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与生活论诗歌

2024-07-26

唯物与生活论诗歌(精选6篇)

唯物与生活论诗歌 第1篇

论马克思生活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代表哲学理论的两种倾向,前者用形式说明质料,后者以质料解说形式.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生活唯物主义,它是世界观而不是哲学,它的目的是促进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生活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作 者:彭立群 PENG Li-qun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福建,泉州,36刊 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4“”(4)分类号:BO-0关键词:生活唯物主义 人的生活 物质生活 美好生活

唯物与生活论诗歌 第2篇

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1)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

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原理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了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原理

3、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内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前进性和上升性。

原理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内容: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方法论: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②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注: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原理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内容:(1)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原理

6、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

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 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 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反

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错误。

原理

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内容:(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判断,就成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特性: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性、多样性。

(3)标准:①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方法论: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原理

8、价值的创造与实践

(1)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通过劳动实践和证明自己的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生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强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重要问题: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价值的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试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第3篇

哲学的历史发展前进中一直存在着两大学派, 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二者根本区别与争论的焦点, 便是物质与意识的“本原”问题。关于这一问题, 通常的解释是:人们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 首先遇到的就是世界的本质问题, 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何者为第二性, 二者归根到底谁先谁后、谁依赖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对于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回答, 基本上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哲学家也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是主张物质是自然界的本原, 物质超越精神或意识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都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主张精神或意识第一位, 主张精神和意识超越物质而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都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长久以来,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就世界的本原问题争论不休, 互相驳斥, 互相反对, 二者的派别冲突也成为了贯穿整个哲学史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二者的批评与驳斥也成为了哲学发展与进步的一大重要动力。

既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先于精神和意识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那是不是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历史的进步与更迭完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与变化, 与精神和意识没有丝毫关系了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从物质基础来说,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人脑的意识的物质器官, 没有人脑就不会有意识, 但是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物质决定了意识, 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人们生产实践当中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同样, 积极向上、优秀的、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物质实践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反消极的、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甚至改变原本正确的方向, 向相反的错误的方向发展。

二、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 哲学史上存在两种就旧唯物主义理论, 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二者统称为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但是, 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他们对物质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自然界, 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他们把对物质的某一层次的认识看作是对物质的最终认识, 他们把物质的概念具体化, 认为物质的概念就等同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自然科学上的某种物质结构, 就比如说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他把“火”看作是世界的本原, 认为世界的万物都是由火构成的, 那么他就是把“火”这个概念等同于“物质”这个概念, 同样, 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认为, 金、木、水、火、土是这届的本原, 万事万物都是由着五行相生相克演化而生成的, 这些片面的观点, 都是受到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以及哲学的发展水平的限制, 都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不彻底的物质观, 这也为唯心主义提供了攻击唯物主义的切入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 利用生产和科学的新成果, 科学而全面的概括了物质的范畴, 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创建的“现代唯物主义”, 是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去解决全部的哲学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其突出强调的是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物质基础, 彻底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尤为突出的根本特性就是实践性, 实践性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 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不可能合理而完整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但是, 如果仅仅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概括和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 又是不全面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所创立的“现代唯物主义”, 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以上三种观念都有其理论依据, 可又都不足以全部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 可以说,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现代唯物主义”, 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有机统一, 要想更加全面, 更加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必须在三者的结合和统一中去深化对“现代唯物主义”的理解。

摘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一直是贯穿整个哲学史的两大基础学派, 二者的派别冲突也是贯穿整个哲学史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可以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带动也促进了哲学史的发展, 要想理清哲学的基本问题, 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首先, 就要理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概念, 理清他们的观点、立场, 以及他们争论的焦点, 本文主要就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述, 希望为唯特主贸然与唯心主义的研究, 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物质,意识,本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223页.

唯物与生活论诗歌 第4篇

关键词:异化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铺垫;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83—0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备受关注,其中的“异化劳动”更是引起了争议,主要就是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观点不一,至今仍无定论。俞吾金教授认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不是象征性的、边缘性的,而是实质性的、基础性的。”[1]段忠桥教授却认为异化概念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从而推断出“它(指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2]这两位学者的观点站在了两个极端,而笔者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笔者认为,异化理论并不等同于异化概念,笔者要谈的是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之后的著作中确实很少再用异化概念,但是异化的思想却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其次,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不那么绝对,也并非纯粹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始发点,又是与《手稿》写作时间最近的著作之一,一定程度上是《手稿》的继续。笔者通过通读这两本著作,试图对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做一次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探索历史之谜的两条途径: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在《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了对历史之谜的探索,为“历史之谜”找到答案更是写作《手稿》的直接目的。

《手稿》以异化理论的演进逻辑探索历史之谜。异化劳动学说源自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的追问,即追问私有财产的人学本质,得到了答案即“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3];异化劳动引发私有制,而“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成为我们拥有的时候……才是我们的。”[3] 那么消除私有制就迫不及待了,要消除私有制,直接地就是扬弃异化,到达人的本真的复归。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追问,从而找到了历史之谜答案:“它(指的就是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3] 简而言之,探索历史之谜的逻辑推演即是从人的类本质 (本真的劳动)—异化劳动— 扬弃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即人类解放)。 很多学者把这个看做单纯唯心的人本主义的化史观,其实不然。马克思如是说:“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的实现,只有通过以下途径才有可能……这首先又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3] 可见,异化在这里被看成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个阶段。而异化的扬弃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者的意识来说,又是它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3] 这就是说历史就是共产主义的生成运动,既是现实运动的生成,又是共产主义的认识运动。

但是,马克思在之后的著作中抛弃了人学异化史观,并在《形态》中首次使用科学批判理论框架。用俞吾金教授话语的来讲就是从《手稿》到《形态》存在视角的转换——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这与阿尔都塞的“断裂说”如出一辙。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扭转德国哲学“从天国到人间”的思路,建立自己的哲学思路——“从人间到天国”。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创立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 明确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是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于是生产成为了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在分析和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观点不断地闪现。在节选本的第四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在更深层次上揭露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找到了探索历史之谜的真道路。

总而言之,异化理论是探索历史之谜的试金石,而历史唯物主义使马克思找到了探索历史之谜的真道路。虽说这两条探索历史之谜的路径存在“断裂”,但并不是说异化理论的研究是无用之功,它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做好了铺垫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二、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中相辅相成

异化这个概念并非马克思所创,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而在黑格尔那里这一概念成为古典哲学的重要概念。卢卡奇如此评价异化理论在黑格尔那里的发展“第一次被看作是生存于世界并面对着世界的人的地位的根本问题”[5]。异化一般的含义是,主体创造了客体,但主体创造客体后,客体不受主体的支配,反过来支配、控制、统治主体。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异化的概念。

有学者断定马克思在《形态》放弃了异化这一概念,从而论证异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确实,在《形态》中“异化”的字眼仅仅出现了三次。其中两次出现在“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4] 在这里,马克思显然不喜欢“异化”一词。“异化”另一次出现在“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4]。可见,异化这一概念已经不再作为一种话语来论述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异化概念的出现频率少并不能断定异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在《形态》中,异化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异化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中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其内涵也更加丰富。

首先,《形态》中完成了《手稿》未能完成的任务——异化劳动的起源问题。事实上《手稿》并没有找到异化劳动的起源。“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类发展的本质为根据?”《手稿》中关于异化起源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很模糊的:“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4]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类发展进程的问题。在《手稿》中,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劳动,而人类的发展进程是在劳动的推动下发展,这实际上指出了异化劳动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很明显,这并没有解决异化起源的问题,但是它确实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和研究的方向。在此之后《形态》便对此给予了明确科学的说明。“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4] 可见,这时马克思从现实生活条件来理解异化,抛弃了“异化的产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结果”,从而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强迫性的劳动分工、在于私有制。

其次,异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中进一步深化。在《形态》中,马克思彻底告别了传统哲学思辨的方法,从实际生活条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分工出现,而“分工最初起就包含着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分裂……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愈剧烈。劳动本身只有在这种分裂的条件下才能存在。”[4] 分工是导致资本和劳动分离的最直接的原因,也即是导致异化的直接原因。当分工成为一种常规状态时,“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异化劳动创造出了不受自身控制的力量,这是资本主义的内在残酷性。到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阶段,劳动“在他们那里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它只是用摧残生命的方法来维持他们的生命。”[4] 在《形态》中的异化理论抛弃了纯粹的人本主义色彩,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和控诉,而是以科学的方法揭示异化的本质以及它在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地位。

再次,《手稿》为扬弃异化找到了更科学、更现实的途径。《手稿》并没有指出如何消除异化,“扬弃异化”似乎成了唯一答案。而怎样扬弃,马克思以人道主义的异化观来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合理性、必然性,私有制神圣性、被否定的必然性。“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3]所以说异化劳动的扬弃就是靠共产主义运动(注意是运动而非形态)。这是抽象的答案,而《形态》对如何消除异化给出了较为科学的答复。“这种异化(用哲学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无产阶级的状况极度恶化,即“人类的大多数人变成‘没有财产的’人”,并“与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也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无产阶级才具备扬弃异化的物质条件,无需让“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死灰复燃”[4]。另外,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普遍交往建立起来,无产阶级的联合成为可能。可见,《形态》找到了扬弃异化的物质条件,把抽象的异化扬弃现实化。

可以说,没有异化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完整的理论;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异化理论得不到深化。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2]段忠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J].江海学刊,2009,(3).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1-101.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85.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9.

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 第5篇

从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范围、普遍性程度及其使用的基本范畴来看,系统科学方法主要是一般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唯物辩证法作为最根本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在正确地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过程中,唯物辩证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作 者:白晓东 郭广 BAI Xiao-dong GUO Gua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6) 分类号:N031 B024 关键词:系统科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   层次定位  

★ 论Web2.0与图书馆全民共享

★ 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 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与趋势

★ 智能城市论文国外智能城市建设的启发论文

★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应用与选择

★ 学习型组织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 我与图书馆散文诗

★ 论人文系统中的教育

★ 城市与乡村散文

唯物与生活论诗歌 第6篇

一、选择题

1-5DAABB 6-10CBCAB 11-15CCBBA 16-20CACBC 21-25BDDBC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27、【答案】(1)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2)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上一篇:三月三笔记下一篇:写作训练·教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