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

2024-06-22

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精选8篇)

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 第1篇

新农合村级卫生室系统

新农合办公室

哈尔滨联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

1、首先双击户名和密码,点击

图标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然后输入用

即可进入系统。

2、门诊登记。

(1)点击门诊补偿管理

(2)在图示位置第一步输入患者的医疗证号,第二步点查询,第三步在查询到的人员中双击选择要进行门诊登记的患者,第四步,在登记信息中添加患者的相关信息。

(3)所有登记信息输入完成后,输入疾病简码,选择患者所得疾病,然后点击保存。

(3)保存后,系统会自动提示保存成功,然后点确定。

3、门诊处方录入。

(1)上步门诊登记保存成功后,会自动跳转到处方明细录入窗口,在该窗口中第一步点击新增一行按钮,第二步在图示的项目简码位置输入药品或诊疗的拼音简码,第三步用鼠标左键单击或者用上下箭头来选定要输入的药品或诊疗,然后按回车键选择。

(2)药品或诊疗选择完之后,第一步填写药品或诊疗的单价然后按回车键,第二步填写数量,然后按回车键,第三步继续输入下一个药品或诊疗的拼音简码,第四步用鼠标左键单击或者用上下箭头来选择要录入的药品或诊疗信息,按回车键选择。

(3)所有药品或诊疗信息录入完成后,点击保存,保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提示保存成功,点确定。

4、门诊结算

(1)所有处方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结算,结算成功后,系统会自动提示结算成功,点确定。

(2)打印结算单,如果是针式打印机点击打印,如果是非针式打印机,点击打印(非针式)。

5、生成上传结算单。

(1)第一步点击如下图所示的生成上传结算单,第二步在上传下面的小方框处,点击鼠标左键,画上对号。第三步,点击生成上传结算单。

(2)生成上传结算单成功后,系统会自动提示结算单生成成功,点击确定。

门诊家庭帐户操作流程

1、门诊登记

(1)选择门诊家庭帐户管理,打开门诊登记对话框:

(2):在图示位置第一步输入患者的医疗证号,第二步点查询,第三步在查询到的人员中双击选择要进行门诊登记的患者,第四步,在登记信息中添加患者的相关信息。

(3)所有登记信息输入完成后,输入疾病简码,选择患者所得疾病,然后点击保存。

(4)保存后,系统会自动提示保存成功,然后点确定。

2、门诊家庭帐户处方录入。

点击按处方类别录入,单击新增一行。输入费用按类别录入,在选择费用类型后输入总金额。单击保存,保存成功后。点击结算。提示结算成功后弹出如下对话框。

核对结算数据是否准确。核对无误后点击生成上传结算单。

附:合管办拨号使用说明

1、双击合管办拨号,打开合管办连接对话框,双击连接,连接成功后右下角会提示合管办拨号已连接。

2、飞秋软件的使用说明:

双击桌面上 图标,打开飞秋程序,默认下已打开,打开为状态

选择联系人(双击联系人头像,打开对话框)

进入聊天模式后可以对话或传送文件,传送文件的方法可以直接将要发送的文件拖拽到对话框中进行发送。

关于飞秋中共享文件的查看方法:

1、点击合管办共享按钮,打开共享文件界面:

在选中的文件上打勾,点击下载。便可以将选中文件下载到本地。

哈尔滨联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0-9-3

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 第2篇

黄村镇位于泾县西南,距泾县县城12公里。辖9个行政村,195村民组,总人口数24359人。现有镇卫生院一所,在职职工19人,村卫生室9个,有注册的乡村医生28人,9所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的基础,承担了农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的大部分工作,建设好村卫生室,为广大群众解除病痛,构筑起守护农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都有重要意义。

一、村卫生室职责和作用。

村卫生室承担着重要的卫生职责。一是向农村人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主要是以下六类疾病:①就近抢救中毒、溺水、触电、休克等急诊患者;②诊治常见病与多发病;③对进行性加重病人在程度轻微阶段进行诊治;④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与卧床不起的重症患者进行上门服务;⑤对一些被上级权威性医疗机构放弃治疗的农村绝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与临终关怀;⑥处理轻度烫伤、烧伤、创伤等伤科疾病。虽然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有限,但农村医疗卫生需求要求其提供的医疗服务必须是全科医疗服务。二是向农村人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农村防疫与妇幼保健这两项公共卫生工作都由村卫生室具体负责实施。防疫工作包括新生儿出生登记;负责本辖区传染病与流行病的防控与呈报等。妇幼保健工作包括儿童的4:2:1体检;孕妇保健与产后访查、高危孕妇管理;完成 0~7岁儿童报表、孕产妇保健卡、体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册、儿童保健手册、育龄妇女管理登记表等报表的登记与呈报;负责0~5岁婴幼儿的死亡报告等。三是从事其它农村卫生工作。监管辖区内食品安全,预防和参与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承担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改水改厕的技术指导;开展农村爱国卫生活动;对农村人口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咨询服务;负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收交与门诊报费等。

二、村卫生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村卫生室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容低估,所发挥的作用毋容置疑,但就目前村卫生室的现状来看,其建设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

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村卫生室简单的医疗服务职能设置难以适应农村人口日益升级的健康需求。在国家既没有明确其公共属性又没有财政扶持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村卫生室都将治病、卖药、赚钱作为生存之道。这种单一的医疗服务职能设置,既无法体现农村医疗服务的社会公益性;又无法满足农村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有地方查、患了病有地方治、就疾病与保健方面有了疑惑有地方问”这样一个最起码的健康需求。与此同时,乡村医生的劳资不是主要来自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而是来自诊病卖药,病号就会越少,医生的医疗收入就会越低。只要这种体制矛盾不解决,就不可能在农村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落到实处。

二是村卫生室普遍面临生存困难。由于“新医改方案”出台以前,国家未能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社会属性给予明确,各级财政对村卫生室长期投入不足,再加之城乡医生待遇歧视长期存在,绝大多数农村医生没有财政工资,而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人口以老、妇、幼、残为主,医疗服务购买力薄弱,使村卫生室目前仅凭医疗收入很难维持正常运转。目前农村大多数村卫生室在生存和发展上都面临较大困难。

三是乡村医务人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乡村医生坚守在农村卫生最前沿,确保了农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为扭转农村落后卫生面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由于受历史原因、卫生体制、人事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期以来,乡村医生身份不明、职责不清,工资待遇缺乏保障,社会福利没有着落,使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尤其是50~80年代,在全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老一代乡村医生(赤脚医生)曾经给农村卫生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一批乡村医生中的绝大多数人年龄已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诊疗方式落后,难以适应当代农村人口的健康需求,随着乡村医生年龄老年化,很多村卫生室将面临人才缺空,受现有的条件影响,又难以吸引年轻卫生人才到村卫生室工作,出现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技术缺乏。受农村基层医疗软、硬件条件限制,由社会分担由医生认知偏差所导致的医疗事故赔偿,是医务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难以杜绝发生,造成乡村医生

面临的医疗风险较大。

三、对策和建议。

(一)化解医疗体制矛盾,科学设计新的农村医疗体制。科学设计新的医疗卫生体制,应当遵循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作为选择方向,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将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建成非营利性公有制机构,以确保农村医药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

(二)明确村级卫生室功能定位及从业医生工作的地位。根据村级卫生室处于相对弱势的现状,要明确村级卫生室的职责,给村级卫生室一个明晰的功能定位,同时做好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确保村卫生室正常运转;相关部门在乡村医生的管理,应明晰村级卫生室医生职能,让村级卫生室医生所从事的基本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够受到保护,让乡村医生履行卫生职责与获取劳资报酬相一致。

(三)切实抓好村级卫生室建设。一是抓好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置,着眼于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在利用好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村级卫生室的建设工作。二是抓好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农村卫生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他们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农村卫生价值规律成长激励机制,解决好执业(助理)医师的编制和待遇,切实维护好农村基层医疗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四是探索建立乡村医生执业保险,乡村医生执业保险应当涵盖三方面内容:健康险——由职业暴露所导致的职业性感染;责任险——由社会分担由医生认知偏差所导致的医疗事故赔偿;养老险——解决乡村医生老有所养问题。以缓解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和解决他们老年生计问题。五是完善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职能设置,针对村级卫生室普遍存在的“重治轻防”的服务模式,建立规范的制度,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切实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卫生需求,让农村医疗服务更趋人性化。

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 第3篇

1 甘肃省卫生XI项目县村级卫生机构发展现状

目前,甘肃省已经基本建立起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级预防保健网。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使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也使全省人口健康指标得以显著提高。

1.1 项目县村级公共卫生室分布情况。

2008年,在甘肃省五个项目县共计1304个行政村中,设有村级卫生室的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1.6%;分县来看,没有医疗点的行政村所占比例最高的县是康乐县,为50.7%,村级卫生室覆盖率远未达到国家标准[2],而其他几个县的卫生室数比重都高于50%,其中皋兰和甘谷县实现了村级卫生室的全覆盖;按照“一村一室”的设置要求来看,皋兰和甘谷县存在一村多室,存在卫生资源浪费现象。显然,五个项目县村级卫生室分布存在很大的县际差别,说明甘肃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很大的县际不平衡。

1.2 项目县村级卫生室卫生资源总体情况。

1.2.1 村级卫生室卫生人员数量和学历情况。

项目县村级卫生室卫生人员共有1469人,其中,乡村医生共有1436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97.8%,具有中专学历1037人,占乡村医生人数的72.2%,是各县村级卫生室的主力军。从各县乡村医生数所占比例来看,康乐和甘谷县比重较高,而康乐县卫生员数为零,各项目县卫生人员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见表1)。同时,乡村医生数和卫生员数极不协调,存在每千人拥有的医护人员多,而卫生人员少,且中级以上卫技人员更少的现象;另外,各村级卫生室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非专业人员,使村卫生室人才不足与浪费并存,“引不进”与“留不住”并存,不仅知识与技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也使人才的缺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1.2.2 村级卫生室收支状况及构成。

2007年,项目县村卫生室总收入为34366千元,平均每村卫生室年均收入为30.5千元;总支出为31116千元,平均每村卫生室年均支出约为28.2千元;收支结余约为3250千元。对各项目地区村卫生室收支情况进行比较来看,甘谷县为-20千元,其余均为正值,其中静宁县结余额最高,为1142千元;但按村均年收入额来看,甘谷县村卫生室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项目县,皋兰县和会宁县村均年收入较低;从收支构成方面来看,药品收入为项目县村卫生室总收入的主要部分,占61.5%,上级补助收入占20.2%。在支出中,药品支出占总支出的58.1%,人员支出占36.3%,其中,甘谷县人员支出比例最高,为70.6%,而康乐县最低,仅为3.0%。

1.3 项目县村级卫生室诊疗服务情况。

在诊疗服务方面,2007年项目县村级公共卫生室诊疗总人次数为1587010人次,平均每村卫生室年诊疗人次为1404人次,平均每村医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为3.1人次。从各县比较来看,甘谷县诊疗人数最多为741038人,康乐县医疗服务能力比较差,为75963人;皋兰县室均年诊人次最高,为2477人次,静宁县最低为994人次,在五个项目县中处于最低水平,并说明该县存在一村多室,存在卫生资源浪费现象。另外,该县出诊人数为零,可能与交通不便和乡医职业素质有关。

1.4 项目县调查人口卫生服务可及性。

1.4.1 调查家庭离最近的医疗单位的距离与时间。

从调查看,有41.7%的住户离基层卫生组织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有11.7%的住户离基层卫生机构的距离超过了5公里,其余均在1~4公里之间。从各县调查住户比较来看,甘谷县调查住户与基层卫生组织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比例偏低,而在5公里及以上的比例较高:会宁县和静宁县尽管在1公里以内的比例比较低,但5公里及以上的比例也比较低,而在1-3公里之间的比例相对比较高。因此,相比较而言,甘谷县居民的就医距离相对较远(见表2)。

从最快到达最近医疗点所需时间来看,46.5%的调查住户在10分钟以内;20.1%的住户在11-20分钟;18.2%的住户在21-30分钟;15.2%的住户在30分钟以上。从各县比较来看,甘谷县和静宁县调查住户最快到达最近医疗点的时间相对较长(见表2)。因此,从整体上看,甘肃大多数村卫生服务机构建在农村居民住宅区,能保证距离其最远的辖区居民在步行20分钟以内到达就近机构就诊,甘肃省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在地理上是比较可及的。

1.4.2 调查地区医疗保障覆盖情况。

5个项目县调查人群中96.3%都参加了新农合,还有3.7%的居民未参加任何社会医疗保险,尤其在甘谷县和皋兰县,分别有9.1%和5.4%未参加任何社会医疗保险,比率仍较高。

2 项目县村级卫生服务问题分析

2.1 项目县村级卫生室布局不合理,两级发展问题比较严重。在调查的五个项目县中,村级卫生室的发展在各县不均衡,有的项目县村卫生室设置未达到国家最低标准,这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后,农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差距较大,而有的项目县存在“一村多室”的现象,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导致村级卫生服务的投入效率相对低下,以此反映出项目县村级卫生室的分布呈“哑铃形”的不正常格局。

2.2 项目县村级卫生室人力资源缺乏,素质较差,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在调查的五个项目县中,普遍存在卫生人员学历低,其中 ,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4.2%,甚至有的村卫生室基本上没有大专生,中专生占主导地位,造成“人多”而“人才少”的现象。

2.3 项目县村级卫生室补偿机制不健全,收入结构不合理。在调查的村卫生室中,村医的药品收入占到全年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在所有的村级公共卫生室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的比例最大。同时,村级卫生室得到上级补助普遍偏低,并存在地域性差异,对皋兰县村卫生室补助最多,会宁县次之,静宁县最少,其他两县差不多。目前,村卫生室“以药养医”的局面普遍,基本医疗服务不足,既增加了患者负担,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补偿机制的严重扭曲[3]。

2.4 各项目县村级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县际差距。从五个项目县的调查结果尤其诊疗人数来看,卫生服务能力县际差别较大。一是实行医疗改革以后,自由选择就医机构,扩大了医保病人就医选择的自由度,病人的卫生服务有效需求发生了转移,一部分病人流向了技术力量更好的医疗单位。二是为了节约医疗费用,病人更多地选择到社会药房购药和自我医疗,从而导致村卫生室的诊治人数的低下,使村卫生室的设置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医疗服务质量不尽人意,“看病贵”问题,医疗费用的上涨等因素也抑制了病人的就医需求等。

2.5 居民离最近卫生组织的距离和去卫生组织所需要的时间反映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其不仅涉及到地理可及,更重要的是经济可及即求医的支付能力。虽然从调查来看,各项目县大部分地区的医疗网点分布较为合理,居民就医方便,卫生服务可及性状况较好。但由于一些项目县农民未参保率较高,保险覆盖率偏低,其潜在卫生可及性低[4]。

3 建议

3.1 村级卫生室一体化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迫切要求。

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共同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是国家卫生系统与农村发生联系的第一级接触点,是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场所。因此,应该明确村卫生室是由政府或集体举办的非营利性即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机构。目前,针对甘肃项目县村级公共卫生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应是新农村卫生室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迫切要求。

3.2 确立村卫生室发展目标。

应在按一村一室的原则设置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对服务半径大、人口较多的村分片设置卫生点,分组配置村卫生室,形成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室点、人员合理分工,以提高边远地区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并对村卫生室实行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运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以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衡化[5]。

3.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卫生队伍。

卫生人力资源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满足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主体。根据乡村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承担的职能确定乡村医生的任职标准,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激励制度,进行乡村医生培训,有计划的进行全科医学的转型培训,在增长知识和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实现卫技人员学历层次的提升。另外,国家要给与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3. 4 统一财政管理,加大政府和集体投入。

成本核算的目的

是能直接地反映单位财务运行情况和经营成本[6],规范成本核算,加强目标成本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收益程度进行分配,做到分配合理,充分的调动人员积极性,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体系。同时,政府应适当给予投入,以保证村卫生室完成初级卫生保健的综合卫生服务内容。

3.5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保率,实行医保全覆盖。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真正了解到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提高人们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是一个渐进过程,抓住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个时期,推进该项工作的加速发展。 同时加大政府农村贫困医疗救助的范围和水平,提高贫困人口利用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促进新农合的成功实施,以达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新农合实施的良性循环。

摘要:以甘肃省卫生ⅩⅠ项目县基线调查为依据,从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微观主体出发,讨论项目县村级卫生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认为提升村级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是推进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供给的基本取向。

关键词:卫生ⅩⅠ项目,村级卫生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庆宁.农村卫生室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9-120.

[2]阳华兵.四川省农村地区村卫生室建设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09,(1):28-31.

[3]尹文强,严非,冯学山,等.试点区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与补偿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3,6(2):74-76.

[4]陈英耀,王立基,王华.卫生服务可及性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0,3(6):279-282.

[5]Katung PY.Socic-economic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poor utilizationfor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servers in a rural community in Nigreia[J].Nigre J Med,2001,10(1):28-29.

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 第4篇

[关键词]乡村级;卫生人才;短缺;原因;对策

随着新一轮医疗管理政策的出现,基层卫生医疗体系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是即使国家和社会已经开始重视了乡村级卫生人才短缺的情况,却还是在实践工作中遇到了乡村级卫生医疗人才管理工作的困境,所以如何解决当前遇到的人才引进瓶颈,就是我们整个乡村级卫生医疗系统管理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一、仪征市乡村卫生情况调查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4年年底,仪征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3个。其中,含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3个公立医院。全市共设有病床2080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3.69张。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核定人员编制2207个,现有在职人员3426人。全市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5.09人、执业(助理)医师1.84人、注册护士1.80人。12个镇卫生院共核定编制752个,现有在职编内人员686人;83个村卫生室核定编制80个,现有在职编内人员18人。

参照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仪征市整体卫生医疗人才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充足的高质量医疗人才队伍。并且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仪征市部分乡镇卫生网底偏弱,如真州镇村级与镇级诊疗人次之比为26:100,基层总体服务能力不高。

二、仪征市乡村卫生人才短缺的原因

1.工作环境艰苦不利于吸引人才

近年来虽然国家也在不断的大力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大的资金政策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乡村的卫生医疗工作环境也有所改善,但相对于一线、二线、甚至三线的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乡村的总体的医疗卫生人员素质较差、医疗配套设施不健全,往往就导致了很多医疗卫生人才在择业选择上会更希望到城市工作。

2.缺乏完善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招聘机制

目前仪征市医疗系统招聘人才的途径是采用公务员考试引进模式,这种模式对乡村卫生人才引进的不利方面就在于把城市和乡村的招录都放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乡村卫生医疗系统显然就竞争不过城市,导致人才的流失情况严重。另外,由于乡村级卫生医疗系统往往招聘的岗位会因为报名人数不够而被取消,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才即使想到乡村卫生医疗系统去工作也去不了,同样造成了医疗人才的流失。

3.工作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近年来,乡村级卫生单位资金投入相对少,患者少盈利也少,导致乡村级卫生医疗系统的人才缺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待遇低。很多在乡村卫生医疗系统工作的人员虽然考取了相应的职称,但待遇却并没有相应的提高,这就非常容易打击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仪征市乡村级卫生人才的建设工作

1.加大对仪征市乡村级卫生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重点人才的培训工作

为了确保仪征市乡村级卫生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为人才引进工作建立一个绿色引进通道,让高层次高水平的优秀专业人才可以经过医学专家教授的考核之后直接录用。同时完善人才招聘的机制,加大对研究生、博士生的招聘力度。并在政府的支持下要抓紧对医疗人才的培训工作,定期对目前工作在乡村医疗卫生系统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鼓励他们在工作的同时继续接受教育和学习。

2.完善仪征市乡村级卫生医疗系统的待遇机制,解决医疗人才的后顾之忧

要合理的分配乡村级卫生医疗系统工作人员的待遇,实现绩效制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提高乡村级医疗工资待遇与城市基本工作待遇相一致。对于优秀的医疗人才要拉开工资收入,把绩效和工资水平相挂钩,多劳多得,工作质量高、服务态度好的人才收入也就越多,提高乡村医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解决到乡村卫生医疗体系中工作的后顾之忧。

3.施行奖励政策和补助政策,全方面的吸引医疗人才

在招聘乡村级卫生医疗人才的过程中大力实施奖励政策,对全日制医学高校的毕业生施行一次性奖励工作,给予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不同的奖励待遇,根据毕业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优渥待遇。另外,还要落实医疗人才到乡村级卫生医疗系统工作的补助问题,积极的对乡村医疗工作人员进行劳务补助和药物补助等相关补助政策,全方面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仪征市乡村级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所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那么如何能做到切实的提高仪征市乡村级卫生人才的招揽效率和吸引力量,就是要通过加强政府的干预,制定切实有效的招聘机制,从多方面改进、调整、完善仪征市乡村级卫生人才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那岑.浅议新医改框架下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J].广西医学,2011(9)

[2]陈蓉飞.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究与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6)

[3]尹爱田,王文华,杨文燕.基于WHO卫生人力战略目标的我国农村卫生人才政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1)

[4]唐莹.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与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网络建设[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

作者简介

何文秀.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10月.籍贯:江苏省仪征市.职称:经济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人才工作.

村级卫生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5篇

村卫生室对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对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防病治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省政府要求,繁昌县制定了《2007—2011年繁昌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了除卫生院所在地不设立村卫生室以外,其余66个村卫生室均新建80—12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并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一、现状

繁昌县在2009年制定了《繁昌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办法》,并于2010提前完成建设6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任务,实现一体化服务覆盖率100%。村卫生室按照“三制、四有、五统一”的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规范的村级卫生组织和乡村医生的服务范围,2010年9月份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二、存在问题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针对性的调查,发现有以下几个实际问题:

l、经费投入不足。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乡镇村在卫生室建设中当地镇政府没有投入,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面积在80—100平方米,省财政补助每平方米400元,县财政配套100元,合计省县补助每平方米500元,实际造价每平方米在800—l000元不等,各卫生院为了按时按质完成民生工程,只有卫生院填补建设经费的差价。造价高的原因主要是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统一建设图纸要求高和建筑材料上涨。

2、卫生室验收合格进入运行阶段后效果不好。第一是乡村医生素质不一,甚至有的卫生室房屋、设备齐全,就是没有乡村医生,部分乡村医生受利益驱动,在家里截留病人,延误病情,小病拖大。同时,由于医疗收费标准降低、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乡村医生还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原来单独在家里相比工作量大,收入低。过去收费标准就在乡村医生口中,没有统一标准。村卫生室能否持久便是一个大问题。第二是乡村医生跨村执业难以适应的问题。由于实行一体化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调剂,大部分卫生室都是2、3个人,原有乡村医生对外村调配来的医生在业务上肯定存在某种抵触,致使新来的外村医生难以开展业务。

3、村卫生室的权属问题。按要求村卫生室由村级组织提供用房、镇卫生院负责业务指导,那么村卫生室究竟归属村委会还是乡镇卫生院?财政补贴的资金应该是到村还是到镇卫生院?这些题目前都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做法是新建的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属于卫生院,与村部共同建设的有公证处公证,划清房屋产权的归属。

4、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功能不强。一体化管理能力簿弱,主要原因是卫生院医改后人员紧缺,一体化办公室人员工资无法落实。所以村卫生室收费不标准,诊疗活动和进药渠道不规范,非法个体行医与卫生院执业的无序竞争,将会影响卫生院的正常发展。不少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财务等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疏漏。同时,一些乡村医生乱收费,看病无登记,用药无处方,收钱无发票,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三、措施

从繁昌县情况看,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l、加大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我县村卫生室房屋、设备齐全,主要是乡村医生收入比较少,留不住人,思想不稳定,虽然各级政府有一定的补助,但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乡村医生。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医生工资的投入,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帮他们安排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虑。

2、明确村卫生室的权属和医疗事故的权责。村卫生室建设主体是政府,具体到卫生院、行政村,用地产权归村委会,财政对村卫生室硬件建设或改造的补贴,直接拨付到建设单位;业务管理主体是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第一责任人应该是乡村医生,第二责任人应该是乡镇卫生院,村委会有义务协助解决此类纠纷。

3、建立村卫生室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及时研究村卫生室药品采购、销售、价格、品种限定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尽快建立村卫生室药品让利的补偿机制:发挥村卫生室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积极主导作用,探索农民群众在村卫生室看病用药通过农村合作医疗获取补偿的途径和方式;加大对己选聘的乡村医生医学继续教育的力度,努力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卫生服务能力,规避医疗风险,提升村卫生室的服务功能,使村卫生室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建议

建立乡村医生保障机制、体制。增加政府投入,确保乡村医生的待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不能把村医疗卫生机构推向市场,应由地方统一解决报酬,以保护乡村医生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建立养老保障机制,使他们能够安心地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解决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事业中去。

建立保证措施。一是完善卫生院镇村一体化办公室的功能,理顺各村卫生室的医疗收入和平时合理的支出,规范药品采购程序。一体化办公室负责村卫生室政策和规划,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并对村卫生室的业务、财会和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县、镇两级每年应组织一次先进卫生室和优秀乡村医生的评选活动,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违反一体化管理或不服从一体化管理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罚款、吊销证照等处臵。三是严格执法,清理整顿医药市场。由各镇政府组织卫生、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清理,为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枢纽功能。通过加强镇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不断强化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内的中心地位和枢纽作用,使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关系从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这有利于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的业务发展,也能促进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四是多种形式加强对乡村医生培训。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安排专人落实,采取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跟师学技、到卫生院短期学习、下村指导等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如何加强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第6篇

村级卫生室扎根乡村、面向群众,为群众提供价廉、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全县共有242个行政村,现有村卫生室数264个,其中一村一室107个村,一村多室68个村,无卫生室的行政村有67个村,发展极不平衡;各类乡村医生268人,其中60岁以上的36人,70岁以上4人,年龄最大的74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村级卫生室的大力扶持,我县卫生室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卫生室要求标准提高,我县村卫生室离国家标准和人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存在不少问题。

一、村卫生室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员执业无资质、执业地址变更严重。从目前我县的情况看,有不少村卫生室不在注册村执业,如泮头的草塘村卫生室在铁炉下,坦坪托山村卫生室在坦坪墟、城关镇多有执业地点,某执业人员从村级、乡级、到县级都有诊所,等等。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很多卫生室没有合格的乡村医生,更不用说执业助理医师了,个体卫生室也非常严重,不少个体诊所卫生室由于开业申请人没有执业资格,而是聘任一个执业医师,但是这执业医师并不在该诊所执业。乡村医生268人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文化层次分别为:大专2人、中专16人、初高中168人、无学历82人。我县乡镇卫生院近10年都没有正式录用过1名大专学历以上的医学毕业生,村卫生室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更少得可怜。

2、卫生室分布很不均衡。在242个行政村中,有67个没有任何形式的卫生室,而有68村却有二个以上卫生室,这68个村主要集中在乡镇所在地、墟场、大行政村,而边远的行政村非常缺乏卫生服务。如果加个体诊所,这些多卫生室行政村医疗资源就更多,如龙潭镇梓木村就有四家,行廊却有8个村无卫生室。

3、基本设施简陋。有不少卫生室基本处于无人监管、无人规范少人问津的游离状态。由于村卫生室都是私人房屋,有些房屋破烂不

堪,当然也有不少大房子、好房子。有近一半的卫生室,没有独立医疗业务用房,房屋不足20平方米,离60平方米的要求相差甚远,调查中,有一卫生室大约是8个平方米大小,药房、治疗室、诊断室、配药都在一起。配药、注射操作台随意一张破桌子,污秽不堪。由于投入有限,村卫生室“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的问题比较普遍,往往就是一张桌子、二个柜子、三条凳子就一卫生室。村卫生室只配备了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件”,连高压消毒锅都没有,还有不少村卫生室甚至连“老三件”都不齐备,或残缺不全,血压计还是十多年前买的,医疗卫生条件亟待改善。

4、违规医疗行为严重。主要表现是:一是违规输液、滥用激素、抗生素等,村卫生室可用药的目录(含常用药和急救药)大约200余种,但是不少卫生室储备5、600种药,有些种类不少,但规定目录的药却很少。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从有登记情况看一些卫生室,对来看病群众不管病情,来了就三、四种抗生素,按一般医疗规范村医看病,一次只能使用一种抗生素,如果联合使用抗生素,说明病情较重,村医不能接诊,须转上级医疗单位;二是诊断无记录、用药无处方,药品来源无登记,把生命视作儿戏,调查了解多数卫生室没有任何形式的看病登记和处方,仅凭病人自述,随意施药,收费就用估算;三是严重使用无资质人员,自己都还是中小学文化,只有乡村医生资质,就在那里带一个小学文化甚至文盲看病打针,或者甲注册的卫生室给乙操作;四是管理混乱,个别乡村医生同时兼顾兽医工作,把兽医用药、器械用品与人用器械混放在一起;五是消毒、医疗废弃物管理不严,由于没有消毒高压锅,很多村医只用煮沸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或用后随意丢弃。由于大部分村医不能专业,还兼顾其他农活、生意、村委工作,操作时几乎没有人穿工作服,口罩帽子可能想都没有想过要用,即使医疗收入比较高,比较专业的在做村医也没有穿工作服戴口罩。

二、加快农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步伐的建议

1、系统谋划,制定落实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建议相关部门借助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尽快制定我县规范管理意见和办法,明确村卫生室等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设置原则、建设标准等,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方面加以规范,进一步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2、政府主导,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目前每年国家逐步对每所卫生室投入3-5万元不等的建设资金,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还有不少设备:如文件柜、药柜、医疗器械等物质,建议我县借国家投入同时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对村卫生室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应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考核,经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多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视察、调研,多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

3、体现公益和公共卫生服务性质,规范村卫生室管理机制 村卫生室作为服务农村基层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重要一环,应坚持非营利原则,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目前国家每年按每人口投入15-20元不等用于乡村两级公共卫生经费,可能以后还要增加,建议财政、卫生加强这方面资金的管理和考核,审计要进行监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不能没有钱的时候不做,现在有了钱也做不好。提高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保障同时,加强村卫生室管理。

4、严把准入关,推动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

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规范要求,统一制定村卫生室等级考核标准,实施等级评定和技术分级管理,加强动态检查考核和申报评定,切实将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科学评价体系中。对考核优秀和不合格的进行公示,促进卫生室医疗规范行为,每年提高一些,经过2-3年所有卫生室都能达到基本规范管理,3-5年达到规范管理。尤其是一村多室、乡镇所在地的行政村,要从严把关,必须达到规范才能准入。认真落实每年培训计划,加强空白

市村级卫生室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7篇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村卫生室3xx2个,其中行政村卫生室2xx3个,通过省标准化村卫生室验收241个,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1xx个。现有在岗乡村医生1211人,平均每个村卫生室有医生3。4人。

目前,我市已取得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xxxx6名,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23人,执业助理医师87人,乡镇执业助理医师446人。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6xxxx人,退职离岗乡村医生373人。

二、突出问题

(一)建设与发展不平衡,设施滞后。一是镇域间不平衡。相比其他乡镇(街道),墨河街道办卫生室建设与发展情况较差。全办共有21个卫生室,其中13个设在私人家中,形成了夫妻店、父子店、兄妹店等。二是村级间不平衡。即同一乡镇的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情况也不平衡。比如高流镇的石涧村和黑沙墩村卫生室对比明显,差距较大。据统计,目前我市尚有20个行政村卫生室和27个非行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需要进一步改善。另外,还有1xx个行政村、16个非行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产权属个人所有,给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三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部分村卫生室房屋陈旧老化,用房设置与面积未达到标准,“六室”(即诊断室、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和药房)没有独立分开,不符合消毒灭菌和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年龄与学历不合理,水平不高。一是年龄老化。我市乡村医生平均年龄46岁,其中,4xx岁以上xx87人,36—44岁473人,3xx岁以下仅有1xx1人,占总数的13%。正规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留不住人,导致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二是学历层次低。我市乡村医生中,中专学历1120人,占总数的92%。专科学历28人,占总数的2。xx%,本科学历仅有3人。三是业务水平不高。受年龄和学历影响,大多村医知识结构老化,诊疗方式陈旧,培训不够,视野不宽,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四是存在非法行医现象。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和一定的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黑诊所和游医依然存在。

(三)待遇与生存不乐观,保障不全。一是收入降低。20xx年12月起,我市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据统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市村医人均年收入从23714元降至19xx82元。二是维持艰难。村卫生室医疗项目单一、用药品种少,加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工作总结就医人数急剧减少,医疗收入很难维持日常开支。三是机制不全。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机制尚未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杯水车薪,乡医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

(四)资金与土地不充足,改扩较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有的镇卫生院自身运转不畅,在村卫生室建设中没有任何投入,仅靠省、市下拨的建设资金,杯水车薪。二是重建或扩建困难。个别卫生室房屋严重老化,出现墙体裂缝及地面塌陷等现象,已经成为危房,比如合沟的前朱村,墨河的力庄村卫生室等。但由于土地或资金不足,部分卫生室无法改建或重建。特别是墨河、高流、瓦窑等镇(街道),土地协调异常困难。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投入,切实推进村级卫生室的建设。一是加大建设力度。要将标准化(示范)村卫生室建设纳入卫生工作的考核内容,适当调整部分村卫生室布局。另外,建议镇(街道)、村两级政府协调解决村卫生室建设土地困难问题;建议市、镇两级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二是整合各类资源。目前,村级卫生室改建或扩建有困难的,应将卫生室纳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资金,节约资源。卫生室建在村医家里的,要逐步理清关系,明晰产权。另外,可以动员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个体业主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扶助村卫生室建设。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各镇(街道)卫生院要根据村卫生室的实际需要,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常用医疗器械,完善相关附属设施等,切实改善村卫生室的服务条件。

(二)加快培养,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素质。一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要通过教育培训、范文参考网业务指导、外出学习等有效手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村医轮训制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定向培养,提升层次。依托“徐州市钟吾卫生学校”,实施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签订定向培养及服务协议,确保乡村医生后继有人和提高专业学历层次。三是完善机制,维护利益。要尽快建立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偿机制,维护好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尽可能让乡村医生感受到全社会的.关怀与尊重。

(三)加强保障,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一是完善养老保障体制。将在职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集体承担的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养老保险金及时足额上缴。另外,对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职离岗村医,适当提高其生活补助标准,建立退职离岗村医生活补助年增长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补偿机制。落实市财政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对在职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相衔接。三是建议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议实行乡村医生工资最低保障线制度与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个人简历保障乡村医生工资水平与社会发展同步。

(四)强化管理,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一体化管理。加强市卫生行政部门、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各自责任,共同推进村卫生室的发展;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制度、药械、财务、档案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各镇(街道)卫生院要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激励办法,对村级卫生室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乡村医生岗位工资发放、职称评定、岗位聘用挂钩,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三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坚决打击、严厉整治非法行医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要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从严控制输液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保障的卫生服务。

村级卫生室操作说明 第8篇

一、开展签约服务的成效与体会

一是提高了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通过签约服务, 能够告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活动信息,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原来的67%提高到90%左右。

二是提高了基层首诊率。乡村医生作为第一签约责任人, 主动履约服务, 居民如有健康问题乡村医生在第一时间与签约责任人联系, 基层首诊率大幅提高, 乡村医生的门诊量由原来的7.8人次/天上升到现在的16.1人次/天。基层卫生院的门诊量同比增长了32.35%。

三是提高了村医服务能力, 降低了医疗风险。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是由乡镇卫生院全科服务团队具体实施, 村医作为服务团队成员, 经常得到团队全科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以此提高服务能力, 降低医疗风险。自开展签约服务以来, 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

四是创新“分级诊疗制度”。居民健康管理是由全科服务团队实行“网格化”全覆盖服务, 乡村医生履约时处理不了的病人直接由团队医生诊治, 需转诊的由团队医生转上级医院治疗, 主动掌握病人合理分诊, 实现了门诊、住院病人的合理分流。

五是转变了服务理念, 改善了医患关系。通过开展签约服务使基层医务人员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 加强了居民与契约医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增强了签约居民的归属感, 签约医生逐渐成为百姓的贴心人, 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六是医改惠民政策“接地气”。通过签约服务,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将国家医改惠民政策如新农合直报、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行一般诊疗费等政策在村卫生所实施, 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惠民政策的福利。

二、签约服务的主要做法

我县主要围绕“夯实四项基础, 确保五个到位, 管好四类人群”三个方面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一) 夯实四项基础

1. 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乡镇卫生院加强了对村卫生所的业务指导, 督促乡村医生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和常规, 加强内涵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2. 做好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

截至目前已投资498万元, 完成了239所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任务。在完成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所单独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室, 配备了自助健康检查设备及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等, 提高了居民接受签约服务及健康教育的自觉性。

3. 加强村医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在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加入了签约服务内容, 乡镇卫生院每月组织一次乡村医生会议, 以会代训, 以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

4. 合理设置全科服务团队。

全县已设置88个由乡村医生参与的全科服务团队, 以村 (居) 为单位采取“划片管理”方式, 建立签约医生分片包户制。同时组织村 (社区) 委员会干部共同参与家庭健康管理服务, 为签约医生入户服务提供便利条件。

(二) 确保五个到位

1. 组织领导到位。

我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 财政、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及时开展调研, 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培训。各乡镇卫生院 (社区) 也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 制定工作方案, 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2. 宣传动员到位。

为保障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深入人心, 我县投入20多万元, 统一印制了“致居民一封信”、家庭医生联系卡、签约服务协议书等宣传资料。制作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横幅、宣传标语、公示栏等, 进行广泛宣传, 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 签约服务到位。

我县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由全科服务团队具体实施。由乡村医生代表全科服务团队作为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直接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若本村没有乡村医生, 则由中心村卫生所或卫生院 (社区) 全科服务团队指定一名医生作为家庭医生签约人。在签约过程中, 我们坚持签约自愿、时限签约、规范服务等原则, 确保了签约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服务公开, 自愿签约。在开展签约服务的村 (居) 设置全科服务团队公示牌或宣传栏, 标明服务团队医务人员的基本信息、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和监督投诉电话等, 同时将联系卡发放至每一户家庭。在充分了解签约式服务的前提下, 由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签约。如对签约医生不满意, 可以无条件退约或改签。

二是时限签约, 规范服务。一个签约周期原则上不少于1年, 期满后如需解约需告知服务团队, 可以另选医生签约, 若未告知则自动续约。签约医生及其服务团队开展入户服务根据服务规范, 在指定的服务区域内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 对签约的特殊服务内容, 必须按协议规范履约。如遇有疑难、急重症或受诊疗条件限制无法医治等情况, 必须规范转诊。

4. 绩效考核到位。

我县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电话抽查、不定期督查、半年考核、年度考核等形式, 促进各单位全面落实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各项工作要求。为完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 县卫生局根据签约完成的数量, 按签约服务户数和质量, 给予每个签约户10元补助, 按实际完成量每月拨补。同时推行基层首诊制, 对乡村医生出诊, 按每天给予交通费补助3元。

5. 待遇落实到位。

为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 确保签约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县建立了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机制。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40%左右下放到村级, 按实际完成工作量核拨公共卫生补助经费, 确保年平均补助不少于8000元。二是乡村医生津贴补助。按每个村医每年1200元的标准, 发放乡医津贴。对边远村和省定革命基点村分别按每年1800元和3600元发放。三是基药零差率补助。对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所, 按零差率销售药品金额的15%给予补贴。同时实施一费制, 村卫生所一般诊疗费标准4元/次, 新农合基金补偿3元。目前我县已实现了行政村 (集镇所在地除外) 基药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四是试点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村卫生所直报。在完成达标建设的村卫生所试点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直报。门诊医药费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为60%。五是开展“规范化村卫生所”和“最美乡村医生”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规范化村卫生所”和“最美乡村医生”给予经济奖励。六是多元化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对村医乡用的乡村医生由卫生院按企业职工的标准参加养老保险;同时引导村医参加新农保及其他保险, 对每年交500元以上新农保的, 卫生院给予一半的补助。

(三) 管好四类人群。

各服务团队根据居民对健康服务的实际需求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 按四类人群实行分类管理。

一是慢性病患者。对慢性病患者, 我们以提高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为目标, 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重点人群。对长期卧床的病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等重点人群, 我们以提供及时便捷医疗服务为目标, 对确有需求的进行定期上门服务;三是特殊人群。对孕产妇、婴幼儿、亚健康等人群, 我们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标, 为其进行健康咨询及指导;四是健康人群。对健康人群, 我们以促进健康为目标, 加强健康教育。并为家庭健康照顾者 (陪护者) 做好防病知识教育培训, 使其在提高自身健康防护意识的同时, 在各自家庭里充当好医疗保健的协作者。

在做好分类管理的同时, 对所有签约家庭进行家庭居住环境及家庭健康问题综合评估, 并针对家居环境、风险隐患、健康知识等各个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 为签约家庭提供主动、连续、综合性服务, 使签约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为签约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定点服务和乡村一体化工作, 推进村卫生所信息化建设。

2.探索开展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个性化签约服务。进一步规范签约服务内容, 指导乡村医生规范化服务或与团队共同开展服务。

3.完善签约服务补偿及考核机制。将村卫生所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进行细化量化, 形成集医疗、公共卫生、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签约服务补偿考核机制。

上一篇:银行账户的管理下一篇: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039,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