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2024-07-05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精选7篇)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第1篇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阐述了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从分析人工交通系统与仿真交通系统的差异和关系入手,提出了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系统构成和框架、主要建模和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手段和可能的应用方式.人工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手段包括基于代理的方法与编程技术、Petri网及其衍生模型、复杂系统的`语言动力学描述、元胞自动机及其广义形式,以及模糊逻辑、神经元网、遗传演化程序和自然计算在内的计算智能方法.此外,还提出了将计算试验方法和并行系统方法用于交通研究的可能途径和效果,并讨论了有关人工交通系统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作 者:王飞跃 汤淑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刊 名: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ISTIC英文刊名: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年,卷(期):1(2)分类号:N94 U491 TP391关键词:交通系统 人工交通系统 人工社会 代理方法 涌现 复杂系统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第2篇

1、“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

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结合公路交通行业的自身特色, 本文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即“两型”公路交通系统, 是指公路交通系统不仅能适度超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能满足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以及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能与环境、资源大系统保持长期动态协调发展。所以,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公路交通系统发展的思维观和发展观, 其最终目的是在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发展公路交通系统, 以满足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2、“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性质

(1)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属于社会系统。“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属于人造系统, 该系统是为了实现人或物体的移动而由人组建起来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 它是一种社会系统。其一, 因为“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不仅仅是几个客观存在的公路交通运输子系统综合构成的一个大系统, 而是为了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而把相关的子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二, 与一般社会系统相同, 人的因素, 如人的观念、动机、态度、习惯和期望等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状态和它的稳定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2)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系统复杂性。“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复杂性特点, 这不仅体现在它的主要子系统都具有多类型、多层次、多区域的复杂结构, 而且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受到多变量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作用的复杂系统。

(3)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开放性。“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边界是开放的, 该系统对人开放, 对地域开放, 对自然资源开放, 对地理环境开放。“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运输子系统如航空系统、铁路系统、水运系统等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竞争,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开放交通大系统。

(4)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组织性和自组织性。一般人造系统都具有组织性, 因为人是社会系统中的万物之灵,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自组织性, 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公路交通模式的选择和公路交通系统及其他交通系统之间的自组织演化。

(5)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是有差异的, 而且构成“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各子系统间还存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性。例如我国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的公路交通系统, 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就有较大的差异性。

二、“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具体内容

对于“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问题, 关键点是要发展什么样的公路交通系统。本文认为,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是在保证公路交通系统运输的经济性、高效性、快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 使能源、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小化, 并且由此产生的污染也达到最小化, 也就是说,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当代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而且还能满足未来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所以, 我们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的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交通运输装备的配备以及公路交通运营管理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系统的需求相平衡;第二, 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追求单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具体而言包括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利用要节约, 要提高这些资源的总体使用效率;第三, 创新公路交通消费模式, 减少公路交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积极开发可替代资源;第四, 努力消除或减轻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 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第五, 促进全国公民公平享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充分考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 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公路交通发展的非均衡性;第六, 规范公路交通运输的管理制度, 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证“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所需资金。

三、“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框架

“两型”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它不但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关系密切, 而且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对该系统的约束性也较高。“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既要关注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 也要充分考虑国家整体与区域局部、社会未来与现在之间的关系。

构造“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运行框架的基本出发点, 是对“两型”公路交通的内部系统和相关的外部系统进行解析与归纳, 根据前文的分析, 可以将该系统的运行框架主要划分为三部分。具体运行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互作用

社会经济系统与外界资源环境系统联系紧密, 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一方面“两型”公路交通的发展能够加强社会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变化反映的灵敏程度, 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正向演化;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这种交互作用的机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社会经济 (例如区域经济) 系统的演化轨迹会因公路交通状况的变化而呈现出不断分叉的特征。在某些分叉点的附近, 公路交通系统的改善可能引发经济系统的突变。一般而言, 在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起步阶段, 公路交通系统能够先行提高经济系统物质运转效率, 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得以增强, 区域经济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区域比较优势进而增强;在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腾飞阶段, 基本形成并完善公路交通系统经济带, 公路交通系统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进一步朝着提高公路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准、强化公路运输的时间效益和均衡公路网的分布的方向进行, 以达到公路交通系统和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2) 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系统的发展并不仅受益于公路交通系统;反过来, 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系统的演变同样也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系统为社会 (区域) 交通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和发展空间。

2、公路交通系统与资源、环境利用之间的协调

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公路交通系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 诸如资源浪费、土壤破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视觉污染等。公路交通系统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承载力, 尽可能在最低限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交通容量。

广义的资源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资源, 如能源、土地、原材料等, 另一类是社会资源, 如资本、技术和人力等。它们的承载能力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焦点, 并且与“两型”公路交通发展之间存在双向的互相作用机制。

(1) 一定区域现有资源的承载能力对该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存在硬约束。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将会接近一个极限值, 区域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会相应受到制约, 需要通过调整结构或其他方式来缓冲这种压力, 否则公路交通发展就可能趋于停滞, 甚至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

(2) 一定区域资源利用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 它一般不会局限于该区域现有资源的“最高”承载能力。换句话说, 通过投入适当的资金和技术, 再加上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 发展“两型”公路交通系统, 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可能会改善或转移, 区域资源的持续利用得以维持, 这就是所谓的区域资源承载能力重建。在这个过程中, 公路交通系统既是参与者, 也是受益者。

3、公路交通系统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

由于公路交通系统的特殊性, 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制约。合理的政府行为和适当的政府政策会促进公路交通系统内部及外部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反之, 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则容易受到阻碍。具体表现如下。

(1) 一定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是该区域的发展蓝图, 它对该区域内各行业, 当然也包括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 某区域的发展规划将决定该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态势与布局, 从这一点来看, 政府规划部门和区域公路交通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显然十分重要。

(2) 一定区域发展趋向将对公路交通发展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实现规划的发展趋向 (资源节约趋向、环境友好趋向、大交通容量趋向等) ,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利率杠杆、投资杠杆、价格杠杆等经济杠杆以及舆论导向来影响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方向。

摘要:本文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提出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 描述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性质, 阐述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具体内容, 构造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运行框架, 运行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互作用, 公路交通系统与资源、环境利用之间的协调, 公路交通系统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

关键词:“两型”公路,公路交通,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第3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49-02

一、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

从全球实践看,信息技术应用与制度创新密切关联,相得益彰。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革命与各国政府行政改革运动的产物,电子政务发展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借助信息手段集成,实现更高效率的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与传统行政方式相比,弱化了政府的垄断性和强权性,强调了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

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相比,电子政务意味着一种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技术上促进服务型政府;从结构上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扁平化、无缝化;从价值上约定服务型政府的取向。认识到电子政务对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促进性,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跨越时间、空间,跨越地域、部门等信息集成价值。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与意义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不可衡量,则无法管理”的理念决定了电子政务绩效管理的必然性。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在政府的责任和绩效日趋公开的情况下,电子政务项目由于财政的约束硬化和公民知情权的声张,失败的成本核算不仅是项目终止,还包括公民的信任与支持的流失。因此,西方国家成功的电子政务建设无一不十分重视绩效评估,一方面把它作为项目全程管理的手段,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公民支持的依据。

我国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已有十多年历史,据统计每年的财政花费都超过300亿人民币,用以建设大量的网络系统、业务系统、数据库等,然而相当大比例的建设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比比皆是,浪费了巨额公共资源,相应的电子政务的应用性、有效性也受到公众的诟病。因此,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进行持续、有效的跟踪评估是确保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的作用

第一,利于认清现状。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可以对各级政府及其各个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应用和维护有个基本全面的认识,以看清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第二,利于明确方向。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把领导业绩与绩效评估关联起来,促使其大力推进规范的电子政务建设,加强领导力。

第三,利于提高执行力。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可以将明确的绩效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改善关于电子政务规划、实施、运维等全流程的管理。

第四,利于强化对电子政务的理解。通过评估可提高、深化各方面对电子政务的认识,统一思想,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奠定认识基础。

四、构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

(一)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原则

导向性原则:体系要发挥导向作用,能促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长效可持续发展;适用性原则:体系要适用于当前及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环境,能提升电子政务管理水平;科学性原则:体系要科学、可操作,能实现体系自我完善和良性循环。

(二)评估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

从电子政务的构成层次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主要包括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系统绩效、综合绩效、发展水平四个方面的模块内容。

模块一:电子政务项目绩效

电子政务项目绩效包括建设项目绩效和运维项目绩效。对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电子政务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实施、验收直至上线运行等建设过程绩效的评估,可以在立项阶段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项目建设完成后再对照前期的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评估,从而实现事前和事后评估的结合。评估主要从项目管理、项目产出、应用效果、资金使用四个方面进行。

模块二:电子政务系统绩效

电子政务系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载体,电子政务系统绩效情况将直接影响政府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电子政务系统绩效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电子政务系统从上线运行到日常运行维护等应用过程的评估,主要从系统服务情况、系统技术情况、系统可持续性、系统成本效益和系统可复用性五个方面进行。

模块三:电子政务综合绩效

电子政务综合绩效反映了每个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该政府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对电子政务综合绩效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政府部门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如1年或3年)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服务与应用、资源整合与利用、管理与保障等方面进行。

模块四:电子政务发展水平

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省市地区(或区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情况,体现了该地区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省市地区的电子政务构建现状进行评估,主要从电子集中、电子安全、电子管理、电子服务和电子决策五个方面进行。

(三)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评估

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后,需要对评估结果再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是针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自身进行全过程评估,包括评估指标体系、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运用等全视角审视,具体可从审核工作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五、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实施要素及流程

(一)评估体系实施要素

评估体系实施要素包括评估主体、评估目标、评估客体、评估指标、评估基准、评估方法、评估数据、评估结果和评估报告。

1.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

评估主体是指主要接受委托从事评估的组织、个人或联合工作组。评估客体指的是评估的对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的选择除了政府(包括其聘请专家)之外,还应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作用。政府、第三方机构以及社会公众都是其重要的参与者,评估主体应该是趋于相互合作以及渗透,而不是割裂。

2.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评估模型的骨架,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是决定评估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引用了何凤秋学者设计的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组成。具体见下表:

3.评估基准

基准原本是机械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此主要用于辨识、衡量、比较自身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状况,以不断完善其自身。基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如何维护更新基准库非常重要。

4.评估方法

包括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和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权重也称加权系数,它体现了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指标体系和评估基准确定的前提下,综合评估结果取决于指标权重,因此指标权重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问卷调查、专家评估、个人访谈与集体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核实、用户评议。

5.评估数据

评估数据是产生评估结果的根据,亦是开展评估工作的意义所在。评估数据包括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在应用时必须要对评估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6.评估结果与评估报告

评估结果应该反馈给决策部门和被评对象,作为电子政务投资决策、管理改善和绩效监管的参照物,以及对政府有关领导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相关单位提供信息咨询和参考。评估报告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人员进行符合性审核,包括评估工作程序的完整性、评估方法的准确性、评估标准的恰当性、评估报告的规范性等。

(二)评估体系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可概括如下:首先,评估主体根据评估目标要求,选择评估客体;其次,根据评估对象来选择评估指标,根据评估指标确定各指标的评估基准;再次,根据各评估基准确定各指标的评估方法(包括指标权重设定和评估数据收集方法),收集到各指标的评估数据,形成评估结果;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参考文献:

[1]盛明科.服务型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构建方法[J].中国行政管理,2009,(4).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研究 第4篇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涉及理论到目前为止

全面预算管理并没有一个同一的的定义, 本文认为, 全面预算管理及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 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 通过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来保证全面预算的实施以及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协调和考核等活动序列, 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企业内部资源, 发挥最佳管理效果。可见,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把总体目标逐层分解、下达到企业各个经济单位, 同时借助预算、控制、分析、执行和考核为手段, 将各个单位的分指标和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目标有效联系, 从而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 从而确保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沿着预算管理的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 是企业对内挖潜的有效工具。

学术界针对实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认为要把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会计工具整合, 例如平衡记分卡、作业成本法以及作业基础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 从而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大效用。国内学者针对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在内部控制如何运用预算管理等方面。例如, 在关于如何针对预算管理进行整合和提升的研究方面, 我国学者较为集中地研究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战略预算管理问题, 同时也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些学者们认为, 战略预算管理体系通过以平衡记分卡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为基础, 同时非常重视财务和非财务预算指标的重要性, 通过对财务、顾客、企业内部经营以及创新与学习这四个既有区别, 同时又联系密切的要素来实现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以及企业整体离异和局部利益的均衡。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 尽管国内有很多针对战略预算管理框架的研究, 但是平衡记分卡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 较多地停留在理论介绍层面, 还缺少具体的落实方案。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2.1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一般来说, 全面预算的编制可以采用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以及上下结合法这三种方法, 其中上下结合法的编制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相对较多。全面预算编制的基本流程如下: (1) 企业高层根据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来提出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总目标, 并把总目标层层分解。 (2) 基层部门参照自身情况, 自行编制符合实际的预算方案。 (3) 各个职能部门根据下级各单位的预算, 同时结合部门分目标来编制本部门的预算, 编制完成后, 上报预算委员会。 (4) 预算委员会经过协商和平衡, 仔细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之后, 拟定出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 (5) 预算方案通过与下级部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来形成最终预算, 再上报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 通过审批后形成正式预算, 并逐级下达预算方案。

2.2全面预算编制的依据全面预算的编制的依据是根据企业对生产、销售、筹资、投资、分配等活动形成的决策方案, 并通过企业财务报表, 由一整套用来反映企业计划期内预期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财务报表和附表构成, 从而制定出企业在一定期间对资源分配的计划安排。

2.3全面预算编制的内容全面预算编制的内容一般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三部分。业务预算是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 并具有实质经济活动预算;资本预算是指企业在预算期内非经常发生的、涉及长期投资性质的一次性业务预算;财务预算是指在预算期内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有关的各种预算。

2.4全面预算控制的方法全面预算控制是指依据企业已经制定好的行动标准或计划对业绩进行监督和评价, 目的在于企业能够在形成不利局面之前就能迅速采取有效的补救行动, 从而防止巨大损失的出现。换言之, 全面预算控制就是指企业在执行过程中要对编制好的预算严密监控, 严格按照预算的标准来确保收入项目能够完成预算计划的前提下, 支出项目能够被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

2.5全面预算审计即通过差异分析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 都应该仔细分析问题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找出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支出, 并以此总结经验教训, 为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做铺垫。

2.6全面预算考评全面预算考评应以预算目标为考评标准, 针对企业各级预算的执行主体, 以预算完成状况为考评核心, 通过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做出比较, 进而确定差异, 再进一步弄清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 从而能够量化评价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业绩, 并辅之以合适的激励制度, 使企业利益与责任单位以及个人的工作业绩紧密相关, 从而充分调动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摘要:在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及相关涉及理论的基础上, 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做出分析。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第5篇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第6篇

关键词:智猪博弈,委托代理,EVA,BSC

一、以EVA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核心指标评述

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确定了以EVA(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的考核体系,并在2012年底修订的办法中再次确认EVA在考核体系中的重要性,这充分说明对国企的管理已从战略管理进入价值管理的新阶段,利润不再是绩效考核的唯一标准。

(一)EVA的含义

EVA是指企业的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二)EVA考核指标的特征

(1)EVA站在出资人的角度考核企业经济增加量,而不是会计利润。财务会计报告是在四大会计假设的前提下,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核算会计利润,其结果反映了在一系列会计政策选择下的账面利润,却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正的会计利润却不一定是正的经济增加值。而EVA强调将会计账面利润调整为经济价值,以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为基础,综合扣除企业资本成本后的余额作为企业价值的增加。EVA通过对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企业通过变卖主业优质资产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来调整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且资本成本是以全部资本的资本成本进行计算,即将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全部包括在内的资本成本,这里传递了两个明确的信息:一是没有免费的资本;二是只有赚到超过资本成本的钱才算是真正的经济增加值。

对会计利润进行相关调整的公式如下所示: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变卖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2)EVA将股东财富和企业决策紧密联系,注重国企可持续发展。EVA的增长就是企业价值的增长,从而引导经营者将决策与EVA紧密相联第;EVA不以牺牲长期发展来扩大短期经营效益,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有力的避免了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另外,在考核办法中,EVA的权重大,属于明显的政策倾向,反映了国资委国企绩效考核的目标导向。

(三)EVA考核指标的局限性

(1)EVA在本质上属于财务评价指标,具有滞后的局限性:其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进行调整,难以消除人为会计操纵因素;EVA内涵口径计算缺乏权威,对计算过程中的各调整项目存在许多争议,难以统一;不能提供有效的现金流量信息,与现代制企业管理极为重视现金流量完全不符;指标不能提供前瞻性信息,也不能考核非财务信息。

(2)EVA在应用层面存在局限性:对于资本成本率的确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违背了经济规律;EVA是绝对量指标,难以对投资规模不同的横向企业做出对比评价;EVA的行业比较困难大,难以实现对标考核;EVA对具有公益性质的政策性企业并不适合。

二、新形势下国企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在新经济形势下,尽管国资委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国企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但国企绩效考核还是面临着许多长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更有效的进行国企绩效考核和激励,主要表现在:

(一)考核主体的差异性

不同国有企业在规模、资源、行业、盈利能力等方面差异很大,并且分属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国计民生的政策性领域,对其绩效的考核难以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

(二)考核内容的复杂性

不同的国企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功能定位也不一样,而现行体系却又难以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绩效考核。

(三)考核指标的分散性

既要考虑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又要结合各国有企业的行业属性确定各自具有“对标”参考价值的标志性指标,使得考核指标比较分散,重点难以突出。

(四)考核目标的不定性

国资委和企业决策机构根据内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制订国有企业考核目标,但当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却难以采取措施保障考核目标的完成。

(五)考核标准的多样性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在国企考核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除了定量指标较容易按照规定的模式取得之外,对于依靠主观判断的定性指标却难以做到全面和精确。

(六)考核对象的层次性

结合国企的实际情况,如何将绩效考核推进到下属子公司、分公司中值得思考。

三、国企绩效考核理论思考

(一)委托代理理论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国资委代替政府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角色,是委托人,具有国企的所有权;而国企负责人是代理人,具有企业经营权。在代理的过程中,国资委和国企的负责人不是同一个主体,导致国企负责人在企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可能造成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即因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代理问题。

(二)智猪博弈模型

约翰·纳什(1950)提出了“智猪博弈”模型,可以用矩阵更清晰的描述出小猪的选择(见表1),无论大猪是否行动,小猪都将选择等待。

若对博弈模型进行改进,有三种替代方案。一是减量方案:如果将投食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结果是大猪小猪都不行动;二是增量方案:如果将投食量增加一倍,结果是大猪小猪谁想吃谁就行动,抹杀了竞争意识;三是减量移位方案,尽管每次投食只有原来的一半,但离投食口更近,结果是大猪小猪抢着行动,没有不劳而获的机会。

根据智猪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国资委和国企负责人都在为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努力,只有当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才能更有效的实现双方的利益诉求。然而,国企负责人利益是通过国资委绩效考核来得以实现的,因此如何考核代理人的经营业绩对国企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

四、国企绩效考核指标框架体系重构

绩效考核方法或指标体系都属于绩效考核手段,真正目的是实现国有企业经济价值最大化,而这需要通过对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得以实现。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以EVA为核心的BSC(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框架体系。

(一)BSC思想

BSC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综合绩效衡量,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且要求绩效指标的设置应恻然反映企业特有的战略意图。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将企业的愿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从而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见图1)。BSC四个维度关系图型,有力的描述了动态多维绩效关系。

(二)构建以EVA为核心的BSC绩效考核指标框架体系

针对现行EVA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引入BSC四个维度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将EVA与BSC相结合,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见表2)。

(三)绩效考核框架体系说明

(1)财务维度: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结果,对财务维度指标的说明如表3所示:

引入市场机制,参照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将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各项支出或收益减少额还原到企业应有的收益中,从而更恰当地核算企业实际达到的收益值,保护企业的经营动力。另外,对于资本成本的确定,同样可引入金融市场平均资本收益率来核算资本成本。因此,对EVA进行计算的相关公式调整如下所示: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提供政策性服务而减少的收益-变卖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1-25%)

资本成本=调整后资本×当期金融市场平均资本收益率

(2)顾客维度: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客户满意度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类国企,同样适用于政策性服务类国企,可委托相关的独立中介机构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市场占有率指标可以根据有关政府部门或行业机构的统计结果进行核算。

(3)内部流程维度:用于反映企业提高业绩的驱动力。生产能力利用率、安全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4)学习成长维度: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率和研发费用增长率三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

(四)完善考核相关配套体系

(1)完善绩效考核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实现绩效考核目标,需要做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有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协调好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关系,理顺权责利的关系,做好绩效考核宣传工作等。

(2)完善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结合绩效考核框架体系的构建,完善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特别需要完成经营者的薪酬体系,需提高经营者绩效薪酬与绩效考核的关联度,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3)完善绩效考核组织体系。进一步规范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工作程序,从考核指标的申报、核定、责任书签定、业绩考核和薪酬批复等过程有章可循,规范运行,由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专家委员会负责相关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

(4)完善绩效考核监督体系。聘请符合资质要求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鉴证,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财务数据;强化对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并对业绩考核实施动态跟踪等。

总之,建立以EVA为核心的BSC绩效考核指标框架体系,有助于国资委更全面的考核与评价企业绩效,能更有效的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新奇:《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丹丹:《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以制造业为例》,《财会通讯·综合(中)》2013第3期。

[3]郭超、李军:《“智猪博弈”模型改进与国企监督激励机制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

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框架体系 第7篇

随着信息化在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持续提升,信息系统已成为保障公司业务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对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根据实际运行的迫切需要,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长期深入并持续开展了以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全面隐患排查和深入治理工作,在营销系统的日常安全运行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业务高峰期系统直接体现了优良的性能和运行可靠性的提升。基于现有运行经验,安徽电力公司编制了营销系统隐患排查及整改典型指导方案以及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体系框架和方法论,按照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指导各单位全面、深入、有序地开展营销等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并形成常态机制,切实提升重要信息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更好地为公司发展和业务运转服务。

目前各企业单位在信息系统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主要结合日常运维开展不同程度的专项工作,但多存在倚重技术、排查治理片面化、点多面广推动不力等现状。通过研究制定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及整改体系框架和方法论,从隐患排查涉及的系统范围、排查维度、工作方法、工作机制、时间计划等方面,综合考虑重要信息系统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范围、方法和机制,健全信息系统隐患排查管理和消缺优化工作体系,规范和指导各省市公司开展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在排查和整改工作中不断更新完善,及时识别和消除运行隐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全面提升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水平有重要的管理和实践意义[1]。

1 工作思路

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为“聚焦可靠运行,强化组织协调,指导方案先行,明确排查范围,排查整改兼顾,注重安全保障,加强质量检查,形成常态机制”。具体如下。

1)聚焦可靠运行。从技术和管理2个维度,从整体到局部,从核心到外围,从架构到设备,全面排查和整改可能影响重要信息系统可靠运行的各类隐患。

2)加强组织协调。公司统一组织,按重要系统指定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完成各重要系统的隐患排查与整改典型指导方案的编制。其他省市公司参照总体指导方案,根据重要信息系统特点完成本省市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3)指导方案先行。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工作以方案为核心,集中各单位专家、集成服务商和开发商专家,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各重要信息系统的隐患排查及整改指导方案的编制,统一对全网各单位各系统建立公司层面各系统隐患库,进行排查和整改工作相互借鉴和相互指导。

4)明确排查范围。根据重要信息系统运行现状,从管理及技术2个角度全面梳理系统存在的各类隐患,明确各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及整改范围和深度。

5)排查整改兼顾。隐患排查工作在明确排查隐患范围和方法后,各省市参照各重要系统隐患排查和整改典型指导方案,开展隐患的整改治理工作。

6)注重安全保障。各单位开展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及整改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加强方案审查、提前进行预演、强化操作监管、落实应急预案,保障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7)加强质量检查。公司总部组织专家定期对各省市公司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结果及整改效果进行检查或纳入系统运行常态考核跟踪,查改效果直接体现在系统运行率相关指标。

8)形成常态机制。总结工作成果,形成重要信息系统隐患库。并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更新完善;建立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机制,结合日常巡检、春秋检和信息系统技改大修机制,常态化开展信息系统可靠性提升工作。

2 排查内容及方法

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需从技术与管理开展工作,从技术层面通过全面的排查及规范的隐患识别方法来识别隐患、通过整改消除隐患。

2.1 明确隐患排查范围

各单位需根据各重要信息系统运行现状和建设规划,明确隐患排查及整改涉及的系统范围,制定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计划,分步分阶段开展实施工作[1]。

信息系统可按以下方面区分重要性。

1)按对外服务对象区分重要等级:对电力客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如营销系统、电力市场、外网门户网站、短信应用、一体化缴费平台等;对电网公司内部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如协同办公、企业门户、安全生产等。

2)按系统涉及面和关联复杂度区分重要等级:平台类集成系统,如企业门户目录、统一权限、数据中心、数据交换、企业服务总线、海量平台、非结构化平台、GIS、统一视频、ERP等;业务类信息系统,如营销系统、生产系统、协同办公、规划计划、财务管理、人资管理、基建管控等。

3)按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划分一类、二类、三类信息系统。一类信息系统为营销系统;二类信息系统为电力市场、安全生产、企业门户网站;三类信息系统为支撑系统,门户目录、统一权限、统一视频、ODS、海量平台、非结构化、GIS;DXP、ESB、DNS等系统。

以上对重要系统的范围界定方法可综合进行重要等级判定,按重要等级分步开展隐患排查整改相关工作。

2.2 细化隐患排查维度

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要从管理和技术2个方面分析,全面涵盖软硬件系统平台,梳理分析信息系统隐患类别、类型,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识别定位,并给出解决方案,不断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2]。

2.2.1 排查领域

排查领域包括(但不限于)6个领域:机房环境[3]、硬件设备、系统软件、业务应用、灾备管理和运维管理。

2.2.2 排查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机房环境纵向排查维度包含制冷系统、供电系统、安防系统、监控系统、机房承重;横向排查维度包含架构设计、定期巡检、运行检修、参数配置、负载能力、性能调优、信息安全。

2)硬件设备纵向排查维度包含主机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负载均衡系统;横向排查维度包含设备冗余、定期巡检、运行检修、参数配置、负载能力、性能调优、信息安全。

3)系统软件纵向排查维度包含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操作系统;横向排查维度包含架构设计、定期巡检、运行检修、参数配置、负载能力、性能调优、信息安全[4]。

4)灾备管理纵向排查维度包括数据复制、存储复制;横向排查维度包括架构设计、定期巡检、运行检修、参数配置、负载能力、性能调优、信息安全[5]。

5)业务应用纵向排查维度包含业务系统、系统集成、数据管理;横向排查维度包含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版本控制、系统测试、业务保障、性能调优、信息安全[6]。

6)运维管理纵向排查维度包含管理制度、运维队伍、维保服务;横向排查维度包含职责分工、客户服务、日常管理、流程规范、应急管理、运行监控、安全保障。

针对以上排查维度的梳理,信息系统隐患排查维度对照[7]见表1所列。

3 工作推进体系

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需建立从上到下的管理体系,从管理层面通过统一组织、规范管控、分步分阶段推进,并形成常态化机制,以此达到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水平的目的。

注:1.机房环境、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灾备管理、运维管理为公共部分,业务应用为信息系统个性部分。2.隐患优先级划分:针对排查范围制定重要信息系统隐患排查内容,其中隐患的重要性分为高中低。可考虑重要程度、紧迫程度和整改难度等综合因素,将隐患划分为A、B、C 3个等级,A为最高,C为最低。

3.1 成立专项工作组织

隐患排查涉及系统多、覆盖范围广、业务和技术要求高,各单位需成立由科信部、信通公司、业务部门及相关开发和运维厂商组成的隐患排查整改专项工作组,科信部牵头协调推进,信通公司负责具体工作落实,业务部门负责业务配合,相关开发和运维厂商进行技术支持,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强化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整体组织与管控。

3.2 试点先行推广结合

对不同的重要信息系统[8],可以根据各网省在该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的经验和特点基础上,选取作为该重要信息系统的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试点单位,开展各系统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典型指导方案的编制工作。从隐患的识别、监控、管理、整改等不同方面进行总结、提炼以及试点治理,形成相对标准的隐患库和治理方法指导库,供全网其他网省参照排查、参考整改,推广实施。

3.3 研究工具和指标

1)使用标准的技术排查手段和工具,全面实时地巡检重要信息系统运行状态,将系统运行指标优化和量化。

2)基于重要业务系统阶段性的运行指标,如日、周、月实时跟踪系统运行状态,分析梳理出系统运行的趋势和异动,准确定位系统运行隐患可能会发生的节点。

3)对各信息系统根据试点单位和推广单位的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总结提炼隐患排查治理评价指标,由表及里进行各系统隐患治理的合理评价[9]。

3.4 落实隐患排查整改

信息系统的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需依据系统重要程度、隐患紧急程度和该隐患对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程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整改计划。对于A类隐患或对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影响较大隐患,需当年完成整改工作,对于B、C类隐患或对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影响较小隐患,可根据实际情况在2~3年内完成整改工作。

在整改实施过程中,需做好实施方案,开展重要操作演练,做好应急处置。对于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隐患,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整改,同时需加强监控和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3.5 开展整改效果评价

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要落到实处,需注重隐患整改质量,切实提高重要信息系统运行可靠性。由国家电网公司将各单位隐患排查与整改情况,纳入信息系统日常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信息通信系统春秋检工作开展阶段性检查和抽查,综合重要信息系统日常运行情况,对各单位隐患排查与整改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3.6 完善常态工作机制

各单位需建立重要信息系统的隐患排查、分析确认、整改实施、风险监控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常态管控机制,全力保障重要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总部将组织建立隐患知识库,将典型隐患进行归纳总结、细化排查方法和解决方案,开放共享供各单位参考。同时对于日常监控发现的共性隐患[10,11,12],组织各单位进行排查整改。

3.7 安排项目计划

将隐患治理工作与年度信息化项目及信息系统技改大修工作相结合,落实隐患治理工作的资金计划,开展深入治理。国家电网公司及各省(市)公司在项目计划方面对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相应倾斜,原则上信息化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系统可靠运行方面的改造升级类项目。

优先级为A的隐患原则上需要当年整改完毕,各单位可根据隐患治理需求申请调整本年度的相关信息化项目计划。优先级为B、C的隐患,各单位提报本年度经国家电网公司审核认可的隐患,根据需求申请下一年度信息化项目储备。

4 结语

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由于其一体化建设和运行的特点,在隐患排查与整改治理方面需要借助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平台,形成机制、上下联动、常态化开展,并纳入日常安全运行体系进行集中管理,注重方法和实效。各单位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加强组织,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运维单位和开发单位协同推进,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的整体组织与管控。在隐患整改方面,需坚持安全第一、保障运行的原则,有序安排整改、加强风险控制。在工作方法上,形成常态机制,充分利用统一平台共享经验方法,以优带劣,以点带面,推动全系统各单位的信息系统隐患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左天祖.中国IT服务管理指南[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李爱娟.企业信息化的安全隐患[J].企业研究,2005(8):26-27.

[3]叶佩生.电子信息机房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石昌文,梁朝晖.信息系统安全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王雪飞.企业信息安全标准制度体系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8):119-123.WANG Xue-fei.Research on enter 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standard system[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5,13(8):119-123.

[6]冯登国.信息安全测评理论与技术[J].计算机学报,2009,32(4):1-4.

[7]侯波涛,刘欣.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10(11):92-95.HOU Bo-tao,LIU Xin.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system[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2,10(11):92-95.

[8]JESSUP L,VALACICH J.数字时代的信息系统[M].3版.陈炜,李鹏,林冬梅,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9]东誉.符合ITIL流程规范的IT服务管理工具JP1[J].电子商务,2005,4(8):74-77.

[10]李小青.信息安全与实践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2010(1):22-23.

[11]杨云江.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员工处罚决定下一篇:外联部部长面试自我介绍