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2024-07-13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精选8篇)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第1篇

今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宁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及各部门全面把握、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消除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不利影响,各个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为完成全年计划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的全面趋紧,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将进一步凸现,预计下半年我市经济增长幅度可能会有所回落,但全年的计划目标仍然有望顺利完成。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完成GDp972.3亿元,增长率达到 16.1%,其中:一产49.6亿元,增长5.1%,二产552.6亿元,增长17.2%,三产370亿元,增长16.3%。

1、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粮食产能有所恢复。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各项扶农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五年内首次出现回升。春粮种植面积26.38万亩,比上年增加0.21万亩,早稻面积27.47万亩,比上年增加3.72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6万亩,将比上年增加11万亩。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到6月底,全市水产品量达到39.21万吨,同比增长0.7%。克服“禽流感”影响,畜牧业生产逐步回升。上半年家禽出栏1690.4万只,比上年增长1.5%;生猪存栏71.3万头,出栏37.8万头,与去年基本持平;牛奶产量6082吨,增长7.2%。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面积4.2万亩,其中经济林3.8万亩。

2、工业生产继续扩张,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82.6亿元,同比增长30.3%,继续呈现扩张态势。重工业增长继续领先于轻工业。上半年,重工业完成产值939.95亿元,同比增长33.2%,轻工业完成产值642.63亿元,增长26.4%。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轻重工业增长差距明显缩小,增速差距比上月缩小了7.3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增长迅猛。上半年,全市33个规模以上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均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以基础原材料为主的13个行业累计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其中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幅超过50%。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上半年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522.09亿元,增长29.3%,其中完成出口交货值420亿元,增长21.2%,为今年来最高。实现产销率96.18%,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继续提高,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3.03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利润90.27亿元,同比增长26.6%。与周边城市比较,工业生产总量排名暂时较稳,但增速已显落后。今年1-5月,我市工业总产值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第6位,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增幅已由去年的第2位下滑到第12位,下滑势头十分明显。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增速有所回落。1-6月,我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9.9亿元,同比增长56.5%,比5月份下降了4.6个百分点(详见图1)。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8.44亿元,增长61.54%。6月份当月投资额为98.7亿元,环比增幅已从5月份的11.7%大幅下降到2.4%,增长势头明显回落。

工业和房地产仍是投资增长的两大主力,但投资增幅出现较大回落。上半年我市完成工业投资223.1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00.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7.9%和56%。两项占了总投资的68.9%,仍然是我市投资增长的主力。但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受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两大行业的投资增幅在6月底出现较大回落,1-6月份累计增幅分别比1-5月下降了13.6和8个百分点。

交通、水利业投资增长迅速。在公路建设和港口建设的拉动下,上半年交通投资实现大增长,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195.2%。杭州湾跨海大桥已全面开工建设,到6月份已累计完成投资10.15亿元。北仑港4期国际集装箱码头3#泊位水工部分已通过验收。甬金高速公路全线路基完成82.5%,桥梁完成29.9%,隧道完成45.3%。栎社机场飞行区扩建、杭甬运河宁波段改造、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水利投资大增,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86%。白溪引水工程已全线开工建设,北仑水厂二期已准备投入使用。周公宅水库引水工程、城市供水环网工程、慈溪污水治理工程以及钦寸水库和曹娥江两大引水的前期工作正在开展。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一批特大型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稳步推进。1-6月份我市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1.8亿元,占计划投资200亿元的55.9%,完成任务过半。杭州湾大桥、春晓气田群开发、浙江国华宁海电厂、宝新不锈钢四期、大唐象山电厂、北仑集装箱码头四、五期、台塑石化专区一期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镇海炼化大型乙烯、甬台温高速铁路、引进大型LNG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投资在周边城市中排名较高。1-5月份,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第3位,前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第2篇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经济按照“兴三优二调一”的产业发展方针,通过开展双服务月活动,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特色街区建设,深入开展各项改革,不断优化区域环境,在保持三产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从逆境中奋起,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

双过半,为下半年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今年1-6月份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快报数)

1、商贸销售收入:57.62亿元,同比增长54.8;占年度计划的55.40;

商贸利润:10377万元,同比增长66.5;

2、工业销售产值:23.59亿元,同比增长8.22,占年度计划的50.19;

工业利润:4321万元,同比下降13.1;

3、外贸出口值:9.06亿元,同比增长15.11,为年度计划56.64,自营出口预计完成6.67亿元,同比增长36.69;

4、企业技改、网点建设投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入累计完成4.77亿元,同比增长61.82,占年度计划的81.4;1-6月商业网点建设累计投入4.15亿元,同比增长79.8,完成年计划的94.1。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运行继续走好,两大产业趋向协调。我区三产经济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继续引领全区经济快速发展。重点企业、大型百货、超市、餐饮业繁荣活跃,销售额持续攀高。工业经济在前五个月逐月回升,但双过半仍有较大缺口的逆境中,千方百计克服了电力供应紧张、土地资源日趋减少、宏观政策趋紧、生产资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六月份实现了一个跃升,当月完成销售产值5.84亿元,比5月份增长34.25,净增1.49亿元,为实现双过半加了一把劲,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幅达到8.22,占年度计划的50.19。在两大产业分别有较大增长的同时,我区三产、二产、一产的构成进一步优化,结构比例呈58.36:39.1:2.54。

2、重点企业不断开拓,领跑作用充分发挥。全区82家纳入统计口径的重点企业1-6月预计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5.6,发挥了重点支柱作用。今年来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全面落实安商、稳商、富商各项举措,扶优扶强,抓好重点企业。上半年除兽王集团因特殊原因和人本集团因统计数据调整外,其他5家2003年销售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鸿星电子、会丰集团、叉车门架、叉车钣焊、森佳木业)销售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最高增幅达117.3,增加销售产值1.33亿元,促进全区工业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持续攀高。1-6月银泰百货销售额7.63亿元,同比增长30.6;杭州凤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销售2.45亿元,同比增长33.14;东方假日宾馆销售收入590.67万元,同比增长42.07;老百姓大药房销售7761万元,同比增长133.99。今年1-6月全区各类市场实现成交额92.2亿元,同比增长36.7。

3、特色街区不断拓展,品牌效应引人注目。中国丝绸城、武林路时尚女装街等特色街区不断深化管理,加大力度推进了武林路三期工程和丝绸城场馆建设,本月都提出了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的目标,其中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已被列入浙江省级和市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创建计划,绍兴路汽车街在抓紧整治手续报批的同时,完成了资料片的拍摄和制作,并对绍兴路西端进行了规划和网上招商,至6月底,已有十家企业纷纷报名,并与中舟集团公司进行了多次协商和洽谈;区政府还加大了对优秀品牌的扶持力度,对亚士油漆、瑞得蚕丝被、万兔速丽、九佰碗等10个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发放品牌扶持资金46.5万元。此外,区政府从网点建设资金中划出200万元,专题用于特色街争创名街名品名店的扶持和引导。

4、大项目推动大投入,发展后劲继续增强。随着区域引力不断增强,网点扩张你追我赶。如国际一流的连卡佛名店落户下城;浙江国美电器去年开了三家连锁店,目前又准备开设第四家连锁店;可的便利店和喜士多便利店都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服务,同时继续积极扩大网点:可的便利店网点已接近100家、喜士多网点接近40家;顶仁乐购超市去年开了第二家大卖场,今年第三家网点又开始筹备。全区网点建设已投入4.15亿元,对4个项目已拨付网点补贴资金47.78万元,六月份启动了9个项目的补贴工作,补贴额将超过140万元。

全年立项的技改项目进展迅速,截止6月底,总投入4.7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额的81.4;区政府拨付技改贴息资金116.7万元;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资助资金34.4万元;企业技术创新资助资金55万元。加大技术改造不仅使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质量,更增强

了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如鸿星电子、森佳木业、福鼎交通等企业,分别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完成了总投资998万元、1516万元和653万元的技改项目,今年1-6月企业工业销售产值的增幅一直保持在60以上,3家企业净增销售产值8658万元,促进全区工业销售产值约4个百分点。

5、以民引外开始启动,民

企招商初显成效。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开始启动并取得实效,如杭州福华人造革基布有限公司引进了上海汽车地毯公司的汽车地毯生产线,设备原值近千万元,生产能力为年产汽车地毯250万平方米,产值可达3000万元,六月份完成设备安装,开始投产;杭州中新微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引进大宇吸尘器整机品牌,年产吸尘器整机30万台,可增加销售产值4000万元;杭州兴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正在和美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谈合资项目,谈成后每年可生产出口汽车制动器2000万元。目前,我区共有民营企业(不含外资企业和集体、国有企业)21696户,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7.7,注册资本的87.58,仅个私企业就安置下岗职工4021人。民营企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和缴纳的税收分别超过全区总量的80和70。企业招商引资以民引民、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自身的二次创业,另一方面也为我区经济增长增添了后劲。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区各经济主管部门和各街镇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千方百计服务企业,全力以赴狠抓双过半工作,工作措施有力,工作作风扎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土地资源紧缺,企业发展空间有限,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基地外迁,减少销售产值6000万元;中心城区存量有限的土地资源亟待挖掘和进一步高效整合;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新引进工业企业难度较大;三是电力供应供需矛盾突出,据市电力部门预测,今年夏天我市电力负荷缺口将达105万千瓦,随时可能启动有序用电E级方案,企业用电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四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和外贸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工业企业1-6月利润为4321万元,同比下降13.1;五是今年4月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加大对投资、信贷等方面的调控力度,中央银行三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国土资源部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融资瓶颈将更加突出。

四、全年目标实现程度预测

从1-6月我区经济运行走势可以看出,我区商贸旅游经济发展迅猛,形势喜人,随着我区“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全面推进下城现代化”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广场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特色街经济、旅游经济等都市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下半年随着西博会的如期召开,国庆佳节、圣诞节等假日经济的有力推动,商贸销售额将持续攀升,预计全年可实现商贸销售产值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我区工业经济今年仍保持向上的态势,只是增速有所减缓,下半年我区的工业经济将重复上半年的走势,前低后高,但仍然处于总体向上运行的走势。按照目前的态势,预计我区全年可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8亿元左右,增幅在5左右,实现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7亿元的目标是非常有可能的,如不出意外,杭州市下达的工业预期目标也可以完成。如果兽王集团今年能够实现突破10亿元销售产值的目标,我区的工业销售产值将会突破50亿元大关,增幅也会达到10以上。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建议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双过半,成绩来之不易。下一步,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克难攻坚,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树立超前意识,在思路上抢先一步,在措施上加快一拍,狠抓三季度,战高温、抗缺电,克服畏难情绪,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把中央的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安商、稳商、富商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1、抓调整、促发展。加大力度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做好退二进三工作,对可供退二进三的地块及有意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进行调研,争取有实质性的启动;二是做好技改网点建设和效益农业的贴息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兴三优二调一”的产业发展方针,通过有形的手来实现结构的调整优化,注重效益,扶优扶强;三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全面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千方百计做好电力、土地、资金、水资源等要素保障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2、抓引资、促开放。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好“西博会”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提升我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积极吸引新税源,增强发展后劲;二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经贸活动,鼓励、促进民营资本、企业与国际、国内资本、企业结合,与外实现有效对接,争取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加强和外界的交流合作;三是掌握民营资本投入下城经济情况,召开民营企业大会,夯实对外开放基础;四是加强和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3、抓建设、促效益。大力发展与中央商务区相适应的都市经济,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武林路三期、丝绸城、和平会展、绍兴路汽车街等特色街和会展项目的建设;支持三塘地区高起点发展三产项目,使之成为定位高、规模大的商业亮点工程;积极推进百井坊巷街区建设,实现下城区“黄金宝地”产生“钻石效益”。

4、抓重点,促提高。重点企业在我区经济中占绝对比重,一是要高度关注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变动情况,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力度服务重点企业,帮助企业克服供电不足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要扶优扶强培育重点,加大对重点企业扶持的力度,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同时重点培育发展速度快、成长性好的“第二梯队”企业,提高我区企业的整体规模和水平。

5、抓安全,促生产。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始终坚持学习、宣传和贯彻《安全生产法》,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落实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落实安全生产检查监督与整治工作,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隐患企业等事故易发单位的整顿与管理,以“安全促经济”为工作目标,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6、抓服务,促环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力度深化安商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贯彻落实区政府即将出台的各项政策即:《关于下城区贯彻落实〈杭州市企事业单位自备发电机管理办法〉的意见》、《下城区发展都市农业财政资助办法》、《下城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财政资助办法》、《下城区商贸旅游服务业发展项目和网点建设项目财政资助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二是要继续深化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稽查等工作,努力营造规范良好的市场环境、信用环境和生活消费环境;三是积极开展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实施,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以及严格依法行政的能力,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努力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宽容的管理环境、宽畅的舆论环境和融洽的人文环境,形成“人人都是下城形象,个个都是投资环境”的共识,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工作目标,实现下城经济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第3篇

但也必须看到, 在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中, 受到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难调控的矛盾突出, 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正在显现。从国际看,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扩散, 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快速蔓延并加剧, 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 其实行的量化货币政策, 导致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并刺激流动性、导致国际重要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世界范围贸易保护和摩擦明显增多, 世界经济颓势和低增长的持续性及债务危机波及我国。从国内看, 抵御旱灾和水患能力比较薄弱, 实现全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显现, 食品价格继猪肉价格后继续攀升, 农资价格高位运行, 通胀压力仍未明显缓解, 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新的问题。从区内看, 局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 畜牧业受灾和损失严重;输入型价格上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农牧业和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一些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十二五”开局, 节能减排的形势不容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出现总体下降;货币政策的趋紧, 对金融创新优化提出新的要求;社会矛盾需要加大力度化解;阶段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与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矛盾没有缓解。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切实把握好国内国际经济节奏和宏观调控方向,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工作目标、战略举措,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不断提高我区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促进民生发展。为此, 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控制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出现大的波动

今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 我区物价逐月走高, 增幅不断扩大。1-6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1%, 环比显示为逐月攀升, 通胀形势严峻。其中, 6月份单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 创46个月以来新高。在6月份6.5%的涨幅中, 食品推动的涨幅近4个百分点, 推升价格76.2%。据调查, 全区除成品粮、大豆油价格有所下降外, 主要食品价格均有所上涨。

工业企业效益总体增长, 但结构性亏损显现。截止5月底, 全区主要工业行业, 利润总额增长54%, 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2.06%。亏损及亏损款增加的主要行业为:轻工制造业 (食品、饮料、服装等)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和电力生产供应;一些优势产业 (如机械设备制造业) 生产受到物价上涨影响, 企业效益开始下滑。一些骨干企业生产增长, 企业效益却下降。如包头铝业和希望铝业两户重点企业, 到目前累计产铝, 累计销售各种铝及铝系列产品, 同比分别增长17%和32.%。但两户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比上涨38.4%, 累计实现利润3.32亿元, 同比下降31.96%。为此, 下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控物价、促效益、保收入上。正确处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关系, 正确处理物价上涨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 把握好控制物价的节奏和力度。一是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增加粮油肉蛋菜的供应, 特别是重点商品和重要时段的市场供应, 平抑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 辅之行政监督措施, 解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不完备的问题;加大价格监管力度, 坚决打击各类价格违规违法行为。三是和建立完善城乡低收入者物价补贴应急机制,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承受力。四是抓住企业效益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 加大挖潜改造力度, 提高企业内生动力, 防止因物价回落, 企业效益下滑。

二、继续抓好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

上半年, 各地区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发展重点, 加大投资力度, 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 为全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 也出现了不少重复建设情况, 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如PVC行业、高耗能某些行业产能又有所增加。这些情况在经济上行阶段, 产能矛盾还不突出, 但在经济下行期, 特别像多晶硅等产能在国外需求大幅萎缩时,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会日益加大。不仅导致部分行业、企业开工不足, 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下降, 还将加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 影响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 加剧企业亏损和产业间发展失衡。

针对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苗头,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力促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 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 只有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才能为经济发展上水平、增后劲、可持续积蓄力量, 才能夯实经济持久发展基础。从长远来说, 我区所依赖的资源“比较优势”不可能一直持续。如果不高度重视和抓紧解决以资源开发和转化为主的经济结构, 结构失衡、环境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发展空间就会越变越窄, 将来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高。

力促结构调整, 关键是有扶有控。一方面依靠发展规划、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扶持科技创新, 保障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有效供给,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在区域间有序转移。一方面通过调控环境容量和限制重复建设的约束作用, 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新上项目必须分类排队, 重点放在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上;对现有优势产业项目, 着力点放在内生动力的培育上。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扩大节能环保等技术改造, 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控制并逐步杜绝重复建设, 推进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同类产业、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和兼并重组,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双百亿工程”推进力度。对园区和大中型企业通过分类指导, 使其尽快实现“双百亿工程”目标。

同时, 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方向, 不能因为要保证经济较快发展而忽视质量和效益, 放松结构调整。而管理通胀预期也要注意和调结构紧密结合, 使结构的优化为物价稳定提供长久支撑。

三、把节能减排放在经济运行更加突出的位置, 保证节能减排任务完成

上半年, 全区综合能源消费量环比增长, 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费量整体上升。据统计局提供的情况, 一季度, 全区单位GDP能耗上升0.96%, 二季度虽有所好转, 但与经济平稳增长和国家的要求仍有差距, 成为全国八个单位GDP能耗上升的省市区之一。1-5月份,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5225.9万吨标煤 (按当量值计算, 下同) , 比上年同期增长13.87%。其中, 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83.6万吨标煤, 同比增长11.27%;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5042.3万吨标煤, 同比增长13.97%。

从行业来看, 推高我区综合能耗的行业主要是七大高耗能行业, 即,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的93%左右。在这些行业中,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的30%左右, 成为拉动工业能耗增长的主要行业。纵观上半年能源消耗, “十二五”开局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下半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 重点跟踪高耗能行业生产, 特别是上述四个行业, 要严格按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要求, 对企业进行监管和限产整改。研究和制定能源消费总量和排污总量控制法, 提高环境污染处罚标准。强化企业治污的主体作用, 运用能耗、环保和差别电价等政策, 引导企业向节能减排方面投资和约束生产。要抓住原辅材料价格上涨, 给我区上游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带来新增效益, 不失时机地对区内高耗能行业进行技术改造, 力争使高耗能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促进企业的质量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物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投资, 形成新一轮绿色经济新增长点。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支持。

四、下大力气抓好新项目建设, 扭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上半年, 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下滑, 但投资结构趋于合理。1-6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0.14亿元, 同比增长22.7%,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在各省区市中排倒数第4位。回落幅度较大的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建设性质看, 新建工业重点项目开工仅为60%;续建工业重点项目不足90%;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不足年度计划的30%。从行业看, 采矿业完成投资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 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投资比重上升。这是我区投资结构更趋合理的具体表现。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滑的势头必须尽快扭转。

为此, 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列入年内新开工的工业重点项目要逐个进行研究, 解决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问题, 要责任到人。二是抓好续建项目资金落实。主要是利用金融市场扩大融资渠道, 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多的应争取发行企业债或政府债, 解决续建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农牧林水等符合国家信贷支持的产业投资力度, 对前期工作比较充分的项目, 应尽快组织开工。四是要做好项目储备, 确保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五是在加快河北和辽宁出海通道建设的同时, 尽快建设和完善区内与之配套的相关项目建设, 使其早日发挥效益。六是探索研究“以资源项目建设, 带动民生工程建设的补偿机制”, 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五、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投放质量

上半年, 随着货币政策趋紧, 贷款投放力度减缓, 多项贷款增速下降。到6月末, 全区贷款余额8861.42亿元, 同比回落2.82个百分点, 比去年少增贷款30.3亿元。从获贷企业规模看, 截至5月末, 大型企业贷款余额2650.69亿元, 同比下降2.35%, 少增74.03亿元;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469.76亿元, 同比少增128.76亿元;小型企业贷款余额1536.37亿元, 同比增长68.65%。这是我区中小企业相比沿海地区, 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少的直接原因。但银根抽紧给大中型企业生产和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商业银行为保全年收益势必压缩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由此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和建设项目的起动资金需。二是商业银行应对短期资金需求的能力有所下降, 对企业发放贷款增加了不确定性, 影响企业经营计划的实施。所以, 下半年针对企业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情况, 要突出抓好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信贷质量。

(一) 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规模, 严格控制信贷投放节奏, 避免大起大落。密切关注及时掌握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二) 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一是在贷款规模和投向上实行差异化管理, 保证居民生活所需物品的生产销售供应贷款投放;二是担保体系建设降低银行授信风险, 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三是规范发展小额贷款组织, 鼓励企业直接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渠道融资,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三) 调整和优化信贷期限,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一是提高中长期贷款质量, 防止下半年信贷政策放松对经济实体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向重点项目倾斜, 保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与开工, 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协调、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六、保收入、促就业, 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

上半年, 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强劲, 特别是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有较快增长。调查显示, 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5元, 同比增长13.9%,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月份反馈的情况排在全国第10位。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555元, 同比增长25.3%。从收入构成看, 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 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财产性收入为39.5%;增长较慢的是转移性收入, 仅为10.9%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样农牧民转移性收入低于季节性工资收入。表明我区社会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养老金、物价补贴等政府性保障转移收入分配, 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同时, 应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积极扩大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范围。

上半年, 我区就业形势总体向好, 供需总体平衡, 登记失业率和总体就业及再就业形势好于全国, 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就业需求与岗位空缺比有所下降。市场上以体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不应求, 以脑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过于求。调整就业结构, 扩大脑力为主的服务业岗位, 转变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是就业工作的重点。所以, 下半年在民生工作方面, 应抓好以下工作: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第4篇

(一)上半年就业基本态势

1、城镇就业继续平稳增长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比1—5月份增加130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74%,目标任务已完成大半。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6月末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已连续4个月下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1,与上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0.04;绝对招聘指数在100以上,第二季度相对招聘指数自2011年以来开始逐年下降但幅度不大,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虽增长趋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定。城镇就业总体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持续呈现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同比低0.1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同期从业人员指数为50.4%,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0.5个和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4.1%;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5%,环比均有所下降;19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10个行业低于50%,与一季度行业情况基本相同。以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的格局持续呈现。

3、雇主招聘意愿愈显乐观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6%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员;《2014年第三季度的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5%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比2013年同期招聘更多的雇员,与2013年三季度同比增加招聘的雇主有79.7%,仅有5.1%的雇主表示将减少招聘量。这表明今年上半年以来雇主招聘需求乐观增长的态势仍在持续。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小微企业发展仍需更多扶持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据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小微企业发挥着就业吸纳主力军的作用。尽管今年5—6月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PMI有所回升,但6月份小型企业PMI(48.5%)在4月份较低水平上又下降了3个百分点,影响行业整体吸纳就业水平的提高。说明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加巨大。

2、服务业就业尚未稳定居上

虽然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年来逐步提高,但从部分行业、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情况来看,表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从2013年5月份以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变动情况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一直处于50%临界点以下。而作为非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建筑业和服务业又表现各不相同,被寄予高期望值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在经历了去年连续几个月50%以上的景气阶段之后,从2013年12月开始至2014年6月,除3月份达到50.4%以外,其余5个月均处于50%以下,表现出波动下行的走势,其中住宿业、水上运输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而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则一直保持在50%以上,成为在制造业用人需求普遍下滑情况下支撑非制造业发展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再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看,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4.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表明,目前,以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局面尚未稳定形成,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和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服务业用人需求总体呈现波动和下滑的主要原因。

3、结构性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难”,传统工业集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挤出”和就业渠道狭窄,以及劳动密集性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短缺等方面。人社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称之为“更难就业季”,和以往未就业毕业生累积叠加,将形成至少800万左右的就业需求压力。尽管农民工总量增速正在下降,2013年比2012年降低1.3个百分点,但是总规模仍在继续增加,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如果假设2014年农民工增速为2%(2013年2.4%),2014年农民工总量则将达到27000万人左右,增加500多万人。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情况下,钢铁、煤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聚集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和地区,由于强制性集中关停相当规模产能,带来较大的职工安置压力,由此产生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问题在局部地区相对突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尚未形成,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率普遍偏低,地区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显著。在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日益狭小的压力下,一些行业和企业转型开始加速,伴随有一定数量裁员发生,作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尔、格力、美的等,近期均有裁员情况,2014年内仍有裁员计划实施,说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行业、职业岗位缺口持续存在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例如,2014年一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4.17,用人缺口达125067人,主要集中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三大职业群体,三大职业群体需求量占全部需求的90.51%。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二季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保险业务人员、购销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同时,各技术等级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均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5、1.78、1.68、1.64。既需要一线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也缺少专业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者。endprint

二、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及全年走势判断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结构性矛盾愈显复杂,但城镇新增就业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仍然持续趋稳,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作用:

一是经济持续扩张奠定了市场需求规模的基础。1991年至2013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10.2%,GDP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是1990年的5倍多。据我们的相关研究测算,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能达到1000万以上,而与此同时,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相关性有所弱化。

二是服务业就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从统计数据来看,随着服务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贡献率的提高,我国分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十年来逐步,从2003年的29.3%提高到2013年的38.5%。由于服务业具有较之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其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就业比重的扩大,必然会有利于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是民营经济新一波发展。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环境的压力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驱动下,新一波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都有较大的实力,投资和经营的领域更加广泛,对劳动力和知识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民企依然保持一季度高歌猛进的节奏,招聘需求量增长31%。二季度外企招聘需求强力反弹,而国企招聘需求量却在一季度-2%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到-25%。

四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幅高于东部地区增幅的态势愈发常态化。今年二季度,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08、1.11,市场用人需求均大于供给。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的1.11、1.07、1.16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长显著,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21.1%和21.1%,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3.1%和36%,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2.5%和42.8%。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后发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对扩大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是劳动力供给逐步趋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规模正在逐步下降。多项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同时,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空间也在增大,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79.2%下降到2010年的71.4%,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84.2%下降到76.4%,劳动力供给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矛盾逐步趋缓。

(二)对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的判断

从总体上看,2014年的就业将面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考验。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并有望与上年同期持平或好于上年同期。对实现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4.6%以下的就业工作目标可持乐观态度。与此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会同伴同随,问题的复杂性也会有所加大。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有效的应对。

三、对下半年的工作建议

根据对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对下半年走势的判断,建议2014年下半年政府就业政策和工作应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重点,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新问题、新动态。

(一)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应继续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扶持小微企业的相关精神,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经费补偿政策,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实力,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

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状况的不稳定,源自于服务业整体基础还相对薄弱,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解决制度和体制问题入手,应将解决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入治理整体发展不平衡的工作框架之中,使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既具有整体方向性,又符合地方发展现实需要。应研究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避免由于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目标,使服务业变成“无本之木”,也要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使服务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要将促进服务业发展建立在真实的发展需求之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

(三)以强化就业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

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减少行政体制壁垒和掣肘,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技能。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城乡统筹、内外平等的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建立起农民工城镇就业与培训的连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就业。■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第5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半年形势分析会,主要是对上半年全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工作,确保将年初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6月上旬,*市长带领大家前往××3市考察学习了兄弟市、县(区)人

口计生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6月29日到昨天,又集中利用3天时间对全市8个县区的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观摩,看到了许多特点和亮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天上午,各县区对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分别进行了汇报,市人口委的分管领导从各自分管的工作出发,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刚才,*市长对今年上半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讲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总结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今年以来,全市的人口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为重点,以深入推进“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年”活动为抓手,以“加强试点、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盘”为基本方法,坚持“农村夯基础、城市抓创新、整体促提升”的原则,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科学发展,使全市的人口计生各项工作得到了健康有序的推进。特别是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落实“以房管人”工作新模式、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工作与国家和省上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其中,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一些由于××特殊的地域性和城市规模效应所呈现的特殊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懈怠,工作中不能有丝毫放松,力度上不能有丝毫减弱。为此,我重点就如何抓好今后几个月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再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工作中参考。

一、坚持机制先行,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学习考察,大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凡是工作做的好的地区,首先他们的各项政策规定、配套措施相对比较完善,各项任务落实起来也就相对比较得力。2008年以来,市上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政策措施来之不易,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全力抓好落实。一是要继续抓好已出台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要在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再次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社会管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见》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督查考核奖惩办法》的新高潮,尽快制定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二是要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要继续坚持政府长期救助、社会捐助和个人结对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全面实施“1+1”生育关怀安居工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子女“成才工程”和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的救治,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公开公平公正地把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特困救助、特别扶助等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不拖欠老百姓一分钱,真正让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各级各部门也绝不能因为资金投入不到位而导致工作滑坡,拖全市的后腿。三是要继续抓好各种制约性政策措施的落实。要一如既往地抓好城镇居民再生育审批、党员干部超生查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干部提拔任用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情况审核、农村二女户结扎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有奖举报等政策措施的落实,严肃政策纪律,坚决维护人口计生工作的正常秩序,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市人口计生委要进一步加大对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的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滞后或处在徘徊状态的,要予以重点指导帮助。对于有些县区在党员干部超生违育清查处理工作方面力度不够的,工作中要进一步积极主动,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避免因为在人口计生工作方面不力,年终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处罚。

二、认真研究总结,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关于法检上半年工作评价和建议 第6篇

2009-7-

31通过刚才的工作通报,我个人有个总体感觉,那就是,上半年,县法检两院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成效明显,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队伍执法规范,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固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对于下半年的工作安排,突出了促进发展,突出了维护稳定,突出了打击犯罪,突出了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这也充分说明,我们法检两院服务大局意识强、执法办案能力强、开拓创新理念强、干警队伍素质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法检两院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好的队伍、一个好的机关作风,有一套好的工作机制,有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

关于下半年的工作提三点建议:

概括地说就是三句话:一要带好人,二要办好案,三要塑造好形象。首先,带好人,就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各位领导都知道,人是做好任何工作的首要因素,做好法检两院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建议我们法检两院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干警的教育培养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执法水平。同时还要注意依靠党委的领导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执法办案力量短缺、人才梯次结构不合理、编制不足、干警政治经济待遇偏低等问题。

第二,办好案,这是对我们法检两院的基本要求。从刚才通报的情况看,今年以来,我们县法检两院院深入查办了一批案件,应当说工作是扎实的,办案质量、办案效果都非常好。建议要继续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办理具体案件过程中,既要注意办案程序,还要注意办案效果。要从维护固镇和谐安定的高度,找准法检两院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结合点,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尽量增加和谐因素。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第7篇

根据录音整理

浙江省家具行业协会会长 蒋鸿源

非常高兴受到杭州市家具商会的邀请,跟大家探讨今年的形势。今年的形势是非常特别的,其实总结就是“增产不增收,成本、税收创新高”,即“四个难”、“两个高”。四个难是“用地难”、“用电难”、“用钱难”、“用工难”,“两个高”是高成本、高税赋。

一、2011年上半年浙江家具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们统计了浙江省最大的397家家具企业,产值同比增长了10%,产值260亿,平均每个厂产值6500万,这些厂的年平均规模是1.3亿。出口额增长了5%,利税增长了17.67%,利润只增加了2.83%,而增值税增加了46.15%,营业税和附加费用增长了51.96%,平均工资每人27000元/年,劳动生产率每人323000元/年,平均工资增长16.29%,管理费用增长23%,财务费用增长20%,利息支出增长26%,银行贷款增长23.3%,营业费用增长23.37%,亏损企业也增加到119家。我们家具行业根据这397家主要的企业统计,家具行业平均毛利率是19.5%,不到20%,说明成本在大大增加,而利润在增产10%的基础上只增长了2.83%,这就是增产不增收,成本创新高,简称四个字——“四难两高”。

今年倾盆大雨,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一起,构成了今年严峻的形势,因此我觉得今天的研讨会就非常有必要,会后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二、探究浙江家具行业非常形势背后的原因:

为何今年的税收增幅会如此之高,那是因为地方政府也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公布好几次,地方三级政府现在欠了10万个亿,这笔钱一般来说是还不出来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要加强税收。根据国家财政有关部门统计公布,99年全国的税收1万个亿,05年3万个亿,09年6万3千个亿,去年是7万7千个亿,税收的涨幅是GDP涨幅的2倍多,今年上半年更高,税收的涨幅是33.2%。

1-6月份,397家家具企业的利润是12个亿,增加了2.83%。其实这12个 1

亿是通过合理避税得来的。第一是我们的税收,全省家具行业多交税收一个点,那就是多交12个亿,反过来说每个厂的税收多交一个点,整个行业就是零利润;第二是享受了15%出口退税,我们有60%的企业都是做出口的,享受出口退税一年大概10亿,没有这政策,许多出口企业是亏本的;第三是社会保险,如果全省35万家具工人都享受了社保,由公司交纳最低社保费用每人4000元/年,算下来一年就是14个亿,光是这三项整个家具行业就要多支出36亿。其它的还有消防设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财产保险、职业病防治等方面不少企业都在打擦边球,都没达标,把这些都加上去的话要100个亿。我们利润达不到100个亿的话,家具行业就是亏损的行业,我们现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

如果我们不能改革创新,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我们的企业会越来越少,好多老板会当不下去,所以说今年的形势非常,行业可能会出现拐点。

有人把经济跟开汽车做比喻,说我们开的汽车是世界上零售价最贵的,用的是世界上价格最高的汽油,过路过桥费是世界上最多的,跑的是世界上最堵的路,穿梭在世界上最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群中,因此我们开车特别难。如果把企业当成是汽车,在座的企业家就是驾驶员,过路费、过桥费就是税收,汽油就是成本,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就是周围的同行和竞争者。全省有二、三千家企业,其中有很多的小企业、家庭作坊,他们是不懂得规矩的,就像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给我们的交通造成了堵塞,这就是高成本运作很形象的比喻,现在企业的日子比较难过。

经济大环境也让我们感到很纠结,温家宝总理多次谈到,如今部分企业家道德滑坡,诚信流失何等严重,最近只要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打开网站,到处都是类似于三聚氰胺、瘦肉精、农药、激素、甲醛、苯酚等负面消息。最近电视台在对我们家具业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大肆的围剿,东莞长丰家具公司生产的家具在当地只卖3万块钱一套,通过达芬奇,从深圳出口到了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来贴上牌子,然后说是意大利原装进口,达芬奇售价上百万一套,年销5个亿,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经过几个月一路跟踪到意大利,产品拿到家具检测站检测,都有不合格的。浙江也同样出了问题,前阵子,省消保会、省家具五金研究所,到市场里买了13套实木家具抽样检查,结果没有一套是全实木的,六一儿童节,消保会又抽检了10套儿童家具,指标全部合格的一家没有,行业形势不容乐观。

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监管不力,环境也不公平,造成了现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规规矩矩的企业无法发展,拿汽车运输作比喻,汽车不超载的话肯定亏本,为了生存驾驶员必然会超载,这些说明我们的行业是存在问题的,要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环境,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将被形势所淘汰,赚钱是越来越难了。

达芬奇、实木家具、儿童家具,3次检查统统不合格,还没轮到查办公家具,现在是月月315,还是要检查的,今天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将来不要在这些问题上出问题,比方说招投标,标书上你怎么写就要怎么做,不要言过其实,样品做的好,实际产品也要做好,这些都是办公家具都要注意的问题。这是第一个原因,从我们自身找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国家的政策不太稳定,有两件事情在世界上从来不会发生,其一是准备金率,去年到今年准备金率调整了12次,几乎每个月都在调,21.5%的准备金率相当于收回去4万3千5百亿贷款,就是说去年政府财政拿出来4万个亿救市,全部都收回去了还不够,引发了很多问题,说明政府在这方面还是有问题,政策变数太多,说是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0.5%连续12次,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其二是银行利息,调整了3次,银行的利率增加,贷款利率也在增加,紧随着企业财务支出,财务成本增加,家具就要卖的贵,产品缺乏竞争力,CPI就增长了,CPI是个非常敏感的数字,尽管做了一些工作的,到了6月份仍是6.4,我们已经超过世界通货膨胀标准指标的2倍多。

现今政策对发展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搞实体经济没有花头,使人们浮躁了,都去搞虚拟经济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2月18号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会和今年7月1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都说了一个词,“不折腾”,说明中国的经济在折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制造了泡沫,这是很危险的,泡沫经济已成事实,是所有的经济学家,包括中央领导,没人会否认。如果以造房子为例,造房子没有2个亿是不能造的,但是房地产商即使只有5千万一样能造,因为房子还没有造,房产商房子已经可以出售了,预收款100%都收回来了,刚刚开始动工,房子都卖光了,老百姓要买就要全额付款,唯一途径银行按揭,最后银行是大债主,等房子造好了,今天是8千,明天9千,后天房子3万块钱一平方,百姓觉得房子有升值空间,银行也很开心,觉得钱肯定能收得回来,其实是一大泡沫。对于房价问题,我请教了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的贾所长,什么样的房价才是正常的,什么价格是有泡沫的。贾所长说,按年家庭收入10万元计,一个家庭的工资不吃不喝6年就可以买一套90平方的房子。而在杭州90平方的房价至少180万,那就是有200%的泡沫。房租也是一样,160个月的房租能收回买房的钱,那是正常的。贾所长说在北京三环以外买一套90平方的房子房价200万,工人上班,不吃不喝,起码要60年时间,公务员要30年,农民如果种3亩地,不吃不喝也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买90平方的房子,就是说经济泡沫已经形成了。

三、浙江家具行业下半年走势分析:

为什么今天一直说到房地产,因为我们家具与房地产关系太密切,如果不把房地产问题吃透的话,将来是要吃亏的。借用郎咸平教授一句话,高房价对政府的收益最大,最大的受益者是地方政府。因此,不少地方政府也是支持高房价的背后力量。去年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2.9万个亿,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35%,土地的价格这么贵,以至于现在房价降不下来。再罗列些数据,99年的时候全国每平方米平均房价是1908元,04年是3108元,09年是7826元,10年是9178元,虽然都在打压,但效果不明显。杭州原来的房子都在杭州市中心、西湖边、解放路上的,现在的房子都造到了三墩、塘栖、留下,平均房价还降不下来,又有个新问题,廉价房、保障房、廉租房,价格都是比较便宜的,统计数据时也算在内,此降彼升,这就是现在房价的实情,泡沫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高。有人说国民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是要出问题的,一出就是大问题。我们做家具的心里都要有个底。

明年中央要换届,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可能会有新的政策,每一届政府肯定要有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明年开始肯定有一些新指导思想出台,具体不得而知,新的领导肯定要有新的思路,才能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创造新辉煌,所以政策可能会要调整,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一紧一松的,在寻找平衡中螺旋式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不折腾”三个字说明很多人都在折腾,所以我们希望形势能进一步的好转。如何好转?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是经济硬着陆,所谓硬着陆,就是泡沫破灭,房价下降。有人说了,房价可以下降1/3,银行还是负担得起的,房地产老板这几年也是颇有底蕴,抵挡一下的能力还是有的。只是这硬着陆的连锁反应太大,假设原来300万的房子硬着陆后只值100万了,而银行里还有200万的按揭,那这200万怎么办?买房的肯定是不还了,100万的房子欠了200万,银行就把房子收掉了,按揭也就不还了,有的银行可能要倒闭,这就是连锁反应,因此硬着陆估计是行不通的,第二种办法把泡沫再吹大,像气球般吹到最大就破了,飞得越高伤得越重,也是行不通的。最后一招只有从货币政策、财经政策上慢慢的一紧一松的调整,总会让企业活着,总会有钱赚,总能让老百姓能够小康生活,必要的时候中央拨款解难,这种可能性最大。浙江家具全国排行第二,尚有一些比较优势,估计下半年浙江家具的走势不会太坏。但大家必须早作准备,未雨绸缪,来一次冬病夏疗。

四、浙江家具行业如何应对非常形势:

我们相信政策会有所调整,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该如何应对?有些事情我们很难来改变的,也有些事情我们是可以去改变的,在此我送大家三句话: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要用智慧去克服很难改变的事情,要用胸怀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见奇不怪,其怪自败,心放宽一点,精神面貌就好了,不必死盯着政策如何如何,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心态不好事必不可为之。这类似于奥林匹克冠亚军,冠亚军的水平其实不相上下,最重要是看心理状态,如果心理状态不好就输掉了。我曾读过杭州南宋一位诗人写的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年四季各有特色,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心境。顾家家居顾江生对自己员工说少管外面的形势怎么样,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这个道理。今天在座的企业家,都是中国家具行业的精英、佼佼者,不要说顾家怎么样,圣奥怎么样,喜临门怎么样,感到自卑,其实没什么,我们在全国都是最棒的。最近有人问马云怎么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马云说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做大做强,我认为主要是要把企业做好,把企业做舒服,这比做大做强更重要。什么是好的企业?产品让客户满意,员工幸福,股东放心,老板舒心,这样的企业就是真正的好企业;做企业,小有小的乐趣,不一定非做大不可。借用马云的话,也给大家一个安慰,在座的也不尽然是大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做事情要有顺序,先做必须做的事情,然后做能够做的事

情,最后做有困难的事情。先求立足,再求发展,要稳步发展,先易后难,先实后虚,思想务实与理念创新相结合。再一点,大家以前学会了如何赚钱,现在我们更要学会如何花钱,钱该如何花,花到哪里,该不该花,舍不舍得花,学会花钱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

上帝赐给你青春的同时也许会送给你很多青春痘,上帝把一扇门关上的时候肯定会打开一扇窗,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天无绝人之路。同时我也想对大家说,想拥有从未拥有的东西,就必须做从未做过的事,天空越黑越能看到天上的星星,祝愿在座的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像星星,越是黑暗,越是闪耀。同时也劝各企业要搞好团结。在座的企业不要像海滩上的沙石互相碰击摩擦,要像天上的星星,互相照耀,熠熠同辉,在浙江家协和杭州家具商会带领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杭州市家具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根据录音整理,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杭州市家具商会

2011年7月15日

由于省经信委、统计局的数据于每月的25日左右发布,故7月12日的讲座上引用的数据为协会快报数据。现协会已收到最新的上半年家具行业数据,据省经信委和省统计局统计,对全省535家规模以上企业情况统计:

1-6月份,家具产量同比增长9.31%。其中木家具产量同比增长4.05%;金属家具产量同比增长9.78%,软体家具产量同比增长4.45%。家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8%,家具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0.93%。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90%。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4.03%。

1-6月份,对全省535家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利税同比增长14.54%,其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4%。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26%;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

8.7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63.15%;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14%;利息净支出同比增长26.53%,应交增值税同比增长35.57%。

在这53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亏损企业108家,同比增长44%。亏损企业亏损额1.58亿元,同比增长64.15%。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工作建议 第8篇

关键词:发展压力,经济下滑因素,全年展望,政策建议

一、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辽宁经济增速延续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回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813亿元,同比下降1%。从横向对比看,这种回落不仅表现出区域性特征(如图1所示,以2014年首季为节点,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渐扩大趋势),同时也反映出辽宁自身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如图1所示,2015年首季,辽宁经济增速开始与吉林、黑龙江拉开距离)。

(一)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1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延续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1-2月:-9.8%;1-3月:-8.4%;1-4月:-8.8%;1-5月:-7.7%),增速低于全国水平(6%)13.7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扩大

1-6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60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1%,降幅较年初(1-2月:-21.7%)扩大36.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增速(9%)67.1个百分点。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6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65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0.3%)2.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7.5%)0.6个百分点。

(四)外贸进出口增速降幅收窄

1-6月,全省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1%,降幅较年初(1-2月:-23.7%)收窄1.6个百分点,但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20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入压力不断加大

1-6月,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88亿元,同比下降18.6%,降幅较年初(1-2月:-11.1%)扩大7.5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25.7个百分点。

二、辽宁实现五大发展压力仍很大,经济发展亟需补齐短板

近年来,虽然辽宁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行业内部结构也做了调整、经济发展中提升了科技含量,也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和能源加工转化效率,但按照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辽宁在五大发展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

(一)创新发展驱动力亟待提升

评价创新发展程度的指标很多,但最关键也是首要评价指标是创新投入情况,尤其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辽宁研发投入强度2006年为1.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6位,高于广东、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但经过10年的发展,2015年辽宁研发投入强度(1.59%)较2006年仅提升了0.1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1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12位,被沿海一些经济领先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超过。这说明辽宁在创新投入上严重不足,落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投入不足,影响创新资源要素向辽宁流动,制约着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

(二)协调发展格局仍需推进

过去几年,辽宁在协调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区域间协调发展问题。作为东北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在基础设施共享、产业联动发展、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以及公共服务区域化等领域,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仍处于较低水平,关键领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东北区域通关一体化问题。二是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辽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虽然实施多年,但14个城市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差距有扩大趋势,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2015年沈阳(3.5%)、大连(4.2%)两个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是阜新(-4.8%)、铁岭(-6.2%)、朝阳(-6.1%)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的10倍,生产总值差距由2014年的6倍扩大到7倍。三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尤其体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质量提升上,如城镇化进程中新城新市镇生活环境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楼盘空置率较高以及公共服务待遇较低等。据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2013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显示,辽宁城镇化率排在全国前列,但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沈阳城镇化率全国排第19位,但城镇化质量却排在27位。

(三)绿色发展约束性不强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辽宁通过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的举措,努力将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生态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实际效果上也取得一些成绩,但目前的绿色发展还停留在理念灌输和违法违规治理上,对集体、企业以及个人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性,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很突出,如雾霾问题、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等。对政府和企业的评价考核,生态指标逐渐出现在考核表中,但权重较低、内容不完善、重视程度不够,仍主要以经济效益类指标体系为考核重点,绿色考核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生态问题转嫁现象。仅以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来看,日益增加的垃圾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许多地方政府和垃圾处理企业一直没有找到有效解决办法。在大城市垃圾填埋面积有限和处理成本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部分大城市垃圾处理企业将垃圾填满场地选择到偏远乡村,日益增多的外地垃圾堆积,破坏了当地水土环境,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四)开放发展进程缓慢

长期以来,辽宁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低于消费和投资。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出口贡献率更是处于低位水平,以支出法核算,2012-2014年辽宁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包括对省外和国外的流出)贡献率平均为-3.5%,外贸增长为“不进反退”状态。从外贸依存度看,2012-2015年辽宁外贸进出口依存度下降了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依存度下降了3.7个百分点,进口依存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见表1)。数据下滑背后反映出辽宁近年来在对外开放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短板,如在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对外开放软环境不完善、沿海与腹地经济互动性较差等问题,外贸结构、出口增长方式、出口新增长点以及外资利用质量等方面亟待调整和优化。

(五)共享发展提升空间大

辽宁近几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制定了保基本、守底线等一系列民生措施,如加大对棚户区、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项措施,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等重点民生工程,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获得感得到了提升,但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辽宁民生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一些领域条块分割、碎片化严重情形没有根本改观,财政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政策执行和落实存在偏差情况时有发生,政府部门管理效率较低,共享发展的提升空间仍很大。我们仅仅从宽带提速降费工程来看,这项工程是能让老百姓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感体验较明显的一项民生工程,从国务院提出这一新政到具体实施已经有一年多时间,电信运营商虽然出台了多套改革方案,但老百姓普遍反映获益效果不明显,宽带资费和原来价格一样,只是会有一些绑定消费业务可以让资费变相降低(绑定手机卡,规定每月最低消费额),但绑定业务受众群体是少数,所以降费的实际获得感不明显。

三、当前经济下滑是趋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

造成辽宁当前经济下滑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国际市场外部需求不足的冲击,也有新常态下国内形势转变的影响;既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行为方式转变节奏缓慢的主观原因;既有经济结构不适应新需求的现实问题,也有包袱过重举步维艰的历史原因。可以说,辽宁当前经济下行既有趋势性背景,也有体制机制性原因,更有结构性问题,是多因素交织叠加形成的结果。

(一)趋势性背景

1.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影响。近些年来,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国际资本大进大出,全球金融市场处于剧烈动荡期,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过低弊端凸显,全球贸易持续下滑,外需增长乏力,IMF、OECD、布鲁金斯学会等国际组织和智库纷纷下调经济增长预期,2016年由1月份的3.6%下调至3.4%,4月份进一步下调至3.2%。从国际环境看,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不可持续;从国内环境看,受外需不振、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以及贸易壁垒成本加大等因素影响,原有的要素、投资驱动模式难以为继,再加上工业通缩压力加大、产能过剩问题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显现,全国各地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大环境下,辽宁不可能独善其身。另外,辽宁作为重化工业大省,工业生产产品供应着全国各地投资建设用品,根据我们去年研究成果(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1993年至2013年全国投资与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者关系进行向量自回归分析,发现全国投资每变动1%,辽宁工业增加值则同向变化1.09%),可知全国投资增长下滑对辽宁整个工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和带来工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

2.老工业基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老工业基地必然要经历由盛到衰、再到振兴的过程,如德国鲁尔地区、美国中西部“绣带”、法国洛林地区等都经历了从兴盛到逐渐衰退再到缓慢振兴的过程(见表2)。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是历史演进的必经阶段,关键是如何实现再振兴。

(二)体制机制性原因

1.计划经济思维束缚严重。行政管理体制上,辽宁计划经济痕迹较重,经济发展任务完成主要依靠逐级指标下达、层层加码等方式,考核指标具体且硬约束,导致上报统计数据“注水”,使本应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对要素、投资驱动产生严重依赖。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过程中,许多审批事项逐级下放到基层,但由于过去习惯于逐级上报、层层审核、上级统筹的管理模式,基层管理机构缺乏统一管理、多项联批的能力,使许多权力下放出现“接不住”问题;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重“招商”、轻“安商、养商”,许多投资项目在地方主要领导许诺了若干优惠政策落地后,由于与中央相关优惠政策不符或者其他影响因素,一些项目就长期处于搁浅窘境,前期投资变成了沉没成本。

2.国企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辽宁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绝大多数企业股权结构仍不合理,股权开放度不高,特别是集团层面,国有独资企业数量占比高达80%以上,混合所有制结构还未形成。辽宁国有企业中多数为竞争类企业,但由于经营管理制度不够灵活,企业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员工能进不能出、企业家市场化选聘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旧很突出。另外,辽宁国有经济成分中央企占比较大,但央企在地方只设分公司,没有子公司,地方政府没有决策权,许多地方企业原材料获取以及产业链下游企业发展都受到限制。

3.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改革进程缓慢。当前,创新发展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辽宁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进程缓慢,体制机制问题成为束缚辽宁科技创新的瓶颈。如在科技投入经费上以政府直接拨款为主要方式,科研项目的筛选和评定仍是计划管理办法,科研人才的培养及激励上仍不够灵活,造成全省科技资源流失,许多科研成果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研发人员“孔雀东南飞”现象。

4.企业税负较重,历史遗留问题多。辽宁民营经济不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税负成本过高。从行政审批成本看,各种不合理、乱收费情况依然存在,许多审批事项都需通过相关部门认定的高价收费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否则终审将很难通过;从社保缴费成本看,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比例占工资总额的20%,再加上其他保险和公积金,企业社保缴费成本高于南方大多数城市平均水平;从企业融资成本看,企业在银行贷款利率均在基础利率上至少上浮30%,加上评估、公证、审计及担保费用,融资综合成本率至少在12%-20%左右。从表3中可知,辽宁2011-2016年工业企业各项费用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显示出企业税负成本在逐渐加大,企业经营环境恶化。

(三)结构性问题

辽宁结构性问题是历史形成的,包括轻重工业的“二八”格局,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规模弱小,国有经济占据主导、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等发展不均衡问题。从投入产出看,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大进大出价值流向格局。分析一个非封闭式区域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不仅要考虑本地企业最终产出用于本地消费、投资、出口国外的部分,还需要增加用于省外最终使用的部分。辽宁作为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的地区,主导产业最终产出向省外流出占比过大,消费性产业为省外产出大流入,导致辽宁在当前产能过剩、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导产业出现急速下滑、消费拉动效果不明显。具体如下。

1.产出结构变动较小,重化工产品省外净流出。以2007年和2012年辽宁投入产出表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比五年间辽宁23个工业部门总产出占整个工业总产出比重的变动情况,发现除了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业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业外,其余行业占比变化较小,工业各部门总产出结构基本不变(见表4)。将辽宁42个行业中主导产业(新增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7%),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产品、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金属制品业,从“净出口”、“净省外流出”、自用与流入流出分别进行比较(见表5),可知均属于产值大出行业,除金属制品业外,其他行业均属于省外流出占主导部门,在外需不振、产能过剩以及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形势下,这种主导产业大出格局的经济必然受到严重冲击。

2.消费拉动效果不明显。从辽宁消费品产出的价值流向看(见表6),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及设备修理类服务(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通讯器材类消费品(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文化办公类消费品(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和服装鞋帽纺织类消费品(纺织品生产),属于“大进”部门,流入比例高,即消费品中多数属于省外制造,辽宁消费的增长对本省经济拉动作用极为有限,社会商品消费总额增长实质上是拉动了外省消费品工业生产。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大连网络交易中仅有10%用于本地消费,其余90%均为异地消费;快递包裹进出件比为1.4∶1,属于消费交易逆差地区。

注:投入产出表每五年公布一次,2012年为最新数据;位次变化中,0表示不变,正值表示上升,负值表示下降

四、全年展望与政策建议

下半年,辽宁经济形势将在继续探底过程中保持低位运行。从外需看,受美元升值周期延续、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以及全球不稳定政治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世

注:数据来源于2012年辽宁投入产出表

注:数据来源于2012年辽宁投入产出表

界经济将延续低增长态势,下半年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速难有明显起色;从内需看,随着部分重化工业产品产能达到峰值,产能过剩将极大抑制工业投资增长。受投资回报率和地方融资能力限制,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进一步下降。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在传统日用消费品需求已趋于饱和状态下,新消费热点尚未形成中坚力量,以及部分高质量产品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下半年全省消费增长将保持稳中略升态势。

总体来看,今后工作要以更加务实态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体制机制灵活转变,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将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切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深入贯彻“四个着力”要求,将治本之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局面。

(一)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形成创新资源流入的政策洼地

加快推进《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落实,制定实施细则,按照方案8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安排和工作计划进度,设定相关指标体系,纳入政府以及各部门绩效考核内容中;系统推进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突出新兴工业化主攻方向,为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大连金普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加快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与国家部委对接,争取更多的科技创新示范项目落户沈大,尽早发挥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

(二)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创新链整合

以重大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建设多种形式、满足多种需求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与“两院十校”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政府通过财政税收优惠和提高人才待遇水平,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落地辽宁并实现产业化;积极鼓励各类创新平台进行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在科研项目申请、经费使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人员激励方面,按照创新收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市场化管理,将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大连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中科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改革创新的先行试验点。

(三)加大国企改革力度,明确国企经营目标

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尤其是市县国有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加入,组建国资企业集团,将国有资本做大搞活;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鼓励大股东参股控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与市场完全对接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压缩管理层级,控制管理人员比例,建立员工能进能出机制,严格执行薪酬与效益挂钩机制;全面推进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改革,完善董事会制度体系,市场化选聘企业经理层,充分发挥企业的用人自主权。

(四)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创造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

督促各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辽宁省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方案》出台政策操作实施细则,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职能,积极公开政策使用主体可享受的优惠条款和申办措施,提高政策适用性;通过各部门联合办公,系统性降低企业审批成本,降低社保缴费成本,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创造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能力;支持“草根银行”发展,打破分支机构设立数量限制等一系列政策瓶颈,加快全社会诚信系统建设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五)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改革,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加快推进国有股权减持,专项解决厂办大集体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历史遗留问题,如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加快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按照“一区多园”“一片区一产业”发展格局整合产业园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确立省市产业园区管委会的级别及内设机构规格,构建“管委会+公司”模式运营产业园区,按照“封闭管理、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原则创新用人和薪酬激励机制,按照“能放则放原则”将管理权限下放到位;成立省港口资源整合领导小组,组建辽宁港口集团,推动各个港口专业化发展,加大港口信息化投资建设,构建各港口间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加深与省外其他港口合作关系,提升辽宁港口资源整体竞争力;成立省市文旅集团,整合辽宁文化、体育及旅游产业,提升各行业综合服务水平,加强辽宁文体资源协作能力,通过开展全国性特色旅游项目,加大重要媒体的宣传力度,扩大辽宁文旅资源整体品牌竞争力;优化地方财力结构,提高一般转移性支付比重,如将成品油税费改革衍生的地方税费以转移支付方式留给地方,提升地方财力积累水平;深化税费体制改革,借鉴其他省份现有经验,取消省级层面财政收费项目,返还中央收费项目中省级部分,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放水养鱼”政策。

(六)筑牢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继续保持与国家商务部的密切联系并实施高层推进,加速大连自贸试验区申办和筹建工作;将上海有关信用体系、综合监管、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各项改革经验,尽快落实到大连金普新区和辽宁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快推动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水平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和细则的出台,分阶段推进建设目标完成,分行业制定指导意见,分层次实施激励措施;加快推进以锦州为核心的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辽西先行区,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产业对接目录、产业布局规划,放宽项目对接中相关政策的适用范围,提高项目落地的成功率;主动与东北其他省份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抱团与蒙俄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设立合作基金、增设国际货物专列、放宽劳动配额限制、创办经贸合作论坛、加强官产学研交流、共建智库联盟等形式,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七)完善农民进城软硬件设施保障,提升城镇化推进质量

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的户籍门槛,对有工作、有住所、有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可根据意愿办理工作所在地城镇户口,保障其享受现居住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加大省内流动农民工补偿性教育,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鼓励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县城、小城镇以及大城市周边城区,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转移,充分释放各级城镇综合承载力;整合现有新区,引导新增投资项目落户已有新区,以产业聚集新城人气,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道建设,增加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投资,适时推进城市建设和综合治理立法,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特色小城镇群。

(八)合理制定“疏通”式政策体系,缓解城镇职工养老压力

城镇职工养老问题实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个人看,职工退休后能否再就业来充实退休时光,提升人生价值。二是从集体看,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抚养比逐渐缩小,养老金缺口问题解决。建议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变堵为疏,措施相互补充,具体看:一是准确评估各地城镇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当期可用基金交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长。二是通过放宽老年人就业限制,如消除老年人就业歧视性政策、出台鼓励返聘老年人政策等,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龄人口灵活就业。三是出台针对用人单位以及再就业者的优惠政策,如按照自愿原则,鼓励再就业老人的薪金交由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实现再就业收入的保值增值。四是社保基金理事会设立再就业老年人薪金运作部门,将再就业者薪金投入资本市场,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五是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通过网络平台和社区工作站,将老年人再就业相关信息以及薪金托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由专业人员及时传达给受众群体。六是积极探索再就业老年人医疗报销“自付费”封顶制度,根据退休后养老金领取额度,制定个人医疗费用每年最高支付额度,其余费用由再就业老年人薪金运作部门支付,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最核心问题。

(九)扩大干部交流范围,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三年建设规划下一篇:参加比赛自我介绍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