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2024-06-22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精选5篇)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第1篇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将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宗旨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旨在鼓励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多出优秀成果,进一步发挥国家社科基金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二、资助对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也可资助少量学术价值较高的资料汇编和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工具书等。

三、申报学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范围为国家社科基金目前设立的全部26个学科。从今年开始,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涉密成果除外)三个单列学科纳入受理申报范围。

四、申报条件

申请人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暂行)》(请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的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具体申报条件如下:

1.申请人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

2.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应是基本完成(80%以上)并且尚未出版的中文学术专著或学术资料汇编、工具书等。少数民族文字成果须同时附规范汉字稿。

3.申报成果应政治方向正确,学术上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达到本学科领域先进水平。

4.申报成果须由三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或我办指定的出版社(名单附后)书面推荐,推荐者须承担相应信誉责任。

5.同一申请人一次只能申报一项成果;申请未获立项的成果一年之内不得再次申报。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非学术研究的通俗读物;

(2)应用性研究成果;

(3)论文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

(4)译著;

(5)博士论文(博士后研究报告)通过后不满2年,或虽满2年但未作较大修改(以博士论文或博士后研究报告申报后期资助项目的,必须提交论文或报告原文,并附详细修改说明);

(6)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7)已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已出版著作重复10%以上;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或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成果;

(9)申请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尚未结项;

(10)不同意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统一安排出版。

五、申报办法

通过同行专家推荐或出版社推荐,由个人申报。具体程序如下:

1.填写申请书。申请人登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根据不同的推荐申报方式下载相应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书》,用计算机填写一式2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填写好推荐意见,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签署意见。

2.准备申报材料。包括:(1)申请书2份;(2)《成果介绍》活页一式7份;(3)申报成果,由三名同行专家推荐申报的报送5套书稿(申报书稿字数在80万字以上的,报送2套书稿和5份成果概要,成果概要包括2万字以内的成果内容介绍,以及全书目录和参考书目);由出版社推荐申报的报送3套书稿。书稿和成果概要均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并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和单位等信息;(4)电子光盘,须包含申请书、书稿、概要、附件等所有申报数据,光盘上请标明申请人姓名、单位及学科分类。

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的项目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和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

我办将做好申报材料的保密工作,申报材料一律不再退回。

六、受理申报和评审安排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常年受理申报,即时通讯评审,计划6月(评审4月10日以前申报的)、11月(评审9月10日以前申报的)各集中会议评审一次。

七、资助强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费资助强度与当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致相当,一般在15万元左右。申请人根据此资助强度以及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的资助金额。

八、出版要求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统一组织出版。项目申报评审期间、项目结项前,申请人不得擅自出版申报或立项成果,对违规者将中止申请或撤项,并通报批评。

九、其他要求

为保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特提出以下要求:

1.申请人须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推荐人要如实填写推荐意见,并承担相应的信誉责任。凡在申请和推荐时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将予以通报批评,申请人和推荐人三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审核,确保申报材料内容真实、符合要求,申请人具备申报条件,并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各地社科规划办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严格把关,签署明确意见。

3.请参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问答》(可在我办网站查阅),进一步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附件:目前暂定的推荐申报出版单位名单(34个)

附件:目前暂定的推荐申报出版单位名单(34个)

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上海古籍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上海远东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社科文献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三联书店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第2篇

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下称国家社科基金)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导向作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扶持基础研究的优秀成果,特设立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第二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与其他类别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同等学术地位。

第三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面向全国,经由各省区市社科规划办和在京委托管理单位自由申报,择优立项。

第二章 资助范围

第四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主要资助人文哲学历史学科基础研究的学术成果。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也可资助少量学术译著、学术资料汇编和工具书等。论文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暂不资助。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须在通过答辩5年以后并经过较大修改方可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所资助的成果应是基本完成(80%以上)并且尚未出版的中文书稿或学术资料汇编和工具书等。

第六条 申报成果应不违背党的基本理论,且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达到本学科领域先进水平。

第七条 申报成果须由三名正高职同行专家书面推荐。推荐者须承担信誉责任。

第八条 已经出版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成果,不能申报。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不能申报。

第九条 申报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第四章 申报评审程序

第十条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称全国社科规划办)按规定时间受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

第十一条 申请人须从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下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书》;将填写好的申请书及相关材料一式2份和申报成果(须隐去申请人姓名)一式5份(译著须附上外语原件5份),经由各地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单位按有关程序报送全国社科规划办。

第十二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评审工作由全国社科规划办负责组织。

第十三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立项,须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

第五章 结项、资助与出版

第十四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后续研究和出版。

第十五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费资助强度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致相当。具体数额由本人申请,评审专家提出建议,全国社科规划办批准。

第十六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完成后,按有关程序送全国社科规划办办理结项手续。

第十七条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后的继续研究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按规定自主使用并由单位财务部门管理;其余经费待验收合格后拨付有关出版社资助出版并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统一管理。如申请过程中或立项后申请人将成果自行出版,将视为终止立项协议,并按有关规定追回所拨经费。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社科规划办。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第3篇

1 2006—2010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

1.1 申报和资助总体情况

2006—2010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申报3123项,获资助项目651项,资助经费23687.8万元。申报项目数、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分别从2006年的490项、75项和2702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778项、196项和7262.3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27.1%、28%。获资助率也从2006年的15.3%增长到2010年的25.2%,五年间增长了近十个百分点。可见,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仅申报数量在逐年增长,申报质量也在逐年提高。2006—2010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见表1和图1。

注:*年均增长率

1.2 各类别项目资助情况

按项目类别统计,我校2006—201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要集中在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合计批准542项,占总批准项目数的83.6%,资助经费15600.4万元,占资助总经费的65.8%。其中,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别从2006年的47项和19项增长到2010年的101项和68项,分别增长了1.15倍和2.58倍;资助经费分别从2006年的1235万元和445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3602万元和1327.7万元,分别增长了1.92倍和1.98倍。

五年来,我校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项,资助经费1740万元,此前历年累计获批数仅6项。累计获批各类重点项目(包括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33项,资助经费5830万元,占资助总经费的25%。2006—2010年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资助情况见表2,各类项目资助经费比例见图2。

1.3 各科学部资助情况

按项目所属科学部统计,我校近五年获得资助的项目分布在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医学等八个领域。其中,获资助经费的74.8%主要集中在工程与材料科学、化学科学和信息科学三个领域,分别占总资助经费的37.3%、22.1%和15.4%。说明我校基础研究的主体和优势力量集中在以上三个学科领域,而其他学科如数理科学、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等还相对薄弱。这与我校目前7个国家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食品科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培育)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培育),均分布在以上三个领域的分布特点相吻合。2006—2010年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科学部资助情况见表3,资助经费比例情况见图3。

注:医学科学部为2010年新增学部

1.4 项目负责人年龄、职称分布情况

从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的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教师是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力军。五年来,我校31—45岁的教师获得基金项目资助的有432人次,占总资助项目的66.4%。从职称结构看,项目负责人中正高职称314人次,副高职称185人次,讲师141人次,博士后11人次。项目负责人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总数的76.7%(表4)。

注:以上年龄统计为获得项目当年的年龄

2 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校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强调项目过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并从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管理经验。

2.1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资源,我校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制定和修订政策,营造氛围,发挥导向作用,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如我校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设立了华南理工大学青年科研基金,专门资助青年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前期探索,为他们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2008年起我校在制定实施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时,非常重视和强调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将绝大部分经费用于资助40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自主科研活动;积极对杰青后备人才进行摸底,及早发现苗子,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为他们设立培育项目,以促进他们的学术积淀,加快成长速度。并且每年召开杰青后备人才座谈会,并邀请历年已获批杰青参会,加强交流和指导;对已获杰青进行经费配套,鼓励产出高质量的成果。我校实施重视人才培养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五年来,我校就有9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我校历年获批总数的60%。

2.2 精心组织策划,培育重大、重点项目

我校近年来非常重视重点、重大项目的组织和策划工作,注重发挥我校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和平台的作用,围绕国家、地方重大需求,结合学科优势,争取承担更大的科研任务。如我校每年积极整合优势力量,向有关部门提出各学科领域的指南建议,并积极组织申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上报,对入围答辩的项目高度重视,组织校内有关专家进行多轮预答辩,从多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能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立项。五年来,我校累计获批各类重点、重大项目33项。在实施国基重大、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我校还非常重视加强积累,提高水平,为承担更高层次的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如2009年,我校两位学术带头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础上作为首席科学家获批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其中一项是在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新型金属储氢材料及其储氢机理”的基础上成功申报获批2009年“973计划”项目“新型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为我校材料学院朱敏教授);另一项“生物质功能化利用新技术的基础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为我校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润仓教授),也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一系列相关课题的基础上申报成功的。

2.3 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调动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我校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学术水平,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全面推进科研创新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我校2006年1月份制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对实得经费超过60万元(含)的单个纵向基础研究项目,按实得经费的3%给项目承担者发放奖金,凡标明以我校为第一作者所列单位正式发表的论文,被SCI、SCIE、EI、ISTP收录者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等等,我校按照该办法的有关规定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对有关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了的奖励。该奖励办法的实施对鼓励我校广大科研人员积极争取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产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下一阶段我校将进一步调整现行的奖励政策,在重视科研成果数量的同时,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质量,提高对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奖励激励力度。

2.4 校院配合,规范管理,确保项目申报和实施质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属于普报项目,涉及全校各个学院和学科,需要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共同组织。在学校层面,我校每年都会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泛地做好申报动员工作,面上发动和重点动员相结合,通报有关信息,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在广泛动员申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如邀请有关人员给我校教师做专题报告,讲解申报注意事项、以及申请书的撰写技巧;在学院层面,要求有条件的学院组织专家,对本学院的申报书进行初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2.5 重视过程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我校还非常重视批准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保质完成,按时结题。我校有专人负责基金项目的管理,项目批准立项后,为每个项目进行建档,并积极进行后续跟踪管理,督促项目负责人按计划进度进行研究,按时提交中期检查报告和结题报告,并要求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预算范围使用经费。2008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审计工作组抽查审计了我校10个国基项目,最后的审计报告对我校国基项目的管理进行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校对国基项目经费管理的做法。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高层次人才偏少,创新研究群体和重大项目有待突破

我校目前仅有杰青18人(其中以我校申报获批的杰青仅15人),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仍有差距。我校将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工作,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从政策导向、考核激励、经费资助等各方面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育。我校至今仍没有牵头承担过国基创新研究群体,今后将加强这方面项目的组织和策划,争取实现突破。

3.2 各学科分布不均、差距较大

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呈现各学科分布不均的特点,五年来,我校获国基资助经费的74.8%集中在材料、化学和信息三个领域,生命、地球和数理等学科领域有待加强。学校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的基金申报和管理工作,提高申报质量。

3.3 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我校历年来国际合作项目偏少。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关于国际合作的项目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中丹合作研究项目、中俄合作项目、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等,我校应把握这一机遇,及时掌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申报信息,通过开拓项目的申报渠道,有目的地组织全校教师加大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力度,共同申报各种国际合作项目。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报告(2006—2010年)[R]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第4篇

2011年12月26日08:09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根据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国家社科基金从2011年12月起,开展社科类重点学术期刊首批资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通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资助,推动我国学术期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推出更多优秀成果,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增强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

二、申报条件

本批计划资助80种期刊,申报期刊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遵循基本学术规范。

2.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近年来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代表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3.主编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编辑队伍;主办单位具有较好的社科研究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研究队伍。

4.确实需要扶持,且通过资助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

申报期刊必须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的正式刊物,且同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年)来源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中国社科院)。

三、遴选程序

1.受理申报。申报时间为2011年12月26日-2012年1月20日。申报期刊须用计算机如实填写《申报书》(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一式2份),逐级进行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期刊申报,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期刊申报,中央党校科研部受理中央国家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期刊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受理教育类期刊申报,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受理艺术类期刊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期刊申报,各省(区、市、兵团)社科规划办受理当地的期刊申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不直接受理申报。

上述管理单位务必于2012年2月15日前,将申报材料(《申报书》1式2份、《申报汇总表》1份),报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处,同时将《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ghbqkzz@126.com,逾期不予受理。

2.资格审查。2012年2月下旬,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申报期刊进行资格审查。

3.推荐。2012年3月上旬,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通过资格审查的期刊范围内组织推荐。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组在本组专家提名的基础上,推荐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学术期刊和各种综合类学术期刊;各省(区、市、兵团)社科规划办,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教育部社科司、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央党校科研部,推荐本地区(部门、系统)的学术期刊。

4.综合评定。2012年3月下旬,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综合各方面推荐意见,组织对被推荐期刊进行评审,确定建议资助名单。

5.公示。2012年4月上旬,建议资助期刊名单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后,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和《光明日报》公示10天。

四、资助经费

资助经费根据期刊的实际情况确定,总体上适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实行经费预决算制度,主要用于装帧设计、印制、出版发行、稿酬、审稿费、编辑费、学术会议费等,也可用于期刊交流、期刊宣传、编辑培训和数字化建设等方面。

五、监督管理

期刊申报材料必须属实,如发现弄虚作假,取消申报资格或撤销资助,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

受资助的期刊须在封面显著位置标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字样;原则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不得收取版面费。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受资助的期刊实行动态管理,以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考核,重点考察资助后学术水平、学术影响、期刊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是否有提高,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资助及资助的额度。对出现政治问题或存在不良学风的,随时取消资助。受资助的期刊每年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报告相关工作。

联系方式:(010)63094851(张献锋)63094651(李计广)

附件: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第一批(试点)申报书》

2.《申报汇总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第5篇

为促进学科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国家设立了一系列国家级科技资助计划,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以下简称NSFC) 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且主要渠道,被学者公认为国内最规范、最公正、最能反映研究者基础研究实力的专项基金,获得NSFC资助已成为衡量各高校及科研机构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因此,基于NSFC资助学科立项情况的全面分析,能够帮助项目申请者准确把握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最新成果,进而为广大科技人员在研究选题方面提供导向,提高科研工作者投身学科领域探索研究的积极性,也可为科技管理部门在科研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基于NSFC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部分学者侧重于基金项目本身的分析,另一部分学者侧重于基金项目产出的分析[2,3,4,5,6,7,8,9,10,11,12,13]。从之前学者所做的研究来看,仅有个别学者的研究内容涉及农业学科[14,15,16,17,18,19,20,21],且因分析数据的年代较早,研究领域仅局限于某一级学科中的少数分支学科,已不能满足科技工作者对整个学科领域NSFC资助立项的科研选题、项目内容、资助情况等分析的需要。基于此,本研究将结合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畜牧兽医学科发展态势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分析”,开展农业学科领域NSFC立项的统计分析。

畜牧学与草地科学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农业学科门类,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的发展为畜牧产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公共卫生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保证,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宽阔的实验平台[22]。目前全国有近百所农业科研机构有此学科设置,在 《学科分类与代码》 ( GB /T3745—92) 中属于一级学科。从国家自然基金委统计来看,NSFC是该领域最主要的资助项目,近5 年项目资助经费达5 亿元,占所有NSFC资助项目的0. 65 % 。本文将从分析畜牧与草地科学在近阶段内NSFC资助项目立项数据入手,反映现阶段学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帮助科研人员以较短时间掌握最有效的信息,这已成为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中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直观、全面的数据统计、情报分析等综合手段与方法,探索学科在NSFC项目申请方面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为科研人员进行学科研究选题提供指导,为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NSFC) 官方网站 “资助项目检索” 申请代码一级学科 “生命科学处” 中C17 “畜牧与草地科学”,在这个代码下的 “C1701 畜牧学”、“C1702 草地科学”、“C1703 养蚕学”、 “C1704 养蜂学”4 个二级学科的资助项目均是该学科立项的数据,项目批准年度为2009—2013 年,按年度检索,其它默认项都为全部,总计检索出1 184 项,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下载数据的字段包括 “项目批准号”、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单位名称”、“申请代码”、“资助类别”、“项目主题词”、“批准年度”等信息。数据预处理的内容涉及项目负责人的姓名清洗,主持单位的机构规范、单位所在省市核查等具体环节。

3 统计分析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3) 5 年立项的1 184 项生命科学领域畜牧与草地学科进行包括项目类别、主持人职称、单位类别、单位所在省区市、学科分类、项目内容、立项时间的分析,试图以此来凸显中国畜牧业学科的发展现状。

3. 1 项目类别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涉及项目和人才两大体系,其主要包括: 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国际( 地区) 合作与交流项目、专项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等16 个类别[23]。除国家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研制项目之外,其他11 个项目均有畜牧与草业科学申请立项。

在分析的畜牧与草地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中,面上项目立项495 项,占比41. 8% 以上,资助金额位于首位; 其次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91项,占比接近1 /3,资助金额仅次于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位于前三甲之列。从数据来看,面上项目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主力军,两者资助项目和金额之和占比超过总资助项目的70% 。此外,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26 项,占比近20% ,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兼顾到地区差异,对西部或偏远地区畜牧业的研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重点项目立项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立项有3 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 项,重大研究计划立项1 项,以上项目资助量虽少,但获得资助难度较大,需要申请者自身条件突出且科研实力雄厚,应给予足够关注。具体如表1 所示。

3. 1. 1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项目类型,资助主要以自由探索为主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者可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据了解,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面上项目的经费约占科学基金资助总额的60% 左右,面上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3 年,资助强度由每项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近些年来,随着中央财政拨款的逐年增加,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也在大幅度提高,加大力度资助具有创新思想的项目申请,为科学技术人员在广泛学科领域自由探索中提供强有力支持。从分析来看,畜牧与草地科学获得资助项目也主要源于面上项目资金的支持,资助金额已超过2. 8 亿元,占学科总资助额度的54. 8%。

3. 1. 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基金项目中的重要类型,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进行创新研究、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的能力,激励青年研究者开拓创新思维,塑造基础研究领域的后继人才。该类项目对申请者的年龄有一定限制,一般要求在35 周岁以下,女性可放宽到40 周岁以下。对于畜牧与草地科学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第三大资金支持则是该项,可以说明青年人才在畜牧业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资助金额超0. 8 亿元,占学科总资助额度的16. 9% 。

3. 1. 3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系列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项目类型,该项目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部分地区的科学研究基础,培养和扶植该地区的科学技术人员,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以促进全国畜牧行业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该类项目对申请者所在依托单位所属省级行政区有一定的限制,这些地区一般是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资助金额近1 亿元,占学科总资助额度的19. 3% ,证明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在学科立项上占有一席之地,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强有力支持。石河子大学的贾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敖日格乐、云南农业大学的杨舒黎,均在2009—2013 年间获得3 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说明边远地区的申请者可以通过申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3. 1. 4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举足轻重的类型,主要用于支持科学研究人员结合本国需求,把握世界科学前沿,对学科生长点及某些重要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特别支持研究人员在科学前沿和对学科发展有突破性作用的领域做研究,支持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特色自然资源的领域做研究,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应用前景和意义。资助强度从每项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目前从2009—2013 年,学科申请到重点项目6 项: 中国科学院的孙青原、印遇龙,中国农业大学的谯仕彦,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奎,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西南大学的周泽扬,课题名称分别为: 哺乳动物卵子减数分裂纺锤体检验点和染色体分离机制研究( 2009) ; 仔猪小肠上皮隐窝绒毛轴更新与蛋白质代谢的分子机制( 2013) ; 发酵乳酸杆菌调控新生仔猪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机理研究( 2009) ; PI3K/Akt通路调控猪肌肉发育及产肉量的整合表观遗传学机制( 2013) ; 鉴别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键基因及其因果突变位点( 2012) ; 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质组及其在侵染中的作用研究( 2009) 。项目主持人均是正高职称,说明重点项目负责人以正高职称为主。

3. 1. 5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为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归国工作,培养造就一批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领航人而特别设立的。该基金资助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的优秀华人青年学者,也包括尚在境外即将回国进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受理一次,目前从2009—2013 年,畜牧学科申报者申请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只有3 项,主持人为华中农业大学的赵书红,浙江大学的汪以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姚斌,项目资助金额均为200 万元,其研究课题名称分别是: 猪遗传育种学( 2010)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10) ; 饲料用酶的分子生物学( 2012) 。申请时均为正高级职称。

3. 1. 6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也被称为 “小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主要是针对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自2012 年起开始设立。到目前为止,该学科申请到该基金项目共有3项,兰州大学的张金林、华中农业大学的晏向华、兰州大学的邱强,均获得100 万的项目资金支持,研究课题分别为: 草类植物逆境生理( 2012) ; 动物分子营养学( 2013 ) ; 牦牛种质资源和遗传学( 2013) 。其中,张金林和邱强申请时为副高级职称,晏向华申请时为正高级职称。

3. 1. 7 重大研究计划

重大研究计划是国家针对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实施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目的是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推动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该学科申请到重大研究计划的只有1 项,即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浩,获得100 万项目资金资助,课题名称为藏鸡高原极端环境下的基因组变异及其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 2013) ,申请时为副高级职称。该课题符合2013 年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中有关微进化过程的多基因作用机制的方向,代表了微进化中生物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重要体系,展现了 “极端环境下的基因组变异及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课题创新性强,是具有国际领先潜力的前沿研究项目。

3. 2 项目主持人职称分析

从项目主持人来看,该学科共有1 018 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184 项,其中各种职称均有,正高级职称略占优势,占比42. 7% ; 副高级职称占比34. 8% ; 中级职称占比22% ; 初级职称占比0. 3% ,如表2 所示。

( 1) 初级职称获得立项4 项,有4 位主持人。中国科学院的余丹丹( 2010) 、兰州大学的岳利军( 2011)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王晶( 2013) 、安徽科技学院的王淑娟( 2013) 、分别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其中王晶和余丹丹在获得项目时的职称是研究实习员,而王淑娟的职称是助教、岳利军是助理实验师。这说明,一方面,初级职称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初级职称所申请的项目质量高、项目定位准确,也有机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 2) 中级职称获得立项立项261 项,有258 位主持人。其中3 人获得2 项项目资助,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杨培志获青年科学基金( 2009) 与面上项目( 2013) 、中国科学院的于海英获青年科学基金( 2011 ) 与国际( 地区) 合作与交流项目( 2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张路培获专项基金( 2011) 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2) 。中级职称获得的主要项目类别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共217 项,占比83. 5% ,这说明中级职称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主要源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且由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年龄限制,可是说是专为中青年申请者而设立。除此之外,中级职称还获得面上项目12 项,说明中级职称也有可能获得面上项目的资助。从职务来看,中级职称中的高校讲师获得项目136 项,占据半壁江山,由此说明讲师队伍已成为中级职称获批项目的主要力量。

( 3) 副高级职称获得立项413 项,有361 位主持人。从项目类别来看,副高级职称获得面上项目资助160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59 项,两者之和占该职称获得项目数的77. 2% ,为主要获得资助的项目类型。此外,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浩( 2013)获得重大研究计划资助,兰州大学的邱强( 2013) 、张金林( 2012) 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4) 正高级职称获得立项506 项,有395 位主持人。从职称层面来看,正高级职称获得的立项项目数量最多,占比学科立项项目的42. 7% ,由此说明正高级职称由于工作经历更加丰富,研究水平与能力更为突出,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其中教授获得立项数达395 项,占该职称所获项目资助数的77. 9% ,是项目申请的主力军。从资助类别来看,主要以面上项目为主,共计323 项,占正高级职称获得项目数的63. 7%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26 项,占24. 9% 。除此之外,正高级职称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 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 项,以及重点项目6 项。

3. 3 单位类别分析

从项目负责人所属系统分析,可分为高校系统、农科院系统、及其它单位,共有154 个单位主持该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见表3) 。高等院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占绝对优势地位,118所高校获得资助项目共917 项,占比近80% 。从承担项目的高校分析,18 所211 及985 高校获得241项项目资助,占比20. 4% 。16 所211 高校获得165项项目资助,占比13. 9% 。上述两类高校中的每所平均获得项目数接近12 项,这也显示出高校综合实力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有力条件。另一方面,84 所一般高校承担项目数达512 项,多于重点高校100 余项,占据近45% 的份额,这说明普通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上也可大有所为,并不拘泥于是否为国家重点院校。从农科院系统来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各省市农业科学院构成,26 家农科院系统机构共获得项目资助210 项,仅中国农业科学院一家机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8 项,占比达到学科总获批项目的近9% ,说明该机构在此领域研究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占有较大优势。除此之外,中国科学院获得基金项目资助46 项,其他行政、科研单位获得基金资助项目11 项。以上数据表明: 从项目获批数量上来看,以高校系统、农科院系统为主,占比超过95% 。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单位分析,主持项目10项及以上的单位共30 家( 见表4) ,主持10 项及以下的单位共124 家。重点分析主持项目30 项以上的9 家机构,论述其主要研究方向。从表中可知,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08 项,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其它机构,主要研究方向是家畜遗传育种、养蜂学、饲料学; 其次是中国农业大学获资助项目90 项,主要研究方向是家畜遗传育种、单胃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畜禽繁殖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获资助项目50 项,主要研究方向是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家畜遗传育种学;中国科学院获资助项目46 项,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 项以上,其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单胃动物营养学和家畜遗传育种。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 项以上,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反刍动物营养学、草种质资源与育种。

3. 4 机构所在省区市分析

从机构所在省区市来看( 见表5) ,内地的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该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北京、江苏、内蒙古3 省市承担的项目数位于前三甲,且北京市优势明显,承担项目数215 项,超过第二名2 倍项目资助数量,主要原因是北京地区985 及211 高校众多,优质教育、科研资源丰富。江苏省排名靠前的因素在于省内畜牧学科有较强实力的机构较多,例如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内蒙古位列于前3 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内蒙古农业大学一家机构包揽基金项目50 项,机构获得资助项目数紧随前2 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之后。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属于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并不十分丰富,却取得了资助项目65项,位于第四,究其原因为新疆地区畜牧业发达,因地制宜方面较其它省份更有优势,新疆获得地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54 项。可见,偏远地区科研单位可以通过申请地区自然科学基金来获得科研资助。新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机构有: 石河子大学( 20 项) 、新疆农业大学( 18 项) 、塔里木大学( 17 项) 、新疆农垦科学院( 8 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2 项) 。

从地区分布分析来看( 见表6) ,以北京为首的华北地区承担30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占此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25. 6% ,位列榜首。以江苏、山东为主力的华东地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7 项,占据总数的24. 2% ,以微弱差距位居第二。除此之外,西北、华中、西南、东北、华南地区分别占比15. 5% 、11. 2% 、10. 4% 、8. 3% 、4. 8% 。由此看出,所在地区具有学科优势的科研机构数量多是获得较多项目资助的主要因素,且区域内畜牧业的发达程度也是促进科研机构获得项目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3. 5 立项学科分类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畜牧与草地科学”设有畜牧学、草地科学、养蚕学、养蜂学4 大研究领域( 见表7) 。从统计来看,畜牧学立项数量最多,达874 项,占立项总数的73. 9% ,畜牧学下设畜禽繁殖学、畜禽行为学、畜禽环境学、畜禽资源、单胃及反刍动物营养学、家禽营养学、家畜及家禽遗传育种学、饲料学、其它等11 个分支研究方向。遍观总体情况,畜牧学立项项目主要集中在家畜遗传育种学21. 9% ,所以说遗传育种学是畜牧学申报的主要研究方向。草业科学包括草地与放牧学、草种质资源与育种、草地环境与灾害、牧草生产与加工4个分支研究方向,其中各分支均有涉及,草种质资源与育种获批项目数量最多,是草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主攻方向。养蚕学和养蜂学申请到的项目数量分别为79 项和46 项,可以看出我国蜂蚕业方面的研究,占比超过该学科立项项目数的10% 。

3. 6 立项内容分析

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等文献检索的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在文献计量学中,关键词分析是重要研究手段,通过分析相关学科文献的关键词,对 “畜牧与草地科学”立项的名称进行内容分析,可反映出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以明确学科立项的重点、热点内容,了解以往申报项目的规律,从中发现未来的研究趋势。

根据研究动物品种关键词分析( 见表8) ,内容中涉及最多的是猪,位列第一,达274 项; 其次是牧草,185 项,第三是牛,133 项,家禽类中鸡位列第四,为127 项; 之后是羊126 项,蚕79 项,饲料70 项,蜂45 项,实验动物21 项,水禽( 鸭、鹅)20 项,其他家畜家禽( 马、兔、鹿、鸽) 11 项,特种经济动物7 项,宠物类( 藏獒) 1 项,另外,没有明确研究物种的是94 项,同时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种的达10 余项。由此看出,该学科立项中,研究物种以猪为主,占全部品种的27% 。可见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正处于黄金期,科技研究服务于现实养殖业已成为主流。此外,研究牛、鸡、羊、蚕、饲料、蜂、牧草等的项目数量也较多,分析这主要源于对以上产品的市场需求。

对上述研究物种进行研究内容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大致分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养蚕学、养蜂学、动物行为学与环境学、草业科学等6 个主要研究领域。

3. 6. 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研究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是畜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立项数达478 项,主要研究方向为: 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畜禽育种、畜禽遗传资源保持、动物繁殖生物。其研究的热点词汇主要有: 基因表达、基因芯片; 信号通路; 卵母细胞; 靶基因; 基因表达谱; RNA干扰; 全基因组失联分析; 细胞凋亡; microRNA; 定位克隆; 抗病育种; 遗传多样性等。

3. 6. 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畜牧学第二大重要部分,获得立项数达354 项,且研究趋势呈现逐年增加。主要研究方向为: 畜禽营养与代谢、猪营养与代谢、反刍动物营养与代谢调控、动物微生态营养与饲料生物技术、饲料效价与安全。其研究热点词汇主要有: 代谢组学; 营养调控; 小肠; 瘤胃; 胞内脂肪; 脂肪沉积; 功能基因。

3. 6. 3 草地科学研究

草地科学获得立项数达185 项,其研究方向为:牧草育种与良种繁育、草地管理与生态、牧草生产与利用、草坪与城市绿化。其研究热点词汇有: 苜蓿、青贮饲料; 纤维素复合系; 乳酸菌; 化感作用;近红外光谱法( NIR) ; 运移通道; 外源干扰物质;分子标记; 基因克隆; 调控机理研究;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抗旱性研究等。

3. 6. 4 养蚕学研究

养蚕学获得立项数达79 项,其研究热点词汇有: 蛋白质组; 信号转导; 家蚕微孢子虫; 皮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 RNA干扰; 定位克隆、图位克隆; 突变等。

3. 6. 5 养蜂学研究

养蜂学获得立项数达46 项,其研究热点词汇有: 中华蜜蜂; 抗螨; 基因表达; 秘浆行为、跳舞行为、社会行为、气味受体等。

3. 6. 6 动物行为学与环境学

动物行为学与环境学获得立项数达42 项,其研究热点词汇有: 热应激、氧化应激、慢性应激; 母性行为、规避行为、节律行为、发情行为、异食癖;畜禽粪便、微生物发酵、畜禽宿舍等。

3. 7 立项时间分析

2009—2013 年畜牧与草地科学学科获批项目数量整体趋势逐年稳步上升( 见表9) ,从2009 年度的立项147 项增加到2013 年的303 项,立项数量基本上翻了一番。与此同时,畜牧类项目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数比例一直稳定在0. 8% 左右。由此说明,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支持项目数量的上浮,对畜牧与草地学科的资助数量也在同比增加,但所占基金项目总数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4 结论与讨论

( 1) 从项目类别分析,申请者主要获得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金的资助,两者之和占到学科获批总项目数的70% 以上。此外,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均获得项目资助。由此看出,学科资助项目类型多样,申报人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类型予以申报。

( 2) 从项目主持人来看,不同职称人员均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其中正高级职称略占优势,占总申请者的42. 7% ; 副高级职称占34. 8% ; 中级职称占22% ; 初级职称仅4 人。由此可以说明项目主持人的职称以正高、副高级职称为主。但是对于中级职称或初级职称的申请者来说,只要项目内容及个人研究水平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青睐,仍然有机会获得资助。

( 3) 从项目负责人所属系统分析,高等院校系统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占绝对优势地位,占比接近80% ,而农科院系统也有一席之地,占比近18% 。而其他行政及科研单位则不到5% 。因此可以说对于畜牧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高校及农业科研院所承担主力军的作用。

( 4) 从项目地域分布来看,内地的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畜牧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北京、江苏2 省市承担的项目数名列前茅,分别摘得状元和榜眼,这与其所在地高校的分布与实力有关,此外,内蒙古、新疆等边远地区申请的地区项目数位列第三、第四,说明 “地区科学资金项目”的支持,对边远地区的畜牧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 5) 从学科内容立项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的有关畜牧类学科的4 个研究领域均有项目立项。畜牧学是立项数量最多,占学科总申请项目的73. 9%;其次是草地科学方面的研究,占到总项目数的26. 2%;而蜂蚕业方面的研究,占总项目数的10%。可以看出,目前的畜牧业早已摒弃传统靠驯化动物为主的单一模式,已经过渡到多样化养殖模式的现代畜牧业,尤其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已取得一个新的高度,这对于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都将作出巨大贡献。

( 6) 从项目课题的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的动物品种与市场需求导向息息相关。从目前来看,畜牧业市场主要以猪肉、牛肉、鸡肉、羊肉、丝织品、蜂产品的需求为主导,且随着养殖业于科学化、规模化发展,饲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所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方向更加倾向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业科学研究、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行为学与环境学、养蚕学、养蜂学研究等6 个分支学科。

上一篇:供水工程建设单位总结下一篇:弘扬雷锋精神 争当美德少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