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2024-05-21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第1篇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3月)

音乐组管秀萍

《哦,十分钟》是三年级新教材第二学期第三单元“课间”中的一课,应该说在本课教学各环节中,我努力贯彻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新体验,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和实践能力,力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配合直观的电脑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下是我上本课的一点反思。

一、听觉领先

音乐是需要学生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的,所以我让听觉感受贯穿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所有的倾听与之相辅的活动都为下面学习歌曲打下有利的伏笔。因此以听觉为先导,围绕主题“课间活动”展开。在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自己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情况,我用了《哦,十分钟》的背景音乐,让他们在律动中感受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之后通过老师的范唱再一次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

二、媒体辅助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以期达到全面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我觉得媒体不能太花哨,否则喧宾夺主,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歌曲,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一步步地出示歌谱、歌词,层层学唱,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而简单的各民族、各国课间活动的画面使学生增加了信息量,他们在欣赏的时候饶有兴趣。

三、互动合作

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识谱能力来互相学习旋律,我和孩子们共同承担识谱任务,我唱两小节,他们唱两小节,师生互动由于相似的旋律较多,所以大家学得很轻松,再加上唱名的辅助,更是显得游刃有余,因此效果不错;在歌词演唱部分,更是通过老师得点拨理解了小作者的心意,前半部分表达课间十分钟的愉快,后半部分渴望课间十分钟能够再多一些的心情,很好地唱出了歌曲。

四、拓展交流

二期课改新理念强调了音乐的文化含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因此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长辈们课间活动是如何度过的;学生们在课上也表达了:滚铁环、打弹子„„,我也在媒体上出示国内外学生的各种课间活动,学生们兴致浓,通过交流,学生们扩大了信息量,并为自己单调的课间生活增添了丰富色彩,以此深化到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最后律动中结束本课,学生们听着下课音乐铃声,带着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走出了教室„„

五、不足改进

因为是上新课,所以歌曲演唱方面还有一定问题,后半部分的前八分休止符没有唱到位,还要多加强指导;齐唱显得有点单一,可以分男女声唱等;拓展部分有点杂,有些可以去掉;如果能在媒体上加上一段学生们下课十分钟活动的录像,那效果一定会更好!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地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演唱时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不求学生如何完美,只求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2008-3-30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第2篇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哦,十分钟》的教学,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让他们感受、体验、想象、表现自我,从而能够挖掘学生潜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成功。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历,通过想象和模仿对歌曲进行音乐处理。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演奏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本节课不仅给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而且让学生欣赏另一首歌曲名称、歌词完全相同,但旋律不同的歌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科学活动《体验一分钟》教学反思 第3篇

一、游戏活动, 让抽象概念更形象 (突出一个“趣”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并体验数学的有趣。我们在进行《体验一分钟》这个活动时, 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有趣的游戏环节, 让幼儿充分体验时间的长短, 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形象化、生活化。通过游戏《木头人》让孩子保持动作一分钟和观看动画片一分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真实体验了“由于一分钟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不同, 每个人的心情不同, 对一分钟的体验和感受也不一样。”游戏《夹珠子》结合“记录表”分析前后两次不同游戏结果的原因, 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体验了时间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学会了珍惜时间。充分的游戏活动, 不仅让孩子们置身于情趣盎然的情境中, 而且让枯燥的、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从孩子们课末的表现中, 我们知道他们对于一分钟已经由开始的模糊变得有了初步的体验。

二、实践体验, 让数学活动更优化 (重视一个“实”字)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因此, 要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 让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在“夹珠子”活动中, 我提供了大托盘、小托盘、筷子、珠子。这个操作材料对于幼儿来说, 难度不大而且能够反复使用, 一分钟以内只要抓紧时间, 是可以完成很多的, 并且利用记录表, 记录孩子完成的个数, 加以量化, 让幼儿能清晰的进行前后的对比。通过一轮又一轮有趣的游戏体验, 幼儿充分与材料交流, 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三、师幼互动, 让教学活动更有效 (注重一个“活”字)

教育教学的过程, 不应是单纯的教师教或者是单纯的幼儿学, 而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过程。因此, 在活动中, 我时刻注意师生的互动过程和生生的互动过程。在游戏《夹珠子》环节, 当我请孩子们讨论为什么第二次比第一次做的多时, 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很投入, 很有效, 并通过自己的实践, 体验到要珍惜时间, 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就。

四、多媒体辅助, 让教学活动更生动 (体现一个“新”字)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化, 而且可以大大弥补挂图、贴绒等教学手段给数学活动带来的局限性、不便性。“生活故事引入”环节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真实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 直接引入活动“;初步感知一分钟”环节通过观看课件跟着秒针数一圈, 知道一分钟有60 秒, 并清晰的观察到了秒针和分针的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 孩子们兴趣很高,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乐此不疲。

透过这一个个精彩的场景和画面, 我既感到欣喜, 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

1.预设和生成的度该如何拿捏和把握呢?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单一性。活动中, 各个环节也做到了秩序井然。但我在想, 这样的安排稳是稳当一些了, 预设的功夫是做足了, 可生成呢?课堂那些无法预约的精彩呢?这些, 可能因为我的“稳”字, 让许多可能生成的课堂资源不能很好的展示, 白白的扼杀在胎腹之中。比如在“猜测一分钟能做什么?”环节中孩子的回答各种各样, 我是否应该给孩子验证自己想法的机会, 让孩子通过验证发现自己的想象与实际操作的差别。

2.评价怎样才能评到点子上?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怎么做, 才是真正的点到点呢?如一个孩子用手比划出一分钟的长短, 我只是说“:说得真好!”其实我可以进一步的评价“:你的表示方法真特别”。而且在对幼儿的评价时, 我的评价语也有点不够简练, 不必要对幼儿的回答做进一步的深入点评, 而只需要引导“: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哦!临下课还有5分钟 第4篇

忽然,一张纸条传递到了同学们手中,使大家精神一振,再看看班级墙上的时钟,嘴角不禁扬起一丝笑意。

“哦!临下课还有10分钟!”

同学们兴高采烈,一时间小动作遍布全班,拿篮球的、拿手机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人的一只脚已伸得长长,只等老师一声令下,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出教室。

老师把一切尽收眼底,可她并没有动怒,只是在嘴角边泛起了一丝古怪的微笑。接下来,她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侃侃而谈,讲完了课堂内容,还顺便给我们当起了“百度”。“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猪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橘(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娱自乐,往往彻夜不眠,俗称‘守岁’,也叫‘望年夜’……”这下老师的文学水平充分地体现了出来,那话语正如决堤的黄河一样奔涌而出,用出口成章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了。

“什么情况?”我呆住了,心中思索着,“老师今天也太无聊了吧!还给我们当‘百度’。不过这么多知识是从哪里找来的?”

就在我的脑海中冒出无数问号时,同学们对这些课外知识十分感兴趣,一只只手像参天大树一样高高举起,什么篮球、手机,在同学心中早已成了浮云!甚至有几个胆大的还和老师拉起了家常,“叶老师,在你老家,人们是怎么过年的?”“你们在过年时会吃什么?”“叶老师,春运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急不急,我们一个个来讲!”老师不紧不慢地说,然后又一次侃起了大山,把春节各地区的习俗都说给同学们听,“浏阳鞭炮是湖南的特产之一,所以湖南过年时都是满城响声震耳,硝烟弥漫。鞭炮在不同的时间燃放,有着不同的含义。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两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圆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圆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时放,意为辞旧迎新。初一早上开门时放鞭炮,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美好的年头。”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正当大家兴致高涨时,老师话锋一转,又讲起了春运,讲起了“一票难求”的故事。

就在大家意犹未尽之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不仅同学们听见了广播的“咝咝”声,连老师也听见了,这可是临下课铃响起还有5分钟的征兆呀!

我一听,暗叫不好,今天老师可别出现一个“请听下回分解”便草草下课呀,这太没劲了!于是,我给“篮球之王”林城东使了个眼色,只见他轻轻一跳,几乎是以慢动作的方式转了180度,又展现了三步上篮的绝招,最后他高高跃起,关掉了离地两米的广播开关。于是下课铃的“前奏”没有如约响起。

可是,老师还是果断下课了,在同学们一片“临下课还有5分钟啊!”的叹息声中离开了教室。

“嘀,嘀,嘀……”手表上的指针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而这最后的五分钟,在同学眼中出奇的漫长!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第5篇

一、听觉领先

音乐是需要学生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的,所以我让听觉感受贯穿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所有的倾听与之相辅的活动都为下面学习歌曲打下有利的伏笔。因此以听觉为先导,围绕主题“课间活动”展开。在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自己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情况,我用了《哦,十分钟》的背景音乐,让他们在律动中感受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之后通过老师的范唱再一次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

二、互动合作

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识谱能力来互相学习旋律,我和孩子们共同承担识谱任务,我唱两小节,他们唱两小节,师生互动由于相似的旋律较多,所以大家学得很轻松,再加上唱名的辅助,更是显得游刃有余,因此效果不错;在歌词演唱部分,更是通过老师得点拨理解了小作者的心意,前半部分表达课间十分钟的愉快,后半部分渴望课间十分钟能够再多一些的心情,很好地唱出了歌曲。

三、媒体辅助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以期达到全面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我觉得媒体不能太花哨,否则喧宾夺主,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歌曲,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一步步地出示歌谱、歌词,层层学唱,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而简单的各民族、各国课间活动的画面使学生增加了信息量,他们在欣赏的时候饶有兴趣。

四、拓展交流

二期课改新理念强调了音乐的文化含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因此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长辈们课间活动是如何度过的;学生们在课上也表达了:滚铁环、打弹子……,我也在媒体上出示国内外学生的各种课间活动,学生们兴致浓,通过交流,学生们扩大了信息量,并为自己单调的课间生活增添了丰富色彩,以此深化到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最后律动中结束本课,学生们听着下课音乐铃声,带着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走出了教室……

五、不足改进

因为是上新课,所以歌曲演唱方面还有一定问题,后半部分的前八分休止符没有唱到位,还要多加强指导;齐唱显得有点单一,可以分男女声唱等;拓展部分有点杂,有些可以去掉;如果能在媒体上加上一段学生们下课十分钟活动的录像,那效果一定会更好!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第6篇

1、歌曲的难点没有突破

整体来说,这首歌曲节奏是比较简单的。多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只有在歌曲的结束句出现了切分节奏,而且还是以 0 X X 的形式出现。很显然这就成了这首歌曲的难点。可我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一难点的解决并不是很上心。觉得听觉上过的.去就可以了。课后,单老师想我指出了这一点。在难点的解决上因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直到学生能准确得演唱这一节奏为止。比如对于这一个切分节奏可以采用先念,再唱;或者前面的那个空拍可以用点头或画节奏的形式来处理;再者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对比演唱,让学生来听辨......

2、对于歌曲每个乐句的尾音要唱的轻这一点处理的不到位。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中,沙锤的节奏难了。

对于这一点,单老师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其实在教学中,不能过于死板,不能总是按着书本的提示去上。书本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们应该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去展开教学。我今天上课的这个班级,各方面来说还是不错的。由于歌曲本身的速度较快,所以0 X X X 这个节奏对他们来说很难操控。不妨可以把八分音符的节奏变成四分音符让学生来敲。这样既可以准确的敲打这一节奏,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4、在乐器人员的站位上,可以让敲打相同或相似的节奏的同学站在一起,这样操作起来会显得更容易些。

5、较少关注学生音色的问题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第7篇

对于课间十分钟,学生们非常熟悉。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课间做的游戏,然后看一些有关课间游戏的图片,再听着音乐玩拍手游戏,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接着在解决本科的难点——切分节奏时,我主要采取聆听、模仿的方法,让学生听辨三个“哒”的长度力度的不同,自己想办法解决前面休止符的切分节奏,再听琴模仿跟唱带切分节奏的乐句。从而轻松突破了难点。

在 完整学唱歌曲时,我还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歌曲二段体式结构及其不同的音乐情绪。但学生对“曲式结构”这个乐理知识比较陌生,课堂上出现按歌词分段、按 乐句分段的情况。要怎么去引导他们理解曲式结构,这是我课后在思考的问题之一。经过老师们的点评与建议,发现从情绪上分,可能对于学生的分段更有直观感 受,更容易理解。

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基本上能把歌曲演唱下来。但我在课堂上还不够大胆放开,跟唱得太多,导致听不清学生某些高音唱得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得做到收放自如,该带唱时唱,该聆听时就仔细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然后调整教学步伐,提高教学效率。

最 后的歌曲演绎创编活动中,学生们大胆想象,积极表演。通过拍手,捻指,做动作,加衬词等形式,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虽然看起来很热闹,气氛活跃,但我发现 部分学生有些手忙脚乱了。反思其原因,是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既要记歌词,又要做动作,再加衬词等等,太多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使他们有些顾此失彼,造成课 堂效果不够完美。这一环节的处理值得我深入反思。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第8篇

1 当前中职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问题探析

1.1 环境影响, 观念落后

1) 我国讲英语的大环境还比较落后, 作为一个说汉语人数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讲英语的氛围淡之又淡, 加之国与国之间文化不同等因素影响, 想营造出讲英语的大环境是难上加难。

2) 从局部英语口语环境来看, 许多老师因不重视创设说英语的环境和渠道, 忽视语境对英语运用的制约作用, 多数英语教师偏重于单纯的朗读、跟读、复述、背诵, 让学生操练死的语法结构, 忽略了语言形式的情景性。

3) 由于汉语和英语这两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语言是在完全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发展, 二者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导致英语口语教学环境难以构建。例如, 汉语说“明天傍晚6点在我校举办英语晚会。”而英语则说“There will be an English evening party at 6 0'clock tomorrow evening in our school.” (直译为:会有一个英语晚会在明天傍晚6点在我校。) 因此, “中式英语”在学生日常英语表达中屡见不鲜。

1.2 教学守旧, 方法老套

1)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得多, 学生练得少, 不少老师担忧口语方面花的时间太多了, 笔试成绩会下降;很多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气氛中, 被老师灌输一节课后, 课后还要背单词、背课文等。

2) 忽视口语训练。现实中, “重知识, 轻技能;重书面, 轻口语;重基础, 轻专业;重传授, 轻训练”的观念根深蒂固, 口语训练方法不灵活, 学生一到口头表达, 就抓耳挠腮, 久而久之, 易形成厌学情绪。

3) 缺乏口语教学互动。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口语互动, 学生遇到问题没办法提出来, 教师看到效果不好也把重点放在应试上。

1.3 基础薄弱, 心理障碍

1) 英语基础不牢因。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基本功就不够扎实, 进入中专后很多学生只关心英语过级考试, 没有真正认识英语的运用目标以及将来的用途。

2) 口语表达有心理障碍。我在对太仓中专英语专业3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见下表) :29.32%的学生因感到恐惧不想说;有37.35%的学生想说但不知如何开口;只有22.53%的学生尽管知道会有错也乐意说;很自信, 相信自己能说好的仅有10.80%, 正是这种心理表现制约了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和口语能力的提高。

3) 死记硬背造成“死英语”。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是学生学英语口语的惯用法, 就单词而言, 其最大的特点是一词多义, 寓意丰富, 如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 那么“死”记的东西多了, 就不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 语言材料就不能“活”起来。

1.4 热情不足, 缺乏创新

1) 部分教师热情不高。多数教师认为, 考试的成绩才能体现出教学水平, 口语方面花的时间太多了, 笔试成绩会下降。尽管教材更新了, 不少教师依然讲的多、练的少, 口语只是陪衬课目。

2) 教学理念缺少创新。工作中, 笔者发现, 大多数教师都从经验和感性角度出发, 为教而教, 为考而教, 至于对中职英语大纲所明确的“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则不知其所以然, 使不少学生患有“哑巴英语症”或“高分低能症”。

3) 忽略非语言工具运用。口语教学现阶段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 而忽略了非语言工具的运用, 殊不知英美等国是一个身体语言非常丰富的国家, 在与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其身体语言所表达的涵义, 有时候身体语言反而更能表达一个人的真正意思。

2 对中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而且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艺术, 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圣堂。搞好英语课堂教学不单是完成一项工作和任务, 还应是恒久的科研课题和执着的艺术追求。

2.1 多措并举创设情境, 营造学生“说”的氛围

1) 创设生活情景, 促进学生迁移运用。笔者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 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手段, 通过多创设生活情景, 增强直观性、趣味性, 激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交流需要, 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例如, 我选取了大量生活情景中常要表达的意念和常用的口语, 如:Could you give me a hand?I wonder if you could…?等, 不但内容浅显, 还可独立表达意愿,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如的迁移、运用。

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在交流互动环节上下功夫。在目前的口语教学中,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教师不可能花太多时间来帮助学生正音。在这种情况下, 我适当增加自己的讲英语时间, 同时在课余时间创建了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电影赏析课、英语圣诞之夜等, 这些实践增加了学生英语浸润的时间。

3) 实施“问答教学”, 确保课堂45分钟取得实效。笔者在口语教学中经常把课堂提问贯穿始终, 以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 适可而止的提出关键问题应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准备和讨论, 除了“教师问、学生答”之外, 还采用“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或“讨论式问答”等模式创造口语教学环境, 让学生融入课堂、融入口语环境。

2.2 培养学生口语兴趣, 增强学生“说”的能力

1)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口语课堂中, 我经常用亲切自然的表情, 鼓励性的语言, 建立和学生的亲密关系, 营造良好的课堂口语训练环境和气氛,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热情, 尽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练习的机会。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 我通过谈心等方式让学生明白自信心是通往成功的第一重要因素, 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口语的提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而且出错也是学习过程中在所难免的, 只有勇于开口, 才能体会到进步。

2) 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实际教学中, 笔者努力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 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比如, 我通过一两个问句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发言, 通过一些教学工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 让学生尽情的发挥, 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对问题进行探讨。

3)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通过实验、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激发学生好奇心,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 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如:每次课前五分钟我都会让一位学生讲他感兴趣故事、新闻等, 甚至可以发表他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只要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就会自愿的去学习。

2.3 丰富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说”的效果

1) 注重在搞好课堂设计。我在教学中, 我通过创造氛围, 营造语境等途径, 解决课堂上“鸦雀无声”的现象。同时, 注重利用整洁端庄的服装语、表情达意的目光语、亲切自然的微笑语和得体适度的手势语, 利用游戏教学和情景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 形成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和参与者的良好局面。

2) 认真做好课堂互动。一是学会装糊涂。例如, 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英语》第十六单元中, 讨论成功与失败, 引言部分就提问“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吗”、“为什么你要成为成功的人”、“怎么样去成为成功的人”等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而笔者还要学生作出回答, 并追问他们原因, 学生就集思广益, 把成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一列举,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二是做到连续出击。例如, 泛读教程中一篇文章讲不同国家的不同礼仪, 笔者连续提问“你觉得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语在美国合适吗?”、“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你认为礼仪对一个人的影响大吗?”、“如果你将来到外企工作或出国留学, 会注重当地的礼仪吗?”这些问题既紧扣文章又联系实际, 而且可以畅所欲言, 能充分调动其思维积极性。三是有选择性地启发。例如, 《英语》教程中有一篇文章《你怎么能够学的最好》, 里面讲到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如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和动手型学习者, 笔者就借助多媒体、现场分类等方法, 向学生提问“你是动手型学习者, 还是视觉型学习者?”这样就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大家既学到知识, 又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在感动内容的同时, 还认真思考自己到底是哪种学习类型, 以便针对自己的学习风格进行改正提高。

3) 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改变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 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不仅使语言信息输入的“量”有较大的增加, 而且使输入的“质”有较大提高, 相比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 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真实、地道的英语语言。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融入游戏、歌曲、影视等多样化元素,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 实现了英语口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2.4 反思修正教学行为, 指引学生“说”的路径

1) 反思自己。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借鉴。如, 学生在口语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单词或词组的使用不当, 除了口误的原因以外, 主要是英语教与学过程中的某些作法所导致的。针对这种现象, 我尽量在情景中学习词语的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框框条条, 让学生通过句型的强化和长期的浸润来摸索,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 才给出详细的解释。

2) 扮好角色。在课堂活动和课堂设计中教师应扮演好“导演”的角色, 来组织、引导这些无经验的“演员”;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要当好学生的鼓励者和交流的咨询者, 给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语言的可实践的机会;在学生说英语兴趣上教师还要当好激发者和调动者, 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效的合作及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用人格魅力和工作热情来感染学生。

3) 推陈出新。多年教学实践, 我还针对中职英语口语教学遇到的问题, 经常深入到高中、大学甚至一些外教中心学习参观, 借鉴他们在口语教学上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结合中专学校的实际培养学生口语能力。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过程, 从听到说, 从紧张到愉悦, 从语音、语调不准确到较准确再至准确, 从语言表达错误到少犯错再到正确, 从呆板生硬到比较熟练再至脱口而出, 从简单模仿到大胆创造再至综合运用, 作为英语教师, 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 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也是社会职业对中职生的要求。该文从分析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入手, 提出了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关键词:中专,英语,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布朗, 约尔.英语口语教学:英文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吴学军.谈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考试周刊, 2007 (16) .

[3]刘春生, 王莉华.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3) .

《哦,十分钟》教学设计 第9篇

教案

西宁市育才学校

李燕

2016年青海省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送教下乡”《哦,十分钟》评为优质课。《哦,十分钟》优质课教案

———— 西宁市育才学校 李燕 教材分析:

《哦,十分钟》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学习内容,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语言形象生动的儿童歌曲。歌曲通过对孩子日常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后自由欢乐的心情。主歌部分节奏紧凑,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心情。副歌部分曲调转为舒展,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向往和喜爱。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表现意识,引导学生表现“快乐的课间”。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心情。教学难点:演唱切分音时节奏要准确。教学方法:视听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毽子、跳绳、皮球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一分钟律动(哦,十分钟伴奏)2唱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1.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时间?在这“十分钟”时间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请几个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个字。

3.师:刚才大家都是用语言方式来抒发的自己的感情,现在老师用音乐的方式来抒发一下我对这“十分钟”的感情。请大家轻声拍手为我伴奏好吗?

4.师:你们觉得这样唱能表现出你们在课间高兴的心情吗?刚才老师唱的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歌曲《哦,十分钟!》里面的内容。

三.初听歌曲

1.初步整体感受歌曲(播放课件)当歌曲中唱到刚才老师演唱的旋律时请挥挥手

2.请学生和着音乐的节拍做课间自己喜欢的游戏(如:踢毽子,跳绳„„)

四.学唱歌曲后半部分(难点部分)1.屏幕上显示后半部分谱子 2.教师提示“0 4 3 ” 空拍处

3.教师弹奏旋律 学生用手指点手心(按节奏)

师:你们愿意这美好的十分钟结束吗?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空拍处加入跺一下脚,像这样(教师示范)回忆“切分音” 4.学生拍击最后一句节奏(教师弹旋律)5.教师弹奏后半部分旋律 学生开口无声默唱谱子 6.教师伴奏,学生唱歌谱 五.完整学唱歌谱

1.师生接唱歌谱,教师唱前半部分 学生唱后半部分

2.师:下面咱们做一个“歌谱接唱竞赛”,一会老师再弹一遍歌曲的前半部分,然后竞赛就开始。第一组任务是唱1-4小节,第二组5-8小节,第三组9-12小节,第四组13-16小节。3.教师弹奏前半部分旋律学生认真听 4.小组练习演唱(注意音准)

5.“歌谱接唱竞赛”开始 大家一起看着大屏幕演唱,后半部分大家齐唱 6.发奖(毽子)六.学唱歌词

激发情绪:老师发给各组跳绳,毽子,皮筋等游戏用具,让学生合着音乐节拍做游戏,体验快乐课间。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词,学生聆听

2.教师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教师及时纠正)3.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下面老师弹奏一遍歌曲第二段的旋律 请大家开口无声默唱 4.请愿意展示的学生演唱第二段 5.教师伴奏,学生演唱第二段歌词 七.完整演唱歌曲(看课件)八.随音乐做游戏,感受“课间”快乐

1.学生按自己爱好分为跳绳组,踢毽组,拍球组„ „ 2.小组配合 练习按音乐节拍做游戏 3.听音乐做游戏开始 九.小结:

《哦,十分钟》教学设计 第10篇

一、教学内容概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第七册中的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一)知识目标:

1、学生听旋律排列歌谱,运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歌表演。

3、学生用歌声、打击乐器和歌表演表现课间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每一位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参与到课中来。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学生感受歌曲带来的轻松活泼的情绪。

2、学生知道只有上课认真听讲,才能更强烈地体会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多数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四年级的孩子,学生智力普遍良好,思想活跃。但是由于条件关系,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但非常好学。本班的孩子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件中的课间活动非常感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把真实、自主的学习展现课堂。从情景再现、聆听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时间活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课间十分钟》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哦,十分钟

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课间十分钟)大家在这个课间十分钟内会玩些什么活动呢?请你来做做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参与到课中来。)

师:有了这么丰富的课间活动,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呢?

2、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同学课间十分钟内在玩些什么活动呢?

3、音乐带视频展示播放课间十分钟画面。

(设计意图:根据视频中的音乐以及课间的活动场面,使学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还使学生接触了他们没有接触到的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愉悦了学生的情绪。)

师:看了这么多活动的场面,大家觉得他们的课间活动怎样?

(三)歌曲教学

师:上课的40分钟非常地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的10分钟也很重要,因为有了适当的休息,适当的放松,下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更好。欢乐的十分钟,热闹的十分钟,作曲家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唱的就是这课间的十分钟。

1、(播放《哦,十分钟》音乐)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

大家想不想来学一学这首歌呢?

2、师:学习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1、注意反复记号。

2、注意按节奏 念歌词)请你听老师来念一念。学生模仿

3、师:看着歌词再来听一听,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对口型演唱。

4、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忍不住唱出声音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看吧。(学生第一遍演唱,出现的错误需听出来)

5、师:同学们真棒!第一遍就可以把歌曲大概地唱出来了。现在,老师也很想来唱一唱,请大家认真地听,听听看你和老师唱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你有没有觉得哪里比较难唱。(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找出觉得有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告诉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静听音乐的习惯。)

6、师示范唱,学生提出难点(课件出示)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两句的音高。

7、现在让我们再连起来唱一唱第一段,看看这几个难点解决了没有。(巩固难点,加入第二段歌词。)

8、处理歌曲: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下课的十分钟是多么的快乐,你能不能把你快乐的情绪用歌声来传达给老师呢?

9、再跟老师合作来唱唱这首歌吧。(四小节四小节对唱,第二段对换)

(设计意图:下课的十分钟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愉快的十分钟,而且每个学生都经历过这个十分钟,在处理歌曲时学生的歌声也非常的愉悦,然而,学生更加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分享这喜悦。所以,跟老师一起来唱这首歌,能使学生的情绪更加地快乐。)

(四)为歌曲伴奏

1、师:大家想不想为这首歌曲来伴奏一下呢?我们身边到处是乐器,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找乐器,一起为这首歌伴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任何物品来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跟着音乐起舞

1.师:听了这么久的音乐,大家有没有想要活动活动?想不想学一学这个歌曲的舞蹈呢?(播放舞蹈教学视频,老师和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起舞。)

(六)拓展:

师:每个同学经历的下课十分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作曲家们也写了很多关于这十分钟的音乐,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的一首《哦,十分钟》。

(七)小结: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理想中的课间十分钟。你认为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最有意义呢? 师:现在真正属于你们的下课十分钟终于来到了,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愉快的十分钟吧。

哦,十分钟 教学案例 第11篇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新课程标准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快乐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蕴欢乐与知识于其中,让学习显得更轻松活泼。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快乐教学相当重要,这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与其美好的童年记忆,迎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在课件辅助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表演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场面。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钟》。通过器乐创编及拓展,体现新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的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弟的孩子,学生智力普遍良好,思想活跃。但是由于条件关系,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但非常好学。本班的孩子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件中的课间活动非常感兴趣。

三、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学习通过音乐(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教学难点: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的演唱,及个别音的音高。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钢琴 课堂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发声练习:2/4 1---|2---|3---|4---|5---|6---|7---|i---|| i---|7---|6---|5---|4---|3---|2---|1---||(教学意图:由于孩子几乎没有接触乐器,因此上课之前的发声练习有助于孩子在演唱过程中音准的把握)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哦,十分钟

师:孩子们,看到这个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课间十分钟)

那么,你在这个课间十分钟内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请你来做做动作。(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为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参与到课中来。)

师:有了这么丰富的课间活动,你的心情怎样?

2、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有节奏地来读读这个题目。(设计意图:为学习难点打好基础)

① 哦 — — — 十 分 钟 — ② 0 哦— — 十 分 钟 —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同学课间十分钟内在玩些什么活动呢?

3、音乐带视频展示播放课间十分钟画面。

(设计意图:根据视频中的音乐以及课间的活动场面,使学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还使学生接触了他们没有接触到的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愉悦了学生的情绪。)

师:看了这么多活动的场面,你觉得他们的课间活动怎样?

三、歌曲教学

师:上课的35分钟非常地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的10分钟也很重要,因为有了适当的休息,适当的放松,下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更好。欢乐的十分钟,热闹的十分钟,作曲家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唱的就是这课间的十分钟。

1、(播放《哦,十分钟》音乐)

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那么你想不想来学一学这首歌呢?

2、师:学习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1、注意反复记号。

2、注意按节奏 念歌词)请你听老师来念一念。学生模仿)

3、师:看着歌词再来听一听,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对口型演唱。

4、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忍不住唱出声音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唱看吧。(学生第一遍演唱,出现的错误需听出来

5、师:同学们第一遍就可以把歌曲大概地唱出来了,现在,老师也很想来唱一唱,请你认真地听,听听看你哪里和老师唱的不一样,觉得哪里比较难唱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找出觉得有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告诉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静听音乐的习惯。)

6、师范唱,学生提出难点:(课件出示)1)、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两句的音高 2)、切分节奏的休止:

7、现在让我们再连起来唱唱一唱第一段的歌词,看看这几个难点解决了没有。(巩固难点,加入第二段歌词。)

8、处理歌曲: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下课的十分钟是多么的快乐,你能不能把你快乐的情绪用歌声来传达给老师呢?

9、再跟老师合作来唱唱这首歌吧。(四小节四小节对唱,第二段对换)(设计意图:下课的十分钟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愉快的十分钟,而且每个学生都经历过这个十分钟,在处理歌曲时学生的歌声也非常的愉悦,然而,学生更加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分享这喜悦。所以,跟老师一起来唱这首歌,能使学生的情绪更加地快乐。

四、器乐伴奏

1、师:老师手里有几件乐器,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件乐器来讨论一下怎样给歌曲伴奏呢?

2、学生自由讨论,成果展示。(简单的能合上歌曲的节奏就可以)(铃鼓,沙球,碰铃,串铃等等)师:没有拿到乐器的同学也不要遗憾,其实我们身边到处是乐器,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找乐器,一起为这首歌伴奏。课堂乐器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只是辅助的作用,旨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任何物品来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拓展:

每个同学经历的下课十分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作曲家们也写了很多关于这十分钟的音乐,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的一首《哦,十分钟》。(出示课件)

六、小结: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理想中的课间十分钟。你认为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最有意义呢?

师:现在真正属于你们的下课十分钟终于来到了,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愉快的十分钟吧。(学生边听边唱《哦,十分钟》结束本课。)教学反思及探讨:

《哦!十分钟》的教学,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让他们感受、体验、想象、表现自我,从而能够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音乐课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艺术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快乐学习设置法:四年级学生知道什么是课间十分钟能做什么他们已经能寻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我采用学生联想回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展示图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乐于学习。快乐学习渲染法:《哦.十分钟》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在学习歌曲中用视唱法,在听一听、唱一唱等环节中反复感知、强化,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这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会歌曲。

快乐学习说学法: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把真实、自主的学习展现课堂。从情景再现、聆听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时间活动。

《哦,十分钟 》的教学案例

乌市第44小学 孙

上一篇:摄影工作室管理制度下一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乡村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