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2024-08-04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精选13篇)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1篇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叫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除此之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愉快地适应;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适应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绝非仅仅没有心理疾病;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和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一、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马斯洛和密特曼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斯柯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一般的适应能力

适应性;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改变行为的能力。

2.自我满足的能力

生殖性欲(获得性感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

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

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

4.智慧能力

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

6.创造性

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

7.自主性

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

8.完全成熟

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均衡;成熟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备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

9.对自己的有利态度

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充满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

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

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清廉正直。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综合各家观点,参照现实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现代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以从下七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般地讲,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商在70—89间,为亚中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人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例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迟滞、知觉出现幻觉、思维出现妄想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情绪适中

情绪适中是指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有人认为,快乐表示心理健康如同体温表示身体健康一样的准确。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

3.意志健全

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意志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动的果断性是善于明辨是非,适当而又当机立断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在作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反应适度说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一致,即言行一致;为人处世合情合理,灵活变通;在相同或相类似情境下,行为反应符合情境,既不过分,也不突然。

4.人格统一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表现。一个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人格和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其性质对心理发展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人利己,等等。

6.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2篇

父母应为孩子创造融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通过父母对孩子耐心细致的照料,满足孩子的身心需求,使孩子逐步体会到父母的爱,并逐步产生对父母的依恋感。

使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要注意培养孩子对生活的乐趣,当孩子会爬、会走时,父母应择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孩子稍大后,应鼓励孩子去探索,了解大自然,学习各种技能,并鼓励孩子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浅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3篇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承受能力弱:

大部分青少年心理天真, 幼稚, 缺乏对复杂现实的正确认识, 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 就容易产生退却、放弃的心理, 从而对自己, 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

2、自私狭隘, 虚荣心强:

有很多学生, 缺乏包容心态, 容易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斤斤计较, 不能听到任何的批评意见, 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优秀。

3、缺乏毅力:

当今青少年大都从小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 一旦遇到困难, 就难以鼓足勇气, 知难而上, 往往不能做到善始善终。

4、情绪易波动, 自控能力差:

现在的青少年情商普遍偏低, 面对一点意外事件或不顺心, 就极度烦躁, 影响到周围人的情绪, 完全不顾及所处场合。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 家庭关系紧张:有些家庭夫妻关系紧张, 甚至离异。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 容易产生烦躁、自卑、孤僻、等变态心理。

(2) 父母忽视与孩子的沟通: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孩子想要什么?许多孩子在内心当中希望与父母沟通, 这需要双方的努力。

2、学校因素

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第一课, 但是孩子上学之后, 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所以有些学校工作上的失误对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社会因素

当前,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影响极为严重。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要让孩子误入歧途。

针对当今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显示:“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 72%的家长没看过教育方面的书。”许多家长把全部目光和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学校应该让家长充分了解对自己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充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从而配合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2) 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固然不可忽视, 但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负担着尤为重要的责任。那么, 学校应如何展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应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每学期安排固定的几次心理健康课程, 定期举办心理讲座, 设立心理咨询室。老师通过和学生聊天, 潜移默化的为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为他们努力学习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 教师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入到课堂当中去。

1、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老师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这是应试教育制度产生的必然后果。其实每位同学都有他的可爱之处。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 老师往往忽视他们的缺点;而对于成绩差的同学, 老师往往看不到他们的优点。那么, 在这样的老师眼中, 所谓的“差生”就会被认为是一无是处。长此以往, 这些不被重视的后进生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产生消极的心态。其实,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 让老师喜欢。因此, 我认为, 教师在对待每个学生时就应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 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不要歧视、看不起任何一位学生。事实证明, 有相当一部分“差生”是有强烈的责任心的, 他们很愿意参与到集体当中来。那么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教师可以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 让他们负担一定的责任, 并适时加以鼓励和帮助, 使他们重新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很多时候, 教师的一个小小决策, 抑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心态。

2、分层次教学:

这里的“分层次教学”并不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传授不同知识, 更贴切点说应该叫做“分层次提问”。即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提那些难度较高的问题, 而对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提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挫败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 在课堂上的提问应该以鼓励为主, 帮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找回自信。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要做好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能力和修养, 并且真正热爱教学工作。在课堂上, 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我们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 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 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摘要:近年来,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 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应当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 以辅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佚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快乐阅读网。

[2]郭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中山教师博客。

怎样使你胃肠健康 第4篇

胃肠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没有它们在工作,食物无法消化吸收,机体也就得不到生存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了。所以中医典籍《内经》把脾胃比喻为一个国家的“仓廪”。后世医家更把脾胃称之为“元气之本”。脾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胃肠需要保护调理。其法是:

一、要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使胃肠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否则,“饮食不节则胃伤”,长此下去会得胃肠病。晚餐过饱也是不好的,因为“胃不和而卧不安”,可造成失眠,並对心肺疾病不利。

二、要注意调适寒温。中医认为:“大寒伤形(形体),大热伤气(元气)”。寒温不适则对胃肠不利。例如,着凉或过食生冷可使腹部冷痛、腹泻;感受暑热也会不思饮食、自汗乏力的。这就要求做到:居住环境和衣着都应适应气候的变化,衣服增脱要及时。饮食方面要求“热无灼灼,寒无凄凄”,不过烫,不过凉。

三、劳逸需适度。因为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以增加食欲,而极度的疲劳则反可影响食欲。脑力劳动者终日埋头几案,过分使用脑力,也能损伤胃肠。

四、精神常愉快。心情舒畅者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经常焦虑恐惧,郁郁不欢,就可因肝气郁结而导致胃肠的损害。

(潘朝曦钱汝华)

胃病患者的饮食制度

不幸而得了胃病的人,在加强治疗的同时,宜遵守下列制度,以促使早日得到康复。

一、“三定”:指日常要“定时、定量、定质”。

定时:养成早餐在6时左右,午餐12时左右,晚餐6时左右就餐的习惯。如需“少吃多餐”的胃病患者,时间上也要有个规定,除上述三餐外,可在9时和15时左右各加一次小餐。

定量:以成人正常饭量每天一斤计算,应是早餐三两,午餐四两,晚餐三两。每顿饭比例的过多或过少,均有害于胃的消化功能。不少患者在上午发生胃痛,多和未吃早餐或早餐不当有关;若傍晚胃脘痞胀加重,或夜半醒来胃病又发作者,多和晚餐进食过多有关。

定质;每餐饭菜要保持一定的质量。总的要求是: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新鲜可口,少刺激性。不能喝烈性酒。再好的菜肴每顿也不能吃得过多。

二、“三要”:胃病患者饮食时需掌握“慢、烂、热”的原则。慢:指吃饭的速度要慢。食物经过牙齿细细地嚼,舌头频频地拌,可促使唾液分泌旺盛。这就为胃肠消化食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搞好了这个细嚼缓咽的全过程,即使有病的胃府,也能顺利地完成消化和转输。烂:指饭菜应做得松软、酥脆、易嚼易化。忌吃粗糙、硬韧的食物。热:指食物宜偏于温暖,不能吃偏凉甚或冷冰冰的食物。

三、“三不”:要求吃饭前后“不负重、不生气、不受凉”。

不负重:指饭前与饭后不做重体力劳动,不快步奔跑,以免发生意外病变。

不生气:指情绪上不能恼怒。以免食欲锐减或吃食后不能及时消化食物。

不受凉:指不可当风受凉,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加重胃病。

(严明)

慢性胃炎的食谱

已有慢性胃炎的病人,不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还要从饮食上积极配合,那样,就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首先要戒除烟酒嗜好,不吃过冷、过烫、过粗糙和带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具体的食谱可以这样考虑:

主食以大米、面粉、玉米为好。豆浆、牛奶亦适宜。

蔬菜除粗纤维过多的芹菜、芥菜、豆芽、雪里蕻、甘蓝等以外,其它各种青绿蔬菜都要常吃。荠菜明日益胃,味道鲜美,可以多吃。但食后易产气的洋葱、土豆、韭菜、红薯和干豆类,要尽量少吃。各种含有香精、香料的食物和饮料,过浓的荤汤,也要适当限制。至于辣椒、胡椒、咖喱、五香粉等等,则最好不吃。

慢性胃炎中的肥厚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酸过多,要忌食酸菜、腌咸菜,酸奶制品、酸涩水果、甜酒酿、酱醋食品等,可常吃馒头、油条、苏打饼干、加碱的面条。

萎缩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酸缺乏,平时要多吃些糖醋食品及经过发酵而制作的面包、蛋糕、米粉糕、山楂糕及各式甜点心。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5篇

浅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发展青少年身体素

质的作用和意义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宣称: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不但社会各界认为不可思议,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觉得出乎意料。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到底如何呢?深入调查后发现,如今中小学生不仅体质下降快得惊人,而且体质差得同样惊人!

随着近些年来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的体育健儿不断为国争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赢得世界各国的认可,作为中国人我们倍感自豪,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现有的成绩只能代表我国一部分青少年的体育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各项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大的减少了人们的各项劳动强度,使更多的人和青少年懒于运动,造成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各种疾病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1、降低的‚体育达标‛标准

在刚刚推行的体育课新课程改革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变化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了原先的‚达标‛。按理说,随着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的上升,各项体育测试的标准也该同步提高。但发现,‚新达标‛的测试标准却比‚老达标‛标准降低了。据一位曾参与起草‚新达标‛标准的人士介绍:‚由于现在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按照1989年执行的‘老达标’标准,很少能有学生达到优秀,学生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将由此下降。同时一些学校为了追求达标优秀率,使得弄虚作假风愈演愈烈。因此,新达标标准大大降低,以提高学生达标优秀率,杜绝作假之风。‛

2、学生在‚新达标‛中成绩很差

尽管‚达标‛标准降低了不少,比如‚老达标‛中的及格线,在‚新达标‛中被提高到良好或优秀,但中小学生能真正通过‚达标‛的并不多。日前,有关媒体记者的调查,某中学体育老师对该校初二的一个班级进行了立定跳远测试。这份没有任何‚水分‛的测试结果让记者大吃一惊!参加测试的55名学生。有6名未达到及格线,成绩达到2.36米优秀的男生仅有3个,女生则一个都没有。依这个成绩,如果按照‚老达标‛标准,该班有五分之三左右学生不能及格。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看到学生们如此之差的成绩,这位老师也显得无可奈何:‚如今学生们体质就是这么差‛。与立定跳远的成绩相比,中小学生的长跑成绩更差。以1500米为例,初

二、初三年级的男生大概要跑10分钟,这还不算有近五分之一坚持不下来的,另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跑一半就捂着肚子喘不上气来,而剩下五分之二学生基本在跑完以后都倒在地上,跑步的速度也就比走路的速度稍微快一点。

3、以后将出现高学历‚废人‛

对于中小学生体质的下降,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承受运动能力太差!这跟社会活动方式有直接关系。好多学生平时懒得走路,骑车是最普遍的,还有坐公交车、私家车的。再加上,如今学生本身的室外活动大量减少,直接导致这一代人的体质在逐年下降。有关人士担忧地表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校门走出的将是一群手捧高学历的‚身体废人”。

从上面的种种情况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已大不如以前。为此,国家制定了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生体质的要求。走出学校校门的学生直接将成为社会各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骨干力量,如果没有健康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作基础,很难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环境中立足生存。因此,以体育人,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我校体育教学的核心。下面我把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体会和各位同行们相互交流学习一下:

《标准》的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新时期为贯彻落实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为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体魄,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毕业后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技工学校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重视体育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体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

(一)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标准》的具体要求

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1、体育教学的目的 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培养他们具备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健康身体和良好体能,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2、体育教学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他们懂体育爱体育,会用科学方法锻炼身体,了解并掌握一般体育项目和竞赛规则,具有参加体育活动和组织小型体育竞赛的基本能力。

2)向学生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以后安全从事生产劳动,保持自身健康奠定基础。

3)根据各技工学校的特点,结合不同工种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提高他们的健康状况,具备未来要从事专业所必须要的身体条件。4)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和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思想作风,具有勇敢顽强、合理竞争,实事求是的精神,文明礼貌的习惯,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素质。3、《标准》的具体要求

1)根据我校特点和初中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试验、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台阶试验、800米跑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2)等级评定,各个测试项目的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为:86分以上为优秀,76分至85分为良好,60分至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3)《标准》各项目测试的目的

(1)身高:测试学生身高与体质测试相结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体重: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结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3)台阶实验:测试学生的心血管功能。(4)肺活量: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5)50米跑: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度素质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6)立定跳远: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7)坐位体前屈: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及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

(8)握力: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9)50米×8往返跑: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度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10)800米(女)或1000米跑:测试学生耐久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和肌肉耐力。(11)仰卧起坐:测试学生腹肌耐力。

(二)统一思想、了解有关《标准》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教育部体艺司表示,200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必须花力气、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的趋势。

2、旨在鼓励学生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淡化学校体育测试的甄别及选拔功能的《标准》试行方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同时颁布的还有贯彻实施《标准》的有关文件。

3、《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4、《标准》强调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全面协调、身体健康素质全面提高。《标准》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因而测试的项目也不同。

5、《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按百分制记分。

6、《标准》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就在于使学校和广大的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7、从9月1日《标准》实施后,学生达到良好等级以上者才可评三好学生、奖学金。对《标准》测试不及格、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标准》成绩不合格者高等学校将按肄业处理。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8、学习分析《标准》的内容,确定本校测试项目、测试目的、测试器材、评分分值、全部按照国家新规定的《标准》参考执行。

(三)《标准》特点的具体分析

1、‚标准灵活‛是新标准的第一大特点。新标准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百分制记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测试项目,同一年级还会根据个人的不同身体条件有不同的标准。而以往的体育达标标准限制得比较死,一个年龄段用同一个标准,这样身体条件比较好的人成绩自然也比较好,而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即使体质健康,也无从反映。现在的这个标准通过对一个人的形态,也就是身高和体重等,来决定素质项目的标准。这样,每个人都会得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体质健康标准,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合于自己的体育锻炼。

2、‚更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新标准的第二大特点。科学研究发现,身体形态对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新标准中,身体形态成为整体评价的一个方面,并在低年龄组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强弱也是反映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决定人生命长短和最长工作年限的重要因素。在新标准中,机能的评价也被列为一个重要指标。

3、‚教测分离‛、便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是新标准的第三大特点。新标准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即不管你怎么开展体育运动,只要达到标准就合格。对学校而言,新标准提供了一个评价体系,至于学校体育课该上什么,怎么上,则完全由学校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以及学校自身教学特点来自由安排,从而真正实现了‚教测分离‛,避免学校将测试项目作为主要课程来实施。

4、根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分析,制定一些变革措施。

(四)《标准》改革在教师和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教学内容放宽,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由统一向多样性,固定性向选择性,指令性向引导性方向转变。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学校的特点与运动的积极创造性,给体育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在不背离《标准》的前提下,允许体育教师自己制定各年段的教学计划、目标,选择内容和方法及实施教学手段。

2、以往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往往采用全国的统一标准,所以上课内容也有统一规定,对学生进行评价,出现了有些同学先天条件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优越,很容易得分。反之,有些同学因先天条件不足,如体弱、身矮、体胖等,尽管很努力,还是得低分,挫伤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可以民主地和学生商量,共同讨论制定。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兴趣爱好等,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升高,学生在身体锻炼,器械运动、田径运动、球类运动、舞蹈等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加大,这就更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和因材施教,并可加入一些本地特色的体育乡土教学内容,对篮球群众基础浓厚的本市学生加大篮球课的容量,能有效促进终身体育在学生中的实现。

3、在教师安排好教学计划、目标后,强调制订好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因为单元计划是制订好课时计划的依据,单元计划要根据单元的总目标(如一个单元6~8课时)安排好每课时的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并公示给学生,让学生像预习文化知识课一样,了解这一单元自己要学什么,怎样学,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4、在成绩评定方面,严格按照《标准》评分标准评分,但在平时单元考核和评价中运用多种方法,如达成目标评价、行为态度评价,明确《标准》中的奖励与降低分数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办法努力达到《标准》的要求。

5、学生

1)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2)强调殊途同归,达到同一运动水平要求可选择不同锻炼途径。3)参与强于胜出。

4)最终精通一样自己满意而又有兴趣的活动项目。

5)经过《标准》变革措施的实施,学校师生对《标准》的实施有良好的反响:‚体育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至今形不成完整科学的体系‛,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者的这些言论被‚学科地位进一步确立,并且一定会逐步提高‛所代替。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体育课的评价也由‚体育课就是蹦蹦跳跳,调剂学生的脑筋‛转变为‚经常谈论体育,对体育课兴趣昂然‛。变化最明显的在学生自己,调查表明:

(1)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明显减少。(2)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安排兴趣极大。(3)对乡土教学内容和自制器材表现勇跃。(4)上课积极性高,无故请假减少。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5)逐渐表现对某一个体育项目的浓厚兴趣。

(6)实践表明《标准》在各职业学校实施有了良好的开端。

(五)结束语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6篇

设计思路

一年有四个季节,在相应的季节开展一些应季的活动,可使幼儿更加直接的感知一个季节的特征,更容易激发其对活动的兴趣。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特意设置了这一主题活动《怎样使自己凉快》。

活动目标

1.感受到夏天的快乐,积极探寻一些使人凉快的方法。

2.初步掌握夏天自我防中暑的方法,探索降温的正确方式。

3.知道在夏天炎热的天气容易中暑,自强自我保护的意思。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图片:《怎样使自己凉快》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一年当中有四个季节,哪个季节是最热的呢?天气热的时候,人们想出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舒服呢?

(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并启发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来寻找答案)

(二)看图片,请幼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看图片,并说一说他们都在做些什么事情,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①中的小朋友有哪些让自己凉快的做法?

(有吹风扇有扇扇子等)

图②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还有哪些使自己凉快的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如吹空调、游泳)

图③针对夏天吃冷饮解暑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幼儿懂得过多的冷饮有害健康,从而养成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幼儿讨论:夏季怎样进行户外活动?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才能确保夏天不中暑,有效的保护自己?

①幼儿自由发表议论,如不在太阳底下玩耍,不做剧烈运动,选择安静的游戏等。教师要及时带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

②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幼儿自由选择合适夏季的活动方式。

(四)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简单画出使自己凉快的方法,互相展示并评价。

活动指导意见

活动的重点是初步掌握夏天自我保护的方法。难点是探索降温的正确方式,提高自我防中暑的能力。(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动脑筋,自由发表议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活动延伸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夏天过度的吃冷饮和吹空调会带来哪些危害。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7篇

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据一项调查统计,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20%,而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

由于我国公众对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偏低,许多隐患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对待和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至悲剧发生。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学工作者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

那么,青少年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是心理健康的呢?下面就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人的智力划分往往通过智力测验,90以上是正常智力,70以下是弱智,智商并不一定与学习成绩成正比,有的学生智商高,但学习成绩不好,在校的学生90%以上智力水平相等,但是为何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学习不好,关键是情商。智商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是成才的关键。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情商低的人表现意志不坚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冲动、做事不规范、任性、不负责任。

2、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3、心情开朗、情绪乐观、心胸豁达、情绪稳定、热爱生活、对工作和学习不是为负担,应视为乐趣,努力把自己才 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4、与人为善、乐于人交往、和同学和睦相处、对同学充满热情、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同学尊重、信任、不产生嫉妒、憎恨。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6、控制能力好,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和嗜好。不良行为包括:说谎、逃学、不守纪律、顶撞父母和老师、离家出走、痴迷游戏机、网吧等。不良习惯:咬指甲、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不良嗜好:吸烟、喝酒。

7、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休息时善于放松、睡眠好。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8篇

青少年是父母生命和精神的永恒延续, 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潜在力量, 是现代化的动力机, 新时代的代言人, 心理暗渠的存在势必是巨大的威胁隐患, 因此青少年心理问题应得到充分关注, 以保障他们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1. 青少年心理教育重要意义及必要性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此外有如下几种解释:1.人们对环境高效而愉快地适应。2.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具生命活力, 能充分发展身心潜能而非只没有心理疾病。普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此青少年心理健康可理解为青少年在适应外界环境中, 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达到协调一致, 保持良好心理功能的状态。

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青少年心理教育重要性可总结为:一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形成健全人格、提高适应能力并有利于全面发展;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实现教育目标、减轻青少年学习负担、实施创新教育;三是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局面的安定与和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心理失常之人对事物判断模糊混乱, 情绪易大起大落, 缺乏自制, 行为异常易伤及他人, 不利于社会稳定。平息了很久的马加爵事件令我们记忆犹新, 加上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不由让人后怕。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弱化不良心理因素矫正异常行为, 使其思想和行为合乎规范, 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

2. 青少年心理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深入, 家庭结构和环境变化导致的各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以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资料显示, 进入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在2020年疾病负担预测值中, 精神问题仍排第一。我国已认识到开展心理教育的紧迫性。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喜忧参半, 具体为:

2.1 社会各界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政府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日益重视,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政策和宽松的学术氛围使心理学学术论文和书籍数量增加。

以学校为首的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咨询室并配备心理辅导师。

心理访谈类栏目近年在大众媒体上增多。

从事心理辅导和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员增加。

2.2 综合因素使青少年心理教育缺失, 心理健康体系亟待完善

心理问题是与情绪相关的问题综合, 与青少年自身心理特点、家庭、学校、社会复杂性密切相关。

青少年心理特点:思维抽象概括水平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 喜欢怀疑争论、不轻信盲从;内隐文饰性与两极波动性交替作用。随着青少年儿童逐渐接触社会, 能根据一定目的表达情绪, 但自控力仍不够强大, 情绪表现两极性明显;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在注重外表同时更深指向自己内心世界, 自尊心增强, 敏感、不容别人侵犯, 希望得到他人鼓励认可, 易自卑;人际交往方面, 对友谊理解加深并产生爱情。特殊心理特点使此时期的青少年具备不同认知, 心理承受力增强但仍显脆弱。

人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作为第一课堂, 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实中家庭教育不当导致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单亲家庭、或粗暴或溺爱的教育方式, 根深蒂固的“不打不成器”传统观念使家庭暴力不断升级。这不仅给孩子带来精神与肉体双重伤害, 也是孩子不良性格形成的诱因。

学校是社会生活和教育制度重要有机构成, 具职能专门性、组织严密性、内容系统性、手段有效性、形式稳定性。学校教育的高度有效性, 使它在各教育形态中占主导地位。但教育体制未完满, 一些学校管理存在漏洞, 心理课程开设被冷置,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不当导致了不和谐的师生关系, 甚至引发带血惨案。

复杂性是社会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社会结构多元社会矛盾加剧, 难以调和的问题容易投射于人的精神层面, 不少青少年难适应社会, 选择偏离社会契合点, 产生失落无归属感, 不仅抛弃自己还做出违法乱纪行为。

3. 青少年心理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3.1 低龄化

中国心理协会经过对北京青少年调研发现, 中学生20%~30%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现在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杀问题, 主要不是在大学造成, 而在初高中阶段就埋下“隐患”。年轻态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最明显特点。

3.2 隐性化

这在下岗职工和高校贫困生中间表现最明显, 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贫困生而言, 一面是经济状况窘迫另一面是虚荣心作祟, 这会加剧矛盾心理。过分溺爱及冷暴力 (如强迫补习) 导致逃课厌学。而家长往往把轻度心理问题忽略为性格所致, 难改变传统观念, 就难发现难预防难治疗。

3.3 类型多样化

青少年心理问题轻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恐惧、睡眠障碍;中度为疑病性强迫观念、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重则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症 (歇斯底里) 、强迫神经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

3.4 方式网络化

青少年作为网络新生代对网络依赖心理强烈, 长时间上网或上不健康网站极可能使上网者因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正常心理定位, 严重者会发生人格分裂。

3.5 行为极端化

青少年遭受家庭暴力会将过程记忆, 适时会由受暴者变成施暴者, 甚至进行他杀, 包括好友和双亲。部分青少年会将罪恶指向自己, 自残自杀, 利用网络交互性传递死亡情绪。有的误入毒网不可自拔, 用毒品躲避现实的困惑和痛苦。

3.6 原因复杂化

一般青少年患心理疾病是因家庭贫困、父母教育水平低, 然而目前资料表明很多心理病患青少年家境殷实, 父母还有高学历, 但他们宁愿过流浪日子也不愿与父母相处, 他们因父母工作忙缺乏精神关爱开始厌学逃课, 性格越来越孤僻, 结交社会青年, 流浪者重大自然灾害也给目睹并存活下来的青少年带来巨大心灵创伤。

4. 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4.1 政府加大参与心理教育力度

国家倡导心理学科研, 支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相关工作;实行宽松学术政策鼓励心理学刊物和专著发行;完善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制,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心理咨询人才;与西方交流心理教研成果, 根据中国特殊国情西为中用。

4.2 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家长要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与社会和环境相处中积极的心理能力, 父母要了解必要心理知识, 排解自身生活压力,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学会正确关爱、理解和沟通。

4.3 强化学校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开设并落实心理学课程, 设立心理咨询室, 招聘专职心理咨询师, 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利用广播宣传栏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月等相关宣传活动, 形成健康校园氛围;提高任课教师自身素质, 改善部分潜在或已恶化的师生关系。

4.4 建设良好社会风气

社会是人生最基本的课堂, 要借助大众传媒宣传, 转变社会对心理学固有错误观念和心理疾病患者的认知偏见;建立社会性心理救助机构, 专门救助心理病患青少年。

4.5 心理学教育出版业抓住有利市场环境

出版业作为教育发展中流砥柱, 要以市场为动向, 瞄准当下膨胀的心理病患市场, 出版高水平心理学读物, 增强对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现实有用性。

4.6 加强青少年自律能力

青少年作为主观能动主体, 要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 懂得客观评价自己, 学会换位思考, 尊重相信他人, 彼此支持和鼓励。能正确认识社会中不和谐现象, 学会通过倾诉和运动等方式放松压力, 培养自律能力。学会明辨是非, 正确对待网络抵制诱惑, 遭遇暴力时要敢于更善于保护自己。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解决非一人之事, 更非一日之功, 青少年要以先进知识贮备充实智力, 更要用健康心智完善健全人格面对未来各项挑战, 我们相信在拥有健全心理的前提下, 青少年可以创造比较美好的黄金时代。

摘要:本文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重要性入手, 分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和特点, 并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精神问题,心理救助

参考文献

[1]项红雨, 姚本先.《医学心理学》2001.11第22卷第11期.

[2]郝艳梅.重新审视家庭暴力《前沿》.

健康活动《怎样使自己凉快》 第9篇

设计意图: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避暑的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快乐的度过夏天,我组织了这节——《怎样使自己凉快》的健康活动。

[活动目标]①知道人们避暑的几种方法,引导幼儿探寻一些使人凉快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初步掌握夏天外出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①洗澡、电扇、空调、雪糕、冰棒、喝凉开水、西瓜、扇子、水果、绿豆汤、洗脸、开窗户、用湿拖布拖地、地面洒水、大树下、少剧烈活动、帽子、游泳圈等各三张图片,房子、草地图片各一张。②口罩、墨镜、帽子、太阳伞、防晒霜、水杯、湿纸巾等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主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幼:夏天

师:夏天小朋友的穿着都有哪些变化?

生:夏天都穿短袖、短裤、女生都穿裙子。

师: 为什么这么穿呢?(天气热,穿短衣短裤比较凉快)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让自己凉快起来的方法?

二、活动开展

(一)讨论怎样使自己凉快的方法

1.教师讲清分组讨论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有请小朋友分组讨论5分钟,每一组选一位记录员,记录员要求把你们组讨论凉快的方法用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或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最后请记录员代表你们组来说出你们讨论的结果,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那一组获胜。现在开始。

2.幼儿自由讨论凉快的方法

教师给每组发放白纸和笔,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二)评选讨论结果

1.请幼儿表述讨论结果,并评选

师:现在讨论结束,有请第一组记录员上来讲出你们小组讨论的方法。幼儿边讲自己组的讨论结果,老师边粘贴相应图片。

师:现在你们讨论的方法都在这,第一组*种,第二组*种,第三组*种,你们看哪一组获胜啊? 生:第*组获胜。

师:那第*组获胜了,我们一起来表扬他们吧。

师生:棒棒棒,你们最棒!

2.补充不足

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需要补充的?

师:你们看,老师这还有几种凉快的方法呢,是什么方法啊?

生:......

分类凉快的方法

1.请幼儿分类

师:老师这有两个大的环境,一个是室内活动时,应该有哪些凉快的方法?一个是户外活动时,应该有哪些凉快的方法?房子代表室内游戏,草地代表户外游戏。(出示大的房子和草地图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分别把这些降温的图片放到相应的环境里(出示大的房子和草地图片)。

2.和幼儿一起讨论室内外应注意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都分对了吗?

师:室内游戏凉快方法:洗澡、吹电扇、空调、吃雪糕、吃冰棒、喝凉开水、吃西瓜、扇扇子、吃水果、喝绿豆汤、洗脸、开窗户、用湿拖布拖地、地面洒水

师:那我们在吹空调、吹电风扇、吃冷饮、洗澡时应注意什么呢?

生1:不能用凉水洗澡,要用温水洗,凉水洗完容易感冒

生2:电扇空调都不能对吹,朝一侧吹,温度不能太低,不能吹的时间太久。

生3:吃冷饮不能吃太多。

户外游戏凉快的方法:大树下乘凉、少剧烈活动、戴帽子、游泳。

师:那我们去游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和大人一起去游泳,不能单独到水区边去玩。

(三)外出旅游该怎样防暑

师:小朋友们,快放暑假了,如果你要外出旅游,那该准备哪些防晒用品,防止让自己中暑、晒伤呢?

生:戴口罩、戴墨镜、戴帽子、打太阳伞、防晒霜、水杯、消毒的湿巾。

幼儿说一种教师出示一种实物,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防晒霜”要用幼儿专用防晒霜,不能用成人的防晒霜,出门前半小时涂抹,回家后要用清水清洗。

三、活动结束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找还有没有别的使自己凉快的方法。

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10篇

(一)智力和认识能力正常

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保证青少年完成学业的必备心理基础。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确地进行判断、推理,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有理想、目标

即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远大的理想,并能为创造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和目标的环境而拼搏。

(三)遵纪守法

即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四)情绪稳定

即情绪波动适度,既不要过分高兴,也不能过分悲伤,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乐观,具有朝气。

(五)具有自信

即对自己、对社会发展坚定自信,努力进取。并且善于团结他人,宽以待人,广交朋友,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

即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仅能适应各种自然环境,而且能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等社会环境。

(七)自我意识正确

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有独到见解,有鲜明的是非观、善恶观,做到既不目中无人,又不妄自菲薄。

(八)性格、意志品质健全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第11篇

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也就是说,要拥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我们说,世界上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不完美才是真实的。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又能接纳自己的短处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我们的青少年只有学会合作,善于与人交往,才能获得自身的精神快乐与成功发展。学会合作的前提是能够正确认识他人,尊重和接纳他人,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能够容忍他人的缺点和不足。

3.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够基本上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喜怒哀乐,每个人都会有。但适度把握自己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对象表达适度的情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应当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4.独立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虽然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帮助,但独立自主,能够自我选择、自我决定是一个人适应环境和拥有自信的表现。

5.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能否克服困难,承受挫折,是一个人意志品质是否坚强的表现。无论是对生活的适应,还是迎接

时代的挑战,获取个人的成功发展,都需要青少年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6.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幸福感。

7.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潜能,都有创新的能力。

8.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完善和谐。人格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气质类型、价值观等。一个心理健康的的人,他的人格发展是和谐完善的。

9.智力正常。一般智商80以上为正常。

青少年怎样健康成长 第12篇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将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我们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青少年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做到健康成长。

生命是享受一切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生命构成了多彩的人生,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体验。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它无比宝贵,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常识。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保护我们的生命,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它会充实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要培养广泛兴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与挫折,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②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高雅的情趣通过一个人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又可以把一个人的情趣陶冶得更加高雅。好奇是兴趣的开始,我们应该由好奇开始,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并进而发展为高雅情趣。③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盲目从众不利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不利于自己高雅情趣的培养,也会影响我们个性的发展,有的还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杜绝不良嗜好,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盲目从众;还要学会拒绝。④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亲近大自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要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通过青少年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能力。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当受侵害程度较轻时,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调解等方法来解决,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抵制侵害,从而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我们应采取机智灵活的的方法与其斗争。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与其搏斗。没有能力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拨打110法报警,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自卫行动,实施正当防卫。而在生活中,我们还要防止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以及被人勒索、绑架、拐骗等,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即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反映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还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到人民法院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它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是我们保护的最后屏障。如果有经济困难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①首先要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即心中要有一把尺,看其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标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②还需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③增强自控能力。正确的行为必须坚持;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经是全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青少年自身应在心理和身体两大方面来对自己进行保护,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第13篇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

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其次,要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策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活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7、18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中学阶段。(2)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动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时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显。”(3)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问题时期。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点,把握好这一特点对我们开展团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要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对个别学生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开展好团体和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

(2)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例如,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视好动为问题,认为好动就是多动甚至多动症。

(3)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教育性。心理咨询者被认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询者必然地与病人联系到一起,视之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询中里要淡化心理学概念,恰倒好处地应用心理学原理,抛弃某种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时,不能把心理咨询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要利用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4)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有一个特点是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标。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有利于系统、连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在本校可提供的资源上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攀比,制定一些过高或根本就实现不了的目标,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因校制宜。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第1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上一篇:校园文化与德育下一篇:电子工程师学PMP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