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动作训练范文

2024-08-29

精细动作训练范文(精选6篇)

精细动作训练 第1篇

怎样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 -资料

18—24个月宝宝小手发育已经很好,特别是在游戏中,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训练手的灵巧性,

训练要点:

1.让宝宝自己穿衣服、 子。

2.和宝宝多做一些小制作,比如撕撕贴贴、捏橡皮泥。也许刚开始宝宝还笨拙,但是妈妈千万不要着急,只要宝宝在动手,就是一种进步。

24—36个月宝宝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可以融入到宝宝的日常生活中去。

训练要点:

1.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学习拿筷子;帮妈妈端碗;跟妈妈学包饺子等等。愉快的劳动不但可以训练小手的灵活,还可以让宝宝产生一种自豪感,

资料

2.许多游戏,如夹豆子、穿珠子、套圈、拍球都可以提高宝宝手指的协调和运动能力。对色彩和音乐感兴趣的宝宝还可以让他去学习绘画和乐器,以增强手的灵活性。

父母守则:

1.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一开始可能是一个单调、重复、枯燥的过程,但一定要坚持下去,每次时间不能太长,开始时2—3分钟,慢慢增加至10分钟,要看宝宝的兴趣而定。

2.把单调的`训练变成有趣的游戏。设计一些宝宝可以接受的游戏,和宝宝一起玩耍。

3.充分利用彩色笔,丰富的色彩变化,可以让宝宝更感兴趣。

4.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教他学习新的精细动作。

5.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小小的鼓励可以激发宝宝学习的兴趣。而小小的进步累计起来就是大大的变化。

总之,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的动作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以进行更多更难的手部运动哦。

精细动作训练 第2篇

手不仅是动作器官,而且是智慧的来源。多动手,大脑才能聪明,切不可怕小儿抓脸便给他戴上手套,或捆起来不让动。应当创造条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让孩子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叩、击打、挖、画……使孩子心灵手巧。

手的运动:解开宝宝袋,平放在床上,让他自由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吸吮手。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2个月)

○手的被动抓握经常抚摩小儿双手,促进抓握反射,将哗铃棒的小棒放入婴儿的手心,婴儿会马上抓住小棒,大人用手握住婴儿的小手,帮助他坚持握紧的动作,也可以让婴儿学习抓住父母的手指。

○抓握可以把质地不同的旧手套洗净,塞入泡沫塑料,用松紧带吊在婴儿床上方其小手能够得着处,父母帮助婴儿够握吊起的手套,让小手抓握毛线、橡皮或皮手套,还可使婴儿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以促进感知觉的发育。此时婴儿喜欢手甚至胜过有声有色的玩具,看到自己的小手 亦倍感亲切。

○看小手两个月的婴儿特别喜欢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这是婴儿心理发 展的必然阶段,不仅不能干涉,而且还应当提供条件协助宝宝玩手,比如,手上拴个红布,戴个哗啦作响的手镯等。

○坚持“行走”练习新生儿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如果得不到巩固和强化,就会在30~40天前 后消失。如果每天坚持练习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这种本领就会一直坚持,经过每天的强化练习,婴儿在10个月前后就能独立行走。早期站立行走,视野比躺着扩大,认知能力大大加强、加快。对早产婴儿、佝偻病患儿不宜练“行走”。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3个月)

○够物抓握这个月宝宝双手能在胸前互握玩耍,要给孩子更多够物抓握的机会,可以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悬吊带响玩具,扶着他的手去够取、抓握、拍打。悬吊玩具可以是小气球、吹气娃娃、小动物、小灯笼、彩色手套、袜子等,质地应多样化,利于手部触觉训练。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4个月)

○够取悬吊的玩具够取眼前用绳子系着的晃动的玩具,要经过许多步骤。先用手摸,玩具被推得 更远。宝宝再 伸手,玩具又晃动起来。经过多次努力,宝宝终于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将它抱住,“啊,我抓 住了,真开心”,宝宝兴奋得咯咯大笑。大概要到5个月时宝宝才能用单手准确够取。

○准确抓握把宝宝抱至桌前,桌上放几种不同的玩具,让其练习抓握。每次放3~5分钟,经 常变换,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并记录能准确抓握的次数。

○见物伸手并朝物体接近一人抱着孩子,另一人在离孩子1米处用玩具逗引他,观察他是否注意。与玩具 接近,渐浇缩短距离,让孩子一伸手即可触到玩具。如果孩子不会主动伸手朝玩具接近,可引导孩子用手去抓握玩具,去触摸、摆弄玩具。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5个月)

○伸手抓握将小儿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气球等物品,物品可从大到小。开始训练时,物品放置于孩子一伸手即可抓到的地方,慢慢移至远一点的地方,让他伸手抓握,再给第二个让他抓握,观察宝宝是否会把物品传给另一只手。

○手指的运动把一些带响的玩具(易于孩子抓握)放在孩子面前,首先让他发现,再引导他的手 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摆弄,然后除继续训练其敲和摇的动作外,再训练小孩做推、捡等动作,观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对的方向。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6个月)

○够取小物体继续让小儿练习够取小物体,物体要从大逐渐到小,从近逐渐到远,让小儿练习从满手抓到拇、食指抓取。

○扔掉再拿让小儿坐着,给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积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让小儿两 手均抓住玩 具(一件一件地给),然后再给他玩具,看到他会扔下手中的一个,再拿起另外的一个,犹如“狗熊掰棒子”。

○选择物体可同时给小儿2~3件种类相同但形状或颜色不同的玩具,让小儿进行选择,以此 建立“比较 ”、“分类”的数概念。

○玩具倒手在和小儿玩玩具时有意识地连续向一只手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让小儿将手中 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反复练习,小儿就会飞跃到“玩具倒手”。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7个月)

○抓握让小孩练习用手抓起小积木。把宝宝熟悉的积木块放在他面前(放在手能抓到的 地方),训练 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指配合抓起小积木,每日练习数次。

○对击玩具继续训练小儿双手玩玩具,并能够对击。例如让宝宝手中拿一只带柄的塑料玩具,对击另一只手中拿的积木,敲击出声时,家长鼓掌奖励。选择各种质地的玩具,让孩子对 击各种声音,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8个月)

○捏取让小孩练习用手捏取小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开始小儿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渐发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起,每日可训练数次。母亲要陪同孩子玩,以免他将小物品塞进口、鼻呛噎而发生危险,离开时要将小物品收拾好。会使用拇指、食指捏到小物品,这是人类 才具有的高难度动作,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食指的技巧宝宝会用食指深入洞内钩取小物品,如果棉被或睡袋有破缝,宝宝就会钩出棉花 塞入嘴里。用指拨玩具可以让宝宝的食指发挥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拨转盘、拨球滚动左右、按键等。小药瓶也有用,但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手指伸入后拔不出来。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9个月)

○放手和小儿玩多种玩具,训练他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 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

○投入在小儿能有意识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小儿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小儿将一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

○滚筒将圆柱体的滚筒(饮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让孩子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待他熟练后,再让他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地点。做对了,给予鼓励。他在戏耍中逐渐建立起圆柱体物体能滚动的概念。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0个月)

○“放进去,拿出来”在训练小儿放下、投入的基础上,你把宝宝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 “放进去”。然后再一件件地拿出来,让他模仿。这时你要指定他从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个(如让他把小猫拿出来),这样不仅促进了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增强了认知能力。每日练习1~2次。

○打开套杯盖拿一只带盖的塑料茶杯放在孩子面前,向他示范打开盖,再合上盖的动作,然后 让他练习只用大拇指与食指将杯盖掀起,再盖上,反复练习,做对了称赞他。用塑料套杯或套碗,让宝宝模仿大人一个一个套,以促进宝宝的空间知觉的发展。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1个月)

○乱涂乱画可给宝宝笔和纸,笔以彩色蜡笔为宜,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 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

○将书打开又合上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懂得将书打开又再合上。未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不 懂得翻开书页,只会双手拿书调来调去,不会掀开。无论是否听过故事书,或是否会开合,只要小儿爱玩弄书本,就有教育效果。给宝宝翻的书最好画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在翻书中培养宝宝的专注、喜欢读书、爱学习的性格,“圣童”的学员7~8个月就喜欢翻书,喜欢听讲故事了。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2个月)

○翻书

拿专供婴儿阅读的大开本彩图、薄而耐用的书,边讲边帮助他自己翻着看,最后让他自己独立翻书。家长观察孩子是否顺着看,从头开始,每次翻一页还是几页。孩子开始时可能不分倒顺和次序,要通过认识简单图形逐渐加以纠正。随着空间知觉的发展,孩子自然会调整过来。

○手的动作

继续和小儿玩多种玩具,加强手的动作练习,如用积木接火车,搭高楼,可达2~5个。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饭,和同伴相互滚球或扔球玩,打开盒盖或瓶盖从中取东西等。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3个月)

此期小儿开始有了主动性,应和宝宝开展很多动手游戏,以促进“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快速发展,学会许多操作技能。

○盖盖,配盖将用过的盒子、瓶子、杯子当玩具。家长先示范打开一个瓶盖,再盖上。然后让 宝宝模仿。宝宝打开一个,再盖上,家长再给他另一个不同的,他又打开,盖上,练得熟练后,再练习给不同大小形状的瓶子配盖。宝宝在这种开开、盖上、配盖的简单游戏中,大大促进了动作智商的发展。

○倒豆、捡豆备两个广口瓶子,其中一个放上豆子数粒,让宝宝练习倒豆,从一个瓶子倒到另 一个瓶子,开始时,家长扶住瓶,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往里倒的那只手,对准瓶口往里 倒,慢慢就 不往地上洒了。备两个小盘和两个瓶子,让宝宝把盘子的豆子捡到瓶子里,亲自同捡,看谁快,宝宝如果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励,或发小红五星以示奖励。

○搭高楼搭积木是宝宝空间知觉和手——眼——脑协调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始搭 时总搭不上,放歪或掉下来,家长在旁稍微扶一下,放一个,要拍手给以表扬,以增强宝宝搭高楼的兴趣和成功的满足。

○套塔家长示范,将一个彩环套在垂直的塑料桩(或木桩)上,然后让宝宝模仿一个一个往上套,套上一个,鼓励宝宝,如拍手,或者说“啊,宝宝真棒”,“啊!套上了”,“噢,宝宝成功了”,待宝宝熟练后,便可让宝宝按颜色或者大 小顺序套成彩色塔。

○插片此游戏需要更高的协调能力和手部小肌肉关节的 协同作用来完成。家长先示范,由简单到复杂,让宝宝学着插插片,练习造形。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4个月)

○接龙

用积木接龙,大人先示范,后让宝宝自己接,同样也可接火车,接好后,予以鼓励和赞扬。

○穿珠子

家长先示范,然后扶着让孩子穿,如果不会,可练习穿塑料的,穿上后,表扬,并牵着塑料绳两端和孩子一起抡,以激起宝宝对这种因果关系的专注和思考。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5个月)

○摆积木能自己用3~4块积木“搭高楼”,或排5~6块“接火车”。大人不在时能自己玩 1~2分钟。

○用手指将小球投入杯内大人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稳小球,拿到杯口时说“放开”,让小球落入杯内。孩子拿球时,大人也告诉他拿到杯口时“放开”。当孩子放入第一个球,家长点头表示赞同,以后孩子会继续将桌上4~5个球准确地放入杯内。倒出,放入。这 是手—眼—脑协调不可忽视的训练,切不要怕白浪费时间而不引导孩子做此游戏。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6个月)

○穿珠子

用塑料绳穿固定瓶盖的小环,学会将绳子放入小眼内之后,再让孩子学穿大的别针后面的圆孔,逐渐孩子穿算盘珠子、扣子。

○投小球入瓶中

示范用食指、拇指拿稳小球,拿到瓶口时手放松后,使球落入瓶中。熟练后可以计算每分钟孩子能准确投入几个。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7个月)

○穿珠子

会用绳穿上几个珠子。孩子会将绳子穿入小孔内,但要在孔的另一侧将绳子提起,这个动作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渐渐可加快 速度,并提高准确性。是手—眼—脑协调训练的好方法。

○开门

会拧开门把,推开门,或者会拉开横栓和扣吊,打开柜门,有些孩子会将钥匙插入锁眼,学 着转动开锁。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8个月)

○倒来倒去

会用手泼水或用塑料小碗装满水倒来倒去。大人可以帮助孩子将小瓶小碗装满水让它们沉到 水下面,又将水倒空使小瓶小碗浮在水面。

○玩沙

用玩具小铲将沙土装进小桶内,或者用小碗将沙土盛满倒扣过来做馒头。孩子玩的沙土要先 过筛将石头和杂物去掉,用水冲洗过。每次玩之前要用带喷头的水壶将沙土稍微浇湿,以免尘土飞扬。玩耍完毕用塑料布将沙土盖上。玩沙是促进 皮肤触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9个月)

○穿珠画画

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用尼龙绳穿珠子,用筷子夹菜,解系按扣等,要边示范边让小孩学做,反复练习。会正确握筷子后,可以用筷子吃饭。诱导孩子涂涂画画,如画直线、圆、曲线等。拼图是一种很好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家长可将一 幅图如人头像或一个水果剪成两瓣或三瓣,让孩子试拼图,你先示范,然后让孩子模仿。

○玩套叠玩具

套碗、套塔、套桶等,是一种按大小次序拆开和安上的玩具。大人可以示范指导孩子按次序装拆,孩子会聚精会神地自己尝试。既培养了专注能力,又学会了大小的顺序。孩子通过用 手操作,眼看实物一个比一个大,渐渐体会了数的顺序和空间感知能力。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20个月)

○手的操作在小儿真正形成大小、多少概念的基础上,再教孩子给物品配对。先配形状大小 的同类物,如塑料瓶和瓶盖,即大瓶配大盖,小瓶配小盖,以及为两只鞋、袜、手套配对,动物亲子配对等。

○倒米和倒水用两只小塑料碗,其中一只放1/3碗大米或黄豆,让孩子从一只碗倒进另一只碗内,练习至完 全不洒出来为止。再学习用两碗倒水。

○按大小套桶 按大小顺序套上6~8层的套桶,能分辨一个比一个大的顺序,而且手的动作协调,能将每 一个套入,并且摆好。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21个月)

○手的操作继续练习手的精细技巧,如用面团示范捏成盘子、碗、勺等,鼓励小孩子模仿去 做。

○定形撕纸用缝纫机把纸扎出一定形状,按照针孔撕纸,使之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 形,让宝宝 学做。

精细动作训练 第3篇

精细动作能力是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4]。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下降,会影响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等发育和发展,同时他们更不愿意或抵触参加学校和社会中的实践活动,缺乏运动中的情感体验,进而会对儿童心理、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影响[8,9,10]。

D'Hondt等[11,12]对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进行初步探索发现,肥胖儿童不仅粗大动作能力不佳,同时还可能伴有精细动作能力下降。

学龄期是儿童发展动作的关键时期。精细动作能力作为儿童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8~10岁男性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精细动作能力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比较不同年龄段正常体重、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差异,以期为针对性改善肥胖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3年3—6月,选取天津市北辰区办学规模相当的2所普通小学。根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并参考国外研究结果[13,14],筛选252名8~1岁男性儿童参加本实验,将受试儿童分为2组,其中肥胖组126人(8,9,10岁各42人),正常对照组126人(8,9,10岁各42人)。所有受试者均未接受系统的运动训练,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病史,无前庭系统疾病病史,无斜视、弱视病史,视力或矫正视力均在1.0(标准对数视力表)以上,无服用安眠、抗抑郁药物史,最近6个月以内无跌倒受伤史。研究人员向受试儿童和家长详细讲解研究过程,并签署测试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测试均在安静、光线柔和以及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以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对受试者的影响。利用BD-II-601型手指灵活性测试仪(北大青鸟),要求受试者以最快速度分别完成规定数量的插入钢针和移动钢针测试,完成时间越短,表示精细动作能力越好。本测试参照国外用于评价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方法略加改动[11]。

测试仪置于平稳的桌面上,通过高度可调节的座椅使测试仪与受试者胸骨下缘齐平。正式测试开始之前,详细告诉受试者测试方法,并进行1次预练习使其熟悉测试过程。2次测试之间间隔10 min。

插入钢针测试:正式测试时要求受试者利用优势手尽快将盒子中的钢针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插入规定的20个小孔中,记录完成所用时间。共测试3次,取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移动钢针测试:测试前测试者在测试仪面板最右端小孔固定位置排列好3排钢针,要求受试者利用优势手尽快依次将钢针移动插入最左边规定位置,记录受试者移动钢针所用的时间。共测试3次,取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为检验测试方法的重复性,正式实验前随机选取15名受试儿童于1周内完成2次插、移钢针测试。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均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同组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LSD检验用于两两均数比较;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年龄段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的组间差异性。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用于检验测试方法的可重复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可重复性检验

测试方法的重复性检验显示插入钢针和移动钢针测试的ICC值分别为0.98和0.96,重测信度良好。

2.2 受试者一般情况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组受试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肥胖组的身高、体重、BMI均明显大于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P值均<0.01。

2.3 精细动作能力的比较

正常体重组中,不同年龄段儿童移动钢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插钢针时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LSD两两均数比较显示,9,10岁儿童移动钢针速度明显快于8岁儿童,10岁儿童插钢针速度大于8岁儿童。在肥胖组中,不同年龄间插钢针(P=0.574)和移钢针时间(P=0.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8岁儿童比较,P<0.05。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8~10岁年龄组肥胖组儿童插入钢针时间均大于正常体重组(t值分别为-3.805,-5.562,-6.948,P值均<0.05);8~10岁年龄组肥胖儿童移动钢针的时间均大于正常体重组(t值分别为-4.548,-7.957,-7.567,P值均<0.05)。

3 讨论

儿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精细动作能力作为儿童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定量插入和移动钢针时间的手指灵活性定量测试比较了8~10岁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差异。

基本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复杂工具性技能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与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5]。本研究中,9,10岁正常体重儿童移动钢针速度明显快于8岁儿童。10岁儿童插钢针速度大于8岁儿童,提示正常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的,与李蓓蕾等[15]的研究相似。

儿童期肥胖对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本研究对8~10岁年龄段肥胖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肥胖儿童插钢针和移钢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变化非常缓慢。如果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不足未得到及早重视,那么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变的更加糟糕。D'Hondt等[16]在探讨儿童肥胖对精细动作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将540名5~12.8岁儿童(其中65名肥胖儿童)分成5.0~8.9岁和9.0~12.8岁2个年龄组,结果显示,低年龄组的正常体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不足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为明显。

肥胖儿童无论是参加体育课学习还是课外锻炼,其移动、平衡等运动能力往往差于正常儿童。然而,肥胖不仅阻碍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对精细动作能力亦可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本研究中,8,9,10岁3个年龄段的肥胖儿童均需要更长时间完成插、移钢针测试,其手指灵活性明显差于正常儿童。D'Hondt等[16]采用钉子移动计分法评价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结果发现,高年龄组(9.0~12.8岁)肥胖儿童手指灵活性明显差于正常儿童,而在5.0~8.9岁的低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此研究受试者年龄跨度较大有关。D'Hondt等[11]在另一篇研究中探讨5~10岁儿童运动能力与BMI关系,正常儿童的手指灵活性也表现出优于肥胖儿童的趋势。Gentier等[12]采用Bruininks-Oseretsky运动能力测试比较7~13岁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得到相似的结果。表明肥胖儿童手部动作的精确度和灵活性均差于正常体重儿童。

过重的体重、肌肉力量的不足是造成肥胖儿童大肌群动作能力不佳的主要原因,但对精细动作的影响并不直接。本研究中受试者采取坐姿测试,尽量去除平衡控制能力差异造成的影响,肥胖儿童的手指灵活性仍明显差于正常儿童。目前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不佳的原因尚需要深入探讨。在有关精细动作能力控制的研究中,控制系统观点是用来解释神经系统如何引发协调动作的数种行为学观点之一,主要包括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指躯体产生的感觉信息传回大脑,主要涉及一个通过对身体状态进行反馈来引发目标状态的系统[4]。Gentier等[12]的研究认为,肥胖儿童可能患有潜在的感觉—运动协调障碍,在整合和处理感觉信息上较慢,导致精细动作能力不如正常体重儿童。前馈控制系统是指感觉信息和动作间的关系没有改变,经过多次重复后,实际状态和目标状态间就可能不再存差异,个体可以准确地预测动作结果,一个动作是在实际操作之前计划的,往往仅根据大脑制定的动作命令来完成,而不是依靠感觉反馈,主要存在于一些快速、无间歇时间的目标运动中,系统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反馈信息[17,18]。在本研究测试中,要求受试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插、移钢针目标任务。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不足可能提示其在开放回路系统控制中明显不如正常体重儿童。

儿童动作能力的发展除受年龄、超重肥胖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家庭经济水平、日常身体活动量等因素有关。Bobbio等[19]的研究认为,较低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动作发展能力可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精细动作的发展。D'Hondt等[16]的研究也发现,对受试肥胖儿童进行分组,较低家庭经济状况组的肥胖儿童精细动作能力要更差。本研究选择了同一行政区办学规模相近的2所学校,所在区域的人均收入属于天津市中等水平,受试者家庭之间贫富差距较小。此外,在筛选受试者时,排除了有长期运动训练史和从小参加体育兴趣班的学生,所有受试者除了学校体育课,均没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小肌肉精细动作训练 第4篇

这些精细动作多是依靠小肌肉来完成,所以,要使宝宝的小手灵活,就要先从小肌肉的锻炼开始。

先让宝宝拣拾放在地板上的塑料小彩球,反复多次,以此来加强宝宝5个小手指的协调能力,增加宝宝拿捏东西时的力度。每拣起一个,就夸奖宝宝一次“宝宝真棒,再拣一个我看看”。

在训练宝宝拣拾东西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宝宝动作缓慢,不能顺利地把东西拣起来,应该帮助宝宝拣起并放在他的手里,这样做几次示范动作,可加深宝宝对这个动作的印象,并产生模仿的动力。

当宝宝可以准确并麻利地拣拾起比较轻的物品日寸,可以逐渐刀口大宝宝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提高宝宝手臂小肌肉的支撑力。也可以教给宝宝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比如系纽扣、拧瓶盖等,经过反复的练习,宝宝渐渐地就可以从中掌握一些小技巧,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相信宝宝很快就可以独立完成这些动作了。

你可以用以下好玩的游戏,提升宝宝独立完成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

神奇模块

技巧难度:★★需要耐力:★★

先拿出一些颜色、形状都不一样的模块,引起宝宝的兴趣,并告诉他:“这些神奇的模块可不是一般的东西,他们可以在你的手里变成不同的物体,比如火车、灯塔。”

把同一种颜色的摆在一起,强调颜色相同,可以让宝宝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色彩知识,并在夸奖他好记性的愉快氛围中,让宝宝开始新的认知。

可以让宝宝自己先随意拿起几块,在手里玩。然后鼓励他,把两块插在一起,可以给他先做示范,当他做对了的时候,马上表扬他。

插在一起之后,再让他把两个模块分开,也同样用先示范的方式,多鼓励,少批评。宝宝一时做不好,也不要着急。

最后,把不同形状、颜色的模块放在一起,你可以随意地说“把红色的圆的,和绿色的三角的插在一起。”锻炼宝宝小肌肉的反应能力。

红色灯塔神奇模块

技巧难度:★★★需要耐力:★★★★

把你的教具装在一个神秘小盒子里,在打开盒子之前,让宝宝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以引起宝宝兴趣。让宝宝自己动手打开盒子。

让宝宝自己把盒子里从大到小的红色圆柱体都拿出来。

考考宝宝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

然后让他把小的垒在大的上面,搭成高高的灯塔。如果宝宝的大小排列不正确,你可以适当提醒他,也可以等灯塔倒了之后再提醒他,让他重新来一次。

接环游戏

技巧难度:★★★★★需要耐力:★★★★★

把一个由两种颜色的环绳给宝宝看,一边让他说出具体的颜色,一边给他讲环和环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在宝宝面前做示范,把环一个个解下来,再一个个接上去。

先把两个接在一起的环给宝宝,让他练习解开。

精细动作训练 第5篇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自闭症儿童由于脑部发育迟缓或大脑损伤,精细动作发展不良,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都不足,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影响他们生活能力的发展。精细动作训练可以丰富他们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和认知,从而提高思维水平。我们要在自闭症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掌握抓、握、拍、打、叩、敲、击打、挖、写、画等动作,培养手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孤独症儿童发育的实际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资深康复指导师把孤独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

一、对2、3岁以内的孤独症幼儿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

1.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自闭症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孤独症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2.穿珠子训练

教孤独症儿童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自闭症康复指导师或父母要交给他们穿的方法,由模仿自闭症康复师做、自闭症家长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孤独症儿童自己做。可锻炼自闭症幼儿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3.翻揭训练

孤独症康复指导师或自闭症父母和孤独症幼儿一起看画册或像册等,鼓励自闭症幼儿自己用手去翻揭。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孤独症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因此,不管孤独症幼儿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孤独症患者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4.撕扯搓揉训练

如拿一些用过的纸、过时的书、画等让自闭症儿童去撕扯,要鼓励孤独症儿童大胆地去撕,并且撕得越碎越好,因为撕得越碎对孤独症幼儿手指技巧的要求就越高,说明他们两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对捏力越强。父母还可拿一些较硬的纸或碎布料让自闭症幼儿去搓揉或搓卷,这既可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又可锻炼自闭症幼儿的腕力。父母在洗衣服时也可让婴幼儿在一边学着用手去搓洗,这同样能起到训练他们手指技巧的作用。

5.挟物训练

孤独症父母或自闭症治疗师在一个盒子里放上一些小的物体如豆粒、石子、花生米等,让自闭症幼儿用镊子或筷子挟出放到地上,挟完后再重新把地上的挟回到盒子中去,如此反复。在此过程中被挟出的物体也应由大变小、由少变多。同时在这个时间父母要尽量训练自闭症幼儿使用筷子自己挟出饭菜的能力。

6.拧旋训练

如拿一些螺丝让自闭症幼儿拧紧或放松,或者拿一些用过的瓶子让他们拧紧或旋开瓶盖。

7.拨算盘训练

拿一算盘,让孤独症幼儿用手把算珠拨上拨下,既要一个个地拨,又可同时拨动几个或一排、几排。既可用一只手去拨,又可用两手同时在算盘上拨动。拨动时,算盘珠碰撞时会发出“叭叭”的声音,使他们乐意用手去拨,效果也很好。

8.插孔训练

用一较长的有一定厚度的木条,在上面钻上一些在小不同的孔(大的能插上筷子,小的能插上吸管)。开始让婴幼儿先用筷子、蘸笔管等向大孔中插,继而练习能把吸管插到小孔中去。

9.揉面训练

准备一些面粉、水和盆子,和婴幼儿一起在盆中把水和面粉掺合成粘土状。面揉好后,可以里面加一些红色添加剂,指导他们用手做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如小狗、小人等。

二、对4、5岁及大龄自闭症儿童早期精细动作训练

1.折纸训练

这是锻炼智力障碍儿童手的技巧、手灵活性的很好的办法之一。

在刚练习折纸时,孤独症儿童由于手指的软弱无力,手指不听使,动作不灵活,对此教师不要着急,慢慢地教他们一步一步去折。最好是教师折一步,然后再让幼儿模仿折,每次只教一个步骤。当他们每一步都学会,教师可从头至尾把几个步骤连起来折成一件成品。折纸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幼儿智力残疾的程度以及每个幼儿所完成的情况而定。

2.画线练习

教幼儿画线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刚开始幼儿往往不会握笔,自闭症康复治疗师或自闭症父母首先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拿笔姿势。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随便乱画,只要能画上道道就行,克服其害怕写、画的心理,进一步教幼儿画点、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当幼儿具备了控制手指动作的能力后,再教他们学画图形。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已画好的直线上用与原直线不同颜色的笔去描,如原先是用蓝色笔画的,让孤独症幼儿用红色笔在上面描。

(2)让自闭症幼儿用不同于原颜色的笔在已画好的虚线(垂直线、水平线)上描。

(3)自闭症康复治疗师或自闭症父母用疏密不同的点画一些自闭症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形状,如桃子、苹果、茄子、香蕉等,然后让幼儿用不同于原颜色的笔去连点成物体。

(4)画两条平行线,让孤独症孩子在已画好的限定线内画水平线或垂直线。两条限定线的距离可由窄到宽。

(5)让自闭症患者听命令与孤独症康复治疗师或孤独症父母交替画线。如教师画一竖线或横线,让幼儿挨着画一条竖线或横线;教师画一竖线,让幼儿画一条水平线,或教师画一条水平线让幼儿画一条竖线;教师还可以与幼儿双方交叉画线,如教师画一横线,让幼儿画交叉的斜线等。这样画线更带有游戏性,趣味性,幼儿也更愿意与成人合作去画。

3.画圆形和弧形训练

做法如下:

(1)孤独症康复指导师画一个圆,让孤独症儿童用不同于原颜色的笔在已画好的圆上描。

(2)自闭症康复治疗师用虚线画圆,让幼儿沿虚线画。

(3)教师用点画圆,让幼儿连点成圆。

(4)让幼儿与教师交替画圆。如教师先画一个圆,然后让幼儿也画上一个圆;教师画一个大(小)圆,让幼儿画一个小(大)圆或者教师画一个大圆,让幼儿在大圆内画小圆,抑或教师画一个小圆,让幼儿在小圆外画大圆,用大圆去套小圆。

当儿童学会画圆后,再教他画弧线。弧线有大有小,初教时可把弧线画得大小点,幼儿容易辨认,也容易画,以后慢慢画短、画小。一边教幼儿画弧线,一边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比如说:“这条像小桥,小桥弯弯,跨河两边。”这样容易调动智力障碍儿童画的积极性。方法如同画圆。

4.学画图形训练

当孤独症幼儿学会了画点、线、圆和弧形以后,即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后,要不失时机地教会他们学画图形。一开始所画图形不要太难,要尽量简单,如画太阳、月亮、饼干、牙刷、茶杯、钢笔、小刀等。以后根据孤独症幼儿所画情况适当加大图形的难度,如教画小动物、人、房子、桌子、凳子等。

在教幼儿学画图形时要尽可能地画一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或用到的物体。如水果中的苹果、桃、梨、香蕉、西瓜等;蔬菜中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南瓜等;家具中的桌子、凳子、椅子、床等;动物中的狗、猫、鸡、鸭、鹅等;衣服中的褂子、裤子、鞋子、帽子、袜子、围巾等;炊具中的盆子、碗、勺子、汤匙、筷子、锅、刀等及其他的一些诸如茶杯、茶壶、茶碗、茶盘等等。这样,智力障碍儿童在画时就容易与其已有的心理表象产生共鸣,所以他们容易去想,乐意去做,并且画起来也形象逼真。同时,这也更进一步强加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5.学写汉字练习

汉字的笔画复杂,其空间配置和结构也很不一致,因此,汉字笔画和结构的不同就为锻炼智力障碍儿童手指的技巧提供了不同的内容。每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横、竖、点、撇、捺组成,正如前所述,写“一”画“1”这本身就是训练手指技巧的很重要内容。同时,由于汉字结构、搭配的不同,要求幼儿地写字时运用手指技巧的能力不同,汉字结构复杂的,要求控制手指的精确性更高。

在教孤独症患者写汉字时,最初可让他们去描红,但描红的模子

一开始不可太小,应从大到小、循序渐进。汉字的难易程度、笔划多少也要视幼儿完成的情况而定,也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写字基础、经验后,进一步指导幼儿把字写到方格即田字格中去。开始教师可自行设计田字格,其规格也是由大到小,最后达到田字格本中的标准。

教师所教汉字最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简单物体的名称,如“米”、“瓜”等并配之以适当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充分给以“标记”。另外还可学写10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和大写“一、二、三、四、„„十”以及自己的名字等。对于一些较难写的汉字可采取分步教学法进行。

6.剪纸训练

教智力障碍儿童用剪刀剪纸也是训练手的技巧、功能的很好方法。使用剪刀重点是拇指和食指的用力配合,而拇指、食指在整个手指抓、握、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使用剪刀的意义重大。同时,使用剪刀剪纸也是很好的视、动协调的过程,它需要眼与手指动作密切配合,才能剪出所需要的样子来。

在训练孤独症儿童剪纸前,最好先拿一些用塑料做成的玩具剪刀做合、开练习,即先学会使用剪刀的姿式和手指用力的大小等。在此基础上,用秃头(圆头)、刃较厚但能剪纸的剪刀来剪。为安全起见,切不可用过于尖利的剪刀。具体的剪纸方法如下:

(1)拿一厚薄适中的纸让幼儿用剪刀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去剪,只要能把纸剪开或剪下来就行。

(2)在纸上画一横线或斜线,让幼儿沿线把纸剪开。这种剪法难度较前加大,幼儿的手指不太听使,剪时往往偏离画线。对此教师或父母不要指责他们,要耐心地教并鼓励他大胆去剪。

(3)老师或父母在纸上画一弧形或圆形,让幼儿沿线剪开。刚开始时,弧形或圆形不要太小,以后慢慢由大变小,循序渐进。

(4)在纸上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勺子、筷子及其他一些小动物的大体轮廓图形或者在废旧画报上找一些简单图形让幼儿剪下来。

7.拼图形练习

用较硬的纸或纸板,在上面用铅笔或钢笔画人或各种小动物的简单图形,然后分几个大的部分沿线剪开。拿这些被剪开、打乱了的图形让幼儿用双手去拼,以此来锻炼幼儿手指的活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精细动作练习方法 第6篇

练**用勺舀塑料穿珠(或玻璃珠);练**用勺舀绿豆(或米);练**用勺舀湿沙子;练**用勺舀水。

这项训练重点是提高孩子的腕部与手的配合协调能力。2用筷子的训练

练**用拇指和食指穿珠(黄豆、纸片);练**用镊子夹穿珠(或黄豆、绿豆);练**用筷子夹纸团(或花生米、穿珠、玻璃珠)。

这项训练的重点是提高孩子拇指、食指和中指为主的手指的配合协调能力。3 拧毛巾的训练

练**拳头合拢、分开的动作:

练**转动手腕(手攥拳头或打开)的动作;用蘸湿的小方毛巾(手帕)练**拧毛巾,协助孩子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拧动——尽可能拧干水,再逐步去掉辅助。这项训练的重点是手腕的转动、握拳的力度和双手的协调。4解、系纽扣的训练

穿珠子训练(大珠子,小珠子):手指训练,如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分别碰触,单独伸出每一个手指;用旧衣服练**解纽扣(大纽扣、小纽扣),再练**系纽扣。这项训练的重点是手指之间的配合协调及手眼协调能力。5如厕后的清理训练 练**撕纸:

练**将正方形手帕对折二至三下;练**用软纸对折;在大便后让孩子自己清理,给予适当的语言提示。这项训练的重点是手指和手腕的配合协调能力。6涂色 随意涂鸦 在大空间内图画 在小空间内图画 分区域涂色 按规律涂色

独立涂简单笔画并选色 7 书写: 握笔随意划线 画直线

描线练**线条/数字/汉字

仿点连线练**(四点、五点、多点)仿写仿画练** 按正确方式书写或抄写 8橡皮泥 抓握练** 两指、三指、五指捏 单手、双手手指搓 手心、手指按压拍 模仿做简单线条 模仿做简单图形 模仿做简单物品 看图想象做物品 9剪纸 能开合剪刀 单手配合剪刀 双手协调配合剪刀 单、双手连续剪纸 沿短、粗线剪纸 沿长、粗或细线剪纸 剪横线、斜线、折线、弧线 剪图形、剪图画 10 夹子、镊子和筷子 能打开夹子 能听指令打开夹子 单手、双手夹物品 用镊子夹易难物品 能用镊子持续夹物品近、远距离用镊子运送物品 固定筷子夹物品 能打开筷子 用筷子吃饭

在家庭中,可以针对孩子手部能力弱在家庭环境中给孩子做:提较重的物品、从大人手中抢东西、拉较重的东西、拧毛巾、开抽屉、抓衣服袖子、用脸盆端水、搬凳子对于手部肌力较弱的孩子等。

对于手部灵活度较弱的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多做:拿放物品、抓握物品、玩推拉玩具、洗手等。

对于手腕灵活度较弱的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多做:拧大瓶盖、舀水倒水、搅拌物品、敲打物品、抛扔物品、转动物品、用勺子吃饭等。

对于手指灵活度较弱的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多做:拧螺丝、用钥匙开门、捏东西、拨电话、开水龙头等。

对于手指肌力较弱的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多做:按开关、上厕所冲水、用衣服夹子夹袜子、挠痒等。

对于手部控制能力较差的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多做:端水、堆高物品、在一定高度往特定的容器里面倒/扔物品、端饭、远距离的抓握运送物品等。在家庭环境中还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来作一些小游戏来发展孩子的手部能力。

“逗逗飞”:两食指相碰然后分开。(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视觉定位、手指灵活度以及对手指肌力的运用等等)。

“挠痒痒”:双手成爪状抓挠别人。(提高孩子的手部灵活度、手部控制、手指肌力的控制能力等等)。

“反掌”:两人手掌正反叠放,逃避别人打到自己的手/去打别人的手。(提高孩子视—思—动的反应能力、手部控制能力、手部灵活度等等)。

“抓泥鳅”:两人一人伸掌,一人伸手指,将手指放于别人的手掌中慢慢的移动,听儿歌到特定的句子将手指迅速撤离手掌。(提高孩子的手部灵活度、手部控制、视思动的反应能力等等)。

“小螃蟹”:这是一个简单的手指操游戏“一只螃蟹八个爪,(伸个一,然后伸拇指勾起来),两头尖尖这么大的个(双手各伸一个八对碰),挤挤眼睛缩缩脖子,爬呀爬呀,爬到„„(双手成爪状爬到指定位置)。(提高孩子的手指灵活度,手指协调等等)。

上一篇:高中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如果我是你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