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赏析范文

2024-05-17

纪录片赏析范文(精选8篇)

纪录片赏析 第1篇

在音乐诱发的精神世界里舞蹈

——观《北方的那努克》有感

第一遍观看《北方的那努克》,由于对影片不甚了解。是抱着耐性来将之欣赏的。

经典的艺术品总有令人耐心咀嚼的种种高妙之处,所以当影片逐渐深入,自己已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沉浸于《北方的那努克》。

对于我来说,整个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安排上。影片通过不同特点的音乐,表现不同特点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场景,将整个影片切分得错落有致。每一段剧情音乐的配制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主题并将之升华。

自然而平静地,悠扬的背景音乐烘托着影片人物的出场:一艘别具一格的船,将那努克的一家人悉数介绍登场。船在构造上的“深藏不漏”使得人物的出场引人入胜、忍俊不禁。之中那努克孩儿的光身出场,在我看来是一种古老文化“希望之光”永不陨落的象征,给人以鼓舞并发人深思。

接下来的一段音乐平静而幽美,加之细腻的画面,要引出的是那努克捕鱼的重点描写。在捕鱼时影片轻快的配乐与主人公熟练有趣的捕鱼动作的巧妙融合,令人印象深刻。在捕鱼结束时那努克脸上喜悦和满足的笑容很感染人,并无半

点炫耀之意,有的是满满的对于生活的知足与感恩。

接着开始描写爱斯基摩人捕海象的场景。背景音乐是激昂而澎湃的,人们在汹涌的海水中逆流划船,传达出他们与恶劣环境抗争时每一次出发都是视死如归。但紧接的音乐忽而变得神秘,海象默默的登场„然后是人们娴熟的捕捉,海象的挣扎,人与动物的厮杀,这一段音乐逆转直下,偏向被捕的海象,看着海象一点点放弃挣扎,接受被捕并即将被杀的命运,音乐里满是对海象的同情与惋惜。从这一段音乐的安排中,也可以看到影片作者拍摄此纪录片时公正的态度,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也是人类而觉得捕杀海象的残忍是理所当然的。或许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社会,像弱肉强食这样的规则所有生灵还是都必须去遵守吧。再后来,捕食者们在切海象、吃海象时的音乐则突显了人类那种原始的无知所造就的残忍,微笑着的他们,满嘴血腥,贪婪而满足。

之后的这一节剧情不再是以背景音乐而是以画面构成为重点,运用大自然的宏大、人类的渺小作对比,来进行画面构图。描写了一些如冰屋制造的原始文化。表达了作者对那努克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然不屈于命运的赞美之情。

再次闪现出平缓而略带慧黠的背景音乐,要重点的描写的那努克父与子之乐,父亲给孩儿造冰雕,供孩子射玩,其乐融融,欢快而略带希望的音乐进行了很好的烘托。

后来一部分对人与狗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狗是爱斯基摩人的好朋友,好帮手,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血肉部分,没有了狗们爱斯基摩人与严酷环境的斗争将步履维艰。

活捉海象是对那努克生活的原始文化的另一次细致的描写。音乐也从神秘、平静到激昂到亢奋到圆满结束,作者也给予了很好的布置,使人景交融,乐景相配。在分食海象的时候,狗的饥饿与人为了求生而不得不杀海象的冲突在这时人与狗的共同求生现实前得到了缓和。之后的那努克为小狗筑窝的爱心也再次显示出之前他搏杀海象时所产生的两种善与恶的人性的冲突。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冲突是存在的,对冲突原因的探究与了解,对解决与接收这种冲突时很必要的。

影片末用一定的镜头描写了狗矗立在寒风中的艰难,再次说明了北极生存环境的恶劣。

最后用缓和、平稳的音乐描写了那努克一家一天结束,睡下。第二天,醒来。暗示了一种文化的存在,并维系之前进的动力跟现代文明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日出醒来,日落而睡。这都是生活,都是庞大而丰富的人类文明中的瑰宝。

在整个影片中,我看到的还有作者公正的拍摄态度,他不会因为自己是人类,而对那努克的某些生存本能给予肯定,作者理性的站在中立者的角度,该褒奖时褒奖,该批评

时批评,使得整个影片独立、自然并且富有知识性。出色的音乐背景,情节构成,使得整个影片妙趣横生。那努克在恶劣环境下累积出来的生存智慧给观众带来的惊喜比比皆是,他们在艰苦环境下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也给予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在赞叹人类文明的瑰丽的同时,向这些智慧、勇敢、可爱的人们给予最深切的敬佩。总而言之,观毕,这是一部令我回味无穷的好作品。

08广告班

0818131003

陈芳园

纪录片赏析 第2篇

摘要 这是一部叫做《高三》的纪录片,拍摄者用了一年,跟踪拍摄了福建一个县城中学里一个班的高三生活。拍摄者试图从尽量多的角度挖掘所谓的高

三、高考,于是认真慈祥又严厉的班主任,背负压力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享受爱情的早恋生,生动、真实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多角度,多线索的叙述,打开了每个人内心的窗,向观众展现了一部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集体奋斗史,更确切地说,是真实的呈现了悲壮如蝼蚁的个人奋斗历程。

关键词高三真实青春 压抑

一、影片评论

一、时空方面

电影中有一段开创了全新的电影时空,这在以前的电影中从未出现过——影片的主人公一边表现事件本身,一边事不管己地描述事件,起到画外音的作用。另外,影片中的另外一个主人公林佳燕,佳燕的画外音全是以第二人称写的,我们猜想这可能她写的日记,或者是她给自己写的信件。但作为观众来阅读的时候,观众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们自己变成“佳燕”。

时空的再一次突破就是作为插曲,同时也是主题曲的《那些花儿》的两次出现,在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的闪回,都是“新鲜”的画面,之前从未出现过,在叙事上更是他们第一次显现出青春活力的画面,我们都可以想象这些都是导演之前就拍了的,但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而故意放在这里才表现的。加上歌声的贯穿,和小小的慢速,让我们和真实时空加以区别,知道这是闪回。

二、叙事方面

影片的开篇就是王锦春的大骂,然后是广播操的声音,学生从十人宿舍的床上起来,匆匆向教学楼跑去,在这之后的下一个画面,就是整个教室沸沸扬扬的读书声,我们似乎就这样永远回不去宿舍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教室上演,因为高三的主题就是学习。学生面前放的挡着都快看不到眼睛的书,一个班40个人的教室,一个起完了床就会被锁的宿舍铁门。

整部片子给观众的感受一直在变化:怀念、好奇、共鸣、和剧中人一起感到压抑。开始没事数黑板的倒计时天数,而等到这一切都结束了,都考完了的时候。你却见识了:你所见过的最恐怖的“未完待续”。

最后考完试,一个女孩儿对着镜头腼腆的,喜悦却疑惑的说:“感觉挺复杂的,高中就这么结束了。”她道出了每一位走出考场的考生的心情。记得我高考结束时,班主任也对我们说过“你们终于熬出头了,都结束了”,但自己心里却没有觉得轻松,反而有种空了的感觉。

影片接下来的画面便是考生撑着伞,纷纷涌出考场的画面,这亦是本片海报的画面。雨水模糊了酸甜苦辣的心情,画外音响起,一则接一则的高考新闻播报,伴随人流,此起彼伏。

电影的尾声,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走上新高一的讲台,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颊,充满激情的再一次朗诵那首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诗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便随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字幕缓缓升起,一行行流动在眼前的,与通常电影字幕出现的演员名单不同的是,展现在面前的不仅有全班同学姓名,还有其对应考取的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这是一种特别的用意和打动,没有觉察中,最后必是泪流满面。

三、人物方面

导演选择了几个典型人物。王锦春自然是必不少的线索人物。林佳燕是传统意义上最紧跟老师步伐,最正面的一个学生角色。而钟生明却是一个极具叛逆色彩的人物,同时悲剧色彩也围绕着他。这三个主要人物是这整个班里面没有重复的角色。

分别代表着各自的极致。

二、心灵感悟

高三,一个沉重而又纯粹的字眼,沉重是因为压力,纯粹是因为青春,每个人都经历过高三,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对于高三的回味总会是固定在几个字眼上,曾经的青葱,曾经的奋斗,曾经的共患难。

纪录片的纪实性和生活性是很重要的,纪录片需要贴近现实,展现本质,引人思考,《高三》很显然是一部很优秀的纪录片。虽然没有那么专业,没有那么花哨,但是其略带粗糙的质感反而更好的展现了赤裸裸的现实,那么的真实,就像发生在你身边一样,活生生的把你的生活嵌入镜头,看完都不禁发颤,深思。

武平一中的高三生活是极其艰辛的,而对于一个山城的孩子来说,唯有考出去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武平一中一直以勤奋和极高的升学率而闻名,但是恐怕也只有当事人知道背后的艰辛和付出了,相比起大城市的中学而言,武平一中那群孩子的付出是要多很多倍的,他们大多没有有钱有势的父母,没有很好的学习设备,没有很好的饮食条件,没有鼎鼎有名的老师指导,没有一个发达的令他们自豪的故乡,他们只有一堆堆印制粗糙的试卷,只有满桌的课本,只有几张简陋的木制桌椅,还有那些起的比他们早,睡的比他们晚,起早摸黑不辞辛苦的老师们,只有努力,只有拼命的读书,才对得起起早摸黑供他们上学的父母,对得起把他们当自己孩子看待的老师。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起点低并不意味着落后,对于这个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肯展翅,属于他们的将是整片天空,只有肯飞,天空属于他们,只要肯游,大洋任其遨游,犹记得那一个个午后,一个个清晨,一个个毫无睡意的深夜,那群一起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那些无比敬业的老师,或许,这段回忆就可以打上不悔的烙印了。

纪录片赏析 第3篇

关键词:见证,早春,中国,纪录片,真实

放映室窗帘拉上, 光线暗了下来, 窥视历史的眼睛却变得越发地透亮。同是中国, 同是记录片, 却像是三部不同的时光机, 虽然都驶向相同的目的地, “驾驶路线”和“架势技术”如此不同。

《见证》号时光机:二手的真实

《辞酉迎戌》是央视《见证·影像志》推出的一部记录六十年中国社会生活影像的特别节目。《见证》是以制作精品记录片见长的节目, 因此网上不少关于本节目的介绍都直接将其定义为纪录片。但笔者第一观感受却是: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 不如说是纪录片风格的节目, 与其说节目的制作者们是一部纪录片的导演, 不如说他们更像幕后的剪辑师, 与其说节目的主题为记录六十年中国社会生活影像, 不如说是回忆六十年中国社会生活影像。

旧时的影像资料, 照片, 图画, 报纸, 广播等等, 都成了烹饪这道名为“记忆”的大餐的最好材料。移动式拍摄静物资料的技法, 文字资料与背景画面重叠的特效, 构成了《见证》的主要画面;说明文式的现代解说词, 当年新闻报道或人物日记文章的复述, 影像资料里的解说或同期声构成了节目的声音。在那些过去的影像资料中, 笔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下选取镜头的特殊角度:少有的对准单个人物的近景, 多是反映许多群众一起活动的远景和全景, 仿佛每个镜头都要有一种如同幅员辽阔的中国一般的恢宏气势。如果说这些影像资料经过今天的电视制作者的编辑后, 多多少少弱化了其“集体主义式镜头”的空洞的话, 那片中播出的一小段当年拍摄的记录片——《从隔日愁到百日鲜——贮存西红柿的哲学》则是彻底地将当那个时期所谓纪录片的理念展现在我们眼前:慷慨激昂的解说词, 仿佛背书一般的“演员们”, 处处透露着摆拍的形式主义。看到这段时, 笔者突然跳脱了观影情景, 笑了出来。如果说《辞酉迎戌》的“文本”, 是二手的、拼接的、经过编辑的“真实”, 有着一种有着如同历史教科书般规范的形式美, 那这过去的纪录片则是一手的、直接的、经过设计的“真实”, 也有着符合那个年代政治背景的形式美。它们再现的, 不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差异性的真实, 而是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人整齐划一的真实。

伊文恩号时光机:中西合璧的诗意与失意

尤里斯·伊文思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这位荷兰电影导演似乎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此文提及的第二部影片, 似乎只是他的中国纪录片作品集中最为轻描淡写的一笔——《早春》, 在这看似轻巧的主题之下, 却拍出了行云流水般的诗意。在这部关于中国1958年春天的纪录片中, 笔者不再发笑。即使有, 也是被画面所打动的善意的笑声。

同样是远景或全景, 却不再是几十号甚至几百号人规整的行动。伊文思让活动的人或物与静止的自然景观在他的镜头中结合的天衣无缝, 每一副画面都有看点, 动静相宜。在影片开头表现牧民在雪原上放牧的生活图景时, 伊文思由广阔草原上一群群奔跑牧马的全景开始, 再推进到一个牧羊人驯服烈马的中景, 他成功后就将镜头切换到两位年长的牧羊人面露微笑的近景, 不同景别错落有致的排列增添了影片的叙事感。在拍摄中国人民生活场景时, 伊文思更多地使用了近景、中景乃至特写镜头。朝窗户哈气融化窗花的小女孩, 搓手锄地的大娘, 洗头洗到一半抬脸憨笑的小男孩, ……在中国式纪录片中刻板僵硬的人, 在伊文思细心的镜头下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回归了带有喜怒哀乐的自然状态。

作为一名成熟的纪录片导演, 伊文思在此片中不仅展示了中国大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更依靠多别的景别、蒙太奇手法、恰如其分的配乐、独具匠心地解说自然真实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冬末春初时分的生活图景。如果说《辞酉迎戌》的文本是一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理解的形式美, 那《早春》的形式美则“生命力”更强,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度的人们都能心神领会。

安东尼奥尼号时光机:迟到32年的启动

同是1972年, 伊文思拍摄的中国大型纪录片《愚公移山》的摄影机开始转动之际, 另一位导演应邀也来到了中国。短短22天, 一部长达四小时的纪录片便完成了。这, 便是日后引起很大争议的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没有配乐, 从头到尾的同期声;一组镜头与一组镜头的链接似乎也没什么逻辑, 走到哪拍哪;特写多, 长镜头多, 而且一个镜头的时间还特别长;解说竟是一个外国人, 词汇简单、直白, 有些话语在我们听起来甚至有些幼稚可笑, 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在描述自己初来乍到的所见所闻。

然而, 就是这样一部片子, 却让笔者如同错置时光, 仿佛真的就站在1972年的天安门广场上, 和镜头一样充满好奇地四处张望着这个笔者父辈们生活过的世界。

不让拍还要拍的街道, 实拍得有些残酷的针灸麻醉, 无数看着镜头的特写表情, 或困惑, 或奇怪, 或害羞……它是一部纪录片, 却不符合我们习以为常地中国的纪录片“形式美”——既不是《辞酉迎戌》那种样板式的规范, 也不是《早春》如电影般诗意的特例, 但也许正是这股“天然去雕琢”的质朴, 让《中国》看起来比其他两部来的真实。正如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提到地:“有一部影片按照电影手段的基本特性的要求, 记录了物质现实的一些有趣的方面, 但它在技巧上则很差劲;然而, 这样一部影片却要比一部用尽了各种电影手法和特技, 但在内容上缺乏摄影机前面的现实的影片更符合电影的定义。”

纪录片赏析 第4篇

《路·遇》从调研、拍摄到后期制作历时8个月,在中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等国拍摄采访了对广州节建立、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者、节展组织者、纪录片导演等。

同期,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首映礼在广州举行。《孔子》由中央电视台与英国雄狮公司等联合拍摄,时长90分钟,客观呈现了“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祝媛莉)

“跑男”3公益再升级

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3》携“奔跑阳光+”青少年成长计划公益活动“励志”归来。

“跑男”3公益引入“阳光书屋”活动,为12所学校興建12所“阳光书屋”。

此外,为鼓励全民健身,节目组邀请网友在线选择7位跑男中的一位加入其战队,经过每周竞赛,竞评“公益奔跑星”。(顾彩玉)

安徽卫视

《俺娘田小草》热播

《俺娘田小草》11月25日登陆安徽卫视《海豚第一剧场》。

该剧由《满仓进城》原班幕后主创打造,以年代怀旧、感恩母亲的情感主线,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女性应对时代及社会变革,勤劳致富的故事。12月14日,该剧全国网收视率0.41%,市场份额1.06%。

日前,安徽卫视为《俺娘田小草》举行新闻发布会,导演王梓携主演阎学晶、王丽云等现身。为更好推广《俺娘田小草》,安徽卫视推出“送小米手环感恩礼”活动。观众可边看电视边参与微信“摇一摇”赢取礼品。(祝媛莉)

现代电视纪录片赏析 第5篇

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 , 是英国电视理论家、英国运动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在 1926 年写影评时首先使用 , 并沿用至今的。电视纪录片以真实的生活素材为表现对象 , 以较长的时间为积累 , 以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真实的环境氛围和心态 , 组成纪录片特有的内容特征。而电视纪录片所表现的“人文关怀”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电视纪录片以其对人的关注和尊重、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思而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成长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当代 , 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 , 确立人的主体性 , 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人是电视纪录片永恒的主题。与专题片的主题性、针对性、宣传性、目的性很强的内容指向相异 , 纪录片直接关注人 , 不着重事 , 着重人的本质力量 , 人的生存状态 , 人的性格和命运 , 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更直接地讲 , 也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 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 , 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在纪录片《幼儿园》中,外景几乎都是虚化的拍摄、剪辑效果--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乃至哗啦啦的下雨情景„„都被刻意虚化。在《幼儿园》里,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在色彩斑斓的幼儿园,在五彩缤纷的儿童内心世界,为什么要用黑白色调处理孩子心算及展示思想灵魂的场景,让儿童的心灵深处如此地不明朗,甚或灰暗?这确实是颇耐人寻味的话题。由于《幼儿园》所揭示的是一个内涵丰富、主题思想深刻的领域--人们熟知而又陌生的幼儿世界,因此,随着片子的逐步展开,观众的认知与情绪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着的感觉与不同阶段渲染主题的《茉莉花》旋律交织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起初,人们听到《茉莉花》音乐响起时,可能是一种轻松的、快意的、欣赏的心境,看到的也会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场景。但随着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画卷的一幕幕揭开,《茉莉花》的旋律便有了变味的感觉,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复杂起来。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对话部分完成之后,幼小孩子思想的深刻、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更使人思绪沉重。最后再来感受《茉莉花》,音乐的氛围顿时变得压抑而凝重,甚至可以听出里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深沉诉说,仿佛前面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独自冥思苦想的孤苦状,以及第三次心算卡壳那样让人心里发涩。天籁般的童声,传导出人之初的无奈与现实;天使般的孩子,原来承受着太多的时代与社会特性;茉莉花的芬芳,却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但是,这就是《幼儿园》,这就是生命的最初交响--我们在审视的同时,我们在反问是谁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年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接受她,并试着努力地去做些什么。

《幼儿园》里的那些小朋友,他们是那么可爱,他们是那么的幼稚,那个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哭着要回家的小男孩,那个总被老师呼喊的马玉兰,那个所有的小朋友都接走了,却只有他坐在幼儿园里,在两个大门之间不停张望等待妈妈出现并让我流下眼泪(那分明是幼儿时期的我)的小男孩,那个在洗澡的时候摸旁边女孩子屁股的小鬼,那个穿了半天衣服也没穿上气得把衣服都脱了重穿的小胖孩,那个长着一副聪明相心算N强却也会失误的优等生,还有那个不停问别人父母是不是警察的小家伙,我的思维无法一一回想起他们,我只记得他的眼神,她的表情,他的哭,她的笑,他的笨拙,她的友好,可是,终究我们会长大,我们要上学,我们要面对成人的世界,我们以后会面对真正的爱情,而不仅仅一句“他长得太丑了”就能解释为什么不喜欢他,我们会有更多的朋友,就像她会把自己的菜放在你的小碗里一样,我们会面对更多没责任的老师,比那个骂你不像人的老师更可恶......影片不停出现的音乐哼唱着“好一多美丽的茉莉花”,伴之那些动人的慢镜头,怎能不让人感动,怎能不让我的心灵一次次被打动。

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在题材上已开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 触及人类活动的各个角落。一方面这是由于意识形态内思想禁锢的解除 ,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 是在于人们变得更加热爱生活 , 他们迷恋形形色色的生活形态。几年以前还是不可想象的选题 , 开始进入纪录片的拍摄视野。《远在北京的家》里的小保姆在以前也只能是她家人魂牵梦绕的苦孩子 , 《半个世纪的乡恋》中那对失散多年的老夫妻的故事也只能是人们饭后茶余聊过就算的长叹 , 等等 , 都在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召唤下进入公众的审美视野 , 甚至于离婚、弃婴、告状、扫黄、吸毒等诸如此类的阴暗面题材也为某些优秀纪录片拍摄者所追随。尽管我们不能说选题就是确定思想 , 但从电视纪录片中如此多的平民化的题材 ,平民化的视点里 ,不难看出电视纪录片创作者那种对生活的尊重和对自己的真诚。从一声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 , 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真诚地与生活、平等 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对话的心愿和思想意识。

从许多创作者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来 ,“你能多大程度地走进人物的心灵 , 完全取决于你日积月累的生活阅历和对这种阅历反复咀嚼的心路历程” , 具有强大人格力量的艺术创作者才能够“不动声色地用心去体验悲欢岁月中的每一个情结、每一缕思潮和社会情绪的每一次骚动 , 用一种形而上的方式去关注着那些与他相干和不相干人 ,关注他们的命运、情感乃至归宿。而一旦形成文学或诉诸作品 , 由此产生的辐射源将笼罩他和他, 并因此而显出一种本质的力量”。〔 3〕在电视纪录片里 , 创作者的心态往往表现为一种人。因为纪录片总是在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 , 而且这种题材往往是正在发生的事件。这一“正在发生”的故事将如何发展 , 结局会怎样 , 都是一个未知数。于是 , 就有了作者和观众一起探索、一起期待的心态。这是一份对人类、对生命的关怀;而这种关怀不仅产生了纪录片动人魅力 ,也增进了纪录片的思想深度。上海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不平凡的心》真实地记录了一家医院为一九龄童吴青做一起危险性极大的手术的全过程。在这部纪录片摄制的整个过程中 , 很多事情对记者来说是未知数。记者在这种心态下拍摄纪录片也会极其自然地和吴青的父母一起焦虑 , 为吴青的命运而坐立不安 , 和医院的医生一起忙碌 ,和现场的人一起期盼、等待。这样 , 观众在收看这部纪录片时 , 也会理所当然地经历这种焦虑和期盼、兴奋和喜悦 , 与片中人的心一起跳动。

纪录片《圆明园》赏析 第6篇

1、第一人称角度叙述。郎世宁为线索,串联起圆明园修建、扩建以及被摧毁的全过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时间过度,加之首位雨果文章做旁白,完整的结构保证了影片故事化。主要线索人物——郎世宁的选择颇具匠心,不同于以往,以记者、主持人,或者字幕的解说,影片中有了主线人物,使得故事的叙述和创作视角更有吸引力,而依据的史料,日记,书信,使得影片更为客观可信。

2、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故事化戏剧化的创作。纪录片与故事相结合,是电影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包括“他者视角的选择”、人物性格的塑造、真实再现、特技等

3、完整的故事构架,生动的细节表现

勤奋不是万能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片中提到雍正皇帝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用来批阅奏折,处理国家大事。他不可谓不是一个勤奋的好皇帝,但这同样体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都需如此劳累,可见其管理制度的落后。修建“水法”的洋人还提到修建靠的都是人力,效率极为低下。

古代帝王对科学的态度,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对科学是极为感兴趣的,常用西方使者送的望远镜观天象,但官员们确认为这只不过是皇帝又多了一件玩具罢了,然后的雍正皇帝对科学兴趣乏乏,乾隆更是视科学为玩物,从影片中郎世宁提到在“观水法”的机械运水喷泉使用三年后,乾隆就下令将机械弃用,改人工运水,他认为那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同样令人感到心凉的是英法联军曾在圆明园仓库中发现了但是西方进供的最先进的枪支与大炮,我们去不重视,不利用,自认为我们天朝大国不需要。这是多么的悲哀,一个曾经发明了震惊世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的古国却因自满,自傲,忽视科学的力量而最终走向衰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可见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在这样一座旷世园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烂的本质,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忽视科学,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挽回的,曾经那如此繁华美丽,气势庞大的圆明园只剩下一片残岩断壁安安静静的躺在杂草丛中,我们就让它静静的躺着吧,一个民族在惨受凌辱后,需要有一个见证者永远督促后人记住那一断耻辱,鞭策后人努力去洗刷,圆明园的残岩断壁无疑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把祖国建立的更加富强,用今天的辉煌洗刷曾经的耻辱。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维克多.雨果

它只是试图用最逼真的手段去还原一个万园之园从修建、扩建到焚毁的整个过程,去再现一段皇家林苑的历史,一段国家的历史,一段民族的历史。

而《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从开始的空前繁华到这一人间仙境的最终毁灭,都在给人以震撼。一种是民族的自豪,另一种却是彻底的破碎!

本片以时间顺序进行了情景再现,大清王朝是其整个历史背景,圆明园伴随着清王朝由胜到衰走完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其中的画面、悬念、音乐、故事等很多手法都值得去细细品味。

单单情景再现就套用了四种表现方式:开场时的图画再现;圆明园经雍正帝改建后的特技再现;两位传教士郎世宁与麦基的自述以及贯穿其中的旁白。开场时的图片再现十分真实仿佛进入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解说词则透过雨果的诗传达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激动与自豪;雍正改建后的特技配合上推、拉摇、移的手法充分展现出整个建筑群的宏伟与奢华,加上远景、全景与近景的不断变化,暖色调的协调搭配给人以唯美的视觉冲击;再就是两位传教士的自述明显运用了人物扮演的手法,开篇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亲身经历圆明园和大清兴盛的整个过程,见证了整个帝国的辉煌,之后的法国传教士则目睹了圆明园与大清的衰落与消亡„„从那个他人之口更加增强了整部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说服力油然而生;旁白极有感情的朗诵与叙述一直渲染着本片的气氛与韵律,一种自豪与悲怆的情怀在不断交织,激起心潮中的层层涟漪„„

其次是它的悬念层出不穷,似乎帷幕已拉开就已布置好了第一个悬念。追随着雨果的诗,它把我们迁移到了它所说的一个“人类幻想的仙境”,还未来得及细想三个炙热的字眼便映入眼帘“圆明园”,顿时心中豁然开两。之后当意大利传教士到达北京,解说词便提到“这个西方人以绝无仅有的机遇,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也目睹了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说到这里我们心中不免就有一些疑问:一位外国传教士怎么就能见证一个帝国的辉煌?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不难看出,正是以他的口吻介绍了圆明园的发展。又当康熙祖孙三代相聚牡丹园时,解说词又说道“有牡丹促成的这次聚会,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此,这个皇家园林,就和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园林与一个帝国怎么就能联系在一起呢?也正是这个想法推动着整个情节的发展。可就在圆明园和大清王朝眼看到达顶峰时,话锋突然一转道“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整个气氛由此渐渐降了下了,语气中透出的淡淡伤感也在其后体现的淋漓尽致。结尾处单单四个字“下落不明”就已使我们不得不好好的进行深思„„一系列的悬念还有很多我不想一一列举,这些所有的悬念都使观者饶有兴趣的向下光看下去,虽然谜底早已在心中揭晓但其中的历程却鲜为人知,那种荣耀,那种辉煌。

片中列举的数字令人进一步真实准确的了解圆明园的宏伟,从雍正改建时200多座宫殿,300工匠,3000亩占地,24000名卫队,几万人的工作;到乾隆改建时数百画师,数万工匠;再到历经一世纪后的鼎盛时期100多组景观,1000座宫殿,5000亩占地更反应出它的发展与荣耀。这些也是最客观最真实的数据。

音乐效果渲染着本片宏伟的气氛,不管是高亢或悲壮一种荡气回肠的震撼力无时无刻不再每一位观者心中徘徊。本片节奏大起大落:开场在抒情乐配抒情诗不断的交替回味中转而就是大清建国的铿锵;随着三代帝王相聚圆明园后的高亢忽而却是康熙逝世的悲凉;皇子皇孙射箭习武时的欢快音符还未散尽紧接着突然在低沉的乐曲中揭示了兄弟背叛的酸楚;雍正帝驾崩伤感的乐曲伴随的时乾隆帝登基时的豪迈;大沽口要塞被攻陷八旗战士的鲜血追随挽歌不断流淌镜头又在高亢的旋律中推向八里桥„„大起大落中震撼或悲伤,不断给我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洗涤。也许正是这些注定了本片给每一位中国人带来的震撼!

故事性是现今大多记录片常用的手法,本片也不例外。不管是旁白的故事性解说,还是人物扮演都将本片的观赏性与艺术性推向另一个高潮。《圆明园》是以先总后分的形式进行叙述的,通过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咸丰帝四个帝王时期的大小故事,郎世宁、麦基两传教士的自述经历完整的再现了这部民族兴衰史,身临其境的品味本片所传达的情感。它的故事性有一个层层递进的特点:大清建国时因木质结构宫殿容易起火、紫禁城宫殿的燥热等等原因致使清帝王须要另建一座离宫作为政治中心,后畅春园建成这大清第一座离宫就是未来一个世纪令世界叹为观止的圆明园的雏形,再后来三代帝王在未成形的圆明园的聚会无形中就奠定了圆明园在未来的历史地位。正是这样一步步的扩展慢慢揭示出圆明园出现并不断扩建的一系列主客观原因,观者进一步看下去的兴致同时也被不断的被吊起。这种手法在影片不失真实性的前提下更多的融入了艺术的色彩,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清晰的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现给大家。

片中的中的细节很难使人忘却。康熙对弘历眼神中头露出的赞赏,雍正吃“仙丹”时双手震动表现出的痛苦,乾隆挥笔研磨下的认真,清军在末路上露出的从容坚毅,麦基大提琴曲中深远悠长„„都可看出本片的精湛。而其中一幕“大沽口战役”运用的“平行蒙太奇”手法是本片最为细致的一大亮点。一边是清军勇士硝烟满面手持弯刀与长枪大炮的英法联军对抗在一场结局已定的战争中频频悲壮牺牲,另一边是咸丰帝躲在承德避暑山庄享受着花瓣浴时闭目养神的悠闲。两种相差悬殊的图像不断切换一种悲愤冲击了全部视觉,只得感叹咸丰他不懂得李后主“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心境。一边是枪炮、号角与挽歌,一边是闲适的宁静。不同的听觉感受带来心中同样的丝丝悲痛。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一个民族的领袖已经如此麻木,它的军队又能凭什么与敌人厮杀?咸丰沐浴的朵朵鲜花是我们中华民族滴泣的鲜血„„有着这样的统治者圆明园怎能不被焚毁?首先他们自己就已放弃,就已无所谓的麻木目睹。当法国个格尔金爵士坐在皇权最高的象征——龙椅上时,心中只有一种感觉:他践踏的不是满清的皇权而是中华的自尊。

记得宏伟的圆明园再现在我们面前时是多么骄傲,记得感受到国外无数殷羡的眼光是多么自豪。而现在只剩得废墟下每一位中国人心底挥之不去的伤痕„„那是华夏子孙共同的耻辱!

透过这部纪录片,看到的其实是一部我们中华民族的荣辱史!情景再现真实客观,看着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天天繁花似锦,鼎盛一时却最终毁灭似昙花一现般的圆明园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当国家衰落沦陷,一切的皇权强权都将不复存在!一切的历史都在预示着这一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的最终消亡!现今北京,圆明园的残垣仍在夕阳的余晖下放映出昔日的辉煌,但那种辉煌并不只属于历史长河中的过去,只要国家强盛,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中国人!一座圆明园既然已经建成,中国人同样可以再建出另一座崭新的„„“圆明园”。

在刚开始的两分钟里,编导引用了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段话来描写圆明园。用雨果的话说,圆明园就是一个梦,一个用汉白玉,青石雕塑的梦,一个用雪松做框架的雄伟而壮丽的梦。那些圆明园里的金银珠宝就只是给这个美丽的梦再涂上一层艳丽的颜色而已。雨果的语言将整个圆明园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没有一开始就讲圆明园的兴建及构造,而是从1644年满族人进军北京城开始了数百年的清朝统治开始诉说圆明园的历史,讲述为什么清朝皇帝要花费那么多钱去建造一个那么大的皇家园林,以及建造圆明园的地址。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区,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个园组成。圆明园的名字是康熙皇帝取之于他的第四子,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的法号“园明”,而且后来把它赐给了雍正。圆明园并不是在康熙年间一次性建成的,而是后来在雍正和乾隆年间分别又建造了许多宫殿。乾隆是将整个圆明园的建设推向高潮的伟人。纪录片《圆明园》采用的最多的手法是再现当时的场景,把清朝时期的人物,景象都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在这部纪录片中用了一种不同于别的纪录片的手法来引到圆明园这个话题上来。以前看过的纪录片都是直接将话题引到主题上,但是《圆明园》就不一样了。他是用一个故事,也就是康熙皇帝与未来的乾隆皇帝的第一次见面来讲话题引到了圆明园这个话题上的。

纪录片《圆明园》采用的最多的手法是再现当时的场景,把清朝时期的人物,景象都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在这部纪录片中用了一种不同于别的纪录片的手法来引到圆明园这个话题上来。以前看过的纪录片都是直接将话题引到主题上,但是《圆明园》就不一样了。他是用一个故事,也就是康熙皇帝与未来的乾隆皇帝的第一次见面来讲话题引到了圆明园这个话题上的。《圆明园》和别的纪录片不同的地方还有,真实的圆明园已经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圆明园的被焚毁之后的残破废墟。因此,纪录片《圆明园》是不可能真实再现圆明园在清朝时期的雄伟壮观的模样的,只能通过一些现存的历史文献及当年施工建造圆明园所用的设计图来想象当时的圆明园到底有多么伟大而神圣。《圆明园》最常用的拍摄手法是“真实再现”:也就是将清朝时期在紫禁城和圆明园发生的事情重现在荧幕上。因为是在清朝时期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是拍到真是的事件,只能进行真实再现。纪录片《圆明园》运用的真实再现的方式是场景重现。把当时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时期的有关于圆明园或者传教士所记载的事情真实再现。纪录片中每一个特定的环境都有特定的声音,所以如果拍纪录片并不是只有解说词就行的。空音代表的是某个环境的声音。每一个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声音,而且是无时无刻不在的。所以在纪录片中出现空音是很明智的,而且可以提高纪录片的真实度。

幼儿园 纪录片赏析(推荐) 第7篇

从纪录片题材选择上看:

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如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这部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关注主流群体、民生、教育 责任与良心真诚与人性

从纪录片拍摄过程看:

音响的处理

纪录片多为纪实性的风格,非常注意同期声的采制。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声音的采制是非常重要的。夜里孩子们睡觉时沉重的呼吸声反衬出宁静,在嘈杂的声音中凸显出被拍摄孩子声音。做的很精细。

背景音乐:茉莉花。以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并且在节目中前后出现了五次。这种变化着的感觉与不同阶段渲染主题的《茉莉花》旋律交织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

起初,我在听到《茉莉花》音乐响起时,可能是一种轻松的、快意的、欣赏的心境,看到的也会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场景。但随着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画卷的一幕幕揭开,《茉莉花》的旋律便有了变味的感觉,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复杂起来。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对话部分完成之后,幼小孩子思想的深刻、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更使人思绪沉重。

通篇不用解说词。全部用表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镜头的运用

通过一系列的分切镜头来往成一个段落的叙述,更多的是采用长镜头的语言。长镜头调度的非常到位,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场的关系,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有丰富的镜头内部语言的变化,以及准确的节奏感。

镜头的叙述能力。得漂亮讲究用光、注重构图。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空镜头。制造意象。与别的画面配合起来,例如门外的雨、阳光。

镜头常常由细节到全景。直接找出最冲突的视觉点,再拉远镜头,看清事件发生的环境。比如夜里睡觉时,先大特写了两只握在一起的小手,然后拉远镜头,看到两个熟睡的孩子,在到一个屋里熟睡的孩子们。安静而引人怜悯。注意细节

纪录片拍摄很多时候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的,需要等待和敏锐的观察。孩子床头的悄悄话;小男孩调皮的把胶带粘在自己的脸上并疼痛的揭下来;都被发现到镜头中呈现出来。

从纪录片的剪辑过程上看:

善用对比。一个孩子在笑,一个孩子的脸上还挂着泪。体现出幼儿园孩子们不同的心态;周五的晚上,一个被妈妈最后接走的孩子,从等待的焦躁,到见到妈妈时的喜悦的对比,强烈凸显出孩子对于妈妈的渴望;动静结合,例如在纪录片伊始是孩子们哭号着不愿离开爸爸妈妈,一片嘈杂声。然后突然速度放慢,特写孩子们的渴望的眼神。

用叠化处理跳帧。

黑白影像处理。在《幼儿园》里,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它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对话--的思想深度,是与孩子童真的反衬。

纪录片赏析 第8篇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手法,品质,关系,对策

1 纪录片创作手法与纪录片品质的关系

纪录片的品质与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最常见的纪录片创作手段有十种, 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纪录片, 选择合适的创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纪录片的品质, 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我们最常见的纪录片创作手法。

1.1 强化纪录片的故事性

故事化创作是最常见的纪录片创作的方法之一, 纪录片作为供观众欣赏的一种艺术品, 应该达到“好看”的目标,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则要求纪录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只要这样, 才能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 而矛盾是构成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在进行纪录片选材与拍摄时, 应当注意尽量选取可以形成矛盾、有故事化因素的细节的题材, 以此来增强其故事性。

纪录片中的故事化的创作方法既可以使用画面语言或解说词直接对故事进行叙述, 也可以对画面做故事化的剪辑, 还可以使用话筒来采访故事, 然后再配上与之相对应的画面。故事化创作的运用在纪录片中使用较多, 可以有效提高纪录片的品质。例如, 在《大明宫》这一纪录片的创作中, 就充分运用了故事化的手法。

1.2 追求戏剧化

追求戏剧化是常见的纪录片创作的方法之一, 纪录片关注和强调人与自我的观念冲突、人与自然的观念冲突以及人与社会的价值冲突, 而这些冲突是隐性存在的, 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则是冷静而平淡, 缺乏戏剧性。戏剧化的创作方法抛弃了传统的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冲突过程, 因此, 制片人应当注意选择具有悬念性的素材来进行剪辑, 使用具有戏剧化因素的、对立的情节来组合故事, 使纪录片更具戏剧化, 提高纪录片的品质。例如, 在纪录片《纸殇》中, 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老板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老板和旅游局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老板和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冲突, 正确了这部纪录片的戏剧性。

1.3 提高观赏力

有的纪录片适合采用故事化的创作手段, 有的则不适合, 例如古建筑类题材的纪录片和自然类题材的纪录片, 这些类型题材的纪录片缺乏故事性和戏剧性, 因此, 必须提高其观赏性。

1.4 设置兴奋点

纪录片中的所谓“兴奋点”,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点”、“播点”和“卖点”, 纪录片中的兴奋点越多, 观众就会觉得越好看。因此, 制片人应当注意尽可能地多设置兴奋点:第一, 在选材方面, 制片人应当注意选择富有矛盾和冲突的题材, 有矛盾和冲突, 就会有戏剧化冲突, 而有冲突, 则就会产生兴奋点;第二, 在拍摄的过程中, 制片人应当注意拍摄一些较为好看的细节或情节, 以激发观众的情绪变化;第三, 在剪辑的过程中, 编导可以有意图地设置兴奋点, 以提高纪录片的品质。

1.5 镜头对准人

人物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纪录片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人们的思想、人们的行为、人们的情感、人们的环境以及人们的社会意识等都通过纪录片而被展现在人们眼前, 体现了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因此, 制片人应当注意将镜头对准人, 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此外, 常见的纪录片创作方法还有用画面叙述、加快策划力度、制作工整精良、商业化运作和与国际接轨这五种。其中, 用画面直叙是指在开机之前首先确定关注的重点, 在拍摄的过程中抓拍好看的故事, 充分发挥画面语言的作用;加强策划力度主要是指在进行创作之前先确定创作的目的, 了解观众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策划, 提高纪录片的品质;制作工整精良主要是完善制作设备, 提高制作技术, 从而提高纪录片的品质;商业化运作主要是指纪录片应当注意走商业化道路, 当前我国在这一创作手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纪录片工作者缺乏市场意识, 我国纪录片没有市场。

2 提高纪录片品质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 树立新的创作理念。在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为纪实主义, 强调“客观记录”, 但是在新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电视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纪录片开始作为一种艺术片接触市场, 但是传统的创作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纪录片发展的要求。因此, 制片人应当注意树立新的创作理念, 以当前思维社会结构形态和价值体系为依据, 树立符合当今时代发展需求的、科学的创作理念, 提高纪录片的品质。

第二,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纪录片工作者是历史和时代的记录者, 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种强大力量, 这就决定了纪录片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因此, 要想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品质, 就应当注意提高纪录片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引导纪录片工作者关注时代内容,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历史观念, 提高纪录片的品质。

第三, 使用多种创作手段。创作手段的高低与合适与否是影响纪录片品质的重要因素, 因此, 制片者应当注意使用多种创作手段进行创作活动, 以此来提高纪录片的品质。例如, 在《故宫》这一纪录片中, 既有跟踪记录的方法和口述历史的方法, 也有人物访谈式的创作方法和情景再现的创作方法, 还有专题片式的创作方法。

3 结论

通过观看纪录片,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及其民族文化发展史。我国纪录片发展的起步较晚, 时间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文革时期是我国纪录片的繁荣时期, 八十年代所拍摄的《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是我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高潮。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纪录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与外国相比, 我国在纪录片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内容和形式单一、拍摄制作模式落后等问题, 因此, 我们应当注意了解纪录片创作手段与纪录片品质之间的关系, 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鑫.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J].现代传播, 2002 (4) .

[2]张同道, 刘兰.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影视创作作品部分综论[J].艺术百家, 2014 (3) .

[3]陈小敏.从纪录片《英与白》看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和趋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纪录片赏析】相关文章: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10-03

纪录片幼儿园赏析07-18

赏析纪录片幼儿园07-31

幼儿园纪录片赏析08-10

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06-16

影视纪录片05-14

故事纪录片09-02

纪录片制作09-10

党员纪录片06-22

历史题材纪录片06-18

上一篇:800字作文故乡的白杨下一篇:山东大学化学考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