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镜诊疗技术

2024-09-02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精选9篇)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 第1篇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办法。

一、本管理办法中内镜特指应用于我院诊疗操作及手术的所有内镜。

二、成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内镜手术权限申请审核和手术授权。

三、申请内镜手术权限医师的资格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地点注册为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2、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作为一助参与内镜诊疗技术操作每年至少30例;作为术者完成相应手术累积100例以上;累计参与完成内镜手术不少于200例。

4、经过卫生部认定的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取得证书。

四、内镜手术权限的申请、审核和授予

1、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应不定期召开会议对于医师内镜手术权限申请进行审核并对合格者授予内镜手术权限。

2、医师随手术例数增长、个人手术技术水平提升和专业技术职称 晋升,达到内镜手术权限申请资格时可申请内镜手术权限。

3、医师所在科室应责成专人对医师开展手术情况如实记录、客观评价,作为医师申请内镜手术权限的客观依据。医师手术开展情况记录于《手术医师技术操作履历表》。

4、医师达到内镜手术权限资格后,所在科室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决定其是否申请内镜手术权限;医师申请内镜手术权限时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科主任签字后附申请人《手术医师技术操作履历表》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审核同意后报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裁定。

5、医师申请内镜手术权限时除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还须提交专业任职资格证书、内镜培训证书或内镜学习、进修证明等(可提供复印件)作为申请内镜手术权限的材料。

6、医师对于内镜手术权限申请存在异议可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诉,由医务科裁定。医师对于医务科裁定不满可向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诉,所作裁定为最终裁定。

7、医师对内镜手术权限审核、授予等过程和结果产生异议可书面材料提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提交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裁定,所作裁

定为最终裁定。

五、内镜手术权限的监管和再授权

按《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手术权限监管及再授权项规定执行。

六、内镜技术临床运用管理

1、严格遵守疾病诊疗规范、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内镜诊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取得我院内镜手术权限的医师每人每年作为术者应累计至少完成10例内镜手术操作。

3、简单内镜诊疗手术应由1名具备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高难度内镜诊疗手术及新开展的内镜诊疗手术应由2名具备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上述医师担任。

4、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组织术前讨论,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措施,术后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5、实施内镜手术前,应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加强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7、医师实施内镜诊疗手术前,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并按规定及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8、建立内镜诊疗病例讨论制定,对于手术难度大,术中风险高的手术以及术中操作出现失误,术后出现并发症或预后不良的病例进行讨论,总结。

9、实施内镜手术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由手术室指定专人负责我院普通外科内镜的保管、消毒等工作。

10、建立内镜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不得通过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内镜诊疗器材;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11、建立内镜进修培训制度,每年定期派遣相关人员后上级卫生部门指定的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进行学习。

12、内镜临床应用中所涉其他事宜应按我院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 第2篇

为加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妇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妇科腹腔镜和妇科宫腔镜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妇产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

1.能够满足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手术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内镜工作室要有各种相应的手术以及应急救治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四)有至少2名具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的执业医师,有经过妇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如: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盆底重建术、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分期手术等;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Ⅱ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妇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妇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40张,5年内累计完成妇科内镜手术病例3000例以上,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累计30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3.开展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诊疗科目。

4.具备满足实施四级妇科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妇科内镜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妇产科专业。2.有5年以上妇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拟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妇科内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经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妇科疾病的诊疗规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实施内镜手术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由具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 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四)实施内镜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五)加强妇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妇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六)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妇科内镜诊疗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七)医师实施妇科内镜诊疗,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并按规定及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八)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九)其他管理要求:

1.建立妇科内镜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

2.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妇科内镜诊疗器材。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四、培训

拟从事妇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 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指定本辖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开展妇科内镜诊疗医师培训工作。

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负责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培训,且具备下列条件:

1.三级医院。

2.具备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完成各类妇科腹腔镜手术1000例以上和宫腔镜手术500例以上。其中,完成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00例。

3.有至少4名具备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医师不少于2名。

4.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5.举办过全国性的与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培训工作基本要求。

1.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经卫生部认可。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

3.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

1.拟从事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参与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5例,并经考核合格。

2.拟从事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30例妇科宫腔镜手术,参与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不少于10例,并经考核合格。

3.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学员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妇科内镜诊疗操作、妇科内镜诊疗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

4.在境外接受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完成规定病例数的医师,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卫生部指定培训基地考试,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五、其他管理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需经过培训和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工作。

(一)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二)拟从事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工作的医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三级医院从事妇科腹腔镜手术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近5年累计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10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例。

(三)拟从事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工作的医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三级医院从事妇科宫腔镜诊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近5年累计完成妇科宫腔镜诊疗病例5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不少于50例。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第3篇

1 呼吸内镜技术概述

呼吸内镜是由内窥镜发展起来的新型诊断技术。其由传统内窥镜系统组成, 作用于呼吸系统。其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的诊断, 并通过微创技术应用实现呼吸系统的诊疗与治疗。目前, 呼吸内镜主要应用胸外伤、肺癌手术前检查、肺感染、食道气管瘘等疾病。在现代呼吸内科诊疗中, 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呼吸内科诊疗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呼吸内科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的诊疗信息。在现代医疗机构中, 呼吸内镜作为呼吸内科诊疗的基础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为现代临床诊疗、治疗提供了准确的、详实的诊断信息, 为提高呼吸内科诊疗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2.1 科学分析呼吸内镜技术优势与缺点, 促进呼吸内镜技术应用

在现代呼吸内镜技术应用中, 应了解并分析呼吸内镜的技术优势与缺点, 以此奠定呼吸内镜技术应用的基础。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 医生以呼吸内镜优点与缺点为切入点科学选择诊疗方式, 以此提高诊疗的准确性、降低患者的痛苦。在呼吸内镜技术应用中, 主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初步诊疗以及呼吸内镜技术优势缺点制定诊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的诊疗技术应用。针对现代医疗结构中过于依赖科技诊疗的现状, 现代呼吸内科医生还应注重对呼吸内镜的了解与分析。通过对呼吸内镜技术优势与缺点的掌握科学应用呼吸内镜技术, 提高诊疗准确性。

2.2 呼吸内镜技术在呼吸内科诊疗的应用探讨

目前呼吸内镜技术在呼吸内科诊疗的应用主要应用与介入性肺病诊疗、内科胸腔镜与支气管镜技术的复合应用以及相关呼吸系统内科疾病的诊疗。在实际的应用中, 临床医师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应用呼吸内镜进行检查。同时, 临床医师还要根据患者病情对呼吸内镜技术应用进行方向指导。例如:肺部水肿患者的临床诊疗中,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呼吸内镜的诊疗方向与重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指导呼吸内镜的应用。通过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以及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减少患者痛苦、提高诊疗效率, 为提高患者诊疗效率、减少患者病痛奠定基础。

2.3 呼吸内镜临床诊疗注意事项的分析

在呼吸内镜临床诊疗应用中,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注意事项是该项技术应用中的关键。根据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注意事项的需求, 呼吸内镜诊疗中首先应保障患者禁食水小时以上, 同时确定女性患者错开月经期。对于诊疗过程中出现秦都憋气感的患者应明确告知不必惊慌, 并由诊疗操作意识进行妥善处理后继续进行。另外, 在呼吸内镜临床诊疗检查后应注意两小时内禁食水, 痰中少量血丝患者可以不必处理。对于咳血量较多的患者应由主治医师进行检查后及时处理。通过对呼吸内镜临床诊疗注意事项的遵循减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用中不良反应以及临床事故的发生, 为呼吸内科诊疗准确性的提高、患者病痛的降低奠定基础。

3 呼吸内镜技术应用发展前景展望

在现代呼吸内科应用中, 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早起疾病的发现、有助于疾病的准确诊断。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呼吸内镜技术也加快了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初夏你的荧光支气管镜技术、超声支气管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预示了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前景。通过多学科复合应用为呼吸内镜技术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荧光支气管镜技术采用蓝色激光照射下病灶的荧光性实现了病灶部位的精确显影, 提高了呼吸内镜的诊疗准确性。而超声支气管镜更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现代呼吸内镜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现代呼吸内镜技术发展的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 未来呼吸内镜将通过多学科复合应用的方式提高诊疗优势、提高诊疗准确性, 利用多学科复合技术促进了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呼吸内科临床诊疗中, 呼吸内镜技术作为诊疗的重要手段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医师经验的丰富, 呼吸内镜技术应用中临床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科学选择诊疗方式。以不同诊疗技术的特点提高诊疗准确性。作为现代呼吸内科临床诊疗的重要技术方式, 呼吸内镜在现代呼吸内科诊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该项技术还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以及多学科复合应用拓宽了应用前景。可以预见, 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在未来呼吸内科诊疗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摘要:首届国际呼吸内镜诊治大会暨肺癌诊疗新技术新进展的召开预示了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应用的推广与发展。在现代呼吸内科诊疗中, 呼吸内镜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测与诊断仪器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着重论述了呼吸内经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经,呼吸内科,诊疗

参考文献

[1]常利军.呼吸内科诊疗技术概论[J].临床医学信息, 2010, 8.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 第4篇

【关键词】呼吸内镜;呼吸内科诊疗;荧光支气管镜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62-01

呼吸内科是对病人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科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诊疗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呼吸内科的现实需要,提高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是当前呼吸内科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呼吸内科的传统诊疗方式主要存在着诊疗时间过长,诊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很大的贡献。

1 呼吸内镜技术概述

呼吸内镜技术能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能通过微创技术来治疗病人。呼吸内镜技术是一种以内窥镜为基础的诊疗技术,内窥镜是一种可以送入人体腔道内的窥镜,它可以使医生非常直观的观察病人检查的部位。呼吸内镜以支气管镜、胸腔镜和纵隔镜为代表,其中支气管镜最早被提出是在1897年,当时德国科学家Killian报导了利用直径8mm,长度为25cm的食道镜取出骨性异物,从此开启了支气管镜的发展历史。在支气管镜发展的100多年来,从最初的硬质支气管镜发展到纤维支气管镜再到现如今的电子显微镜为气道疾病诊疗带来了极大的变化[1]。胸腔镜是1910年由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胸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纵隔镜则是在1959年由瑞典医生Carlens首次提出,用于上纵隔检查和活检,可应用于癌症的分析检查。当前呼吸内镜已经在肺感染、胸外伤、食道气管炎以及肺癌手术前检查等多项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于呼吸内镜医生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准确、快速、直观的判断,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解决了传统呼吸内科诊疗技术不能准确判断病人病情的问题。

2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2.1医生要科学使用呼吸内镜作为诊疗的手段

呼吸内镜能够送入人体腔道内,直接观察患者的病变位置,使得医生能够直观准确的了解患者情况,与以往的诊疗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虽然呼吸内镜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治疗,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医生应当要从患者的病症特点入手,以患者的初步诊疗和呼吸内镜技术的特点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医生应当加深对呼吸内镜技术的了解,积极分析在呼吸内科中应用呼吸内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实现提高呼吸内科诊断效率的目的。

2.2 当前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呼吸内镜主要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确定患者的情况能否采用呼吸内镜技术进行诊疗,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诊疗的具体方向。在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就避免了患者遭受较大的病痛,能够有效的提高诊疗的效果。

2.3 在临床中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呼吸内镜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对以下几项加以注意[2]:第一,要保证呼吸内镜诊疗患者在诊疗前6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当诊疗结束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女性患者还应当错开月经期。第二,在诊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憋气感、异物感,医生应当提前将这种可能性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像医生说明。医生会妥善的处理。第三,在患者诊疗之后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丝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患者也不必恐慌害怕。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过大时则需要医生仔细检查并予以处理。第四,呼吸内镜使用之后注意消毒,由于呼吸内镜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且结构复杂,因此在患者使用后需要严格的清洗消毒。如果呼吸内镜的消毒不合格很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在对呼吸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

3 呼吸内镜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呼吸内镜以管镜和胸腔镜为核心,可以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极大的便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呼吸内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在多学科复合应用的推动下也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荧光支气管镜技术以及超生支气管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医生可以利用蓝色激光下患者病灶的荧光性来清晰的觀察患者的情况,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利用超声支气管镜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气道壁各层组织结构,能够准确的观察出早期侵润型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范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超声支气管镜将是呼吸内镜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对当前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来看,呼吸内镜未来的发展将会以多学科复合的方式为主,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具有极大的意义[3]。

4 小结

呼吸内科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呼吸内镜是呼吸内科诊疗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通过呼吸内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病灶位置有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与传统的呼吸内科诊疗方式相比,呼吸内镜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效率。从当前呼吸内镜的发展前景上看,多学科复合方式将会是呼吸内镜未来发展主要方向。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强.呼吸内镜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1-102.

[2] 陈正贤.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用的一些争论[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前沿版).2012,26(4):53-54.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第5篇

为加强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胸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包括胸腔镜技术、纵隔镜技术、硬质气管镜技术、硬质食管镜技术、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技术(EBUS-TBNA)等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

胸外科涉及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参照《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涉及胃镜技术参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胸外科病房或专业组,每年收治胸外科患者不少于150例,完成胸外科诊疗不少于5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配备满足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ICU、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胸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胸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胸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胸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50例,其中在有资质医生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1.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具有5年以上胸外科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目前从事胸外科诊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100例。

(3)经过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开展胸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副主任医师应在有资质的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30例。累计独立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附件2)不少于10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本规范实施前,符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下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

4.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从事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主任医师书面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3年累计完成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00例,其中每年独立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30例。

(3)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要求,近3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4)其所在医疗机构具有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资质,本人曾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或在三级甲等医院完成6个月以上的专业进修。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胸外科疾病诊疗规范、胸外科内镜诊疗 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开展由具有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胸外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胸外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五)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

四、培训

拟从事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中从事按照三、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分别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本辖区三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开展相应培训工作。

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

2.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胸外科开放床位不少于50 张。

3.近5年累计收治胸外科患者不少于5000例;每年完成胸外科诊疗不少于1000例,其中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00例。能够独立开展的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类型应当覆盖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中全部术种的80%以上。

4.有不少于4名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2名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有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6.近3年举办过全国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医师培训要求。

1.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30例,并经考核合格。

2.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接受培训的医师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胸外科内镜诊疗操作、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术后随访等。

在境外接受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培训基地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附件:

1.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

2.三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附件1

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

一、胸腔镜诊疗技术

(一)肺手术。

1.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2.胸腔镜下肺减容术

3.胸腔镜下袖式支气管成形术

4.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5.胸腔镜下复合肺叶切除术 6.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

(二)食管手术。

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

(三)纵隔手术。

1.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

2.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二、硬质气管镜诊疗技术

硬质气管镜下大气道内镜治疗技术

附件2 三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一、胸腔镜诊疗技术

(一)肺手术。

1.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

2.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

3.胸腔镜下肺裂伤修补术

(二)食管手术。

1.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2.胸腔镜下食管憩室切除术

3.胸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

4.胸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5.胸腔镜下食管抗返流手术

(三)纵隔手术。

1.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2.胸腔镜下纵隔病变活检术

(四)胸壁胸膜手术。

1.胸膜活检术

2.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3.胸腔镜下脓胸病灶清除术

4.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

5.胸腔镜下NUSS手术

6.胸腔镜下胸膜腔探查术

7.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术

8.胸腔镜下膈疝修补术

9.胸腔镜下胸壁肿瘤切除术

二、纵隔镜诊疗技术

(一)纵隔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

(二)纵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自评报告 第6篇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自评报告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普通外科等10个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通知‣(厅卫医„2014‟7号)文件要求,现对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诊疗技术提出准入评审,按照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特作自评,如下:

一、医院周围医疗环境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是国家非营利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是平南县南河片区的急救中心,县第二产科急救中心。医疗服务辐射全县各乡镇与邻近藤县、桂平市部份乡镇150万人口以及南梧二级公路平南段突发事故抢救任务。

二、医院硬件设施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550多张,2014年新住院综合楼即将启用开放床位将达到800多张。2013年院门诊量28万人次,住院2.5万人次,手术5500例。现我院拥有万东0.5T MRI,24排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有DR、CR X光机各一台,日本东芝智能高档彩超Applio500、日本阿洛卡等彩超5台,具有百万级层流手术间6间(2014年新住院综合楼启用达15间),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台,小C型臂X光机一台,麻醉机5台,德国蔡司高端

显微镜2台,腹腔镜3台,史塞克关节镜1套,血透机8台,高压氧舱(12位)1套,以及以色列GaliCryoHitTM氩氦刀、美国科医人钬激光、瑞士EMS弹道碎石系统、超声刀、能量平台、日本尼德克CV-7000CV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系统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重症监护室床位8张,配置有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先进设备,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三、科室情况

我院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已达50年左右,目前,普通外科开放床位约60张,2013年收治普通外科患者1800多例,完成普通外科手术1000多例,其中三级腹腔镜诊疗技术约400例,四级腹腔镜诊疗技术约40例。近5年累计完成腹腔镜手术已达到1500多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手术已达170多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本院开展三、四级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三、四级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手术室设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有满足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配备有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有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满足普通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

施,具备普通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有经过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4名、手术室护士3名,其中黄明柱副主任医师多次到外院进修学习并经培训基地考核合格,具有扎实的泌尿外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手术操作技术能力,在外院高资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手术,累计完成腹腔镜手术已达500多例;其中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手术613有例。本院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四、人员资质

普通外科现有副主任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医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主管护师2人,护师1人,护士12人。有经过普通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了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4名。我院并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高资质专家进行长期技术帮扶和指导。

五、近年开展此项技术临床应用情况

从2008年我们开展普通外科内镜技术,在外院普通外科高资质专家的指导和帮扶下,我院普通外科内镜(腹腔镜)技术迅速发展,2012年普通外科住院人次1600多人次,手术850

多台,三级腹腔镜诊疗技术300多例。2013年普通外科住院人次1800多人次,手术1000;其中三级腹腔镜诊疗技术约400例,四级腹腔镜诊疗技术约40例。全部病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无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已达到10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150多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六、技术相关管理:

(一)严格遵守普通外科疾病诊疗规范、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开展由具有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普通外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六、其他

所有耗材均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经卫生厅指定的招标机构招标中标,一次性使用,建立有完善的使用登记制度,并按规定随访、记录。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规定收费,无违规现象。

根据上述情况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呼吸内镜(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并具备了开展此项技术的能力。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提出技术准入评审,请求批准。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内镜诊疗技术医师资格认定推荐书 第7篇

兹推荐医师获得从事手术的准入资格,理由如下:

1、该医师具有主任医/副主任医职称和执业资格,具有良好医德医风;

2、在年;

3、近三年累计独立手术例,每年完成 手术例。

4、多年来共培训指导名下级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学习术,是我省从事手术临床医、教、研的骨干。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同意推荐医师获得从事手术的准入资格。

推荐人:职称职务单位推荐人:职称职务单位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呼吸内科2012年1-12月收治的14281例患者, 其中男7237例, 女7044例;年龄3个月至87岁, 平均年龄 (47.9±12.81) 岁;行呼吸内镜介入诊疗患者共3109例, 其中检查2926例, 治疗183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分析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整理, 对行呼吸内镜诊疗患者的效用进行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 计量资料用±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数 (n) 与率 (%) 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内镜诊断效用比较

注:与全科室相比, *P<0.05

14281例患者中一次确切诊断3203例占22.43%, 确诊治疗12025例占84.20%显著低于呼吸内镜88.52%、98.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呼吸内镜诊断中以支气管镜诊断为主, 其次为胸腔镜, 再次为纵膈镜, 治疗活动中以胸腔镜为主, 其次为支气管镜, 再次为纵膈镜, 见表1。

2.2 呼吸内镜治疗病症类型比较

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病症类型分布较广, 常见病症类型为气管炎症、胸痛、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咳嗽, 其他合计占50%;呼吸内镜治疗患者病症类型则相对集中, 主要为癌症治疗, 其次是咳血处理, 再次为气道扩张与间质性肺病, 其他合计仅占6.08%, 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光电学、影像学、生物材料等技术的发展, 呼吸内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现阶段呼吸内镜的适用性并不强, 探入呼吸系统器官内部进行诊疗活动, 增加了感染与并发疾病的发生概率, 还可能对呼吸器官造成巨大的伤害, 极大阻碍了呼吸内镜的推广与应用[2]。

针对普通呼吸内科疾病, 因呼吸内镜检查风险较高, 一般不建议采用, 只需行普通诊断方法如症状观察、CT检查、常规血检便能满足需要。本研究中采用呼吸内镜检查多为支气管镜检查, 此类检查技术已相对完善, 通过从呼吸道探入内镜对气管进行观察, 对组织黏膜直接窥探, 诊断病情, 效率较高, 操作方便, 且对患者产生的危害较小, 对患者耐性要求较低, 已成为重要的呼吸道疾病诊断方法[3]。

呼吸内镜应用于治疗活动, 多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 如支气管肿瘤、肺癌等, 采用支气管或胸腔镜, 将操作管与观察管探入, 进行手术, 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 具有创伤小、操作确切精准等优点。此外一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行开放手术又不适宜的病症如弥漫性肺炎、气胸、咳血等, 行呼吸内镜治疗效果显著。间质性肺病表现为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 进入Ⅱ期将要进入临床不可逆期, 此时宜采取手术治疗, 行呼吸内镜风险相对较小, 能有效的保护病变程度较轻的肺部组织[4]。引起咳血症状的病例较多, 若清理不及时可窒息, 常规清理如吸痰等措施清理不完全, 又不宜开放手术, 行呼吸内镜较为安全可靠, 对微小血块清除效果显著。支气管镜、纵膈镜、胸腔镜是呼吸内镜三大主要类型, 按照其操作区域划分, 可适用于支气管、纵隔、肺部等各类疾病的诊疗。目前, 治疗该病方面已衍生出十几种诊疗技术, 如荧光支气管镜技术、超声支气管镜技术, 创新性引入新的运行机制, 配合微波液凝、高频电切、氩等离子体凝固、激光等介导行清理、切除、吸附等操作, 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 呼吸内镜是呼吸内科重要的诊疗工具, 特别是在常规检查确诊及重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 其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张炳新.呼吸内镜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34 (23) :23-25.

[2]解宁.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2, 53 (6) :187-188.

[3]陈明媚, 刘建南.纤维支气管镜危重病人气道管理上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2) :138-139.

[4]Moricc AH, Fontanna GA, Sovijarvi AR, et al.The diagon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ugh[J].Eur Respir J, 2011, 24 (4) :484-492.

[5]陈正贤.呼吸内镜诊治技术应用的一些争论[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临床前沿版) , 2011, 27 (4) :293-294.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 第9篇

【关键词】呼吸内镜;呼吸内科诊疗;荧光支气管镜

呼吸内科是对病人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科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诊疗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呼吸内科的现实需要,提高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是当前呼吸内科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呼吸内科的传统诊疗方式主要存在着诊疗时间过长,诊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很大的贡献。

1 呼吸内镜技术概述

呼吸内镜技术能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能通过微创技术来治疗病人。呼吸内镜技术是一种以内窥镜为基础的诊疗技术,内窥镜是一种可以送入人体腔道内的窥镜,它可以使医生非常直观的观察病人检查的部位。呼吸内镜以支气管镜、胸腔镜和纵隔镜为代表,其中支气管镜最早被提出是在1897年,当时德国科学家Killian报导了利用直径8mm,长度为25cm的食道镜取出骨性异物,从此开启了支气管镜的发展历史。在支气管镜发展的100多年来,从最初的硬质支气管镜发展到纤维支气管镜再到现如今的电子显微镜为气道疾病诊疗带来了极大的变化[1]。胸腔镜是1910年由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胸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纵隔镜则是在1959年由瑞典医生Carlens首次提出,用于上纵隔检查和活检,可应用于癌症的分析检查。当前呼吸内镜已经在肺感染、胸外伤、食道气管炎以及肺癌手术前检查等多项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于呼吸内镜医生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准确、快速、直观的判断,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解决了传统呼吸内科诊疗技术不能准确判断病人病情的问题。

2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2.1医生要科学使用呼吸内镜作为诊疗的手段

呼吸内镜能够送入人体腔道内,直接观察患者的病变位置,使得医生能够直观准确的了解患者情况,与以往的诊疗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虽然呼吸内镜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治疗,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医生应当要从患者的病症特点入手,以患者的初步诊疗和呼吸内镜技术的特点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医生应当加深对呼吸内镜技术的了解,积极分析在呼吸内科中应用呼吸内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实现提高呼吸内科诊断效率的目的。

2.2 当前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呼吸内镜主要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确定患者的情况能否采用呼吸内镜技术进行诊疗,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诊疗的具体方向。在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就避免了患者遭受较大的病痛,能够有效的提高诊疗的效果。

2.3 在临床中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呼吸内镜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对以下几项加以注意[2]:第一,要保证呼吸内镜诊疗患者在诊疗前6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当诊疗结束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女性患者还应当错开月经期。第二,在诊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憋气感、异物感,医生应当提前将这种可能性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像医生说明。医生会妥善的处理。第三,在患者诊疗之后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丝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患者也不必恐慌害怕。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过大时则需要医生仔细检查并予以处理。第四,呼吸内镜使用之后注意消毒,由于呼吸内镜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且结构复杂,因此在患者使用后需要严格的清洗消毒。如果呼吸内镜的消毒不合格很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在对呼吸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

3 呼吸内镜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呼吸内镜以管镜和胸腔镜为核心,可以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极大的便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呼吸内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在多学科复合应用的推动下也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荧光支气管镜技术以及超生支气管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医生可以利用蓝色激光下患者病灶的荧光性来清晰的观察患者的情况,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利用超声支气管镜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气道壁各层组织结构,能够准确的观察出早期侵润型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范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超声支气管镜将是呼吸内镜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对当前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来看,呼吸内镜未来的发展将会以多学科复合的方式为主,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具有极大的意义[3]。

4 结束语

呼吸内科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呼吸内镜是呼吸内科诊疗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通过呼吸内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病灶位置有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与传统的呼吸内科诊疗方式相比,呼吸内镜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內科诊疗的效率。从当前呼吸内镜的发展前景上看,多学科复合方式将会是呼吸内镜未来发展主要方向。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强.呼吸内镜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102.

[2] 陈正贤.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用的一些争论[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前沿版).2006,26(4):53-54.

[3] 郭伟,张杰,张峰,张维.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06-107.

上一篇:县粮食局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各个部门名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