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2024-07-10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精选6篇)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第1篇

欧阳询生于557年(南朝梁敬帝太平二年),是陈朝大司空欧阳頠的孙子。13岁那年,他任陈朝广州刺史的父亲欧阳纥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全家为此而受到株连。欧阳询因年幼而幸免于难,被他父亲的旧友中书令江总收养,并督教他经史书法。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后出仕隋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渊未起兵时,欧阳询就是李家的座上客。李渊称帝后,升迁为给事中。

欧阳询的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但不囿于一家: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欧阳询笃好书法达到痴迷的程度,由于勤学苦练,故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1],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瑰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句丽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武德七年,欧阳询奉诏与裴矩、陈叔达修撰《艺文类聚》100卷。书成后,得到赏赐帛二百段。

唐太宗贞观初年,欧阳询升为太子率更令(因而又被称为欧阳率更),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八十五岁时辞世。

(以上据《旧唐书》和《新唐书》)

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世称“欧体”。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辑唐张怀瓘所著《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其“八决”为:(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坚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

常见欧书碑刻有: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魏征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立碑。书法严谨峭劲,不取姿嵋之态。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也称《温彦博碑》:楷书,书此碑文时,已80高龄。唐大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化度寺塔铭》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楷书,是欧阳询得意的作品,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全唐诗》录欧阳询诗三首:其一为:

道失

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

第二首:嘲萧瑀射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据《太平广记》:“唐宋国公萧瑀不解射,九月九日赐射,瑀箭俱不着垛,一无所获。欧阳询作诗嘲讽。”

第三首,《与欧阳询互嘲(无忌嘲询)》,起因是长孙无忌先作诗嘲笑欧阳询瘦(或丑):

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欧阳询反唇相讥:《与欧阳询互嘲(询嘲无忌)》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因欧阳询的“只因心浑浑”攻击太过,引起唐太宗不悦,制止道:“询岂不惧皇后闻耶?”

商读书帖

《卜商读书帖》,唐,欧阳询书,纸本,册页,纵25.7cm,横16.5cm,行楷书,6行53字。

释文:

“卜商讀書畢,見孔子。孔子問焉,何爲於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方框内字残)

这段文字见于《尚书·大传》,并收入《艺文类聚》卷五五《杂文部·读书》,与史籍相较,帖中个别字有出入。

卜商是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他师事孔子,师生间常有议论问答,极富哲理。此帖为唐人双钩廓填本,墨气鲜润。从书法上看,笔法严谨又不失生动气韵,点画的起止处强化方切硬折。欧阳询晚年将北碑用笔特点融于二王书风,而兼容南北正是“欧体”独到之处。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归安岐所有,后来成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辑入《法书大观》册中。

宋周密《云烟过眼录》,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张翰帖》,纸本,纵25.1cm,横31.7cm,行书,11行98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浏览大图)

《张翰帖》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释文:

“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

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手”字)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方框内字残,现据《晋书》补)

此段文字见于《晋书·文苑》及《世说新语》等书中,但均属节录。张翰是西晋吴郡(今苏州)人,富于才情,为人舒放不羁,旷达纵酒,当时人将他喻为三国魏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嵇(阮嵇曾为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称他“江东步兵”。他追随贺循至洛阳做了齐王的官,但他并不快乐,时常思念江南故乡,于是萌生隐退山林、远离乱世之念,后终弃官回乡。《张翰帖》原属《史事帖》,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十分珍贵。此帖的书法特点是字体修长,笔力刚劲挺拔,风格险峻,精神外露。对开有瘦金书题跋一则,是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他评此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这段评语对我们欣赏《张翰帖》以及其他欧体书都是极为重要的。

本幅与题跋钤宋高宗赵构和清代收藏家安岐的印记。可知此帖曾藏南宋绍兴内府,清代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帖的左边原有弘历题词,被刮去。

此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

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有著录。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第2篇

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必备教材,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聪明勤学,少年时就博览古今,尤其爱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有一次,他出使归来,骑马路过一处荒郊野外,在乱草丛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走出几里后,又返回来,下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当晚,他回到了住处,彻夜难眠,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第二天,天一亮,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揣摩,并铺开纸,一笔一画地临摹。就这样,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索靖草书的笔法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高兴地离去。经过这样不断刻苦的学习,欧阳询成了伟大的书法家。

我们要学习欧阳询这样刻苦钻研、认真学习书法的这种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

欧阳询书法的美学风格 第3篇

唐朝初期, 各种艺术形式涌现出来, 主要有:诗歌、绘画、书法、音乐、雕塑等, 在艺术家的思想上,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并存交融。由于时代的影响, 艺术家的美学思想也与当时时代背景所交融, 对于书法, 可谓是“书家之盛, 不减于晋”, 书法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并逐渐进入繁盛阶段。当时的书法家举不胜数, 而欧阳询可谓是初唐书法史上具有独特书风的一代大家, 他历经三朝, 正是因为他的这些人生阅历, 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欧阳询从小就对书法非常着迷, 早期学习王羲之、王献之, 后期又融入了六朝北派书法余韵, 博采各家之长, 融会贯通, 以其“秀骨清相”而达到了“自成一家”的艺术高度。欧阳询在楷书、隶书、草书等书体上均有造诣, 其中尤以楷书为最, 他的楷书作品体势纵长, 结构独异, 笔力险劲, 后人尊称为“欧体”。

一、欧阳询书法的美学风格之一——继承与创新

欧阳询的晚年, 进入“贞观之治”时代, 唐高宗继位, 实行了一些新的政策, 这其中, 也包含着一些新的文化制度, 初唐文化逐渐繁荣起来。在书法艺术上, 王羲之由于书风秀约典雅而深受初唐统治者的喜爱, 把王羲之成为“书圣”, 并在当时的社会中大力推行颂扬“王氏”书风。所以, 在初唐书坛中, 晋风犹存, 魏晋六朝的书法风格对初唐时期有所影响。当然, 初唐的这种书法的美学风仍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更多的表现出了“秀谷清相”之风, 这其中, 欧阳询便是一位典型的由隋入唐的书法家。在当时, 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成为初唐四大书法家, 但是,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更具有独创性, 既秉承继承先前特点, 又融入自己的技巧, 重视书法创新。即继承了温厚、妩媚的书风的基础上, 有增添了美学的元素, 所以, 在初唐书坛上, 他兼容的书风是美学中的一大亮点。

二、欧阳询书法的美学风格之二——法与意的不同

在欧阳询探索和阐释书法的一生中, 体现出了重法尚意的美学观。书法家对书法空间意识的总结有以下几种:“覆盖”“穿插”“向背”“叠排”等, 在不正中求正, 在看上去似乎是相反中求平衡, 这种观点, 更表现出了一种“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初唐的书坛上, 个书法家的思想仍然是以继承为主, 其他三大家 (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也都是王氏书风的忠实继承者, 只有欧阳询在秉承原有书法的特点上, 大胆创新, 孜孜不倦的研究与追求, 形成书法气质中的“法骨”, 成为“尚法”的先行者。

对于书法中“法”的建立, 欧阳询有自己见解, 也是它在书法创作中一直追求的, 立志于将书法艺术的“意象美”能够与严谨的法度相融合, 把一种不能被人们所理解的抽象之美进行精雕细琢, 在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中, 把两个完全互生的概念——“法”与“意”融合在一起。“意象”本意为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是中国艺术的一种造型手法, 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从古到今的书法家中, 大多数都追求一种“意象美”, 形容王羲之书家的字如龙跳天门, 虎卧凤阙, 钟书如云鹄游天, 群鸿戏海等, 都能表现出书法艺术中的“意象”。在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的书法中, 也都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意象语言。而对于欧阳询来说, 更是如此。在书法的理论和创作上, 欧阳询都坚持着在书法艺术中要把握和寻找“意象美”, 用意象来展现书法艺术的精髓, 强调书法用笔需“如高峰之坠石, 似长空之初月”, 从书法的形象中感知内涵, 把握书法的“笔外之情”。然而, 欧阳询对于“法”的观点上, 可谓是独树一帜的。书法可以看做是一种由线条和结构所组成的空间艺术: (1) 从线条上来说, “肥则为钝, 瘦则露骨”; (2) 从结构上来说, 它体现出了险劲中求平正, 相斥中求平衡, “虚与实”“方与圆”“轻与重”等一些相反的概念, 恰恰是书法美学风格的体现。在欧阳询的书法作品风格中, 既追求庄严之美, 又追求典雅之意。所以, 他所创作的楷书, 在初唐四大家中风格最为强烈。

三、欧阳询书法的美学风格之三——质与妍风格追求的区别

质与妍这两种艺术风格, 各自有各自的点,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环境的不同和思想文化的差异, 所变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也有所差异。进入唐代以来, 南北文化日益融合, 质与妍的艺术风格日渐兼融。初唐时期, 由于南北方在地域上的差异性, 这是的美学思想自然也会随着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在北方, 由于受“尚武”精神的影响, 艺术风格多以豪迈、古朴为主, 这种风格, 即谓“质”;在南方, 由于受到魏晋所遗留的“靡靡之音”的影响, 艺术风格多以婉约秀美、潇洒飘逸为主, 这种风格, 即谓“妍”。与其他三大家相比, 经历了三朝的欧阳询不仅继承了北派的豪迈雄壮、刚劲朴茂, 同时也不排斥南派的婉约秀美, 将“质”与“妍”完美结合, 形成了质妍兼容的书法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 是对前代书风的超越, 是对时代新风的呼唤。

欧阳询将“质”“妍”同时运用的书法中, 使书法美学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阴阳调和之美。在欧阳询的书学思想中, “法”与“意”这两个元素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他把形式化的法度与形式化的本身完美融合, 同时, 这也恰巧与质妍兼容的美学思想如出一辙。

结语

由于时代的不同, 艺术家的美学追求也不尽相同, 欧阳询书法作品中的美学风格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 也是他本人不断追求“重法尚意”的书学思想的结晶。

摘要: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成为初唐四大书法家, 其中, 欧阳询以其强烈的美学风格卓然独立与四大家之首, 他的书法作品继承了魏晋六朝书法神韵温丽的书风, 汲取北朝刚劲朴茂的特点, 自成一家。本文从继承与创新、法与意的不同、质与妍风格追求的区别三个方面论述了欧阳询书法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欧阳询,书法美学,初唐四大家,重法尚意

参考文献

[1]尼志强.“大唐气象”下的欧阳询[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2) :132-133.

[2]何永胜.欧阳询的书学观及其成因探析[J].中国书画, 2010 (08) :56-59.

[3]吉初学.浅谈书法的韵味[J].特区展望, 1997 (06) :49-50.

欧阳询的其它楷书字帖(二) 第4篇

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也叫《温彦博碑》。是唐太宗昭陵陪葬碑之一,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月立于醴泉温彦博墓前(今陕西醴泉县烟霞乡山底村南约三百米处),1975年碑石移入昭陵博物馆第一陈列室。岑文本撰文,欧阳询楷书。

碑文36行,行77字。碑额阳文篆书“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之碑”四行16字,也是欧的亲笔。(见图1)碑身首高3.42米,碑石高2.23米,上宽1.15米,下宽1.11米,厚0.37米。

欧阳询书碑时已经八十一岁,是其流传最晚的作品,何绍基认为是欧书第一。但是和其它昭陵的陪葬碑一样,下半截被凿的面目全非,上半截因为够不着保存的字多一些。(见图2、3)有些文献把这归咎于“牧童嬉戏”,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虞恭公碑》原有二千八百多字,到宋代,碑石下半截已经断裂,加上凿损,现存完好的字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现存最古的宋拓本,也仅剩八百字左右,这也是这块碑名气虽很大,学者却较少的原因之一。

出版情况如下:

市面上最常见的印本称为嘉庆内府旧藏本,后有王澍、翁方纲、王文治题跋。清初为王闻远所藏,后归毕沅灵岩山馆,毕氏获罪抄家,拓本入嘉庆内府,有各种内府藏印。1958年王壮弘于上海征得,归上海博物馆,现在藏于上海图书馆。

拓本册页装,共25开,碑文16开,称为北宋最精拓本。民国时天津延光室最早拍了照片,略有缩小。后来上海有正书局珂罗版印本和日本《书苑》杂志的印本,乃至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唐欧阳询化度寺碑/温彦博碑》印本都是用以延光室照片为底本翻印,所以尺寸都是缩小。二玄社《中国法书选》30《化度寺碑·温彦博碑》(见图4)收入的尺寸也不对,这本书的国内翻印本在前文讨论《化度寺》已经谈到,不赘述。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的“历代名帖自学选本”和2000年的“中国碑帖经典”系列也是翻印珂罗版,前者粗劣,后者反光。(见图5)到了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印的“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系列的《欧阳询虞恭公碑》,精装8开本原大影印,这就是最好的印本了。(见图6)普及本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最新的《中国碑帖名品: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见图7)印刷也好,可是尺寸又放大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两个藏本:

一个称陈镛藏本,黑墨精拓,旧蝴蝶装,23开,把残损的字一律删去,只剩四百一十个字,无法通读。这种情况似乎和敦煌本《化度寺》有些相似:持有者的目的纯是为了学习书法,而与阅读文字无关。拓工技术较好,笔画丰满。(见图8)文物出版社2003的“历代碑帖法书选”系列用了这个本子,朴素大方,物美价廉。字放大比较多,显然也是为适应学书者的需要。(见图9)

另一个李宗瀚临川十宝本,后有翁方纲等跋,经萧山朱文钧递藏,五十年代朱氏后人捐献故宫博物院。黑纸镶边剪裱经折装,装裱时也将不清楚的字裁掉,剩下六百四十字。清光绪时有石印本,没见过。施安昌主编,商务印书馆2007、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分别出版的《名碑十品》收录,彩印,细节较精细,国内印本纸张不理想。(见图10)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贵池刘世珩藏本,后有吴平斋、杨守敬长跋。册装剪裱,首行残,加上残泐字,存字约720左右。有正书局、艺苑真赏社有珂罗版印本(见图11)。上海书店1990年的“历代书法自学范本”丛书16开印本《欧阳询虞恭公碑》,就是根据珂罗版翻印,但质量不可同日而语。(见图12)华夏出版社2000年也有一个放大一点的12开翻印本,印刷也烂。日本人负责印刷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六卷收入,希望能出单行本。

另外上海图书馆有著名的吴湖帆四欧堂本,加上残损的字,是现存所谓宋拓本中存字最多的,民国上海昌艺社有珂罗版精印本外,只见过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大8开巨册《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中彩印的几页。也希望能出单行本。

此外有明拓本称叶东卿藏本,有有正书局、文明书局、中华书局珂罗版,解放后无翻印。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第5篇

下面笔者将对欧阳通书法的渊源进行探讨, 以对欧阳通的书法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欧阳通书学其父, 此不赘言, 这里重点谈一下其对古法的学习。

赵子函曾云:兰台故学父书, 而小变为险笔, 时兼隶分, 自是南北朝风流余韵。1就是说欧阳通的书法不仅学其父, 还取法隶分和南北朝书。

清李光映《金石文考略》载:偏锋古来有也, 小王即云滥觞……自大欧始然亦因八分之余势稍出一二笔耳, 而小欧乃全用之于主笔峭厉激昂几失古人冲和浑朴之致。2此虽为批评之说, 但却也道出了小欧取法八分的学书渊源。

从《道因法师碑》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的隶分写法。如“科”字的“斗”旁。直接由隶法入楷。

孙鑛《书画跋跋》中载:兰台《道因碑》正书中八分笔者, 此未易为俗人言也。3如“肇”“涂”“岂”“经”“五”“空”“理”“祥”等字的横画末笔纯以隶书的雁尾出之, 比欧阳询隶书《房彦谦碑》的雁尾还要夸张, 极尽修饰之能。

清何绍基云:兰台善承家法, 又沉浸隶古, 厚劲坚凝遂成本家极笔, 后来惟鲁公北海各能出奇, 可与是鼎足, 而有唐书势于是尽矣。4

刘熙载《书概》谓大小欧阳书, 并出分隶, 观兰台《道因法师碑》有批法, 则显然隶笔矣。5

所谓的批法就是指主笔横画在收笔末锋飞起, 具有十分浓重的隶书意味, 正是欧阳通运用了这种具有锋棱的批法, 所以给人一种神采奕奕的艺术感受。

除了批法的运用, 还有对一些字下部分的压缩。如竖画, 一般来说竖画都是比较伸展的笔画, 而欧阳通则是有意的将它下部缩短, 使空间更加的匀称, 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如“磐”、“事”字的中竖将其下部缩短。再如“艺”字下面的“云”部, “法”字下面的“ム”部, “萦”字下面的“小”部, “峦”字下面的“山”部等等, 都是将这些部分压缩, 形成上覆下之势, 但并不觉得憋闷, 相反妙处横生, 与《张迁碑》中的“骞”、幕”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看欧阳通对六朝古法的取法。

从起笔来看, 其起笔处笔锋外露, 增强了书写的意味, 而且多是顺锋侧入, 有了不同于碑版的艳美之致。起笔后他并不是直接行笔, 而是入纸后提笔顿挫然后铺毫行笔, 在南朝时期的墓志中亦有这样的笔法, 它重点体现在竖、横、撇等基本笔画上。

《司马元兴墓志》中尤为甚之, 如“子”“司”“墓”“铭”“武”“年”等字的横画起笔;“将”“中”“书”“车”“刺”“生”等字的竖画起笔;“太”“右”“史”“侯”“妃”等字的撇画起笔。

相同的《元绪墓志》中也有如此用笔, 如“岳”“世”“意”“英”“矣”“君”等字的横画起笔;“养”“者”“故”“假”“化”等字的撇画起笔;“也”“志”“抚”“州”“外”“十”等字的竖划起笔。

《敬使君碑》中“元”“专”“莫”“始”“盖”等字的横画起笔;“史”“泰”“有”“奉”“大”等字的撇画起笔;“寺”“朽”“杖”“制”“书”等字的竖画起笔。

他们都是在起笔的地方顺入顿挫, 故而形成了一个起笔较重的三角形的块状起笔, 这种笔法自欧阳通始得以完善强化。

还有一个就是转折, 如“音”“事”“西”“中”“思”等字。欧阳通把转折加以强化, 增加了转折的厚度及过渡的过程。此亦从六朝书法中来, 《司马元兴墓志》中“军”“车”“史”“中”“书”“西”等。《元绪墓志》中“夏”“皇”“室”“国”“日”“月”等字。转折处皆如此。

再就是《道因法师碑》中的收笔, 隶书的残留也并非是无先例, 在六朝墓志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写法。

杨仁恺云:其中个别字横划犹用挑法, 同样是钟氏遗法。6挑法就是隶书的遗留了, 在钟繇的作品中时有出现。

《元延明墓志》中, “正”“匹”等字的横画, 收笔处皆带有浓浓的隶书遗韵。

《王偃墓志》中, “有”“军”等字的横画也是波挑明显, 隶意未脱。

还有《爨宝子碑》, 其大部分的字, 只要有横画, 就会残留有隶书的波挑。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很好的继承了六朝古法。

接下来再看一下《道因法师碑》的结构。

欧阳通的结体趋向扁方, 而且下部多为紧结, 更接近隶书的结体。再观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正是取扁平的横势, 撇捺左右伸展, 横划拉长, 看上去就有一种敦厚平正之感。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还是取内擫之势的, 中宫收紧, 笔画伸展, 空间分割匀称, 紧而不死, 呈横向开荡之势, 竖画有意的压缩, 显得古朴典雅。徐邦达先生称:他 (欧阳询) 的那个写《道因法师碑》的儿子 (欧阳通) , 却写得非常有王字古体的, 这些字就是大王未变体前的, 留在北方的“旧体”。7也就是说相对于欧阳询而言, 欧阳通更多的学习了吸收王羲之“旧体”的东西。也就是说欧阳通受南方士人的影响更为大一些, 我们可由大王的《黄庭经》、《乐毅论》中窥其一斑。

再看一些墓志中的字形, 与《道因法师碑》中的字竟是那么的相似, 试举几例:

《司马元兴墓志》中的

“字”“事”“郎”“军”“夙”“朔”等;

《司马显姿墓志》中的

“乃”“野”“长”“育”“高”“顺”“当”等;

《嫔耿氏墓志》中的

“阕”“光”“氏”“深”“人”“过”“委”等;

《马鸣寺碑》中的

“英”“冠”“得”“性”“以”“其”等。

这些墓志书法已开《道因法师碑》之端倪。

从以上的举例以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欧阳通书法的来源, 并非是墨守家法, 而是在家法的基础上借鉴了南朝的笔法, 更加的注重南北书法的融合, 南北书法的交融, 也在欧阳通这里得以发展。不管是笔法上还是结体上, 都更加趋向完善, 更为盛晚唐的书法繁荣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清) 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37.

[2]. (清) 李光映.“金石文考略”.载《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0432.

[3]. (明) 孙鑛:“书画跋跋”.载《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9875.

[4]. (清) 何绍基.“跋道因碑拓本”, 载《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146.

[5].《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382.

[6].杨仁恺:《沐雨楼书画论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216.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第6篇

随着大量宽带业务的出现, 例如IPTV、视频会议、VOD等, 特别地, 以及三网融合的推进, EPON因其具有易维护、高带宽、损耗低、抗干扰强等优点, 已成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接入方案之一。EPON系统由OLT、ONU、ODN三部分组成, 各个ONU通过ODN与OLT相连。

E P O N系统在下行方向广播以太网数据帧给各个ONU;在上行方向, ONUs以TDM方式共享带宽, 因此如何公平有效地在ONU (队列) 之间分配带宽资源, 提高带宽利用率, 同时兼顾ONU端多业务的Qo S保证, 已成为时下众多动态带宽分配方案讨论的热点。

最早, G.Kramer等人提出了IPACT[1]算法, 在M P C P协议的基础上, 以O LT为控制中心, 间插轮询ONU端网络实时流量, 进而为其分配传输带宽, 因此每个ONU能够彼此衔接地在规定的时间, 发送授权长度的流量。因此具有良好的带宽利用率且周期间不存在空闲时间。但是IPACT算法存在不支持多业务Qo S、轻惩罚现象以及缺乏有效预测在等待时间里ONU端的包到达率的缺点。因此, 文献[3][4]对其做出了良好的改进。但是IPACT以及在其基础上改进的算法都不能解决因其轮询周期不固定而导致EF业务出现时延抖动的现象, 同时也不能充分利用轻载ONUi存在的剩余带宽, 将其重新分配给重载ONUj。

文献[2]针对IPACT以及其改进算法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固定轮询周期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案, 其在能够保证各个ONU公平享受带宽的基础上, 提供多业务的Qo S保证。然而大多数现存的采用固定轮询周期的带宽分配方案, 都存在周期间空闲时间的问题。

因此本文结合固定轮询周期方案和IPACT算法间插轮询方式各自的优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闲时间轮询的带宽分配算法, 即IPDBA。

2 固定轮询周期DBA

基于固定轮询周期的带宽分配算法其基本原理:首先收集所有的ONU的Report帧, 然后统一将上行资源公平地分配给ONU, 在分配资源时, 将轻载ONU (请求带宽小于最小保证带宽) 具有的剩余带宽分配给重载ONU。但是其存在周期间的空闲时隙如图1所示, Ti d l e=TD B A+RT T, (RT T为往返时延) 却降低了带宽利用率。

针对此问题, 文献[2]采用了提早授权轻负载ONU的方法来较少空闲时隙, 但是这种方法在所有ONU都是重载的情况下, 空闲时隙仍然存在;文献[5]针对空闲时隙提出了DPDBA算法, 其基本原理将ONU固定分为两个等量的组Group1和Group2, 在收集到其中任意一个组所有的Report帧, 立即启动DBA运算模块, 动态分配带宽给当前组的ONUs, 且此时仍在接收另外一个组的Report帧。通过交替轮询两个组的流量情况, 能够消除空闲时隙且提供多业务的Qo S保证。然而这种方法仍存在轻负载惩罚现象, 即当OLT为Group1授权的时隙总长度小于轮询Group2造成的空闲时间时, 那么Group2存在的空闲时间仍有一部分空闲。文献[5]针对此问题则提出了HDPDBA, 其通过判断两个组申请带宽的长度是否大于空闲时隙 (这里换算成以byte为单位) 的标志位, 在DPDBA与IPACT算法交叉切换来消除这种轻惩罚现象。然而这种算法就引入了IPACT存在的缺点。同样文献[6]在针对空闲时隙上也提出了一种动态分组的算法, 然而其最大的缺点是动态改变ONU轮询顺序, 容易引起ONU端EF业务的时延抖动。

3 IPDBA算法

3.1 设计原理

3.2 轻负载惩罚

另外IPDBA算法完全不存在空闲时隙的前提条件必须满足:所有ONU申请带宽与EF业务预测带宽的总和要不小于, 否则由于所有ONU或者大多数ONU都是轻负载的情况, 仍会造成一部分周期间的信道空闲。

4 结束语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以及多业务Qo S需求, EPON作为下一接入网络需要不断地提高带宽利用率满足多业务的需求。本文设计的基于空闲时间轮询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案, 在公平分配剩余带宽的同时, 能够很好的减少空闲时隙且不存在改变ONU的轮询顺序从而导致EF业务出现时延抖动的现象, 且良好地解决了算法存在的轻负载惩罚现象。

参考文献

[1] G.Kramer, B.Mukherjee, G.Pesavento.Interleaved pollingwith adaptive cycle time (IPACT) :A dynamic bandwidthdistribution scheme in an optical access network[S/OL].Photonic Netw.Commun., Jan.2002, 4 (1) :89–107.

[2] C.M.Assi, Y.Ye, S.Dixit, M.A.Ali.Dynamic bandwidthallocation for quality-of-service over Ethernet PONs[J].IEEE JSAC.2003, 21 (9) :1467—1477

[3]刘艳霞, 黄俊, 马东颌.支持多业务预测机制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J].光网络, 2011, (7) :35-38

[4]但龙, 吴琼, 李晓滨.基于最小均方差预测的多队列调度EPON DBA[J].光通信研究, 2011, (3) :8-10

[5] S.Y.Choi, S.Lee, T.J.Lee, M.Y.Chung, H.Choo.Double-phase polling algorithm based on partitionedONU subgroups for high utilization in EPONs[J].J.Opt.Commun.Netw., Oct.2009, (5) :484–497.

上一篇:一件幸福的事叙事小学作文下一篇:高考英语6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