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实施成功案例之

2024-07-24

erp实施成功案例之(精选6篇)

erp实施成功案例之 第1篇

从海尔物流看企业成功实施ERP之关键

一、引言

ERP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今天,ERP在我国的热度可以高过以往任何时候。但是,热闹之余人们也发现,ERP在企业的应用成效并不让人十分乐观。于是,ERP就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怎样才能使ERP在企业成功实施?人们总结出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如ERP是“一把手工程”、“实施ERP要选择好供应商”、“培训、培训、再培训”,“供应商、顾问师的服务”、“基础数据的完善”„„,等等。但是,在众多的经验和措施当中,很少有见到把企业物流管理作为成功实施ERP的关键要素的。

最近有机会对海尔物流体系进行了较为仔细的考察,除了从中学到不少在物流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外,还看到了许多对成功实施ERP有借鉴价值的地方。其中使人感触最深的,就是海尔物流系统在保证成功应用ERP中的巨大作用。

二、供应链物流

供应链关系管理 ERP及电子商务平台制造采购分销供应商最终用户制造网络供应网络分销网络物流;信息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图例:图1 供应链物流示意图 要理解物流管理对企业成功应用ERP的巨大作用,首先应该从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特征谈起。图1是一个典型的供应链系统及物流的简单分类。我们可以简要地将供应链系统分成三个大的网络:供应网络、制造网络、分销网络。供应网络是指供应链上游环节各个供应商企业结成的网络,为核心企业提供各种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所需之物料,也可以称为流入物流;制造网络在这里狭义地指制造商生产环节结成的网络,而不是整个制造网络;分销网络则是指产成品从制造商分拨到各个地区配送中心以及从地区配送中心再到最终用户的网络,也可以成为流出物流。相应地,我们可以认为与三个网络匹配存在有三种物流形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

显然,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是否具有竞争力,不仅要看这个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还要看它和整个供应链上合作伙伴运作的协调水平。具体到物流管理而言,就是对供应链上的三个主要物流过程的运作要有很高的管理水平,才能使供应链系统真正具有竞争力。

通常听人们说,供应链上的各种形式的物流过程能否顺畅,取决与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管理,也就是说,是信息流决定着物流的效率。而事实上ERP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已是相辅相成、互为保证的了。我们今天这个话题就是从物流管理是如何保证ERP顺利运行展开的。

三、海尔物流的特点

2001年3月31日,“海尔现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讨会暨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启用仪式”,在青岛海尔总部举行。这标志着海尔物流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海尔物流的成功经验已在不同场合有过详细报道,此处就不再赘述,只是做一简要归纳。

在海尔,首先根据其发展战略的需要,改变了传统的按库存生产(MTS)的模式,转而采用按定单生产(MTO)的管理模式,消除了对需求预测的盲目性和误差。为了保证按单生产模式的成功,海尔集团实施了现代物流同步的模式,全球供应链网络得到了全面优化整合,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保证了产品质量和JIT交货。

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定制的产品品种达7000多个,通过整合物流,库存资金减少了67%。海尔物流中心货区面积只有7000多平方米,但其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仓库的30万平方米。

在海尔的流程再造中,建立现代物流体系是其关键工程。重整物流,就要以时间消灭空间,用速度时间消灭库存空间。海尔的物流中心不是为了仓储而存在,而是为了配送暂存的。如果把传统的企业的仓库比做水库的话,很多企业的问题就是出在水库把水蓄死了、蓄臭了,海尔就是把所有水库的闸门都打开,让水流动起来,变成一条畅通的河流。

海尔物流的成功在于抓住了JIT采购、JIT送料和JIT分拨的关键环节。而在这三个JIT中,JIT

采购和JIT送料这两个环节对于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竞争力来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象海尔这样生产类型的企业,其流入物流(种类和数量)远大于流出物流。海尔流出的有58个门类、1万3千多个品种,而流入的却高达26万种各类物料。流入与流出的种类比例达到了约25:1。可想而知,流入物流的管理难度要远大于对流出物流的管理。要想实现按单生产,关键是要抓好流入物流。但是,流入物流管理的难度远大于对流出物流的管理。这里面不仅有物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原因,还有因物流整合而触及各方利益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海尔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终于掌握了流入物流这条巨龙。

海尔在整合物流过程中,牢牢地抓住了流入物流管理这个七寸之处。首先,通过优化供应商组合,与供应商建立了动态优化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在采购过程与供应一起推进准时制采购,通过信息网络和SAP/R3软件系统,成功地与供应商一起建立了JIT运行机制。其次,在企业个生产基地内部的生产物流(物料配送)的组织上面,也采用了需求拉动式的送料方式。根据装配线上的消耗及生产订单,向配送中心发出拉料指令,配送中心根据拉料需求组织配货,并准时配送到所需要的工位,建立了有效的五定(定单、定点、定时、定量、定人)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生产计划的执行,同时降低了在制品的占用量。

四、海尔物流为成功应用ERP提供了新的经验

ERP是目前社会上另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企业都已经或正在实施ERP。但是,凡是经历过实施ERP的企业都感受到,ERP不是一个容易吃到的果子。很多企业投入了无法计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ERP,然而留给它们的却是痛苦和无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也无意去做更多的评价,只是受到海尔物流的启发,发现物流过程抓好了,ERP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1、沿供应链整合的海尔物流为ERP成功运行打下了基础

海尔物流体系的建立,虽然大部分的工作是在海尔内部完成的,但他们并没有仅把眼光盯在单一企业流程上面,因为他们认识到,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来自整个供应链而不是某一个企业。能否实现按单生产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否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并不仅指海尔一家企业,而是牵涉到整个供应链能否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在影响供应链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中,物流又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因此,海尔的物流系统贯穿了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施按单生产、JIT(Justintime)采购、JIT送料和JIT配送等一系列措施,消除了物流死角和的不稳定因素,为供应链中游和上游的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稳定而可靠的需求定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扭曲。这正是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采用供应链的最大利益所在。海尔人认识到了这一价值,并将其挖掘出来,形成了现实的利润。所以,海尔物流的整合不仅涉及集团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公司,而且涉及到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和零售商,使ERP系统的运行具备了良好的物理条件,如图2所示。

供应链关系管理 ERP及电子商务平台制造采购分销供应商最终用户 生产能力、信息、核心竞争力、资本、人力资源等约束 制造网络供应网络分销网络 JIT采购 JIT配送到工位 JIT分拨物流信息流图2 ERP系统运行的基础环境 反观其它企业,由于缺乏对从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自身内部的生产流程到下游的仓库配送商、承运商直到零售商等物流环节的全过程整体规划,致使物流过程在整个供应链不能畅通,更谈不上同步化运作,物料配送中断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地打乱了供应链上物流和信息流的连续性,使ERP缺乏必备的基本运行环境,许多企业就是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2、紧扣JIT采购和JIT配料关键环节的作用

以海尔物流的经验看,由于抓住了JIT采购和JIT送料的关键环节,海尔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物流整合的预定目标,同时也解决了许多企业在实施ERP时所面临的难题:生产管理。由于ERP是“计划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因而很多企业的ERP系统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分销计划等等计划的制定问题,而对如何确保计划的落实则显得准备不足。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计划制定出来了,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生产管理、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管理机制,生产计划中所要求的各种物料不能准时采购和配送到位,从而拖延了产品按计划出产。拖延了的计划又影响到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安排,如此使生产过程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混乱状态。由于ERP制定出来的计划不能得到落实,失去了指挥企业资源最优利用的作用,因而使人感到ERP没有用。

3、按单生产的好处

ERP也强调“需求牵引”理念,但问题是这里的“需求”从何而来,它能否准确牵引上游的供应链。如果需求是不确切的,这时的牵引机制就存在很大问题。“需求牵引”这一先进管理模

式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往往出在用不准确的信息去牵引上游的各级供应商,物料到了、临近生产时才最后知道实际需求量,这时多出来(或短缺)的物料就会形成多余的库存(或缺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如图3所示。

不仅如此,由于需求不确定,导致供应商和本企业生产不准确,反过来会冲击原有计划,计划人员不得不根据已经存在的库存重新调整生产和供应计划,进而打乱已经安排好的计划,破坏物料供应平衡,临时再去抓资源。最后的结果是:整个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变更的状态,一切计划都失去了作用。由于很多ERP软件处理起这种临时计划变更很麻烦,有些管理人员又不是很熟悉ERP软件的操作,所以干脆丢掉系统,直接以人工调度,不知不觉又回到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去。反过来,他们还会认为ERP不好用。于是,投资上千万元的ERP系统就被闲置起来了。

海尔的实践说明,由于整个供应链系统采用的是按单生产方式,同时又将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做好了(JIT采购和JIT送料),从而消除了生产的盲目性,使需求信息准确性提高、信息扭曲程度减少,因而生产计划可以得到落实。生产计划执行的准确性提高了,减少了反复调整的现象,反过来又保证了对供应物料需求的准确性,使整个系统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如图4所示。

4、转变对应用ERP的认识

过去,人们常把ERP的实施看作是一种项目型的管理活动。比如一个企业要上ERP系统,就成立一个项目小组,指望一次投资长期见效,系统安装成功就算项目完成了。实际上,ERP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经过初期建设之后(就是人们常常理解项目实施),更多的事

情是在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保证ERP的顺利运转。否则的话,即使初期ERP软件成功运行、项目能够通过验收了,如果后期没有强有力的使用保障体系,昂贵的ERP系统仍然会扔在一边无人过问。

海尔之所以能使ERP(SAP/R3)系统发挥作用,就在于他们能够在日常生产和经营中不断学习和掌握应用ERP的知识和经验,就象企业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一样、不断进行市场开拓一样,在组织上有一整套保证体系,如物流推进本部、商流推进本部等。通过不断地、持续地在ERP应用上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才能使ERP系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如果只是停留在ERP系统在计算机上调通了、能正常运行了就认为ERP项目完成了的认识水平上,想让ERP系统真正发挥作用是不可能的。

erp实施成功案例之 第2篇

自20起,美铝公司开始实施Oracle提供的ERP系统,目前已经实施成功的模块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订单到现金(Order to cash,OTC)业务流程管理以及需求到付款(Requisition to pay,RTP)业务流程管理。由于美铝在世界各国的分支机构繁多,其ERP的实施也十分复杂,因此按照不同地域分阶段进行。他们最初在欧洲的50家分公司实施了财务和需求-付款流程模块,这些模块目前包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亚洲和南美州等地的分支机构得到广泛应用。HR模块已经在澳大利亚分公司实施完毕,而欧洲及拉丁美洲等地有望在年底结束。OTC模块则在美铝公司的所有全球分支机构中至少完成了60%。目前,美铝公司使用ERP的员工人数已超过10,000。

制造型企业ERP成功实施之我见 第3篇

一、制造业实施ERP成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ERP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多,实施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及人员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商贸流通和服务业没有生产制造,信息化建设的范围主要是财务和进销存管理。而制造型企业要比流通和服务业复杂得多,它的工艺管理、计划和生产控制等有一定进入门槛和学习难度。在当今ERP普及化的时代,应用ERP的企业很多,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却十分有限,生产制造方面应用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

制造业信息化为何难实施、更难成功呢?

1、软件本身不成熟。

车间动态复杂,面对可视化排程、紧急插单、车间实时跟踪和精细化管控等需求,市面上很多的ERP软件表现往往力不从心,标准化功能有余,行业化应用不足,导致ERP的应用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时候,企业想用ERP系统,但考察下来发现能够真正满足企业复杂生产需求的很少,继而选择暂停或放弃。究其原因,生产制造模式多样、需求繁复,需要进行大量的行业化研究开发,这势必要求ERP厂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2、制造业本身复杂。

制造型企业物料品种多,产品结构复杂,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计划、采购和生产模式也都随之不断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不可控的因素更多。因此,ERP在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大、实施难度高,效果还不一定明显。相比流通和服务业,通常是短平快、易实施、好交付的项目,制造业的ERP实施成功着实不易。

3、对基础管理要求高。

ERP成功运行需要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如准确的BOM和库存数据,工时定额数据,工艺路线数据,车间工序以及机台数据的采集,这些都来自于良好的现场管理秩序和扎实的基础管理,也是ERP对制造型企业的基本要求。而习惯粗放式管理的中小型制造型企业,整顿和规范管理并非一日之功。

4、员工素质难支撑。

工厂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员工文化素质有限,对ERP这种新技术往往持排斥心态。员工素质跟不上,信息化意识淡漠,人员流动性强,是很多工厂实施ERP遇到的现实问题。

5、企业无钱难办事。

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或者加工组装零部件为大厂做配套,或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品牌商做代工,利润低效益差。这几年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增长过快,企业经营更加艰难,更没有心思投钱去搞信息化。不敢投入或投入不足,直接导致ERP难实施,更难成功。

二、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制造业核心是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包括物料计划和生产控制。为满足客户需求,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计划,配置相应的人、机、料、法、环等资源正确地执行计划,利用反馈机制解决计划执行当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订单交付和企业盈利。这是制造型企业的共同之处。

但制造业门类繁多,个体之间管理要求差异较大。比如制造业按行业划分,有电子、汽配、机械、医药、化工、食品、服装等多个行业。几百个细分行业。制造业按照生产形态来区分有离散制造,项目制造,也有流程制造。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制造型企业,他们的业务特点、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都是不同的。参照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的分类,本文把制造企业分为离散制造、流程制造和以单件生产为主的装备制造三类,分别加以探讨。

1、离散制造企业

离散制造行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比较早,行业分布也很广,主要包括:机械加工、电子电器、汽车汽配,服装鞋帽、家具、五金等,而每一大行业又包含一些细分行业,各行业间的生产管理模式和特点有所差别,但产品都是通过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形成的。总的来讲,离散制造行业的共同特点有:有BOM结构的概念、物料品种多样、工艺过程清晰可见、多为劳动密集型。离散制造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难点主要在BOM管理、订单跟踪、质量追溯、车间排程和成本核算几个方面。

2、装备制造企业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中较为复杂的制造类型,往往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设备密集型的混合行业,一般都是所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规模大,信息化应用深、覆盖广。装备制造具有典型的订单定制、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特点,与离散制造,业相比,自制件多、产品体积大、单位价值高、制造周期长,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更为复杂。装备制造的产品需要按订单设计,按项目组织生产,常常是边设计、边生产、边安装,企业(部门)间协同程度高,产品交付后还涉及售后服务支持。

装备制造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难点表现在:

装备制造一般是项目型制造,不同于传统的离散制造的地方,主要是它的不确定性。装备制造过程的不确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BOM的不确定性。由于之前没有完全相同的产品,产品按客户要求定制,需要重新设计定型和不断修改。

(2)资源消耗的不确定性。材料定额、工时定额很多时候无法确定,动态项目监控和成本控制,分析对装备制造企业很重要。

(3)工艺的不确定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没有成熟固定的工艺和工装,每个订单的工艺大多都不相同,工艺需要多次修改调整。

3、流程制造企业

流程型行业是连续式、大批量生产,和装备制造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方式不同。典型的流程工业包括:医药、食品饮料、化工、冶金、建材、煤炭等以配方为基础的行业。流程型行业,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都变化不定,而在这些变化的条件下来生产品质稳定的产品,是其主要的行业特色。

流程制造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难点表现在:配方管理、多计量单位、按质计价、大宗物料计量、设备与备品备件管理、质量管理与批次追踪、成本核算,ERP与MES、DCS集成等几个方面。

为方便车间反馈生产进度,不同类型的企业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比如智能终端,条码、RFID、显示屏等。实现取数、传输、显示、调整等现场控制过程,产量、品质、仪表、原料等参数信息动态反映,从而实现生产过程及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流程型行业的信息化目标是打造“可视化工厂”和“数字企业”,减少人工干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离散制造、装备制造和流程制造并不是完全区隔的,很多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模式往往是混合模式,兼有两种或多种制造类型的特征。

三、制造业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影响ERP成功实施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影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总的来讲,影响企业ERP成功的关键因素蕴含在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前期的选型、中间的实施和后期的运维三个阶段。

1、引入ERP的动机直接决定能否实施成功

企业实施ERP的动机表明为什么进行ERP建设,实施ERP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企业实施ERP来自于外部竞争的压力,或是企业内在成长的要求,由问题倒逼所致,这类企业有痛切的感受和明确的目标,实施工作自然做得扎实。

然而有的企业实施ERP是攀比跟风或形象工程,也有的企业是为了套取政府专项支持资金。这类企业实施ERP压根就没想去提高管理水平,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只是走形式、做样子,ERP自然是空架子。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企业ERP建设的动机,或者说企业决策者花钱做ERP项目的真实目的,决定了ERP应用的效果。

2、成功的选型是ERP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选择ERP厂商不是一次交易的对象,而是在选择相伴成长的伙伴。企业选型面对的是若干ERP厂家训练有素的销售精英,难免斗智斗勇,几番厮杀。如何保证招投标工作不走过场,避免选型人员徇私舞弊,专业,正派的项目经理人选至关重要。另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集体决策和量化分析也是降低个人因素影响的常用做法。

选型时重点考察ERP厂家公司实力,产品匹配度、行业实施经验、性价比、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当然,这仅仅是从技术层面把控ERP选型,企业在实际选型中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有的企业选择ERP身不由己,不得不考虑政府部门、上级单位,客户的推荐或指派,这是另外一种情况,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技术以外的因素往往会左右最终决策。选对ERP有助于实施成功,但不能说没选到最优的ERP就一定实施失败。ERP对于企业来说同样没有最好的,只有相对更合适。很多时候理想状态下的“最优”是不存在的。总之,ERP选型没有标准套路,没有不变的模式,企业最后选择谁必定是在信息不完全对称,时间、资金等资源存在约束的情况下,各种力量博弈、利益平衡之后的结果。

3、科学组织实施是ERP成功的关键

每个ERP项目千差万别(项目具有独特性),但决定项目成败有其内在规律。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个公认的等式:成功实施ERP=合适的软件+有基础的企业+精心的实施。要成功实施ERP,客户企业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包括管理、人才及相应的硬件设施等。ERP成功应用需要合适企业的软件平台,软件不但较好地满足企业目前的业务需要,而且有灵活性和扩展性。除此之外,实施工作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才能保证ERP项目成功上线。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风险最大,最不能把控的部分不是在软件本身,而是在实施过程。越是规模大、业务复杂多变的企业,这样的情况越是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像SAP这样的ERP厂家只做产品,产业链伙伴做实施交付的根本原因。ERP项目必须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去规范和管理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同时蕴含了技术和管理,有规律也有技巧。项目经理不仅仅要能做事,还要会做人。

(1)实施中的技术因素

ERP实施是一项知识与技能专业化很强的工作,要求具有的丰富的行业及实施经验的专业顾问遵循实施方法论要求,辅导客户企业进行实施,并最终在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因素的约束下实现项目目标。

实施中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切实可行实施方案,适当的业务流程改善,防止过度客户化开发,避免需求蔓延,提前考虑系统间集成,确保基础数据质量,注重上线前的模拟测试等方面。

(2)实施中的组织因素

客户企业和ERP厂商的顾问一同组成项目实施团队,按照项目管理方法和要求,科学周密地组织项目实施。要提高ERP实施的成功率,项目团队要能够准确理解和贯彻企业战略和领导意图,特别是企业最高管理层要亲自参与和领导项目实施,强化组织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激励和带领团队做好实施工作。ERP实施是一个知识转移过程,也是工作方式转变的过程,因此,宣传培训、沟通激励和知识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3)实施中的环境因素

ERP取得成功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和空气,这就是实施中的环境因素。我国制造型企业早期野蛮生长,长期以来具有较重的人治化色彩,管理方式粗放、随意,流程意识,规则意识不强,这对ERP推行是个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不但要关注国情和行业特殊要求这个大环境,还要关注企业自身这个小环境。优秀的项目经理在面对企业复杂的公司政治时,要善于与支持项目的人建立同盟,同你并肩战斗,孤立你的敌对者,并努力为处于两端的双方创造双赢的效果。

四、有效的运维保障ERP持续成功

系统上线并不是项目结束,而是标志项目从实施阶段进入运维阶段。重实施、轻运维,重上线、轻服务是导致ERP失败的一大因素。实践表明,系统上线初期是项目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实施人员疲惫至极,容易松懈,然而各类问题却接踵而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前功尽弃。

软件即服务。运维工作就是通过不断的持续优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关键业务问题,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企业自身也要建立一套运维体系,培养自己的运维人员,企业内部运维人员要和厂商服务团队一道,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

企业ERP建设需要持续投入,不断优化。系统运维阶段不能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减少或停止投资,比如技术支持,软件升级和加购,硬件更新换代,不间断的人员培训,管理优化等等。制造型企业数据量大,对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要求高,建立一套完备的数据备份、恢复和灾难防范机制,预防和规避数据安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ERP效益一定是在持续的应用和优化中持续释放的。

erp实施成功案例之 第4篇

成功的ERP实施首先要有明确的项目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目标

成功实施ERP项目的标准是什么?

对咨询公司来讲,系统上线运行就意味着可以收到实施款项,宣告项目胜利结束;对于掏钱买单的用户而言,这同样可以视作大功告成的终点吗?

从现在的状况看,许多国内企业确实将此作为信息化项目的全部目标。不少企业不惜付出巨额代价采用价格高昂的国外ERP产品,希望一劳永逸地改变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但如果仅仅将上线运行作为ERP项目的终点,高价购买成熟ERP系统与自行开发一个应用系统有什么区别呢?

很多情况下,国外ERP软件的适应性较差,不如自己开发的软件容易修改。用户在实施过程中所做的流程变化,很多就缘于这种不可修改性;如果上线运行后,用户没有感受到直接好处,反而会觉得洋ERP项目水土不服。

那么,ERP实施过程中,什么才是合理的项目标准?中国企业实施ERP软件(无论中国产品还是舶来品)时,该做哪些思想准备呢?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项目目标

毕博管理咨询认为,成功的ERP实施首先要有明确的项目目标。对用户而言,成功上线只能看成是ERP项目的一个目标,而远远不是全部。信息化改造中,不同行业应该有不同的项目目标。

例如,离散式制造业(如冰箱、彩电),可以通过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压缩生产、交货周期,降低库存;流程式制造行业(如石油、化工)可以改进成本核算流程,建立上下游之间的成本利润分配关系;服务性行业可以重新定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确立营业的保本点;公用事业类行业可以确定获利的主要来源,分析客户对企业的贡献等等。

这里的举例不具有排他性,企业可以根据需求确定其他的项目主要目标。企业实施ERP软件,是因为商业的需求,必须解决业务过程中的问题,而上述的目标正是笔者在这些企业看到的最为薄弱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对于企业的帮助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项目目标需要鉴别取舍

在本土企业实施ERP软件时,笔者屡屡遭遇这样一些情况:部分企业过分求全,固执地认为,ERP项目的最后成功必须是用户方的所有人都说好,否则就是失败的。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以笔者的经验,ERP实施是老板项目,真正成功的项目,绝对是几个人(管理层)说好,一群人(操作用户)说不好。

有企业以为,上了ERP,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就下降了,所以最好是什么都有接口,所有单据都能上载,不用手工输入。其实,ERP项目是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特定目标的一组任务,项目资源有限,如果把资源大量配置在这类工作上,势必导致其他项目目标的实现可能下降。

还有企业要求软件的用户界面必须友好,而标准则是按鼠标的次数必须最少,否则,某种业务1天做10次就要多按10下鼠标,一年多按3000次,10年就是30000次。如此考虑最终用户的工作量,是否可以考虑工资也可以按照鼠标的次数来计算呢?

甚至有企业认为,ERP软件运行后,财务数据可以是准确的,但业务数据必须可以造假,否则就不符合中国国情。这样的需求常让人啼笑皆非。在一个集成的ERP系统中,财务数据是源自业务数据,5个单价是10元的鼠标在库存账上反映为100元,恐怕连审计也通不过;况且,失真的业务数据对销售、生产、采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上述项目目标并非一无是处,如接口和上载程序对于业务量大、已经有标准格式电子文档的凭证来说是最优解决方案。但我们要对这些项目目标进行权衡,什么是最为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根本就不能成为项目目标。例如,如果由于收入分析的需要,业务人员在输入销售信息时需要增加多个字段,这些字段对于将来分析企业的收入来源时至关重要。这时,少点几下鼠标的需求,一定要让位于多输入一些数据。

在实施中坚持项目目标

从笔者实施过的一些ERP软件的功能看,它们都具有一些根本性的流程,这些流程体现了软件期望帮助客户提高的领域。

如果这正是实施ERP的客户希望提高的领域,那么,客户往往更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正因为这些流程是根本性的设计,往往不能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任意修改,就像1+1=2是所有算术的基础,所以,客户如果要求改变这些流程,往往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伴随而来的则是实施过程同自己编写软件没有什么区别,最后是在原有水平上简单地自动化。这样实施出来的ERP总让人有鸡肋的感觉。

一般而言,企业实施ERP需要事先确定主要的项目目标,而非简单笼统的“提高管理水平”。目标本身最好有量化标准,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周期等。但这样的目标不宜太多,以保证项目过程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然后,配之以限制条件(比如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操作人员的界面友好、报表的效率等),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主要目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流程设计,最后通过系统实现。这样的项目结果才是让企业真正受益,并水到渠成地相应“提高管理水平”。当然,这样的论述过于抽象。

假设有一个希望提高现金流量预测和管理水平的公司A,目前存在预测不准、数据收集不及时、整合困难等问题。A公司认为,提高了现金流量预测水平之后,通过加强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管理,可以加速现金的回笼和催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流动资金的利息收入或减少流动资金借款的利息支出。加速回笼和催收可以避免每年200万元的应收账款的可能损失,而利息收入的增加和利息支出的减少,预计可以为公司带来每年200万元的额外利润(这里的假设数都是虚拟的)。

第1种情况是:A公司决定实施ERP以后,现金管理部门成为数据的使用者。从流程角度看,绝大部分原始信息来源于采购和销售两个部门。因此,这两个部门被要求实施相应流程。流程要求采购、销售部门有2个强制的操作,一是在进行这些合同的签定时,同时签定付款期限和条款;二是从制度上保证业务人员在输入时严格按照合同的条款进行录入。

内部制度随之被建立起来。而为降低外部的客户(针对供应商的付款因掌握在A公司自己手中,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付款导致的资金成本,可以通过客户信用额度、资信等级、预付款比例、催收制度等措施加以防范,逐步使客户明白并更好地遵守双方的约定。在这个项目的实施中,项目目标始终被坚持,即要得到准确、完整、可信的现金流量预测数据,为此,不仅实施了ERP软件用于收集和整合数据,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当然,这些流程在系统内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项目上线后,经过1年的运行,现金管理、采购、销售3个部门在这个流程上磨合成功,当年即为公司减少了100万元的利息支出,并预防了150万元的坏账损失。未来可以预计,每年都可以取得项目引进之初的目标。这样的项目,可以说取得了成功。

第2种情况是:流程要求采购、销售部门实施2个强制操作时,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为减轻这2个部门的操作量,采购部门要求由供应商进行网上的合同输入,编写接口将这些数据写到ERP的现金支付预测中。销售部门则将应收账款的收款期统一确定为月底,而收款信息由银行提供软盘,上载到ERP系统中。

项目上线后,经过1年的运行,系统运行正常,供应商为提前收到货款,在网上维护了更早的付款期;客户应收账款的收款期往往早于默认的时间,而银行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给A公司。几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A公司的现金预测依然错误百出,尽管系统正常使用,提供的数据却不能供资金部门使用,ERP项目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未通过ERP的实施而发生。相反,来自采购和销售部门的意见也因ERP的实施而被放大。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引进ERP时的目标非常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这一目标同样重要。上述例子中的第2种情况可以说在许多ERP实施项目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其结果是造成项目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在任何一个ERP项目实施时,讲到经验或教训时,都说第一位重要的是一把手的支持。一把手要支持什么?其实细细想来,支持项目的主要目标、支持对公司流程的正确改造才是真正的支持。反之,支持公司内各部门提出的所有需求,则是对项目最大的伤害。

ERP实施成功案例 第5篇

公司简介

1995年,Capital One公司作为美国Signet公司的一家银行分公司,开始进入信用卡商务市场,并将自己的策略称为“基于信息的策略”。目前,它已经成为美国银行信用卡公司的前10强企业,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2004年的总营业额为15亿美元。

大宝实施ERP案例 第6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化妆品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中国加入WTO后,这种局面也愈演愈烈。

一、企业简介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宝”)是国家专业生产化妆品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大宝集团现有职工1210名,集团公司拥有1个新产品开发研究所、7个生产车间、18条生产流水线,1个美容保健品公司、1个美容学校、1个广告公司、1个商业批发公司。是一个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大宝牌天然植物系列化妆品,有护肤、护发、美容(彩妆)、香水和特殊疗效共5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大宝”产品的性能体现了中国天然植物养颜美容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1986年“大宝”特效生发灵荣获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银奖;“大宝”牌植物系列化妆品于1987年获第15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铜牌奖; 1990年“大宝”牌减肥霜荣获第37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大宝”商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北京大宝向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注册了“大宝”商标,并得到该组织“马德里条约”所有缔约国的认可,还在南非注册了“大宝”商标。

大宝牌系列化妆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多次被中国轻工行业总会评为优质产品。“大宝”牌化妆品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上的销售已覆盖了几乎整个中国,223个销售专柜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发布中心公布的数字,“大宝”牌化妆品从1997年起连续4年荣列中国市场护肤品销量第1名。

大宝牌化妆品不仅畅销中国市场,而且还出口到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中东、北非等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到日本的所有产品均已获得日本厚生省的正式批准;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已在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正式注册。北京大宝在瑞士、瑞典、希腊、突尼斯、塞浦路斯都建立了专营“大宝”产品的专卖店。“大宝”产品出口量以每年40%的速度不断增长。

二.变革动因

目前全国生产化妆品的知名厂商有几十个,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努力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国外洋化妆品的厂商则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品牌优势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收购中国企业,实行产品的本地化,拼命扩充自己在中国市场上?quot;地盘“。中国加入WTO后,这种局面也愈演愈烈。

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成为大宝集团要解决的首要课题。而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桎梏。从1987年开始实行计算机单机管理,到1989年,大宝集团的信息化工作已基本普及到质量、人事、财务、生产等环节,初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但由于

受当时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局限,造成各管理系统相对独立、开发环境和应用平台差异(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大、信息代码没有统一标准、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各子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集团业务的高速增长也使迫使大宝加快管理系统改造的步伐。在企业内部,由于业务发展迅猛,企业出现产、供、销脱节现象,特别是流动资金占用越来越大,这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库存、在制品储备高、生产周期长、不能及时交货,尤其是对异地销售分公司的产品库存及资金不能有效控制。在企业外部,由于市场变化快,企业所需的部分原材料也出现了供应不足或不稳定的情况。为保持和扩大大宝在国内化妆品和保健品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果断决定通过实施ERP。

三.选型波折

大宝在ERP软件的选型上,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大宝最初对ERP的定位是国外ERP产品,认为国外产品成熟,功能强大,管理流程规范,大宝选择了一家国外知名的ERP厂商的产品,并选择了国内患抑腎T厂商作为ERP软件的实施方。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项目实施,洋ERP产品的”水土不服“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差距,软件客户化的不到位使项目实施工作进退两难。最后大宝决定放弃使用该软件。国外ERP产品不适用,但大宝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不能停止。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国内ERP厂商。

在第二次的ERP选型时,大宝认真总结教训,由分管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副总经理和集团信息中心主任为首,成立了专门的软件选型小组。对国内ERP厂商的产品、技术力量、服务水平、实施成功案例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经过对国内外数家ERP软件提供商的考察和比较,我们最终选择了和佳ERP。和佳ERP是国家863/CIMS主题专家组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力推的国产优秀软件产品。”和佳ERP“产品相对成熟,功能完善,涉及企业全方位管理要求(人、财、物、产、供、销、预测、决策、领导查询等);产品技术上采用C/S与B/S结合方式,既有先进性又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品支持多种RDBMS和工作流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和佳公司可根据用户需要做二次开发,能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要。

四.总体目标

大宝ERP实施按照”突破重点、逐步展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把系统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实现以集团财务、销售、物资供应为核心的ERP系统的基本框架,并通过远程网络系统对大宝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公司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综合控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降低经营成本。

第二阶段:以降低生产成本为重点,在公司内部的主要生产专业厂全面实施ERP的生产管理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严密控制,降低物料消耗和制造成本,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率,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阶段: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素质为目标,实现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与ERP系统的集成,形成企业面向网络环境的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

五.实施方法

”大宝ERP“项目从2001年5月开始实施。在近一年多的时间内,大宝先后实施了系统控制、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业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核算管理、应收帐款管理、应付帐款管理和领导决策查询等子系统。2002年5月,项目第一期工程通过验收。

1. 成立ERP项目实施机构

为确保ERP项目顺利实施,大宝公司成立了以企业主要领导、管理咨询专家和技术专家为首的三级项目实施组织体系,即ERP领导小组、ERP项目组和ERP各子系统实施组。

ERP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企业主要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负责对ERP系统的各项开发、实施目标、组织项目投资等工作作出决策;根据实施进度,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实施的各种准备工作;对公司内部业务流程重组方案作决策,并组织落实;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ERP项目组由系统主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佳公司项目实施部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系统总体结构,制定项目实施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制定系统开发的程序和工作标准,并协调各开发组贯彻执行;研究制定系统共同数据库的建设方案和系统集成方案,并贯彻执行;协调各部门工作进程,解决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ERP项目各子系统实施组由和佳公司管理咨询部、项目实施部结合大宝公司计算机管理中心及有关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按开发工作的分工,分别进行各子系统的实施及二次开发工作。

2. ERP项目实施思路

实施过程中大宝公司紧紧围绕”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ERP项目的第一期目标,立足于企业实际,坚持管理工作的创新,用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管理的企业运行新机制。具体做法是:

1)、坚持管理创新,深化企业改革

ERP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一套管理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而是企业管理领域的革命。企业实施ERP的难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我们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各级管理人员也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合拍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给ERP的实施造成很大的障碍。只有坚持管理创新,对与ERP代表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相抵触的管理思想和体制进行大胆的破除和改革,才能保证项目实施成功。大宝公司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深化改革,狠抓管理思想和制度的创新。在各级管理人员中进行了ERP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使大家找出企业现有的管理工作与ERP管理方法的差距。公司领导班子全力支持项目实施,对不适应ERP管理流程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进行大刀

阔斧的改革。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项目的实施成功。

2)、全面推行管理业务流程重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ERP的观点来看,企业就是一个资源转换的增值器。企业的运行过程就是应用一定的资源,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产出新的资源,并不断地增值。只有那些能产生增值的生产经营环节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作业。在我们的企业中,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的制约,存在许多人浮于事的现象,必须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剔除无效作业,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大宝公司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业务流程重组:一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核心,对企业各管理部门和业务流程进行改组和组合,消除无效作业,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二是以缩短产品交货周期和降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制造、采购全过程的业务流程重组;三是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为目的,建立完善的销售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四是坚持?quot;核算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深化财务管理,由过去单纯注重记帐、算帐、报帐转变为强化“检查”、“考核”、“监控”,建立经营效益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

3)、外部资源与内部流程的整合ERP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集成。它强调把整个企业看成一个系统,按照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各子系统紧密联系、相互制约、联动有序,信息共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宝公司在和佳实施人员的帮助下,对相关的业务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将相关联的业务操作进行了梳理、组合。从主要业务流程入手,按规定条件和时序产生相关的信息。实现了管理信息的集成。例如,在销售业务流程中,以提货单为主线,由此产生后续的仓库出库单或移库单、运输单、发票、客户的应收帐款等一系列数据。后续环节只需对提货单进行选择和组合,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

4)、不断满足管理需求是ERP的生命力所在大宝公司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产品品种多,涉及企业管理业务的数据量非常庞大,业务流程也比较复杂。从企业内部看,企业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行为在企业普遍存在;从企业外部看,国内的经济环境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诸如三角债之类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企业。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ERP系统必须适应企业所面对的错综复杂的经营形势,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管理需求,才有自身的生存空间。大宝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在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重组的同时,增加了企业必需的管理功能。如解决企业间以帐抵帐、以物抵帐的问题;针对企业数据流量大的特点,系统对许多业务增加了成批处理的功能;针对集团公司的特点,增加了内容核算功能。大宝认为,只有满足企业需求的ERP系统才是最好的。否则再先进的系统也会被束之高阁,没有生命力。

5)、数据管理是实施成功的基础

大宝公司的企业支撑数据大致分为两类:静态数据,如产品结构、工艺路线、设备代码、人员编码等;动态数据,如计划需求,实际完成、库存量、应收帐款等。静态数据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数据,包括产品结构、工艺路线、设备代码、人员编码等,第二种是控制数据,包括各种消耗定额、技术指标、质量指标、有效期、最大库存量等。如果在企业计算机系统

中输进去的数据准确,产生的结果就很有价值,如果输进去的数据不准确,计算机系统就会数倍的复制错误,它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基础数据,它是ERP系统运行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宝公司把基础数据按管理职能分为五大部分,即产品、工艺、设备、人力资源和定额数据,分别对应企业的相关的职能部门,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整理和录入,同时将数据的质量和录入进度同部门的绩效联系起来,纳入部门的考核指标,用企业制度这个“法”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六.效益分析

大宝ERP一期工程实施一年来,公司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虽然ERP的效能在短期内不能够全面表现出来,但大多数子系统的应用,如采购、财务、销售、库存等功能模块在降低管理费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利润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品产量稳中有升。

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3.5亿元人民币,向国家上缴税金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比上年增长0.42%。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完成年计划的106%,比上年增长了4.84%。设备完好率达到98%,主机开机率达到95%,生产运行平稳、高效。

七.经验体会

1. 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全力支持是成功实施ERP的决定性因素

ERP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一把手工程”,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全力支持是ERP成功的关键。因为ERP项目是面向整个企业的系统,项目资金的保证、项目目标和方案的确定、业务流程的重组以及项目的协调,都必须由企业最高决策层拍板。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阻力,都需要企业最高决策层对项目的全力支持。

项目实施前应该把对企业高层领导的ERP基础知识培训作为第一件大事来办好,使企业领导层对项目实施的过程和要点、难点以及风险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把握好项目实施的进程。

2. 立足企业实际,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企业推行ERP是一项长远的带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应该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制定一个长远的总体规划。ERP项目是一个高投入、实施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的巨大的工程。如果项目全面铺开,齐头并进,投资太大、风险太大,而且实施力量也不够,容易出问题。所以要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差距,找准实施ERP的切入点,从企业最关键的几个管理子系统入手,争取在短时期取得效果,增强企业管理上下对ERP的信心。同时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和锻炼项目的实施队伍。然后逐步展开,分不同阶段完成整个ERP系统。

3. 坚持企业管理创新,狠抓业务流程重组

ERP实施成功的关键是用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去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实施ERP的难点在于企业管理的本身,而不是软件技术。今天中国企业最缺乏的正是成熟的工业化进程中所积累的规范化管理,如果不立足管理创新,ERP就不可能成功。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基础的原因,我们的企业管理中有许多不规范的行为,这些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按照ERP的要求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重组。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的管理功能进行综合分析、梳理、组合,彻底改革业务流程中的无效的、不创造价值的流程。

4. 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

ERP系统是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它的数据处理的准确、及时、可靠是以各业务环节的数据完整和准确为基础的。因为ERP系统中的数据是共享的,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的完整非常重要。特别是系统中一些公用的基础数据,如产品数据、客户数据等,系统的大多数业务处理都依赖它们,对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些基础数据残缺不全或不规范,系统的运行寸步难行。

5. 加强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

上一篇:追忆作文600字_高三作文下一篇:小伙伴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