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与管理

2024-07-07

创新创业与管理(精选6篇)

创新创业与管理 第1篇

创新与创业管理

开始时间 状态 完成于 耗时 分数 成绩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 标记题目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16:27 完成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17:09 42 分钟 20 秒 15.00/19.00

7.89/满分10.00(79%)题干

创业者的胜任力冰山模型的最底层是 选择一项: a.技能 b.知识 c.动机

d.品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动机

A卷 题目2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创新可以分为三大类,下面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选择一项: a.技术创新 b.市场创新 c.组织创新

d.产业创新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产业创新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创新的类型 选择一项: a.产品创新

A卷 b.模式创新

c.服务创新 d.工艺创新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模式创新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创新的模式 选择一项: a.逆向思维模型

b.同步耦合模型 c.相互作用模型 d.线性模型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逆向思维模型

题目5 正确

A卷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关于TRIZ的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选择一项:

a.是基于知识的方法

b.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和工程中的效应知识 c.是面向人的方法 d.是面向机器的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是面向机器的

题目6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产生新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 选择一项: a.发现 b.创造 c.综合

A卷 d.实验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创造

题目7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是创新者思维应具备的特征 选择一项: a.系统性思维

b.抽象性思维 c.超前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抽象性思维

题目8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A卷 题干

驱动方正集团发展的内在基因是 选择一项: a.持续创新

b.不断突破 c.集思广益 d.增加投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持续创新

题目9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发明原理 选择一项: a.分割 b.分离 c.预补偿 d.解决冲突

反馈

A卷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解决冲突

题目10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衡量一个企业商业模式是否合格有9个要素,下面不属于这些要素的一项是 选择一项: a.客户关系 b.分销渠道 c.人才配备 d.价值主张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人才配备

A卷

创新创业与管理 第2篇

学习体会

请谈谈你对创新或创业的个人看法.300字左右,直接粘贴,不要使用附件。

看完了这门课程的部分的视频点播课件后,在创业和创新方面了解学习了更多的创业知识也感受很深刻。就社会在职人员创业创新这方面,我想简单谈一下我个人的几个感受和看法: 首先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说选择创业就说明我们已经厌倦了拿固定的工资,并且在一般人看来,工资越多很可能就能把他们留下来,我觉得最大的还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创业)理想和信念。

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为自己的信念而努力;比起在别人手底下打工,这是很不相同的。在创业的筹划中,其实说来各方面的先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在创业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能从哪方面去发展;能看清将来的趋势;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未来在哪一行业来讲倒也不必太在意,当然,最好选择自己熟悉最擅长的行业,最好还是自己最喜欢的,因为你会发现在最艰难的时候,让你坚持下的原因很可能就在这几点里面。

创新创业与管理 第3篇

1 指导思想与实施定位

1.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搭建高质量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训练的平台,充分发挥地方农业院校优势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1]。该模式的构建是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内容[2],全面倡导师生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和创业实践活动[3],进而培养出适合吉林省农业发展和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

1.2 实施定位

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强化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大力弘扬“两实两创”精神[4],通过学校科研平台、实践教学基地、社会服务平台、就业基地、董事会单位等多种途经,构建“教学、实践、孵化、服务”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构建“大创项目”创新管理模式

为保证“大创计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创新构建了“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个统一”的“大创计划”项目运行管理模式(见图1),来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6,7]。

“一个中心”即以本科生人才培养为中心,打破原有各部门各自为战的现象,团委有科技创新基金,招生就业处有创业基金,科技管理处有博士、青年基金,这些基金都为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服务。

“两级管理”即以教务处为主做国家和省级项目,以团委、招生就业处、科技管理处为主做校级项目。每年教务处不再单独组织遴选国家和省级项目,完全从团委组织的校内创新项目、就业处组织的创业项目和科技管理处的博士、青年基金等指导本科生的项目中,组成专家组对已获得校级资格的项目,按照学科门类、专业分布、项目类别等标准,进行网上评选,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省级和国家级项目。

“三个统一”即所有参与创新创业的管理部门统一面向学院,统一面向教师,统一面向学生。学院由教学院长统一领导,每年按照训练计划的方案,组成专家组对学院项目进行遴选、申报和立项等工作。学院要遴选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在学校“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个统一”的“大创项目”管理模式下,解决了多部门管理、建设经费分散、制度建设不完善、学院管理不明确等问题,使学校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及管理更加规范和系统。

3 创新管理模式下的“大创项目”实施情况

为了加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构建了“体系带动教学、平台支撑实践、措施支撑孵化、制度保障服务”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制订了《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的各环节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3.1 申请立项管理

项目立项级别为省级和国家级项目,所立项目包括已有项目和新增项目。其中,已有项目从学校团委“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招生就业工作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遴选产生;新增项目是在推荐已有项目基础上,其余立项名额从科技管理处“博士启动基金”、“青年启动基金”或自拟项目中遴选产生。

3.2 项目实施管理

3.2.1 获批

“大创项目”获批后,建设完成周期一般为1~2年。学校将定期组织中期检查,对项目进行过程监控;学校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活动,以促进项目间的学习交流,为项目良性运行提供平台。

3.2.2 结项

项目按计划实施完成后,由项目所在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学校以学院为单位进行验收,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院的结项验收工作进行监督。

3.2.3 延期

项目如不能按期完成,可申请延期,时间最多不超过半年。

3.3 项目实施效果

近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活动成果十分显著。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评为首批省级创业园、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获得省政府全民创业资金200万元扶持基金。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获和成效。

3.3.1 学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

自2012年参与“大创项目”以来,学生依托“大创项目”的锻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发表各级论文19篇,其中有SCI 2篇,EI 1篇;申请专利9项。

“大创项目”对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也起到了前期锻炼和推动的作用,项目成果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传感器大赛等竞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荣获国家、省级等各类奖项共54项,实现项目与学科竞赛共同发展的目的,对学生创新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3.2 参与学生人数和范围不断增加,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不断提升,成功创业典型不断涌现

目前,进入学校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有5家;园艺学院4名学生创立的“常乐家庭园艺有限公司”已进入长春市创业园,得到政府5万元资助,《新文化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在“大创项目”中的锻炼和资助,有20名毕业生成功创业,其中3人被评为省、市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

3.3.3 毕业生就业得到有效带动

创新创业实训学生就业观念更加务实,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就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

4 小结

笔者以农业特色为背景,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个统一”运行管理模式,并通过学校构建了“体系带动教学、平台支撑实践、措施支撑孵化、制度保障服务”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极大地提高创新创业工作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及创业意识的提高影响也是巨大的,成功创业典型不断涌现,毕业生就业得到有效带动。该模式的提出为同类院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摘要:文章以国家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实施工作为突破口,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着力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原则性,结合农业大学在实施“大创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构建“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个统一”的“大创项目”运行管理模式,并在本校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化了管理手段,提升了“大创项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探索建立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新模式,以期为同类相关高校、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管理,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叶民,魏志渊,楼程富,等.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55-58.

[2]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95-198.

[3]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陈式座.台湾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对福建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35-136.

[5]蒙贺伟,李辉,古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1(1):140-143.

[6]张敏.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创新过程控制策略实验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1):54-61.

创新创业与管理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000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能否培养出一批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科技进步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和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国内外高校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一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是针对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在国外,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并且实施运行,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国内,众多大学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如清华大学从1996 年开始创建并实施SRTP。南京农业大学校在借鉴美国MIT 和国内清华大学相关经验的基础上, 于2003 年开始推出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Program for Student Innovat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Training),简称SRT计划) , 充分利用学校在科研教学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 让本科生通过自主立项或者参与老师的项目接受科研训练, 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自2003 年以来, SRT 立项数逐年增加, 仅校级项目就从2003年117项增加到2014 年458项, 增幅近4 倍, 至今已评审立项SRT项目共4740项,参与的学生也从少数学院扩展到全部18 个学院,这说明学生参与SRT 积极性高, 参与面广。但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比如重视立项和结题,即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过程的失控,无法达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根本目的。本文在分析目前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工作流程, 提出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引进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并在实践过程中, 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流程, 保障大学生創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因素分析

虽然各高校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 也纷纷出台了一些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以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自身的复杂性, 凸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总体质量。

1.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宏观因素

宏观因素是指大气候以及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加, 本科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 供” 大于“求” 的现象,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学生为了抓住就业机会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单位实习或忙于各种考证, 而疏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环节。另外, 有些高校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场所、设备以及经费的紧缺问题, 所以放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统一的要求。这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整体大环境。

2.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中观因素

中观因素是指学校以及学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监督以及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流程不通畅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人数众多, 地点分散的现象。很多通知以及任务的发放都要通过纸面或者邮件的形式, 导致管理信息的延误和误差, 严重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进程。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监督力度、监督方式以及评价机制各个部门不够统一,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微观因素

微观因素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软、硬件条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软件条件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参与人的影响, 包括指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题目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等具体影响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硬件条件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 学院以及部门由于硬件条件的缺乏(包括试验平台的应用、实验设备的使用以及实验器件的供给等), 学生设计过程中好的实验方案以及好的设计思想得不到实践, 打击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参与者着手(包括教务系统管理人员、学院教学秘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 梳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过程脉络, 整理参与人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三个方面,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为着眼点, 规范管理流程, 为进一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提出提供条件。我校在2010年引进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并在实践中调整各种对策的具体执行办法, 以形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工作流程。最终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以计算机辅助管理为表现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平台,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总体质量。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中人员关系的规范化

明确参与人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内容, 规范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规范各参与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保证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中的各自职责, 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中用户关系分析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的参与者共分为四类: 学生、指导老师及各学院教学秘书和系统管理员。指导老师用户在申报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按照学院教学秘书评审组安排又分为两种权限: 评审答辩组组长与评审答辩组组员(普通教师), 这两类教师用户的不同在项目的申报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有所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人员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流程中各阶段都存在参与人的各自职责, 蕴含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保障以及评价等具体内容。因此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

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是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础。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几个阶段:

(1)申报阶段:12月—次年4月

学校在每年12月开始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申报程序为:①个人申请;②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推荐;③学院审核;④学校审批立项。

学校面向二年级大学生发布申报通知,学生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申报书,每个课题组不超过3人,其中一名为项目主持人。学院根据学校分配计划进行初评,并公示评审结果,学校组织专家进行最终评审。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教师和学院管理员;

(2)项目实施及中期检查阶段: 5月--10月

项目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后,签订《项目合同书》,开始项目实施工作。在项目研究时间过半,学校组织学院和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教师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教师;

(3)结题验收阶段: 11月—次年5月

完成后期,项目负责人应撰写《结题验收报告》,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学校统一在4-5月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教务处实践科参加学院的SRT项目结题验收会,并针对学生汇报情况给予现场指导。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教师和学院管理员;

(4)成绩汇总阶段(试行中) 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教师以及学院教学秘书。

图2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

管理工作流程图2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 从管理流程中可以看出:

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和传递性, 一个阶段的完成决定着下一阶段的开始。

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数据交互, 在不同阶段, 不同用户之间存在信息的提交、审批以及汇总工作。

③整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程中, 存在大量的信息汇总以及生成报表工作, 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具有必要性。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评价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学院运行四年, 依托于该模式开发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几个典型特点: 全面性、实用性、高效性、拓展性以及先进性。应用过程中, 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实践过程中, 由于牵扯的人员繁多, 网络设备的性能影响以及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需求分析不是十分透彻, 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實践对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监督管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信息化管理模式中, 指导教师可以十分方便地对于申报课题的适应性、难易程度、专业分布以及专业适用性等内容进行监督和限制, 保证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课题的适应性。另外, 通过系统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所有课题的详细信息和具体指导教师的专业信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题,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便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信息化管理模式中, 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实现所有数据的汇总以及数据的发布, 并能保证所有数据以及数据发布的准确性,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效率。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改进, 该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完善和调整。同时, 相应开发的管理系统也在逐步完善, 期望该模式能够进一步推广。

四、结束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不断增加,不断扩大其管理工作也变得相对困难和复杂在高校管理中教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对于实践教学管理的水平却还处在初级人工管理阶段因此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对其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汤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与选题管理及其支持系统田.

[2]叶民, 魏志渊, 楼程富, 等. SRTP: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 J]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4) : 55- 58.

[3]董黎刚等.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01.

创新创业与管理论文怎么写 第5篇

创新创业与管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日益加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全民创业的理念指导下,各高校也在传统专业教育模式上进行各种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从描述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为导向,提出了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具备的条件,根据条件结合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目的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提出的背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是由李xx总理在 20xx年 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这一理念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他指出,要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 “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在20xx 年 《政x工作x告 》 中,他38 次提到 “创新 ”,13 次提到“创业”,尤其 2 次专门提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1国际背景。

从国际上来看,一方面当今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市场需求减弱,因此,我们必须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那么,只有通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低,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通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及份额。

1.2国内背景。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待开发,这就要求我们就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耗能少的新型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另一方面,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渐推进,要求我们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支撑和促进体制和机制改革,通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2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所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年轻比较有想法,能去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能吃苦耐劳,这是创业的最大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自身内外条件的限制,这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让很多学生就会放弃自己创业的想法。

2.1意识薄弱

当代的大学生缺乏,思想上跟不上形势,不能感知到国家创业大潮和个人发展机遇的来临。表现在意识上为不愿创业,对国家极力鼓励扶持的创业行动反应缓慢,缺少想法和激情,而且觉得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风险,自己也不愿去冒这个风险。

2.2能力有限

大学生长期处在学校的保护环境中,与社会接触比较少,不了解怎样在社会中去立足和与别人打交道,各种社会实践能力比较欠缺,这样就导致在创业的过程中缺少很多的可利用资源,个人的能力素质与创业需求有较大差距,一旦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后,就会一时难以肩负起独自创业的重担。

2.3缺乏胆量

一些大学生缺少单干的闯劲和对生活的挑战精神,做事过于谨小慎微,过于考虑风险责任,怕创业失败没有脸面,怕经营亏损承担债务,对创业没有胆量尝试。

2.4项目困难

有些大学生非常希望能够创业,但是,通过市场考察,发现自己喜欢的项目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空间,或者是如果投入的话很难与当今所有的大公司相竞争,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项目入手,然后只有去找相关的项目,但是发现都不合心意,然后就反复放弃,导致最后没有创业创新的想法了。

2.5资金不足

当创业前期的所有计划、考察、论证都已完成,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时,最后发现启动资金难以到位,对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说,主要的经济支持是靠家里面,在自己创业前时,可能自己会通过做一点小生意或是兼职赚一点钱,但是不管是什么创业前期都是较大的投入,如果没有赞助或是扶持,很难入手,最后只好无奈放弃或暂时搁浅。高校在创新创业中突出的问题

3.1对创新教育的理念缺乏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直存在教学的方案中,在面对现在突飞猛进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许多的新观念还是没有植入高校的教学日程中。对于大多数高校学校还是一直保持着教书育人的观念,所以搞好学术方面的东西就好了,至于这个创新创业的理念,这不是学校的责任。而且很多的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学生必须要学好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以便自己出生社会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所以就会忽视对其创新创业观念的培养。这样学生就会存在自己想法:一是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念个好的大学,以后找个好点的公司,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就好了,对于创新来说,对自己不适合,毕竟创业有很大的风险,自己也怕去承担这份风险。二是即使是要去创业也不是在大学里来创业,也是自己以后工作了之后有一定的经验和经济基础的时候才开始的,在大学里自己的各方面还是比较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见解,让创业这个路走不到很平。三是认为没有创业那个必要,毕竟现在存在大公司很多,相关的研究也是很多的,要想在自己想的那个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那是很困难的,在竞争激励的社会,小公司也是难以在这个大世界中立足的。

3.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相当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所存在的教育体系还是很不完善,现在国内的创新创业体系还是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初步阶段。因此在这其中我们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现在国家的这种创新创业体系在高校中运用主要还是在课余时间和老师之间的探讨,缺乏真正的课堂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把这个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的展现在课堂之中。时代发展很快,许多的老师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自己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以前的老式教育,而还没有发生改变,这样显然会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必须在这个方面得以改善。

3.3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国内的高校很多,在教育资源这一块。相应的985,211工程类高校占据了很大的资源,也就是说在国家教育的投入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样还有很多的二本类及二本以下的学校享受比较少的资源,这样培养出来的很多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思想。所以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待教育资源国家应该大力的整合,让更多的学生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这样会有助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创新创业事业在中国的进程。

4.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自 1947 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率先开设 MBA 项目创业课程以来,特别是历经 20 世纪 80 年代的繁荣发展,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日渐成熟(Katz,2003)。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美国业已形成一个涵盖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及教育机构等多重利益相关者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立一种能够使多重利益相关者在促进创业过程中发挥其作用的创业生态系统,并推动这种生态系统的有效发展,是事关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性因素。除教育机构外,美国的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包括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非营利部门等诸多主体,这些主体各司其职且协调补充,从而确保了整个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作。

4.1 政府机构

美国联邦、各州及地方政府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其中极具典型意义的即为 1980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拜杜法》(Bayh-Dole Act)。该法对大学将联邦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出并从中最终受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政府部门的项目与经费支持。创业的本质是对新事物的探索,是一种持续创新的过程。在创新创业中高校发挥着很大的主题作用,因此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机构对其创新的项目投入作为最主要的方式,这样来推动创新创业在教育中的发展,第三是提供外部环境支持。以西雅图为例,该市政府明确提出通过创建最适宜工作和居住的城市环境,改善教育、发展及友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增强对创业人才的吸引力。西雅图市政府还着重从培育机构、孵化机构、天使投资及风险投资等方面为创业提供完善的资源与服务。

4.2非营利组织

美国社会存在着大量的非营利组织。这类组织以其独特的中介、桥梁和纽带地位在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支持服务,非营利组织也提供了多种创业培训服务。

4.3 投资机构

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投资机构主要包括天使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两大类。天使投资是天使投资者将自有资金对处于早期阶段但具有高成长性的当地私人公司进行投资,一般每项投资金额在 2.5 万-25 万美元之间。风险投资机构则是对经过种子期探索进入到成长期的初创企业进行投资的重要机构。

4.4 企业组织

美国产业界和企业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和深度参与者。美国企业参与创业教育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华盛顿大学、清华大学、微软公司合作创立的全球创新中心(GIX)。微软公司除了对该中心提供所需的科研项目经费外,还选派公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中心担任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咨询指导。此外,微软公司还以其技术优势对中心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相应的支持。

美国的创业教育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这在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对于推进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目前在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将科技转化为成果的时候,收益和所有权的界定和保护,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拜杜法》对创业的推动作用,这可以渐渐完善我国在创业下的法律体系,让更多的创业人有更好的保障。在创业教育也并不是教育部门的独角戏,是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各方面的参与支持和贡献,才能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让这成为一种很好的体系。在创业方面,我们不仅是支持在高校中创业,而且我们还要重视社会创业,给予他们更多的创业支持。在新时期下的创业中,我们要渐渐的完善课程体系,在高校的课程体系里面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还要逐渐中小学中开展创新课程的选修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这样让更多的人有创新的想法,推动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新时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xx年 7 月 17 日,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发展,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①创新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我国面临着复杂的改革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才能持续推动改革与发展。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和教育。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国教育体系的高端位置,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研究生教育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促进各行各业创新与发展,但仍存在研究生创新力与思辨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社会改革迎来关键期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服务经济与社会是一项重要课题。教育改革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研究生教育也不应被忽视。本文从高层次人才培养角度,对大连某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探讨影响高校研究生创新力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影响程度,并从内因和外因角度进行区别分析,最后提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5.1、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现阶段当今社会,大学生是我国知识最丰富、见识最宽的社会群体,作为这样一个群体,思想不应太保守,一心追求工作生活稳定虽然是不错的选择,但不符合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应该勇于冒险,敢于挑战自我,加强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一个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局面。在学校也应该具有相应的课程,去鼓励学生创业。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和专业教育一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只是在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我们要把它当成为当代教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二者的共同发展,才是完美现代社会教育体系。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们的专业相结合,培养出学生的个人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意识。学校也可以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活动,让学生们参与或者是了解创业。老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教育的大变革要有很快的适应性,要在加强自我的学术和创新思维修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新时代下进行创新创业,让学生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5.2、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

首先,教育部和各级地方政府根据高校的创业情况和财政情况,确定相应的扶持计划,增大资金的投入。比如设置创业基金和项目基金,让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看到国家的好政策,也受到很多的优惠,减少了在创业的过程中面临最大的资金问题。再者,作为一个高校应该扩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研究型工作,这样会吸引外资的投入,学生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才能让项目顺利进行。最后相应的银行也应该提高资金扶持力度,需要建立健全第三方担保机制,大学生从银行贷款时,必须要有相应的担保时,银行才会给予贷款。这样的话,高校和地方政府可以作为大学生贷款的担保。

5.3、强化高校创业实践指导

在现在大众创业的时代,国家出具有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性意见。因此,在国家的带头作用下,国内各个高校积极支持学校老师带动学生创业,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的老师或是具有创业经历的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得到教师指导。在校期间创业的学生,学校应该全程跟踪其项目过程并且安排有相关的老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更大些。在高校中经常有大型的演讲会议,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和许多的企业家给学生讲述创业故事,来激励学生的创业激情,也让学生懂得创业过程中的幸苦,懂得坚持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给学生提供经验和教训。

5.4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进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这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朝着成功方向迈进的外部助推力。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宣传国家、地方和本校在“创新创业”上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宣传国内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典型,并邀请这些成功者来校分享“创新创业”历程,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6结语

创业教育是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然需要,高校必须抓住机遇,以加强创业教育,培育人才为己任,积极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与管理论文二

20xx年两会期间,李xx总理在政x工作x告中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双引擎”之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与动力,创新一般与创业活动紧密联系,而大学生又是最具有创新潜力的人群,也是最有机会与潜力创业的群体,因此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们的“创客”之行,也绝少不了政府、学校及大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为大学生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健全扶持、保障制度

首先,良好和谐的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客”们起航的先决条件。应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需进一步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切实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坚决杜绝“有权就任性”现象,避免繁琐的审批、立项浇灭了“创客”们的热情。各级政府需以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规范中介组织,强化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同时,政府在工作中不越位,却也不能失位,要高效率地履行职责,为创业创新主体搞好服务。还要进一步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按照国家部署,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相关政策,保证各类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另外,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根据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精神,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实施细则,帮助和支持更多大学生实现创业,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另外,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是促使“创客”们放开手脚前行的重要推动力。“创客”,尤其是大学生“创客”,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掌握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且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场地、服务等创新创业成本较高,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天使投资、股权众筹的发展滞后于创新创业浪潮的情况下,资金短缺一直都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时,政府需发挥助推作用,通过建立创业创新平台,放宽对民间融资的限制及发放补贴等形式,帮助创业创新主体,尤其是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例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中便提出加大扶持补贴力度,向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和优秀项目资助等支持从根本上免除创客们的后顾之忧。而针对技术导向型的大学生“创客”,则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加强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探究高校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三点途径

一般认为,创业教育能显著提高学生对创业政策、活动和平台的了解程度,在积累创业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对创业的整体印象,从而引导个人对创业选择作出理性反应。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根据地,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机遇下做好创业创新教育,培养好新一代“创客”,可以在以下三个途径做出努力。

第一,“知识导向型”教学向“创新导向型”教学转变。学校不能单一的作为知识传输场所,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挖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在课程设置上,加强教学与实践创新的结合,杜绝课程的装饰性和应景性,从源头上避免教学过程中的“面子过程”。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构建一支既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创业经验,包含专业教师、客座教授和企业高管及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在内的教师队伍。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大学生的“创客”之旅需要实践,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级层次,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有效措施。加强大学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创业实践的基本途径。另外,实体经营平台的引入,能促进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立创新创业校园孵化基地、引企入校和培植驻校企业等,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空间。我校的“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课题等项目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第三,学校的各类支持必是大学生创客的福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旨在降低创业创新的门槛,让更多草根阶层加入。但大学生作为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的群体,对政府举措的反应并不十分敏感。然而,学校里像创业孵化基金、创业创新培训这样的帮助将在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另外,在政策上,可以向哈佛、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建立弹性学制或者休学制度,给学生暂时离开学校真正走向创业的机会,还要免除休学创业学生离校创业期间的学杂费,灵活规定返校复课的时段,做好相关课程和培养计划的对接,真正免除大学生“创客”的后顾之忧。

三、大学生要认清现实、转变思想,并不断开拓视野提升技术能力

改革开放之后的30余年里,中国的经济出现持续的高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们,引得无数人蠢蠢欲动,希望能尽快跻身于富豪俱乐部中。而在这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下,大学生们更要保持冷静,不能盲目投身于创业大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降低了创业创新的门槛,但绝非降低了失败的可能。事实上,社会中绝大部分人是不适合做“创客”的,因而大学生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剖析自己,否则很有可能成为成功率的分母。

另外,大学生要转变思想。“创客”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团队的带头人,团队的每一个位置都是不可或缺的,应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找准切入口,最大化自己的价值,才是创业者自我实现的最佳方式。况且在拥有股权的情况下,“创客”的最终致富也不会受到影响。

随着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的发展,创业者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缩短,创业创新逐渐趋近于两个方向,一是满足于用户体验与个性需求,例如美团外卖抓住学校内学生在食堂吃饭的不便;另一则是高精尖理论向实用技术发展,例如李彦宏利用他本人所研制出的超链分析技术为基础创办了百度,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这就要求“创客”们拥有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头脑能够发现细节中存在的触发点,又或者是拥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以技术专家的身份成为创客团队的一部分。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论文 第6篇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

【关键词】: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必要性、品质、做好一件事

【正

文】:

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创新与创业管理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蒙牛的牛根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创业其实没什么,你就凭自己的力量做成一件事就行。”你做成功的某一件事,就有可能树立一种企业的思维方式,办事方法和企业文化,而一个企业一旦有了统一的思维方式,办事方法和企业文化,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创业者的成功就为期不远了。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接着,我们来看看大学生为什么要创业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动力来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倡导。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创业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进行创业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我国的经济领域的创业行为基本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的。但中国第一代创业者不是大学生,而是一些胆大的、生活贫困的、渴望改变生活面貌的社会底层人士。那个时代的创业精神现在仍值得我们大学生去学习。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比八十年代更快,知识技术的要求更高。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第一代创业者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坚强的扛起创新与创业的大旗,开辟出一条属于我们大学生自己的、全新的道路。

然而,光知道创业的必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大学生还应当了解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1.艰苦和勤奋是必须付出的投资资本 屠格涅夫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那么首先祝福你成为一个能吃苦的人。”从古至今,艰苦与勤奋就是一对双生子。谁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改变命运,你就得用艰苦与勤奋换取流通幸福的货币——知识。

2.学会对自己狠一点

创业是一场战争,创业者随时都可能因为挫折丧失信心与勇气。当无法回避挫折时,就要会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不是件简单的事,这就意味着要对自己狠一点,狠意味着一种骨气,意味着一种尊严,意味着创业者为了拿到创业的硕果而拥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创业的过程就像拔河运动。当创业者对自己狠一点的时候,自身的潜能就能被激发,就能拥有更多力量,就能将胜利从别人手中拽过来。

3.做成专家,你就能够为自己创造成功

为什么专家如此的受人追捧,很简单:他们拥有专业技术与预测行业走向的专业理论知识。想创业,就该明白:任何人只要在某件事情上投入比其别人更多的汗水和思维,他就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者所拥有的一切素质。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创业者的天赋并不比一般人高多少,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专注、勤奋、善于思考的特质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4.学会胸怀宽广

对于创业者来讲,领导手下员工去创业也就相当于带兵打仗,没有度量,路会越走越窄。相反呢,如果一个创业者胸怀宽广,那么就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他去展示。举一个老师讲过的例子,柳传志领导的联想集团最初只是一个11个人、20万资金的小公司。如今的联想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柳传志的胸怀首先体现在企业的远大抱负上。在建立联想之初,就树立了发展民族工业的理想。这使联想公司没有迷失在当年众多倒卖电脑盈利的公司之列。其他,还体现在他宽大的气量上。柳传志曾经三顾茅庐邀请联想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倪光南。他还全力培养杨元庆、郭为等年轻领导人,自己退隐二线,与香港合作方共创香港联想。作为一位创业者,只有胸怀宽广,高瞻远瞩,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

5.永远需要速度、激情、需要创造

创业者在商战中同样需要一些优秀的品质,那就是速度、激情、创新精神。创业者在激情的支配下,往往能激发巨大的潜能。创新精神是成功者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当今时代,交通和通信非常发达,一条咨询会在几秒钟传播全世界,因此迅速抓住商机才能赢得主动

最后,来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我觉得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无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之上。很多的大学生创业后就整天只懂跑商家,荒废了学业,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学习就像老鹰飞翔的练习,只有把翅膀练硬了才能飞得更高。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也不会给任何人实习的机会,大学生创业火焰般的热情是否能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当然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王选为此付出了十八年在实验室里没有节假日的艰辛,比尔·盖茨苦熬了十七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学生创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经受了种种挫折和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我们大学生在卷入创业热潮的同时,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自己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最后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人生的财富。打工人生与创业人生一定是不一样的。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一定与知识的积累量成正比,没有很高的学历在创业竞争中也一样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时候还要看准时机,看准市场的潜力。当然,挫折、失败是任何人必须上的一课。人创事业的历程是疾苦的,你要不断的降服一个又一个的坚苦。你碰到的倒霉的事情,在这几十年遇到的坚苦中,只会是小小的一部分。每次打击,只要抗过来,你就会变得上更加坚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上一篇:用户培训计划模板下一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