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2024-06-19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精选17篇)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维特,首先我想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不是不承认你对绿蒂的爱,你对她炽热的爱,我明白,我也了解。但是你想过让绿蒂幸福快乐吗?你以为你的死会带给绿蒂和阿尔贝特快乐吗?众所周知,不会。因为你是他们二人最好的朋友。你爱她,就不应该去纠缠她,阿尔贝特是她的丈夫,阿尔贝特会怎么想,绿蒂夹在中间也很为难。不错,雨果说过:“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爱确实是美好的东西。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你对绿蒂的爱毫无意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远远地祝福他们。

维特,其次我想对你说,如果你改变不了社会,那么就只能适应社会。当然,我这样说,不是怂恿你向那些贵族一样,成为迂腐古板、势利虚荣的人。你了解荷花吗?荷花素以出淤泥而不染闻名遐迩。我希望你成为那个社会中一朵圣洁的“荷花”,用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然后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些穷人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不是没有努力,而是没有机会,他们受贵族压迫,出人头地谈何容易。而你,维特,出身贵族,有条件去帮助他们。所以,你应该多关注慈善事业,不要留恋儿女情长。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2篇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1771年大地春回之际,为了料理母亲遗产事宜,维特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无论是这里的大自然美景,还是当地农村质朴的农民都是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留连忘返。他又与那里的法官女儿夏绿蒂一见如故。而最后夏绿蒂成为了别人的妻子,维特用手枪自杀而亡。

这本书对我的感受非常深刻,如诗情画意般的描写。小说中诗一样的意境,在写景物状物时,歌德常用讲究的情景交融的手法。比如,维特初到小镇是春意盎然的五月,遇见夏緑蒂是温暖的六月,离开和重回是落木萧萧的秋天,而当他结束生命的时候却是雨雪交加的寒冬。气候的更还与主人公欢愉到愁苦到绝望的心路历程完全一致,诗意地烘托了情感。

歌德还通过诗句的意境来暗示主人公的心境。诗不仅能给十五梦上一层梦幻的色彩。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3篇

关键词:《少年维特之烦恼》,人物心理描写,作用

作为歌德的成名作, 《少年维特之烦恼》已经问世, 轰动世界文坛, 从而一举奠定歌德在文坛的地位。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的书信体叙述方式, 语言唯美优雅, 情节颓然伤感, 特别是书中维特感情道路的曲折不幸, 以及维特对爱情的忠贞如一, 让不少读者为之潸然泪下, 动容不已。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不可避免地会掺杂大量的心理描写, 这些心理描写在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 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 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歌德为了让笔下的维特形象以立体感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了多种心理描写手段来勾勒维特的真实内心世界。最主要的心理描写手段就是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

1 直接心理描写

所谓直接心理描写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地描写出来, 有时也可运用内心独白、梦境描绘的方式来揭示。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 歌德尽可能的运用了多种直接心理描写手法, 最主要的有这样几种人物的自我独白, 旁观者的叙述, 幻想梦境等直接心理描写手法。

人物的自我独白是最简单的心理描写手法也是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手段, 即是通过人物的自由倾诉, 让读者作为聆听着, 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让读者可以切身感受这样一个人物角色。维特的自我内心倾诉是自我内心情感的一种直接流露方式, 是维特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特定感受, 就是说维特的心理独白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会随着故事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内心独白作用的在于:其一, 作为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 很好的沟通者彼此的关系, 让读者能够融入到这个可观可感的维特世界中, 与他同悲同喜, 在维特面对外界的摧残, 爱情的折磨时, 他向读者这样倾诉着:“我应有尽有, 我对她的感情吞噬了一切;我应有尽有, 没有她我便一无所有。”如此鲜明地表达出维特对绿蒂深深的爱, 但这种爱是一种极为沉痛的领悟, 可得可失, 最终这种爱在现实的残酷下拦腰斩断, 让维特猝不及防, 黯然神伤, 读者可以真实地感受到维特的这一烦恼, 这种烦恼让大多读者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其二大量的内心独白可以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进程, 须知维特在心理独白后的行动则作为整个行为的一个个构架, 在这整个构架下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

所谓旁观者, 即是歌德自己, 歌德作为编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审视着维特身上发生的一切, 如果说前面维特的心理独白代表的是一种感性的心理描写, 那么歌德作为审视者的身份则代表着一种外界对维特的客观看法。

梦境幻觉描写则是一种不可预知的未来心理描写, 但存在于文中就是为了更好的勾勒出角色的内心世界, 所谓梦与幻觉是一种感性的认识, 但它也反映客观事物。《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这样的幻觉描写不乏其数, 歌德之所以运用这种心理描写, 因为它一方面使心理描写手段更加丰富, 使读者阅读起来不至于烦闷枯燥, 另外一方面可以直观地揭示出维特的内心世界, 不可知但可感的幻想往往就是既有角色的内心诉求, 真实的勾勒出维特处的特定环境, 让读者更好地感受这种变化。

2 间接描写

文中的间接心理描写主要有两种:通过情绪波动刻画人物心理与通过环境变化烘托人物心理。这种间接的心理描写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勾勒出当时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已经人物所处的环境状况, 它可以真实、细腻、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新路历程, 更好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目的, 总之间接的心理描写在文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物角色的情绪波动主要表现在其动作行为、神情神态、语言上, 它们可以极为至关地表达出当时的角色的内心活动。歌德在文中不遗余力地运用这种心理描写, 因为歌德自己也知道这种心理描写的重要性, 因为许多内心活动是无法应其他的心理描写手段去描述的, 或者其他的心理描写手段去描写特定的内心活动时则显得累赘, 有时候只需要呈现在面部表情上, 读者便可以清楚明了地去感知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了, 毕竟很多内容读者是可以直接了解出来的, 而不需要作者过多的赘述。如歌德在描述维特看到绿蒂和其他男人过着幸福的生活时写了这样一段话:“他回来后, 又冒雨出门, 走到伯爵的花园里, 又在附近徘徊了一阵, 直到暮色来临时才回家”, 徘徊二字便可以让读者清楚地感知维特对于爱情的失望以及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心理描写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而言之, 其作用大致如下几点首先, 这些心理描写极好地将维特的各个方面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维特形象因此丰富饱满, 真实可读;其次, 合理而优秀的心理描写极好的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进程, 让故事的可读性增加;再而, 通过第一人视角的可观可想, 其他人物的形象也会变得清晰, 这种感性的心理感受如果运用得当, 可以让人物的内在张力得到极好的扩充;最后, 须知所有的文学艺术表达方式, 或者说是修辞手段都是为了深化文章内容, 升华作品主旨服务的, 故而《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人物心理描写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此, 并且歌德也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晖.独白之哀歌心灵之窗口——《少年维特之烦恼》心理描写研究[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8 (03) .

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4篇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如果学渣听到学霸对自己这样唱道的话,一定会特别想痛殴对方一顿。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身处在一个应该积极向上的情境,却依然迷茫不已。

这是高中的最后一个冬天了。对于在考试中受挫的高三少年们来说,不管是在时间维度还是心情维度上,都已然进入了“维特(winter)”阶段。这些同学好像随便拿出一种烦恼,就能像拿着冰凌一样戳破自己内心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少年开始动摇:既然高考这条路已被大雪封住,何不另寻他路?人们一边质疑着,一边徘徊着。

当烦恼阻碍了我们踏雪前进的脚步,我想我们得和自己好好谈谈。

求学采访

初见到小孟时,她正拿着本单词书背个不停,那双大大的眼睛随着书本的开合而张闭,完全看不出她的内心有那么多的烦恼。

但就是这么一个连空余时间都拿来背单词的孩子,却在高三的关键时刻陷入了困惑中。面对小编的采访,她这样说道:“我身边有一些同学已经放弃高考了,他们说反正自己的成绩那么差,也考不上大学,高考又不是唯一的出路,还不如开开心心地度过最后的高中生活。我想想也觉得挺对的,按我这样的家庭条件和成绩,如果考上好的大學也就算了,要是考上‘烂大学,不仅要花高额的学费,大学毕业后还要挤破头去找工作,前途仍旧渺茫,干脆早点出去赚钱算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 第5篇

维特因懦弱为爱情献身,如今才发现他是一热血青年,他爱平民,呼唤众生平等,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维特与穷人打成一片,鄙视达官贵人,因为他看透了“某些稍有地位的人,总是对老百姓采取冷淡疏远的态度,似乎一

接近就失去什么来着……骨子里却想叫穷人更好地尝尝他们那傲慢的滋味。”

维特爱绿蒂不是由于绿蒂的美貌,他更看重绿蒂的善良和善解人意:她答应母亲临终遗言,如慈母般照顾一大家人的生活,给病友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即使如此,可爱的绿蒂明明爱维特却嫁了阿尔伯特还忐忑不安地亲

手递出那把置维特于死地的手枪……即使拿破仑读后都觉得不可思议,也许是歌德对绿蒂爱维特爱的势力的巧妙讽刺?笔者以为维特之死不仅仅是爱情悲剧,不仅仅是个人对抗礼教的悲剧。这出悲剧隐含的深意胜过梁山伯与

祝英台深情化蝶,维特的极端行为,强烈地表达了歌德代表青年对美、自由、平等、自然、本真的热切呼唤。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 第6篇

而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一个人的自杀根本就不能让旁人感到幸福,用一种昂贵的生命代价成为他人(甚至可能就是他所爱的,要成全的人)一辈子的心理枷锁。而如果致使他自杀的关键人物,稍有良心的,必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更有甚者可能再也走不出来。可以说自杀的人是最懦弱最自私的人,他们只是一相情愿地认为这样可以了却一切了,却不知道他们正是把这一切加重了砝码扔给周围的人。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致使他人自杀后仍会感到比此人仍在世时候更幸福吧?

再看维特,他也是很自私的。他自己不能度过心理难关就一枪了结了生命,他用“死”这样“伟大”的礼物要奉献给绿蒂夫妇,真的会像他所期待的那样夫妇俩感到幸福吗?我们可以看到绿蒂夫妇与维特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绿蒂对维特有着一种很强烈的依赖感,她几次下决心要与他断绝关系,但想到自己习惯了有什么事情都要维特分享时,她已经不能习惯了没有维特的生活,她也不能想象这样的生活;而她丈夫在与维特的思辩中也得到过不少的快乐。他们平静的生活是由三个人组成的。维特的自杀,这两个人又要遭受什么样的良心谴责呢?从绿蒂夫妇对得知维特自杀后的反应就知道,维特是用自己的“死”来向他们宣战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1000字 第7篇

他如痴如醉,他迷失了去判断一个人的理智。她的一颦一笑在他心中升华成天使的光彩与芳泽,她的一言一行在他眼里幻化成完美的象征与符号。交往不过一次,她在他心里的形象便颇为丰满,“她那么聪敏,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呜呼,正所谓“恋爱使人变傻”!与她的完美无瑕相对应的,是他的油然而生的自卑。当她让自己的弟弟喊他哥哥时,他说:您真认为,我有陪作您亲眷这个福分么?

他不可自拔,他丧失了调节自己生活的能力。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爱她爱得如此专一,如此深沉,如此毫无保留,除她以外,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了解,什么也没有了呵!也许正因如此,他忘却了自己始终引以为傲的天赋与才华,他抛却了自己一直不曾搁置的诗书和画笔。

他已经是无法正常工作了的。“清晨我醒来,望着东升的旭日,兴高采烈地喊着,‘我将要见到她啦!’除此我别无希求;一切的一切,全融汇在这个期待中了。”读后感·特别地,他丧失了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等待时的焦灼与痛苦,见面时的狂喜与幸福,离别时的伤感与失意,幻想时的舒缓与慰藉,不停地在他身上转换,即便由此带来身疲力竭,他也无能为力。“我算完了!她想怎样处置我,就可以怎么处置。”不难理解,若是硬把她从他的世界中抠出,他将会空虚的一无所有而无所留恋。

他欲罢不能,他丢失了从新开始的勇气。他清楚这疯长的爱情之花在盛开之时便注定凋零,他一次次想扼杀这罂粟埋葬于过去,一次次想逃离这虚幻重生于明天,可是,维系他们的纽带是如此牢靠,以至于当他下定决心隔断这个羁绊后,便已是阴阳两隔。令人唏嘘不已。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8篇

关键词:翻译对比,改写理论,意识形态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的, 共有两篇组成。小说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开创了德国小说史的先河。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市民出身的青年, 他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 但是, 当时的社会却充满着地位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 庸俗的市民, 还有傲慢的贵族, 使他与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 在抒情和议论中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抒写了维特的痛苦, 憧憬和绝望, 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 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 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 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 憧憬和痛苦, 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 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这部小说一经出版, 很快出现法语版、德文版、荷兰版以及俄文版, 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 就小说理解程度来讲, 要数杨武能和侯浚吉的译作流传最为广泛, 读起来易理解, 易接受。如今在网上这两位译者的这部译作卖得相当好, 受欢迎程度相对较高, 因此笔者选取这两部译作进行对比, 来一探哪一大众读本更接近原文, 更能够传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同时对于他们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的原因进行探究, 从而为日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一.译文对比分析

本文作者就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两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对译本的对比分析最重要的是从实例进行对比, 所以作者从文中选出几个典型的实例进行对比。

例1:在原文六月十六日的记录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段描写:they insisted upon kissing her hands once more;which the eldest did with all the tenderness of a youth of fifteen, but the other in a lighter and more careless manner She desired them again to give her love to the children, and we drove off.[1]

杨武能的翻译是:小哥儿俩却要求再亲亲她的手。大的那个可能有十五岁, 在吻姐姐的手时彬彬有礼;小的则毛毛躁躁, 漫不经心。绿蒂让他俩再次问候小弟妹们, 随后我们的车子又继续前进。[2]

侯浚吉的翻译是:他们再次要求吻她的手, 大弟弟十五岁, 装模作样地做了个文雅的姿势, 吻了她一下, 另一个的动作却非常鲁莽轻率, 她再次要他们代她亲亲那些小把戏, 我们才继续前进。[3]

原文作者对这段的描写是维特在第一次碰到绿蒂, 准备接她去参加舞会时在她家附近的一幕场景, 当看到绿蒂如此和蔼地对待弟弟妹妹时, 作者被她的温柔和善良所打动, 所以在描写她的弟妹的时候实际上是带着一种喜爱的心情的, 因此对原文的翻译应该建立在这种基调上。杨的译文则相对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用意, “彬彬有礼”和“毛毛躁躁”形象地体现了两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稍大点的小孩更为懂事, 所以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得更绅士一点, 而小点的孩子则不懂这么多, 就相对毛躁一些。而侯的翻译, 则相对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 反而稍改变了原文的意境, “装模作样”在原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词, 也没有这样的意味, 所以译者就将自己的理解加入到了译文中, 有种对原文的改写意味。“allthe tenderness of a youth of fifteen”则更多的是要表现这个大弟弟有着十五岁小孩应该有的绅士, 他已经做得很好了, 并不是装模作样的意味。

例2:原文是这样描写的:oh, the impatience with which I waited for his return!The joy with which I welcomed him!I should certainly have caught him in my arms, and kissed him, if I had not been ashamed.[4]

杨译本:我急不可耐地等着佣人回来, 一见到他就有说不出的高兴!要不是害臊, 真恨不得捧住他的脑袋亲一亲。[5]

侯译本:我等着他回来, 心中是何等焦急, 重新见到他时, 我又是多么快活!要不是我自己不好意思, 我一定捧住他的头, 和他亲吻。[6]

两位译者对文章的翻译是符合原文的, 但在用词上就相差很大, 给人所产生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这段是描写作者派自己的佣人去和心爱的绿蒂见面, 然后迫不急待地等他回来叙述情况时的场景。杨对最后一句话的翻译是“要不是害臊, 真恨不得捧住他的脑袋亲一亲”, 这就很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 亲一亲自己很期待的熟人, 让人想想那种画面都觉得很亲切, 很迫不及待地见面。而在侯的译本中译为:“要不是我自己不好意思, 我一定捧住他的头, 和他亲吻。”这种译法很容易产生歧义, 在中国的文化里, 这样的表达是有些过了, “亲吻”一词的程度也稍微重了一些, 未能很好地表达原文作者的那种心情, 以及中国读者对这一词汇所产生的反应。

例3:原文:Must it ever be thus, ———that the source of our happiness must also be the fountain of our misery?[7]

杨译本:能使人幸福的东西, 同时又可以变成他痛苦的根源, 难道就非得如此么?[8]

侯译本:难道事情总归如此:凡是使人幸福的, 终究又会变成他不幸的源泉?[9]

这两种译本都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但是区别就在于他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得出两种不同的译本, 杨的译本是将第一句称述性的语句放在最后翻译, 而侯的译本则是根据原文的顺序一一进行翻译。众所周知, 英文常把重要的陈述性语句前置以示强调, 而中文则常常是将总结性的语句或者带有评论性的语句放在文章末尾, 也就是逻辑重心, 英语在前而中文在后。那么对于这句话得翻译, 笔者认为杨的译本更易接受, 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诗学效果, 整个句子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二.改写理论与译作

勒菲佛尔的操控理论认为, 翻译是一种“重写”, 所谓的传统翻译中的“忠实”, 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勒菲佛尔认为翻译创作了原文、原作者、原文文学及其文化形象, 因而翻译是译者对文本的一种操纵行为, 同时提出翻译既是一种文化改写, 也是一种文化操纵。勒菲佛尔的改写理论认为改写主要受三个方面制约, 即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下面文章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导致两种译文差异的原因。

1. 意识形态的不同。

勒菲佛尔的改写理论认为改写主要受三方面制约, 一是意识形态, 另一个是诗学和赞助人。而改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在《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 不同的译者都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但总体呈现俩种, 即归化和异化。所谓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Shuttleworth&Cowie, 1997:43-44) 。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Venuti, 2001:240) ;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 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Shuttleworth&Cowie, 1997:59) 。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 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归化和异化的选择是由译者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译者的个人意识以及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译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文中的例子可以看出, 两位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之后, 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译文, 读者所体会到的也是截然不同。

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笔者发现杨武能的译本更多的是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而侯浚吉的译本则是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这两种翻译策略都是有其闪光点的, 呈现给读者也有别样的味道。杨武能的译本大多数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在第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出, 译者将原文所要表达的西方礼仪, 通过简单平实的语言转述给了中国读者, 原文作者正是想要表达一种两个小孩因岁数的差异, 其礼貌程度也有所不同。而译者的就很地道的中文“彬彬有礼”和“毛毛躁躁”体现了俩个小孩的不同。这一场景在译者笔下翻译得淋漓尽致, 似乎眼前都能形成这样一幅画面。通过这一译文读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姐弟之间无拘无束的情感, 这就是译者需要呈现给读者的一种效果, 也正是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而侯浚吉的译本主要采用的是异化的翻译策略, 译者直接将原文翻译过来, 但是选词方面有些有悖于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装模作样”在中国是一个贬义词, 这样的词读起来并不能给读者对这俩兄弟产生什么好印象, 而实际上原文是想表达一种姐弟间无拘无束的情感。这也说明了作者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改写, 目的是希望更好地被读者理解, 但情感意义上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在第二个例子中, 两位译者的翻译给读者的感觉也是大不相同, 杨的译文对原文的“kiss”进行了弱化, 译成中国读者能够接受的“亲一亲”, 一来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品味, 二来也再现了原文的细腻之处。这就是将归化的翻译方法恰当地付诸实践。而侯的译文直接将这一词翻译为“亲吻”, 这在西方国家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礼仪形式了, 大众的认可度高, 所以无可厚非。而这篇译文是给中国读者看的, 那么就要考虑到译入语国家读者的感受, “亲一亲”既能体现到中西俩国礼仪方式的不同, 同时也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2. 诗学不同。

诗学形态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时所处的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武能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家和日耳曼学者之一, 在歌德文学翻译和研究中有重要成就, 他对于德国文学的研究颇深, 2000年, 联邦德国总统约翰尼斯·劳授予他“国家功勋奖章”, 2002年他又荣获德国“洪堡学术奖金”, 他曾把“歌德与中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一些影响较大的刊报上, 如《人民日报》、《读书》等, 因此他有着极其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 又对中国的文化了解颇深, 这样, 中西文化的印证, 构建了杨武能独到的翻译理论和手法。他的译作大部分是歌德的作品, 大众认可度高且具有文学欣赏价值。侯浚吉也是著名的翻译家, 他的这部译作在当时的发行量也很大, 但是相对于杨先生对于歌德文学的研究程度来说, 他的研究相对较浅, 其主要译作也并非仅是歌德的作品, 所以在笔者看来杨的译本更体现了其诗学价值。

3. 赞助人不同。

赞助人是指鼓励、宣言或者阻止、审查、破坏文学作品的各种有影响的社会势力, 他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对于译者而言, 赞助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杨武能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之后还有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版本, 且有插图本、精装版和平装本之分, 这从侧面反映出其受欢迎程度, 及在读者中的普及度。而侯浚吉的译本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且只有平装的版本, 这就反映了其接受程度不及杨的译文广泛。

因此, 译者不同的意识形态, 诗学以及赞助人造就了不同版本的译文, 笔者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方面因素都对译作有影响, 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要掌握两种语言的背景差异及翻译策略选择, 改写则不能脱离原文的本质, 情感色彩等, 这样译本的普及度才会更高, 更具有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是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通过实例分析了译文的不同之处, 以及对产生不同译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即意识形态、诗学效果及赞助人的不同, 造就了两个译本的差异, 同时也造成了这两个译本的普及度的不同, 通过分析, 笔者认为杨武能的译本更能体现原文的意境, 更具有代表性。

参考文献

[1]Venuti, 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Baker, M.&.Mlmk-jaer (ed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

[2]Shuttleworth, M.&Cowie, 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 Jerome, 1997.

[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201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p328.

[4]《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1981人民文学出版社p19.

[5]《少年维特之烦恼》侯浚吉译2006上海译文出版社p20.

[6]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201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p350.

[7]《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1981人民文学出版社p38.

[8]《少年维特之烦恼》侯浚吉译2006上海译文出版社p37.

《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9篇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里,维特是个能诗善画、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青年,依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771年大地回春之际,为了料理母亲的遗产事宜,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久,他在一次乡间舞会上认识了年轻貌美、善解人意且富有教养的法官的女儿绿蒂。两人一见如故,维特与她频繁往来,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美好日子。但绿蒂已和阿尔伯特订婚了。不久阿尔伯特旅行归来,并在侯爵府任职,与维特也很快成了好朋友。但他那种老成持重的性格和强烈的事业心则与感情奔放的维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维特自感追求绿蒂已毫无希望,心灵上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他被迫告别了深爱着的绿蒂和可爱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

第二部分是维特生命中比较痛苦并且饱受侮辱的一年,维特在任职期间遭到贵族乡绅的奚落,受到迂腐公使的百般挑剔。维特忍无可忍辞掉工作,返回原来的小山村,心爱的女孩已成了别人的妻子。爱情上的绝望,世态的炎凉,官场的腐败,这一切使维特再也无法忍受,产生了告别尘世以求永生解脱的念头。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他又一次来到绿蒂住所,情不自禁地拥抱和亲吻了绿蒂。两天后,维特在给绿蒂写完不忍卒读的遗书之后,于午夜时分,用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经典名句:

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她的出现,她的命运,她对我的命运的关注,从我干涸的眼睛里挤出了最后几滴泪水。

点评: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1000字 第10篇

很多人在度过这篇小说之后模仿维特选择自杀,我想这也许正是当时那个时代背景的侧面反映。

《少年维特之烦恼》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其本质体现的是封建势力的反抗,同时还体现了狂热突进的时代精神,是德国绝大多数进步青年的心恋体现。我想,维特的自杀,或许是主人公实现自我、升华自我的一个最终途径,维特说过“但愿我能够享受到为你去死,为你牺牲的幸福。”维特之死,是对自己所坚持的一个了结,是对自己挚爱的一个终结,维特之死,是对理性的一句抗议,也是主人公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从维特之死,我可以同时看出维特的勇敢和懦弱,勇敢在于他敢于面对死亡;懦弱在于他用这种方式逃避了世界。

第一次读完这篇小说,我感叹两个相爱的人在错误的时间地点相遇,现实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在一起;第二次读完这篇小说,我决定勇敢面对一切,热爱生活。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500字 第11篇

但社会上却到处充斥着虚荣无聊虚文俗礼的小市民,包括维特的领导公使也是个拘泥刻板,因循守旧的人,加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瞧不起像维特这样光有才华没有地位的人,这一切使维特彻底失望了,他又重新回到绿蒂的身边,在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中不堪心理重负,终于走上自杀的道路,酿成了悲剧,可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视情感重于理智的人终究要失败。

《少年维持之烦恼》是年轻的歌德用自己的血和泪栽培出来的,充溢着一个处在德国“狂飙突进”时代青年人的爱和恨,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和对腐朽社会的控诉。小说中维特敢于为爱牺牲的精神,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500字2

“……我们只好面对现实,就像一个旅行者不得不翻越一座大山那样;倘若没有这座大山,道路自然短得多也好走得多;既然这座大山就挡在前面,那就只好翻越了!”

生活中是有许多座大山,但是,就因为它们挡住了去路,就放手离开吗?路总是要走的,只是看我们的意志是否坚定,是否可以迈过那一步。有时其实就只差那一步,可是有些人坚持不下来,决定不继续翻越,可是,那样的话,会走到你最终的美好的结局吗?

困难固然是可以困住许多人,但是,困难亦可以帮助许多人,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猛。

所以,朋友,面对现实吧,因为现实是无法改变的,一切美好的结局老天都是可以给你的,只是看你在追求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改变。

那么,如果现在面前有一座大山,你会怎样选择?是翻越它?还是逃避它?思想只在一线之间,可是,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500字3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素材来自歌德的一段恋情。一次,歌德在表姨母举办的舞会上,遇见了一个叫夏绿蒂的女子,并一见钟情。但夏绿蒂已经有未婚夫,歌德得知后仍不放弃,努力追求,可是夏绿蒂是一个实际的女子,她最终选择了和未婚夫结婚。失恋的歌德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部作品。

这年冬天,歌德的好朋友耶路撒冷自杀,这给歌德带来了创作上的灵感。不久,歌德又陷入一场和自己表妹的爱情中,但也因表妹有未婚夫,两人没能在一起。歌德想到了自杀,就在此时,歌德的灵魂已经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四个星期后,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爱情小说就诞生了。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整个欧洲,痴情的读者捧着《少年维特之烦恼》哭泣,维特和绿蒂的服饰成了最时髦的打扮,成百上千的失恋青年男女自杀殉情。

《少年维特之烦恼》将主人公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于社会大背景中,揭露了封建等级偏见和个人守旧思想,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500字4

我早已久仰这本书的盛名。有人说它是绝世佳作,也有人说它糟糕透顶。我拿起这本毁誉参半的书,当我刚读完前面一点,就被主人公维特的经历深深吸引了。

维特深深爱上了女孩绿蒂,但她早已名花有主。维特非常悲伤,想方设法地想多见绿蒂几面,绿蒂却为了夫妻和睦而拒绝了他的请求。最终,维特竟受不了思念的折磨,在最后见了绿蒂一面后自杀了!

我为因为他的消极的行为深深震惊,绿蒂也曾经说过:“这世界上难道就没有第二个少女使你倾心了吗?”是啊,大千世界,天涯何处无芳草?他为何不成为绿蒂的挚友?最后维特的选择,已无法逆转——弃世而去,带着无尽的思念和不甘。这是最坏的选择,不仅自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还使他的亲友们悲痛欲绝。在他的眼里,生命就像飘然而落的树叶,在空中飘转,有的使人崇敬,有的使人不屑,最终还是会落地成泥,只不过飘下的时间有长有短而已。所以,他选择在落叶上添一块石头,更迅速地坠入泥土。但他并未完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毁灭掉许多生命,从路边的野花到盘中的水果,从屋里的爬虫到桌上的菜肴。提前逝去,就辜负了所有奉献于你的事物!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500字5

这本书在过去曾引发了“维特热”。许多人为维特热血的青春、至死不渝的爱而感动。我看完了整本书也有点恍惚,但我却并不觉得感动,或许因为这充斥着爱情的悲剧令我感到不值吧。

维特,一个清秀而瘦弱,敏感而矛盾的少年。面对这个世界他纯净的犹如一泓清水,所以在对绿蒂一见钟情时,他难以压抑的兴奋与喜悦便喷涌而出。他爱她,爱到无法自拔。他为她倾入了全部,包括身与心。他固执地认为“心胜于其他一切”,他感性,无视阿尔伯特理智冷静的劝告,在矛盾中行行复行行。

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他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人,于是疯狂的将自己的理想、青春、义无反顾的勇气以及生存的勇气毁于一旦。维特扳动了枪,结束了自己,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在歌德看来,爱情是伟大的,人们可以为之生,为之死;同时爱情又是渺小的,它不过是承载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话点的很明了,如今却还有人将生命毁在一个“情”字上,自以为很潇洒,却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800字 第12篇

重要的是,后来想想维特这个少年还是很可爱的。虽然偏执感性,但是对情感不加掩饰的表达也能让我们看到他“人性”的闪光点。那个年代(18世纪)本身就是个人主义萌芽的阶段,太多的年轻人被固化的社会观念压制,得不到情感的宣泄。加上古希腊文学浪漫主义情怀的感染,却来越多的民族本性被激发出来(日耳曼人的原始冲动)。

歌德和卢梭一样,都不厌其烦的表达着对大自然的倾慕。《少年维特》文中大段的景色描写和维特的心情形成一种相互映照式的表达,(手头没书摘抄不了,大概说一下)恋爱时(单恋)环境是初春的万物复苏,被抛弃时(知道没希望了)环境是狂风暴雨外加泥石流。这种象征性的文学表达在现在看来比较过时,但对于德国文学萌芽的18世纪,也只有大文豪能这样写,也只有去哪儿兜里都揣着一本荷马诗集的人才能写出。

其实对于这本名著的好,我也说不出太多。一个是因为看的不仔细,再一个只读了一遍品不出味儿。但是里面关于18世纪历史的小细节让我很感兴趣,最具代表的就是“华尔兹”这种舞蹈形式。我印象中大上海百乐门里面民国上流青年好像跳的主要就是“华尔兹”(恰恰牛仔什么的也有,但是会的好像不多),80年代各地流行的交谊舞也是“华尔兹”。但是没想到这种时尚(相对来说)的舞蹈方式,其实起源于德国农民的即兴舞蹈。而当时(18世纪)上流社会流行的是中世纪的那种“对舞”。

上图是伊丽莎白一世和他男朋友的对舞,这种舞蹈形式流行了数百年(甚至更长),可以数对男女同时进行,经常会交换舞伴但身体接触较少。步伐笨拙缓慢,手势固定有套路。一个上层女孩子要学会这种标准舞蹈要花费很长很长时间(还会被宫廷舞蹈师严厉呵斥甚至是体罚)。

所以当“华尔兹”这种搂着腰快速转圈圈的舞蹈传入宫廷时,那些老古板都吓傻了。他们觉得太下流了,步伐一点不成体统。但是年轻人却非常喜欢这种奔放的舞步,渐渐地这种新舞蹈替代“对舞”就成了上流社会的标配。尤其是我们一想到19世纪哈布斯堡的宫廷舞会,就会想到一对对盛装旋转的王子和公主,而不再是像照镜子一样的“对舞”。

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悲剧色彩 第13篇

【关键词】维特 悲剧 性格 爱情 事业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现是在1774年,当时欧洲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当时的社会黑暗,封建制度横行,资产阶级的时代逐渐降临。在经济方面,资产阶级拥有了超越贵族阶级的力量。通过启蒙运动,他们的阶级观念开始加强,其中思想最为活跃、情感最为激荡的就是青年一代,他们对制约和压迫他们的封建制度感到厌恶,希望能够转变现在不合理的状况。

1 性格的悲剧

在18世纪70年代,维特是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拥有聪明的才智,感情丰富,心思细腻,对自然景物具有美好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喜爱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中的植物、篱笆、峡谷,甚至雾霭,他都对其充满了热爱和向往。温暖的太阳、鲜艳的花朵都让维特感到生机勃勃。在书中的前几页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意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景,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独自享受着生的乐趣。我真幸福啊,朋友······”他酣畅淋漓的表述着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不喜爱喧嚣的城市环境,而是喜爱安静闲适的乡村田园生活,他经常想象自己能够生活在美丽和谐的田园山色中,游玩于山水之中,能够和单纯质朴的乡民进行沟通,体会其中温暖纯真的民风。他还喜欢和天真的儿童在一起游戏,在纯真稚拙的童趣中感受到生命的純净和美妙,感受生命的趣味。维特向往个性解放和人类自由。个性解放是他的主要目标。所以,他的内心是独立的,不受到社会功利的熏陶和干扰,他也不伪装自己的爱好和厌恶。他认为主张“我的心是我唯一的骄傲,才是我唯一的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他对封建社会制度采取蔑视的态度,他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公平公正。他主张乐施行善,讨厌阿谀奉承。他对保守腐败的官场和浮华虚假的贵族以及恶俗的小市民抱有厌恶之情。他提倡艺术应该顺应自然,对民间的诗人荷马的诗特别关注,他认为大自然的感受和展现是艺术生命的源泉,他认为自然具有无穷的力量,自然可以创造伟大的艺术家。维特崇尚自然,厌恶封建专制,反对社会黑暗。维特希望人的自然本性能够得到体现和发展,这就是他认为的“自然人道主义。”

2 爱情的悲剧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维特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演技一下维特的爱情。虽然维特悲剧不单是因为爱情的失败,但是爱情确实维特悲剧命运的引子,对维特悲剧命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人类长久发展的主题。

维特的爱情不单单是对歌德真实生活的反映,更是对这爱情悲剧之后封建社会制度残酷性的批判和控诉。维特的死亡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其中却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在以此S先生句型的乡村误会中,维特结识了一位魅力的小姐,她叫夏绿蒂,她拥有美丽的外貌,在舞会中翩翩起舞,还有一颗慈善的心。维特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在维特眼中,绿蒂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十分天真;她不但坚强,而且善解人意;她不但勤奋,而且十分温和;她的观点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又不媚俗。维特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她没有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和恶俗小市民生活中的各种陋习,双方在内心产生了情感的呼应。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致,经常一起去品读荷马的诗。维特在绿蒂的身上感受到了光明。但是,维特内心的爱情之火正在熊熊燃烧的时候,充满了力量和活力的时候,绿蒂却不能勇敢的突破封建制度的制约,重新成为了阿尔伯的贤妻。维特美好的爱情化为虚无,变成悲剧。

当然,腐朽的封建礼法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环境是维特案情悲剧的主导因素。第一,绿蒂已经在事先由自己的母亲把其许配给了阿尔伯特,而维特爱上绿蒂的时候,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维特属于爱情的第三者。第二,在绿蒂的情感中,她因为实际生活的需求,单纯的认为工作稳固的阿尔伯特比和实际生活不相吻合的维特要更加安全。而且,封建礼术限制了人们的天性发展,绿蒂的勇敢受到了制约。在那改封建礼教的时代、压抑人性的时代,绿蒂不敢改变现状,维特的爱情注定了悲剧的下场。维特案情在破灭的时候,对单纯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开始瓦解,从而促使的他死亡的步伐。

3 事业的悲剧

青年人维特,如果只是爱情造成挫折,怎么会轻易想到自杀。维特悲剧的本质还是来源于维特事业的失败,维特具有满腹才华、具有远大理想。虽然自己的出身比较低下,但是他不愿向命运低头,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他在公使馆中做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但是社会的环境不能改变,封建礼俗还是存在,很多人都墨守陈规,守旧呆板、阿谀奉承。在这样的环境中维特也不愿意违背自己对于人性自由的追求,不愿和社会一起堕落。所以他烦恼、痛苦、迷茫、悲痛。他似乎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维特在公使馆中提出了标新立异的主张,使得公使馆馆长十分恼火。维特还认为公使馆缺少个人精神,空洞无趣、阴险狡诈,所以他离开了公使馆,因为他的思想潮流和这份工作不能融合。有一次他在C伯爵府上吃饭,他受到了他人的轻视,甚至是冯小姐的姑妈,一个已经沦落的贵族老太太也可以鄙视他,和他一同的市民也讥讽他。这些嘲笑和轻视,使得维特喘不过来气。在他的事业上也没有成绩。爱情失败、才华不能发挥、肮脏的环境使得他内心充满烦闷,从而逐渐侵占到他的全部身心。原来的单纯坦诚、敏感孤傲的在现实中得到瓦解。他也在彷徨中不断挣扎,他寻求爱情、他努力工作,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才能去获得自己的世界。但是,他和世界的不相容,使得世界逐渐把他淹没,最后只有内心的孤单和精神的倦怠,他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爱情、对这个社会失去了希望,最后在痛苦的泥潭里反复挣扎,最终走向绝望,在现实世界中,用一颗子弹完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贺婧怡.《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人物心理描写作用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9):226-226

[2]罗汝霖.“死得其所”--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自杀情节的解读[J].金田,2015,(5):45-45,17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14篇

这周,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少年维特的烦恼》。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维特的考究青年因为母亲安排的工作来到了乡下。他用一颗善良的心观察大自然以及赤贫的乡下人民。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后来,维特在一场舞会中认识了绿蒂小姐———在他看来的一个完美的.人。尽管被旁人警告过小姐已经订婚了,可少年维特还是爱上了她。维特开始只是满足于去姑娘家和她聊聊天或一起散步,但这些却在时间的洗礼中被磨练成了似火的爱。维特只要一闭上眼睛,绿蒂那甜美的形象就会浮现在他眼前。慢慢的,在绿蒂丈夫阿尔贝特德友好、以及永远不可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的痛苦中,维特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了。维特开始着手写一部遗书———那是写给他最最亲爱的绿蒂小姐的。维特又最后一次去了绿蒂小姐的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绿蒂做了一些亲密的事以后,怀着满足而又悲痛的心情回了家。他让用人向阿尔贝特借了一把手x,这件事的结果,想必所有人都能猜到了叭。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读完这本书,我首先想的一定是:少年维特一定要自杀才可以吗?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一种最消极的逃避方法,只是弱者的选择。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15篇

在歌德笔下的维特,虽然拥有许多过人的天赋,在事业上有突出表现,但却不会安排自己的感情生活。他的过度多愁善感让自己的感性淹没了理性的决定力,而陷入意志消沉的境界,而无法开展亮丽的人生。最后,这脱缰的热情,由于没有受到了解与适当宣泄,而沦为为爱结束生命的杯具。

这种感情深处的美丽与哀愁,为何总是没有标准答案?

例如英国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洒脱;或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引清兵人关的蛮干,又何尝不是为了一个“爱”字。

我想,很多杯具的产生,都是由于当事人以为人生只有“是”或“不是”两种抉择而已,如同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事实上,人生应有很多第三条路能够选取。只是我们往往太执著,太死心眼了,而无法自在生活下去。

如zzz所言:“花开自在。”花就是花,不管我们从哪一个角度看它,不管我们用什么情绪看它,它依然是它,花开自在。或许,我们就应学习这种“自在”的人生哲学,那么许多生命中的困惑,将可迎刃而解。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16篇

故事的主人公是热爱生活的维特。我最喜欢故事里聪明漂亮、善解人意的睿智姑娘绿蒂,她的母亲去世了,但她依然很坚强,独自撑起了生活的重担。我最讨厌故事里吹毛求疵的公使,他对别人万般挑剔。故事里还有许多人物,如:和维特命运相似的青年农民瓦尔海姆、维特博学坦率的朋友伯爵、维特的红颜知己B小姐、维特公正的好朋友城里的法官、和维特性格相投,身为绿蒂的未婚夫的阿尔贝特以及器重但不了解维特的人侯爵。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1771年的春天,维特来到了一个小山村,对这里产生了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聪明漂亮的姑娘绿蒂,从此,两人频频交往,度过了一段令他难以忘怀的日子。不久,绿蒂的未婚夫回来了,并和维特成了好朋友。他感到追求绿蒂没了希望,便离开了这里,到公使馆任职。任职期间,维特受到了公使的挑剔,更让他受不了的是,那里的人没有事业心,只重视等级观念。令维特想不到的是,有一次在伯爵的家里吃饭,刚好赶上贵族男女的聚会,因为维特没有身份,没有离开,因而受到奚落,闹得满城风雨。他忍无可忍,辞去了工作,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整理情绪,又和一位侯爵成了好朋友。最后,维特因对生活的绝望自杀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被作者优美生动的句子和极为恰当的词语深深吸引了,从中摘抄了许多好词好句。学到了许多写作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我仿佛身临其境,主人公的情绪就是我的情绪。这说明了作者的写作很成功,能让人融入到书中的情节中去。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400字 第17篇

这本书是以书信的方式写出维特和绿蒂之间的故事的,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维特对爱情的憧憬和热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绿蒂在维特心中的地位和维特对绿蒂纳浓浓的爱意。

虽是小说,但书中许多句子堪称经典。

“我尽情地享受着活泼的生命力,并小心地隐藏住体内的那些颓废腐朽的因子”可见他是个很积极向上很热爱生活的青年。

“有种人利用自己对另一颗心的控制力,去破坏别人内心里由衷产生的单纯的快乐,这种任何行为真是可恨!”这是维特与夏绿蒂交谈时对“嫉妒”这种行为的评价,表现了他为人的正直和开放。

“我觉得我真像是个孩子,尤其是万分渴望心仪的人能回首瞥一眼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孩子”这种情况在我身上是发生了那么多次,这种渴望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自然,有时望着恋人的身影渐渐离去,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幼稚。

“朋友啊,人毕竟只是人,也会有非常脆弱的时候,当热情不断膨胀,最后超出他们所能负荷的限度,他所拥有的理智在此时是很难起作用或者根本无法阻止自己失控……”维特与阿尔勃特谈话时为自杀者辩护,充满了愤慨的情感,可见他很能替他人着想,有血有肉有感情。

“知识是可以求得的,而心却是与生俱来、唯我独有的。”可见他是个很有自我的人。

上一篇:行走的快乐700字作文下一篇:干部自荐信最新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