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如果现在死了没有什么价值,则要避免无所谓的牺牲,以求日后作出更大贡献,如韩信受胯下之辱,季布为人奴而不死,伍子胥乞食江上,都是忍辱发愤的著名例子。司马迁在这方面有其极深刻的切身体会,故他绝不是倡导怯懦苟活,而是要考虑让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发挥出它更大的能量,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六、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正是司马迁强烈的感情,影响到了本文的章法、句式,铺排的大量使用使得本文气势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

七、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且西伯,伯也,拘 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这一连串的典故,有的用过去众多的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来自宽自解;有的说明自己也要像古人一样因遭遇不幸而发愤著书。都收到了援古证今,明理达情的效果。它们既起了用事实说话的例证作用,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联想,用那些历史上的事例在读者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探讨问题: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⑴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⑵“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⑶“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九、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十、总结全文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第6篇

时文链接 苦 难 瑞 文

用青春的热血铸起生命的磨砺:苦难;用无畏的勇气与坚贞的信念在苦难之石上打磨、雕琢生命的本色。

苦难是什么?是人生征途上的那座座险峰,是个个无底深渊。它使胆小怯懦者望而却步、胆战心惊,无法迈开前进的步伐。它是七十二险峰中的最后一峰,只要你以自己的大智大勇攀越过去,便可“凌绝顶而览众山小”。

苦难并非灾难或灾害,它是成功路上的“滤清剂”,是生命的“催化剂”,是你进军途中精疲力竭时的“加油站”。古往今来,苦难激励着多少有识之士奋发进取,终有所成。从孟子的“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再到郑板桥的“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哪一位不是苦难磨砺造就的呢?正如一位诗人所言:苦难之沙,曾给予我多大的痛苦。等我终于将它揉出,却获得了一颗珍珠。是的,不经历风雨的洗礼,不接受雷电的轰击,又怎能见到亮丽的彩虹?

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气概。然而一旦稍有磨难,便变得虎头蛇首,畏畏缩缩。其实,挡住去路的极可能是块绊脚石,弯下腰将其搬开就行了,可人们却以为是无法逾越的深潭,望而却步、望“潭”兴叹。多可惜呀,成功被胆怯扼杀,确切而言,是被苦难击垮。

无怪乎上帝如此教导着他的世人:“我医治你们,所以要伤害你们;我爱你们,所以要惩罚你们。”看吧,苦难无时无处不与我们同在,年轻的我们,需要在苦难的熔炉里锻造出绚烂的青春;要用苦难之沙,铺出一条通往圣地的大路。

面对苦难,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要学会品尝苦难,如同饮一杯浓茶,苦过之后会清香四溢。品尝苦难是一种人生境界。只要你遍尝人间的苦难,你的人生就会获得神圣的加冕,那金灿灿的皇冠迸射的光芒,铺泻成一条通往圣殿的大道,引导你步入心灵的圣坛。

拥有苦难,品尝苦难,战胜苦难,需要用尽我们毕生的青春和热血。阅读指津

人生的道路也是一条敢走的路,前方的路很多条,每条也都充满了坎坷和荆棘,看自己如何去走这条路,选择对了路,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艰辛。事先该有所准备,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马上给予解决。人生就是要争取,有争必有取。每走一步都是在为下一步做铺路石,哪天无绊脚石,这条路也只能算走好了一步。关于以后的人生之路,还要不断地去探索。人生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必定会有许多的坎坷与挫折,我们要勇于面对,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勇气,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为人生奔跑,终点就是成功的彼岸。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第7篇

——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坍圮(qǐ)

恪守(kè)

蝉蜕(tuì)

亘古不变(ɡèn)....B.荒芜(wú)

祈祷(dǎo)

猝然(zú)

声名狼藉(jí)....C.肆意(sì)

隽永(jùn)

譬如(pì)

玉砌雕栏(qì)....D.熨帖(yù)

倔强(jiànɡ)

颓墙(tuí)

窸窸窣窣(sū)....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费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

B.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至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C.满园中播散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

D.母亲身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4.在下面一段话中的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______,________,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________。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①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 ②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③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也散落了 ④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⑤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⑥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到处都是 A.①③⑤

C.①③⑥

B.②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认定,“好奇号”火星车探测到火星土壤类似美国夏威夷冒纳凯阿火山侧面的土壤,这一发现或许将成为探寻火星是否有支持微生物存活条件的重要线索。

B.《相信未来》每一节的最后都由“相信未来”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突显出来,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C.在21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近日来,上海师范大学万名学子齐发微博,写微语,抒发对党、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共迎党的十八大。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

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6.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来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这些景物给作者哪些启示? 答:

7.在作者笔下,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古柏、暴雨中的草木、泥土气味常有什么情状?为什么是这样的? 答:

8.文段中的画线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三、一法一练——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有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基调线索、确定文章描写对象、设臵悬念吸引读者等几个方面的作用。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把握文章标题的象征意义中分析,从理解标题的语带双关中分析,从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切入分析,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角度分析,从寻找文章线索方面分析,从寻找文章的文眼上发掘文章中心进而分析,或将标题中运用修辞的部分还原后进行分析。

本文的题目“我与地坛”表现了“地坛”给予“我”的种种启示,“地坛”在“我”的生活中有特别的意义,“地坛”与“我”有一种不解之缘,准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叩访地坛 陶晓跃

我是在一个黄昏走进地坛的。听说地坛,是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他用双手把轮椅摇进地坛,也把自己摇进了一个“生”的高度。记得初读这篇文章,就很有些泪意,而今来到北京,自然也就想去实地读一读地坛。

眼前的地坛,牌楼华丽,亭廊勾连,水榭相连。走在朱红高墙的影子里,走在绿坪环绕的石径上,满眼都是排列整饬的树。树,一律呈现出青春的模样,一律散发出青春的气息,即使是偶尔出现的一两棵勉强能用“古”字修饰的柏树,枝叶间也似乎溢满着灿烂的笑。

这就是地坛?我有些茫然。那“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不见了,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也不知隐匿到什么角落;哪里去找那条铺满了杂乱落叶的歪斜小径,哪里又能寻得那片跌落着阳光和月色的桔叶?

徜徉于地坛,这棵树下,独自静坐着一个看书的中年女子,夕阳的余晖穿透层层树叶洒落在她的头上,也点染在她的书上。一本书、一抹阳光,还有一瓶矿泉水便伴随着属于她的一段或优美或感伤的时光。那棵树下,围集着几个鹤发老人,一台简陋的录音机,就把一段京剧唱得起起伏伏。那种地道的京味,荡漾在园子里,也逗得树上的灰喜鹊飞起飞落。

最引人注目的该是那一对拍婚纱照外景的新人,洁白的礼服犹如轻盈的云彩从园子的这边飘到园子的那边。新娘不停地摆出种种妩媚的姿态,将自己满脸洋溢的幸福定格在地坛的草木上,地坛的亭阁里。

这就是当年承受了史铁生所有“苦难”的地坛?这就是当年史铁生最终又让“苦难”下跪在自己没有了知觉的双脚下的地坛?可那些休整的蜂儿何在?思索的蚂蚁何在?那些祈祷的瓢虫爬向了何处?蜕变的蝉儿又藏在了什么地方?那在一瞬间轰然坠地创造生命辉煌的露珠还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吗?

我问地坛,也问自己。我知道我内心深处的地坛不停地抵触着眼前的地坛,我也知道那是因了我浸沉在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太久,乃至难以自拔。

突然,我看到了园中的一个土丘,上面满是错杂的古木,似乎还保留着古园中的原始风韵。我想,这该是园中惟一一块未经雕琢的地方。我有点冲动地循着小路走上了山冈。也许,当年史铁生就是坐在这个土丘下,“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关于生等等最简单也最深奥的道理。

这种追思,不是山高地远的阔论,而是直接指向了生命的内核。史铁生用一种豁达和平和打量“死”,也就对“生”有了一种特别的理解。“活着”,就是一种价值;“活着”,就是生命的一种意义所在,或是苦难,或是坚韧,或是其他的一切形态。即使是虫鸟,即使是草木,它们自身都在唱着“活着”的歌,这歌,是谁也无法用什么既定的观念丈量它的价值的。

眼前的古木肯定见证了当年深陷在轮椅中的史铁生的形象,否则它怎么会绿得如此苍幽而深远。追随着它充满思想意味的枝桠指引的方向,我走进了地坛的方泽坛,也就是当年皇家祭祀地神的地方。

印象中这般特殊的祭拜之地,一定充满了肃默和神秘。一定会有硕大的青铜方鼎,一定会有圆形的青铜香炉,而那黑色的神秘也一定会在那方鼎中、香炉里袅袅升腾,飘向四面远方的大地。

可我却什么都没能看到:我看到的只是拜台上搭成的一个硕大的舞台。舞台的背景是人工画的一个月亮,四周高耸的是极具现代意味的灯光架。一打听,原来这舞台是为在地坛公园举行的“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搭建的。原来那四周充塞着的剪纸、风筝、皮影、泥人等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摊位,那沿着石板路铺开的各地的熊呀、毛猴呀之类的工艺品,都是直奔着这一主题而来。

走在那摊位的夹缝之间,流溢的灯花闪烁在我和那些贴肩搭背的人群的脸上,在那些洋溢着欢笑的脸上,我读出了有关地坛的多重意蕴:皇家的地坛太神秘,它只与神对话;史铁生的地坛又过于文人化,它只局限在某一个精神的领域;而对于普通的人流而言,地坛只是一个映衬大众生活的静物。于是,我释然。

9.这篇散文为什么要以“叩访地坛”为题? 答:

答案

1.D 2.D 3.C 4.D 5.B

6.(1)写“荒芜”的句子: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

(2)写“不衰败”的句子: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7.作者笔下的景物,既平静又鲜活,既清纯又灼烈,既明晰又模糊,既苍凉又微苦。这样写,是与作者的心境密切相关的。

8.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认为人应有所作为的信念。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第8篇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此句课本注释多有讹误, 原因在于注释者没有注意到此句为对文结构, 两小分句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对应的语法功能相同, 词汇意义相同。

课本35页注 (25) “能水”:指会游泳。能, 善、会。不够准确。“水”应指出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利用对文的辞例结构, 我们可以推知“利足”之“利”为“善于”、“擅长”之意, “足”即名词活用为动词“行走”。课本35页注 (22) “利足”:脚走得快。古汉语中有“利口”一词, 亦即“能言善变”之意。 (《古汉语大词典》2084页) 另外, “利足”古又作“利趾”, 《汉语大词典》第2册638页正解做“善走”。

同页注 (21) “假舆马者”:借助车马的人。注 (24) “楫”:桨。上古的车和马是一个整体, 一般说, 没有无马的车, 也没有无车的马, 所谓御车就是御马, 所谓乘马就是乘车。古代的车不同于现代的车, 是必须拉的, 当时的马是专门用来拉这种车的。古时候提到车和马常常是“车马并举”, 如《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车马, 弗驰弗驱,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蔽之而无憾。”上古之人并不单独乘骑马匹, 否则哪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呢?可见, 把“舆马”分训为“车子和马”是不妥的, 当释为泛指车辆。另外,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版) 2037页将“舟楫”译为“船和桨”, 泛指船只。

《师说》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本句常见三种译法:

第一种, 人教版教材第二册80页注 (24) :教给他书, (帮助他) 学习其中文句。“教给他书”语不成辞, 还像是中国人说的话吗?将“习其句读者”译为“ (帮助他) 学习其中文句”, 也是曲解“句读”的意思。

第二种, 人教版第二册教参168页:是教他们 (读) 书, (帮助他们) 学习断句的。

第三种, 苏教版第一册37页注 (24) :教他们读书, 学习书中文句。

对比这三种翻译, 不难发现, 苏教版将人教版和教参各取半截, 合成一句, 殊不知, 其截取的恰恰是人教版最不恰当的部分, 不要说翻遍辞书找不到把“书”解释为“读书”的例子, 即便有, “习其句读”又该如何解释呢?前后两个分句的语意不是重复了吗?

以上三种错误说法的症结所在其实很简单, 就是他们都错误地理解了文中“授”字的词义, 这里的“授”用的是本义, 即“授予”、“给予”之意, “授之书”即“授之以书”, 故本句应译为“把书交给他们, 让他们标点、诵读书中文章的人”。因为过去塾师的教学就是把书交给学生, 让他们标点、诵读文章, 讲求“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正因为如此, 韩愈才说这种人“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

课本37页注 (26) “或师焉, 或不焉”:有的从师, 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道句读要问老师, 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不”, 同“否”。这个翻译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把“或”翻译准确, 这里的“或”非无指代词“有的”, 而是时间副词“有时”。二是没有讲清楚这句话采用合叙的修辞手法, 正常的句序应该是:不知句读, 或师焉;不解惑, 或不焉。意思是不知道如何断句, 有时要向老师请教;不知道如何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有时却不向老师请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课本38页注 (9) “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极度鄙视。此注不妥。按“不齿”:不与同列, 不能同列。表示极为鄙视。详见《古汉语大词典》1614页。《汉书·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论》:“陈涉之位, 不齿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 中山之君。”颜师古注:“齿, 谓齐列如齿。”《诗·鄘风》:“淫奔之耻, 国人不齿也。”“郑玄笺:“不齿者, 不与相长稚。”又《尚书·蔡仲之命》:“降霍叔于庶人, 三年不齿。”孔传, “罪轻, 故退为众人, 三年之后乃齿录。”郑玄笺:“不齿者, 不与相长稚。”

同句“其可怪也欤”, 38页注 (11) “欤”: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 相当于“啊”。参考书62页译为“这不是很奇怪吗!”此句从标点符号到翻译错误甚多。其一, 本句应为感叹句;其二, “其”在此句中作加强感叹语气的副词;其三, “可怪”应译做“值得奇怪”。故本句可译为:“真值得奇怪啊!”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课本38页注 (22) :六艺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地学习。传, 传记, 解释经文的著作。注释以“传”为“传记”, 误。“传”即传注, 解释或阐述经文的文字。此义项并见于《古代汉语词典》227页、《古代汉语大词典》224页。参考书62页译为: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是。

《赤壁赋》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课本84页注 (3) “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此注似不够准确。《古汉语大词典》1483页引《释名。释天》:“望, 月满之时也。月大十六日, 小十五日, 日在东, 月在西, 遥相望也。”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里也说:“大月十六, 小月十五叫做望, 鲍照诗‘三五二八时, 千里与君同’, 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七月为大月, 十六为望日, 本文“既望”则应为七月十七日。

客有吹洞箫者。

课本无注, 参考书148页译为: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不妥。本句为定语后置句, 当译为:有位吹洞箫的客人。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课本仅注“周郎”, 参考书译此句为:从这儿向西望是夏口, 向东望是武昌……均译为判断句, “西”、“东”看成名词作状语, “望”是向远处看。并误。此句主语应为“赤壁”, 即后面的“此”指代的对象。“西”、“东”均为方位名词, “望”为“对着”之意。此义项见《古汉语大词典》1608页, 该书并引《洛阳伽蓝记》卷三“其寺东西南北五百步, 前望嵩山少室, 却负帝城, 青林垂影, 绿水为文”。故此句应译为“赤壁西边对着夏口, 东边对着武昌……”

舳舻千里。

课本85页注 (16) “舳舻”, 首尾衔接的船只, 这里指战船。此注让人费解, 什么叫“首尾相衔接的船只”?世上哪有这样的怪船?据《古汉语大词典》2307页:“舳舻”:泛指船。《汉书·武帝纪》:“舳舻千里, 薄枞阳而出。”颜师古引李斐曰:“舳, 船后持舵处也;舻, 船前头刺棹处也。言其船多, 前后相衔, 千里不绝也。”可知“舳舻”原分指船尾和船头, 泛指船只。这里用的是借代手法, 以部分代整体。颜师古注文中的“前后相衔”, 解释的是“舳舻千里”, 非“舳舻”之谓, 课本注释者不加详察, 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侣鱼虾而友麋鹿。

课本85页注 (19) :与鱼虾作伴侣, 与麋鹿作朋友。不妥。此句为对文结构, 鱼﹑虾为两种动物, 则麋鹿应分训为麋和鹿。

渺沧海之一粟。

课本85页注释 (2)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小米。将“粟”解释为“小米”不妥, 因大海与米粒并无内在联系, 将二者放在一起相比, 不合情理。查《古汉语大词典》2219页“粟”条第四义项。“粟”:泛指粟状物。亦以喻物之微小。用例正是本句。又《山海经·南山经》:“英水出焉, 西南流注于赤水, 其中多白玉, 多丹粟。”郭璞注;“细丹沙如粟也。”《康熙字典》未集也有“沙谓之粟”的解释。另据《实用大字典》 (中华书局版) “粟”条第四义项即为“沙也”。可见, “沧海一粟”当是说大海中的一粒沙。唯此, 这个比喻才能说是贴切、准确。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上一篇:2020疫情期间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总结下一篇:经济应用文写作历届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