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2024-06-03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精选8篇)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第1篇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边院中学武厚英

在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际。我观看了《力量》这部影片。这部纪录片运用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叙述的方式,讲述了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述了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的血肉之情。看后,我感慨万分。

影片带着我穿越七十年的时空隧道,来到沂蒙山区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沉重震颤着我的心扉。

明德英,一位靠替人看坟谋生的聋哑妇女,在抗战年代为救伤员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救活了战士、支持了抗日。这一情景在当年那种旧道德观的氛围下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位红嫂没有犹豫,她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是救国的、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其他的都顾不得了,质朴的沂蒙人。沂蒙红嫂不止一位,在那个年代,每一扇柴门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红嫂、每一家都有一个烈士。共和国忘不了你们、忘不了红嫂。

王换于,沂南县东辛庄村战时部队托儿所的“所长”,入托的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才三天,都是革命军人的后代,王换于和乡亲们悉心照料,节俭一尺布、省下一口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后来40余位孩子陆续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而先后夭折。同在一个屋檐下成长,同在一口锅里吃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看到此处我无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朴实的妈妈,伟大的母亲!

《力量》是一面镜子,透过鲜活的画面,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涤荡思想,净化心灵。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一定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增强对党的信任,努力工作,把我们的水文事业做大、做强。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与学生在一起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我认为自己个性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党员的行为,映照着人心向背;忠诚,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并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要立足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自觉地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做出一名优秀党员应有的贡献。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第2篇

一说到南京大屠杀,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心生愤慨,而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面对那样一个事实,一个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同胞身上,自己的民族历史上,自己的祖国热土上的铁铮铮的事实,我们不可能麻木漠视。当然,我也不可能例外,而最近看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实证》,更是加深了我的这种愤慨,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那样一页让人悲愤,让人心痛的历史。而再联想到最近名古屋市长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可耻言论,联系起当年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耻行径,更是让我不由的心生痛恨,锥心刺骨的痛恨。

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悲痛的历史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在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写到:“日本兵就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侮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或者二三人为一个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掠,放火”,终至大街小巷尸体横陈,“江河流水为之赤”。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起,19万人,零散屠杀858起,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我想,面对这样一段惨痛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感叹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如今,无论日本有些人士怎样矢口否认,也无论我们中国人对这段历史有多么的咬牙切齿,我们都必须认识到这是我们中国历史最沉重的伤痛,也是我们整个人类历史最沉重的伤痛。无论多么的不想面对,但在铁证面前我们不能不用客观的眼观去正视它,去接受它,只有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只有坦然的接受历史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而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特别的,对于我们当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和接受这段历史更是至关重要的。我想,对于大家来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烧杀淫掠的诸多细节大家也不可能不清楚的。我们过多的强调细节往往让我们难以看到这段历史的真正面目而只是纠结在那些碎片化的片段里。在我看来,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出三个教训。

首先,这是对我们中国的教训。我们把中国近代史看成是中国的苦难史,这一点当然毫无疑问。旧中国作为这段惨痛历史的受害者,出于感情,我们自然会认为这是我们中国历史的苦难。然而,我们自认苦难并不应该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段苦难。正如我们穷人可以认为自己弱势,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弱势,然后才能让自己有所改变。人如此,国亦然。

这段历史教训我们,国家强大才有国人的尊严。历史教科书曾经给我们总结过:落后就要挨打。是的,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要想让中华民族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要有实在强大的国力支撑,否则,“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只是一种对历史的怀念,而说中国怎么受人欺负也只是自怨自艾罢了。现如今,面对美国在亚太的咄咄气势以及诸多邻邦的蠢蠢欲动,我们更应该警醒自己,一定要让自己的国家更强大我们才能真正的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得到我们

应有的利益。想起当下有些网民说的,“面对中国这样的现实,如果日本人还来中国我就给太君们带路去”。这是多么的愚蠢和幼稚,可笑又可怕的言论啊。有些人只局限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无视整个国家的存在。没有了这个国家的完整,我们的一切梦想都无处寄托。而且,在现今,爱国主义竟然还受到嘲弄。北京日报批判的好:“要骂中国,怎么骂都没关系;要骂美国,骂西方,那一点都不行,这种逢中必反的谬种显然是对国家民族的背逆。有些人迷恋‘普世价值’,要当‘世界公民’,却忘了首先自己是个中国人,他们崇洋媚外,干一些数典忘祖的勾当。”或许批判的有些过,但并没有完全的背离事实和道理。对于这个国家,无论怎样,你都应该认识到,只有他的强大才有我们中国人在世界的尊严。试想,要是当年的中国上下团结,国富民强,日寇的铁蹄又岂敢在我神州大地肆意践踏,日寇的屠刀又岂敢操着屠刀对我炎黄子孙肆意砍杀。

这段历史也教训我们,我们要时刻警惕战争。战争总是可怕的,它颠覆人性,颠覆人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障碍。联系最近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利比亚战争,虽说是局部战争,但都是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可怕。它警示着我们,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霸权主义正在蠢蠢欲动。看当年,南京大屠杀只是当年法西斯战争中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这是一组多么可怕的数据啊。在所有的战争中,侵略方都试图通过美化自己来为自己的侵略行径正名。比如美国,从朝鲜战争到南斯拉夫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及利比亚战争,无不是打着正义的旗号而干着非人性的勾当。丘吉尔曾经说过,“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是的,在国与国的较量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只要有利益的冲突,就会有战争的可能。而有了战争,我们谁还能肯定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情景不会再现,即使不会再现,我们又该到哪里去获得应有的人道救助。古人警惕,忘战必危。我们中国人从来不喜欢战争,但我们要时刻警惕战争。只有时刻准备着,时刻警醒着,我们才能够防止再次遭受战争的蹂躏。

这段历史还教训我们,和平与发展应该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最求。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铁证如山,战争带给南京的伤痛实难弥合,带给中国的伤痛实难弥合。战争下生命贱于蝼蚁,死亡变成常态,战争践踏人性的本善,背弃文明世界的几乎所有道义,摧毁我们苦心经营的文明成果,一切的存在与灭亡都只在强权者的一声命令里。在所有经历过战争的国家里,只要他还相信历史,谁会看不到战争带来的恐怖呢。因此,在这样的共识下,和平与发展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我们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只有我们大家都去认识到战争的罪恶,我们才能更好地相信和平与发展的可贵。想起我们胡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包容性”理念,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理念。他表示,这个世界容得下中美共同发展。是的,在如今中国崛起的时候,我们两个大国都应该相信,也只能是相信这个世界有足够的空间来让中美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狭隘的零和博弈变成“1+1>2”的共赢。而且,我们还应该相信,这个世界还容得下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的共同发展,如果世界上能达成这样一个极富卓识远见的共识,那我们当今全球背景下的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第3篇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来源大部分是网络。有一天不上网, 我都会觉得自己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所以如果你问我:“你认为纸媒会消失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会, 但是新闻不死!”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的论点——“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 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 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 (1) , 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2) 在麦克卢汉看来, 媒体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他认为“媒体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3) 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 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 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正是提出了“媒体是人的延伸”这一定义, 使媒体概念的外延得到了扩大, 很多工具和活动方式都划分到媒体的范围内, 而传播媒体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媒介作为公众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要信息来源, 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印刷品、电影、报纸、电视的出现都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环境。现在,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给我们创造了全新的环境。网络媒介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不论地域、时代, 人们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关系, 突破了以往的点对点的局限性, 增强了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 形成了更加自由的人际交往关系和更加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

我们每天从网络上获知信息, Facebook、twitter、微博的热搜关键词就是当下最热门的新闻。更重要的是公众不再是单方面地获知信息, 公众通过网络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正如片中人物David Carr所说, “the media is the message;the message is the media”。当下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拘泥于任何形式, 而是开放性的, 传统的纸媒因此在互联网的崛起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片中《纽约时报》承受着维基解密、新型新闻网站的冲击, 面临倒闭的传闻。这几件事都无可厚非地说明《纽约时报》在滚滚新媒体技术洪流前地位岌岌可危, 影片中也不时地传出报业集团倒闭、破产的消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 在大时代的洪流中新型的传播媒介必定会慢慢取代旧时的媒介。

但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来讲, 当今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的新闻专业性值得考量, 网络媒体应该借鉴纸媒在新闻专业主义中坚守原则的精神。

《纽约时报》每天的头版都在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中讨论、筛选, 编辑会斟酌新闻的真实性、考虑新闻对受众的意义。NBC大张旗鼓地报道美军已全部从伊拉克撤军的新闻, 虽然新闻中有前线记者发回的直观的视频画面, 但《纽约时报》的记者却是秉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对其真实性进行反复核实, 最终将新闻的真相还原给了受众。目前网络媒体的新闻大多是对众多媒体信息的收集、整理。在Carr和gawker的建立者阿桑奇的电视辩论中, 当Carr拿出那张被挖空的报纸时, 大家都笑了, 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新闻离得开纸媒, 离不开的是专业主义精神。在信息化时代, 新闻信息对于我们更像是一种快餐式的产品。互联网能让我们迅速了解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新闻, 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 但在信息传播的背后是否又限制了我们对真相事实的探求?作为一个微博用户, 对于微博上常常盛传的假消息已经屡见不鲜了。人们往往没有深究新闻信息的来源, 而是单纯地被某个字眼或者图片吸引, 而后引发大量的疯狂转发, 而每一次用鼠标键轻点“转发”的时候可能就离新闻的真相越来越远。所以在网络媒介时代我们呼吁的是像《纽约时报》记者那样对新闻坚持求真的专业主义精神。

《头版内幕》一片中处处透露者报业大势已去的哀伤气息, 但还有无上光荣的傲骨, 每一个员工都以在《纽约时报》工作为傲, 他们中有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纽约时报》的中年妇女、有自动请缨巴格达的年轻记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捍卫这个百年老报的公信力, 我想不管世界怎么变, 正是有他们这样一群坚守新闻信念、对“第四等级”的深刻认识, 才让受众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看到真相。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闻媒介可能会随之而改变, 但新闻一定不会——纸媒衰落, 新闻不死。

注释

1 (美)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第4篇

在2015年6月23、24、25日的三天时间里,西安银雾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合力举办的独立纪录片影展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旨在培养独立纪录片的氛围,以及宣扬独立纪录片的独立、客观、自由的精神。不得不说,影展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此之前,笔者有幸随同李斌导演一起去咸阳国际机场迎接为影展而赶来的沈洁导演。当时的西安正下着雨,空气中湿气氤氲。我们停车寻找,左顾右盼之际,沈洁导演从绵密的雨中走了过来,由于之前看过照片,我一眼便认出了他。不高,但是精力充沛,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留着长发,发梢垂到肩膀,背着书包,穿着短裤与拖鞋,肩膀宽阔,肌肉结实,看到他的第一眼便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握手进车,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便谈起了电影,从菲律宾电影《冲击城市》到李导的《远去的家园》,从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到以后的创作思路,不一而足。回到西安,我们一起去喝酒,期间谈论的依然是纪录片,一直进行到午夜零点。沈导评价自己说,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对于这一点,我已经领略到了。6月23日早上播放的便是沈洁导演的《二》,影片讲述的是他的侄子海二,中学辍学,整天吊儿郎当,想出去混社会,而海二的父母亲却不允许他这样,希望他能学一门技术,以便以后安稳的生活,于是一边是海二和朋友们出去疯玩,追寻着自己的江湖梦,一边是和家里人的争吵与挨打。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刚开头,海二跪在门前接受父亲的惩罚,身后是母亲一边为襁褓中的妹妹喂奶,一边指责他,父亲则时不时从旁边走过,之后在与沈导的讨论中,沈导说:“令海二跪在那里的是父亲的权威,然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跪在那里的吗,跪在强权与体制下。”有意思的是,影片的名字“二”是用毛笔字写就,不同的是,上面的一横更加的长与粗重,将下边的一横压在身子下,而我们,都是下边的那一横。沈洁导演是另类的,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而是身为一个个体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状况。据说,《二》是沈洁导演所有纪录片中最容易看懂的一部电影,与其说他找到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当事人,不如说他发现了每个人身上的代表性。

23日下午播放的是李斌导演的《针灸》。李斌导演是河南南阳人,现在西安工作,为人和蔼,在对影片做介绍的时候,他便和观众们开了个小玩笑。他以前在电视台工作,由于对纪录片的热爱,在体制内的时候,便投身纪录片的拍摄。相对于23日晚上播放的《远去的家园》中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思考,以及在陕西榆林拍摄的《湖殇》对于煤炭开采对环境影响的担忧,《针灸》更具有一种悲悯的人文关怀。《针灸》以前的名字叫做《社区诊所》,由于在优酷播放,便改为了现在的名字,并一直沿用下来。《针灸》讲述西安长安区的社区医生武耀成,利用祖传的针灸技术为群众看病,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便免费医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还将针灸的方法教给病人家属,以使他们在家便可继续治疗。社区诊所像一个码头,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往,有被村长欺负的和尚,有瘫痪的抗战老兵,有患脑梗塞的母亲与患神经错乱的儿子,有突发脑梗塞而耗尽家财的妻子,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在李导的镜头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现代社会医疗体系下人民群众悲欢离合的画面。然而武医生也有自己的烦恼,由于看不惯被冠以各种理论的现代中医体系,他拒绝应考行医资格证。他的两个女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上户口,导致升学遇到困难,这使他一度想关闭诊所。好在他有理解他的妻子在背后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据悉,上个月他的女儿已经上了户口,而通过这部纪录片知道他的人,有一部分前来学医,希望能像他一样做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播放完毕,现场是久久不能平息的掌声,送给李斌导演,他将武医生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是送给像武医生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医者,他们是我们能握住的最有力的稻草。当天现场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武医生的妻子,武医生则由于去福州医治一位被医院判死刑的婴儿而不能前来。武医生的妻子说,他也是第一次完整地看完这部片子,看到现场这么热烈的掌声,他觉得,这14年,值得!后来听武医生的徒弟们说,福州的那个婴儿,在武医生的医治下,已经由不吃不喝可以喝水了。

24日上午播放的是胡民导演的《喧嚣的马路》,影片记录的是马路村村民选举事情。政治在中国一直是敏感话题,影片在这方面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村民选举制度的的不足。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即将退位的村干部的担忧,角逐村干部职位的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竞争,以及马路村的村民与干部候选人之间的矛盾。影片拍摄于2003年,基于当时的村民选举制度与纪录片的新兴形式,这样的影片以后或许不会再有,所以《喧嚣的马路》显得特别珍贵,其实,它倒更像是一份历史资料。在其后的提问环节,我才注意到胡民导演,短发,墨绿色上衣,说话不多但话语很清晰,更像是一个文人而非导演。关于现场观众的提问,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拍摄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胡民导演表示,拍摄过程中困难很多,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拍摄的,但如果真正喜欢纪录片,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拍更多的东西,毕竟素材越多,能表现的东西也就越多。纵观整部影片,除了导演用镜头客观冷静的记录之外,似乎有一层嘲讽的意味。作为导演,是必须跳出当事人的圈子之外的,所以更能从一个陌生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对夫妻吵架,我们不会去问清楚他们为什么吵架,更多的是看他们最后谁打赢了谁。想到这点,我似乎看到了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后面胡民导演微微扬起的嘴角。

下午播放的是蒋能杰导演的《村小的孩子》,这是蒋能杰导演对他们村子里的小学跟踪拍摄6年的结果。在23日的观影会上,我看到座位前边的人穿了一件白色、上面印有“关注留守儿童”字样的T恤,在看完《村小的孩子》之后的提问环节,我才知道那便是蒋能杰导演,相对于其他到场的导演来说,蒋能杰导演是最年轻的,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便开始了对这部影片的拍摄,而且拍摄仍在继续。如他T恤上的字所说,《村小的孩子》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由于村子处在大山中,很多家长去大城市打工,以便挣更多的钱为孩子的将来打算。然而问题正是由此而来,很多孩子由于缺少家长的管教(单靠家里年迈的老人是不行的),并没有如家长所愿好好读书,他们的理想是长大后去打工。他们缺少父爱母爱,在父母过年回家时视父母为陌生人,这一点并不仅仅表现在他们这方面,有一对父母与儿子擦肩而过,竟也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在挣到更多钱的背面,是渐渐冷淡的亲情,不得不说,这是一把双刃剑,伤害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不得不深思,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有多大,钱还是必须得挣的。过完年,父母们又匆匆坐上了去大城市的火车,一家人又要开始一年的轮回。然而问题并不仅仅是这些,由于政策原因,村里的小学被拆,学生去很远的地方上学,很不方便。村支书通过各方努力,终又使学校盖了起来,但代课老师因为工资低不得不离职。村小该如何继续,我们不得而知。影片有一点瑕疵是最后的摆拍镜头,摄制组让一对兄弟与他们的父母视频聊天,气氛感人,但有画蛇添足之嫌。因为纪录片只是将事实摆于观众的面前,即客观冷静的原则,而不需要刻意营造气氛,去刺激观众的泪腺。在事实面前,所有的煽情都是多余的。

之外播放的还有冯雷导演的《雪落伊犁》和王杨导演的《中国门》。

25日上午是导演与观众的研讨会,我没有去现场。但李斌导演后来对我说,现场气氛很热烈,大家为了某件事的不同观点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颇有百家争鸣的感觉。李斌导演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总结那天的研讨会: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观影三天给我最大的感受,或者说一个疑问,那便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未来。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独立纪录片是必不可少的,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思考或反省,往往是大于影片本身的。虽然独立纪录片目前的受众面还比较小,但它的光芒正在慢慢地扩散,这正是我们举办观影展的最终目的,从三天的观影来看,对独立纪录片感兴趣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的,想从事独立纪录片拍摄的年轻人也是有的。从现场观众们来自于各个角度的提问,导演细心的解答来看,它将来的光芒定可与目前的电影一争高下。那么希望在哪儿?希望在每个人身上,正如“土豆播放器”上经常出现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一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而从研讨会上激烈的争论来看,这是我们年轻一代有信心担负起社会职责的前兆,也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未来。

沈洁

观校庆纪录片有感 第5篇

八14班黎凌逸

在时光的流淌中,我已经在这个承载我的梦想的校园里度过的快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里,我追求着我生命中动人的章节,谱写出自己走向成熟的小调而在蓦然回首中,我惊奇的发现。这里已经成了我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地方,许多种情感在心中荡漾„„-----.题记

2012年11月3日,经历了10年沧桑的三中,依然默默地屹立在巍巍文峰山下,用她那温暖的身体孕育着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曾经,有多少人慕名而来,在你的教育下,走上了成功之道;在你的教导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走入这里的感受:全新的教学区、高耸的钟楼、嫩青的草坪„„郁郁葱葱,一切都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和生机。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着我们学习;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让我对三中充满感激!

三中,你是语文,你用文字诠释生命的精彩。你如清泉叮咚的从我身旁走过,你叫我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教我列夫托尔斯泰对道德追求的执着;你带我游历摄魂夺魂的西游。我懂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也体会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反”的悲壮。三中,我赞美你,赞美语文般隽永、飘逸、沉稳的你。

三中,你是数学,你用阿拉伯数字和形态各异的符号表达像数字一样简明的你。你教我像“1”那般正直,教我像三角形那般稳当;你告诉我,人生就像风折线图,是坎坷,一如一波三折的情节起伏不定。但是有降就会有升,也许命运和我开玩笑,而我要做的是永不服输,要像“2”一样仰起高傲的头,执着的奋斗。三中,我赞美你,赞美数学的简明、明快、平凡的外表下暗藏深意的你。

三中,你是英语,你用字幕演绎生活的绚丽多姿。你如吹过的微风,慈爱的亲抚我依然稚嫩的脸庞。你幻化成A,告诉我它是陡峭的山峰,需要我不断攀登;你幻化成B,告诉我它是脚印,需要我脚踏实地地走才会记录下所有走过的美好;你幻化成C,告诉它是人生之路的曲折,它不可避免,但我们需要自信坚强地面对;你又幻化成D,幻化成E„„每一次都带给我新的思考和感悟,三中,我赞美你,赞美英语一样颇具现代气息的你!

三中,你是物理„„

三中,你是历史„„

三中,你是地理„„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简单的词语,却演绎了一种最纯真的情感,依然记得那个寒冷的冬日,大家为了将一份年轻的生命维系,为患病同学捐款的情景,冰冷的寒风肆意的飞舞,而

我们的心里却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其实在我们目光不及的地方,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关爱着我们。这或许就是生命的一种感动吧,而学校教给我的也许就是一种满怀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面对我们周围的一切的一切。

观《家园》纪录片有感 第6篇

《Home》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让我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两极到喜马拉雅,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绿松石花纹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澜壮阔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航拍下,万里长城、上海摩天大楼、我居住的深圳、曾经到过的印度乌代浦尔的“湖中宫殿”,这些熟悉的景象,在全新的视角下带来了震撼的感受。震撼的,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这一切,触目惊心!是否此前看到的美景有一天也会沦落至此?

电影展示了许多美景,如广阔的森林,无垠的平原,崎岖的山地,白茫茫的冰川,和汹涌的瀑布(瀑布是在伊瓜苏瀑布拍的,非常壮观)。说句实话,我以前从没想象过地球原来是这么的美。可能是在城市憋得久了,只知道城市中的钢筋水泥。原来大自然是这么的美丽。可是,由于人类不断的破坏,大自然的美丽正在褪去。电影很直白地表现着自然被污浊的迹象。如乞力马扎罗山冰川缩减,南极冰原逐渐瓦解,大海上全是破碎的浮冰。而工厂那些巨大的烟囱则不断吐出污浊的烟气,释放在空中,是这么的触目惊心!影片的独白不断重复一句话:“Fast and fast.”的确,人类发展也是越来越快,城市的扩张也是越来越快,于是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快,矿产的挖掘也是越来越快,而生物的死亡甚至灭绝,也是越来越快……自然已失去了她美丽的面貌。河流在断流,死海的海岸线又向后延伸;冰川在溶解,喜马拉雅山的冰川也已支撑不住;树木在倒下,亚马逊丛林的百年古木正被推土机推倒……时至今日,多少资源以被我们浪费,地球又还有哪些地方还没遭到人类的“毒手”。ELC的那位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两张2003年和2009年独墅湖和金鸡湖的卫星地图(估计是Google Earth上的,这软件怎么这么流行!),湖的面积已经缩减,因为人类人为地添加了陆地。另外,原先的农田如今也已消失,变成了现在的独墅湖高教区。而还没使用的绿地,现在也已堆有了垃圾,失去了原先美丽和谐的面貌,而起重机和水泥搅拌机还在紧张运作!这个污染何时是个头……

电影不仅仅展示了自然被污染,同时还展示了一些贫民区的情景,一样让人震撼与深思!拥挤的房屋,贫瘠的土地。“10亿 人在饱受饥饿”看来不假。由于世界不停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一味的求经济的发展,结果城市化是上去了,却是另类城市化。交通拥挤,贫民区依然破烂不堪。到处有人因为饮水肮脏和食物缺乏而死,而世界上也有人在浪费水,在浪费食物!“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全球军费开支多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经费的12倍”,看到这些信息,我这才明白世界原来并不像我想象得这般美好。在城市中,我们感受的,是经济的进步为我们带来的快乐,却让我们忘记了原来世界上还有人过着“地狱般”的日子!由于经济的需要,发展中国家盲目使用身边的资源,于是,“全球40%耕地质量下降”,“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林地给毁灭”,“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我还依稀记得,有多少物种,如渡渡鸟、中国犀牛、印度豹。这些动物或多或少都因人类的活动而逐渐灭绝。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一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人类疯狂破坏大自然的缩影,是人类无尽野心的真实写照!虽然有人惋惜,虽然有人警告,可破坏的车轮依然没有刹车!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发展中国家每年死于水和空气污染所引发疾病的人数在500万至600万之间。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口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列,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枯竭、水荒严重。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水污染日益剧增,发展中国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积锐减,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已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如此大的代价,换来的,只是城市人那美好的享受,而他们还在抱怨:“依然还有开发的空间!”

地球原先是多么美丽……

地球是养育我们的母亲……

而地球现在千疮百孔了,而且人类没有停下的脚步……

地球……

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所有的问题,都是这样刻不容缓,这样无法逃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中国的火力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可占总量的50%,够惊人的吧!地球正在衰老,霍金已经给出警告,我们到底该怎么做?令人欣慰的是,事情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因为不少人已经树立了环保意识,了解了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影片中说:“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我认为情况不会这么糟糕。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传遍世界,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人类环境保护一大重要举措。现代环保商品的开发与普及,也是广大环保科学家和环保爱好者的杰作。感谢他们的努力,为地球的未来增添了光芒(在这里顺便感谢西交利物浦全体环保社成员哈~)!虽然前途并不光明,道路依然曲折,但人类已经有了努力的动力,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是时候行动了!联合国的各类组织,各大国家的人道援助,正是人类相信的层面提高的动向。道路曲折这是肯定的,对于温室效应如何解决这事尤其如此。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成为闹剧为解决温室效应蒙上一层阴影。发达国家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消耗掉的能源却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三,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与此同时,他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可谓最先享用了地球,也最先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但地球已危在旦夕的事实已经不能改变,唯独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人类自己的行为。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第7篇

我自主观看了纪录片《小平,你好》后,心中跌宕起伏,汹涌澎湃,不进勾起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缅怀之中!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小平同志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原则性。没能够亲眼看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小平的遗憾,但由他开创的“一国两制”方针,不但促成港澳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而且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的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我思索着:为什么小平同志每每都能在危急的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呢?为什么小平同志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呢?我想,这除了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辩证观点看待问题之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记得影片里有一个特写:小平同志在听说安徽凤阳县的农民实施“大包干”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却遭到某些人的阻挠时,他沉默的摸出一支香烟,用颤抖的手点着了火柴,但却迟迟没有把香烟燃上。”他沉痛的说:“我们搞共产主义是为了人民富裕,现在某些人却说是走资本主义的路线,这不是怪得很吗?”霍地,他把手一挥,坚决的说:“大包干这条路我们一定要走!”小平同志对当时中国的落后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小平同志这种即人们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这是邓小平先生真实的记录。邓小平先生对中国是有巨大贡献的,可以与他相媲美的,只有曾经的毛主席、周总理。展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才能;且不论他的激流勇退,将建设交给敢于改革的年轻领导人;单单论及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都不得不为邓小平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以他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及时提出了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的思路,带领全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我接触了这段历史之后再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对邓小平先生深深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的尊敬。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虽然没有大幅制作渲染,也没有慷慨激昂,看这样的电影,会忘了它的历史厚重的压迫感。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种种理论被一个一个地排列在大屏幕中缓缓叙述,竟然有种亲切,也在这样的观影过程中,方才体会到它们对时局、对现世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小平先生的一切作为,无论是对于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对于科技与教育,对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四个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无边尊敬的字。

当然,邓小平同志身上所表现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他这样的共产党人还是很多的。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以无比勇敢和智慧、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把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建设成为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腾空巨龙。即使在探索过程中犯下了一些错误,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国记者质问毛泽东主席的错误时,他依然坦荡、毫无忌讳的明言“我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毛主席的错也有我的错,但没有毛主席就真的没有新中国,”。一个中央领导人能够直面自己和党的错误是极其可敬畏的。

“小平您好”,这句话感情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像是对自己最热爱、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真真实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小平您好”,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表现了人民群众对

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认同,对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无比热爱和崇敬。

管看完影片之后,我多么希望时间轨迹可以逆转,逆转到1984年大学生国庆游行之时,多么希望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手持红旗,高举绿底黑字标有“小平你好”的大型横幅,以此来向小平同志致敬。但现实无法改变,我没有时光机器无法完成穿越,但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可以做到:以小平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做事风格以及敢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第8篇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类纪录片,对各地主要美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食材的采摘和选取、佐料的配比和调制、菜肴的制作工序都颇为细致、一览无遗地予以了展示说明;除此之外,还附带介绍了跟美食相关的历史文化,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观众不禁叹服美食制作者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感慨他们对美食的热衷和真诚,也佩服他们细腻的用心和勉力的坚持。一道或简单或繁复的美食,我们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知悉了它的制作原理,也明白了它的来之不易;这让我们在对美食垂涎三尺的同时,也对相关劳动者肃然起敬。纪录片向我们郑重介绍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增强了我们对中华美食的爱慕之心,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华民俗简图。我们不但知晓了中国人的饮食嗜好,还得以洞悉中国人的性格品质特征。该片并没有停留在平铺直叙的层面上,而是将镜头对准了美食、人物和环境的诸多细节,伴着或婉转或昂扬的音乐和娓娓道来、不瘟不火的解说,用美食带出人物,以人物引发故事,睹物生情、情景交融,不动声色间实现了些许诗意的转化和几丝哲思的阐发,悄然拨动了观众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达到了较为完满的视听效果。

二、朴实无华的世界观

本片主角与其说是千变万化的中华美食,不如说是跟美食息息相关的中国人——那些淳朴善良、不辞辛苦的劳动者(即美食的提供者、制作者)和心系家园、奉献社会的工作者(即美食的享用者、敬畏者),二者紧密相连,很多时候又有交集。“民以食为天”,华夏这片广袤的热土用她的博大与宽厚源源不断地给予芸芸众生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亿万苍生的“衣食父母”。当舌尖触到中国,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奥妙关联恐怕唯有中国人能够参悟读懂吧。

(一)由美食看人与自然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宗明义,明确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的主旨。松茸、笋、诺邓火腿、藕、鱼等珍贵食材的采集、制作与获取,都是人类汲取自然馈赠的结果。松茸出土后,藏民用松针把菌坑盖好以保护菌丝,这种习惯正是尊重自然的表现。诺邓火腿用天然盐井出产的盐腌制,将自制的诺邓盐抹在亲自挑选的火腿上,为保护纤维,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之后悬挂风干,三年以上的可生吃。同样的,职业挖藕人会竭力保持莲藕的完整;渔民捕捞时渔网的网眼尺寸有严格规定,为的是漏过小鱼……这些都是人类回馈自然的体现。人们渴望自然的慷慨,而面对自然的馈赠,只有胸怀感恩,维持生态平衡,才可能有所收获。

从香格里拉、大理到遂昌、嘉鱼县,再到查干湖以及海南远洋捕捞队,巨大的地理跨度伴随着丰富迥异的自然景观,不同的自然条件深刻影响着不同地域居民截然的生存方式。而无一例外的是:在自然面前,只有付出辛劳、默默耕耘,摒弃贪得无厌、急功近利,才能活得更为充实;自然的馈赠并不总是遂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如高跷捕鱼)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这就是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相辅相成。人类不能只顾索取,只有敬畏自然,在此基础上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方能服务自身、促进自然良性发展。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作为纪录片的结束篇,进一步点明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诀窍: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农耕民族对自然有着天生的热爱,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中国人能够与自然友好相处、互惠互利。自然赋予中国食物以无穷的魅力,中国人通过舌尖品尝生活百味,咂摸人生百态。

(二)由美食看人与社会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将黄馍馍、馕、肉夹馍、泡馍、臊子面、拉面、竹升面、汤米粉、干炒牛河、粽子、年糕、焖面、饺子等全国范围内的重要主食展示给观众,对这些主食出现的背景(自然条件、地理特征、农耕传统等)和主食的制作方法进行了介绍,让观众深刻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俭朴劳苦、尊重劳动的光荣传统不能丢。该集最后选取了南方的宁宁和北方的白波所在的两个家庭,提炼出“主食凝聚了中国人极为重视的家庭观念”的主旨,到这里,主食的故事已然超越了食物(经济基础)本身,升华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上层建筑)层面,这样的跳跃腾挪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一—在工业化流水线盛行的今天,主食所承载的家庭味道将镌刻于一辈辈中国人的记忆之中,中国人骨子里对家的深沉眷念、对团圆的赤诚向往将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注重风味的中国人在升华食物的智慧中,悟出并养成了善于创造、安贫乐道、恬淡闲适、睦邻友好的气质与习惯。千百年来,独特的饮食文化单靠口传心授是不够的,必须反复动手、亲自摸索方能传承。中国人如此对待传统饮食,就像对待其他文化载体一样:在保守中尝试创新,在创新中实现继承。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解密厨房时,我们看到:尼西乡人做午餐犒劳帮忙施肥的邻居们,年轻人到小学教授制陶这种传统工艺;客居他乡的中餐厨师年老时回国寻根;技校厨师欣享女儿在自家厨房制作的“业余”菜肴;村宴厨师在重阳节用美味守护尊老敬老的传统……厨房的秘密不再局限于专业技巧,它体现了中国人所推崇的对人与天地万物之和谐关系的朴素哲学,厨房承载了他们的生活点滴、质朴情感与人生记忆。

(三)由美食看人与自身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时间不仅是保存食物、改良品质的标尺,它在影响、积淀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同时,更滋养了中国人对世道人心的别样情愫:时间在金顺姬、阿添、苗家人、叶师傅、侯师傅、林仁灼、郭少芬那里,不仅是泡菜、腊味品、腌鱼腊肉、农家火腿、金华火腿、紫菜、虾膏虾酱的味道,更是眷恋故土、勤苦守业、岁月与记忆、热爱家乡、纪念与怀旧、坚忍与磨砺、守护与缅怀的味道。由美食之味提炼出时间之味,由时间之味提炼出人情之味,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叙述带着中国人“顺其自然”的味道,情理相生,巧妙妥帖,入情入味。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一—重点将中国饮食中的五味“甜、苦、咸、酸、辣”结合具体人与事一一道来,将不同的人生况味逐个点化出来,可谓妙哉。而更为精彩之处为:“调和”——生活不正是由这五味杂糅而成吗?只有吃苦耐劳、含辛茹苦,饱尝了酸涩与艰辛,用泼辣热情的朝天干劲努力经营,才能苦尽甘来,获取甜蜜踏实的幸福感和新鲜美好的生活体验。五味的终极指向“鲜”——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刻体会并解释清楚的特殊味觉体验,也是一种洗去铅华、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结尾处画龙点睛:“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句结束语出自“舌尖”又超越了“舌尖”,为本片呈献了又一道新鲜“佳肴”—以调和与平衡为核心的中庸之道,中国人在味觉上偏好它,而在生活中亦一心追求此境界。

无论是时间还是五味,流转之间、变幻之时,都烘托出个人的价值观,每一道美食背后都藏着曲折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站着不凡的主人公。一个人生存于社会,其目的不止于舌尖,还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调适自我,以积极健康的态度迎接生活、面对万物;只有心存感激、舍得付出,自觉接受美德的感召和懿行的感染,真诚有爱,才能将美好的味道从舌尖传递到心尖吧。

三、时空的穿越与交叉

《舌尖上的中国》共七集,每集50分钟左右,大致循着总—分一总的方式展开,信息密度大,容量可观,制作精良,值得学习。这首先表现在时间的跨度上:时令涵盖了春夏秋冬,而每道美食制作的流程和始末虽是通过特技来表现,但若在采风过程中没有跟踪记录,不严格遵循时间的实际流程,特技再炫,恐怕村宴也完成不了,毛豆腐也做不出来,芋头也收获不成,酱和醋也酿不好吧。其次表现在地理位置的跨度上:该片选取了我国东西南北中诸多食材出产地和美食制作地,上山下地入水,光顾了平原、高原、山林、丘陵、湖泊、大海等各种自然景观,流连于北京、上海、重庆、澳门、香港、台湾等大城市和不同省份,驻足于都市大饭店和乡野长街宴,既有民俗风味小吃,又有平头百姓家常菜,跨越多个省份、城镇和山村,撷取多个民族的生活片段,实地跟随拍摄了厨师、美食家、家庭主妇、技师、餐馆老板、作坊主、农民、渔民、牧民、游子等诸多行业、诸多领域、不同身份的人,真实展示他们跟美食有关的生活,倾听他们不同味道的故事,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本色。随着平行交叉而流畅紧凑的剪辑,纪录片如一幅中华美食全景图徐徐展开,比较考究的解说词结合全片张弛有致的节奏,使得观众在这种内敛而不张扬、浓郁而不渲染的文化氛围中静心去感受和品评。上述种种不俗表现都归功于纪录片编创队伍的独具匠心、持之以恒和他们深切的人文情怀。

四、解说词瑕不掩瑜

该片的特殊性对解说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刨除时空的屡次大幅度跨越,单从食到人到事到理,就需要在过渡衔接方面苦下工夫。像“对于专业的厨师来说,厨房的秘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对于普通人来说,厨房的秘密则更多的和他们的青春、情感、记忆联系在一起。”“中国人在品尝生活的甘甜之时,似乎也很善于欣赏苦。”“中国的烹饪,手段千变万化,滋味层出不穷,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等,都可见编创人员做足了功课,不再赘述。这里,笔者且从读音方面挑一些刺儿,供参考查证:第一集——“潜(在的食物和原材料)”将二声误读为三声,“(大雨让原始森林里的各种野生)菌”将四声误读为一声,“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将四声误读为三声,“析(出的盐分增多)”将一声误读为四声;第五集——“载(体)”将四声误读为三声;第六集——“(鸭)脯”将“葡”音误读为“普”音,“咄咄(逼人)”将一声误读为二声,“喷(香)”将四声误读为一声,“撩(拨)”将二声误读为一声;第七集——“(糌)粑”将轻声误读为一声。必须承认,本片解说词总体来说恰切得体,在起承转合方面颇为讲究,可圈可点。

摘要: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由中国各色美食铺陈开来,大跨度空间和时间将地理、历史、人文等内容融为一体,既具浓厚的科普色彩,又有较强的可看性,并在浑然天成的讲述中润物细无声地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七集连播从不同的角度撩拨着观众的味蕾,全面冲击着他们的感官,带给他们美妙平实、不带一丝造作和浮华的视听享受,这是一场美食荟萃、回味无穷的饕餮盛宴。

上一篇:于交通安全的诗歌下一篇:2010年镇联合工会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