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2024-08-16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精选10篇)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1篇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申请材料

新形势下,我校面对着“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特长育英才”的伟大构想,如何更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和谐,如何深入开展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并能享受生活,就成为摆在全体教职工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项艰巨任务。我校结合自身特点,“三生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渗透、促进知行统一为关键。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年龄段,他们可塑性强。针对孩子这一年龄特点,我们思考,合理利用学校5亩勤工俭学基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科学、劳动、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结合班会、主题队会及传统节假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除去以往单一的德育形式,通过让孩子栽种蔬菜、饲养猪、观察记录形成科技小论文等;让学生在这些具体、实际、可操作的小事中学生触摸生命、去学会生存、从心底里热爱生活,进而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具有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孩子自主的体验中体会生命的意义,进而让学校里的课堂、生活中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生存、生活的光辉。

我校三生教育实践内容及具体目标:

1、通过开展多元生活实践,研究探索建立多途径、多方位的“三生”德育途径,转变认知型的德育观念。

2、通过学科知识整合,研究将“三生”教育有机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丰富德育形式与内容。

3、通过栽花、种植蔬菜、饲养猪为主题的生活实践的体验,使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生活化、具体化、系列化。懂得更加敬重生命、学会生存、创造生活,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研究和探讨依托“三生”教育课程资源,通过校本化的开展一系列生活实践活动优化和创新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法,构建新时期小学生德育成长框架。

我校三生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的方法和要求

1、实践活动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在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学校实际提出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课题研究中注意收集和整理各种数据和资料,运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来验证结论。对照此次实践活动,组织四---六年级14个班的学生通过饲养猪和栽种蔬菜这一生活实践感悟“三生”的意义。

(1)确立实践探究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栽种蔬菜、饲养猪,知识与经验的碰撞,同学、家长等思维的碰撞,在大主题的小专题下确立自己的问题。可以利用各科教材中的开放性习题,直接引入作为探究题目,也可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体验,确定探究题目。虽然大部分学生能自主确立探究问题,但也有学生无法自己找到探究内容,并且学生确定的探究内容的可行性与价值性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点拨与帮助。

①组织交流。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前提下,在准备探究前,组织全班交流、讨论探究的问题。

A、对学生自主确定的问题质疑点拨。如适时提出“你的探究想解决或说明什么问题?”“你对探究有信心吗?为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修正。

B、对不能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指导借鉴他人思维、衍生题目,也可在老师建议下选择适合的探究问题。②综合审定。对于学生的探究专题是否可行、科学,有否价值,以师生讨论的形式进行最终把握,通过审定的专题学生即可以开始研究。(2)设计方案

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的前提下,我们要求学生在具体实践之前,确定好组织形式,并设计出粗线条的方案,以便于研究。①建立合作探究小组。把探究内容相同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人数多的组,根据学生意愿适当调整,再分组。(一般4——6人一组)。分组时一般采用“优中组合”,“中差组合”原则,以便形成组内争论。②设计方案。在综合每位组员相关个性思考的基础上,讨论择优,集体完成设计。设计时充分考虑组员的分工,探究的步骤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条件等内容。

在学生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后,进行师生互助点评,综合审定。审定后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给予当面点拨,对于创造性的个性设想及时给予表扬,便于组之间互鉴、引用,再进行二次设计,以增强学生对完成任务的信心,促进此项探究顺利完成。(3)实践探究 确定方案以后,学生对栽种植蔬菜和青饲料及饲养猪进行了探究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相信学生,放手试飞。学生根据问题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资料收集与查阅,实践性的参与等。实践探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还要做好活动记录。附件一:学生的观察记录

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碰到的问题最多,可能由于某一困难的阻挡影响整个探究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指导活动。①定期与不定期汇报制度。根据活动的步骤或时间进行定期汇报,根据活动中遇到情况进行不定期汇报。②小组长联席会议。活动小组负责人与教师一起进行灵感碰撞,交流经验,讨论改进措施。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侧重于提供资源支持和策略建议,不代替学生作出决定。(4)制作成果 在大量的实践体验中,学生获得了详实的资料、数据等,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根据具体事实,把它制成与自己目标、内容、过程等相一致的问题成果,以图片、照片展示。学期期末,参与该项研究的各个班组织一次活动汇报会,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探究过程和成果,然后采用师生共评的方式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1)小组汇报、展示。合作探究小组自主确立汇报人和汇报方式,把制作完成的问题成果汇报、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附件二:小组讨论照片(2)师生共评。学生通过参观别组的成果,听取汇报等途径,进行交流探讨,然后综合组内外意见,从活动过程、研究报告、成果展示三大项七小项进行小组自评。评价分“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指导老师也根据上述内容对整个小组的表现作出评价。(3)家长评议。开放式的实践活动,家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评议成为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校“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假期作业都紧紧围绕“生命、生活、生存教育”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动手种植蔬菜和饲养猪,在勤动脑、勤动手中留心观察,把它的成长过程,惊喜发现记录下来。它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增加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获快乐、收获真知,更重要的是体验生命的成长、感悟生命的意义。它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热情,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和分享,学会了自立自强,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实践是道德的本质,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只有把学生品德引向实践,教育效果才能得到真实体现。实践活动体验的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对自己栽种的植物和饲养的动物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对自然的热爱、环境的保护,从而更进一步领悟珍爱生命,人与自然的和谐。

小学生通过饲养猪和种蔬菜,尝试以生活实践这样一种形式进行“三生”教育的渗透,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兴趣浓厚。在陪伴自己饲养的动物和栽种植物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了解了植物的相关知识和动物的生活习性,感悟更直接也更深刻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生命又是如此的有意义。原来照顾生命需要这么多的学问,要付出责任、坚持不懈„„不论是种花载草、也不论是养猫养狗。在这样的实践中,孩子们的心与之牵绊在一起。笨拙的照顾、毫无美感的照片、稚嫩的习作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孩子思想、心灵与之一同经历、一同成长的过程。栽种植物和饲养动物„„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如此,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与珍爱又何尝不是如此。

问题与思考 成绩只代表着过去,对于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还应深入探究。

1、如何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学会学习,目前已是人人皆知的口号,也是“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之一。但学会学习的途径,只能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的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上课讲授。在研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总是不放心他的学生,认为讲得越多,对学生的帮助越大。因此,课堂上的讲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很辛苦,但效果恰恰与他的愿望相反,同时也失去了开展“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活动的意义。

2、如何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是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中必须要经常做的工作,收集信息是处理信息的基础,而处理信息的过程又会推动调整收集信息的方向。但对小学生来说,收集信息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在实践体验过程中,他们往往情绪高涨,四处出击,收获较大。但一旦进入处理信息阶段,他们就会觉得迷失方向、困难重重,这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活动的实施质量。

3、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都手能力得到了锻练。但其中有一部分同学依赖于家长在家长的帮助下来完成的。这也暴露出这一部分学生缺乏一种责任心、动手能力差。

“三生教育”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的尝试。我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根本要求,着眼知、情、意、行教育环节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家庭生活体验、社会公益劳动等基本途径,开展多元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导之以行,优化和创新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法,转变认知型的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形式与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2篇

##小学始建于1956年。目前,在校教职工52人,在校学生1045人(其中满族教师11人,回族孩子25人,苗族孩子14人,壮族孩子22人,布依族孩子1人),教学班18个。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小学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以更高起点谋划创建工作格局,以更高标准落实创建工作措施,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第一,以管理为抓手,构建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学校其他班子为成员,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构建了“校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学生”和“校长——年级——班主任——教师”两条工作管理线长效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出台了《##小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形成齐抓共创的强大合力,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第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是通过LED显示屏宣传字幕等形式,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范围、以民族团结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为主题,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效果。二是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早读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三是制作宣传栏展示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四是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态势。让全校师生从“学”到“知”,从“知”到“爱”,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中华大家庭气氛。让民族团结进步像花香一样弥漫于校园,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第三,以培训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想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因此,我校一方面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使广大教师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全体教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族知识业务培训,学校专门邀请双北社区领导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全体教师对我党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以课堂为渠道,丰富教育内涵

课堂教学是实施民族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采取学科教学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是实施民族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工作中要求教师细化所任学科中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点、渗透点、结合点,融入、补充和延伸,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第五,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

学校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在充分发掘课堂文化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创设教育情境,寓教于境、寓教于情,进而不断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增强学生在体验中的获得感。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民族团结的影片、国旗下讲话宣传民族英雄事迹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制作“民族团结进步”书签、绘制“民族团结进步”手抄报、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书画作品、举办“校园民歌大赛”等进一步增强56个民族大家庭认识;通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和撰写“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文章,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评选“民族教育之星”、“民族团结进步之星”,培养一批民族团结的先行者、带动者、促进者和维护者,筑牢民族团结之情。

第六,以展厅为阵地,筑牢教育防线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内建立了民族教育展厅,购买了摄影摄像器材、民族服装、民族器乐、民族教育书籍,对展厅进行了简单装修布置,充分体现民族教育特色,组织师生定期在展厅开展民族教育活动,留下精彩的影像资料;组织开展展厅开放日活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为展厅开放日,面向社会开放,不仅激发了周边群众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而且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真正让民族团结教育落地、落细、落实。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3篇

迪庆,是云南唯一的藏区,境内共有26种民族,藏族占全州总人口的33.1%。这里的藏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虽然地处高原气候恶劣,但这里的人民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更是强国富民之根本。可当今的教育关注度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却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究其原因是评价制度的单一,分数至尚,是学校、教师、家长的价值取向问题。正当困惑、迷茫时,“三生教育”犹如一盏明灯,让教育观念回归教育本质。“三生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三生教育”对咱们藏区太亟需了。

二、在民族地区有效实施“三生教育”的策略

1. 转变教育理念,重视“三生教育”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被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所束缚,眼里、心里只有学生的分数,一味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只重视应试教育、成才教育,忽视生命教育。难以从繁锁的教学事务中抽身,最主要的是教师是课程的“忠实的执行者”,他们把课程视为“法定知识”或“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忽略了“教师即课程”。教师要有鲜明的课程意识,可以超越、选择、变更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云南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三生教育”教材编排有很多优点,全学年一册,内容适量,课时、学段安排合理,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项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2010年,腾讯慈善基金会和上海真爱梦想在我校援建了一间梦想教室,我们把梦想课程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在参加梦想引路人的培训中,我们发现“三生教育”与梦想课程在教育理念上竟惊人的相似,我们在教学中做到把两门课程融会贯通,其目的是让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帮助学生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成长。

学校通过让教师参加培训、专题讲座,周会等形式,让广大教师明确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好,使人的生命更有尊严,更有价值,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懂得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师应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这需要教师有大爱,教师除了有爱,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好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如梦想课程中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理念,学生一定是快乐的,开心的,也不会漠视生命了。

2. 创新教学方法,解读“三生教育”

彻底改变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方法。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五课《安全万花筒》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小伙伴,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组成一个小组,制作安全展示园地中的手抄报。给学生一个条件、一点困难、一个问题、一片空间,学生搜集、整理、制作以安全知识为主题的手抄报在合作中获得了快乐,从不同的角度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个组的同学用漫画的形式表现了学校路口卖垃圾食品的生动画面,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在上五年级第一课《我们的成长》中“我从哪里来”的这一内容时,运用现代设备多媒体播放了里纳德.尼尔森的《生命是如何孕育》的组图,让同学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正视青春期生理变化。教学五年级《编织金色的梦》一课时,提前让同学们准备名人从小立志的故事,营造读书的氛围,然后在课堂上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同学选一个同学来参加班里的竞赛,由同学们担任评委选出一、二、三等奖,用无记名方式投票,由班委累计票数,运用了实际锻炼法。通过“三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3. 开展实践活动,践行“三生教育”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必须以安全作为前提并得到安全保障,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来自于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防范与自救办法,避免危险与伤害。以珍爱生命为主题举办防震、消防知识讲座、发宣传画、并组织逃生演练活动。

请法制副校长和片区民警每学期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好少年。

加强环保教育。每周安排一个班的学生担任值周班,清扫校园环境卫生。组织学生进行美化、绿化校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德育常规。学校利用经典诵读活动、班会、国旗下讲话、合唱比赛、开展纪念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从小立志的教育。各班以主题班会、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生活激情。学校开展“民风民俗”展演,“颂歌献给党”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4. 抓好家庭教育,强化“三生教育”

我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不断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大力向学生家长宣传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目的和内容,让广大学生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参与“三生教育”,使“三生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在民族地区实施“三生教育”存在的困难

1.“三生教育”知识普及率太低,仅限于学校。香格里拉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生命观,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加强学习,形成合力,达成共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2. 没有本地区的专家和学者将“三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本民族的特点结合起来具有可操作指导的读本。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汇报材料 第4篇

大家好。接下来我来介绍鄞州区鄞江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活动开展情况。

一、总体介绍

我校地处鄞州西部,位于古水利工程它山堰旁,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农村学校。学校用地面积1876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0%以上,且拥有一块近900平方米的农田,这为创建科学教学实践基地创造了先决条件。

追根溯源,我校早于1981年起,由时任副校长胡家宽老师组建了“米丘林”试验小组,主要活动内容为马铃薯、南瓜的种植与观测,桔树、桃树的嫁接,拉开了农科活动的序幕。1991年起,当周培剑、徐卫东等教师接过接力棒时,在他们的努力下,农科园地初具规模,且连续三年在“宁波市生物百项竞赛”中获奖。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本着让学生 “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理念,组建了“少年科学院”,并投入近5万重新规划改造了农科园地,建立了“红领巾实践体验基地”。此次,我校又申报了“市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顺利通过验收。

二、活动概况

(一)丰富的科学教学资源

现在的孩子,每天被围困在语文、数学等课程中,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自然知识贫乏、实践能力滞后等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方面以学校的绿色资源为载体,结合科学教材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我校的绿色资源品种丰富,拥有35棵直径约70厘米、高10多米,树龄近30年的樟树,拥有5棵树冠面积达1个篮球场之巨的古枫杨,还拥有广玉兰50多棵和一片近300平方米大小的竹林,树旁还有成片的草坪以及各类花卉,其间生活着各类昆虫和鸟类,可谓是天然的科学观察乐园。科学课上,我们时常带领学生去观察大树,捕捉昆虫,还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为科学研究提供素材。课余时间,孩子们还为各种树木以及其他各类植物做上了标签,可谓兴趣盎然。

另一方面,我校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将近900平方米的农田划分为种植区、暖棚区、花卉栽培区、自然生态观察区等区域,陆续投入近两万元购置了各类器材,现有农具如锄头、簸箕、洒水壶共40套,地表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各5套,喷洒灌溉系统两套,建造了近百平房米的钢架暖棚一个,这为有效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每学期,我们都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少年科学院”,并通过科学技能考核选拔三至六年级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科学院士”、“科学研究员”,组建凤仙花、贝母、桑树、花卉等种植栽培小组。“少年科学院”规定,每位成员于每周二、四下午3:00—4:00开展集中活动,其它时间进行分散活动。集中活动期间,由朱益丰、陈剑、戴柏根等专职教师讲授种植、嫁接、移栽等农科知识,进行实践指导,组织撰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小课题,并邀请区科学教研员李维老师、区少科协徐卫东老师担任科学教学实践基地顾问。

(二)多采的科学实践活动

结合《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以凤仙花种植和桑树养护活动为主;四年级以油菜花种植、豆类对比种植活动为主;五年级以番茄对比栽培、桑树扦插活动为主;六年级以家长特产贝母对比栽培活动为主。在这些活动中,我着重介绍一下凤仙花种植、贝母对比栽培这两方面的内容。

凤仙花种植是我校“少年科学院”的一项传统活动,历年来开展得有生有色。尤其是在XX年的时候,区教研室开展了全区性的凤仙花种植活动,要求结合《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通过种植活动了解它的生长变化过程。收到通知后,我们是这样开展活动的:

1.4月初,我们将种植区域划分为若干块,分包给三年级段,随后以四人为一组,将每班学生分成10—12小组。而后将前几年收集的种子赠于学生,每组一大包,发动学生参与到凤仙花的种植活动中来。

2.4月中旬,子叶陆续出土,而后长出了真叶,5月中旬,子叶脱落,凤仙花进入快速生长期。在这一阶段里,小组成员们分工协作:环境监测员负责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生长记录员负责测量子叶、真叶的宽度,植珠的高度、直径,并及时做好记录。

3.6月下旬至8月底,是凤仙花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的季节,这个时候学校正好放假。除让大部分学生观察自家周围的凤仙花生长情况外,还在保证安全的前体下,由教师定期组织“农科骨干”到校给凤仙花浇水、拍照、收集种子。

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培育、科学管理,凤仙花喜获丰收,校内外共收获了15斤种子,在全区名列第一。此后又汇集全区的凤仙花种子,于当年12月转送到中央教科所科学课程编委组,分发给全国30多个实验区,使得我区的凤仙花种子在各实验区生根、发芽。

贝母是鄞州西部鄞江、章村一代的特产,为此我们在六年级安排了“贝母对比栽培”活动。活动设立了三个实验小组,分别是:深种浅种对比实验小组、植株间距对比实验小组、化肥农家肥对比实验小组。在活动中,我们组织成员对贝母的生长状况进行跟踪记录,了解其生长过程,分析影响产量的因素。部分学生如应欣、钟苏媛、彭进、吕舟林等同学还撰写了《贝母对比栽培实验报告》,还试着和当地的农民进行交流。同学们都认为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提高贝母的产量,将是他们最大的自豪!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5篇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三生教育”是落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现特对我校“三生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三生教育”的各种文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成立“三生教育”领导小组进行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开设“三生教育”课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二至五年级每周每班安排一节“三生教育”课,保证学时。同时,充分挖掘其它各门课程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形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3、通过黑板报、学校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宣传媒体对什么是“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分别指的是什么?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等作广泛宣传,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4、认真开展“三生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分别在中心校,宝月关完小了开展教学活动)。

5、注重开展安全演练工作(各校均达到每学期演练两次)。

二、所取成绩和经验的叙述。

1、“三生教育”课时落到实处,教学活动开展正常。

2、在教育教学“三生教育”过程的同时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在灾难面前他人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自信,学习互帮互助的人道主义精神,将“三生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

3、在开展“三生教育”过程中,学校领导经常深入了解活动情况并指导开展工作。

4、教师上课有教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三、存在的不足问题。

1、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还没有完全了解三生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性。

2、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生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渗透。

四、今后的工作建议和设想。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对家长、社会的宣传力度,开展更丰富的三生教育活动课。

2、争取走出去学习,或聘请专家到我校作讲座或指导培训。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6篇

汇 报 材 料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将其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增进了全体师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增强了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现将我校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小学是一所民汉合校的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0亩。共有17个教学班,学生602名,其中少数名族人。全校教职工34人,专任教师34人,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19人、中专学历6人。小教高级教师23人,小教一级教师11人,教师学历、职称均达到标准。学校借“八化”建设之机,先后建起了微机室、10个简易多媒体教室、德育室、少队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如今的xxx小学是罗平县一所标准化的完全小学。

二、基本做法及成效(一)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务处负责日常的工作。

组 长:xxx(xxx小学校长)副组长:xxx(xxx小学教务主任)

xxx(xxx小学教务副主任)

xxx(xxx小学大队辅导员)

成 员:xxx(xxx小学中段教学教师)xxx(xxx小学中段教学教师)

xxx(xxx小学高段教学教师)xxx(xxx小学高段教学教师)xxx(xxx小学高段教学教师)

(二)做到七个结合

1、民族团结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我校把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给大队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迎来了一片生计盎然的蓬勃景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民族政策常识水平明显提高,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增长了见识,了解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偏远地区平田和勒泥朵的少数民孩子们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下,坚持刻苦求学的精神给同学们以极大的激励和触动,同学们更加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有爱,共同进步。

2、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充分利用思品、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民族常识教育因素,使民族团结教育各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各民族学生间的感情。

3、民族团结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如何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味教育的内涵并且受到鼓舞,这是我们一直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重点。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体现在党的民族政策、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我们努力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各班级积极组织,广泛开展了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学跳一个民族舞蹈,画一幅民族风情画,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民族故事片,做一件民族工艺作品等“六个一”活动。本学期我校全体师生学习了一套彝族舞蹈,在每天早上课间激情舞蹈。

4、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民族教育,是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可靠保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课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加强社会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是民族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开展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家乡、增强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到回民聚居地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等等。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积极向上、团结战斗的集体,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5、民族团结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法制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宣讲和传授,我校每学年 都会聘请校外辅导员进行民族知识的讲座,同时也要请镇派出所的民警对民族常识的讲解,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威严,了解国家对民族团结做了法律上的规定。

6、民族团结教育与当地的民族特色相结合

我校地处彝族和汉族想混的地方,民族主要是彝族,所以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主要与彝族的民族特色为相结合,让彝族学生唱一唱他们彝族话的歌曲,翻译一些常用的生活用语,共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结,特别是利用重大节日的文艺演出都少不了彝族同学自编自演的彝族节目,既展示民族的习俗,又展示办民族的特色。课堂上教师有意的推广彝族的话,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为民族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提供了机会,为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步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力量建设。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教师业务、教师基本功技能等校本培训。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备课编写详细教案,做好点评、记录、总结工作,大面积提高全校教师业务能力。

(二)学校定期开展 “各民族小伙伴手拉手结对子”、“普通话推广月”、“我是维护民族团结小使者”、“说说我的少数民族小伙伴”等活动,维护了民族团结,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形成了各民族学生互帮互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

民族教育活动如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如何对此项教育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如何改进教育手段和方法等一 系列问题都还有待我们共同去探索和实践。

总之,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青少年从小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可以使青少年逐步树立起科学民族观,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具备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只要我们抓住重点、突出特色,xxx小学必然会走出一条符合校情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路,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之花的绽放必将更加绚丽多姿。

谢谢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7篇

××县××小学是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小学。自1947年建校,已有65年历史。2010年6月整体搬迁到新校址。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在校学生123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73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6人。

一、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安排部署创建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校召开校委会对创建工作全面安排,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二是精心安排部署。召开由全校师生参加的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二、深入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促进自觉行动。

1.加强民族政策理论学习。真正实现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进学校全覆盖的要求,人人都是民族团结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营造了一个和谐校园氛围。

2.选树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深化教育效果。坚持典型引路,不断选树校内外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宣传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

3.认真抓好先进师生队伍建设,形成感召力。结合学校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争先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评选出优秀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等,在教师节进行奖励,并制成光荣榜进行公示,进行广泛教育。

三、创建活动勇创新,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在创建活动中,我校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突出创建重点,力求新突破、新实效。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营造和谐民族氛围。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2.以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为目的,开展系列读书活动。结合校本教研我校开发了《阳光大课间》、《校园群口快板基本功训练》、《校园花儿》14套学校课程指导纲要。形成了我校学校课程体系,认真抓好落实。

3.以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校每月一主题,开展了“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扫墓活动,“学雷锋”实践活动、“感恩父母”体验活动、“积极参与,防反邪教”活动等。4.以少先大队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五个一”专项活动。

5.以课内外活动为途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校以《××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礼仪》等课程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民族常识知识教育。

6.从2012年春季起,我校实施“大课间”活动。我校的大课间活动体现“以人为本”,合作、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每天9:50-10:30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七彩阳光”广播操、“赶集归来阿里里”舞蹈操、“大家一起来"健美操、“男儿当自强”武术操、经典三字经集体诵读等,充分体现了轻松、欢快、健身、悦心、爱国情结的特点。并以大课间为辐射点,我校把每周星期三课外活动和下午第三节课定为少队活动课和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分1—3年级和4-6年级学生,单双周轮流开展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过多造成活动混乱的实际问题。一年一度的“六一”扩对建队活动上,我们都邀请各族家长和老干部、老领导、老教师观摩,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在活动中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7.以学生评价体系改革为契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制定了《学生过程性评价制度》,鼓励学生争当“德育之星”、“学习之星,每周五班会各班进行评比,对表现好的同学发相应的“奖片”进行奖励,学生“奖片”积够一定数量后,分别到教导处、政教处领取奖励。一等奖需积20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0个,四等奖5个。这一评价办法的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8.以“三结合”教育格局为平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抓住时机,主动作为,积极创造条件,初步构建了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的民族团结“三结合”教育格局。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8篇

报材料

2009年05月12日 10:02:54 来源: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邓冲小学【字体:

大 中 小】

多年来,学校坚持把加强收费管理、杜绝乱收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通过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活动,逐步形成了依法治校、规范收费、勤俭办学、师德高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现就我校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责任。坚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二是实行教育收费责任追究制。每年年初,学校与年级组长、班主任签订治理乱收费专项责任书,年底进行责任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三是强化“两个必查”、“一票否决”。专门设立校长举报信箱,规定凡是实名举报的乱收费案件必查,凡是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转来的乱收费投诉必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处理意见。对查实存在乱收费行为的有关人员在责任目标考核、晋级晋职、评先上“一票否决”。

二、狠抓落实,强化过程管理

(一)严格收费标准。学校严格按照省标准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对国家下拨的免教科书经费和贫困生生活费落实到位,教职员工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除此以外,面

向学生的其它收费一律视为乱收费。

(二)规范收费行为。主要是坚持“四公开、二设立”的做法。四公开:即公开教育收费政策、公开教育收费项目、公开教育收费标准、公开学校收支帐目;二设立:即学校设立举报投诉箱、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学校还实施校务公开制度,特别将收费情况,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校务公栏内进行公开。

(三)加强财务管理。坚持专款专收专用,教育收费政策及管理使用制度完善,措施到位,未出现截留、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行为,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三保”政策。能够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学校收费资金,未出现乱发奖金、补贴、津贴、实物或组织公费旅游等现象。我校在各种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中,杜绝了强制收费和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从中谋利现象。

(四)严格控制学具图书管理。学校在教材、教辅材料的编写、出版、发行等环节未出现违规收费行为。未出现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

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汇报材料 第9篇

——****中学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文件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确保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按照县委、县教育局党委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目标,认真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在校生共1517人,其中高中部有923人(其中女生472人);初中部有594人(其中女生276人);全校27个教学班,现有教师98名,其中代课教师15名。

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内容,以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以校党支部为核心,加强对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为了使实施方案顺利贯彻落实,9月13日,组织召开校中层领导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开展的方法及措施;9月16日,召开校党支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邀请县教育党委成员、副局长**、教育局党建办主任**出席会议。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11月13日、14日,分两次召开老中青教师代表座谈会,共同探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二)、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民族团结意识扎根于师生心中 一是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校师资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中,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团”,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报告会,进行民族政策、理论辅导,普及民族知识,使广大师生深入认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自校宣讲团成立以来,各宣讲教师深入班级开展宣讲活动前后达12次,覆盖面涉及全校27个班级,1517名学生,宣传覆盖面达100%。

二是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把《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等资料作为民族团结教育重要辅导教材,让学生从中认识各民族生活风俗、民族独特的文化。

三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举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手抄报展评,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橱窗专栏,定期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黑板报,开展“知我民族、爱我中华”的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

四是与德育阵地教育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渠道的教育作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开展“讲述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主题班队会,利用升(降)旗仪式,做到“四讲”,宣传各民族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贡献。五是抓住民族重大节日,特别是周边撒拉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开展“共庆节日、共享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民族节日庆祝活动,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庆节日中享受民族团结和谐的快乐,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以“五个一”活动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深化活动效果

一是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开放学校图书室,为学生推荐了《可爱的青海》、《我的祖国》、《永远的丰碑》等民族团结的书籍,增长民族知识。

二是排练以藏汉一家亲为主题的大型剧目《文成公主》。

三是观看民族团结电教片,利用远程教育中的电教片,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四是以《我是雪域高原的骄子》、《一个妈妈的女儿》、《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经典曲目为内容,举行民族团结进步大合唱比赛。五是组织举办“校园杯篮球赛”、锅庄舞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和谐、健康、活跃的校园氛围。

通过以上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有了坚实的落脚点,营造了“平等、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创建和谐稳定的环境

1、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维稳领导值周和护校值周制度,做到早、中、晚及上课、课余时间时时有巡视,处处有巡视,及时发现并整改可能存在的安全或不稳定因素;

2、加强目标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学校与各处室、班主任、门卫、临时工等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制度;各处室与相关职责人员、班主任与本班学生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

3、以十世**大师和喜饶嘉措大师爱党爱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为榜样,继承大师爱国爱教爱家乡的优良传统,要求全体师生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发放用藏汉双语编写的维稳宣传材料和《致师生的一封信》。

4、从各种传播媒介入手,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确保校园内师生舆论的正确导向。坚决制止学生拿手机,从源头上杜绝各种不良思潮对我校师生的影响;严格执行门卫管理制度;关闭互联网,防止网络上不良信息对师生的侵袭和影响。

5、加强对重点人员和问题学生的管控力度,制定和实施《****中学问题学生“一对一”帮扶方案》,对在维稳工作中梳理排查出来的重点学生加强管控,由副校长、处室主任及部分干事对重点学生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五)、加强校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首先要求各处室、各年级认真做好师生的思想建设工作,加强对师生安全、法制教育;

其次坚持逐级处理的原则,对校园内发生的师生有关人员的矛盾纠纷进行处理;

第三,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利用家长会、开放课堂、家访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争取家长及社会人士对教育的更大支持; 第四,完善矛盾纠纷责任追究制度。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蓄意扩大事态,不服从有关处室调解的,拉帮结派、扇风点火、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等违反违反制度的相关人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调离工作岗位、移交上级部门等处理措施。

自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排查调处各类矛盾6起,化解率达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结构性缺编严重; 二是炊事人员、宿管员及勤杂工数量严重不足;

三是教育培养能力不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较为陈旧、骨干教师严重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等问题困扰着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计划

第一、继续加强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做到不留死角,将民族团结工作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第二、继续加强维稳工作,完善维稳工作的各个细节,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第三、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支部在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的先进模范作用。

第四、继续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和部署,我校在前一阶段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引向深入,努力开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民族小学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材料汇报 第10篇

努力打造峨山山区名校

——富良棚小学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峨山县富良棚小学(2014年12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富良棚小学小学全体教职工向各级教育督导室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恳请专家们为我校的发展查找问题、出谋划策、传经送宝。

创建现代教育学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有利于推动全省的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提高云南现代教育水平,从而促进云南教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我校自2010年被确定为云南现代教育学校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倍受鼓舞,再接再励,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过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2011年10月我校少先队工作受到了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和全国少工委的联合表彰。我校五(2)中队先进事迹代表云南省少先队工作典型上报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和全国少工委,分别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云南卫视、玉溪电视台、峨山电视台进行过展播。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二级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玉 溪市绿色学校”,“玉溪市文明单位”,“玉溪市养成教育示范学校”,“玉溪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玉溪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玉溪市勤工俭学先进学校”,并被列为玉溪市“美丽100校园”之一,“峨山县文明单位”,“峨山县两基工作先进学校”,“峨山县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学校目标管理连续三年被教育局考核为一等奖,成为我县山区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敬请指导:

一、基本情况

峨山县富良棚中心小学地处峨山县西北部,西临楚雄市的双柏县,北临玉溪市的新平县,距里峨山县城60公里,学校坐落在有“龙舞之乡”美誉的富良棚乡。全校98%以上的学生是彝族,并有10%左右的学生为彝族山苏族学生,是一所典型的彝族山区寄宿制小学。学校创办1944年,称国民小学,1945年至1949年学校迁至富良棚乡街子村一家私房内,1950年1月因土匪暴动学校被迫停办。1951年至1987年,学几易校名校址,1988年正式更名为富良棚中心小学,1997年8月从富良棚大寨旁凤凰山老学校搬迁至现在的校址。是原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桂英的生活、学习、战斗的地方。

富良棚中心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30亩,校舍建筑面积839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拥有标准的3幢教学楼,环境优雅的2幢学生宿舍和2幢教师宿舍,1幢办公楼,可容纳600多人就餐的师生食堂;有200米跑道运动场一块。学校配有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教室、教具室、音乐、美术教室,图书、教具、体育教学用具的配备都达到云南省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草地葱翠,是师生理想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场所。我校正在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备,质量较高的现代小学。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收集整理装订成书,面向全体教职工印发了《双江小学规章制度汇编》。我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设置排课,上课,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严格执行全县统一的作息时间,严肃工作纪律,做到了办学方向明确,教育思想端正,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确保了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巩固率为100%,毕业率为100%。

2、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我校行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勤政廉洁、开拓进取,是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班子。几年来,我校坚持走群众路线,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层领导岗位的责任制,从而增强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协商意识、激励意识,达到了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学校领导班子敢于正视矛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制度来规范每个成员的言行,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了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各展所长的良好局面。随着学校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目前,我校已经形成目标一致、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

4、以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保障。根据县教育局新学年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的要求,紧紧围绕“以德立教,敬业爱生”的主题,认真开展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主题 3 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三评”活动(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学校良好形象,促进我校的师德师风、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的明显提高。从全面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和文化底蕴入手,评选师德标兵,开展学习优秀教师活动,不断丰富新时期我校教师的师德内涵,打造一支具备广博精湛的专业知识、全面的专业能力、成熟的专业情感的教师队伍。

1、坚持和完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职工讲职业道德、尽职业责任、精职业技能、守职业纪律、看职业实效,落实育人工作。形成全员为主,各负其责;养成为主,政治领先;教育为主,全面渗透;校长为主,协调一致的育人局面。

2、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及办学思想,要不断加强业务进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形式,收听收看教育报告、专家讲座等。把握当前教育发展状态,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

3、要严格遵守《教师师德规范》和富良棚小学“十不准”和“十禁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要用爱心、真心、良心赏识每一位学生,要了解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天工作,把师德、师能和师艺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和学生同心、同行、同乐。

4、严禁校内外收费补课,严禁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资料。不准随意接受家长的宴请,不准在教学区或学生面前吸烟,不在上课时间打结电话,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有侮辱、歧视学生的言行,对重大师德问题依然实行“一票否决”,对失范违纪教师要严肃处理,4 决不姑息。

5、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多用鼓励、赞许、肯定等形式,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从批评缺点到激发优点,从尊重知识到尊重学生的转变,最大限度的保护、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德育管理,提高育人水平

我们遵循“生活从哪里开始,道德教育就应从哪里起步”的思想,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教育学生从身边具体的话说起,从身边具体的事做起。同时,我们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德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德育队伍的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工作。

1、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德育实效,贯彻《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人员职责明确,措施落实,做到计划安排详实周密,总结透彻有力。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主渠道作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各科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音乐、体育、美术等课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都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

3、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1)开展“文明班级、星级宿舍、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每周评比一次,评选出来的结果公开进行表扬并颁发奖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开展好养成教育工作。

5(3)每年举办一次“冬运会”。活动项目以田径为主,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多年发展,我校的“冬运会”形成了项目多样、参与面广、学生积极参与、成效显著等特点。

(4)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社团活动。我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和“彝族文化在校园”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是在全校师生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2年5月我校学生鲁南月荣获“玉溪市首届美德少年”提名奖,2012年6月我校学生李晓青被评为“云南省四好少年”。每年有多名学生被评为“峨山县三好学生”,2014年9月初在峨山县首届乡村少年宫学生才艺大赛中我校五名学生分别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2014年9月25日我校学生毕舒越代表峨山县乡村少年宫学生参加玉溪市“聂耳杯”才艺大赛,进入复赛,获得二等奖。

4、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把学校办成文化园、学园、花园、乐园。多年来,学校在注重人文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打造围墙文化、宣传栏文化、办公楼文化、教学楼文化、少先队阵地文化、班级文化等,文化、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营造了整洁、有序、文明、幽雅、团结、勤奋的育人环境和催人奋进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育人品位。

5、注重家校合作,认真举办家长学校。十多年来,我们从家长和学校的需要出发,坚持开办家长学校,由学校领导或其他专家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检测家长学习情况,加强家校联系。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校一直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

1、重过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建立了《富良棚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富良棚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富良棚小学课堂教学督导方案》等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制度,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规范要求,形成全体教师皆知,且自觉遵守的制度。按照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的十项要求加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检测、质量分析和质量监控,科学管理教学工作。

2、重后劲,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我校历来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以“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为平台,每位教师每学年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品味,在活动中提高。

3、重突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以改革谋突破,以突破谋发展。我校在总结学校多年成功经验和借鉴成功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摸索探究出“先学后教,有效训练”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并加以推广。全校教师能严格按照此教学流程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我校继续保持全县教学质量第一的位置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继续完善后勤管理,努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校园设施

我们根据学校规划,本着实用、标准、现代的原则,发扬立足实际、勤俭节约,师生动手,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花大力气进行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

1、基建工作

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投入大量资金做好了新食堂的建设和B级用房加固改造工程,安装改造校园监控设备、电网和水管网。

2、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设备的配备

2010年,按照一类配备的标准,我校新配实验室教学设备一套,音体美教学设备各一套。2011年开始,学校自筹资金配备电子白板15块,配备率达93%,其余的将于2015年内配齐到位。

3、不惜重资美化环境

为进一步美化环境,学校每年投入数万元加大绿化美化校园的力度,加强校园“四化”建设。

三、取得的成绩

1、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教师普遍树立了“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来。

2、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3、教学质量继续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学校目标管理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

4、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道德品质不断趋于良好,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养成,智力得到开发,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兴趣爱好得到培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教育者的理念,更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体现。

5、家校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不断发展,学校工作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与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四、存在问题

1、校园建设步伐滞后,运动场地、功能室不足,教学设备落后 8 等问题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2、学前教育的滞后,校点收并多,生源杂,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等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教师队伍严重缺编,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急需补充新生力量。

五、努力方向

1、要进一步加快校园建设的步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建成环境优雅、功能配套、设备先进、氛围浓厚的书香校园。

2、加强学校班子建设,开展民主管理。

3、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上一篇:2022年预备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思想汇报下一篇:考研3分钟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