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

2024-09-22

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精选7篇)

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 第1篇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春天,那时春暖花开,桃李争艳,大雁南归可就在这美丽的景象里,发生了一件让我永远内疚的事。

那时,我喜欢上了十分酷的赛车模型,我每天都缠着妈妈给我买,可是,妈妈老是说:赛车模型虽然酷,但放在哪里没有一点用,还是不要买了吧。一听这话,我失望了,只好取出一张我心爱的一百块压岁钱,偷偷摸摸的去买汽车模型,但是不去不要紧,那张一百元居然是张假币!我失望透顶的走在大街上,突然,我看见了一个卖报纸的小男孩,我脑子里立刻闪现出一个念头,我忐忑的走上前把一百块的假币递给小男孩,说:买一份报纸,能找开吗。小男孩笑着说:能。接着掏出了几张纸币找给了我。接过钱时,我心里默默的想:千万别发现,千万别发现我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拿着汽车模型飞快的走着,十分钟后,终于回到了家,我松了一口气,倒在了床上,心里却像有块大石头始终不能放下,我不断的祈祷:让小男孩把假币花出去吧。第二天早上,我定时收看早间新闻,银幕上

,一个小男孩拿钱去买馒头,但被老板揍了一顿,说:小孩不学好,拿假币骗人!据介绍,他父母双亡,以卖报纸为生,不知是谁给了他一张假币,连他都骗!看到这,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内疚,好像阳光里下起了阴雨,伤心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仿佛看到小男孩在那里咒骂我。我想了想,然后从我的百宝箱里有拿出了二百元,搜遍了大街小巷,终于找到了那个小男孩,我在不远处望着他,他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手里拿着一叠报纸,低着头,脸上的笑容也没了,我望着他,心里难过极了,可是腿却像灌满了铅一样,怎么也没有勇气走上前,去给他道歉

第二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跟小男孩道歉,把钱还给他。我又来到那条街上,却怎么也看不到那个瘦小的身躯,我不停的找呀找呀,手里抓着那二百元钱,后悔的感觉让我大哭了起来,我边哭边飞一般的跑回了家,泪水像雨点打在我的身上,小男孩的声音像雷一样打在我的心上

这件事我一直内疚着,我后悔给了那个男孩一张假币,更后悔没有给他真诚的道歉。

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 第2篇

长这么大,我很少主动向妈妈表达我对她的爱,有时不想说,有时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没有照顾好自己,在这种日子里感冒了。妈妈陪着我在卫生站里打点滴。

妈妈打开手机,在微信上聊着工作,我一个人闲着无聊,四处打量着周围,发现远处有一个男孩正兴致勃勃地捏橡皮泥,我也饶有兴趣地看着。

这时,门被轻轻地推开了,走进来一对父女。父亲穿着黑色皮夹克,脸上饱经风霜,沟壑纵横。女儿身材高挑,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父亲找到医生小声的询问自己母亲的情况,医生跟他叽里咕噜说了两句,便把他领到一个老奶奶床前。父亲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坐在老人的床前握住她的手。

此时,小男孩手中的橡皮泥捏出了一个爱心。妈妈工作也已经完成,拉着我的手闭目养神。 父亲椅子还没坐热,兜里的手机就震动起来,他小心翼翼的把老奶奶的手放进被子里。然后快步走到走廊尽头,打开窗户接通了电话。最近那个父亲单手拿着手机,弯着腰,眼睛笑成一条缝:“好好好,我明天一定给您送过去……别着急,尽快!”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哈腰的样子,看得人心里真不是滋味。

小男孩手里的橡皮泥捏住了一块笨拙的笑脸,和父亲脸上的表情很是相似。

我扭头看了看妈妈,此时已经轻轻靠在椅背上睡着了,我看看妈妈头上的丝丝白发,不忍叫醒她。

过了一会儿,当我再看见那个父亲时,他已经趴在老奶奶的床边睡着了。那个小男孩的橡皮泥成了不规则形状,握在手心,他也倒在爷爷的怀里睡着了。老奶奶这时也醒过来,在用被角盖住那个男人露出了一截小臂。

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 第3篇

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 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每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怎么入手

例1已知 :2sinα-cosα=1, 求(sinα+cosα+1)/(sinα-cosα+1)的值.

教师只鼓励或引导学生,让其尝试探究。在此过程中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中的亮点, 激发他们探求的欲望,挖掘创造的源泉。直到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思维的不断 “碰壁”和“激荡”中,得到如下解法:

解法1:将sinα与cosα统一起来,再利用万能公式.令tg(α/2)=t, 由已知得出方程、解得t,从而求得原式的值为0或2.

解法2:已知2sinα-cosα=11,又sin2α+cos2α=1,联立12构造方程组, 就可解出sinα、cosα的值,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选准一个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先做一做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教师要用艺术家的眼光欣赏自己的学生,用“想得快”“想得妙”等春雨般的语言滋润学生的“愤”“悱”之心,使学生情感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选准一个突破口,提出类似上面的问题.

例2已知sinαcosβ=1/2, 求cosαsinβ的取值范围.

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设cosαsinβ=t ①,将1与已知sinαcosβ=1/2②联立组成方程组,通过求解得出t.得出结论后,教师再鼓励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解法。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学生又想到下列巧妙的解法:

三、立足问题的本质点,引导学生产生解题思路

对于一个问题, 教师给学生交待的并不是问题的结果,而是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即数学的通性通法.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解题过程的再分析、再讨论,让学生能从中“筛选”出最本质的一个,让思维的“触角”能伸到问题所蕴含的本质关系中,从而类比出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3已知sinαcosβ=1/2, 求cosαsinβ的取值范围? 做了这个题后, 我们可以演变出一类相关的题型——由已知条件的“积”想到“和”,由“和”想到“同名异角”与“异名同角”进行变式练习.

变式一:已知,求 cosx+cosy 的取值范围?

变式二:已知sinx+2cosy=2,求2sinx+cosy的取值范围?

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 第4篇

1问题提出

题目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cosA=13,若a=3,求bc的最大值.

设计意图此题涉及三角形的一边及对角的问题,自然需要考虑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题目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目的想考查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领悟、以及能力方面的点点滴滴,并想从学生的数学作业的解答过程,尤其是对过程中每一步的数学表示的考查了解学生的审题思路、思维发展等情况,能及时的针对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待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进行准确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让学生从内心里深处感到每一道数学题目的解答都能够反映对数学认识的方法面面,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例题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度.

2多元化审题思维剖析

对于数学问题,选择好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思考问题的角度选择合理、恰当,就会容易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也会得到优化的解题方法顺畅自如.深层次审题,必然会涉及到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和转化与化归等)的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才能够形成“简捷”的解题方案.下面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和剖析:

(1)从配方法的视角剖析

题目条件给出角A的余弦值及边a,就想到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其中刚好隐含bc的结构,采用配方法得到bc=94-94(b-c)2的形式,将bc的最大值问题转化(b-c)2的最小值来处理,容易得到所求的最大值.

解法1若cosA=13,a=3,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得(3)2=b2+c2-2bc·13,配方、化简得bc=94-94(b-c)2,当且仅当b=c时,bc取得最大值94.

点评从解答过程看,侧重于由角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3)2=b2+c2-2bc·13,再配方转化含(b-c)2的形式,处理的巧妙,很容易的找到了bc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的条件是边b=c,即为等腰三角形.

(2)从函数的视角剖析

由于题目中给出了对边及对角的余弦值,要求bc的最大值,就想到用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将bc用已知条件表示出来,可以借用外接圆的半径来处理,或侧重于将边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bc=a2sin2A·sinB·sinC来处理,在化简过程中又用到了三角函数中的“两角和与差公式”的变形式子的应用,计算费时耗力.

解法2若cosA=13,则sinA=223,又a=3,设△ABC外接圆的直径为R,有2R=asinA=364,从而bc=4R2·sin2B·sin2C=278·(-12)[cos(B+C)-cos(B-C)]=2716[cosA+cos(B-C)]=2716[13+cos(B-C)]=916+2716cos(B-C)≤916+2716=94.即当B=C时,bc的最大值为94.

解法3若cosA=13,a=3,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得bc=a2sin2A·sinB·sinC=278·sinB·sinC=278·(-12)[cos(B+C)-cos(B-C)]=2716[cosA+cos(B-C)]=2716[13+cos(B-C)]=916+2716cos(B-C)≤916+2716=94.即当B=C时,bc的最大值94.

(3)从函数与不等式结合的视角剖析

根据题目条件,先想到余弦定理,由a2=b2+c2-2bccosA,恰好隐含bc的结构,采用配方、分离的方法,由于受习惯的影响,得到了和解法1的配方结果不同的形成bc=-98+38(b+c)2,促使进一步运用正弦定理、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便求得bc的最大值94.

解法4若cosA=13,a=3,则sinA=223,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得(3)2=b2+c2-2bc·13,配方、化简得bc=-98+38(b+c)2,由于-98<0,只有b+c取得最大值时,才能让bc最大.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得b+csinB+sinC=asinA,从而b+c=asinA(sinB+sinC)=asinA(sinB+sin(A+B))=3(2sinB+cosB)=3·3sin(B+φ),其中tanφ=22,当sin(B+φ)=1时,b+c的最大值是3,故bc≤-98+38·9=94,即当sin(B+φ)=1(其中tanφ=22)时(或角B=π2-arctan22),bc取得最大值94.

点评从解答过程看,和解法1一样侧重于由角转化为边的关系(3)2=b2+c2-2bc·13,也采用了配方、转化成含(b+c)2的形式,给后续的化简带来了困难,采用正弦定理、辅助角公式等处理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来进行解决,需要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和转化与化归的综合能力.

(4)从重要不等式的视角剖析

依已知条件,侧重于将角转化为边,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化简得(3)2=b2+c2-2bc·13,将b2+c2进行了不等的一次放缩变换转化,理由是(b-c)2≥0,化简为b2+c2≥2bc(当且仅当b=c时,取“=”),问题一下子简捷、明了,便轻易得到bc就取得最大值,这种方法是最简捷的,但技术处理的要求却比较高.

解法5若cosA=13,a=3,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得(3)2=b2+c2-2bc·13,又由b2+c2≥2bc(当且仅当b=c时,取“=”),化简得3≥2bc-2bc·13,即bc≤94,当且仅当b=c时,bc取得最大值94.

综上,我们将此题的理解及思路的形成,作了详细的说明,将bc的最大值问题转化为角度之间的关系、或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来处理的策略,方法有繁有简.大家也看到了他们对待数学问题的审题思维、严谨态度和解法处理方式,以及思考的视角范围,主要涉及三角函数、不等式和函数领域.

3深层次审题,寻求解题优化方案

3.1“三角问题”的几何特征剖析

对题目的条件:已知对边与对角,进行动态的几何图形分析,利用圆弧的性质,即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以作△ABC的外接圆,记为⊙O,如图1所示,三角形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由于cosA=13,表明角A的大小是定值且恰好是边b、c的夹角,又知道a=3,bc的结构特点,自然就会联想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BC=12bcsinA,从而“bc的最大值”问题就转化为: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问题.根据图1可知,三角形的边BC是定值,当顶点A在圆周上运动到点D(BD=DC)时,S△ABC能取到最大值.从而形成下面的解法:

图1图2解法6根据题意,作△ABC的外接圆,记为⊙O,如图1所示,三角形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cosA=13,则sinA=223,由S△ABC=12bcsinA得S△ABC=12bc·223,即bc=322S△ABC,这说明只要找到S△ABC的最大值就是bc的最大值.根据图1可知,△ABC的边BC是定值,当顶点A在圆周上运动到点D(BD=DC)时,S△ABC能取到最大值.由圆弧的性质可知∠D=∠A,如图2,设∠D=2α,过点D作BC的垂线,垂足为E点,此时DE是满足题意的BC边上最大的高,∠EDC=α,DE=EC·cotα,又cosA=13,sinA=223,即得tanA=22,根据二倍角公式tan2α=22,解得tanα=22(tanα=-2舍去),从而cotα=2,DE=32·2=62,S△ABC的最大值=12a·DE=12·3·62=324,故bc的最大值=322·324=94.

点评在上述解法6中,用平面几何作图进行解题,思路显得简单、明了.同时也说明bc取得最大值时的条件是题目所给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要求b=c,图形的直观分析很容易理解.但新教材对平面几何的学习要求降低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几何作图意识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要重视选修系列中的平面几何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深层次的理解.

3.2刻画“三角问题”的向量取向思考

对题目的条件:已知对边与对角,进行向量层面的思考,发现有AB+BC+CA=0,从而有AB+CA=-BC,平方、化简即可得到b2+c2-2bccosA=a2,余下的解答与前面的审题、解题方法一样(略).

点评对于向量视角的思考,给学生指出审题思维的思考方向和方法,拓宽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路,为各个数学模块以及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做好了铺垫.

3.3深刻反思解法4,探究取得最大值的条件

上述解法中,bc取得的最大值是在△ABC的边b=c,或角B=C的条件下取得的.为什么唯独解法4中没有体现出来,只是找到了bc取得最大值时,此时sin(B+φ)=1(或者角B=π2-arctan22),这时能说明角B=C吗?前面的解法表明△ABC的边b=c,或角B=C,且有tanα=22所求得的α=arctan22,和A=2α,角A大小不变,只要计算出角C的大小,即计算C=π-B-A=π-π2+arctan22-2arctan22=π2-arctan22=B,即表明B=C.这充分显现出此题的几种求解过程中,每一种解法,均能够求得bc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角B、C的关系,消除了学生的疑惑.

4教学感悟

审题、解题的审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教学提倡自然、探究和自主学习,强化学习主体的数学知识构建历程,通过观察、分析和探究追求数学思维的升华.

4.1追求数学问题的本质

审题、解题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展开对题目条件和目标的深层次剖析,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视角和多元思维取向,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不断地、自然地逼近数学本质,获得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本文是从一道例题谈解题教学中审题、解题思维深层次的剖析,主要是想追寻例题所蕴藏的本意(数学知识点、思想和方法),通过多视角、多方位的思考,点燃学生的数学思维火花,逐步地探究题目中的“宝藏”,达到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掌握.

4.2追求数学问题的本质

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是数学发展的根本.重视数学基本概念蕴含的开发价值,重点要做到充分挖掘数学基本概念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养成“不断回到概念中去,从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并要加强概念之间的联系导引,努力从数学概念的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展现这些新思路、新方法是来源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之中,并非来自于“题型——技巧”.

43凸显数学操作,强化解题价值

解题教学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以及对思考结果的验证,让学生在解题探究活动中领悟数学各种等价转化表征的魅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让数学课堂的灵魂即数学思维活动真正得到提升,让数学思维的深度、交汇显示出课堂的灵气和活力,帮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掌握问题的思路和操作方法的过程,形成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强化解题价值取向,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构建解题模型,养成研究性的学习习惯,

从特殊情形中寻求解题思路 第5篇

为了说明这个方法, 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1求所有满足sinx+cosy=u (x) +u (y) +v (x) -v (y) , x, y∈R的函数u (x) , v (x) , x∈R.

分析考虑x=y的特殊情形, 有sinx+cosx=u (x) +u (x) +v (x) -v (x) , 整理后得.因此.

令y=0, 整理后得, , C为一常数.

此题分别从特殊情形x=y以及y=0出发, 立刻得解.此例演示了“一般→特殊→一般”的解题思路.

例2求最大的实数k, 使得对任意正实数a, b, c, 都有.

分析既然上述不等式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c都成立, 考虑a=b的特殊情形, 此时左边第三项为零.将a=b代入, 整理后得.

考虑c的一种特殊情形, 即令c→0+, 可得k≤2.令k=2, 考虑不等式

右边=a2+b2-2ab+a2+c2-2ac+b2+c2-2bc= (a-b) 2+ (a-c) 2+ (b-c) 2,

将右边移至左边, 整理后得.

此不等式为轮换对称式.

不妨设a≥b≥c, 因此有 (a+b-c) ≥0, (a-c) ≥ (b-c) .

不等式成立.综上所述, k=2.

此题关键在于通过考察a=b, c→0+的特殊情形, 估算出k值, 从而找出解题途径.

以上例子启发我们把这种从特殊情形中寻求解题思路的方法运用于几何题中.

例3求椭圆C: (a>b>0) 的内接△ABC (图1) 的最大面积.

分析当椭圆的两个焦点互相趋近时, 椭圆退化成圆, 如图1、图2所示, 当椭圆处于其特殊情形圆时, 有a=b.容易分析出圆O的最大面积的内接三角形是如图2所示△A'B'C', 设圆O半径为r, 圆内接三角形面积S0, OB'与B'C'夹角为θ, 有

对θ求导, S'0=-rsinθ (rsinθ+r) +r2cos2θ=r2 (cos2θ-sin2θ-sinθ) .

令r2 (cos2θ-sin2θ-sinθ) =0, 整理得r2 (2 sin2θ+sinθ-1) =0, 解得, sinθ=-1 (不合题意, 舍去) .

当, 即时, S0达到极值.对于S'0, 再次对θ求导.

当, 即时, S0达到最大值.

可考虑将椭圆投影在一个平面上, 当投射角度达到一定时, 平面上的投影恰好成一个圆.

因为两个图形在其作同一投影时, 其面积比不变, 因此, 当投影如图2所示时, 椭圆中的内接三角形面积最大.不妨假定椭圆内内接三角形的一条边平行于椭圆的长轴或短轴.这时, 椭圆O″内具最大面积的内接△A″B″C″其形状如图3所示, 图中, 椭圆长轴a, 短轴b.

设椭圆所在的平面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为α, 有b=r, .

图2、图3中两个内接三角形的高相等, 设为h.

设图2中圆内接三角形底边为l, 面积为S1.图3中椭圆内接三角形底边为l', 面积为S2.有,

考虑到及b=r, 代入整理后得

对于圆, 可以看出, 圆为椭圆的一个特例.

此例通过投影, 将一般情况下的椭圆转化为特殊情况下的圆, 通过对特殊情况下圆的处理, 找出了在一般情况下的解题方法, 在转化中理出思路, 找出头绪, 从而化解了一个貌似复杂的问题.

摘要:从相对易解的特殊情形入手, 探索新的解题思路.

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 第6篇

下面以新课标全国卷化学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为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寻找一些复习思路。

一、2011年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化学部分的命题,凸显对问题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

考点分布基本稳定。命题形式稳定,为学科内综合。试题的主干知识仍然重点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计算等内容。注重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在选择题中尽可能利用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不回避常规题和传统题。

26题利用图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迅速从图中提取到有用信息,通过定量计算推断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同时考查了新增知识溶度积Ksp计算,对学生基本知识的广度有较高要求。

27题以社会热点为情景,涉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考查了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利用图像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三行式计算。新增知识:平衡常数K,燃烧电池电极反应式及计算等,加强了学生应用意识的考查,凸显了化学服务社会、服务生活的功能,有助于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8题作为实验题,开始是以大家熟悉的连接装置作首问,学生容易入手,而后命题一改以往考查模式,要求学生自选装置及药品、实验仪器设计实验,用语言表述对实验问题的理解,体现了实验考查向实验设计的转型,这些改变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38题作为有机题,主要考查了有机合成,除了涉及有机化学结构的推断及方程式、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等传统考法外,同时增加了有机物命名、核磁共振氢谱等新增知识。

以上命题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内在联系和知识综合”以及“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学科核心能力和学习潜能的考查”的原则,从文字组织能力,准确提取信息能力,化学计算能力,各种思维能力等方面考查了学生综合素质。化学平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热量的计算、新型电池、元素及化合物推断、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晶体结构、有机物推断与合成、实验等是新课程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知识的考查都是“形变神不变”。

二、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特对2012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

1. 立足教材,积极关注教材新增内容

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教材,即使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整合与发展,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在第一轮复习时,应降低重心,抓基础知识,不要人为地加深教材和练习题的难度。复习阶段应把各个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形成知识体系。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积累的增多,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中的纵向联系和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日益密切,不失时机地构筑知识网络,并在各个阶段逐步扩充和完善,是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一环。此外,“学与问”、“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实验探究”都必须引起注意。

要对课标新增内容加强复习。纵观其它省份的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也都在试卷中有不同程度的新增知识点出现,体现了高中化学高考的发展性和时代性。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原来有而现在没有的内容不要再深究,原来没有而现在有的内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溶度积常数Ksp、有机物命名、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烯烃的顺反异构等,最好在平常的考试中轮流出现,我们是第一次考,所以不会出的太难。

2. 加强图象、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教材中图像、图表很多,反映在高考中,图像、图表分析题也明显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复习时,应强调学生读文读图,看图释文,看表解意,图表结合,文图活用,读图表解题,使图、文、表充分结合。教师讲解时,应该重视图表的作用,以图像、图表引文,以图像、图表释文。同时,要求学生会画基本的图像,会设计简单的图表。

3. 注重第一、二轮复习方式的改变

第一轮复习定位在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复习的知识点要细,面要广,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模块化,例题的选择以重知识点的巩固为主。第二轮复习定位在提升学生的高考实战水平。复习时变化知识呈现的时空界限,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剪辑、重组和聚合,形成新的知识链接,用不同的视角去分析。例题的选择从重知识点的巩固转变到从命题者的角度审视、分析,打破原题选项,归类命题点与命题层次,体会命题热点,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意识和能力,以便更好适应“学科内综合”。

4. 加强基础计算复习

这届学生计算能力较弱,害怕计算。但高考题中的计算不偏、不繁,都属于考查基本计算能力的,有些只是为了说明概念的,如燃烧热、化学反应速率、Ksp等。故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完全可把计算分散开了复习,不为计算而练计算,而是提供了从定量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这样能更好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分散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5. 重视化学实验复习的有效性

实验题是理综考试的必考题,而实验题也经常被我们认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分析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取材于教材上的实验。认真复习课本中的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它是实验的最高层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常规后创新。

首先,要注重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和一些基本操作方法,重视实验安全问题,通过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从本质上掌握化学实验的规律性,尽量做到实验复习与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有机化学、化学计算的有机结合;同时,复习化学实验,不能纸上谈兵,强调实验操作科学规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正确。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

其次,可先将学生熟悉的实验“改头换面”,后做陌生实验的设计,先设计能力要求较低的简单实验,后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实验。可以通过一些陌生度高的实验情景题训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实验设计的原理,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且能进行评价和优化,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评价的能力。在实验复习中,应该突出实验题设计思路的分析,鼓励大胆假设,自主创造,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组织学生对提出的方案分析评价,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

6. 重视创设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联系的应用情境

“无情境不大题”已成为命高考大题的通用规则。新课程高考试题突出对实验的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试题往往有情景的依托,有信息的加工处理,以某个问题为题材,借助流程图、数据表格、图形等提供的信息,要考生回答相关的问题,且题材和背景多以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主。实验题更多的以实验探究形式呈现,无机推断、有机推断也都摒弃了传统的远离真实情景的框图推断题,代之以实际应用的“工艺流程”、“操作流程”、“实际的有机合成路线”等情景设问。因此在高考复习中,要尽量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可对经典的高考题进行改编、翻新、拓展、整合,使之成为高质量的训练素材。

从审题中寻找解题思路 第7篇

一.从文题中关键词切入

有些叙事类文章的题目是主谓短语, 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烛之武退秦师》等文题均有此特点。这类题目中往往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关键动词, 连接“施动者”和“受动者”。抓取这类题目中的关键动词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从“为何”、“如何”等角度深入探究, 往往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 全文围绕着“说”字展开, 教学时可从“说”字切入, 引导学生探究“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然后重点研读“说”的经过, 鉴赏触龙高超的劝谏艺术。又如《孙权劝学》可抓取“劝”字切入, 引导学生从“为何劝”、“如何劝”、“劝如何”三方面感知内容;再如《伤仲永》重心在“伤”字, “伤”既奠定故事情感基调, 又蕴含悬念意味。扣住“伤”字来切入, 从“伤”何事、如何“伤”两方面进行探究, 便于理顺“一事一理”的脉络。

有些文章的题目是偏正短语, 由中心词和在它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合而成, 如《我的空中楼阁》《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星期一早晨的奇迹》《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家的男子汉》《奇妙的克隆》《世间最美的坟墓》等。这类文章,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可以抓住修饰限制词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直入文本, 一气呵成, 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例如, 在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 肖家芸老师首先请学生读题悟题, 在学生有了“中心内容是写秋景, ‘故都’是限定词, 暗示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这一初步认识之后, 顺势切入, “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 (1) 直入重点段落, 为学生尽快打开自读局面导引最佳航向。又如, 李百艳老师在教学《了不起的粉刷工》时, 紧紧抓住课题中修饰语“了不起”切入, 抛出“汤姆究竟了不起在哪里”这一基础性问题, 既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 深入探究的兴趣, 又能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小说情节, 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两个课例都抓住了文题中修饰限定词进行切入。当然, 因为课型、内容、目标的不同, 前者主要是通过“调焦”圈定自读重点, 后者更像“路标”指引学生朝特定的方向去思考。

二.从文题的语言风格切入

阅读是一个拾级而上的思维过程。阅读者一般先要通过对词句篇章的整体感知, 把握文章“写了什么”, 接着,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回过头来对词句篇章咀嚼鉴赏、品味推敲, 明确文章是“怎么写的”;然后, 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揣摩作者构思的意图;最后就文章的内容、表现形式做出评价。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既要紧扣文本、学情, 又要符合阅读的认知规律。

有些课文, 内容一望便知, 语言却别具风格。“赏析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如果这种独特性在题目中也凸显出来, 设计教学时, 可从文题的语言风格切入, 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语言风格。

例如, 《表哥驾到》是颇受中学生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 语言的风趣幽默是其显著特点, 这在文题中也体现出来。教学时, 李百艳老师从文题的语言风格切入。她首先请学生感知内容, 自拟题目, 然后与原题比较, 通过对“驾到”的赏析初步感受“大词小用”的幽默效果;接着用“这个题目在交代文章内容的同时, 也决定了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巧妙过渡, 再顺势切入“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能体现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或语句”, 进而重点品读“作者怎样用充满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 (3)

一篇课文, 究竟应该教什么?教师要善于取舍, 切入点的选取事关教学内容的取舍。对于内容较浅但语言独特的《表哥驾到》, 李老师没有在感知文本内容上兜圈子, 而是把重心放在语言学习上。另外, 切入点的选取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设置, 又要和后续的教学内容发生关联, 以形成一条切入路径。正因为形成了“拟题———比照———调焦———品读”的切入路径, 《表哥驾到》的教学流程才会自然流畅, 奔向目标。

三.从文题的写法标志切入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散文, 题目一般会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如《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等。作者要比拟或象征的某种精神、品格、人物、感情都寄托在该“物品”之上。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抓取此特有标志物切入, 深入挖掘象征物和被象征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 《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题目中“爱”蕴含着作者对莲的感情, 是题目中的关键词, “莲”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教学时可抓住“爱莲”切入, 设置四个层层深入的问题:“作者爱莲, 爱的程度深吗”, “作者如此爱莲, 到底爱莲的什么”, “作者如此爱莲, 爱的仅仅是莲吗?爱的还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呢”, “作者爱莲, 赞君子, 是为了表达什么”这样小切口、深挖掘, 既揭示了象征的寓意, 又理解了作者含蓄表达出的志向和抱负, 充分领略了“托物言志”写法的妙趣。

这样切入的好处就在于它顺应作者的构思, 形成了一条切入路径:先分析象征物的特点, 然后用“作者写的仅仅是 (象征物) 吗?作者写的还是什么?”巧妙过渡, 转入对寓意、内涵的挖掘, 最后用“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顺势再切, 转入对构思、手法的领悟。整个教学流程衔接紧密, 水到渠成。

小说和叙事散文也常以“物品”为题, 情节或事件都围绕着它来展开, 起到线索作用, 亦具有标志性特点。切入这类文章, 可紧扣“物线”, 或直接设问“请概括围绕 (物品) 写了哪些事”, 或提取词语, 梳理情节。例如, 尤立增老师在《项链》的教学时, 首先请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 以“项链”为中心词, 提取几个动词, 形成几个动宾短语。采用这种切入的思路, 巧妙达成了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内容, 理清故事情节, 又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目的。

无论是暗含象征意义, 还是一线贯穿全文, 这类文题都具有写作手法方面标志性特征, 在切入时, 我们要抓取这种独特性, “批大郤, 导大窾, 因其固然”。

四.从文题的矛盾之处切入

有些文章, 由于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作者只能采用委婉曲折的笔法来写作, 命题也是别有讲究, 看似相互矛盾, 实则深沉有力。这样的文章, 可以从揭示文题的矛盾之处切入, 深入挖掘文章的弦外之音。

例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 于1933年写就的著名杂文, 可如是切入:“写文章就是为了纪念, 为了不忘却, 而这里的‘纪念’却是‘为了忘却’,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 感受作者悲愤交织的心曲。又如《陋室铭》文字简约而意味隽永, 是“气出来的名篇”。题为“陋室”, 文却只字不提陋室之“陋”, 切入时, 可抓住“陋”与“不陋”间的矛盾,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文章反向立意、托物言志的手法。

有些科普小品文, 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 文章富有“趣味”, 题目巧设悬念。切入这一类文章, 钱梦龙老师的《死海不死》是极好的示范。他首先请同学们猜题:“今天一起阅读一篇说明文, 它的标题很能引起阅读的兴趣, 请猜是哪一篇并说说你这样猜的理由”;然后请同学回忆课文内容从而解答“死海不死”的悬念;短暂讨论“哪些可以不教”之后, 便用“哪些地方引起你的兴趣?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这两个问题再次切入, 把教学重点落在赏析小品文的“趣味性”上。 (4) 整个教学设计既敢于取舍又善于切入, 为教学科普小品文提供了借鉴。

总之, 题目是窥察文章的“窗口”, 它们或概括文章内容, 或点明行文线索, 或揭示文章主旨, 或亮出作者观点, 或蕴含象征意义。切入时要因题制宜, 结合文本, 针对题目的不同特点、作用, 选取最准的点、最佳的路径切入文本。

摘要:选择切入点是阅读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课文的题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由解题入手寻找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本文在教学实践和案例研读的基础上通过解题来选取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解题,阅读教学,切入点

注释

1《肖家芸讲语文》第172-175页, 语文出版社, 于漪、刘远主编, 2008年1月版。

2黄淑琴《回归“原点”: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反思》,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4月。

3《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李百艳卷》第40-89页, 上海教育主板社, 2009年10月版。

上一篇:优美哲理段落摘抄下一篇:非法证据排除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