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培训范文

2024-08-12

数字教育培训范文(精选8篇)

数字教育培训 第1篇

浅谈数字时代的数字艺术教育论文

内容摘要: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已步入到数字艺术时代。在竞争激烈的数字时代,什么样的教学体系能够让当代艺术设计的大学生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技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 键 词:计算机 数字艺术 艺术设计 教学体系

一、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

传统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录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如今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给传统美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在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狂潮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艺术应运而生,由此引出了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词“CG”(Computer Graphic)。但数字艺术设计又不同于纯美术,它伴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美学艺术的交叉、融合。数字艺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涉及电脑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多媒体、数字摄影、数字音乐、录像及互动装置以及DV(数字视频)等领域。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艺术产业已逐渐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二、数字艺术的教学体系讨论

,我国仅动漫产品消费就已达到800亿元,预计未来3至5年内,数字艺术产业也将成为我国IT业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伴随着这股迅猛发展的数字艺术产业浪潮的却是令人尴尬的人才瓶颈。如今兼通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制作技术的数字艺术人才日益成为抢手的高薪一族。我们的数字艺术教育体系也要围绕艺术性和计算机能力这两个重要的方向发展。

1.课程设立的原则

课程的设立要遵循科学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科学性原则体现在课程体系要符合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特色性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市场调查,不能盲目跟风。灵活性要求保持课程的多样性,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

数字艺术设计其中心仍然是艺术设计,而所谓“数字”就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设计。艺术设计是理性的思考,计算机再先进、再实用,也是进行艺术设计的使用工具,和平时所用的画笔和染料一样。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六分“艺术”四分“数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培养是对传统美学的延伸;要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和手绘等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数字”性强化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以“艺术”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避免重“表现技法”轻“设计思路”的倾向。要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设计图是设计师的图形语言,是用图像这种直观的形式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具有自由、快速等特点,效果图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是不能离开设计思维的,设计思维是本,效果图是末,二者不可倒置。

其次,艺术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将艺术里面的设计语言运用到数字设计中去,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并认识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了解数字应用和专业设计的关系。在教会数字应用技术的同时,要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去创作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设计作品。

再次,计算机软件的教学需要掌握规律,既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软件框架,同时又能概念清晰地层层深入。计算机发展的速度之快我们有目共睹,随之软件的版本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而我们的教学速度却无法赶上。但无论是三维软件还是二维软件,影视动画等数字艺术类软件涉及的许多概念是相同或相似的,同类软件的功能或处理方法呈现的外在形式也越来越相似。这就需要明确各种软件的功能,了解其特点;理解软件中的名词概念,举一反三;熟悉软件的制作流程,化繁为简;使用软件自带的随机帮助,随时查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层层细化。

最后,采用数字化辅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有研究表明,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听课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近5倍。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为我们提高了一个更现代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完美地体现现代教育手段。

3.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是达到教学目的最重要环节的人物,其授课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进行变革,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从对学生专业设计作品的评价转变为对其制作过程和设计思想的评价上来,也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不但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讨论和研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例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教材),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目前,有些学校存在基础课与计算机设计课的脱节现象,这是因为基础课仍然延续旧的教学方法,而计算机设计课只讲软件的使用,所以在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学生对软件的应用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但要在课程安排上合理地穿插基础课和计算机设计课,更重要的是避免这些授课老师的各自孤立。

4.学校的作用

学校的重视是数字艺术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作为学校或院系来讲,应该全面监督教学体系中的各个环节,核查课程的设立,保证教学思想的顺利实施,倾听师生的心声,吸收合理化建议。这些对数字艺术的课程的良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数字化的出现,不仅对传统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冲击着我国整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信息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能够掌握各种新的视觉语言的美术人才,计算机的融入不仅是美术教学上的简单加法。构筑新的数字艺术的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必将成为高等艺术教育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永宁,陈东生,张向宁.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展望,装饰.(9).

[2]仵刚.艺术设计教学中数码的应用.艺术教育[J].(1).

[3]孟桂颖.电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艺术教育[J].(2).

[4]田甜.艺术设计教育中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改革.艺术教育[J].2006(1).

数字教育培训 第2篇

张庙小学

韩红玲

10月28日,夏邑县中小学电教教材培训会在县教育局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及县直属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了培训。培训由新乡市平原区教育办公室教培处李宾主任和河南省教育馆教育音像出版社毋亚健主任主讲。

李宾主任谈了自己对教育信息化的一点思考。第一,从十九大看教育。他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世界上的顶尖科技成果,如神威超级计算机,全世界第一颗亮子卫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这些无一不让我深深地震撼: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真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技术的改变迫使老师要学习、要进布,否则,就会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被淹没。第二,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教育体系欠缺。第三,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显著变化。主要是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的变化。以前的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形式单一,受限制。而现在,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电子书包轻便快捷,减轻了孩子的负累。第四,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未来10年,数字教育资源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标配。只要我们首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我学习与提升的重要性,其余的困难都不是困难。

毋亚健主任为大家演示了数字教材的使用及操作方法。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数字教材的优越性,它就是把传统的纸质教材数字化,它与教材完全同步,但加入了音频、视频、动画、微课等资源,比纸质教材更立体、更直观,使用起来更方便,效果更好。

数字教育培训 第3篇

——题记

种种迹象表明,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将引发各个学科强大的变革浪潮,并推动建筑业向更高层级递进。数字技术、数字建筑、数字艺术、数字电视、数字电影(图1)……似乎愈来愈多的行业需要重新命名,而这种现象并不是一种时尚的体现,而是数字技术所呈现的技术内涵,是时代跃迁的必然趋势。这种变迁亦无法用风格、主义或运动进行简单描述,而涉及到技术革新所引发的行业系统框架的颠覆与重建,标志着科学与技术的再度契合与升华。

“毕尔巴鄂现象”不仅仅是建筑师盖里复活了一座城市,同时亦为建筑学领域的剧变拉开了序幕。3D科幻巨片《阿凡达》的问世,卡麦隆成功地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电影艺术的革命,为电影界竖起全新的标杆。在当代各种各样的建筑媒体中,自由形体作品几乎成等比数列增长,一些新名词不断涌现:参数化设计、脚本、数字模型、协同设计、集成信息模型、数控制造等不一而论。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表现方法与手段,改变了建筑师对空间与形态的认知,并实现了设计与制造的有效整合。设计思维的更新、方法与手段的改变、制造技术的革命、各学科之间的互动,无不与数字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图2~图4)。在此背景下,建筑学何去何从已是不争的事实,关键在于如何使数字技术在未来的建筑之路上日趋完善。

走向生命与数字时代

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学正步入生命与数字时代(图5),建筑设计技术已从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迈进计算机参与设计的阶段。这一变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一个领域的革命。数字技术的介入使传统的建筑学发生了剧变。黑川纪章以东方文化的智慧提出了建筑从机械原理时代走向生命原理时代的哲语,其在《从机械时代走向生命时代》笔记中,将机械与生命体进行了类比,现在看来仍很有价值。他认为机械自身不会变化与成长,不能自发地产生复杂性行为:机械由部件组成,生命由细胞组成,两者之间根本的区别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区分。突变是生命的原理,如蛹变为蝴蝶、卵变成鸟。他认为机械意欲排除异质,彻底清除杂质;而生命体中存在复杂、多余的空隙及场所,生物是与众多其他生命共生的,其活力正是通过与夹杂物、异质的共生而得以体现。黑川提出了生命时代的原理,然而未能有效地指出建筑设计走向生命时代的路径、方法与技术手段。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生命时代原理落地生根。建筑体现生命的内涵,数字设计使建筑师摆脱了枯燥、抽象的设计思维与手法,从而实现人类生存空间与大千世界的有机叠合。计算机可以借助编程、参数模型生成和遗传算法来构建数字模型,并产生类似生命体的建筑场所、形式与空间。

数字技术与数控制造技术的发展成功地解决了反映生命时代建筑的技术难题,使建筑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数控制造的潜力

数字技术正以其特有的技术内涵影响着建筑师的思维方式、设计过程,并随着数控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普及改变着行业内部的操作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建筑师、艺术家在数字媒介的催化下又以新的方式重新走到一起。数字技术所引发的建筑革新毫不逊色于文艺复兴运动、现代建筑运动对传统建筑学的冲击,数字建筑会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学的有机性不仅使建筑根植于自然环境中,服务于人类生活,其自身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也将通过内部数据互换模型集成各专业设计的三维数字信息,并使用数控加工技术集成建造与控制,数字模型将取代传统图纸变成建筑制造的主要依据。随着建模软件的推陈出新,建筑师可以通过参数与曲面自由控制,设计出理想的数字模型与细部设计模型。数字化集成表达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消除了建筑与工程之间的界线。

设计过程与制造过程的无缝对接,在时间、效率与精确度等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传统制造业,同时数控制造亦可以回归传统建筑与城市的人文尺度,弘扬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数控制造同样激发设计师无限的潜力,使许多历史上无法实现的优秀设计构思在制造上成为可能,建筑师可以运用变量、参数进行编程与设计,去探讨自然界的深层肌理与人类行为活动规律,生成理想的场所空间与形态,进而达到可实施性。

建筑教育的变迁

数字建筑教育在国外先锋派建筑学院已率先启动,如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图6~图8)、美国哥伦比亚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院等,这些学院已将数字技术转变成数字设计生成,以解决设计中的复杂问题,亦有一些学院将传统设计与数字设计相结合,进而形成新的建筑表现方法。在中国,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亦在进行十分有效的数字建筑教学尝试。近几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中成立了数字教学分支机构,由REVIT公司负责培训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

但从总体看,在世界范围内开设数字建筑教育的院校仍属凤毛麟角,尚未形成主流建筑设计文化,但可以断言的是数字建筑教育必将普及,并在整体教育进程中形成锐不可当的势头。在二十年前很难预测今天中国的城市会拥有如此多的汽车,也许不需要二十年时间,如果某校尚未建立数字化教育体系将变得不可思议。关键是如何将数字化教育变成一种设计生成文化,以便更好地促进建筑设计教学,启发学生通过建模、编程、参数化设计,解决由于以前手法与技术的落后想做却无法操作的问题。

在传统建筑教育体系评估过程中,一个核心检查点是建筑设计主干课程如何与相关课程有效地衔接,如设计课如何与建筑艺术、建筑结构、建筑物理、行为心理、城市设计等课程紧密联系。在大部分参加过评估的院校,这一方面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一方面是课程体系构架松散,另一方面是课程师资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产生主干课程与相关课程以某种机械的方式设置,致使知识的衔接出现非连续现象。构建数字技术教学系统模型,不仅使教育模式呈现在数字模型中,而且各课程知识点亦可有效地组合,形成教学数字模块以供检测。在具体设计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参数模型生成可创造一系列复杂的建筑空间与形式,并对诸多建筑生成因素进行不断分析与求解。数字表达、数字设计以及数字建构将会通过模型有效地检测各配套专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跨学科联合设计。

结语

任何学科的发展均离不开时代的主旋律,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使以近现代科学为背景的建筑学根基产生动摇,并使建筑设计主体的认知产生了质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发生根本的变化,自由民主的进程使得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均体现出人性的关怀,这是整体发展趋势。数字技术、网络世界彻底改变了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以及人类的联络方式,并为建筑师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设计领域必将走向生命与数字时代,建筑的集成设计与制造是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建筑教育体系在时代的大趋势下必将面临重组,此时此地,谁领悟了这种趋向并付出行动且持之以恒,谁便是未来的领军者。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育东编.数码建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尼尔·林奇,徐卫国编.涌现─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张弘.计算机集成建筑s信息系统(CIBIS)构想研究:[学位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6

自主教育+数字教育=高效课堂 第4篇

【关键词】 自主教育 数字教育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20-020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诸如:五环大课堂、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大单元教学、循环大课堂、271”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我校在对各类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后,确定了课堂改变的方向——自主教育,同时,我校又成为龙岗区第二期数字教育教学学校,那么,什么是自主教育?什么又是数字教育?自主教育与数字教育相结合的课堂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一、自主教育和数字教育的理解

(一)自主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只有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著名论点。自我教育乃是教育的真谛和核心,能激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教育就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在自主教育理念下,孩子内心深处开始对自我重新审视和认识,对周围美好事物的不断认知,他们为完善自我而做出各种持续又努力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建立一套自我教育和自我教养的制度,从而确立正确人生观。在自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点燃、唤醒、激励、引领。

我认为自主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找到成就感,能体现自己在这个课堂上的价值,这个成就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欲望,这个欲望又可以促使学生去倾听,去表达,去交流,去思考,去合作,去成长。我的课堂上,不需要我时,我尽量让自已微小,甚至安静、沉默。我的学生现在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甚至在课堂上自己创造问题,学生说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似乎常跑题,但这些跑题往往是孩子们制造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一个教学平台,是一套针对中小学设计的电子化教学辅助系统,是数字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校园与课堂,使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使媒体从辅助教师教学工具,成为学生学习工具,让学校和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二、自主教育+数字教育=高效课堂

自主教育是一种“理念”,数字教育是一种“技术”,我们学校很好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自主教育理念上,灵活运用数字教育技术,真正实现了学生身心的自主,这种形式下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那么,自主教育+数字教育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什么效果呢?经过尝试与运用,我们发现:数字教育平台与自主教育的“自主”不谋而合,基于数字教育平台的合作、探究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自主教育+数字教育=高效课堂。下面,我将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在数字教育技术下开展自主教育,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一)课前——翻转任务

根据自主教育的理念,我在课前会布置一些任务,这些任务一般具有开放性、操作性、自由、合作,学生非常喜欢完成这类任务,这些任务一方面渗透所学知识,别一方面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时对这一节课充满欲望。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利用长方体盒子自由搭建,学生刚开始是两个盒子拼,后面小组六人一起拼,甚至两个小组,三个小组合作,一起拼,他们拼成各种形状,甚至踩到凳子上,桌子上拼,特别开心。这种形式的认识长方体的拼,比让学生去看书的预习效果好很多,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性,他们对这堂课充满了欲望,有了欲望他就会在课堂上去倾听,去表达,去交流,去思考,去合作,去成长。我利用数字教育的PAD去记录他们的活动,将他们的精彩瞬间及作品均以拍照的形式上传到班级相册,学生充满了兴趣,课前预习效率非常明显。

(二)课堂——翻转课堂

1.资源推送:教师屏幕内容实时广播到学生PAD上,一键控制,简单便捷,保持教学内容同步性,更好地组织教学,细节内容观察更细致,探究内容动手更方便,关于这节课的活动要求,注意事项,以及课后拓展资料,课间练习、课后作业等都可以实时推送给学生,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2.成果分享:教师上课时,可随时投影学生成果,在班级视图选择指定学生,单击“投影”按钮,就可以将学生屏幕原样投影到大屏幕上,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或思路拍照到相册画廊,全班同学都可欣赏、点评。

自主教育中常常会有小组合作学习及成果分享,传统的小组展示与分享,是学生拿着作品上台投影展示,现在借助数字教育技术,小组在进行分享时,可以将成果拍照上传到班级相册,教师屏幕广播到每一位学生PAD上,教师也可以直接将该小组屏幕投影给其他学生,这样的小组展示更快捷,更生动,更形象。课堂知识的生成及分享更有效率。

3.分组研讨:在数字教育技术的自主课堂上,可将不同资料推送给不同小组,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可实时查看学生讨论情况,学生不仅可以在线研讨,还可以互评互赞,小组间交换资源学习。通过这样的形式,自主教育中的分层教学地课堂上非常高效的开展,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有效促成学生思维的参与,小组间可交换学习资源,扩大了学习范围。

4.随堂测试:教师在课堂上发布练习后能实时看到学生的答题进度,学生练习提交后,能直接得到班级答题的正误率统计,以及每道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可迅速了解答题的详细分析,立即调整内容,针对性进行讲解。同时,学生也可以收到详细的习题分析,能及时找到自己错误的地方。这样及时、高效、准确的随堂测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015年5月在我校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自主教育交流会,在会上我代表我校采用自主教育+数字教育结合的形式上了一节展示课——《装的学问》,以这节课为例,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认识到:重叠面越大,露在外面的表面积就越小,表面积就越小,越节约包装纸。然后我改变数据,使大面与中面和小面的面积差距不大,四个长方体重叠在一起,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然后利用数字教育系统发布练习,学生利用手中的PAD很快完成并提交,他们的答题情况迅速在大屏幕上显示,我甚至可以将大屏幕广播到学生的每一个PAD上,当全班的答题情况、错误率、每个人的答题情况等很直观的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迅速展开了讨论,将问题找了出来。原来,仅仅考虑重叠面越大还不行,还得考虑重叠的面的总面积越大才行。这样的课堂练习的发送、完成、提交与反馈都非常及时、有效,让课堂检测更加直观高效。

(三)课后——资源丰富

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课堂充满了兴趣,有了学习的欲望,课后,学生甚至钻研相关知识,而课后的自发学习,正是我们自主教育努力的结果,数字教育在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又给了一个平台,他们的教育云中有大量的资源可供学习,有配套的学科资源,教师还可以个人资源的上传共享,教师和学生可随时去查看或下载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比如:Iword,交互式单词学习利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原本略显呆板的单词,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了单词问题,有利于词汇量积累,成绩排名激发学习积极性。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自觉开展课后的自主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三、自主教育+数字教育的教育形式的延伸性思考

经过一学期的自主教育+数字教育的尝试与运用,我受益匪浅,感觉我的课堂有了质的飞跃,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师生更加投入,于是我对自主教育+数字教育的教育形式有了自己延伸性的思考。

1.“学”与“教”的进一步“自主+数字”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有许多想法准备尝试,准备在学生PAD上建立小组群,每天的语文背诵,英语听读均可自主完成,以视频等形式上传到小组群,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家长互评等;不用发纸制导学案,直接将预习要求电子传送给学生;甚至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发布小组任务,这种任务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将知识与生活结合等,学生完成小组任务后以拍照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小组,小组研讨,小组成员评价,甚至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比如,小实验或小制作,以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群,教师课堂上选择展示等等。我现在的选修课——快乐数学,就开始尝试这种形式,每节课学生不用在教室,我会在校园制造一个数学问题,让他们去测量,去解决,孩子们兴趣很高。

2.班级管理的进一步“自主+数字”

我将自主课堂的教学模式延伸到了我的班级管理,时时给学生渗透“自我管理”的自主观念,现在我们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别不把自己不当干部,这非常形象的形容了我们班孩子的现状。而且,我结合数字教育,班级有一位新闻主播,每天将班级的大小事情在群里播放,让家长、老师、学生能更好的了解班级情况,并及时对班级现状进行调整。下一步,我计划建立班委成员组,家委会组……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后记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出版了一份关于教育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中提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由此可见,自主教育是非常符合教育发展的。

数字教育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它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数字教育技术使学生主动获取新鲜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采用数字教育,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数字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学到了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很好的信息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个人学习能力,让我们的视野更宽阔,观念更贴近时代气息。

数字教育心得 第5篇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又牢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字化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形象直观、声色并茂,富有动感的特性,以及其所具有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的功能,非常符合现代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乐学、好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创设情境的功能

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的有关素材,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氛围,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中,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把乏味的文字内容变为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影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数字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

传统的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而新课程教学,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独立去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4.数字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同时将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具体、易懂,将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突破学习难点。

5.数字化教育资源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就不能充分发挥资源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做;

数字教育心得 第6篇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新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数字信息技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增添光彩,还要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适当扩大课堂容量,把单调的课堂变成丰富多彩的课堂。

更具体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有班班通、优教通等。以及常用的电脑常识,如excel,word,PPT等。班级和优秀的教学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师准备课程提供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材料,还可以为我们的新教师点亮灯光,引导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前进。当我们遇到困惑时,班级可以给我们宝贵的指导;当学生有困难时,丰富的教材可以为学生提供简单的记忆技巧,如:简单的歌曲、有趣的动画、说唱公式、丰富多彩的`图片、纯口音、更真实的场景等。在班级的领导下,经常使用班级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夜晚与城乡的距离逐渐缩短。虽然我们是农村学生,但我们的教育技术一点也不落后。我们的学习和城市里的孩子完全一样。

虽然我在师范大学的时候也在学校学到了太多的媒体应用技术,但有些部分还是不够精细和深刻。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我学习多媒体技术和数字信息,不仅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我的学生,为了所有的农村学生,他们不受地区限制,不再因为农村教育落后,逐步缩短与城乡的距离,真正促进教育公平。

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培训讲稿 第7篇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背景和目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教技„2012‟13号)要求,教育部组织制定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施方案,决定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旨在通过IP卫星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传输到全国6.7万个教学点,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项目运作情况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软件升级安排

为了更好地做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推送工作,我们将根据项目进度,逐步进行配套软件的升级工作。新版本的软件系统将比现有版本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操作便捷性,具体功能如下:

1、新版软件能够在windows7,windows8等最新操作系统环境中运行,原客户端软件只能运行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环境中。

2、新版软件将拥有自动资源调度功能,统一管理资源的推送通道,方便用户的接收。

3、新版软件在注册环节将更加简单。

4、新版软件会逐步开放更多新功能,如接收的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安装、远程自动升级、硬盘空间自动维护、消息中心等方便用户接收资源、使用资源、管理资源、拷贝资源等功能,让软件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可操作化。

5、新版软件将具有本地资源管理功能,在资源通过卫星接收自动入库后,进入管理界面,可以统一管理本地资源内容,管理功能包括资源删除和资源导出。并且为用户提供资源批量导出功能,导出的资源包以课时为单位生成静态网页包并建立文件夹。为有接收条件的中心校向所属教学点用硬盘拷贝资源提供便利。

6、在资源播发方面,新版软件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卫星带宽,利用技术的优势更快速的播发卫星资源,客户端的卫星配臵将会变得更加简单,可操作,有利于资源的快速接收。

新版软件系统的更新上线时间将在10月完成,敬请期待。2.“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播发方式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将使用卫星推送、互联网站访问下载、中心校接收后移动存储复制下发三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字教育资源推送。

卫星推送通过IP卫星将教育资源推送到教学点,方便没有互联网访问的教学点和中心校进行资源的浏览和下载。

互联网站访问下载可以通过我们的专题网站(jxd.cbern.gov.cn)进 2

行资源的下载,方便有网络接入的教学点和中心校进行资源的浏览和下载。

中心校接收后移动存储复制下发是指没有卫星接入和互联网访问的教学点可以由中心校拷贝资源到本地计算机。中心校可以通过卫星和互联网两种方式进行资源的下载。项目资源推送安排 1.互联网站资源推送安排

基于互联网的便捷性,互联网推送资源的推送进度略提前于卫星推送方式。互联网推送资源提供在线浏览,同时提供压缩包下载。互联网站首页的“本周课表”栏目中推荐的是适合当周使用的资源,如本周课表(9月2号-9月6号)的表格显示的课程是推荐教师在9月2号-9月6号这周上课使用的资源。“本周课表”栏目共显示5期资源,用户可以直接打开或者下载使用。2.卫星资源推送安排

为方便教师备课和创造性使用,卫星推送方式推送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将比教学进度提前2周进行推送。如第一期(9月2日—9月6日)是2013年8月19日通过卫星播出,但推荐教学点师生用于9月2日—9月6日这周的教学和学习中。第二期(9月9日—9月13日)是2013年8月27日通过卫星播出,但推荐教学点师生用于9月9日—9月13日这周的教学和学习中,以此类推。

具体的播出安排如下:每周二为教学点资源播出时间,2013年8月20日开始播出第一期,8月27日播出第二期,9月3日播出第三期,9月10日播出第四期。每周四为教学点资源重播的时间,8月22日重播第一期,8月29日重播第二期,9月5日重播第三期,9月13日重播第四期。以此类推。请各学校注意接收,相互转告。

新手上路

    

         

新手上路

         

   资源接收使用相关问题

 资源接收使用相关问题

1.接收下来的示范课有些格式播放不了,应该怎么办?

2.有些动画课件页面会出现Flash安全提示,如何设臵?

3.为什么我打开课程资源会出现IE安全提示(如下图所示): 4.中心校如何拷贝资源给教学点?

5.接收到的资源未覆盖学校选用的教材版本该怎么办?

6.接收到的资源中的流媒体为什么不能播放?

7.接收到的资源的课件为什么不能播放?

8.接收到的资源为什么不能打开        

     9.接收的资源如何保存?

10.如果本期资源没有接收到全部的内容,如何处理?

11.接收一周的资源需要大概多长时间?

12.如何判断本期资源全部接收完毕?

13.经授权后的计算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是否还需要重新授权?

  14.如何成为教学点注册用户?

15.点击”浏览使用资源”后,教学点小图标是灰色不能浏览教学资源是什么原因?

 16.如何使用卫星接收到的资源?

资源接收使用相关问题

1.接收下来的示范课有些格式播放不了,应该怎么办?

到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网站(http://文件即可浏览本课时的课程资源。

5.接收到的资源未覆盖学校选用的教材版本该怎么办?

答:目前播出的资源无法覆盖所有教材版本,若项目学校所选用的教材版本未被教学点资源覆盖,请参考借鉴其他版本的资源。若仍不能满足学校所需,请暂时等待,或向有关部门反映该情况。6.接收到的资源中的流媒体为什么不能播放? 答:问题解答详见《教学点流媒体播放常见问题》。7.接收到的资源的课件为什么不能播放? 答:问题解答详见《教学点课件使用常见问题》。8.接收到的资源为什么不能打开

答:建议使用客户端自带浏览器打开资源,如果您是在接收资源的本机上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主页没有接收完全;如果是在其它计算机上出现这种情况,是局域网IP地址设臵与接收机的设臵在一个段内。如果上述情况都不是,请您检查jxdhomepageshang(xia)images里是否接到tujxd.bmp文件,如果没有该文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请致电服务热线,补发该文件。9.接收的资源如何保存?

答:在远教IP接收软件停止接收(注意,不是退出)的状态下,从接收软件的界面可以看到一个由灰变黑的【设臵】按钮,用鼠标点击 13

它,就可以弹出一个窗口,里面有更改接收路径一项,更改以后,按保存按钮之后,退出设臵,这样就可以改变接收保存路径了。10.如果本期资源没有接收到全部的内容,如何处理?

答:每周六日都安排有重播教学点资源,请根据情况安排补收资源。11.接收一周的资源需要大概多长时间?

答:一周的教学点资源三天可接收完全。其中课程资源分周一和周二两天播出,为农服务和少年文化周三播出,新闻周一到周五每天更新播出,具体播出计划见节目清单。12.如何判断本期资源全部接收完毕?

答:节目清单中任务状态一栏画勾,就表示您的文件接收完毕。13.经授权后的计算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是否还需要重新授权? 答:不需要,只有在计算机硬件,如硬盘更换的情况下(也就是系统编号有改变的情况下)才需要重新注册,获取授权。14.如何成为教学点注册用户?

答:项目学校申请注册:请记录自己的系统编号,然后拨打电话400-8980-910申请注册;或者将您的系统编号和学校名称发送到邮箱:4008980910@b.qq.com 申请注册,我们处理完成邮件后会给您恢复邮件请注意查看。

15.点击”浏览使用资源”后,教学点小图标是灰色不能浏览教学资源是什么原因? 答:不是教学点用户不能使用教学点资源,只能先取得授权成为教学点用户,然后使用教学资源。16.如何使用卫星接收到的资源?

网站栏目设臵相关问题

 网站栏目设臵相关问题 1.什么是“本周课表”?

2.网站栏目分类介绍  

网站栏目设臵相关问题 1.什么是“本周课表”?

答:网站首页的“本周课表”是推荐适合当周使用的资源,如本周课表(9月2号-9月6号)的表格显示的课程是推荐教师在9月2号-9月6号这周上课使用的资源。同时,还提供了前后各两周课程的浏览下载快速通道,方便老师们快速寻找近期课程资源。2.网站栏目分类介绍

答:网站主要包括项目动态、课程资源、培训动态、项目论坛、本周课表、相关下载、常见问题七个栏目。

项目动态栏目呈现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最新动态和政策。

课程资源栏目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呈现适合教学点使用的一至三年级的课程资源,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九门课程。

培训动态栏目包括培训动态、培训课程、培训进展,展示教学点培训的各省最新进展情况,提供培训课程的在线观看和下载。

项目论坛包括应用指导、培训论坛、课程资源、技术支持四个子论坛,用户可以注册后在论坛发言,询问、讨论有关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的相关问题。网站客服人员和其他用户在此解答提出的相关问题。

相关下载栏目提供与项目有关的各类软件、文本和培训教材下载。

常见问题栏目提供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新手上路教程和涉及的各种问题的使用帮助。

资源使用和下载相关问题

 资源使用和下载相关问题

       1.接收下来的示范课有些格式播放不了,应该怎么办?

2.有些动画课件页面会出现Flash安全提示,如何设臵?

3.为什么我打开课程资源会出现IE安全提示(如下图所示): 4.在“课程资源”栏目中,不同的课程字体颜色不同,为什么?

5.教学点网站资源如何进行下载?

6.教学点网站资源如何进行浏览?

7.课程资源的内容框架设计

资源使用和下载相关问题

1.接收下来的示范课有些格式播放不了,应该怎么办?

到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网站(http://文件即可浏览本课时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点首页“本周课表”也能够下载课程资源,与“课程资源”栏目下载不同的是,“本周课表”的下载是提供按照每周课程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分类下载。

6.教学点网站资源如何进行浏览?

教学点网站在“课程资源”栏目和首页“本周课表”栏目中均提供在线浏览。

有网络使用条件的(比如网络带宽的大小,网络收费情况,课堂接入互联网)推荐在线浏览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时点击相应的课程资源名称,即可直接使用资源。浏览时,建议建议使用IE7.0 以上浏览器。

7.课程资源的内容框架设计

教学点资源主要由教师上课、学生自学、扩展资源三部分构成。教师上课指教师可以根据指导步骤依次来进行教学,或者通过菜单选择部分环节来开展教学;

学生自学指满足在没有教师情况下学生自己学习的需求。学生可以选择知识欠缺的环节进行重点反复学习;

拓展资源指供教师课前参考、备课使用,常见问题中提供的教师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是学生易错的问题。

这三个内容都有子栏目,鼠标悬停或者点击都可进入相应的子栏目.具体介绍可参见“相关下载”栏目中的培训教程“【培训】内容组织框架和学科资源介绍

中心校拷贝资源使用帮助 1.中心校如何拷贝资源给教学点? 1.中心校如何拷贝资源给教学点?

答:有拷贝需要的中心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拷贝资源:

有卫星接收环境的中心校可将卫星接收的资源进行拷贝。卫星下载的资源默认存放在本地计算机的D:jxd,D:xxls,D:xinwen,D:wnfu,四个文件夹,分别代表教学点课程资源,小小律师资源,时事动态资源和为农服务资源,把这四个文件夹统一拷贝到移动硬盘中即可,要打开浏览资源的话选中d:jxdshanghomepage这个文件,打开即可。如图所示

有网络接收环境的中心校可以通过教学点的网页http://jxd.cbern.gov.cn/cms/,课程资源栏目或者首页“本周课表”进行下载,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在“课程资源”栏目的右侧单元名旁边有“点击下载”按钮,点击后将下载一个压缩包,此压缩包内包含本学科本单元的所有课时,解压后根据本单元的课时情况得到不

同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代表本单元的一个课时,点击文件夹的index.html文件即可浏览本课时的课程资源。

红枫湖镇星可侨心小学2013—214学上学期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大家谈 第8篇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行为与态度的可塑性,小学也是实施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很有效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这确实在提醒我们应该整合学校、教师、家长的力量,正视、研究并迎接这一挑战,毕竟数字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在问题面前,正面的引导干预越缺失,就越容易陷入数字公民素养缺失的旋涡。另外,对于很多一线教师而言,其实大家对数字公民素养这一概念还仅限于感性认识层面,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对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柯雅琴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石庭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

现在很多中学都为避免学生上网而禁止学生带手机,这往往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使问题更加难以应对,看了阮博士的调查报告后,结合日常生活的体会,我确实感觉到这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背后的原因还在于数字公民素养以及相关教育引导的缺失。

在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问题上,我觉得除了当前学校和教师经常采用的禁止使用策略外,更应该考虑的是给予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引与锻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或者通过班级群弥补不在校时师生之间沟通的缺失,等等。学生在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个人学习发展的成就感的同时,往往也压抑了技术使用失范行为的概率。

同时作为一名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我觉得家长在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方面的作用十分巨大。我的选择是让孩子尽早接触网络,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如和孩子约定上网时长,陪同孩子玩一些智力思维的游戏和学习型APP等。另外也希望学校要在育人目标中纳入数字公民素养教育,而且将其贯穿于青少年学习成长各个阶段,利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力量来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涵养的数字公民。

(王志 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数字公民素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根植于“数字化”这个技术背景,二是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对中小学生实施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时,我认为应该注重四个“合”,具体如下:

第一,与学校管理的“结合”。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办学目标中整合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具有“数字素养”,即学校的管理理念及业务运行方式应体现数字时代的特点。

第二,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数字公民素养的教育,应用是基础,因此建议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教师示范长期濡染,或在一些信息化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应用锻炼。

第三,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教育只是社会的一个方面,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也应该置于数字时代社会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的大背景下来实施。

第四,与教师培训的“契合”。我在平时的工作接触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公民素养”的知晓程度并不高,自身的数字公民素养和指导能力也不容乐现,这在本次调查中也得到了佐证。因此需要加强“教育者”的培训,并通过教师串接家长和学生,营造一个协同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氛围。

(马建军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社会逐步形成,人类为自己构建了第二生存空间。以开放自由为基本特征的数字社会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不在现场却毫不影响互动的方式,人们可以塑造新的自我、蒙面而欢、做现实世界中不能做的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数字社会是一个责任缺失的地带,恰恰相反,它更需要数字公民超强的责任意识与自觉的责任担当。国际上著名的数字公民教育学者Mike Ribble指出,“数字公民应能够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规范,并表现出适当且负责任的行为”。

大学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也是培养数字公民责任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加强校园数字文化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培育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数字公民,促使青年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数字社会的各项生活,积极维护数字社会的秩序,促进数字社会乃至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众多的师范院校而言,它们承担着新一代师资的培养工作,也间接地塑造着未来一代公民的综合实力,所以有必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

上一篇:沙坪中心小学2011年春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下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