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总结

2024-06-03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总结(精选9篇)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总结 第1篇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工作总结

走马驿中学

2010年12月22日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涞源县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文件及通知精神,在全校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治理专项行动,我校根据工作实际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及主要成效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彻底解决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彻底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各类隐患,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工作学习环境。

1、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我校切实加强了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及建设“平安校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安全工作防范意识,把学校安全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抓手。成立了安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和副校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由班主任为组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导各班级展开工作。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健康、稳步、协调、快速发展,保证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2、增强防范的认识,加强门卫管理。

学校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管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严格门卫管理加强校卫队建设落实值班巡逻制度。各处室根据工作实际,在落实原有规定的基础上,完善和充实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学校。做到了边查边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做好记录,并由专人负责,及时处理。

3、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改进学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每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也杜绝了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4、加强安全教育。我校要求所有班级认真学习学校各类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规定,积极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每周对安全工作进行自检一次,并及时上报自查情况。学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除各种隐患。

5、严格学生宿舍的管理。对走读生我们加大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在校门口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同时也对全校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把安全手册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定期组织学习、宣传,将安全意识时常挂在心中。住宿生加强消防管理,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演练。

6、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周边网吧、游戏室进行查处。由于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现在学生上网现象较为普遍,为了不让学生沉迷于网吧里,发现有问题,及时与家长和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将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杜绝。在校园里,我们还开展“远离网吧 健康成长”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网吧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性。

7、开展夜间巡逻工作。我校住宿生居多,政教处加大对夜间巡逻安排,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值夜班时常到凌晨,也要求各班主任每周至少四次的查寝,防止学生外出游玩事件的发生。

8、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氛围。通过板报、专栏、广播等方式在校内经常宣传安全常识,结合法规宣传月、安全活动月、安全活动周等形式印刷并发放安全材料;与镇派出所密切配合,结合家访,举行安全讲座,将校内的安全与家庭安全和社区安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伴我在校园,平安校园在身边”的舆论氛围。

二、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具体方案。

根据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结合“安全教育日”,我校把三月份定为“平安校园活动月”。由政教处制定活动方案,利用每周一升旗的时间和主题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手册》,观看《安全知识系列图片》展览,并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利用班会课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常规知识》安全常识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及各班黑板报,开展“安全教育图片展览”和安全教育专栏或安全教育知识角活动,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既丰富多彩又扎实有效。

三、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督促学生安全行为:

1、按照学校制定的学期活动方案,各班级均成立安全检查小组,轮流值日,检查督促学生的日常安全行为,为督促学生的安全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认真搞好排查,给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下发督导卡,教育学生拒绝乘坐无年检、无证照、超载的车辆。

3、学校对学生的在校及路途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检查指导,对学期中未出现安全问题的班级给予表扬,同时也对出现安全事故和隐患的班级及违反规定班级和个人的进行批评教育。

4、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安全行为。

四、通过各种活动,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自救能力:

1、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和座谈会,对学生的安全行为进行汇报、交流反馈,矫正,提高学生安全行为。

2、组织“平安班级”的评比活动。围绕创建平安校园,政教处规范管理,严格考评,将平安校园的具体目标分解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各班级都组织学习了有关制度文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安全、卫生知识,为平安校园的创建夯实了基础。

3、开展了由校长督办,政教处主持的根据安全教育为内容的安全教育演讲比赛;学生观看“火灾自救现场演练”等系列安全教育片,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总之,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进步,全体教职工都牢固树立了平安校园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把创建“平安校园”当作工作的重点,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学校也将继续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安定的校园环境,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创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走马驿中学

2010年12月22日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总结 第2篇

崔寨中心小学

2012

崔寨中心小学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管理,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认真抓好开展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秩序专项行动工作的落实。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现将整治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与任务。我校接到通知后,组织学校校委会成员认真学习该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同时,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学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事关重大,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巩固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的成果,确保青少年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优美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及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2、召开会议讨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做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4、建立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针对在学校内部、正常工作状态下容易突然发生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食物中毒、各类恐吓及由于人员骤然聚集引发的可能致人伤亡的秩序混乱事件,制定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整治。

为加强集会、课间操、放学楼道的安全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学校经常利用广播、升旗仪式、班会等形式强调学生不准乘坐无牌无证车辆、非客运车辆,学校还多次强调不允许全体师生乘坐无牌无证的摩托车,确保学生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3、学校经常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进行师生自我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4、彻底清除校园周边的占道经营摊点,并加强巡查管理,杜绝小卖部的“三无产品”,强调不违章经营。切实加强学校的饮食卫生、防火、防盗安全等内部管理,消除学校内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火灾和食物中毒及恶性事故的发生。

5、坚决杜绝各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校园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总结 第3篇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 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 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 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 不允许学生外出, 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 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 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 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 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 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 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 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 不只是这所学校, 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 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 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 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 (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 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 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 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 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 是可以封闭管理, 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 (或家里) 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 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 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 他们总要走向社会, 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 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 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 也挡不住内外互动, 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 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 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 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 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 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 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 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 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 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 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 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 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 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 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 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 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 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 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然而, 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 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 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 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 没有学术的话语, 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 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 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 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 还应看到, 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 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 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 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 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 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 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 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 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 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 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 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社会微环境, 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 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 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 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 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 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 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 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 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 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 不仅校园, 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 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 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 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 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 (即使整治, 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 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 , 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 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 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 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 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 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 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 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 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 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 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 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 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 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 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 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 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 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 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 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 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 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 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 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 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 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 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 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 在此基础上, 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 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 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 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 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 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 (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 , 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 (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 。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 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 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 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 有的学生放学后, 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 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 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 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 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 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 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 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 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 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 也非家庭的地方, 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 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 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 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 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 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 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 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 因此存在很多缺憾, 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 我们的调查表明, 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 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 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 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 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 青少年通常 (70%以上的比例) 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 当然也不乏 (甚至亲密的) 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 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 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 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 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 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 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 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 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 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 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 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 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 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 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 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 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 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 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 更没有私密的空间, 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 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 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 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 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 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 “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 “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 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 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 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 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 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 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 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 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 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 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 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 提出如下建议:第一,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 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 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 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 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 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 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 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 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 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 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 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 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 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 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 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 吸纳社会力量, 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而不是关上校门, 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第4篇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第5篇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根据有关的工作安排,我局把对城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同时逐一细化目标任务,明确了城管大队作为该项工作的责任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将整改任务落到实处。

针对我县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汤凯夫为组长,大队长江松、副大队长李德清为副组长,城管中队派驻队员为主要成员的集中整治小组,整治小组对校园及周边地区进行定点管理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二、分解任务,配合协作

针对城区范围内的学校周边地带普遍存在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以及学校周边违章建筑杂乱、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城管监察大队加大对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情况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城区范围内的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扭转学校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的现状。

同教育局、公安局一起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全面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同时,积极搞好学校周边清扫保洁,在康达西路范围内的城厢小学、城厢中学,永安路的莲花中学等学校周边主干道的清扫保洁范围内,实施全天候管理。

三、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在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中,我局集中对城区学校及校园周边摊点、违章建筑等进行了调查和整治。先后进行反复多次的整治行动,共计清理乱摆摊点110余起、跨门经营店32户、收缴宣传单260余张、乱堆乱放78起。在集中清理整治的同时,督促学校加强学校内部环境的管理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第6篇

一、认真贯彻上级工作部署,不断增强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按照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有关综治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了我村《20xx年校园综治工作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村两委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方针,把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贯彻上级工作意见,部署防范工作,落实治安安全工作方案,强化校园治安工作措施,督导校内各部门认真加强治安防范,及时整改隐患,落实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安全保卫巡查制度,确保校园治安安全和稳定。在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中,村两委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努力增强维护师生财产、人身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思想,村两委成员多次检查校园安全和召开现场办公会,督导“综治”、“安全”检查,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和治安防范工作。签订治安安全责任书,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促进了校园治安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工作制度。

我村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及时成立了“平安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综治、安全工作的实际,及时制定了《安全工作职责与管理办法》,《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书》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校综治工作、安全工作、治安消防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使工作任务更加明确,工作措施更加具体,工作责任更加落实,工作要求更加提高,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校园治安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维护校园稳定和治安安全。

1、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维护校园稳定。

始终强化“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把维护校园政治稳定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加大维稳工作力度,全力维护校园稳定。一是认真做好校园师生和有关基础情况的调查,及时收集和掌握我村工作者和校园师生对重大事件的反映,开展信息收集和汇报工作,除坚持做好春秋两季开学情况的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外,还结合重大事件和敏感时期开展专项调查,准确了解村工作者和校园师生的思想动态,做好稳定工作。二是围绕热点敏感问题,利用村周例会对工作者进行了教育。加强学校学生上下学时间的执勤工作并和学校签定了安全责任书。

2、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切实作好安全防范。

(1)、严格部门管理,对进出校园的闲杂人员盘查,严格有关人员进出校园;

(2)、继续坚持对校内治安情况,对重点部位和场所实行昼夜24小时监控,提高了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3)、认真组织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治理,重点做好校园周边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和消除隐患工作,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各方面共同协力,维护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四、严格管理责任目标,促进校园治安工作健康发展。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第7篇

一、各校(园)认真贯彻上级工作部署,不断增强校领导的责任意识;

各校(园)按照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乡有关综治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学校行政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方针,把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贯彻上级工作意见,部署防范工作,落实治安安全工作方案,强化校园治安工作措施,确保校园治安安全和稳定。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促进了校园治安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二、检查情况:

见下表:

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及文化环境情况

有无黑网吧及其他娱乐场所;有无“少儿人民币”、“少儿八卦玩具”及其他不利于少儿健康成长的物品

无异常

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情况

学校周边有无交通标志、标线及各类安全设施是否完善;黑校车、黑出租、黑摩的以及各种非法营运车辆的情况

无异常

学校内部安全管理情况

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校园周边安全管理情况,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门卫、值班巡逻制度落实情况

无异常

学校及周边饮食与饮用水卫生情况

学校及周边的`餐饮店、医疗点、食品店、流动摊点的整治情况;学校及周边的饮食和饮用水卫生行为和疾病的防控情况,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无异常

学校及周边建筑设施情况

学校及周边正在施工建设工程及生产、经营和存储有毒、有害和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违章搭盖、占道经营、乱摆设摊点的清理情况

无异常

三、今后打算:

1、定时组织开展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治理,与派出所联合在学生上下学时,对校门口进行巡查。

2、严格部门管理,对进出校园的闲杂人员盘查,严格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3、定期、与各部门联合对校园周边的食品卫生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和消除隐患工作,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第8篇

一、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分正面、负面两个方面: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优化的校园周边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不良的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难以纠正的。

要使学校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1.网吧违规经营,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荒废学业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监管力度欠缺的网吧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成为公认的三大害。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网吧违规营业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接纳未成年人违规上网,违反网吧营业时间规定,对浏览不健康网页现象不作为等。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进去,是受害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2.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增多,违法经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利益驱使,许多小贩将摊位摆在校门口。甚至于一些小摊小贩变着法子,以彩票、赌博等形式诱惑学生,而这些小贩往往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低劣,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学生中间造成攀比浪费的不良习惯。更可恶的是,校园附近的许多小店置国家的“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禁令于不顾,向中小学生兜售散支香烟。

另外,学校周围一些书店充满色情暴力的“口袋书”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书包内,毒害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3.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交通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中小学校园大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旁,来往车辆多,有些乡镇交通工具条件差,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各种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又有回升态势。血淋淋的事实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从周边环境来看,存在的主要交通隐患有:部分学校校门正对公路或主要街道,没有缓冲区,不利于疏散,学生一出校门就容易遭遇横穿的车辆;一些学校门口被不法商贩占道经营,小摊小贩围追堵截,交通秩序混乱;一些面临主干道的学校校门无交通安全警示牌或不明显;部分司机无视“前方学校,车辆慢行”警示牌,不文明驾车;一些寄宿制学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周末放假学生乘车难,超载现象严重等。

4.社会闲杂人员围堵校门,骚扰学生现象没有得到根治

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门口,每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总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在游荡,伺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或者强行找在校生谈恋爱,如同苍蝇驱之不散,搞得人心惶惶,社会反响很差;社会青年在课外活动时间进入校园,侵占学生的体育设施、场地,学校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此类行为,而学校的体育设施本身就比较欠缺,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无业社会青年到学校拉帮结派、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恶性案件有所抬头。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涉及面广,地理区位敏感,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治理效果不持久,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一些治理工作职责不清,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好象谁都可以管,但是谁都不能完全承担管理责任,最后只有学校来承担,学校不是职能执法部门,又管不好,治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多头管理势必造成权力分散,职责不清,校园周边环境得不到保障。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必须统一领导,综合治理。可成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依托教育、公安、安监、工商、文化、卫生、城建等部门,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大检查力度,重视交流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务实求真,狠抓落实。

2.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标准》,作为治理成效的一个参照标准;拓宽监督渠道,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群防群治,对突出问题(如违法违规收纳中小学生上网、向中小学生兜售香烟、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出借暴力色情书刊、音像制品等),集中公布举报电话,在各校门口悬挂警示,对重点问题区域、师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实施挂牌督办,和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听取学校意见;落实奖惩措施,对综合治理小组的工作实行满意度测评,由师生、家长、群众打分,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奖惩。

3.突出重点,多管齐下,消除网吧不良影响

要特别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工作,首先是取缔无照黑网吧,进一步把好网吧准入关;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网吧实施监控;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工程,建设“绿色网吧”、“阳光网吧”。

有效管理期待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可从五方面入手:“立”——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堵”——利用网络技术封堵有害信息;“建”——强化网络内容建设;“疏”——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社会和舆论环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向学生开放校园网,培养学生互联网应用能力,倡导健康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建设学生文明上网工程;“管”——加强管理。“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值得积极探索,鼓励信息服务业的大公司涉足“网吧”市场,逐步将“网吧”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规范化的经营之路。

4.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要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对损害学校、师生利益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有关部门、人员关系,切实加强警校共建,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指导管理工作,在校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协调有关部门关系,做好政策处理,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围墙问题。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个体行为易群体化,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容易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并作为新时期社区和学校发展的共同课题,探索一条带动周边共同繁荣、良性发展的好路子,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社区物质和人文环境,建立学校与周边社区共建、协作的关系,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环境资源,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第9篇

本学期,我校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的首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把综合治理、创安工作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学校开展的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号召,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维护学校、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教育事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创建“平安校园”的各项工作任务。全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显著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良好,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现将校园周边治理工作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方面:为贯彻上级各主管部门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创建“平安校园”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其具体措施分层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整治”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整个整治工作能够真正做到层层落实,奖惩分明。校领导小组通过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等形式,让全体师生知晓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目标措施、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发扬优良校风和学风,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有效措施,更是造就遵法守法、奋发向上的新一代公民的重要途径。调动全校师生都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对于整治工作在领导例会上进行讨论、研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及管理办法;对外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联系,定期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士到我校作专题安全教育讲座,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安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如教学环节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和验证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等,所有制度均形成书面并上墙,对其负责人均定期进行培训,也要求其在管理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由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定期查找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如定期检查学校

校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等各类基础设备是否完备;定期检查学校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用气排污等安全设备是否齐全;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安全及校园环境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和病毒、传染病的传染等等。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派专人进行整治。加强学生集体活动和外出活动的管理,做到活动有计划、外出有审批,并在活动前做好全面安全教育工作,坚决贯彻就近、徒步、安全原则。与当地公安机关紧密联系,在学校建立了校园报警点,以便发生案件时能及时上报公安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我校历来注重对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的教育,开办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或群体性安全责任事故。

三、安全教育方面: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重于防患、杜绝隐患,定期聘请我校法制副校长周庆峰同志给师生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开学初、重大节假日前和寒暑假前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板报、广播等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节前安全教育,印发告家长书,让家长配合学校,形成家校联系,共同督促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还积极开展反邪教、禁毒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专题讲座,印发相关宣传材料和通过板报、广播等形式教育学生远离毒品和反对邪教,目前,学生没有吸毒和参加邪教组织活动。加强对师生的普法教育,认真宣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社会治安的有关法律、法规。全体师生遵纪守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廉洁自律、民主管理、依法治教,从未出现师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后进生”教育和“苗头性”问题的处理。在校内设立心理教育咨询室,制定后进生转化工作制度,专门针对严重心理障碍、经常违纪、学习困难、网络痴迷的学生进行教育,促其转变。引导其摆脱低级趣味,追求真、善、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发展个性特长,到目前,没有出现学生因心理问题或学习问题而自杀、出走等现象。学校还积极提供一切优惠政策,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使其无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四、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方面: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部门关于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会议精神,把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我校的工作计划。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进行全面的排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三厅两吧一室”等不良场所;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经营的各类刊点、摊点;

是否存在没有达到卫生标准的餐饮店,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秩序是否稳定。将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形成书面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协同整治、清理。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全体师生对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状况整治的建议和看法,并了解师生对其治理成果的满意程度,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治安秩序较为稳定,绝大多数的师生对其表示满意。加强对校园外来人口的管理,设置《来访登记表》对来访人员实行严格的验证、记录制度,防止一些不法人士混进校园,不给为非作歹者有可趁之机。

五、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方面: 学校领导小组协同政教处、总务处定期分析、排查、掌握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存在问题限时整改。对校内发生违纪事件和不规范行为进行重点排查,并参与处理,有力打击了违纪现象。根据学校特点和现有的条件,我们组建了多个职能工作小组,建立健全了多个切实可行的应急工作预案,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传染病和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预案、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防汛工作预案、消防工作预案等,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积极开展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设立校园师生意见箱,对师生反馈上来的意见和问题,学校领导及时给予解决、处理,从未发生过师生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或个人上访的事件或行为。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的监控,认真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认真贯彻《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网络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和备案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封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总之,在开展综合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工作中,我校积极行动、认真总结、结合实际、抓住重点、突破薄弱,取得了新的进步,使创建工作的具体任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不断探索综合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新路子新经验,为建设“平安辽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中学

上一篇:经济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搞笑朋友圈哲理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