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弓镇关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的自查报告

2024-06-04

张弓镇关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的自查报告(精选2篇)

张弓镇关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的自查报告 第1篇

宁陵县张弓镇关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的

自 查 报 告

一、张弓镇基本情况

张弓镇位于宁陵县城西南15公里处,总面积40.3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总人口5万多人,耕地4.2万亩。全镇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S327省道贯穿全镇5公里,这里是中国低度白酒的鼻祖——张弓酒诞生地,国家大一企业——张弓集团所在地,隋唐大运河支流运粮河流经地,豫剧《抬花轿》故事发生地,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故里。同时,又是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特色景观荟萃。

张弓镇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省文明乡镇”、“省卫生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等称号。201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二、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一)、历史久远、文物古迹丰富。

1、位于张弓镇西北8公里有丁堌堆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为河南省第5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山文化是商文化的母体文化、直接前驱。从丁堌堆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龙山文化证明,这里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而且是个人口比较集中、具有相当规模手工业作坊的地方,这是目前宁陵县发现最早的古文化遗址,不仅对研究宁陵历史发现,而且对研究商丘乃至河南历史发展、文化、范围、概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2、隋唐大运河及明代古船遗址

张弓镇自古以来都是豫东地区宁柘睢三县结合处商品贸易、物资交流中心。明清时期晋商、徽商都在张弓镇设有分号,建有“山西会馆”,又加上隋唐大运河支流在张弓设有码头,交通便利,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商品交流中心。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对于古今张弓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据《宁陵县志》记载,流经张弓镇域隋唐大运河支流,又叫运粮河、张弓河、废黄河、小黄河,流经张弓镇7.5公里。宋朝时期,运河西接洛水和汴水,东通淮河和泗水,河宽里许,水深数丈,流水湍急,舟船如织,来往如梭,是唐宋时期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清史稿》载:“宁陵自睢(县)入西南者曰张弓河,迳汉已吾城,东入柘城”。《归德府志》载:“张弓河上自仪封入(归德府)境,由宁陵至柘入涡河”。明朝正德年间,礼部侍郎吕楠(系陕西高陵人,正德三年中进士第一名,官居礼部侍郎,著作甚多)曾三渡古宋大运河,路经宁陵,兴作《渡黄河》七绝一首,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诗为:“宁陵三渡小黄河,喜见赛川笑祝鮀。更出寒江渔父雪,酒酣长忆睢阳坡。”

目前,隋唐大运河支流在张弓镇境内全长有7.5公里,流经何楼、黄楼、尖庙、邢庄、北村、东村、霍河、郭子敬、焦楼九个村庄,是张弓镇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在北村通华寺周围曾挖掘出古码头遗址部分砖瓦碎石、古钱币、瓷器等。

3、通华寺

通华寺现座落于张弓镇北村,依傍于古宋运粮河南岸,占地5亩,原通华寺约建于隋朝年间,多次毁于战火,或被洪水淹没,唐代又修复原貌,以后几个朝代,几经毁修。原通华寺占地10多亩,分前、中、后三节院落,并有东跨院。前院一排殿堂分两节,东节六间堂屋,西节三间堂屋,殿堂内除观音菩萨端坐在莲花座上外,还供有很多神像。中院建有三间龙王殿,东海龙王端坐其间。后院有三间宽敞高大的殿堂,供有如来、弥勒等三尊佛像,两侧立有十八罗汉,殿前有座蛟龙碑,碑座底有一石龟,1926年,通华寺被冯玉祥的部队严重破坏,随后寺庙改为学堂。

2007年,在北村村委及张弓镇知名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多方捐款筹资,又修建通华寺恢复成现状。

4、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位于张弓镇西村,始建于公元1630年,占地8亩之多,有五间大殿一座,里面供奉着张氏列祖列宗之灵位,大殿前东西配房各六间,是族人议事的地方。南面是三间一过道的大门楼。据《张氏族谱》记载:七世祖鸣风,张氏名人也诰封武功大夫,进封武翼大夫。长子朝佐,任福建省福宁镇右营游击。次子朝佑列赠武翼大夫。三子孟羲任南阳镇一署,邓州三署的最高长宫。现有八世祖孟羲等三人当时的画像三幅为证。张氏宗祠因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坏,1998年经族人维修,现保存基本完好。

5、卧龙桥

卧龙桥原位于张弓镇粮管所东南角,因原桥东西各有一株翠柏,所以,人们又以谐音称为“两柏单一孔”――卧龙桥。1995年秋,张弓镇政府与张弓酒厂斥资50余万元修复卧龙桥。重修的卧龙桥位于宁(陵)黄(岗)路所经运粮河之上。当年修建此桥挖地基时,曾出现七条彩色各异的大蛇盘卧一起的神奇一幕,《宁陵报》曾以《卧龙桥下卧彩龙》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也为“卧龙桥”又增添了一道神密的色彩。

6、御马井

位于张弓镇卧龙桥西北200米张弓酒业院内,紧邻古宋大运河。该井由古代蓝砖砌成,井口呈八角型,据传,该井历史久远,早在张弓酿酒作坊林立之时已经有之。西汉末年,由于刘秀被王莽追杀逃至张弓,人马曾在此井饮水,后人称之为“御泉”。现井上建有凉亭,并辟有一园,叫“御泉园”。

7、王卜堡子堌堆

堡子堌堆位于张弓镇王堡村东北角,著名的戏剧《抬花轿》(香囊记)故事就发源于这个村。堡子堌堆底部东西宽8米,南北长12米,高7米,占地96平方米。周围植有松柏、刺槐,枯枝新芽,尽显历史沧桑。堌堆前有香盆供人祁福烧香,敬起了“堡子爷”,1995年又建有“堡子”爷祠堂。据说该堡子堌堆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根据宁陵县文物局勘查推测,可能为汉朝时期王公贵族的一座坟墓。

8、张弓老窖窖池

河南省二级文物---张弓集团南酒厂发窑池,位于张弓镇北村、现张弓老酒酒业厂区东南角。南酒厂发窖池已有几百年历史,现保存有清代窖池32座,该批窖池可以说是镇厂之宝,历年来张弓酒最好的美酒均通过这些窖池酿窖而成,成为张弓镇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9、山西会馆遗址

清朝乾隆年间,晋商在今张弓镇大隅首西北角建盖一所山西会馆。整个会馆占地50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由头门、戏楼、钟鼓楼、正殿组成,是会馆迎宾、祭祀、演戏酬神的场所, 会馆的东西两路则由客厅、庭园、书房、客房等组成,为客商议事、寄宿、存货用房。会馆将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融为一体,形成起伏开阖,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院落群体,沿一条轴线依次排列着,如山门、戏台看台牌楼、钟鼓楼、大殿、后楼等。造型奇特,威严凝重。可惜这一遗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毁灭。

10、丘公祠遗址

邱公祠位于张弓集东村,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当年捻军攻占瓦屋刘,继而攻破平乐寨(今阳驿乡平乐村)、郭屯寨(今阳驿乡郭屯村)等。十七日,又来团团围住张弓寨。在即将攻破张弓集寨时,突遭清军南阳镇总兵邱联恩(绰号邱老虎,福建人,清军猛将,世袭一等子爵)袭击,捻军措手不及,战而不敌。后邱联恩被捻军杀害于舞阳落虎桥。张弓人感谢邱连恩解围之功,大家出资修建了丘公祠,不仅塑象立碑,以示纪念,而且逢年逢节,群众都去烧香祭祀。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七日这一天,还特意兴起大会,张弓集四村轮流出钱唱大戏。据记载,邱公祠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想当年旌旗骤至,救一寨于危急存亡,恩承再造”。下联是“迄今日异人常怀,合万家之老幼少壮,德感二天”。

可惜这一古迹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毁灭。

11、将军墓、清代圣旨、御赐牌位

清朝张弓路氏家族中曾出过“一榜三进士”和十位将军。清雍正年间,张弓路氏十二世祖路建屏、路建翰兄弟和其侄十三世祖路德贵,于雍正八年(1730年),一齐名中庚戌科武进士,当时轰动朝野,享誉四方。清朝雍正、乾隆皇帝御赐的三块将军牌位,珍藏在张弓镇裴庄村路统林家中。乾隆皇帝御封将军诰命妇人的圣旨,珍藏在北村退休老干部路绪生家中。裴庄村西北角有将军墓。

12、李家老宅

李氏老宅位于张弓西村。老宅建于清代,座北朝南,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主房面阔两层六间,东西长9.9米,进深5米。木质双扇木门,木棂窗。房前有游廊,游廊前有两根木质廊柱,石柱础,廊下装饰精美雀替,梁架为抬梁式,屋檐及墀头上均装饰精美砖雕。目前房屋居住,基本保存完整。另外,张弓历史文化遗迹还有宋太祖亭遗址、天齐庙遗址、关帝庙、路氏祠堂遗址、姑子庙、玉皇阁遗址等八处。

(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辈出

1、千年酒乡。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38度张弓酒为全国低度白酒的首创,胡锦涛曾亲自接见张弓酒厂负责人。2008年,张弓酒被国家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里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6月,“张弓酿酒工艺”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荣获“河南中华老字号”称号。王光美、万里、徐光春等国家领导人先后为张弓酒题词。张弓也因此素有“酿酒名镇”之称。

2、一代宗师、山东快书的鼻祖---高元钧故里。高元钧对于山东快书的贡献,就如今天赵本山对于二人转的贡献一样,将一种地方曲艺普及红遍了全国。高元钧(1916—1993),原名高金山,张弓镇和庄村人。解放初,他率先编演了《小二黑结婚》、《桥》、《刘巧团圆》等新曲目。1951年,他将“武老二”(“竹板快板”)正式定名为“山东快书”。抗美援朝期间,先后四次赴朝慰问演出。郭沫若赞誉高元钧为“民间艺人的一面旗臶”。1958年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鼓励。周总理称誉高元钧为“民族艺术的一面旗臶”。

高元钧之子高洪胜,张弓镇和庄人。工作于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快书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 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高派山东快书传人。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著名主持人。

2011年4月2日 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与河南省宁陵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山东快书传承人大师故乡行》系列活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刘、以及高元钧亲传弟子高景佐、刘立武、杨明阳、李红民、杨建国、忤延国、还有海政文工团艺术家霍勇、赵福海、李东风、李立山,张德武、方芳、赵磊、李嘉轩等演员到张弓镇和庄村为一代宗师的家乡父老进行慰问演出。

3、历代名人与张弓镇的故事

历史上诸多名人与张弓渊源颇深,远古时期人文始祖、乐舞始祖葛天氏在此一带栖息活动,夏商周三代葛国葛伯经常到此巡视,商王封张弓酒为御酒,战国四公子之首“窃符救赵”信陵君封地信陵豪饮张弓美酒,汉王莽赶刘秀、刘秀勒马回头望张弓,刘秀与蝼蛄的故事、义酒救曹操将士,“先忧后乐”范仲淹家安宁陵常在张弓讲学,明皇帝朱棣到通华寺许愿,清朝时期有路氏一榜三进士、五辈十将军,解放战争时期有革命传奇人物马金山。邓小平指挥张弓战斗。

4、民间文艺源远流长、底蕴厚重。

宁陵是豫东的戏窝子,戏曲是张弓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豫剧、曲剧、二家弦、道情,张弓的老百姓都爱听。豫剧《抬花轿》创作的故事原型就在张弓镇的王卜村。另外张弓镇还流传有原汁原味的高跷舞、狮子舞、竹马、旱船、小车舞、二鬼摔跤、腰鼓舞、盘鼓舞、鹤蚌舞等。

5、民间民俗

“大搬亲”(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张弓古老的婚俗之一,源自明朝。即是结婚这天新郎要抬礼亲自到新娘家迎娶新娘,并行“二十四拜”大礼。《抬花轿》中,武状元到周府迎娶周凤莲就是“大搬亲”仪式:“武状元把我娶呀文状元把我送,大姑娘我今日是八面威风......”。“大搬亲”相当隆重气派,而且过程、礼数相当丰富。至今,在张弓、刘楼、华堡、黄岗等乡镇依然盛行,只不过将过去的骑马坐轿改成了花车迎娶,其他一切还是原汁原味,成为这一古老婚俗的“活化石”。

6、红色张弓

解放战争时期,张弓镇是民主政府区委所在地,邓小平在此指挥张弓战斗,并先后发生了废黄河战斗、拔掉张弓据点战斗、毛楼战斗等。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坐落于镇区中心,经商丘行署批准,于1978年4月建成,占地面积4662平方米,这里安葬着参加过淮海战役的32名烈士,是宁陵县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基地。

三、保护措施

历届张弓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到镇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针对张弓镇境内古建筑、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状况,近年来,张弓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了文物保护工作:一是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镇人民政府镇长和文物所在村村委主任为文物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制定了《张弓镇人民政府关于历史文物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办法》,该办法实施以后,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镇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筹集资金,加强了文物的修缮。四是整治了文物保护环境。五是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队伍。各种措施的出台,使张弓镇的现存文物原貌保存度达到95%,并逐年提高,力争达到100%。

保护管理概况

1、保护规划

张弓镇人民政府将全面实施保护措施,制订出保护规划。目前正联系相关部门制定保护规划。

2、保护经费

一是向上级申请拨款。二是镇政府财政支持。三是由群众捐资资助。

3、保护管理机构

目前有镇政府责成各文物所在单位负责具体的管理、保护。

4、保护范围

对所有发文公布的各保护文物,其保护范围全面保证,没有任何吞食侵占现象。5、保护标志

所有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志均保存完好。所有保护区界桩目前基本保存完好。6、保护档案

对张弓镇境内的所有文物由县文化局和镇人民政府共同建立保护档案,详细记录了文物保护的名称、地理位臵及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保存现状,并对这些文物古迹的时代及价值进行了介绍。

四、存在的不足问题

1、广大群众对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只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社会效益,缺泛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意识,个别文物遗址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

2、文物保护经费需进一步增加。由于多种原因,致使用于文物保护上的经费远远达不到要求,不能更好、更及时、更有效地保护、复原现有文物。

3、对张弓镇现有文物、遗址、文化传说,历史名人、民风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需进一步充分挖掘、整理、宣传。

4、文物行政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队伍素质需进一提升。

5、文物保护规划没有到位,各种保护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宁陵县张弓镇人民政府

2013年5月16日

张弓镇关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的自查报告 第2篇

一、道口镇的历史沿革

道口镇位于豫北平原安阳市滑县境内, 历史悠久, 以道口烧鸡闻名于世。

据历史记载“道口又名李家道口, 古时黄河流经此地, 道口镇为黄河左金堤之上的一个渡口, 因最早系一李姓在此摆渡为生, 故史称李家道口, 渐渐简化为道口这个名字”[2]。道口镇北依太行, 东濒黄河, 西傍卫水, 地势平坦, 气候温和, 因其独特优越的生存条件自远古时期已成为人类的理想居住地。至宋代, 道口镇隶属滑州, 名曰古城。明初属于浚县, 位于浚县城南9 公里处, 嘉靖年间曾在此设课税局于此, 据《浚县志》记载, 明朝天启八年 (1628 年) 在此设递运所。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年) 设道口所。嘉庆十九年 (1814 年) 设县署。明清时期道口镇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 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集镇。民国五年 (1916 年) 复归浚县, 设立道口所。清末至民国初期时, 道口镇的发展繁荣达到顶峰。民国中后期又经过了多次的建制改革, 但由于军阀混战、日本列强的入侵, 道清铁路的破坏, 以及卫河河流的淤塞, 外省人口的迁出等因素影响, 道口镇由一个繁荣的商业市镇日渐衰落成为一个普通的古镇。1945 年8 月, 设道口区民主政府, 属滑县。同年l0 月设道口市, 归冀鲁豫四专署直辖。1946 年, 属浚县二区。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划归滑县, 成为滑县政府所在地[3]。建国后,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古镇的人口不断地增长, 原有的城镇规模已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 于是大量的新兴建筑和工厂林立, 形成了新、旧城区分立的空间格局。

二、道口古镇的现状及问题

(一) 老城区

老城区指现今文物古迹、古风古貌保存相对完整的旧城区, 老城区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隋唐大运河 (滑县段) 、城墙、码头、明清时期的商业街、碑刻、店铺、牌坊、大王庙等建筑, 及木板年画、河神信仰、火神信仰、道口烧鸡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1、建筑方面

道口镇的建筑众多,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近年来政府虽出资帮助居民修缮古建筑, 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 但仍存在建筑破损、古貌丧失政府出资有限、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其中以顺和街沿岸的古建筑及传统民居最为突出。

顺河街沿岸分布着众多的老字号商铺, 其建筑呈“店宅合一”的结构, 具有显著的明清建筑风格, 是当时道口镇人民主要的商业活动场所。现今的商铺已失去了往昔的繁华, 经过风吹日晒, 其建筑外表已失去光泽, 且有的已被完全的拆毁。自道口镇运河申遗成功后, 政府加强了对古镇的保护, 据调查, 政府出资给当地居民500—800 元, 帮助其修缮商铺, 最高资金可达1000 元, 对于破坏较为严重的商铺来说, 需修缮的材料、染料等用具较多, 因此对他们来说补助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且修缮后的商铺, 在颜料的选材上与古建筑的风格大为不同, 甚至有些肆意改变原有的古貌, 使得整体的建筑风貌存在较大的差异。

呈现一进和两进院落布局的传统民居是古镇的重要标志之一, 多以前店后宅的二层砖木为主, 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如今传统民居有的已破败不堪成为危墙, 屋顶上的青瓦和地上的石砖经过风吹雨打已褪去原来的色泽, 甚至地面形成坑坑洼洼的景象。此外还有一些寺庙建筑, 如大王庙, 作为当地居民重要心灵寄托与祭祀场所, 其已成为当地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如今的大王庙成为一旅游景点, 已失去古时的繁盛景象, 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庙宇内由原来供奉的五尊神像已只有一尊, 显得极为的荒凉, 香客也只有在传统正月庙会和大年初一时较多。

2、公共设施及人口

道口镇因卫河而兴, 整体的街道、建筑、城墙沿着河流展开, “旧志云卫河在县北七十里草坡村, 上自汤阴县河界起, 下至内黄县界止, 旧河道计长九里, 中隔汤阴河道四段”[4], 旧时河道宽阔, 水流量大, 周围环境优美, 是当地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水源地。自隋唐大运河 (滑县段) 申遗成功后, 道口镇政府加大了对古镇的环境的保护, 环境卫生方面, 政府在街道两侧安置了路灯, 摆放了垃圾回收箱, 但仍可发现在河西村口堆放着大量的垃圾, 卫河水流量减小, 水质变差, 且有时漂流者秸秆、塑料袋, 居民对公共卫生的责任意识存在明显不足。交通设施方面, 漕运是古镇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码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 昔日漕运繁华的景象已逝, 交通方式已以陆路为主, 老城区的道路虽已得到改善, 但交通体系尚不健全, 车站大多在新城区分布, 旅店、宾馆、饭店规模较小, 相对分散, 且数量较少。人口方面, 明清时期, 道口镇因商贾云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发展成为繁荣的集镇, 被冠以“小天津”的美称。如今老城区的住宅院落有的或被人遗弃无人居住, 有的则大多是街道两侧的商铺有人居住, 但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多数年轻人居住在新城区或已外出打工, 空巢老人居多, 人口数量大为减少, 呈现老龄化的趋势。

总之, 老城区的庙宇、城墙、民居等古建筑虽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修缮, 主要街道的道路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但仍存建筑修缮肆意改变原貌, 道路及交通设施不健全, 旅游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等问题, 亟需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

(二) 新城区

新城区指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新城区在老城区郊区的基础上而发展, 拥有众多现代化的建筑、交通和一些基础设施。

1、建筑方面

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 使得老城区原有的规模和空间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新城区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要求, 这也必然会形成新老城区分离的状况, 带有现代化标志的高楼林立是新城区在建筑方面的重要表现, 失去了老城区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及原风貌的气息。新城区的建筑及分布格局大体呈同心圆模式, 中心为商业区, 两侧是住宅区, 外围是工业区和郊区。

2、公共设施及人口

新城区因其兴起的年代短, 科学技术先进, 故交通设施相对完善, 公路、铁路交相呼应, 交通信号体系也相对完备。公共卫生方面, 居民的自觉意识相对较高, 但垃圾处理技术及设施有待提高, 新城区以发展商业和工业为主, 是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郊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为道口镇近年来的特色发展,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人口方面, 新城区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 人口多以本地人为主, 外来务工者较少。且新城区并无特色的加工业或其它产业, 产业链相对单一。

(三) 过渡地带

新老城区之间理论上来说存在一个过渡地带, 而过渡地带往往被人所忽视, 在过渡地带古镇既没有老城区的众多的建筑物, 也没有新城区现代化的繁华, 交通和治安问题是过渡地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交通方面过渡地带除了一些基本的公路基础设施之外, 交通体系混乱, 治安方面, 过渡地带的治安状况不良, 治安管理混乱。

三、道口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针对道口镇老城区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破坏, 卫河流量减小、古貌被损, 整体风貌不协调, 未得到充分的保护;新城区产业单一、人口众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等问题, 特提出以下保护与开发方案。

(一) 保护对策

1、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在古镇的不同区域实施不同层次的保护, 将古镇划分为三个层次的保护:核心保护区、过渡缓冲区、风貌协调区。核心保护区是以老城区为中心, 被保护的建筑及环境可在遵守相关保护法规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修缮, 但尽量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 不允许随意更改, 对于一些存在坍塌危险的住宅、建筑应及时加固, 定期清理卫河等。过渡缓冲区主要指过渡地带, 新旧城区之间需改善交通道路状况, 完善居民住宅环境, 可设置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或游客服务中心。风貌协调区指古镇的外围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的绿化是古镇保护的重要方法, 在古镇外围可增设观赏乔木及绿化景点等, 使得古镇与山水自然风景融合为一体, 优化、提高古镇的形象。

2、完善市政管理

古镇的保护总体是政府为主, 个人参与, 针对古镇电线老化、市政的完善可从保护古镇古风貌和整体格局入手, 恢复严重破坏的街巷石板路面, 对影响古镇风貌的严重老化的电线杆、架空线等进行整治, 同时完善交通、电讯等基础设施。

3、增强居民责任意识, 积极推动民间力量保护

道口古镇至今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且有的是以家族的形式流传下来, 故可借鉴国外的经验, 积极推动民间组织和个人的保护, 政府必要时可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这样既有利于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同时也有方便政府的管理, 促进道口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定期开展相关保护活动, 提高居民保护古镇的责任意识, 共同促进道口镇的保护与发展。

(二) 开发对策

1、合理发展古镇旅游

道口镇拥有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古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古镇的旅游业可作为推动古镇发展的重要动力, 加大宣传力度, 设置古镇文化名片, 规划旅游景点及线路, 为古镇的旅游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同时在过渡地带还可以利用道口镇特有的文化风俗, 开展习俗活动, 作为宣传古镇的名片之一。

2、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产业链条

工业的发展推动力新城区经济的增长, 但新城区大多以传统工业为主。在新城区原有工业的基础上, 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及高新技术产业, 完善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此外, 赫赫有名的道口烧鸡是道口古镇的特色, 在此基础上发展烧鸡加工业, 形成品牌特色,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道口古镇的知名度。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道口古镇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 拥有书院和丰富的文化习俗, 以及光荣的革命传统, 大力开发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还可以发展文化教育, 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素有“小天津”之称的道口古镇因河而兴、因河而衰, 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虽盛极一时成为重要的商贸重镇, 却因各种因素逐渐衰落。道口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 但其保护的力度不足, 且还有丰富的可开发资源。探究道口镇目前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开发, 有利于呼吁更多的人加强保护意识, 同时也有利于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 促进道口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也可为河南其它历史文化名镇提供重要借鉴, 促进新型城镇的发展。

摘要:在古镇保护的视角下, 将河南省道口古镇作为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其现状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存在保护状况欠佳, 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 并据此提出分区保护、发展古镇旅游等多元保护与开发的方案, 有利于打开历史文化名镇研究的新思路, 促进道口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时为河南其它历史古镇更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对新型城镇的建设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口镇,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宏.古镇印象馆/徽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0页.

[2]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102页.

[3]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浚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1版, 134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张弓镇关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的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上一篇:七年二班班级工作细则下一篇:描写动物走路的文章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