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2024-07-26

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精选8篇)

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第1篇

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通海县劳转办 2010年8月10日

一个农民的创业之路:巾帼不让须眉

1973年1月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九街镇碧溪村三组的农民女孩普绩,于1991—2001年在通海兴德糖果厂做临时工,历经10年的摸爬滚打,2001年白手起家创办了云南省通海斯贝佳食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长,9年时间,经过她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工作,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公司已成为同行业中品种、质量、品种形象、生产规模、销售规模首屈一指的企业,现有国家专利19项,主产品有六大系列五十余个品种,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拥有豆末世家、斯贝佳、土风三个品牌。

提起普绩的创业之路,要从她攻克豆末糖的层数,解决一个“酥”字说起。豆末糖最好者,莫过于香甜酥脆,入口即化。口感好坏,由酥的程度决定,酥的程度由层数决定。层数少,不酥、不易化、口感欠佳;由于工艺上的缺陷,容易受潮结块。做好豆末糖必须从改进工艺、提高层数入手。传统的豆末糖只18层,有的甚至不到18层。这个传统能不能破?如果能,可以到多少层?普绩锁定了一个目标:把豆末糖做到最好!

要做前人没做成的事,就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普绩走出去拜访做过豆末糖的师傅,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去寻,一位师傅一位师傅地去求。一个无名小辈、一个陌生人、一个女孩子,想得到信任,还要学人家的秘传绝技,天方夜谭。难!释疑解惑非他 们不可,要有突破性进展,少了他们不行。这条路再难也要走到底。

普绩找到一位老人,家人知道来意后就撵她走,不走就骂。她被气哭了,流着泪走了。她强打笑脸,硬着头皮,再次走进了家门,又被骂哭了。去了骂,骂了哭,哭了走,走了又回来。第四次,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给她约了一个子女不在家的时间。她去了,老人说:我这身本事,自己做不动了,家里又没人做,难得你真心实意地想学,我也不想把它带走。一个教得真诚,一个学得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普绩尽得了真传。“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再次被验证了。

两年时间、二十九位师傅、上千次试验,泪水、汗水,多层豆末糖做出来了,传统被打破了。普绩没笑,她哭了,所有参加试验的人都哭了。她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艺,优选出最佳配方、最新工艺,做出了129层豆末糖,口感不好,保质期短的百年难题被破解了。多层豆末糖现已获国家专利。她把上市的第一批多层豆末糖定为29层,不忘师恩,以示纪念。

多层豆末糖是酥了,可易碎,不宜长途运输。上不了货架就不是商品,成不了商机。18层做成了129层是创新,把易碎的做成不易碎的,还可不可以再创新?没有做不成的事!普绩开始了再创新。她想到了香甜的巧克力,把巧克力作为豆末糖的外衣,豆末糖作为巧克力的内馅。硬化了的巧克力使豆末糖不易碎,细腻的巧克力隔绝了空气,使豆末糖不易吸湿,大大延长了保质期。豆末糖穿了巧克力外衣,一个豆末糖的新品种诞生了。巧克力夹了豆末糖的馅,一个新口味的夹馅巧克力也同时诞生了。国内一位较权威的巧克力专家,对普绩的创新思维和勇气大加赞赏。巧克力以其文化品位、健康、营养和美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巧克力引入了豆末糖,以创新的口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生产角度说,这是一次产品创新;从市场角度说,则是一次营销理念的创新:借巧克力这件华丽外衣,美化产品,提升价值,改善风味;挟巧克力的名气和市场号召力,顺利进入高端市场,获得闯荡大市场的好机会。

有了多层豆末糖、巧克力豆末糖,就有了敲开省外、国外高端市场大门的资本,却没有站稳脚跟,做大做强的实力。早在2001年,斯贝佳豆末糖就曾进入香港、马来西来、新加坡;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市场,深受欢迎。因为规模小,供不了货,不得不放弃。规模制约实力,决定发展,大发展要有大市场、大规模。斯贝佳的发展需要规模,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需要规模,需要二个、三个、四个斯贝佳。斯贝佳要做第一个实现规模化的企业。

为进一步缓解厂房狭小、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实际,公司把省内的营销中心设在昆明,把国内的营销中心设在深圳。在管理上,引入“六元要素”,新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产品遍布昆明各大超市,并通过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销往全国各地。省内有商家要求买断某省经营权,省外多个经销商要求作总代理,省外常有消费者前来邮购、有消费者提出应 在当地销售……市场扩张对产品的需求,超过了公司扩大生产能力的速度。

斯贝佳有对传统的继承,有不断推出新品、精品的新技术、有在市场上具备强大号召力的精品,有极大的国际、国内潜在市场。但由于生产工艺瓶颈阻制及生产规模有限,国内外市场严重供不应求。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委员会委员、香港繁荣集团董事长陈玉书先生主动与斯贝佳合作,计划投资4965万元,筹建斯贝佳新工业园,斯贝佳成为中外合资企业。斯贝佳工业园项目选址于通海县曲陀关八组,占地面积127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50平方米,项目于2006年1月破土动工,于2009年5月20日竣工、投产使用。项目正式投产后,巧克力豆末糖年产量达10000吨。

新工业园项目实施后,公司生产装备水平会更专业化、更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水平会更专业;产品的品质、品种会更上层楼,将成为通海的、云南的、中国的、世界的一张名片。

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第2篇

(一)主要经验

一是以人为本,打造服务型政府是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保证。金堂县历届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着力打造为农民服务的政府,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提供组织保障。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金堂县农民工就业创业在全国创造出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开展外派劳务的是金堂,第一个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和引导性培训的是金堂,第一个政府组织输出农民工的是金堂,第一个在劳务输出地建立就业社保服务站的是金堂,第一个为农民工在乡镇开通可视电话的是金堂,第一个为农民工开通跨省客运班车的是金堂,第一架农民工包机是金堂,第一个探索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的是金堂,第一个“打工者回乡创业园区”是金堂。

二是城乡统筹、科学规划是做好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的关键所在。金堂县从城乡统筹的角度,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农民工创业就业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合理规范和科学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金堂县专门规划了返乡人员创业示范区,着力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纳本地人员尤其是留守妇女就业。在多个乡镇规划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把返乡人员创业与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既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又实现了返乡人员创业和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

三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是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支持下,金堂县农民工就业创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三次产业互动。第一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返乡创业人员成为土地规模经营业主,返乡创业人员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带动加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新的发展,土地集约经营效益不断提升。第二是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企业向园区集中。金堂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以重点产业为抓手,建立惠民性工业园区和返乡创业示范区,并结合园区产业需求,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加速了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向园区集聚,工业园区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支撑。第三是推进城乡统一户籍,农民向城镇集中。城镇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主要地点。按照成都市出台的户籍新政,力促城乡居民自由迁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推动了金堂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四是因势利导、循序推进是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基本原则。金堂县政府不断根据农民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因势利导、循序推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金堂县着力帮助农民走出金堂,实现务工致富。近年来,针对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有返乡创业的意愿,金堂县顺势引导、乘势而为,制定出了一系列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创业热情;加强培训,提高创业本领;主动协调,提供创业资金;强化服务,降低创业门槛等,多渠道全方位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二)重要启示

金堂县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成功实践是我国农民工发展的缩影,金堂对农民工事业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国农民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坚持返乡创业就业与外出打工就业联动,同步解决发展与致富问题。金堂县农民工从外出就业到返乡创业就业的历程,既代表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也表明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外出务工与返乡创业就业并举的新阶段。外出打工就业是实现返乡创业就业的前提,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家庭致富,而且所积累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要素,为返乡创业奠定了基础;返乡创业才是外出务工的根本目的,不仅可以获得工资性收入,而且可以获得利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劳务输出地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以外出务工为主向以返乡创业就业和外出务工并存转变,同解决农民致富、个人发展和区域发展问题相结合。

二是坚持返乡创业就业与产业发展联动,促进创业就业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产业发展是承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重要载体,因此,劳务输出地要承接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要注重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本地的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形成当地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适宜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产业、形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的产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既为劳务输出地充分利用区域内外两种资源、打通区内区外两个市场来发展主导产业创造了条件,也为产业转移实施配套、提供服务,返乡农民工带回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也为发展适宜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劳务输出地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本地产业和资源优势,将本地的产业发展与承接农民工创业就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制定和落实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并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纳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整体格局,在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中,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扩展空间,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中不断促进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两者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是坚持返乡创业就业与农业规模化经营联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民与农业具有天然的联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我国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也制约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如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仍采用传统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仅难以获得较好的效益,也难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此,劳务输出地应科学规划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从事现代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业生产经营,鼓励引导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幅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的有机结合;积极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兴农业,实现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是坚持返乡创业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联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的生力军和引领者。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解决了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人才匮乏、产业空心的问题。首先,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并有助于更新农村的传统观念,改善农村管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人才保证;其次,农民工返乡就业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也为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反过来,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又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为此,劳务输出地要充分尊重返乡创业就业人才的发展意愿,充分发挥其智慧和所带回的生产要素的作用,积极接纳返乡创业人员参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五是坚持返乡创业就业与社会管理联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农村妇女、儿童、老人成为农村主要的人口构成。农村的社会管理成为农村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返乡创业就业者是新型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力量。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有利于优化劳务输出地区的人口构成,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此外,金融危机背景下,大量农民工返乡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热点问题。大力推进创业就业是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的积极作用,增加农村就业容量,减少社会管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农民工输出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将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纳入区域发展人才战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建立健全输出和引回的双向通路,使农村断裂的人力资源回路重新贯通。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创业服务管理工作,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六是坚持返乡创业就业与平台建设联动,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返乡创业就业的顺利推进有赖于地区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既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创业平台建设力度,提供更优良的创业服务,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而建立健全扶持返乡创业就业的长效机制。劳务输出地要加强就业平台建设,在农民工创业就业园区建设、创业就业辅导、创业就业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国家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制定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并通过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优质便捷的服务,对有突出贡献的返乡创业者实行政治荣誉激励,不断加强创业环境建设,增强返乡人员创业信心,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倡导全社会积极关注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农民工的发展意愿与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相吻合,将农民工的优势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融合,将农民工的创业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契合,将农民工的创业服务与缩小城乡差距着力点相结合,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力度,切实做好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

(一)建立健全农民创业的扶持政策体系

1.市场扶持政策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有关部门应主动清理、取消不利于农民工创业的规定,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应鼓励返乡创业者进入。对农民工返乡创办公司且属于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的,应适当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对在农村合法经营的小商小贩,可免于工商登记。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农民工的创业之路扫除不必要的障碍,吸引、激发农民工的创业热情。

二是拓宽创业领域。指导农民工选择适宜当地资源条件、市场特点的产业进行创业,予以指导和帮助。积极扶持创业农民工主动接受各地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辐射带动,结合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依靠各地已经形成的产业特色,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的特点,扩大创业领域。如创办为规模企业服务的配套配件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着力发展商贸、餐饮、物流、社区服务、休闲旅游等现代化服务业;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编织业。

三是加大创业项目供给。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购买适合农民工创业的特色项目,优惠提供给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并通过开辟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服务。建立政府扶持,企业、社会机构与个人开发,公益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创业项目开发、推介和储备制度,建立和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高效的创业项目开发与推介机制,提高创业成功率。

2.财政扶持政策

一是税收优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实行对创业农民工减免部分税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优惠政策。对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对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可考虑由财政部门安排反补给企业,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对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完善税收征管制度,避免根据投资额预征税收等不合理的方式削弱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创业扶持补贴专项资金。通过各级政府共建创业扶持补贴专项资金,制定针对帮扶农民工创业方面的政策、条例,安排科技、支农、就业、工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资金,用于引导、扶持农民工创业。对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创业项目补贴,或通过以减代补等措施进行财政补贴,为创业农民工减轻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激发、带动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

三是享受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把创业农民工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与外地客商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农民工,要按规定同样享受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优惠政策。

3.金融扶持政策

一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农民工创业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小额信贷范围。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鼓励和促进农业担保公司和其他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把为农民工创业贷款提供担保作为重要业务内容,积极梳理和创新产品,通过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工的创业需求,并优化流程,改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服务;要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推出与其相适合的金融信贷产品。

二是探索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拓宽抵押品标准,创业农民工证照齐全的,房屋产权、机器设备、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有价证券以及注册商标、发明专利等无形资产均可作为抵(质)押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可根据资产状况和诚信度,对创业农民工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根据信用等级发放信用贷款。积极探索用土地流转经营权、商品林权、农业生产用房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农民工创业提供贷款。

三是提高信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创业农民工的信贷需求特点,各类金融机构应改善服务方式,通过简化贷款手续、降低担保费率、上门服务等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小额担保贷款环节、提高中贷效率。

4.土地扶持政策

统筹安排创业场地,把农民工创业的生产经营用地纳入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允许将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民工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向有资金、懂技术的创业农民工手中流转。允许农民工利用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闲置厂房、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在符合安全、环保、消防要求的前提下作为创业经营场所,放宽对创业农民工用地的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设立创业园、创业基地,优先安排农民工创业就业。

(二)建立并完善农民创业的组织服务体系

1.简化审批程序。对于农民工创业,相关部门要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减少办事环节,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为创业者建立创业和立项的“绿色通道”。

2.规范收费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对不合理的坚决予以取消取缔,避免因不合理收费挫伤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杜绝因不合理收费行为遏制农民工创业发展。

3.加强信息引导。整合各职能部门涉及创业的相关信息,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为创业者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向创业者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类市场信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创业项目库;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方,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创业项目推介活动;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等方式,及时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

4.强化创业指导和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办SYB(创办你的企业)和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班,紧密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和所选择的创业项目,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鼓励各类服务和培训机构为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指导等服务,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减免相关学习费用,建立孵化基地,提高创业成功率,并进行持续的后期指导。可依托现有机构成立创业者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服务。有计划地组织交流活动和科技讲座,使创业者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引导已创办的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帮助创业企业解决引进人才、招聘员工和培训员工等问题。

5.建立创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以免费或低价租赁的方式为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场地,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创业园区给予经费补助,进入园区的创业农民工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为农民工提供创业孵化基地。

6.加强组织领导。相关政府工作机构应加强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创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要将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创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民工创业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7.加大宣传鼓励。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规定。积极开展创业之星和优秀创业企业评选活动,对作出贡献的创业者,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工创业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进行宣传,大力弘扬农民工创业精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建立健全农民创业的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创业服务机构。为促进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各地要依托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的公共创业服务机构,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开展项目开发、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2.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对创业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享受工业园区企业社会保险优惠政策,经批准可以先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创业农民工将失业保险金用于支持创业,落实社会保险的相关补贴政策。

3.规范提供公共服务。各地相关部门应当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工商、财税、融资、用地、劳动人事档案、落户和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便利措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落实有关政策,优化创业外部环境。对农民工新创办企业的住房需求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购、租赁政府统一建设的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对新创办企业的职工子女就学,义务教育阶段由教育部门就近安排,不得收取借读费和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费用。要向农民工创办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公益性服务,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依法为农民工创业提供相关服务。

4.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应加强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相关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投资环境,为农民工创业奠定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农民工创业,为其生产提供便利。

农民返乡创业成功演讲篇3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来自**区,今年**周岁,XX年起跟随同乡一起离家到上海市一家电子元件厂打工,从事电子元件加工工作,10月因工厂停产返回家乡,一直无业赋闲至今。

这次市工商局举办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洽谈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快捷及时的就业通道和机会。通过参加洽谈会,我对家乡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有了深刻的理解,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爱,感受到了工商机关的真诚,感受到了家乡企业的热忱,同时也使我进一步坚定了信念,遇到挫折不气馁,困难之中不消沉,挑战面前不低头,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希望,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在此,我代表所有参加这次洽谈会的农民工兄弟向各位领导、市工商局以及用工单位真心地说一声:谢谢你们!

我们将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积极与各个用工单位协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能够实现顺利就业,我将努力学习知识,锤炼技能,提出建议,创造价值,切实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联系起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回馈社会和企业,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我们将认真研读各项优惠政策,把握创业的机会,在家乡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征程。这次洽谈会上出台了许多支持创业的政策,点多面宽,词新路实,为我们农民工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加切实的政策支撑。如果不能实现就业,我们将依托政策的大力支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创业的激情之中,敢于正视困难、迎难而上,依靠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赢得胜利,为自己的家庭创造幸福,向社会奉献自己!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祝各位农民工兄弟都能找到好工作!

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第3篇

一、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2014年5-12月, 通过对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河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案例选》中创业主人公的抽样调查, 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存在着种种艰辛与困难, 这其中既需要自身知识、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丰富, 同时也需要依托外部环境的扶持与帮助。

(一) 大学生创业需要知识培训

大学生普遍认同通过创业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但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项目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望而却步。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应注重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通过有机整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教学资源, 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陈战, 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2007年创办了石家庄起跑线婴幼儿教育咨询公司。之所以能创业成功, 源于他大学期间对学前教育专业积极的学习和准备。他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先后获得蒙台梭利教师、感觉统合教师、亲子教师和中国舞教师等权威认证。他还积极参加财商、销售、管理及专业知识的各种学习, 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思维水平。

河北传媒学院的方辛阁创办的影视工作室、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刘熹伟创办的涿州乐途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燕山大学的吴春雷创办的秦皇岛祥如能源有限公司等, 都是建立在大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 在他们进行创业项目选择时, 充分考虑到大学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是自己最熟悉也最容易成功的。

除此之外, 学校还给予他们免费的创业培训指导, 使他们从中学到很多经营管理知识。也有些创业成功大学生参加了社会上专门的管理经营培训。多数大学生在求职前没有经过职业技能训练, 创业经验缺乏, 创业能力较弱。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 对行业的运作模式, 国家的宏观政策, 法制观念, 诚信度等等问题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二) 大学生创业需要政策引导

近年来,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 河北省各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

李阳, 毕业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他得知吴桥县正在推广一个大项目——饲养白羽大肉鸡。县政府、财政、地税都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工商局也窗台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县里专门成立肉鸡生产服务的中介组织——吴桥县大成养鸡专业合作社, 全面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 技术人员手把手教给农户饲养管理技术和方法, 指导农户科学饲养管理肉鸡, 进行标准化生产, 解决农户缺乏饲养管理技术的难题, 化解农户的饲养管理风险, 提高养殖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阳创办了白羽大肉鸡场, 四个月总利润20000元左右, 首次创业成功。

大学生创业需要公共政策的鼓励与扶持。河北省虽然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小额信贷等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 但整体上还不够完善。其次调查结果显示, 多数大学生对政府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不了解和熟悉。再次, 有些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长期性, 政策措施多局限于短期, 设限条件苛刻, 缺乏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三) 大学生创业需要资源支持

大学生创业的首要资源就是资金和场地。河北师范大学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创业贷款政策, 资助2006级公共管理的李苑祥10000元无息贷款, 扶持他开办了第一家爬行宠物店, 后规模扩大, 并发展连锁经营, 大学毕业时已获得十几万元的收益。河北师范大学20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尹立志也是在学校一定资金和场地的支持下成功创办了夏之恋冰吧, 并开设了分店。

目前, 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一般从以下四种渠道获得:一是商业贷款;二是小额信贷;三是学校专项资金;四是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无偿资助。但现阶段, 对于比较强调投资项目安全性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 其投资决策存在着强烈的“逆向选择”倾向, 几乎不会对创业活动提供债务资金支持。同时, 大学生创业还需要业务资源、客户资源、技术资源、行业经验资源等, 这些需要社会各界的扶持与帮助。

二、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通过对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的梳理和分析, 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应建立在以学校为支撑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的创业政策服务体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创业资源服务体系之上。

(一) 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1、培养创业教育师资。

目前河北省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由就业指导教师和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担任。总体上看, 缺乏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第一, 学校应要对专业教师, 尤其是创业课程教师进行培训, 除了理论教学还应该提供实际的创业案例模拟经营, 让教师亲身体验创业活动, 提升师资专业实战技能。第二, 学校应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和政府官员做兼职教师, 扩充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第三, 学校应出台政策制度切实提高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的地位, 设立创业教育发展基金, 奖励有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2、开设创业相关课程。

就全国来说, 河北省是开设就业、创业相关课程较早的省份, 也成就了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开启大学生的思维, 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 掌握创业技能, 树立和培养创业理念。目前我省开设的必修课主要有“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帮助大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制定职业发展的决策和策略, 明确具体的生涯发展途径。另有“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公共选修课, 该项目通过传授和操练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帮助大学生对创业进行全面的认识, 并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能力。总的来说课程设置应注重两点:第一, 纳入教学计划。建立适用本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第二, 创新课程内容。创业教育实践性非常强, 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因此, 课程内容应注重把学科课程和创业活动课程融为一体, 重点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加强创业教育合作。

高等学校加强与外界的合作是提高创业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创业基地是大学生创业孵化起步的物质基础, 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和有效载体。高校可联合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工商注册、财税、创业资金、市场开发、招商引资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创新创业成效显著的工作室或项目可以申请入驻大学生创业基地并进行孵化与提升。高校还可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契机,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创业教育咨询机构为项目设计、实践活动等提供指导, 形成学校搭台、企业出资、学生唱戏“三位一体”的格局, 最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二) 完善创业政策服务体系

1、提供创业法律保障。

河北省目前相应政策、法规发展滞后, 对于在校学生的创业立法还是空白, 创业者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保障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如美国有《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等法律为初创小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同时也促进了初创小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健康成长。因此, 我们亟需从法律层面确保各项创业政策和法规的有效落实。

2、扩展创业优惠政策。

当前, 我国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 很多政策在实施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现状。一方面须强化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扶持工作中的责任, 进一步落实服务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另一方面, 政府应整合各部门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 积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服务体系。

3、做好创业政策宣传。

河北省对大学生创业虽然一直持鼓励支持的态度, 但宣传和动员的力度并不是很大。社会、政府的服务职能相对滞后, 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 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逐渐开始认识, 但是对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政府部门要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型, 引导社会形成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社会氛围。各地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等到高校里开展创业知识宣讲活动, 把当前出台的一些有利与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支持、金融资助第一时间带给学生, 补充大学生相关的创业知识。

(三) 完善创业资源服务体系

1、融资渠道通畅。

据河北省有关规定, 申请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担保的大学毕业生, 可凭《就业失业登记证》提出申请, 经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或其委托的社区居委会审核, 当地贷款担保机构承诺担保, 向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申请额度不超过万元, 贷款期限不超过年。参加创业培训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一次性创业培训补贴最高不超过元。建立通畅的融资渠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政府要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协调, 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的支持力度, 完善大学生创业小额信贷机制。第二, 加大财力支持, 由、政府、学校、社会捐赠共同出资建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 努力为那些可行的创业计划提供风险基金以及其他形式的创业资金帮助, 缓解那些富有发展潜力和成功希望的创业项目所面临的资金压力, 为早期创业活动的正常发展提供保障。第三,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提供风险投资培训、提高创业项目市场适应性等, 积极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

2、提供全方位的社会资源。

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第4篇

高校创新创业是“科技兴国”的基本力量,如何从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高度,深入分析创新创业案例的先进理念,给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思维,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给实体经济带来生命力,提升全社会的创新与生产力,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为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在传统商业模式下,消费者是商品的被动接受者,受技术、资金各方面的限制,消费者也不能被满足个性化需求,商品的中间环节也是被商业机构取代。但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与商品供给者直接传递需求信息,生产者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外形、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提供个性化商品,中间环节被省去,“互联网+”促进了消费个性化趋势的形成,代表了未来新经济和新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比如“互联网+农业领域”,现在有许多牧场也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C2B的商业模式,向客户提供一个线上平台购买其牧场的山羊,再用获得款项进行线下养殖,利用定期分红吸引大量理财客户,并明确资金去向,用联合养殖的方式吧客户引入到牧场的产业链中,C2B的互联网创业模式使“互联网+传统农业”很好的结合起来。

互联网牧场可以做到企业不用借款,实行众筹联合培养,并在线下做好完善的产业链整体战略,羊肉、羊奶等产品线非常丰富,除了养殖业,现在综合开展了生产加工端和销售端。互联网牧场将自身的优势和时代趋势结合起来,工业的养殖规模得到了进一步升级,产生了具备电商销售功能和众筹,以及客户理财的功能,同时也升级了自己的养殖业,给国内的乳业发展也开创了新的创业创业时代。

农民创业成功的故事 第5篇

建养鱼基地养殖会变色的红鲷鱼年售300万

一个名校毕业的硕士,放弃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工作机会,走上了一条自主创业之路。5年过去,“养鱼硕士”梁政远的事业渐渐走上正轨:由他创办的无锡瑞顺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研开发、水产养殖、加工、营销、技术咨询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企业,拥有4个养殖基地,面积达500余亩,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4年前,梁政远研究生毕业后,就在无锡搞水产养殖,短短4年,梁政远从一无所有就发展了4个养鱼基地,年销售额达到300万以上。虽然养鱼时间不长,但他养鱼从未失手过,年年都有钱挣,他到底有啥养鱼的诀窍呢?

梁政远的父亲一直靠经验养鱼,而梁政远则认为养鱼要靠知识,要看书,但在父亲的眼里,梁政远简直在胡闹。多次和父亲交流无果后,梁政远暗暗下定决心要以养鱼来成就他的一番事业。

红鲷鱼原产于马来西亚,与国内的红鲷鱼相比,梁政远养的这种红鲷鱼能提前一个月左右上市,而且价格一斤也至少贵了两块钱!红鲷鱼颜色多样,肉厚且美观,在阳光下会泛着肉色,里面的肉都能看得出来。红鲷鱼不仅美观,经济效益也很好,但养殖技术很难,目前整个无锡市,只有梁政远的养殖场才有!

慕名而来,第一眼看到梁政远的时候,他正穿着脏脏的工作服在忙碌。梁政远憨厚的微笑着和我们一一握手,然后一定要带我们去看他养的鱼。梁政远的养殖塘,是一座座大棚。让人匪夷所思,养鱼怎么和种菜一样??梁政远:“其实和蔬菜大棚是不一样的,这个大棚出于防风的需要,建得比蔬菜大棚矮,里面只可以站一个人,而且每个大棚还配有加温的锅炉。”

“?为什么还需要加温的锅炉呢?”我疑问的问梁政远。?梁政远说:“红鲷鱼对温度比较敏感,在12度左右就会完全死掉。温室内温度很高,也为了促使红鲷鱼提前发情,这样可以提早上市。”

20,?红鲷鱼被梁政远的老师董在杰引进无锡,由于没人见过这种鱼,大家都不敢养,而梁政远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很大的商机。然而建个正规的养殖场,前期至少要100万的投资,刚走出校门的梁政远上哪里去找这么多钱呢?正在为钱着急梁政远,他的女朋友缪凌宏给了他20万元,才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梁政远,又找了一个合伙人,凑够了100万,承包了200亩水塘,并从马来西亚空运了30万尾的鱼苗,开始养殖红鲷鱼!

为了养红鲷鱼,梁政远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如果扔掉,必将赔的血本无归。马来西亚红鲷鱼是热带鱼,在温度低的环境中养殖,就会产生应急反应,颜色变黑,而等到温度升高,颜色又会再变回来。

9月,经过两年的养殖,梁政远的红鲷鱼终于上市了,而让梁政远想不到的是,他辛辛苦苦养出来的红鲷鱼,却根本没人买,他该怎么办呢。

这种红鲷鱼,当地市民很难有人接受,但记者了解到梁政远这几年就是靠这种红鲷鱼发的财,那么他的红鲷鱼是怎么卖出去的呢?又是卖给谁了呢?

梁政远想出了一个方法推广他的红鲷鱼。改变了一下思路,我们直接供餐饮,直接跟餐饮去合作,我们要把对的产品卖给识货的人。于是梁政远请酒店的总经理吃饭,自己带着食物还从外面请来了大厨,让大厨用红鲷鱼做成的就是他们最拿手的菜。?尽管这家酒店的老板没有立刻答应合作,但梁政远说他看到了希望。从20至今,梁政远就是靠着这样的推销方式,一家一家的去酒店做全鱼宴,终于打开了红鲷鱼的销路。

如今,梁政远发展了4个养殖基地,在他的养殖主要养殖红鲷鱼,和这些稀有的品种,一年靠卖鱼和苗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

农民创业致富成功故事 第6篇

农民创业致富成功故事(一)

85后硕士农村创业 种养殖辐射面积12万亩

邝鼎,湖南洋利农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回到农村创业。该公司系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集珍稀植物优质品种种苗研发、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种苗企业。

当还是京城白领的邝鼎想回到家乡当“农民”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们觉得他疯了。不过,这个“85后”的全日制硕士,还真用自己所学在湖南省岳阳老家干出了一番事业。3年的时间里,邝鼎担任总经理的湖南洋利农贸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申请了6个专利技术。

京城白领下乡“种地”

2010年,邝鼎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当时在北京拿着令人艳羡的薪水。

“2012年回乡,看到家里土地大片闲置,荒草丛生,我觉得这对我是一个机会。”邝鼎立马将想回家创业的想法告知了母亲,并得到了大力支持。不过,当时身边的亲戚朋友们都觉得邝鼎太过草率。

最初,邝鼎用自己的所有积蓄承包了家乡近1万亩荒山,开始植树造林。“当时白天就跟着母亲走遍了家乡的田间地头,晚上拜访经验丰富的老农民。”邝鼎说创业之初的日子是最难熬的。

为了学习外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他还自费到山东、江西、浙江、台湾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学习考察。同时,围绕荒山改造,还专程到中国林科院请教专家教授。最后他编制了“改荒一三五计划”,即一年开荒,三年收获,五年成业。

到现在,邝鼎已经带领乡亲们开发荒山、荒滩近3万亩、植树400多万株,现有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1080户,成立了黄栀子、龙牙百合、蓝莓种植基地,以及肉牛养殖基地。种养殖辐射面积12万亩,带动本地及周边近6万农民。

建农民书屋,让农民成白领

在邝鼎看来,回乡种地,那就必须种得不一样。对于他来说,最有利的砝码就是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让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对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

邝鼎说,2012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湖南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达成产学研合作,建成了一个占地9980平方米的高科技组培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实验室已具备年产5000万株组培苗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为了让实验室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农民素质。于是,邝鼎自筹资金建成了农民书屋,购买了关于科学种植的书籍和光盘3000多册,开办了海泰博农农民培训学校免费培训。

可是,一开始农民兄弟并不接受,他只能一家家上门去说服,派车上门去接,请他们在食堂里吃饭等。经过几次培训以后,大部分农民真实感受到了培训对他们的种养殖有实际意义,慢慢地都开始主动要求培训了。

通过研发,公司还开发生产了龙牙百合脱毒组培苗。邵阳隆回是龙牙百合国家的主产区,但是一直没有攻克脱毒苗的技术难题,在隆回科技局多方寻找科技力量的时候,他们已成功培育出来了,种植的百合比普通的大一倍,可缩短6个月生长期,还可以不轮作。

“科研使我们不仅节约了土地、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增长了产量,还真正实现了让农民穿着皮鞋、坐在空调房里干农活。”邝鼎说,经湖南省发改委认定,他们已成为“洞庭湖区湿地林木良种创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唯一的金字招牌。

农民创业致富成功故事(二)

在校女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做豆腐 成立公司做成品牌

卜睿,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2009年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创业,现在是吉林省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她的创业过程曾引起过很多人的质疑,却激励过更多的人,作为标准的80后,创业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她却不断奋斗,一往无前。

回农村做豆腐实现创业梦

2005年9月,卜睿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走进了大学校门,同时也成了全家唯一的大学生。在父母的规划中,卜睿应该在毕业后留在城市,找一份体面、安稳的工作,告别农村。然而事与愿违,卜睿大学还没毕业就回到了农村,走上了创业之路。

在卜睿大三的时候,她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则关于“毒豆腐”的新闻:因为食用了含有违禁添加剂“吊白块”的“毒豆腐”,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身患尿毒症,给孩子的家庭和他本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看过这篇新闻,卜睿萌生了一个念头,要生产出真正安全、健康的食品,杜绝类似“吊白块”事件的再次发生。

2009年3月,卜睿不顾父母和亲人的强烈反对,走上了创业之路,选择的项目正是“豆腐”。创业初期的艰难,对于还没毕业的女大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一切事情卜睿都要亲力亲为。一板豆腐100多斤,男生抬着都有些吃力,卜睿每天都得抬上几十板。每天凌晨3点起床,然后去早市出摊,销售完以后又要去调研,跑市场、找场地。最初的日子,卜睿每天都是早上伴着月亮走,晚上带着月亮归。

成立了公司注册了品牌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卜睿的身影已经遍布长春市的大街小巷,而女大学生创业卖豆腐的新闻也传遍了长春市的大街小巷,最后卜睿的“豆腐项目”成了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2011年,卜睿投资150万元,建起了标准化豆制品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2012年,成立了吉林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卜家”这个品牌,同年获得了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得全国QS质量认证。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余人,工人每人平均年收入4万元。

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现在卜睿的食品公司已经办得有声有色,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的步伐。一次偶然的机会,卜睿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发现了30年前未经过改良的纯笨黑猪品种,这正好符合当时她要搞养生态殖业的想法。随后她买回了13头黑猪崽儿,开始摸索着做生态黑猪养殖。

长春市二道区畜牧局得知这个情况,对这个传统东北笨猪品种非常重视,多次到养殖场参观,提出建议,并嘱托一定要把这具有东北特色的纯笨黑猪品种保留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卜家黑猪”在长春市已经小有名气。

现在卜睿又把眼光投向了“高光效、立体养殖”———在玉米地里养土鸡。现在该项目已经通过了论证,并进入了选种阶段,预计明年就可以大面积实施。届时她将带领乡亲增收,同时给顾客提供更多真正的安全食品。

希望更多人加入创业队伍中

卜睿相信,励志能照亮人生,创业能改变命运。经过这几年的拼搏和奋斗,卜睿先后被评为长春市二道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长春市“双学双比”女状元荣誉称号、“长春市百名创业人才”荣誉称号、“吉林省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荣誉称号、“吉林好青年”荣誉称号等。

现在卜睿头上的光环已经越来越多,但她没有忘记最初的目标。她说:“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我要努力的目标,我希望通过自己创业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创业。”她希望大家能在创业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开拓美好的明天,早日实现自我小梦,共筑中国大梦!

农民创业致富成功故事(三)

90后不做大学教师回乡养牛创业年赚百万

2月11日下午,贺根到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的“贺根牛肉”专柜来送货,售货的大姐告诉他,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卖了100多斤,700多元。

2月11日暮色时分,在一阵鞭炮声中,23岁的湖北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民生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根,从团罗田县委书记胡晶手中,接过了中共罗田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带头人”获奖证书和500元奖金。

2011年6月,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破格留校任教的贺根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回乡养牛创业。2012年,他被推举参加“感动荆楚十大人物”评选,入选理由是: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一个多月前,在黄冈师范学院大礼堂举行黄冈青年“创天下”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本土的“大学生创业英雄”、“90后大学生牛倌”贺根第一个登台演讲。

现场互动环节,一个男生问他:“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贺根的回答出人意料:“农村创业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项目、不是政府的政策资助,而是农村没有年轻人!”

这是他的切身感受。

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1990年10月22日出生的“90后”大学生贺根,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的毕业生。大二时,贺根在学校的数控铣床技能竞赛中夺得亚军。干过班长、学生会副主席。刚刚入党的贺根,很快通过了学校的层层挑选,破格成为了该校的外聘教师。然而,在老师和同学的惊呼声中,他怀着对未来生活的遐想、辉煌事业的憧憬和灿烂人生的构想,贺根摆脱当地世俗观念的束缚,2011年在父母的百般阻扰下,他毅然的放弃了大学教师这份稳定的工作,果断选择回到农村,回到罗田白莲河乡覆钟地村的老家,在山沟里专门养起了黄牛。

2011年11月份贺根开始建造牛舍、购买土黄牛,添置养牛必备的车辆和用具。每天早晨5点半,贺根准时起床。伺候一百多头牛“过个早”,工作量有多大?2011年6月15日,武汉高校的大学生到贺根家中体验,5个同学喂完60多头牛,用时1小时26分。平时,贺根一个人完成这个工作,也就两个小时。

喂完牛,匆匆扒几口饭,贺根开着刚买回来的二手小货车出门,去26公里外的县城河道割草。一天下来,贺根和同伴两个人得割1500多公斤青草,还得一担担从河道里挑出来。50多公斤重的担子压在肩上,贺根体验到了钻心般的疼痛。

摸黑赶回家,还得给牛喂水,整理牛舍,准备第二天饲料……忙完这一切,深夜11点多,覆钟地村已看不到农户的灯光。

贺根的双手很快磨出了血泡、长满了老茧,双臂、双腿满是被草割伤的血印。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有来自四周的“负面舆论”和父母的不理解。

但这些都没能挡住贺根坚持做“大别山黄牛”养殖项目的决心。

每天各种繁重的体力活,贺根都独自承担。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减了7公斤。

第一批黄牛出栏,销路成了问题。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牛肉好,贺根开着农用车沿街叫卖。牛肉很快卖完了,不过他回家算了账,一头牛除去成本,大概赚了两三千元。贺根意识到,必须扩大养殖规模,以降低成本。

在贺根带动下,村里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乡养牛。2012年4月,贺根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年出栏黄牛780头,产值600万元。经过发展,合作社社员从5名发展到如今的117名,养殖规模已达1200头。贺根还开门店销售自己的牛肉,他的牛肉品牌取名“傻根”。目前,他在黄冈开了5家门店,今年,他的黄牛肉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养殖规模也由开始的14头土黄牛发展到个人存栏120头、农户存栏80头;合作社的社员从5户发展到63户,2013年的产值超过600万元。

从这时起,贺根原本一年赚个20万元小富即安的“小梦想”变成了投身现代养殖业的“大梦想”——创办农业合作社,建立“大别山黄牛”养殖基地,做与牛相关的系列深加工产品。

可是,事业做大做强要靠人才、靠团队,而覆钟地村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跳出农门”的老同学,一听要合伙养牛,都没多大兴趣。虽然有几个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贺根的故事后慕名而来的青年,可干了几天也都离开了。理由很简单,吃不了这份苦,也受不了这份寂寞。

今年春节,贺根一天也没有休息。从小年起到除夕,贺根根据订单先后宰杀了37头牛,因肉新鲜且品质好,拿到市场上很快就销售一空。节后在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新开张的“贺根牛肉”专柜,当日就卖出牛肉100多斤。

事业的发展、工作的忙碌使他寻找“创业合伙人”的想法愈加强烈。

2月10日深夜,又忙了一整天的贺根,将这样一条短信息发到了自己的QQ空间:“有没有愿意回农村创业的兄弟?”

信息发出后,在贺根的QQ空间,这几天不断有年轻人和他探讨如何一起创业。

贺根的两位高中同学——长江大学毕业的王河兵和张谦最近以股份参与的方式加入了贺根的团队,王河冰甚至为此放弃了县林业局的正式岗位。而用什么办法来寻找“创业合伙人”、留住“创业合伙人”,也成为贺根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一般的劝说恐怕吸引力还不够,应该考虑通过市场的方式、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把大家联为一体”。

贺根说自己命里注定就是属于农村的,在他眼里,除了有绿水青山,农村更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013年5月完成的《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综合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中,他把理想写了进去:公司将形成大别山黄牛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业态上形成良性互补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发展目标是:将本项目打造成“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产业化第一品牌”“国家级大别山土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生态绿色农业产业样板工程”“大别山农林观光休闲度假第一站”。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第7篇

xx村地处多山丘陵地带,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仅靠种地致富,困难重重,特殊的地理环境迫使村民必须走出村子,开拓一条富裕之路。1995年,25岁的郑不甘心守着一份薄田,过贫苦的日子,背着简单的行囊,加入到农民工行列,来到浙江一家纺织厂做修理工。也许是和纺织机器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从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纺织行业。刚进厂的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受煎熬的,由于技术不是很熟练,常常为不能及时排除机器故障急得满头大汗,甚至被扣薪水。然而,任何困难都阻挠不了他留下来专心学一门技术的决心。为了提高技艺,他勤学苦练,多向别人请教,不怕脏活、累活、苦活,不断磨练自己,突破一个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练就了一手硬本领,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工资也由原来的几百元涨到一千多元,成为厂里人人皆知的技术骨干。

2008年是郑已经在纺织厂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其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看一看。这时候的他也已经是月薪3000多元的技术能手,家境也一天天在改变。照理说,有得心应手的工作,有高薪的收入,郑应该很满足了,可是在他内心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他所在的纺织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订单减少,产量急剧下滑,效益逆转,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经过十几年生活和工作,就要离开厂子的时候,他站在静悄悄的生产车间里,摸着蒙上一层灰尘的机器,心情异常复杂。十几年的经历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播放,如何让机器再转动起来的思索萦绕心头。一个人富不算富,回乡创业大家富,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回家自己创办纺织厂的念头油然而生。

此时的xx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的各项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相关措施,向远在异域他乡的农民工发出来自家乡的殷殷召唤。2008年10月,郑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考察之后,毅然决定返乡自办工厂,从农民工转身当老板。缺少资金,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没有厂房,他腾出了老屋;买不起新设备,就从原来工作的工厂购买已经废弃的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凡事都要亲自动手才能放心,常常累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x纺织厂终于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工了,久违了的机器声又响了起来。

x纺织厂一成立,就吸引了附近返乡农民工前来应聘,甚至还有浙江的农民工慕名而来。如今已经解决6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工资由底薪加计件相结合,月薪达到1600——2700元,工厂月产值达200万元左右。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按照计划,将来扩产后,可解决120人就业,年产值近3500万元。为了避免走原来所在工厂失败之路,郑吸取教训,改变思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原材料、花色、制作上严格要求,严把质量关,以质量求胜。并与世界接轨,接国外订单,产品远销韩国,用来制作高档西服,只有一部分销往国内。随着业务不断扩展,郑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深入,万马齐喑的市场状态下,一枝独秀,于危机中抢占商机,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2010年已纳税320余万元。

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第8篇

1985年德鲁克提出了创业型经济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创业型经济是建立在创新与新创事业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更关注拥有某项知识的个人通过创业活动实现知识外溢, 促进经济发展。创业型经济不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更是“打赢21世纪全球经济战争的关键”。

我国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 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创业是就业之源, 解决就业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企业的不断创立与成长。创业者通过“自谋职位”和“自我雇佣”实现就业, 是对传统的通过“存在职位”和“他人雇佣”实现就业的突破, 一人创业往往可以带动多人就业, 有利于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 (2) 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和劳动支撑, 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 要使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就必须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 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这一转变离不开创新与创业活动水平的提高, 即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3) 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由于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知识和技术创新, 它能够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有利于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 创业型经济表现为创业水平高、创新型中小企业多、创新发明与专利多, 通过引导、促进创业活动、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 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创业是将不同资源加以整合、开发利用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创业者往往能够检验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失误”, 发现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加速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 更好地实现了市场供求平衡, 而这种市场供求平衡的自发调整力量会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来实现的。在我国, 农民与大学生、跳槽创业者并列为三大创业群体, 而且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存在形式, 农民规模巨大, 解决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同时, 农民创业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民创业不仅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还有利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 研究农民创业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农民创业的实证研究

课题组于2010年1-2月采取深入农民家中进行访谈以及与相关部门人员座谈的方式, 对农民创业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最终形成了110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106份, 有效率为96.4%。

(一) 样本描述

从地区分布来看, 河南洛阳市占19.8%, 山西晋城市占18.9%, 山东临沂市占17.9%, 山东烟台市和泰安市分别占17%、15.1%, 河北衡水市占11.3%。此次调研涉及4个省的6个县市, 地区分布比较分散, 调研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从年龄分布来看, 40~50岁的创业者占52.5%, 30~40岁的占26.6%, 20~30岁的占16.1%, 50岁以上的占4.8%。创业农民一般在30~50岁之间, 以中青年为主。

从文化水平来看, 具有初中文化的占57.7%, 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26.3%, 小学占11.0%, 文盲占1.2%。农民创业者文化程度集中在中小学水平, 整体文化程度不高。

从工作经历来看, 63%的创业者具有外出打工的经验, 为创业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体验。

(二) 农民创业的优势和劣势

1. 农民创业的优势。

与大学生创业者、下岗跳槽创业者等其他创业群体相比, 农民创业者具有自身的优势。第一, 创业的条件更充分。农民创业者更熟悉农村环境、本土文化和市场运作, 可以更好地依托当地的资源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大多都有打工经历, 积累了一定的技能和经验。第二, 创业的机会成本小。跳槽创业者的机会成本可能是高薪、体面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而农民创业的机会成本只是一份辛苦、低薪且不稳定的工作。相对来说, 农民更可能创业。第三, 创业的风险小。农民创业者的创业项目技术性一般不高, 受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规模一般不大, 沉没成本也不会很大;创业启动资金和运营资本较少, 即使亏损也不会很严重。因此, 农民创业的风险相对较小, 也更容易控制。

2. 农民创业的劣势。

第一, 知识技能匮乏。相比于大学生创业者, 农民创业者的一大劣势在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创业者多为中小学文化, 并且在外打工时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很少, 农民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第二, 视野不够开阔。受生长、生活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 他们的视野不够开阔, 因而农民创业者一般选择在本地农村创业。调查显示34%的企业所在地在本乡镇, 31%的在县城里, 28%的在家里。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激烈中, 他们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小。第三, 信息相对较少。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创业机会的多少和创业成功概率的高低。根据本次调查, 农民创业的信息最主要来自书籍、广播、电视、网络, 占41.7%, 其次是来自亲友介绍占28.5%;再次是来自当地政府或有关组织的介绍占11.9%;源于自己对现状不满的占11.4%, 来自于成功人士介绍的占6.2%。可见, 农民创业的信息渠道比较狭窄、信息量相对较少, 这意味着他们创业的起点较低。第四, 创业形式传统。农民创业者大多数选择的创业形式是夫妻或朋友一起经营的实体店, 与现在流行的加盟创业、网络创业等多种创业形式相比, 缺乏创新性和时尚性。

(三) 农民创业的基本状况

1. 创业原因。

农民至少有三种选择:继续务农、外出打工和创业。调查结果显示, 最多的人是为了赚钱多而进行创业占51.1%;其次是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占42.8%;再次为了不想被别人约束占36.5%;其余依次为为了不影响种田占17.7%, 怕被拖欠工资占14.3%。获得较高的收入、照顾家庭和获得工作的自主性是创业的三大主要原因。

2. 创业项目。

根据调查, 农民最多的创业项目是特色种养和生产加工各占14.2%;建筑装潢占8.5%, 服装经营占6.6%, 特色餐饮占5.7%, 果蔬批发和美容健身均占4.7%, 礼品玩具占3.8%, 时尚家居、能源再生和数码影像均占1.9%, 物业保洁、教育培训、报刊资料均占0.9%。 (1) 可见, 创业者大多选择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进行创业。

3. 创业形式。

最多的为个体经营占49.2%;家庭创业占31.6%, 合伙创业占14.2%, 有限公司占5%, 个体经营和家庭经营占80.8%。可见, 农民的创业形式以个体为主、较为单一,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民创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4. 创业资金。

从启动资金来看, 1万元以下的占11.3%, 1万~5万元占27.4%, 5万~10万元占19.3%, 10万~20万元占18.4%, 20万元以上的占23.6%。根据公式“平均数=∑组中值×频率”, 每个农民创业者的平均启动资金为9.8万元。从运营资金来看, 5万元以下的占47.7%, 5万~25万元的占29.6%, 25万元以上的占22.7%, 每个农民创业者的平均运营资金为11.3万元。可见, 农民创业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具有一定的规模, 但总体上相对还比较小。

5. 工作时间。

农民创业者每日工作8~10小时的最多, 占40.7%;其次是12~14小时, 占24.2%;再次是10~12小时, 占23.1%;8小时以下占9.9%, 14小时以上占2.2%。从总体来看, 8~14小时的比例达到88%, 农民创业者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为10.3小时, 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天8小时工时制度。

6. 带动就业人数。

带动1人就业的创业企业占51.2%, 带动2~3人就业的占5.4%, 带动4~10人就业的占34%, 10人以上占9.4%。即带动3人以下的占到56.6%, 每个农民创业者平均带动4.16个人就业。大多数创业者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而且带动了其他人的就业, 不过带动就业的数量总体上较少。

7. 创业利润。

年利润在1万~5万元之间的最多占47%;其次是5万~20万元, 占19.3%;再次是1万元以下和20万元以上, 各占16.9%。每个农民创业者的平均年利润是7.37万元。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 即农民创业者的收入是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4.3倍, 创业活动为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 农民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1. 创业能力方面。

农民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其中, 最主要的困难是创业经验不足占39.1%;其次是专业技术不足占36.4%;再次是相关基础知识不足占31.7%。可见, 不论是由于教育和培训缺失所导致的创业知识的缺乏, 还是相关工作经验而导致的隐性知识的缺乏, 或者是创业所涉及的具体专业技术知识的缺乏, 都说明了创业者素质成为农民创业的最主要障碍。

2. 创业资源方面。

第一, 资金不足。28.3%的创业者存在着资金不足的困难。从筹资渠道来看, 创业者最主要的筹资方式是向亲戚朋友借占28.3%, 全部是自有存款占25.3%, 政府政策贷款占17.9%, 商业银行借贷占16.5%。其中, 自有存款和亲友借款共占53.6%, 而受农民的总体收入和财富水平的制约, 其贷款的可获得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也证明了资金缺乏成为农民创业的一大障碍。第二, 信息不充分。16.5%的创业者遇到了信息不充分所带来的困扰。他们不了解政府对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和规定, 不知道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同时缺乏相关的市场需求信息和创业信息。第三, 创业项目不好。14.1%的创业者认为创业项目不好或不合适。农村经济较为落后, 选择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比较困难。

3. 创业环境方面。

25.8%的创业者认为由于社会关系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创业活动。另据调查, 40%的权益受到侵害, 8%经常受到侵害。在权益受过侵害的创业者中, 来自于竞争对手的侵害占95%, 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的侵害占42.5%。这也反映出目前农村创业的环境还比较差, 增加了农民创业的难度。根据调查, 10.6%的农民创业者认为目前创业的风险很大。

三、研究结论与探讨

(一) 基本结论

1. 农民创业群体与大学生、跳槽员工等创业群体相比, 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在于对农村创业环境很熟悉、大多数有打工经历, 创业条件更充分;而且机会成本小、风险易控制。劣势在于知识比较缺乏、视野不够开阔、信息相对较少、创业形式传统, 创业及其发展的空间较小。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农民强化创业优势, 并通过学习和有效地利用社会政策来弥补其创业劣势。

2. 创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农民创业不是个别现象, 很多农民已经创业, 而且形成了一种潮流。创业项目大多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创业形式以个体经营为主, 项目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相对较小, 工作时间平均为10.3小时、比较辛苦, 带动就业人数平均4.16人, 年利润平均为7.37万元, 农民所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 但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 创业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每个农民创业者的平均年利润为7.37万元, 远远高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即创业给创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实惠, 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4. 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

由于创业者的自身素质较低、创业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不充分、创业环境较差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障碍, 使广大农民的创业活动比较艰难。

(二) 探讨

1. 农民创业成为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研究表明, 农民创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民创业者的收入高于普通农民, 生活水平也是处于较高的水平, 他们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还带动了其他人的就业, 这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农民创业者所选取的项目多贴近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 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见, 农民创业成为了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 要创造更好的农民创业条件, 推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民创业存在着一系列困难, 既包括农民创业能力方面的基础知识不足和专业技术、工作经验的不足, 也包括创业资源方面的资金不足、信息不充分、创业项目选择不好, 还包括创业环境方面的社会关系不足、创业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等, 这些都阻碍了创业活动的开展。因而, 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从多方面破除这些障碍因素, 为农民创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以推动农民创业高潮的到来, 进而推动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农民创业的对策建议

政府需要通过制度设计, 营造更好的环境, 以推动农民创业和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1.提供技能培训。政府要高度重视对农民的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整合现有的经费和培训项目, 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 创新培训机制, 以本地区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 让农民学到适应本地区创业的基本技能, 以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为农民创业提供更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2.加大资金扶持。要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助、吸收民资、创业回报等渠道筹措资金, 优化创业金融体系。一方面, 政府要建立创业小额贷款的“绿色通道”, 尽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资金。当务之急, 要设立“创业基金”, 用于创新产品奖励、贷款补贴、创业成功者奖励和失败者救济等, 以激发创业信心, 降低创业成本。另一方面, 通过贴息扶持等办法探索更广阔的社会融资渠道, 帮助创业者度过创业融资的难关。

3.搭建信息平台。政府要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一方面, 发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 及时提供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 并加大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 健全农民创业服务网络, 及时公布创业信息和市场信息, 帮助农民创业者更准确地选定创业项目。

4.开展项目指导。引导农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经济发展规划, 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选准、选好创业项目。重点鼓励、支持农民进入科技创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现代服务型等行业, 以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和产品市场份额。

5.实施税收减免。对农民的新创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免税政策或减税政策,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创业之初资金周转的困难, 使新企业能够健康的起步、顺利的发展, 以便做大做强。

6.保障创业权益。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 规范竞争规则, 并加强政策落实和市场监管, 既防止同行竞争者的不正当竞争, 又避免有关部门滥用职权、侵害创业者的权益。同时, 还要加强宣传, 指导农民创业者用正确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摘要:农民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很多农民已经创业, 但在创业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创业, 提供技能培训、加大资金扶持、搭建信息平台、开展项目指导、实施税收减免、保障创业权益, 促进更多的农民进行创业, 以推动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农民,创业

参考文献

[1]Audretsch, D.B.and A.R.Thurik, A Model of theEntrepreneurial Econom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2 (2) :143-166.2004.

[2]Larry C Farrell., The Entrepreneurial Age:Awaking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in People, Companies and Countries.New York:AllworthPress, 2001.

[3]黄敬宝.如何认识创业型经济[N].人民日报, 2010-8-30.

[4]李政.后危机时代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战略探析[J].学习与探索, 2010 (1) :170-172.

[5]朱嘉蔚.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外在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0) :5391-5395.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9) [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梦想进行曲作文1100字下一篇:四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新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