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2024-07-22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精选8篇)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第1篇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大学的特色发展离不开合理定位,而合理定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对大学职能的.侧重点不同,廓清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大学特色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作 者:姚书志 王慧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英文刊名:CO-OERATIVECONOMY & SCIENCE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职能 定位 特色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第2篇

省内部分高校

1.厦门大学

办学定位:是一所包括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艺术教育科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战略途径: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特色:近年来厦门大学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坚持“树优势、争一流、创名牌”的理念,逐步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巩固、重点突出、交叉融合、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2.福州大学

办学定位: 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属重点大学

战略途径: 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建设我国东南地区强校。

学科特色: 坚持理工结合,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式办学,与社会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福建师范大学

办学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培养造就职业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教学型大学。

战略途径:把学校建设成服务基础教育、造就优秀专门人才的摇篮,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融入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对外交流、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学科特色:

4.福建农林大学

办学定位: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战略途径: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科研并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并重,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发展重点,立足福建、辐射华东、面向东南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成为福建省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綦地,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学科特色: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发展重点。

5.华侨大学

办学定位: 华侨大学是一所以招收华侨、港澳、台湾籍青年为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

战略途径:以全面发展华文教育、全面建设厦门校区、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三大任务为核心,致力于建设成以华文教育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为优势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学科特色: 坚持和强化海外华文教育学科特色、工程学科优势,贯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思路,发挥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多学科、跨学科群体优势,立足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向学科前沿,使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学科取得较好的学术成就和标志性成果。

6.福建医科大学

办学定位: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

战略途径:.福建医科大学正大力推进新一轮发展,努力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平台、基础医学研究创新平台、临床医学诊疗创新平台、公共卫生服务创新平台、医学实验动物服务平台和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等六大平台,努力成为海峡西岸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跨入国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学科特色:以医为主,理、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全省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培养的学生在省内、外医疗单位得到广泛认可和肯定。目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医学类及医技类专业已成为我校优势专业。

7.福建中医药大学

办学定位: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战略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充分利用大学在教育、科研、医疗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教育方面,突出中医药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在科学研究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研究和标准化研究等,加强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尊重中医药自身规律的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积极参与并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等六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药院校,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科特色:学校形成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学科建设思路,突出中医药优势,凝炼了一批重点学科和学科方向,确定中医学(含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并以此带动护理学、心理学、情报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共同发展。

8.漳州师范学院

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以教育创新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战略途径: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博学、明理、砺志、笃行”校训,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的育人指导思想,形成了“传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与培训衔接,服务与引领并行”,实现与中小学互动发展,共同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科特色: 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

省外部分高校

1.宁波大学

办学定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战略途径:实施“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朝着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海外影响的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前进。

学科特色:以应用海洋生物工程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学科,以理论物理学科为强势学科。把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建立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在融入地方中逐渐形成学科特色和亮点,在服务地方中不断获得学科资源,在与地方合作中快速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2.安徽大学

办学定位:安徽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是以培养本科人才为主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大学。

战略途径:立足本省、服务地方,面向全国,培养‘三基(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并重,全面发展’的各领域专门人才。

学科特色:学校拥有汉语言文字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计量认证中心。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收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3.南昌大学

办学定位: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和江西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战略途径:坚持“育人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的办学理念和“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特色:学校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

4.上海大学

办学定位: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高校之一。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战略途径:建构绿色、文明、平安、信息化校园,培育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兼容并蓄、和谐向上的上海大学校园文化,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满足全校各类学生在科学、文化、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学科特色:上海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钱伟长校长提出的关于“拆除四堵墙”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一系列重大措施上,始终坚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第一位。

5.北京工业大学

办学定位: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

战略途径: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宗旨,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全面推进育人质量的提高,努力将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学科特色:材料学、光学、结构工程等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6.扬州大学

办学定位: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教学科研并重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战略途径:合并办学10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减少了管理层次,理顺了内部关系,提高了运行效益,为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征程中,扬州大学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推进由“规模大校”到“内涵强校”的转变,由“改革名校”到“质量名校”的转变。

学科特色:预防兽医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首批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在首席学科带头人刘秀梵院士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四个研究方向和体系,在畜禽主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和防制对策、畜禽重要疫病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畜禽主要传染病发病机理和免疫机理以及转基因动物与实验动物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

7.大连海事大学

办学定位: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战略途径: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学科特色:大连海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的发展脉络始终沿着一条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探索路线前进。

8.上海海事大学 办学定位: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战略途径:学校将立足航运,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建成世界高水平的海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科特色: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学科,是首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证书以及挪威船级社颁发的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证书的高校。

9.上海海洋大学(原名:上海水产大学)

办学定位:上海海洋大学是由农业部与上海市共建,属地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教育体系完备,学科门类众多,办学特色鲜明,农、理、工、经、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战略途径:学校办学目标: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并重,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学科特色:水产、海洋、食品等学科是特色学科

10.青岛大学

办学定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战略途径: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教学水平提升、学科品牌建设、科研振兴、人才强校、国际化发展和管理创新六大办学战略,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第3篇

一、职能选择———高校定位的基础

大学自诞生至今, 其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社会需要的适应, 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世纪大学由进行知识探索的学生和教师自行组合而成, 是以学者行会的形式存在。虽然只是一种学者行会组织, 但它满足了当时社会职业人才如僧侣、政府官员、律师和医务人员的培养需求。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王权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于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开始有人重新进行思考, 现实社会也要求大学在培养绅士的同时, 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810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 这标志着大学正式承担起科学研究的使命———实现学术繁荣, 通过探索纯粹的客观学问培养“完人”。洪堡的办学思想和柏林大学的改革为世界大学树立了成功的典范。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学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使命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的“赠地运动”催生了一批州立大学。州立大学自诞生之日起, 就将自己的重要职责定位在“服务社会”上, 只是不同的时期服务社会的内容有所区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威斯康星大学和加州大学。1904年范海斯校长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 赋予大学两项重大使命:帮助州政府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 以帮助本州公民提高素质和就业能力。这项计划明确提出: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引, 从此“服务社会”的使命成为第三项使命。

综上所述, 到目前为止, 培养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大学的三项职能, 而这也成了区别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标志。但是,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第一, 这三项职能并不是平行的。从逻辑上讲, 大学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组织, 因为只有大学才能大规模持久性和群体性地、稳定地向大众传授高级知识。我国明确规定大学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要提供有关的专门知识, 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技能。第二, 不是每所大学能同时在这三个职能方面都做得很好。一方面社会的需求是多样的, 多样的需求驱动多样的选择;另一方面自身的实力也不可能, 要在各个领域都领先需要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 只有很少的大学才具有这样广泛的资源和机会。每所学校都希望实现“三高”职能, 即所谓“抓科研, 带教学, 促服务”, 结果是科研上不去、教学质量低、服务跟不上, 最后落了个四不像。

美国教育学家欧内特斯·博耶指出:“决没有什么简单的好大学模式, 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其中, 最根本的是:“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 而且是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 所以它不可能是满足所有人、所有要求的大杂烩, 它需要在众多的要求下做出选择并确定哪些是应优先考虑的重点。”因此, 大学要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定位的前提是学校自身必须搞清楚我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不能够做什么。在这三项职能中, 毫无疑问育人是首要职能, 所以大学都只能在以培养人为基础的前提下, 再根据自身的特点侧重于研究、教学或是服务社会。现在许多学校面临的是一种目标危机, 许多学校不是自我确定目标, 而是追求名望, 即使一些以招收本科生为主、研究经费很少的学校也在寻求模仿名牌研究性大学。在这一过程中, 自己的办学方向模糊了, 研究水准受到了伤害, 教和学的质量令人不安地下降了。同样, 如果高等职业学校不注重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而刻意向本科院校看齐, 最终是“舍本求末”,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丧失其应有的竞争力。因此, 高校自我定位应突出高校在职能发挥上的特点,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突出本校特点和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应有的职能。例如,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定位是“服务当地社会”, 莱斯大学的定位是“最合算”, 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能, 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在这方面, 我们或许可以借鉴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规划中以功能分类的方法, 该方法由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于1958年提出, 主要特点就是对加州公立高等教育进行了功能分层, 将加州大学系统分为:加州大学 (以研究为主) 、加州州立大学 (以教学为主) 、加州社区学院系统 (以服务社会为主) 。不同层次的高校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满足社会和经济不同的发展需求。

二、合理定位———发展特色的前提

高等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前提是对学校定位有科学而正确的选择, 只有找准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了自己扮演的“角色”, 才可以使自己的学校办出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个性和特色来。如果一所大学能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大学的鲜明特色, 就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自身的准确定位。同样, 如果一所大学能够准确定位, 也就必然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建设。学校能不能生存, 能不能发展, 能不能出名, 靠的主要是特色, 而谈到特色, 必然涉及到定位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发展学校特色是一个大学内部各要素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未来愿景, 不断前进、发展、提升的过程, 倘若你连自己的目标、职能都没有确定, 谈何发展特色?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前提。

鉴于上述原因, 如果学校在满足三大职能的同时定位侧重于科学研究, 就要力求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倘若以服务社会为重心, 就要尽力在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和实用性技术的传播中独领风骚。宁波大学是一所新建地方院校, 建校之初曾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近期定位目标, 在实践中深感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之大, 后侧重于大学的服务职能, 紧密结合地方需要办学。学校重新定位:“面向浙江、紧贴宁波, 以为地方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 以特色创一流, 把学校建成位居全国新建院校前列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事实证明他们是成功的。

上文谈到科学定位是办出特色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无法发展特色, 但发展特色不仅仅靠定位, 其核心要在定位基础上办出学科特色。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有许多表现形式:同样的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高校, 有的基础理论研究实力强劲, 有的应用研究优势明显, 有的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高校, 其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是各有不同, 诸如复合型、双语型、创新型等五花八门的培养模式。虽然办学特色具有多样性, 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出学科特色, 因为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学科特色在办出学校特色中起主导作用。不论是教学、研究, 还是服务社会都要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因此, 抓住学科建设的特色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

学科建设的原则是, “你无我有, 你有我强, 你强我避”。当然, 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地方的需求, 比如陕西科技大学的特色就是造纸和皮革, 因为别的学校没有, 这就是学科特色, 就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大做强。很多高校在资源不足, 实力有限的条件下追求“大而全”, “小而全”都是不明智的, 到头来五个手指伸出来一般长, 还谈什么特色。

综上所述, 大学的职能决定了大学的定位, 科学的定位才能发展出学校的个性, 只要认清办学理念, 找准合理定位, 突出重点学科的建设, 每所学校都可以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振天, 杨雅文.大学定位:观念的反思与秩序的重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6.

[2]亚伯拉罕·费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2.

[3][美]欧内特斯·博耶.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的大学——现状、经验、问题和对策 (后记)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第4篇

【关键词】学生社团;素质拓展;分析;定位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高校学生社团亦相应步入高速发展期,呈现数量、规模激增的态势。在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新课题,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的重要载体,属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质量优劣。

一、基于高校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概念性分析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作为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自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就共同颁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定位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其列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基本内容是“着眼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益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活动和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支援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培养全面人才”。

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属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为培养各种能力,开拓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挖掘潜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以自愿方式组成的学生群体组织。既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又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的延伸和补充,它补偿并发挥着课堂教学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它对实施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大学生社会化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高校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性分析

(一)、培育良好品性,促进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通过创设良好环境,努力为成员发展提供条件。社团成员间的素质相互促进、社团与校园社会环境的相生相长,为大学生培育良好品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社团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培养其自律自控的能力,逐步形成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事业心、紧迫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增强能力拓展,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社团为学生增强能力拓展提供了良好平台,能力拓展是当前大学生面向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社团内部广大同学在工作上各抒己见、兼容并包,能够积极促进社团组织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事的优势,增强了大家在思维上敢想、在行动上敢为。高校社团还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通过科学研究、学术论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通过高校学生社团搭建的良好平台,经由组织学术性活动、服务性活动、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得到相应锻炼、提高,从而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及早去了解认识社会,锻炼自己,为将来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高校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子

1、管理模式落后,重视程度欠缺

近年来,在高校学生社团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重视程度欠缺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对学生社团的认识不明确,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要么对学生社团统得过死,社团所有活动都由管理部门亲自过问或组织,社团缺乏自主性;要么将学生社团的管理全权交给学生会,对学生社团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学生社团的发展比较盲目。

2、主体地位缺失,缺乏有效引导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缺乏自由度和灵活度,社团活动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参与性不高的现状,导致了学生社团成员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另外伴随着学生社团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庞大的有组织的学生团体必须要有专门老师进行专职指导,随时应对社团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

(二)、内部影响因素

1、管理制度混乱,阻碍健康发展

当前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亦存在制度混乱的现状。有些学生社团组织结构松散,会员流动量大,缺乏组织纪律约束,随意性大;有些学生社团缺乏社团骨干,成员仅凭兴趣凑集,其活动往往没有任何计划;还有些学生社团组建程序不规范,没有社团章程,也没有健全的工作制度。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2、质量层次较低,缺乏发展后力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数量众多而活动较少,或根本不开展活动,社团成了空架子,名存实亡;或者虽开展一些社团活动,但许多社团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缺乏老师指导,只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活动,不能很好结合社团的特点,社团的风采难以展示,其影响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这些情况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社团的形象,影响了社团的稳定发展。

此外,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问题也未得到足够重视。如一些学生社团轻视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不注重社团资料和活动档案的留存,以至于经常出现一些学生社团在前几年活动还轰轰烈烈而近几年就销声匿迹的现象。

四、基于高校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可操作性性分析

1、加强管理,提升素养

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首先引导学生社团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加大对其建设投入,提供相应的经费扶持,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相关活动;再者,要将提升学生素养确定为素质拓展的目标之一,将学生发展和导师指导进行有效结合,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努力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

2、深化内涵,培育精品

通过打造有内涵、有深度的学生社团,使学生充分利用这一良好载体来培养兴趣爱好、展示智慧才华。发挥精品社团对大学生素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通过意识塑造、能力拓展等途径综合提升学生素质。既通过精品学生社团让学生汲取养分,提升自我,又通过精品社团活动拓展视野,提高专业素质,激发创新思维,顺利完成大学生素质拓展。

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属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为进一步深化高校素质拓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作用的精神,提高二者互动关系的成效,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大军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成为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我们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密切二者关系,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开展活动,发挥指导作用,让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满元 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思考【J】 菏泽学院学报 2009(1)

[2]谢明敏 对加快发展高校学生社团的思考【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5(7).

[3]刘海涛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几点思考【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2(6)

浅论大学生职业方向的定位 第5篇

一、职业规划分析

据统计2013年我国毕业大学生高达699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其中,作为求职方的学生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共同反映的一个问题是:许多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不明确!在经历了三、四年大学生涯,许多人依旧不知道毕业后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于是也由此萌发了许多疑问。

据美国有关机构调查,大多数青年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想做什么,首先问五个问题:我要去哪里?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的差距在哪里?我要怎么做? 以上五个问题涵盖了目标、定位、条件、距离、计划等诸多方面,只要在以上几个关键点上加以细化和精心设计,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知晓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实际意义。如:找工作,大学的学历证书有用吗?找工作,专业不对口的岗位要去吗?找工作,是不是要找一个和自身兴趣相关的呢?„„针对一连串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大学生该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对于自己喜爱什么,能干什么,大多数学生应该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但是对于一些不清楚的学生我建议先弄明白自身兴趣、爱好。至于有什么机会,我想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有些机会。不过要强调的是不要守株待兔,而要主动出击,捕捉机会。要发动一切社会资源,多结交朋友,多参与社会活动来创造机会。判断哪些机会更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兴趣的工作才能越干越好,干出成绩和名堂。

做好职业定位

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的统一,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才能给自己做准确定位。

每个人群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保证自己持续地发展。但是各个群体定位的重点不同:定位重点在于澄清自己有什么。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过于看重自己的文凭,或者看重自己的成绩,有的过于低估自己身上的潜质,所以,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第6篇

【摘要】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在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职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民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等,是巩固国家政权的根基所在。作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最基层单位,乡镇政府不仅面临着财政供给不足的经济压力,而且还必须承担起全方位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的政治责任和社会压力。面对新形势,客观上要求乡镇政府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是职能的重大转变。然而,乡镇政府没有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来界定职能,致使乡镇政府的现有职能并没有根本改观。追溯问题的渊源在于压力型体制。为此必须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即乡镇政府要把职能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上来,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字】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一、乡镇职能定位的必要性

(一)、城乡关系的客观要求

社会经济转型是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相互交织的过程,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社会经济转型期政府宏观调控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今后能否有效地缓解和缩小城乡差距,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第三步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市场化改革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也离不开城市。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在目前城乡分治的体制下,乡镇以上的各级政府及其财政事实上是围绕城市来运转的,谈发展、讲改革、定政策有意无意地几乎都是以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细细考量我国发展和改革的历程,这个结论是不难得出的。改变目前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上过多向城市倾斜的政策,从体制上、政策上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我国的城乡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种新型城乡关系体制下,必须对乡镇职能进行重新定位。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乡镇政府的引导。所以,在后农业税时代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乡镇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

二、国外乡镇职能配置的经验和启示

在国外,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较为清晰,机构设置较少,管理形式灵活多样,淡化政治职能,侧重于公共产品服务职能。主要承担对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在经济事务方面,地方政府也不承担主要职责,不直接参与经营,也以提供相应的服务为主。地方政府通过对当地社会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创造一种较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维护和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三、乡镇职能定位的主要原则

乡镇政府的职能实际上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一个衍生品,它的职能定位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职能目标指向上的“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内在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一个“负责政府”的具体体现。

二是政府职能价值取向上的“公共性原则”。现代政府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政府权力从本身上讲是一种公共权力,政府权力有主体,这个主体即人民群众,人民是政府的“所有者”,而不是政府的“顾客”。所以,政府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上来。

三是政府职能设定范围上的“有限性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放弃原有的直接干预或横加调控,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四是政府职能履行效果上的“高效性原则”。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都要求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必须高效,这就必然要求各级政府根据新时期的职能定位,通过简政放权、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如提高人员素质和改进职能履行方式等,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成效。否则就会浪费宝贵的资源,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发展,并影响到自身的形象,降低自身的威信和合法性。

四、新时代乡镇政府主要职能

新时代乡镇职能定位应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管制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型”政府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型”政府;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增强法律意识;从增长型思维向协调型思维转变,从过去的只注重经济指标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经济、积累和消费、分配关系、微观经济行为等的协调方向转变。

具体来说,乡镇政府职能应定位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贯彻执行法律政策,不断推进民主建设。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积极深化村务公开、公推公选等基层民主政策,促进村民自治不断推进乡镇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配强“班长”入手,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切实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率先发展的坚强堡垒。重点抓好国家有关“三农”的政策,做好政策的解读以及落实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长期以来被老百姓视为“人治政府”向“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科学制定本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组织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农民兴办各种经济实体、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是推行政务公开,扩大农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建立政务公开信息栏或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公开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结果、收费标准及时向群众和社会公开,让老百姓依法享有对乡镇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强化社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重要人事任免及有关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必须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评议监督。

三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管理,及时上报和处理重大社情、疫情、险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乡镇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把发展非农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把抓好龙头企业、建好服务体系、搞好示范引导作为农村工作的着力点。

四是积极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搞好公共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发展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提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信息服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共享社会进步成果。

五是大力加强综合治理,有效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制定和完善社会应急机制,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畅通民主渠道,保证司法公正、社会廉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五、明确乡镇政府职能的意义

合理定位乡镇政府职能,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和谐乡镇政府职能新机制,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这是新时期乡镇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要全面落实并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关键在农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我们如何加强乡村政权建设,构建和谐乡镇政府职能新机制,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张新光:论我国乡镇的建制规模、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

边维慧:乡镇财政能制度变迁研究;

张厚安:村民自治: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必由之路;

顾建光:中国乡镇问题研究综述与思考; 孙世春: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建立及其管理机制;

关于监察职能定位的探讨 第7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纪检监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提出了“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新要求。深圳市监察局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没有与纪委合署的监察机关,一直积极探索发挥监察职能作用的路子。本文拟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部署精神,结合近年来行政监察工作的实践,对监察职能定位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地方行政监察的工作目标

职能定位首先取决于工作目标。推进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廉政、勤政建设,一直是行政监察工作的基本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笔者认为,可以把新形势下开展行政监察工作的目标细化为促进行政机关畅通施政、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洁从政。

(一)促进畅通施政。监察机关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监察对象的监督,维护行政纪律,保证政令畅通。而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越来越涉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政策措施和改革措施的推行面临更多的阻碍,施政的难度加大,扫除施政障碍、保证政令畅通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监察机关更应把促进畅通施政作为自身的基本目标,积极主动加强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二)促进依法行政。中央提出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方法反对腐败。依法行政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党委政府所有工作的基础性思维,同样也是监察机关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之一。要加强廉政法规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从政行为,实现有法可依;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有法必依;加强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行政行为的监督,纠正不当行政和违法行政,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促进高效勤政。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是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监察机关要着眼于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优质、高效和低耗,抓住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服务等关键环节,加强政风和效能问题的专项监督检查,推动政府机关作风建设。

(四)促进廉洁从政。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紧紧抓住查办案件不放,强化行政问责,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严肃行政纪律,促使监察对象廉洁行政。

二、准确把握行政监察的基本职能

当前职责任务泛化已成为各级监察机关面临的突出问题,职能泛化导致监察机关核心职能虚化、弱化,严重影响了依法高效监察,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一)回归监督惩戒本职。监察职能泛化由体制环境、工作机制、目标任务、观念认识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监察机关缺乏依法履职独立性,一些职能部门过多借助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协调力和影响力,使监察机关“越位”代替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监察机关自身不断开拓创新,有时履职定位不准,承担许多超越法定职责的工作事项。从《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和行政监察工作目标看,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和惩戒。监察机关在职能定位上必须立足“专门监督、纪律保障”,回归“对监督的再监督、对检查的再检查、对执法的再执法”角色本位。在履职边界上,要严格区分专门监督和职能监督、层级监督、政务督查的职责边界;在履职方式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牵头不包办、督促不替代、协调不越位,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和惩戒职责。

(二)依法清理监察事项。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参加领导小组多、会议多、监督检查考核多、配合工作多、临时任务多,各地监察机关应参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做法,对超出职能范围事项进行集中清理,出台相关文件予以规范,着力解决介入工作过多、精力过于分散、工作重点难以保证的突出困境。要清理牵头的工作事项,明确监察机关牵头的工作只能是法定的或者是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政府明确要求的。牵头重点是做好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和督促检查,牵头不包办。要清理参与的领导小组和监督检查考核工作事项,监察机关主要职责是围绕“遵守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属于职能和层级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考核,监察机关一律不作为成员和联席单位,不参加相关会议。要清理参与现场监督的工作事项,回归“职能部门监督的再监督”本位,监察机关原则上不应参加职能部门现场监督工作。要清理与政务督查交叉的工作事项,明确监察与政务督查的职责边界,建立起与政务督查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联合监督机制。

三、探索增强监督实效的有力途径

监察机关要按照“对监管者的监督”的工作定位,全面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能,充分行使各种法定权力,采取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力争干一件成一件,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一)突出检查的优势。检查是《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重要权限和手段,也是监察机关履行职能的突出优势。检查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它不是坐等群众举报或领导批示才去查处案件,而是主动了解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主动查找问题,发现线索,查办案件。检查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涉及的工作范围广,可以发现、研究和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监察机关在履行各项职能中,要注意用好检查这一手段。要抓住建筑、土地等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查处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案件,促进廉政建设。要针对机关作风和工作效率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提出监察建议,协助改善管理,改进工作。要围绕政令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违抗政令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

(二)实行办案与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办案是监察机关最具威慑力的手段,必须充分运用到监察机关的各项监督活动中去。实行办案与检查相结合,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执法监察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中,要注意发现线索,增强查办案件的主动性和准确性;各项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中,要善于抓住典型,严肃查处,通过办案增强检查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实行办案与廉政教育相结合,对查处的每一宗典型案件,要进行深入剖析和专题研讨,实行公开通报和新闻曝光,发挥警示作用,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实行办案与法规制度建设相结合,通过办案研究和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新形式、新动向,加强立法建规,堵塞漏洞。

(三)发挥监察建议的作用。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监察建议、监察决定运用得当,对作风建设、查办案件、执法和效能监督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强化监察机关再监督的重要手段。监察机关每查办一宗典型案件、每发现一个突出问题,要向有关单位提出监察建议,督促落实改进措施。要针对案件调查中发现而不宜直接作出处理的违纪违法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对责任人作出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发挥监察建议在维护行政纪律上的作用。针对监察工作中发现的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良现象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加强整改,发挥监察建议在改善行政管理上的作用。针对一些领域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加强防范,发挥监察建议在预防腐败上的作用。在用好监察建议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制定《监察局建议制度实施办法》,把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措施,以《监察建议书》、《整改建议书》、《工作建议书》等形式书面反馈给发案单位,跟踪督促落实。近两年来,共向交通、公安消防、城管、工商、环保等发案单位发出各类建议文书20多份,督促发案单位根据我局的建议和要求,对照检查,落实整改,完善制度,效果明显。

(四)注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行政监察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自动、客观、刚性、高效等特点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深圳市监察局从行政审批领域起步创建和推行电子监察,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已逐步形成纵贯省、市、区、街道,横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11个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府主要行政行为实行实时监督。比如,“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将全市25家行政执法单位的1427项行政处罚事项纳入电子监察,已对36万多宗行政执法案件从受理、立案、调查、处罚到结案等环节实施了监督,以往普遍存在的处罚畸轻畸重、办案拖沓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四、优化与职能特点相适应的机构设置

近年来,随着行政监察工作领域越来越广,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各级监察机关内设机构不断调整增加,从而也出现了机构设置上下不统一、不规范、内部职责交叉等现象,机构整体效能有待提升。

(一)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调整内设机构。反腐倡廉是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构建、协同配合、整体推进。行政监察承担执法、廉政、效能三方面职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只有各项业务形成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凸显惩治和预防腐败、提高行政效能的整体合力。目前各地监察机关普遍存在履行监督检查的内设机构过多过杂、职能交叉的问题,比如大家都设置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电子监察、纠风等诸多部门,一些监督检查的职责交叉错位,与预防腐败部门的职责分工也不够明晰合理。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越分越细,在强化专业性的同时,相对弱化了整合优势,亟待按照“切合实际、上下对口、有利履职”的要求,遵行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起监督检查、案件调查、预防治本、综合保障等“职责明晰、机构优化、运转高效”的内设机构。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第8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质量观,素质教育,实验教学

一、高校法学教育职能的确定

1.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抑或素质教育

法学教育应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问题牵涉到法学教育的基本方向以及教学模式, 虽然一再讨论, 但至今没有定论[1]。

职业法学教育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其法学教育目标以培养律师为主, 课程设置主要涉及律师职业道德培养和律师技能训练 (包括法庭辩论、法律文书写作等) 。这种法学教育模式主要训练法学院学生实践能力, 与美国判例法的法律体系和实用主义的法律观念相适应。对于我国法学教育能否完全采用美国职业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 考虑到我国的法律传统和现实情况应持谨慎态度。任何法律移植都涉及要移植的法律制度原在国家和接受移植国家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比较问题, 即对法律所依存的社会、文化等环境和法律本身的逻辑、体系等因素的比较[2]。一方面, 我国为成文法系国家, 法律制度的建立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构架, 法律条文的制定都以法学原理和法律价值为支撑, 如果法学教育侧重于训练学生法律实践技能, 而忽略或抛弃法律基础理论和条文的学习讲解, 将会使学生缺乏对大陆法系法律体系的整体把握和对法学理论的透彻理解, 易于成为“法律工匠”。只有掌握了基本法律概念和理论, 有了法律分析等基本素质, 学生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3]。另一方面,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对象为单一知识背景的高中生和司法考试制度高门槛的特点决定了, 法学高校毕业生中真正从事法律职业工作的人较少,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将会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各类型企业。因此, 我国的法学教育“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 而且要面向社会, 培养法治国家建设者和管理者, 培养各行各业所需法律人才”[4]。英美法系的职业教育模式不能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法学知识传统完全兼容。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素质教育仍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1987年,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指出, 发展素质教育, 培养人格力量已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5]。因此,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职能不仅仅是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 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法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发展方向不可能背离整个高等教育, 法学教育职能也应以素质教育为基本, 这是推进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当注意到, 法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素质教育内涵上具有的独立性和特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素质教育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6]。法律职业不仅具有高度的专业化和独立性, 而且还要求同质性, 这样才能实现一国法律制度在司法和执法环节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相应的法学教育必然要符合这种职业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指出, 法律人才应当有三个相同的规格要求:第一, 共同的法律精神、法律信仰、法治理念、法律职业伦理;第二, 相同的法律知识结构;第三, 相通的法律技能[7]。以上要求均需要一定程度的法律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训练, 因此, 我国法学教育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前提下, 可以借鉴美国式法学教育的职业导向。

2.法学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

一般认为, 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而职业品质内在地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职业信仰和思维方式, 外在地表现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8]。法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法律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即以培养学生具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品质和技能为目标, 使学生获得从事多种法律职业应具备的能力。燕树棠曾在其著名的《法律教育之目的》一文中提出“法律头脑”的四个必备条件:社会的常识;剖辨的能力;远大的理想;历史的眼光[9]。只有这样, 我们培养的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化的职业需求时, 才能具有较佳的适应能力。

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职能的正确定位, 应是以素质教育为主, 以职业教育为辅, 是在素质教育指导下的职业教育。而且教育目标不易定得过高, 否则脱离了高校法学教育的客观实际, 难以实现。期望我国的法学教育既能培养出法学家, 又能培养出法律实务人才的愿望是不切合实际的。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在题为“法学院的作用”演讲中说道:“大师不是靠教育创制, 而是凭天赋自我造就。自学之外的教育应注重让学生产生兴趣、形成目标。”[10]因此, 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职能应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所能达到水平的正确定位应是具有法律人的基本职业素质。他们具有共同的法律信仰以及相同的法律知识结构和相通的法律技能, 具备从事多种法律职业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宽泛的法学知识结构, 训练学生把法律问题放到开阔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知识背景中去思考, 才是法学教育的正途[11]。

二、理工类院校法学特色教育质量观的构建

(一) 建立理工类院校法学特色教育质量观的构想

剑桥大学第344任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曾说:“大学之所以卓尔不凡, 不仅因为这些大学具备了在世界范围内使它们成名的一致性, 还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独特性。”[12]理工类院校法学专业建设特色教育质量观, 在做到一般之外, 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找到教育质量提高的增长点。根据1998年的一项调查, 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家, 60%以上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 包括TCL集团、康佳集团、创维集团、格力集团等, 这可能就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13]。因此, 在原有优良基础和传统上循序渐进, 突出某一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发展, 这样这方面的强势就成为自己的特色。理工类院校的传统优势在于师生较强的动脑能力和实验能力, 而法学专业天生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如何能够将两者的相似点结合, 发挥最大的互补性是理工类院校构建特色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实验室教学是理工类院校悠久的科研传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科研经验的最充分体现, 也是在校师生模拟生产实践的重要平台。法学教学如能引入实验室概念, 在校园内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学生进行法律实践的教学环境, 借鉴理工科实验室运行的成熟模式, 学习其成功经验, 解决法学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将是法学教育树立特色教学质量观的着眼之处。

虽然我国法学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断地进行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 例如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毕业前实习等, 但多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探究其原因, 关键在于没有规范化的制度管理, 教师的个别探索仅是自下而上的行为, 其自发性和随机性对学生缺乏环境的感染, 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应有的重视。如果引入理工科实验室的概念, 参照理工科实验室制度化管理的有效模式, 将现有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等经验进行规范性整合, 同时制订教学计划、学期学时、考核标准等硬性规范标准, 推进科学的教学方法, 定能建立具有法学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使法学实践教学有章可循, 可持续发展,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也需注意, 发展法学实验教学并不等于完全抛弃我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因为“大陆法系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基本属性, 这是历史性的, 也是决定性”[13]。“法学教育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 而在于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法学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并不是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是对法律组成部分的分析”[15]。因此, 任何实践性的方式都无法替代传统的讲述授课模式, 无法将大陆法系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系统讲述比学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法律原理和原则更有效率。所以, 法学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法学教育方法的修正和补充, 二者并非完全对立。法学教学改革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

(二) 实现法学实验教学特色教育质量观的具体路径

法学实验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基本环节有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具体可分为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 实验队伍, 仪器设备, 环境安全, 管理模式等方面。其中仪器设备和环境属于硬件设施, 其他属于软件条件。法学实验室在教学环节运用的目的, 是要在模拟社会环境的情况下获得法律应用的实践经验, 而非通过仪器实验验证科学定理的稳定性和可再现性, 因此, 与理工科实验室建设相比, 法学实验室对硬件设施要求较低, 其重点在于软件条件, 需要合理的教学大纲、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真实的教学素材。本文以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为视角, 着重分析研究我国高校实验教学软件建设问题。

1. 教学大纲的编制

科学完备的计划安排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 将法学实验教学写入教学大纲是保障实验教学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早在六十多年前蔡枢衡先生即提出, 合理的课程编制不一定可以发生良好的结果, 不合理的课程编制却可免费保险只有坏结果发生[16]。因此, 法学实验室建设必须科学制定教学大纲, 有明确的学时安排、实验操作规程、考核办法, 形成制度性机制。在教学大纲的编制中, 关键是根据不同实验教学的特点, 合理制定课程性质, 安排开课时间及学分。法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应采取阶梯式的整体安排, 将案例实验教学的学时分散到各部门法教学环节, 定为必修课;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应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 定为必修课;法律诊所实验教学应针对高年级学生, 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这种安排主要考虑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具有阶段性, 需要与学生掌握的法学知识程度相适应,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势。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践教学以实验室形式独立开设后, 在教学方法方面对案例教学提出的挑战是最大的。案例实验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传统讲授式教学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学理论体系, 掌握法律原理、价值和法条规定, 学生以听为主, 然后理解消化, 所以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被动。而案例实验教学是通过真实的或设计的案情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学习、思考、应用的主体, 而教师则扮演辅助、帮助的角色。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角色, 适应新教学任务的要求。

在案例实验教学前, 教师要按照案例教学的步骤安排, 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的重点、难点内容, 选择适当的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后,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讨论。教师宏观上驾驭讨论的进程, 注意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 引导调整讨论的方向, 控制和推动讨论进程, 保证学生的讨论是有针对性的, 不偏离教学主旨。同时还需注意的是, 如出现特殊情况, 学生自主讨论无法按预期计划顺利进行, 教师可转变角色, 充当组织者, 借助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中的合理内核, 在讨论中以不断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启发、强迫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 充分发掘其内在的潜能, 提高其创造思维能力和分析反应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虽然处于辅助和帮助地位, 但他并不是单纯的旁观者, 需要通过案例的设计和课堂讨论的驾驭引导学生建立法律思维模式。传统的案例分析教学最终都会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这样做往往使学生习惯于从中立的角度看待问题。但现实社会中事情总是瞬息万变的, 学生仅会从一个角度分析考虑事物的发展是不能适应需要的。因此,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案例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像律师一样思考, 使学生不过分关注案例最后的正确结论, 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地位当事人的角度考虑利益的权衡, 分析证据取舍, 学会从立体的角度看到事件的全貌, 这是教师教育思维转变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

3. 教学素材的搜集

上一篇:班级分层作业开题报告下一篇:护考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