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

2024-07-05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精选8篇)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 第1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9.1.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写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9.2 适用范围:

东营利友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9.3 实施主体和职责分工:

9.3.1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本公司轻微人身伤害事故、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对公司发生的一般及以上事故按规定及时上报地方安监部门,并积极协助、配合上级管理部门开展一般及以上事故的调查。

9.3.2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对设备工艺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配合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开展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9.4 安全事故分类和等级划分: 9.4.1事故分类: 1)车辆间的交通事故

即车辆之间发生刮擦、碰撞而引起的事故。碰撞又可分为正面碰撞、追尾碰撞、侧面碰撞、转弯碰撞等。刮擦是车辆侧面接触的现象,刮擦可分为超车刮擦、会车刮擦等。

2)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

即机动车对行人的碰撞、碾压和刮擦等事故。包括机动车闯入人行道,以及行人横穿道路时发生的交通事故。

3)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

由于我国公路交通主要是混合交通,因而这类事故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机动车碾压骑单行车人的事故。

4)车辆自身事故

机动车没有发生碰撞、刮擦等的翻车和坠落事故。例如,车辆由于行驶速度太快,或车辆左右转弯或掉头时所发生的翻车事故,以及在桥上因大雾天气或因机器失灵而产生的机动车坠落的事故等。

5)车辆对固定物的事故

机动车与道路两侧的固定物相撞的事故,其中固定物包括道路上的作业结构物、护栏、路肩上的水泥杆(灯杆、交通标志杆等)、建筑物以及路旁的树木等。

6)爆炸事故

爆炸指由于在行驶过程中因碰撞等原因引起燃烧爆炸造成事故。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爆炸引起的事故,不应理解为爆炸。

7)火灾事故

失火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人为的、车辆的原因引起的火灾: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人为原因如吸烟、明火、违反操作规程等;车辆的原因如碰撞、泄漏、静电、发动机回火或排气管过热,并且其遇有可燃物,电路系统漏电产生火花等。

8)其它生产安全事故 系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损毁、装置或管道爆裂等。9.4.2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造成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为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为不足200元的事故。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9.5.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 9.5.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9.5.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9.5.3事故的简要经过;

9.5.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9.5.5已经采取的措施; 9.5.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9.6 事故调查处理:

9.6.1 发生事故,要严肃认真地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规定改进措施,指定专人限期落实整改。

9.6.2 对一般事故或性质微小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两天内,由事故责任部门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报告书报有关部门。9.6.3 对重要事故,安全部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上报公司领导。找出原因,查明责任,规定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9.6.4 由安全部建立事故档案,妥善保管好事故调查分析资料。9.6.5 由安全部填写重大事故登记表,写明事故部门名称、部位、原因、伤害情况,作业概况,事故概况及事故分析图等。

9.6.6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9.6.7 对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又不听从劝阻的人员,或由于失职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9.6.8 对蓄意制造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公司领导批准,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9.6.9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6.10 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后,公司或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9.7 事故报告对象: 9.7.1 事故(事件)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跟踪事故发展情况,及时续报事故信息。9.7.2 凡发生安全事故,在采取措施开展救援的同时要认真做好事故报告工作,事故的当事者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所在单位领导报告,事故单位按规定要求逐级上报。发生重伤以上事故时,必须在1小时内向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运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9.7.3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其它有关部门报告。9.7.4 发生事故后,责任单位在1小时之内电话报告主管领导,24小时内将所上报材料报安监局,重大事故不超过2天。

9.7.5 由安全部填写重大事故登记表,写明事故单位名称、部位、原因、伤害情况,作业概况,事故概况及事故分析等。建立事故档案,妥善保管好事故调查分析资料。9.8 现场保护和救护的基本要求:

9.8.1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劝阻围观群众不要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散落物,应该用塑料布、苫布、苇席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9.8.2抢救伤者时,应做好标记。

9.8.3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应告知医务人员对伤者衣物上的各种痕迹,如轮胎花纹印痕、撕脱口,要进行保护。

9.8.4及时疏散事故现场人员,防止二次事故发生。9.9 事故统计 9.9.1事故统计分析的内容 1)事故统计指标(1)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指反映交通事故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体规模和水平,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也称绝对指标。如某年、某月的交通事故次数。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点上规模或水平的总量,是在某一时刻的数字。如某年底机动车辆数、从业人员数等。(2)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也叫相对数,通常是两个绝对数之比。交通事故相对指标是用两个交通事故绝对数的比值来表示的,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相对指标(%)=比数/基数×100%。(3)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反映统计某一数量指标的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也叫统计平均数。不同单位的一般水平,也可以分析在不同时期的一般水平,分析其发展变化。(4)动态分析指标

交通事故动态分析指标是通过事故动态数列计算的分析指标。但要分析事故的变化特点的规律性,还需计算动态分析指标,即计算平均水平、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

2)事故统计分析方法(1)统计表格分析法: 把统计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汇总整理,按一定的顺序填在特定的统计表格中,便得到统计表。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据的结合体,利用统计表中的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可以研究各类事故的规模、趋势和比例关系。(2)比重图分析法;(3)趋势图分析法;(4)直方图分析法;(5)排列图分析法等。

9.9.2在事故统计中,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统计范围不变动。死亡仍以事故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重伤,按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执行;轻伤,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执行;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不含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也不含停工、停产、停业等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9.10 管理档案或台账记录的要求: 9.10.1事故发生的经过和救援情况

9.10.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9.10.3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认定; 9.10.4事故责任划分及责任者处理建议; 9.10.5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9.11 相关记录:

《安全事故档案》 《事故调查表》 9.12 附则:

本制度由东营利友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制定,解释权归本公司。本制度自2015年5月1日起执行。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 第2篇

为加强道路运输安全运输管理,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安全运营状况,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交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行车事故报告和统计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建立安全事故上报制度,安全科负责事故的报告登记,建立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畅通报告渠道。

二、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安全事故报告的重要意义,按照规定程序、时限、内容和要求,认真做好事故报告工作。

三、公司利用安全例会、安全培训等方式,认真传达国家、省市关于事故快报的知识、程序、内容,督促从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做好事故上报。

四、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或危险品运输事故后,驾驶员或押运员应立即停车,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并在1 5分钟内将发生地事故情况报告当地公安交警部门、环保部门、保险公司和本公司。

五、公司安全人员接报后,要认真填写事故登记表,登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并立即报告主管经理。

六、对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行车事故、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行车事故、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等)运输事故,公司接报后必须立即报告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七、一般轻微事故,公司应事故发生后3日内,填报《道路货物运输事故报表》,报运管部门。

八、公司对运输事故建立台帐,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引以为戒,进行严肃处理并搞好案例教育。

九、对于拖延、隐瞒不报或拒报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主管人员责任。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 第3篇

2014 年3 月1 日, 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燃爆事故, 导致甲醇泄漏爆炸并引发大火, 事故共造成40 人死亡、12 人受伤。2015 年1 月16 日, 荣乌高速山东莱州段一辆面包车先后与一辆油罐车、一辆载有14 人的大型客车及一辆小型越野车发生连环相撞, 造成油罐车内汽油泄漏, 客车爆燃, 车内12 人死亡, 四车内其余人员中6 人受伤。

根据国家GB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危险货物的定义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 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 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危险货物运输风险高、危害大、安全责任重大,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 不仅造成经济财产损失, 往往会衍生出燃烧、爆炸、泄漏等严重的后果, 严重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 造成人员伤亡等一系列问题。

1 危险货物运输特点

1.1 危险性大

危险货物一共分为9 个大类, 其中每一类的化学性或物理性都有其特有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这些危险货物对外界的条件都有不同的要求, 若违反这些要求, 那么在运输、贮存的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几率将会非常高,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就很大。

1.2 专业性强

危险货物运输的专业性包括业务专业、设备专业、人员专业三个方面。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交通部颁布的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规定: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业务的经营者要符合规定资质并且办理相关手续;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必须拥有能保证运输安全的设施设备, 如配备危险货物设备和运输车辆;必须配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如运输危险货物的驾驶员、押运员等要了解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 熟悉应急措施;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安全质量教育、安全操作规程和车辆设备保养维修等规章制度。

2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对典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 得出导致运输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环境以及管理的不到位。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

危险货物运输的影响人员主要包括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人员以及维修人员。

(1) 驾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如驾驶技术差、疲劳驾驶、违规操作、对环境不熟悉、对突发状况反应慢等;

(2) 押运人员不安全行为包括没有履行监管职责、缺乏对危险货物运输的掌控能力等;

(3) 装卸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没有按照操作规范操作、货物包装不严或容器固定不牢等;

(4) 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包括车辆维修保养不到位, 致使隐患车辆运输。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危险货物运输的影响物包括货物本身以及承载设备。

(1) 危险货物本身的危险特质导致直接面对不安全状态, 这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2) 承载设备包括车辆、承载容器, 承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备不专业、没有及时维修保养、设备老化、包装不严或不牢固等。

2.3 不良的环境

环境是交通事故的外在因素, 危险货物运输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路况、天气、地形等。

(1) 道路状况对于车辆、驾驶人员、货物的影响都很大, 颠簸的道路可能导致驾驶人员驾车不稳, 导致车辆的震动、侧翻, 甚至直接导致危险货物发生碰撞爆炸;

(2) 危险货物运输对于天气的要求很高, 高温天气导致货物燃烧、爆炸, 雨雪、冰雹、雾天导致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3) 不良的地形也会影响驾驶人员对于前方交通情况的判断, 导致事故的发生。

2.4 管理的不到位

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外部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两个方面。

(1) 企业外部管理主要是指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 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企业资质审核不严格、运输过程监管不力等;

(2) 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人员能力不足、专业车辆管理不善等问题。

3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建议

通过对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从业企业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管理, 以期尽可能减少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

3.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政府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危险货物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 包括建立健全运输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同时, 应该建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提供危险货物抢险救援技术援助, 使危险货物运输救援得到有效保障。

3.2 加强从业企业与从业人员管理

我国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准入门槛偏低, 导致企业质量参差不齐, 成为制约安全运输的关键。应提高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准入条件, 从业企业必须要达到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技术要求;各级公安、安监、交通部门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机制, 建立公平竞争、合法经营的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同时推行严格的从业人员准入考试制度,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坚决抵制从业人员的一票制。

3.3 运输企业应加强设备管理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加强对专业设备的管理, 包括对运输车辆、包装设备、装卸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的管理。首先应保证设备的专业性, 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采用不同的专业设备, 坚决抵制设备的混用与改造;其次保证设备及时的维修与保养, 避免隐患设备上路;最后保证应急救援设备状态良好, 保障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4 运输企业应加强人员管理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 主要包括对驾驶人员、装卸人员、维修人员的培训管理。第一, 应保证专业人员的从业资格, 做到持证上岗;第二, 应加强日常人员培训制度, 包括操作培训以及事故发生后驾驶人员的应急培训等。

3.5 运输企业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制定对人员、设备、货物的管理制度, 包括运输前、运输中、运输后的管理, 强化运输前检查、运输中监督、运输后交付管理。

4 结束语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业企业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 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从业企业与人员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企业管理几方面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另外, 即使再严密的管理, 也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所以从业企业与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建立应急救援制度与体系。

摘要:我国每年都会发生特大危险货物运输事故,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 不仅造成经济财产损失, 而且严重破坏、污染生态环境, 造成人员伤亡。只有充分认识危险货物运输, 对典型事故进行分析, 了解事故原因, 加强管理, 才能有效控制、减少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危险货物运输,影响因素,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京.第三方物流企业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5 (6) .

[2]王亚东.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风险耦合机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3 (12) .

[3]白燕.道路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 2008.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 第4篇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倘若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关联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通常不同的危化品、不同的事故类别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1、易燃液体灭火方法:

扑灭易燃液体火灾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扑救。

撒漏处理:及时用砂土或松软材料覆盖吸附后,集中至空旷安全处处理。覆盖时,要注意防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河道等地方,以防污染环境。

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方法:

根据易燃固体的不同性质,可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来灭火,但必须注意: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不得用水扑救,如铝粉、钛粉等金属粉末应用干燥的砂土、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有爆炸危险的易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禁用砂土压盖;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如磷的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包括硝化棉)、氮化合物、硫磺等,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严禁用硝碱、泡沫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必须注意戴好防毒面具;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变成自燃物品,处理时应谨慎。

扑灭自燃物品火灾时要注意:此类物品灭火时,一般可用干粉、砂土(干燥时有爆炸危险的自燃物品除外)和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与水能发生反应的物品如三乙基铝、铝铁溶剂等禁用水扑救;黄磷被水扑灭后只是暂时熄灭,残留黄磷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所以现场应有专人密切观察,同时扑救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

扑灭遇湿易燃物品时应注意:此类物品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将未燃物品从火场撤离或与燃烧物进行有效隔离,用于砂、干粉进行扑救;与酸或氧化剂等反应的物质,禁用酸碱和泡沫灭火剂扑救;活泼金属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应用苏打、食盐、氮或石墨粉来扑救;锂的火灾只能用石墨粉来扑救。

撒漏处理:上述三类货物撒漏时,可以收集起来另行包装。收集的残留物不能任意排放、抛弃。对与水反应的撒漏物处理时不能用水,但清扫后的现场可以用大量水冲刷清洗。

3、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灭火方法: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只能用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撒漏处理:在装卸过程中,由于包装不良或操作不当,造成氧化剂撒漏时,应轻轻扫起,另行包装,但不得同车发运,须留在安全地方,对撒漏的少量氧化剂或残留物应清扫干净。

4、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灭火方法:

扑灭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火灾时应注意:氰化物发生火灾时,不得用酸碱灭火器扑救,可用水及砂土扑救;灭火人员扑灭毒害品的火灾时应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扑救时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

撒漏处理:固体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可在扫集后装入容器中;液体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应用棉絮、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后收集,盛入容器中。

5、爆炸品灭火方法:

用水冷却达到灭火目的,但不能采取窒息法或隔离法。禁止使用砂土覆盖燃烧的爆炸品,否则会由燃烧转为爆炸。扑救有毒性的爆炸品火灾时,灭火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

撒漏处理:对爆炸物品撒漏物,应及时用水湿润,再撒以锯末或棉絮等松软物品收集后,保持相当湿度,报请消防人员处理,绝对不允许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灭火方法:

将未着火的气瓶迅速移至安全处;对已着火的气瓶使用大量雾状水喷洒;火势不大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灭火器扑救。

撒漏处理:运输中发现气瓶漏气时,特别是有毒气体,应迅速将气瓶移至安全处,并根据气体性质做好相应的防护。人站在上风处,将阀门旋紧。大部分有毒气体能溶解于水,紧急情况时,可用浸过清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进行操作,若不能制止,可将气瓶推入水中,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7、腐蚀品灭火方法:

无机腐蚀品或有机腐蚀品直接燃烧时,除具有与水反应特性的物质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扑救。但宜用雾状水,不能用高压水柱直接喷射物品,以免飞溅的水珠带上腐蚀品灼伤灭火人员。

撒漏处理:液体腐蚀品应用干砂、干土覆盖吸收,扫干净后,再用水洗刷。大量溢出时可用稀酸或稀碱中和。中和时,要防止发生剧烈反应。用水洗刷撒漏现场时,只能缓慢地浇洗或用雾状水喷淋,以防水珠飞溅伤人。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 第5篇

2014年我公司在市领导部门及区领导部门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司员工关心和支持公司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了公司全年生产运输无事故。总结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 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公司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组建了安全生产小组,由总经理直负责安全工作。

二、制度保证 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公司与各部门主管、各部门主管与各岗位员工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严守车辆排查制度,严把车辆出行关,消除隐患于未然

1、我公司严格执行出车前及收车后对车辆的技术指标及安全性能的全面检查。

2、公司每月对要对所有的危货运输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切实做到消灭隐患于未然。

四、封闭型停车场,专人进行安全管理。每月一次对停车场的各个安全施舍进行检查。

五、安装GPS卫星监控系统

公司目前拥有危险品运输车辆6辆,均全部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装置。并设有专职的GPS管理人员2名。利用这个监控平台,公司车辆管理人员能够全天候24小时监控每辆车的运行路线及停靠位置、行车速度等,有效的控制了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

六、建立每月2次员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公司的安全生产原则是“安全第一,利润第二”,为使职工和管理人员都牢牢树立起安全意识,真正警醒起来,真正保障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行。为此,我司制定了一整套的员工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其中包括《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员工业务培训制度》、《员工岗位培训制度》等,并定期为员工们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消防安全意识。

七、严格执行《68项危货运输安全生产自查自检制度》

对于市运输管理处所下发的68项自查自检项目,我公司均已达标。

八、完善的春运预案

为应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切实做好我公司春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生产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公司危货运输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公司的事故应急预案。

裕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事故及险情报告 第6篇

一、单项选择题:

1、各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信息的统计报告机构、网络,并指定 名以上专(兼)职安全信息报告员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事故信息统计报告工作。(B)

A、1; B、2; C、3; D、4。

2、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完毕后,要将事故材料妥善存档,相关单位在公安交警部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调解赔偿结案后,日内填报《重特大事故整改情况报告书》,上报当地区、县(市)运管所或辖区管理处,区、县(市)运管所或辖区管理处核实后,签署意见,上报到市运管局。(B)

A、3; B、5; C、7; D、9。

3、发生一次死亡(失踪)人及以上、或死伤人数之和在 人及以上、或造成经济损失 万以上的道路特大事故,以及客车翻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翻车、泄漏、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等重特大事故后,自事故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开始,须在 小时内报告到市运管局。(D)A、3, 5, 200, 2; B、2, 5, 100, 1; C、3, 10, 200, 2; D、3, 10, 100, 1。

4、某危险货运企业的一槽罐车于2013年 3月5日15时10分在104国道余杭段某处发生侧翻并泄漏,该车驾驶员立即上报公司,请问该公司安全员要在 之前上报公司所在地运管部门?(B)A、15点10分; B、16点10分; C、17点10分; D、18点10分。

5、各市及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在接到行业管理机构事故报告后,应在 小时内报告当地政府及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A、1; B、2; C、3; D、4。

6、运输企业在上报事故过程中,应填报。(A)A、《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 B、《重特大事故整改情况报告书》; C、《公路运输企业责任行车事故表》;

D、《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责任行车事故(年、季、月)表》。

7、安全信息报告员的通讯必须保持 畅通,各单位在通讯费上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助。(C)A、8小时工作时间; B、12小时; C、24小时; D、18小时。

8、根据《杭州市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统计报告规定》第十条规定,专业运输企业在上报事故时还必须向 报告。()A、市政府; B、省交通厅; C、当地交通局; D、省运管局。

9、根据《杭州市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统计报告规定》第七条规定,安全事故和信息报告应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信息网络,最后汇集到。(D)

A、县运管所; B、区运管处; C、省运管局; D、市运管局。

10、下列哪项不是《浙江省交通行业安全事故及险情报告管理办法》的适用对象?(B)

A、各运输(港口)业户; B、各类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单位; C、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行业管理机构; D、各公路养护等单位。

11、对发生事故或险情按规定需报省厅的,而迟报24小时以上、漏报甚至不报的,责令事故或险情发生地和属地的交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企业等及个人改正,并予以。(A)A、通报批评;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党纪处分。

12、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 有期徒刑。(B)A、3年以下; B、3至7年; C、7年以上; D、15年。

二、多项选择题:

1、安全信息报告员的主要职责有(ACD)。

A、负责事故的登记、报告,做好事故报告记录。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应当立即上报的事故; B、指挥事故救援;

C、负责事故的统计分析; D、撰写重(特)大事故专题报告书。

2、根据规定,事故发生时,车辆司乘人员应向 报告。

(ABD)A、110; B、交警;

C、车管所; D、本单位安全信息员。

3、下列哪些事故须在1小时内报告到市运管局。(BCD)A、发生一次轻伤2人道路交通事故; B、客车翻车;

C、危险品运输车辆翻车、泄漏;

D、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

4、《浙江省交通行业安全事故及险情报告管理办法》本办法适用范围是全省交通行业中发生的。(ABC)A、安全事故; B、险情; C、自然灾害事故; D、渎职犯罪。

5、道路运输行车安全险情及事故紧急报告范围有(ABCD)。A、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运输事故; B、涉及5人及以上旅客集体中毒事件;

C、一次死亡(失踪)3人及以上,或一次死亡重伤人数合计10人及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的运输事故; D、客运站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6、下列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基本特征的有(ABCD)。A、因果性; B、偶然必然性; C、潜伏性; D、规律性。

三、判断题:

1、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全市道路运输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道路运输企业负责本单位车辆运输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个体运输户除外。(X)

2、各运输企业要将本单位安全信息报告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含办公室、住宅、移动电话)予以公布,并以联系卡的形式发给每位司乘人员,如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公布。()

3、重特大事故整改情况报告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写明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及经济赔偿情况、对事故人及责任人追究处理、教育等情况。()

4、日常报告指根据国家、部、省及行业管理部门要求需上报的月报、季报或年报,不包括重大节假日、季节性等特殊时段的信息报表等。(X)

5、根据《浙江省交通行业安全事故及险情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营运中发生1—4人旅客集体中毒事件也属于事故报告范围。

()

6、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7、自然事故是不需要定责的。()

8、根据《刑法》修正案

(八)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9、根据《浙江省交通行业安全事故及险情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各厅管厅属各单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火灾、爆炸等各类事故,或各类险情、事故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已造成较大影响或易引发其他事件的均应在4小时内报省厅。(X)2小时

10、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它的发生通常是可以预先可知的,且后果是有害(导致人身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即具有可知性,非突发性,破坏性的特点。(X)

11、安全事故信息报告要求如实、及时、准确反映单位安全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如发生瞒报、谎报、迟报等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12、《浙江省交通行业安全事故及险情报告管理办法》是为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全省交通行业安全情况,妥善处理交通行业安全中的事故及险情,做好交通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交通实际而制定的。()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B;

5、B;

6、A;

7、C;

8、C;

9、D;

10、B;

11、A;

12、B。

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3、B、C、D; 2、4、A、B、C;

5、A、B、C、D;

6、A、B、C、D。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7篇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健全完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和加强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恢复道路运输正常运行,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关于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暂行规范》《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处理程序》等相关规定。

1.3事件分级

本预案所称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道路运输生产事故等原因引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要客运枢纽1运行中断、严重人员伤亡、大量人员需要疏散、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按照性质类型、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3.1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

造成或可能造成运行中断48小时以上,致使大量旅客滞留,恢复运行需要多部门协调,人员疏散需要跨省组织。

(2)特别重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

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30人以上2死亡或失踪,或10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

(3)重要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

重要物资缺乏、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可能严重影响全国或者大片区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超出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力组织能力,需要跨省、跨部门协调。

(4)需要由交通运输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边境口岸撤侨等其他突发事件。

以上四种情形,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难以独立处置,需要协调相关省份、相关部门调动运力疏解,提出跨省域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请求。

1.3.2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

造成或可能造成运行中断24小时以上,致使大量旅客滞留,恢复运行需要多部门协调,人员疏散需要跨市组织。

(2)重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

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3)重要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

重要物资缺乏、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可能严重影响省域内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超出事发区域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力组织能力,需要跨市、跨部门协调。

(4)需要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其他突发事件。

1.3.3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造成或可能造成大量旅客滞留,事发区域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跨县域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请求的。

(2)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3)发生因重要物资缺乏、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可能严重影响市域内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需要紧急安排跨县域道路运输保障的。

(4)需要由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其他突发事件。

1.3.4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一般客运枢纽运行中断,造成或可能造成旅客滞留。

(2)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3)需要由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其他突发事件。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本预案指导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已有国家专项应急预案明确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对处置工作,适用其规定。

1.5工作原则

(1)以人民为中心,安全第一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的预警、预测,以及道路运输事故的善后处置和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准备,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依法应对,预防为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断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应急处置与保障能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以及有效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以属地管理为主,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事件等级和法定职责,分工合作,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牵头,结合各地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

(4)规范有序,协调联动

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响应程序,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动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

1.6应急预案体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部负责制定、发布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编制、发布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3)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道路运输企业根据国家及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负责编制并实施企业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2、组织体系

道路运输应急组织体系由国家、省、市和县四级组成。

2.1国家应急组织机构

交通运输部协调、指导全国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应急领导小组

交通运输部在启动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同步成立交通运输部应对XX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由部长或经部长授权的分管部领导担任组长,部安全总监及部办公厅、部政策研究室、部运输服务司、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以下简称安质司)、部应急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部长担任组长时,分管部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协调Ⅰ级(特别重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明确应急工作组的构成,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国务院要求,或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成立现场工作组,并派往突发事件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根据需要,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合行动方案。

(4)当突发事件由国务院统一指挥时,按照国务院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行动。

(5)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2.1.2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由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和单位组成,在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并在应急响应终止时宣布取消。应急工作组成员由各应急工作组组长根据应急工作需要提出,报领导小组批准。

(1)综合协调组。由部应急办或部办公厅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与各应急协作部门的沟通联系;保持与各应急工作组的信息沟通及工作协调;搜集、分析和汇总应急工作情况,跟踪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定时向中办信息综合室、国务院总值班室和相关部门报送信息;协助领导小组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以及部领导的有关要求;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应急指挥组。由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参加国务院组织的有关事故调查;组织协调跨省应急队伍调度;协调人员、重要物资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拟定应急运输征用补偿资金补助方案;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通信保障组。由部通信信息中心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网络、视频、通信等保障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4)新闻宣传组。由部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对外发布应急信息;负责突发事件的新闻宣传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现场工作组。由部运输服务司、部应急办等有关司局人员及相关专家组成,必要时由部领导带队。按照统一部署,在突发事件现场协助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现场有关情况。

(6)专家组。由道路运输行业及相关行业技术、科研、管理、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对应急准备以及应急行动方案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根据需要参加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3日常机构

部运输服务司,作为国家道路运输应急日常机构,在交通运输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承担有关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做好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日常应急管理有关工作。

(2)接收、搜集、整理、分析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及预警信息,向部应急办报送道路运输应急信息。

(3)组织开展Ⅰ级应急响应相关处置工作。

(4)负责组织制修订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指导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6)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2.2地方应急组织机构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参照国家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组建模式,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相应人员安排和职责分工。

3、预防与预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结合《交通运输综合应急预案》和本预案的要求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工作,重点做好对气象、国土等部门的预警信息以及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搜集、接收、整理和风险分析工作,完善预测预警联动机制,指导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预警信息来源包括:

(1)气象、地震、国土资源、水利、公安、安监、商务、外交等有关部门的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以及国家重点或者紧急物资道路运输保障需求信息。

(2)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管理机构有关道路运输延误、中断等监测信息。

(3)其他需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紧急事件信息。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部门响应。每级部门应急响应一般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等级。

4.1.1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交通运输部启动并实施国家级部门应急响应,事发区域省、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别启动并实施本级部门Ⅰ级应急响应。

4.1.2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省级部门应急响应。事发区域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别启动并实施本级部门应急响应,且响应级别不应低于上级部门应急响应级别。

4.1.3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事发区域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市级部门应急响应。事发区域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县级部门应急响应,且响应级别不应低于市级部门应急响应级别。

4.1.4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事发区域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县级部门应急响应。

4.2响应程序

4.2.1国家级部门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1)发生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或者接到国务院责成处理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部运输服务司及时核实有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第一时间向分管部领导报告有关情况,提出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及成立相关应急工作组的建议。

(2)经分管部领导同意后,报请部长核准。由部长或经部长授权的分管部领导宣布启动交通运输部应对XX事件Ⅰ级响应。

(3)同步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明确应急工作组构成;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开展应急工作,并将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有关信息按规定报中办信息综合室、国务院总值班室和相关部门,抄送应急协作部门,通知相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4.2.2省市县级部门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预案,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级部门应急响应级别及程序。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启动实施本级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将应急响应情况报送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处理超出本级范围的突发事件,需要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处置时,应及时提出请求,并按照前款规定及时启动上一级别应急响应。

4.3信息报告与处理

交通运输部按有关规定向中办信息综合室、国务院总值班室及时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交通运输部和应急协作部门建立部际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名称和联络方式,确定不同类别预警与应急信息的通报部门,建立信息快速沟通渠道,规定各类信息的通报与反馈时限,形成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快速沟通机制。

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完善部省道路运输应急信息报送与联动机制,部运输服务司汇总上报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省(区、市)通报。

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动后,事发区域省级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部运输服务司,并按照“零报告”制度,形成定时情况简报,直到应急响应终止;部运输服务司应及时将进展信息汇总形成每日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情况简报,上报领导小组,并抄送部应急办。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和程度、发生势态、受损情况、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成效、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4.4分类处置

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后,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别,有效组织采取不同处置措施:

(1)应对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重要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突发事件,应按照《关于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运发〔〕682号)的规定,指挥调动国家应急保障车队,协调事发区域附近省份应急队伍,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事发区域地方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省份应急队伍应积极配合,完成人员的疏散及重要物资的运输保障。

(2)应对特别重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在做好上述运力组织保障的基础上,还应按照《交通运输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暂行规范》(交应急发〔〕238号)的规定,派现场工作组赶赴事故第一现场,指导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同时组织选派相关人员和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4.5响应终止

4.5.1国家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1)经领导小组会商评估,认为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或国务院有关单位发出宣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终止或降级的指令时,由部运输服务司商部应急办提出终止Ⅰ级应急响应或降低响应等级建议,报领导小组组长核准。

(2)经报请领导小组组长核准后,终止交通运输部应对XX事件Ⅰ级响应,或降级为Ⅱ级响应,同时取消Ⅰ级响应期间成立的领导小组及下设各应急工作组。

4.5.2省市县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4.6后期处置

4.6.1善后处置

事发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属地人民政府,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救助。

事发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民政部门及时组织救灾物资、生活必需品和社会捐赠物品的运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4.6.2总结评估

交通运输部应急响应终止后,部运输服务司及时组织参与开展总结评估工作,客观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深入总结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并报分管部领导。

省市县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后,事发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开展事后总结评估工作,客观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深入总结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并按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报总结评估材料。

5、应急保障

5.1队伍保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平急结合、军民融合”的原则,通过平急转换机制,将道路运输日常生产经营与应急运输相结合,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及应急队伍。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思路,将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同交通战备工作有机结合。

5.2通信保障

在充分整合现有交通通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多网联动、快速响应、处理有效”的道路运输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畅通。

5.3资金保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落实道路运输应急保障所需的各项经费;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设立应急保障专项基金,并确保专款专用。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及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5.4应急演练

部运输服务司会同部应急办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桌面应急演练,组织应急相关人员、应急联动机构广泛参与。

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所辖区域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应急演练。预案至少每3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演练评估。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

5.5应急培训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应急教育培训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应急培训。

6、附则

6.1预案管理与更新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交通运输部将组织修改完善本预案,更新后报国务院:

(1)预案依据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2)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的;

(3)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4)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

(5)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6.2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解释。

6.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注:1.重要客运枢纽,是指除常规客运场站以外,还包括含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场站.

2.“以上”包含本数及以上,“以下”不包含本数。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2

为确保运输交通事故救助工作顺利、有序的实施,把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为加强领导,成立抢险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颜建程副组长:刘凌

下设办公室,设在业务组,组长由运行主管担任。电话:13870489906

成立应急救援队:公司全体成员均为应急救援队成员,抢险救援时,根据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救援队。

二、职责分工公司经理负责预案的签发

保证每年对预案和实施程序进行审查和修订。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抢险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抢险救援办公室负责抢险救援任务的上传下达及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应急队伍的组建,应急人员培训的管理,应急救援演练的组织,以确保有充足的应急反应能力。公司其它所有员工都有义务执行本预案中各自的职责。

三、突发事件的报告和救援现场组织

(一)重大事故及险情的报告

1、发生险情后,当事人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先采用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及时补报。如情况紧急,当事人要立即拔打110.119.120求助,以免耽误时机,造成更大后果。

事故及现场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

(3)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

(4)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5)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协助救援的有关事项;

(7)报告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2、应急处理办公室接到险情报告后,根据情况立即上报公安、消防、安监、环保、交通等部门。

(二)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1、事故险情发生后,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的同时,要积极采取安全可靠的自救措施,防止事故及险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或安全领导小组通知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1)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2)根据事故、险情发生情况,统一实施应急预案;

(3)根据事故现场救援实际情况,及时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4)完成紧急调用的救援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运输任务;

(5)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险情时,及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8)协助做好事故、险情上报工作。

四、工作要求与责任追究

(一)工作要求

1、公司要充分认识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2、公司要做到人员、车辆、设备、物资、工具等项工作的落实,随时做好准备,确保一声令下,立即出动。抢险救援人员和车辆要落实到人、落实到车,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和车辆要登记造册。

3、接到通知,抢险救援队要在分钟内在指定地点集结完毕,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

4、安全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计划,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

使相关人员熟悉、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要根据实际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提请公司修改和完善预案内容。

5、公司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培训,督促广大职工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能熟练掌握应急知识。

6、公司全体人员都有预防、参加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的义务,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重意识,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

7、加强值班制度的落实,确保信息传递、通信畅通。

(二)责任追究

1、公司所有人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对拒不执行命令,玩忽职守或推诿扯皮的人员要依法处理;对执行命令不坚决,贻误时机没有完成任务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2、对发生事故后不及时上报、隐瞒不报等不按规定上报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3

为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我公司结合道路运输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平安运营”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节中的事故及险情,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道路运输事故,要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及工作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和道路运输事故险情,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

(一)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三)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四)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五)依法办理,合理处置

三、指挥组织体系

公司在交通局应急救援体系统一指挥下建立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公司营运专管员为成员的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类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原则,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对工作。

2、领导小组职责。统一领导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有关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本公司车辆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后,立即上报公司领导,经公司领导确认后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响应

(一)驾驶员、乘务人员现场处置方法:

1、立即停车。凡发生道路运输事故,都要立即停车。

2、立即抢救。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施救并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

如伤员身体某部位被压或卡住,应立即设法将伤员救出,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3、现场保护。保护主要内容:肇事车的停位、伤亡人员的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及其他散落物。

4、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或交通主管部门报案,然后向企业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如下: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通警察和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服从组织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现场勘查和事故分析等工作。

(二)分级响应机制

突发道路事故应急响应,按本地安全管理原则,有本公司安全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道路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

(三)指挥与协调

1、启动预案。本公司车辆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后,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核实和确认,将情况报告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提出启动本预案,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或视情联络相关部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赶赴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其他人员,立即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和处置工作。

3、保障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落实抢救人员、抢救设备、设施,确保抢救工作有效进行。

4、协调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指挥部时,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派出的救援人员积极配合,相互协调,服从指挥部统一领导。

六、奖励与责任

(一)总结评估

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应急行动的结果、职责履行、组织、行动、平时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检查应急预案可行性及需完善、补充的项目,应急行动评估报告与应急响应行动结束后报总公司总经理室。总公司总经理室负责进行总体评估、汇总,并通报应急救援情况,开展应急救援的交流。

(二)表彰奖励

对在实施道路运输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映迅速、表现突出、处置果断、决策正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责任追究

因玩忽职守、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4

为加强我市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和组织水平,应对突发事件、极端恶劣天气、旅客高峰疏运、抢险救灾、疾病防控等运输需求,发挥运管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市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阳泉市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工作领导组:

组长:尚保银

副组长:吴鶊鸣

成员:潘晓波、蔡志刚、王海亮、汤少卿、张永红

张学宏、赵永忠、吴会欣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管处客运科,具体承办我市道路运输应急运输组织与协调。

二、应急保障重点

1、旅客高峰期运力不足时的运输保障;

2、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情处置时的保障;

3、政府指令性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紧急运输保障。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

春运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应急预案:

1、汽车站严重滞留旅客,学校放假、民工返乡等急需疏运时;

2、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险情况时;

3、接到上级部门、当地政府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等紧急指令时。

四、工作职责

1、运输企业要搞好应急车队建设,做好运输储备工作,加强司乘人员沉着应对重特大危情处置的日常教育工作。一旦出现旅客滞留、重特大交通事故、政府指令性紧急运力任务等情况时,按规定程序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配应急运输车辆和人员,执行各种应急保障任务。

2、客运应急保障领导组要做好运力储备和旅客运输市场调查预测工作,了解和掌握旅客流量流向动态,及时向上一级运管机构上报有关情况,协调解决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客运应急保障领导组负责我市道路运输保障应急工作,重点是长途班线、农村班车保障工作,与当地客运企业、汽车站签订道路运输保障工作责任书。

五、工作重心

为保障春运期间辖区内旅客运输畅通无忧,我处按照“分片包干、专职专输”原则,对辖区内的客运企业工作职责进行细化:

1、针对目前郊区线路方向运力不足情况,重点由公交公司做好客流调查预测工作,掌握旅客流动的时间和流向,市处要协助郊区运管所做好郊区方向客流集中疏运工作,把握可能出现旅客运输高峰时间和方向,做好紧急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

2、阳泉集团客运有限公司和省运阳泉公司两家公司要做好春运及重大节假日期间长途旅客运输工作,科学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准备好充足的运力,合理安排发班,积极组织协调,全力避免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现象。科学调整班次密度,客流高峰期间要及时安排加班运力,保障农民工、学生顺利返程。

3、城市公交要做好对外交通方式的衔接,重点保障客运汽车站、铁路客运站等旅客集散地及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场所的公交组织调度,要通过增加运力、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方便旅客中转换乘,乡村居民进城购物。

六、应急运输车辆及人员

1、应急运输车辆应由运输企业、旅游企业车辆以及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自用车辆组成。

2、道路运输应急车辆必须配备车辆行驶证等相关证照并经审验、检验合格,车辆技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驾驶员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6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3、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队伍一般应根据应急任务由驾驶员、乘务员以及带队人员组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人员的基本条件是政治合格、身体健康,技术过硬、证件齐全,熟悉有关政策和相关业务。

启动应急预案后,执行道路运输保障应急任务的单位,要对应急车辆进行认真检查,严禁车辆带病运行,严禁超员超载,并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证件和通讯工具。同时,对应急运输人员要进行安全嘱咐,确保安全。

七、应急情况的报告

运输企业、汽车站要建立和完善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工作报告制度,明确责任,确定专人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出现严重滞留旅客、突发事件等情况时要及时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如下:

1、汽车站滞留旅客情况,其中包括旅客人数、旅客流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旅客伤亡情况等和需要上级运输机构支援申请要求;

2、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时,需上级运管机构协调解决的事项;

3、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完成情况(出动车辆数、运送旅客人数等)。

八、保障工作机制

1、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措施

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单位,同时派出2辆以上车辆执行同一应急任务的,应由车队队长带队;5辆以上车辆的,由单位领导带队;10辆以上车辆的,由市运管处领导带队;执行应急任务的车队应配备通讯设备,保证通讯畅通。途中发生问题(如发生事故、道路受阻以及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应由负责人及时向车辆始发地运管机构报告。

2、应急处理程序

A、出现滞留旅客等情况时

(1)要迅速按规定逐级上报,并做好记录,同时汽车站要向旅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候车的地方安排旅客候车,各关键岗位如广播、安检、调度、保安、消防等人员必须到位,做好盯岗工作。

(2)接到报告的运管机构领导,立即赶赴汽车站进行组织和调度,启用储备动力,将任务下达给有关单位,发放临时客运标志牌,并在临时客运标志牌“使用原因”栏内注明“执行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任务”字样,并加盖具体发证运管机构印章。

(3)执行应急任务的单位,迅速安排人员和车辆,组织运输。

(4)沿途运管机构对执行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任务的车辆要提供方便,不得以无道路运输证为由进行处罚。执行应急任务的单位完成任务后,应向运管机构汇报执行情况。

B、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情时

(1)司乘人员、车主,要根据情况迅速拨打电话交警“122”、公安“110”、火警“119”、医院“120”、运管“12328”进行求救,同时要积极展开自救,并迅速报告所属公司及保险公司。

(2)各运输企业获悉本公司车辆发生危险情况后,了解出事车辆的地点、原因等基本情况,迅速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带人带队赶赴现场进行组织指挥救援,并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情况报告所属运管机构。

(3)运管部门接到所属公司的危情报告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危险情况处置临时领导组;派出由领导参加的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公安等有关部门掌控好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及时与医院和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事态的发展,并将情况续报上级运管机构。

C、政府指令性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等紧急运输时;

(1)领导组办公室接到指令和报告后,迅速向领导组报告。

(2)领导组负责人在20分钟内指令领导组所属成员到位,送入紧急状态。

(3)接到抢险救灾令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市交通局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及时通知应急车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应急车队要在1小时内将所属车辆组织到位,开赴抢险救灾指定地点,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九、值班制度

春运期间,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运管所、客运企业和汽车站都要建立值班制度,构建通讯网络,并认真组织落实。值班电话(包括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不得擅离职守。值班领导要保障电话畅通。值班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政策,掌握本辖区和本单位的运力储备情况,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道路运输保障应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值班电话:0353—xxxxx。

十、责任追究

参加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工作,是全市道路旅客运输管理部门及从业单位的义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对没有按时制定或没有有效落实应急预案的,对有关单位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拒不执行命令、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对执行上级命令不坚决,贻误时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要从重处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5

为做好通达运输集团绥滨龙运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xxx

二、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一)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和逐级上报”的原则。

(二)应急事件报告范围、时限

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涉外籍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其它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于事发后6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内容

(1)事件突发的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以及事发的环境、道路状况等因素。

(2)事件现场抢救、救治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3)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责任、教训及采取的措施。

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指挥抢捡救援行动,准确掌握事故与事件的情况变化,及时调配、部署、协调应急行动,组织好各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行动,提高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和效率。

四、应急车辆和设备储备

公司所有的工作用车(含小轿车、专用备班客车),作为应急车辆储备要随时听从指挥奔赴现场,必要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动线路待班车(含正常营运的短途客车),参加应急事件处理与救援,考虑因旅客运输车辆中途故障等原因,又很难在中途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除及时增派备用车辆运输中途旅客外,应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托拉车辆的硬型拉杆,易移动的机械式手动吊车、千斤顶、安全保护固定支架等设备),必要时可请示公安交警,车辆保险机构的故障施救车辆与设备及时参加救援,保证旅客、车辆及时得到救助。

五、应急事件处理原则

(一)救人高于一切。

(二)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施救。

(三)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人身伤亡。

六、应急事件处理职责、措施

总指挥:是应急事件实施的指挥者,对上级应急组织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做出应急事件的实施决策和统一指挥。

副总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在总指挥离位的情况下,履行总指挥的职权。

应急通讯组:负责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传递以及各种指令的接收和下达。

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对应急现场的抢救,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原因调查处理。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报告 第8篇

1 固体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的案例

2012年4月13日中午12时03分,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三路上一辆装载38 t保险粉的大货车起火燃烧,火势不时反复,运输货物全部损毁,并导致救援人员身体受伤,事故历时14 h才处置完毕。事故原因是司机不知所运货物是危险品,使用的是敞开式普通货车,没有防水等防护措施,保险粉外包装使用蛇皮袋包裹,里面仅有两层塑料薄膜,在运输途中包装破损,遇雨水引起燃烧。2011年3月15日4时23分,哈-双高速公路上一辆运输30 t袋装可发性聚苯乙烯塑料颗粒的普通挂车因轮胎过热起火引发火灾,货物堆垛表面全部过火且部分烧损。公路管理部门将挂车及货物拖到一处事故停车场存放。当晚已过火的可发性聚苯乙烯塑料颗粒又先后两次起火引发火灾,货物全部烧损并将拖车、相邻停放的其他车辆烧损。事故原因是承运人、托运人、行车人将固体危险品当作普通货物,使用普通货车运输,未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在初次火灾后对已过火的货物未能安全处置,公路及停车场管理人员对已过火的可发性聚苯乙烯塑料颗粒的化学性质缺乏了解,未能采取措施安全存放或处置,致使再次起火。2005年6月某日清晨,一辆满载40 t工业电石的普通货车在途经黑龙江省某地时遇雨,覆盖在电石上的一层苫布有多处缝隙,雨水灌进车厢,遇电石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由于司机不了解电石的特性,发现起火后掀开苫布,准备将遇水着火的电石清除掉,结果大量潮湿空气涌入,电石着火面积迅速扩大,火势无法控制。灭火救援人员接警后冒雨灭火,但因电石遇雨水后又会很快复燃,历时8 h才将险情排除,车载电石全部烧毁,货车车厢报废。

2部分固体危险品在道路运输中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

对于明确标志的危险物品,人们会自然地引起警惕,而对于不知道或者想不到会有危险的物品,就会放松警惕,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分析固体危险品道路运输的火灾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固体危险品性能的了解。

在已知的大约2 000多种化学危险物品中,固体危险品为数不少,其主要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各不相同,在道路运输过程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不一样,如果承运人、行车人、交通管理人等相关人员缺乏对固体危险品理化性质危险特性的了解,不能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极易造成火灾事故。

(2)使用普通车辆运输固体危险品。

危险化学物品运输车辆必须经当地车辆检测机构年审合格,车况运行良好,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才能运输危险化学物品。普通车辆不具备相应的消防安全条件,运输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遇到突发情况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车辆技术条件不佳。

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经济效益,使用不合格车辆进行道路运输,或者不及时检查行车技术条件,极易因车辆自身故障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固体危险品运输包装不符合标准。

固体危险品包装不良,在运输过程中易出现包装破损,破坏了固体危险品的储存条件,一旦运输人员检查不严,则增加了引发火灾事故危及安全的可能。

3 加强固体危险品道路运输消防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固体危险品运输交付托运环节的安全管理

防止非经营性危险品道路运输单位从事固体危险品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督促固体危险品托运人委托具有危险品道路运输资质的企业依法承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装,并向承运人说明固体危险品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托运人还应提交与托运的固体危险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杜绝固体危险品与普通货物混装,有效预防固体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3.2 加强固体危险品道路运输各有关部门的联动管理

(1)运输单位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使之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所运输固体危险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物或者容器的使用要求,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及

意外事故的处置措施。

(2)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加强从业人员资质考核。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固体危险品运输驾驶员、押运人员、运输船船员、销售人员等从业人员的管理,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加强消防专业培训,强化固体危险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和素质,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3)运输单位和监管部门共同加强运输车辆管理。

运输车辆必须悬挂醒目的危险品标志,提示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配备有效的通信工具;配备与危险品性质相适应的应急处理器材和消防器材;应当采取防止危险品脱落、撒漏以及遮阳、控温、防爆、防火、防水、防粉尘飞扬等必要措施。

(4)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加强对超载行为的管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专用车辆有超载行为且具备安全卸载和储存条件的,应当要求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到具备所运危险品储存条件的场所卸货。

(5)加强固体危险品道路运输火灾事故联动应急处置。

在固体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等事故,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和本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报告,说明事故情况、固体危险品品名、危害和应急措施,并在现场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置。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加强对道路运输固体危险品的待卸管理。

固体危险品因故不能及时卸货时,在待卸期间行车和随车人员应负责看管车辆和所装危险品,同时承运人应及时与托运人联系妥善处理。危及安全时,承运人应立即报请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并由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公安、物资主管部门处理。

(7)建立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研究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联合执法,督促固体危险品运输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通过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固体危险品动态监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固体危险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并防止新型固体危险品的监管漏洞。

4 强化固体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处置的对策

(1)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健全应急救援处置体系。消防抢险救援队伍和固体危险品从业单位应制定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建立健全固体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体系,不断加强特种救援装备的配备及专业队伍建设。

(2)加强消防业务培训,提高消防救援人员专业素质。消防抢险救援队伍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参加事故救援处置的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固体危险品的理化性质以及火灾等事故特点,为灭火行动和事故救援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3)认真详细受理事故报警,快速准确调度消防救援队伍。消防指挥中心受理报警时,要详细询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如时间、地址、危险品名称、数量、储运方式等,为接警调度、快速行动提供准确的帮助,同时将情况报告上级部门。

(4)火灾等事故处置必须严格遵循处置程序与措施要求。针对固体危险品易发生燃烧爆炸、造成中毒灼伤、造成环境污染的特性,消防抢险救援队伍在接警出动、安全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排除险情、现场急救、洗消处理等各个方面,必须做到安全、专业、有效,以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提高救援效率。

一是正确部署阵地,做好进攻掩护,确保处置行动安全。消防车辆要停靠在上风或侧上风向,车头向外建立作战阵地,严禁停靠在地势低洼处和阴井盖、下水道附近,并与着火危险品保持一定距离;注意风向变化,适时调整力量部署;要对前沿作战人员做好掩护,防止热辐射灼伤;扑灭有爆炸危险物品的火灾,要规定明确的进攻与撤退信号,保证紧急情况下能撤离现场,避免人员伤亡。

二是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气体中毒,谨防烧伤烫伤。进入危险区域的消防人员必须佩带空(氧)气呼吸器、手套和披肩等安全防护器具,不得随意解除防护装备,不得随意坐下或躺下,不得在毒区进食和饮水等,防止吸入毒气造成人员中毒,防止熔融的高温熔滴造成烫伤。并视情况使用喷雾射流进行掩护,驱散、稀释有毒烟气,缓解威胁程度。

三是科学使用灭火剂,防止扩大火势或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扑灭固体危险品火灾,不可盲目射水灭火,以防遇水发生爆炸。可以用水扑灭的火灾,则要充分利用各类消防水源向火场供水,充分保证灭火用水量。

四是妥善疏散固体危险品,加强事故现场情况的监护,防止再次发生燃烧或爆炸。疏散固体危险品要有安全防护措施,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疏散出的物品要实行警戒,科学存放,并落实专人看管。

(5)事故处置后期必须彻底清理现场,根除一切危险因素,防止发生复燃。救援处置人员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彻底清理,要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监护,必要时应留下一定的消防力量协助,并做好移交工作。同时,对灭火流淌水和洗消用水,有条件的,应将其导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得随意排入下水道或天然水体,以防造成水体和环境污染。

(6)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联动作战。在固体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适时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交通、安监、市政、环保等部门到场协助救援,各相关部门必须通力协作,联动作战,充分发挥各种社会抢险救援力量的作用,提高救援处置的整体效能。

(7)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型危险化学品不断出现,事故救援处置人员面对救援任务的多样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掌握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及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并加强对新型危险化学品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及演练。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快速行动,科学处置。

参考文献

[1]陈家强.试论化工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21(2):3-5.

[2]戚文军.兰州“1.7”石化公司爆炸事故扑救及处置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3):249-251.

[3]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九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王少飞,林志,陈建忠.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危险品运输管理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7):625-629.

[5]吕有为.原油公路运输装车作业中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4):347-349.

上一篇:初中数学竞赛题含答案下一篇: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